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专业全部本科通用生理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医学专业全部本科通用生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生理学(Physiology)。

二、教学对象:

本大纲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全部本科。

三、学分与学时:

总学时为108学时,其中理论课72学时,实验课36学时,学分为6分。

四、课程模块类别及课程属性:

本课程为临床医学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必修课。

五、课程性质、任务和要求:

生理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重要的医学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内容包括绪论、细胞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环、呼吸生理、消化和吸收、能量代谢和体温、尿的生成与排出、感觉器官、神经系统的功能、内分泌、生殖等生理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医学生学习生理学目的是掌握生命活动现象和规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学会断定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与异常,初步学会运用这些知识,来分析机体各组织、器官活动的规律及其功能和功能的调节,为后续课程和医疗卫生实践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医学生学习生理学,要树立科学的观念,以人体解剖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基础学科的基本知识作为理论基础,客观地认识人体生命现象、规律,运用辩证思维的学习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和归纳,逐步积累、掌握大量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把抽象的生理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六、教学重点:

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教学内容围绕概念、分类和特点、功能和意义、产生机制、调节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以生命活动的规律及其产生机制、生理功能及其调节等为重点。

七、主要先修课程:

本课程先修课程有《系统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物化学》等课程。

八、教学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生理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

【目的要求】

1.掌握生理学的概念。

2.熟悉生理学的任务。

3.熟悉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重点】

生理学的概念。

【难点】

生理学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整体水平的研究。

【主要内容】

1.生理学任务。

2.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第二节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目的要求】

1.掌握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

2.熟悉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

【重点】

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

【难点】

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

【主要内容】

内环境与稳态。

第三节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

【目的要求】

1.掌握生理功能的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的特点。

2.掌握正反馈的概念;负反馈的概念及其意义,并能举例来区别正反馈和负反馈。

3.熟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的概念。

5.熟悉自身调节的特点。

6.了解非自动控制系统和前馈控制系统。

【重点】

机体对功能活动进行调节的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的特点。正反馈的概念,负反馈的概念及其意义,正反馈和负反馈的典型例子。

【难点】

神经调节的方式;反馈控制系统。

【主要内容】

1.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2.非自动控制系统、反馈控制系统、前馈控制系统。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目的要求】

1.掌握单纯扩散与几种膜蛋白介导的跨膜转运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2.掌握钠泵的概念及其作用。

3.熟悉钠泵的生理意义。

4.了解出胞和入胞的概念和特点。

5.了解细胞膜的分子结构。

【重点】

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的概念和特点,钠泵的概念及钠泵的作用。

【难点】

膜蛋白介导的物质跨膜转运。

【主要内容】

物质的跨膜转运

第二节细胞的信号转导

【目的要求】

1.掌握化学门控通道、电压门控通道、第二信使的概念。

2.掌握属于第二信使的常见物质。

3.熟悉G-蛋白耦联受体信号转导的几种主要途径传导机制。

4.了解酶耦联受体介导的两种信号转导。

【重点】

化学门控通道、电压门控通道、第二信使的概念,第二信使的物质:cAMP、IP3、DG、cGMP和Ca2+。【难点】

G-蛋白耦联受体信号转导的主要途径传导机制。

【主要内容】

1.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2.离子通道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酶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第三节细胞的电活动

【目的要求】

1.掌握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离子机制。

2.掌握动作电位与局部兴奋的特点。

3.掌握兴奋性与兴奋的引起,阈值、阈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关系。

4.掌握兴奋性、阈值(阈强度)、阈电位、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概念。

5.掌握动作电位传导的机制。

6.掌握细胞兴奋时兴奋性的变化规律。

7.熟悉兴奋、刺激的概念。

8.了解膜两侧电荷分布状态术语:极化、超极化、去极化、复极化。

【重点】

兴奋性、阈值、阈电位、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概念,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离子机制,动作电位与局部兴奋的特点,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形成,阈值与兴奋性关系,细胞兴奋时兴奋性的变化规律。

【难点】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产生的离子机制,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形成。

【主要内容】

1.静息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2.动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3.组织的兴奋和兴奋性。

第四节肌细胞的收缩

【目的要求】

1.掌握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的主要过程。

2.掌握横纹肌兴奋-收缩耦联的概念及其基本过程。

3.熟悉粗、细肌丝的分子组成。

4.熟悉力学分析中的前负荷、后负荷的概念。

5.了解横纹肌收缩的过程。

6.了解前负荷、后负荷对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影响因素。

【重点】

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的过程;横纹肌兴奋-收缩耦联的概念及其基本过程。

【难点】

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的过程,前负荷、后负荷对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影响因素。

【主要内容】

横纹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