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导学案(无答案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导学案设计
明朝趣事1、明朝公主出嫁遭骗婚。
明朝公主按规定只能下嫁平民,民间男子为了当上驸马,往往贿赂太监把自己夸的天花乱坠进行骗婚,皇帝也经常被坑!比如嘉靖皇帝女儿嫁了个秃子,万历皇帝妹妹嫁了个病痨,结婚一月就守寡。
2、朱元璋写错别字。
官员卢熊要到山东兖州走马上任,结果拿到皇帝诏书发现皇帝写了错别字,“兖[yǎn]州”写成“衮[gǔn]州”。
卢熊脑子一根筋,办事极认真,一定要朱元璋改过来。
朱元璋恼羞成怒,心想你这厮是欺负我老朱没文化是吧,我说是“衮州”就是“衮州”,天下都是我的,改个名字怎么啦!可怜卢熊就这样脑袋搬了家。
3、明朝户部经常发不出工资。
有时候上半年发纸币,下半年发苏木和胡椒。
明朝纸币贬值,发了等于是废纸。
正统年间没钱,把仓库囤积的布匹发了,官员领了俸禄还要往商铺换钱。
4、正德皇帝有个法号叫大宝。
正德皇帝有段时间迷上了宗教故事,天天缠着各国法师给他讲因果轮回,想当一名优秀的法师。
法师们各有法号,正德皇帝很羡慕,于是给自己也加封了一个,名叫大庆法王西天觉道圆明自在大定慧佛!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导学案课前准备:1、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2、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3、元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4、唐朝、宋朝经济发展课本从哪些方面进行了阐述?5、阅读教材,自己总结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
学习目标1、知道明朝的建立。
2、通过皇权的加强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
一、明朝的建立1.背景(1)(1)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2)(2)1351年,黄河下游地区农民起义爆发并迅速发展,朱元璋领导的队伍逐渐强大。
2.建立建立者: 朱元璋时间: 1368年都城: 应天(今南京) 统一: 1368年,攻占大都,元朝灭亡。
胡惟庸: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名至实归的丞相洪武六年(1373年),淮西朋党集团的领袖李善长推荐其同乡兼姻亲胡惟庸姻亲担任右丞相。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4课《明朝的统治》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4课《明朝的统治》导学案导学案课题:明朝的统治一、导入(5分钟)1. 与学生谈论明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提问学生明朝的开国皇帝是谁?2.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复习被学生们已经掌握的知识点。
二、新课内容(15分钟)1. 教师用PPT呈现明朝的基本情况,包括明朝的建立时间、开国皇帝、国号,以及明朝的首都。
2. 让学生明确明朝的统治政策以及朝内朝外的统治措施,并通过图片和文字呈现给学生。
三、学习任务(3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明朝的统治政策以及朝内朝外的统治措施,并记录下来。
2. 汇总每个小组的意见,进行整理汇报。
四、讨论(15分钟)1. 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进行总结,并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讲解。
2. 引导学生理解明朝的统治政策和措施的作用。
3. 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明朝的统治政策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影响。
五、总结(10分钟)1. 教师概括总结明朝的统治政策以及朝内朝外的统治措施,让学生复述。
2. 教师布置下一节课的预习作业。
六、课堂反思这节课我主要设计了分组讨论和整理汇报的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课堂时长控制得较好,基本在一个小时内完成了所有的教学内容。
但是这些内容和任务略显枯燥,下次我可以增加一些互动游戏和小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七、延伸拓展(20分钟)1. 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延伸拓展,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选择一个具体的统治政策或措施进行深入探讨,并形成小研究报告。
2. 学生可以从政策的背景、目的、实施方式、社会效果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并给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
八、互动活动(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互动游戏,将学生分为两队,每队轮流回答关于明朝统治的问题。
正确回答的队伍可以得到奖励,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竞争性。
2.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小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明朝的统治政策,比如组织学生参与模拟科举考试或农业生产实践等。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第14课 明朝的统治导学案(无答案)
14课明朝的统治【学习目标】1.掌握明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等史实,归纳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2.了解明朝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表现。
3.认识明朝八股取士是从思想文化上加强专制统治,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滞了科学文化的发展。
学习重点: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
学习难点:八股取士一.自主学习1.明朝的建立年,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南京),他就是。
1368年,明军攻占,结束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
2.朱元璋强化皇权朱元璋为了巩固统治,强化皇权。
在地方上取消,设立“”;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地方。
在中央废除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分散兵权,把大都督府分为前、后、左、右、中五军都督;司法上设立“”,监视臣民。
朱元璋设立,明成祖设立。
3.科举考试的变化明朝的八股取士对考试内容有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为标准,不得随意发挥。
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个部分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因此称为“”。
4.经济的发展:(1)明朝时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进一步发展。
引进了原产于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经济作物;业从南方推广到北方,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花纹优美,畅销海内外。
(2)商品经济十分活跃,北京和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山西的.安徽的。
二.合作学习总结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明朝加强君主专制有什么历史作用?三.复习巩固1.明朝的建立者是()A.李渊B.嬴政C.赵匡胤D.朱元璋2.下列属于朱元璋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是()A.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理朝政B.实行科举制,扩大统治基础C.废丞相,强化君主专制D.大兴文字狱,加强思想控制3.八股取士的学子必读的书籍是()A.《史记》B.唐诗C.宋词D.“四书”“五经”4.明朝的官员每天都活的战战兢兢,和哪个机构的设置有关()A.锦衣卫B.东厂C.西厂D.设厂卫特务机构5.我国科举制度经历了从积极推动社会进步到束缚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的转变。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导学案(无答案)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班级:_______ 小组:_______ 姓名:_______ 评价:_______【学习目标】1.仔细研读文本,用自己的话说出明朝的建立及明太祖强化皇权的3方面措施。
2.结合科举考试的变化,谈谈它对当今教育的影响(2点)。
【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导学案上关于明朝加强皇权、八股取士相关资料,结合课本内容和问题,自主完成导学案上的问题。
2.小组合作探究,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遍讨论边做记录,并总结答题方法。
探究主题---朱元璋强化皇权【情境导入】在中国古代,一个一无所有的年轻人,要吃过怎样的苦、走过怎样的路、经历怎样的磨难、付出怎样的代价,才能最终创建一个帝国,为万世开太平?这样的人,几千年来,有且仅有一个,他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的个人经历是传奇的,更是励志的。
朱元璋是怎样加强皇权的?明朝的统治又有怎样的呢?【学习任务】初二年级远足拉练去明祖陵,面向全校招聘解说员,你想参与,需要准备的材料有朱元璋的生平事迹、他的功与过等,一起准备吧!通过搜集材料,可以了解明朝的建立背景、朱元璋加强皇权措施。
步骤1:从乞丐走向黄帝步骤2: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改革官制,立竿见影材料一宰相胡惟庸,开国老臣,位高权重,因是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常与朱元璋发生“口角”,朱元璋以“谋反”之罪灭其九族。
材料二今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颉颃指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朱元璋《皇明祖训》(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朱元璋是如何加强皇权的?步骤3:八股取士,为害甚巨材料一:明代成化年间,科举考试之法又大大变更,用排偶问题阐发经义,成为“八股”……以后便承袭下来,格式愈益严格,文章越发空虚……应试者必须……代圣贤立言,依格式填写……材料二: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
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辜负光明,白白昏迷一世,就叫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材料三: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2)请思考一下。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导学案(无答案)
《14 明朝的统治》导学案授课教师:江门市新会区会城创新初级中学一.学习目标1.了解明朝建立的相关史实||,识记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知道明朝经济的发展;2.掌握明朝的八股取士||,理解其影响;3.理解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原因和影响||,认识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
二.学习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三.学习难点: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学习过程(一)新知学习1.【导】播放视频《明朝的那些事》导入新课||。
2.【思】——自主学习(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一、明朝的建立1.背景:元朝末年||,政治||,徭役繁重||,灾害频繁||,导致社会动荡||,||。
2.明朝建立:年||,称帝||,建立明朝||,定都;他就是||。
随后||,明军攻占||,结束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一)原因: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和过大所致||,所以他采取措施强化皇权||。
(二)措施:1、政治:在中央:①废||,权分六部||。
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制度和||,提升六部的职权||,使六部直接向负责||。
在地方:①取消||,设立“”||。
将原来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使权力分散||。
②分封为王||,驻守各地||,地方||,巩固皇室||。
2、军事: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将军队和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大权||。
3.设厂卫特务机构:为臣民||,朱元璋设立||,时期设立东厂||,合称“”||,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4.影响:通过分散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使皇权||,大为加强||。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1.命题: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2.答题:以朱熹的《》为标准||,不得随意发挥||。
3.影响: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思想||。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学案
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一一《职官志》
(1)材料反映了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文中的“帝”指的是谁?
(2)材料中的“六部”指哪六部?他们对谁负责?
(3)材料中的“帝方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
(4)材料中所说的机构变化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四、巩固练习
1.明朝时,掌管地方政权的机构是()
A.六部B.中书省C.行中书省D.三司
六、课后作业:
七、拓展提升参考答案:(1)明朝。明太祖朱元璋。(2)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皇帝。
(3)国家的军政大权,都集中到了皇帝手里。(4)君主专制得到了加强与发展。
八、预习指导:1.掌握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时间、到达地区及意义等相关史实2.知道戚继光抗倭的基本史实,3.知道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的史实
4.明太祖时期的特务机构叫( )
A.都指挥司B.按察司C.锦衣卫D.东厂
5.明代时从南美洲引进的农作物品种不包括()
A.玉米B.核桃C.花生D.向日葵
6..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某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明朝宰相制度的终结》《锦衣卫特务机构研究》《“八股取士”制度考》等书,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他选择的论文题目应该是()
A.略谈明朝的君主专制B.细说明朝的对外交往
C.简论明朝的思想控制D.浅议明朝的文化政策
五、课后小结:明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采取的一些措施达到了加强君权,巩固统治的目的。但不少措施如特务机构、八股取士等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我们要以史为鉴,要创建有利于国家发展、进步的社会环境,以国富民强。
(3)厂卫制度: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________,________时期成立东厂。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导学案)-教育文档
第14课明朝的统治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明朝的建立情况,掌握朱元璋加强君权的措施及影响;2.掌握科举考试的变化情况。
3.了解明朝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概况;学习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科举考试的变化学习难点: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
【自主学习】一、明朝的建立时间:年建立者:,定都_______,他就是________。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1)地方:取消____________,设立“________”。
分封_________,驻守各地,________,巩固皇室。
(2)中央:①废除_______制度和中书省,六部直接向________负责。
②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______,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皇帝直接掌握了__________。
(3)厂卫制度: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由皇帝直接指挥的________,________时期成立东厂。
影响: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实行八股取士具体变化:(1)考试内容: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为标准,不得随意发挥。
(2)格式:答卷被称为“______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_________。
影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了人的创造性,不利于选贤任能,不利于教育的发展,严重阻碍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四、经济的发展1.农业:引进了原产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2.手工业: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
成为丝织业中心。
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畅销海内外。
3.商业:商品经济活跃,和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
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山西的,安徽的。
【合作探究】一、材料分析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今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据材料一,指出明太祖对丞相作用的看法。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导学案--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学习目标】1.了解明朝建立的相关史实,识记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
2.了解明朝的八股取士,理解其影响,知道明朝经济发展的表现。
3.理解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原因和影响,认识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
【合作探究导学】【基础梳理】1.明朝的建立(1)背景: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不聊生;1351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很快发展到江淮地区,出现多支反元队伍,朱元璋领导的队伍逐步强大。
(2)概况:1368年,________称帝,建立明朝,定都________(今南京),他就是________;随后,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
2.朱元璋强化皇权(1)目的:吸取元亡教训,解决地方分权和朝臣权力过大问题,巩固统治。
(2)措施①从地方到中央全面改革官制a.在地方,取消________,设立“________”,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使行省权力分散;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b.在中央,废除长期存在的________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为分散兵权,设____________,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皇帝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②为监视官民,设置特务机构——锦衣卫a.特点:由________直接指挥,是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b.职责: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
c.发展:明成祖成立________,与锦衣卫合称“厂卫”。
(3)作用: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这样就使皇权高度集中,________大为加强。
【合作探究】朱元璋首先对国家官僚机构进行改革。
……开了明代厂卫特务统治的先河。
——白寿彝《中国通史》(1)根据教材,指出朱元璋对“国家官僚机构”都进行了哪些改革。
(2)“开了明代厂卫特务统治的先河”的是朱元璋设立的什么机构?为何而设?由谁直接指挥?其主要职责是什么?(3)谈谈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有什么作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4课《明朝的统治》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七下历史)导学案:第14课 明朝的统治主备人 复备人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班级 小组名 姓名一、学习目标:1.知道明朝建立的史实,掌握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2.了解明朝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表现;3.正确认识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的影响二、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2、难点: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
三、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同步学习》P34“自主学习”部分。
(二)、课堂练习:一、单选题1.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统治的事件是 (A .红巾军起义爆发B .朱元璋攻占应天府C .朱元璋建立明朝D .明北伐军占领大都2、如右图所示,从图一到图二政治制度的变革发生在( )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明朝3会进步到束缚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的转变。
这种转变始于( )A .设置进士科B .开创殿试和武举C .设置明经科D .明朝“八股取士”4、我国的科举考试始于隋朝,到明朝时发生了巨大变化。
出的特点是 ( )A .“八股取士”B .以诗词歌赋为主要内容C .试题类型繁多D .鼓励考生发表个人见解5、我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度废除于 (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明朝6、.明朝有不少只会背诵“四书”这是因为明朝 ( A .废除行中书省 B .设立锦衣卫 C .提升六部职权 D .实行八股取士7、我国的国外引种历史悠久,目前栽培的600种作物中约有一半是国外引进的。
明朝时从国外引进的农作物有()①玉米②甘薯③小麦④花生A.①②④B. 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8、明朝时期,景德镇以陶瓷举世闻名。
最能体现其高超制瓷工艺的是()A.青瓷B.白瓷C.唐三彩D.青花瓷9、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明朝加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符合主题的有①废丞相,设三司②设置厂卫制度③八股取士④设三省六部制()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0、明朝建国之初,太祖朱元璋鉴于“人君不能恭览庶政,大臣专权自恣(放纵)”的状况,采取的措施是()A.设置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实行科举制,扩大统治基础C.废除丞相,强化君主专制 D.大兴文字狱,禁锢知识分子思想11、某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宰相制度的终结》、《锦衣卫特务机构研究》、《“八股取士”制度考》等书,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他选择的论文题目应该是A.叙说科举的兴起与变迁 B.略谈明朝的君主专制()C.细述三省六部的分工职能 D.浅论明朝的文化政策(三)、合作探究:材料分析题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导学案(无答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明朝建立的基本史实;
2.掌握朱元璋和明成祖强化皇权的措施及作用;概括明朝强化皇权的特点;
3.掌握明朝科举考试的变化及评价明朝的科举制度;
4.了解明朝经济的发展情况;
5.认识到明朝强化皇权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同时又是中国封建
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在政治上的表现。
【学习重点】
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学习难点】
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
【合作探究】
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他那喜极而疯的形象。
该作品批判的是()
.八股取士
的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子,成为我国现存唯一的状元
引自某史书《职官志》。
明太祖朱元璋在中央和地方分别是怎样强化皇权的?。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明朝的统治》名师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14《明朝的统治》【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明朝建立情况。
掌握明太祖加强皇权的主要措施;知道明朝科举考试的变化及评价明朝的科举制度;了解明朝的经济发展状况。
2、过程与方法利用课件的展示出示有关资料辅助教学,通过情景的创设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明朝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强化。
【学习重点】1、 明朝建立2、 朱元璋强化皇权3、 科举考试的变化[学习的难点]正确评价八股取士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知识回顾:1.北宋时的________发明了________。
意义:大大促进 。
2.汉代时人们利用________做成指南的工具,称为“________”。
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后来人们制成了________。
意义:大大促进了世界______________的发展。
3.火药发明: 。
运用: ,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意义:对欧洲火器制造和 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 的变革。
1、新知学习:1、【导】由“从和尚到皇帝,从万人之下到万人之上”这一话题导入新课。
2、【思】自主学习明朝建立:建立时间: ;建立者: (明太祖);都城: (南京)(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目的:为了巩固统治,强化皇权 在地方:⑴ 取消 ,设立 ⑵ 分封诸子为王,驻守 ,监控 ,巩固 在中央:⑴废除 和 ,提升 的职权⑵把大都督府分为 、 、 、 、五军都督府,分散兵权 监察:设 ,监视官民(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加强)变化:⑴考试题目必须来自“ ”“ ”;考生对题目的解释以朱熹的《 》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⑵文体格式有八个部分组成,称“八股文”(考试被成为“八 明 朝 的 统朱元璋强 化皇 权 机构 改革 科举考试 变化股取士”)局限性:内容 ,形式 ,脱离 ,禁锢农业:引进原产于南美洲的 、 、 、 和 等手工业: ⑴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⑵苏州是 的中心⑶ 是全国的制瓷中心,生产 商业: ⑴商品经济相当活跃 ⑵ 和 是全国性商贸城市⑶出现有名的商帮: 、3、【议】(1)、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将权力集中到自己一人手中,来强化皇权,但是皇帝专权也有弊端。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教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教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废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设置锦衣卫,以八股取士;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原因。
【教学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教学难点】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 ?二次批阅评价(等第)时间:年月日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教学案(二)(无答案) 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了解宋元时期的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元曲和关汉卿、绘画及书法成就。
2、通过对宋词、元曲、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审美感,提高鉴赏力。
3、通过了解《资治通鉴》的写作过程及《资治通鉴》的卓越成就,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
【学习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宋词和元曲 【知识梳理】【合作探究】1、读图回答:(1)此画的名称是什么?作者是谁?它在我国美术史上的地位是什么?(2)这幅画属于哪一类型的绘画?它反映了何地的什么景象?想一想这类绘画出现的条件是什么?2、宋元时期科技得到如此巨大的成就的原因?(至少三点)【学习自测】( )1、全书网络“善可为法,恶可为戒”的历史事实,以与历代朝政兴衰得失相关的政治、军事、民族为主要内容,这是我国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该著作是 A .《史记》 B .《金刚经》 C .《资治通鉴》 D .《窦娥冤》 ( )2、《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两部著名的史学著作。
下列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书中都能查阅到?( )3、下列各项中,属于北宋苏轼词作的是A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B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C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D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 )4、两宋之交的文学作品反映出的时代最强音是A .歌颂祖国壮美的山河B .揭露统治者的腐朽C .同情人民的痛苦生活D .渴望祖国的统一( )5、在词中经常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一直胸怀恢复中原壮志的南宋词人是 A.岳飞 B.辛弃疾 C.李清照 D.文天祥 ( )6、“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的故事情节和“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堪贤愚枉做天!”的台词都出自哪一戏剧?作者是谁?A.屈原《离骚》B.关汉卿《窦娥冤.》C.罗贯中《三国演义》D.施耐庵《水浒传》 ( )7、在我国文学史上,①诗 ②词 ③曲先后顺序是A 、①②③B 、②①③C 、③①②D 、③②① ( )8、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的南宋杰出词人是: A .辛弃疾 B .李清照 C .陆游 D .苏轼( )9 、开创一代豪放词风的北宋词人是 A 、苏轼 B 、柳永 C 、李清照 D 、辛弃疾有一幅著名的风俗画反映了宋代城市繁荣、商品经济发达、社会生活丰富等现象,这幅画及作者是A.【唐】阎立本——《步辇图》B.【唐】吴道子——《送子天王图》C.【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D.【元】赵孟頫——《秋郊饮马图》8、在某校组织的一次历史人物竞猜活动中,当主持人说道:“元代著名的书画家、书法“劲秀雄健,功力深厚”、画作被誉为‘神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四课《明朝的统治》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人教版(六三制)历史七年级2018-2019学年下册导学案:第十四课明朝的统治★【课程目标】1、知道明朝的建立;2、知道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内容3、了解明朝经济发展的表现★【课程重点】朱元璋强化皇权;科举考试的变化★【基础过关】一、明朝的建立:1、元末农民起义:①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收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②1351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很快发展到江淮地区。
其中,朱元璋领导的队伍逐渐强大,先是消灭东南各地群雄,然后向北进军。
2、明朝建立:_________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今南京),他就是明太祖。
随后,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1、原因: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所致。
2、措施:(1)政治上:全面改革官制,以强化皇权。
①地方:废除_________,设_____,将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权力分散。
还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视地方,巩固皇室。
②中央:废除_____和_____ ,提升六部职权,直接对皇帝负责。
把原来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收归兵部。
③作用:全国军政大权,都集中到了_____手里。
(2)设“厂卫”,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①朱元璋设立由皇帝直接指挥的__________ ,负责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
②明成祖又成立同类机构__________。
(3)改革科举制度:表现:①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__________”;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__________》为标准,不得随意发挥,否则不得录取。
②对考试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规定,必须使用_______。
影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让应试人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三、经济的发展:1、农业:引进原产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2、手工业:制瓷业和棉纺织业发展,产品远销海内外。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教案+导学案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教学难点: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是否曾经听过、看过《明朝那些事儿》这部小说?它以一种网络语言向读者娓娓道出了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人物。
其中原本在历史中陌生、模糊的历史人物在书中一个个变得鲜活起来。
《明朝那些事儿》为读者解读了历史中的另一面,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让历史变成一幕幕生动的故事,很多人看完这部小说都对明朝的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今天就让我们从明朝的建立之初开始学习,领略只属于明朝的魅力。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明朝的建立1.图片展示。
元末农民起义示意图2.学生读教材,分析元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
答案提示: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3.教师讲述明朝建立的概况。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他就是明太祖。
随后,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目标导学二:朱元璋强化皇权1.教师简要介绍朱元璋强化皇权的历史背景。
(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所致。
)2.提出问题:朱元璋强化皇权的目的。
答案提示:巩固统治。
3.分组(中央、地方、军事、特务)讨论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
答案提示:(1)中央组:朱元璋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2)地方组:取消行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巩固皇室。
(3)军事组: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4)特务组: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时期设立东厂。
4.教师总结这些措施带来的结果。
(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目标导学三:科举考试和经济的发展1.史料解读。
材料一: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出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部分组成。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导学案(无答案)-最新学习文档
年级:班级学生姓名科目:历史制作人:历史组教导处审批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一、学习目标1.了解元末农民起义并知道明朝建立的基本史实2.掌握明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3.掌握明朝时期经济发展的新变化1.被明朝万历皇帝钦笔御批“第一甲第一名”的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子,成为我国现存唯一的状元卷。
该卷肯定涉及哪些内容()A.经济政策 B.时事评论 C.诗词歌赋 D.四书五经2.下列农作物是明代从国外引进的有()①玉米②甘薯③马铃薯④花生⑤向日葵⑥西瓜⑦胡萝卜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⑥⑦C.③④⑤⑥⑦D.①④⑤⑥⑦3.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明朝加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符合主题的有()①废丞相,设三司②设置厂卫制度③八股取士④设三省六部制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4.从丞相制度的演化与变迁可以看到封建专制制度因时而动的特性。
中国古代设丞相与废丞相的两个皇帝是()A. 秦始皇、明太祖B. 秦始皇、明成祖C. 秦始皇、隋文帝D. 隋文帝、雍正帝5.七年级的某学生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太可怕了!”他说的应该是明朝实行的哪项措施带来的后果?()A.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B.大兴文字狱 C.废除丞相 D.设军机处6. 材料题材料一罢宰相不设,拆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司。
帝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材料二明朝洪武(明太祖年号)年间,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中宴请宾客。
第二天,明太祖问宋濂,昨天请了些什么人?做了些什么菜?喝了什么酒?宋濂如实回答。
明太祖听后说:“你说的全对,没有欺骗我。
”说完,拿出一张图。
宋濂一看,是昨天家中宴请宾客的座位情况,不禁吓出一身冷汗。
(1)材料一中叙述的是何时之事?文中的“帝”指谁?(2)该材料反映了明朝官制有哪些变化?材料中的“六部”指哪六个部门?“帝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说明什么问题?(3)材料一中的“帝方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这一做法有何作用?(4)材料二中监视大学士宋濂的是什么人?这则材料说明了明朝统治的什么特点?四、学史感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14-明朝的统治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第14课《明朝的统治》学案【知识结构】一、建明诛元材料1:朱元璋是个没有文化底子的草根,在造反起义之前,他的丰富的社会阅历社会身份可只有两个:一个是乳名叫朱重八的长工,一个是法号叫如净的口渊博的学识游方和尚。
——《大明朝:从洪武到崇祯的权力变局》材料2:朱元璋的起义策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材料3: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创血犹腥。
——朱无璋《不惹庵示僧》●根据课本P66完成填空。
1、明朝的建立时间:2、明朝的建立者:3、定都:【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生,今安徽风阳人,原名重人,幼时贫穷,后入皇觉寺为僧,17岁时离开寺院托钵流浪,积累了社会生活经验。
艰苦的流浪生活铸就了朱元璋坚毅、果敢的性格,也使他变得残忍,猜忌。
朱元璋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反抗元朝,很快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并招其为女婿。
郭子兴病逝后,朱元璋成为起义军的实际领导人。
在徐达、朱升、常遇春、李善长、刘基等人的协助下,朱元璋战胜了各路势力,并赢得了北伐的胜利,1368 年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朱元璋在位期间,进行了全面改革,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发展,史称“洪武之治”。
【明成祖朱棣】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水乐。
明朝建立后被封为燕王,就藩北平(北京),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活动,实力较强。
建文帝即位后,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取得胜利,在南京称帝。
在他统治期间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
二、强化皇权今我朝罢相。
设五府、六部……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相抗衡 ),不敢相压。
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皇明祖训》最突出的特点:废除了和②归纳:梳理历朝皇权的演变。
朝代具体措施秦朝三公九卿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宋朝二府三司制元朝一省制明朝废除丞相制度三、经济发展四、请结合本课内容,自行设计思维导图。
五、巩固练习1.如果你是明朝一位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A.南京B.北京C.西安D.洛阳2.中国的丞相制度被废除是在()A.元朝B.明朝C.清朝D.宋朝3.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A.东厂B.西厂C.锦衣卫D.内阁4.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A.诗赋B.三通四史C.前四史D.四书五经5.花生、向日葵、马铃薯等农作物的原产地是()A.西域B.西洋C.东洋D.南美洲6.明朝时商品经济相当活跃,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有()A.洛阳和长安B.开封和临安C.北京和南京D.北京和洛阳7.明朝时厂卫特务的活动十分猖撅,上自官府,下至百姓,无孔不入;从城市至乡村都有他们的踪影,这反映了什么问题?()A. 明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B. 皇帝爱惜自己的臣子C. 明朝叛乱较多D. 皇帝小心眼,臣民不规矩8. 如图是某朝代政府的改制图,据此判断该朝代是()A. 秦朝B. 西汉C. 唐朝D. 明朝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4课 明朝的统治导学案设计
第14课明朝的统治【学习目标】1. 掌握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废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设置锦衣卫,以及八股取士;了解明朝的经济发展状况。
2. 概括明朝加强君权的特点。
3. 认识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原因。
【重点难点】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难点: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导入新课】坐站跪【自主学习】一、明朝的建立________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__________,即明太祖。
二、强化皇权1.在地方:①取消行中书省,设立“________”。
2.在中央:①废除________制度和中书省,权归六部,六部直接向________负责。
②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________,皇帝直接掌握军事大权。
3.“厂卫”: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__________,后来__________成立东厂,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4.思想:八股取士(1)内容: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________”“五经”;(2)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随意发挥。
(3)形式:明朝科举对考试答卷的问题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规定,被称为“__________”。
(4)危害:内容空疏,形式呆板,脱离实际,禁锢________,被录取后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5.作用:使________高度集中,____________大为加强。
三、经济发展1.农业:明代引进了原产南美洲的________、甘薯、__________、花生和向日葵等。
2.手工业:_________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__________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__________畅销海内外。
3.商业:商品经济相当活跃。
________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还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山西的________、安徽的徽商。
【合作交流】1.明朝中央集权有说明特点?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特点:明朝时期皇帝的权利大大加强,在中央废除丞相和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花生、向日葵、马铃薯等农作物的原产地是( )
A.西域
B.西洋
C.东洋
D.南美洲
6.明朝时商品经济相当活跃,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有( )
A.洛阳和长安
B.开封和临安
C.北京和南京
D.北京和洛阳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
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材料二:廖燕在《明太祖》论中说:“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
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1)材料一中的“八股之害”和材料二中的“制义取士”共同反映了明朝的哪一选官制
度?
(2)这一制度与“秦焚书”有何相同点?
(3)明朝时采用这种制度来选拔官吏有何突出的弊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4
5、课后作业
完成对应课时练习。
五、板书设计
时间: 1368 年
明朝的建立 建立者: 朱元璋(明太祖)
都城: 应天府(南京)
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
明朝的统治 强化皇权的措施 中央: 废除丞相及中书省
特务机构: 锦衣卫、东厂
科举制度的变化:八股取士
经济的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
一,巩固拓展
1.如果你是明朝一位地方官员,有事上京参见朱元璋皇帝,应去( )
(二)讲授新课:
1、明朝的建立 问:取代元朝是哪个朝代?(明朝),那么元朝为什么会灭亡呢?(学生思 考)
1/4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生:元朝政治腐败、灾荒不断,导致农民起义,结果政权被推翻。 问:那么明朝是由谁建立的呢?哪一年?都城在哪里?(指导学生看书) 生:1368 年朱元璋建立明朝,都城在应天府(南京),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多媒体介绍朱元璋资料及明朝的疆域) 2、 朱元璋强化皇权: 问:他为什么要采取这些措施?(引导学生阅读材料) 生:朱元璋认为,元朝的灭亡是由于地方分权和朝臣权力过大所致。 总结: (1)在地方:①废行省,②设三司,③分封诸子。材料分析 (2)在中央:①废丞相制度及中书省,②提升六部职权,②分散兵权, 问:皇帝每天坐在朝中却知道天下事,他是通过什么手段? 生:设“厂卫”,明太祖设锦衣卫,明成祖设东厂。 总结:他的这些措施可以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实现大权独 揽;为防止大权旁落,还立下“祖制”。 (3)材料分析 问:明太祖加强君权并定下祖训的目的? 师生讨论:使皇帝权力的加强,巩固统治 3、科举考试的变化 问:始于隋朝的科举制度到了明朝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总结: (1)内容变化: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对题目的解释, 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准随意发挥自己的见解。否则,就是离 经叛道,文章再好,也不能录取。 (2)文体变化:有严格文体,只能分为八个部分,因此称为“八股文”。 问:这种八股取士的科举考试有什么局限性?
A.南京
B.北京
C.西安
D.洛阳
2.中国的丞相制度被废除是在( )
3/4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A.元朝
B.明朝
C.清朝
D.宋朝
3.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
A.东厂
B.西厂
C.锦衣卫 D.内阁
4.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的范围是( )
A.诗赋
B.三通四史 C.前四史 D.四书五经
2/4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生:①八股文内容空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②应试人为了 能够被录取,只能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大 都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科举改革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多媒体展示定州考棚及举子看榜图片): 危害:它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扼杀了人才 的培养。
⚫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明太祖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
2、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是八股取士。
⚫ 四、教学方法
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运用启发式和问题 目标教学法。
⚫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朱元璋的图片,朱元璋家境贫苦,从小给地主放牧牛羊,17 岁时, 父母、大哥都死于灾荒和瘟疫,他只好出家倒一座寺庙做和尚,元末农民起义后, 他被迫投奔了起义军,由于他足智多谋,作战勇敢,几年后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首 领,他率领队伍南征北战,最终建立了明朝。你知道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政治、 思想上为加强君主集权采取了什么措施吗?(让学生分析图片与课本上图片差距 大的原因)
知识像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的人。--培根
14 课《明朝的统治》导学案及作业
⚫ 教学目标
1、明朝建立的基本史实; 2、全面的掌握明太祖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废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废除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设置锦衣卫,以八股取士; 3.明朝的经济发展状况。
⚫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明朝君权的加强,在一定时间和 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它又是中国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的 原因。
4、经济的发展
(1)明朝从国外引进农作物新品种: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
等。
(2)手工业的发展: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丝织业(苏州是明代丝
织业的中心)、制瓷业(景德镇的青花瓷器,畅销海内外)。
(3)商品经济活跃:①北京、南京成为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另有数十座较
大的商业城市。②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其中徽商、晋商最为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