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朴素美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本文立足于中西古代绘画、诗歌、戏曲等艺术门类揭示其“朴素”的美学风格。意在弘扬民族文化传统,重视朴素的美学思想,并在我国现代文化艺术中发扬光大,在中华民族当代文学艺术的百花园中开发出朴素美的花朵。
【关键词】朴素美;自然美;审美;文学创作
引言 (1)
1 朴素美的由来及研究历史 (1)
2 朴素美的内涵 (2)
3 古今中外的语言艺术家对朴素美来源探究 (2)
朴素美在文学艺术中的美学风格 (3)
1 朴素美在绘画中的风格 (3)
2 朴素美在文学中的风格 (5)
3 朴素美在戏曲中的风格 (7)
总结 (9)
参考文献 (10)
引言
1 朴素美的由来及研究历史
“朴素”一词最早是西方美学家席勒提出的,也称素朴。他认为素朴是“完满的对现实的摹仿”[1] (P463),重在客观描写,属现实主义。在我国传统的美学思想中朴素美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美学思想早在先秦就得到诸子的重视和提倡。《论语·八佾》中有记载:“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2](P48)首句论述的是人的美,这种“美”是不加修饰的自然的美,即“朴素”美。尾句孔子谈到绘画要在白底上绘,先有白底子然后画花,即“素以为绚。”这与中国古代用墨在白纸上绘画,黑白分明、虚实相间的画法十分相近,使人产生素淡、典雅的审美趣味。孔子在此论述的就是有关“朴素”的审美问题。
韩非也提倡朴素美。他在《韩非子·解老》篇中曾明确地指出:“礼为情貌者也,文为质饰者也。夫君子取情而去貌,好质而恶饰。夫恃貌而论情者,真情恶也;须饰而论质者,其质衰也。何以论之?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候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夫物之待饰而后行者,其质不美也。”[3](P97)这种重视朴素美的思想,韩非还在其所创作的《买椟还珠》、《秦伯嫁女》等寓言故事里通过生动的形象来表现。
2 朴素美的内涵
古人曾用朴素无华、质木斟文的语言来表示朴素的内涵。有力论证了朴素是最原始的风格,它反映了原始人的自然本质和美学思想。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朴素的风格,往往能引起人们对于古代的怀念,渴望返朴归真,摒除世俗的纷扰和影响,憧憬着美好的理想社会。可见朴素不仅是外表上的无华斟文,更重要的是内心中的朴实、质木。陶诗外表冲淡,正是他“闲静少言,不慕荣利”[4](P175)的心境的寄托。
朴素的灵魂是单纯、率直。“遇之匪深,即之愈希”[5](P38),这正是司空图对朴素的写照。钟嵘《诗品》阐述了“直寻”的朴素观。如他称“曹公古直”[6](P362),其诗不假雕饰、古朴质直,显出悲慨之本色。其情真,其言直,其力率,其述简,其味纯,为朴素之珍品。
朴素在道家的哲学思想中,也渗透着极为深厚的审美内涵。老子认为未加雕饰的朴素语言才是美的。提倡“不美”之美,即“朴素”美。庄子在《庄子·天道》中指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7](P82)。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余新安先生把“朴素”看成是不假雕琢的自然美。可见,朴素的风格,是用质朴平实的语言,不饰雕琢地反映生活的本色,它不用或少用形容词,也不用或少用各种修辞手段,力求自然、平易、生动,宛若清水出芙蓉,具有清新朴实的艺术魅力。
3 古今中外的语言艺术家对朴素美来源探究
他们都认为“朴素乃从华丽中来”,这是经验的结晶。葛立方在《韵语阳秋》中说:“大抵欲造平淡当自绚丽中来,落其华芬,然后可造平淡之境。”[8](P6)袁枚《随园诗话》中说:“诗宜朴不宜巧,然必须大巧之朴;诗宜淡不宜浓,然必须浓后之淡。”[9](P150)艾青把朴素看成是对词藻奢侈的摒弃,是脱去了华丽外衣健康袒露;是挣脱了形式束缚的无羁的步伐;是掷给空虚技巧的宽阔的笑等等,都可谓经验之谈。当然,语言朴素不等于没有文采,它的文采美在妙语天成之中,是一种纯净的自然美。老舍先生认为露出语言的裸体美,指的就是此种含意。①
据席勒看来,素朴是天才,包括艺术天才在内的永远必要的条件。每个真正的天才,都必须是素朴的,否则他就不是天才。天才的素朴就是艺术形象的力量和内在必然性的条件的完美自然的结合。②
综前辈之所见,笔者认为,“朴素”应是无雕琢之痕,极为自然而亲切,无矫揉造
作,不装腔作势,景真情挚,栩栩如生,耐人寻味,且具艺术感染力。
朴素美在文学艺术中的美学风格
1 朴素美在绘画中的风格
就绘画而言,中国画的布局在空间处理上是十分灵活的。中国画的画面上常常留有一块空白,山水画的天和水也往往不着颜色,留出空白以使虚实相生,使人仍然产生有水有天之感。人物画、花鸟画也不画背景而留出空白,观画人也并不因此而产生没有背景的感觉。中国画的这种画法能使所画的对象鲜明突出,能够把所画的对象的本质特征、形象神气真实地表现出来。画面的空白给人一种“朴素”的美感。此外,中国的山水画中还有三远的处理方法,即高远、平远、深远在空间上的不同表现。这种画法也和西洋画的透视法有着明显的区别。中国画的这种以空白表现所画的内容的作法,是朴素美的表现形式之一。如唐代山水画家王维作画《江干雪霁图》[10](P95),以水墨的浓淡渲染山水,独具神韵,形成了朴素淡远、韵味高清的风格。
我国绘画艺术中表现朴素美的另一种特殊方法是对墨的运用。墨在中国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清代画家恽南田有句名言“:有笔有墨谓之画”[11](P26)。我国的美术鉴赏家们经常以笔墨如何来评论画的优劣。墨之如此重要,是因为在中国画的画家眼里,墨即是色,绘画要通过墨色的深浅、浓淡使人产生不同色彩的感觉。不管自然界的彩色如何绚烂斑驳,我们的国画家们,特别是文人画派,总是用单一的颜色———墨来表现大自然中的一切,例如中国画的墨竹,通体只是墨色,却能令人产生绿竹挺拔、栩栩如
生的审美趣味。“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就以画竹著称,他画的竹是通过异常简练的形象表达出异常强烈的个性,笔墨情趣浓烈,生动多姿,朴素洒脱。其《墨竹图》[12](P194-195)视为典型代表。此外,中国画中也有以墨为主,适当运用别的颜色,如画花卉,花朵用红色,而枝叶则用墨来画,花朵突出,整个画面也十分淡雅。
中国画对墨的重视与运用,是创造朴素美的重大实践。这种画法是以东晋顾恺之所提出的“以形写神”的美学理论为基础的。所谓“神”指的是精神状态,如:荀子在《荀子·天论》中所云“:形具而神生”[13](P206)。画家不论画人物、山水,还是画花卉、翎毛,都要鲜明地把对象的本质特征、精神状态表现出来,让它的生动形象跃然纸上,这就是写神。按照中国画的理论,神是物的命脉,没有神的形是死的形;反之,离开了形也就没有神,神是依靠形来表现的,形神达到统一。画家在艺术上所苦苦追求的,就是要突破形似,达到神似。他们在作画时,首先要对所画的对象十分熟悉,紧紧抓住对象的精神实质,虽然所使用的只是朴素单纯的墨色,利用的只是墨的点染、线条等,也仍然能使画上的景物生意盎然,气韵生动,收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所以,画家是不间断地观察,研究所画的对象,把握它的神态气质,做到画马要“胸有全马”,画竹要“胸有成竹”。
我国早在4 世纪产生的这种“以形写神”的美学理论颇类似于后来黑格尔美学理论的“意蕴”说。黑格尔曾说过:“艺术作品应该具有意蕴,它不只是用了某种线条、曲线、面、齿纹、石头浮雕、颜色、音调,文学乃至于其它媒介,就算尽了它的能事,而是要显现出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作品的意蕴。”[14](P25)
黑格尔所说的“意蕴”和我国古代美学理论家所提倡的“神”就其所指的内在的生气、灵魂和精神而言,是有其共同性的,意蕴与外在形状的关系也就是神与形的关系。黑格尔还特别强调内容决定形式,他说:“形式的缺陷总是起于内容的缺陷。⋯⋯艺术作品的表现愈优美,它的内容和思想也就具有愈深刻的内在真实。”[14](P93)黑格尔的这一观点在我国古代也曾有人提出过,例如比黑格尔早两百年的我国17 世纪哲学家王夫之在其《姜斋诗话》中就曾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李、杜所以称大家者,无意之诗。十不得一二也。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帐,寓意则灵。”[15](P44)明确提出“诗以立意为主”的主张。
以上各家之说,都要求艺术家必须以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来对待他所要表现的对象,而真挚和朴素则是须臾不可离的。真理本身就是最朴素的,朴素美则能反映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上文论及的中国画的重视笔墨、善于利用空白,“计白当黑”,以显现画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