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上重大溢油事故回顾
十起最严重的原油泄漏事故
十起最严重的原油泄漏事故作者:杨孝文来源:《百科知识》2010年第12期今年4月20日,位于美国南部墨西哥湾的“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发生爆炸,随后沉入墨西哥湾。
这是一起重大生态灾难,但它不是唯一的一次。
以下是过去50年发生在陆地和海上的十起最严重的原油泄漏事故。
1科威特漏油事故原油泄漏量:t36万N150万吨这是迄今最严重的原油泄漏事故。
1991年1月,入侵科威特的伊拉克军队在撤退时打开了石油管道、油井甚至停泊在港口的油轮的阀门。
为阻止原油外泄,美国战机不得不轰炸石油管线。
2“伊克斯托克-1”油井事故原油泄漏量:45.4万吨1979年6月3日,墨西哥湾的“伊克斯托克-1”油井发生爆炸,向墨西哥卡门城附近的坎佩切湾泄漏了大量原油。
直到1980年3月油井才被封住,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3“大西洋女星”号事故原油泄漏量:28.7万吨1979年7月19日,多巴哥岛附近的加勒比海水域遭受强热带风暴袭击。
两艘被困在风暴中的满载原油的超级油轮“大西洋女皇”号和“爱琴海船长”号发生碰撞导致大爆炸,造成了迄今最严重的油轮漏油事故。
4费尔千纳盆地事故原油泄漏量:28.5万吨原油泄漏事故并不总是发生在海上钻井或油轮上。
1992年3月2日,位于鸟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两国边境的费尔干纳盆地的一个油井发生了机械故障导致井喷,约28.5万吨的原油从油井喷出,流到附近盆地。
5埃科菲斯克油田井喷事故原油泄漏量:26.3万吨33年前,位于挪威和英国之间的北海曾发生过一起原油泄漏事故,8天时间内共有约26.3万吨的原油泄漏到海中。
6瑙鲁兹海上油田事故原油泄漏量:2677吨伊朗瑙鲁兹海上油田在两伊战争中多次经历战火。
1983年2月10日,一艘油轮与钻井平台相撞,造成原油泄漏。
后来,发生事故的钻井平台及附近的钻井平台又多次遭到伊拉克直升机的袭击,引发火灾。
直至1985年5月,油田大火才最终被扑灭。
这几起事故共造成瑙鲁兹油265吨的原油泄漏。
海上噩梦:历数全球十大油轮泄漏事故
海上噩梦:历数全球十大油轮泄漏事故作者:董云龙来源:《石油知识》 2018年第4期董云龙海上石油泄漏主要有三种:一是海上航运因素导致的石油泄漏。
主要是船舶与石油设施相互撞击,包括船与海洋石油设施相撞,或油轮与海洋其他船舶、海洋设施相撞所造成的海上溢油。
二是海上石油开采过程中钻塔或者油井因爆炸或其他原因沉入海底,造成大量石油泄漏。
三是自然因素,如飓风、地震等造成的海上溢油。
根据公开报道,以事故发生时间为序,本文梳理了历史上10次油轮泄漏事故。
1 “托利卡尼翁”号事故1967年3月18日,利比里亚籍超级油轮“托利卡尼翁”号(TorreyCanyon)在英国康沃尔郡锡利群岛附近海域触礁搁浅,断为两截后沉入海底,泄漏了3800万加仑(约合12.3万吨)的原油。
英国政府对这个世界上第一起严重油轮漏油灾难准备不足。
在决定将海面的浮油燃烧掉以后,首相哈罗德-威尔逊下令英国皇家空军将凝固汽油弹空投至事发水域,总共投放了42.1万磅(约合19万公斤)炸弹。
一万多吨有毒溶剂和清洁剂被冲上受原油污染的英国和法国海岸附近沙滩,又对陆地和海上野生动物造成长期不利影响。
2 “阿莫科-卡迪兹”号事故1978年3月16日,“阿莫科-卡迪兹”号(AmocoCadiz)载着22.3万吨的轻质原油从波斯湾出发经过荷兰,预定停在莱姆湾。
但是船只遭遇了风暴,失去控制的“阿莫戈-卡迪兹”号在法国布列塔尼半岛附近海域撞上岩礁,并迅速沉入海底,船上的原油全部泄漏到海里。
事故造成的长达19公里的油膜带被西北风吹向法国海岸,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盛行的西风将沿岸东部约160公里的油膜传播开来。
泄漏事件发生一个月后,油膜的总面积包括约200英里(320公里)的海岸线。
76个布列塔尼地区的社区海滩被油污染。
这场意外的原油泄漏事故,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难以估计的破坏。
3 “大西洋女皇”号事故1979年7月19日,多巴哥岛附近的加勒比海水域遭受强热带风暴袭击。
海上事故案例
海上事故案例近年来,海上事故频频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海上事故不仅给船舶和货物造成损失,还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近年来发生的海上事故案例,以期引起人们对海上安全的重视和警惕。
2018年,印尼一艘载有数百人的渡轮在风暴中翻沉,造成上百人死亡。
这起事故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也提醒人们在恶劣天气下航行的危险性。
渡轮公司的安全管理和船员的应急处理能力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
2019年,一艘油轮在波斯湾遭到袭击,导致船体受损和油料泄漏。
这一事件引发了地区紧张局势,也对海上交通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
海盗袭击和恐怖袭击成为了当前海上安全的新威胁,各国需要加强合作,共同维护海上秩序。
2020年,一艘货轮在南极海域因遭遇冰山而触礁沉没,幸存船员经历了长时间的生存困境。
这一事件再次提醒人们在极端气候条件下航行的危险性,也呼吁船员和船东加强对极地航行的安全防范和风险评估。
以上案例表明,海上事故的发生原因复杂多样,包括天气因素、人为因素、设备故障等。
海上安全事关船员和乘客的生命安全,也关乎海洋环境的保护。
因此,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需要加强海上安全管理和监管,制定更严格的法规和标准,加强船舶和港口设施的安全设施建设,提高船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总的来说,海上事故案例的发生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我们需要高度重视海上安全问题,不断加强相关管理和监管,共同努力,确保海上交通安全,保护海洋环境,维护人类共同利益。
希望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总结和分析,能够引起更多人对海上安全的重视和关注,促进全球范围内的海上安全合作,共同维护和平与稳定的海洋秩序。
全球海洋溢油事故概述
全球海洋溢油事故概述海上石油运输在石油运输中占有重要地位,影响着全球经济和各国人民的生活,同时也使海洋环境面临严峻考验。
近年来,海上石油运输量迅猛增长,油船等各种船舶的密度不断加大,重大海上船舶溢油事故不时发生。
本文按照事故发生的原因,就1967年到2010年海上重大溢油事故进行统计。
第一部分船舶溢油事故一、船舶搁浅溢油事故Torrey Canyon轮溢油事故1967年3月18日早晨,由于Torrey Canyon油轮船长一时疏忽致使该船在英格兰七石礁海域触礁搁浅。
船上载运的大约860000桶原油在失事后的12天内几乎全部入海或者燃烧掉。
其中大约有219900桶油向英吉利海峡漂移,沿途污染了法国北部岸线和戈恩西岛。
一周之后,又有大约146600桶油泄露出来,大约有102620桶遍布在西康沃尔200英里的海岸线上。
3月26日,船体断裂后估计又有366500桶原油泄漏,这条油带向南漂移进入比斯开湾并且在海上逗留了两个月。
General Colocotronis轮溢油事故1968年3月日,希腊籍油轮General Colocotronis在巴哈马群岛的Elenuthera岛东边搁浅,船体受到严重损坏,船上载有大约119000桶委内瑞拉原油,大约37000桶油泄漏进入大西洋中,溢油位置句距岸1-1.5英里处。
油带沿着岸线扩散,污染了当地旅游海滩和私人居住区。
此外,船舶燃油舱也溢出了油,但具体数量不确定。
油污染了Elenuthera的沙滩,某些地方的油渗入地下,形成了两英寸厚的油层。
海面上的油带长14英里宽2英里覆盖了珊瑚礁等敏感资源。
Arrow轮溢油事故1970年2月4日,Arrow号油轮在加拿大新斯科舍Chedabucto湾的Cerberus Rock处严重搁浅。
船舶在偏离航线的情况下几乎全速行驶过程中搁浅。
搁浅时,海上能见度为5-6海里,水温很低,在湾内和入口处有浮冰。
2月12日,由于海上风大浪高,船体断为两截,约77000-82500桶C号燃料油迅速融入Chedabucto湾内,污染了湾内约300公里的岸线,湾内北部、西部区域污染严重。
“Erika”轮溢油事故推动船舶油污法制进步之回顾
“Erika”轮溢油事故推动船舶油污法制进步之回顾“Erika”轮溢油事故是法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海上溢油事故之一,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损害。
该事件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于船舶油污问题的认识,推动了法国及国际社会对船舶油污法制的不断完善和进步。
1999年12月12日,一艘名为“Erika”的货轮在法国西海岸附近海域发生了意外沉没,船上的原油在搁浅后泄漏至海洋。
这场灾难立即引起了法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各方纷纷展开了清理漏油、修复受损生态系统的行动。
溢油造成的生态破坏车已经无法挽回,给海洋生态系统和渔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成千上万的海鸟和其他海洋生物因此受到了威胁。
“Erika”轮溢油事故的发生,揭露了船舶油污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多年来,随着国际海上贸易的不断增长,船舶运输油品的数量和频率也大幅增加,而且沿海地区的人口密集度和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也不断提高,这使得船舶油污引发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Erika”轮溢油事故被视为船舶油污问题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也成为了法国乃至整个国际社会对船舶油污法制进行改革的导火索。
在“Erika”轮溢油事故之后,法国政府和欧洲委员会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力求加强对船舶油污的监管和控制。
2000年,法国政府通过了《船舶油污责任和赔偿制度法》(LOPPC),该法案对船舶及其所有人对引发的油污事件负有的责任做出了明确规定,并规定了相关的赔偿程序和赔偿标准。
这部法案的颁布,为在船舶油污事件发生后进行责任追究和赔偿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法律依据,从而提高了对油污事件的打击力度和防范能力。
除了国内的法律法规,国际社会也在“Erika”事故后加快了对船舶油污法制的完善和调整。
2001年,国际海事组织(IMO)通过了一项名为《海上油污责任和赔偿国际公约》(OPRC)的协议,该公约规定了国际上对船舶油污责任和赔偿的标准和程序,为国际社会应对类似事件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法律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欧洲委员会还发布了一项名为《船舶船员工作时间和工作休息规定》的指令,此项指令要求对船舶船员的工作时间和工作休息进行严格的规定和监管。
【触目惊心】全球10大海上溢油事故
【触目惊心】全球10大海上溢油事故10、Amoco Cadiz油轮溢油事故1978年3月16日,“Amoco Cadiz”油轮由于操纵装置失灵,在距布列塔尼半岛3英里处的Portsall暗礁上搁浅。
当时该船正由阿拉伯海湾开往法国,载有1,619,048桶原油泄漏入海,形成了长80英里、宽18英里的浮油带,污染了约200英里的布列塔尼(半岛)海岸线,还污染了法国布里多尼地区76个社区的海滩。
“Amoco Cadiz”溢油事故是法国第一起造成河口水域污染的溢油事故,也是历史上人们研究最多的一起事故,而且许多研究项目至今仍在进行当中。
据1979年当时所做的估算,溢油使渔业和旅游业损失2.5亿美圆。
法国政府向美国法院提出了总额为20亿美圆的经济赔偿。
9、Castillo de Bellver, 1983地点:南非萨达尔尼亚港沿海 (Saldanha Bay)漏油量:7,850万加仑事件:这又是一起油轮爆炸事件,在1983年8月6日Castillo de Bellver运载约7,850万加仑原油,不过就在南非西北部开普敦仅70英里外着火。
在船员弃船后,油轮漂到近海处断成两半,大约有110,000吨原油仍在船上的油槽内,而船头部分则是被拖离到海中将之炸沉。
当时漏出的油不算多,只使用化油剂来处理油污,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十分有限。
尽管对当地渔业并未造成严重冲击,约1,500只在附近海岛聚集繁殖的鲣鸟,却因此受油污侵害。
8. ABT Summer, 1991地点:安哥拉沿海漏油量:8,000万加仑事件:这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海上原油泄漏事故之一,同时也是最鲜为人知的原油泄漏事故之一:伊朗籍油轮“ABT夏日”号(ABTSummer)在距安哥拉海岸以西约900英里(约合1448公里)的南大西洋水域沉没。
1991年5月初,“ABT夏日”号在伊朗哈尔克岛装上了26万吨的重油,最终目的地是经由好望角,抵达荷兰港口城市鹿特丹。
全球石油业风险事故案例
全球石油业风险事故案例在全球石油业领域,风险事故不幸屡有发生,给环境、人民和企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下面将介绍三起全球石油业风险事故案例。
1. 墨西哥湾漏油事故(Deepwater Horizon漏油事故)发生时间:2010年地点:美国墨西哥湾责任公司:英国石油公司(BP)事故经过:Deepwater Horizon是一座BP租用的石油钻井平台。
2010年4月20日,平台上发生爆炸导致火灾,造成11人死亡。
该事故引发了石油钻井管道的断裂,导致漏油。
这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漏油事故之一,估计共有约4.9百万桶原油泄漏到墨西哥湾海域。
这不仅对该地区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破坏,还给沿岸居民的生活和经济带来了重大影响。
2. 尼日尔三角洲漏油事故发生时间:2008年地点:尼日利亚三角洲责任公司:皇家荷兰壳牌石油公司(Shell)事故经过:尼日尔三角洲是尼日利亚重要的石油生产地之一。
2008年,Shell的石油管道发生泄漏,导致大量原油泄漏到当地的河流、农田和湿地中。
这对附近居民的饮水、农业和捕鱼业造成了严重影响,导致当地环境严重破坏,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威胁。
此事故也引发了当地居民对油企的抗议活动和法律诉讼。
3. 克别克石油泄漏事故发生时间:1994年地点:俄罗斯克麦罗沃地区责任公司:俄罗斯国家能源公司(Rosneft)事故经过:克别克石油泄漏事故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陆地石油泄漏事故之一。
1994年2月,俄罗斯克麦罗沃地区的一个石油钻井塔上发生爆炸,导致火灾和油井损坏。
这个事故持续了数周,共泄漏了约24亿升原油,污染了当地的河流和湖泊。
这给周边地区的农民和居民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导致数千人失去了生活来源。
以上这些案例突显了全球石油业所面临的风险和环境问题。
这些事故使得石油公司和相关政府机构更加重视安全措施和环境保护,以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
全球石油业的风险事故不仅给环境和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也对石油公司自身的声誉和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
国内外重大溢油污染事故简介国际典型溢油污染事故1、托雷·卡尼翁号
国内外重大溢油污染事故简介国际典型溢油污染事故1、托雷·卡尼翁号溢油事故时间:1967年溢油:12万吨1967年3月,利比里亚籍油轮“托雷·卡尼翁”(Torrey Canyon)号载油12万吨从波斯湾驶往美国米尔福港,在英吉利海峡触礁,10天内溢油10万吨,另一小部分由英国出动轰炸机轰炸沉船时烧毁。
当时出动42艘船只,使用了1万吨清洁剂,但是仍然造成附近海域和沿岸大面积严重的油污染,使英、法两国蒙受了巨大损失。
由此而使得IMO召开特别理事会就安全技术和法律问题进行讨论,成立了专门“立法委员会”,并成为IMO一个常设委员会。
2、泰克赛尼塔号和海星号事故时间:1972年溢油:11.5万吨1972年8月,利比里亚油轮“泰克赛尼塔”号和“奥斯维哥护卫者”号在南非海岸发生碰撞,溢油10万吨;同年12月,油轮“海星”号在阿曼湾沉没,溢油11.5万吨。
3、昭和丸溢油事故时间:1975年溢油:23.7万吨975年6月,日本油轮“昭和丸”在马六甲海峡出事,溢油23.7万吨。
4、奥林匹克勇敢“号油轮事故时间:1976年溢油:25万吨976年3月,载有25万吨石油的“奥林匹克勇敢”号油轮在法国海岸处遭暴风袭击,船身断为两截,船上原油全部倾泻入海。
5、阿莫柯·卡笛兹号事故时间:1978年溢油:22.5万吨1978年3月,利比里亚油轮“阿摩科·卡迪兹”(Amoco Cadiz)号满载原油从波斯湾驶往荷兰鹿特丹港,在法国布列塔尼外海触礁搁浅,船体破损,造成溢油22.5万吨,形成近2000平方海里的黑油层致使无数鱼类、海鸟死亡,毁坏贝类水产的繁殖海床,海滨浴场全部被污染海洋, 环境遭受巨大破坏。
6、卡斯特罗号溢油事故时间:1983年溢油:10万吨1983年8月,西班牙油轮“卡斯特罗”号在非洲南部穿越好望角附近海域时,突然起火引起爆炸,近10万吨原油泻入大海。
7、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溢油事故时间:1989年溢油:3.8万吨损失:80亿美元1989年3月,美国油轮“埃克森·瓦尔迪兹”(Exxon V aldez‘)号在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触礁,溢油近4万吨。
近年来海上重大溢油事故回顾
近年来海上重大溢油事故回顾一、国际典型溢油污染事故“托雷·卡尼翁”号溢油污染事故1967年3月,载运12万吨原油的利比里亚籍油轮“托雷·卡尼翁”号从波斯湾驶往美国米尔福港,该轮行驶到英吉利海峡触礁,造成船体破损,在其后的10天内溢油10万吨。
当时英国、法国共出动42艘船只,使用了1万吨清洁剂,英国还出动轰炸机对部分溢出原油进行焚烧,全力清除溢油污染,但是溢油仍然造成附近海域和沿岸大面积严重的污染,使英、法两国蒙受了巨大损失。
事件发生后,国际海事组织(IMO)为此召开特别会议就安全技术和法律问题进行讨论,专门成立了一个常设的“立法委员会”,并且为了防止船舶污染海域出台了著名的国际船舶防污染公约——《MARPOL 73/78防污染公约》。
“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溢油污染事故1989年3月24日,载有约17万吨原油的美国油轮“埃克森·瓦尔迪兹”在阿拉斯加瓦尔迪兹驶往加利福尼亚洛杉机途中,为了避开冰块而航行到了正常的航道外面,在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布菜礁上搁浅,导致该轮的11个油舱中的8个破损。
在搁浅后的6个小时内,从“埃克森·瓦尔迪兹”溢出了3万多吨货油。
阿拉斯加1100公里的海岸线上布满石油,对当地造成了巨大的生态破坏,约4000头海獭死亡,10—30万只海鸟死亡,专家们认为生态系统恢复时间要长达20多年,事故造成的全部损失近80亿美元。
“埃克森·瓦尔迪兹”轮溢油事故成为发生在美国水域规模最大的溢油事故。
这次事故之后,美国又发生了几起重大溢油事故,引起了美国各界的强烈反响,在保护海洋环境的强大压力下,美国两院通过了《1990油污法》,同年,国际海事组织在伦敦通过了《1990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并于1995年5月13日生效,它标志着人类对溢油事故开始由被动防御转为积极应对。
(三)“威望号”溢油污染事故2002年11月13日,装有7.7万吨燃料油、船长243米巴哈马籍老龄单壳油轮“威望号”在从拉脱维亚驶往直布罗陀的途中,遭遇强风暴,与不明物体发生碰撞,并在强风和巨浪的作用下失去控制,船体损坏导致燃料油泄漏。
从事故案例中总结船只漏油预防的经验教训
从事故案例中总结船只漏油预防的经验教训船只漏油是海上运输中一项常见且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
这些事故不仅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还给沿海社区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因此,从事故案例中总结船只漏油预防的经验教训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起重大漏油事故,总结其中的教训和经验,并提出更好的预防措施,以降低类似事故的发生率。
首先,我们回顾2007年发生在格陵兰岛附近的“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油轮船灾难。
这一事故导致了近300万加仑原油泄漏,并对美国阿拉斯加地区的渔业和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从这起事故可以得到的最重要教训之一就是船只应当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以确保所有的油箱、油管和相关设备的完好性。
此外,人员培训也至关重要,船员应该具备应对紧急情况和处理漏油事件的技能和知识。
在发现任何漏油迹象时,必须立即采取行动,不得有任何疏忽或延误。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2010年在墨西哥湾发生的“深水地平线”石油泄漏事故。
这起事故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海上油污染事件之一,泄漏了约4200万加仑原油。
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对安全措施的疏忽。
因此,我们应该牢记第二个教训:船只所有者和运营商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标准。
这包括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所有的防护措施和漏油预防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此外,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确保船员熟悉并能够正确执行。
漏油事故往往需要快速应对,而只有经过充分的准备和培训,才能做出正确的反应。
除了良好的设备和培训,船只漏油的预防还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操作准则。
例如,船只在进行燃油补给时必须格外小心。
在过去的事故中,许多漏油事件都是由于加油操作中的疏忽或错误导致的。
因此,我们的第三个教训是确保加油过程中的仔细操作和严格遵循操作规程。
同时,应使用高质量的燃油接口设备,并定期检查和维护这些设备的性能。
此外,加油操作应当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进行,避免在恶劣天气或海况下进行,以减少事故的风险。
另一个重要的经验教训来自于2018年在中国大连港附近发生的“COSCO泛万庄”号油轮撞船事故。
盘点全球十起严重原油泄漏事故
外的法 国海岸线, 野生动物因此遭遇 重创 , 共计 有 2万只海 鸟 、0 0吨 重的牡蛎 以及数 百万像 海星和海胆这样的 生物 90
死 亡 。
1.伊 克斯托克一” O“ I油井事故
原 油泄 漏量 :54万 吨 4.
5“ . 贝利 韦尔城堡” 号事故
原 油 泄 漏 量 : 52万吨 2.
球十 起 严重
1“ . 埃克森一 瓦尔迪兹” 号触礁事故
原 油 泄 漏量 : . 吨 35万
望 角周 围危 险水域 频繁 的 巨浪 活动和 快速 的 水流 等 因素。
6 埃科 菲斯克 油田井喷事故 .
原 油 泄 漏 量 :63万 吨 2_
这是 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原油泄漏事故 。18 99年 3月
油田 ,菲利普斯石油公 司的 B 1 一 4号油井发 生井喷 , 8天时
间 内共 有 80 10万 加 仑 的 原 油 泄 漏 到 大 海 中 , 至 B l 直 — 4号
油 井被 完全 扑 灭 。
开 。超 过 10 0 0万加 仑 的 重 油流 入 威 廉 王 子峡 湾 。该 事故 对
美 国的政 治 、 流行 文化 和环 保 运 动 产 生 了重 大 影 响 , 阿拉 对 斯 加 州 南部 沿 海脆 弱 的 生 态 系统 造 成 了严 重 的冲 击 。
列塔 尼 海 岸 附近 的 波 特 萨 尔岩礁 , 船 断 为 两 截沉 入 海底 , 油
17 9 9年 7月 1 9日,多巴哥 岛附近 的加勒比海水域遭
受 强 热 带 风 暴 袭 击 , 载 原 油 的 超 级 油船 “ 西 洋女 皇 ” 满 大 号
( tni E pes和 “ 琴 海 船 长 ” feenC pa ) 生 Al t m rs) 爱 a c 号 A ga a tn发 i
3.24珠江口船舶溢油事故调查报告
大连海洋大学船舶与港口污染控制The control of the pollution of ship and habour“3.24”珠江口重大油污染事故调查报告研究领域:船舶与海洋工程(专硕)*名:***学号: *************“3.24”珠江口重大油污染事故调查报告1999年3月24日“闽燃供2”油轮与“东海209”油轮发生碰撞并溢油500多吨,造成珠江口部分水域、岸线严重污染,使珠海市水产养殖业和旅游业蒙受了重大的经济损失,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教训十分深刻,是历年来发生在珠江口水域溢油量最大、损害最为严重的一次事故,笔者在收集历史资料的基础上,介绍了本次事故的起因、应急行动和处理措施,本提出相关建议。
1 事故起因浙江省台州港籍“东海209”轮(船长99.77 米,总吨2 965 吨)于1999 年3 月23日23时55分时空载离开广州港虎门电厂码头, 拟前往上海港。
福建省厦门港籍“闽燃供2”轮(船长59.1米, 总吨497吨)于3月23日满载1032.061吨180号燃料油从厦门港启航,拟开往东莞沙田港。
3月24日2时26分, 航至广州港伶仃水道78号浮标时,两船发生碰撞,“东海209”轮船首插入“闽燃供2”轮右舷2 、3 舱处。
“闽燃供2”轮货油即刻溢出, 并向右倾斜。
由于碰撞地点在主航道内,“东海209”轮将“闽燃供2”轮顶推到航道西侧浅水处。
“闽燃供2”轮继续向右倾斜, 12时侧倾座底沉没。
2应急行动事故发生后, 肇事船舶“东海209”将碰撞情况报告了广州海监局船舶交管中心。
接报后,广州、深圳、珠海海事部门迅速将事故情况报告了交通部及部海事局, 同时通报省、市政府有关部门。
广州海监局主要领导在总值班室协调指挥, 并采取如下应急措施:(1)由一名副监督长及有关处室领导和海事人员组成了事故调查处理小组, 立即赶赴现场, 同时调动两艘快艇到事故现场警戒, 保障通航水域畅通;(2)发布航行警告, 以保障来往船舶和打捞作业的安全;(3)指挥珠江口搜救值班船到事故现场参加救助, 调动“南洋号”、“南风号”尽快赶到现场打捞沉船;(4)禁止在沉船打捞现场明火作业, 防止火灾事故发生;(5)指挥调动清污队伍赶赴现场清除油污;(6)通知相邻地区的海事部门注意本辖区水域可能出现的油污的监视。
关于青岛11.22事故的分析与反思
基本情况
(四)排水暗渠相关情况
事故主要涉及刘公岛路(秦皇岛路以南并 与秦皇岛路平行)至入海口的排水暗渠, 全长约1945米,南北走向,通过桥涵穿过 秦皇岛路。秦皇岛路以南排水暗渠(上游) 沿斋堂岛街西侧修建,最南端位于斋堂岛 街与刘公岛路交汇的十字路口西北侧,长 度约为557米;秦皇岛路以北排水暗渠(下 游)穿过青岛丽东化工有限公司厂区,并 向北延伸至入海口,长度约为1388米。斋 堂岛街东侧建有青岛益和电器设备有限公 司、开发区第二中学等单位;斋堂岛街西 侧建有青岛信泰物流有限公司、华欧北海 花园、华欧水湾花园等企业及居民小区。
期间发生爆炸。爆炸时间为2013年
11月22日10时25分。
爆炸造成秦皇岛路桥涵以北
至入海口、以南沿斋堂岛街至刘公岛
路排水暗渠的预制混凝土盖板大部分
被炸开,与刘公岛路排水暗渠西南端
相连接的长兴岛街、唐岛路、舟山岛
街排水暗渠的现浇混凝土盖板拱起、
开裂和局部炸开,全长波及5000余
米。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及飞溅物造成
泄漏原油部分反冲出路面,大部分从穿越处直接进入排水暗渠。泄 漏原油挥发的油气与排水暗渠空间内的空气形成易燃易爆的混合气体, 并在相对密闭的排水暗渠内积聚。由于原油泄漏到发生爆炸达8个多小 时,受海水倒灌影响,泄漏原油及其混合气体在排水暗渠内蔓延、扩散、 积聚,最终造成大范围连续爆炸。
18
事故原因和性质
8时34分至40分
总值班室将泄漏事故基本情况 通过短信报告市政府秘书长、
副秘书长、应急办副主任
8时18分至27分 总值班室电话调度青岛市 环保局、海事局、安监局,
要求进一步核实信息
11
事故经过和应急处置
爆炸影响区域
(二)爆炸情况
成品油船的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
成品油船的事故案例分析与教训近年来,成品油船事故频发,给海洋生态环境和人类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这些事故通常由于人为原因、技术故障、航行条件恶劣等因素引发。
本文将针对成品油船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并总结出其中的教训和改进措施。
一、案例分析1. 基于油轮发生漏油事故的南韩案例南韩沿海发生的一个重大事故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这艘成品油船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发生了油轮漏油事件。
主要原因是船员未能及时察觉到油轮漏油的迹象,并未及时采取行动。
此外,船上的监测设备出现故障,导致事故无法及时发现和应对。
2. 基于成品油船火灾的印度案例印度近年来曾发生多起成品油船火灾事故。
火灾发生的原因包括船员未按规定操作,未妥善保管易燃易爆物品以及起火点周围存在可燃材料等。
这些火灾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给当地社会和经济造成了极大损失。
二、教训与启示1. 安全培训与意识提升油轮船员应接受足够的安全培训,了解成品油船操作规程和应急措施。
加强对危险货物的管理和操作能力培养,提高油轮船员的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
2. 增强监测与预警能力改进和加强油轮的监测设备和技术装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并能够有效检测和预警潜在的事故风险。
加强船舶航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船只异常情况。
3. 加强安全管理与责任落实油轮航行期间,船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且始终保持高度警觉。
船员应定期检查船舶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加强船员的责任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确保任何时候都能够迅速做出正确决策并采取有效行动。
4. 完善危险品管理体系加强油轮运输危险品的管理,确保危险品的储存、搬运和操作过程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完善操作流程,加强安全装卸措施,避免因操作不当而引发的事故。
三、改进措施1. 技术改进引入先进的监测技术和设备,例如利用无人机和卫星图像识别技术进行实时巡航和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事故风险。
同时,加强船舶通信技术,确保与岸上监管部门的及时沟通。
2. 加强执法力度加强对成品油船运输和操作过程的监管,严格执行相关法规,并且加强对违规行为的处罚。
“Erika”轮溢油事故推动船舶油污法制进步之回顾
“Erika”轮溢油事故推动船舶油污法制进步之回顾“Erika”轮溢油事故发生于1999年12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也推动了船舶油污法制的进步,对于船舶油污防治和应对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Erika”轮溢油事故进行回顾,探讨其对船舶油污法制的影响,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一、“Erika”轮溢油事故的发生及影响1999年12月12日,“Erika”号油轮在法国西北部的大西洋海域遭遇狂风巨浪,导致船体断裂并溢出2万吨重油,污染了法国西海岸的海域和沿岸地区。
这一事故造成了沿海渔业、旅游业和海洋生态环境的严重损失,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强烈谴责。
“Erika”轮溢油事故引起了法国政府和欧洲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包括加强清洁作业、油污防治和救助受害者等,以减轻事故带来的影响。
法国政府还利用事故现场的证据对“Erika”轮的拥有者和运营者提起诉讼,要求其承担事故赔偿责任。
欧洲环境保护机构和国际海事组织也对此事进行了调查和评估,并提出了改进船舶安全和预防油污的建议和要求。
“Erika”轮溢油事故的发生和影响,引起了国际社会对船舶安全和油污防治的重视和关注,也促使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加强了船舶监管和海洋环境保护的立法和政策制定工作。
1. 加强船舶安全管理“Erika”轮溢油事故揭示了船舶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引起了国际社会对船舶安全管理的关注和改进。
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相继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船舶拥有者和运营者加强船舶安全管理,提高船舶设计、建造、维护和操作的标准和质量,以减少船舶事故和油污的发生。
2. 建立油污防治法律制度“Erika”轮溢油事故加速了各国油污防治法制的完善和建立,促使他们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海洋环境保护和油污防治的法律法规,包括对船舶油污防治的要求和规范、油污事故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油污赔偿责任和保险制度等。
这些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船舶油污防治和应对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海上重大溢油事故回顾
一、国际典型溢油污染事故
“托雷·卡尼翁”号溢油污染事故
1967年3月,载运12万吨原油的利比里亚籍油轮“托雷·卡尼翁”号从波斯湾驶往美国米尔福港,该轮行驶到英吉利海峡触礁,造成船体破损,在其后的10天内溢油10万吨。
当时英国、法国共出动42艘船只,使用了1万吨清洁剂,英国还出动轰炸机对部分溢出原油进行焚烧,全力清除溢油污染,但是溢油仍然造成附近海域和沿岸大面积严重的污染,使英、法两国蒙受了巨大损失。
事件发生后,国际海事组织(IMO)为此召开特别会议就安全技术和法律问题进行讨论,专门成立了一个常设的“立法委员会”,并且为了防止船舶污染海域出台了著名的国际船舶防污染公约——《MARPOL 73/78防污染公约》。
“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溢油污染事故
1989年3月24日,载有约17万吨原油的美国油轮“埃克森·瓦尔迪兹”在阿拉斯加瓦尔迪兹驶往加利福尼亚洛杉机途中,为了避开冰块而航行到了正常的航道外面,在阿拉斯加威廉王子湾布菜礁上搁浅,导致该轮的11个油舱中的8个破损。
在搁浅后的6个小时内,从“埃克森·瓦尔迪兹”溢出了3万多吨货油。
阿拉斯加1100公里的海岸线上布满石油,对当地造成了巨大的生态破坏,约4000头海獭死亡,10—30万只海鸟死亡,专家们认为生态系统恢复时间要长达20多年,事故造成的全部损失近80亿美元。
“埃克森·瓦尔迪兹”轮溢油事故成为发生在美国水域规模最大的溢油事故。
这次事故之后,美国又发生了几起重大溢油事故,引起了美国各界的强烈反响,在保护海洋环境的强大压力下,美国两院通过了《1990油污法》,同年,国际海
事组织在伦敦通过了《1990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并于1995年5月13日生效,它标志着人类对溢油事故开始由被动防御转为积极应对。
(三)“威望号”溢油污染事故
2002年11月13日,装有万吨燃料油、船长243米巴哈马籍老龄单壳油轮“威望号”在从拉脱维亚驶往直布罗陀的途中,遭遇强风暴,与不明物体发生碰撞,并在强风和巨浪的作用下失去控制,船体损坏导致燃料油泄漏。
在风浪作用下,溢油带和失控油轮向西班牙的加利西亚海岸方向漂移,并在距海岸九公里处搁浅。
搁浅时船底裂开一个长达35米的缺口,近四千吨燃油从舱底流出,形成一条宽5公里、长37公里的油带。
11月17日,西班牙政府下令将“威望号”拖到大西洋西南海域离出事海域104公里之外的地方进行抢险,由于“威望”轮船体破损,并受风浪冲击,11月19日船体发生断裂,随后沉没在约3600 米深的海底,到油轮沉没时约有17000 吨燃料油已经泄漏,污染最严重的海域,泄漏的燃油有厘米厚。
其后较长的一段时间,沉没的“威望”轮仍继续溢油,法国的部分岸线也受到了污染。
事故导致西班牙附近海域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污染,溢油污染了西班牙近400 公里的海岸线,著名的旅游度假圣地加利西亚面目全非,岸滩上堆积了厚厚一层油污,近岸的河流、小溪和沼泽地带也受到严重污染。
受“威望号”溢油影响最严重的是渔业与水产养殖业,一些野生动物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绿色和平”组织官员警告说,存有数万吨原油沉在深海的“威望号”就像一颗随时可能爆炸的“定时炸弹”。
这次染油泄漏事件堪称世界上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灾难之一,西班牙政府为此向有关责任方提出了20亿欧元的巨额索赔。
鉴于以“威望号”为代表的单壳油轮灾难性污染事故频发,国际海事组织修订了《国际海上防污染公约》相关附则条款,大幅度缩短了单壳油轮的使用年限,确定了对单壳油轮进行淘汰的时间表。
二、国内典型溢油污染事故
(一)“东方大使”溢油事故
1983年11月25日,船长207米的巴拿马籍“东方大使”油轮在青岛港黄岛油区装载43000多吨原油出港途中,行驶到中沙礁搁浅,导致货舱受损,漏出原油3343吨。
溢油在港内油层最厚处达半米以上,溢油影响了胶州湾及其附近长达230公里海域岸线,同时对附近15000余亩的水产养殖区及90万平方米的风景旅游区和海滨浴场造成严重污染,经济损失达数千万元,损害赔偿1775万元,虽然政府组织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清污,但其影响仍长期难以消除。
(二)“闽燃供2号”溢油事故
1999年3月24日,福建省厦门港油轮“闽燃供2号”(船长59米)装载重油1032吨从厦门驶往东莞途中,与离开广州虎门电厂码头驶往上海港途中的浙江省台州港“东海209号”轮(船长99米),在珠江口伶仃水道发生碰撞,“东海209号”轮船首插入“闽燃供2号”右舷2、3舱处,“闽燃供2号”船体受损后座底沉没,溢出重油吨,珠海、深圳、中山、金星门、淇澳岛等300多平方公里海域及55公里岸线遭到污染。
受污染沙滩上的油污平均厚度达10多厘米,部分地区达20-30cm。
珠海市著名的旅游风景区、海滨浴场、情侣北路岸线,到处沾满油污。
香洲、淇澳岛19万亩养殖场被严重污染,淇澳岛上70公顷珍稀植物——红树林被污染,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尽管当地政府组织2,000多人,调用大量设备清污20多天,但部分污染依然难以清除,溢油事故给当地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4,000多万元。
(三)“现代开拓”和“地中海伊伦娜”轮碰撞溢油事故
2004年12月7日,船长为182米的巴拿马籍集装箱船“现代促进”轮由深圳盐田港驶往新加坡途中,与由深圳赤湾驶往上海的船长为300米德国籍集装箱船“地中海伊伦娜”轮发生碰撞,“地中海伊伦娜”轮燃油舱破损,导致1200多吨船舶燃料油溢出,在海上形成一条长9海里(约公里)的油带,成为我国船舶碰撞最大的一次溢油事故,造成珠江口海域污染,全部损失达6800万元。
所幸事件发生后,交通部和广东省政府组织各有关单位,积极行动,在海上有效地控制和清除了泄漏的燃油,没有造成岸线污染,保护了珠江口水域的敏感资源,使损失没有进一步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