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病因研究

第二十七章病因研究
第二十七章病因研究

第二十七章病因研究

一、单选题:

1.对病因含义最确切的表达是

A.病原微生物

B.物理因素

C.化学因素

D.凡能使人们发病概率增加的因素

E.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2.证明某因素是某病的病因须经历的步骤是

A.调查各病例,寻找其共同因素,并用此因素作实验,实验成功则病因成立

B.从疾病的频率和分布中形成假设,经分析验证再进行病因推断

C.先对各病例进行检验,找出可疑病因,再作实验证实

D.从病理资料提出病因假设,再通过实验证实

E.以上均不正确

3.验证病因假设最可靠的方法是

A.病例对照研究

B.现况调查

C.动物实验

D.干预实验

E.队列实验

4.在病因学上,轮状模式与三角模式相比,其主要的不同点是

A.更强调影响疾病发生的三要素

B.有差别地看待基本的三要素

C.强调环境及环境与机体的密切关系

D.更强调特异性病原学说

E. 以上均不正确

5.下面哪一种因果联系方式正确而完整?

A.单因单果 B.单因多果 C.多因多果

D.多因单果 E.直接/间接病因

6.流行病学三角包含的因素是

A.宿主、环境和病原体 B.机体、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

C.宿主、环境和病因 D.遗传、环境和社会

E.遗传、环境和人群

7.静脉注射吸毒是艾滋病感染的

A.直接病因 B.间接病因 C.同机制有关的近因

D.必要病因 E.充分病因

8.病因研究时,假设建立使用的主要推理方法为

A.提出和验证假设的方法 B.Mill准则或逻辑推理方法

C.科学实验四法 D.一般演绎法 E.循证医学的方法9.某种因素与疾病两个事件都与另外一种因素有联系,由此导致两个事件间出现的统计学上的关联是

A.偶然关联 B.继发关联 C.间接关联

D.直接因果关联 E.统计学关联

10.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是

A.只要疾病发生,必然有病因存在 B.病因存在,必然引起疾病

C.引起病理变化的因素 D.引起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

E.引起疾病发生的诸多因素

11.下列哪种方法对控制混杂不起作用

A.随机化 B.分层分析 C.标准化 D.盲法 E.匹配

12.研究口服避孕药与心肌梗死的关系时,为了避免年龄因素的影响,只选择35~45岁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这种控制混杂偏倚的方法是

A.匹配 B.限制 C.便于多因素分析 D.随机抽样 E.明确纳入标准13.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由于研究者事先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而对病例组的询问仔细认真,对对照组的询问则不太认真。研究者认为对照组不需要像病例组那样花费精力认真调查,由此产生的偏倚是

A.诊断怀疑偏倚 B.暴露怀疑偏倚 C.易感性偏倚

D.伯克森偏倚 E.测量偏倚

二、名词解释:

1.病因模型

2.因果联系

3.间接因果联系

4.共变法

5.类推法

6.病因

7.误差

8.偏倚

9.选择偏倚

10.信息偏倚

11.混杂偏倚

12.伯克森氏偏倚

13.现患—新发病例偏倚

14.检出征侯偏倚

三、简答题:

1.试述误差与偏倚的关系,为什么需要设法控制各种偏倚?

2.常见的偏倚有几种,请分别予以解释。

3.简述控制混杂偏倚的主要方法。

4.简述控制信息偏倚的主要方法。

5.如何认识病因假说建立时使用的逻辑推理法(Mill准则)?

四、论述题

1.判断因果联系的8条标准是什么?分析其在病因判定中的重要性。

2. 病因研究的过程序分为几个部分?其研究方法包括哪些?

3. 如何理解病因判断中的关联强度?

4. 如何理解病因网模型?

5.流行病学中年龄常常是造成混杂的一个变量,部分原因是因为许多疾病的发生都随年龄而改变。疾病的风险随年龄而改变的现象常常认为是年龄的效应。把年龄作为疾病发生危险性的一种效应有什么意义吗?或者考虑年龄的效应本身被其他因素混杂更敏感吗?

6.假设一项病例对照研究可以扩展到无限大,此时可以消除哪种来源的误差?不能消除哪种来源的误差?假定随机试验可以无限大,哪种来源的误差仍会保留? 7.请解释混杂因素和潜在的混杂因素之间的差别。在什么情况下一个潜在的混杂因素不会成为一个混杂因素?

五、填空题

1.因果连接方式包括:()、()、()、()、()和()。

2.病因推断的归纳推理方法有:()、()、()、()、()、()。

3.暴露与疾病有统计学关联只说明了这种关联排除了()误差的干扰,还得排除()偏倚、()偏倚和()偏倚这些系统误差的干扰,以及确定暴露因素与疾病的时间先后关系。在排除或控制了这些偏倚的干扰后,如果还有统计学关联,就说明存在真实的关联,可以用()进行综合评价,得出有一定可信度的因果关系结论,包括判断有无因果关系或存在因果关系的可能性。

1疾病概论(70题)

第一章疾病概论 一、A1/A2型题 ( C )1、关于疾病的概念下列哪项叙述较为正确 A.在病因作用下,机体处在不良状态 B.在病因作用下,细胞出现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 C.在病因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D.在病因作用下机体与外界环境的协调发生障碍 E.在病因作用下体内各种功能活动进行性下降 ( E )2、关于病因的概念,下列哪项叙述较为正确? A.能引起疾病发生的因素 B.能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C.能导致病情恶化的因素 D.能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内、外因素 E.能引起疾病并决定疾病特异性的特定因素 ( D )3、脑死亡是指 A.心跳停止 B.呼吸停止 C.各种反射消失 D.全脑功能不可逆的永久性丧失 E.体内所有细胞解体死亡 ( C )4、疾病发展的方向取决于 A.机体的抵抗力 B.病因的数量 C.损伤与抗损伤力量的对比 D.病因的毒力 E.存在的诱因 ( B )5、引起疾病并决定该疾病特征的因素是 A.疾病的外因 B.疾病的原因 C.疾病的诱因 D.疾病的条件 E.疾病的内因 ( C )6、能够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称为 A.疾病的外因 B.疾病的原因 C.疾病的诱因 D.疾病的危险因素 E.疾病的内因 ( A )7、下列致病因素中最常见的是 A.生物性因素 B.免疫性因素 C.物理性因素 D.化学性因素 E.营养性因素 ( E )8、病因学研究的内容是 A.因果转化规律 B.疾病时自稳调节紊乱的规律 C.疾病的转归 D.疾病时局部与整体的规律 E.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 ( E )9、健康是指 A.没有疾病 B.体格健全 C.精神状态良好 D.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E.没有疾病或衰弱现象,且在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全良好的状态( D )10、下述哪项不符合完全康复的标准 A.病因已经消除或不起作用 B.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 C.自稳调节与功能代谢恢复正常 D.主要症状消失,有时可留下后遗症 E.有时机体可获得终身免疫 ( B )11、患者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可认为已经死亡,继续治疗已无意义 A.心跳呼吸停止 B.全脑功能永久性停止 C.血压、脉搏测不到 D.脑电波消失 E.四肢冰冷、神志不清 ( E )12、发病学主要研究 A.疾病发生的原因 B.疾病时自稳调节紊乱的规律 C.疾病的转归 D.疾病发生的条件 E.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和共同机制 (C)13、死亡的概念是指 A、各器官组织和细胞全部坏死 B、心跳、呼吸停止 C、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 D、细胞、组织代谢全部停止 E、生命活动的停止 ( D)14、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因素称: A、疾病的原因 B、疾病的条件 C、疾病的诱因

1病理生理学研究的是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A型题 1.病理生理学研究的是 A.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B.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C.患病机体形态结构变化的科学 D.患病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E.疾病的表现及治疗的科学 2.病理生理学总论内容是 A.讨论病因学和发病学的一般规律 B.讨论典型病理过程 C.研究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功能和代谢和结构的变化D.单纯讨论疾病的概念 E.讨论系统器官的总体改变 3.基本病理过程是指 A.讨论病因学和发病学的一般规律 B.讨论典型病理过程 C.研究某个系统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功能和代谢的变化D.单纯讨论疾病的概念 E.讨论系统器官的总体改变 4.病理生理学各论是指 A.讨论病因学和发病学的一般规律 B.讨论典型病理过程 C.研究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功能和代谢的变化 D.单纯讨论疾病的概念 E.讨论系统器官的病理生理学 5.下列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 A.发热 B.水肿 C.缺氧 D.心力衰竭 E.代谢性酸中毒 6.病因学的研究是属于 A.病理生理学总论内容 B.基本病理生理过程内容

C.病理生理学各论的内容 D.疾病的特殊规律 E.研究生物因素如何致病 7.病理生理学研究的主要手段是 A.病人 B.病人和动物 C.疾病 D.动物实验 E.发病条件 B型题 A.各个疾病中出现的病理生理学问题 B.多种疾病中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病理变化 C.疾病中具有普遍规律性的问题 D.重要系统在不同疾病中出现的共同的病理生理变化E.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及机制 1.各系统病理生理学主要研究的是 2.基本病理过程主要研究的是 3.疾病概论主要研究的是 C 型题 A.呼吸功能衰竭 B.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1.基本病理过程包括 2.系统病理生理学包括 x 型题 1.病理生理学主要从什么方面来揭示疾病的本质 A功能方面 B形态方面 C代谢方面 D细胞结构方面 E超微结构方面 2.病理生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 A.临床观察 B.动物实验 C.流行病学调查 D.病变器官形态学变化的研究 E.尸体解剖

第二十七章病因研究答案讲课教案

第二十七章病因研究答案: 一、单选题: 1.D 2.B 3.D 4.C 5.C 6.C 7.B 8.B 9.B 10.D 11.D 12.B 13.B 二、名词解释: 1.病因模型是指用简洁的概念关系图来表达因果关系的概念模型,或者是表明疾病发生过程的模型。 2.因果联系某一事件的频率或者性质的改变,会引起另一事件的频率或性质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前者为因,后者为果,两者呈因果联系。 3.间接因果联系又称为继发联系,是指两事物之间本来不存在统计学上的关联,但是由于两事物都与另外一种因素有关,从而导致两者在统计学上的关联,这种联系称为间接因果联系。 4.共变法可以看成是求同法的特例(如等级资料、定量资料)。是指某种因素的出现和消长动态与某种疾病的出现和消长动态同步,可以是提出该因素与该疾病有联系的假说的依据。 5.类推法如果所研究的疾病分布与病因已清楚的其他疾病的分布特点相似,便可提出两种疾病的病因可能相同的假说。 6.病因指那些能使人群发病概率升高的因素,其中一个或多个不存在时,疾病发生的频率就下降。 7.误差广义的误差包括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狭义的专指随机误差。指样本测量值与总体值之间存在的差异。 8.偏倚指系统误差,研究的结果或推论偏离真实值,或导致这种偏离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在资料的收集、分析、解释或发表过程中,能够导致结论系统地与真实值有所不同的任何趋势。系统误差的原因在于研究者、研究条件、设备及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 9.选择偏倚指由于选择研究对象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研究的结果偏离真实的情况。 10.信息偏倚指在收集研究人群的暴露和结局资料时所出现的系统误差,其结果是歪曲暴露与疾病之间的联系。

第二十七章病因研究

第二十七章病因研究 一、单选题: 1.对病因含义最确切的表达是 A.病原微生物 B.物理因素 C.化学因素 D.凡能使人们发病概率增加的因素 E.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2.证明某因素是某病的病因须经历的步骤是 A.调查各病例,寻找其共同因素,并用此因素作实验,实验成功则病因成立 B.从疾病的频率和分布中形成假设,经分析验证再进行病因推断 C.先对各病例进行检验,找出可疑病因,再作实验证实 D.从病理资料提出病因假设,再通过实验证实 E.以上均不正确 3.验证病因假设最可靠的方法是 A.病例对照研究 B.现况调查 C.动物实验 D.干预实验 E.队列实验 4.在病因学上,轮状模式与三角模式相比,其主要的不同点是 A.更强调影响疾病发生的三要素 B.有差别地看待基本的三要素 C.强调环境及环境与机体的密切关系 D.更强调特异性病原学说 E. 以上均不正确 5.下面哪一种因果联系方式正确而完整? A.单因单果 B.单因多果 C.多因多果 D.多因单果 E.直接/间接病因 6.流行病学三角包含的因素是 A.宿主、环境和病原体 B.机体、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 C.宿主、环境和病因 D.遗传、环境和社会 E.遗传、环境和人群 7.静脉注射吸毒是艾滋病感染的 A.直接病因 B.间接病因 C.同机制有关的近因 D.必要病因 E.充分病因 8.病因研究时,假设建立使用的主要推理方法为 A.提出和验证假设的方法 B.Mill准则或逻辑推理方法

C.科学实验四法 D.一般演绎法 E.循证医学的方法9.某种因素与疾病两个事件都与另外一种因素有联系,由此导致两个事件间出现的统计学上的关联是 A.偶然关联 B.继发关联 C.间接关联 D.直接因果关联 E.统计学关联 10.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是 A.只要疾病发生,必然有病因存在 B.病因存在,必然引起疾病 C.引起病理变化的因素 D.引起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 E.引起疾病发生的诸多因素 11.下列哪种方法对控制混杂不起作用 A.随机化 B.分层分析 C.标准化 D.盲法 E.匹配 12.研究口服避孕药与心肌梗死的关系时,为了避免年龄因素的影响,只选择35~45岁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这种控制混杂偏倚的方法是 A.匹配 B.限制 C.便于多因素分析 D.随机抽样 E.明确纳入标准13.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由于研究者事先知道研究对象的分组情况,而对病例组的询问仔细认真,对对照组的询问则不太认真。研究者认为对照组不需要像病例组那样花费精力认真调查,由此产生的偏倚是 A.诊断怀疑偏倚 B.暴露怀疑偏倚 C.易感性偏倚 D.伯克森偏倚 E.测量偏倚 二、名词解释: 1.病因模型 2.因果联系 3.间接因果联系 4.共变法 5.类推法 6.病因 7.误差 8.偏倚

《病理生理学》B070第4-1次作业(121)

单选题(分数:15 分) 1 . 有关疾病的概念,下列哪项陈述较确切( 1 )分 1. 疾病即指机体不舒服 2. 是机体在一定病因损害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 3. 疾病是不健康的生命活动过程 4. 疾病是机体对内环境的协调障碍 5. 疾病是细胞损伤的表现 正确答案:2 2 . 对胎儿生长发育有损伤的因素属于( 1 )分 1. 生物性致病因素 2. 遗传性致病因素 3. 先天性致病因素 4. 营养性致病因素 5. 免疫性致病因素 正确答案:3 3 . 病因学研究的内容是( 1 )分 1. 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2. 与疾病发生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 3. 疾病时自稳调节紊乱的规律 4. 因果转化规律 5. 疾病转归的规律 正确答案:1 4 . 全脑功能的永久性停止称为( 1 )分 1. 植物人状态 2. 濒死状态 3. 脑死亡 4. 生物学死亡 5. 临床死亡 正确答案:3 5 . 下列哪项不是脑死亡的必备条件( 1 )分 1. 瞳孔散大或固定 2. 脑电波消失 3. 自主呼吸停止 4. 心跳停止 5. 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正确答案:4 6 . 脱水热产生的原因是( 1 )分 1. 散热减少 2. 产热增加 3. 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4. 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 5. 运动过多

正确答案:1 7 . 低渗性脱水时主要脱水部位是( 1 )分 1. 细胞内液 2. 细胞外液 3. 血浆 4. 淋巴 5. 细胞内、外液 正确答案:2 8 . 血钠浓度正常而细胞外液减少见于( 1 )分 1. 高渗性脱水 2. 低渗性脱水 3. 等渗性脱水 4. 水中毒 5. 水肿 正确答案:3 9 . 水肿时造成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是( 1 )分 1. 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2.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3.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4. 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5. 淋巴回流受阻 正确答案:3 10 . 低钾血症对酸碱平衡的影响( 1 )分 1. 细胞内碱中毒,细胞外酸中毒 2. 细胞内碱中毒,细胞外PH正常 3. 细胞内外均碱中毒 4. 细胞内外均酸中毒 5. 细胞内酸中毒,细胞外碱中毒 正确答案:5 11 . 下列哪项不是高钾血症的原因( 1 )分 1. 代谢性酸中毒 2. 长期使用速尿 3. 肾功能衰竭少尿期 4. 醛固因分泌减少 5. 严重组织损伤 正确答案:2 12 . 下述哪项原因不易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1 )分 1. 糖尿病 2. 休克 3. 呼吸、心跳停止 4. 呕吐

第一章疾病概论习题

第一章疾病概论习题 一、单选题 1.有关健康的正确提法是 A.健康是指体格健全 B.健康是指精神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C.健康是指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全良好态 D.健康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全状态。2.下述哪项是属于病人的症状 A.体温升高 B.胸痛 C.肝大 D.白细胞升高 3.病因学研究的内容是 A.与疾病发生相关的环境因素 B.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 C.与疾病发生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 D.疾病时的损伤与抗损伤反应 4.下述哪项不属于生物性致病因素 A.病毒 B.真菌 C.立克次体 D.四氯化碳 5.导致青霉素过敏的致病因素属于 A.生物性因素 B.先天性因素 C.免疫性因素 D.营养性因素 6.血友病的致病因素属于 A.生物性因素

B.遗传学因素 C.先天性因素 D.理化性因素 7.关于损伤与抗损伤规律,说法错误的是 A.两者的斗争贯穿与疾病的始终,为疾病各种临床表现的基础B.两者力量的对抗决定着疾病发展的方向 C.两者相互联系、相互斗争、相互转化 D.往往抗损伤因素战胜损伤因素 8.进行复苏的关键时期是 A.濒死期 B.临床死亡期 C.生物学死亡期 D.脑死亡期 9.死亡的概念是指 A.组织器官生命活动的终止 B.呼吸、心跳停止、各种反射消失 C.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机能的永久性停止 D.脑干以上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深度抑制状态 10.死亡的标志 A.心跳停止 B.呼吸停止 C.脑死亡 D.神经反射消失 二、多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症状指患者的主观感觉 B.体征是患者临床检查出的客观表现 C.不同的疾病可出现相同的症状和体征 D.相同的疾病可出现不同的症状和体征 2.疾病发生发展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疾病概论(70题)

第一章疾病概论 、A1/A2 型题 C ) 1、关于疾病的概念下列哪项叙述较为正确 A .在病因作用下,机体处在不良状态 B .在病因作用下,细胞出现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 C.在病因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D ?在病因作用下机体与外界环境的协调发生障碍 E.在病因作用下体内各种功能活动进行性下降 E ) 2、关于病因的概念,下列哪项叙述较为正确? A .能引起疾病发生的因素 B .能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C.能导致病情恶化的因素 D ?能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内、外因素 E.能引起疾病并决定疾病特异性的特定因素 D ) 3、脑死亡是指 A .心跳停止 B .呼吸停止C.各种反射消失 D .全脑功能不可逆的永久性丧失E.体内所有细胞解体死亡 C )4、疾病发展的方向取决于 A ?机体的抵抗力 B ?病因的数量C.损伤与抗损伤力量的对比 D .病因的毒力E.存在的诱因 B )5、引起疾病并决定该疾病特征的因素是 A .疾病的外因 B .疾病的原因 C .疾病的诱因 D .疾病的条件E.疾病的内因 C )6、能够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称为 A .疾病的外因 B .疾病的原因 C .疾病的诱因 D .疾病的危险因素E.疾病的内因 A )7、下列致病因素中最常见的是 A.生物性因素 B.免疫性因素 C.物理性因素 D.化学性因素E?营养性因素 E )8、病因学研究的内容是 A.因果转化规律 B.疾病时自稳调节紊乱的规律 C.疾病的转归 D.疾病时局部与整体的规律 E.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 E ) 9、健康是指 A.没有疾病 B.体格健全 C.精神状态良好 D.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E.没有疾病或衰弱现象,且在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全良好的状态 D )10、下述哪项不符合完全康复的标准 A?病因已经消除或不起作用 B.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 C?自稳调节与功能代谢恢复正常 D.主要症状消失,有时可留下后遗症 E.有时机体可获得终身免疫 B )11、患者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可认为已经死亡,继续治疗已无意义 A.心跳呼吸停止 B.全脑功能永久性停止 C.血压、脉搏测不到 D.脑电波消失 E.四肢冰冷、神志不清 E ) 12、发病学主要研究 A.疾病发生的原因 B.疾病时自稳调节紊乱的规律 C.疾病的转归 D.疾病发生的条件 E.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和共同机制 C )13、死亡的概念是指

病因研究

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辅导流行病学病因研究 一、病因概念 (一)病因概念的发展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认识病因经历了如下几个重要的阶段: (1)阴阳五行说 公元前5世纪,我国祖先即创立了阴阳五行学说,提出疾病的发生与外环境物质-水、火、木、金、土密切相关。这是朴素唯物主义的病因观,它摆脱了唯心主义的束缚。 (2)Koch法则 意大利学者(Fracastora)最早于16世纪提出了“特异的疾病与特异的‘传染物’有关”,这是特异病因论的开始。到19世纪提出了“活的传染物”的概念。随着微生物学的发展,德国学者郭霍(Robert Koch)于1884年提出了确定病原菌的郭霍三原则:① 在相同的疾病病人中均能分离出同一种病原菌,但不能在其他疾病患者或健康人中找到;② 必须能在体外获得纯培养,并能传代;③ 这种纯培养接种于易感动物能引起典型疾病,并能从这种实验感染的动物中重新分离出相同的病原菌。第一个被证实符合这些原则的疾病是炭疽。郭霍三原则在病因发展史上有过重大作用。 (3)三角模式 人类在长期的防治疾病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疾病的发生不单与病原微生物有关,而且与环境和宿主状况有关。另外,有大量的非传染病并非由“活的传染物”引起。建立在细菌学理论上的郭霍三原则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病因理解的需要。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病因的三角模式逐渐发展成熟。该模式强调,病原微生物、宿主和环境是疾病发生的三要素,三要素各占等边三角形的一个角,当三者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时,人体能保持健康,一旦其中某要素发生变化,三者失去平衡,就将导致疾病。该模式较单一病因论全面,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疾病发生的条件。 (4)轮状模式 三角模式将病因、宿主、环境截然分开,并强调三者处于同等地位,显然有不妥之处。至上世纪80年代,人们提出了疾病的轮状模式,该模式强调了环境与机体的密切关系。机体占据轮轴的位置,其中的遗传物质有重要作用;外围的轮子表示环境,环境包括生物、物质和社会环境,机体生活在环境之内,而病因存在于机体和环境之中。这种概念显然比三角模式更接近实际,也更有利于疾病病因的探讨及疾病的防治。 (5)流行病学的病因观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inveristy)流行病学家Lilienfeld从流行病学角度给病因的定义是:“那些能使人群发病概率升高的因素,就可认为是病因,其中某个或多个因素不存在时,人群疾病频率就会下降。”目前,认为因果关联是事件或特征类别之间的一种关联,改变某一类别的频

中医 病因学

第七章病因 病因的概念和分类:导致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称之为病因,又称作“致病因素”、“病原”(古作“病源”)、“病邪”。疾病是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致病因素所引起的有一定表现形式的病理,包括发病形式、病机、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疾病病因作用于人体之后,导致机体的生理状态被破坏,产生了形态、功能、代谢的某些失调、障碍或损害。换言之,病因是指能破坏人体生理动态平衡而引起疾病的特定因素。病因包括六淫、疫疠、七情、饮食、劳倦、外伤,以及痰饮、瘀血、结石等。 病因包括致病原因和条件两方面的因素,两者在疾病发生中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致病原因是指那些能引起疾病,并且赋予该疾病特征性的各种因素。条件是除原因以外,与病因同时存在的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有关因素。病因学说,就是研究致病

因素及其性质、致病特点和临床表现的学说。 根据邪正交争的理论,中医学认为,无论外感六淫,还是内伤七情、饮食劳逸,在正气旺盛,生理功能正常的情况下,不会导致人体发病。只有在正气虚弱,人体功能活动不能适应诸因素的变化时,才会成为致病因素,使人发病。 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原因和结果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因果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在某一病理阶段中是病理的结果,而在另一阶段中则可能成为致病的原因。例如,痰饮和瘀血,是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所形成的病理产物,但这种病理产物一旦形成,又可作为新的病因,导致其他病理变化,出现各种症状和体征。这种病因和病变的因果关系,是通过人体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生的。 对于病因的分类,在中医学术发展过程中,历代医家提出不同的分类方法。如《黄帝内经》的阴阳分类法,汉·张仲景、宋·陈无择的三因分类法。阴阳病因说,把风雨

病理生理

1 5.0 B 2 5.0 C 3 5.0 A 4 5.0 C 5 5.0 D 6 5.0 A 7 5.0 B 8 5.0 C 9 5.0 C 10 5.0 E 11 5.0 B 12 5.0 D 13 5.0 B 14 5.0 B 15 5.0 C 16 5.0 A B D E 17 5.0 A B D 18 5.0 A D E 19 5.0 A C D E 20 5.0 A D 总分:100.00

4-1题目内容 1. 有关疾病的概念,下列哪项陈述较确切() A)疾病即指机体不舒服 B)是机体在一定病因损害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 C)疾病是不健康的生命活动过程 D)疾病是机体对内环境的协调障碍 E)疾病是细胞损伤的表现 2. 对胎儿生长发育有损伤的因素属于() A)生物性致病因素 B)遗传性致病因素 C)先天性致病因素 D)营养性致病因素 E)免疫性致病因素 3. 病因学研究的内容是() A)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B)与疾病发生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 C)疾病时自稳调节紊乱的规律 D)因果转化规律 E)疾病转归的规律 4. 全脑功能的永久性停止称为() A)植物人状态 B)濒死状态

C)脑死亡 D)生物学死亡 E)临床死亡 5. 下列哪项不是脑死亡的必备条件() A)瞳孔散大或固定 B)脑电波消失 C)自主呼吸停止 D)心跳停止 E)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6. 脱水热产生的原因是() A)散热减少 B)产热增加 C)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D)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 E)运动过多 7. 低渗性脱水时主要脱水部位是() 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C)血浆 D)淋巴 E)细胞内、外液 8. 血钠浓度正常而细胞外液减少见于()

病理生理学自测题

第一章绪论 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B A.描述疾病的表现 B.研究疾病的机制、规律,揭示疾病的本质 C.研究疾病的代偿功能 D.研究疾病的诊断 E.研究疾病的预防 2.病理生理学的研究重点:C A.疾病过程中形态结构改变 B.疾病过程中症状改变 C.疾病过程中功能代谢改变 D.疾病过程中实验室指标改变 E.疾病过程中体征改变 3.下属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C A.水肿 B.缺氧 C.肝炎 D.休克 E.发热 4.不同疾病过程中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改变称为:B A.病理状态 B.病理过程 C.病理反应 D.综合征 E.征候群 5.病理生理学大量研究成果主要来自:B A.流行病学调查 B.动物疾病模型 C.临床观察病人 D.推理判断 E.临床研究 第二章疾病概论 1.有关健康的真确提法是: C A.健康是指体格健全 B.健康是指不生病 C.健康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D.健康是指社会适应力的完全良好状态 E.健康是指精神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2.疾病是指:E A.机体有不适感 B.细胞受损的表现 C.机体对外环境协调功能异常 D.劳动力下降或丧失 E.机体在一定病因作用下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 3.下属哪项属于患者的症状?C A.血压升高 B.白细胞升高 C.头痛 D.肝脏肿大 E.体温升高

4.下属哪项不属于患者的体征?B A.心脏杂音 B.头晕 C.骨折 D.白细胞升高 E.体温升高 5.下述哪项是病因学研究的内容?C A.集体的屏障防御作用 B.致病因素的蔓延途径 C.因果交替规律 D.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 E.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 6.下述哪项属于社会行为异常:E A.血压升高 B.体温升高 C.哭笑无常 D.头痛 E.头晕 7.能引起疾病的特定性因素称为:A A.疾病的原因 B.疾病的条件 C.疾病的诱因 D.疾病的内因 E.疾病的外因 8.下列有关疾病条件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B A.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B.是疾病发生不可少的因素 C.某些条件可以促进疾病的发生 D.某些条件可以延缓疾病的发生 E.条件可称为诱因 9.能够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是:C A.疾病的原因 B.疾病的条件 C.疾病的诱因 D.疾病的危险因素 E.疾病的外因 10.下述哪项因素不属于生物性致病因素:D A.细菌 B.病毒 C.真菌 D.一氧化碳 E.疟原虫 11.下述哪项属物理性致病因素:A A.中暑 B.结核病 C.糖尿病 D.青霉素过敏 E.铅中毒 12.维生素A中毒的致病因素属于:D A.生物性因素 B.遗传性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