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扎实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常铁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对于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综合素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社会事业包括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人口和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和领域。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如何,与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发展需要密切相关。
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纷纷把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建设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在发展政策和投资安排上都加大了支持力度。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对困难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建设覆盖城乡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医疗救治服务体系,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加大对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支持力度;健全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加强对农村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
但也要看到,我国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还相对滞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继续把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着力点,努力解决好农村社会事业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
应该说,我国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面临着重要机遇和有利条件。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基本具备加大力度扶持“三农”和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的物质基础;各地区各部门进一步提高了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性的认识,重视程度不断增强,农村社会事业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明显提升;农民对社会事业的发展需求不断增长;同时,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创新,也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机制保证和强大动力。
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要转变发展观念和创新发展模式,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繁荣农村文化事业,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
一是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应着力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力度,促进城乡义
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力度监管和规范农村学校收费,进一步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与此同时,还应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增强办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二是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应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并不断增加投入,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有条件的地方,可对乡村医生实行补助制度。建立与农民收入水平相适应的农村药品供应和监管体系,规范农村医疗服务。加大农村地方病、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力度。增加农村卫生人才培养的经费预算,组织城镇医疗机构和人员对口支持农村,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农村卫生事业。
三是加快农村文化建设。应增加对农村文化发展的投入,加强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发展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基层服务点,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为农村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创造条件。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保护和发展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农村文化生活的载体和手段,引导文化工作者深入乡村,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扶持农村业余文化队伍,鼓励农民兴办文化产业。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抵制腐朽落后文化。
四是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应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积极扩大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和西部地区计划生育“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实施范围。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五是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发农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传统美德,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农村形势和政策教育,认真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积极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村镇创建活动。
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第一,加强规划指导,促进新农村社会事业有序建设和科学发展。为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促进作用,一要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尊重自然规律、经
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分步实施。二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条件,形成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三要按照城乡统筹和区域覆盖的原则,制订基本社会事业设施配置标准,合理布局农村中小学、乡镇卫生院、计划生育服务站等社会事业基层机构。四要突出前瞻性,既要适应农村人口结构变化、劳动力转移、城镇化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的趋势,又要从现实条件和可能出发。五要建立社会化的绩效评估制度,实行自我评估与外部评估相结合,健全监督和问责机制。
第二,加大投入和资金整合力度,建立与新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适应的财政保障机制。应科学调整分配格局和投资结构,把建设重点转向农村,形成农村社会事业设施建设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加强社会事业领域涉农投资整合以及涉农投资部门及相关单位的计划衔接和信息沟通,统筹安排,形成合力。
第三,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农民群众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是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确保农村社会事业能够满足农民需求的一个重要保证。因此,要注意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把国家支持与广大农民群众投工投劳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以奖代补、项目补助、以物抵资等方式,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社会事业公共设施建设投工投劳。同时,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共同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建设。
第四,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鼓励全社会共建农村社会事业。着力加大城市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对农民群众的服务,在服务下乡、合作办学、师资培训、定向培养等方面加大支农力度。推进互助合作,动员城市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对口帮扶,增强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