哈佛大学 公平与正义
哈佛大学公开课:公正-该如何做是好?观后感
![哈佛大学公开课:公正-该如何做是好?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63776f8d15abe23482f4dd2.png)
道德准则与差异选择人类对公平公正的追求从未停止,这段历史似乎一直与时代的发展同轴。
但伴随着岁月的打磨,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公平公正的关注点已经由对它的定义的探索,以及就某一事件而言的公平的转向为更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性研究。
在哈佛大学公开课:公正-该如何做是好?的讲述中,Sandel教授就公正、平等、民主与公民权利等社会基本问题,结合哲学理论所进行了引导性教学。
在这12个课时,24讲中,我们都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道德准则。
我们都知道,社会公平和正义,是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的,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
这一根本价值理念来是对现实生活中各类社会问题的普适性的归纳总结。
在第一课中,Sandel教授引用的几个案例是这样假设的:“你的电车飞速行驶,这时你发现轨道的尽头有五名工人正在施工,你的刹车失灵了。
如果没有立刻停车,这五名工人必死无疑。
这时你发现一条岔道,这条岔道的尽头只有一名工人在施工。
此时如果你愿意,你可以选择拧动方向盘,撞向那一名工人,但是保住了另外五名工人。
”这是一个极有争议的议题,因为无论我们选择了什么,或者做了些什么,都只是隐匿在现有道德准则下被道德左右而迷失进行了一场谋杀。
它成功的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选择?同样是牺牲一个人来拯救五个人,不同选择的道德原则是什么?或者说,价值判断的标准或者原则是什么?为什么就同一个问题而言,不同的角度下人们做出的选择都存在差异?而第一课第二讲《同类自残案》中, Sandel由第一个问题导入的思考介绍了功利主义哲学家Jeremy Bentham(杰瑞米·边沁)与19世纪的一个著名案例,此案涉及到的人是4个失事轮船的船员。
他们在海上迷失了19天之后,船长决定杀死机舱男孩,他是4个人中最弱小的,这样他们就可以靠他的血液和躯体维持生命。
可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他们获救了。
这个案件引发了学生们对提倡幸福最大化的功利论的辩论,功利论的口号是“绝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
从哈佛公开课《公正》看学生如何学习
![从哈佛公开课《公正》看学生如何学习](https://img.taocdn.com/s3/m/e414ded4fd0a79563d1e7243.png)
从哈佛公开课《公正》看学生如何学习——以建构教学理论为视角看完了哈佛著名教授桑德尔的公开课《公平与正义》,感触颇多,尤其被桑德尔教授的教学风格及渊博的知识吸引,桑德尔教授的身上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从整堂课看来,不难发现,桑德尔教授主要是以以下模式来对学生进行知识理论体系的建构和梳理。
1、导入(通过讲故事或假设创立情境来导入)2、引出学生的观点(通过不断提出两难的问题来引发学生思考,从而引出他们的观点)3、通过四个阶段重新建构观点: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与别人相互交流;将旧有观点暴露于特定情景之下;重新建构新观点;评价新观点4、运用新观点5、对观念变化进行评论建构主义在知识观上强调知识的动态性,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正确的表征,不是放之各种情境皆准的教条;在学生观上强调学习者的学习潜能及其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差异性;在学习观上它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要把当前学习的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
从认识规律的角度说,“联系”与“思考”,“比较”与“分析”是学生构建意义的关键环节。
建构主义者在教学中强调把所学的知识与一定的真实任务情境挂起钩来,比如医学中的具体病理、经营管理中的实际案例等等,让学生合作解决情境性的问题。
情境性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学习的任务情境应与现实情境相类似,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
其次,教学的过程与现实的问题解决过程相类似,在课堂上展示出与现实中专家解决问题相类似的探索过程,提供解决问题的范式,并指导学生的探索。
最后,需要进行与学习过程相一致的情境化的评估,或者融合于教学过程之中的测验的融合式测验,在学习中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本身就反映了学习的效果而桑德尔的公开课之所以能够吸引学生,首要的因素就在于,桑德尔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把新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经验或者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结构发生互联,引发新与旧的碰撞,并激发学生获取新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网易公开课《公平与正义》简介
![网易公开课《公平与正义》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266ce3c92cc58bd63186bd17.png)
学校:哈佛大学讲师:Michael J. Sandel
集数:12类型:哲学 伦理
《公正:该如何做是好?》是为法学院学生开设的课程,出发点是谈公正和正义,一共分为12堂课。如果你看 过第一堂课,你就会知道,在愚蠢的国内大学教育中,政治学被庸俗化和弱智化到了什么程度,以至于大家会觉得只有乏味已极且心存卑鄙之辈才应该学习,人文学 科也只是纸面上的功夫。通过迈克尔.桑德尔的讲授,你可以看到任意一结论的导出,后面都有论证的严谨和思考的精深。明白《政治学》并非只是教材上看到的那 套阶级分析的蠢话,而是切实地关心我们的处境,我们的生活,并致力于实现真正的公正。单是看西方思想家的思辨过程,就已经足够性感。
பைடு நூலகம்
这样的课,最大的作用是促进我们反思,促进我们思考,也许很多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只有暂时的答案,而我们要做的是争取找出最接近答案的答案,最接近公平和正义的答案,每个历史时期,思想家和哲学家出发点都不同,这不是谁高谁低的问题,而是发展和进步,但质疑和思索,永远是促进进步,促进发展的前提,从几百年前的西方思想家的口中,我们就该发现,原来,我们的思考方式,竟然落后有几百年,怪不得我们周围的很多人动不动就弄出个强盗逻辑,貌似合理,实际一点经不起推敲,西方很多法律的制定,政策的推出,都是这种思想不断完善,人们认可的角度提升而变化的,而我们呢?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愿意和你一起讨论,这才是真正的辩论!批评别人和自我批评同时存在才是促进公平的基本条件!
《公正与正义》公开课观后感
![《公正与正义》公开课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b8b7c06ba1aa8114431d96c.png)
《公正与正义》公开课观后感学号:2011262138 商务1121班为了丰富我们的思想素养,我们的敬爱的胡老师给我们看了由哈佛大学哲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Michael Sandel)主讲的美国哈佛大学《公正与正义》公开课程的讲学视频的前六讲。
不得不说,看完之后,受益匪浅,感慨良多。
该讲座以哈佛教授迈克尔*桑德尔对道德和政治哲学的系列入门介绍。
邀请大家带着批判的观点来思考正义,公平,民主和公民权等基础问题。
看完了《公正与正义》前六讲,我似乎感觉到了其中所描述的是在一个秩序良好的理想的社会中探讨正义、阐述规则,正义的标准到底如何确定,我想这应该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桑德尔教授对假设的理想社会的正义原则的理性设计,展示了其精密而理性的逻辑思维。
采用较为思辨的语言不见经传地阐述实质性的理论问题,而不是像分析哲学那样较多地集中于语言与形式方面。
在《公平与正义》中,桑德尔教授所假设出来的一切,都将重重的考验着我们每一次站在道德与法律、公平与正义上所做出的选择。
在这里,仅写下一点哲学赋予我的人生智慧,这也算是在对该讲学中某一个方面的感悟吧。
哲学的任务不是为了人对客观实际增加正面的知识,而是为了提高人的心智。
在学习中,我们面对事物,学会了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避免了那些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幼稚错误;我们认识到了世界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如果顺应规律将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明白量变质变的原理,懂得如果不防微杜渐,一点点小错误的积累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我们明白矛盾的重点论,知道了面对纷繁复杂问题的时候,抓住其主要方面,其他都能迎刃而解。
学哲学可以养成清楚的思维,怀疑的精神,容忍的态度,开阔的眼界,我们要有这种眼界,不但可以做事,而且更能善于做事。
任何一个知识领域,只要你愿意深入,展现在你眼前的将是一种不一样的画面,而知识的真谛也往往蕴于其中。
另外,哲学以它巨大的智慧力量丰富着我们的内心,壮大了我们的力量,在哲学的引领下,我们明白了人生的目的,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学会智慧的面对这个世界。
哈佛公开课正义观后感
![哈佛公开课正义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33b45ce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27.png)
哈佛公开课正义观后感引言最近,我有幸观看了一场哈佛公开课,主题为正义(Justice)。
这是由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Michael Sandel)主讲的一堂课,通过深入探讨正义的概念、各种理论和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引发了我对正义问题的思考。
本文将从课堂内容的理解和个人观点两方面进行阐述。
课堂内容的理解在正义的讲解中,桑德尔教授介绍了三种主要的正义理论:功利主义、权利主义和公民美德主义。
功利主义强调追求最大多数人的幸福和福利,权利主义注重个体权利和自由,而公民美德主义则强调公民的道德责任和社会义务。
通过学习这些不同的理论,我对正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此外,在课堂上,桑德尔教授还以一些实际案例来帮助我们探讨正义。
例如,他提到了分配公平的问题,比如器官移植和纳税制度。
通过这些案例,我认识到正义是一个伦理学问题,需要综合和平衡各种不同因素,包括效益、公平和道德等。
个人观点在观看哈佛公开课后,我对正义的理解发生了一些变化。
首先,我认识到正义不是简单的黑白对立,而是存在于灰色地带的。
人们在追求正义时常常会面临权衡和妥协的情况,有时甚至会做出一些让人费解的决策。
这表明正义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此外,我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只强调自己的权利而忽视自己的义务。
作为一个社会的一员,我们有责任为社会做贡献,不仅仅是追求个人的权利和自由。
最后,我认识到正义是社会稳定和和谐的基石。
当社会的贫富差距悬殊,法律不公,人们的尊严受到侵犯时,社会就会出现紧张和冲突。
只有建立公正的制度和社会环境,才能实现真正的正义。
结论通过观看哈佛公开课《正义》,我对正义的理解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正义不仅仅是道德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涉及到利益、公平和道德等多个方面。
只有在公正和平等的基础上,社会才能实现长久稳定的发展。
对我个人而言,这堂课让我反思了自己对正义的态度和行为,我将进一步关注社会公益事业,积极为社会做出贡献。
哈佛公开课《公平与正义》观后感
![哈佛公开课《公平与正义》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4b0623a804d2b160b4ec0fb.png)
哈佛公开课《公平与正义》观后感-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观哈佛公开课《公平与正义》有感——怎样成为一名有魅力的教师看完了哈佛着名教授桑德尔的公开课《公平与正义》,感触颇多,尤其被桑德尔教授的教学风格及渊博的知识吸引,桑德尔教授的身上哟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在这里就怎样成为一名有魅力的教师有,我觉得应该首先做到以下几点。
一、独特的教学方式桑德尔教授以“苏格拉底的方式”教学。
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
“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而是让学生自己思考。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没有经过思考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
同样,没有经过审视的人生也是没有价值的。
桑德尔教授在教学过程中也是通过不断地诘问、应答、反驳和再追问,使学生通过对具体个案的辨析和争论,来培养批评思考以及推理论说的能力。
比如,课程刚开始,桑德尔问:“若你是医生,在急诊室有一个病危的病人,和5个病情相对较轻的病人。
你若花一天救那一个人,另5个便会死去;若去救那5个,病危的那个便会病亡。
你如何选择”大部分同学选择救5人,牺牲少数,使更多人获利。
只有少部分人认为这样做,对病危的病人不公平。
“狡猾”的桑德尔继续提问:“若你有一个相对健康的病人,还有5个分别急需不同移植器官的病危的病人。
你会杀了健康的一个,用他的器官救另外5个吗”这样的提问方式在课堂上数不胜数。
最终目的就是引导学生不断思考,开拓思维,领悟其中的哲理。
而在中国的大学教授的课堂及讲座基本上都是自己讲,下面的听众往往是百无聊赖。
我觉得作为一名光荣的最光辉的教师,在学习方面,不仅是传授现成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脑海中形成一个系统的思维。
二、自身的智慧魅力桑德尔教授在课堂上涉及到了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等,涉及范围非常之广,在面对那些突如其来的情况时,他是不可能事先准备的,但是他仍然能把握课堂节奏达到游刃有余,这与桑德尔教授自身学识渊博,思维敏捷等是离不开的。
哈佛大学桑德尔教授“公平与正义”公开课笔记
![哈佛大学桑德尔教授“公平与正义”公开课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da50e9b6bec0975f465e2f3.png)
哈佛大学桑德尔教授“公平与正义”公开课笔记——广西民族大学叶良海第一课:谋杀的道德侧面——食人案件案例1:假设你是一名电车司机,你的电车以60英里/小时的速度在轨道上飞驰,突然发现在轨道的尽头有5名工人正在施工,你无法让电车停下来,因为刹车坏了。
你此时极度绝望,因为你深知如果电车撞向那5名工人,他们全都会死。
你极为无助,直到你发现在轨道的右侧有一条侧轨,而在侧轨的尽头只有1名工人在那里施工。
而你的方向盘还没坏,只要你想就可以把电车转到侧轨上去,牺牲一人挽救五个人的性命。
第一个问题:何为正确的选择?换成你会怎么做?绝大多数人都选择转弯:牺牲一个人,保存五个是最好的选择。
不转弯的人的理由:类似于种族灭绝的思维方式。
案例2:这次你不再是电车司机,只是一名旁观者。
你站在一座桥上,俯瞰着电车轨道,电车沿着轨道从远处而来,轨道尽头有5名工人,电车刹车坏了,这5名工人即将被撞死。
但你不是电车司机,你爱莫能助。
直到你发现在你旁边,靠着桥站着的是个超级胖子,你可以选择推他一把,他就会摔下桥,正好摔在电车轨道上挡住电车,他必死无疑,但可以挽救那5个人的性命。
现在,又有多少人会选择把胖子推下桥?(大多人不会这么做)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出现了,我们“牺牲一人保全五人”的这条原则,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第一种情况中大多数人赞同这条原则怎么了?两种情况都属于多数派的人,你们是怎么想的?应该如何来解释这两种情况的区别呢?学生1发言:第二种情况牵涉到主动选择推人,而被推的这个人本来跟这件事一点关系都没有,所以,从个人自身利益的角度来说,他是被迫卷入这种灾难的。
而第一种情况不同,第一种情况里的三方、电车司机以及两组工人,之前就牵涉进这件事本身了。
(在侧轨的那个人并不比那个胖子更愿意牺牲自己。
)学生2发言:在第一种情况中是撞死一个还是五个人,你只能在两者中选择,不管你做出的是哪一个选择,总得有人被电车撞死,而他们的死,并非是你的直接行为导致的,电车已经失控,而你必须在一瞬间做出选择。
哈佛大学公开课《公正》学习感受
![哈佛大学公开课《公正》学习感受](https://img.taocdn.com/s3/m/03242322cfc789eb172dc828.png)
网络时代,教师如何更好的学习和教学——哈佛大学公开课《公正》学习感受自从有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这些移动便捷的设备以后,让想学习的人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进行学习。
我在网上看到一篇题为《像追美剧一样追网络》的文章介绍到现在已经到了MOOC(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时代,其中Coursera,Udacity,edX是MOOC的三座大山。
让学习变成像追美剧一样,足见学习者学习的热情。
而在网易公开课这个平台,我有幸看到了哈佛大学桑德尔教授的《公正》课,让我受益匪浅。
一、选择这门课的缘由选择《公正》课源于我以前的教学师傅沈亚琴老师,她给我讲了其中的两个小故事。
一个故事是这样的:电车司机刹车失灵,既可以选择往前开,但那边有5个工人在干活,也可选择转弯,有1个工人在干活,问题是你会怎么选择?大部分人选择转弯,因为那样只会牺牲一个人。
另一种情形,你是一个旁观者,在电车经过的前方有一个胖子,如果你将它推倒,他就可以阻止电车的运行,而让5个工人免于灾难,你会选择推那个胖子吗?大部分人不选择推。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教授引出了以边沁为代表的结果主义道德理论和以康德为代表的行为主义道德理论,这里没有绝对的对和错,而要看评价的标准。
她还给我介绍了另一个真实的故事是发生在救生艇上的人吃人的事件。
有4个人,其中一个喝了海水而病重的派克是个没有家庭没有父母的下士,其他3人在食物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做出决定杀死了派克,最终其他3人得救,问题是其他三人的行为道德吗?这些小故事引起了我强烈的兴趣,于是我开始追随这门课程。
二、学习过程及主要内容摘要假期里进行学习,时间相对较为宽裕,但是要克服惰性。
当我真正的进入课程学习时,发现课程虽然有意思,但是毕竟是大学的课程,而且又是外文的翻译,所以看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且不能保证完全掌握其中的精神实质,即便如此,我坚持看了8个视频(共有12个视频,每个视频约为55分钟),并将主要内容整理如下:1、谋杀背后的道德逻辑教授引用上面的第一个故事引出了结果主义和行为主义,并且列举了“医生可以杀死一个健康人取他的器官去挽救其他五个需要器官移植的病人吗?”这样的事例让学生进行讨论。
哈佛公开课公平与正义涉及的书目
![哈佛公开课公平与正义涉及的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c14ee605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12.png)
哈佛公开课公平与正义涉及的书目《哈佛公开课:公平与正义》是一门探讨社会正义、道德决策和公平的知名课程。
通过这门课程,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公平与正义这一重要主题,并进行理性的思考和讨论。
以下是对这门课程涉及的书目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一、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在哈佛公开课中,约翰·罗尔斯的思想在探讨公平与正义方面占据重要地位。
《正义论》一书深入探讨了社会正义的概念和原则,提出了“差别原则”和“最大化原则”等理论,为我们理解公平与正义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二、迈克尔·桑德尔的《正义:我们为什么如此纷争》迈克尔·桑德尔是哈佛大学的知名哲学教授,他的书《正义:我们为什么如此纷争》也是《哈佛公开课:公平与正义》中的重要参考书目。
书中作者以丰富的案例和深刻的思考,解析了正义的本质和我们为何在正义问题上存在纷争的原因,对于加深我们对公平与正义的理解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三、阿马蒂亚·森的《公平与自由》阿马蒂亚·森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的著作《公平与自由》也是哈佛公开课中必不可少的参考书目。
在这本书中,作者对公平与自由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论述,从个体自由和社会公平的角度对正义进行了系统的阐释,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思考视角。
《哈佛公开课:公平与正义》涉及的书目涵盖了哲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经典著作,为探讨公平与正义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
通过对这些书目进行深入研读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公平与正义这一重要主题。
总结回顾:通过对《哈佛公开课:公平与正义》涉及的书目进行全面评估,我们深入了解了约翰·罗尔斯、迈克尔·桑德尔和阿马蒂亚·森等学者对公平与正义的深刻思考和论述。
这些经典著作为我们理解和探讨公平与正义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并为我们拓展了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在今后的学习和思考中,我们可以结合这些书目的理论,形成自己对公平与正义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价值观念。
哈弗大学公开课公平与正义观后感
![哈弗大学公开课公平与正义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fa4e984ad51f01dc381f125.png)
哈佛大学公共课“关于公平与正义”的观后感最近观看了哈佛大学哲学教授Michael Sandel公开课的视频,迈克尔·桑德尔教授幽默的教学风格和严密的逻辑思维不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从中获得了很大的收获。
他以《关于公平和正义的入门课》为基础,不仅对道德和政治哲学进行了一系列的介绍,并且让人们带着批判的观点来思考复杂且动荡不定的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包括反歧视行动,同性婚姻,爱国主义,忠诚和人权。
一、独特的教学方法(一)采用苏格拉底的方式进行拷问迈克尔·桑德尔教授教学不是仅仅一个讲座,他把问题交给学生,邀请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地思考、参与并为了他们自己的观点辩论。
他以这种“苏格拉底的方式”不断地诘问、应答、反驳和再追问的方式将讨论的内容在课堂上呈现出来,使学生通过对具体个案的辨析和争论,来培养批评思考以及推理论说的能力。
他不会灌输给你什么,只是希望学生在其引导下对某些想当然的结论或常识有多维度的思考。
这种“苏格拉底的方式”教学方式很适合他的道德和政治哲学这个教学科目。
因为道德和政治哲学这门课本身就有很多有争议的理论和问题,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同意一种观点。
所以很多学生会勇敢地举起手来,提出问题,发表他们自己的观点,为他们自己的观点辩护。
看来,批判性地表达不同的观点,也是学习的一部分。
然而,我们中国的灌输式教育缺乏对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关注,不利于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所以我认为,我们急需“苏格拉底的方式”教学,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地学习。
(二)举生活中的例子促进思考桑德尔教授不是刻板的讲解理论的知识,而是采用日常的例子来拷问学生,将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易于理解,有时甚至变得很有趣。
他用一些或普通或极端的例子引导学生对日常道德问题进行思索,帮助他们在面临日常道德抉择的时候能够更好地运用批判性思维。
在他的引导和诘问下,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对道德的思索中,又常常会陷于两难的道德窘境中。
哈佛大学公开课《公平与正义》第2集中英文字幕
![哈佛大学公开课《公平与正义》第2集中英文字幕](https://img.taocdn.com/s3/m/f0b6ec9da1c7aa00b42acb19.png)
Funding for this programis provided by:本节目的赞助来自... ...Additional funding provided by:另外的赞助来自... ...Last time,we argued about上次,我们谈到the case ofThe Queen v. Dudley & Stephens,女王诉Dudley和Stephens案件,the lifeboat case,the case of cannibalism at sea.那个救生艇上,海上吃人的案件.And with the argumentsabout the lifeboat in mind,带着针对这个案件所展开的一些讨论the arguments for and againstwhat Dudley and Stephens did in mind,带着支持和反对Dudley和Stephens所做的吃人行为的讨论, let's turn back to the philosophy,the utilitarian philosophy of Jeremy Bentham.让我们回头来看看Bentham的功利主义哲学.Bentham was born in England in 1748.At the age of 12, he went to Oxford.Bentham于1748年出生于英国.12岁那年,他去了牛津大学. At 15, he went to law school.He was admitted to the Bar at age 1915岁时,他去了法学院.19岁就取得了律师资格but he never practiced law.但他没有从事于律师行业.Instead, he devoted his life tojurisprudence and moral philosophy.相反,他毕生致力于法理学和道德哲学.Last time, we began to considerBentham's version of utilitarianism.上一次,我们开始考虑Bentham版本的功利主义.The main idea is simply statedand it's this:简单来说其主要思想就是:The highest principle of morality, whether personal or political morality, 道德的最高原则,无论个人或政治道德,is to maximize the general welfare,or the collective happiness,就是将公共福利,或集体的幸福最大化,or the overall balanceof pleasure over pain;或在快乐与痛苦的平衡中倾向快乐;in a phrase, maximize utility.简而言之就是,功利最大化.Bentham arrives at this principleby the following line of reasoning: Bentham是由如下推理来得出这个原则的:We're all governedby pain and pleasure,我们都被痛苦和快乐所控制,they are our sovereign masters,and so any moral system他们是我们的主宰,所以任何道德体系has to take account of them.都要考虑到这点.How best to take account?By maximizing.如何能最好地考虑这一点?通过最大化.And this leads to the principle of the greatest good for the greatest number.从此引出的的原则就是将最大利益给最多数的人的. What exactly should we maximize?我们究竟该如何最大化?Bentham tells us happiness,or more precisely, utility -Bentham告诉我们幸福,或者更准确地说,实用- maximizing utility as a principlenot only for individuals最大化效用作为一个原则不仅适用于个人but also for communitiesand for legislators.而且还适用于社区及立法者."What, after all, is a community?" Bentham asks.“毕竟,什么是社区?”Bentham问道.It's the sum of the individualswho comprise it.它是构成这个社区的所有个体的总和.And that's why in decidingthe best policy,这就是为什么在决定最好的政策,in deciding what the law should be,in deciding what's just,在决定法律应该是什么样,在决定什么是公正时,citizens and legislatorsshould ask themselves the question公民和立法者应该问自己的问题if we add up all of the benefitsof this policy如果我们把这项政策所能得到的所有利益and subtract all of the costs,the right thing to do减去所有的成本,正确的做法is the one that maximizes the balanceof happiness over suffering.就是将幸福与痛苦之间的平衡最大化地倾向幸福.That's what it meansto maximize utility.这就是效用最大化.Now, today, I want to seewhether you agree or disagree with it,现在,我想看看你们是否同意它,and it often goes,this utilitarian logic,往往有云:功利主义的逻辑,under the name ofcost-benefit analysis,名为成本效益分析,which is used by companiesand by governments all the time.也是被公司以及各国政府所常常使用的 .And what it involvesis placing a value,它的内涵是用一个价值usually a dollar value,to stand for utility on the costs通常是由美元,来代表不同提案的效用and the benefitsof various proposals.这效用是基于成本和效益得出的Recently, in the Czech Republic, there was a proposal最近,在捷克共和国,有一个提案to increase the excise tax on smoking. Philip Morris, the tobacco company, 对吸烟增加货物税.Philip Morris烟草公司,does huge businessin the Czech Republic.该公司在捷克共和国有着大笔生意.They commissioned a study,a cost-benefit analysis他们委托了一个研究,of smoking in the Czech Republic, and what their cost-benefit关于吸烟在捷克共和国的成本效益分析.analysis found was the governmentgains by having Czech citizens smoke.他们的分析发现,捷克政府将会因公民吸烟而收益.Now, how do they gain?现在,他们如何收益?It's true that there arenegative effects to the public finance确实,捷克政府的公共财政体系of the Czech governmentbecause there are increased health care会因为吸烟人群所引发的相关疾病而增加的医疗保健开支,costs for people who developsmoking-related diseases.从而受到负面影响.On the other hand,there were positive effects另一方面,这也有积极效应and those were added up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ledger.并且这些积极效益累加到了账簿的另一面The positive effects included,for the most part,积极效益包括,在大多数情况下,various tax revenues that thegovernment derives from the sale政府通过卷烟产品而获得的各种税收收入,of cigarette products,but it also included但也包括health care savings to thegovernment when people die early,政府因为吸烟人群过早死亡而省下的医疗储蓄,例如pension savings -- you don't have topay pensions for as long -养老金储蓄-不必支付退休金了-and also, savings inhousing costs for the elderly.还有,老年人住房费用.And when all of the costsand benefits were added up,当把所有的成本和效益都分别加起来,the Philip Morris study foundthat there is a net public finance gainPhilip Morris公司的研究发现,捷克共和国会有一个in the Czech Republicof $147,000,000,$147,000,000的公共财政净增益,and given the savings in housing,in health care, and pension costs,并鉴于节省了住房费用,医疗保健费用,养老金费用, the government enjoys savingsof over $1,200 for each personwho dies prematurely due to smoking.每个因吸烟而过早死亡的人都为政府节省了$1,200. Cost-benefit analysis.成本效益分析.Now, those among youwho are defenders of utilitarianism现在,你们中间,那些功利主义的捍卫者may think that this is an unfair test.可能认为这是一种不公平的测试.Philip Morris was pilloriedin the pressPhilip Morris公司在新闻界遭到了嘲笑and they issued an apologyfor this heartless calculation.他们也因为这个无情的计算而发表了道歉.You may say that what's missing hereis something that the utilitarian你可能会说,功利主义在这里可以轻易弥补一个疏漏can easily incorporate,namely the value to the person它没有正确评估人的价值and to the families of those who diefrom lung cancer.以及那些因为肺癌而死亡的人的家属的损失. What about the value of life?如何评估生命价值?Some cost-benefit analyses incorporatea measure for the value of life.一些成本效益分析的确纳入了对生命价值的评估. One of the most famousof these involved the Ford Pinto case.其中最有名的要数Ford Pinto案件.Did any of you read about that?你们有没有阅读过这个案件?This was back in the 1970s.那是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Do you rememberwhat the Ford Pinto was,你还记得Ford Pinto是,a kind of car?Anybody?什么样的车么?谁能记得?It was a small car, subcompact car, very popular, 那是一种小型车,超小型车,很受欢迎, but it had one problem,which is the fuel tank但它也有问题,车后座的油箱was at the back of the carand in rear collisions,少数情况下,碰撞会导致the fuel tank explodedand some people were killed油箱爆炸并且有些人会因此死去and some severely injured.还有人因此严重受伤.Victims of these injuriestook Ford to court to sue.这些受害者将福特告到法院.And in the court case,it turned out that Ford而在诉讼案件,人们发现福特原来had long since known about the vulnerable fuel tank早已知道油箱的脆弱and had done a cost-benefit analysis to determine whether it would be 并且已做了成本效益分析,以确定是否worth it to put ina special shield that would值得来放入一个特殊的盾牌protect the fuel tankand prevent it from exploding.用来保护油箱并防止它爆炸.They did a cost-benefit analysis.他们做了成本效益分析.The cost per partto increase the safety of the Pinto,增加Ford Pinto安全的每部件费用,they calculated at $11.00 per part.他们算出,要每部件$ 11.00.And here's -- this was the cost-benefitanalysis that emerged in the trial.这里-这就是当时审判中出示的成本效益分析.Eleven dollars per partat 12.5 million cars and trucks每件11美元,乘以12.5万辆轿车和卡车came to a total cost of$137 million to improve the safety.得到一个总成本,需要13700万美元来改善安全性.But then they calculated the benefitsof spending all this money不过,他们随后计算了一下花这笔钱来改善安全性的收益率on a safer carand they counted 180 deaths(如果不花这笔钱来改善安全,)假设会导致180人死亡and they assigned a dollar value,$200,000 per death,他们对此用美元价值来代替,每个死去的人赔偿$ 200,000180 injuries, $67,000,and then the costs to repair,180人受伤的赔偿为每人$67,000,然后是维修受损车的费用, the replacement costfor 2,000 vehicles,2 000辆车,it would be destroyed withoutthe safety device $700 per vehicle.由于没有安装安全设施,每辆车将会需要$700来维修.So the benefits turned out to beonly $49.5 million结论是总效益只有$49.5 million(相对于修复安全隐患总成本需要$137 million)and so they didn'tinstall the device.因此他们没有安装那个安全设备.Needless to say,when this memo of the毫无疑问,福特汽车公司的这个成本效益分析备忘录Ford Motor Company's cost-benefitanalysis came out in the trial,在审判中出现时,it appalled the jurors,who awarded a huge settlement.震惊了陪审团,也因此裁定了福特公司巨大的赔偿金额. Is this a counterexample to theutilitarian idea of calculating?这是一个功利主义计算的反例么?Because Ford included a measureof the value of life.因为福特引入了对生命价值的评估.Now, who here wants to defendcost-benefit analysis好,这里有谁想针对这一明显反例from this apparent counterexample? 来捍卫成本效益分析?Who has a defense?谁来辩护?Or do you think thiscompletely destroys the whole或者你认为这一反例已经完全摧毁了utilitarian calculus?Yes?功利主义计算? 你来Well, I think that once again,they've made the same mistake 嗯,我想再次指出,他们犯了同样的错误the previous case did,that they assigned a dollar value和以前的情况一样,他们对人的生命赋予to human life,and once again,一个美元为单位的价值,同样的,they failed to take accountthings like suffering他们没有考虑到家属的痛苦和损失and emotional losses by the families.诸如此类的因素.I mean, families lost earningsbut they also lost a loved one我的意思是,家庭损失了收入来源,但他们也失去了爱人and that is more valuedthan $200,000.这些的价值远远超过$200,000的.Right and -- wait, wait, wait,that's good. What's your name?好的-等等,等等,等等,很好.你叫什么名字?Julie Roteau .Julie Roteau .So if $200,000, Julie,is too low a figure因此,Julie, 如果$200,000 是个太低的金额, because it doesn't include theloss of a loved one因为它不包括失去爱人and the loss of those years of life,what would be -以及那些在没有亲人的岁月里的损失,你认为what do you thinkwould be a more accurate number?更准确的金额是多少?I don't believe I could give a number.I think that this sort of analysis我不认为, 我可以对此给出一个金额. 我认为这类分析shouldn't be applied to issuesof human life.不适用于人类生命相关的问题.I think it can't be used monetarily.我认为不能用金钱来衡量.So they didn't just puttoo low a number, Julie says.因此,Julie认为,他们不只是金额定的太低. They were wrong to tryto put any number at all.他们压根就不应该用金额来衡量.All right, let's hear someone who -You have to adjust for inflation.好吧,让我们听听还有谁-You have to adjust for inflation.(这个金额)要根据通货膨胀进行调整.All right, fair enough.好吧,很公平.So what would the number be now? 那么现在这个金额将是?This was 35 years ago.这发生在35年前.Two million dollars.两百万美元.Two million dollars?You would put two million? 200万美元? 你认为是200万? And what's your name?你的名字是?VoytekVoytekVoytek says we have toallow for inflation.Voytek说,我们必须允许通货膨胀. We should be more generous. 我们应该更慷慨些.Then would you be satisfied that this is the right way of然后,你认为这就是考虑这个问题的thinking about the question?正确的方式么?I guess, unfortunately, it is for -我想,不幸的是,现在-there needs to be a numberput somewhere, like, I'm not sure 我们需要有一个金额,我不确定what that number would be,but I do agree that合适的金额是多少,但我同意there could possiblybe a number put on the human life. 对人类生命定一个金额是可行的.All right, so Voytek says,and here, he disagrees with Julie. 好的,Voytek说,他不同意Julie.Julie says we can't put a number on human life朱莉认为,我们不能在成本效益分析中for the purpose of acost-benefit analysis.对人的生命定一个金额.Voytek says we have to becausewe have to make decisions somehow.Voytek认为,我们必须这样做因为我们无论如何需要作出某种决定. What do other peoplethink about this?其他人觉得呢?Is there anyone preparedto defend cost-benefit analysis这里有人打算为能足够准确的成本效益分析辩护么?here as accurate as desirable?Yes? Go ahead.好?请继续.I think that if Fordand other car companies我认为, 如果福特和其他汽车公司didn't use cost-benefit analysis,they'd eventually go out of business没有使用成本效益分析,他们会最终歇业because they wouldn't be able to be profitable and millions of people因为他们将无法盈利,(从而导致)数百万的人wouldn't be able to use their carsto get to jobs,将无法使用这些汽车去上班,to put food on the table,to feed their children.(没钱)购买餐桌上的食物,(没钱)来喂养孩子. So I think that if cost-benefit analysis isn't employed,因此,我认为, 如果不利用成本效益分析, the greater good is sacrificed,in this case.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会)牺牲更大的利益. All right, let me add.What's your name?好吧,让我来补充. 你叫什么名字?Raul.Raul.Raul, there was recently a study doneabout cell phone use by a driverRaul,最近有一项研究表明,关于开车时驾驶者使用手机when people are driving a car,and there was a debate有一场辩论, 关于这种行为whether that should be banned.是否应被禁止.Yeah.是啊。
哈佛公开课公平与正义观后感
![哈佛公开课公平与正义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e9aa5f0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e7.png)
哈佛公开课公平与正义观后感哈佛大学的公开课《公平与正义》观看后让我感慨颇多。
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1、让我对政治与哲学这门课有了全新的认识。
2、桑尔德教授的教学魅力。
3、经典案例引发的思考。
正如课中所讲学习的本质不在于你记住了哪些知识,而在于它触发了你的思考。
上学时我们都学过政治哲学,它相对其他科目有些枯燥,面对这些形而上的知识学习的方式大多是死记硬背,结果是不甚理解,延伸几年的结果就是全忘了。
而视频中的政治哲学课却是有趣又引人深思,学生踊跃发言,可能学生没记住具体的知识但他们对身边的事物有了自己的思考方式。
桑尔德教授的教学魅力极大。
他不仅学识渊博,逻辑思维能力很强而且风趣幽默,平和亲切,对事物有着自己独到深刻的见解。
他的课包容性非常强,在聆听学生的答案时,他从不评价对与错,每个站起来的学生都尽力阐述自己的观点,他经常会让一个学生来回应另一个学生的看法,让理越辩越明。
所以他的课座无虚席,连二楼都站满了旁听的学生。
桑尔德教授课中举的经典案例引发人的深思,公平与正义的抉择让人陷入两难。
假如你是电车司机,刹车失灵,当面临直行撞死五人还是驶入岔路口撞死一人,你会如何选择?哈佛的学生大多数选择了驶入岔路口,想必这和我们大多数人的选择是一样的,即使原本应走的路线就应该是直行。
这有点类似于中国的古语,两害相权取其轻。
可从道德的角度来说,生命是等价的,难道就因为数量的关系,一个人的生命就该让位给五个人的生命?生活中我们还常说,少数服从多数,那少数人的意愿,少数人的利益该去如何保障,毕竟人都是只活一辈子。
突然想到武侠小说里常出现的情节,武林盟主以大局为重杀了某个武林人物,这个武林人物的一个后代逃生了,日后刻苦练武,报仇雪恨,再次掀起武林风波。
呵呵,想的有点远了。
每个手中有权做抉择的人,都要慎重。
有时思来想去的结果是自己也说服不了自己,怪不得有句话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像一个凡人那样活着,像一个诗人那样体验,像一个哲人那样思考。
哈佛大学公正公平演讲稿
![哈佛大学公正公平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9d1832b2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8.png)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够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永恒而深刻的话题——公正与公平。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哪个社会能够完全摆脱公正与公平的困扰,哈佛大学作为世界顶尖的学府,更应该成为推动公正与公平的先锋。
今天,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公正与公平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如何为之努力。
一、公正与公平的定义公正,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不偏不倚,使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公平,是指在社会资源分配、权利义务等方面,确保每个人都能得到合理的待遇,实现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和谐共生。
二、公正与公平的重要性1. 公正与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基础。
一个公正公平的社会,能够让民众安居乐业,减少社会矛盾,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2. 公正与公平是人民幸福的保障。
一个公正公平的社会,能够使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机会和待遇,从而实现自身价值,获得幸福感。
3. 公正与公平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一个公正公平的社会,能够激发人们的创新精神,促进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发展。
4. 公正与公平是国际交往的基石。
一个公正公平的国家,能够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和信任,为国家的和平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三、哈佛大学在推动公正与公平方面的责任作为世界顶尖的学府,哈佛大学在推动公正与公平方面肩负着重要责任。
以下是我对哈佛大学在推动公正与公平方面的建议:1. 优化招生政策,确保录取过程公平公正。
哈佛大学应进一步完善招生政策,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使更多优秀学生有机会进入哈佛大学。
2. 强化学术道德教育,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哈佛大学应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尊重知识、追求真理、勇于担当的品质。
3.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公正公平的社会贡献力量。
哈佛大学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助力贫困地区、弱势群体的发展。
4. 推动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公正公平问题。
哈佛大学应加强与国际高校的合作,共同探讨解决全球性公正公平问题的途径。
哈佛大学公正justice观后感
![哈佛大学公正justice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88aad04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62.png)
哈佛大学公正justice 观后感 PRODUCTINTRODUCTIONAfter watching Harvard University's open course "Justice," I found myself profoundly inspired and engaged in a deeper contemplation of what constitutes justice and the nature of morally right actions. Taught by Professor Michael Sandel, the course is renowned for its unique teaching style and captivating case studies that delve into the intricate world of political philosophy.Diversity in Moral PhilosophyThe course steers clear of dogmatic formulas, opting instead to stimulate thought through hypothetical narratives and real-life case studies. It encompasses a wide range of philosophical schools and perspectives, including utilitarianism, liberalism, Kantian ethics, and Rawlsian theory of justice. Each of these theories offers a different lens through which to examine the concept of justice.Challenges to UtilitarianismThe course begins with a critique of utilitarian philosophy, which posits that the greatest happiness for the greatest number should guide our actions. However, through case studies such as the trolley problem and the "Mignonette" lifeboat case, Professor Sandel illustrates scenarios where the pursuit of the greatest good doesn't align with our moral intuitions.The Profound Insights of LiberalismLiberalism, with its emphasis on individual rights and the freedom of choice, is explored through the teachings of John Locke and the more radical libertarian views of Robert Nozick. This philosophical tradition highlights the inviolability of individual rights and the importance of personal autonomy, which are cornerstones of a just society.Kantian Ethics and the Categorical ImperativeKantian ethics, with its categorical imperative, provides a moral compass that transcends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It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duty, autonomy, and treating individuals as ends in themselves rather than as means to an end. This perspective challenges the utilitarian approach by asserting that certain moral principles must be upheld regardless of the consequences.Rawls and the Theory of JusticeJohn Rawls' theory of justice, which is central to the course,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the "veil of ignorance" to ensure that principles of justice are chosen fairly. Rawls' emphasis on basic rights and the difference principle, which allows for inequalities only if they benefit the least advantaged, provides a compelling framework forconsidering social justice and equality.Personal ReflectionThe "Justice" course has left a lasting impact on me, prompting me to reflect on my own moral beliefs and the values that underpin my understanding of justice. It has shown me that the pursuit of justice is not a straightforward endeavor but one that requires careful consideration of multiple perspectives and a willingness to engage in critical thinking.In conclusion, Harvard's "Justice" course is not just an academic exercise; it's a journey of moral exploration that challenges preconceived notions and encourages a more nuanced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plex issues surrounding justice and morality. It's a course that resonates with the mind and the heart, urging us to be more thoughtful and conscientious citizens in an increasingly complex world.。
哈佛公开课公平与正义涉及的书目
![哈佛公开课公平与正义涉及的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782e6f6e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0b.png)
哈佛公开课是哈佛大学开设的一系列可以上线免费观看的课程,涵盖了丰富多彩的学科和领域,其中也包括了“公平与正义”这一主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哈佛公开课中涉及公平与正义的书目,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这一重要主题。
1. 《公正》(Justice)- 迈克尔·桑德尔(Michael Sandel)本书作者迈克尔·桑德尔是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他的公开课《公正》(Justice)深受学生和听众的喜爱。
在这本书中,桑德尔教授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探讨了公平与正义的重要性,并引导读者思考有关道德、政治和社会正义的问题。
2. 《正义是什么》(What Money Can't Buy: The Moral Limits of Markets)- 迈克尔·桑德尔迈克尔·桑德尔的另一部作品《正义是什么》(What Money Can't Buy: The Moral Limits of Markets)也是哈佛公开课中涉及公平与正义的重要书目之一。
在这本书中,桑德尔教授深入探讨了金钱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以及金钱与公平正义之间的关系,引发了人们对道德和伦理问题的思考。
3. 《《公民不服从》(Civil Disobedience)- 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亨利·戴维·梭罗的《公民不服从》作为哈佛公开课中探讨公平与正义的重要阅读之一,帮助人们理解了公民不服从的概念,强调了对公平与正义的追求。
这本书不仅揭示了个人与政府、权威之间的关系,也引导人们思考社会正义和个人责任的问题。
4. 《自由论》(On Liberty)- 约翰·斯图尔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约翰·斯图尔特·密尔的《自由论》也是哈佛公开课中探讨公平与正义的重要书目之一。
在这本书中,密尔探讨了自由、权利以及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公平与正义的内涵和重要性。
哈弗大学公开课公平与正义第十二集观后感
![哈弗大学公开课公平与正义第十二集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bd3f83c5727a5e9856a61a6.png)
公正,该如何做是好?11
我们必然一出生就属于很多不同的社会群体,比如家庭、社会、国家等等。
这是否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因为我们生在这个社会群体,所以要履行这个群体的责任、义务。
还是说,我们愿意负责就负责,不愿意负责就可以不用承担。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以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事件为例。
小泉不仅没有为日本在二战的种种罪行做出忏悔的言行,反而参拜供奉有大量二战日本战犯的靖国神社,他丝毫没有承担起他所在的那个社会群体的责任,这引发中韩等国的强烈抗议。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前总理勃兰特双膝跪在波兰犹太人死难者纪念。
他说“献完花圈后我突然感到有下跪的必要,这就是下意识吧?”
勃兰特以此举向二战中无辜被纳粹党杀害的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并虔诚地为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赎罪。
德国用于承担二战时所犯下的错误,这一行为让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们无不拍手称赞。
1971年12月20日,勃兰特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为什么下跪的德国比站着的日本看起来更加伟岸,我想这是不言而喻的。
在各种社会群体中,小到家庭这样的群体,大到社会,我们是否有团结协作的义务和成员的义务,我们的忠诚又应该在哪里呢?往往,我们属于不同的社会群体,当善与善之间形成冲突的时候应该何去何从,历史的人们各有其选择。
我想,我们不论做出什么选择,都应该从根本的利益点出发。
哈佛大学公开课-公正-该如何做是好?
![哈佛大学公开课-公正-该如何做是好?](https://img.taocdn.com/s3/m/7533017931126edb6f1a1083.png)
哈佛大学公开课公平与正义,该如何做是好?主讲:迈克尔·桑德尔迈克尔·桑德尔第一讲:谋杀的道德侧面教授:这是一堂关于公平与正义的公共课。
让我们先从一个故事讲起,假设你现在是一辆有轨电车的司机。
你的电车正在铁轨上以每小时60英里的速度疾驶。
在铁轨末端,你发现有五个工人在铁轨上工作。
你尽力想停下电车, 但是你做不到,电车的刹车失灵了。
你觉得十分绝望,因为你知道如果你就这样撞向这5个工人他们必死无疑,假定你很清楚这一点。
正当你感到无助的时候, 你突然发现就在右边另一根铁轨的尽头只有一个工人在那里工作。
你的方向盘没有失灵, 只要你愿意你可以让电车转向到那条分叉铁轨上撞死一个工人,但却因此救了另外5个人。
那我们的第一个问题就来了,现在我们该怎么做才对?你会怎么做? 我们做个调查,看看有多少人会选择让电车转向到分叉铁轨上,举起你的手,多少人不会?多少人选择就这样笔直开下去?选笔直开下去的人先别放手。
少数人会,大多数人选择转向。
让我们先听听看。
现在我们研究下,你为什么觉得这样做是正确的?让我们先从大多数人开始吧。
谁选择转向的?你为什么这么选?你的理由是什么?谁愿意给我一个理由的?站起来说吧。
学生:因为当你可以只撞死一个人时却去撞死5个人肯定是不对的。
教授:当可以只撞死一个人时却去撞死5个人肯定不对,这是个好理由。
这是个好理由。
其他人呢?每个人都同意刚刚那个理由么?你来。
学生:我觉得这和9.11的一项事件是同样原因。
我们把那些将飞机撞向宾夕法尼亚空地的人视为英雄,因为他们选择只牺牲飞机里的人从而拯救了大楼里的更多生命。
所以原因和9.11事件中那些人的选择是相同的。
虽然一定会发生悲剧,但只撞死一个人好过撞死五个。
教授:你们大多数人是不是都这么想,选择转向的各位,是么?现在让我们听听那些少数人的想法,选择直行的人学生:我觉得这和对种族灭绝与极权主义的诡辩相似。
为了拯救一个种族你抹去了其他的种族。
教授:那么在这个事例中你会怎么做?你会,为了避免恐怖的种族灭绝主义而选择撞死那5个人么?学生:理论上,是这样。
哈佛校训六句话
![哈佛校训六句话](https://img.taocdn.com/s3/m/b9b8be09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b3.png)
哈佛校训六句话
摘要:
1.哈佛校训的背景和意义
2.哈佛校训的具体内容
3.哈佛校训的启示和影响
正文:
哈佛大学是世界著名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其校训不仅代表了哈佛的精神内涵,也启示着一代又一代的哈佛学子。
哈佛校训一共有六句话,分别体现了哈佛的校风、教育理念和人生追求。
首先,哈佛校训的背景和意义。
哈佛大学成立于1636 年,是美国最古老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
其校训的形成不仅与哈佛大学的创建历史有关,也与美国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
哈佛校训所传达的智慧和价值观,不仅影响了哈佛大学的发展,也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的社会和文化。
其次,哈佛校训的具体内容。
哈佛校训一共有六句话,分别是:“真理”、“正义”、“勇气”、“自由”、“责任”和“荣誉”。
这六句话既体现了哈佛大学的校风,也体现了哈佛的教育理念和人生追求。
其中,“真理”体现了哈佛大学对知识的追求和尊重;“正义”体现了哈佛大学对社会公正的追求;“勇气”体现了哈佛大学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和决心;“自由”体现了哈佛大学对个人自由和思想自由的尊重;“责任”体现了哈佛大学对社会责任的承担;“荣誉”体现了哈佛大学对个人荣誉和道德的尊重。
最后,哈佛校训的启示和影响。
哈佛校训的六句话,不仅对哈佛大学的发
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全世界的教育和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哈佛校训所传达的智慧和价值观,不仅启示着哈佛学子,也启示着全世界的人们,鼓励人们追求真理、正义、勇气、自由、责任和荣誉。
哈佛大学公开课程-JUSTICE中英
![哈佛大学公开课程-JUSTICE中英](https://img.taocdn.com/s3/m/7797f165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23.png)
哈佛大学公开课程-JUSTICEIntroduction哈佛大学公开课程-JUSTICE(公正)是哈佛大学著名哲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斯(Michael Sandel)于2009年开设的一门课程。
JUSTICE课程探讨了道德和政治哲学中的核心问题,涵盖了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和法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这门课程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来引导学生思考公正和道德问题,以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Course StructureJUSTICE课程共分为12个单元,每个单元探讨一个基本问题,例如财富分配、权力、正义、人权等。
每个单元都包括教授的讲座、案例分析和学生的互动讨论环节。
这种教学方式旨在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并通过讨论不同观点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辩论能力。
Course Highlights1. 公正的本质第一个单元的讨论着重探索公正的本质和意义。
课程将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公正,以及如何在不同背景下实现公正。
通过讨论相关案例,学生将了解不同的伦理观点和社会背景如何影响对公正的理解。
2. 平等与不平等第二个单元将探讨平等和不平等的问题。
课程将引导学生思考在不同领域如教育、财富和机会等中,平等的界定和实现。
通过讨论实际情况,学生将了解不同社会政策对平等与不平等的影响。
3. 个体权利与公共权利第三个单元将引导学生思考个体权利与公共权利之间的平衡。
课程将探讨当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存在冲突时,应如何权衡和解决。
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学生将学习如何判断个体权利与公共权利之间的关系。
4. 国际正义第四个单元将重点讨论国际正义的问题。
课程将引导学生思考国际关系中的公正和不公正现象,并探讨全球治理和政策制定中的道德问题。
通过讨论不同国家之间的争议和冲突,学生将了解不同国家之间的权力关系和利益冲突。
5. 公正与超越第五个单元将探讨超越公正的问题。
课程将引导学生思考公正的局限性和其他价值观的重要性。
通过引入宗教、道德和文化等方面的讨论,学生将思考公正之外的价值观在社会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佛大学公开课《公平与正义》整理稿春节在家有空,开始整理这个视频的文字内容。
本人技术盲,所以找不到更好的文字稿了,只好就手头的资源进行简单的处理,希望对大家有用。
该讲座以哈佛教授Michael Sandel的《关于公平和正义的入门课》为基础,是对道德和政治哲学的系列入门介绍。
这套讲座共有12集,邀请观众们带着批判的观点来思考正义,公平,民主和公民权等基础问题。
在哈佛大学,每星期都有一千多名学生去听教授兼作家的MichaelSandel开设的这门课程,渴望藉此扩充对政治和道德哲学的理解,并从中检验长期秉持的信仰。
学生们学到了过去的伟大哲学家们的哲学理论-亚里士多德,康德,-穆勒,洛克--再把学到的东西运用来思考复杂且动荡不定的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包括反歧视行动,同性婚姻,爱国主义,忠诚和人权。
演讲者:Michael Sandel (哈佛大学哲学教授)第1讲:《杀人的道德侧面》如果必须选择杀死1人或者杀死5人,你会怎么选?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教授MichaelSandel在他的讲座里提出这个假设的情景,有多数的学生投票来赞成杀死1人,来保全其余五个人的性命。
但是Sandel提出了三宗类似的道德难题-每一个都-设计巧妙,以至于抉择的难度增加。
当学生站起来为自己的艰难抉择辩护时,Sandel提出了他的观点。
我们的道德推理背后的假设往往是矛盾的,而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的问题,并不总是黑白分明的。
公正:该如何做是好?1设想你是一位电车司机你的电车正已每小时60英里行驶你发现,在车轨的尽头有5位工人在那里干活你想尽办法停下来,但已经停不住了你的手刹不灵了你感到十分绝望,因为你知道如果你撞向这5位工人他们必死无疑你很快会就知道你不知道该怎么办好直到你发现在电轨的尽头,刚好有一条分叉在电轨的尽头,刚好有一条分叉而在那条分叉路上,只有1位工人你的方向盘还没有失灵所以你可以选择把电车拐向那条分叉路撞向1位工人,但救活了另外那5位现在我要问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我们应该什么做?你会怎么做?让我们来做一次投票多少人会选择转入拐向那条分叉路举起你的手有多少人选择一直往前开的?极少数人会。
绝大部份选择了变方向让我们先听听。
现在我们需要研究你这样做的原因让我们先听听占多数的人有谁选择转向一边岔道的?为什么你会这么做?你的原因是什么?谁愿意说说你的想法?如果你可以只撞死一人,那么撞死5人肯定是不对的如果你可以只撞死一人,那么撞死5人肯定是不对的这是一个很好的理由还有谁?是否有人同意这个想法,原因是什么?我认为这和9/11日事件是同样的道理我们把那些,把飞机撞向宾夕法尼亚州空地的人,视作英雄因为他们选择了牺牲飞机上的人,而不是撞向有人的大厦因此,原则是相同的,虽然都是发生在悲剧的情况下为了5个人能活下来,牺牲一个人也是值得的占多数人的你们,也是这样吗想吗?现在让我们来听听那些少数分子我认为这跟种族灭族主义、极权主义,是同一个手法为了救活一个种族,你就能杀害其他人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办?为了避免作出像种族灭绝一样的做法你就宁愿撞向那5个工人理论上是这样好的。
还有谁?这是一个大胆的想法。
谢谢您让我们考虑另外一种情况看看你们这些占多数的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你的原则是牺牲一人来救活5人现在,你不是电车司机,你只是一个旁观者你站在桥上,俯瞰电车的电轨沿着这个轨道,在尽头有5名工人电车的手刹照样不灵了电车快要撞向那5个工人现在你不是司机你真的感到无助突然,你看见站在你旁边桥上还是一个非常胖的人你可以推他一把他会掉到轨道上刚好能停住那辆电车他会死去,但他能救活其他5个人现在,有多少人会推那个胖子。
举起你的手有多少不会这么做?大部分人都不会问题显而易见你每次的选择,原则是什么?牺牲一个,救活更多人在第一种情况几乎每个人都赞同,原因何在?我要听听,在两种情况下都是站在大多数的人一边的人你如何解释二者之间的区别在第二种情况下,我认为涉及选择的问题那个胖子原本不牵涉到这宗事故里我觉得,第二种情况比第一种情况那个胖子可以选择置身其外但在第一种情况,司机,两边的工人的已经牵涉到里面但是,那个在岔道上的家伙他不会比那个胖子,更想牺牲自己吧?这是事实。
但他在岔道上胖子也是在桥上啊你可以继续,也可以待会儿再说好的。
这是个难题。
你已经做得很好了还有谁可以找到能调和的前后两种不同做法的?我想在第一种情况,我们必须在牺牲那1个工人或另外5个之间的选择我们必须作出的选择那些工人是死于那驾电车,而不是你的直接行为电车失控了,然后你才闭着你选择而推胖子的话,是你自愿的选择你有能力选择推还是不推,但你没办法控制的电车不撞向大家所以我认为两者略有不同好的。
谁想回应他的想法?这很好。
谁想回应?是否有更好的解释?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理由`在这两种情况下,你都是选择杀人因为前者你选择拐向那个岔道上的工人,这是你有意识的行为后者,你去推胖子也是一种有意的行为所以不管怎样,都是有意的行为你想回应?我不是肯定,事实就是这样这看来是不同的推胖子到电轨上,他会死你是在杀死他你是在亲手杀死他这有别于把电车转向,然后再撞死其他人这好像听起来不对,是吧?这很好。
你叫什么名字?让我问你一个问题,Andrew假设在桥上,我不用推那个胖子假设他是站在了一个陷阱上,我可以像转方向盘那样打开那个陷阱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似乎跟不对我的意思是,也许你不小心推动了那个陷阱的方向盘或者是其他原因,就发生了又或者,电车阴差阳错地就拐向那条岔道了我可能就认同了好的。
在第一种情况是正确的做法,在第二种情况就变成不对的了而且,在第一种情况下,你直接牵涉到事故在第二个,你是一个旁观者也。
所以你可以有选择卷入或不去推胖子让我们暂时搁下这个故事让我们想象另外一个的情形这时候,你是急诊室的医生,6位病人来找你他们刚刚经历了一场电车交通事故其中5人中度受伤,1人重伤你可以花一整天来照顾那位重伤病人但这样的话,其他5个会死去或者你可以先照顾好那5位,再来看那位重伤病人但那位重伤病人也会死去现在你是医生,有多少人选择先就那5个病人?又有多少人选择先救那位重伤者极少数人。
只有极少数人我假设你们的原因跟之前的一样。
1条生命对5条现在考虑一种情形。
这一次你是外科医生。
你有5名患者。
每一个迫切需要器官移植其中需要心脏,一个需要肺,一个要肾脏,另一个要肝脏第五个人要胰腺但现在没有可移植的器官。
你即将看着他们死去你突然发现,在你的隔壁病房有一个健康的家伙,来检查身体他正在打瞌睡你可以很安静地走进去,把那个家伙的5个器官取出来,当然他会死去但是你可以救活另外那5位病人你们有多少人愿意这样做?还有其他人吗?把你的手举高还有没有人,包括在二楼的我会小心,不要摔下来哦有多少人不会这样做?好的。
你是怎么想的,刚才那位在二楼的同学我其实是想着有没有其他可能的替代做法先把那5个病人中最先会死去的人,把他的器官捐出来这样,他健康的器官可以救活其他4位这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可惜,您避开了我们要讨论的哲学观点让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些故事,这些争论要注意的方式几点注意我们的争论是围绕那几点展开的我们的讨论已经涉及到了一些道德的原则我们的讨论已经涉及到了一些道德的原则让我们回顾一下,有哪些道德原则第一道德原则是,正确的做法,符合道德的事取决于我们行为的后果如果在最后,能救活5个,哪怕是牺牲一个也是值得的这是关注以结果为中心一派,一个很好的例子结果主义的道德推理取决于道德行为的后果它取决于我们最后的结果但接着,我们考虑了另外一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人们对结果主义的道德推理原则就不那么坚定了我们在犹豫,例如对于那个站在桥上的胖子或者是去去掉那位无辜病人的器官人们在思考什么是应该做的时候会考虑到那个行为的本身而不只是行为的后果人们改变了原意人们觉得这样做是不对的,行为本身是错误的即使是为了拯救更多的生命,杀害无辜的人是不对的人们认为,在第二种情况下是不对的这是另外一种道德推理的原则绝对主义的道德推理认为,道德有其绝对的道德原则有明确的职责,明确的权利,不论后果是怎样我们会在今天和未来几周来讨论讨论结果主义和绝对主义的异同结果主义道德推理最有名的一个例子是功利主义,由边沁提出他是18世纪英国的一位政治哲学家而最重要的一位绝对主义的哲学家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因此,我们来看看这两个不同的道德推理模式评价它们,也考虑其他替代的理论从教学大纲,你会发现我们将会读一些非常著名的书亚里士多德的,洛克,康德,约翰•密尔等人从教学大纲中,你会看到,我们不只是读这些书我们还讨论当代的政治和法律争议讨论它们背后的哲学问题我们将辩论何为平等和不平等平权行动,言论自由,攻击性言论同性婚姻,征兵一系列实际问题为什么?因为我们不仅要真实地感受这样抽象、遥远的书籍还要认真地讨论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些的议题包括我们的政治生活,所以我们读这些书,我们将讨论这些问题我们将看到,它们之间的联系这听起来很吸引人但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我的提醒是阅读这些书作为认识自我的一种训练阅读这些书会有冒险个人的,政治上的冒险每一个学政治哲学的学生都知道的风险这些风险的根源于一个事实哲学会教化我们,扰动让我们面对在我们已经知道我们有一个讽刺的说法,学习本课程的困难之处事实上,包括它教的东西,我们已经了解的它会把我们都熟视无睹的情景使其不在熟悉刚才我列举的案例就是例子我们一开始假定的情景融合了趣味性和严肃性它也是这些书籍里,哲学让我们对熟悉的事物变得陌生。
它并不是提供新的信息而只是引导着我们用新的方式看这些事物但风险就在这一旦熟悉变得陌生,它就会永远和以前不一样了自我认识,就像一个迷了路的人不管你觉得它多么地扰动你你就不能不想起和思考这些问题了是什么让这个探索的过程,显得既困难,但又有趣呢因为,道德和政治哲学就像一个故事你不知道的故事将怎么发展下去但你却知道的,这是关于您的故事这些是个人的风险。
那么政治的风险在哪呢?我或许可以这样描述这门课程,它向你承诺通过阅读这些书籍和讨论这些问题你将会成为一位更负责任的公民你会重新审视那些,你过去的观念和公共政策你会训练你的政治判断力你会更有效地参与公共事务但这会是一个片面的、误导人的承诺大部分政治哲学并不是那样的学习政治哲学,你将有可能成为一位更坏的公民而不是一个更好或者,至少在你成为一个好公民之前,让你变成坏公民那是因为,哲学是一个遥远的事情甚至是件破坏性的活动这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和他的一个朋友,曾有过这样一个美妙的对话## 试图说服放弃哲学##告诉苏格拉底,哲学是一个很好的玩偶如果你只是适度地沉溺其中,并在生命里合适的时候但如果过度地追求它绝对会伤害你听我的劝告把”## 说放弃你的争论。
学习那些将会让你有成就的事情(?)不要去研究那些,尽说些貌似优美但模棱两可的事情的人们去研究那些生活过得很好,有名气的人们## 是真心地对苏格拉底这样说的放弃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