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意象中的杨柳
浅论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柳意象
浅论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柳意象
柳意象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象征性意象。
它是用来比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描绘一种充满希望的境界,并表达出静谧、美好的象征意义。
在春天,柳树是最早开花的树种之一,因而它也被用来比喻爱情的芬芳和持久的誓言。
例如,在《渔家傲》中,作者张若虚把柳树用作比喻爱情的象征:“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笑语盈盈暗香去,留下恩爱深深。
”另外,柳树也被用来比喻柔软的性格和不变的友谊。
例如,在《汉东小猎》中,作者祝福比自己年轻的友人:“如杨如柳挺底枝,花时会伴花相知”。
这句话的意思是,愿伴随着青春花朵相知相惜,一如杨柳一样笔直挺拔。
总而言之,柳意象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代表了希望、爱情和友谊,也暗示了一种柔软的性格和持久的诚实。
含有柳意象的古诗词
含有柳意象的古诗词
以下是含有柳意象的古诗词:
1、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唐代王之涣《送别》
【解释】写的是春天杨柳茂盛,青年人折柳条,送别友人。
2、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南宋志南和尚《绝句》
【解释】杨柳枝拂面,杏花雨落身上,感觉衣服要湿了,却没有雨点打下来。
3、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
--唐代戴叔伦《赋得长亭柳》【解释】垂柳上万条柳丝,摇曳多姿,编织出惜别的情意。
4、短亭杨柳草初齐,又见归鸿去路迷。
--宋代赵师秀《暮春》【解释】短亭旁,杨柳青青,正是草长莺飞的时节,又见孤鸿远去,归路迷茫。
5、垂杨拂绿水,摇荡寄人思。
--唐代李白《枝上柳绵吹又少》【解释】垂杨轻拂着绿水,荡漾出无限怀念之情。
浅析古典诗词中“柳”的意象
2017.07备浅析古典诗词中“柳”的意象◎刘晓航杨柳最早在诗歌中出现,应属《诗经·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从此之后诗人们通过对柳的形象、柳的音律、柳的特性等方面的观察赋予了柳不同的内涵。
他们笔下的柳能表达对友人的不舍,能抒发对家乡的思念,能蕴含自己无处安放的闲愁,能描述对心仪女子的爱恋;他们诗中的柳树是曼妙的女子,也是高洁的隐士,更是因风得势的小人。
一、“柳”入诗的起源首先,柳树作为我国古老的树种有着极强的适应能力和顽强的生命力,是极易成活的树木,生长速度快,这是其他树木植物都无法比拟的。
其次,因为柳树自身的耐寒、抗涝、耐旱等特点,不管是河岸溪边、堤坝桥头,还是宫廷都市、穷乡僻壤,都能找到柳树的踪迹。
其历史悠久,种植范围广增加了文人对其的关注。
再次,柳树自身有其独特的形象特点,自然散发文化意蕴的芬芳,符合古代文人的审美特点。
由此三点成为了承载诗人们不同情感的对象,逐渐出现在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诗歌中。
二、以“柳”绘春柳树大多在春天发芽,每当柳树抽出新芽就代表春天的到来,因此柳树是春天的象征。
韩愈的《早春》“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将柳树作为最美春景的象征,将整个皇城的生气都归结在柳树上。
志南《绝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描写了诗人春季郊游被杏花微雨打湿衣裳,微风拂过面颊,带来了杨柳的气息的情景,诗人面对满园春景只取杨柳描写,将留不住的风物化为杨柳,仿佛诗人能够借杨柳而把握住春天,更为贴切地表达了对春天的爱恋。
宋祁《玉楼春·东城渐觉风光好》“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仅用绿柳和红杏两个意象就将一幅春景图摆在读者眼前,可见二者作为描写春景诗中意象的重要地位。
三、以“柳”抒情(一)以“柳”抒离别从音律的角度看,“柳”与“留”发音相似,故古人借“柳”表达对即将分别的人的思念。
《诗经·采薇》进酒》原诗,并和自己配的诗文加以比较,并说说自己写的诗有何差距,差距在哪里,把思、写、说结合起来,探寻诗歌独到之处和解读途径。
古代诗词鉴赏――“杨柳”的意象
古代诗词鉴赏――“杨柳”的意象
“杨柳”在中国古代诗词中被赋予了浓郁的意象,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之一。
在古诗中,杨柳的形象丰富多彩,有时被描述为婀娜多姿,有时被形容为风姿绰约,更多时候则是被视为寓意着离别或相思之情的象征。
杨柳的美丽是从形态上开始的。
杨柳的枝条柔软细长,常常被风吹得飘摇起伏,给人以优美动人的印象。
而古代的诗人们通常会把杨柳的形态与女子的妩媚、轻盈相比,形象地营造出许多形态各异的描绘。
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就写到了“杨柳岸晓钟声寺,沧浪夜雨痕花底”的景象。
诗人的笔下,杨柳岸早晨的景象被描绘得十分动人,夜雨冲刷出的痕迹,映照在湖水中的花底,给人以淡雅清幽的美感。
在苏轼的《江城子·滁州西涧》中,则描写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画面,再现了杨柳在水中倒影交错、悠然飘荡的景象。
除此之外,杨柳还与离别和相思情思联系在一起。
在中国古代,许多诗词中将杨柳作为形象象征离别之情,也被称为“别树”。
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就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句著名的“萋萋满别情”,便是描述了杨柳含着羞怯之情,依依不舍地和行人道别的场面。
其实,杨柳已经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而诗人们对杨柳的描写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这个意象所包含的丰富内涵。
总的来说,杨柳是一个既有美感,也有情感内核的古代诗词意象。
它造就了许多美妙诗句,也激发了我们对于自然美、人文美的深刻体验和思考。
漫谈古典诗词中的“杨柳”意象
漫谈古典诗词中的“杨柳”意象古诗词中出现的杨柳意象,常常被赞美为“千年杨柳色,万里杨柳堤”,是中国古代文学中非常重要的意象之一。
杨柳是驰名中外的树种,具有文化、生态、经济和审美等多重意义。
杨柳这一常见的自然景物,自古以来就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成为汉韵唐风、宋词元曲等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描写对象。
本文拟从不同的角度,对古典诗词中的“杨柳”意象进行分析和论述。
一、杨柳形态杨柳绿叶海棠红,除了形态的鲜明外,它所赋予的一种意境,也令不少古诗词作者为其所倾倒。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杨柳被称为“柳絮王”、“绿衣柳”,一般生长于江南、南方一带水边。
杨柳枝条柔软而细长,春季初发新芽,将葱翠的新叶旋即伸展,形成了一道优美的风景线。
古代诗词中经常以杨柳为主要描写对象,充分展现了杨柳的生命力与青春美丽。
二、杨柳意蕴杨柳的意蕴丰富,代表着古代诗词中一种自然美的修辞手法,将自然与情感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1、清朝诗人袁枚《世说新语·讽刺篇》中有句话:“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柳絮之隙,碍于蚊鸣。
”将蚊虫的细微以及杨柳的柔软细密比作社会世间偏激之人,可见杨柳与蚊虫结合,代表了社会和人民生活之间的关联和融合。
2、唐代诗人温庭筠《商山早行》中有句话:“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表达了诗人离别时两情相悦的凄婉之情。
其中的杨柳,是倾诉出诗人的心声,也成为了情感的象征。
将杨柳与离别、怀念等情感诉之于诗,可见古诗中杨柳不仅具有藤蔓的美感,更是流露出蕴含深思的内核。
3、《木兰诗》中诗人写道:“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诗中蕴含了两种事物之间的虚实和相同之处。
杨柳既是自然景物,同时也是情感表达的符号,其内涵深厚,具有深层次的意蕴。
三、杨柳的文学表现1、唐代诗人杜甫《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到“客行静宜城,孤馆寒潭影。
雪断谷云垂,松禽鸟绿香。
霜梅庭径冷,雪柳帘栊香。
”将杨柳与雪花、香气相对应,展现出了杨柳在诗词中的重要性。
古代诗词鉴赏——“杨柳”的意象
古代诗词鉴赏——“杨柳”的意象一、“杨柳”本意解析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杨柳”是一个情思缠绵的常见意象,含有这一意象的名篇佳句数不胜数、俯拾即是,如:“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
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唐·白居易《忆江南》)、“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唐·杨巨源《和练秀才柳杨》)、“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唐·刘禹锡《竹枝词》)、“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唐·王昌龄《闺怨》)、“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幕帘无重数”(北宋·欧阳修《蝶恋花》)、“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北宋·秦观《江城子》)、“一丝杨柳千丝恨,三分春色二分休”(元·薛昂夫《最高楼》)、“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清·高鼎《村居》),等等。
许多人在读到这些诗词时,可能会以为这些诗句中所提到的“杨柳”是杨树和柳树两种树的并称,其实不然,这些诗句中的“杨柳”都是指柳树,而与现代植物学分类中所说的杨树没有任何关系。
其证如下:清代张英等奉敕于康熙年间编撰而成的类书《渊鉴类函》中“杨柳”条目下诸多的古诗文例句中“杨柳”词义均被解为“柳”。
而当代《汉语大词典》中所收录的以“杨柳”为词素的三音节词十余条,其中的“杨柳”的意思亦皆为“柳”,如“杨柳腰”就是“柳腰”的同义词。
那么,柳树为什么会被称为“杨柳”呢?对此,清代杜文澜在其编撰的《古谣谚》一书的卷九十引唐代传奇《开河记》一书中的记载云:“功既毕,上言于帝,决下口,注水入汴梁。
帝自洛阳迁驾大渠,诏江淮诸州,造大船五百只。
龙舟既成,泛江沿淮而下。
到大梁,又别加修饰,砌以七宝金玉之类。
于是吴越取民间女年十五六岁者五百人,谓之殿脚女。
至于龙舟御楫,即每船用彩缆十条,每条用殿脚女十人,嫩羊十口,令殿脚女与羊相间而行,牵之。
古代诗词中柳的意象
古代诗词中柳的意象柳,是我国古典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意象,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代诗词中柳的意象,希望大家可以帮助到大家!古代诗词中柳的意象(一)以柳写景,摹春光无限。
初春时节,春寒料峭,柳树的枝条上就已绽出了粒粒新芽。
民间云:“五九、六九,河边看柳。
”柳树早早地将春的讯息传递给人,也带来了春的喜悦,于是,人们把春风称为“柳风”,春信称为“柳信”。
王维《田园乐》:“桃红复合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用桃红、柳绿与烟雨描摹了一幅生气盎然的春景图。
元稹写道:“何处生春早,春生柳眼中。
”同样,我们从杨巨源的《城东早春》:“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中,读到的也是满怀的对春光的期待。
苏轼《一丛花・初春病起》:“东风有信无人见,微露意,柳际花边。
”春寒料峭之时,柳梢上已露出丝丝绿意,显现点点春光。
敏感的诗人正是从柳芽萌发中捕捉到来临的信息。
元代诗人刘因《探春》:“道边残雪护颓墙,城外柔丝弄浅黄。
春色虽微已堪惜,轻寒休近柳梢旁。
”冬春交接之际,严寒总是迟迟不肯退让,残雪困守着颓墙负隅抵抗,然而春光还是顽强地来到柳丝之上。
在这一幅对比的画面中,柳丝悄悄地向人们传达着春的希望。
古代诗词中柳的意象(二))以柳喻情,抒世间真情。
1.写离别自汉代以降,“折柳”之风俗流行开来。
因“柳”与“留”谐音,“丝”与“思”谐音,故古人借“柳”传达送别之人对离人的无限惜别、相思之情。
唐代雍裕之《江边柳》:“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女主人公希望柳丝绵绵不断,能把“郎”的船儿系住,留他下来,永不分离。
宋代朱敦儒的《柳枝・江南岸》:“江南岸,柳枝;江北岸,柳枝;折送行人无尽时。
恨分离,柳枝。
酒一杯,柳枝;泪双垂,柳枝;君到长安百事违。
几时归?柳枝。
”连用六个“柳枝”(“留之”),将离别之痛写得真切感人。
另外,柳树易栽易活,以“柳”赠友,寄予着对友人的美好祝福,无论友人漂泊何方都能像“柳”一样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杨柳在古诗中的寓意
杨柳在古诗中的寓意
杨柳是一个情意缠绵的常见意象,表示离愁别恨、代指故乡、愁的象征、借指春天、韶华易逝的人生感慨、象征美女、喻指爱情、借代小人等。
在古诗词中,杨柳因“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
离别之时,满城杨柳,郁郁葱葱,万家屋舍掩映在杨柳的青烟绿雾之中,风拂杨柳,迎风摇曳,像是依依不舍的样子,此情此景,情景交融,以杨柳之貌,证杨柳之名,可谓名符其实。
这个时候最适合做的就是折柳相送了,这个习俗最早见于《诗经》: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四句的意思是:依依杨柳,美好春色留人沉醉,却是黯然离别之际;霏霏雨雪,冰天坼地的寒冷,竟是征夫回乡之时,抒写出当年出征和今日生还两种特定时刻的景物和情怀,言浅意深,情景交融,一个“杨柳”意象就把离愁别绪表达得淋漓尽致。
从此,杨柳意象与离别就联系在了一起。
唐代宰相宋璟写的《送苏尚书赴益州》就引用了诗经的这句“杨柳依依”来表达对送别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心情:
我望风烟接,君行霰雪飞。
园亭若有送,杨柳最依依。
著名的灞桥折柳说的就是赠别的那种离愁别绪和深情厚谊。
灞桥两岸“筑堤五里,栽柳万株,游人肩摩毂击,为长安之壮观”(《西安府志》),每当早春时节,柳絮飘舞,宛若飞雪,就形成了“灞桥风雪”景观。
到唐朝时,灞桥上设立驿站,凡送别亲人好友东云,一般都要送到灞桥后才分手,并折下桥头柳枝相赠,“灞桥折柳赠别”便成了特有的习俗。
自古多情伤离别,灞桥风雪”景观加上灞桥折柳的习俗,引来无数文人墨客的咏叹,仅《全唐诗》中直接描写或提及灞桥(灞水、灞陵)的诗篇就达114首之多。
因而灞桥又多了“情尽桥”、“断肠桥”、“销魂桥”之称。
杨柳的寓意和诗句
杨柳是中国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之一,它在诗词中有着丰富的寓意和表达方式。
杨柳通常被视为柔美、随风摇曳的象征,同时也象征着离别、思念和人生的短暂。
下面是二十句关于杨柳的诗句,以Markdown格式输出:
1. 杨柳依依拂绿岸,轻轻摇曳舞春风。
2. 风吹杨柳起微波,思念如水涟漪荡。
3. 江畔杨柳倒映天,春色如画入人怀。
4. 杨柳垂丝抚晚霞,离别时光倍思家。
5. 杨柳随风婉转舞,愁绪随之散成花。
6. 绿岸杨柳映清波,思念情长似流沙。
7. 一树杨柳抚心弦,离愁别绪满眼前。
8. 杨柳垂丝带秋雾,凄凉离别已无语。
9. 春风不解杨柳意,只道离愁伴行客。
10. 江畔杨柳拂轻风,思念如云涌心中。
11. 杨柳依依随风舞,泪水如雨湿衣裳。
12. 绿岸杨柳倒映天,春意盎然入眼前。
13. 风吹杨柳起微波,思绪如水荡漾多。
14. 杨柳垂丝抚离愁,别离之情无尽头。
15. 杨柳随风舞翩翩,愁绪随之化成烟。
16. 江畔杨柳倒映天,心中思念不断延。
17. 杨柳拂面起轻风,离愁别绪缠心中。
18. 春风不解杨柳意,只道离愁伴流年。
19. 杨柳依依拂绿岸,思念情长似流水。
20. 绿岸杨柳垂丝丝,凄凉离别已无期。
希望这些诗句能够展现出杨柳的美丽形象和寓意。
漫谈古典诗词中的“杨柳”意象
漫谈古典诗词中的“杨柳”意象【摘要】古典诗词中的“杨柳”意象是常见且重要的主题之一,它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杨柳往往被赋予柔美、婉转的形象,代表着青春、美好和柔情。
文章通过对杨柳的外貌描写、生长环境、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与爱情的联系以及在宋词中的表现等方面展开探讨。
杨柳意象在古典诗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同的作品对其进行了不同的诠释,使其成为文学作品中独具魅力的元素之一。
通过深入理解“杨柳”意象,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古典诗词中的美感和情感表达。
【关键词】关键词:杨柳、古典诗词、意象、象征意义、外貌描写、生长环境、运用、爱情、宋词、重要性、诠释、深入理解。
1. 引言1.1 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杨柳”意象在古典诗词中,“杨柳”常被用作意象,出现在许多作品中,为读者带来美好的联想和情感。
杨柳因其婆娑的姿态和翠绿的叶子,成为诗人笔下的常客,被赋予了许多象征意义。
杨柳柔软的枝条以及轻舞飘逸的姿态,成为了抒发诗人对自然之美、人生之情的慨叹与倾诉的载体。
在古代文人笔下,“杨柳”不仅仅是一种自然风景的描写,更常常被赋予了情感的寄托和思想的表达。
杨柳的美丽、婀娜和坚韧的生命力,成为了古典诗词中独特而深刻的意象,为作品增添了诗情画意和情感共鸣。
通过对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杨柳”意象的深入探讨和解读,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意境与情感,也可以体会到自然与人文间那种微妙的交融与共鸣。
1.2 “杨柳”在古代文学中的象征意义在古代文学中,杨柳常常被用作象征意义,具有丰富的内涵。
杨柳柔软婉转的形态和姿态让它成为诗人们喜爱描绘的对象。
杨柳的柔美和雍容风韵被赋予了美好的意境,代表了女性的温柔与妩媚,展现了生命的顽强和柔美并存的特质。
杨柳在古代文学中还象征着离别和相思之情。
在古代文人笔下,杨柳常常作为描绘离别场景的背景,寄托着人们对亲人、爱侣的思念之情。
杨柳在诗歌中的柔弱、婉约形象往往代表着忧郁与温柔的心境,表达了人们对爱情的无限眷恋和惆怅之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古诗中的“杨柳”意象
柳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往往运用 “杨柳”一词来表现,如“曾栽杨柳 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白居易),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 那么,“杨柳”与“柳”到底是什么 关系?
有人认为“杨柳”是杨树与柳树的合称。 但从植物学分类中分析,杨树与柳树外形区别 很大,杨树叶圆、树高、枝挺,绝无柳的“依 依”“袅袅”之态。“杨柳”合称一说,实在 不妥。有人认为古诗词中的“杨柳”都是指柳 树。理由是民间传说隋炀帝天性爱柳,下江都 时将汴河两岸全栽上了柳,因炀帝姓杨,于是 “御笔赐柳姓杨”。但此事发生于隋代,即使 此传说确凿,“杨柳”一词早在先秦时期的 《诗经》中即已出现,故此据不足为证。翻阅 相关资料典籍,我们发现,在古代“杨”“柳” 是同义的。因此,古代文学作品中,杨与柳经 常换用。
“柳”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而 且寓意丰富的意象。它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 积淀而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❶春光带来的愉悦。初春时节,柳树的枝条 上就已绽出了粒粒新芽。柳树早早地将春的 讯息传递给人也带来了春的喜悦。王维 《田园乐(其六)》:“桃红复合宿雨,柳绿 更带朝烟。”用桃红、柳绿与烟雨描摹了一 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古诗的“杨柳”意象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繁多,“柳” 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柳”作为 一种文学意象出现,最早见于《诗 经·采薇》:“昔我往矣,扬柳依依。” 一说到“杨柳”这个意象,一般人都知 道她和“离别”相关,是“离别”的代 名词,其实,“杨柳”这个传统意象的 意蕴远不止于此。大量运用柳意象的, 是六朝时期。自诗歌兴盛的唐代起,柳 意象所负荷的涵义更加丰富和深刻。
❷送别之人对离人的无限相思之情。 ❸故乡的象征,寄寓着人们对家园故土的眷 念和对家的依恋。
自汉代以降,“折柳”之风俗流行开来。 因“柳”与“留”谐音,“丝”与“思”谐 音,故古人借“柳”传达送别之人对离人的 无限相思之情。古人喜欢种柳,无论家中庭 院,还是河畔池边,遍植柳树。故“柳”常 作故乡的象征,寄寓着人们对家园故土的眷 念和对家的依恋。唐代许浑《咸阳城西楼晚 眺》:“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 洲。”开篇即写自己登楼晚眺,见到蒹葭、 柳树这些生在水边的景物,勾起自己对故乡 无限思念的客居之愁。
古典诗词中杨柳的意象
古典诗词中杨柳的意象自古以来,杨柳就在文人墨客笔下频频出现,诗人词人借之或歌春景,或咏愁肠,或斥狂妄之辈,或颂兢兢之修为,或惜韶光,或话别情,或诉凄凉,或说沧桑……不一而足,杨柳所表达的意义可谓多矣。
一、春之使者。
李元膺说:“一年春物,惟梅柳间意味最深,至莺花烂漫时,则春已衰迟,使人无复新意”。
所以他作《洞仙歌》曰:“雪云散尽,放晓晴庭院。
杨柳于人便青眼。
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
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
”他词作中的杨柳使我们嗅到了春天的气息。
虽仍然春寒料峭,但已是“吹面不寒杨柳风”了。
春天是美好的,特别是在经过了萧瑟的冬天之后,春天变得弥足珍贵。
而杨柳这一随处可生、婀娜多姿的木本植物,在广袤大地上无处不在昭示着春天的来临。
杨柳发芽,预示着春天来到了人间,有绿色的春天必然有绿意盎然的杨柳,有这样美好的杨柳又必然有美可赞叹的春天,所以,在诗人词人笔下,咏柳大多必与春连系在一起,同时,咏春也多半少不了杨柳。
杨柳在诗人词人眼里,简直就是春的象征,春的预言人,可以说成了“春之使者”。
贺知章的《咏柳》就写出了初春的杨柳晶莹剔透的模样,透过那树杨柳,我们仿佛感觉到了那还滴溜着露珠的春天。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杨柳是春天的使者,她的萌发透露出春的生气,随着春意渐浓,她又一天天不停地长啊长啊,不像花那样只开一时。
从初春到春意正浓再到暮春,杨柳几乎占据了整个春天,这正如晁补之在《水龙吟》中写道:“吹尽繁红,占春长久,不如杨柳。
”二、俗之寄者。
古典诗词中的“杨柳”均指柳,“柳”与“留”谐音,从而产生了折柳为别之俗,正如刘禹锡所言:“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柳管别离。
”“垂杨”即分垂柳。
基于这一习俗,古典诗词中产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作品。
一类是折取眼前柳,送给即将远行的眼前人。
这是折柳赠别的风俗的直观显现,折柳赠别这一风俗始于汉而盛于唐人,《三辅黄图》载,汉人送客至灞桥,往往折柳赠别,相传李白所作的《忆秦娥》“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即指此事。
古人杨柳的寓意和象征
古人杨柳的寓意和象征杨柳的寓意和象征代表意义:思乡、依依不舍,抒写惜别深情。
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在我国古代诗词中,“杨柳”是一个情思缠绵的常见意象,含有这一意象的名篇佳句数不胜数、俯拾即是,“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三句表现了柳永对恋人的思念。
“柳”多种于檐前屋后,常作故乡的象征。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抒发了李白对故乡的无限牵挂。
杨柳的花语和象征代表寓意就是思乡、依依不舍。
以折柳表惜别,借杨柳抒写惜别深情,杨柳意象有惜别的暗示性和启发性。
柳”与“留”谐音,折柳送行,含有殷殷挽留之意,表达眷眷难舍之情。
借咏柳来赞美春光歌咏大自然。
借杨柳表达惜春伤春之情的。
借杨柳描写女子和爱情。
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
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
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灞陵伤别”的诗。
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
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的是笛声中《折杨柳》的曲子倒是传播得很远,而杨柳青青的春色却从来不曾看见,以此来表达伤春叹别的感情。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引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从审美的角度讲,杨柳随风披拂,娇羞依人,千般姿态,万种风情,极具女性的阴柔美,因而古人常用杨柳来形容女子的身姿容颜。
如“芙蓉如面柳如眉”白居易《长恨歌》,“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杨柳在古诗中的寓意
杨柳在古诗中的寓意导言杨柳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为常见的植物之一,在古诗中经常被用来表达一种特殊的情感或寓意。
本文将探讨杨柳在古诗中的寓意,从多个角度剖析这一形象在诗歌中所蕴含的深层意义。
杨柳的形象描写在古诗中,杨柳常常被描绘成修长柔软的形象,细长的枝条像柔软的柳絮般摇曳,优美动人。
杨柳俊美的外貌和轻柔的姿态给人以柔情的美感。
这种柔美的形象使得杨柳成为古代诗人倾述情感和表达思绪的一种最佳象征。
杨柳的寓意与情感表达1. 悲伤与离别杨柳在古诗中经常被用来表达悲伤与离别的情感。
杨柳常常生长在河岸边,林荫中,因此与别离、离别等情感紧密相连。
在《江南曲》中,诗人写道:“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首诗用杨柳的形象表达了英雄的抱负与壮志被战乱摧毁,离别之苦。
杨柳的柔软性格与人们的悲伤与离别情感相呼应,更加深化了诗人对此情感的表达。
2. 柔情与恋爱杨柳也常被用来表达柔情与恋爱之情。
在古代文学中,杨柳常常与少女相联系,象征少女的柔美和温柔。
它的婉约形象与少女的柔情恋爱相得益彰。
例如,在杜牧的《秋夕》中,他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里的“轻罗小扇”和“牵牛织女星”与杨柳的形象交织在一起,共同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柔情的描写。
3. 寓意与意象杨柳在古诗中还被经常以寓意与意象的方式出现。
其柔软的枝条和随风摇曳的形象,常被用来比喻随波逐流的生命态度或柔弱而不屈的精神气质。
例如,杨万里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中写道:“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无绝。
”这里的杨柳与长江的东逝水并列,表达了人生在时间中的短暂和无可奈何。
杨柳的文化含义1. 杨柳与自然之美杨柳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被视为自然之美的象征。
杨柳的柔美与生命力给人们带来一种怡然自得的感觉,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成为人们心中向往的景象。
在中国古代园林中,杨柳常被种植在湖畔、庭院等地,为人们营造出良好的环境氛围,反映了中国人对自然美的崇尚。
关于杨柳意象的古诗
和杨柳有关的古诗1. 王之涣《送别》: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2. 白居易《勤政楼西老柳》: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
开元一株柳,长庆二年春。
3. 曾巩《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4.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 周紫芝《踏莎行·情似游丝》:情似游丝,人如飞絮。
泪珠阁定空相觑。
一溪烟柳万丝垂,无因系得兰舟住。
6.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7. 王雱《眼儿媚·杨柳丝丝弄轻柔》: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8. 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9. 高鼎《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0. 戴叔伦《苏溪亭》: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11. 张先《江南柳·隋堤远》:隋堤远,波急路尘轻。
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
何况自关情。
12. 韦庄《金陵图》: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13. 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14. 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
垂柳阑干尽日风。
15. 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听风听雨过清明。
愁草瘗花铭。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意象杨柳的古诗词
意象杨柳的古诗词1.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4.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5.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高鼎《村居》6.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7.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闺怨》8.著处是莲花,无心变杨柳。
——王维《酬黎居士淅川作》9.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王维《送沈子福之江东》10.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白朴《天净沙·春》11.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
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晏几道《清平乐·留人不住》12.杨柳阴浓水鸟啼,豆花初放麦苗齐。
——于谦《平阳道中》13.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武元衡《春兴》14.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15.巫峡巫山杨柳多,朝云暮雨远相和。
——刘禹锡《杨枝词二首》16.请君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
——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其一》17.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18.杨柳舞风,轻惹春烟残雨。
杏花愁,莺正语,画楼东。
——顾敻《酒泉子·杨柳舞风》19.风静杨柳垂,看花又别离。
几年同在此,今日各驱驰。
——李白《送友生游峡中》20.野店桃花红粉姿,陌头杨柳绿烟丝。
——赵孟頫《东城》21.杨柳在丝丝微风中飘荡,梨花在点点细雨中展放。
——刘庭信《一枝花·春日送别》22.金风凋杨柳衰,玉露养芙蓉艳。
——张可久《南吕·一枝花·湖上归长天》23.故人洞庭去,杨柳春风生。
——陈子昂《送客》24.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含有杨柳意象的诗句
含有杨柳意象的诗句
以下是一些含有杨柳意象的诗句:
1.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韦应物《东郊》
2.金谷园中柳,春来似舞腰。
——李益《上洛桥》
3.垂柳覆金堤,蘼芜叶复齐。
——薛道衡《昔昔盐》
4.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谢灵运《登池上楼》
5.芳蹊密影成花洞,柳结浓烟花带重。
——李贺《春怀引》
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
7.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翃《寒食》
8.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
——李贺《致酒行》
9.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
——卢照邻《送二兄入蜀》
10.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词意象中的杨柳
早在《尔雅》的《释木》篇中就有如下记载:“柽,河柳;旄,泽柳;杨,蒲柳。
” 而西汉学者毛亨在《毛诗诂训传》,亦曰:“杨柳,蒲柳也。
”清代郝懿行在其所著的训诂学专著《尔雅义疏》一书中也说:“《诗》言…杨柳依依‟、…有菀者柳‟、…东门之杨‟,皆一物耳。
《尔雅》柽、旄、杨通谓之柳,蒲柳又谓之杨,是皆通名矣。
”由此,我便知道了,《战国策》里那个“百步穿杨”的典故为什么偏偏射的是柳,还有观音菩萨手持的“杨枝净水瓶”为何要插柳枝。
不过后人却将“杨柳”的由来附会给了隋炀帝,京杭大运河两岸遍植柳树,隋炀帝便赐予其杨姓,当然这只是后人的传说了。
概述柳絮:柳树的种子。
有白色绒毛,随风飞散如飘絮,因以为称。
南朝梁庾肩吾《春日》诗:“桃红柳絮白,照日复随风。
”唐杜甫《绝句漫兴》之五:“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宋苏轼《和孔密州东栏梨花》:“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
生态环境:耐水湿,也能生于旱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及黄河流域,其它各地均有栽培。
概述杨花:据《辞源》解释为“柳絮”。
庾信《春赋》:“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落满飞”。
《辞源》是对的,古代诗词中“杨柳”意象不是指杨树和柳树,而是指柳树,一般是指垂柳。
折柳送别是古人的一个习俗,远行走水路居多,而水边多植柳树,折柳条最方便,而且柳者,留也,也更能表达送别者的依依惜别之情。
隋代无名氏《送别》:“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这里就用了“杨柳”、“杨花”、“柳条”几个词,显然,这里的树是柳树,“杨柳”是柳树,“杨花”是柳絮。
我们可以得知,在古代诗文中,杨、柳、杨柳,均是指柳树,而且多指垂柳,并非什么杨树。
至于现在说的杨树,柳树,是两种不同的,前者代表如白杨,而后者就如一般的垂柳了,不过它们同属杨柳科。
但现在说的杨树,的确杨花也是和柳絮差不多会到处飘舞的。
只是杨树飘的是花,柳树飘的是种子。
而且杨花和柳絮体态也很相似,大概这个就造成现代人的误解了。
杨花、柳絮的诗词意象
杨花的轻柔多情,使得自己成为古往今来情愫满怀的迁客骚人、浪迹天涯的异乡游子们寄托感情和哀思的信物。
早在北魏时,就有传为胡太后(宣武帝皇后)所作的杨花词,词曰:“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荡落南家。
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秋去春还双燕子,愿衔杨花入巢里。
”以杨花隐喻逃往南方的情人杨华,巧妙双关,哀婉动人。
词人们把自己的理想抱负、与红粉佳人的缠绵哀思、与亲朋好友的离愁别绪以及自身的抑郁不得志寄予温柔多情的杨花,希冀从中寻求自己的归宿。
“飞絮淡淡舞起,轻裳浅浅妆成。
去时散漫住何曾?总付流光一梦。
素心原无管束,岂为牵惹东风。
旧时烟柳又满城,惆怅青衫犹冷。
”一曲《西江月·杨花》把作者内心的孤寂、失意、怅然和抑郁表现得淋漓尽致。
可是那如蒙蒙细雨般的杨花又怎能解尽词人的愁绪呢?杨花是多情的,“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她想要抚平人生的伤痕,但是也许她只会增加词人的无奈、感慨。
杨花又是无情的,“无情雪舞杨絮,离复聚、几番寻觅”,杨花真的懂得什么是离愁吗,但是她不知道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不知道游子们的深深眷恋。
杨花目睹了“多情自古伤离别”的世间爱情纠葛,“百尺章台撩乱飞,重重帘幕弄春晖......”这是对分手之初的内心复杂难言之苦涩的自我咀嚼。
词人在此小词中表述了相思、阻隔、无望之哀,更浓重的是对“他”的怜爱怜惜。
倘若没有一种心音相通的理解的露水姻缘,分手不会有太难磨灭的痛苦。
既是红粉知己,又是两情投合,却无力永成连理;更何况明知所爱者际遇哀苦,飘泊不能自主,此去将会落得怎样的命运安排?其心底之失落和歉疚感交杂摩荡,最无法言语以传。
不过历史上,最为有名的还是苏试的那首《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是非花”,使杨花的“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的生动神态跃然纸上,而最末一句“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更成为千古名句。
这首词将杨花的精魂描写的淋漓尽致,把杨花与思妇的形象处理的不即不离、若即若离,表现出极其缠绵悱恻的情思,达到了物与神游的境界,堪称极品。
柳絮何时不再飘
每年春天漫天的杨柳絮就会在整个城市飞舞。
人们形象地将其称为“天女散花”,然而这些幽雅的名字却难以遮盖住飘飞的柳絮给城市市民所带来的麻烦和困惑。
雌性杨柳才飞花
看似迷人眼的飞絮随着风刮得到处都是,飘飞的柳絮时而包围行人,追赶着你的脚步,随着你的呼吸撩拨鼻孔和口腔,或者执意地讨好行人,强迫给你头上带上数朵小花。
柳絮给城市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市民常常会因柳絮而引起眼睛痒、红肿、鼻子痒、流鼻涕、鼻塞、打喷嚏、咳嗽等过敏症状。
到处飘飞的柳絮加重了环卫工人的作业量,记者从一个环卫工人处得知,每年这时候,环卫工人的作业量都大大增加,从早到晚都要持续不断地清扫。
汽车发动机等部件里如果进入柳絮,会直接影响车辆的性能。
据了解,杨柳树都是雌性树木,雌性杨柳树刚栽种的时候是不飘絮的,随着树木成熟后,才逐渐开始飞絮。
杨柳树价格便宜、成活率高、长得快,种后不久就能见到一批绿,所以深得绿化部门的青睐。
杨柳树有雌雄两种,树龄一般在40——50年左右,只有雌性杨树和柳树才会飘杨柳絮,飞絮期一般在15天左右。
专家坦言:根据树木生长规律和自然的更替过程来说,要全部换掉飘絮的雌杨柳起码要50年的时间,短时间内要想根本消除杨柳树飞絮之患,只能是大面积砍伐,大面积砍伐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由于树种更新的速度会很慢,市民还将要在每年享受这份特殊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