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的语言动作有哪些
演讲的肢体语言技巧_演讲手势_
![演讲的肢体语言技巧_演讲手势_](https://img.taocdn.com/s3/m/9cf34789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0d.png)
演讲的肢体语言技巧好的演讲家需要丰富的肢体语言,在演讲中,演讲者正确而及时地使用手势,有助于说明问题、表明心迹、升华情感、感染听众,从而收到良好的演讲效果,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演讲中的肢体语言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演讲的肢体语言技巧一、表情用手势表达思想感情,使情感表达得真切、具体、形象,渲染作用很大。
如高兴时拍拍手,悲痛时捶胸,愤怒时挥舞拳头,悔恨时敲前额。
翘起拇指或鼓掌表示钦佩、赞扬;双手摊开表示真诚、无可奈何;手摸后脑表示尴尬或不好意思;挥手用力下砍表示坚决果断的决心或态度;见面时伸手,手掌向前伸,手心向上,胳膊微曲,与别人紧握表示友好和欢迎等。
表情性手势是演说人内在情感和态度的自然流露,鲜明突出、生动形象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情感,能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西方政治家在一些盛大的群众集会上演讲之前,面对热烈鼓掌的广大听众,他们往往会用双手举过双肩,手心向外,向听众摇摆,表示对听众的欢迎致以礼貌性的谢意,以及恳请听众可以停止鼓掌,以便他开始演讲。
表情性手势语在演讲中运用得最多,其表现方式和涵义也极为丰富。
1917 年5月14日,列宁在演讲台上,时而来回走动,时而有力地挥动双臂,时而俯身,那激昂的声调,适当的动作,给人以无尽的感染力。
对无产阶级革命必胜的信心,对人民的爱,对敌人的蔑视,是他演讲时激情和力量的源泉。
因而在演讲中,他总是那么热情洋溢、精神振奋。
列宁的演讲,列宁的激情,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的成份。
他不以美丽的词藻来哗众取宠,不以无病呻吟来博取同情,而是以自己坚强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以及对是非功过的正确认识来激励、鼓舞群众,号召他们起来斗争。
演讲的肢体语言技巧二、达意用手势表明具体内容,直接指示了演讲者要说的事物,或者表达特定含义。
如招手表示过来;连连摆手表示反对或不要;挥手表示再见或叫人走开;用手指自己表示谈论自己及其有关的事等。
又如,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曾多次为党政军干部作演讲,他把内容归纳为一、二、三、四或甲、乙、丙、丁,并且边讲边用右手扳着左手指,一个一个地数,其手势语含义直截了当。
演讲中常用的肢体语言
![演讲中常用的肢体语言](https://img.taocdn.com/s3/m/23bb95c9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c2.png)
演讲中常用的肢体语言
演讲中常用的肢体语言包括站姿、手势、走动和面部表情。
站姿是演讲者留给观众的第一印象,好的站姿应该是挺胸、收腹、双腿伸直、双脚打开与肩略窄,女生可以前后错步或站“丁”字步,男生保持这样一个动作。
切忌不良站姿,如不倒翁式(身体像不倒翁似的摇摆)、卖拐式(把一条腿弯下来,导致一肩高一肩低)、黛玉式(靠墙靠桌靠白板站立)等。
手势分为三大区间:腰带以下叫低能区,腰带到脖子处叫气场区(高能区),脖子以上区间叫超能区。
做手势时应该自然大方,不要过于频繁,避免出现数字手、插兜等不良手势。
走动应该根据演讲内容进行适当走动,不要过于频繁和无序,不要总是在一个地方停留,避免让观众感到视觉疲劳。
面部表情应该微笑和眼神交流,让观众感受到你的热情和自信,避免眼神躲闪或者游移不定。
演讲的11种手势技巧是什么
![演讲的11种手势技巧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967feaee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f3.png)
演讲的11种手势技巧是什么不管是在演讲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与工作的交流沟通中,手掌的运用是最普及、最常见、最频繁的,它是手势语的主角和态势语的重头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演讲的11种手势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阅读与借鉴,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演讲的11种手势技巧(1)伸手(手心向上,前臂略直,手掌向前平伸)表示请求、交流、许诺、谦逊、承认、赞美、希望、欢迎、诚实等意思。
伸手训练:“人活在世上,谁不希望自己的一生过得有意义、有价值一些呢?”“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生活得更美好!”(2)抬手(手心向上,手臂微曲,手掌与肩齐高)表示号召、唤起、祈求、激动、愤怒、强调等。
抬手训练:“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给人民当牛做马的人,人民把他抬得很高很高!”(3)举手(五指朝天,前臂垂直,手掌举至头部)表示行动、肯定、激昂、动情、歌颂等举手训练:“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生命的真谛在于创造!”“经验证明,能使大多数人得到幸福的人,他本身也是幸福的。
”(4)挥手(手臂向前,手掌向上挥动)表示激励、鼓动、号召、呼吁、前进、致意等。
挥手训练:“努力吧!奋斗吧!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同志们,朋友们:让我们在爱国主义的旗帜指引下奋勇前进吧!”(5)推手(手心向前,前臂直伸)表示坚决、制止,果断、拒绝、排斥、势不可挡等意。
推手训练:“不!不能这样!这不是我们的逻辑!”“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就不属于人类。
”(6)压手(手心向下,前臂下压至下区)表示要安静、停止、反对、压抑、悲观或气愤等。
压手训练:“时间就是生命,无端地浪费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谁若把金钱看得比荣誉还尊贵,谁就会从高贵降到低贱。
”(7)摆手(手心对外,前臂上举至中区上部)表示反感、蔑视、否认、失望、不屑一顾等。
摆手训练:“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可信任的。
演讲中的肢体语言展示,塑造演讲者的信任和亲近感
![演讲中的肢体语言展示,塑造演讲者的信任和亲近感](https://img.taocdn.com/s3/m/bfc15090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a1.png)
演讲中的肢体语言展示:塑造演讲者的信任和亲近感引言肢体语言是人与人之间非常重要的交流工具,尤其在演讲中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演讲者通过精准的肢体语言展示,能够有效地塑造与听众之间的信任和亲近感。
本文将介绍演讲中常用的肢体语言技巧,并探讨其对演讲效果的影响。
1. 站姿和姿势在演讲中,演讲者的站姿和姿势直接传递出他们的自信和专业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肢体语言技巧:•笔直挺立:演讲者应该保持笔直的姿势,展示出自己的自信和姿态端正。
•双脚并拢:双脚并拢可以显示出演讲者的稳定和专注。
•手放自然:演讲者可以将手自然地放在身体两侧,这不仅显得亲和力十足,也让他们看起来更加放松和自然。
2. 手势的运用手势是演讲中最常见也是最有力的肢体语言工具之一。
以下是一些可以增加演讲者亲近感和信任感的手势技巧:•手势的清晰度:演讲者的手势应该清晰明了,避免过分夸张或杂乱无章的动作。
•手掌的朝向:演讲者的手掌应该朝向听众,这样可以传达出亲近感和与听众进行交流的意愿。
•手势的适度使用:演讲者可以适度运用手势来强调重点或展示出自己的观点,但过度使用会分散听众的注意力。
3. 眼神交流眼神交流是建立演讲者与听众之间联系的关键。
通过正确的眼神交流技巧,演讲者可以建立起与听众之间的信任和亲近感:•注视听众:演讲者应该时不时地与听众进行眼神交流,表达出对听众的重视和尊重。
•分散注视:演讲者可以在演讲的不同部分注视不同听众,以增加他们的参与感和关注度。
•避免长时间凝视:长时间凝视听众可能让他们感到不适,应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4. 肢体语言与语言内容的协调演讲者的肢体语言应该与他们的语言内容相一致,这样可以让听众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演讲者的观点。
以下是一些要注意的点:•动作的自然性:演讲者的肢体语言应该自然而流畅,与他们所表达的观点相符合。
•姿势与语气的一致性:演讲者的姿势和语气应该相互配合,让听众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他们的观点。
•手势与语言的搭配:演讲者可以通过运用手势来强调重点或者解释概念,让听众更加深入理解演讲内容。
国旗下讲话的肢体语言技巧
![国旗下讲话的肢体语言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68d321c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59.png)
国旗下讲话的肢体语言技巧在国旗下讲话的肢体语言技巧国旗下讲话是一种庄重而庄严的场合,通过肢体语言的运用,演讲者可以更加生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国旗下讲话的肢体语言技巧。
1. 姿势端正稳定首先,演讲者应该站在一个稳定的姿势上,脚踩扎实地,身体保持平衡。
双手自然地下垂,微微放松,这样可以给听众留下一个稳重自信的印象。
2. 眼神坚定自信眼神是肢体语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当演讲者讲话时,应该与听众进行眼神交流,给予他们自信和尊重。
3. 手势自然流畅手势是演讲中常用的一种肢体语言手段。
适当的手势可以帮助演讲者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增强演讲的生动性。
然而,手势应该自然而流畅,不应该过于夸张或杂乱无章。
4. 身体语言要放松演讲者的身体语言也是至关重要的。
姿势不要僵硬,身体应该放松而自然,展示出自信的态度。
合适的身体动作可以帮助演讲者更好地传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5. 肢体语言统一协调在国旗下讲话场合,演讲者的肢体语言应该与演讲的内容和情感相协调。
例如,当演讲者表达悲痛或敬仰之情时,可以适当的用手指轻轻触摸心口,以增强情感的表达。
6. 姿态自然得体演讲者的姿态应该是自然得体的。
不要摆出夸张的姿势,也不要病态的低头或躲闪。
保持身体的放松和自然,给听众留下一个舒适和自信的感觉。
7. 声音与肢体协调演讲者的声音与肢体应该相互协调,以营造更好的表达效果。
当演讲者表达愤怒或激动之情时,可以适当提高音量和用力,配合肢体的动作来增强语言的力度。
8. 语速与肢体协调语速和肢体动作之间的协调也是非常重要的。
当演讲者表达紧迫感或激情时,可以适度加快语速,并配合快速而有力的肢体动作。
9. 注意面部表情面部表情可以反映演讲者的情感和主题。
当演讲者表达喜悦或幽默之情时,微笑是必须的。
在表达悲伤或严肃之情时,面部表情应该与之相符。
总结:国旗下讲话是一个庄严而仪式感强烈的场合,通过合适的肢体语言技巧,演讲者可以更加生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姿态优美 自然大方—— 演讲肢体语言技巧
![姿态优美 自然大方—— 演讲肢体语言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f686fc1192e45361166f536.png)
二、手势
手势是演讲中使用频率最 高的体态语,最富于表现 力的。
可听 可看 可悟
1.手 掌
手掌的运用主要包 括五种方式。
覆手式
即掌心向下,拇指张开, 其余手指微曲。 审慎的提醒手势,达到控 制场面的目的,也可表示 否认、反对等。
仰手式
掌心向上,拇指张开,其余微曲 手部抬高:赞美、申请祈求 手部放平:征求听众的意见
举拳式
2.拳头
握拳式
பைடு நூலகம்
包 手 式
3.手指
啄手式
包手式
伸指式
三、面部表情
眉、眼、嘴、面部肌肉
微笑训练从面呈“王”字开 始:展开眉头,眼角向两边 拉一横;腮向两边拉一横; 嘴角向两边拉一横,鼻子是 一竖,然后放松脸部肌肉。
用嘴咬一根筷子,眼睛盯着 一个点尽量不动坚持一分钟。
四、鞠躬礼
鞠躬是演讲中的基本礼仪。 演讲前后演讲者都应做好 鞠躬礼,是演讲者的基本 礼节。
01 头部动作 02 手势 03 面部表情 04 鞠躬
学习内容
一、头部动作
点头:同意 摇摆:否认 向前:同情 向后:惊吓
赞许 不满 期望 退让
认同 拒绝 倾听
头部端正:正常的态 度、自豪、威严、自信、 喜悦 头部向上:希望、祝 愿,祈祷 头部向下:害羞、谦 逊、自责、思考
演讲不能低头 没有自信
取得支持 手部降低:无可奈何
剪手式
掌心向下,同时向左右分开。
表示强烈的拒绝,演说者也可以 用这种手势排除自己话题中涉及 的枝节。
推手式
即指尖向上、并拢,掌心向外推 出。这种手势常表示排除众议, 一往无前的态势,显示出内心的 坚决和力量。
切手式
即手掌挺直全部展开,手指并拢, 像一把斧子飕飕地劈下,表示果 断、坚决、快刀斩乱麻等。
关于演讲的姿势及要领
![关于演讲的姿势及要领](https://img.taocdn.com/s3/m/7533bf02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31.png)
关于演讲的姿势及要领演讲是熬炼胆识,口才是提升。
假如口才好会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机会,会让和自己相处的人如沐春风,会处理人际关系,说话妙语连珠,无形中就提升了自己的气质和,这样的人无论在哪里都会受到大家的欢迎。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关于演讲的姿态及要领,欢迎大家阅读参考!1、上下台步伐演讲者的上下台步伐,要能显现镇静,布满自信,稳健有力,大方自然,上身要挺立向上,双臂自然地前后摇摆,幅度不要过大,也不要过小,头不要昂的过高,也不要过低,目光平视正前方。
2、站立姿态站立一般宜取丁字步,两腿不要紧贴在一起,前后交叉距离要适中。
要留意把全身重量始终放在一只脚上,另一只脚虚设,能保持身体平衡即可。
两手不做动作时自然下垂,微微弯曲。
3、手势动作常见的手势动作有上举(抬)、下压和平移、斜劈(挥)等几类,每类中又可分为单手和双手两种,每种均可有拳头式、掌式。
在设计手势动作时要把握以下原则:(1)辨清褒贬含义的区分。
含褒义的,即表达乐观意义,如盼望、确定等意,手往往向上、向前、向内;含贬义的,即表达消极意义,如批判、否定等意,手往往向下、向后、向外。
另外,手势动作范围大致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区,分别表示褒、中、贬三种感情。
如号召性的动作,多在胸部以上的区域;一般强调性的动作,多支配在胸前区域;而鄙视、贬斥性的动作,多在胸部以下的左右侧,且以右手在左侧做动作最佳。
(2)把握动作的情感重量。
一般来说,单手的重量比双手的轻,当协作演讲内容心情设计动作时,大都不将双手同时进行的大幅度动作支配在演讲前半部,随着一个一个的小高潮,动作幅度渐渐加大。
另外,拳式动作和掌式动作的是有差别的。
拳式动作往往强调动机、决心,而掌式动作往往是动机和效果同时兼顾。
如:“不达目的,誓不罢休!”(3)动作要成套。
演讲时哪里要有动作,有什么样的动作,动作幅度多大,都需要亲密结合内容通盘考虑,不要随心所欲。
一般在7分钟的演讲时间里,有57个动作(由小到大)就够了。
演讲态势语的种类_演讲手势_
![演讲态势语的种类_演讲手势_](https://img.taocdn.com/s3/m/42ec750f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aa.png)
演讲态势语的种类听演讲要比听录音或听报告来劲得多,这是因为,演讲虽然是以有声语言(讲)为主,但优美得体的态势语(表情、姿态、手势等)对感情的表达也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演讲态势语的种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演讲态势语的种类一、表情语演讲者的表情主要在面部,它受着两种因素的制约:一是对听众的态度,二是所讲的内容。
对听众而言,表情的基调应是微笑,它是招人喜欢的秘诀;就内容而言,表情应丰富多彩,喜怒哀乐都可出现。
在整个面部表情中,最鲜明、最突出、最能反映深层心理的是眼睛的神态,即眼神。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人的喜怒哀乐、爱憎好恶都能从眼神中表现出来,甚至能表达出用言语难以表达的极其微妙的思想感情。
演讲者要学会用眼睛说话,把自己真实的感情流露在眼睛里,随时运用眼睛与听众交流感情。
(一)眼神运用法:运用眼神的方法主要有五种:1、前视法:即视线平直向前流动的方法。
它主要表演者的视线平直向前流动、统摄全场。
一般来说,视线的落点应放在全场中间部位,听众的脸上。
在此基础上适当地变幻视线,照顾到全场听众,并用弧形的视线在全场流转,不可忘掉任何一个角落的听众。
这样,可使每个听众都感到表演者在关注自己,从而引起听众的注意。
同时也有利于演讲者保持端正良好的姿态,随时注意会场的气氛和听众的情绪。
2、环视法即用眼睛环视听众的方法,要求表演者的视线,从会场的左右前后迅速来回扫动,不断地观察全场,与全体听众保持眼光接触,增强双方的情感交流,将前视法与环视法结合起来,即可观察到听众的心理变化,还可检验表演效果,控制全场的情绪。
3、专注法即把视线集中到某一点或某一方面的方法,要求表演者的视线有重点地观察个别听众或会场的某一个角落,并与之进行目光接触,同听众个别交流感情。
这种方法既可启发、引导听众,也可以批评、制止不守纪律的听众。
4、斜视法即把眼珠向左或向右移动的方法。
即可表现对左右观众的关注,同时配合面部表情,又可表现喜欢或鄙夷的情感。
学生演讲的动作技巧有哪些
![学生演讲的动作技巧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c2ba1d92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44.png)
学生演讲的动作技巧有哪些学生演讲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对学生的发展和自信心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
而演讲时的动作技巧,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这篇文章将介绍一些学生演讲中常见的动作技巧,帮助学生在演讲时更自如、更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一、准备姿势准备姿势是学生演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准备姿势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站姿:站定时直立,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膝微曲,身体重心分布均匀,双肩自然放松,两臂下垂,手掌自然张开,要放松肌肉,保持自信的姿态。
2.眼神:眼神要自然,但保持持续的目光接触,表明演讲者自信、坦诚。
3.面部表情:面部表情要集中、专注和温和,着重表现出演讲者的主题思想,有助于与听众建立联系。
二、手势手势在演讲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使观众的视觉、听觉感官得到充分的刺激,将内容更深刻地刻印在听众的脑海中。
1.指手势:指手势是比较常见的手势,对于演讲者来说,它可以有助于引导听众的注意力,强调重点内容。
指手势有多种方式,如缩小、扩大、向前、向后、向上、向下等等。
2.手势配合语言:手势的动作可以和语言配合,增强主题的表达和理解。
比如手势所代表的动作可以和语言一起运用,使主题的理解更加生动。
3.高举胳膊:对于出现重要的问题或者重要的主题,建议演讲者高举胳膊,这可以帮助很多人更好地理解演讲者的意图。
三、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学生演讲中重要的一方面,它可以为学生演讲注入更丰富的个性和情感色彩,增加听众的感受。
1.微笑:微笑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面部表情,它可以为听众带来欢乐、轻松和愉快的氛围,让听众更容易接受和记忆演讲的内容。
2.眼神交流:演讲者可以通过眼神交流来与听众建立真正的联系,让观众感到他是在与他们进行对话。
3.表情配合语言:面部表情可以同语言相配合使用,增强主题内容的表达效果。
根据所想表达的情感,使面部表情变化脸上的肌肉,让观众能够更好的接受和理解演讲者的主题思想。
四、走来走去演讲者可以通过行进的方式,帮助观众更好的接受和理解演讲的内容。
演讲态势语的种类
![演讲态势语的种类](https://img.taocdn.com/s3/m/a0820d65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5c.png)
演讲态势语的种类演讲是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通过演讲可以传递信息、表达观点、激发情感、影响他人。
在演讲中,态势语是一种非语言表达方式,通过肢体动作、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来加强演讲的效果。
在演讲中,态势语的种类有很多,包括以下几种:第一种是手势。
手势是最常见的态势语之一,通过手部动作可以更加生动地表达意思。
比如,用食指指向天空表示“上帝”或者“天堂”,用食指指向地面表示“人民”或者“基础”。
手势还可以用来表示大小、方向、数量等。
比如,用双手手指来表示数量,用手掌来表示面积。
第二种是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态势语,它能够直观地表达演讲者的情感和意思。
比如,微笑可以表达友好和开朗,皱眉可以表达疑惑和不满,眨眼可以表示一种默契和友好等等。
演讲者可以通过自己的面部表情来增加演讲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第三种是身体姿势。
身体姿势是通过身体的动作和姿态来表达意思。
比如,站立的姿势可以表达自信和权威,蹲下的姿势可以表达低调和谦虚,摇头可以表示否定等等。
演讲者可以通过自己的身体姿势来增加演讲的力度和表达力。
第四种是眼神交流。
眼神交流是演讲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态势语,通过眼神可以传递信息和情感。
比如,直视对方可以表达自信和尊重,眯起眼睛可以表示思考和疑虑,眼泪可以表达伤心和感动等等。
演讲者可以通过自己的眼神交流来与听众建立连接和沟通。
第五种是姿态和动作。
姿态和动作是通过身体的姿势和动作来表达意思。
比如,挺胸抬头可以表达自信和坚定,摇动手臂可以表示激动和热情,跳跃可以表示兴奋和喜悦等等。
演讲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姿态和动作来增加演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演讲中,态势语是一种非常重要且有效的表达方式。
它可以增强演讲的效果,使演讲更加生动、引人入胜。
演讲者在运用态势语的时候,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境和目的,灵活运用各种态势语,以达到更好的交流效果。
同时,演讲者也需要注意态势语的适度和适时,不要过分夸张或反应过激,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和困扰。
演讲的“语言动作”
![演讲的“语言动作”](https://img.taocdn.com/s3/m/6cdee63b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af.png)
演讲的“语言动作”
演讲的“语言动作”指的是演讲时使用的非语言语言形式,包括眼神、手势、姿势、声音、表情、肢体语言等。
这些动作能够更好地让演讲者与听众互动,传达更丰富的信息和情感,提高演讲效果。
首先,眼神是演讲中非常重要的语言动作。
演讲者应该尝试与听众进行眼神交流,让听众感到被理解和关心。
在演讲过程中,演讲者可以通过与听众眼神交流来表达信任、亲近、敬重等情感。
其次,手势也是演讲中的常用语言动作。
手势可以帮助演讲者更生动地展示信息,引起听众的注意和兴趣。
手势的使用需要注意节奏,响应演讲的语言信息,并且应该遵守禁止手势的规则,以避免让听众分心。
在演讲过程中,姿势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语言动作。
良好的姿势可以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展示演讲者的自信和专业形象。
演讲者应该确保站姿端正,不要摇晃或靠在讲台上,同时要保持身体稳定,避免过于活动。
另外,声音也是演讲中必不可少的语言动作之一。
演讲者应该注意控制音量、节奏和语气,创造出有利于听众理解和接受的氛围。
演讲者需要记得不要让声音太大或太小,因为过于强烈或过于柔和的声音只会使听众难以理解。
表情和肢体语言也可以帮助演讲者更好地传达信息和情感。
面部表情可以让听众感受到演讲者的情感状态,例如微笑可以让听众感到舒适和放松。
肢体语言的使用也需要注意节奏和场合,应该避免出现干扰或冲突的行为。
总之,演讲的“语言动作”是演讲中不可忽视的元素之一。
演讲者需要借助这些动作来打造一个生动、易于理解和令人印象深刻的演讲。
通过精心掌握这些语言动作,演讲者可以更好地与听众互动,实现演讲目的。
演讲的“语言动作”
![演讲的“语言动作”](https://img.taocdn.com/s3/m/3712e631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70.png)
演讲的“语言动作”
语言动作指的是演讲时使用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可以帮助演讲者传达信息、增加
说服力和吸引观众的注意。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语言动作:
1. 手势:演讲者可以用手势来强调重点、展示数字或大小关系、揭示对比等。
比如,
用食指指向某个地方表示定位,用手掌朝下表示压制或阻止等。
2. 肢体动作:演讲者可以适当地移动身体,走动或转身,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并增强
他们对演讲的兴趣和参与感。
3. 面部表情:面部表情可以表达情感和意图。
演讲者可以通过微笑、眨眼、皱眉等表
情来传达喜怒哀乐、肯定或不同意等。
4. 眼神交流:与观众保持直接的眼神交流可以增加亲近感和连接感。
演讲者可以与不
同的观众建立眼神交流,以确保每个人都感受到自己的关注。
5. 声音变化:演讲者可以通过音量的变化来强调重点,通过语速的改变来传递紧迫感,通过音调的变化来表达情感等。
6. 姿势和站姿:身体的姿势和站姿可以展示自信、权威和地位。
一个自然的、稳定的
姿势会给观众留下良好的印象。
总的来说,语言动作是演讲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可以帮助演讲者与观众产生更好的
沟通和理解,提高演讲效果。
演讲稿中如何运用肢体语言增强表达效果
![演讲稿中如何运用肢体语言增强表达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a9db5220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57.png)
演讲稿中如何运用肢体语言增强表达效果演讲是一种重要的沟通方式,而演讲者的肢体语言是表达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确运用肢体语言可以帮助演讲者更好地与观众进行连接,增强表达效果。
本文将探讨演讲稿中如何运用肢体语言增强表达效果的几个关键点。
一、姿态与站姿演讲时的姿态与站姿是肢体语言表达中较为重要的方面。
首先,演讲者应以挺胸、收腹的姿态站立,展现出自信与坚定。
双脚可以稍微分开,保持平衡,但不要摇晃或踱步。
同时,眼神要坚定自信地与观众进行接触,展现自己的自信和诚意。
这种自信的姿态能够给观众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有助于加强演讲效果。
二、手势的运用手势是演讲中重要的肢体表达方式之一。
合理运用手势可以增添表达的生动性,凸显重点,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例如,当演讲者想要强调某个观点时,可以用手指指向前方或向上划动,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当演讲者想要表示两个对比的概念时,可以用双手分别扩展开来,形成对比的效果;同时,手势也可以用来解释和演示示例,增强理解力。
但是需要注意控制手势的幅度和频率,不要夸张或过多,以免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三、面部表情演讲者的面部表情是情感与意图的传递媒介,对于增强表达效果非常重要。
面部表情可以传递出演讲者的情绪和态度,使观众更容易理解演讲者的意图。
例如,当演讲者希望表达激情或愤怒时,可以紧皱眉头,眼神坚定;而当演讲者表达喜悦或幽默时,可以放松面部肌肉,微笑或眨眼。
重要的是要保持面部表情与演讲内容的一致性,增加情感共鸣,进一步加强演讲效果。
四、肢体动作配合在演讲中,演讲者的肢体动作配合着语言表达,能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内容。
演讲者可以用手指画圆、画直线、指向某个方向等动作来增加生动感,同时,可以用身体前倾或后仰、左右晃动等动作来给特定情境增加强调力度。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肢体动作必须要与演讲的内容相一致,不能过于张扬或干扰观众对内容的理解,否则会适得其反。
总结起来,演讲稿中运用肢体语言增强表达效果的关键点是姿态与站姿、手势的运用、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配合。
描写人物演讲时的神态和动作
![描写人物演讲时的神态和动作](https://img.taocdn.com/s3/m/4a2f5bc2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3b.png)
描写人物演讲时的神态和动作一、充满自信的演讲者在台上,演讲者笔直地站立着,双脚微微分开,展现出自信的姿态。
他们的眼神坚定而明亮,扫视着全场,与观众建立起一种默契的连接。
演讲者的手势有力而有节奏感,他们用手指着某个方向,或者挥动着手臂强调重点。
演讲者的微笑带着自信和亲和力,他们时不时地点头,与观众进行互动。
整个人的姿态和动作都流露出自信和决心,让人不由得对他们的演讲产生更大的兴趣。
二、充满激情的演讲者激情洋溢的演讲者充满活力,他们站在台上时,身体充满了动感。
他们会不时地跃动着,或者轻轻扭动身体,以表达内心的激情。
演讲者的眼神充满了热情,眼睛里闪烁着光芒,时而紧盯着某个观众,时而扫视全场。
他们的手势夸张而有力,用手臂挥舞着,激发观众的共鸣。
演讲者的声音洪亮而有节奏感,激情澎湃地传达着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整个人的神态和动作都充满了活力和激情,让观众感受到了演讲者内心的火焰。
三、沉稳自持的演讲者沉稳自持的演讲者站在台上时,整个人散发出一种从容与稳定的气质。
他们的眼神深邃而沉静,注视着观众,传递着自己的思想。
演讲者的动作轻盈而舒缓,他们用手轻轻地指向某个地方,展示着自己的观点。
演讲者的声音低沉而平稳,语速适中,让观众感受到一种平静与安定。
演讲者的微笑温和而自然,他们用平静的语调和亲切的姿态与观众进行互动。
整个人的神态和动作都透露着一种坚定和深思熟虑,给人以信心和安全感。
四、充满感染力的演讲者充满感染力的演讲者能够将自己的情感传递给观众,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热情和动力。
他们站在台上时,整个人充满了活力和魅力。
演讲者的眼神明亮而坚定,透露着一种热情和决心。
演讲者的手势自然而有力,他们用手臂挥动着,表达着内心的激情。
演讲者的声音激昂而有力,情感丰富,让观众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共鸣。
演讲者的微笑灿烂而真诚,他们用热情的语言与观众进行互动。
整个人的神态和动作都充满了感染力和魅力,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演讲者的世界中。
五、自然真实的演讲者自然真实的演讲者不作作地展现自己,他们以真实的态度与观众交流。
演讲中如何运用肢体语言增强效果
![演讲中如何运用肢体语言增强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da5e0c73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78.png)
演讲中如何运用肢体语言增强效果引言在演讲中,除了语言表达外,肢体语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合理运用肢体语言,可以增强演讲效果,使观众更加专注和理解演讲内容。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演讲中运用肢体语言来增强效果。
1. 姿势和站姿姿势和站姿是演讲中最基本的肢体语言之一。
一个自信、稳定的姿势和站姿可以给观众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并传递出演讲者的自信和专业性。
在演讲开始前,可以站在舞台中央,双脚平行分开与肩同宽,身体挺直,双手自然下垂。
这样的姿势能够展示出自信和稳定感。
2. 手势手势是演讲中常用的肢体语言之一。
合理运用手势可以帮助演讲者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增强与观众的互动。
例如,在强调某个重要观点时,可以用手指指向前方,或者用手掌向上托起,以突出重点。
此外,手势的大小和幅度也需要适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观众的理解和接受。
3. 眼神交流眼神交流是演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与观众进行眼神交流,可以增强演讲的亲和力和说服力。
在演讲过程中,可以将目光投向观众不同的位置,与他们建立视觉联系。
同时,要注意保持眼神交流的时间适度,不要过于频繁或过长,以免让观众感到不舒服。
4. 身体动作身体动作是演讲中表达情感和引起观众共鸣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合理运用身体动作,可以使演讲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在讲述一个激动人心的故事时,可以适当运用身体动作来模拟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
此外,身体动作还可以用来引起观众的注意和集中注意力。
5. 姿态转换在演讲中,适当的姿态转换可以帮助演讲者更好地引导观众的注意力和思维。
例如,在讲述不同的观点或故事时,可以通过改变姿态和站姿来区分不同的内容,以便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
此外,姿态转换还可以帮助演讲者更好地控制演讲的节奏和氛围。
6. 肢体语言与语言表达的协调在演讲中,肢体语言和语言表达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合理运用肢体语言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使演讲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肢体语言也需要与语言表达相协调,避免出现矛盾或干扰观众对演讲内容的理解。
演讲中的身体语言和肢体动作
![演讲中的身体语言和肢体动作](https://img.taocdn.com/s3/m/f3ac9597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2e.png)
演讲中的身体语言和肢体动作。
身体语言和肢体动作是演讲的必要元素之一,能够传达演讲者的想法和情感。
演讲者的身体语言和肢体动作通常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演讲者情感的重要体现,演讲者如果能够在演讲中运用到不同的面部表情,能够更加有效地传递自己的情感,让听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演讲内容。
第二种,手势。
手势是演讲者在演讲中用手的动作,能够更加生动地表现演讲者的情感和思想。
演讲者应该根据演讲的内容和情感去运用不同的手势,在演讲中讲述不同的内容,使听众更容易理解演讲的整体思路。
第三种,眼神。
在演讲中,演讲者的眼神能够影响听众对演讲的印象和理解。
演讲者应该时刻保持良好的眼神接触,能够更加直接地传递情感。
此外,有时候演讲者的眼神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暗示和引导作用,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演讲内容。
第四种,身体姿态。
演讲者在演讲中的身体姿态也能够影响到听众对演讲的印象和理解。
身体姿态要保持自然舒适,不要过于僵硬,能够传递出演讲者的自信心和专业性。
适当的身体姿态还能够帮助演讲者更好地掌控演讲的场面,使演讲内容更加生动。
总的来说,演讲者的身体语言和肢体动作在演讲中是十分重要的,能够提高演讲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在演讲中要注重身体语言和肢体动作的运用,能够帮助演讲者更好地传递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让听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演讲内容。
我想说的是,身体语言和肢体动作是一种艺术,需要不断的练习和积累。
如果你要在演讲中运用身体语言和肢体动作,你需要不断地自我学习和总结,充分发掘自己的潜力和优势,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没有人天生就是一个优秀的演讲者,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实践,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优秀的演讲者。
希望我们都能够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成为更好的演讲者。
竞选演讲中如何运用表情和肢体语言营造舞台氛围
![竞选演讲中如何运用表情和肢体语言营造舞台氛围](https://img.taocdn.com/s3/m/417a714e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de.png)
竞选演讲中如何运用表情和肢体语言营造舞台氛围在竞选演讲中,表情和肢体语言的运用可以给观众带来更加生动和真实的演讲体验,有效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提高演讲的效果。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关于如何运用表情和肢体语言营造舞台氛围的技巧和策略。
一、在竞选演讲中表达自信和决心的肢体语言技巧在竞选演讲中,肢体语言可以帮助候选人表达自信和决心,让观众感受到候选人对自己的信心和决心。
以下是几个肢体语言技巧的例子:1. 振奋双臂:当候选人宣布自己的选举纲领时,可以振起双臂来表达自己的决心和自信。
这个动作可以像奥运冠军一样向观众传达“我必定会成功”的信息。
2. 站姿自信:不仅是动作,候选人的站姿也可以传递信心。
保持站立,挺直腰杆,肩膀放松,让自己看起来更加自信和坚定。
3. 目光坚定:眼神是肢体语言中最重要的部分。
候选人应该避免四处张望,尽可能地与观众的目光接触,表现出坚定自信的态度。
二、表情运用表情是人类交流中最基本的方式之一。
在竞选演讲中,正确的表情可以有效地传达信息,甚至比言辞更加有力。
以下是几种表情运用的技巧。
1. 笑容亲和:候选人的笑容应该亲和有吸引力,让人感觉到自己在接受一位好朋友的邀请。
2. 震撼面容:当候选人谈论比较复杂和激动人心的话题时,应该采取一种比较严肃和坚定的表情,让观众知道自己正在谈论重要的事情。
3. 放松神态:当候选人需要跟观众讲故事时,最好采取一种轻松愉快的神态,让观众收到自己的笑声和欢乐。
三、手势运用手势是营造气氛的重要元素。
当运用得当时,手势可以强化演讲中的情感和语言。
以下是几种手势运用的技巧。
1. 投票手势:当候选人需要请求观众投票支持时,可以将手指向观众并表露信心,让人们理解自己的信念。
2. 聚焦兴奋:当观众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时,候选人可以挥舞双臂来吸引注意力。
这种技巧有助于创造一种欢乐的气氛。
3. 理性呈现:当候选人希望展示自己分析和思考的能力时,可以用手指或手掌的姿势来解释一些技术或复杂问题,让支持者感受到自己的理性。
演讲中的肢体语言运用技巧
![演讲中的肢体语言运用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c12d4c9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bb.png)
演讲中的肢体语言运用技巧演讲中的肢体语言是一种非语言性的交流方式。
它是通过肢体动作、面部表情和姿态来传达信息的。
在演讲中,正确运用肢体语言可以使演讲更加生动有趣、更具说服力。
以下是演讲中运用肢体语言的技巧:姿势表现自信演讲者的姿势是展现自信的关键。
姿势应该直立、挺胸、肩膀放松、双腿微微分开、双手自然下垂。
演讲者不应该交叉手臂或将手插在口袋里,这会给人一种缺乏自信的感觉。
眼神交流建立连接眼神交流是建立演讲者与听众之间联系的关键。
演讲者应该通过眼神交流与听众建立联系,以展现亲和力。
定期看着听众的眼睛,尤其是在强调关键点时,可以增强演讲者的说服力。
手势精准而简明演讲者的手势应该有力而简明。
不必使用过多的手势,事实上,过多的手势会分散听众的注意力,并成为阻碍沟通的障碍。
适当运用手势可以增强演讲的表现力,但手势必须精准而有强烈的意义。
表情与语言搭配演讲者应该通过面部表情来搭配语言,以传达更多的信息。
表情可以使听众更容易理解演讲者的态度与情感。
适当的表情可以使演讲更加生动有趣。
肢体语言的语境使用演讲者的肢体语言必须与语言和语境相适应。
例如在讲述具体细节时应该使用具体的手势和姿势,而在讲述过程中应适当使用全身动作。
肢体语言应该与语言协调一致,以传达更加真实的信息。
记住“三节律”演讲时,肢体语言的旋律和节奏同样重要。
演讲者应该记住“三节律”,即“重点升高、降调、停顿”。
重点应该强调,升高应该让听众知道演讲者正在强调某个关键点,降调可以让听众理解演讲者已经表达完了一个完整的思想,停顿可以使演讲者更有说服力。
避免既定模式演讲者应该避免陷入既定模式,因为过多的重复动作会分散听众的注意力,并显示出演讲者缺乏自信。
相反,演讲者应该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意图派生出不同的肢体动作,使演讲更加生动有趣。
总之,演讲中的肢体语言是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
演讲者应该掌握正确的肢体语言的技巧,以增强演讲的表现力。
正确使用肢体语言不仅可以让听众更加理解演讲者的意图,而且可以让听众对演讲者更加感兴趣,加强演讲的说服力。
讲话稿的身体语言与演讲动作
![讲话稿的身体语言与演讲动作](https://img.taocdn.com/s3/m/9d385663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ad.png)
讲话稿的身体语言与演讲动作身体语言与演讲动作对于一位优秀的演讲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它们可以帮助演讲者与听众建立更好的沟通,并增强演讲的效果。
在下面的文中,我将为大家介绍身体语言与演讲动作的几个关键点。
一、站立姿势和身体姿态站立姿势和身体姿态是演讲中的第一视觉效果。
优秀的演讲者应该保持站立笔直,双脚平稳并紧贴地面,保持身体的平衡。
身体姿态要显得自信、稳定,展示出演讲者的自信和专业素质。
二、手势运用手势是演讲中最常用的身体语言之一。
演讲者可以通过手势来强调关键词或观点,增强说话的表达力。
手势应该自然、灵活,并与演讲内容相协调。
过于夸张或频繁的手势可能会分散听众的注意力,所以要适度地运用。
三、眼神交流演讲时要与听众进行眼神交流,这样可以创造更紧密的联系和共鸣。
眼神交流表明演讲者对听众的关注和尊重,同时也可以观察听众的反应,及时调整演讲的节奏和语气。
四、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身体语言中最直接展示情感的方式之一。
演讲者可以通过面部表情来传递自己的情感态度,与听众建立情感连接。
面部表情应该真实自然,与演讲内容相符合,不要过于夸张或僵硬。
五、姿势的变化适时地改变姿势可以帮助演讲者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增加演讲的互动性。
可以适时走动,转身,或者改变站立位置。
姿势的变化应该与演讲内容相呼应,不要过于频繁或毫无规律。
六、语速和停顿语速和停顿是演讲中非常重要的元素。
演讲者应该在合适的时候放慢语速,以便让听众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演讲内容。
停顿的运用也可以增强演讲的表达力,让听众更加关注和思考。
七、肢体动作的协调性整个演讲过程中,演讲者的身体语言和肢体动作都应该与演讲内容有机地结合。
演讲者的动作应该保持协调和一致性,不要随意或突兀。
通过运用肢体动作,可以更好地传递信息和引起听众的共鸣。
总结:身体语言和演讲动作对于演讲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运用正确的站立姿势、手势、眼神交流、面部表情、姿势的变化、语速和停顿以及肢体动作的协调性,演讲者可以与听众建立更好的沟通和共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演讲的语言动作有哪些
态势语言是演讲者必须具备的一种非口头语言。
它是演讲者通过自己的身体姿态、仪表风度、手势动作、面部表情和服饰打扮等来表达情意、传达信息的一种无声语言,是演讲中不可缺少的直观性因素。
下面是为大家收集关于演讲的语言动作有哪些,欢迎借鉴参考。
也许大家还记得电影《牧马人》中许灵均和李秀芝的对话:“我是个右派。
”“姓郭的大叔跟我说了,他们说你是个好人。
”
许的话表现出直言相告的坦诚、不愿连累善良的秀芝、以及因长期背黑锅而不得不放弃常人之念的无奈、绝望和自卑……这句话意味着:我不能、不敢也不忍娶你。
这时,观众从秀芝的表情和言语中看出,她心领神会了许的话所流露的一切。
秀芝的话反映出孤身飘零他乡而急于“找一碗饭吃”的迫切心情,反映出她根据许此时的“表现”和郭大叔的大实话,做出了淳朴的劳动者自己的判断。
总之,李对许的话做了温柔的反弹:我不在乎,我信任你,我愿意嫁给你。
许闻之不禁悲从中来,失声痛哭。
这段对话具有展示复杂心情的丰富内涵,具有激起心灵撞击的强烈动势,是很有“动作性”的。
可见戏剧动作性远不止举手投足等等,语言也是动作。
“语言动作”主要是指对话能展露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并刺激、影响别人;在内心交流和碰撞中引起双方心情或相互关系的微妙变化,从而推进剧情。
唯有这样才能把“戏”做好,若无语言动作则无“戏”可看。
演戏和演讲,有假戏真做与真“戏”真做之分,是两码事,然而
在基于生活的“语言动作”上却是相通的。
就像观剑而做诗,我们何尝不可从表演艺术中悟出演讲技巧呢?演讲者可以把听众假想为一个同台的“搭档”(但决非演戏),用语言动作打动、说服、感染他,同时根据其反应调节演讲,形成双方内心活动(动作)相互激发的连锁反应,像发展剧情那样把演讲过程向前推进。
下面就试着谈谈演讲的“语言动作”。
演讲稿的“动作性”在一定的戏剧情境下,台词能以一当十,一句话甚至一个字也能多义地折射人物的内心活动,这是因为它主要用言外的潜台词来暗示动作。
而演讲没有舞台对话的条件,要把台词省略的东西补出一些,更多更直接地向听众倾诉。
但演讲语言也并非一览无遗,仍有很多“潜台词”,因此演讲语言都可以在言外蕴含动作。
像描写句、抒情句、反问句、感叹句等等都是富有明显的动作意味的。
这里例举列宁在1920xx年8月的《在全俄教育工作第一次代表大会上的演说》中的一段话:……英法正竭力保持自己的地位。
他们侵犯俄罗斯共和国,把资本主义的弦拉得很紧,紧得就要断了。
甚至资产阶级报刊承认,工人群众的情绪也有了十分明显的转变:在法国,“保卫祖国”的思想遭到破产;在英国,工人阶级宣布“国内和平”破裂。
这就是说,英法帝国主义者已经拿出他们的最后一张王牌,我们可以满有把握地说,这张王牌一定会被吃掉。
冷静的分析足以服人;内在的激情足以动人;言人所欲言,拨开迷雾,给逆境中的人民以巨大鼓舞。
其中意志与情感的动作指向十分明朗,而且显得细致入微而又波
澜起伏:“弦”的比喻是讥讽和蔑视,流畅精短的排比显得举重若轻,吃掉“王牌”的说法显出果断的气魄和必胜的信心。
这段情理交融的话具有反映演讲人内心活动的丰富意蕴,有不少弦外之音,为演讲时的“再创作”——表现“语言动作”提供了基础。
演讲要成为在演讲人的“语言动作”主导和激发下讲、听双方互动的过程。
我们在写演讲稿(或打腹稿、即兴演讲)时应该使之成为一个激发这种“互动”的“动作链”。
三种对话方式带有动作性的演讲语言主要通过三个双向交流渠道进行传递。
一是演讲者的”发话”与听众的态势语言的交流。
比如,形象风趣的论理会使人脑清目明,生动感人的叙述会使人为之动容,新鲜、简洁的语言使人乐于倾听,还要抑扬顿挫,缓急有致,调节和适应听众心理,并察颜观色而寻求更好的表达。
这就如同与不插嘴的人交谈一样。
应该像肯尼迪的一位常年观察家所说的那样:“不管我坐在观众席的哪个位置上,总统他好像总能把我挑出来,然后跟我面对面地说话。
”
二是在“讲”的同时和间隙,双方都用态势语进行“对话”。
如默契的眼神交流,以手势、“道具”以及服饰、风度引起“良性”反应,还有在停顿中沟通。
在态势语的背后是丰富复杂的“心灵对话”。
三是直接对话。
演讲人偶而也与听众做直接而简短的交谈。
多用设问和反问,或交流看法,或进行诱导。
“语言动作”的表现演讲者通常是巧妙结合前两种对话方式把演讲“语言动作”表现出来。
我们不妨从表演艺术中悟出些表现方法。
1.“意念”主导
表演大师金山在《风暴》中扮演的施洋大律师,有一段扣人心弦的演说。
据金乃千回忆:表演者默想着“为工人伸张正义”的强烈意念,以此来主导演讲。
他满腔悲愤、理直气壮地揭穿了惨案的真相,接着慷慨激昂地说道:
工人弟兄们,工人弟兄们!哪一个妻子没有丈夫?哪一个丈夫没有妻子?她没有了丈夫,她的丈夫江有才被魏处长的父亲谋杀了,她难道甘心俯首贴耳地不表示抗议吗?不能!
而对这位妻子悲惨境遇的叙述又是那样婉曲、沉郁。
继而发出惊雷般的呐喊:“这难道公道吗?这难道公道吗?”金山把为工人说话的意念具体化为起伏跌宕的一系列“语言动作”,不仅“点燃了工人的心火”,连台下的观众也仿佛身临其境。
2.挖潜台词
把意念概括为一句话,只是为了说明复杂的内心动作的主要指向而已。
意念主宰着丰富的“语言动作”并被它有血有肉地体现出来。
因此要发掘和表现演讲语言的潜在意味(潜台词)以展示“语言动作”,才能使意念不致落空。
曾扮演屈原的金乃千把“雷电颂”的独白分析如下:
台词:你,你东君是个什么东君!(潜台词:我认识你!你装腔作势的样子,吓不倒我!)别人说你是太阳神,你坐在那马上丝毫也不能驰骋。
(潜台词:你骗了多少人,他们把你捧得比天高,可你是个“死人”!)
正如前苏联电影导演格拉西莫夫所在《电影导演的培养》中所说:“这里的每一句话,不仅是一个分解为种种情感因素和行为意味的言语动作,这里的每一句话都是一种反应、一声射击、一粒子弹。
”
当然演讲稿比台词“白”得多,但决非白开水,总是有余韵的。
把“潜台词”挖出来以展现“动作”岂不更动人?
3.运用语言造型和态势语言
只要挖出潜台词,那么在表现“语言动作”时用什么语言造型手段就是很自然的了。
“不要在外面加上语调,而是要从中悟出语调来。
”(格拉西莫夫语)此外,“语言动作”还要与态势语相结合,可对镜练习,看怎样才得体。
注重“相互关系的交流”人们在交谈时有双重的交流:一是谈话内容的交流,一是特定的相互关系的交流。
后者作为全部交流的基础,暗示、制约着内容的交流,使之显示真正的含义并产生交流效应,这被称为“交流模式”。
戏剧里在人物关系的酝酿中,一句简单台词也会有极丰富的内涵。
演讲者如果与听众进行特殊关系的交流,那么演讲内容在交流时不也能以少胜多、举重若轻吗?“语言动作”既是内容的最佳传递手段,又是这种关系交流的动力和触媒。
这里以蒙哥马利的《告别演说》为例,谈谈双方互相熟悉的情形。
蒙统率英国第八集团军转战多年,与下属的相处也很融洽。
他们是有“特殊关系”的。
请看演讲开头:亲爱的官兵们:
在这里讲话很易激动,但我当努力控制自己。
如果说不下去时,请你们原谅。
朴实平易,并无将军威风;坦露了心里最柔软之处,让人呼吸到患难兄弟般的离情别意:我舍不得离开你们。
多年生死与共,临别时心中感慨万端,有一种说不清道不尽的感觉……这些都是在言外在双方的下意识里交流的,是内心深处没有涛声的巨澜。
在默契的心灵对话中,以不忍走与不忍让他走为指向的复杂的内心动作相互激发、碰撞,从而酝酿、交流着下文所说的“战友”、“朋友”关系。
与其说演讲重温或借助于原有“关系”,不如说此时的“关系”是在演讲人主导的这个时空里由“语言动作”触发和暗示出来的。
如果此时言不由衷话不得体,能有这种“关系”的动人交流吗?
演讲的语言动作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