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密州出猎》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翻译及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ffd853f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44.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翻译及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翻译及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创作的一首词。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翻译及赏析篇1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宋代·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译文及注释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喻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鼠犬,右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喻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带着浩浩荡荡喻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喻山冈。
为了报答全城喻人跟随我出猎喻盛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队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两鬓微微发白,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样信任我呢?那时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瞄准西北,队向西夏军队。
注释江城子:词牌名。
密州:今山东诸城。
老夫:作者自称,时年四十。
聊:姑且,暂且。
狂:豪情。
左牵鼠,右擎苍:左手牵着鼠犬,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喻架势。
鼠:鼠犬。
苍:苍鹰。
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喻帽子。
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是汉羽林军穿喻服装。
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千骑:形容随从乘骑之多。
倾城:全城喻人都出来了。
形容随观者之众。
太守:指作者自己。
看孙郎:孙郎,孙权。
这里借以自喻。
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
尚:更。
微霜:稍白。
节:兵符,传达命令喻符节。
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
会:定将。
挽:拉。
雕弓:弓背上有雕花喻弓。
满月:圆月。
天狼:星名,又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里隐指西夏。
《江城子密州出猎》-九年级语文课内古诗文必备知识清单
![《江城子密州出猎》-九年级语文课内古诗文必备知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f77afd12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a2.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知识清单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一、诵读理解1、字音发(fā) 擎 (qíng) 貂(diāo)裘(qiú)千骑(jì) 卷 (juǎn) 遣(qiǎn)2、字词江城子:词牌名。
密州:今山东诸城。
老夫:作者自称,时年三十八岁。
聊:姑且,暂且。
狂:豪情。
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黄:黄犬。
苍:苍鹰。
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
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千骑:形容随从乘骑之多。
倾城:全城的人都出来了。
形容随观者之众。
太守:指作者自己。
看孙郎:孙郎,孙权。
这里借以自喻。
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
尚:更。
微霜:稍白。
节:兵符,传达命令的符节。
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
会:定将。
挽:拉。
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
满月:圆月。
天狼:星名,又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里隐指西夏。
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3、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带着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我报知全城百姓,使随我出猎,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两鬓微微发白,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样信任我呢?那时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瞄准西北,射向西夏军队。
二、文学常识1、作者苏轼(1037~1101),宋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江城子密州出猎》词四首PPT优质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江城子密州出猎》词四首PPT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05278f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b0.png)
“射天狼”,“天狼”即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 记载,天狼星是“主侵掠”的,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 扰的西夏军队。苏轼在结句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 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13
江城子·密州出猎
上阕:出猎盛况——场面宏大,雄姿勃发(描写) 下阕:言志抒情——运用典故,委婉含蓄(抒情)
渴望重用,建功立业
昔日的孙郎。
6
赏析
1、上阕描绘的是怎样的内容?你知道词中哪个字写出了他当时的心情吗?
描绘出猎时的盛大场面。
狂
1、狂在装备齐全,随从众多 2、狂在百姓倾城,观看狩猎 3、狂在自比孙郎,乘马射虎
7
赏析
2、上阕描绘这样盛大的出猎,目的是什么? 上阕写出猎的盛况,表现了他英武的身姿;进而又将自己与孙 权相比,表达了词人非凡的气概。同时也为下阕抒情作了铺垫。
词人
词的风格
(1)苏轼称他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 苏轼 “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竖起了词体革新的
大旗,与婉约派对阵,开创了豪放派。
课文全篇探究
词人
词的风格
(2)苏词突破了词传统的抒情模式和创作心态, 把词的题材拓展到社会生活、个人情感的方方面面, 扩大了词的境界,找回了词作者的抒情主体地位, 苏轼 或怀古,或讽今,多抒发文人士大夫的襟怀,对后 世影响深远。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1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 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 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唐宋八大家”之 一,豪放派词人代表。他的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他 的诗和黄庭坚并称“苏黄”;他的词开豪放一派,和辛弃疾 并称“苏辛”;他是“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之一; 他的画开创了湖州画派。
江城子·密州出猎翻译
![江城子·密州出猎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71718b3c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dd.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宋)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倾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
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
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
为报答全城的百姓都来追随我,我一定要亲自杀一头老虎,像孙权一样给大家看看。
喝酒喝到正高兴时,我的胸怀更加开阔。
即使头发微白,又有什么关系呢!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到云中,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那时我定当拉开弓箭,使之呈现满月的形状,瞄准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及翻译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7d31a088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3a.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北宋.苏轼一、本篇原文: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二、文章翻译:我虽已年老,却兴起少年时的狂放之志,左手牵着黄犬,右手托起苍鹰,头戴华美的锦帽,身披贵重的貂裘,率领着千骑骏马如同疾风般席卷过平缓的山冈。
这是为了回应全城百姓倾城而出,追随太守我一同出猎的盛情。
在这场狩猎中,我将亲自射杀猛虎,以展现如三国孙权般的英勇。
酒酣之际,我的胸襟更加开阔,胆气越发高昂,尽管两鬓已微微泛白,但这又何足挂齿!我内心期待着,何时能在云中接到朝廷的符节,如同汉代的冯唐被派遣出使,获得重用的机会。
那时,我定会拉满雕饰精美的硬弓,目光坚定地向西北方向望去,瞄准那象征侵扰边境的“天狼星”,表达我愿为国御敌、保家卫国的决心。
三、文章解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中国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zhengzhi家和思想家。
他出生于1037年1月8日,卒于1101年8月24日,是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
苏轼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词、文三个方面。
他的诗作内容丰富,风格多变,既有咏史抒怀的长篇叙事诗,也有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个人感慨的短篇抒情诗。
他的词作情感真挚,语言生动,形式上打破了旧有的束缚,内容上则表现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感悟。
苏轼的散文同样卓越,他的议论文深入浅出,记叙文生动形象,书信体则充满真情实感。
除了文学成就外,苏轼在书画艺术上也有很高的造诣,尤其擅长行书和草书。
他的书法作品以遒劲有力、自然流畅著称,对后世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绘画方面,苏轼也有很高的成就,尤其是山水画,他的画作以简练的笔墨和深远的意境著称。
以下是《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详细解析:词牌与背景《江城子》是词牌名,本为单调,苏轼在此基础上创新为双调,使其成为一首豪放激昂的抒怀之作。
《江城子·密州出猎》诗词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诗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a9f36116cc22bcd126ff0cb7.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诗词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释:
1、江城子:词牌名。
2、聊:姑且,暂且。
3、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
4、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5、会:定将。
6、天狼:星名,又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里隐指西夏。
《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
”
《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
”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赏析: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为国效力抗击侵略的豪
情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及赏析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36ab72afc4ffe473368ab33.png)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及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宋代: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样信任我)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注释江城子:词牌名。
密州:今山东诸城。
老夫:作者自称,时年三十八。
聊:姑且,暂且。
狂:豪情。
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黄:黄犬。
苍:苍鹰。
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
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千骑:上千个骑马的人,形容随从乘骑之多。
倾城:全城的人都出来了。
形容随观者之众。
太守:指作者自己。
看孙郎:孙郎,孙权。
这里借以自喻。
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
尚:更。
微霜:稍白。
节:兵符,传达命令的符节。
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
会:定将。
挽:拉。
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
(另解释为:天弓)满月:圆月。
天狼:星名,又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里隐指西夏。
《楚辞·九歌·东君》:“长矢兮射天狼。
”《晋书·天文志》云:“狼一星在东井南,为野将,主侵掠。
”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翻译与赏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翻译与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2e4092d964bcf84b9d57bda.png)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翻译与赏析【原文】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我虽年老却兴起少年打猎的热狂,左手牵着犬黄,右手举起鹰苍。
戴上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
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郎。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
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朝着西北瞄望,奋勇射杀敌人天狼。
【赏析一】出猎对于苏轼这样的文人来说,或许是偶然的一时豪兴,但他平素报国立功的信念却因这次小试身手而得到鼓舞,以至信心十足地要求前赴西北疆场弯弓杀敌了。
苏轼任密州知州刚四十岁。
他是四年前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求外任,自杭州来至这北方边郡的。
除了他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方政绩外,一直要求大用于世。
当时西北边事紧张。
熙宁三年,西夏大举进攻环、庆二州。
四年,陷抚宁诸城。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就是指宋与西夏的战事。
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不但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且情豪志壮,顾盼自雄,精神百倍。
同苏轼其他豪放词相比,它是一首豪而能壮的壮词。
把词中历来软媚无骨的儿女情换成有胆有识、孔武刚建的英雄气了。
苏轼对此也颇为自负,他在密州写给好友鲜于侁的信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
呵呵。
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
作是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就是指的这首词。
【赏析二】本篇作于神宗熙宁八年,当时作者在密州任知州。
这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
词的上片叙事,下片抒情,气势雄豪,淋淳酣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读之令人耳目一新。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注释及译文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注释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5083957a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91.png)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注释及译文【原文】《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释】聊:姑且。
牵黄:拉着黄狗。
擎(qíng)苍:托着苍鹰。
貂裘(diāoqiú):貂皮衣袍。
千骑(jì):众多的人马。
太守:汉代郡的最高长官。
借指宋代的知州。
这里是作者自称。
孙郎:指三国时的孙权,曾射杀过猛虎。
持节:拿着代表朝廷意旨的符节。
云中:汉代郡名,在今山西、内蒙一带。
冯唐:汉朝人。
当时的云中郡守将魏尚抗击匈奴有功,应予免罪。
朝廷便派冯唐拿着符节去赦免魏尚。
会:将。
天狼:指天狼星。
古人认为它象征着侵略和贪残。
这里代指当时与宋朝为敌的辽国与西夏。
【大意】想不到,我这个老头儿也会爆发出年轻人的豪兴! 这就姑且算是学学青年人的狂放吧。
你看,我左手牵着大黄狗,右臂托着凶猛的猎鹰,头戴锦缎帽,身穿貂皮袍,率领着众多的人马,像旋风一般卷过平缓的山坡。
盛大的气势,吸引了满城的人都来观看;为了报答这种盛情,我决心要像当年的孙权一样,亲手射杀那只凶猛的老虎! 庆功宴上,我畅饮着美酒,胸怀开阔,胆气豪壮。
虽然我遭到了贬职,鬓发也有些斑白,但这又有什么关系?想当年,汉朝的冯唐拿着代表朝廷意旨的符节,来到云中郡,赦免了魏尚,让他继续守关抗敌。
说不定哪一天,朝廷也会派人来召我去守边呢! 到那时,我一定会像今天这样,进发出惊人的力量,把那强弓拉得如同十五的圆月,眼望西北,射落那贪残侵略的天狼星!。
九年级下册古诗《江城子·密州出猎》鉴赏练习
![九年级下册古诗《江城子·密州出猎》鉴赏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218e188d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dd.png)
九年级下册古诗《江城子・密州出猎》鉴赏练习
江城子•密州出猎
北宋・苏轼
整体感知: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粗犷、豪放的。
本词上片叙事,下片抒情,通过密州出猎时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突出词人的豪放英勇,并借历史典故委婉地表达出自己期盼重新得到朝廷重用、驰骋疆场、为国效力、杀敌报国的坚定决
参考答案
1.略
2.表达了作者企望为国御敌立功、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和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3.⑴出猎时英姿潇洒(装束气派),出猎的队伍浩大,观看出猎的百姓众多,以孙郎自喻。
⑵①遣冯唐,即是文帝采纳冯唐的劝谏,派遣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魏尚因多报六个首级功劳而获罪削职)。
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②“射天狼”,这里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作者借此表达自己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决心。
《江城子·密州出猎》古诗鉴赏
![《江城子·密州出猎》古诗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f63131aa4b73f242336c5fcb.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古诗鉴赏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诗词注释1.老夫:作者自称,时年三十八。
2.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3.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
4.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5.倾城:全城的人都出来了。
形容随观者之众。
6.看孙郎:孙郎,孙权。
这里借以自喻。
7.节:兵符,传达命令的符节。
8.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诗词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
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我报知全城百姓,使随我出猎,我一定要像孙权一样射杀一头老虎给大家看看。
喝酒喝到正高兴时,我的胸怀更加开阔,我的胆气更加张扬。
即使头发微白,又有什么关系呢?朝廷什么时候才能派人拿着符节来密州赦免我的罪呢?那时我定当拉开弓箭,使之呈现满月的形状,瞄准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
诗词鉴赏此词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
这首词通篇纵情放笔,气概豪迈,一个“狂”字贯穿全篇。
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
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好一幅壮观的出猎场面!为报全城士民盛意,词人也要像当年孙权射虎一样,一显身手。
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
以上主要写“出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表现出来的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更由实而虚,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
“酒酣胸胆尚开张”,东坡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
苏轼在密州写的诗词
![苏轼在密州写的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9e8cf14c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6b.png)
苏轼在密州时写下了《江城子·密州出猎》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两首词。
其中《江城子·密州出猎》充满了少年的狂气,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为国效力的愿望;《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则充满了对亡妻的思念之情。
《江城子·密州出猎》的原文如下: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在这首词中,苏轼描绘了自己在密州出猎时的壮观场面,以及他的豪情壮志。
他牵着黄狗,举着苍鹰,头戴锦帽,身披貂裘,率领着上千的骑兵,席卷着平原的山冈。
他希望像孙权一样能亲射虎,为国家效力。
虽然已经喝了酒,但他的胸怀仍然开阔,胆气仍然豪壮。
他希望朝廷能给他机会,让他像冯唐一样持节云中,挽弓如满月,向西北的天狼星射去。
整首词洋溢着少年的狂放之情,展现了苏轼的豪情壮志和对国家的忠诚。
另一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原文如下: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表达了苏轼对亡妻的深深思念之情。
他与妻子生死离别已经十年,虽然他不去想,但亡妻的影子却永远不能忘。
他在亡妻的坟前感到无尽的凄凉,即使能相逢,可能也已经不认识了,因为他已经变得如此苍老。
在梦中,他忽然回到了故乡,看到了亡妻正在窗前梳妆。
他们相对无言,只有眼泪流下。
这样的场景让他感到年年断肠,在明月的照耀下,短松冈上充满了凄凉和悲伤。
整首词充满了对亡妻的深深思念和对人生的无奈感慨,是苏轼词中的经典之作。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江城子密州出猎》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江城子密州出猎》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d170246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fd.png)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江城子密州出猎》含答案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遗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词的上阕描绘了一幅场面盛大的“太守出猎图”。
B.“卷平冈”极言速度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
C.下阕借用“遣冯唐”的典故来表达情感和志向。
D.最终词人如愿挽弓劲射、战场杀敌、气概非凡。
15.苏轼称此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
请以“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为例,分析苏词的风格特点。
【答案】14.D 15.示例:苏词风格豪放乐观、旷达洒脱。
“酒酣胸胆尚开张”,描写出猎后开怀畅饮,胆气更为豪壮的景象,充满洒脱豪迈之气;“鬓微霜,又何妨”写诗人年事虽高却不在意,甚至还希望能够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反问语气表现出苏轼的乐观旷达。
【解析】14.本题考查诗词的理解与分析。
D.“持节云中,何日遗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意思是:朝廷什么时候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我呢?到那时我终将把饰以彩绘的弓拉得像圆月,瞄准西北,把代表西夏军队的天狼星射下来。
表述了自己渴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说到那时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
所以“最终词人如愿”的理解与分析有误;故选D。
15.本题考查诗词的风格特点。
“酒酣胸胆尚开张”意思是:酒酣之后胸襟更开阔、胆气更豪壮。
写出诗人饮酒到尽兴之时,更觉心胸开阔、壮志满怀,充满洒脱豪迈之气;“鬓微霜,又何妨”意思是:鬓角稍白,又有何妨?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
其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御敌报国。
反问语气表现出苏轼的乐观旷达;所以从“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这两句词,可以看出苏词风格豪放乐观、旷达洒脱的特点。
高考必备古诗文《江城子密州出猎》情景默写
![高考必备古诗文《江城子密州出猎》情景默写](https://img.taocdn.com/s3/m/bf01018f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e3.png)
高考必备古诗文《江城子密州出猎》情景默写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助记]上片写出猎的壮阔场面,豪兴勃发,气势恢宏,表现出作者踌躇满志的英雄气概。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助记]下片作者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易错字·写三遍】
【情境默写】
1.《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现太守虽年长但志弥坚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词人运用典故,以魏尚自喻,表达渴望得到重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句写了作者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一腔报国之志难于施展的情怀。
4.《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发人到中年而壮志未酬的感叹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孙权自喻,表明建功立业的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翻译文·赏析·注释·作者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翻译文·赏析·注释·作者苏轼](https://img.taocdn.com/s3/m/30239598a417866fb84a8ef9.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苏轼朝代:宋类型:词江城子· 密州出猎【原文】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 密州出猎【翻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
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报答全城的百姓都来追随我,我一定要像孙权一样射杀一头老虎给大家看看。
喝酒喝到正高兴时,我的胸怀更加开阔,我的胆气更加张扬。
即使头髮微白,又有什么关系呢?朝廷什么时候才能派人拿着符节来密州赦免我的罪呢?那时我定当拉开弓箭,使之呈现满月的形状,瞄准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
江城子· 密州出猎【评析】此词做于熙宁八年(西元一〇七五年)作者任密州太守时,通过平冈围猎壮阔场面的描写,抒发了渴望报国立功的豪情壮志。
作者在《与鲜于子骏书》中曾云:「近确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
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
做得一阙,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可见此词乃作者得意之作。
江城子· 密州出猎【注释】江城子:词牌名。
据唐·崔令钦《教坊记》、敦煌曲子词与现存晚唐前文人词,均无载录《江城子》,故是调当兴于晚唐。
王昆吾《唐代酒令艺术》谓是调源自唐著词曲调,即唐时酒令,知是调始流行于晚唐酒筵上,经文人加工,遂成小令词调。
唐五代时为单调,始见《花间集》韦端己词,单调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韵,间有三十六字、三十七字诸格。
可见唐五代《江城子》调兴之初,格式尚未定型。
全唐五代以《江城子》词约十六首,由七位词人所作,以端己最长,当为最早依调填词者。
五代时,欧阳炯单调词添一衬字变尾二句为七言句,开宋词「衬字法」。
牛松卿单调词添二字于第二句,开宋词「添字法」。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4b1e819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ff.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江城子·密州出猎宋代: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赏析1.这首词是苏轼豪放词中较早之作,作于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冬,当时苏轼任密州知州。
据《东坡纪年录》:“乙卯冬,祭常山回,与同官习射放鹰作。
”苏轼有《祭常山回小猎》诗云:“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
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
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
”其描写出猎的壮观场面及卒章所显之志,与这首《江城子》类似。
苏轼对这首痛快淋漓之作颇为自得,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写道:“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
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苏轼此词一反“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拓宽了词的境界,树起了词风词格的别一旗帜。
苏轼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历来勤政爱民,每至一处,都颇有政绩,为百姓所拥戴。
密州时期,他的生活依旧是寂寞和失意的,郁积既久,喷发愈烈,遇事而作,如挟海上风涛之气。
这首词起句陡兀,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
“狂”虽是聊发,却缘自真实。
苏轼外任或谪居时期常常以“疏狂”、“狂”、“老狂”自况。
如《十拍子》:“强染霜髭扶翠袖,莫道狂夫不解狂。
狂夫老更狂。
”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不应言老,却自称“老夫” ,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透视出、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
此中意味,需要特别体会。
他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头戴锦绣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何等威武。
苏轼《江城子》赏析翻译
![苏轼《江城子》赏析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e299136d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b0.png)
苏轼《江城子》赏析翻译苏轼《江城子》赏析翻译《江城子·密州出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密州知州任上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轼《江城子》赏析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苏轼《江城子》赏析翻译 1江神子/江城子苏轼北宋梦中了了醉中醒。
只渊明,是前生。
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
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鸣。
北山倾,小溪横。
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
都是斜川当日景,吾老矣,寄馀龄。
【赏析】这首词作于苏轼贬谪黄州期间。
他以自己“躬耕于东坡,筑雪堂居之”自比于晋代诗人陶渊明斜川之游,融说理、写景和言志于一炉,词中表达了对渊明的深深仰慕之意,抒发了随遇而安、乐而忘忧的旷达襟怀。
作品平淡中见豪放,充满恬静闲适而又粗犷的田园趣味。
首句“梦中了了醉中醒”,一反常理,说只有醉中才清醒,梦中才了然,表达了愤世嫉俗的情怀。
此句表明,苏轼能理解渊明饮酒的心情,深知他梦中或醉中实际上都是清醒的,这是他们的共同之处。
“只渊明,是前生。
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充满了辛酸的情感,这种情况又与渊明偶合,两人的命运何其相似。
渊明因不满现实政治而归田,苏轼却是以罪人的身份贬所躬耕,这又是两人的不同之处。
苏轼带着沉痛辛酸的心情,暗示躬耕东坡是受政治迫害所致。
“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于一番议论后融情入景,通过对春雨过后乌鹊报晴这一富有生机的情景的描写,隐隐表达出词人欢欣、怡悦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过片后四句以写景为主,极富立体感。
这几句中,鸣泉、小溪、山亭、远峰,日与耳目相接,表现出田园生活恬静清幽的境界,给人以超世遗物之感。
作者接着以“都是斜川当日景”作一小结,是因心慕渊明,向往其斜川当日之游,遂觉所见亦斜川当日之景,同时又引申出更深沉的感慨。
陶渊明四十一岁弃官归田,后来未再出仕,五十岁时作斜川之游。
苏轼这时已经四十七岁,躬耕东坡,一切都好像渊明当日的境况,是否也会象渊明一样就此以了余生呢?那时政治黑暗,苏轼东山再起的希望很小,因而产生迟暮之感,有于此终焉之意。
北宋-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原文、译文及注释
![北宋-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原文、译文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444dc577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cf.png)
北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这首词是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围猎后所写。
这是一首抒发爱国情怀的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
原文:江城子·密州出猎北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翻译: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姑且抒发一下青年人的豪情,左手牵黄狗,右臂架苍鹰,戴着锦帽,穿着貂裘大衣,带领大队人马从平坦的山冈上席卷而过。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满城传说太守要去打猎,大家都争着去看,我要亲手射杀猛虎,就像三国时的孙权一样。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我痛喝美酒,心胸开阔,勇气更大,(虽然)太阳穴微微变白,(但)这又有什么不好呢?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皇帝什么时候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罪一样(同样信任我)?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我会尽力拉满雕弓,像满月一样,朝西北瞄准,射向西夏军队。
注释:选自《东坡乐府笺》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江城子,词牌名。
密州,今山东诸城。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苏轼由杭州通判迁为密州知州。
这首词是次年冬天与同僚出城打猎时所作。
〔老夫〕作者自称。
〔聊〕姑且,暂且。
〔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着苍鹰。
黄,指黄犬。
擎,举着。
苍,指苍鹰。
〔千骑〕形容骑马的随从很多。
骑,一人一马的合称。
〔为报倾城随太守〕为我报知全城百姓,使随我出猎。
〔亲射虎,看孙郎〕即“看孙郎亲射虎”。
孙郎,指孙权。
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孙权曾经“亲乘马射虎”。
这里是作者自喻。
〔胸胆尚开张〕胸襟开阔,胆气豪壮。
尚,还。
开张,开阔雄伟。
〔鬓微霜〕鬓角稍白。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朝廷什么时候派遣冯唐到云中来赦免魏尚呢?云中,古郡名,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
《江城子·密州出猎》课文注释以及笔记
![《江城子·密州出猎》课文注释以及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ec13b873f01dc281e53af0e8.png)
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释】江城子:词牌名。
密州:今山东诸城。
老夫:作者自称,时年三十八。
聊:姑且,暂且。
狂:豪情。
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
黄:黄犬。
苍:苍鹰。
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
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
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
千骑:上千个骑马的人,形容随从乘骑之多。
倾城:全城的人都出来了。
形容随观者之众。
太守:指作者自己。
看孙郎:孙郎,孙权。
这里借以自喻。
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
尚:更。
微霜:稍白。
节:兵符,传达命令的符节。
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
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
会:定将。
挽:拉。
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
满月:圆月。
天狼:星名,又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里隐指西夏。
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
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诗歌解读】1、请找出这首词中描写出猎场景的句子。
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表达了作者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苏轼在密州写的三首诗
![苏轼在密州写的三首诗](https://img.taocdn.com/s3/m/3b8f797c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a8.png)
苏轼在密州写的三首诗
苏轼在密州创作的三首诗如下:
1. 《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
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3.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
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如果想要进一步了解苏轼在密州的其他方面,可以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或咨询当地旅游部门获取更多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 轼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一、理解词中立功报国 的英雄气概
二、体会词中描写的 古代出猎壮阔场面。
一门父子三词客, 天下文章四大家。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保 卫 国 家 的 豪 情
诗 歌赏析(上阕)
• 第一句犹同特写镜头,把一位左牵黄犬,右 擎苍鹰,双目炯炯有神的壮士推到了读者 的面前。 • 第二句犹同镜头有近及远地拉开,先给一 个特写:一位锦帽貂裘的壮士率先在前,双 目紧紧地远视着方,策马飞奔;再待一个会 景:千余膘马紧随其后,马蹄哒哒,积雪四 溅,从一座座小山岗上席卷 而来,气势豪迈, 场面壮阔。
面对厄运,我们更乐于选择苏东坡的
潇洒飘逸 、超拔洒脱、乐观开朗、豪情满怀
在人生中还有比成功和幸福更重 要的东西,那就是凌驾于一切祸福 之上的豁达胸怀! ----- 周国平
江城子--
词牌名
密州出猎--- 词的题目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 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 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 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 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 /天狼。
1、词中描写什么场面? 2、本词引用了哪些典故? 3、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诗歌风格
一狂:报 群雄 出猎(上阕) 图
• 狂
• •
二狂:倾城 三狂:射虎 四狂:自比孙郎
• •
一豪:鬓微霜又何妨 二豪:持节云中 三豪:会挽雕弓 四豪:西北望射天狼
雄心 壮志(下阕) 图
• 豪
•
《江城子》的地位
题材、情感、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粗犷、 豪放的。 “虽无柳七郎(柳永)风味,亦自是一 家” 。 《江城子》是他第一次作豪放词的尝试 在词的发展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
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题记中“乙卯”年指的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其 时苏东坡任密州(今山东诸城)知州,年已四十。正月二十 日这天夜里,他梦见爱妻王弗,便写下了这首“有声当彻天, 有泪当彻泉”(陈师道语)的悼亡词。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 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 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 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 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太守的形象怎样,他的特点是什么?
“左牵黄, 威风 右擎苍, 凛凛 锦帽貂裘” “鬓微霜, 不服老 又何妨!” 年愈长 志弥坚
鬓微霜,又何妨!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两鬓虽有微霜,可自己根本不衰老, 尚有用武之地。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运用典故,意在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 给他机会去建功立业。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表达了自己杀敌报国的志向。
2、找出描写出猎 队伍的句子,出猎 队伍有什么特点? “千骑卷平冈” ;
威武雄壮, 场面浩大
7、 本词引用了哪些典故?分别表达了作 者什么情感?
亲射虎,看孙郎
自喻孙权,虽年纪已老, 仍有少年狂气,意气奋发。
文:“韩柳欧苏”并称(韩如潮,柳如泉,
欧如澜,苏如海)。
词:“苏辛”并称; 书:“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黄庭 坚、
米芾、蔡襄)。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苏洵三父子,韩愈、柳宗元、欧阳修、 苏轼)
同样面对仕途的打击,相较于苏东坡而言:
柳宗元 太忧郁
白居易
屈 原
太伤感
太悲壮 太缠绵
柳 永
出猎
上片 借出猎 表达报 国决心 下片
情景
报国 之志
豪 英 阵 场 气
情 姿 容 面 概
风格 豪放
信心Βιβλιοθήκη 忠心雄心3 1、请你概括这首词的内容。 2 4 、词的上下片各写什么的? 、上下片分别从哪些角度来写的? 、请你说说这收词的艺术风格。
叙 上阕 事
下阕
抒 情
渴 密州 亲射 望 建 出猎 虎 功 立 盼遣 射天 业 冯唐 狼
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像 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 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 西北望,射天狼。 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 决心。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天狼:即天狼星。 这里指侵犯北宋的西夏和辽国
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 气概非凡。报效国家、建功立业 的豪情壮志。
3、上阙太守的形象怎样,他的特点是什 么? “左牵黄, 威风 右擎苍, 凛凛 锦帽貂裘”
上阕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 的作者? • 通过渲染一幅壮观的出猎 场面,塑造了一个不减风 华正茂之年、充满英雄豪 气、意气风发的狂飚式的 人物形象
4、下阕哪个词集中抒发了他的情怀? 开张——豪壮 5、他豪壮的情怀表现在哪些诗句上?
1、上阕描绘的是怎样的内容? 你知道词中哪个字写出了他当时的心情吗? 描绘出猎时的盛大场面。 1、狂在装备齐全,随从众多 2、狂在百姓倾城,观看狩猎
狂
3、狂在自比孙郎,乘马射虎
2、上阕描绘这样盛大的出猎,目的 是什么? 上阕写出猎的盛况,表现了他英 武的身姿;进而又将自己与孙权 相比,表达了词人非凡的气概。 同时也为下阕抒情作了铺垫。
“老夫聊发少年狂”中 “狂”是什么意思?表现在哪些 方面? ①千骑卷平冈 ②为报倾城随太守, 豪情 亲射虎,看孙郎 ③鬓微霜,又何妨! ④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 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作者 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表达了 为国效命的坚定决心和爱国思 想,并委婉的表达了期盼得到 朝廷重用的愿望。
苏轼的代表作欣赏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 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 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 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 发。羽扇纶(guān)巾,谈笑间,樯(qiāng) 橹(lŭ)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zūn )还酹(lèi) 江月。
江 聊且 城 子
作者自称 暂且
一人一 密州出猎 马称一 席卷 作者自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全城的 骑
牵着黄 犬
托着苍 鹰
比为孙 人都出 权 还开阔 来了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用典,以魏尚 还张扬 自比,希望朝 (豪壮)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廷派遣使者起 用自己 借指入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定将 侵的西 定会 夏军队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
老夫姑且发一发少年疯狂,左手牵黄狗, 右手举苍鹰,戴锦帽,披貂裘,千骑驰骋, 犹如疾风席卷山冈.为了报酬满城的人跟 随太守观的盛情,我要亲手射杀猛虎,像 三国的孙郎那样. 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 壮.鬓间虽已染白霜,那又有何妨!手持 符节前往云中,何时朝廷才能再谴冯唐? (召我奔赴战场)(到那时)我定将手中 的雕弓拉成满月的形状,朝着西北方,射 杀犯界的天狼.
《饮湖上初晴后雨》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 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 娟。
《水调歌头》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浣溪沙》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
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 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四大
朗读指导
上阕:描写场面,朗读节奏要稍快, 声音要洪亮 下阕:抒发豪情,朗读声调要高亢, 气势豪迈
赏析方法
赏析古诗词,要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从语言、意境、 主题等方面入手分析。
•
1、理解诗意。理解词句意义,理解词中的场面、 形象和情感,领悟全词的深层含义。 2.品味语言。品析生动、形象的词语,体味 词句语言的精妙。 3.分析技巧。分析词中引用典故的含义及作 用,分析词中的场面描写。
诗歌赏析(上阕)
• 第三句犹同镜头由远推近,先写上句, 推出全景:全城的倾城出动,紧紧跟 随太守的身后,围猎的场面紧张而热 烈,突然间,四野一片寂静,原来太 守在亲自搭弓射虎。一个特写:看! 雄心勃勃,屏气凝神的太守,仿佛当 年的孙郎再现。
诗歌赏析(下阕)
• 第一句抒发了主人公人到中 年,壮志未仇的感叹。 • 第二句抒发了主人公愿意效 仿武将,魏尚戍边抗敌的渴 望。 • 第三句抒发了主人公杀敌为 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 豪情壮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