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讲 实验设计和调查设计(1) 2学时

合集下载

学习中的科学实验与调查研究设计

学习中的科学实验与调查研究设计

学习中的科学实验与调查研究设计科学实验与调查研究设计是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实验和调查,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验证观点的正确性以及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然而,科学实验与调查研究设计需要科学性、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因此有着一定的规范和要求。

一、科学实验设计科学实验设计是通过控制变量来确定因果关系的一种方法。

在实验设计中,需要明确实验的目的和假设,选择适当的实验材料和设备,并合理安排实验流程。

以下是科学实验设计的基本步骤:1. 确定实验目的和假设:明确实验的目的,明确待验证的假设。

2. 确定实验变量:将实验过程中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称为变量。

存在两类变量:自变量和因变量。

自变量是研究者可以控制和改变的变量,而因变量则是受自变量变化而引起的变量。

3. 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处理的组,对照组则是不接受实验处理的组。

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我们可以评估处理的效果。

4. 确定实验流程:安排实验流程,包括实验材料和设备的准备、实验步骤的安排等。

5. 数据采集和分析:对实验中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

二、调查研究设计调查研究设计是通过调查和观察来收集信息和数据,以解答特定的问题或验证某种观点。

以下是调查研究设计的基本步骤:1. 确定研究问题:明确研究的目的和需要解答的问题。

2. 确定研究对象和样本:确定研究的对象和样本的选择方法,确保样本的代表性。

3. 选择研究方法:根据研究问题的性质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等。

4. 编制调查问卷或访谈大纲: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设计合适的调查问卷或访谈大纲。

5. 数据采集和分析:通过实施调查和观察,收集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

三、科学实验与调查研究的规范与要求科学实验与调查研究设计必须符合一定的规范和要求,以保证其科学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规范和要求:1. 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在进行调查研究时,样本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以反映整体情况。

实验设计与调查设计的根本区别是

实验设计与调查设计的根本区别是

实验设计与调查设计的根本区别是篇一:调查设计与实验设计的比较调查设计与实验设计的比较总体来说,调查设计与实验设计都是科学研究经常使用也非常实用的两种研究方法,二者都是通过对资料的收集、分析,解决一定的问题,为研究提供数据支撑,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

但是在实际科研过程中,为了提高研究效率,常常需要研究者准确地选择恰当的设计方法。

那么,首先就要清楚调查设计与实验设计的不同特点。

通过对教材第七、八两章的学习,总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概念不同1、调查设计是指研究者通过客观地观察、记录、描述调查对象来收集数据,它包括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各个环节以及整个设计过程的统计设想和科学安排,是调查研究得以成功的重要保证。

2、实验设计通常是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对研究对象实施干预措施,观察总结研究效应的结果,回答研究假设所提出的问题的整个过程。

简单地说,就是将一组随机抽取的受试对象随机分配到两个或多个处理组,观察比较不同处理组的效应。

二、特点不同1、调查设计是探索性研究、观察性研究,研究者不能人为安排研究因素,不能对调查对象实施处理因素和干预措施,是被动的。

这里的研究因素是客观存在的。

实验设计是实验研究,研究者能够主动安排实验因素,并可以根据研究目的设计干预因素,这些因素可以是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以及社会性的,也可以随机地安排对研究对象进行干预或不进行干预,即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

是主动的。

2、调查设计不能随机分组,不能平衡或消除非研究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实验设计可以随机分组,控制实验条件,排除非研究因素的干扰。

3、调查设计通常是对人群的调查观察,所以相对来说样本量较大。

实验设计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故观察对象相对较少。

4、调查研究的结果不同于实验研究,不能说明研究因素与观察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而只能提供因素与现象之间有关联的线索,要证明其因果关系,只有通过设计专门的实验性研究来加以证实。

5、相对于实验研究来说,调查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容易产生误差和偏倚。

实验设计与调查设计

实验设计与调查设计
R 22 4 6 16 5 2 15 21 13 18 3 24
4. 要求秩次R为1-8者分入甲组, 9-16者分入乙组,17-24者分入丙组。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随机数 02 71 26 64 54 70 30 33 95 41 42 27
R 组别
1 20 7 甲丙 甲
4. 随机数为1者入甲组,2者入乙组,3者入丙组。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区组 1 1 1 2 2 2 3 3 3 4 4 4 随机数 1 3 2 2 1 3 1 2 3 1 3 2 组别 甲 丙 乙 乙 甲 丙 甲 乙 丙 甲 丙 乙
编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区组 5 5 5 6 6 6 7 7 7 8 8 8 随机数 1 2 3 2 1 3 3 2 1 3 2 1 组别 甲 乙 丙 乙 甲 丙 丙 乙 甲 丙 乙 甲
应用析因试验设计时,分析旳原因数和各原因旳水平 数不宜过多。一般原因数不超出4,水平数不超出3。
析因设计
常见旳设计模型有2×2析因设计,两原因析因试验设计用 于研究A、B两个原因内部不同水平间有无差别,尤其是 研究A、B原因间是否存在交互作用。
反之,若原因间不存在交互作用,表达各原因是独立旳, 任一原因旳水平发生变化,不会影响其他原因旳试验效应。
析因设计
析因设计与完全随机设计旳区别:析因设计旳处理组 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处理原因旳不同水平旳全方面组 合而成,即处理组数等于原因数与水平数旳乘积。 例如,两个原因各有3个水平时,试验组数为3×3=9; 四个原因各有2个水平时,试验组数为 2×2×2×2=16。
试验研究旳要素

实验设计与调查设计讲解

实验设计与调查设计讲解
学员2
本同时,通过课程中的案例分析 和实践练习,我也提高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学员3
在本次课程中,我不仅学到了实验设计和调查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还学到了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解 决实际问题。这对我今后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
将总体划分为不同的集群或组,然后随机选择部分集 群进行调查。
数据分析方法在两者中应用
描述性统计
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包括数据的中心趋 势、离散程度和分布形态等。
多元统计分析
对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包括回归 分析、因子分析等。
推论性统计
通过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特征,包括假设检验、 置信区间估计等。
实验设计与调查设计
04
步骤
明确研究问题与目标
确定研究主题
明确实验或调查所要探讨的问题或主题,为后续设计提供方 向。
明确研究目标
根据研究主题,制定具体、明确的研究目标,为后续实验或 调查提供指导。
制定实验或调查方案
选择研究方法
根据研究目标和问题性质,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如实验、问卷调查等。
设计实验或调查方案
D
正交设计
利用正交表来安排实验,通过少数几次实 验就能获得全面、均衡的数据,适用于多 因素多水平的实验设计。
析因设计
同时研究多个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通 过多因素多水平的全面组合来揭示各因素 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
调查设计基本概念与
02
原则
调查设计定义及目的
调查设计定义
调查设计是一种系统性、计划性的方法,用于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以回答 特定的问题或评估特定的假设。
调查设计目的
调查设计的目的是确保所收集的数据具有代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以便能够 准确地描述现象、解释原因和预测趋势。

高考生物 第三单元 第15课时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及光合作用原理的探索

高考生物 第三单元 第15课时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及光合作用原理的探索

第15课时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及光合作用原理的探索课标要求说明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从太阳光中捕获能量,这些能量在二氧化碳和水转变为糖与氧气的过程中,转换并储存为糖分子中的化学能。

考情分析捕获光能的色素2023·江苏·T122023·全国乙·T22023·辽宁·T21 2023·海南·T162023·广东·T182023·全国甲·T29 2022·山东·T212020·江苏·T6考点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1.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总结实验异常现象分析2.色素的分布和作用(1)分布: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2)作用:吸收、传递、转化光能。

(3)吸收光谱:一般情况下,光合作用所利用的光都是可见光。

叶绿素对红光和蓝紫光的吸收量大,类胡萝卜素对蓝紫光的吸收量大,对其他波段的光并非不吸收,只是吸收量较少。

3.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总结恩格尔曼实验设计的4点巧妙之处(1)实验材料选得妙:实验材料选择水绵和需氧细菌。

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带状,便于观察;利用需氧细菌可确定释放氧气多的部位。

(2)排除干扰的方法妙: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排除了空气中氧气和光的干扰。

(3)观测指标设计得妙:用极细的光束点状投射,叶绿体上可分为获得光照多和光照少的部位,相当于一组对照实验。

(4)实验对照设计得妙:进行黑暗(局部光照)和曝光对照实验,明确实验结果完全是由光照引起的。

判断正误(1)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2)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3)叶片黄化,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增多(×)提示叶片黄化,叶绿素减少,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减少。

(4)光合作用需要的色素和酶分布在叶绿体基粒和基质中(×)提示叶绿体基质中不含色素,只含有光合作用需要的酶。

2013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突破总复习 第15讲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课件 新人教版

2013年高考生物二轮专题突破总复习 第15讲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课件 新人教版
能性大小推测
(1)若该病在代与代之间呈连续遗传→
(2)若该病在系谱图中隔代遗传→
易误警示
判断是否是伴性遗传的关键是:
(1)发病情况在雌雄性别中是否一致。
(2)是否符合伴性遗传的特点。
即时应用
4.(2012· 金丽衢高三第一次联考)如图
是人类遗传病系谱图,母亲是纯合子,
该病的致病基因可能是( )
①Y染色体上的基因
精卵发育为女性。
即时应用
1.(2012· 杭州高三质检)下列有关性别
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比X染色体短小
)
A.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 B.同型性染色体决定雌性个体的现象 在自然界中比较普遍
C.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
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
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分离定律 F1产生配 子的 种类及比 例
自由组合定律
2种,1∶1
4种, 1∶1∶1∶1
分离定律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 基因具有独立性;形 实 成配子时,等位基因 质 同源染色体 随______________的 分开而分离
自由组合定律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 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 合是互不干扰的;减 数分裂时,同源染色 体上等位基因分离的 同时,非同源染色体 上非等位基因 自由组合 ____________
进行显微摄影;
(2)对显微照片上的染色体进行测量;
(3)根据染色体的大小、形状和_______ 着丝粒
的位置等特征,通过剪贴,将它们配对
、分组和排队,最后形成染色体组型的
图像。
四、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
1.染色体
性别决定 性染色体:与__________有直接 关系的染色体,雌雄性 个体的性染色体是不同的 常染色体:除性染色体外的其他 染色体,雌雄性个体 相同 的常染色体是______的

报告中的调查问卷和实验设计

报告中的调查问卷和实验设计

报告中的调查问卷和实验设计调查问卷和实验设计在报告中的应用简介调查问卷和实验设计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工具,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际应用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撰写报告时,合理设计调查问卷和实验,可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增加报告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本文将探讨报告中调查问卷和实验设计的六个方面。

一、调查问卷设计调查问卷设计是报告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设计的问卷可以提供准确的信息,从而支持报告的结论。

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确定所需的信息类型。

其次,要设计科学的问题,避免问题的主观性和复杂度,以及问题的偏颇和前提性。

最后,要选择合适的调查对象和样本规模,确保问卷的代表性。

在报告中,可以通过附录的形式提供问卷样本,以便读者查阅。

二、实验设计的原则实验设计在报告中多用于验证和论证研究假设。

在实验设计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要确立明确的实验目标和研究问题。

其次,要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法和实验条件,保证实验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最后,要制定详细的实验方案和操作流程,确保实验结果可重复和可验证。

在报告中,应该清晰地描述实验设计的过程和结果,并解释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信度。

三、样本选择和调查对象在报告中使用调查问卷和实验设计时,样本选择和调查对象的合理性至关重要。

首先,要确定样本的规模和代表性,以反映整体群体的特征和态度。

其次,要考虑样本的分层和随机抽样,以减少偏差和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在描述报告中的调查问卷和实验时,应该详细说明样本的选择过程和调查对象的相关信息。

四、数据收集和处理在调查问卷和实验设计中,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在报告中,应该详细说明数据收集的过程和方法,包括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实验的操作和记录。

此外,还应该介绍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步骤,如数据清洗、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

通过适当的数据收集和处理,可以得出准确的结果,支持报告的结论。

五、结果分析和解释在报告中,对调查问卷和实验结果进行准确和客观的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实验设计与调查设计..

实验设计与调查设计..

8 33
9 95
10 41
11 42
12 27
编号 随机数
13 84
14 17
15 24
16 59
17 18
18 06
19 56
20 75
21 44
22 68
23 12
24 97
3. 将抄录的随机数按大小排序,用秩次R表示
编号 随机数 R
1 02 1
2 71 20
3 26 7
4 64 17
5 54 14
实验设计与调查设计
主要内容
实验设计的特点、目的 掌握实验设计的特点; 理解实验设计的目的。 实验设计的要素、原则 掌握实验设计的三大要素、三大原则; 理解实验设计各要素、原则的具体要求。 实验设计过程 理解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案的过程; 观察性研究设计 特点与目的 理解常用的抽样方法。
编号 区组 随机数
13 5 1
14 5 2
15 5 3
16 6 2
17 6 1
18 6 3
19 7 3
20 7 2
21 7 1
22 8 3
23 8 2
24 8 1
4. 随机数为1者入甲组,2者入乙组,3者入丙组。
编号 区组 1 1 2 1 3 1 4 2 5 2 6 2 7 3 8 3 9 3 10 4 11 4 12 4
完全随机设计实例
将24只大白鼠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进行实验,并 要求每个处理组8只大白鼠。 随机分组过程:
1. 将大白鼠按体重编号; 2. 任意指定随机数字表中第3行,从第7、8列开始由上向下 抄录24个两位的随机数,重复数字删掉; 3. 将抄录的随机数按大小排序,用秩次R表示; 4. 规定秩次R为1-8者分入甲组,9-16者分入乙组,17-24者 分入丙组。

科学探究教案调查与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科学探究教案调查与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科学探究教案调查与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科学探究教案:调查与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引言:科学探究是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科学思维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

调查与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是科学探究的核心环节,本教案将引导学生进行小调查、设计实验并分析数据,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和数据解读能力。

一、调查问题的引入1. 学生们身边最感兴趣的科学问题是什么?2. 请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头脑风暴,收集科学问题的初步想法。

3. 随机选择一名学生分享自己组的想法,并引导其他同学提出问题的理由和猜测。

二、调查方法的选择与实施1. 介绍不同的调查方法,如问卷调查、观察法和访谈法等。

2. 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问题的调查方法,并制定调查计划。

3. 学生们实施调查,并收集和整理数据。

三、实验设计的准备1. 以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为出发点,引导学生思考可行的实验设计。

2. 学生们分组讨论,并形成初步的实验设计方案。

3. 引导学生注意实验的可控性和重复性。

四、实验的实施与记录1. 学生们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实验。

2. 学生们记录实验过程中的观察结果和数据。

3. 学生们注意实验的安全操作,并及时记录可能的误差和改进方案。

五、数据分析与解释1. 引导学生使用图表、统计指标等方法整理和展示数据。

2. 学生们分析和解释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并与初步猜测进行对比。

3. 学生们探讨可能的误差来源,并讨论实验的局限性。

六、展示与讨论1. 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和实验结果的展示。

2. 学生们互相评论和讨论各自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教训,并对整个调查和实验过程进行反思和评价。

七、拓展延伸1. 学生们可以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与调查问题相关的内容,拓宽知识面。

2. 学生们可以尝试使用更多的数据分析方法,提升数据解读和科学实践能力。

3. 学生们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更大规模的科学调查和实验研究,并进行论文的撰写和分享。

结语:通过本次探究活动,学生们不仅培养了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还提高了数据分析和解读的技巧。

探究与实验设计课件

探究与实验设计课件

探究与实验设计课件一、引言在学科学中,实践与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提高他们的实验设计和探究能力,本文将探讨与实验设计课件的使用。

二、课件的概念与作用1. 课件的定义课件是指用计算机技术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组织成一定形式的电子文档,用于辅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

在探究与实验设计领域,课件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验案例、实验步骤和实验数据分析等信息。

2. 课件的作用(1)提供实验案例:通过课件,教师可以向学生呈现丰富的实验案例,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步骤。

(2)指导实验设计:课件可以为学生提供实验设计的指导,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制定实验假设、安排实验步骤等。

(3)解析实验结果:通过课件,教师可以展示实验结果的分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实验数据的含义,培养他们的数据处理和解读能力。

三、课件设计原则1. 系统性原则课件应该按照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进行组织,保证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明确性原则课件的文字、图表和示意图应该清晰明了,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实验设计的要点。

同时,语言要简练,重点突出,避免给学生造成困扰。

3. 互动性原则课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如添加实验视频、动画和音频等元素,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加活跃。

4. 合理性原则课件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验设计的要求,合理选择例子和案例。

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实验条件等因素,保证实验设计的可行性。

四、课件内容设置1. 实验目的课件应该明确实验的目的,让学生了解实验的意义和要达到的效果。

2. 实验原理通过课件,学生可以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为他们设计实验提供理论依据。

3. 实验步骤课件需要详细介绍实验的步骤,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仪器的使用方法、样品的制备等。

4. 实验数据分析课件应该为学生提供实验数据的分析与解读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数据处理技巧,并培养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506 高考第15讲

506 高考第15讲

方案
(填“能”或“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请陈述你的理由: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创新设计》
解析 (1)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受环境影响比较大,如果作为遗传物质,变异更快,物种 更加丰富。(2)大部分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 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3)病毒的繁殖离不开细胞,离开细胞,病毒不会增殖。 答案 (1)蛋白质中氨基酸多种多样的排列顺序,可能蕴含着遗传信息;不同生物的蛋 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蛋白质 容易受环境影响,不稳定(或受热易变性不稳定) 更多 (2)大部分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3)不能 新病毒的产生离不开细胞,实验中没有提供病毒的繁殖场所——细胞
16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创新设计》
结合创新拓展实验,考查科学探究能力
3.(2019·河南顶级名校联考)回答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问题:
(1)在20世纪以前,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他们的理由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澄清易错易混·强化科学思维
@《创新设计》
解析 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仅仅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 没有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A错误;艾 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过程中:在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加入S型细菌的DNA后,培养一段 时间,由于S型菌的DNA能够将R型菌转化为S型菌,因此添加S型菌DNA的培养基中, 既有R型菌,也有S型菌,B错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 是遗传物质,C错误;加热易使蛋白质变性失活,但DNA热稳定性较高,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中,DNA仍具有活性,D正确。 答案 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研究者能人为设置处理因素 ②受试对象接受何种处理因素或水平是由随机分配而定 的。
2013-5-20 7
二、医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1、建立科学假说,提出拟探索和解决的医学问题以及明 确而具体的目标; 2、查阅文献,并对文献进行综述、评价; 3、拟定研究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必要的信息及条件 保障; 4、实施研究计划; 5、收集、整理、分析研究所得信息和资料; 6、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对提出的假说进行评价,并据 此向更高更深的层次探索。
7.无害性
医学研究工作者医德的具体表现,必须遵守。
2013-5-20
17
(四)拟定并合理安排处理因素 “处理”是科研设计中的通用术语,指一种方法或步骤。
必须明确的是对照也是一种处理。
处理的效应要进行组间的比较,因此在实验的全过程 中处理要始终保持不变,按一个标准进行。 根据处理因素和水平的多少选择恰当的实验设计类型, 根据所研究因素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抽样方法。 对其他非处理因素,应尽量使之相似,控制混杂因素对 实验效应的影响。
2013-5-20 13
2.特异性和灵敏性
特异性(specificity)--该指标能鉴别真阴性的能力, 特异性高可以降低误诊率(假阳性率)。 灵敏性(sensitivity)--该指标检出真阳性的能力。 灵敏性高可以降低漏诊率(假阴性率)。
如对于原发性肝癌--甲种胎儿球蛋白(AFP)就是比
较特异的指标。
干预措施的影响,总结干预因素的效果。
2013-5-20 23
实验研究与调查研究的主要区别:
1.实验研究中研究者能人为地设置处理因素; 2.实验单位接受何种处理及处理的何种水平是随 机分配的。 实验研究的优点在于能够较好地控制非处理 因素的影响,使比较组间具有更好的均衡性。
2013-5-20
24
专业设计:从专业角度考虑实验的科学 安排。 包括选题、建立假说、确定实验单位
2013-5-20
32
三、实验设计基本原则 (一) 对照原则
对照(control) :受试对象不施加处理因素的状态。 对照的基本要求是实验组与对照组除处理因素 不同以外,其他条件应尽量保持一致。即保持实验
条件的均衡性。
2013-5-20
33
对照的意义
①鉴别处理因素与非处理因素的差异,是比较的必要基础。
例: 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
气候转暖,自然缓解
药物治疗
②消除和减少实验误差 。 处理组: 处理因素 + 对照组: 比较结果 处理因素
2013-5-20
非处理因素 非处理因素
+ 处理效应
非处理效应 非处理效应
处理效应
34
对照设置的原则
(1) 合理性原则——在医学科研实践中要注意对照的合 理性,即采用适当的对照形式。 (2) 均衡性原则——对照的基本要求是实验组与对照组
进行不同处理,比较其间测定值的差异。平行对照。
2013-5-20
29
客观性:借助定量测量的方法获得指标的观测结果。 (客观指标具有较好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特异性:指标鉴别真阴性的能力。
(特异度高的指标不易受非处理因素的干扰,
降低假阳性率。) 灵敏性:指标鉴别真阳性的能力。 (灵敏性高的指标能敏锐地反映处理因素的效应, 降低假阴性率。)
2013-5-20
第九章 实验设计与调查设计
y
预防系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Tel:68752343
2013-5-20
1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实验设计 第三节 调查设计 教学要求 了解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了解实验中误差的来源及 其特点;了解医学研究的分类及医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 掌握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掌握对照的设立、随机化 分组。 掌握样本含量的估计;熟悉常用的调查的方法。
2013-5-20 5
1. 观察性研究
观察性研究又称调查研究(survey)--研究者不 需对研究对象采取什么干预措施(处理因素),只是 “被动”观察客观实际情况。
如调查2005年疫区和非疫区部队官兵血吸虫感染率。
①研究的因素(处理因素)是客观存在的; ②不能用随机化分组的方法来平衡组间的混杂因素。
除处理因素不同以外,其他条件应尽量保持一致,
即保持实验条件的均衡。 (3) 具体性原则——根据实验研究的具体内容,选用不 同的对照形式。
2013-5-20
35
对照的类型
配对对照 每对受试对象的非处理因素控制一致 ,因
而减少了误差,节省样本含量,故有条件时应优先选
用。
包括同源配对与异体配对。
组间对照 将受试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或若干组,并对各组
2013-5-20
6
2. 实验性研究
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人为地对实验单位设置干预措施 (处理因素),控制非干预措施的影响,通过对实验结果 的分析,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这种研究称为实验研究。
如在不同矫正中小学近视眼措施效果的比较研究中, 将随机抽取的若干中小学近视眼患者随机分配到甲乙两 组,甲组每天定时滴明视眼药水,乙组每天按时做眼保 健操,追踪观察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视力的恢复情况。
例如调查某地某年不同性别、年龄别居民食管癌死亡率
研究对象--该地某年的常住人口
研究单位--每个“人”
2013-5-20
12
(三)确定观察指标 1.合理性和正确性 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观察指标必须与研究目的相关 联,能正确回答所研究的问题。
如试验某治疗肺结核的新药
目的若是验证其是否有疗效 --痰菌检出率、X光片表 现、体温、血沉等; 目的若是在了解药物的副作用 --肝、肾功能指标
2013-5-20
10
一个医学研究课题是否可以立项,应考虑: 1、该研究问题是否有医学意义和研究价值; 2、该研究问题是否具有研究的必要性; 3、该研究问题的研究设计和技术路线是否具有 科学性和可行性;
4、研究该问题是否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
2013-5-20
11
(二)确定研究对象(单位) 研究对象的选择是根据研究目的而定的。在确定研 究对象时要划清总体的同质范围,并结合观察指标确定 观察单位。
2013-5-20
26
一、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 (一)处理因素
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施加或观察的能作用于受试对 象并引起直接或间接效应的因素,称为处理因素(study factor,treatment)。因素在实验中所处的状态称为因 素的水平(level)。
在确定处理因素时应注意: ①明确处理因素和非处理因素。 ②处理因素的性质、强度、施加方法等必须标准化,在 试验全过程不应改变。
2013-5-20
15
5.可转换、能分级
这是指数据处理方面的要求。
有些数据不是正态分布--经过数值转换后呈近似正 态分布,处理上就方便得多。 有些数据不能精确测得作定量处理--划分为等级, 变为等级资料,对说明问题和结果分析都有好处。
2013-5-20
16
6.能与其他指标配合
多种指标联合运用,对诊断和分析有重要作用。
2013-5-20
2
第 一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概 述
2013-5-20
3
一、医学科研的形式
医学科学研究主要以人体为研究对象, 从宏观(生态、环境、心理、社会因素等) 和微观(人体器官、细胞、分子水平等) 的多维角度,揭示生命运动规律、揭示疾 病发生发展机制、探索防治疾病、促进人 群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有效方法、手段 和技术。
2013-5-20 8
三、科研设计的基本内容
拟探索和解决的医学问题以及具体的目标 科学假说及其依据
医 学 科 研 设 计
专业设计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必要的信息和条件保障等 确定设计类型 确定研究总体及样本
统计设计
拟定观察指标及测量方法 资料的可靠性及质量控制 数据的管理及统计分析计划等
2013-5-20
2013-5-20 18
(五)正确估计样本含量
通过预试验或查阅文献的方法获得计算样本含量
的相关信息,结合研究目的和指标特征计算样本含量,
以期用较少的样本含量获得尽可能丰富的的信息 。
2013-5-20
19
(六)实验分组和随机化
确定适当的规则,合理地将各实验对象(单位)根 据随机的原则分配到各处理组中去(包括对照组)。 在分组过程中要注意非处理因素在组间的均衡性问 题,因此要严格遵守随机化原则。
2013-5-20
4
一、医学科研的形式
验证性研究(confirmatory study) 按研究目的 探索性研究(exploratory study) 观察性研究(observational study) 按是否施加干预 实验性研究(experimental study) 前瞻性研究(prospective study) 按研究的时限 回顾性研究(retrospective study) 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
实验设计
和技术方法等;
统计设计:从统计学的角度考虑设计的 科学性,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 安排。 包括确定设计类型、对照类型、分配
处理、估计样本含量、选定统计分析指标和统 计分析方法。
2013-5-20
25
实验设计(experiment design)是对实验性研究 中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全过程总的设想和安排,它包 括确定设计类型、对照类型、分配处理、估计样本含量、 选定统计分析指标和统计分析方法等。 实验设计是以Fisher为主的统计学家在20世纪30年 代发展起来的。
9
(一)明确研究目的 研究者根据专业知识、经验,以及大量文献中得到 的启示,对本领域某问题提出理论假设,并据此立题。 整个研究设计就是围绕如何验证假说而进行的。 医学研究课题切忌过大或过于笼统,一次研究中 最好只解决1~2个主要问题,贪多求全的设计往往会 造成主次不分、资料分散,最后难以获得确切的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