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颖之技甲天下”━善琏湖笔资料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颖之技甲天下”━善琏湖笔资料
南浔区善琏镇地处杭嘉湖平原中心,距湖州市区约30公里,全镇区域面积55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镇区小桥流水,石砌河岸,尽显江南水乡风韵。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载:“善琏,在浙江吴兴府城东南七十里,又名善练。以市有四桥,曰:福善、宝善、庆善、宜善,联络市廛,形如束练故名。”善琏是湖州七大古镇之一,镇上居民几乎是家家出笔工,人人会制笔。撰写于明孝宗弘治年间的《弘治湖州府志》记载:“湖州出笔,工遍海内,制笔者皆湖人,其地名善琏村……。”善琏因此素享“湖笔之都”之美称。
毛笔的历史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最早的毛笔是在枝条上扎一束兽毛,到战国时期,演化成为将兔毛制成笔头,纳入劈开的竹杆中。到秦朝时的“秦笔”,才奠定了后来毛笔的基本形状。因善琏属湖州管辖,所以其制作的毛笔称为“湖笔”。湖笔与徽墨、端砚、宣纸一起被称为“文房四宝”的珍品,是中国毛笔发展到最高水平的产物。
一
善琏制笔业大约始于晋代。相传秦代大将蒙恬创毫于世,善琏人便以笔业为生,几乎是家家出笔工,人人会制笔。撰写于明孝宗弘治年间的《弘治湖州府志》记载:“湖州出笔,工遍海内,制笔者皆湖人,其地名善琏村……。”善琏因此素享“湖笔之都”之美称。
在善琏,人们根据西晋崔豹所撰的《古今注》中,关于“蒙恬始造,即秦笔耳。以柘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披……”的说法,以及《湖州府志》上记载的:“博物志云舜造笔,小博物志云蒙恬造笔,古非无笔,但也用兔毫,自恬而且制法较胜于故,至今善琏者必祀恬
为笔祖耳。”等史料记载,历代尊奉蒙恬为笔祖,其湖笔制作工艺,也一直禀承恬之制法,且延续至今。为了纪念笔祖蒙恬,善琏笔工在镇上建造了“蒙公祠”,每年的农历九月十六,都要举行盛大的笔祖庙会,以祭拜恩祖,企盼笔业兴旺。
自秦至唐,安徽的宣州成为全国的毛笔主产地,所产毛笔也称为“宣笔”。南宋建朝后,宋、元在江淮之间四十多年的争战,使宣城逐渐凋敝,笔工走避江南,部分笔工徙居湖州。南宋政治、文化中心的南移,邻近的湖州善琏制笔业有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湖笔逐渐兴盛。
善琏湖笔精湛的工艺,离不开历代文人墨客的悉心指导。据清同治《湖州府志》载:“(善琏)一名善练……,居民制笔最精,盖自智永僧结庵连溪往来永欣寺,笔工即萃于此。”智永,名王法极,隋朝大书法家,为王羲之七代孙。唐何延之的《兰亭记》记载他:“常居永欣寺阁上临书,所退笔头臵之于大竹簏,簏受一石余,而五簏皆满。”智永在善琏三十个春秋,写败笔头五大簏,埋于晓园,亲题“退笔冢”,圆寂时抱笔而终,一时传为佳话。
到宋、元时期,文人书画技艺不断发展、变化的催动下,湖笔工艺不断改进、优化。到了元代,还出现了冯应科、陆文宝等为文人激赏的制笔名匠。据《湖州府志》记载:“制笔巧匠最多出归安善琏,村西传,元时冯应科、陆文宝善制笔,其相专习而精之,故湖笔名于世。”湖州因此流传着“赵孟兆页的字,钱舜举的画,冯应科的笔”为“吴兴三绝”的说法。
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善琏笔工在湖州城内创办了,集湖笔生产和经营为一体的“王一品斋笔庄”。随后,又逐步扩展到北京、上海、苏州等地。“戴月轩”、“李鼎和”等名店笔庄,相继问世。至此,湖笔完全取代了宣笔,享誉海内外。
到民国初年,仅善琏镇从事笔业的已达300多家,笔工1000余人。镇上有皮毛行4家,笔杆行4家,还有一些采购、儲运商若干家,
年产湖笔1000万支。在这个时期,善琏湖笔的制作工艺,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精湛无双的地步。行内称善琏湖笔是尖、齐、圆、键,“四德”皆备,享有“吴兴毛颖之技甲天下”之赞语。
抗日战争时期,湖州沦陷。善琏百余家笔店为避战乱,举家迁居上海、苏州等地,大部分笔工因此失业,被迫改行,致使湖笔停产达3年2个月之久。到解放前夕,善琏的制笔业还一片凋敝。
新中国成立后,笔工纷纷返乡,重操笔业。在政府的关心和扶持下,1951年,成立了善琏湖笔同业会,1956年办起了湖笔生产合作社,1959年又分别创办了善琏湖笔厂和含山湖笔厂。工厂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湖笔产业的发展,使其品种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高,市场不断扩大。“文革”给湖笔生产带来灾难,许多名牌产品以“复旧”之嫌而停止生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湖笔生产恢复生机,并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善琏湖笔厂、含山湖笔厂等生产厂家,成为传承湖笔传统工艺的主要企业。他们所生产的双羊牌、双喜牌湖笔,成为中国湖笔的名牌产品。
二
湖笔的种类按笔毛材料分,主要有羊毫(山羊毛)、紫毫(山兔毛)、狼毫(黄鼠狼尾毛)、兼毫(兼有两种以上的毛)笔等四大类。羊毫性软,含墨饱满,以书为主,也可泼墨。紫毫性硬,而尖如锥,主要用于工笔画。狼毫软硬中性,能书能画,用途广泛。兼毫用兔毛、羊毛兼而制之,善写小楷书,也可工笔。
从笔锋即笔头的长短来分,可以分为长锋笔、短锋笔,比长锋更长的称为“鹤脚”,主要用于草书书写。
从适宜所写字体的大小来分,一般可分大楷笔、中楷笔、小楷笔三种。书写更大型的字,还有楂笔、斗笔等。书写更小型的字,有须眉笔等。
在这些不同用途的湖笔中,笔工还要根据其特性和形状,冠于其美名。传统名称有“玉兰蕊”、“长锋鹤脚”、“七紫三羊”等。现代的有“福禄寿喜庆”、“桃李满天”等,一般都是馈赠老师挚友的礼品笔。由于书写文化进步影响,人们的传统书写习惯,已逐渐被现代文明所取代,湖笔也无法避免面临的挑战。于是,善琏湖笔在保留传统品牌的基础上,根据现代人的文化需求,开发出“纪念笔”、“情侣笔”、“新婚笔”、“师生笔”、“胎发笔”等新品种,给湖笔业注入了生机。
三
湖笔制作的主要工序有笔料、水盆、结头、装套、镶嵌、蒲墩、择笔、刻字等十二道,每道大工序中又有若干道小工序,大小工序可达一百二十余道之多。①笔料:主要是将原料毛按长短、粗细、色泽、有锋或无锋等不同特点,分成几十个品种,供制作不同种类、形制、品质的笔选用。②水盆:又称水作工。笔工将浸在水盆中的笔毛理顺,带湿剔除不适合做笔的杂毛、绒毛、无锋之毛等,并整理成半成品的笔头。“水盆”是湖笔制作工艺中,最复杂、最关键的工序之一。③结头:也叫扎毫,水盆做好的半成品笔头,送到这一道工序进行结扎。然后用溶化的松香滴于笔头根部,使笔毛不易脱落。④蒲墩:精选笔管的工序。在逐根的挑选中,把干裂、虫蛀、皮色苍老、粗细不匀的笔管剔除,并按笔的各个品种规格要求,分类选出色泽、粗细、杆长一致的笔管。⑤装套: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装笔头,将经精选的笔管进行挖孔,把结扎好的笔头安装其中。二是为装好的笔配制笔帽。⑥镶嵌:属于对某个种类毛笔的笔管进行装饰的工序。此类笔一般用湘妃竹、凤眼竹以及象牙、红木、檀木等材料为笔的主杆,再用牛角(后起还用有机玻璃)进行镶嵌,使笔管造型更美观。其中分镶头(笔头端)和镶尾(笔尾端)两种。⑦择笔:又称为修笔。是湖笔工艺中的关键技术环节。择笔是对前面工序形成的半成品毛笔,进行最后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