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无机化学教案与答案
无机化学教案高职版本
合物时的热效应,叫做该化合物的标准摩尔生成热,简称生成热或生成焓。以 △fHmΘ表示,其单位为kJ·mol-1。
据上述定义,最稳定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热为 0,O2(g)、H2(g)、Br(l)、I2 (s)在 298.15K,100KPa时的标准摩尔生成热为 0;石墨是C元素的最稳定单质。
由生成热的数据可很方便地计算一个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679.97 kJ·mol-1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教学要求
1.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基本概念及表示方法。 2.掌握有效碰撞理论,了解过渡状态理论,理解活化能、活化分子的概念及 其意义。 3.掌握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4.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掌握化学平衡和平衡常数的概念。 5.掌握标准平衡常数及平衡的有关计算。 6.掌握浓度、压力、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了解从热力学和动力学等 方面来选择合理的生产条件。
p总 = p(H2) + p(H2O) p(H2) = p总 - p(H2O) = 98.6 kPa - 3.17 kPa = 95.4 kPa
(2)
m(H2) =
p(H2)VM(H2) RT
95.4×103 Pa × 0.00250 m3 × 2.02 g·mol-1
=
8.314 J·mol-1·K-1 × 298 K
求混合气体的摩尔分数,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混合气体进行气体分析,测得各
组分气体的体积分数Vi V总 。
1.2 液体
1.液体的蒸汽压:
当液体的蒸发速率与其气体的凝聚速率相等时,达到动态平衡。此时,液面
上方该种液体的蒸汽为饱和蒸汽,饱和蒸汽的压力为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
液体的饱和蒸汽压(简称蒸汽压)与液体的性质有关,可表示液体挥发能力
无机化学教案
无机化学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无机化合物的特点和分类;2. 理解无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3. 学会使用化学式表示无机化合物;4. 掌握无机化合物的一些基本性质和用途。
教学重点:1. 无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规则;2. 无机化合物的化学式表示。
教学难点:1. 掌握无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2. 学会使用化学式表示无机化合物。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有关化合物的知识,如化合物的定义、化学式的组成等。
2. 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有什么区别吗?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无机化合物的特点和分类,如金属氧化物、酸、盐等。
2. 讲解无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包括氧化物的命名、酸的命名以及盐的命名。
三、实例分析(10分钟)1. 在黑板上列出一些无机化合物的名称,让学生根据命名规则写出化学式。
2. 引导学生找出以及讨论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四、教学练习(15分钟)1. 发放练习题,让学生根据给出的化合物名称写出化学式。
2.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解决遇到的问题。
五、归纳总结(10分钟)1. 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无机化合物命名的重要性和使用化学式表示无机化合物的优势。
2. 激发学生对无机化合物的兴趣和学习的欲望。
六、拓展延伸(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无机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金属氧化物的使用、盐的用途等。
2.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无机化合物的有趣事实或案例。
七、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练习写出无机化合物的化学式,并解答一些相关的问题。
2. 提醒学生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1. 教案设计合理,层次清晰,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无机化合物的特点和分类,掌握无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则和使用化学式表示无机化合物。
2. 针对无机化合物命名规则较复杂的问题,通过实例分析和教学练习的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分享,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高职化学答案
高职化学答案【篇一:无机化学高职书答案】物质及变化 ....................................................................................................... .. 1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 4 第三章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 ................................................................................... 13 第四章氧化和还原 .......................................................................................................30 第五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 39 第六章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 44 第七章配合物 ....................................................................................................... ........ 49 第八章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 54 第九章铝锡铅砷锑铋 ................................................................................................... 58 第十章氢稀有气体卤素 ......................................................................................... 62 第十一章氧硫氮磷碳硅硼 ........................................................................................... 66 第十二章铜锌副族 .......................................................................................................68 第十三章铬锰铁钴镍 (70)第一章物质及变化gzp14-1.在30℃时,在一个10.0l的容器中,n2,o2,co2混合气体的总压为93.3kpa。
无机化学精品教案(完全版)
无机化学精品教案(完全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为无机化学课程完全版,适用于高中阶段的学生。
无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基础,涉及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
本教案以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和科学思维能力为核心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1) 原子、离子、分子和化合物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2) 常见物质分类:金属、非金属、酸、碱、盐、氧化物等。
2.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 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2)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焓变等。
3.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 化学键的类型: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
(2) 分子结构的表示方法:路易斯结构、分子轨道理论等。
4. 溶液与溶液化学(1) 溶液的基本概念:溶剂、溶质、溶液的浓度等。
(2) 溶液化学的重要现象:酸碱中和、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反应等。
5. 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1) 周期表的组成及其意义。
(2) 元素周期律:原子半径、电负性、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6. 无机化合物性质与应用(1) 金属元素的性质与用途。
(2) 非金属元素的性质与用途。
(3) 常见无机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操作步骤。
2. 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主动探索化学现象。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实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提问、回答问题、实验操作等。
2. 终结性评价:定期进行笔试、实验操作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了解自己的学习进步和不足。
五、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高职无机化学教案
高职无机化学教案目录•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化学键与分子结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基础•无机物性质及变化规律•实验技能培养与实践操作训练•课程总结与复习指导PART01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无机化学课程简介无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无机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以及应用。
本课程将介绍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包括原子结构、化学键合、分子结构、晶体结构、化学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配位化合物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无机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应用。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具备分析和解决无机化学问题的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无机化学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030201教学目标与要求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无机化学》(高职高专化学教材)参考书目《无机化学》(本科化学教材)、《无机化学实验》(高职高专化学实验教材)等。
PART02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提出原子是一个带正电荷的球体,电子镶嵌在其中,即“枣糕模型”。
汤姆生模型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即原子中心有一个带正电的原子核,电子绕核运动。
卢瑟福模型引入量子化概念,提出电子在特定轨道上运动,能级跃迁时吸收或发射光子。
波尔模型原子结构模型元素周期表与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元素排在同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具有相同最外层电子数的元素排在同一纵列,称为一个族。
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包括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合能、电负性等。
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合能电负性原子性质及变化规律01020304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04285_《无机化学》电子教案配习题和答案
5
教材及参考书目
2024/1/24
教材
《无机化学》(上、下册),高 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无 机化学实验》、《无机化学学习 指导》等。
6
02
基础知识回顾与拓展
2024/1/24
7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
原子的组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 径、电离能等概念。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与动力 学
反应热、反应速率、活化能等 概念。
习题
判断化学反应的类型;计算化 学反应的反应热、反应速率等 参数。
答案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型判 断化学反应的类型;利用热力 学数据计算反应热,利用动力 学数据计算反应速率等参数。
2024/1/24
10
03
无机物性质及变化规律
2024/1/24
16
常见无机物制备方法及注意事项
气体制备
了解气体制备的原理和方法,如氧气 、氢气、二氧化碳等的制备,注意气 体的收集、净化和检验方法。
无机盐制备
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制备
熟悉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如氧化铜、氢氧化铁等的制备,注意 反应过程中的温度、pH值等条件控制 。
掌握常见无机盐的制备方法,如硫酸 铜、氯化铵、硝酸钾等的制备,注意 反应条件、产物的分离和纯化。
2024/1/24
13
无机物性质变化规律探讨
元素周期律
元素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呈现 周期性变化,如原子半径、电离能、 电子亲和能等。
酸碱反应
无机物中常涉及酸碱反应,如酸与碱 的中和反应、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等。通过酸碱指示剂或pH值的变化来 判断反应的进行情况。
2024版无机化学教案(五套)
催化剂
许多配位化合物可用 作催化剂,加速化学
反应的进行。
分析化学
利用配位反应进行物 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生物医学
配位化合物在药物设 计和生物医学领域有 广泛应用,如抗癌药
物、金属蛋白等。
材料科学
配位化合物可用于制 备具有特殊功能的材 料,如发光材料、磁
性材料等。
2024/1/28
18
教案五:无机物性质及变化
2024/1/28
位平衡常数
01
表达配位平衡状态的物理量,与温度、浓度等因素有关。
配位平衡移动
02
通过改变条件(如浓度、温度、pH等)使配位平衡发生移动的
过程。
影响配位平衡移动的因素
03
包括中心离子和配体的性质、溶液pH值、温度等。
17
配位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
通过得失电子守恒原理进行配平,即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2024/1/28
12
原电池与电解池工作原理
2024/1/28
原电池工作原理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在原电池中,负极 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 形成电流。
电解池工作原理 电解池是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在电解池中,阳极 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子从阳极流向阴极, 形成电流。
2024/1/28
20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
卤素
包括氟、氯、溴等,具有 极强的氧化性,能与金属 反应生成相应的卤化物。
氧族元素
氮族元素
包括氧、硫等,能与金属 包括氮、磷等,能与氢反 反应生成氧化物或硫化物。 应生成相应的氢化物。
2024精选无机化学教案
实验操作规范
掌握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 和注意事项,如玻璃器皿 的洗涤与烘干、试剂的取 用与保存等。
个人防护措施
学会正确佩戴实验服、护 目镜、手套等个人防护用 品,确保实验过程中的个 人安全。
无机合成实验技能
无机合成方法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无机合成方法,如沉淀法、水热法、溶胶-凝胶 法等。
合成实验设计
能够根据目标化合物的性质和合成需求,设计合理的合成实验方案 。
07
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
课程重点回顾与总结
无机化学基本概念
原子结构、化学键、分子 构型等
无机物性质与反应
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配位反应等
无机合成方法
高温合成、水热合成、电 化学合成等
无机材料应用
催化剂、陶瓷材料、光电 材料等
无机化学领域前沿动态介绍
新型无机材料研究:二维材料、拓扑材料 等
无机生物无机化学研究:生物矿化、无机 药物等
离子键的性质
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 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共价键及其性质
共价键的形成
通过原子间共用电子对形成,根 据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可分为单键
、双键和三键。
共价键的类型
包括σ键和π键,其中σ键是头碰头 重叠形成的,较为稳定;π键是肩 并肩重叠形成的,较易断裂。
共价键的性质
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不同元素原 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具有不同的性质 ,如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2024精选无机化学 教案
目录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 化学反应基本原理 • 无机物分类及性质 • 无机化学实验技能培养 • 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无机化学高职书答案
高职书答案第一章 物质及变化 ......................................................................................................... 1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 4 第三章 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 ................................................................................... 13 第四章 氧化和还原 ....................................................................................................... 30 第五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 39 第六章 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 44 第七章 配合物 ............................................................................................................... 49 第八章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 54 第九章 铝锡铅砷锑铋 ................................................................................................... 58 第十章 氢 稀有气体 卤素 ......................................................................................... 62 第十一章 氧硫氮磷碳硅硼 ........................................................................................... 66 第十二章 铜锌副族 ....................................................................................................... 68 第十三章 铬锰铁钴镍 (70)第一章 物质及变化GZP14-1.在30℃时,在一个10.0L 的容器中,N 2,O 2,CO 2混合气体的总压为93.3kPa 。
高职高专无机化学教程(大全)(可编辑)
高职高专无机化学教程(大全)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三章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第四章氧化和还原第五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第六章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第七章配位化合物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八章主族金属元素(一)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第九章主族金属元素(二)铝锡铅砷锑铋第十章非金属元素(一)氢稀有气体卤素第十一章非金属元素(二)氧硫氮磷碳硅硼第十二章过渡元素(一)铜副族和锌副族第十三章过渡元素(二)铬锰铁钴镍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学习指南第一节物质的聚集状态第二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本章重点1.气体的性质;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3.分压定律;4.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本章难点1.分压定律;2.焓变;3.热化学方程式。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总是以一定的聚集状态存在。
常温、常压下,通常物质有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存在形式,在一定条件下这三种状态可以相互转变。
此外,现已发现物质还有第四种存在形式?等离子体状态。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气体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pVnRTp?气体压力,单位为Pa帕;3V?气体体积,单位为m 立方米;n?气体物质的量,单位为mol摩;T?气体的热力学温度,单位为K开;R?摩尔气体常数,又称气体常数。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标准状态(T 273.15K,p101.325 kPa)下,测得1.000mol气体所占的体积为22.414×10 m ,则:-3RpVnT101.325 × 103Pa × 22.414 ×10-1 -1m31.000mol × 273.15K8.314N ? m ? mol ?K-1 -1(或8.314牛?米?摩 ?开-1 -1 -1 -18.314 J?mol ?K 或8.314焦?摩 ?开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气体分压定律分压力pi 在混合气体中,每一种组分气体总是均匀地充满整个容器,对容器内壁产生压力,并且不受其他组分气体的影响,如同它单独存在于容器中那样。
大专无机化学教案化学平衡(多场景)
大专无机化学教案——化学平衡一、教学目标1.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掌握化学平衡的表示方法。
2.学会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掌握化学平衡的判定条件。
3.了解化学平衡常数与平衡浓度的关系,学会计算化学平衡常数。
4.掌握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学会分析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5.了解实际应用中化学平衡的调控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化学平衡的概念及表示方法(1)化学平衡的定义:化学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正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与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2)化学平衡的表示方法:可逆反应的平衡状态用箭头表示,如:N2+3H2⇌2NH3。
2.化学平衡的判定条件(1)正反应速率相等:v正=v逆。
(2)反应物与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3.化学平衡常数(1)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的比值。
(2)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c=[C]^c[D]^d/[A]^a[B]^b,其中,a、b、c、d分别为反应物A、B与物C、D的化学计量数。
(3)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与应用:根据平衡浓度计算Kc,分析化学反应的进行程度。
4.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1)浓度:增加反应物浓度或减少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之,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压力:对于气体参与的反应,增加压力,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反之,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3)温度: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5.化学平衡在实际应用中的调控方法(1)调整反应物浓度:通过添加或移除反应物,调控化学平衡。
(2)调整压力:对于气体反应,通过改变压力,调控化学平衡。
(3)调整温度:通过加热或冷却,调控化学平衡。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判定条件、化学平衡常数及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中化学平衡的调控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职无机化学教学案
WORD文档下载可编辑高职无机化学教案上(一至七章)目录撰写人张荣绪论 (3)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4)第一节物质的聚集状态 (4)第二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和能量关系 (7)本章要求 (9)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9)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定义及表示方法 (9)第二节化学反应速率理论 (11)第三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13)第四节化学平衡 (15)本章要求 (22)第三章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 (22)第一节强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状况 (22)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 (23)第三节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 (25)第四节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 (27)第五节盐类的水解 (30)第六节酸碱质子理论 (34)第七节沉淀和溶解平衡 (36)第八节溶度积规则及其应用 (38)本章要求 (43)第四章氧化和还原 (43)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43)第二节氧化还原反应与原电池 (47)第三节电极电势的应用 (51)本章要求 (55)第五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56)第一节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56)第二节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分布 (59)第三节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 (60)第四节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61)本章要求 (63)第七章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 (63)第一节离子键 (64)第二节共价键理论 (65)第三节杂化轨道理论和分子的几何构型 (69)第四节晶体的特征 (71)第五节离子晶体 (72)第六节原子晶体 (73)第七节分子间力和分子晶体 (73)第八节金属晶体 (77)第九节离子极化 (77)第十节混合型晶体 (79)本章要求 (79)第七章配位化合物 (79)第一节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80)第二节配位化合物的结构 (81)第三节配位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状况 (84)第四节螯合物 (89)本章要求 (90)绪论一、化学的地位及作用:自然科学在纵向方面分为三个层次:工程技术、技术科学、基础科学。
无机化学精品教案(完全版)
第一讲绪论 (1课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概述化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分类和地位;讲述“无机化学”的内容、目的和任务,以及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无机化学”的内容、目的和任务一、内容要点1. 化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化学的目的化学研究的对象只局限在原子、分子和离子这一层次上的实物。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原子或离子因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改变而发生分解和化合,同时常伴有物理变化(如光、热、电等)。
因此在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的同时,必须注意研究相关的物理变化。
在化学变化以后,物质的组成发生了改变,即由这种物质变成了另外的物质,但不涉及新元素的生成,即不涉及原子核的改变。
由于物质的化学变化基于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化学性质又同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密切有关,所以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必然构成化学研究的内容。
不仅如此,物质的化学变化还必然同外界条件有关(如有能量的交换)。
因而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一定同时要研究变化发生的外界条件。
因此,物质的化学变化的特殊矛盾是分子、原子、离子以及水合电子等的化合和分解。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化学是一门在原子、分子或离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内在联系和外界变化条件(能量关系)的科学。
(简而言之,化学是研究物质变化的科学。
)2.研究化学的目的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而自然界中的物质,有些可以直接为人们所利用,象煤、石油可直接用作燃料;有些需要加工才能变成直接有用的物质。
如铁矿石只有经过冶炼,才能成为用途极广的钢铁。
进一步说,即使能直接利用的资源,经过加工可变为用途更广、性能更好的材料。
如石油→合成纤维、塑料、橡胶等;煤→煤气、合成氨等。
这些从自然资源中提取有用物质的加工处理方法,就是化学方法。
因此,人们研究化学的最终目的就在于通过认识物质的化学变化规律,去指导化工生产,以便从自然资源中提取或合成对人类有用的物质产品,为人类造福。
如果人类生活中没有化学,其情况不堪设想。
无机化学教案(五套)
一、无机化学教案一1.教科书:卫生部规划教材,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供药学类专业用)许锦善主编《无机化学》第三版,人民为生出版社,北京,2000年5月2.教学安排讲课:54 学时,实验:52 学时考试课:期中考试占15% ; 实验课占15% ; 期末考试占70%3.授课内容(1)普通化学原理部分:重点围绕酸碱平衡、沉淀平衡、氧化还原平衡、配位平衡讲授四大平衡及其变化规律。
(2)结构理论部分:重点讲授原子和分子结构有关理论与应用。
(3)元素化学部分:选修自学。
4.教学参考书(1)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等编写. 无机化学(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 1994 (2)曹锡章宋天佑王杏乔,武汉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等. 《无机化学》(上,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10,(3)朱裕贞,顾达,黑恩成编写. 现代基础无机化学(上下),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1998(4)刘新泳,刘丽娟,柳翠英编著. 无机化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 2001(5)徐春祥,韩玉洁. 无机化学习题解析,哈尔滨出版社2000(6)章琦主编无机化学(第二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北京1992第一章绪论(1学时)基本要求1.了解无机化学在自然科学和化学学科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无机化学的发展史和重要分支学科及新的边缘学科。
3.掌握无机化学的研究基本内容。
4.了解化学与药学的关系。
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讲授无机化学在自然科学和化学学科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化学的发展史和近代无机化学发展的重要分支学科以及新的边缘学科。
重点讲授无机化学的研究基本内容及与药学学科的关系。
本章难点内容:有关无机化学的现代研究方法。
基本概念无机化学;四大平衡;元素化学;稀土元素化学;配位化学;生物无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金属酶化学授课要点一.无机化学的发展和研究内容1.无机化学的发展基础化学包括四大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
_《无机化学》(理论篇)(第四版)电子教案[4页]
(第四版)
电子教案
主编: 王宝仁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LO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4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第5章 沉淀溶解平衡与沉淀滴定法 第6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第7章 分子结构与晶体类型 第8章 氧化还原平衡与氧化还原滴定法 第9章 配位平衡和配位滴定法 第10章 非金属元素 第11章 金属元素
无机化学(理论篇)(第四版)
前言
本光盘是为王宝仁 主编的新世纪高职高专化工 类课程规划教材《无机化学》(理论篇)(第四版) 一书配套使用的多媒体电子教案。
光盘内容紧扣教材,主要包括绪论、化学基本 概念和理想气体定律、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滴定 法、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分子结构与晶体类型、 氧化还原平衡和氧化还原滴定法、配位平衡和配位 滴定法、非金属元素、金属元素。
E-mail联系地址:wbr88686@ 编者
2013年12月
上页 下页 返回 帮助
上页 下页 返回 帮助
无机化学(理论篇)(第四版)
光盘操作简便,链接灵活;内容可根据需要进行 增减调整,既为使用该教材的广大教师备课和进行多 媒体教学提供了便利,又为学生自学提供了参考。
光盘由王宝仁组织研制。制作过程中得到了大连 理工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诚挚的 谢意。
由于研制时间和编者水平所限,光盘中不妥和错 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以便修改。
无机化学教案
无机化学教案教案一:无机化学基本概念与性质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应能够:1. 理解无机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 掌握无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如颜色、溶解度等;3. 了解无机化学的重要应用领域。
教学内容:1. 无机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a. 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物质(包括无机化合物和无机元素)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b. 无机化学研究的对象包括无机化合物的合成、分离、鉴定及其性质等。
2. 无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a. 颜色:无机化合物的颜色是由其中的离子或配位体的色素发生变化引起的;b. 溶解度:无机化合物的溶解度与其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有关;c. 酸碱性:无机化合物的酸碱性可以通过其离解度和反应性来判断;d. 稳定性:无机化合物的稳定性与其分子结构和化学成分密切相关。
3. 无机化学的应用领域a. 无机化合物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如光电材料、催化剂等;b. 无机化合物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如废水处理剂、吸附剂c. 无机化合物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如药物合成、化学分析等。
教学过程:1. 引入(5分钟):通过提问让学生了解无机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激发学生对无机化学的兴趣。
2. 讲解(25分钟):依次介绍无机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无机化合物的基本性质以及无机化学的应用领域,并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进行解释和讲解。
3. 案例分析(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和解释一些真实的应用案例,加深对无机化学应用的理解。
4. 活动设计(10分钟):设计一道无机化学实验题目,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并进行结果展示和讨论。
5. 总结(5分钟):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无机化学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幻灯片2. 实验室设备和药品3. 小组讨论和展示的材料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观察:观察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程度和问题解决能2. 实验表现评估:对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结果分析的评估。
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研究报告,深入了解无机化学的应用领域和最新研究进展。
《无机化学》教案完整版
谢谢聆听
了解无机化学在日常生活、 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等领 域的应用。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 性思维,为后续学习和职业 发展奠定基础。
教材与参考资料
01
教材
《无机化学》(第X版),XXX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
02
参考资料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无机化学学习指导与习题 解析》等。
03
网络资源
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等在线课程平台的相关课程资 源。
常见无机化合物制备方法演示
氧化物制备
通过加热金属与氧气反应制备氧化物,如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 铁。
利用金属氧化物之间的置换反应制备其他氧化物,如铝热反应制备铁氧 化物。
常见无机化合物制备方法演示
01
酸制备
02
通过非金属元素与氢气反应制备气态氢化物,再与水反应制备
酸,如硫化氢与水反应生成氢硫酸。
掌握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及周期律,理解 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掌握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及计算方法,理解 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及判断方法。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及性质,理解分 子极性、分子间作用力等概念。
酸碱反应与沉淀溶解平衡
了解酸碱质子理论,掌握酸碱反应的计算方 法及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利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备酸,如盐酸与碳
03
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钙。
常见无机化合物制备方法演示
盐制备
通过金属与酸反应制备盐,如锌与稀硫酸反应生 成硫酸锌和氢气。
利用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制备盐,如氧化铜与稀 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无机化学》 高教版 课后答案
11-1用氧化数法配平下列方程式。
(1)KClO3→KClO4+KCl(2)Ca5(PO4)F+C+SiO2→CaSiO3+CaF2+P4+CO(3)NaNO2+NH4Cl→N2+NaCl+H2O(4)K2Cr2O7+FeSO4+H2SO4→Cr2(SO4)3+Fe2(SO4)3+K2SO4+H2O(5)CsCl+Ca→CaCl2+Cs↑11-2 将下列水溶液化学反应的方程式先改写为离子方程式,然后分解为两个半反应式(答案见附表电极电势表):(1)2H2O2=2H2O+O2(2)Cl2+2H2O=HCl+HClO(3)3Cl2+6KOH=KClO3+5KC+3H2O(4)2KMnO4+10FeSO4+8H2SO4=K2SO4+5Fe2(SO4)3+5MnSO4+8H2O(5)K2Cr2O7+3H2O2+4H2SO4= K2SO4+Cr2(SO4)3+3O2+7H2O11-3 用半反应法(离子-电子法)配平下列方程式:(1)K2Cr2O7+H2S+H2SO4→K2SO4+Cr2(SO4)3+S+H2O (2)MnO42-+H2O2→O2+Mn2-(酸性溶液)(3)Zn+NO3-+OH-→NH3+Zn(OH)4-(4)Cr(OH) 42-+H2O2→CrO 42-(5)Hg+NO3-+H+→Hg22++NO11-4将下列反应设计成原电池,用标准电极电势判断标准下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电子传递的方向,正极和负极的电极反应,电池的电动势,写出电池符号。
(1)Zn+2Ag+= Zn2++2Ag g(2)2Fe3++Fe+=3 Fe2+(3)Zn+2H+= Zn2++H2(4)H2+Cl2=2HCl(5)3I2+6KOH=KIO3+5KI+3H2O11-5 写出下列各对半反应组成的原电池的电极反应电池符号,并计算标准电动势。
(1)Fe3++е-= Fe2+;I2+2е-=2I-(2)Cu2++I-+е-= CuI2; I2+2е-=2I-(3)Zn2++2е-= Zn;2H++2е-=H2(4)Cu2++2е-= Cu;2H++2е-=H2(5)O2+2H2O+4е-=4OH-;2H2O+2е-= H2+2OH-11-6 以标准电极电势举例来说明以下说法并非一般规律:元素的氧化态越高,氧化性就越强。
无机化学教案
《无机化学》教案1.教科书:卫生部规划教材,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供药学类专业用)许锦善主编《无机化学》第三版,人民为生出版社,北京,2000年5月2.教学安排讲课:54 学时,实验:52 学时考试课:期中考试占15% ; 实验课占15% ; 期末考试占70%3.授课内容(1)普通化学原理部分:重点围绕酸碱平衡、沉淀平衡、氧化还原平衡、配位平衡讲授四大平衡及其变化规律。
(2)结构理论部分:重点讲授原子和分子结构有关理论与应用。
(3)元素化学部分:选修自学。
4.教学参考书(1)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等编写. 无机化学(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 1994(2)曹锡章宋天佑王杏乔,武汉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等. 《无机化学》(上,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10,(3)朱裕贞,顾达,黑恩成编写. 现代基础无机化学(上下),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1998(4)刘新泳,刘丽娟,柳翠英编著. 无机化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 2001(5)徐春祥,韩玉洁. 无机化学习题解析,哈尔滨出版社2000(6)章琦主编无机化学(第二版)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北京1992第一章绪论(1学时)基本要求1.了解无机化学在自然科学和化学学科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2.了解无机化学的发展史和重要分支学科及新的边缘学科。
3.掌握无机化学的研究基本内容。
4.了解化学与药学的关系。
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讲授无机化学在自然科学和化学学科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化学的发展史和近代无机化学发展的重要分支学科以及新的边缘学科。
重点讲授无机化学的研究基本内容及与药学学科的关系。
本章难点内容:有关无机化学的现代研究方法。
基本概念无机化学;四大平衡;元素化学;稀土元素化学;配位化学;生物无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金属酶化学授课要点一.无机化学的发展和研究内容1.无机化学的发展基础化学包括四大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
无机化学是化学学科发展最早的一个分支,可以说化学发展史就是无机化学发展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高职无机化学教案 (1)绪论 (1)一、化学的地位及作用: (1)二、四大化学: (1)三、本课程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1)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4)第一节物质的聚集状态 (4)一、物质的聚集状态: (4)二、物质的聚集状态和相: (4)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5)四、混合气体分压定律: (6)1、混合气体分压定律: (6)2、分压的计算: (7)第二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和能量关系 (9)一、质量守恒定律: (9)二、应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9)三、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关系 (10)本章要求 (10)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1)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定义及表示方法 (11)一、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 (11)二、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11)三、反应进度(ξ): (13)例2-2: (14)第二节化学反应速率理论 (14)一、反应速率的有效碰撞理论 (14)1、有效碰撞和活化分子的概念 (14)①什么叫有效碰撞? (14)②什么样的分子有资格参加有效碰撞? (15)2、分子的能量分布 (15)二、过渡状态理论简介(活化配合物理论) (16)三、反应机理(反应历程) (16)①基元反应 (17)②非基元反应 (17)第三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 (17)一、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7)1、质量作用定律 (17)2、反应级数 (18)3、有效碰撞理论对浓度影响的解释 (19)二、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特别显著) (19)1、反应速率的温度系数 r (19)2、有效碰撞理论对温度影响的解释 (19)三、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0)2、催化剂具有选择性 (20)四、影响多相体系反应速率的因素 (21)第四节化学平衡 (21)一、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化学平衡 (21)化学平衡的特点: (21)二、平衡常数 (22)1、平衡常数 (22)①浓度平衡常数Kc (22)②压力平衡常数Kp (22)③热力学平衡常数--标准平衡常数KΘ (22)2、书写和应用平衡常数的注意点 (23)①要与反应方程式相符 (23)②纯固体在平衡常数式中不必列出 (23)③对于水在平衡式中的处理: (23)④ K随温度而变,使用时须注意相应的温度. (23)3、平衡常数的意义 (23)①判断可逆反应平衡状态和反应进行方向的依据。
(23)②描写可逆反应进行程度的标度 (24)4、平衡常数与平衡转化率 (24)5、化学平衡的计算 (24)三、外界条件对平衡位置的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 (26)1、浓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26)2、压力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27)3、温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28)4、催化剂与化学平衡 (28)5、平衡移动原理--吕.查德里原理 (28)本章要求 (29)第三章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 (29)第一节强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状况 (30)一、离子氛的概念 (30)二、活度和活度系数 (31)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值 (31)一、水的离子积 (31)二、溶液的PH值 (32)1、什么叫PH值? (32)2、PH值的计算 (32)3、PH值的测定 (33)(1)酸碱指示剂 (33)(2)PH计 (33)第三节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 (34)一、一元弱酸和弱碱的电离平衡 (34)1、一元弱酸的电离平衡 (34)2、一元弱碱的电离平衡 (35)3、电离度(α) (35)二、多元酸的分步电离 (36)1、多元弱酸的分步电离 (36)2、多重平衡原则 (37)第四节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 (37)一、同离子效应 (37)二、缓冲溶液 (38)1、缓冲溶液的组成 (39)2、缓冲溶液的PH值计算(对上表的计算:) (39)第五节盐类的水解 (42)一、水解常数(Kh)和盐溶液PH值计算 (43)1、一元弱酸强碱盐 (43)2、一元弱碱强酸盐 (44)3、一元弱碱弱酸盐 (45)4、多元弱酸盐和多元弱碱盐的水解 (46)(1)多元弱酸盐(Na2CO3) (46)(2)多元弱碱盐的水解(FeCl3) (47)二、水解平衡的移动 (47)1、浓度的影响 (47)2、温度的影响 (48)3、酸度的影响 (48)第六节酸碱质子理论 (49)一、酸碱质子理论 (49)1、质子论酸碱的定义 (49)2、酸碱共轭关系 (50)3、酸碱反应的实质和反应方向 (50)4、局限性 (50)二、酸碱电子理论 (51)第七节沉淀和溶解平衡 (51)一、溶度积 (51)二、溶度积与溶解度的相互关系 (52)1、溶度积与溶解度的相互换算 (52)2、(1)同类型的能溶化合物,可由其Ksp比较其溶解能力。
(53)(2)不同类型的电解质,不能直接由Ksp比较溶解能力的大小; (54)第八节溶度积规则及其应用 (54)一、溶度积规则 (54)二、沉淀的形成 (55)1、沉淀生成的条件:Q > Ksp (55)2、沉淀的程度 (56)3、同离子效应 (58)4、盐效应 (59)5、络合效应 (60)三、分步沉淀 (60)四、沉淀的溶解 (61)1、转化成弱电解质 (61)①生成弱酸: (61)②生成弱碱: (61)O (61)③生成H2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62)3、生成难解离的配离子 (62)4、转化为另一种沉淀再行溶解(当上述方法都不溶时) (62)本章要求 (62)第四章氧化和还原 (63)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63)一、氧化数的概念 (63)1、定义: (63)2、规律: (63)确定氧化数的一般原则:P117 (63)3、氧化数与共价数(化合价) (64)二、氧化还原电对 (64)三、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65)1、氧化数法 (65)2、离子—电子法(适用于溶液中的反应) (67)第二节氧化还原反应与原电池 (69)一、原电池 (69)1、原电池的组成: (69)(1)半电池和电极 (69)(2)外电路 (70)(3)盐桥(是一种电解质溶液) (70)二、原电池表示方法 (70)一、电极电势 (71)1、电极电势的概念 (71)(1)标准氢电极 (71)(2)电极的种类 (72)ⅰ)金属—金属离子电极 (72)ⅱ)气体—离子电极 (72)ⅲ)金属—金属难溶盐—阴离子电极 (72)ⅳ)氧化还原电极 (72)(3)标准电极电势表 P530表3 (72)格式:氧化型 + ne ? 还原型φθ(氧化型/还原型) (72)φθ意义: (73)二、影响电极电势的因素:——Nernst方程 (73)①[氧化型]或[还原型]对φ的影响 (74)②酸度对φ的影响 (75)第三节电极电势的应用 (75)一、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相对强弱 (75)二、氧化还原反应可能进行的方向和次序 (75)三、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77)四、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 (79)1、什么叫元素电势图 (79)2、元素电势图的应用 (79)3、判断歧化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80)4、判断歧化反应的逆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81)本章要求 (81)第五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82)第一节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82)一、波函数与原子轨道(ψ);几率密度和电子云(|ψ|2) (82)二、四个量子数 (83)1、主量子数(n) (83)2、角量子数(l)(副量子数) (83)n,l的关系: (84)3、磁量子数(m) (84)) (85)4、自旋量子数(mS三、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级 (85)1、屏蔽效应 (86)能量: (86)第二节多电子原子中电子的分布 (87)一、能量最低原理 (87)1、泡利不相容原理 (87)2、洪特规则 (88)特例:等价轨道在全充满、半充满或全空的状态下是比较稳定的。
.. 88 第三节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律 (88)一、元素的外层电子构型 (88)二、族与价电子构型 (89)第四节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90)一、有效核电荷 (90)二、原子半径 (91)1、根据元素的原子存在的不同形式定义: (91)2、影响因素 (91)3、递变规律 (91)三、电离能(I) (92)1、定义 (92)2、影响因素 (92)3、递变规律 (92)四、电子亲合能(Y) (93)1、定义: (93)2、影响因素: (93)3、递变规律: (93)五、电负性(χ) (93)本章要求 (94)第七章分子结构与晶体结构 (94)第一节离子键 (94)一、离子键的形成和特征 (94)1、离子键的形成 (94)2、离子键的特征 (95)二、离子的特性 (95)1、离子的电荷 (95)2、离子的电子层结构 (96)3、离子半径 (96)①同一元素: (96)②同一周期 (96)③同一主族 (97)第二节共价键理论 (97)一、价键理论(电子配对法) (97)1、氢分子共价键的形成和本质(应用量子力学) (97)2、价键理论要点 (98)3、共价键的类型 (98)①σ键和π键(根据原子轨道重叠方式不同而分类) (98)②非极性共价键和极性共价键 (99)③配位共价键(配位键) (100)二、键参数 (100)1、键能:衡量共价键强弱的物理量。
(100)2、键长(用X射线法): (101)3、键角 (101)第三节杂化轨道理论和分子的几何构型 (101)一、杂化轨道的概念 (101)二、杂化轨道的类型和分子的几何构型 (102)① SP杂化和分子的几何构型 (102)② SP2杂化和分子的几何构型 (102)③ SP3杂化和分子的几何构型 (102)三、不等性杂化 (103)1、有孤对电子参加的不等性杂化 (103)①HO分子的几何构型 (103)2的几何构型 (103)②NH32、无孤对电子参加的不等性杂化 (103)第四节晶体的特征 (104)一、晶体的一般概念 (104)1、晶体与非晶体 (104)2、晶体的特性 (105)二、晶体内部结构 (105)第五节离子晶体 (106)一、离子晶体的特征 (106)二、离子晶体的类型 (106)三、晶格能 (107)第六节原子晶体 (107)第七节分子间力和分子晶体 (107)一、分子间作用力 (108)1、分子的极性 (108)2、分子的变形性 (109)①什么叫分子的变形性? (109)②影响分子变形性的内在因素 (109)③分子在外电场作用下的变形程度,用极化率α来度量 (109)3、分子间力 (109)①分子间力 (109)ⅰ)色散力(一切分子之间) (109)ⅱ)诱导力 (110)ⅲ)取向力(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 (110)②分子间作用力的特性 (110)③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 (111)4、氢键 (111)①氢键形成的条件 (111)②氢键的强度和性质 (112)③氢键的形成对物质b.p.、m.p.的影响 (112)二、物质溶解度原理 (112)三、分子晶体 (112)第八节金属晶体 (113)第九节离子极化 (113)一、基本观点 (113)二、离子极化作用(离子间的相互极化) (114)三、离子极化力和变形性 (114)四、离子极化的后果 (114)1、对化学键键型的影响 (114)2、离子极化作用导致化合物的颜色变深 (115)3、离子极化作用导致化合物的溶解度降低 (115)4、离子极化作用对卤化物m.p.的影响 (115)第十节混合型晶体 (115)层内: (116)层间: (116)本章要求 (116)第七章配位化合物 (117)第一节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117)一、配位化合物的定义 (117)二、配位化合物的组成 (117)三、配位化合物的命名 (118)第二节配位化合物的结构 (119)一、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要点 (119)二、配离子的配位数和几何构型 (119)1、配位数为2 (119)2、配位数为4 (120)(1)四面体结构 (120)(2)平面正方形 (120)3、配位数为6 (121)三、螯合物 (121)1、螯合物 (121)螯合物形成的条件: (122)2、螯合物的性质 (123)第三节配位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状况 (123)一、配离子稳定常数的表示方法 (124)1、分步稳定常数和总稳定常数 (124)2、不稳定常数 (124)二、配离子稳定常数的应用 (124)1、比较同类型配合物的稳定性 (124)三、配位平衡的移动及其应用 (125)1、配位平衡和酸碱平衡 (125)2、配位平衡和沉淀平衡 (125)3、配位平衡和氧化还原平衡 (127)4、配离子之间的转化 (128)第四节螯合物 (128)本章要求 (130)二、无机化学课后答案 (131)第一章物质及变化 (132)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36)第三章电解质溶液和离子平衡 (148)第四章氧化和还原 (167)第五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180)第六章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187)第七章配合物 (195)第八章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204)第九章铝锡铅砷锑铋 (208)第十章氢稀有气体卤素 (212)第十一章氧硫氮磷碳硅硼 (217)第十二章铜锌副族 (219)第十三章铬锰铁钴镍 (221)一、高职无机化学教案绪论一、化学的地位及作用:自然科学在纵向方面分为三个层次:工程技术、技术科学、基础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