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旅游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发速度,控制接待人数,增强环境意识,否则,太多的游客会对目的 地的环境造成过大的压力,破坏了生态旅游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旅游 也就不可能持续发展。
树立可持续利用资源的新思维 强化生态文化建设和生态教育 可持续利用是一种全新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它主张人与自然的和 谐,主张资源的公平分配,主张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基础上的经济持增 长。开发和保护是融为一体的,保护是开发的前提,开发是保护的进一 步发展。资源环境是开发的基础和物质的载体,社会文化是资源的精神 内涵,而经济是保护的动力,三者是个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必须树立这 种新思维,坚持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增值并重,将环境和资源的开 发、利用、增值、保护目标纳入森林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计划,并进行 统一核算。通过综合开发,促进产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使绿色企事 业三大效益同步增长。同时,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必须与宣传教育相结 合。充分利用旅游这一生动活泼的大学校,使生态旅游的全过程成为生 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的全过程,使旅游者在大自然中唤起绿色的激 情,绿色的愉悦,绿色的思考,体验大自然的和谐,有序,体会“天人 合一”的传统文化,达到热爱自然、师法自然,启迪人生的目的。生态 教育也要使旅游“利益相关者”,如开发商、景区居民等都认识到环境 对旅游业的重要性,使它们明白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是他们获得经济效 益的基础。 制定法律、法规、强化法制观念 鉴于旅游作为一种产业对环境的特殊影响和累计性的破坏,生态旅 游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法规作保障,“以法兴游”、“以法治游”是旅游 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政府及各级主管部门要制定合理的 政策,强化行业管理,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完善森林生态旅游这 一产业的相关系统。政府必须用立法来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加强对 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加强对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指导和管理,做 到依法管理,依法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同时,充分发挥执法机 构(如质检所)对旅游业实行法制化管理和必要的监督。并通过法律杠杆 来整顿市场秩序,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服务标准、完善的旅游市场竞争 规则,通过这些管理条例使旅游各方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达到规 范旅游市场的目的。 加强森林生态旅游管理,保护景区环境 首先,对森林生态旅游区进行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森林生态 旅游管理是保证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应把我国自然保护
促其取食无虑,繁殖加快,而到了旅游淡季,因游人减少,靠游人遗弃 食物难以为继的动物只好啃食树皮度日,对植物产生危害;
第三、由于游览步道宽度难以满足超载时段游人的需要,大批游人 践踏步道两侧地面,不仅影响土壤结构和土壤发育,降低土壤水分渗透 力,进而加剧了土壤的侵蚀速率。
环境污染 景区环境污染严重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旅游业发展迅速,而又缺乏规划和管理,国民 的生态意识较差,可以说旅游到哪里,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也就到哪 里,景区内生活污水增多,垃圾废渣、废物剧增。如千岛湖国家森林公 园内,每年接纳的生活污水达304. 56万t;作为“五岳独秀”的南岳衡 山,景区内每年约有6000t经营垃圾、2000t旅游垃圾、25万t污水,生 活区内水体大肠杆菌超标15倍,细菌总数超标22倍,而景区内每年燃放 的鞭炮则多达2亿多响。甚至喜玛拉雅山上也有各类垃圾,旅游部门不 得不花巨资处理这些废弃物。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专业旅游人才缺乏,服务质量不高 旅游人才培养不受重视,培养机制不健全,人才匮乏。而缺乏管理 与经营的人才,缺乏科学知识与技能,真正的生态旅游则难以开展。由 于从事森林旅游业的人主要是过去林业局、场、站的人而过渡的,加之 起步较晚,导致专业旅游人才缺乏,2000年11月份,甘肃省林业厅组织 了首届森林公园导游培训班,参加的49名学员中仅有5人有导游证,还 不足10%,整体素质不高。部分森林公园至今无一名专职导游,游客来 了只是简单象征性的介绍,致使旅游景点不能引起游客的兴趣,有乘兴 而来,败兴而归的感觉,其余从业人员整体服务意识不浓,服务质量不 高,违约经营,坑蒙欺骗游客的现象时有发生。 由此可见,在发展旅游与保护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矛盾的关系。那 种把生态消费摆在首位,不惜以生态资源的消耗为代价来获取利润的作 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走出生态旅游的认识误区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 开展生态旅游首先应解决的问题。 发展对策 森林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1998年5月23日《光明日报》发表了题为《生态旅游岂能破坏生 态》的署名文章,文中引用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提供的一份调查 显示“中国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生态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的 破坏,11%出现环境资源退化”。森林生态旅游要持续发展,应是一种 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旅游模式,必须把握适度的
简介 世界人士预测,以走向保护区,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旅游
热”将在全球兴起。现在人们为我国旅游业面临难得的机遇而欣喜时, 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是旅游业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的危害。因此, 必须对森林生态旅游的真正内涵加以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制订森林生 态旅游的法制法规和管理措施,并使森林生态旅游成为对旅游者进行生 态教育的一所大学校。森林生态旅游是指在被保护的森林生态系统内, 以自然景观为主体,融合区域内人文、社会景观为对象的郊野性旅游, 旅游者通过与自然的接近,达到了解自然、享受自然生态功能的好处,
统一规划、有序开发 我国已加入WTO,旅游业也将全面融入到世界旅游业发展之中,公 平参与竞争。要想使森林生态旅游真正服务于森林生态旅游区及其周边 社区,必须进行生态旅游认证。森林生态旅游开发的特殊性需要各方面 专家学者(包括旅游地理专家、经济学者、市场分析人员、法律顾问等) 组成的评估机构进行客观、公正、全面的调查评估,在此基础上完成可 行性论证,提交给政府。政府再从全局考虑是否进行生态旅游开发。坚 决制止一哄而上和无规则开发。贯彻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思想,做好旅游 开发规划。森林生态旅游规划是开展森林生态旅游重要的基础工作,科 学的规划应把旅游区和旅游项目的规划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统 一部署,科学行事。规划设计应以森林生态为主线,多业并举,拓展和 深化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同时规划设计要有创意,实现旅游产品的差 异化,旅游项目要有新意和吸引力。在规划设计时,应反映人们返璞归 真、回归自然的追求和愿望,并加强配套建设,配备相应的食、住、 行、游、购、娱等服务设施,积极开发森林生态旅游项目和产品。在自 然生态环境好的地方,要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统筹规划,重点安 排,精心设计和打造,将其建成森林生态旅游的典型区、精品区,为发 展森林生态旅游探索出一种切实可行的经营和发展模式。 培养和引进人才 森林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关键是人才,是旅游行业的队伍素质。因 此,人才的引进、培养和提高至关重要。森林生态旅游涉及林业、旅 游、环保、生物、地理、历史等众多学科,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经营管 理以及开发高品位、高档次的森林生态旅游项目和产品,需要有一批环 保、管理、旅游、服务等方面的人才。要实现优质服务与国际接轨,提 高综合效益就必须有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与之相配套,所以在培养专业 人才方面应加大力度,在服务配套设施方面提升档次。 为此要加快人
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赚取外汇的份额。目前国内生态旅游已近2500 万人次,每年旅游收入近1.2亿元,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由于我 国的旅游业开发时间较短,人们对旅游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尚缺乏科学理 解,那种“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较流行,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 大多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旅游本身对环 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使我国森林生态旅游业面临一系列问题。
产生回归自然的意境,从而自觉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一种科学、高 雅、文明的旅游方式。森林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 护,其发展应与自然和谐,并且必须使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和人 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相平等,并且森林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使 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森林生态旅游必须强调以生态效益为 前提,以经济效益为依据,以社会效益为目的,力求达到三者结合的综 合效益最大化,实现旅游目的和旅游的持续发展。
区划分为非旅游区和旅游区两部分,少数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及世界级 自然保护区应划分为非旅游区,禁止任何商业性旅游,以保护其自然景 观及生物多样性。在允许旅游的自然保护区内,应采用同心圆式的利用 模式,将保护区从里到外分成核心保护区、游憩缓冲区和密集游憩区。 针对不同的旅游区,确定环境容纳量,并以此控制客流量,可通过提高 门票价格来平衡环保与经济收入之间地矛盾。其次,要控制污染,森林 生态旅游区应普及太阳能、沼气、冷能等非化石能源的利用,日常生活 用品以可降解材料为主,在满足旅客基本的食宿需求外,应尽量减少对 空调、汽车、饭店等奢侈消费的需求,对生活污水及垃圾的处理应采用 生态工程技术,做到物质的循环利用。
资源损害 旅游资源的粗放开发和盲目利用:生态旅游热的兴起和不计成本或 少计成本而引发的森林旅游利润虚增,促使许多地方纷纷把森林生态旅 游确定为新的林业经济增长点,但许多地区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 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盲目投入后游人甚少,收不抵支,难 以维持经营,也无法保护资源,造成许多不可再生旅游资源的损害。某 些景区不研究旅游生态容量,在特定的节假日游客大量进入后,由于无 合理安排,游人四处践踏,破坏了资源的原始性和自然状态,一些资源 因游人过量而失去原有特质而逐渐丧失欣赏价值。 生态环境危害 旅游交通和服务设施建设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在某种意义上说,一个旅游者就是一个污染源,旅游设施密度越 大,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污染的可能性越大。有的自然风景区出于经济 目的,热衷于旅店、餐馆的建设,盲目扩大旅游区、修建旅游设施, 使游客空间分布不均,导致景观和生态的破坏,违反了生态旅游最大限 度保护自然状态的开发原则,导致旅游资源退化。随着自然保护区生态 旅游热的掀起,保护区内脆弱的生态系统也遭到致命的打击。以长江为 例,上游大量兴建旅游设施,致使原始森林和天然生态林遭受滥砍滥 伐,覆盖面积减少,造成山体滑坡、水土流失、江河污染严重,影响下 游的水质,游客很难看到“山清水秀”、“碧波荡漾”的美丽景色。 游客时空分布不均所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由于受气候,节假日等原因的影响,游客具有季节性波动的特点。 如黄山1992~1997年客流量中,旺季(4~10)中89.92%,淡季(1~3月和 11、12月)仅占10.08%;极旺月(5月)客流量(17.73%)是极淡月(1月)客 流量(0.38%)的46.66倍。由于游客时空分布不均和游人不良行为所带来 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游客增多,旅游活动的频繁和分布的过于集中必然引起一些 物质和生态资源的变化,特别是由于游客的不良行为会影响树木的更新 能力甚至致死; 第二、旅游旺季游人遗弃在风景区的食物改善了动物的生存环境,
现状分析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生物种类丰富,群落类型繁多。从 80年代开始,以森林公园建设为主体的森林旅游业在我国悄然兴起并获 得长足发展。据了解,目前全国各级森林公园有800余处,其中国家级 270处,总经营面积达720万公顷,年接待游客达5000万人次,基本上形 成了吃、住、行、游、娱、购的一条龙服务体系。此外,1995年在全国 4万多个国有林场,99个自然保护区,119个风景名胜区中,也有大部分 已开办了森林旅游项目。从黑龙江的北极村到海南的尖峰岭,我国森林 公园跨越了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等5个气候带,几乎 囊括了中国所有类型的森林景观资源,为人们进行观光、避暑、野营、 度假、科考、探险等活动提供了适合场所,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1995年,全国森林公园共接待游客3000多万人次,森林旅游综合收入达 4亿多元。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0年底,我国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的 数量已发展到1276处,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2.44%,还拥有1亿hm2的森林 公园,并已建成了近1100个森林公园。另外,目前全国森林公园拥有宾 馆、饭店、商店等旅游服务设施约40万m2,接待床位10万多张,游车、 游船4000余台(艘),主要游路15万km,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基本满足需 要。森林旅行社和森林旅游公司约100家,其中国际旅行社的森林旅游 直接从业人员8万多人,年接待森林旅游人员6000万人次。这为开辟我 国森林特色旅游,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我国广袤的林区内,分 布的高等植物达32万种,还鸟类、兽类、爬行类和两栖动物近2千种。 还有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丰富多彩的历史遗迹和出土文物,再加上瀑 布、温泉、林草、花卉、珍禽、异兽,辅以沙漠、草原、江河、湖泊 等,对游人充满了神奇的魅力。登山野营、骑马打猎、采集标本、游泳 钓鱼、绘画摄影、休息疗养等,这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的旅游内 容是其他大众旅游所不能替代的。 发展瓶颈 我国森林生态旅游所面临的问题 生态旅游的开展,不仅提高了人们走进自然的兴致,也提高了自然
森林生态旅游 森林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新兴的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 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森林提供木材的功能逐步消退,改善环境及为公 众提供休憩功能正在逐步被加强。森林生态旅游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 已成为世界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代林业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目 简介 现状分析 发展瓶颈 资源损害 生态环境危害 பைடு நூலகம்境污染 发展对策 培养目标 主要课程 就业方向 简介 现状分析 发展瓶颈 资源损害 生态环境危害 环境污染 发展对策 培养目标 主要课程 就业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