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美苏争锋-人民版ppt
合集下载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九:第1课 美苏争锋(共27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九:第1课 美苏争锋(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de2c75149649b6648d747ed.png)
表现4.古巴导弹危机
2.局部热战: 表现①朝鲜战争
表现②越南战争
美国投下800万吨炸 药,超过二战各战场投 弹量的总和,造成越南 160多万人死亡和整个印 度支那1000多万难民流 离失所;
美国自己也损失惨 重,战争历时十几年, 5.6万余人丧生,30多万 人受伤,耗资4000多亿 美元。
3.影响: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B.马歇尔计划 C.丘吉尔“铁幕演说” D.杜鲁门主义
解析:丘吉尔“铁幕演说”对冷战的兴起起 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拉开了冷战的序幕;D项杜 鲁门主义的出台是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B项马 歇尔计划是冷战在经济上的表现;A项是美国推 行霸权主义的工具。
答案:C
材料一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
美国:经济军事大国。 苏联:政治军事大国。
美
苏
2.“冷战”对峙的形成过程:
(1)丘吉尔“铁幕”演说,揭开美国对苏联“冷战”序幕
(1(924)6政年治) 上对抗:
美国: 提出“杜鲁门主
苏联: 成立“共产
义”(1947年、内容、特点两.)极对峙(党冷和工战人)党情报局”
(3)经济上封锁:材料 格局最终形成
美国: 推行“马歇尔计划”
苏联:成立经济
(内容、目的、作用、实质)
互助委员会
(4)军事上扼制:
美国: 建立“北约”组
苏联:建立 “华约”组
织
(主要国家、性质织、影响)
二、 “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
表现①美苏之间军备竞赛
1.全面冷战
项目 原子弹
热核炸弹 洲际弹道导弹(ICBM ) 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 多弹头导弹(MRV) 反弹道导弹(ABM)
解析:二战后,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旨 在控制和扶植西欧,对付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 国家,这造成了欧洲的分裂。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9.1《美苏争锋》课件(共36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9.1《美苏争锋》课件(共3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3288cbee009581b6bd9ebc1.png)
雅尔塔体制
实质:美苏两国 划分势力范围 (两分天下)
战后美国力量 战后苏联政治军事实力
经济 工出业 口产 贸苏量 易占 占联5332是..44%%战后唯一能和美国抗 黄金储衡备占的74政.5%治军事大国
军事
垄拥美断 有国了 12原0成0子多弹为万军资队 31本00艘 00主航多空义艘母其世舰他战界舰
在朝鲜的儿子与在韩 国的母亲依依惜别
主要事件
1 全面冷战: (1)欧洲:德国的分裂(1949)和柏林墙的修筑 东: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西: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2)亚洲:朝鲜的分裂(1948) 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南:大韩民国
(3)美洲: 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
2 局部热战: 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
1955年,华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 格局最终确立。
冷战序幕——丘吉尔“铁幕”演说
1946年 丘吉尔在 富尔顿的 铁幕演说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 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这 条线背后坐落着中欧古国的首都—— 华沙、柏 林、布拉格、维也纳等。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民 无一不处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受莫斯科的高 压控制。
美国自己也损失惨重, 战争历时十几年,5.6 万余人丧生,30多万 人受伤,耗资4000多 亿美元。
美苏冷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一)消极影响:
两强相争,冷热交织——国际局势紧张。
(二)积极影响: 1.美苏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爆发。 2.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长期共存,从对方借鉴经 验教训——推动世界的整体发展。 3.亚非拉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逐步发展壮大— —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4.两强相争——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当今世界有哪些因素威胁人类的 和平?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91《 美苏争锋》 (共28张)精品PPT课件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91《 美苏争锋》 (共28张)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de5fe7f01dc281e53af0bb.png)
积极的影响:
• 美苏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 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程度不同
的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用于 内部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发展。
• 亚非拉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逐步发展壮大,
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小结:
两 极 格 局 形 成 原 因美苏争锋两 Nhomakorabea两
极
极 消极影响
德国的分裂
朝鲜战争
冷战:
热战
古巴导弹危机
越南战争
对德国及其柏林的分区占领
眺 望 柏 林 墙 外 的 亲 人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
朝鲜战争
发。美国立即宣布援助韩国;
(1950—1953年)
命令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
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侵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略朝鲜。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 志愿军抗美援朝,中朝军 民联合抗击。
——丘吉尔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宣读咨文:
要求美国援助“受共产主义威胁的 希腊和土耳其”,并公开宣称,美国 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 对抗,此即“杜鲁门主义”。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之 所以发起冷战,它的目的是什么?
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 进而向全世界扩张
“马歇尔计划”
1947年6月5日, 美国国务卿马歇 尔借出席哈佛大 学毕业典礼并接 受名誉学位的机 会,提出美国帮 助欧洲复兴的建 议,即“马歇尔 计划”。
格
格
局
局
形
的
成 过
影 响
积极影响
程
为更好满足学习和使用需求,课件在下载 后自由编辑,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Thank you for watching and listening. I hope you can make great progress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9.1《美苏争锋》优质课件 (共21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9.1《美苏争锋》优质课件 (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4cd99f5524de518964b7d2a.png)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一 美苏争锋
一Hale Waihona Puke 美苏争锋一、从盟友到对手和美苏“冷战”
1.从盟友到对手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是对1945 年-1991年间国 贸出口额占世界 1/3 ;黄金储备量占世 一、从盟友到对手和美苏“冷战” 界3/4; 际政治格局的称呼,得名 军事方面:战前仅居世界第 16位,战后 1. 历史背景 于1945年初美、英、苏 一跃成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垄断了原 三国政府首脑罗斯福、丘 子弹, 拥有 1200多万军队, 30艘航空母 ①二战后确立的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的框架 舰, 1000 多艘其他战舰,56个国家有 (二战后的苏联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 驻军,近500个军事基地 塔(今属乌克兰)举行的 另外还控制联合国 ② 美苏实力均衡 雅尔塔会议。 ③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 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 整个军事 实力仅次于美国; ④二战后初期,美国凭借强大的综合实力推行霸权主义政策,认 确立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 驻军欧亚许多地区;1949年苏联爆炸 为苏联成为其实现霸权主义的障碍 际关系新体制 了第一颗原子弹, ⑤苏联极力在欧洲扩张自己的势力 1953年苏联氢弹爆炸成功。在反法西 事实上确立了美苏势力范 斯战争中作出的重大贡献和显示出的 围,美苏两分天下 巨大能量,使它在全世界赢得了很高 的政治威望
C)
【2010年淮北第二次模拟考试】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兴起一股 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多现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 剑拔弩张的气氛,正在为二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 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这种。变化表明 A.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确立 B.一些大国放弃了战争手段,用温和手段开展外交 C.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各国利益趋同 D.合作比对抗更有利于各国利益的实现
一 美苏争锋
一Hale Waihona Puke 美苏争锋一、从盟友到对手和美苏“冷战”
1.从盟友到对手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是对1945 年-1991年间国 贸出口额占世界 1/3 ;黄金储备量占世 一、从盟友到对手和美苏“冷战” 界3/4; 际政治格局的称呼,得名 军事方面:战前仅居世界第 16位,战后 1. 历史背景 于1945年初美、英、苏 一跃成为世界头号军事强国:垄断了原 三国政府首脑罗斯福、丘 子弹, 拥有 1200多万军队, 30艘航空母 ①二战后确立的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的框架 舰, 1000 多艘其他战舰,56个国家有 (二战后的苏联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 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 驻军,近500个军事基地 塔(今属乌克兰)举行的 另外还控制联合国 ② 美苏实力均衡 雅尔塔会议。 ③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 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 整个军事 实力仅次于美国; ④二战后初期,美国凭借强大的综合实力推行霸权主义政策,认 确立的以美苏为主导的国 驻军欧亚许多地区;1949年苏联爆炸 为苏联成为其实现霸权主义的障碍 际关系新体制 了第一颗原子弹, ⑤苏联极力在欧洲扩张自己的势力 1953年苏联氢弹爆炸成功。在反法西 事实上确立了美苏势力范 斯战争中作出的重大贡献和显示出的 围,美苏两分天下 巨大能量,使它在全世界赢得了很高 的政治威望
C)
【2010年淮北第二次模拟考试】近年来,国际上悄然兴起一股 温和之风,“伙伴关系”多现报端,冷战时期那种两极对立、 剑拔弩张的气氛,正在为二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 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这种。变化表明 A.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已经确立 B.一些大国放弃了战争手段,用温和手段开展外交 C.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各国利益趋同 D.合作比对抗更有利于各国利益的实现
人民版 必修一 专题九 第一课美苏争锋(共28张PPT)
![人民版 必修一 专题九 第一课美苏争锋(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c075f84102de2bd9605889f.png)
综合下面四则材料分析冷战的影响
材料一:德国的分裂
材料二:原子弹爆炸
材料三:侵越战争
材料四:火箭上天、美国登月
三、两极格局形成的影响
积极影响
1.客观上两强竞争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2.在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消极影响
1.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世界分为两部分 2.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下 3.破坏了世界的和平,爆发了局部的“热战”
在所有这些东欧国家原来都很弱小的共产党,已经 上升到同它们党员人数远不相称的主导的、掌权的地 位,到处争取极权主义的控制。几乎在每一处,都是 警察政府占了上风。到目前为之,除了捷克斯洛伐克, 根本没有真正的民主。
——丘吉尔
2、冷战开始的标志(杜鲁门主义)
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局势,使余有出席参、 众两院联席会议之必要,美国之外交政策及国 内安全均休戚有关。
1、雅尔塔体制勾画基本轮廓(美苏为主导)
2、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 盾(根本原因)盟友反目成仇
3、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力图“领导 世界”; 苏联成为唯一与之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极 力扩张势力。
1、奠定基础:雅尔塔体制勾画基本轮廓
(1)雅尔塔体系:是对1945年-1991年间国际政治格 局的称呼,得名于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政府首 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今属乌 克兰)举行的雅尔塔会议。 (2)雅尔塔体制的实质是美、苏、英根据实力划分 势力范围,对世界秩序重新安排。
3、具体表现:
政治 经济 军事
美国冷战 “杜鲁门主义” “马歇尔计划”
“北约”
苏联反击 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经济互助委员会 “华约”
“北约”和 “华约”的成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 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即两极格局 正式形成。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民版:9.1 美苏争锋 课件(共30张PPT)
![高中历史必修一人民版:9.1 美苏争锋 课件(共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9afe12c10661ed9ad51f399.png)
战后共同敌人的消失。美苏两国 在国家利益上存在冲突。
苏
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 雅尔塔体制确立,实质美苏根据实力划分 势力范围,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定 了基础。
美
1、历史背景:
(2)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 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加剧(根本原因)
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 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 49年前垄断了原子弹 拥有1200多万军队 材料一:美国是“经济世界的巨人,全世界应该采 30艘航空母舰 取美国制度”。 近500个军事基地 —— 杜鲁门 经济总量排世界第二 材料二:“谁占领了地盘,谁就能把他的那套社会 相当于美国的 30% 制度推行到他的军队所能到达的地方去。” 苏军总数达 1140万 扩展了60万平方公里疆土 —— 斯大林 49年试验原子弹成功 53年试验氢弹成功
美
2、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过程:
苏
(1)揭开美国对苏联冷战序幕:丘吉尔“铁幕”演说 (2)政治上对抗: 美国: 杜鲁门主义 (3)经济上对抗: 美国: 马歇尔计划 1949年1月,莫斯科,社 会主义世界市场 苏联: “共产党和 工人党情报局”
苏联:经济互助 委员会
美
2、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
苏
(1)揭开美国对苏联冷战序幕:丘吉尔“铁幕”演说 (2)政治上对抗: 美国: 杜鲁门主1947、3 (3)经济上对抗: 美国: 马歇尔计划(1947年) (4)军事组织上对抗: 美国: 北约(1949年) 苏联: “共产党和工人 党情报局”1947、9 苏联:经济互助委 员会:(1949年)
转折点:杜鲁门主义;意味着美国要称霸世界,充当世 界警察。 目标:遏制社会主义苏联,称霸世界
美
2、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过程:
(1)揭开美对苏冷战序幕:丘吉尔“铁幕”演说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九第1课 美苏争锋 课件(共31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九第1课 美苏争锋 课件(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93a77d5a0116c175e0e483c.png)
攻击苏联,主张对苏联的扩张不能妥协,
英美要结成同盟联合反抗
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
“……今天希腊这个国家的生存,受到共产党领 导的数千武装人员恐怖活动的威胁,他们在很多 地点,特别是沿着希腊北部边境,对抗政府的管 辖 ……如果我们在这个关系重大的时期不去帮助 希腊和土耳其,其影响不仅殃及西方,而且远及 东方。我们必须采取立即的和果断的行动……我 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现在宣布, 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 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杜鲁门
B( )
B.美国政府制定了马歇尔计划
C.美国政府提出了杜鲁门主义
D.法国等欧洲六国成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
1949 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
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
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
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为此,苏联和东欧国
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一.美苏争锋 冷战为主,热战为辅
概念解析
(1)世界政治格局:指在国际社会中各种政治力 量,包括主权国家、国家集团和国际组织等多种行 为主体在国际舞台上以某种方式和规则组成一定的 结构,由各种政治力量对比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 的态势和状况。 (2)冷战:1947—1991,指二战后美国采取除战 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遏制苏联、遏 制共产主义的政策。是雅尔塔体系下两极格局对抗 的主要形式,“冷战”的加剧又促进了两极格局的 形成。 (3)热战:用战争形式遏制社会主义,不是冷战
主要原因是
B( )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
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D.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英美要结成同盟联合反抗
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
“……今天希腊这个国家的生存,受到共产党领 导的数千武装人员恐怖活动的威胁,他们在很多 地点,特别是沿着希腊北部边境,对抗政府的管 辖 ……如果我们在这个关系重大的时期不去帮助 希腊和土耳其,其影响不仅殃及西方,而且远及 东方。我们必须采取立即的和果断的行动……我 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现在宣布, 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 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 ——杜鲁门
B( )
B.美国政府制定了马歇尔计划
C.美国政府提出了杜鲁门主义
D.法国等欧洲六国成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
1949 年初,苏联外交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
表声明:“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
家渗透,因此,我们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其回击,
以巩固我们的社会主义阵营。”为此,苏联和东欧国
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一.美苏争锋 冷战为主,热战为辅
概念解析
(1)世界政治格局:指在国际社会中各种政治力 量,包括主权国家、国家集团和国际组织等多种行 为主体在国际舞台上以某种方式和规则组成一定的 结构,由各种政治力量对比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 的态势和状况。 (2)冷战:1947—1991,指二战后美国采取除战 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遏制苏联、遏 制共产主义的政策。是雅尔塔体系下两极格局对抗 的主要形式,“冷战”的加剧又促进了两极格局的 形成。 (3)热战:用战争形式遏制社会主义,不是冷战
主要原因是
B( )
A.战后欧洲力图重建其中心地位
B.美、苏在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矛盾加剧
C.战后新的经济体系形成刺激了贸易竞争
D.亚非拉民族解放斗争掀起高潮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9.1-美苏争锋(共30张PPT)[优秀课件][优秀课件]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9.1-美苏争锋(共30张PPT)[优秀课件][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e30b84b16fc700abb68fc51.png)
“我希望贵国采取必要措施,以期恢 复时期的常态。” 10.25
“从您的信中,我感到您对当前的形势有所了解 并意识到其严重性,我很珍视这一点” 10.26
尽管我们的阶级对抗是不可调和的,肯尼迪和我 在防止军事冲突的问题上,却找到了共同的立场 和共同的语言——赫鲁晓夫回忆录
古巴导弹危机 H-bomb 1亿吨TNT当量氢弹
?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 的多极化趋势
美 苏 争 锋
问题一:昔日盟友为何反目成仇?
二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
同敌人的共同目标。
----斯大林
背景:战后初期美苏实力对比
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 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 1949年前垄断了原子弹 拥有1200多万军队 30艘航空母舰 近500个军事基地
越战中逃难的儿童
美军赢了战斗,输了战争(1975)
1945年,美国第一颗原子弹爆1炸0%成功 1949年,苏联第一颗原子弹也爆炸成功 1957年,苏联将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上太空。 1958年,美国也成功发射了人造地球17卫% 星。 1961年,苏联“东方1号” ,首次环绕地球飞行。 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登上了月球。 1981年,美国发射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 1983年,苏联进行了首次小型航天飞机试验,
材料二:1947年3月12日美 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宣读咨 文: 要求美国援助“受共 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 其”,并公开宣称,美国要 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 产主义对抗,此即“杜鲁门 主义”。
问题:马歇尔计划的意义? 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异同?
(1)同:在全球范围内扩张美国的势力,推行稳定资本主义、遏制共产主义 的冷战策。 (2)异:杜鲁门是冷战政策政治上的表现,马歇尔主义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 的表现。杜鲁门主义是公开的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是采用隐蔽的经济手 段控制西欧,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从您的信中,我感到您对当前的形势有所了解 并意识到其严重性,我很珍视这一点” 10.26
尽管我们的阶级对抗是不可调和的,肯尼迪和我 在防止军事冲突的问题上,却找到了共同的立场 和共同的语言——赫鲁晓夫回忆录
古巴导弹危机 H-bomb 1亿吨TNT当量氢弹
?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 的多极化趋势
美 苏 争 锋
问题一:昔日盟友为何反目成仇?
二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
同敌人的共同目标。
----斯大林
背景:战后初期美苏实力对比
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 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 1949年前垄断了原子弹 拥有1200多万军队 30艘航空母舰 近500个军事基地
越战中逃难的儿童
美军赢了战斗,输了战争(1975)
1945年,美国第一颗原子弹爆1炸0%成功 1949年,苏联第一颗原子弹也爆炸成功 1957年,苏联将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上太空。 1958年,美国也成功发射了人造地球17卫% 星。 1961年,苏联“东方1号” ,首次环绕地球飞行。 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登上了月球。 1981年,美国发射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 1983年,苏联进行了首次小型航天飞机试验,
材料二:1947年3月12日美 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宣读咨 文: 要求美国援助“受共 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 其”,并公开宣称,美国要 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 产主义对抗,此即“杜鲁门 主义”。
问题:马歇尔计划的意义? 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异同?
(1)同:在全球范围内扩张美国的势力,推行稳定资本主义、遏制共产主义 的冷战策。 (2)异:杜鲁门是冷战政策政治上的表现,马歇尔主义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 的表现。杜鲁门主义是公开的反共反苏,而马歇尔计划是采用隐蔽的经济手 段控制西欧,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高一历史 美苏争锋人民版PPT课件
![高一历史 美苏争锋人民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724ecb0bed5b9f3f90f1ceb.png)
俄国熊和北美野牛分别指什么? 为什么说英国是可怜的小毛驴?
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 的地位归根到底是由国家实 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决定的!
苏
英
美
6
二战前后大国的兴衰
不要忘记以下情况,德国人侵入苏联,是经过芬兰、波兰、罗 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的。苏联为了保证自己将来的安全,力 求在这些国家内能有对于苏联抱着善意态度的政府。
(1950—1953年)
发。美国立即宣布援助韩国; 命令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
第一次大规模的 局部战争
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侵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略朝鲜。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 志愿军抗美援朝,中朝军 民联合抗击。
1953年,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19
彭
德
华
在
前
线
板门店鉴订停战协定
志愿军入朝参战
作的,都不能指望得到我们的援助。”
——马歇尔
自由制度是什么制度?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杜鲁门主义的意识形态——军事承诺与马歇尔计划的经济义务
是一个胡桃的两”。
——杜鲁门
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具体运用和重要支柱
马歇尔计划
经济互助委员会
争锋之三:组北约,“北美牛”志在必得 会华沙,“俄国熊”针锋相对
志原军烈士纪念碑 20
U—2
美 国 1962年古巴导弹事件 侦 察 机
装载导弹的苏联货船
21
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 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 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 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 以使他平静下来。
——赫鲁晓夫答美国记者
22
优势在美国
23
越南战争:1961年—1975年 美国处于守势
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 的地位归根到底是由国家实 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决定的!
苏
英
美
6
二战前后大国的兴衰
不要忘记以下情况,德国人侵入苏联,是经过芬兰、波兰、罗 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的。苏联为了保证自己将来的安全,力 求在这些国家内能有对于苏联抱着善意态度的政府。
(1950—1953年)
发。美国立即宣布援助韩国; 命令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
第一次大规模的 局部战争
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侵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略朝鲜。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 志愿军抗美援朝,中朝军 民联合抗击。
1953年,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19
彭
德
华
在
前
线
板门店鉴订停战协定
志愿军入朝参战
作的,都不能指望得到我们的援助。”
——马歇尔
自由制度是什么制度?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杜鲁门主义的意识形态——军事承诺与马歇尔计划的经济义务
是一个胡桃的两”。
——杜鲁门
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具体运用和重要支柱
马歇尔计划
经济互助委员会
争锋之三:组北约,“北美牛”志在必得 会华沙,“俄国熊”针锋相对
志原军烈士纪念碑 20
U—2
美 国 1962年古巴导弹事件 侦 察 机
装载导弹的苏联货船
21
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 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 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 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 以使他平静下来。
——赫鲁晓夫答美国记者
22
优势在美国
23
越南战争:1961年—1975年 美国处于守势
【人民版】必修一:9.1《美苏争锋》ppt课件
![【人民版】必修一:9.1《美苏争锋》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336d5931b765ce05081447.png)
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 多极化趋势
第1课
课标要求
美苏争锋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 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1 预习导学
2 课堂讲义 3 当堂检测 4 教材问题解答
梳理·知识·点拨 理解·深化·探究 巩固·应用·反馈 答疑·释惑·应用
预习导学
梳理·知识·点拨
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依据材料的观点,你认为应如何评价美苏冷战? 答案 应采用辩证(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评价。一方面美苏
冷战使双方展开了高昂的军备竞赛,意识形态的斗争激烈,
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局势紧张;另一方面又应看到在
近半个世纪中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教方法 巧记“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两大特征:以美苏对抗为标志和 “ 冷战 ”“ 热战 ” 的斗 争形式。 三个步骤:政治上(杜鲁门主义对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 )、
教方法
雅尔塔体制、两极格局、
冷战之间的关系
主题二 美国发动冷战的表现、目的、实质及影响
1.冷战的表现
2.冷战的目的:遏制共产主义。
3.冷战的实质:干涉别国内政,称霸世界。
4.冷战的影响
(1)美苏冷战关系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
(2)美苏冷战造成部分国家的分裂。如德国和朝鲜。
(3)导致国际局势紧张;在欧洲美苏全面对抗;在亚洲导致局
战的序幕。
3.冷战表现
(1)美国的措施
①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了美国遏制苏联、称霸全球
的战略,即“ 杜鲁门主义 ”,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
②1947年6月,美国提出了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即 马歇尔计划 ,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 多极化趋势
第1课
课标要求
美苏争锋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 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1 预习导学
2 课堂讲义 3 当堂检测 4 教材问题解答
梳理·知识·点拨 理解·深化·探究 巩固·应用·反馈 答疑·释惑·应用
预习导学
梳理·知识·点拨
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依据材料的观点,你认为应如何评价美苏冷战? 答案 应采用辩证(一分为二)的观点进行评价。一方面美苏
冷战使双方展开了高昂的军备竞赛,意识形态的斗争激烈,
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国际局势紧张;另一方面又应看到在
近半个世纪中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教方法 巧记“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两大特征:以美苏对抗为标志和 “ 冷战 ”“ 热战 ” 的斗 争形式。 三个步骤:政治上(杜鲁门主义对共产党和工人情报局 )、
教方法
雅尔塔体制、两极格局、
冷战之间的关系
主题二 美国发动冷战的表现、目的、实质及影响
1.冷战的表现
2.冷战的目的:遏制共产主义。
3.冷战的实质:干涉别国内政,称霸世界。
4.冷战的影响
(1)美苏冷战关系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
(2)美苏冷战造成部分国家的分裂。如德国和朝鲜。
(3)导致国际局势紧张;在欧洲美苏全面对抗;在亚洲导致局
战的序幕。
3.冷战表现
(1)美国的措施
①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了美国遏制苏联、称霸全球
的战略,即“ 杜鲁门主义 ”,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
②1947年6月,美国提出了欧洲经济援助计划,即 马歇尔计划 ,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九第一课美苏争锋(共33张PPT)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九第一课美苏争锋(共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ffdce00c5da50e2524d7fcf.png)
—《世界史•现代史编》
(2)美苏在力量上势均力敌(美国成为头号资本主
义强国、苏联是唯一能够与美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抗衡的政治军事大 国。);
美国是“经济世界的巨人,全世界应该采取
美国制度”。
—— 杜鲁门
“谁占领了地盘,谁就能把他的那套社会制 度推行到他的军队所能到达的地方
去。”
—— 斯大林
(3)美苏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上、尤其是国 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加剧;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 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 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 英国首相 美国总统 苏联领导人 斯大林 罗斯福 丘吉尔 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丘吉尔
• “雅尔塔会议充满了美苏相互妥协、共同主 宰世界的气概,几乎每项协议都包含着美 苏争夺势力范围的因素” • ——齐世荣主编《世界现代史》 战后世界美 苏两分天下 的基本轮廓 出现
——摘编自维基百科
杜鲁门主义
共产党和工人 党情报局
1947年4月法国雷诺汽车厂工人 掀起罢工浪潮,随即波及全国。英国 、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工人运动也此 起彼伏。 ——《世界通史》
争锋之二:马歇尔巧援欧洲
莫斯科力组互助
材料: 欧洲在战后一个严寒的黎明醒来。1947年的冬 天是气候最恶劣的季节。从1月到3月,一股冷风横扫德、意、 法、英等国……狂风呼啸,积雪如山,交通断绝,浮冰堵住 了泰晤士河口; 整个欧洲,供水系统、下水道排污以及其 他大部分生活设施瘫痪;食物供应日减,煤的储备不断减 少……英国的失业人口在两个月之内增加了100万。政府和 工业都在冰雪中停止运作了。生命似乎已被冻僵:400万头 羊、3万头牛冻饿而死。在置身其间的哲学家以赛亚·伯林 看来,这里“空旷,寥无人迹,就像一具优雅的尸体。” —— 摘编自(英)弗·斯·桑德斯《文化冷战与中央情 报局》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欧洲成为“一具优雅 的尸体”的原因。 二战对欧洲各国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1947年冬季的恶劣气候使民众生活进一步恶化,人们的心理受 到冲击。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9.1《美苏争锋》课件(共26张PPT)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9.1《美苏争锋》课件(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ebc69fe0029bd64783e2ccf.png)
华沙、柏林、布拉格、维也
纳、布达佩斯等地。所有这 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于
指战后初期苏军驻扎的东欧、
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受莫 南欧等国家
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
——丘吉尔
丘吉尔所说的铁幕下的国联家合西方国家,遏制苏联, 和地区指哪些地区?结合对课抗世界共产主义运动
本思考:“丘吉尔说一幅横 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 下来”,其目的何在?
局部战争
1953年战争结束。这是二战后 以美苏 “冷战”为背景的第 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朝鲜战 争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美国 采取遏制中国的政策,“冷战” 从欧洲扩大到亚洲。(岳麓版)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9.1《美苏争锋》课 件 (共26张PPT)
“联合国军”在朝鲜登陆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9.1《美苏争锋》课 件 (共26张PPT)
事实上划分了美 苏势力范围
思考:雅尔塔体制实 质是什么?
• 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 力量的对比。二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
• 根本原因: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国 家利益上的矛盾日益加剧
•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苏联的实力不断 增强,与美国势均力敌,苏联成为美国称霸全球 的最大障碍;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 增大,引起了西方国家的敌视
• 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程度不同地从对方 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 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 面对两极对峙局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不结盟 运动,逐步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冲击了两极 格局。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9.1《美苏争锋》课 件 (共26张PPT)
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背景
材料一: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和平是不会有 的。苏联人民必须对战争有所准备。——斯大林1946年2月9日在 莫斯科选民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版必修一9.1 美苏争锋课件(共26张PPT)
![人民版必修一9.1 美苏争锋课件(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bad60bff61fb7360b4c65b1.png)
二、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
1、德国的分裂
德国一分为二
柏林分区占领
二、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
1、全面冷战:1)德国的分裂和柏林墙的修筑
被隔开的东西柏林 世界上第一堵不是用来抵御外敌,而是用来对付 自己百姓的墙。
——肯尼迪
1、全面冷战:2)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古巴导弹危机
USSR
USA
21
2、局部热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当堂集训
2.美苏冷战开始的重要标志是( )
A.“铁幕”演说的发表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马歇尔计划的出炉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答案] B [解析] “铁幕”演说的发表 揭开了冷战的序幕,杜鲁门主 义的提出成为冷战开始的标 志。故选B项。
当堂集训
3.杜鲁门称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是“一个胡桃
雅尔塔三巨头
美苏两国战后实力均衡
1943年丘吉尔说: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
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 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丘吉 尔
苏
英
美
美国白宫
垄断了原子弹, 拥有近500个军事基地
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 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
控制操纵联合国
苏联克里姆林宫
美苏相争,夺取霸权
2、两极对峙格局形成过程
1)1946年,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 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 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 已经降落下来。这条线背 后坐落着中欧古国的首 都—— 华沙、柏林、布拉 格、维也纳等地。所有这 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不处 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受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 控制。”
美苏争锋ppt【人民版】高中历史1
![美苏争锋ppt【人民版】高中历史1](https://img.taocdn.com/s3/m/338b903ad0d233d4b14e69d4.png)
2.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的当天,英国首相丘吉 尔发表广播演说,宣布对苏联给予力所能及的援助,齐心 协力打击敌人。美国政府也发表了愿意援苏的声明。
3.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 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 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
——斯大林
“铁幕”指的是什么?这个演说目的是什么?有何影响?
(1)“铁幕”是指苏联对东欧国家的高压控制;
(2)目的:遏制苏联,对抗世界共产主义运动; (3)揭开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序幕。
2.华山论剑之“亮剑”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基本过程
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的局势,……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两 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极权主义之种子……在贫穷与争斗 之劣土中蔓延及生长,……重大责任落到我们头上。
3.美苏势均力敌,美国并不占压倒优势;
4.敌后人心思定,要求和平是主流,既要遏制苏联又 不能采用战争手段,只能搞冷战。
恐怖的平衡:保证互相完全摧毁能力
军事力量 美国
苏联
总兵力
208万人 441万人
坦克
10000辆 42000辆
战略导弹 1710枚
2378枚
核弹头爆炸当量 40亿吨
100亿吨
军用飞机 8500架
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 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相信我们必须协助自由国家人民依
照其自己的方式,造成其本身的命运。
——1947年杜鲁门在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国会上的演说
(1)“极权主义”指的是什么? 社会主义 (2)“自由国家”指什么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
(3)“少数武装分子”“外来压力”分别指什么? (4)材料表明了美国外交政策的什么特点? 各国共产党和苏联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9.1《美苏争锋》课件(共23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9.1《美苏争锋》课件(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e5de1ed7c1cfad6195fa7d4.png)
我相信美国的政策旨在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 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相信 我们必须协助自由国家人民依照其自己的方式, 造成其本身的命运。 ——杜鲁门1947年向国会提出咨文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遏制苏联, 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马歇尔计划
三、两பைடு நூலகம்对峙局面下的国际关系
1、主要事件: 德国分裂(1949年) 朝鲜分裂(1948年)和朝鲜战争 古巴导弹危机(1962年) 越南战争(1961-1973年)
二、“冷战”对峙的形成过程
(1)丘吉尔“铁幕”演说揭开美国对苏联“冷战”的 序幕 (2)政治上对抗: 苏联:“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美国:“杜鲁门主义” 苏联:(1949年) (3)经济上封锁 美国:“马歇尔计划”(48年) “经济互助委员会” (4)军事上遏制 美国:“北约”(49年) 苏联“华约”(55年)
朝鲜战争是美国在错误的时间、错误 的地点、打的一场错误的战争。
2、从两级对峙的主要表现分析这一时期 国际关系的总特点是什么?
总特点: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 (“冷战”对峙的重点在欧洲,“热战”的重点在亚 洲)
3、你如何评价“冷战”对峙对国际关系 的影响?
(1)两级对峙,导致美苏军备竞赛,两强相争导致世 界不安宁,使国际局势出现紧张 (2)客观上产生一些积极影响: ① 双方势均力敌,避免新的世界大战 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长期共存,推动世界整体发展 ③促使亚非拉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崛起
“大不列颠作为一个世界强国,已经 完蛋了” ——美国国务院官员琼斯
西欧辉煌不再
一、两级对峙(“冷战”)格局的形成
(1)雅尔塔体制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2)战争结束,美苏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 突日益加剧 (3)二战后,美苏两国势均力敌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力图“领导世界”; 苏联成为唯一与之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极力扩张 势力。(旗鼓相当) 美国:经济军事大国 苏联:政治军事大国 (苏联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国家利益冲突)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美苏争锋(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1美苏争锋(ppt)](https://img.taocdn.com/s3/m/81ae58ac6529647d272852c9.png)
(1)对德国的争夺(2)朝鲜战争(3)古巴导弹危机(4)越南战争
2.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1)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造成国际局势紧张;
(2)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 爆发;
(3)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从对方身上借鉴经验,推动了世界 整体发展;
(4)为各种力量发展提供了一定机会,促使不结盟运动兴 起,第三世界崛起。
(2)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致使美苏从 战时同盟转化为战后对抗;(根本原因)
(3)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与之抗衡 的政治军事大国。美苏实力相对均衡使得双方不用“热战” 来解决这一矛盾。
2、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基本过程:
1)美国“冷战” 序幕: “铁幕”演
说 政治: 杜鲁门主义 建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 作用:使西欧经济很快恢复,有利于遏制苏联和共产主 制度存在。我相信这种援助,在危机深重的时候,决不能根据 义势力,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 零碎解决的办法。美国政府未来的援助,应该不仅是缓和物, 异同:从主要目的讲,两者没有区别; 而是彻底的治。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美国外交战略: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合理经济的再生”指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复兴。 马歇尔计划: 援助欧洲的目的: 1、为美国过剩产品与资本进入西欧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 开辟道路;2、防止了革命的爆发,稳定资本主义统治 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 秩序;3、借此实现对西欧在经济与政治上的控制,并 进而遏制苏联。 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我们
美苏争锋
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什么是“极”: 是具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较强大
2.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1)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造成国际局势紧张;
(2)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 爆发;
(3)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从对方身上借鉴经验,推动了世界 整体发展;
(4)为各种力量发展提供了一定机会,促使不结盟运动兴 起,第三世界崛起。
(2)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致使美苏从 战时同盟转化为战后对抗;(根本原因)
(3)美国成为资本主义头号强国,苏联成为唯一与之抗衡 的政治军事大国。美苏实力相对均衡使得双方不用“热战” 来解决这一矛盾。
2、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基本过程:
1)美国“冷战” 序幕: “铁幕”演
说 政治: 杜鲁门主义 建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 作用:使西欧经济很快恢复,有利于遏制苏联和共产主 制度存在。我相信这种援助,在危机深重的时候,决不能根据 义势力,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 零碎解决的办法。美国政府未来的援助,应该不仅是缓和物, 异同:从主要目的讲,两者没有区别; 而是彻底的治。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美国外交战略: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合理经济的再生”指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复兴。 马歇尔计划: 援助欧洲的目的: 1、为美国过剩产品与资本进入西欧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 开辟道路;2、防止了革命的爆发,稳定资本主义统治 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 秩序;3、借此实现对西欧在经济与政治上的控制,并 进而遏制苏联。 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我们
美苏争锋
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什么是“极”: 是具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较强大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九第1课 美苏争锋 课件(共23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九第1课 美苏争锋 课件(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e8410ec770bf78a652954b2.png)
在莫斯科,几名女大学 生躲在宿舍内相拥哭嚎, 等待末日的到来。 在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 个黑影、声响都令市民心 惊肉跳。
朝鲜战争
“三八线”长约300公里, 它斜穿朝鲜半岛,截断 了75条小溪和12条河流, 以不同的角度越过崇山 峻岭,穿过181条小路、 104条乡村土路、15条道 际公路和8条高级公路以 及6条南北铁路线。
思考:丘吉尔的演讲目的是什么?
杜鲁门主义
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 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 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 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认 为我们必须援助自由人民以自己的方式来规划自己的命 运…… ……我们的帮助主要是通过经济和财政上的支援。 全世界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他们、维护他们的自 由。如果我们领导不力,我们就可能危及世界和平—— 而肯定会危及我们自己国家的利益…… ——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思考:“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指什么?杜鲁 门的讲话表明美国外交政策的什么特点?
《胜利之吻》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九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美苏争锋
一、探源:
问题一:战后美苏为何反目成仇?
丘吉尔说:“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 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 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苏
英
美
1、雅尔塔体制: 实质是美苏两分 天下,勾画出战 后世界两极格局 的基本轮廓。
材料一: 材料二: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生 当马歇尔计划的援助打 产能力的三分之二集中在 开西欧的经济大门后,美 美国。但是,国内由于战 国……对西欧市场的占有 争的结束,军事订货大幅 率从1948年的36%提高到 度减少,……国内市场的 1950年的72%,致使西欧在 缩小使生产和资本严重过 经济上开始依赖于美国。 剩,因此垄断资产阶级希 ——郭晔旻《复兴西欧 确 望对外扩大资本输出和商 立霸权——二战后的马歇 品输出。 尔计划》 ——李申《简评马歇尔计 划的历史背景及作用》 美国国内垄断资产阶级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九第1课 美苏争锋 课件(共24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九第1课 美苏争锋 课件(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d1356b2172ded630a1cb62b.png)
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整 个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驻军 欧亚许多地区, 1949年苏联 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53年 苏兰会议 时丘吉尔曾说:“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 条腿搭在另一条腿 上的巨大的俄国熊 ,另一边是巨大的 北美野牛,中间坐 着的是一头可怜的 英国小毛驴。”
材料三:二战后,美苏都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不断更新 各种武器装备和发展现代技术,展开了长期的军备竞赛。 到1984年底美国拥有战略核弹头总数9965枚,苏联为 8000枚。导弹核潜艇各为35艘和79艘,远程轰炸机各为 241架和273架。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美苏冷战对峙有何影响?
1952年 北京 1967年 莫斯科 1972年 纽约
本质:称霸全球
材料解读:杜鲁门主义
无论是通过直接侵略或间接侵略,将极权主义政权强 加给自由国家人们,都破坏了国际和平的基础,也破坏了 美国的安全… …
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 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我相信我们必须协助自 由国家人民依照其自己的方式,造成其本身的命运。
——杜鲁门在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国会上的演说
——斯大林
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的矛盾加剧
一、二战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1)背景
• 1、雅尔塔体制的确立,美苏两分天下,奠 定初步基础
• 2、二战后美苏势力大致均衡,西欧普遍衰 落
• 3、美苏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冲突的加剧
2、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过程
动手动脑:制作美苏冷 战对峙局面形成过程直
观示意图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目的何在
复兴欧洲经济 稳定资本主义秩序
控制西欧 遏制苏联
实现称霸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盟友到对手
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 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 利益! ——英国伯默斯顿
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
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
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
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 Nhomakorabea。—
—斯大林
美苏为什么会从盟友
变成对手?
战时共同敌人消失了 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矛盾冲突(根源)
——斯大林
1946年3月,丘吉尔访问美国时说:“从波罗的海的 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 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这条线的背后,座落着所有中 欧和东欧古国的首都……所有的这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 不处于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受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 控制。”
为什么丘吉尔说一幅横贯 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 下来?其目的何在?
两极对峙
特 级 大 师 美 国
VS
特 级 大 师 苏 联
11
争锋之一:杜鲁门先声夺人
斯大林以牙还牙
“今日世界已面临严重的局势,……几乎所有国家都必须在 两种生活方式中挑选一种,……极权主义之种子……在贫穷与争 斗之劣土中蔓延及生长,……重大责任落到我们头上。”
——杜鲁门
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宣读咨文要求美国援 助“受共产主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并公开宣称,美国要 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产主义对抗,此即“杜鲁门主义”。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两极对峙中,世界上的 局部战争和冲突都与美苏两个大国有千丝万缕 的联系,但两国却未曾发生直接的大规模军事 冲突.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作的,都不能指望得到我们的援助。”
——马歇尔
自由制度是什么制度?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杜鲁门主义的意识形态——军事承诺与马歇尔计划的经济义务
是一个胡桃的两半”。
——杜鲁门
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具体运用和重要支柱
马歇尔计划
经济互助委员会
争锋之三:组北约,“北美牛”志在必得 会华沙,“俄国熊”针锋相对
越南战争:1961年—1975年 美国处于守势
投下800万吨炸药, 造成越南160多万人 死亡和整个印度支那 1000多万难民流离 失所;
美国也损失惨重, 战争长达12年,5.6 万余人丧生,30多 万人受伤,耗资 4000多亿美元。
越南战争:美国人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
25
美 军 运 送 伤 员
越军炮击美军
大家好
1
新课程人民版必修1
美苏争锋
另一侧是什 么样?
眺望亲人
德
意
德
志 民
意
主
志
共
联 邦
和
国
家与国为什么
共 和
会分裂?
国
是谁在主宰这
一切?
二战后的美苏
工业产量占53.4%;出口贸易占 32.4%;黄金储备占74.5%
军队1200万;全球有480多个军 事基地;拥有原子弹
当时英国外交大臣贝文说: “美国今天正处于拿破仑战争结 束时英国的地位。在拿破仑战争 结束后,英国掌握了全世界财富 的30%左右,而今天,美国则掌 握了大约50%。”
1、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 整个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 2、兼并了一些其他国家的领 土,国土空前辽阔; 3、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 重大贡献和显示出的巨大能量, 使它在全世界赢得了很高的威 望。
美苏为什么在战后能够主宰世界?
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上,丘吉 尔说过:“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 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 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 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1950—1953年)
发。美国立即宣布援助韩国; 命令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
第一次大规模的 局部战争
打着“联合国军”的旗号侵 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略朝鲜。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 志愿军抗美援朝,中朝军 民联合抗击。
1953年,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20
彭
德
华
在
前
线
板门店鉴订停战协定
志愿军入朝参战
志原军烈士纪念碑 21
U—2
美 国 1962年古巴导弹事件 侦 察 机
装载导弹的苏联货船
22
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 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 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 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 以使他平静下来。
——赫鲁晓夫答美国记者
理性胜利
23
优势在美国
24
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 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种 武装攻击发生,每一缔约国……应单独会同其它缔约国采取视 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
——《北大西洋公约》
你认为北约成立的目的是什么?
北约组织
华约组织
美苏争夺世界霸权
划
经济
成
丘吉尔 “铁幕”演说
美国在越战期间先后投入250多 万部队,动用了除核武器外的所
有尖端武器,耗资1000多亿美元 ,死亡5—6万人,伤30万人以上
26
“北约”集团的军队近 600万兵力和“华约”集团 7个国家的军队 600万兵力,双方千万大军开始处于战 略对峙状态。美国的 1626枚战略导弹和苏联的1910枚 战略导弹,及双方数以万计的战略核导弹,相互瞄准着 对方成员国的军事、政治、经济目标,处于待机“按电 钮”之势,进而导致军备竞赛,争夺核优势、航天优势 的斗争愈演愈烈,国际形势日趋紧张。
俄国熊和北美野牛分别指什么? 为什么说英国是可怜的小毛驴?
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 的地位归根到底是由国家实 力特别是经济实力决定的!
苏
英
美
7
二战前后大国的兴衰
不要忘记以下情况,德国人侵入苏联,是经过芬兰、波兰、罗 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的。苏联为了保证自己将来的安全,力 求在这些国家内能有对于苏联抱着善意态度的政府。
美
政治
杜鲁门主义
成立共产党和
工人党情报局 苏
约
军事
成
15
板门店鉴订停战协定
1.概括美苏争锋的扩 张趋势?
2.两极格局下的国际 关系:和平?战争?
对德国及其柏林的分区占领 “冷战”的主战
区
17
眺 望 柏 林 墙 外 的 亲 人
18
柏林墙修建
居民要冲过柏林墙
拆毁柏林墙
柏林一分为二
19
朝鲜战争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
杜鲁门主义
共产党和工人 党情报局
争锋之二:马歇尔巧援欧洲
莫斯科力组互助
“美国应尽其所能,帮助世界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美国“政策
的目的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
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 “任何政府愿意协助复兴工作
的,都将得到美国政府的充分合作。任何政府图谋阻挠别国复兴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