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dbb5f580a0116c175f0e4879.png)
程 密 切相 关 , 后 期发 病率 成倍 增加 , 是 最严 重 的并发 发生 失衡 综合 征 , 同时 , 该 透 析 方 式 对 于糖 尿 病 患 者 还具 有预 防低 血糖 发生 的作 用 , 同时元需 抗凝 , 避 免
症 之一 [ 1 ] , 据 相关 文献 报 道 , 糖 尿 病 肾 病 的 发 生 率 约
为此 , 笔者查 阅相关文献 , 对终末期糖尿病 肾病治疗 的研 究进 展综述如下 。 关键词 终 末期 糖尿病肾病 治疗 研究进展
中图分 类号 : R5 8 7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O 0 1 — 7 5 8 5 ( 2 0 1 3 ) O 9 — 1 1 5 1 — 0 2 糖 尿 病 肾病 的 发 生 与 患 者 的 病 情 严 重 程 度 及 病
步 统 计 已 有 超 过 2万 例 患 者 接 受 了 肾 移 植 手 术 [ 6 ] ,
和 溶 质 的 清 除 效 果 不 能 维 持 机 体 内环 境 的稳 定 。
终末 糖 尿病 肾病 患者 一 经 确诊 , 应 尽 快 选 择 有 效 的透析 方 法进行 治疗 , 在选 择治 疗方 法时 , 应 根 据
患 者 的整 体 情 况 、 年龄 、 残 存 肾功 能 情 况 等 进 行 综 合
评 估 。笔 者 认 为 , 腹 膜 透 析 治 疗 应 符 合 以 下 三 个 条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ef40d83fe009581b6bd9ebd8.png)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研究进展糖尿病是糖尿病肾病发展的重要阶段,有效维持血压的稳定,调节血糖代谢,调整脂肪代谢,低蛋白饮食等,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糖尿病肾病的发生,而随着对糖尿病肾病发病机理的深入研究,不断涌现出新的治疗方法,该文仅对肾病糖尿病的治疗现状进行综述。
标签:糖尿病肾病;糖基化终末代谢产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bstract] Diabetes mellitus is an important sta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diabetic nephropathy,keep blood pressure stable,regulating the metabolism of blood glucose,regulate the metabolism of fat and low protein diet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diabetic nephropathy,and with in-depth study of the pathogenesi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continue to emerge out of new therapeutic method,this article only on diabetic nephropathy treatment status are reviewed.[Key words] Diabeticnephropathy;Advanced glycationend products;Angiotensin conversing enzymeinhibitor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循环性的全身系统疾病,如不及时治疗,最终会导致终末期肾病,对肾脏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文献综述-糖尿病肾病的诊治进展
![文献综述-糖尿病肾病的诊治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6a7eae3889eb172dec63b751.png)
糖尿病肾病的诊治进展糖尿病肾病的筛查与诊断依据传统的Mogensen分期,糖尿病肾病被分为5期。
然而,国外大量研究提示,有部分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水平正常,但肾功能已出现下降。
李红教授团队的研究也发现,近20%正常白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eGFR降至60 ml/min以下。
2007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制定了肾脏病生存质量指导指南(NKF/KDOQI),建议用DKD(diabetic kidney disease)取代DN(diabetic nephropathy);2014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与NKF达成共识:DKD是指由糖尿病引起的CKD,主要包括GFR低于60 ml/min/1.73 m2 或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高于30 mg/g持续>3个月。
《中国成人糖尿病肾脏病临床诊断的专家共识(征求意见稿)》对DKD的诊断具备以下标准之一即成立:①能够肯定高血糖与CKD的因果关系或高血糖为CKD的起始病因或排除了非DKD;②有病理学诊断的支持。
关于糖尿病肾病的筛查,2014年《中国成人糖尿病肾脏病临床诊断的专家共识(征求意见稿)》建议,首次筛查始于1型糖尿病诊断后5年和2型糖尿病诊断确立后,此后应每年筛查糖尿病肾病。
筛查指标包括:尿白蛋白排泄率(ACR/AER)、血清肌酐水平及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如有CKD需进行分期。
推荐采集任意时点尿标本(清晨首次尿标本最佳)测定ACR,如有异常,应在3个月内至少进行2~3次ACR/AER检测,需有2次以上异常、并排除感染等其他因素,方可考虑诊断白蛋白尿。
此外,糖尿病伴肾脏损害,同时合并下列≥1项者需进行肾活检:①糖尿病病程<10年而有显著肾脏病变;②大量白蛋白尿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③蛋白尿急剧增多或出现肾病综合征;④无法解释的肾功能迅速恶化;⑤有持续性镜下血尿。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策略糖尿病肾病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控制蛋白质摄入、控制血糖、控制血压、纠正血脂异常、正确使用利尿剂以及戒烟、限制食盐摄入和适当运动等。
糖尿病肾脏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脏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5484a75b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1.png)
糖尿病肾脏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会对人体造成多个器官的损害,其中肾脏是最容易受到影响的器官之一。
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治疗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将就这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糖尿病肾脏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糖尿病肾脏疾病的病因主要是高血糖造成的肾小球和肾小管的损伤。
长期的高血糖会导致肾小球滤过膜的增殖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肥大,从而导致肾小球激素的排泄增加和肾小管再吸收功能的受损,最终引发蛋白尿、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等症状。
二、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治疗进展1. 药物治疗目前,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控制血糖、血压和脂质等方面来进行。
常用的药物包括降糖药物、降压药物和降脂药物等。
肾脏保护药物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这些药物主要通过调节肾小球滤过率、控制肾小管再吸收和减少蛋白尿等途径来发挥作用,已经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 营养治疗营养治疗在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治疗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膳食纤维的摄入能够有效地控制血糖和血脂的水平,有助于延缓疾病的进展。
适量的蛋白质摄入对肾功能的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
3. 微创治疗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些微创治疗手段也在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治疗中得到了应用,比如经皮肾穿刺治疗、经导管肾动脉介入治疗等。
这些治疗手段能够减轻症状、改善肾功能,是一种比较可靠的治疗方式。
三、糖尿病肾脏疾病的预防措施除了治疗,预防也是非常重要的。
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是预防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关键。
适量的运动、合理的饮食和规律的生活作息也能够帮助预防疾病的发生。
四、展望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治疗仍然面临着很多挑战,比如肾脏保护药物的研发、微创治疗手段的推广等。
希望随着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能够找到更多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最终让患者能够摆脱疾病的困扰,重拾健康的生活。
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51633cd5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42.png)
2016.03中医中药173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刘亚楠 彭 雪长春中医药大学2013级硕士生 吉林省长春市 130117【摘 要】糖尿病肾病是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同时也是造成糖尿病病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该病属于中医理论中的“水肿”、“消渴”范畴,近年来中药草本及提取物在其临床治疗中得到了有效应用。
本文分析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综述中药在其治疗中的应用情况。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药治疗;单药;复方糖尿病肾病为糖尿病患者最严重、最常见微血管并发症,是造成终末期肾病的最主要原因。
现阶段西医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并无特异性方法,主要措施为饮食控制、加强运动、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透析与换肾等。
在中医中糖尿病射病是消渴病,证为痰瘀互阻、肾虚浊泛,通过中药进行治疗可取得理想效果。
1 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糖尿病肾病为消渴病进展而来,消渴病为阴虚燥热所致,不治疗或迁延不愈记忆导致阴津进一步损耗,阴损及阳。
患者肾阴不足可导致肝失养,引发肝肾阴虚、火旺之证。
阴伤可耗气,导致阴气两伤。
气虚失摄可导致精微外泄,引发尿浊、多尿之证;时间长了可造成阴阳两虚,水湿气化不佳,导致水液体潴留,溢至肌肤,患者同时出现尿浊水肿,继续发展可导致肾体劳衰,气血两伤,浊毒难以排出,从而引发肾气衰败,三焦阻滞,浊毒、水湿严重,今儿变成气机逆乱的“肾衰”、“关格”。
糖尿病肾病治疗的关键为尽早对血糖、蛋白尿进行控制,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对患者肾功能进行改善,延缓疾病进展。
中药治疗该病毒副作用较少,且价格较低,可固身治本,故而为广大患者所接受。
现阶段,糖尿病肾病治疗中常用中药包括以下几大类型。
2 糖尿病肾病的单味中药治疗2.1 黄芪黄芪,性微温、味甘,利水消肿,止汗,补中益气、除毒生肌。
动物实验发现动物在冠服黄芪后尿量增加,白蛋白增高,增重较快。
基础研究发现,黄芪可对免疫反应效应进行调节,消肿利尿,同时可促使肾脏组织纤维化进程延缓,能够预防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糖尿病肾脏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脏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523e5f41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99.png)
糖尿病肾脏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糖尿病肾脏疾病是糖尿病患者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逐年增加,病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研究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治疗成果一直是医学界和患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针对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本文将对近年来关于糖尿病肾脏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能为医学工作者和糖尿病患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药物治疗方面药物治疗一直是糖尿病肾脏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近年来,一些新型药物和治疗方案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给患者带来了一线希望。
1. 高效降糖药物的应用研究表明,使用高效降糖药物是改善糖尿病肾脏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近年来,一些新型的降糖药物如GLP-1受体激动剂和SGLT2抑制剂在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治疗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效果。
GLP-1受体激动剂主要通过促进胰岛素分泌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来降糖,同时还具有保护肾脏功能的作用;SGLT2抑制剂通过抑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起到了降糖和保护肾脏的双重作用。
这些药物的出现为改善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选择。
2. 肾脏保护药物的研究除了降糖药物,一些具有肾脏保护作用的药物也成为糖尿病肾脏疾病治疗的研究热点。
ACEI和ARB是目前常用的肾脏保护药物,它们通过抑制肾小管重吸收钠离子、扩张肾血管和减少肾小球滤过压来保护肾脏功能。
还有一些新型的肾脏保护药物如血管紧张素受体-内皮素受体拮抗剂(ARNi)和多肽受体拮抗剂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初步结果显示其在保护肾脏功能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潜力。
二、食疗和运动疗法方面食疗和运动疗法在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治疗中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患者控制血糖、减轻肥胖、降低血脂和改善肾功能。
1. 低脂饮食研究发现,摄入过多的脂肪会增加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加重糖尿病肾脏疾病的病情。
采用低脂饮食有助于减轻肾脏的负担,降低疾病的发展风险。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7c0d24ee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6a.png)
山 西 中 医 2021年3月第37卷第3期 SHANXI J OF TCM Mar.2021 Vol .37 No .3·55·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进展郑良璐 夏晓晓 常秀君 马晓雨 韩蕙竹 韦秀萍 吴 穹摘要:通过文献检索,收集、整理7年来有关糖尿病肾病治疗的相关研究资料,显示目前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主要体现在辨证论治、自拟方、中药注射液、外治疗法、食疗等方面;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其以整体观念对疾病进行辨证论治,有独特的优势,可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思路提供参考。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医药疗法;综述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156 (2021) 03-0055-03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编号:81860762) ;青海省2018年科技计划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编号:2018-ZJ-721) 。
作者简介:郑良璐,女,在读硕士研究生,青海大学 (西宁 810016) ;夏晓晓、常秀君、马晓雨、韩蕙竹、韦秀萍、吴穹,单位同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吴穹,E-mail:139****************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慢性微血管病变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肾病基本病理特征是肾小球系膜基质增多,基底膜增厚和肾小球硬化。
目前糖尿病肾病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认为糖尿病肾病与遗传、代谢、血流动力学改变、激素、生长因子、细胞因子、氧化应激、炎症及足细胞损伤等因素有关,通过改变患者生活方式及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方式可延缓病情进展。
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研究取得一定进展,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综述。
1 病因病机先天不足、饮食失节、七情失调、劳逸等为该病主要致病因素。
如 《灵枢经·五变》 篇谓:“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此人薄皮肤而目坚固以深者,长冲直扬,其新刚,刚则多怒,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髋皮冲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
糖尿病肾病药物治疗研究现状及进展
![糖尿病肾病药物治疗研究现状及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e60d6334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4c.png)
糖尿病肾病药物治疗研究现状及进展摘要:糖尿病肾病属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主要由于机体自由基介导的氧化损伤引起。
同时也与长期高血糖、血小板凝聚功能亢进、微循环障碍等因素有关。
当前以改善肾功能为主要治疗方向,抑制血小板凝聚、改善机体微循环、降低肾小球内压等。
基于此,本文将对糖尿病肾病药物临床治疗进展做以下综述。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药物治疗;研究进展糖尿病肾病多见于病龄≥10年的糖尿病患者,同时该病与自由基介导的氧化损伤有密切联系[1]。
患者机体抗氧化能力以及自由基的生成失衡,肾组织发生氧化,进而引起肾损伤。
也有研究发现,由于长期高血糖状态,蛋白激酶糖基化,机体微循环障碍以及氧化应激反应同样与病情有密切关联。
当前临床中多应用药物联合治疗,疗效较为显著。
现综述如下。
1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以及扩张冠脉药1.1前列地尔及依那普利前列地尔属于血管活性药物。
可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机体微循环。
而依那普利在降血压、改善肾灌注的同时,还可形成非依赖性血压肾保护机制。
改善肾小球内压,加快尿蛋白排出。
同时可对脂质过氧化产生抑制作用,阻断氧化糖基化。
两药联用,在改善肾脏血液循环的基础上可扩张出球小动脉。
有效降低肾小球内压。
扩张血管,起到良好的抗血栓作用。
有利于改善机体微循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1.2依那普利与银杏达莫银杏达莫有效成分为银杏总黄酮,能够抑制血液高凝,降低血管阻力,同时减少血小板凝聚。
起到良好的抗血栓作用。
另外也可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从而达到扩张血管,降低尿蛋白的功效[2]。
作为血管舒张药之一,葛根素可有效舒张动脉血管,使痉挛的冠状动脉得以舒张,降低心肌耗氧量,同时抑制血小板凝聚,改善微循环。
针对于Ⅱ型糖尿肾病患者,葛根素可降低血尿素氮、血肌酐、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24h尿蛋白量,降血脂功效显著。
2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2.1缬沙坦与百令胶囊百令胶囊中含有腺苷等活性成分。
可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凝集,降压效果明显。
糖尿病肾病病因与治疗研究进展论文
![糖尿病肾病病因与治疗研究进展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0edc51b55270722192ef7f0.png)
糖尿病肾病病因与治疗研究进展【摘要】糖尿病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重要的、日渐突出的健康问题。
长期高血糖引起的多元醇代谢通路激活、微循环障碍、糖化终产物形成、遗传从不同环节促进了糖尿病肾病的病理进程。
根据以上发病机理,本文简述了临床上糖尿病肾病治疗措施:包括降低血糖和血压、低蛋白饮食、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应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手术治疗和中医治疗等,虽然目前已有多种治疗可减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新的治疗措施仍十分必要。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病因;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缺乏导致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组代谢异常综合征,发病原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糖代谢紊乱和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多种因素环节[1]。
是由于其血管持续处于高糖状态下而产生各种微血管病变致病,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系膜外基质增多形成的弥漫性肾小球间与结节性肾小球硬化,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
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dn的发病率逐年提高,据统计dn 占糖尿病患者死亡率的60%[1],糖尿病患者死于dn肾衰者为非糖尿病患者的17倍。
1dn病因1.1糖代谢紊乱因素多元醇通路的激活与dn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动物组织细胞内的一种葡萄糖代谢的途径。
高血糖引起ar活性增高,导致细胞内山梨醇的积聚,从而增加细胞内渗透压,细胞肿胀和受损,进而引起靶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损坏,通过干扰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导致dn早期肾小球高滤过。
此外,高糖直接增加pkc 活性的表达,导致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ecm增多,抑制pkc 的活性可以延缓或阻止dn的发生发展。
1.2微循环障碍血流动力学异常是引起dn的重要原因,血流动力学异常导致高渗透压,引起肾内血流高血压及高滤过,增高肾小球滤过率,导致肾小球硬化的发生。
在dn的发生中,血液流变学异常主要表现为内皮细胞和血小板功能异常,进而导致内皮和上皮细胞损害,糖尿病患者伴有高血压,高血压会明显地加快dn的发生和发展。
糖尿病肾病治疗进展综述
![糖尿病肾病治疗进展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015c432b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b8.png)
糖尿病肾病治疗进展综述摘要:近些年来,糖尿病肾病发生率逐年提升,作为一种慢性合并症若未有效控制最终会造成终末期肾病,给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对此还应当及时做出诊断并做好血糖、血压、血脂的控制工作,应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治疗进展;综述引言:糖尿病肾病是指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长期控制不佳,导致出现尿白蛋白和肾功能下降,就称为糖尿病肾病,而且同时合并有血压高或者血脂高等其他危险因素,也较易发生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表现是尿白蛋白的增高,晚期表现为血肌酐增高、肾功能下降,严重者可以出现肾衰竭,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也是导致糖尿病致死的主要因素。
本文主要探讨了糖尿病肾病的病理机制及致病因素与治疗进展,具体如下:1糖尿病肾病的病理机制及致病因素1.1葡萄糖转运体活性增强根据临床经验来看,糖尿病肾病患者多有集体糖代谢异常表现,在患者体内胰岛素抵抗或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而引起,葡萄糖的跨膜转运时生理功能会受到一定阻碍,葡萄糖进入细胞的主要原因是因患者系膜细胞出现表达错误的情况而致,以至于从细胞糖代谢异常逐渐转为全身性紊乱现象,最终提高了系膜基质的合成量,使得肾小球的硬化速度大幅度加快。
1.2多元醇途径的活化通常情况下在持续高糖状态下某些组织如肾脏等细胞内高糖会导致激活多元醇通路的活化,启动一系列过程如高渗应激,葡萄糖及脂质的氧化应激,蛋白的非酶糖基化等单独或协助作用损伤肾脏微血管内皮细胞、肾小球与伸向细胞,从而引起细胞外基质增加,进而致使患者出现糖尿病肾病[1]。
1.3肾脏血流动力学肾小球高灌注,高压力和高滤过,在糖尿病肾病的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甚至可能是启动因素,系统性高血压直接传导至肾小球会导致其内压急剧升高;而且肾脏内局部机制也会提升肾小球内压。
致使高灌注的主要因素是由于扩张入球小动脉的物质较多、肾小管与肾小球的反馈机制失常、肾髓质间质压力较低。
当前经研究表明,近端肾小管若摄入的钠盐较多,会大大提高高灌注机制的启动。
浅谈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浅谈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44234790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db.png)
浅谈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已成为威胁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疾病之一。
而糖尿病肾病则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研究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对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关于糖尿病肾病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研究,科学家们逐渐揭开了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一些关键因素。
研究发现,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都是导致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因素。
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一系列炎症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的异常分泌也有密切关系。
二、肾脏保护治疗的研究进展由于糖尿病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较为复杂,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一些具有一定疗效的肾脏保护治疗方法逐渐引起了研究者的重视。
干细胞治疗、抗炎治疗、抗氧化治疗等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一些中药制剂和天然产物也显示出了一定的肾脏保护效果,这为寻找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糖尿病肾病一旦发生往往会给患者带来不可逆的肾脏损害,因此肾脏修复技术的研究也备受关注。
干细胞治疗、净化技术、细胞因子治疗等技术在最近几年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这些技术为患者的肾脏损伤修复提供了新的希望。
在临床治疗方面,研究者们也积极探索各种可能的治疗方法。
ACEI和ARB等降血压药物显示出了一定程度的肾脏保护作用。
一些降血糖药物也被用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虽然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案,但是逐渐完善的临床试验和研究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虽然糖尿病肾病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但是目前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方面,目前对一些重要信号通路和关键因子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在肾脏保护治疗的研究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是对于不同类型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尚需进一步验证;在肾脏修复技术的研究方面,尽管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但是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仍然需要更多的临床数据支持。
糖尿病肾病治疗的现代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治疗的现代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cc4e82da1c7aa00b42acb9b.png)
糖尿病肾病治疗的现代研究进展标签: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常规治疗;终末期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n 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
据国内资料统计表明,糖尿病病人的尿蛋白阳性率为54.2-55.2%,糖尿病肾病发病率为6.8-23.48%[2]。
一旦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则病情不可逆转,进行性发展直至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病因复杂,机制繁多,及时进行正规治疗对延缓肾功能衰竭有积极作用,现将西医治疗方法予以概述。
1 DN的发病机制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生成,高糖状态下,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发生非酶性糖基化,最终形成不可逆的AGEs[3]。
多元醇代谢通路激活,长期高血糖激活醛糖还原酶,使葡萄糖转换为山梨醇和果糖,二者的积聚可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增加,细胞肿胀和受损。
蛋白激酶C(PKC)的激活,PKC 是细胞内一组重要的蛋白激酶[4],为重多生物活性物质和细胞因子的共同传导途径,能调节包括细胞收缩和细胞分裂在内的许多细胞功能。
还有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免疫损伤,遗传因素等。
2 DN的常规治疗2.1 饮食治疗DN患者建议低蛋白饮食治疗,低蛋白饮食能降低肾小球内高压力,高滤过,延缓GFR的下降速度[5]。
2003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对临床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低蛋白饮食治疗作了如下建议:从临床糖尿病肾病期开始应实施低蛋白饮食治疗,肾功能正常的患者蛋白入量为每天0.8g,在GFR下降后,蛋白入量为每天0.6g,一旦进入ESRD透析阶段,一般不限制蛋白,因透析可丢失大量的蛋白,建议正常蛋白饮食(1.2g/d)[6]。
2.2降糖治疗樊萌[7]将入选的糖尿病患者38例随机分为降糖甲片联合二甲双胍组或单纯二甲双胍组接受治疗。
对每位病人作指标检测及记录,持续观察12个月。
结果:降糖甲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在减少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方面优于单纯二甲双胍组。
洪艳[8]选取湖南省永州市人民医院126 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 4 组,A 组(优泌乐及优泌林N 注射),B 组(优泌乐25 注射),C 组(甘精胰岛素+诺和龙口服),D 组(口服糖适平),治疗16 周,观察 4 组治疗后血糖水平变化对尿微量白蛋白影响。
糖尿病肾脏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脏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6e3b8edd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0a.png)
糖尿病肾脏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终末期肾脏病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给患者的生活及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
因此,针对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综述近年来糖尿病肾脏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一、药物治疗目前,糖尿病肾脏疾病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血压控制、血糖控制、血脂控制等。
1.1 血压控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是导致肾脏疾病进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RAAS(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药物,能够降低高血压和减少蛋白尿。
ACEI和ARB是最常用的两种抑制剂,这两种药物已被证明可以减慢肾功能的进一步损害。
血糖水平和肾脏病的发生和进展密切相关,因此,控制血糖是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胰岛素治疗和药物治疗是控制糖尿病血糖的主要方法。
近年来,药物治疗中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已经得到广泛关注。
SGLT2抑制剂可以抑制肾脏葡萄糖的再吸收,减少血糖水平,降低糖尿病患者肾脏疾病的发生和进展。
肾脏病的患者的血脂异常是非常常见的。
调节血脂是防治糖尿病肾脏疾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目前,他汀类药物广泛用于治疗高脂血症,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2.1 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成为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新颖手段。
目前,同种异基因胰脏干细胞移植已成为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潜在手段之一。
2019年,研究者报道了一种体外重编程病人的细胞以生成能够增殖和分化为所有三种胚层的干细胞,这种细胞可通过转移至另一个患者的体内来使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水平正常化。
基因治疗是治疗DN的另一个新颖方法。
小RNA基因调节技术具有糖尿病治疗有前途的优异潜力。
在DN的小RNA治疗中, miRNA-33是一种潜在的分子靶点。
数据表明,miRNA-33对糖尿病肾脏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针对miRNA-33的治疗对防治糖尿病肾脏疾病具有很大的潜力。
糖尿病肾脏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脏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e6a3958d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e8.png)
糖尿病肾脏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糖尿病肾脏疾病是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长期高血糖水平损伤肾脏,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蛋白尿和肾功能逐渐恶化。
因此,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综述近年来糖尿病肾脏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一、控制血糖长期高血糖是造成糖尿病肾脏疾病的重要原因,因此,控制血糖水平是糖尿病肾脏疾病治疗的首要任务。
目前,控制血糖的方法包括口服药物和注射胰岛素两种方式。
口服药物主要包括磺酰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胰岛素分泌促进剂等。
对于无法控制血糖的患者,需要进行胰岛素治疗。
此外,通过合理的饮食控制和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控制血糖。
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常伴有高血压,造成肾脏血管收缩,同时使肾小球滤过率升高,导致肾小球滤过膜受损。
因此,控制血压也是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的重要措施。
控制血压的方法一般包括改善生活习惯、口服降压药物和注射降压药物。
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降压药物包括ACEI、ARB、β受体阻滞剂等。
三、降低蛋白尿蛋白尿是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早期表现之一,因此,降低蛋白尿也是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的重要措施。
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ACEI和ARB。
这两种药物可以减少肾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和作用,从而降低肾小球滤过压,减少蛋白尿和延缓肾脏损害的进展。
四、干预肾纤维化肾纤维化是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晚期表现之一,临床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目前,一些新药正在研究中,如FGF-21(纤维生长因子),它能够刺激肾小管再生,从而恢复肾功能;同时,FGF-21还可以抑制纤维细胞的增殖,有望成为治疗肾纤维化的新药。
五、干预炎症反应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炎症反应在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控制炎症反应也成为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新方向。
一些研究表明,使用一些具有抗炎作用的药物,如蒸馏水提取物等,可以降低血糖和血压,减少蛋白尿和肾纤维化,从而起到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的作用。
糖尿病肾脏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脏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e36c4622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cf.png)
糖尿病肾脏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 DKD)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不断增加,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改善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关于糖尿病肾脏疾病治疗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药物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1. 血糖控制药物的研究血糖控制是糖尿病肾脏疾病治疗的重要环节,近年来,一些新型的血糖控制药物被引入临床,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GLP-1受体激动剂和SGLT-2受体拮抗剂等新型药物在控制血糖的还具有保护肾脏的作用,可以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这些药物的研究进展为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2. 肾脏保护药物的研究除了控制血糖外,保护肾脏功能也是糖尿病肾脏疾病治疗的关键。
近年来,一些新型的肾脏保护药物被发现具有显著的效果。
ACEI和ARB等药物可以有效地减轻肾脏的负担,减少蛋白尿的发生,延缓疾病的进展。
一些新型的肾脏保护药物,如Endothelin受体拮抗剂和Atrasentan等,也在临床研究中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为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二、干预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1. 营养干预饮食对于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
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适当的饮食干预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减缓疾病的进展。
低盐饮食和高膳食纤维摄入可以降低血压和血糖,减轻肾脏负担,延缓疾病的发展。
一些特定的营养素和微量元素,如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D等,也被发现对糖尿病肾脏疾病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这些研究为营养干预在糖尿病肾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2. 运动干预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于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治疗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减少蛋白尿的发生,延缓疾病的进展。
糖尿病肾脏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脏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6f4d36a9b84ae45c3a358c24.png)
糖尿病肾脏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摘要:在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病是一种常见并发症,并且也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因。
糖尿病肾病具有发病隐匿的特点,易引起肾功能不全与尿毒症等并发症。
血液透析属于肾脏代替疗法,是维持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命可靠安全的关键手段,但具有并发症多,风险大等问题。
因糖尿病肾病患者大部分为中老年群体,护理难度较大、合并症过多且病死率高,因此对患者来说,做好临床工作的意义重大,旨在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以及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临床治疗;研究发现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关键在于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控制,即尽快去除感染、高血压以及低血压等因素[1],同时建立血管通路并保持其畅通;此外,还需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改善,血液透析充分,对脂质代谢紊乱的情况进行及时纠正,减低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的机率[2]。
血液透析中糖尿病肾病患者极易发生并发症,进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而临床护理的实施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心理护理因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病程较长,且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在患者病情进展至尿毒症时期,则需通过血液透析使生命得以维持[3],研究指出,糖尿病肾病患者由于受到疾病的长期折磨,外加血液透析时频发的并发症与不良反应以及疾病给家庭带来的影响,患者极易产生绝望、悲观、自卑、抑郁以及紧张等消极情绪[4],将有效及时的心理干预措施运用于患者临床护理中可使大部分患者消除焦虑与悲观的情绪,同时还可使患者心理压力被减轻,正视自身的疾病,加强战胜疾病的信心[5]。
2.血糖控制每位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每一个血液透析的周期均会丢失一定量的葡萄糖,在无糖透析的状况下,低血糖情况更易发生。
伊蒙,谢红浪[6]对7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展开了调查,结果发现出现低血糖反应的患者有4例,占比为5.7%,并且患者在透析2h至结束透析时,发生低血糖的机率与慢性肾小球病变血液透析的患者相比明显要高。
因此在患者透析时,需加强对患者的巡视,不时询问患者的感受,一旦患者出现语言障碍、大汗淋漓以及反应迟钝等低血糖情况,需即刻给予40ml-60ml的葡萄糖50%静脉推注;需注意的是,每位患者应用胰岛素的剂量均需依照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并且透析之前不可给予胰岛素使用,防止出现低血糖[7]。
糖尿病肾病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中医治疗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8202680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b5.png)
糖尿病肾病中医治疗研究进展摘要: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一,糖尿病肾病等疾病困扰了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的微血管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它也逐渐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内科疾病之一。
糖尿病肾病被广泛认为是直接影响晚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早逝的几个重要病理因素之一。
因此,在这种慢性病持续快速发展的早期及时预测和早期防治,可以有效延长疾病发展到晚期的时间。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医治疗;进展引言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及人口老龄化,糖尿病已经成为我国的多发病和常见病,据估计中国大陆居民糖尿病患病率已高达11.2%,糖尿病患者中20%~40%进展为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早期病理改变较轻,临床症状不易发现,损害主要表现为肾小球系膜增生、基底膜增厚和肾小球硬化,随着疾病的进展,肾小球结节性病变逐渐向弥漫性病变发展,出现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和出球、入球小动脉透明变性,病变难以逆转,最终进展为终末期肾病。
中医通过多种治疗方式改善糖尿病肾病进展,降低患者死亡率,有独特的治疗优势。
1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中国传统医学一般认为糖尿病肾病是由消渴肾病继发而来的,目前对于消渴肾病的主要病因及病机,众多医家观点不一。
认为消渴肾病主要是由于消渴久病后导致痰湿阻络,久病则会耗伤于肾脏之气,从而导致肾之固摄及体内气化功能不足,继发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发生。
认为消渴病基本病机主要是因为阴虚燥热,在消渴病早期损伤了肝肾,久病而又会耗伤心脾两脏,导致水湿内停;消渴久病之后,气血与阴阳俱亏损,以致肾络受损,从而致浊毒停于内,气虚血瘀始终在消渴中贯穿。
另外,“毒邪学说”也被认为是目前不少医家所普遍认为的一种病机学思想。
提出消渴主要的原因和病机中心就是伏于毒邪损伤于脉络,使伏于膜原。
他们还提出了糖尿病的主要病位在于散膏,与人的肺、脾、肾三脏之间的关系密切,消渴久病后会损伤散膏,可引起三焦气化的功能不足,直接导致气滞、湿热、痰浊等多种病理性药物的产生,毒邪会严重损害肾络,气血逆乱而成糖尿病肾病。
浅谈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浅谈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c80f3d96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83.png)
浅谈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是一种以微血管病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肾脏疾病。
糖尿病肾病在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蛋白尿、高血压、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最终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针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和预防也有了较大的进展。
本文将就近年来关于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浅谈。
众多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与高血糖、高血压、脂质代谢异常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
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水平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和预防至关重要。
近年来,临床上常用的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磺酰脲类药物和胰岛素等已被证实对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通过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减轻肾小球滤过膜的增透性等途径发挥治疗作用。
洋地黄类药物和ACEI、ARB等抗高血压药物也可以通过减轻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和减少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纤维化反应来保护肾脏功能。
针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科研人员们也在积极探索新的治疗方法。
近年来,一些研究认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而炎症反应又与肾小管细胞的损伤和纤维化有关。
抑制炎症反应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一些非类固醇类抗炎药物如他克莫司和雷公藤碱等已被证实对糖尿病肾病具有保护作用,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和肾小管细胞的损伤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一些新型的降糖药物如GLP-1受体激动剂和SGLT2抑制剂也被证实对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和降低肾小球滤过膜的增透性来减缓肾脏病变的进展。
针对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和早期诊断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一些临床研究表明,早期干预和治疗可以有效减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建立早期诊断和预防的方法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一些研究者提出了一些新的检测指标和标志物,如肾小管损伤标志物、纤维化标志物等,可以用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疾病进展的监测。
在预防方面,一些研究认为生活方式干预和健康教育对于糖尿病肾病的预防同样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控制饮。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d15c178f5acfa1c7ab00cc06.png)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研究进展(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是综合的治疗过程。
目前,临床上糖尿病肾病治疗主要包括早期诊断,理想的降血糖、降血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的应用,脂代谢异常的调节和低蛋白饮食等,当糖尿病肾病发展至终末期时血液透析和肾移植是主要的有效治疗手段。
随着对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治疗措施将不断浮现。
本文简述了糖尿病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肾病【Abstract】 Therapy for diabetic nephropathy is a general process.At present,the treatments for diabetic nephropathy mainly include early diagnosis,lowering blood sugar in ideal level,antihypertension,application of ACEI and ARB,regulation of lipid metabolic disorder,and low protein diets.Once this disease developed into advanced stage,the hematodialysis and renal transplantation is its main effectivetherapeutic method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athogenesi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new treatments will emerge.In this article,therapeuticstudy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is introduced.【Key words】Diabetesmellitus;Diabetic nephropathy;End-stage renal disease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始于糖尿病发病之初,也就是血糖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后DN就开始了[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ans Journal of Surgery外科, 2019, 8(3), 78-83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9 in Hans. /journal/hjshttps:///10.12677/hjs.2019.83012Progress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NephropathyJingli Ge, Qingxiang DaiDepartment of Geriatrics,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nghai University, Xining QinghaiReceived: Jul. 4th, 2019; accepted: Jul. 18th, 2019; published: Jul. 25th, 2019AbstractDiabetes mellitus has become a serious global public health problem. Driven by lifestyle changes and aging, the prevalence of diabetes in China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In 2017, the prevalence of diabetes mellitus in China is 10.9%. The estimated number of diabetic patients is 114 million, ranking first in the world. Diabetic nephropathy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 is the end-stage kidney. The main etiology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ESRD) is that once patients progress to ESRD, they need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nd brings serious financial burden to their families. Therefore, the research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treatment has become a very serious problem, but there is no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diabetic nephropathy at present. This paper summarizes some diabetic nephropathy in China.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disease treatment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and follow-up research.KeywordsDiabetic Nephropathy, Treatment, Research Progress糖尿病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葛景利,代青湘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老年科,青海西宁收稿日期:2019年7月4日;录用日期:2019年7月18日;发布日期:2019年7月25日摘要糖尿病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等多种因素驱动下,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2017年中国糖尿病患病率为10.9%估算糖尿病患者数量1.14亿,位居世葛景利,代青湘界第一,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主要病因,一旦患者进展至ESRD,需要接受肾脏替代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因此糖尿病肾病治疗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峻问题,但是目前对糖尿病肾病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总结了目前我国部分糖尿病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治疗及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治疗,研究进展Copyright © 2019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1. 糖尿病肾病概述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晚期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最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
早期肾损伤时缺乏典型症状,起病隐匿,当体检或就诊时发现有大量蛋白尿、水肿等症状时已经达到中晚期,治疗难度大,预后差,最终进展至ESRD。
因此积极探索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前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方案上,主要给予控制血糖血压、RAAS系统拮抗剂、调节血脂、改善微循环等方式对症治疗,来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但缺乏针对糖尿病肾病本身的治疗。
本文针对目前部分新药及正在研究的药物进行最新的研究进展综述。
2. 新型降糖药物的肾脏保护2.1. 吡格列酮最近根据研究[1]发现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能有独立于降糖以外的肾脏保护作用。
例如吡格列酮[2]可减少糖尿病患者餐后两小时血糖、血肌酐水平、尿白蛋白排泄率(UAE),从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
2.2. 利拉鲁肽胰高血糖素样肽-1 (GLP-1)激动剂[3]利拉鲁肽在治疗微量白蛋白尿期(Ⅲ期)糖尿病肾病(DN)疗效及安全性评估中。
将86例微量蛋白尿期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利拉鲁肽治疗,结论治疗6个月后两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MAER)、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计算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降低,而空腹胰岛素(FINS)及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升高(P < 0.05),但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P < 0.01)。
观察组低血糖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因此利拉鲁肽可在降血糖的基础上保护肾脏,改善肾功能且发生低血糖的概率低。
2.3. 二肽基肽酶-4 (DPP-4)抑制剂抑制DPP-4的活性而减少GLP-1的失活,从而发挥降糖作用。
DPP-4酶可能同时影响到其他酶类,包括B型钠尿肽和4型CXC趋化因子受体,而动物实验提示DPP-4抑制剂的潜在肾脏保护作用可能就与这些多肽有关[4]。
DUVNJAK等[5]对1型糖尿病患者研究发现,血清DPP-4活性与尿蛋白排泄率呈正葛景利,代青湘相关,DPP-4抑制剂可以降低尿蛋白排泄。
胡军等[6]将口服降糖药物(除外DPP-4抑制剂)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西格列汀组和对照组,然而结果显示西格列汀组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较治疗前降低明显,说明西格列汀可以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肾脏损害程度。
2.4. 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 (SGLT-2)抑制剂通过抑制肾脏近端肾小管对葡萄糖重吸收,从而降低血糖。
第54届欧洲糖尿病协会(EASD)和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最新共识:EMPA-REG OUTCOME和CANVAS研究均纳入了大量eGFR 30-60 ml/min/1.73 m²的患者,除了主要心血管终点,研究均报告了肾脏结局获益。
EMPA-REG OUTCOME研究显示[7],与安慰剂组相比,恩格列净治疗组新发肾病或肾功能恶化的肾脏复合终点事件(进展为大量蛋白尿、血肌酐倍增、开始肾脏替代治疗或肾脏性死亡)发生风险下降39%。
CANVAS研究结果显示,卡格列净治疗6年期间可持续降低患者的蛋白尿,使蛋白尿进展风险降低27%,蛋白尿分级逆转的机会升高70%,肾脏复合结局(包括eGFR减少40%、肾脏替代治疗或肾脏性死亡)风险降低40%。
共识同时指出,卡格列净CREDENCE研究已达到预设疗效终点而提前完成。
CREDENCE研究是全球第一项评估SGLT-2抑制剂对T2DM合并CKD患者肾脏预后的研究,该研究的突破性结果,有望使卡格列净成为15年来首个T2DM合并CKD患者的治疗新药。
3.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拮抗剂3.1. 肾素抑制剂阿利吉仑是一种直接肾素抑制剂,Persson和Parving等即AVOID研究[8][9]为证实阿利吉仑的肾保护作用,结果显示阿利吉仑比较安慰剂能够将尿ACR降低20% (P < 0.001),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两组之间没有差别。
但是随后的研究(ALTITUDE研究) [10]纳入了8606例具有心血管及肾脏事件高风险的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在ACEI或ARB 治疗基础上联用阿利吉仑或安慰剂,然而,经过治疗后,发现该药增加高钾血症风险,且无法带来心血管和肾脏获益,研究也因此提前终止。
目前对于肾素抑制剂为何没有肾脏保护作用仍没有准确答案,其原因尚需进一步研究。
3.2.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拮抗剂ACEI/ARB,是独立于降压之外的降尿蛋白作用,也是糖尿病肾病标准治疗药物,可以减慢糖尿病肾病进程,但是在降压方面2017年美国心脏病学院和美国心脏协会血压指南指出,高血压伴有糖尿病的患者,强化降压(目标收缩压< 120 mmHg)比标准降压(目标收缩压< 140 mmHg)相比,强化降压组主要心血管复合终点事件并没有显著减少,且强化降压患者的平均eGFR在最终随访时显著低于标准降压组。
因此在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压时,虽然有数据证实强化治疗在心血管死亡以及全因死亡等方面有所获益,但需要密切关注慢性肾病情况,强化降压对于慢性肾病以及其他疾病风险的影响尚需进一步观察。
3.3. 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研究[11]显示螺内酯能够使患者肾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使患者蛋白尿排泄得到有效控制。
根据罗璇[12]探究采用ARB联合螺内酯治疗糖尿病肾病,结论研究组血清肌酐清除率和24 h尿蛋白水平明显改善,说明螺内酯能进一步降低尿蛋白并改善肾功能,并且不会引起低血钾、高血钾等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目前如Finerenone (BAY 94-8862)是新一代高选择性非甾体类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经Finerenone治疗后的大鼠[13]与螺内酯、依普利酮相比,治疗组的尿蛋白/肌酐比和骨桥蛋白表达水平也有降低,引起高血钾的概率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