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约当产量比例法之先进先出法

合集下载

初级会计存货的成本计算方法

初级会计存货的成本计算方法

初级会计存货的成本计算方法存货成本计算方法是会计核算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企业的成本控制和决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下面将介绍初级会计中常见的存货成本计算方法。

一、先进先出法(FIFO法)先进先出法是以存货进入先后顺序为依据,将最晚期间购入或生产的存货成本计入当期的销售成本,而将最早进入的库存数量下放至下一个计算期。

该方法的特点是属于成本上升法,其优点是利用当期最新购入的商品计价,比较符合销售成本的现实情况,但对存货的价值会有较高波动,且对库存资金占用较高。

二、后进先出法(LIFO法)后进先出法是以存货进入先后顺序为依据,将最早购入或生产的存货成本计入当期的销售成本,而将最迟进入的库存数量下放至下一个计算期。

该方法的特点也是属于成本上升法,其优点是对存货的价值较为稳定,但不符合实际销售情况,容易引起库存成本的高估。

三、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以存货期初发生的成本和期间购入或生产成本的成本加权平均值作为销售成本的计算依据。

该方法的特点是对存货成本进行平均,能够较为稳定地反映销售成本的真实情况,但无法确定实际的库存成本。

四、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依据事先设置的标准成本进行计算,将实际产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计算出差异,并计入当期的成本中。

该方法的特点是将成本控制集中在成本产生的环节,对于成本控制和效益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需要进行频繁的标准成本修订和调整。

五、直接成本法直接成本法是将直接与产品相关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直接费用计入产品成本中,而间接费用则按一定的比例或分配基础进行分摊。

该方法的特点是较为简单实用,适用于成本计算比较简单的企业。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存货成本计算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和行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同时,存货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还需考虑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的要求,以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CPA 注册会计师 财务成本管理 知识点讲解及练习 第94讲_约当产量法下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1

CPA 注册会计师 财务成本管理 知识点讲解及练习 第94讲_约当产量法下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1
【手写板】月初在产品20件(完工程度40%),本月投产100件,本月完工90件
先进先出法下的成本计算公式:
本月完工产品约当产量=月初在产品本月生产的约当产量+本月投产本月完工的产品数量
月初在产品本月生产的约当产量=月初在产品数量×(1-上月完工程度)
本月投产本月完工的产品数量=本月全部完工产品数量-月初在产品本月完工数量=本月投产数量-月末在产品数量
【提示】在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单位成本(分配率)时,分子的待分配成本与分母的约当产量在范围上必须保持一致。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月末在产品数量×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
本月新增产品的约当总产量=本月完工产品约当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月初在产品本月生产的约当产量+本月投产本月完工的产品数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单位成本(分配率)=本月发生生产费用/本月新增产品的约当总产量
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本月完工产品本月发生的加工成本+本月投入本月完工产品数量×分配率=月初在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约当产量×分配率+本月投入本月完工产品数量×分配率
加权平均法下的成本计算公式:
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完工产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完工产品成本=单位成本×完工产品产量
月末在产品成本=单位成本×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2.先进先出法
(1)假设月初在产品在当月首先制造完成,在月末时已经是完工产品。(2)需要将本月完工产品区分为:本月加工完毕的月初在产品、本月投入本月完工的产品。(3)由于假设生产周期小于1个月,因此月初在产品本月全部完工,月初在产品成本应全部计入完工产品成本。(4)本月发生生产费用大部分随着本月完工产品而计入本月完工产品成本,小部分留存于月末在产品成本之中,即月末在产品成本只受到本月发生生产费用的影响,与月初在产品成本无关。因此,本月发生生产费用应当按照本月完工产品的约当总产量(即新增的约当产量)进行分配,确定应计入完工产品成本和应计入月末在产品成本的相应份额。

名词解释约当产量比例法

名词解释约当产量比例法

名词解释约当产量比例法
约当产量比例法(Equivalent Units of Production Method)是一种在成本会计中用于计算部分完成产品或半成品的成本的方法。

它适用于制造过程中存在在制品(即,尚未完成的产品)的情况。

约当产量比例法基于以下假设:在制品有一个等同于已完成产品的产量,可以通过计算将在制品的成本分配到已完成产品中。

这样,通过将在制品的成本与已完成产品的成本合并,可以计算出每个单位产品的总成本。

约当产量比例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识别等效单位:将在制品的数量和程度(成品度)折算为等效
单位,使其能够与已完成产品进行比较。

这通常涉及将在制品
的数量乘以一个转化因子,该因子表示在制品与已完成产品之
间的关系。

2.计算成本:将在制品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分配到已完成产品
中。

直接成本是与在制品直接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和直接人
工成本。

间接成本是不能直接归属于在制品的成本,如设备折
旧和间接人工成本。

3.分配成本:根据等效单位的比例,将已完成产品的成本和在制
品的等效单位成本合并。

这样就得到了每个单位产品的总成本。

约当产量比例法的一个主要优点是,它能够反映在制品的成本,并提供有关生产过程中成本变化的信息。

这对于决策和成本控制非常有用。

然而,该方法也有一些局限性,如转化因子的选择和在制品的评
估可能存在主观性。

约当产量比例法在许多制造业中广泛应用,特别是在连续生产过程和生产线中,例如制造业、加工业、化工业等。

它有助于计算在制品在完成阶段之前已消耗的成本,为企业进行成本核算和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

成本会计主要计算方法公式

成本会计主要计算方法公式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
辅助生产车间提供得工具、模具与修理用备件等产品成本,在产品完工时从“辅助生产成本”科目得贷方转入“低值易耗品”、“原材料”科目得借方;
提供供水、供电、供气、修理与运输等劳务所发生得费用,在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从“辅助生产成本”科目贷方转入“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科目得借方
1、直接分配法
单位成本(分配率)=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辅助生产劳务总量-其她辅助生产劳务耗用量)
2、顺序分配法
按照受益多少得顺序将辅助生产车间依次排列,受益少得排在前面,先将费用分配出去,受益多得排在后面,后将费用分配出去
3、交互分配法
首先,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归集得费用,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得产品或劳务数量与交互分配前得单位成本(费用分配率),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一次交互分配;然后,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得实际费用,按提供产品或劳务数量与交互分配后得单位成本(费用分配率),在辅助生产车间以外得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直接用于辅助生产得动力费用,借记“辅助生产成本”总账科目及所属明细账得“直接燃料与动力”成本项目。
如果基本生产与辅助生产未专设“直接燃料与动力”成本项目,发生得动力费用借记“制造费用”科目及其明细账有关项目。
用于基本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以及行政管理部门、销售部门得照明用电等,借记“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总账科目及其所属明细账有关项目。
报废时:借:原材料贷:制造费用管理费用
4、分次摊销法
在库、在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摊销
领用时:J:低值易耗品——在用D:、、、在库
摊销时:J:制造费用D:——摊销
报废时:J:原材料D:制造费用

CPA 注册会计师 财务成本管理 知识点讲解及练习 第95讲_约当产量法下的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2

CPA 注册会计师 财务成本管理 知识点讲解及练习 第95讲_约当产量法下的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2
【手写板】
解析:
(1)分配材料成本:
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约当总产量=200×0+600+100=700(件)
分配率=8400/700=12(元/件)
完工产品负担的材料成本=(200×0+600)×12=7200(元)
月末在产品负担的材料成本=100×12=1200(元)
(2)分配转换成本
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约当总产量=200×(1-60%)+600+100×70%=750(件)
工序
本工序原材料消耗定额
完工率(投料率)
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第一道
工序
240千克
240×50%/500×100%=24%
200×24%=48(件)
第二道
工序
260千克
(240+260×50%)/500×100%=74%
150×74%=111(件)
合计
500千克
-
159件
(2)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的分配,必须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考点三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方法
【教材例题13-9】假如甲产品月初在产品数量200件,月初在产品完工程度60%,本月投入生产700件,本月完工产品800件,月末在产品100件,月末在产品完工程度70%,原材料均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月初在产品成本3200元,本月发生直接材料成本8400元,发生转换成本(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6000元。假设在产品存货发出采用先进先出法,用约当产量法计算确定本月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月初在产品成本和本月发生生产费用资料如下:
成本项目
直接材料成本
直接人工成本
制造费用
月初在产品成本

先进先出方法

先进先出方法

先进先出方法
先进先出法是一种存货计价方法,根据先入库先发出的原则,对于发出的存货以先入库存货的单价计算发出存货成本。

这种方法是以先入库的存货先发出为前提,先购入的存货成本在后购入存货成本之前转出,据此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成本。

采用先进先出法,具体方法是:收入存货时,逐笔登记收入存货的数量、单价和金额;发出存货时,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逐笔登记存货的发出成本和结存金额。

这种方法可以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成本,但较繁琐,如果存货收发业务较多、且存货单价不稳定时,其工作量较大。

在物价持续上升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而发出成本偏低,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反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人士。

先进先出分步成本法名词解释

先进先出分步成本法名词解释

先进先出分步成本法名词解释
先进先出分步成本法(FIFO)是一种管理会计方法,用于计算
存货成本和销售成本。

根据FIFO法,首先购入的存货将首先被售出,而最近购入的存货将被保留在库存中。

这意味着在计算成本时,假
设最早购入的存货被先售出,因此销售成本反映了最早购入的存货
的成本。

FIFO法的名词解释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
1. 会计角度,FIFO法是一种符合通行会计准则的成本计算方法,它能够提供关于存货价值和销售成本的准确信息,有助于企业
进行成本控制和经营决策。

2. 管理角度,FIFO法能够使企业更好地控制存货的流动和成
本的变化,有利于避免存货过时和降低存货的风险。

3. 税务角度,FIFO法在税务申报中也有一定的应用,它可能
会影响企业的税务负担和利润水平,因此在税务筹划和申报中需要
谨慎使用。

总之,FIFO法是一种常见的成本计算方法,它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经营决策都有一定的影响,了解和正确应用FIFO法对企业是非常重要的。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在企业的成本会计中,存货是一个重要的资产,其计价方法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成本结构和利润水平。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是指在销售商品时,如何确定存货的成本以及销售额的计算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并分析其优劣势。

一、先进先出法(FIFO法)先进先出法是指假设最早购入的存货最先发出,最近购入的存货最后发出。

这种计价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更接近实际成本,并且提供了准确的库存价值。

它也能避免存货因价格波动而造成的异常波动,对于需求不稳定的产品,能够稳定成本、稳定利润。

然而,这种方法在通货膨胀期间会导致实际发出的成本低于实际购入成本。

二、后进先出法(LIFO法)后进先出法是指假设最近购入的存货最先发出,最早购入的存货最后发出。

LIFO法的优点在于在通货膨胀期间,可以使企业的成本更接近实际成本,对于成本上升的情况,能够减少利润和税收。

然而,LIFO法的缺点在于无法提供准确的库存估值,特别是在需求不稳定、价格波动大的情况下。

三、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根据平均期末存货和本期存货进出情况来确定平均成本,然后将该平均成本应用于发出存货的计算中。

加权平均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平均化价格波动,适用于需求稳定的产品。

然而,这种方法对于需求不稳定、价格波动大的产品可能会造成成本估算不准确,利润波动较大。

四、特定成本法特定成本法是指根据存货的售价、购入成本以及具体发出存货的成本来计算销售额和利润。

这种方法对于需求不稳定、价格波动大的产品比较适用,能够提供准确的利润计算。

然而,特定成本法的缺点在于复杂度较高,需要对每个发出存货进行详细的成本记录。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一般来说,在需求稳定、价格波动小的情况下,加权平均法和特定成本法比较适用;而在需求不稳定、价格波动大的情况下,FIFO法和LIFO法更具优势。

总之,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是企业成本会计中的重要环节,不同的计价方法将会对存货成本和利润产生不同的影响。

先进先出法下约当产量比例法

先进先出法下约当产量比例法
料。丁产品 4 月初在产品成本为:直接材料 757.60 元,直接工资 142.00 元,制造费用 139.00 元;4 月份发生的生产耗费为:直接材料 8 522.40 元,直接工资 2 058.00 元,制造费用 3 381.00 元。以上
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计算过程如下图表:
成本项目
材料
工资
月末在产品成本(10)=(3)×(6)
64×20.1=1 286.40
40×4.9=196
40×8.05=322
本月完工产品总成本(11)=
8522.4+757.6-1286.4=7993.6
(5)+(7)—(10)或=(7)+(8)+(9) 757.6+201+7 035=7 993.6
完工总成本 =7 993.6+2 004+3 198=13 195.6
假定某企业生产丁产品,2007 年 4 月份月初结存在产品 50 件,加工程度为 40%;本月投产 430 件;本月完工产量为 400 件,月末结存在产品 80 件,加工程度为 50%。丁产品所耗直接材料是在丁
产品投产开始生产时投入全部直接材料的 80%,当产品加工达到 60%时,再投入其余 20%的直接材
单位成本=13 195.6÷400=32.989
19.984
在产品成本 =1 286.4+196+322=1 804.4
2004 5.01
3198 7.995
制造费用
约 月初(1) 当 产 本月投产本月完工(2)
量 月末在产(3)
50×(1-80%) = 10
400 - 50 = 350 430 - 80=350 80×80% =64

成本会计-约当产量法

成本会计-约当产量法

03
约当产量法的应用实例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总结词
约当产量法用于计算生产费用在完工产 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确保费用分摊 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VS
详细描述
约当产量法是以产品的约当产量为基数, 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 分配。约当产量是通过将在产品的数量乘 以一个折算系数(完工程度)来计算的。 这种方法考虑了在不同阶段上在产品的完 工程度,从而更准确地反映了实际的生产 情况。
成本会计-约当产量法

CONTENCT

• 约当产量法概述 • 约当产量பைடு நூலகம்的计算方法 • 约当产量法的应用实例 • 约当产量法的优缺点分析 • 约当产量法的改进与发展趋势
01
约当产量法概述
定义与概念
定义
约当产量法是一种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 法,通过将在产品数量折算为约当产量,与完工产品产量一起作 为成本分配的基础。
约当产量法的计算步骤
要点一
总结词
计算约当产量,然后根据约当产量比例分配生产费用。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约当产量法是一种将在产品和半成品数量转换为等效产成品 数量的方法。首先,需要计算约当产量,即将在产品和半成 品数量乘以一个约当系数(通常为0.5),以得到等效产成品 数量。然后,根据约当产量比例分配生产费用。这种方法能 够更准确地分配生产费用,特别是当在产品和半成品数量较 大时。
与其他成本计算方法的比较
与直接成本法比较
约当产量法考虑了未完成产品的生产能力,能够更准确 地分配制造费用;而直接成本法只考虑已完成产品的生 产能力,可能导致制造费用的分配不够准确。
与作业成本法比较

成本会计中定额比例法与约当产量法的结合运用

成本会计中定额比例法与约当产量法的结合运用

业 的贷款绝大部分是流动资金贷款 , 其对流动资金需求 大部分 在收购甘蔗环节 以及产成品销售环 节库存 资金
占用 上 。
( 一) 直接材料 费用的分配 。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可 以选择采用材
料定额 消耗量或材料定额费用作为分 配标准 。计算公式如下 :
直接材料 费用分配率=
期初在产品直接材料费用+ 本月实际直接材料费用 完工产 品定额材料 费用 ( 消耗量 ) + 期末 在产 品定额材料费用 ( 消耗量 )
和乘 以直接 材料耗用量 定额 , 因为在这 种投料方 式下 , 处于 任何一道
工序的期末在产 品都 和完工产品一样 , 所耗用的材料是相同的。所以 ,
全部的期末在产 品均可 以视 同完工产品分配 材料 。只有在这种投料方 式下 , 定额 比例法可以独立运用 。如果材料换 了其它 的投料方式 , 如材 料是陆续投入或在各道工序开始时一次投 入, 此时就必须要 与约 当产 量法结合计 算投料 率 , 再 计算期末 在产 品的材料定额耗用 量 ( 或定额
费用 ) 。
资等模式取得信贷资金后 , 可通过预付款支付给上游 的 蔗农 , 也可以通过应收款承担下游经销商 的库存资金 占
用, 有效缓解广西蔗糖产业供应链资金 困境 。
( 二) 经销商 。 供应链下游的经销商依据各制糖企业
不同 , 采用分公司直销和专 门部 门统一销售等方式 。各 集团非核心子公司 、 销售公 司以及下游食 品企 业 , 大 多 是 中小企业 。 由于缺乏有效 的担保 与抵押措施 , 企业信 用不足 , 它们往往难 以从银 行获得贷款 。 以制糖企业 为 中心环节 , 将蔗农 、 制糖企业 、 经销商 、 最终用 户连成一 个 整体 的供应链 金融 ,可 以让经销 商摆脱 以往 财务指 标 这一评判标 准。 在供应链金 融模式下 , 银 行是从整个

成本会计计算公式

成本会计计算公式

间接成本分配率二待分配的间接成本总额宁分配标准总额某成本对象应负担的间接成本二该成本对象的分配标准额X间接成本分配率三、期初在产品成本+本期生产费用=完工产品成本+期末在产品成本四、1、按计划成本计价材料发出的核算: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土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计划成本土本月收入材料计划成本)X 100%发出材料成本差异=发出材料计划成本X材料成本差异率发出材料实际成本=发出材料计划成本土发出材料成本差异2、直接材料费用的分配:定额耗用量二产品产量X单位产品消耗定额定额费用=定额耗用量X材料的计划单价材料消耗分配率二材料耗用量总额宁各种产品定额耗用量或定额费用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该种材料的材料定额消耗量X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二该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X材料实际单价或计划单价3、计时工资的计算应付月计时工资二月标准工资—缺勤天数X日工资率—病假天数X日工资率X扣款率二实际出勤天数X日工资率+病假天数X日工资率X(1—扣款率)4、个人计件工资的计算计件应付工资二完成的产品产量X该种产品的计件单价计件单价二工时定额X小时工资率5、直接人工费用的核算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本期发生的直接人工费用*各种产品耗用的实际工时或(定额工时之和)某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费用二直接人工费用分配率X该产品耗用的实际工时(定额工时之和)五、1 、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某种服务单位成本二该辅助车间本期发生的服务费用总额宁该车间对外提供服务的总量某收益部门应负担的服务费用二该部门接受服务的收益量X该种服务的单位成本2、一次交互分配法交互分配前单位服务成本(交互分配率)=某辅助车间交互分配前的服务费用总额十该车间提供的服务总量某辅助车间应负担的服务费用二该车间耗用的服务量X交互分配前单位服务成本分配率交互分配后的单位成本(对外分配率)=该车间交互分配后的服务费用总额十该车间对外部门提供的服务总量外部门应负担的服务费用二该收益部门耗用的服务量X某辅助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单位成本3、计划成本分配法某收益部门应负担的计划成本=该部门实际收益量X该服务的计划单位成本4、制造费用的分配实际分配律法制造费用分配率=该生产单位本期轨迹的制造费用总额十该生产单位本期分配标准总量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二该生产单位的制造费用分配率X该产品好用的分配标准2、预订分配法某生产单位的制造费用预订分配率=该生产单位年度制造费用预算总额十该生产单位计划产量的定额总工时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二该生产单位的制造费用预订分配率X该产品当月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数3、累计分配率法某生产单位制造费用累计分配率=(制造费用期初余额+制造费用本期发生额)宁(期初分配标准累计数+本期发生的分配标准量)某批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二该生产单位的制造费用分配率X该批完工产品分配标准的累计数六、1、在产品定额比例法:费用分配率=(月初在产品费用+本月生产费用)宁(完工产品定额耗用量+月末在产品定额耗用量)完工产品某项目实际成本二该项目费用分配率X完工产品该项目定额耗用量月末在产品某项目实际成本二该项目费用分配率X月末在产品该项目定额耗用量2、约当产量加权平均法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二月末在产品结存数量X在产品加工程度约当产量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本与生产费用)十(完工产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产量X约当产量单位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二月末在产品产量X约当产量单位成本3、先进先出法1)本月完工产品的约当产量二月初在产品在本月加工的约当产量+本月投产本月完工产品数量月初在产品在本月加工的约当产量二月初在产品数量X( 1 —上月加工程度)本月投产本月完工产品数量=本月投产数量一月末在产品数量=本月完工产量一月初在产品数量2)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二月末在产品数量X月末在产品加工程度3)约当产量单位成本二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十(本月完工产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4)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一月末在产品成本二月初在产品成本+约当产量单位成本X本月完工产品产量5)月末在产品成本二约当产量单位成本X月末在产品产量4、投料程度的确定某道工序的在产品投料程度二到本工序止的累计材料消耗定额十完工产品材料消耗定额5、完工程度确定某道工序的在产品完工程度=(前面各道工序的累计工时定额+本道工时定额X 50%)十产品工时定额八、1、间接计入费用当月分配法制造费用分配率二本月制造费用实际发生额宁本月发生的工时合计某批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二该批产品本月发生的工时数X制造费用累计分配率2、累计分配法制造费用累计分配率二各批产品累计制造费总额宁各批产品累计工时总数完工批次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二该批次产品累计工时数X制造费用累计分配率九、1、逐步结转法期初在产品数量+本月投入数量(上步骤转入)二已完工转下一步骤数量+期末在产品数量2、半成品成本按先进先出法计算和结转1)本预约当量=全部约当量一月初在产品约当量=本月完工半成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量一月初在产品约当量2)本预约当量二月初在产品在本月加工的约当量+本月投产本月完工的半成品数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月初在产品数量X(1—上月完工百分比)+本月完工半成品数量+月末在产品数量X本月完工百分比本月完工半成品成本=月初结转本期完工半成品成本+本月投产本月完工的半成品成本二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约当产量单位成本X月初在产品在本月加工的约当量+本月约当产量单位成本X本月投产本月完工的半成品数量3、综合结转发的成本还原还原分配率二本步骤完成产品的自制半成品成本宁上步骤完工产品成本成本还原额二上步骤完工产品各成本项目的成本X还原分配率4、平行结转分步法某步骤约当产量二本步骤月末在产品折合本步骤半成品数量+以后各步骤月末在产品数量+最后步骤完工产成品数量十、1、类内产品成本的划分:定额比例法某产品原材料成本分配率二该类产品原材料实际总成本宁该原材料定额成本(定额耗用量)总数某类产品工资、费用分配率二该类产品工资、费用实际总成本宁该定额工时总数某类产品中某种产品原材料成本二该原材料定额成本(定额耗用量)X该产品原材料成本分配率某类产品中某种产品工资、费用成本二该产品定额工时X该产品工资、费用分配率2、系数法类内产品完工产品标准产量=该完工产品实际产量X该产品系数类内产品在产品标准产量=该在产品实际产量X该产品系数X完工系数类内标准产品总产量二类内各完工产品标准产量+累内各在产品标准产量某产品某成本项目分配率二该成本项目实际总陈本宁该类产品标准产品总产量某成本项目在产品应负担的费用二类内在产品的标准总产量X该成本项目的分配率某成本项目某产成品应负担的费用二该产成品的标准产量X该成本项目的分配率1、定额成本制定产品实际成本二月初定额成本土脱离定额的差异(耗用量的差异X价格)土定额变动差异±材料成本差异(计划单价与实际单价的差)2、原材料费用定额=产品材料消耗定额X原材料计划单价生产工资定额费用二产品生产工时定额X计划小时工资率制造费用定额二产品生产工时定额X计划小时费用率计划小时工资率二预计某车间全年工人工资总额十预计该车间全年定额工时总数计划小时费用率二预计某车间全年制造费用总额十预计该车间全年定额工时总数3、盘存法原材料实际耗用量二期初预料+本期领料-期末预料原材料定额耗用量二本期投产数量X原材料消耗定额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二实际耗用量-定额耗用量某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成本差异二(该产品原材料定额差异土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X原材料成本差异率4、生产工人工资(制造费用)脱离定额差异二实际—定额工资(制造费用)某产品实际生产工资=实际生产工时X实际小时工资率某产品定额生产工资二定额生产工时X计划小时工资率5、定额变动差异定额变动系数=按新定额计算的单位产品成本十按老定额计算的单位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按老定额计算的月初在产品成本X(1—定额变动系数)定额变动差异=(新定额-老定额)X自变动日期到月底为止投入的生产量十二、直接材料标准成本二直接材料数量标准X直接材料价格标准工资率标准二标准工资总额十标准总工时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工时标准X工资率标准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二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总额十标准总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二工时标准X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二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十标准总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二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X工时标准材料数量差异=(标准用量-实际用量)X标准价格材料价格差异=(标准价格-实际价格)X实际用量直接人工的效率差异=(标准工时—实际工时)X 标准工资率直接人工的工资率差异=(标准工资率—实际工资率)X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标准工时一实际工时)X标准费用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标准费用分配率一实际费用分配率)X实际工时。

1 成本会计教学设计方案 -

1 成本会计教学设计方案 -

《成本会计》教案——4.2.4约当产量比例法
授课题目:约当产量比例法
授课学时:2学时
授课类型:理论性
一、课程资源
(一)使用教材
《成本会计学》,张敏、黎来芳、于富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二)参考书目
《成本会计》,万寿义、任月君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成本会计》,郑秀芳、毛方、李玉环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约当产量比例法的含义及适用条件;
2.理解约当产量比例法的计算原理;
3.熟悉投料率和完工率的测定;
4.掌握加权平均法下生产费用的分配。

(二)思政目标
通过本次课程授课,培养学生树立成本无小事的观念,树立责任意识,理解合理选择与行业特点相符、保持计算方法的一致性是计算成本的关键。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约当产量比例法的计算原理;
2.投料率和完工率的测定。

(二)教学难点
1.投料率和完工率的测定;
2.加权平均法下生产费用的分配。

四、教学过程设计
五、布置作业
约当产量比例法下,费用按加权平均法分配的计算。

六、教学手段
PPT展示、板书演示、线上结合中国大学慕课资源、智慧树平台。

七、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引导式、启发式教学方法。

成本会计主要计算方法公式

成本会计主要计算方法公式

材料费用的分配1.按原材料定额消耗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某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该产品实际产量X单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原材料实际消耗总量/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该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X分配率某产品应分配的实际原材料费用=该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X材料单价2.按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某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该产品实际产量X单位产品原材料费用定额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各种产品原材料实际费用总额/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总额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实际原材料费用=该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X分配率低值易耗品摊销3.一次摊销法领用时: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贷:低值易耗品报废时:借:原材料贷:制造费用管理费用4.分次摊销法在库、在用、摊销领用时:J:低值易耗品——在用D:...在库摊销时:J:制造费用D:——摊销报废时:J:原材料D:制造费用注销累计已摊销额:J:——摊销D:——在用月末调整成本差异J:XX费用D:材料成本差异5.五五摊销法领用时:J:低值易耗品——在用D:...在库同时,按其价值的50%计算摊销额,J制造费用D——摊销报废时:按入库残料的价值J:原材料按报废低值易耗品原有价值的50%减去残值后的差额J制造费用按低值易耗品原有价值的50%D——摊销注销累计已摊销额:J:——摊销D:——在用月末调整成本差异J:XX费用D:材料成本差异6.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动力费用,借记“基本生产成本”总账科目及所属产品成本明细账“直接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

直接用于辅助生产的动力费用,借记“辅助生产成本”总账科目及所属明细账的“直接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

如果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未专设“直接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发生的动力费用借记“制造费用”科目及其明细账有关项目。

用于基本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以及行政管理部门、销售部门的照明用电等,借记“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总账科目及其所属明细账有关项目。

成本会计-约当产量比例法之先进先出法

成本会计-约当产量比例法之先进先出法

结合的优缺点分析
优点
约当产量比例法和先进先出法的结合能够更准确地计算产品成本,提高成本管 理水平;同时,这种结合还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缺点
在实际操作中,确定约当产量的过程可能较为复杂,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力和时 间;此外,这种结合方法也可能增加成本计算的复杂性,对会计人员的专业素 质要求较高。
05
结论与建议
结论总结
约当产量比例法之先进先出 法是一种有效的成本会计方 法,能够准确计算产品的实 际成本,为企业决策提供有 力支持。
在使用约当产量比例法之先 进先出法时,需要充分考虑 生产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合 理确定约当产量,以确保成 本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约当产量比例法之先进先出 法适用于连续生产且产品结 构复杂的企业,能够更好地 反映产品成本结构,提高成 本控制和管理的效果。
在生产过程中,当原材料、在产品和 产成品等存货流动较快时,先进先出 法能够更好地反映存货的实际成本。
VS
当企业需要按照实际成本进行定价和 销售时,先进先出法能够提供更准确 的成本信息,帮助企业做出更合理的 决策。
先进先出法的计算步骤
01
确定每批入库物品的数量和单价,计算该批物品的 成本。
02
在发出物品时,按照入库的顺序,将最早入库的物 品的成本分摊到销售成本中。
约当产量比例法的应用场景
当企业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半成品时, 需要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来分配生产 费用,以准确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 的成本。
在连续式生产企业中,由于各工序之 间存在紧密的关联,前一工序的半成 品是后一工序的原材料,因此需要采 用约当产量比例法来计算各工序的生 产费用。
约当产量比例法的计算步骤
02先进先出法介绍先进先出法的定义先进先出法是一种成本会计方法,它按照物品入库的顺序来计算和分配成本。在先进先出法下,最早 入库的物品最先被发出,因此它们的成本最先被分摊到销售成本中。

成本会计约当产量比例法下的先进先出法

成本会计约当产量比例法下的先进先出法

约当产量比例法下的先进先出法一、计算原理先进先出是假设生产的产品按投入生产的先后顺序完工的,那么,月初在产品应先于本月投产产品完工;在产品生产周期小于一个月的情况下,月初在产品将在本月全部完工,其成本全部计入本月完工产品成本,而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只在本月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月末在产品成本不在受上月成本水平的影响,能客观反映本月的成本水平;先进先出法下,约当产量只包括本月实际加工或投产的生产量,而不包括月初在产品在上月加工或投产的生产量;即约当产量只与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有关,而与月初在产品成本无关;计算公式:1.本月完工产品约当产量=月初在产品在本月加工或投料的约当产量+本月投产本月完工数量其中:月初在产品在本月加工或投料的约当产量=月初在产品数量1-上月加工或投料程度本月投产本月完工数量=本月完工产品数量-月初在产品数量=本月投产数量-月末在产品数量23.生产费用分配率4.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生产费用分配率本月完工产品约当产量 =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5.月末在产品成本=生产费用分配率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二、举例:一资料:新宇工厂生产丙产品,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之间分配费用采用约当产量比例的先进先出法,2007年3月份、4月份有关成本资料如下:2.4月份投入和产出资料如下表:3.丙产品所耗原材料是在生产开始时投入70%,当加工到80%时再投入原材料的30%,丙产品的职工薪酬和制造费用是随着产品加工程度逐步发生的;二要求:按照先进先出法计算4月份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计算过程如下:1、原材料的分配:本月完工产品约当产量=401-70%+360-100=272件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10070%=70件原材料费用分配率=272+70=元月末在产品负担原材料费用=70=1736元完工产品负担原材料费用=+272=7514元=+2、职工薪酬的分配:本月完工产品约当产量=401-60%+360-100=276件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10050%=50件职工薪酬费用分配率=1467/276+50=元月末在产品负担职工薪酬费用=50=225元完工产品负担职工薪酬费用=73+276=1315元=73+1467-2253、制造费用的分配:本月完工产品约当产量=401-60%+360-100=276件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10050%=50件制造费用分配率=276+50=元月末在产品负担制造费用=50=元完工产品负担制造费用=+276=元=+件完工丙产品成本=7514+1315+=元月末在产品成本=1736+225+=元。

2020年注册会计师约当产量法下的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1)知识

2020年注册会计师约当产量法下的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1)知识
【提示】约当产量法按完工产品产量与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方法。在约当产量法下,对在产品的计价有加权平均法和先进先出法两种方法。
1.加权平均法
(1)加权平均法不区分产品完工的先后顺序,而只关注月末时产品的状态:有多少全部完工的产品(无需区分当月加工完毕的月初在产品和当月投入并当月完工的产品),有多少尚未完工的在产品。(2)当月的全部制造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按照月末的全部约当产量(全部完工产品数量+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进行分配,确定应计入完工产品成本和应计入月末在产品成本的相应份额。
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分配率
约当产量法下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法的区别
方法
分子
分母品成本)
本月新增的约当产量(不包括月初在产品在上月已完成的约当产量)
加权平均法
本月全部制造成本(包括月初在产品成本)
月末全部约当产量(包括月初在产品在上月已完成的约当产量)
【提示】在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单位成本(分配率)时,分子的待分配成本与分母的约当产量在范围上必须保持一致。
【手写板】月初在产品20件(完工程度40%),本月投产100件,本月完工90件
先进先出法下的成本计算公式:
本月完工产品约当产量=月初在产品本月生产的约当产量+本月投产本月完工的产品数量
月初在产品本月生产的约当产量=月初在产品数量×(1-上月完工程度)
本月投产本月完工的产品数量=本月全部完工产品数量-月初在产品本月完工数量=本月投产数量-月末在产品数量
加权平均法下的成本计算公式:
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完工产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先进先出法约当产量计算公式

先进先出法约当产量计算公式

先进先出法约当产量计算公式先进先出法约当产量计算公式,这可是个在成本会计里有点小复杂,但又特别重要的家伙!咱先来说说啥是先进先出法。

这就好比排队买冰淇淋,先排到的先买,先买的先算成本。

在生产过程中,先投入生产的材料和先开始加工的产品,在计算成本时就先被考虑。

约当产量呢,就像是把还没完工的产品,按照完成的程度换算成好像已经完工的数量。

比如说一个产品完成了一半,那我们就把它当成半个完工产品,这半个就是约当产量。

那先进先出法和约当产量结合起来的计算公式是啥样的?假设我们有个工厂在生产零件,这个月刚开始的时候,在产品有100 个,完成程度是 40%。

这个月新投入生产了 800 个,月底完工了700 个。

那咱们来算算。

首先,要算出这个月新投入生产并且完工的数量,那就是 700 - 100 = 600 个。

然后,算这个月新投入生产但还没完工的数量,就是 800 - 600 =200 个,这 200 个的完成程度假设是 60%,那它们的约当产量就是200×60% = 120 个。

接下来,算月初在产品在这个月完工的数量,因为月初有 100 个,完成程度是 40%,那这个月又完成了 60%,所以这个月完工的数量就是 100×60% = 60 个。

最后,总的约当产量就是这个月新投入生产并且完工的 600 个,加上新投入生产但还没完工的约当产量 120 个,再加上月初在产品在这个月完工的 60 个,一共就是 600 + 120 + 60 = 780 个。

哎呀,说起来有点绕,我给您举个我自己经历的事儿。

之前我去一个小工厂帮忙算成本,他们就搞不清楚这先进先出法和约当产量。

我就一点点跟他们解释,拿着他们的生产记录,一笔一笔算给他们看。

那个老板一开始还一脸懵,后来慢慢就明白了,一个劲儿地说:“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啊,以前都算错了不少成本呢!” 这让我特有成就感。

再回到这个计算公式,您得记住,先进先出法约当产量的计算,关键是要分清楚先后顺序,把每个阶段的数量和完成程度都算清楚,可不能马虎。

成本会计-约当产量比例法之先进先出法

成本会计-约当产量比例法之先进先出法
它通过将实际产量按照一定比例折算 成理论产量,以确定各步骤的成本。
约当产量比例法的应用场景
适用于生产过程中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存在差异的情况,如多步骤生产、装配线作业等。
适用于需要准确计算各步骤成本,以便进行成本控制和决策的情况。
约当产量比例法的计算步骤
01
确定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例关系。
02
根据比例关系,将实际产量折算成理论产量。
03
根据约当产量比例法计算各步骤的成本,包括原材 料、人工和制造费用。
03
约当产量比例法与先进先出 法的结合
结合的必要性
满足企业成本核算
需求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企业需要更 精确的成本信息来指导生产和销 售决策,约当产量比例法和先进 先出法的结合能够提供更准两种方法,企业可以更 好地分析生产过程中的成本变化, 发现潜在的成本控制点,提高成 本管理水平。
缺点
操作复杂,需要较高的成本核算能力和管理水平;可能增加核算工作量,提高核算成本。
04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制造企业的成本核算
总结词
适用于生产周期长、产品结构复杂的企 业
VS
详细描述
该制造企业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进行成本 核算,特别是先进先出法。这种方法能够 准确计算在产品成本和完工产品成本,有 助于企业进行生产决策和销售定价。
约当产量比例法的计算步骤
01
首先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即在产品数量与完工程度的乘积。
02
然后根据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实际数量,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
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最后计算出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03
02
先进先出法介绍
约当产量比例法的定义

成本会计主要计算方法公式

成本会计主要计算方法公式

材料费用的分配1.按原材料定额消耗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某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该产品实际产量X单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原材料实际消耗总量/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该产品原材料定额消耗量X分配率某产品应分配的实际原材料费用=该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X材料单价2.按原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某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该产品实际产量X单位产品原材料费用定额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各种产品原材料实际费用总额/各种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总额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实际原材料费用=该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X分配率低值易耗品摊销3.一次摊销法领用时: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贷:低值易耗品报废时:借:原材料贷:制造费用管理费用4.分次摊销法在库、在用、摊销领用时:J:低值易耗品——在用 D:...在库摊销时:J:制造费用 D:——摊销报废时:J:原材料 D:制造费用注销累计已摊销额:J:——摊销 D:——在用月末调整成本差异 J:XX费用 D:材料成本差异5.五五摊销法领用时:J:低值易耗品——在用 D:...在库——摊销D制造费用J计算摊销额,50%同时,按其价值的.报废时:按入库残料的价值J:原材料按报废低值易耗品原有价值的50%减去残值后的差额J制造费用按低值易耗品原有价值的50%D——摊销注销累计已摊销额:J:——摊销 D:——在用月末调整成本差异 J:XX费用 D:材料成本差异6.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动力费用,借记“基本生产成本”总账科目及所属产品成本明细账“直接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

直接用于辅助生产的动力费用,借记“辅助生产成本”总账科目及所属明细账的“直接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

如果基本生产和辅助生产未专设“直接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发生的动力费用借记“制造费用”科目及其明细账有关项目。

用于基本生产车间、辅助生产车间以及行政管理部门、销售部门的照明用电等,借记“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总账科目及其所属明细账有关项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月末在产品总成本=21000+10000+20000=51000元
先进先出法下:
直接材料费分配率 直接人工费分配率 制造费分配率
=
=
153700 600+100×70%-200×70% 91160 600+100×50%-200×60% 207760 600+100×50%-200×60%
= 290(元)
= 172(元)
= 392 ( 元 )
=
完工产品直接材料费=47300+460×290=180700元; 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费=70×290=20300元 完工产品直接人工费=38840+480×172=121400元; 月末在产品直接人工费=50×172=8600元 完工产品制造费=52240+480×392=240400元; 月末在产品制造费=50×392=19600元
500件,月末完工产品600件,月末在产品100件,
月末在产品加工程度50%。 • 甲产品所耗直接材料在生产开始时投入70%,其 余30%在加工程度达到70%时投入。 • 甲产品月初在产品成本为:直接材料47300元; 直接人工38840元;制造费用52240元。本期发生 生产耗费为:直接材料153700元;直接人工
• • • • • • •
完工产品直接材料费=600×300=180000元; 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费=70×300=21000元 完工产品直接人工费=600×200=120000元; 月末在产品直接人工费=50×200=10000元 完工产品制造费=600×400=240000元; 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费=50×400=20000元 完工产品总成本=180000+120000+240000=540000元;
完工产品总成本=180700+121400+240400=542500元; 月末在产品总成本=20300+8600+19600=48500元
பைடு நூலகம்
计算公式:
+ = 某项费用 分配率 本期生产费用
完工产 品产量 +
期末在产品 约当产量
期初在产品 约当产量
× 费用分 配率
月末在产品成本 = 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费用分配率
-
=
完工产 品成本
月初在 产品成本
完工产 品产量
期初在产品 约当产量
• 例、某企业生产甲产品,2008年3月初在产品数 量为200件,加工程度为60%;当月投产甲产品
91160元;制造费用207760元。
加权平均法下:
直接材料费分配率
=
47300+153700 600+100×70%
= 300(元)

直接人工费分配率 = 38840+91160 制造费分配率
200(元) 600+100×50% =
=
52240+207760 600+100×50%
= 400 ( 元 )
附录:约当产量比例法之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假设产品的生产是一个连续的、依 次进行的过程,月初在产品先于当月投产产品完 工,因而,在生产周期小于一月的情况下,月初 在产品在本月全部完工,本月投产的产品本月一 部分完工,一部分成为月末在产品。因此,月初 在产品成本应全部计入本月完工产品成本之中, 无需分配。计算中只需要对本月发生的生产耗费 进行分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