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解剖

合集下载

(完整版)心脏外科解剖图示

(完整版)心脏外科解剖图示
钝缘
锐缘
apex
二、右心房 右心房外观
SVC
房间沟
界沟
静脉窦
右心耳
右心房内面观
3个入口:SVC、IVC、CS 1个出口:TV 房间隔:PFO
右心房内面观
界嵴:分隔静脉窦及右心耳两部分,向上环绕SVC,在IVC前面通过, 潜行至CS口的右下方,此处向外膨出形成小憩室,叫eustachian下窦 在IVC入口处发出IVC瓣(eustachian 瓣)
三个瓣叶不为相同大小
主动脉瓣
LCS
LCS
RCS
NCS
每个瓣叶游离缘长度等于主动脉直径; 三个瓣游离缘长度总会等于窦管连接水平的主动脉周长 二瓣化畸形两个游离缘长度最多是主动脉直径的两倍, 小于主动脉周长。
主动脉瓣环
LCS
RCS
NCS
主动脉瓣叶基底部的附着缘,为纤维组织索带 为三个狐形连接形成
主动脉瓣下结构
右室流出部-室上嵴
室上嵴:在右室顶部把把三尖瓣& 肺动脉瓣隔开的宽大的肌性结构 由心脏壁的内部弯曲所组成 功能:把三尖瓣&肺动脉瓣隔开,
分隔两个心室的流出道 组成:心室漏斗褶&漏斗间隔
右心室内结构-隔缘肉柱(SMT)
66
44
5
3
3
5
11
2
2
1,SMT的体部 2,调节束 3,SMT的后支 4,SMT的前支 5,圆锥乳头肌 6,室上嵴
肺动脉瓣及瓣环
1 2 43
1,动力学的动脉-心室血流结合处;2,动脉作为心室一部分;
3,心室作为动脉一部分;
4,解剖学的心室-动脉连接处
五、左心室
1 3
特点
1,房室瓣和动脉瓣叶间有纤维连接 2,心尖小梁化部有纤细小梁 3,间隔面光滑,而右室面粗燥,

心脏解剖讲解实验报告(3篇)

心脏解剖讲解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心脏的解剖结构,包括心壁、心腔、瓣膜和血管等。

2. 掌握心脏各部分的形态、位置和功能。

3. 培养解剖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二、实验材料1. 成人心脏解剖模型2. 解剖显微镜3. 手术刀、剪刀、镊子等解剖工具4. 解剖盘5. 实验指导书三、实验步骤1. 观察心脏整体结构- 观察心脏的形状、大小和颜色。

- 识别心脏的四个腔室: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 观察心脏的四个瓣膜: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2. 解剖心脏壁- 使用手术刀沿心脏长轴切开心脏壁,暴露心腔。

- 观察心壁的三个层次:外膜(心外膜)、心肌层和内膜(心内膜)。

3. 解剖心腔- 观察左心房和左心室的结构,包括心耳、心室流出道等。

- 观察右心房和右心室的结构,包括心耳、肺动脉瓣和肺静脉入口等。

4. 解剖瓣膜- 观察瓣膜的位置、形状和功能。

- 使用解剖显微镜观察瓣膜的细微结构。

5. 解剖心脏血管- 观察心脏的动脉和静脉,包括主动脉、肺动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等。

- 观察心脏各腔室与血管的连接关系。

6. 总结心脏结构- 总结心脏各部分的形态、位置和功能。

- 分析心脏血液循环的途径。

四、实验结果1. 心脏壁由外膜、心肌层和内膜组成。

2. 心脏腔室包括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

3. 心脏瓣膜包括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

4. 心脏血管包括主动脉、肺动脉、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

5. 心脏血液循环途径: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

五、实验讨论1. 心脏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相互协调,共同完成血液循环。

2. 心脏瓣膜在血液循环中起着重要的单向阀门作用。

3. 心脏血管的分布与人体各器官的生理需求密切相关。

六、实验心得1.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心脏的解剖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实验操作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解剖工具,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3. 通过观察心脏各部分的结构,我认识到人体结构的复杂性和精密性。

心脏解剖

心脏解剖

心脏解剖心脏周围组织及心脏解剖学发展展望一、心脏解剖一)、心脏位置和外形:心脏位于胸腔内,属中纵膈,外裹心包,前面大部分被肺和胸膜覆盖,只有下部一小三角区域借心包与胸骨体下半和第4~5肋软骨相邻。

心脏呈前后略扁的圆锥形,一般如自己拳头大。

可归纳为一尖,一底,两面,三缘,四沟。

一尖即心尖。

一底即心底。

两面:前面与胸骨体和肋软骨相连,称胸肋面,下面位于膈上,称膈面。

三缘:右缘,垂直向下由右心房外侧缘构成,左缘圆钝,斜向左前下,下部由左心室构成,上部由左心耳构成。

下缘接近水平,由右心室和心尖构成。

四沟:冠状沟,前室间沟,后室间沟,房间沟。

后室间沟和冠状沟交汇处称房室交叉点,为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在膈面的临界区域,临床常用作手术标志。

二)、心脏各腔结构:右心房几个重要的解剖结构右房室口上下腔静脉口冠状窦口右心室几个重要的解剖结构右房室口三尖瓣及其相应的腱索和乳头肌肺动脉瓣及其相应的腱索和乳头肌室上嵴动脉圆锥左心房几个重要的解剖结构肺静脉入口左房室口左心室几个重要的解剖结构左房室口二尖瓣及其相应的腱索和乳头肌主动脉瓣及其相应的腱索和乳头肌主动脉窦三)、心壁的构造:由内向外分三层心内膜心肌层心外膜四)、心脏的支架结构:以主动脉瓣环为中心的四个瓣环的纤维三角和连接主动脉瓣环与肺动脉之间的圆锥韧带组成心脏支架结构,心肌及瓣膜均附着在纤维支架上。

详见如下:1、右纤维三角:是主动脉后瓣环、二尖瓣环、三尖瓣环之间的纤维连接区,主要由胶原纤维和纤维软骨组成,内有房室束通过。

2、左纤维三角:位于主动脉环和左房室环之间的纤维结构区,小且薄。

3、圆锥韧带三角:位于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之间。

五)、房间隔和室间隔:房间隔较薄,并以卵圆窝处最薄。

卵圆窝位于右心房后内侧壁(或房间隔)下部。

室间隔下部较厚由肌性部分构成,称室间隔肌部,上部近心房处卵圆形区域缺乏肌层,菲薄呈膜状,称室间隔膜部,室缺多发于此。

六)、心脏瓣膜:1、三尖瓣:分为膈瓣、前瓣、后瓣。

心脏的解剖(推荐完整)

心脏的解剖(推荐完整)

心脏的外形
一尖(心尖)
一底(心底)
两面 胸肋面
膈面
下缘
三缘 左缘
右缘
冠状沟(房室沟)
三沟 前室间沟
心底
后室间沟
心尖
隔面
后 室 间 沟
胸肋面
后室 间沟
心腔
(一)右心房 固有心房
腔静脉窦
界嵴
右心耳
卵 圆 窝
上、下腔静脉口
界 嵴


冠状窦口

右房室口
(二)右心室 窦部(右心室流入道)
漏斗部(流出道) (动脉圆锥)
旋支
左心房和左心室壁
2、左冠状动脉
前室间支 左右心室前壁的一部分和室间隔前2/3
旋支
左心房和左心室壁
旋支 前室间支
后 室 间 支
左室后支
(二) 静脉 1、心最小静脉
2、心前静脉 心大静脉
3、冠状窦
心中静脉 心
冠状窦 心中静脉
血液循环
主动脉 右心房
肺泡毛细血管 肺静脉 左心室
A
心脏的位置
B
心脏的外形
C
心腔
D
心的构造
E
心的传导
F
心的血管
概述
心脏大小
➢ 本人拳头大小
➢ 心胸比例45-50%
一、心脏位置
➢ 胸腔内,膈肌的上方, 二肺之间 。
➢ 2/3位于身体正中线的 左侧,1/3在右侧。
1/3 2/3
毗邻
前: 胸骨体 2-6肋软骨
后:5-8胸椎 侧:胸膜腔和肺 上:大血管 下:膈
(二)心壁:由心内膜、心肌层、心外膜构成。心室肌厚于心房肌,左 心室肌厚于右心室肌。
(三)房间隔和室间隔 室间隔可分为膜部和肌部

心脏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含彩图)

心脏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含彩图)

心脏的解剖结构及生理一、心脏的位置心脏是整个血液循环中推动血液流动的泵。

心脏的位置位于胸骨体和第2-6肋软骨后方、胸椎第5-8椎体前方的胸腔中纵隔内,2/3部分居左侧胸腔,1/3部分在右侧。

二、心脏内部解剖心脏由心肌细胞构成,有瓣膜及四个腔。

心尖部主要由左心室构成,心底部由大动脉、静脉组成。

心脏的四个腔包括: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右心房室之间的瓣膜称三尖瓣,左心房室之间的瓣膜是二尖瓣。

右心室与肺动脉之间的瓣膜称肺动脉瓣,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的瓣膜称主动脉瓣。

瓣膜的功能是防止心房和心室在收缩或舒张时出现血液反流。

在左右心房及心室间有肌性房间隔和室间隔,使左右心之间互不相通。

右心房血液的流入口有上、下静脉;右心房的血液出口为肺动脉;左心房血液的流入口为肺静脉;左心室的血液流出口为主动脉。

心包可分为几层:纤维心包,是最外层的坚韧结缔组织囊;内膜,也称浆膜,包括脏层和壁层。

脏层紧贴心脏,也称为心脏的心外膜层,壁层位于脏层和纤维心包的中间。

心包腔(脏层心包和壁层心包中间的腔膜)内可容纳10-30ml的心包液,这些液体可起到润滑及减轻心脏收缩时产生的摩擦力的作用。

三、心脏的传导系统心脏的传导系统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组成,主要功能是产生并传导激动,维持心脏正常的节律。

心肌细胞具有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和收缩性。

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左右束支及浦肯野纤维。

心脏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是正常人心脏的起搏点,其后自律性高低排列依次为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左右束支及浦肯野纤维。

四、冠状动脉解剖及冠脉血液循环(一)冠状动脉解剖:营养心脏的血管称冠状动脉,共有左、右两支,分别为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冠状动脉起源于主动脉根部的左右动脉瓦式窦内。

左冠状动脉又有两个分支:前降支和回旋支。

前降支沿途发出三组分支,左室前支(分布于左心室前壁的中下部,也称对角支)、右室前支、室间隔前动脉。

回旋支发出左室前支(主要分布于左室前壁的上部,其中分布于心室钝缘的动脉支称钝缘支)、左室后支及左房支。

心脏解剖实验报告模板

心脏解剖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名称:心脏解剖实验实验日期:____年__月__日实验地点:____实验室实验指导教师:____实验报告人:____实验目的:1. 了解心脏的结构特点,掌握心脏的各个组成部分。

2. 熟悉心脏的血液流动路径和功能。

3. 培养解剖操作技能,提高实验观察和分析能力。

实验器材:1. 新鲜猪心脏或心脏模型2. 解剖刀、解剖剪、镊子、解剖针、解剖盘、解剖巾3. 显微镜、解剖图谱、实验指导书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a. 将实验器材准备齐全,并检查其完好性。

b. 了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心脏表面解剖a. 将心脏放在解剖盘上,观察心脏的形状、大小和颜色。

b. 找到心脏的四个瓣膜(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

c. 观察心脏的四个腔室(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

3. 心脏内部解剖a. 使用解剖刀沿心脏的纵轴切开心脏,暴露内部结构。

b. 观察心脏的四个瓣膜,注意它们的形状、大小和附着位置。

c. 分别解剖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和右心室,观察心腔内部结构。

d. 观察心脏的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束支和浦肯野纤维。

e. 观察心脏的冠状动脉,了解其分布和供血区域。

4. 心脏血管解剖a. 解剖心脏的出入血管,包括上、下腔静脉、肺静脉、主动脉、肺动脉等。

b. 观察心脏血管的分支和分布,了解心脏的血液流动路径。

5. 心脏神经解剖a. 解剖心脏的神经支配,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b. 观察心脏神经的分布和作用,了解心脏的神经调节机制。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心脏的形状、大小和颜色。

2. 心脏的四个瓣膜、四个腔室、传导系统和血管分布。

3. 心脏的血液流动路径和神经调节机制。

实验讨论:1. 心脏各部分的解剖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2. 心脏血液流动路径的生理意义。

3. 心脏神经调节机制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心脏的解剖结构,了解了心脏的功能和血液流动路径。

2. 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心脏的解剖结构及ppt课件

心脏的解剖结构及ppt课件

完整最新版课件
15
(四)冠状动脉循环的特点
• 1、血流具有时相性 在心脏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过程中, 左心室的冠状动脉血流具有明显的时相变化,即心脏收缩 期冠脉血流暂停或显著减少,而舒张期冠脉血流明显增多。 右心室由于心室壁薄、心肌收缩力弱,所以右心室冠状动 脉血流没有明显的时相变化。
• 2、冠脉血流量大 占心输出量的5%-10%,安静状态时血 流量为300-400ml,运动时可增加4-5倍。
完整最新版课件
13
• 冠状动脉主要血管供应心肌部位
• 冠状动脉主要血管 供应心肌 前降支心 脏前壁、左室前侧壁、室间隔的前2/3 回旋 支 左室侧壁、后侧壁、高侧壁 右冠状动 脉右心室、左心室下壁、左心室后壁、室 间隔后1/3(三)冠状循环
完整最新版课件
14
• 冠状动脉主要血管供应心肌部位
• 冠状动脉主要血管 供应心肌 前降支心 脏前壁、左室前侧壁、室间隔的前2/3 回旋 支 左室侧壁、后侧壁、高侧壁 右冠状动 脉右心室、左心室下壁、左心室后壁、室 间隔后1/3(三)冠状循环
完整最新版课件
5
完整最新版课件
6
• 瓣膜的功能是防止心房和心室在收缩或舒 张时出现血液反流。在左右心房及心室间 有肌性房间隔和室间隔,使左右心之间互 不相通。右心房血液的流入口有上、下静 脉;右心房的血液出口为肺动脉;左心房 血液的流入口为肺静脉;左心室的血液流 出口为主动脉。
完整最新版课件
7
完整最新版课件
完整最新版课件
3
完整最新版课件
4
二心脏的内部解剖
• 心脏由心肌细胞构成,有瓣膜及四个腔。 心尖部主要由左心室构成,心底部由大动 脉、静脉组成。心脏的四个腔包括:左心 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右心房室 之间的瓣膜称三尖瓣,左心房室之间的瓣 膜是二尖瓣。右心室与肺动脉之间的瓣膜 称肺动脉瓣,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的瓣膜 称主动脉瓣。

心脏的解剖结构及生理

心脏的解剖结构及生理

心脏的解剖结构及生理一、心脏的位置心脏是整个血液循环中推动血液流动的泵。

心脏的位置位于胸骨体和第2-6肋软骨后方、胸椎第5-8椎体前方的胸腔中纵隔内,2/3部分居左侧胸腔,1/3部分在右侧。

二、心脏内部解剖心脏由心肌细胞构成,有瓣膜及四个腔。

心尖部主要由左心室构成,心底部由大动脉、静脉组成。

心脏的四个腔包括: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右心房室之间的瓣膜称三尖瓣,左心房室之间的瓣膜是二尖瓣。

右心室与肺动脉之间的瓣膜称肺动脉瓣,左心室与主动脉之间的瓣膜称主动脉瓣。

瓣膜的功能是防止心房和心室在收缩或舒张时出现血液反流。

在左右心房及心室间有肌性房间隔和室间隔,使左右心之间互不相通。

右心房血液的流入口有上、下静脉;右心房的血液出口为肺动脉;左心房血液的流入口为肺静脉;左心室的血液流出口为主动脉。

心包可分为几层:纤维心包,是最外层的坚韧结缔组织囊;内膜,也称浆膜,包括脏层和壁层。

脏层紧贴心脏,也称为心脏的心外膜层,壁层位于脏层和纤维心包的中间。

心包腔(脏层心包和壁层心包中间的腔膜)内可容纳10-30ml的心包液,这些液体可起到润滑及减轻心脏收缩时产生的摩擦力的作用。

三、心脏的传导系统心脏的传导系统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组成,主要功能是产生并传导激动,维持心脏正常的节律。

心肌细胞具有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和收缩性。

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左右束支及浦肯野纤维。

心脏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是正常人心脏的起搏点,其后自律性高低排列依次为房室交界区、房室束、左右束支及浦肯野纤维。

四、冠状动脉解剖及冠脉血液循环(一)冠状动脉解剖:营养心脏的血管称冠状动脉,共有左、右两支,分别为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冠状动脉起源于主动脉根部的左右动脉瓦式窦内。

左冠状动脉又有两个分支:前降支和回旋支。

前降支沿途发出三组分支,左室前支(分布于左心室前壁的中下部,也称对角支)、右室前支、室间隔前动脉。

回旋支发出左室前支(主要分布于左室前壁的上部,其中分布于心室钝缘的动脉支称钝缘支)、左室后支及左房支。

系统解剖学心脏解剖

系统解剖学心脏解剖
右心室流入道:又称固有心腔,从右房室口延伸到右心室尖。 右心室流出道:又称动脉圆锥,内壁光滑无肉柱,呈锥体状,
其上端借肺动脉口通肺动脉干。
肉柱 乳头肌 固有心腔 隔缘肉柱(节制索) 右房室口 三尖瓣 三尖瓣复合体
肺动脉口 动脉圆锥 肺动脉环 (漏斗部) 肺动脉瓣
室上嵴
右 心 室 结 构
三尖瓣复合体
➢重要结构:左房室口、二尖瓣、腱索、 乳头肌、肉柱。
左心室流出道:又称主动脉前庭、主动脉圆锥或主动脉下 窦。
➢重要结构:主动脉前庭、主动脉口、 主动脉瓣、主动脉窦。
左 房 室 结 构
二尖瓣复合体
• 组成:二尖瓣环、瓣尖、腱索、乳头肌,在结构
和功能上构成一个整体,即二尖瓣复合体。
• 功能:当左心室收缩时,二尖瓣环缩小和血液推
• 位置:心脏的最前部;位于右心房的前下方, 直接位于胸骨左缘第4、5肋软骨的后方(因 此,胸骨旁左侧第4肋间隙常用作心内注射 点)。 • 壁厚:约3-4mm,壁薄,仅及左心室壁厚的 1/3。 • 表面结构:构成心脏胸肋面的大部分。 • 心腔形态:新月形。
右心室腔内结构
右心室被一弓形肌性隆起,即室上嵴,分成后 下方的右心室流入道(窦部)和前上方的流出 道(漏斗部)。
动使二尖瓣关闭。因乳头肌和腱索的牵拉二尖瓣 不能翻向左心房,可防止血液倒流。
• 重要结构:二尖瓣环、前尖、后尖、前外侧连合、
后内侧连合。
二尖瓣复合体
三、心的构造
1. 心纤维性支架
① 右纤维三角 ② 左纤维三角
2. 心壁
① 心内膜 ② 心肌层 ③ 心外膜
3. 心间隔
① 房间隔 ② 室间隔 ③ 房室隔
心 的
外 形 ( 前 面 观 )

电生理心脏解剖PPT课件

电生理心脏解剖PPT课件

分泌激素
心脏分泌心钠素、内皮素 等激素,参与调节血压、 血容量和水盐代谢等生理 过程。
电生理心脏解剖的重要性
01
心脏电生理是心脏正常搏动的关键
心脏的电信号通过心肌细胞的传导和兴奋,产生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运动。
02
心脏电生理异常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心律失常是由于心脏电信号的异常引起的,了解电生理心脏解剖有助于
脏起搏器植入等。
手术治疗的优点是疗效较为 持久,对于一些严重的病例
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手术治疗的局限性在于其操作 复杂、风险较高,需要在有经 验的医生操作下进行,同时手
术费用相对较高。
06
电生理心脏解剖研究进展
心脏再生医学研究进展
干细胞治疗
利用干细胞分化成心肌细 胞,修复受损的心脏组织。
基因治疗
电生理心脏解剖ppt课件
• 电生理心脏解剖概述 • 电生理心脏解剖基础知识 • 电生理心脏解剖结构 • 电生理心脏疾病 • 电生理心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电生理心脏解剖研究进展
01
电生理心脏解剖概述
心脏的解剖结构
心脏的位置和形态
位于胸腔中部,呈倒置的圆锥形, 分为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四个腔 室。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优点是操作简便、风险较低,对于一些轻 症病例具有较好的疗效。
对于一些电生理心脏疾病,药物治疗是首选的治疗方 法。常见的药物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心肌缺血药 物等。
药物治疗的局限性在于其疗效不持久,需要长期服用 ,同时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耐药性问题。
手术治疗
对于一些严重的电生理心脏疾 病,手术治疗是必要的方法。 常见的手术包括导管消融、心
03
电生理心脏解剖结构
心房解剖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月瓣 肺动脉瓣 主动脉 瓣
• 肺动脉瓣
位于右室(RV) 连接肺动脉至肺部
• 主动脉瓣
位于左室(LV) 连接主动脉 至 体循环 三尖瓣 二尖瓣
瓣膜(收缩期/舒张期)
心室收缩
肺动脉瓣 (PV)
主动脉瓣 (AV)
心室舒张
二尖瓣(MVA)
三尖瓣(TVA)
上面观
一套系统,两个循环
• 循环系统包括体循环和肺循 环 • 血液单向流动 • 体内一套封闭的系统 • 心脏血液输出同时进入两个 系统.
体循环
• 左心
• 左室通过主动脉泵出富氧血
• 右心
• 右房通过静脉系统回收乏氧 血
肺循环
• 右心
• 右室通过肺动脉泵出乏氧血
• 左心
• 左房通过肺静脉回收富氧血

• 包括左肺右肺 • 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支气管/肺泡
冠脉循环
• 右冠状动脉
• 后室间支 • 左室后支
• 冠状窦(CS)
• 左冠状动脉
• 前降支(LAD) • 回旋支(LCx)
• 心大静脉(GCV)
• 心脏静脉(Small -> Large)
心肌的血液回流
• 冠状静脉
• 左冠状静脉 • 右冠状静脉
• 冠状窦(CS)
• 汇入右房
解剖学命名
AP – 前后位 PA – 后前位 LAO - 左前斜位 RAO – 后前斜位 LL – 左侧位 RR – 右侧位 前 后 侧 中 间隔 足位 头位 以上体位的组合,如后间隔、前侧位
前面观
离体心脏
后面观
心壁
• 心外膜
• 最外层 • 浆膜层 • 中层 • 心肌
• 心肌层
• 心内膜
• 最内层 • 薄膜
• 纤维浆膜囊 • 内含少量浆液
• 心包
右心房
上腔静脉
房间隔
卵圆窝
冠状窦口
Thebesian 瓣 欧氏瓣 下腔静脉
右心房
右心耳(RAA) 界嵴 梳状肌
三尖瓣环(TVA)
三尖瓣
三尖瓣峡部(CTI)
心脏解剖测试
请识别以下解剖部位
SA Node PVs Bachmann’s Bundle
1. 2.
3.
4. 5. 6.
Internodal Tracts AV Node HIS Lt Bundle Branch Rt Bundle Branch
7.
8. 9. 10.
Purkinjie Fibres
大动脉&静脉
右颈总动脉 右锁骨下静脉 左侧颈静脉
左侧锁骨下静脉.
上腔静脉
腹主动脉
下腔静脉
右股动脉
股静脉
心脏解剖 The Heart Anatomy

矢状面
冠状面
水平面
心脏—位置
位于中纵膈内,两肺之间,膈肌之上.
心包
浆膜心包 纤维心包
壁层
脏层
前后位,移除心脏
心包
心腔/大血管CT/MRI影像
Koch三角
HIS
左心房
左上肺静脉(LSPV) 右上肺静脉(RSPV) 左心耳(LAA) 右下肺静脉 (RIPV) 左下肺静脉(LIPV)
左心房
前上嵴
卵圆窝
右心房、左心房(后面观)
肺静脉解剖变异(后面观)
右心室
分为: • 基底部 •流入道 – 三尖瓣 •流出道 – 肺动脉瓣 • 中部 • 心尖 瓣叶 腱索 乳头肌 肉柱
心脏解剖 Cardiac Anatomy
目录
• 心血管系统
• 心脏解剖 • 循环系统
心血管系统
• 循环系统主要完成机体(细胞间隙)与外 界(营养物质和氧气)的物质交换 • 循环系统能够:
• 输送营养物质至每个机体细胞. • 适应不同的机体需求.
心血管系统 循环系统
• 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
物质运输 (营养物质, O2,CO2,代谢产物,激素以及生物活性物质). 调节 (体液、PH值、体温). 防御 (抵御微生物侵袭)
解剖回顾
• 右侧心脏
a. b. c. d. e. 泵出乏氧血至肺部 回收来自肺部富氧血 泵出富氧血至体循环 左侧泵的储存器 回收来自肺静脉的血液
GLOBAL FIELD MASTERY
FOR INTERNAL TRAINING ONLY
解剖回顾
• 三尖瓣连接:
a. b. c. d. e. 左房与左室 右房与左房 右房与左室 右室与左室 左房与肺动脉瓣
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构成:
• 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 血液 • 心脏
动脉
• 运送离心血至全身各个器官 • 管壁厚 • 管径粗
• 血液 • 静脉血 • 动脉血
Sizes
静脉
• • • • 运送回心血 管壁较薄 静脉瓣 管径大
• 血液 •Βιβλιοθήκη 静脉血 • 动脉血毛细血管
• 最小的血管 • 管壁极细 • 通过管壁进行物质交换
11.
12. 13.
GLOBAL FIELD MASTERY
FOR INTERNAL TRAINING ONLY
解剖关系:猪的心脏
主动脉(AO) 右心耳 (RAA) 右冠 (RCA) 右心室 (RV) 前降支 (LAD) 肺动脉(PA) 左心耳 (LAA) 左旋支 (LCX)
左心室 (LV)
猪心脏FAM重建
GLOBAL FIELD MASTERY
FOR INTERNAL TRAINING ONLY
解剖回顾
• 左侧心脏与右侧心脏之间的肌性隔膜称为:
a. b. c. d. e. Thebessi孔 卵圆孔 间隔 外膜 中膜
GLOBAL FIELD MASTERY
FOR INTERNAL TRAINING ONLY
GLOBAL FIELD MASTERY
FOR INTERNAL TRAINING ONLY
解剖回顾
• 冠状动脉的作用:
a. b. c. d. e. 为心脏提供富氧血 回收来自心脏的乏氧血 从左心室将血液泵入体循环 输送乏氧血至右心房 输送乏氧血的动脉
GLOBAL FIELD MASTERY
FOR INTERNAL TRAINING ONLY
右心房
左心房
右心室 左心室 心外膜间隙
解剖回顾
• 乳头肌的作用是:
a. b. c. d. e. 分隔心房与心室 防止血液从心室回流至心房 保护内膜 不详 将乏氧血泵至右房
GLOBAL FIELD MASTERY
FOR INTERNAL TRAINING ONLY
解剖回顾

a. b. c. d. e.
心脏的初级泵是指?
左心房 右心室 右心房 左心室 卵圆窝
Cuspid Valve
左心室
分为: • 基底部
• 流入道 – 二尖瓣 • 流出道 – 主动脉瓣
• 中部 • 心尖
心脏横切面
前间隔
间隔
右侧壁/右侧游离 壁 左侧壁/左侧游 离壁
后间隔
上面观
瓣膜
• 防止血液反流 • 三尖瓣:
连接 右房( RA )右室 (RV)
• 二尖瓣
连接 左房( LA )左室 (L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