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流行风教学设计
高中《流行风》音乐鉴赏优秀教案

高中《流行风》音乐鉴赏优秀教案高中《流行风》音乐鉴赏优秀教案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流行风》音乐鉴赏优秀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教育理念音乐欣赏课教学应从学生的兴趣和发展出发,结合音乐生活的时代特点,改革陈旧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以素质教育和主体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充分运用音乐本体语言,使学生真正走进音乐、感悟音乐、理解音乐,使学生学会欣赏通俗音乐。
二、教学内容:人民音乐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音乐鉴赏》第十七单元第三十三节《流行风》。
三、课时:一课时四、教学目标1、聆听《思念》、《懂你》及《好汉歌》,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其题材、体裁及音乐风格。
2、在聆听、感受、体验歌曲的基础上,了解通俗音乐的基本特征,并用健康向上的审美标准认识通俗音乐的社会价值。
五、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讲解和指导,让学生唱出风格,唱出文化内涵。
六、教学方法:采用演示法、激趣法、讨论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八、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播放流行的通俗歌曲《酸酸甜甜就是我》。
(张含韵演唱)2、学生在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二、导入新课:1、用歌曲导入课题:请学生根据课前教师播放的歌曲,回答问题:⑴、这首歌曲曲名叫什么?(《酸酸甜甜就是我》)⑵、是由谁演唱?(张含韵演唱)。
2、结合所学习的音乐知识,思考一下这首歌曲属于艺术歌曲、民歌还是通俗歌曲?(通俗歌曲)3、提问:为什么喜欢通俗歌曲?学生分析并回答。
教师提问后总结并出示课题:好听,易唱易学的歌曲和音乐,比如轻音乐、通俗歌曲、爵士乐、摇滚乐、迪斯科音乐等等。
这些都可以称为通俗音乐。
(创设情景,播放与欣赏内容相关的歌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课题。
)三、新课1、音乐知识:(将音乐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 流行风说课稿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流行风说课稿第三十三节流行风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全一册)第十七单元《新中国的歌》第三十三节《流行风》。
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歌曲《思念》、《懂你》和《好汉歌》。
《思念》这首歌曲表达了人生,离别的思念、惆怅之情。
《懂你》这首歌曲表达对母亲的真挚美好情感,诉说重归母亲怀抱的热望。
《好汉歌》歌曲粗犷、豪放。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我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两点)2.教学目标:①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及音乐风格。
②引导学生了解通俗音乐的基本特征,并用健康向上的审美标准认识通俗音乐的社会价值。
(为了更好的完成以上目标,我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3.教学重点、难点:通过三种类型歌曲的聆听,研究各自不同的风格与特点,挖掘歌曲的内涵。
二、说教法说学法高中的学生,知识结构完整、有一定的艺术修养。
我选用的教法是参与互动式教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达到视觉听觉的高度结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将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下面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三、说教学过程(1)导入部分:从学生熟知的音乐开始,首先播放当下最红的流行歌曲《新不了情》,营造氛围,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
(2)过度语言:在形形色色的流行音乐中,存在着演唱方法和演唱风格各异的现象,接下来我们就通过鉴赏几首歌曲,具体来感受和体验其演唱风格。
带着问题欣赏歌曲,发现歌曲结构、理解歌曲特点,挖掘歌曲内涵。
①首先欣赏女生独唱《思念》。
之后提问学生: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表达了人生,离别的思念、惆怅之情)。
然后让学生认识歌曲结构。
通过分析歌曲结构(A+B),①A段:(在较低音区娓娓道出思念之情)B段:(渐向高音区,跳跃跌宕,情绪更显激动,呼唤似的唱出无可奈何的哀怨)让学生了解常见的通俗歌曲写法,即“开始低吟,继而高唱,在延长的高音上结束。
《第三十三节 流行风 》学历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流行风》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高中音乐课程《流行风》”,主要围绕流行音乐的风格特点、发展历程及文化影响进行探讨,通过学习第一课时,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流行音乐的概念及其在音乐文化中的地位。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流行音乐的基本概念,了解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及主要风格特点。
2. 技能与操作:通过聆听、分析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表达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流行音乐的价值,理解其作为文化传播媒介的作用,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
三、评价任务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互动情况及对音乐作品的反应,评价其学习态度和合作能力。
2. 作品鉴赏评价:通过学生对流行音乐作品的鉴赏分析,评价其音乐鉴赏能力及对音乐风格特点的把握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价:根据学生完成的检测与作业,评价其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流行音乐文化的理解深度。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流行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流行音乐的概念、发展历程及主要风格特点,使学生对流行音乐有初步了解。
3. 作品欣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流行音乐作品,让学生聆听并分析其风格、旋律、节奏等特点。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流行音乐的魅力及对生活的影响,分享自己喜欢的流行音乐作品及理由。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内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流行音乐的价值和文化意义。
五、检测与作业1. 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流行音乐基本概念及风格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收集并分析一首自己喜欢的流行音乐作品,写出自己的鉴赏分析报告。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应对本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2. 学生反思:学生应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改进。
《第三十三节 流行风 》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流行风》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和基本观点。
2. 掌握流行音乐的风格和特点,如摇滚、流行、电子舞曲等。
3. 通过欣赏和演唱流行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类型的流行歌曲,分析其音乐特点和风格。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素养,让他们能够自主分辨不同类型音乐的曲直。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流行歌曲的音频文件,包括不同风格和类型的歌曲。
2. 准备用于教室讨论和表演的道具,如吉他、音响等。
3. 安排教室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室讨论和表演。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流行音乐的基本观点和风格特点,掌握音乐鉴赏的基本方法,提高声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为《流行风》教学设计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为:1. 了解流行音乐的基本观点和特点;2. 掌握流行音乐的分类和代表作品;3. 学会欣赏流行音乐,提高声乐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如下:1. 导入:通过播放几首流行歌曲,引导学生思考流行音乐的魅力所在,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介绍流行音乐的基本观点和特点:教师详细讲解流行音乐的定义、产生背景、特点以及与其他音乐类型的主要区别。
3. 流行音乐的分类和代表作品介绍:教师详细介绍流行音乐的分类方法,包括摇滚、民谣、流行、R&B、Hip-hop等,并举例说明不同风格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4. 欣赏歌曲:学生通过听赏不同的流行歌曲,进一步了解流行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师可以选择不同风格的歌曲,让学生欣赏并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编曲等方面。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心得,培养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6. 教师点评和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鼓励学生继续关注流行音乐的发展和变化。
7. 安置作业:学生回家后自行搜索更多优秀的流行歌曲,并在下次课上与其他同砚分享,以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第三十三节流行风》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流行风》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流行音乐的基本要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2. 学生能够分析和表达流行音乐的情感表达,并能够用乐器或人声进行简单的旋律创作。
3. 通过流行音乐的学习,增强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和欣赏流行音乐的要素,并进行简单的创作。
2. 难点:理解流行音乐中复杂的情感表达,以及如何将这些情感表达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流行音乐作品,包括音频、视频和乐谱。
2. 准备一些简单的乐器或教学软件,以便学生可以实际操作。
3. 提前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对流行音乐的喜好和认知,以便更好地引导他们学习。
4. 布置作业,让学生在家中尝试创作简单的流行音乐片段,以便在下次课堂上展示和讨论。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流行音乐的基本特点,掌握流行音乐的分类和常见的演唱形式,并能够初步欣赏流行音乐。
1. 导入环节:通过播放一首流行歌曲,让学生讨论对这首歌曲的感受,从而引出流行音乐的主题。
2. 新课讲授:(1)流行音乐的基本特点:节奏明快、贴近生活、易于传唱等。
通过举例说明这些特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流行音乐的特点。
(2)流行音乐的分类:流行歌曲、流行器乐、流行说唱等。
通过介绍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让学生了解流行音乐的丰富多样性。
(3)流行音乐的演唱形式:独唱、合唱、伴唱等。
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演唱形式,以便更好地欣赏流行音乐。
3. 课堂互动:通过小组讨论、发言等形式,让学生交流自己对流行音乐的看法和理解。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观点和看法进行点评和引导,增强师生互动。
4. 拓展延伸:播放一些经典流行歌曲,让学生初步欣赏并讨论歌曲的特点和价值。
引导学生了解流行音乐的历史和发展,以及与时代背景和社会文化的关系。
5. 作业布置:让学生搜集一些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并在课堂上分享。
通过这一环节,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流行音乐,增强对流行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高中音乐面试《流行风》教案

高中音乐面试《流行风》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音乐教材《音乐鉴赏》第七章第三节《流行风》。
内容主要包括流行音乐的发展历史、流行音乐的风格特点以及流行歌曲的演唱技巧。
具体章节内容涉及流行音乐的定义、起源、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流行音乐与其它音乐类型的区别以及流行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的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认识流行音乐的风格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 通过学习流行歌曲的演唱技巧,培养学生的歌唱表现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流行音乐的风格特点和演唱技巧。
2. 教学重点:流行音乐的发展历史及代表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吉他、音响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流行音乐,让学生感受流行音乐的魅力,引发学习兴趣。
教学细节:播放周杰伦的《青花瓷》,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
2. 讲解流行音乐的发展历史及代表作品。
教学细节:从20世纪初的爵士乐、摇滚乐、民谣到现代的流行音乐,介绍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3. 分析流行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细节:以周杰伦、邓紫棋等歌手为例,分析其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
4. 演唱技巧讲解与示范。
教学细节:邀请一位专业歌手现场示范流行歌曲的演唱技巧,如气息控制、共鸣等。
5.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并演唱流行歌曲。
教学细节: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首流行歌曲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细节:让学生复述流行音乐的发展历史、风格特点及演唱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一首你喜欢的流行歌曲,从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进行阐述。
答案要求:不少于500字,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
2. 拓展延伸:观看一场音乐会或音乐节目,了解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反思自己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人音版高中音乐必修音乐鉴赏第17单元第33节流行风教案 (2)

高中音乐鉴赏《流行风》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思念》、《懂你》及《好汉歌》的聆听,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中陶冶情操。
2、在聆听、感受、体验歌曲的基础上,了解通俗音乐的基本特征,并用健康向上的审美标准认识通俗音乐的社会价值。
3、聆听《思念》、《懂你》及《好汉歌》,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其题材、体裁及音乐风格。
教学重点:通过对三种类型歌曲的聆听对比与演唱,研究各自的不同风格结构与特点,挖掘歌曲的内涵。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多角度、客观地评价鉴赏不同类别的通俗歌曲。
教学方法:采用演示法、讨论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
教具准备:多媒体、钢琴、音乐影视资料、课件等。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组织教学播放音乐学生有秩序的进入多媒体
教室.
随着音乐进教室,
营造学习氛围.
情景创设播放一些通俗歌
手的照片,以音
乐做为背景。
师问:这些歌手都是演唱什
么歌曲的?
(通俗歌曲)
从学生熟悉的喜
欢的歌星开始,导
入新课《流行风》。
高中音乐鉴赏《流行风》教学设计2篇

高中音乐鉴赏《流行风》教学设计高中音乐鉴赏《流行风》教学设计精选2篇(一)教学目标:1. 了解流行音乐的背景和特点;2. 学习欣赏流行音乐《流行风》;3. 分析歌曲的曲式和歌词,理解歌曲的意义和主题;4. 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批评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流行音乐简介:流行音乐的发展背景及其特点;2. 欣赏《流行风》:学生集体欣赏《流行风》,感受音乐所传达的情绪和意义;3. 歌曲分析:分析《流行风》的曲式、歌词和主题;4. 学生讨论:学生个体或小组讨论,分享对《流行风》的理解和感受;5. 创作活动:鼓励学生以《流行风》为参考,进行创作活动,创作自己的流行音乐作品;6. 批评鉴赏:引导学生批判性地欣赏音乐,讨论音乐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让学生回顾流行音乐的发展背景,并引发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兴趣。
2. 欣赏《流行风》:播放《流行风》,让学生仔细聆听,体验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
3. 歌曲分析:讲解《流行风》的曲式,解析歌词的意义和主题,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
4. 学生讨论:学生个体或小组讨论,分享对《流行风》的理解和感受。
5. 创作活动:鼓励学生以《流行风》为参考,进行创作活动,创作自己的流行音乐作品,并展示给全班。
6. 批评鉴赏:引导学生批判性地欣赏音乐,讨论音乐作品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培养学生的音乐品味和批评思维能力。
7. 总结:对整堂课进行总结,概括流行音乐的特点和《流行风》的特色。
教学资源:1. 音乐播放设备;2. 《流行风》音乐文件;3. 课件或海报展示相关音乐知识;4. 学生创作的音乐作品展示。
评估方式:1. 学生平时参与讨论和创作的表现;2. 学生对《流行风》的理解和分析;3. 学生创作的音乐作品的创意和质量。
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社团或音乐活动,拓宽音乐欣赏和创作的机会;2. 引导学生学习其他流行音乐经典作品,扩展音乐鉴赏的广度和深度;3. 组织音乐比赛或音乐会,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
人音版高中音乐《流行风》教学设计

人音版高中音乐《流行风》教学设计1. 教材简介本教学设计所选取的教材为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人音版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教材》中的《流行风》。
《流行风》是一本贴近学生生活、突显流行音乐元素的教材,通过对当代流行音乐的解读和分析,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表演和创作。
本教学设计将结合教材的特点和教学目标,设计一节《流行风》的音乐教学课。
2. 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达到以下目标:•听懂“醒”的曲式结构和音乐元素,并能作出简单演奏或合唱;•能运用简单的乐理知识和编曲技巧,对“醒”进行简单的编曲创作;•通过学习流行歌曲,了解流行音乐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3. 教学内容及方法(1)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 歌曲分析通过首先进行歌曲分析,让学生了解“醒”这首歌曲的结构、旋律、和声、节奏等方面的元素,为后续的编曲创作打下基础。
2.编曲创作让学生运用乐理知识和编曲技巧,对歌曲进行简单的编曲创作。
以组合方式完成,实现对全曲的改编。
不仅能够让学生从“手把手”的角度了解到歌曲的编曲技巧与方法,同时也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及演奏创作意识。
3. 歌曲演唱在学生完成编曲创作后,学生便能以独唱、合唱、管弦演奏等方式表达自己的作品。
最终达到对“醒”的熟练演唱并能进行简单的编曲创作。
(2)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包括以下两个部分:1. “教师讲授+学生合作”式教学将教师讲解介绍歌曲的基本元素,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名字含义,并了解歌曲的节奏、旋律、和声、乐器演奏等音乐要素;之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编曲创作。
2. “学生学习+老师点评”式教学在学生进行编曲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应时时刻刻对学生的进度进行关注,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分析和点评,指导学生在创作方面的不足之处。
4. 教学时长及教材准备(1)教学时长本节课的教学时长为120分钟。
(2)教材准备•教师需准备一台电脑和音响设备,以便播放歌曲;•教师需准备乐器,如吉他、贝斯、鼓等,为学生提供演奏使用;•学生需要准备写曲用的工具,如乐谱纸、铅笔、橡皮等。
《流行风》教学设计-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十七单元

。
2、通过教师的同步解说让学生了解历史,体会音乐的魅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悟历史的厚重,时代赋予音乐的意义以及音乐对时代的作用。
2、理解每个时代的流行音乐所代表的含义。
3、使学生深刻体会音乐的作用,激发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学生特征
现在的学生都特别喜欢流行音乐,高中生也是,日常生活中都有自己喜欢的歌手和歌曲,但并没有一个合适的方向、标准去判断,而现在好多的流行歌曲比较浮躁,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这节课用聆听不同时代的音乐从而让学生了解历史的厚重及感受音乐的魅力。
教学难点
深刻理解不同时代的音乐风格。
通过教师的解说让学生加深了解各个时代的历史,从而理解不同时代所造就的音乐流行风。
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
知识点
编号
学习
目标
媒体
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
作用
使用
方式
所得结论
占用
时间
媒体
来源
17.33-1
17.33-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7.33-3
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课件1
70年代的《小城故事》、80年代的《思念》、90年代的
《懂你》《好汉歌》、一直穿越到自己的时代00后的
《时间煮雨》
2、直观感受历史的变迁。
1、感悟历史的厚重,时代赋予音乐的意义以及音乐对时代的作用。
2、理解每个时代的流行音乐所代表的含义。
3、从而更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并愿意为自己的时代而努力。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拓宽视野,能从多角度欣赏流行歌曲。
学
习
目
标
描
述
知识点
流行风教学设计-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流行风》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第十七单元第三十三节《流行风》。
其中次要内容是流行音乐的相关知识,这一节内容在教材中曾经是最初几节课了。
在整本教材鉴赏中基本上都是严肃的古典音乐或者是传统的民间音乐,只需这独一的一节讲到了浅显音乐。
它在整本教材中所占的部分是极少的。
但是在先生的生活中,所接触到的音乐却绝大部分是流行歌曲,也就是流行音乐。
而先生对于流行音乐的了解很少很少,对于流行音乐中的商业化的、格调低下的作品缺乏辨识能力。
所以这一节课就需求引导先生去正确认识和了解流行音乐。
(一)教学目的:①聆听《怀念》、《懂你》及《好汉歌》,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其题材及音乐分格。
②在聆听、感受、体验歌曲的基础上,了解浅显音乐的基本特点,并用健康向上的审美标准认识浅显音乐的社会价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①重点;感受体验歌曲情绪,进步先生审美能力,了解浅显音乐的基本特点。
②难点;引导先生用健康向上的审美标准选择浅显音乐。
二教学方法1、成绩聆听法;带着成绩聆听作品,更容易使先生集中留意力,在欣赏的同时考虑成绩。
2、主题模唱法;会唱的旋律,听赏时更容易辨认作品,同时能进步学习的兴味。
在本课中,我请先生唱《怀念》的B部分,加深先生的印象。
3、视觉图象法;经过视听结合,避免枯燥的说教,把抽象的内容抽象化,使先生更容易理解作品。
从《懂你》的视频中,感受母爱的伟大。
4、对比欣赏法;对于不同的旋律,先生难以理解的,经过对比的方法,使先生从比较中找区别。
在作后的拓展中,三种唱法的不同,就是从比较中区别的。
三学情分析学情分析;从高中生的心思特点来看,先生的思想能力较强,想象力丰富,知识结构比较残缺,而且曾经有了本人的认识与想法,教师所选的教材必然要调动先生的积极性,随着时期的发展,先生认知的需求量不断在添加,他们需求的不只是课本上的知识和老师单一的口头传授,更希望了解他们理想生活中处处可以接触到的浅显歌曲,但是他们虽然喜欢唱、听浅显歌曲,却不能正确的理解、评价浅显歌曲作品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所以教师让先生在课堂上从正面来接触浅显歌曲,积极引导先生去体验学习,置信先生经过对浅显歌曲的学习、了解、比较、鉴别、他们的审美判断力必然会逐渐进步和构成。
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第33节 流行风》教学设计

第33节流行风教学要求:(一)聆听《思念》、《懂你》、《好汉歌》,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其题材、体裁及音乐风格。
(二)在聆听、感受、体验歌曲的基础上,了解通俗音乐的基本特征,并用健康向上的审美标准认识通俗音乐的社会价值。
教学过程:一、导入:20世纪的音乐是多元化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通俗歌曲已成为同学们音乐文化的重要内容,但同学们对通俗歌曲是如何理解、认识的呢?你最喜欢的通俗歌曲有哪些?最喜欢的歌手又是谁呢?为什么?请几位同学来聊一聊。
通俗音乐就象巨大的磁场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同学们能对作品的情感、意蕴有较好的理解,对歌手有较为妥当的评价,让老师从中扩大了视野,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那同学们知道吗?是哪一位通俗歌手在南斯拉夫举行的第四届贝尔格莱德国际音乐节流行歌曲大赛上,获得第三名,为中国流行歌坛走向世界,突破了零的记录呢?(学生不知道的话,还可启发她当时唱的歌曲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二、新课教学:(一)歌曲《思念》1、介绍毛阿敏这位歌手就是毛阿敏,1987年她获得了这个国际性的奖项。
1988年,她参加春节联欢晚会,以歌曲《思念》一举成名,成为当时中国歌坛的第一天后。
那时候,在座的同学们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上吧?1992年年底,她加盟海外唱片公司,跻身于国际级歌手之列。
她是谷建芬的得意门生。
2、谷建芬介绍谷建芬何许人也?我来唱一些优美的旋律大家就一定不会陌生了,唱《校园的早晨》、《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烛光里的妈妈》、《歌声与微笑》、《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国》、《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我想唱》、《妈妈的吻》、《采蘑菇的小姑娘》、《滚滚长江东逝水》等一句,让学生说出歌名,这些都是作曲家谷建芬的作品。
(也许有的歌曲对有的同学来说不是很熟悉,但对你们的父母来说肯定是耳熟能详的。
)3、聆听《思念》今天我们来聆听由著名词作家乔羽作词,谷建芬作曲,毛阿敏演唱的,1988年联欢晚会上一炮打红的通俗歌曲《思念》。
人音版高中音乐流行风——中国通俗音乐教学设计

人音版高中音乐流行风——中国通俗音乐教学设计高中音乐课程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提高音乐欣赏能力的重要课程之一、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选择中国通俗音乐作为教学内容,以其独特的流行风格和音乐元素吸引学生的兴趣。
以下是一份针对高中音乐课程的中国通俗音乐教学设计,共分为四个部分。
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学习中国通俗音乐的基本音乐元素和形式结构;3.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4.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历程:从20世纪初的流派阐述到现代的流行曲风;2.中国通俗音乐的音乐元素:包括旋律、和声、节奏、乐器和歌词等;3.中国通俗音乐的形式结构:单曲、套曲、串曲等不同形式的组织结构;4.知名的中国通俗音乐作品:通过欣赏和分析歌曲来了解不同年代的音乐作品。
三、教学方法和过程:1.导入:播放一段中国通俗音乐的片段,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2.讲解:通过PPT或音乐欣赏,介绍中国通俗音乐的发展历程和特点;3.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中国通俗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和欣赏,记录歌曲的特点和音乐元素;4.分享讨论:小组之间进行分享和讨论,了解不同作品的差异和特点;5.团体创作:每个小组创作一首中国通俗音乐的曲目,包括歌词、旋律、和声等元素。
可以使用乐器或电子设备进行演奏和录制;6.表演和反馈:每个小组在班级中表演自己的创作,并邀请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反馈。
四、教学评价:1.学生的理解程度: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创作作品来评价学生对中国通俗音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2.学生的合作能力: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和创作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3.学生的表演和演奏能力:通过学生的表演和演奏来评价他们的音乐表达和技巧;4.学生的创造力:评价学生的创作作品的原创性和创新性。
通过这样一份中国通俗音乐的教学设计,可以培养学生对中国音乐文化的认知和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和表达能力。
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第三十三节:流行风》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第十七单元《第三十三节:流行风》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
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1、赏析通俗歌曲《懂你》、《思念》并能够演唱
2、理解通俗歌曲的多元化表现形式
3、了解通俗音乐的定义及其特点
2学情分析
这节课实质上是本册教材声乐作品鉴赏的一次小节,把前面学过的艺术歌曲、民歌及本节的流行歌曲进行汇总比较研究,以提高学生对三种声乐类型歌曲的不同风格的认识。
通俗音乐,一般指结构短小、轻松活泼、通俗易懂的声乐或器乐作品。
它与精心创作、经过长期历史检验而成为传世经典的古典音乐、民间音乐不同,许多都随着社会文化思潮的变迁而流行或消逝。
其中更有不少商业化的、格调低下的庸俗作品。
《思念》歌曲表达了人生离合带来的失落和哀怨,借偶然飞临窗口的蝴蝶
引出“为何你一去便无消息了,直把思念积压在我心头”的惆怅。
用蝴蝶比喻友情的美丽和稍纵即逝。
《懂你》这首歌最初是电影九香的插曲。
它表现了一个母亲为抚养子女含辛茹苦、甘于奉献的伟大情怀。
3重点难点
1、提高对通俗歌曲的鉴赏能力。
《流行风》教案

《流行风》音乐鉴赏任课教师:________[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人音版)[课题] 音乐欣赏第17单元三十三节《流行风》[课时] 一节课[对象] 高中生【教学目标】(1)聆听《思念》《懂你》及《好汉歌》,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其音乐风格。
通过鉴赏和比较,懂得欣赏和区分通俗歌曲和艺术歌曲、民间歌曲的不同风格和特征。
(2)在聆听、感受和体验歌曲的基础上,了解通俗音乐的基本特征,并用健康向上的审美标准认识通俗音乐的社会价值,能够投入真情实感的,自信的演唱自己喜好的歌曲。
【教学内容】1、《思念》2、《懂你》3、《好汉歌》【教学理念】在设计“流行风”这一课时时,我力图通过聆听、介绍分析、探讨、学生表演,大合唱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和表现音乐的美,体现音乐以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时间,增强创造意识,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化这个基本概念,并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学重点】通过鉴赏这三首歌曲,研究其各自不同的结构和特点,挖掘歌曲的内涵。
【教学难点】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用心体验和欣赏“流行风”,真正意义上理解“流行风”。
喜爱“流行风”。
【课堂教具】多媒体、影视资料、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自我介绍。
2,以“流行”这个词展开讨论开始导入课题。
问:请同学说说对“流行音乐”的理解。
它包含哪些音乐风格。
答案:流行音乐:是指那些结构短小、内容通俗、形式活泼、情感真挚,并被广大群众所喜爱,广泛传唱或欣赏,流行一时甚至流传后世的器乐曲和歌曲。
主要风格:通俗音乐、爵士乐、乡村音乐、说唱音乐、摇滚乐等等。
3,播放现在最流行的,地球人再也阻止不了的《最炫民族风》,先活跃起课堂气氛。
让同学们想想这是属于哪种风格的流行音乐。
4,简单介绍这首歌这首歌,属于通俗音乐,然后说明通俗音乐的定义:通俗音乐泛指一些通俗易懂的、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而又传播较广的音乐。
高中音乐面试《流行风》精品教案

高中音乐面试《流行风》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高中音乐教材《音乐鉴赏》第七章《流行音乐》的第二节《流行风》。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流行音乐的定义、特点、分类及代表作品,着重分析华语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色。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流行音乐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代表作品,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 通过分析华语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使学生认识到流行音乐与时代背景、社会文化的紧密联系。
3. 培养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创作潜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流行音乐的艺术特色及其与社会文化的联系。
教学重点:流行音乐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代表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吉他、谱架等。
学具:教材、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周杰伦的《青花瓷》,引导学生感受流行音乐的魅力,提出问题:“你们觉得这首歌属于哪种类型的音乐?它有什么特点?”2. 知识讲解:(1)流行音乐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代表作品。
(2)华语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及艺术特色。
3. 实践情景引入:(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喜欢的流行歌手和歌曲,分析其音乐风格。
4. 例题讲解:(1)题目:分析周杰伦的《青花瓷》属于哪种流行音乐风格。
(2)讲解:从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2)歌曲:《平凡之路》(朴树)、《演员》(薛之谦)、《消愁》(毛不易)六、板书设计1. 流行音乐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代表作品。
2. 华语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及艺术特色。
3. 例题解答:周杰伦《青花瓷》的音乐风格分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从旋律、节奏、歌词等方面进行阐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完整,学生是否能够掌握流行音乐的基本概念和艺术特色。
2. 拓展延伸:(1)推荐学生课后欣赏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鼓励学生尝试创作流行歌曲,激发创作潜能。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公开课教案第三十三节:流行风

《流行风》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音乐知识渗透——通俗音乐的概念及特点;2.歌曲赏析《好汉歌》、《思念》、《父亲》;3.拓展、讨论。
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聆听《好汉歌》、《思念》及《父亲》,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理解音乐内容及意境,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其题材、体裁及音乐风格;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有感情的演唱一首中国通俗歌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交流、创作、演唱等活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聆听、感受、体验歌曲的基础上,了解通俗音乐的基本特征,并用健康向上的审美标准认识通俗音乐的社会价值。
三、教学分析教材选自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第33节《流行风》。
在中职生的课外生活中,经常会听见放通俗音乐,唱通俗歌曲的声音,他们其实是打心眼里热爱音乐的,通俗音乐是她们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虽然喜欢唱、听,但对于通俗音乐知识的了解却很少,对于通俗音乐中的商业化的、格调低下的作品缺乏辨识能力。
所以引导学生去正确认识和了解通俗音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节课,所以我为我们中职生设计了本节音乐鉴赏课。
教材里的歌曲流行时间比较久远,学生会有距离感,不过可以让学生体会越是经过时间检验的,才是真正流行的。
一般学生在展现自我方面缺乏自信,教师应以鼓励为主。
为了课堂效果更好,我另外选了一首学生们比较熟悉的歌曲《父亲》。
1.教学重点:通过对歌曲的聆听对比与演唱,探讨歌曲结构与特点,挖掘歌曲的内涵。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积极理解、参与、体验音乐,大胆自信的表演流行歌曲。
3.教学方法:聆听欣赏、演示举例、启发探讨及师生相关的演唱参与活动4.教学教具:多媒体、课件、音乐影视资料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通过歌曲《最炫民族风》,引出课题流行风,结合歌曲探讨,铺垫通俗音乐的特点。
(二)欣赏——感受与体验1.欣赏歌曲《好汉歌》①《好汉歌》是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歌,该曲纯朴、粗犷、豪放,生动表现了“梁山好汉们”的豪爽不羁、讲义气的性格。
:流行风-人音版必修 《音乐鉴赏》教案

流行风-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流行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了解各种流行音乐的种类、特点及代表作品。
2.掌握流行音乐的创作方法和演唱技巧,提高音乐素养和表现力。
3.培养学生对优秀流行音乐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思维,提高音乐鉴赏水平。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1. 流行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各个时期的流行音乐特点及代表作品。
•流行音乐与社会文化、时代背景的关系。
•流行音乐与其他音乐风格的交融和创新。
2. 流行音乐的创作方法和演唱技巧•节奏、旋律、和声、曲式及歌词等方面的创作技巧。
•演唱技巧、表达力和音乐表现力的提高。
3. 流行音乐的欣赏和批判思维•听歌识曲、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心理寓意。
•根据音乐的风格、曲式、歌词和歌手表演等方面分析歌曲,提高音乐品味和鉴赏水平。
注意事项: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分组讨论法、听歌分析法、展示演示法、学生自主学习法等。
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流行音乐的起源与发展1.教师介绍流行音乐发展历程,并播放相关音乐。
2.学生就各自喜欢的音乐风格进行讨论和分享。
3.制定小组任务,进行音乐作品分析和交流,探究音乐风格与时代文化关系。
第二课时:流行音乐的创作方法和演唱技巧1.教师介绍流行音乐的制作过程和创作技巧,分别从旋律、和声、节奏创作方法、歌曲演唱等方面进行学习。
2.小组分工合作,设计一首流行歌曲的创作计划,演唱合唱和观摩寻找优秀作品。
第三课时:流行音乐的欣赏和批判思维1.教师介绍流行音乐的欣赏要领和批判思维,并进行互动讨论。
2.听歌分析法,分别从歌词、歌曲演唱等方面,进行音乐作品分析和解读。
3.学生设计音乐作品展示和分享,提高音乐鉴赏水平。
五、教学评估通过考核学生听课笔记、课后作业、分组讨论和小组展示等多个方面来考评学生的掌握程度和专业水平。
六、教学反思本教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精神,增强学生的音乐理解和创作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鉴赏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风》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通过对三首歌曲的聆听对比与演唱,研究各自的不同风格结构与特点,挖掘歌曲的内涵。
【教学难点】
让学生积极理解、参与、体验,表现“流行风”用卡拉OK的形式,演唱这几首歌曲。
【教学教具】多媒体、视频资料、卡拉OK的伴奏、课件等。
【教学设计】我在设计“流行风”这一课时,力图通过用聆听、对比、分析、探讨、演唱等方法,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演唱方法和风格特征,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美,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这四个基本理念,并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
一、组织教学:
1、播放流行的通俗歌曲《最炫民族风》(歌曲大家熟悉,曲风热情,可以提前活跃气氛)
2、学生在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二、导入新课:
1、师生问好
2、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是听着一首非常热情、动感的流行歌曲进入了我们的音乐课堂,这首前几年就非常流行的《最炫民族风》到一听起来,还是让人感觉精神焕发、激情澎湃,那这么有魅力的歌曲它是属
于艺术歌、民歌、还是通俗歌曲呢?(通俗歌曲)对!通俗歌曲也称流行歌曲,属于通俗音乐(见课件)
老师知道同学们都非常喜欢流行歌曲!有没有同学可以演唱一下你喜欢的流行歌曲?(请部分同学演唱一些他们喜欢的流行歌曲,唱完给予鼓励)。
同学们演唱的歌曲都非常好听,看的出来同学们是发自内心的喜欢这些流行歌曲,那么老师也非常喜欢流行歌曲,那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流——行——风》。
三、精品欣赏
1、《思念》每个年代都有代表着它们时代特点的流行歌曲,刚才听了同学们演唱了这么好听的流行歌曲,老师不禁也想给大家演唱一首老师喜欢的流行歌曲,老师演唱的是一首非常经典的通俗歌曲《思念》。
(演唱)
这首《思念》是我们那个年代非常流行的的歌曲,自从毛阿敏在1988年春晚演唱之后,深受广大青年听众的热烈欢迎,从此歌坛上刮起了流行风,成为我国通俗歌曲创作中的成功之作。
这首歌曲创作于1987年,作者乔羽借偶然飞临窗口的蝴蝶引起对朋友的思念之情,那么这蝴蝶指的是?(友情也可以是爱情,总而言之是人们心中最宝贵那份情感)那么同学们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一种情感呢?学生讨论回答后老师一句话总结。
(离别伤感、激动、哀怨)师:这首歌曲是用激动、哀怨的演唱风格,表达了人生离别的思念和惆怅之情。
2、《懂你》通俗音乐源于生活,反映生活。
有的讲述友情,有的诉说爱情,那最伟大的就是?亲情!好,让我们来看一段视频(观看视频),这段视频是不是非常感人啊?让我们一起欣赏一首关爱母亲的歌曲《懂你》。
在欣赏的同时请同学们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歌曲的演唱情绪如何?
2)、歌曲表达了怎样的一种情感?
师:同学们这首歌曲的演唱情绪是?(深情、爱恋)表达出对母亲怎样的情感?(学生回答)师:歌曲用深情爱恋的演唱风格,表达了对母亲真挚美好的情感。
下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歌曲:这首歌曲为两段体。
A段的开始,以一引一顿的韵律在低声曲唱出对母亲劳累、苍老“一步一步孤独背影的一种酸楚、疼爱的心情。
B段从“风霜遮盖了笑颜”起,节奏逐趋紧凑与第一段形成对比,在爱已无声的“声”字上的长音把歌曲推向高潮——“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把对母亲的爱爆发出来了。
接着旋律又回到了平静的吟唱,唱出“依偎在你温暖寂寞的怀里”“告诉你,我其实一直都懂你”的主题思想。
我们今天也来演唱一下这首歌曲,更加深切地体会一下母爱.
1)跟着原唱小声的哼唱,熟悉一下旋律,老师可以轻轻跟学生一起哼唱
2)、播放伴奏,让我们有感情的演唱这首歌曲。
(课件伴奏可以直接用MP3伴奏)通过对这首歌曲的欣赏学习,看着视频中的母亲为抚养子女,含辛茹苦
的画面,同学们肯定有所感触对吗?谁能起来说一说这首《懂你》带给你的感触吗?
(思考,小组讨论),刚才听到同学们的心声,老师特别感动,知道你们都这么懂事,我想你们的父母肯定很欣慰。
老师作为一个母亲,最理解你们的父母。
其实,让她们最感到欣慰的就是你们能够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这段视频里的故事和这首关爱母亲的歌曲,都反映了一个什么社会问题?(反映了整个社会对道德、亲情、文明的再度呼唤)。
3、《好汉歌》刚才我们欣赏的这两首通俗歌曲都是注重情感表达的。
委婉、细腻。
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首风格完全不同的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歌?《好汉歌》。
同学们仔细聆听,它们有何不同?(欣赏)这首《好汉歌》演唱风格是?粗犷,豪放的。
生动表现了?(学生回答)“梁山好汉”的豪爽不羁,讲义气的性格。
接下来,同学们再听一首,在前面课程中,我们欣赏过的一首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仔细聆听《好汉歌》的旋律与这首《王大娘钉缸》的旋律,有什么相像之处?(欣赏)
同学们这两首歌曲的旋律是不是很相像啊?尤其是(呀儿吆)那部分特别像。
好,同学们再来看《好汉歌》旋律(海儿呀,依儿呀,哎嗨哎嗨依儿呀)是不是非常相像?这首《好汉歌》的有些旋律,就是曲作者赵季平,取材于这首河南民歌《王大娘钉缸》。
正是采用了这首民歌的风格,使音乐有了浓郁的地方风味,让人听起来既新鲜又亲切。
这是一首具有创新意识,又不脱离民族传统风格的歌曲,具有通俗与民间歌曲相融合的特点。
因此,这首歌曲以特有的风格传遍大江南北。
类似这样的歌曲还有很多。
所以说,民间歌曲是通俗歌曲创作的源泉。
民间歌曲是源,其它歌曲是流。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好汉歌》的演唱风格,这首歌曲是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八度大跳是这首歌曲的特点,在演唱这首歌曲时同学们记住:音高、力度一定要到位,该空的拍子一定要空出来,节奏要紧凑。
好,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
五、小结下课:不知不觉今天的课已经结束了,希望流行音乐能伴随我们更加快乐的学习、生活,更好的享受流行风为我们带来的清流!下课!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