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和押韵

合集下载

平仄与押韵

平仄与押韵


词 曲
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9-90字间) 长调(91字以上) 散曲(小令;散套) 戏剧(杂剧;传奇) 新诗(自由诗;散文诗;现代格律诗)
中国现代诗歌

要点:

什么是押韵?
所谓押韵,就是韵脚的字必须同韵。各句 押韵的字叫做韵脚或韵字。
什么叫“合辙”?
戏曲界习惯上把戏曲唱词中的“韵”叫做“辙”。 合辙指的就是押韵。
A、半树佛花香易散B、万里鱼龙争照影 C、二月郊行最有情D、三千组练挥银刀
阅读下面四首杜牧的诗,把下面四句诗分别填 入原诗。 《赠别(其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 二月初。 。 C 《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 B 轻。 。 《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 南草未凋。 。 A 《叹花》: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 时。 。 D
A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B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C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D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
下面《咏梅》的空缺诗句是: 不受尘埃半点侵, 。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A 何用浮多绊此身 B 寻得桃源好避秦 C 竹篱茅舍自甘心 D 与梅并作十分春
换韵。
(3).第三句的最后一个字限用
仄声字。
剖析本诗形式 学习近体诗形式特点
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1、律诗每首四联,依次称为“首联”、 “颔联”、“颈联”、“尾联”。每联的 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2、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3、凡双数句都必须押韵(首句可押可 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不可换 韵。如本诗的“秋”、“流”、“舟”、 “留”。 4、每句各字的平仄有严格要求,特别 是2、4、6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教案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教案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押韵和平仄的概念,掌握其基本规律。

2.培养学生运用押韵和平仄创作诗歌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押韵和平仄的基本概念及其运用。

2.教学难点:如何灵活运用押韵和平仄创作诗歌。

三、教学过程1.导入(1)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古诗,并简要介绍其意境和韵律美。

(2)引导学生关注古诗中的韵律美,引入押韵和平仄的概念。

2.押韵的基本概念(1)讲解押韵的定义:诗歌中相同韵母的字在相应位置上反复出现,形成韵律美。

(2)展示一些典型的押韵诗句,如《春晓》中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让学生找出这些诗句中的押韵字,并体会其韵律美。

3.平仄的基本概念(1)讲解平仄的定义:平仄是指汉语音节中的声调,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种。

在诗歌中,平仄的搭配和变化形成节奏美。

(2)展示一些典型的平仄诗句,如《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让学生找出这些诗句中的平仄规律,并体会其节奏美。

4.押韵和平仄的运用(1)讲解如何运用押韵和平仄创作诗歌,如《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展示一些现代诗歌中的押韵和平仄运用,如《再别康桥》中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3)让学生尝试运用押韵和平仄创作一首简单的诗歌。

5.实践与讨论(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首古诗,分析其押韵和平仄的运用。

(2)每组派代表分享分析结果,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和讨论。

(1)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如对押韵和平仄的认识、如何运用押韵和平仄创作诗歌等。

(3)布置课后作业:尝试运用押韵和平仄创作一首诗歌,并分享给同学和老师。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讲解、展示、实践、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押韵和平仄的基本概念及其运用。

押韵和平仄

押韵和平仄

押韵和平仄
一、绝句
(一)仄起仄收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仄起平收
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苏台览古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三)平起仄收
李白(唐代)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四)平起平收
李白(唐代)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阅读下面四首杜牧的诗,把下面四句诗分别填入到上面四首原诗中去。

《赠别(其一)》: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①__________
《遣怀》: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

②__________
《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③__________
《叹花》: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

④__________
A.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B.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C.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D.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

古诗平仄规律及押韵

古诗平仄规律及押韵

古诗平仄规律及押韵
古诗平仄规律及押韵:
一、规律:
(1)整首诗的押韵:整首古诗采用四言八句的格式,每句的第二个
和第四个字押韵,整首诗的押韵可从上一句的四字中得到。

(2)平仄:古诗中有仄韵和平韵之分,一般而言,第一句和第三句
以仄韵开头,第二句和第四句以平韵开头。

(3)每一句的押韵:每一句由五言或七言组成,每句的第二个和第
四个字押韵,第五个字也要和上句的最后一个字押韵。

二、押韵:
古诗押韵一般是按照组押、字押、爻押的形式来实现的,组押也叫做“双声”押韵,由两句或两句以上的押韵组成,一般押前后三句或五句;
字押是指每句中的第二个和第四个字押韵;爻押则是指四句的最后一个字,也就是押韵的最后一个字,其他的字都要和它押韵。

古体诗、押韵、平仄:最完整的诗词知识,都在这里了,为孩子收藏

古体诗、押韵、平仄:最完整的诗词知识,都在这里了,为孩子收藏

古体诗、押韵、平仄:最完整的诗词知识,都在这里了,为孩子收藏有一个词叫诗语,意思是诗的语言。

了解这些“诗语”,可以让自己的诗词鉴赏能力,分辨能力,更上一层楼!古体诗、近体诗、今体诗都是指“格律诗”而言,主要分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等。

千万不能将“今体诗”跟现在所说的“新诗”混为一谈。

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包括唐以前各种形式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形成于唐代。

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

分绝句和律诗。

绝句即'绝诗'。

亦称'截句'、'断句'。

诗体名。

截、断、绝均有短截义,因定格仅为四句,故名。

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

也有六言绝句。

唐代通行者为近体,平仄和押韵都有一定的要求。

有人说绝诗是截取律诗的一半而成。

但在唐代律诗形成以前,已有绝句,虽亦押韵而平仄较自由,如《玉台新咏》中即有《古绝句》,后人即用'古绝句'以别于近体绝句。

律诗诗体名。

近体诗的一种。

格律严密,故名。

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

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

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

亦偶有六律。

其有每首十句以上者,则为排律。

律诗中,凡两句相配,称为一'联'。

五律、七律的第一联(一、二句)称'首联',第二联(三、四句)称'颔联',第三联(五、六句)称'颈联',第四联(七、八句)称'尾联'。

每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四言诗诗体名。

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句为主。

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最早形成的诗体。

一文搞清楚格律诗的押韵、平仄和对仗要求

一文搞清楚格律诗的押韵、平仄和对仗要求

一文搞清楚格律诗的押韵、平仄和对仗要求之前我在自己的头条号上发了几篇关于格律诗的学习笔记,分享了一些关于格律诗的押韵、平仄和对仗的知识,如果大家想深入的了解,可以查看我头条号前面的文章,也可以关注我的谢小楼(ID:xxlou),回复“01”,就可以看到我那几篇文章。

而现在这篇文章,是想要把之前的那些文章总结简化,在这一篇文章里把格律诗的押韵、平仄和对仗的要求简洁明了地归纳出来。

既然要简洁明了,那就不废话了。

一、格律诗的押韵要求。

1、什么是韵诗词中所谓韵,就是汉语拼音中的韵母。

不过在拼音中,a、o、e的前面可以加i、u、v,如ia,ua,uai等,这种i,u,v叫做韵头,不同的韵头的字也算同韵字,可以通押。

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

2、格律诗的押韵要求1)押韵的位置,律诗押韵的位置在每一个偶数句的最后一个字。

句子的最后一个字称脚,故韵又可以称为韵脚。

律诗的首句可押韵也可以不押韵,首句押韵与否一般与对仗有关,首联不对仗,首句常押韵:首联对仗,首句常不押韵。

2)押平声韵。

在律诗形成的过程中,不逐渐抛弃了仄声韵,只押平声韵,而且不分阴平阳平。

3)一韵到底,律诗是不能中途换韵的,一首律诗只能押一个韵。

4)不能使用同一个字押韵。

5)不可大量连续使用同音的字做韵,少量使用,间隔使用是可以的。

6)不押韵。

韵中第三句、第五句、第七句不准押韵(第一句可以放或关)。

如果这三个句子也押韵,那就叫押韵,押韵里是不允许的。

二、格律诗的平仄要求1、四声与平仄古代的四声是平、上、去、入,古代四声中,平仄里的平即平声,平仄里的仄即上声、去声和入声。

现代普通话里的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阴平阳平即平,上声去声即仄。

我们现在学写格律诗,用普通话的平仄即可。

2、格律诗的平仄声律四大原则1、句内平仄相间格律诗的平仄声律要求,首先是句内的平仄搭配,具体要就是“句内平仄相间”。

格律诗的句内平仄相间,并不是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平仄相间,而是以一定的单位相间,这决定于诗的意义结构和节奏结构。

押韵和平仄

押韵和平仄

3、段韵,即每一段或几段押同样的韵。
• • • • • • • • • • • • • •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ai/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ai/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ang/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ang/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ao/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ao/
六、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 最恰当的一句作为下句。
A柳絮池塘淡淡风 B榆英临窗片片雪 C带水芙蓉点点雨 D丁香初绽悠悠云 (A )


七.南京名园瞻园中有一副对联,其 下联的句序、结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 出的上联进行调整。
上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 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 下联(已被打乱):①红雨树边②小苑西回 ③一庭佳丽莺唤起④看池边绿树⑤此间有尧天舜 日。
课堂练习
一、选择填入括号最贴切的句子。 ( B) 江中看月作(唐﹒袁枚) 江风送月海门东,人到江心月正中。 ( ),一船鸡犬欲腾空。 帆如云气吹将灭,灯近银河色不红。 如此宵征信奇绝,三更三点水精宫。
A半树佛花香易散B万里鱼龙争照影 C二月郊行最有情D三千组练挥银刀
二、选择填空,使语意连贯、音节和谐。 1每逢深秋时节,__、松竹山茶, 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__;近看小河流 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迭翠 ( ②④) ④层林迭翠,白云缭绕
它不是开在阳春三月,而是开在 寒冬腊月;它不在花坛暖房里开放, 冰天雪地才是它怒放的地方;迎接它 出生的不是和煦的春风,而是凛冽的 北风;是人民的眼泪和心血滋育它成 长,而不是春风秋露。
它不是开在阳春三月,而是 开在寒冬腊月;它不是开放在 花坛暖房,而是怒放在冰天雪 地;迎接它出生的不是和煦的 春风,而是凛冽的北风;滋育 它成长的不是春风秋露,而是 人民的眼泪和心血。

时对仗的韵脚

时对仗的韵脚

时对仗的韵脚
对仗是诗歌韵律中常用的一种技巧,通过音韵的相似或对立
来构成韵脚,以达到音韵和谐的目的。

对仗韵脚分为平仄对仗
和押韵对仗两种。

平仄对仗是指音调平仄的对立关系。

汉语中的声调有平声、
仄声之分,平声即第一声和第四声,仄声即第二声和第三声。

在诗歌中,通过平仄对仗来增加音乐美,使诗句更富有韵律感。

例如《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床」和「明」为平平
对仗,「前」和「光」为仄仄对仗,平仄相间,使诗句更加流畅、和谐。

押韵对仗是指音韵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出现在句子的末尾。


韵可以增加诗句的朗朗上口感,使诗歌更具韵律美。

常见的韵
脚有平声韵脚和仄声韵脚,平声韵脚包括一、蟹、才等,仄声
韵脚包括四、死、黑等。

例如《静夜思》中的「疑是地上霜」,「疑」和「地」为平声韵脚,「上」和「霜」为仄声韵脚,通
过押韵对仗,使诗句更加和谐。

对仗的韵脚在诗歌中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增强诗句的韵律美,使诗歌更加动听。

正因如此,对仗常常被用在各种古代诗
歌中,如唐诗、宋词等。

它不仅能够提高表达的艺术性,也可
以让诗歌更加易于记忆和传唱。

因此,对仗的韵脚是诗歌表达
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古代诗歌基础知识:押韵、平仄和对仗

古代诗歌基础知识:押韵、平仄和对仗

古代诗歌基础知识:押韵、平仄和对仗押韵押韵的规则古体诗押韵较为宽松,可以换韵,可以押邻韵。

近体诗押韵相对较为严格。

押韵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偶句押韵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

例如: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第一二四句押韵。

又如:登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首句并不入韵,二四句押韵。

一般来说,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

关于首句押韵与否的平仄规律请参照【平仄简表】(二)押平声韵近体诗为了声韵和谐,一般押平声韵,大多数近体诗(即唐及以后的诗,唐以前的叫古体诗)也遵守这个要求。

但仍有押仄声韵的典范之作,比如柳宗元的五言绝句《江雪》,全文押入声(短促音):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无论以古入声韵尾还是以今普通话ie、ue韵朗读,均没有拗口之嫌。

(三)一韵到底原则上,近体诗中间不能换韵,尤其是在科考考场上的试帖诗、应制诗和限韵诗。

但由于科考使用的《切韵》体系已经不完全符合唐代口语声韵,部分韵母已经合并或分离,更可能有诗人乡音难改,使用方音作诗,因而仍有在诗中更换为邻韵的作品,如杜甫的《吾宗》:吾宗老孙子,质朴古人风。

耕凿安时论,衣冠与世同。

在家常早起,忧国愿年丰。

语及君臣际,经书满腹中。

注:二、四、八句的“风”“同”“中”是平声“东”韵,第六句的“丰”是平声“冬”韵,“东”与“冬”通押。

日常作诗与应试不同,不应用应试的要求苛刻地对待作者,尤其是后世使用古韵书作诗的作者。

(四)首韵借韵古体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比如一东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一起通用,称为通韵。

但是近体诗的押韵,原则上必须严格地只用同一韵部的字,即使这个韵部的字数很少(称为窄韵),也不应参杂其他韵部的字,否则叫做出韵。

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韵,可以借用邻韵。

押韵与平仄用8

押韵与平仄用8

关于平仄的规律
• 一、平仄声古代和现代是不同的 • 二、平仄在句内须交替相间 • 如: 以五言为例,凡第一个节奏用“平平”,则第 二个节奏必须用“仄仄”,第三个节奏又要用 “平”,反之,第一个节奏用“仄仄”第二个节奏 必须用“平平”,第三个节奏就要用“仄”。 • 例如:“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 这两句诗句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
5、请写出下面对联的下联。
(1)冬去山明水秀,———————。 (2)志在书山探宝,———————。
心向学海采珠 春来鸟语花香
7、拟写广告词(均20字以内): 拟一条以“购买体彩”(或“护花护 绿”、“注意交通安全”为内容的公益广告 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 语言简明,注意押韵。
广告词示例:
*什么叫“合辙”?
戏曲界习惯上把戏曲唱词中的“韵”叫做“辙”。 合辙指的就是押韵。
解剖本诗形式
学习近体诗形式特点
1、旧体诗歌分“古诗”(古体诗)、 山居秋暝王维 “近体诗”、“词曲” 三类,近体诗又 有 “律诗” 、“绝句”之分,本诗八句, 空山新雨后, 首 每句五字,是五言律诗。 联
对颔 仗联 对颈 仗联
爱心要长久,奇迹伴左右; 奉献是无私的荣誉,大奖是爱心的赞许; 体彩牵动人心,幸运走进彩民; 体育是我们永恒的追求,体彩是我们永远的朋友;
红花绿草满园栽,蜜蜂彩蝶引伴来; 欲揽春色入自家,无可奈何成落花; 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 小草对你微微笑,请你把路绕一绕;
手握方向盘,时刻想安全;
• 借对 • 一个词有两个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 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来与另一词相为对仗, 这叫借对。 • 例:行李淹吾舅,诛茅问老翁(借义) •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借义) •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借音) •

平仄和押韵

平仄和押韵

小试身手 分类)古体诗,近体诗,词 分类)古体诗,近体诗,
过华清宫绝句--杜牧(晚唐) 过华清宫绝句--杜牧(晚唐)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线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一骑线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盛唐)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盛唐) 海客谈瀛州,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 海客谈瀛州,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 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 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 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向南倾--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向南倾--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 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惠崇春江晓景 苏轼 (宋)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渔歌子》 张志和(唐代)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好,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 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 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 息。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 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 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 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 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 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 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A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十年一觉扬州梦, B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C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 D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

2.4押韵和平仄dt

2.4押韵和平仄dt
押韵是指在特定的文体里,在某些句子 的一定位置上使用同韵的字。诗歌是最常见 的韵文。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押韵的位 置一般在句子的末一字,所以又叫“韵脚” )
练习:请找出诗中的韵脚。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3)A.傍B.依C.横D.到(4)A.声B.有C.几D.一22
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 6、错综对。倒装错位,改变位置。 如:裙拖六幅湘江水,髻挽巫山一段云。
“六幅”与“一段”结成对仗,“湘江”与 “巫山”也结成对仗,但位置不同。这便属于错 综对。
7、三句对。三句并列,鼎足相对。 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17
注意:对联要仄起平收 闲人免进贤人进 盗者莫来道者来
3
登鹳雀楼 [唐]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4
律诗押韵规则:
1、律诗的第一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五言 不押,七言押)
2、偶数句押韵,而且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 底,中间不能换韵。
3、除首句外的奇数句,最后一个字限用仄声 字。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
韵母表 i u ü
a ia ua
o
uo
e ie
üe
ai
uai
ei
uei
ao iao
ou iou
an ian uan üan
en in uen ün
ang iang uang
eng ing ueng
ong iong
2
绝句押韵规则:

第四节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教案

第四节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教案

第四节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教案第四节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教案)千言万语总关“音” 第四节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基本的押韵、平仄知识。

感受古典诗词讲究语言的音乐性、韵律美。

过程与方法:通过鉴赏古今诗歌词曲,使学生对写作诗文时的韵律和谐有所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古典诗歌的韵律之美。

教学重点:了解基本的押韵、平仄知识。

教学难点:了解基本的押韵、平仄知识。

教学过程:●(一)诵读儿歌,体会韵感。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没打到,打到小松鼠,松鼠有几只,我来数一数,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

○天上雪花飘,我把雪来扫。

堆个大雪人,头戴小红帽。

安上嘴和眼,雪人对我笑。

○小手绢,像照片,小猫小狗在上边。

洗手绢,晾晾干,一根绳子晾一串。

猫来瞧,狗来看,好像参观摄影展。

○糖果娃娃进嘴巴,舌头搂它牙躺它。

舌头悄悄告诉牙,糖果是个好娃娃,你要生病别怪它,怪你自己不刷牙。

一、请模仿下文,①继续完成童谣;②另作一首类似的儿歌(题目自定)。

①一九得九,爷爷爱喝酒。

二九十八,袋子吹喇叭。

三九二十七,嫂嫂刷油漆…… ②一排鸭子,个子矮矮,走起路来,屁股歪歪。

翅膀拍拍,太阳晒晒,伸长膀子,吃吃青菜。

这些儿歌同学们可能回到了快乐的童年。

我们看看这些儿歌有什么特点呢?押韵。

那么都押什么韵呢?学生回答。

①四九三十六,小叔去磨油;五九四十五,大伯去打虎;六九五十四,哥哥写大字;七九六十三,弟弟吃饼干(妈妈把饭端);八九七十二;姐姐扎小辫;九九八十一;妞妞穿花衣。

②熊猫宝宝,走路摇摇,翻个筋斗,让你瞧瞧。

吃着竹子,肚子饱饱,扭着屁股,到处跑跑。

●(2)鉴赏诗歌,分析韵脚。

学生朗读诗歌,找出韵脚。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曲》)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韵脚是“尘、新、人”(“新”的古音与“尘、人”同韵)。

《玉楼春》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绉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声情并茂——押韵与平仄,对联

声情并茂——押韵与平仄,对联

三、情境式
[题型示例]在雅典奥运会上,我国体 育健儿不惧强手,奋勇拼搏,取得 了金牌总数位居第二的历史性突破 。请你据此拟一副对联。
[点拨]这种题型给考生提供一个特定的情境,结合"得体"这一 考点要求拟写对联。考生拟写的对联不但要符合对联的写作要 求,而且还要符合命题者所提供的特定情境。参考答案:
第四步,确定颔联和颈 联。利用相黏规则,首 联的对句⑧句的二、四、 六字的平仄为“仄平 仄”,而④句相同部分 是“平仄平”,②句相 同部分是“仄平仄”, 由此可断定②⑤是颔联, ④③是颈联。
①马穿山径菊初黄 ②万壑有声含晚籁 ③荞麦花开白雪香 ④棠梨叶落胭脂色 ⑤数峰无语立斜阳 ⑥何事吟余忽惆怅 ⑦村桥原树似吾乡 ⑧信马悠悠野兴长
⑦村桥原树似吾乡 ⑧信马悠悠野兴长 平 仄 平 仄 平 平
第一步定韵脚。从律诗的押平声韵可 看出,①句的“黄”、③句的“香”、 ⑤句的“阳”、⑦句的“乡”、⑧句 的“长”是韵脚,且首句入韵。(⑥ ①马穿山径菊初黄 句的“怅”不是,因是仄声) ②万壑有声含晚籁 第二步找对仗的两联。从词类性相同、 ③荞麦花开白雪香 结构相同、平仄相对可看出:②与⑤ ④棠梨叶落胭脂色 相对,属一联;④与③相对,属一联。 ⑤数峰无语立斜阳 第三步确定首、尾联。从意义上看, ⑥何事吟余忽惆怅 ①“马穿山径”句是写景的开始,⑧ ⑦村桥原树似吾乡 句的“信马悠悠”是穿径时人马的情 ⑧信马悠悠野兴长 态,是意思上的承接。⑥与⑦是一问 一答,带有总结性质,因此断定①⑧ 是首联,⑥⑦是尾联。
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二、调整式
题型示例:江西南昌滕王阁有 一副对联,其下联的句序、结 构已被打乱,请根据所给出的 上联进行适当的调整。
水长天,幸此地湖山无恙; 下联的内容(已被打乱):阁中帝子,问江上 才人,古今才一瞬,当年风景如何比。

浣溪沙的平仄和押韵

浣溪沙的平仄和押韵

浣溪沙的平仄和押韵
浣溪沙这个词牌的平仄和押韵要求如下:
平仄:浣溪沙的平仄以四十二字、四十四字、四十六字等为主,其中以双调四十二字和四十四字的较为常见。

上片一般为三句,三平韵;下片一般为三句,两平韵。

后结一般要求对仗。

押韵:浣溪沙的押韵方式有平韵和仄韵两种。

平韵的以四十二字和四十六字为主,仄韵的以四十四字为代表。

其中,双调四十二字的平韵词以唐末五代薛昭蕴的红蓼渡头秋正雨为代表;双调四十四字的平韵词以五代宋初孙光宪的风撼芳菲满院香为代表;双调四十六字的平韵词以五代顾夐的红藕香寒翠渚平为代表。

这些词牌的押韵方式都要求一韵到底。

以上是浣溪沙的平仄和押韵的大致要求,但具体还需要根据具体的词牌和作者的创作习惯来进一步确定。

押韵和平仄

押韵和平仄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huā)。
xié和jiā、huā不是同韵字,但是,唐代“斜”字读xiá(s读浊音),和现代上海“斜”字的读音一朝误妾期(qī)。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ér)。
在这首诗里,“期”和“儿”是押韵的,按今天的普通话去读,qī和ér就不能算押韵了。如果按上海的白话音念“儿”字,念象ní音(这个音正是接近古音的),那就谐和了。今天我们当然不可能(也不必要)按照古音去读古人的诗,不过我们应该明白这个道理,才不至于怀疑古人所押的韵是不谐和的。
下面,我们分析一下律句前三节的平仄规律: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顶节头节腹节
独在\异乡\为异\客仄平仄
每逢\佳节\倍思\亲平仄平
遥知\兄弟\登高\处平仄平
遍插\茱萸\少一\人仄平仄
可以看出,各句的前三节都是平仄交替的。如果顶节是仄节,头节便是平节,腹节便是仄节;如果顶节是平节,头节便是仄节,腹节便是平节。
运动健儿力拔山。
蓝天白云来参观,
青草红旗舞翩跹。
掌声歌声齐呐喊,
观众评委把你赞。
铅球一去不复
运动场上彩旗飘,
运动健儿显英豪,
跳跃身姿轻如燕,
铅球飞落地动摇,
百米冲刺如猛虎,
投球奔跑本领高,
运动健儿多自豪,
风流人物看今朝。
在拼音中,a、e、o的前面可能还有i、u、ü,如ia、ua、uai、iao、ian、uan、üan、iang、uang、ie、üe、iong、ueng等。这种i、u、ü叫做韵头,不同韵头的字也算是同韵字,也可以押韵。
例如: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má),村庄儿女各当家(jiā)。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guā)
“麻”、“家”、“瓜”的韵母是a、ia、ua。韵母虽不完全相同,但它们是同韵字,押起韵来是同样谐和的。

平仄押韵对仗

平仄押韵对仗

诗词韵律的基本常识——抓住格律诗的三要素:平仄、押韵、对仗抓住格律诗的三要素:平仄、押韵、对仗要能使学生真正掌握诗词格律知识,作为教师要能教好这一部分内容,其实关键只有两个:首先要熟记平仄格式,其次要会辨别具体字的平仄。

(一)律诗的平仄格式可分三点来对学生进行讲授。

即1、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的四种平仄格式及其来历:五言律诗七言律诗①仄仄平平仄 a ①(平平)仄仄平平仄 a(实际上都等于是在五言句式前面加上②平平仄仄平B ②(仄仄)平平仄仄平B 两个平仄相反的字,就构成七言格式。

)③平平平仄仄b ③(仄仄)平平平仄仄 b④仄仄仄平平A ④(平平)仄仄仄平平 A五言的四种句式又可以看作是先由四言构成:平平仄仄仄仄平平这两种四言式增加一字就构成了五言,构成的办法是“前加相同后相反”。

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前面加一个平仄相同的字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后面加一个平仄相反的字,不能出现三平调,所以加在后面的要相反。

2、必须符合“对”和“粘”的要求,以达到平仄有规律的交替变化。

“对”的要求体现了一句诗中平仄的交替变化,而“粘”的要求又使上下联之间有了一定的联系。

写出了第一联也就不难按照“粘”的规则写出第二联、第三联和尾联。

3、在不“犯孤平”和出现“三平调”前提下,可以按照所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在每句一、三或五字的位置上灵活变通,可平可仄。

但二、四、六字则不能通融,该平就必平,该仄就要仄。

因此,“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口诀是不完全正确的。

它固然指出了格律诗的一三五字位置允许平仄灵活,但未强调不得出现三平调和不许犯孤平。

可从分析教材中的五言格律诗、七言律诗中的平仄格式以及一、三、五字上有的加圈有的不加圈,来进一步讲清这问题。

----------------------------------------------------------对具体字所属平仄的辨识,这是最重要也困难的地方。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

积累名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刚正不阿,留取正气凌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
•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基本的押韵、平仄知识。 2、体会诗歌语言的音乐性、韵律美。
• 3、练习:对对子或对联
• 1、找出《客中行》《商山早行》《虞美人》 三首诗词的韵脚,并分析一下他们分别押什么 韵。
2、找出《娃娃的故事》《乡愁四韵》的韵脚, 体会一下它们是如何押韵的。
• 什么叫押韵?
• 2、律诗:
• 律诗的体裁:也是分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两种,简 称五律和七律。
• 律诗的要求:五言七言都各为八句。偶句(第2、4、 6、8句)押平声韵,奇句(第1、3、5、7句)的最后一 个字用仄音。第一句也跟绝句一样押不押韵都可以。 还有一个重要的要求就是:第三句、第四句和第五 句、第六句分别要对仗。例:
关于对仗
• “对对子”或者“对联”应该不太陌生。咱 们中国早就有过年时在门上贴大红春联的 习俗:
• 爆竹一声除旧岁 风• 急梅天花高数猿点啸接哀新,春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 练习:分析下面一首诗中的对仗结构。 • 旅夜书怀(杜甫) •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 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 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 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

诗歌四要素:押韵、平仄、节奏、对仗(建议收藏)

诗歌四要素:押韵、平仄、节奏、对仗(建议收藏)

押韵押韵的一般规则古体诗押韵较为宽松,可以换韵,可以押邻韵。

近体诗押韵相对较为严格。

押韵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偶句押韵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

例如: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第一二四句押韵。

又如:登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首句并不入韵,二四句押韵。

一般来说,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

(二)押平声韵近体诗为了声韵和谐,一般押平声韵,大多数近体诗(即唐及以后的诗,唐以前的叫古体诗)也遵守这个要求。

但仍有押仄声韵的典范之作,比如柳宗元的五言绝句《江雪》,全文押入声(短促音):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无论以古入声韵尾还是以今普通话ie、ue韵朗读,均没有拗口之嫌。

(三)一韵到底原则上,近体诗中间不能换韵,尤其是在科考考场上的试帖诗、应制诗和限韵诗。

但由于科考使用的《切韵》体系已经不完全符合唐代口语声韵,部分韵母已经合并或分离,更可能有诗人乡音难改,使用方音作诗,因而仍有在诗中更换为邻韵的作品,如杜甫的《吾宗》:吾宗老孙子,质朴古人风。

耕凿安时论,衣冠与世同。

在家常早起,忧国愿年丰。

语及君臣际,经书满腹中。

注:二、四、八句的“风”“同”“中”是平声“东”韵,第六句的“丰”是平声“冬”韵,“东”与“冬”通押。

日常作诗与应试不同,不应用应试的要求苛刻地对待作者,尤其是后世使用古韵书作诗的作者。

(四)首韵借韵古体诗的押韵,可以把邻近韵部的韵,比如一东和二冬、四支和五微,混在一起通用,称为通韵。

但是近体诗的押韵,原则上必须严格地只用同一韵部的字,即使这个韵部的字数很少(称为窄韵),也不应参杂其他韵部的字,否则叫做出韵。

但是如果是首句押韵,可以借用邻韵。

因为首句本来可押可不押,所以可以通融一下。

比如《军中醉饮寄沈八刘叟》:酒渴爱江清,余甘漱晚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i\ 愁ou 流iu
2、找出《娃娃的故事》《乡愁四韵》的 韵脚,体会一下它们是如何押韵的。
ua a ia 娃 呀 喳 啦 它 妈 下 ui 水 味 \ong 红 痛 \ai 白 待 \iang
ang 香 芳
看看上边的诗词,有没有换韵现象
律诗和绝句没有换韵 词和现代诗有换韵现象
、律诗在格律上有哪些要求?(课本 34页。四点要求)
王孙自可留。
韵。如本诗的“秋”、“流”、“舟”、 “留”。
5、每句各字的平仄有严格要求,特别
1、找出《客中行》《商中早行》《虞 美人》三首诗词的韵脚,并分析一下
他们分别押什么韵。
香iang 光ang 乡iang 乡iang 霜uang 墙iang 塘tang 了iao 少ao \风eng 中ong \ 在 ai 改
第四节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基本的押韵、平仄知识。 2、体会诗歌语言的音乐性、韵律美。
古体诗(古风)
旧诗 (古典
近体诗
绝句 五言 七言
诗歌) (格律诗)排律

五言

词曲
律诗 七言
新诗(现代诗歌)
古体诗近体诗有什么区别?
古体诗--不受近体诗不受格律束缚 近体诗—也叫律诗,用韵\平仄\对仗都有许
多讲究.
唐诗发展概况
唐诗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1、初唐,指唐帝国建立至玄宗开元中。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 2、盛唐,指开元到代宗大历这个时期。 “王孟”、“高岑”、王昌龄、“李杜” 3、中唐,指大历至文宗太和的50多年间。 顾况、刘长卿、韦应物、白居易、“韩柳”、孟郊、
1限定句数 2押韵 3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 4每首在规定的位置都有对仗
5、什么叫押韵?绝句和律诗的押韵有 哪些要求?
绝句的第一句可押韵也可不押韵,大多数是 押的.二四句必须押韵,而且一般要押平声韵. 第三句最后一个字限用仄声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 层楼.
对颔
明月松间照,
2、律诗每首四联,依次称为“首联”、 “颔联”、“颈联”、“尾联”。每联的
仗 联 清泉石上流。 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对 颈 竹喧归浣女, 仗 联 莲动下渔舟。
3、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4、凡双数句都必须压韵(首句可压可
随意春芳歇, 不压)一般压平声韵,一韵到底,不可换
尾 联
小试身手分类)古体诗,近体诗,词
过华清宫绝句--杜牧(晚唐)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线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盛唐) 海客谈瀛州,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
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 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向南倾--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 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寓意 晏殊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坐在油壁香车里的美丽女子再也见不到了,她 就像峡上之云,行踪不定。院落里,梨花沐浴在如 水一般的月光之中;池塘边,阵阵微风吹来,柳絮 在空中飞舞。这几天寂寞得很,喝多了酒伤了身体, 又是寒食禁烟日,更感到眼前一片萧索景象。我写 好一封信,想寄给她,但不知如何才能够送到?你 看水这般远,山这般长,到处都是高山远水阻隔, 怎能送到此信!
律诗的偶数句必须押韵,而且一般是平声. 除首句外的奇数句,最后一字限用仄声字.
用韵的字不能重复.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7、什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平仄
古代汉语中 平声字叫平 上声,去声和入声叫仄 现代汉语中 平声字的声调叫”平” 上声和去声两声调叫”仄”
贾岛、刘禹锡、李贺 4、晚唐,即由太和至唐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要点:
押韵
什么是押韵?
把两个以上韵平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诗句的同一位置
上,使声音和谐悦耳,这种情况叫做押韵(压韵)。各句
押韵的字叫做韵脚或韵字。
押韵的“韵”与韵母的不

押韵的“韵”与“韵母”不完全相同,凡韵腹相同或
相近的(如果有韵尾,韵尾也要相同),都属于同一个
格律诗上下句字数,而且字的意义,词类,平仄 相对.
朗读声律启蒙中对仗的例子
对仗的位置在哪里?
首颔颈尾,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 春日忆李白(杜甫) 白也诗无敌 飘然思不群. 清闲庾开府 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 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 重与细论文.
诗歌有哪些对仗类型?
1工对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2宽对 同类的词相对就可以了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 3借对一下句词语借用另一意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 4串对(流水对)前后两句意义相连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
平仄有什么格式呢?(只了解就可以了)
五言诗仄起 杜甫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什么叫对仗?
惠崇春江晓景 苏轼 (宋)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渔歌子》 张志和(唐代)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好,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 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 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 息。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 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 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 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 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雨霖铃》柳永(宋)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 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 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 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 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 与何人说?
隋无名氏诗:
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韵”。就是说韵头可以不管,只要韵腹、韵尾相同都算
同一个韵。
什么叫“合辙”?
戏曲界习惯上把戏曲唱词中的“韵”叫做“辙”。 合辙指的就是押韵。
解剖本诗形式 学习近体诗形式特点
1、旧体诗歌分“古诗”(古体诗)、
山居秋暝王维 “近体诗”、“词曲” 三类,近体诗又有
首 联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律诗” 、“绝句”之分,本诗八句,每 句五字,是五言律诗。
夏日六言
陆 游 [宋]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