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业临床营养学总结讲解学习
护理营养工作总结
护理营养工作总结
作为护士和营养师,我们的工作是确保患者获得优质的营养和全面的护理。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对护理营养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反思,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服务。
以下是我对护理营养工作的总结和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我意识到了营养对患者康复的重要性。
营养不仅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更是患者康复的关键因素。
在护理营养工作中,我们需要关注患者的饮食习惯、营养摄入情况以及营养不良的风险因素。
通过及时的营养评估和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我们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其次,我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护理营养工作中,护士、营养师、医生等多个专业人员需要紧密合作,共同制定和执行营养护理方案。
只有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通力合作,才能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和营养支持。
此外,我也发现了教育和宣传的重要性。
在护理营养工作中,我们需要向患者和家属传达营养知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饮食观念和生活方式。
通过定期的营养教育和宣传活动,我们可以提高患者和家属对营养的重视程度,促进患者康复的速度和效果。
最后,我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和提升空间。
在护理营养工作中,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更好地适应患者的需求和医疗环境的变化。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和营养支持。
总的来说,护理营养工作是一项重要而有挑战性的工作。
通过总结和反思,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工作方向和目标,也更加坚定了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和营养支持的决心。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能够不断提升自己,为患者的健康和康复贡献自己的力量。
临床营养专科护士需要掌握的知识
临床营养专科护士需要掌握的知识
临床营养护士是一种重要的职业,为患者提供营养支持,以更好地提高患者的健康状况。
临床营养护士拥有广泛的知识和技能,可以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营养支持,而有效的护士专业知识的掌握是护士的重要职责。
首先,临床营养护士需要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例如营养学原理,营养成分概述,营养评估及其重要性,以及营养支持方案的制定流程和标准等。
这些理论知识可以为护士提供基础,以便正确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
其次,临床营养护士需要掌握关于患者的个体差异,包括生理及心理水平等因素,以及患者与营养支持方案的相互作用情况。
这些个体性的知识将有助于制定更具体的护理计划,以满足患者的具体食物要求。
此外,临床营养护士还需要掌握人体耐病性的知识,包括疾病的免疫反应,营养状况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正常营养下疾病的进展,以及常见营养不足症状的发生发展等。
这些知识对于护士制定营养支持计划的实施和评估都至关重要。
另外,护士还需要学习关于营养支持治疗的基本原理,以及相关的非药物治疗技巧,这些知识将有助于营养支持的有效且安全的实施。
最后,临床营养护士还需要掌握营养支持治疗的费用压力、伦理行为准则、团队合作模式、营养支持服务质量控制及管理等相关知识。
这些知识可以为护士提供正确的指导,以帮助其开展更有效、有成效
的营养支持工作。
综上所述,掌握各种临床营养护士专业知识是护士职业的重要职责。
这些理论知识可以为护士提供基本的思维框架,以便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完善的护理计划,使营养支持更有效、安全。
营养科实习护士在营养治疗中的总结与心得体会
营养科实习护士在营养治疗中的总结与心得体会营养科实习护士是医院中负责监测患者营养状况并进行相应治疗的专业人员。
在进行实习期间,我深入参与了营养治疗的工作,并对这一领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本文中,我将总结我的实习经验,并分享我在营养治疗中的心得体会。
一、背景营养治疗是一种通过饮食和营养支持来改善患者疾病状态和促进康复的综合性治疗方法。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在医院的营养科工作,负责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制定并监测其个性化的营养治疗计划。
二、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在进行营养治疗前,我们首先需要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
这个过程包括记录患者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MI)等基本信息,还需要了解患者的食物摄入量、肠道功能、疾病病史、手术史以及血液生化指标等。
通过这些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营养状况,并为他们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三、制定营养治疗计划针对不同患者,我们需要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治疗计划。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常常需要进行高能量、高蛋白饮食的补充,以满足他们的营养需求。
而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下的患者,比如肠道功能障碍、手术后等,我们可能还需要进行肠外营养的支持。
在制定营养治疗计划时,我们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口味偏好、文化习惯以及食物过敏情况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调整。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饮食的多样性和可行性,确保患者能够接受并坚持。
四、监测与调整一旦制定了营养治疗计划,我们需要定期对患者进行监测,以评估治疗效果并进行相应调整。
在监测过程中,我们需要观察患者的体重变化,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以及其他相关指标的变化。
如果发现患者的治疗效果不理想,我们需要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五、心得体会在实习中,我收获了很多关于营养治疗的宝贵经验。
首先,我深刻体会到仔细的评估对于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至关重要。
只有通过全面的评估,我们才能准确了解患者的营养需求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其次,我意识到与患者的沟通和配合至关重要。
护理工作总结中的营养指导总结
护理工作总结中的营养指导总结在护理工作中,营养指导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护士不仅要熟悉各类营养知识,还需要能够有效地将这些知识传达给患者和家属,以帮助他们改善饮食结构,促进康复。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总结了一些关于护理工作中营养指导的经验和心得,希望分享给大家。
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及需求是开展营养指导的基础。
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对营养的需求也有所差异。
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我常常会询问他们的饮食习惯、偏好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营养建议。
通过开展营养评估,我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
通过观察患者的体重、BMI指数、血糖、血脂等指标,结合患者的主诉和临床表现,我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营养状态,并制定相应的营养干预措施。
在制定营养方案时,我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提供清晰具体的指导方案,并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我会向患者和家属介绍常见的饮食误区,并提供一些简单易行的饮食改善建议,如合理搭配食物、控制摄入量等。
除了提供营养指导外,我还会与患者和家属建立密切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我会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意见,及时解答他们的疑虑,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念,增强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在实施营养指导的过程中,我会积极引导患者和家属参与其中,并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配合度。
我会耐心倾听他们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方案,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饮食结构的改善和健康目标的达成。
在营养指导的过程中,我会注意及时记录患者的反应和效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我会不断学习更新的营养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水平,以更好地为患者和家属提供优质的服务。
在与同事合作时,我会积极交流经验,分享营养指导的心得和方法,共同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我会关注同事的工作情况,相互支持鼓励,共同进步。
最后,在总结工作时,我会对营养指导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反思和改进。
我会总结出经验教训,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
临床营养学重点总结
临床营养学重点总结1.营养评估:临床营养学的第一步是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
通过采集相关的食物摄入量、体重变化、生化指标和临床表现等数据,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营养不良、肥胖等问题,并确定个体化的膳食方案。
2.膳食调控:基于营养评估的结果,临床营养学家会制定适合患者的营养方案。
这包括确定热量和营养素的供给量,考虑患者的能量消耗水平、生理状态和疾病情况,而且还需要与患者的饮食习惯和文化背景相匹配。
3.营养支持:对于存在严重营养不良或不能通过口服摄取足够营养的患者,临床营养学还提供营养支持。
这可以通过肠外营养或经口补充剂形式给予,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4.疾病预防和治疗:临床营养学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通过饮食调控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例如,通过控制胆固醇和脂肪摄入,降低血脂;通过限制钠盐和蛋白质摄入,控制高血压和肾脏疾病等。
5.营养筛查和干预:在临床许多科室,营养不良都是一个常见问题。
因此,营养筛查和干预是临床营养学的核心之一、通过及早发现并干预营养不良,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患者的恢复和康复速度。
6.营养教育:临床营养学家在治疗患者的同时,还应提供相关的营养教育。
这包括如何选择适当的食物,并学会合理搭配,以满足身体的各项营养需求。
此外,也需要教育患者意识到饮食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临床营养学是研究人体营养与健康的重要领域。
通过评估营养状况,制定个体化的膳食方案,提供营养支持和干预,预防和治疗疾病,临床营养学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此外,营养教育也是临床营养学的重要工作之一,它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营养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并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护理专业临床营养学总结
营养学概述:1营养:人体摄取、消化、吸收、转运、利用食物中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需要并排泄废物的生物学过程。
2营养学核心是营养平衡(合理营养)。
即通过合理的膳食、科学的加工向机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保持各营养素之间的平衡、以满足人体正常的生理需要维持人体健康3合理膳食要点:●保证营养合理●食物安全无害●烹调加工合理(色香味俱全、最大限度减少损失、易消化)●合理膳食制度、饮食习惯●良好膳食环境、愉快心情4营养——营养素(宏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微量:维生素、矿物质(>体重的0.01%的矿物质为常量元素))5营养素生理需要量—基本需要量—储备需要量—预防出现明显临床缺乏病的需要量6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包括以下●平均需要量(EAR):能满足某人群50%●推荐摄入量(RNI):满足绝大多数人;但高于生理需要量●适宜摄入量(AI):某种营养素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某营养素的●宏量营养素可接受范围(AMDR):占的百分比第一章:总能量1人体能量消耗:基础代谢(成人1kcal/kg/h)、体力活动(是BMR的1/2~1)、食物热效应(总热量10%);RNI可用BMR(基础代谢率)乘于不同的PAL(活动水平系数)第二章.蛋白质:1:功能:●组织构成●各种重要生理活性物质的构成(激素、抗体)●供给能量(1g蛋白质=4kcal(16.7kj))●肽、氨基酸特有功能(胰岛素等)2:九种必需氨基酸:苯丙、蛋、缬、异亮、亮、组(儿童缺乏)、赖、苏、色、3:氨基酸模式:所含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鸡蛋蛋白质常作参考蛋白) 限制氨基酸:含量最低的必需氨基酸(木桶短板)——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植物蛋白往往相对较缺少以下必需氨基酸(赖、蛋、苏、色)所以其营养价值相对较低,故为了提高植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往往需要将两种以上食物混合食用而达到以多补少的目的,提高膳食蛋白质的营养价值.eg:豆类(缺蛋氨酸)与梁谷类(缺赖氨酸)互补4:氮平衡:饥饿时负氮平衡5:食物蛋白质营养学评价:●含量(换算系数6。
护理临床营养工作总结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护理临床营养工作在疾病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科护理临床营养工作在院领导、护理部及科主任的指导下,全体护理人员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将我科护理临床营养工作总结如下:二、工作内容1. 护理临床营养评估(1)对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评估患者营养状况,制定个体化营养治疗方案。
(2)对特殊患者,如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肿瘤患者等,进行定期营养评估,调整营养治疗方案。
2. 营养支持治疗(1)根据患者病情和营养需求,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确保患者摄入充足的营养。
(2)指导患者进行营养补充,如口服营养制剂、肠内营养等。
3. 营养健康教育(1)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营养知识教育,提高患者对营养重要性的认识。
(2)开展营养讲座,普及营养知识,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4. 营养治疗监测(1)监测患者营养治疗效果,评估营养治疗方案的有效性。
(2)针对患者营养状况变化,及时调整营养治疗方案。
三、工作成果1. 护理临床营养工作得到患者及家属的认可,患者满意度较高。
2. 护理临床营养工作有效降低了患者的营养不良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康复率。
3. 护理临床营养团队在护理部组织的各项活动中表现突出,获得好评。
四、存在问题1. 部分患者对营养知识了解不足,营养治疗依从性较差。
2. 营养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部分患者无法得到及时的营养治疗。
3. 护理临床营养团队人员不足,影响工作效率。
五、改进措施1. 加强营养知识宣传,提高患者对营养重要性的认识。
2. 优化营养治疗资源配置,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营养治疗。
3. 加强护理临床营养团队建设,提高团队整体素质和工作效率。
总之,过去的一年,我科护理临床营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护理临床营养工作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营养护理的实训报告心得
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关注度日益提高。
作为护理工作者,我们肩负着为患者提供全面、科学的营养护理的重要责任。
为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我参加了营养护理的实训课程。
以下是我对本次实训的心得体会。
二、实训过程1. 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使学员掌握营养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提高护理人员在营养护理方面的实践能力,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
2. 实训内容(1)营养基础知识:学习人体所需的基本营养素、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以及各类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和摄入量等。
(2)营养评估:学习如何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营养状况评估等。
(3)营养治疗:学习营养治疗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巧,如膳食指导、营养支持等。
(4)特殊人群的营养护理:学习针对婴幼儿、孕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的营养护理。
(5)营养护理文书书写:学习营养护理文书的规范书写方法。
3. 实训方法(1)理论授课: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讲师进行授课,结合实际案例,使学员掌握营养护理的基本理论。
(2)实践操作:在模拟病房或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使学员熟练掌握营养护理的技能。
(3)小组讨论:学员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共同解决问题。
(4)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病例,提高学员的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训心得1. 提高了营养护理理论知识水平通过本次实训,我对营养护理的基本理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临床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 提高了营养评估和营养治疗能力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掌握了营养治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3. 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在实训过程中,我与同学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通过团队合作,提高了我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4. 培养了严谨的工作态度实训过程中,我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培养了自己的严谨工作态度。
护理专业临床营养学总结
营养学概述:1营养:人体摄取、消化、吸收、转运、利用食物中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需要并排泄废物得生物学过程。
2营养学核心就是营养平衡(合理营养)。
即通过合理得膳食、科学得加工向机体提供足够得能量与各种营养素、并保持各营养素之间得平衡、以满足人体正常得生理需要维持人体健康3合理膳食要点:●保证营养合理●食物安全无害●烹调加工合理(色香味俱全、最大限度减少损失、易消化)●合理膳食制度、饮食习惯●良好膳食环境、愉快心情4营养——营养素(宏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微量:维生素、矿物质(>体重得0、01%得矿物质为常量元素))5营养素生理需要量—基本需要量—储备需要量—预防出现明显临床缺乏病得需要量6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包括以下●平均需要量(EAR):能满足某人群50%●推荐摄入量(RNI):满足绝大多数人;但高于生理需要量●适宜摄入量(AI):某种营养素得●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某营养素得●宏量营养素可接受范围(AMDR):占得百分比第一章:总能量1人体能量消耗:基础代谢(成人1kcal/kg/h)、体力活动(就是BMR得1/2~1)、食物热效应(总热量10%);RNI可用BMR(基础代谢率)乘于不同得PAL(活动水平系数)第二章.蛋白质:1:功能:●组织构成●各种重要生理活性物质得构成(激素、抗体)●供给能量(1g蛋白质=4kcal(16、7kj))●肽、氨基酸特有功能(胰岛素等)2: 九种必需氨基酸:苯丙、蛋、缬、异亮、亮、组(儿童缺乏)、赖、苏、色、3:氨基酸模式:所含各种必需氨基酸得构成比例(鸡蛋蛋白质常作参考蛋白)限制氨基酸:含量最低得必需氨基酸(木桶短板)混合食用——蛋白质得互补作用:植物蛋白往往相对较缺少以下必需氨基酸(赖、蛋、苏、色)所以其营养价值相对较低,故为了提高植物蛋白质得营养价值,往往需要将两种以上食物混合食用而达到以多补少得目得,提高膳食蛋白质得营养价值。
临床营养护理知识
临床营养护理知识概述临床营养护理是指在临床医疗环境中,通过合理的营养配餐和护理措施,帮助患者维持和改善营养状况,促进康复的一种护理方法。
临床营养护理知识包括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治疗计划、监测和调整营养治疗效果等内容。
本文将介绍临床营养护理的基本概念、常见的营养问题及相关处理方法。
临床营养护理的重要性良好的营养状况对人体的健康和康复至关重要。
在疾病和手术等情况下,机体对营养的需求会发生变化,而恰当的营养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和康复过程。
临床营养护理不仅能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满足患者需求,还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康复速度和生活质量。
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在临床营养护理中,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是一个关键的步骤。
通过全面的营养评估,可以了解患者的营养状态、营养摄入情况、营养需求等信息,为后续的营养干预提供依据。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 - 体重测量:体重是评估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可以反映患者的脂肪和蛋白质储备情况。
- 体质指数(BMI):BMI可以用来评估患者的体重是否偏低或偏高。
- 营养生长曲线:适用于评估儿童的营养状况,了解其生长发育情况。
- 蛋白质能量营养状态评估:通过检测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等指标,评估其营养状况。
- 24小时膳食回顾法:通过患者自述饮食摄入情况,了解其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制定营养治疗计划根据患者的营养评估结果,营养护士需要制定个体化的营养治疗计划。
治疗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 - 营养目标: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病情需求,确定治疗的营养目标,如体重恢复、蛋白质补充等。
- 营养摄入量:根据患者的能量需求和各种营养素的推荐摄入量,制定合理的饮食配方。
- 饮食方式:根据患者的口服能力、饮食喜好和消化功能等因素,制定适合患者的饮食方式,如普通饮食、流质饮食、肠内营养等。
- 营养辅助手段:如果患者不能通过口服获得足够的营养,可以考虑使用胃肠外营养、静脉营养等辅助手段。
临床营养总结
绪论1.临床营养学:是研究合理利用食物或营养素,促进生长发育,增进健康,提高机能,防治疾病和延缓衰老的综合性学科。
属于营养学范畴,是利用营养干预的手段进行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的一门学科,也是介于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一门学科。
2.临床营养学的范畴研究:(1)与疾病相关的营养问题(2)营养干预(个体)(3)膳食营养(4)临床营养3.营养药理学:是通过特异性营养物质以药理作用达到既可以纠正、预防营养不良和失衡,又可以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治疗特定疾病的目的。
4.营养免疫学:用特殊营养物质来调节免疫系统,干预并改善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
5.具有特殊免疫功能和药理作用的营养素:谷氨酰胺、精氨酸、膳食纤维、维生素A、E、C,类胡萝卜素、硒、抗氧化谷胱甘肽、w-3脂肪酸和生长因子及生态免疫营养制剂等。
营养缺乏病第一节概述一、定义1.广义上的营养不良包括营养低下和营养过剩。
长期膳食中缺乏一种或多种营养素可导致营养低下,严重营养低下并出现相应临床表现或病症者,称为营养缺乏病。
营养缺乏病包括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也包括特定的营养素缺乏。
2.营养过剩是指由于食物与营养物质过量摄入超过了机体的生理需要而在体内过多积累所引起的一些病症。
二、分类1.按发生原因(1)原发性营养不良:单纯由营养素摄入减少而引起的一些列异常的临床表现,也可称为饮食性营养缺乏病。
(2)继发性营养不良:也称条件性营养缺乏病。
因某种原因引起营养素摄取、吸收和利用障碍,或者各种应激因素导致某些营养素需要量增加所致。
主要有:食物摄取功能障碍;营养吸收障碍;营养素利用障碍;特殊情况2.按人群分类(1)儿童营养缺乏病:以生长发育减缓为特征,体重的增长与年龄的增长不成比例。
评价儿童生长发育的指标包括不同性别的年龄别身高、年龄别体重、身高别年龄、年龄别BMI的百分位和Z值评分标准。
(2)青少年营养缺乏病:身高别年龄(3)成人营养缺乏病:BMI。
BMI<18.5被认为是慢性营养不良。
护理营养学实训报告总结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和慢性病的增多,营养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护理营养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旨在研究营养与护理的相互关系,探讨营养在疾病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重要性。
为了更好地理解护理营养学的理论知识,提高临床护理实践能力,我们参加了护理营养学实训课程。
二、实训目的1. 理解护理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
2. 掌握营养评估、膳食指导、营养支持等基本技能。
3. 培养临床护理实践中营养支持的应用能力。
4. 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为患者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
三、实训内容1. 营养评估- 学员学习了营养评估的基本方法,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
- 通过案例分析,学员掌握了营养状况评价标准,能够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初步判断。
2. 膳食指导- 学员学习了膳食指南的基本原则,包括食物多样化、适量摄入、平衡膳食等。
- 通过模拟教学,学员学会了如何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营养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膳食处方。
3. 营养支持- 学员学习了营养支持的基本方法,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
- 通过操作演示,学员掌握了营养支持的护理技术,如鼻饲法、静脉输液等。
4. 营养干预- 学员学习了营养干预的基本原则,包括早期营养干预、持续营养干预等。
- 通过案例分析,学员掌握了营养干预在疾病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应用。
1. 理论学习- 通过课堂讲授、自学等方式,学员掌握了护理营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2. 实践操作- 学员在实训室进行了营养评估、膳食指导、营养支持等实践操作。
- 通过模拟教学,学员掌握了营养支持的操作技能。
3. 案例分析- 学员通过分析临床案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了临床护理实践能力。
4. 讨论交流- 学员在实训过程中积极讨论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促进了相互学习。
五、实训收获1. 理论知识方面- 学员对护理营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 实践技能方面- 学员掌握了营养评估、膳食指导、营养支持等基本技能,提高了临床护理实践能力。
护理学临床营养学[最新]
护理学临床营养学第一章营养学基础一、碳水化合物1.营养学意义(1)供给能量(1克碳水化合物在体内可产生4kcal能量)(2)对维持神经组织功能有重要意义(3)参与构成机体重要组成物质(4)调节血糖、节氮和抗生酮作用2.来源:谷类、薯类、根茎类蔬菜、豆类以及含淀粉多的坚果3.碳水化合物供能所占比例为55%——60%二、蛋白质1.营养学意义(1)构成机体组织和重要物质(2)提供机体氮源(3)提供必需氨基酸2.动物性食物蛋白质含量高,植物性食物蛋白质含量低3.氨基酸模式:蛋白质中各种氨基酸的构成比值4.优质蛋白质:食物蛋白质氨基酸模式越接近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这种蛋白质就越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5.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动物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模式与人体氨基酸模式接近,而大米和面粉赖氨酸含量较低,大豆蛋氨酸含量较低。
如将大米或面粉与大豆同食,可以使两种食物中的氨基酸互相补充。
6.蛋白质的消化率:蛋白质在体内消化酶作用下被分解的程度。
7.蛋白质生物价(BV):蛋白质吸收后被机体潴留的程度蛋白质净利用率(NPU):蛋白质在体内被利用的情况蛋白质功效比值(PER):蛋白质被机体利用的程度PER=(动物体重增加克数)/(摄入食物蛋白克数)8.来源:动物性食物,如肉类(禽、畜、鱼类),奶类,蛋类,豆类及豆制品等(大豆中含量最高)9.我国蛋白质的推荐摄入量一般占总能量的10%——15%10. 1克蛋白质产能4kcal三、脂类(脂肪和类脂的总称)1. 1克脂肪在体内氧化产生9kcal的能量2.必需脂肪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和亚麻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HA)3.脂肪提供的能量占全日总能量的20%——30%,年龄越小脂肪供能比越高,所以青少年和儿童脂肪摄入量不必过分限制四、能量1.人体所需的能量国际上以焦耳或焦表示,以往营养学用cal或kcal 表示2.人体的能量消耗主要用于维持基础代谢、满足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和体力活动三方面的需要3.基础代谢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p84.膳食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这三大营养素被称为产热营养素5.能量的推荐摄入量是按劳动强度、性别和年龄划分的五、维生素分为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脂溶性维生素有维生素A、D、E、K(一)、脂溶性维生素1.维生素A(视黄醇)(1)维生素A缺乏症的典型表现:暗适应能力下降、夜盲及眼干燥症;粘膜、上皮改变(粗糙,干燥,鳞状等角化改变)(2)来源动物性食物(动物肝脏、鱼肝油及蛋、奶及其制品)和植物性食物(B-胡萝卜素和各种类胡萝卜素,绿叶蔬菜、黄色蔬菜及水果类含量较高,如西兰花、菠菜、豌豆苗、韭菜、胡萝卜等)2.维生素D(1)从食物摄入和经阳光照射由皮肤内维生素D原而来(2)维生素D缺乏引起钙、磷吸收减少,血钙降低;影响骨骼钙化,致骨质软化、变形,婴幼儿易发生佝偻病(方颅、鸡胸、漏斗胸、X型腿、O型腿),表现为骨骼变软,易弯曲,畸形;影响神经、造血、免疫等器官组织的功能;成年人发生骨软化症,特别是妊娠、哺乳妇女和老年人,主要表现为骨软化,易折断,严重时骨质脱钙、骨质疏松,有自发性、多发性骨折3.维生素E(生育酚)(1)生理功能:抗氧化作用及参与体内重要物质的合成(2)维生素E缺乏症较少见,维生素E广泛存在于天然食物中(各种植物油、坚果类、豆类、海产品)当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增多时应增加维生素E的摄入量(二)、水溶性维生素1.维生素B1(1)维生素B1缺乏见于下列情况:长期摄入碾磨过度的精白米面;加工烹调方法不当;妊娠、哺乳等特殊生理状态下需要量增加;肝损害、酗酒、长期肾透析等严重缺乏称为脚气病干性脚气病:主要症状是多发性神经元,表现为肢端麻痹或功能障碍湿性脚气病:主要症状是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的水肿混合型脚气病:有神经炎,又有心力衰竭和水肿(2)维生素B1广泛存在于天然食物中,含量较高的有动物内脏,瘦肉类,豆类,酵母,坚果类和谷类(全粒谷物)2.维生素B2(核黄素)(1)维生素B2缺乏症常表现为“口腔生殖综合征”:口角炎,唇炎,舌炎,脂溢性皮炎(鼻翼两侧、眉间、腹股沟、阴囊等皮脂旺盛部位),眼球结膜充血,睑缘炎,角膜血管增生,畏光等(2)维生素B2缺乏可引起缺铁性贫血(3)维生素B2广泛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含量较高的有动物内脏,乳类,蛋类,鳝鱼,蘑菇;豆类和各种绿叶蔬菜也是重要来源3.叶酸人体内叶酸缺乏的典型症状为巨幼红细胞贫血、舌炎和腹泻。
营养护理实践总结范文
作为一名护理工作者,我在过去的实习期间,有幸参与了一系列的营养护理实践。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体验,我对营养护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对营养护理实践的一些总结。
一、营养护理的重要性营养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患者的康复和生命安全。
在临床实践中,我发现营养护理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还能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二、营养护理实践内容1. 营养评估:在患者入院后,我首先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营养评估,包括身高、体重、饮食史、生活习惯等。
通过评估,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为制定营养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2. 营养计划制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我制定了个性化的营养计划,包括膳食种类、食物量、烹饪方法等。
在制定计划时,充分考虑患者的口味、饮食习惯、消化功能等因素。
3. 营养教育: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营养知识教育,使其了解营养对疾病康复的重要性,掌握科学的饮食方法。
通过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使其在出院后仍能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
4. 营养实施:在实施营养计划过程中,我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调整饮食方案。
对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患者,我采用鼻饲、静脉营养等方式,确保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
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在营养护理过程中,我注重预防营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如腹泻、便秘、营养不良等。
一旦出现并发症,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减轻患者痛苦。
三、实践体会1. 营养护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饮食习惯、消化功能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营养计划。
2. 营养护理需要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3. 营养护理工作需要耐心和细心,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营养计划。
4. 营养护理工作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总之,营养护理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营养护理的重要性,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营养护理服务。
临床营养知识点总结大全
临床营养知识点总结大全营养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对于临床营养来说,它涉及了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关系。
通过调整饮食,营养素的摄取和代谢,可以对预防和治疗疾病产生重要影响。
临床营养的研究也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它已经成为了医学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对临床营养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临床工作者和相关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1. 膳食指南膳食指南是各国政府在公共卫生方面的一项重要措施,它旨在为人民提供科学的膳食建议,帮助人们选择健康的饮食方式。
膳食指南一般包括饮食均衡、合理摄入各类营养素、多样化膳食和适量运动等内容。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膳食指南可能会有所差异,但它们都是基于大量研究和实践得出的科学建议,对于人们的健康非常重要。
2. 营养素营养素是指人体生长、发育、健康维持和各项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主要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这些营养素在人体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缺乏任何一种营养素都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科学合理地膳食结构和摄入足够的营养素对于健康至关重要。
3. 营养需求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生理状态下对营养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孕妇、儿童、老年人和运动员对某些营养素的需求都有特殊的要求。
科学地了解这些特殊群体的营养需求并加以满足,有利于维护他们的健康和促进生长发育。
4. 营养与疾病营养与疾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某些疾病会影响人体对营养的吸收和利用,导致营养不良;另一方面,营养不良也会影响人体对抗疾病的能力,增加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合理地调整饮食结构和补充营养素对于预防和治疗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5. 膳食与疾病膳食因素与许多慢性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肥胖症、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
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可以降低这些疾病的发生风险,对于改善公众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减少盐分、糖分和饱和脂肪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和水果蔬菜的摄入等可以减少这些慢性疾病的发生。
临床营养治疗知识点总结
临床营养治疗知识点总结导言临床营养治疗是指利用营养学及相关专业知识,结合患者的疾病状态、代谢情况、营养需求和个人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营养干预方案,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和干预的一种治疗方法。
本总结将介绍临床营养治疗的相关知识点,包括需求评估、营养支持、疾病相关营养治疗以及特定人群的营养干预等方面。
希望通过本总结,能够使临床医生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营养治疗,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
一、营养需求评估1. 营养评估方法a. 主观营养评估方法主观营养评估方法主要依赖于医护人员直接观察患者的外表特征、行为表现和营养摄入情况,包括身体质量指数(BMI)、营养风险筛查工具(例如NRS2002、MUST、MNA 等)、饮食调查等。
b. 客观营养评估方法客观营养评估方法通过测量身体组成、血液生化指标和生理功能等客观指标来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包括体重、体重指数(BMI)、皮下脂肪厚度、中上臂围、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肌酐清除率、尿素氮、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钙、磷、镁等指标。
2. 营养素需求评估a. 能量需求不同疾病状态的患者能量需求差异较大,如需要考虑代谢率的增减、损失的代谢产物、肿瘤的需能以及水平的代谢特点等。
b. 蛋白质需求蛋白质是构建和修复身体组织的重要物质,临床上需要根据患者的疾病状态、代谢情况、临床表现等因素确定合理的蛋白质摄入量。
c. 其他营养素需求此外,还需要根据体内的维生素、矿物质、水、膳食纤维等其他营养素的需要进行评估。
3. 营养支持指标a. 患者的BMI指数b. 营养不良风险筛查工具得分c. 血清白蛋白、总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等血液生化指标4. 营养风险评估营养风险评估是在营养评估的基础上,根据实际病情进行综合评价,进一步确定患者的营养风险,便于及时干预。
二、营养支持1. 营养支持的类型a. 营养支持的种类营养支持分为进食支持、全胃肠外营养支持(EN)、肠外营养支持(PN)、静脉营养支持(TPN)等多种形式。
护理专业临床营养学总结
营养学概述:1营养:人体摄取、消化、吸收、转运、利用食物中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需要并排泄废物的生物学过程。
2营养学核心是营养平衡(合理营养)。
即通过合理的膳食、科学的加工向机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保持各营养素之间的平衡、以满足人体正常的生理需要维持人体健康3合理膳食要点:●保证营养合理●食物安全无害●烹调加工合理(色香味俱全、最大限度减少损失、易消化)●合理膳食制度、饮食习惯●良好膳食环境、愉快心情4营养——营养素(宏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微量:维生素、矿物质(>体重的0.01%的矿物质为常量元素))5营养素生理需要量—基本需要量—储备需要量—预防出现明显临床缺乏病的需要量6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包括以下●平均需要量(EAR):能满足某人群50%●推荐摄入量(RNI):满足绝大多数人;但高于生理需要量●适宜摄入量(AI):某种营养素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某营养素的●宏量营养素可接受范围(AMDR):占的百分比第一章:总能量1人体能量消耗:基础代谢(成人1kcal/kg/h)、体力活动(是BMR的1/2~1)、食物热效应(总热量10%);RNI可用BMR(基础代谢率)乘于不同的PAL(活动水平系数)第二章.蛋白质:1:功能:●组织构成●各种重要生理活性物质的构成(激素、抗体)●供给能量(1g蛋白质=4kcal(16.7kj))●肽、氨基酸特有功能(胰岛素等)2:九种必需氨基酸:苯丙、蛋、缬、异亮、亮、组(儿童缺乏)、赖、苏、色、3:氨基酸模式:所含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鸡蛋蛋白质常作参考蛋白)限制氨基酸:含量最低的必需氨基酸(木桶短板)混合食用——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植物蛋白往往相对较缺少以下必需氨基酸(赖、蛋、苏、色)所以其营养价值相对较低,故为了提高植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往往需要将两种以上食物混合食用而达到以多补少的目的,提高膳食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营养护理的培训讲座小结
一、培训内容
在岗前和岗后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和细化与工作紧密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强化职业道德、提高服务理念的相关知识。
提升个人素质和文化修养的相关知识。
协调与医生.护土、营养师、厨师,特别是与患者的沟通技巧。
二、体会
1、迅速进人岗位角色岗前培训和强化培训使营养护理员能够很快的适应医院的环境,掌握工作职能和基本操作技能,能独立承担起住院患者的饮食护理,使医院推行的营养治疗行包餐得以顺利实施。
2.知识的积累与提高通过这种反反复复的培训和学习,使这支队伍的理论知识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医院膳食、各种疾病的膳食原则、各专科膳食特点不但理解掌握而且很快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帮助患者科学合理的选餐和订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饮食宣教,纠正患者的饮食误区和不良习惯,使住院患者的饮食护理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特别是治疗膳食,如:糖尿病膳食,其患者在院就餐率达100% ,提高了饮食治疗的临床作用。
3、熟练操作技能,提高工作效率技能培训的目的是操作熟练,在熟练的基础上逐步掌握规律,提高其准确性和工作效率,如对IC卡手
持机的应用,无论是操作程序的熟练度还是各种膳食种类的统计以及加减饭的更改都步入正规化、程序化,订餐准确率,数据统计的准确性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餐具的刷洗和消毒,不但有了无菌消毒、清洁方面的意识,而且能按要求严格执行刷洗消毒的各个操作流程,使这项看似简单的操作完全程序化、标准化,餐具刷洗消毒的质量达到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专业临床营养学总结营养学概述:1营养:人体摄取、消化、吸收、转运、利用食物中营养物质以满足机体需要并排泄废物的生物学过程。
2营养学核心是营养平衡(合理营养)。
即通过合理的膳食、科学的加工向机体提供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并保持各营养素之间的平衡、以满足人体正常的生理需要维持人体健康3合理膳食要点:●保证营养合理●食物安全无害●烹调加工合理(色香味俱全、最大限度减少损失、易消化)●合理膳食制度、饮食习惯●良好膳食环境、愉快心情4营养——营养素(宏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类)(微量:维生素、矿物质(>体重的0.01%的矿物质为常量元素))5营养素生理需要量—基本需要量—储备需要量—预防出现明显临床缺乏病的需要量6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包括以下●平均需要量(EAR):能满足某人群50%●推荐摄入量(RNI):满足绝大多数人;但高于生理需要量●适宜摄入量(AI):某种营养素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L):某营养素的●宏量营养素可接受范围(AMDR):占的百分比第一章:总能量1人体能量消耗:基础代谢(成人1kcal/kg/h)、体力活动(是BMR的1/2~1)、食物热效应(总热量10%);RNI可用BMR(基础代谢率)乘于不同的PAL(活动水平系数)第二章.蛋白质:1:功能:●组织构成●各种重要生理活性物质的构成(激素、抗体)●供给能量(1g蛋白质=4kcal(16.7kj))●肽、氨基酸特有功能(胰岛素等)2:九种必需氨基酸:苯丙、蛋、缬、异亮、亮、组(儿童缺乏)、赖、苏、色、3:氨基酸模式:所含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鸡蛋蛋白质常作参考蛋白)限制氨基酸:含量最低的必需氨基酸(木桶短板)混合食用——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植物蛋白往往相对较缺少以下必需氨基酸(赖、蛋、苏、色)所以其营养价值相对较低,故为了提高植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往往需要将两种以上食物混合食用而达到以多补少的目的,提高膳食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eg:豆类(缺蛋氨酸)与梁谷类(缺赖氨酸)互补4:氮平衡:饥饿时负氮平衡5:食物蛋白质营养学评价:●含量(换算系数6.25)●消化率●利用率生物价净利用率●功效比值●修正氨基酸评分:找出最低氨基酸评分*真消化率6:营养评价血脂升高:同时摄入○1蛋白质摄入过多肾脏负担:人体不储存蛋白质、需代谢骨质疏松:含硫氨基酸影响○2成人蛋白质推荐摄入量1.16g(kg/d);以能量算:蛋白质摄入占总能量的10%~12%。
第三章:碳水化合物1.功能:(储构节解抗)●储存与供能:1g葡萄糖=4kcal●机体构成: DNA●节约蛋白质:不需要蛋白质进行糖异生●抗生酮作用:脂肪酸分解●解毒:葡萄糖醛酸2.膳食纤维生理作用:(增降控防)●增强肠道、利于粪排出●降血糖与胆固醇(○1糖吸收减少—胰岛素释放减少—胆固醇合成减少;○2纤维分解—短链脂肪酸—胆固醇合成减少)●控体重、减肥●防大肠癌3;乳糖不耐症:先天;药物;年龄成年居民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的AMDR为总热量的50%~65%.第四章:脂类1分类:●脂肪(甘油三酯):供能储能(1g=9kcal)、内分泌、其他(保温、缓冲)●磷脂:供热能、构成细胞膜●固醇:富含于脑与神经系统2功能:储能供能;内分泌作用;其他(保温、抗寒、减少器官摩擦)3必需脂肪酸: n-3:亚麻酸(大豆油); n-6:亚油酸(玉米油)功能:合成PG、TXA、LT;合成磷脂;构成生物膜4其他:●单不饱和脂肪酸代表(油酸、富含于橄榄油)●反式脂肪酸含量必须低于总热量的1%●参考摄入:饱和脂肪酸40%~60%、单不饱和脂肪酸30%~50%第五章:维生素1:维生素A:●维持正常视觉(暗视觉)——夜盲症;维持上皮细胞生长分化(各上皮)生长发育(DNA、RNA合成);抑癌(促分化);维持免疫(调节)●血清范围1.5~3μmol/L●来源:肝脏、奶油、蛋黄; A原:深色蔬菜、水果●视黄醇活性当量:男800μgRAE/d,女700μgRAE/d2:维生素D—来源:海水鱼、肝、蛋黄●维持细胞内外钙浓度、调节钙磷代谢●佝偻病、骨质疏松3:维生素E—来源广泛:蛋类、豆类、肉类——抗氧化、防衰老、调节血小板凝集4:维K:调节凝血蛋白质合成、来源广泛5:维B1:三羧酸循环辅酶;来源:谷类;内脏——脚气病6:维B2:(核黄素):咽喉炎、口角炎7:烟酸(维生素pp、尼克酸)8:维B6:来源肉类9:叶酸:缺乏导致婴儿神经管畸形10维生素C:抗坏血酸●羟化;还原;增强免疫●来源:蔬菜水果第六章:矿物质与水1钙:存于骨骼、牙齿●形成骨、牙结构;维持神经、肌肉活动;参与凝血成人吸收0.5~1g/d;排出200mgRNI推荐:成人800mg/d;老人(>50y)1000mg/d2铁:●参与氧与CO2的转运、交换;合成血红蛋白●可促铁吸收:维C、肉、鱼、有机酸3锌:成人平均1.4~2.3g、主要在骨骼、皮肤中;空肠负责吸收缺锌可食欲缺乏第九章:住院患者的膳食营养1营养风险筛查原则:●有效性(每项指标应与营养直接相关)●可靠性(测量者之间测量的结果差异小)●实用性(快速、简便、合理)●指导性(有明显的筛查结论、可影响医疗方案)主观全面评估SGA;简易营养评估MNA(主用老人)营养不良通用筛查工具MUST(主用蛋白质——营养不良)2营养评价:○1意义:●对病人营养状况的客观反映●可区分营养不良类型及原因●可对病人发生并发症危险性进行预测●为临床营养支持提供依据,评估营养治疗效果○2膳食调查:内容—围绕合理膳食(食物品种、数量、烹调方法、饮食制度习惯、卫生);人体营养状况测量;营养缺乏的临床检查;临床生化检测需综合评价3肠外肠内营养:○1肠外营养优缺点○2肠内营养的优点●可维持肠黏膜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7●使代谢更加符合生理;●减少肝、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肠蠕动的恢复;●有利于病人体重的增长和氮潴留;●操作简单,较安全,并发症少,费用低选择营养支持途径的原则:⏹营养支持途径(routes of nutritional support)的选择:♋依据病人营养状况评价(assessment of nutritional status)结果;♋使用营养风险筛查(nutrition risk screening,NRS)工具对营养风险(nutrition risk)进行评价。
⏹营养支持仅适用于有营养不足(undernutrition)和(或)重度营养风险(severe nutritional risk)的病人(NRS≥3分)。
⏹经口进食是最符合生理特点的营养给予途径。
如果病人不需禁食(fasting),应首选经口进食的途径。
⏹病人不能经口进食时,可选择经鼻和十二指肠插管的鼻饲(nasal feeding)途径给予肠内营养制剂。
⏹无法采用肠内营养途径(enteral route)时,可选择肠外营养途径(parenteral route)给予肠外营养制剂。
⏹要因人、因地、因病情选择营养支持途径。
3住院膳食:普通饭;软饭;半流质;流质;4肠内营养:禁忌症:⇳年龄小于3个月的婴儿;⇳小肠广泛切除、胃部分切除、空肠瘘;⇳代谢应激状态、麻痹性肠梗阻、上消化道出血、顽固性呕吐、腹膜炎、腹泻急性期;⇳严重吸收不良综合征及衰弱的病人;⇳症状明显的糖尿病、接受高剂量类固醇药物治疗及糖代谢异常。
⇳先天性氨基酸代谢缺陷儿童5肠外并发症技术性并发症(technical complications):空气栓塞、气胸代谢性并发症(metabolic complications):糖、脂肪、氨基酸等代谢紊乱感染性并发症(infectious complications ):导管相关性感染脏器功能损害:肝胆功能第十一章:营养与呼吸系统疾病1营养不良导致——呼吸肌结构功能下降、通气驱动下降、肺结构功能下降、免疫防御功能下降2COPD:营养不良发生率30%~71%发生机制:摄入吸收不足;机体能耗增加;分解代谢增加分型:蛋白质型~;蛋白质—能量型~;混合型营养支持:♋营养支持的目的♋时机♋途径♋支持方法:能需计算分配比例:①碳水化合物:提供的热能占总能量的50%~60%为宜。
合并呼吸衰竭者,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占热能50%)②脂肪:供能占总能量的20%~30% 。
具有严重通气障碍和呼息衰竭的患者可适当提高脂肪的摄入量。
③蛋白质:供能占总能量的15%~20% 。
COPD患者避免过多摄入蛋白质。
④各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补充3ARDS的营养支持:(2)合理分配营养成分:三大营养素合理比值(蛋白质摄入不宜过多)(3)其他:适当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4营养监测每天测体重、尿酮、尿糖(根据结果进行调整)第十二章:营养与循环系统疾病1高脂血症:血浆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增高膳食营养因素:脂肪酸(分类);胆固醇;植物固醇营养治疗:轻度高胆固醇血症:膳食治疗➢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摄入➢选择能够降低LDL-C 的食物➢减轻体重➢增加体力活动➢戒烟、限盐●中(240~299mg/dl)——高(伴高血压、高血糖、HDL<35mg/dl、年龄>40y)度~:降血脂食物:豆类、大蒜、洋葱、苹果、山楂、鱼类、海带、菌类、牛奶、燕麦、植物油2冠心病3高血压:●机制:遗传、年龄、超重肥胖、高钠低钾饮食、钙镁不足、嗜酒、精神长期紧张、吸烟、活动不足●营养防治:DASH推荐:•多吃蔬菜、水果和全谷物•饮食中要包含低脂或者脱脂的奶制品,鱼,坚果和植物油。
•限制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摄入, 比如:肥肉,全脂奶;限制一些热带油脂的摄入,如:椰子油,棕榈仁油,棕榈油;限制盐的摄入。
•限制含 糖 软饮料和纯糖 的摄入•限制盐的摄入4脑卒中:主要还是治疗高血压第十三章:营养与消化道疾病1反流性食管炎:胃灼热、反流、胸骨后疼痛膳食因素降低LES 抗反流功能(脂类、巧克力、乙醇、辛辣食物、薄荷糖等)2胃炎:● 急性:上腹不适、厌食、恶性呕吐治疗:禁食——流质;补充电解质水;少食多餐;忌粗糙刺激性食物● 慢性: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分萎缩性(可胃癌)、浅表性、肥厚性治疗:减少膳食纤维;鲜牛奶中和胃酸3消化道溃疡:周期节律上腹疼痛治疗:足量优质蛋白;少食多餐;4肠结核:腹痛、腹泻与便秘;补足蛋白质5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腹泻腹痛; 溃疡性结肠炎:黏液脓血便;治疗原则:●高热能、高蛋白●维生素无机盐充足●限制脂肪膳食纤维●少食多餐●膳食安排:易消化的半流少渣饮食/禁食/静脉高营养●补充铁、叶酸、钙镁离子●补充益生菌、益生元●纠正水电紊乱●防并发感染6腹泻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