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与张仲景论伤寒之异同探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佗对于伤寒病的发展有着明确的阶段性认 识,辨证 的 层 次 简 明 清 晰。他 认 为: 伤 寒 之 为 病, “一日在皮”“二 日 在 肤”“三 日 在 肌”“四 日 在 胸 ” “五日在腹”“六日入胃”[1]。华佗论伤寒不以六经 分证,而直接用人体的大体解剖部位作为病位及辨 证纲领,这与华佗精于外科手术、熟悉人体解剖部位 有很大关系。这是华佗伤寒学说一大特点。
蚕、青果、木蝴蝶。遇有化脓性扁桃体炎者,可酌加 多,性情烦躁易激动,纳差,大便可,唇舌红、少苔。
鱼腥草、板蓝根、青天葵清热解毒利咽; 遇有咽中异 查体见咽红,扁桃体不大,肺部听诊无异常。诊断为
物感、痰难咳出者,加猫爪草、龙利叶化痰散结。
过敏性咳嗽,辨证为肺脾气阴两虚,肺气郁闭。治以
对于药量的轻重,江老师也很有讲究。《汤液 宣降肺 气、益 气 养 阴。处 方: 北 杏 仁 10 g、炙 麻 黄
摘 要:从症状、发病过程、治疗方法 3 个方面比较华佗与张仲景两位医家对伤寒病论治的区别,从而有 助于系统地认识外感热病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全面地了解华佗与张仲景伤寒学理论思想。
关键词:华佗; 张仲景; 伤寒 中图分类号:R254.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 8450(2011)03 - 0010 - 03 华佗,中医学的标志性人物。“在世华佗”“元 的学术见解。张仲景创立伤寒六经辨证体系,把伤 化重生”是老百姓对其的由衷赞美,在世人眼中华 寒的各种类型和不同病程阶段概括为太阳病、阳明 佗是一位医术高超、医技精湛的神医。华佗的活动 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 6 大症候群。每 年代大约在东汉末,同时期还有另一位医家张仲景, 个症候群又分列其主脉、主证,这样辨清主脉、主证 其著有《伤寒杂病论》,为伤寒学奠基者,后世称为 即可诊出病属何经,在此基础上再辨其属及以及传 医圣。东汉末年的这两位医学巨匠都对伤寒学说有 经途径从而定出治疗原则,这即是六经论伤寒。比 着深刻的见解。华佗独创“伤寒六部传变”和以汗 较两位医家对伤寒病的论述,不难看出两位伟大的 吐下三法治疗伤寒的学说,为我们留下了极为难得 医学家都对伤寒病的证治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玲. 僵蚕致过敏反应 1 例[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
志,2000,20( 2) : 126 - 128.
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Leabharlann Baidu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
·学术探讨·
华佗与张仲景论伤寒之异同探讨
王蕴蕴1 ,王宗殿2 ,沈 斌1 ,韩金花1 ( 1. 安徽中医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8; 2. 安徽中医学院医药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
— 11 —
第 28 卷 第 3 期 2011 年 6 月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J. GANSU COLLEGE OF TCM
Vol. 28 No. 3 June 2011
证及不可下 证,亦 示 人 要 掌 握 下 法 时 机,不 可 乱 用 下法。
张仲景对伤寒病的治疗,一方面以六经为纲,另 一方面观 察 病 证 发 展 演 变,“观 其 脉 证,知 犯 何 逆, 随证治之 ”,既 有 原 则 性 又 有 灵 活 性。 对 于 每 一 个 具体的病证都根据其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 不同情况来决定治疗原则。如表证当汗、里证当下、 虚证用补、实证用泻、热证则清、寒证则温等,并按具 体病情随证加减用药。如太阳表证当汗,表实无汗 用麻黄汤发汗解表,表虚有汗用桂枝汤调和营卫; 阳 明病属于里证,有腑实用承气汤泻下,无腑实用白虎 汤清热,而泻下又有大、小和调胃承气汤的不同[4]。 可见张仲景治疗伤寒的法则、方药十分细密,绝非华 佗汗吐下三法中的几个药方所能概括的,他不同于 华佗那样按照伤寒病的发病日期分别使用汗吐下三 法,而是通过对患者的复杂症候进行综合分析,进而 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张仲景治疗伤寒的方法不愧 为中医辨证论治的典范。
第 28 卷 第 3 期 2011 年 6 月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J. GANSU COLLEGE OF TCM
Vol. 28 No. 3 June 2011
僵蚕、桑叶、菊花疏散风热。
3 病案举例
针对临床多数患儿咽喉红肿、扁桃体肿大的情
李某,男,4 岁半,2010 年 5 月 21 日就诊。干咳
况,江老师常结合利咽,选用射干、牛蒡子、蝉蜕、僵 10 余天,输液、自服阿奇霉素后效不显。患儿夜汗
4 结语 综上所述,华佗、张仲景对伤寒病的论治各有特
色,虽华佗对于伤寒病的认识和治疗不如张仲景全 面,但仍有不少方面足以弥补张仲景《伤寒论》之不 足。在外感热病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华佗的伤寒学 说是继《素问 · 热论》之后的第一次发展,对后世 《伤寒论》理 论 的 形 成 体 现 出 一 种 古 今 渊 源 的 学 术 继承关系。因此,在中医外感热病理论的发展史上, 华佗的伤寒学说具有一定的历史地位,值得进一步 深入研究。
收稿日期:2011 - 01 - 03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资助项目( 2010SK260ZD) 、安徽中医学院资助项目( ZLGC) 。 作者简介:王蕴蕴( 1985 - ) ,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中医诊断四诊客观化研究。 通讯作者:王宗殿( 1952 - ) ,男,教授,医学硕士。研究方向: 中医诊断四诊客观化研究。Tel: 13966661778
常用小剂量的炙麻黄 3 ~ 5 g、苏叶 5 ~ 10 g、辛夷 剂,功效为养阴清肺、利咽止痛、化痰散结) 1 瓶; 孟
6 ~ 8 g、香薷 10 ~ 12 g、苍耳子 10 ~ 12 g 以发散风 鲁司特 钠 咀 嚼 片,每 晚 1 片,服 3 d; 酮 替 芬 每 次
寒; 常选桑叶 8 ~ 10 g、菊花 8 ~ 10 g、金银花 10 g、连 1 mg,每日 2 次,服 3 d。3 剂后咳嗽大减,汗出明显
翘 10 g、柴胡 8 ~ 15 g、蝉蜕 10 ~ 12 g、僵蚕 5 ~ 10 g 减少,上方去防风、百部,加五爪龙 10 g,继服 3 剂
以疏散风热。而对于发热或咽部红肿的患儿,江老 而愈。
师常常 重 用 石 膏 20 ~ 30 g、滑 石 20 g、葛 根 10 ~ 20 g、土牛膝 15 ~ 20 g、岗梅根 15 ~ 20 g 以清泄肺 热、清热解毒。
然与华佗不同的是张仲景继承了阴阳学说,按 《素问·热论篇》的六经分证方法,将太阳、阳明、少 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作为辨证论治纲领。对六 经条块分解,一经一经地平列伤寒病的证候。如太 阳病的主证是发热恶寒、头项强痛,主脉是浮; 阳明 病的主证是胃家实; 少阳病的主证是口苦,咽干,目 眩; 太阴病的主证是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 少 阴病的主证是欲寐,主脉是脉微细; 厥阴病的主证是 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下之,利不止。
“华佗论治伤寒”篇中所说的伤寒症状是: 恶寒 发热,身 痛 头 疼,神 昏 谵 语,赤 者 病 势 稍 轻,五 死 一 生,黑者病势危重,十死一生。此外还论述有伤寒谵 语、伤寒发狂、伤寒结胸、伤寒发斑、伤寒中风、伤寒 食复近食积等近 30 种伤寒兼证,并对其中几种兼证 的症状表现进行描述,如“伤寒结胸者,谓热毒气结 聚于心胸也。此由病发于阳而早下热气乘虚而痞结 不散也。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是也”。用以羽翼 前述伤寒症状之不及。
然与华佗不同的是,张仲景《伤寒论》所说的伤 寒病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6 个典型
的症候群和脉象以辨别发病所在,也可以出现越经、 直中、兼病、并病或留在一经,入脏入腑,与限于天数 为病的华佗论治伤寒的方法不同。
华佗与张仲景对伤寒的发病过程的论述各不相 同,华佗不用六经平列证候,而是按由表及里、由浅 入深、自上而下的规律描述伤寒病的发病过程,自成 体系,丰富了热病的传变学说; 而其伤寒病六日入胃 乃发斑疹的理论,足以弥补张仲景之不足,为后世温 病学家所重视。但华佗六部传变的传变方式,把发 病日数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作为临床治疗的 依据,虽然有从整体上把握伤寒病情变化的优势,但 是与临 床 实 际 难 以 完 全 相 符。相 比 之 下,张 仲 景 《伤寒论》“伤寒三四日”“阳明病二三日”等或然之 词的应用,更能切合临床实际,更符合辨证论治的精 神[2]。 3 治疗方法
本草》卷上曰: “轻可以去实,麻黄、葛根之属是也。” 3 g、防风 8 g、毛冬青 15 g、僵蚕 10 g、太子参 15 g、麦
王肯堂《证治准绳 · 幼科》曰: “脏气清灵,随拨随 冬 12 g、五味子 4 g、射干 10 g、紫菀 10 g、款冬花
应。”故江老师常用小方,用药多在 9 ~ 12 味之间。 10 g、百部 10 g,共 3 剂。配合服用咽喉饮( 院内制
参考文献: [1]王 永 福. 华 佗 伤 寒 学 说 探 讨[J]. 安 徽 中 医 学 院 学 报,
1984,3( 1) : 28 - 30. [2]曹东义. 华佗“六部三法”伤寒学说历史意义[J]. 中华医
史杂志,2002,32( 3) : 159. [3]孙思邈. 备 急 千 金 要 方[M]. 北 京: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E-mai: wzd5169167@ 163. com
— 10 —
第 28 卷 第 3 期 2011 年 6 月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J. GANSU COLLEGE OF TCM
Vol. 28 No. 3 June 2011
了伤寒证治,取得了前无古人的成就。为了助于系 统地认识外感热病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全面地了 解华佗与张仲景伤寒学理论,现从伤寒病的症状、发 病过程、治疗方法等方面简述二者论治伤寒病证的 异同。 1 症状
华佗与张仲景从不同方面论述伤寒病的症状表 现,然而细察之,两者异中有同,即两者均认为伤寒 是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属于《内经》 “热病”范畴。《素问·热论篇》有“今夫热病者,皆 伤寒之类也”及“人之伤于寒者,则为病热”的说法, 即热病的原因是伤于寒邪。张仲景把这类疾病统称 为“伤寒”,华 佗 在 其 著 作 之 中 只 云 伤 寒,而 不 称 热 病。由此也可推之两位医家的学术主张,应当都受 到《素问·热论篇》的影响。 2 发病过程
华佗治疗 伤 寒 的 方 法 可 以 概 括 为 汗、吐、下 三 法。他提出: 在皮“摩膏火灸”,在肤可“依法针”或 “服解肌散发汗”,在肌可“复发汗”,在胸可用吐法 或酌用针法,在腹、入胃可用下法。还提出: “发汗 法,冬及始春大寒时宜服神丹丸,亦可摩膏火灸; 若 春末及夏月始秋,此热月不宜火灸及重覆,宜服六物 青散,若崔文行度瘴散、赤散、雪煎亦善; 若无丸散及 煎 者,但 单 煮 柴 胡 数 两,伤 寒 时 行 亦 可 服 以 发 汗。”[3]这段论述不但反映了华佗因时制宜的思想, 而且对方剂的使用已有辛温、辛凉分别。神丹丸、六 物青散、度瘴散、赤散属辛温解表方,其药物组成均 含有乌头、附 子 类 药 物。 雪 煎 一 方,据《本 草 衍 义 》 记载属辛凉解表之祖方。伤寒“四日在胸”,华佗治 用吐法; 对于伤寒“胸有寒”之证,仲景亦用吐法治 之( 见《伤寒论》太阳下篇) 。华佗吐法有小豆瓜蒂 散,张 仲 景 吐 法 有 瓜 蒂 散,两 者 组 方 相 同。 华 佗 提 出: “在肤发汗不解至肌仍可‘复发汗’,但若复发汗 不解则不可再用汗法,当至四日至胸时吐解之。”[3] 而《伤寒论》太阳下篇有一条条文说: “病如桂枝证, 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坚,气上撞咽喉, 不得息者,此 胸 有 寒 也,宜 吐 之,瓜 蒂 散 方 …… ”这 条条文所述病位虽在胸,但实为伤寒表证未解内传 至胸所致,且寸脉微浮,故很像华佗所说的伤寒在肌 不解传至胸的证候,此时不可再用汗法治疗,而应用 吐法解之。由此可见,仲景用吐法治伤寒与华佗对 吐法的应用十分相似。对于下法,华佗认为使用时 必须掌握时机,不得早下,亦不得迟下。张仲景亦善 用下法,《伤寒论》中记载了许多误下以后引起的变
蚕、青果、木蝴蝶。遇有化脓性扁桃体炎者,可酌加 多,性情烦躁易激动,纳差,大便可,唇舌红、少苔。
鱼腥草、板蓝根、青天葵清热解毒利咽; 遇有咽中异 查体见咽红,扁桃体不大,肺部听诊无异常。诊断为
物感、痰难咳出者,加猫爪草、龙利叶化痰散结。
过敏性咳嗽,辨证为肺脾气阴两虚,肺气郁闭。治以
对于药量的轻重,江老师也很有讲究。《汤液 宣降肺 气、益 气 养 阴。处 方: 北 杏 仁 10 g、炙 麻 黄
摘 要:从症状、发病过程、治疗方法 3 个方面比较华佗与张仲景两位医家对伤寒病论治的区别,从而有 助于系统地认识外感热病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全面地了解华佗与张仲景伤寒学理论思想。
关键词:华佗; 张仲景; 伤寒 中图分类号:R254.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 8450(2011)03 - 0010 - 03 华佗,中医学的标志性人物。“在世华佗”“元 的学术见解。张仲景创立伤寒六经辨证体系,把伤 化重生”是老百姓对其的由衷赞美,在世人眼中华 寒的各种类型和不同病程阶段概括为太阳病、阳明 佗是一位医术高超、医技精湛的神医。华佗的活动 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 6 大症候群。每 年代大约在东汉末,同时期还有另一位医家张仲景, 个症候群又分列其主脉、主证,这样辨清主脉、主证 其著有《伤寒杂病论》,为伤寒学奠基者,后世称为 即可诊出病属何经,在此基础上再辨其属及以及传 医圣。东汉末年的这两位医学巨匠都对伤寒学说有 经途径从而定出治疗原则,这即是六经论伤寒。比 着深刻的见解。华佗独创“伤寒六部传变”和以汗 较两位医家对伤寒病的论述,不难看出两位伟大的 吐下三法治疗伤寒的学说,为我们留下了极为难得 医学家都对伤寒病的证治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玲. 僵蚕致过敏反应 1 例[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
志,2000,20( 2) : 126 - 128.
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Leabharlann Baidu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
·学术探讨·
华佗与张仲景论伤寒之异同探讨
王蕴蕴1 ,王宗殿2 ,沈 斌1 ,韩金花1 ( 1. 安徽中医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8; 2. 安徽中医学院医药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
— 11 —
第 28 卷 第 3 期 2011 年 6 月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J. GANSU COLLEGE OF TCM
Vol. 28 No. 3 June 2011
证及不可下 证,亦 示 人 要 掌 握 下 法 时 机,不 可 乱 用 下法。
张仲景对伤寒病的治疗,一方面以六经为纲,另 一方面观 察 病 证 发 展 演 变,“观 其 脉 证,知 犯 何 逆, 随证治之 ”,既 有 原 则 性 又 有 灵 活 性。 对 于 每 一 个 具体的病证都根据其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 不同情况来决定治疗原则。如表证当汗、里证当下、 虚证用补、实证用泻、热证则清、寒证则温等,并按具 体病情随证加减用药。如太阳表证当汗,表实无汗 用麻黄汤发汗解表,表虚有汗用桂枝汤调和营卫; 阳 明病属于里证,有腑实用承气汤泻下,无腑实用白虎 汤清热,而泻下又有大、小和调胃承气汤的不同[4]。 可见张仲景治疗伤寒的法则、方药十分细密,绝非华 佗汗吐下三法中的几个药方所能概括的,他不同于 华佗那样按照伤寒病的发病日期分别使用汗吐下三 法,而是通过对患者的复杂症候进行综合分析,进而 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张仲景治疗伤寒的方法不愧 为中医辨证论治的典范。
第 28 卷 第 3 期 2011 年 6 月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J. GANSU COLLEGE OF TCM
Vol. 28 No. 3 June 2011
僵蚕、桑叶、菊花疏散风热。
3 病案举例
针对临床多数患儿咽喉红肿、扁桃体肿大的情
李某,男,4 岁半,2010 年 5 月 21 日就诊。干咳
况,江老师常结合利咽,选用射干、牛蒡子、蝉蜕、僵 10 余天,输液、自服阿奇霉素后效不显。患儿夜汗
4 结语 综上所述,华佗、张仲景对伤寒病的论治各有特
色,虽华佗对于伤寒病的认识和治疗不如张仲景全 面,但仍有不少方面足以弥补张仲景《伤寒论》之不 足。在外感热病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华佗的伤寒学 说是继《素问 · 热论》之后的第一次发展,对后世 《伤寒论》理 论 的 形 成 体 现 出 一 种 古 今 渊 源 的 学 术 继承关系。因此,在中医外感热病理论的发展史上, 华佗的伤寒学说具有一定的历史地位,值得进一步 深入研究。
收稿日期:2011 - 01 - 03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资助项目( 2010SK260ZD) 、安徽中医学院资助项目( ZLGC) 。 作者简介:王蕴蕴( 1985 - ) ,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中医诊断四诊客观化研究。 通讯作者:王宗殿( 1952 - ) ,男,教授,医学硕士。研究方向: 中医诊断四诊客观化研究。Tel: 13966661778
常用小剂量的炙麻黄 3 ~ 5 g、苏叶 5 ~ 10 g、辛夷 剂,功效为养阴清肺、利咽止痛、化痰散结) 1 瓶; 孟
6 ~ 8 g、香薷 10 ~ 12 g、苍耳子 10 ~ 12 g 以发散风 鲁司特 钠 咀 嚼 片,每 晚 1 片,服 3 d; 酮 替 芬 每 次
寒; 常选桑叶 8 ~ 10 g、菊花 8 ~ 10 g、金银花 10 g、连 1 mg,每日 2 次,服 3 d。3 剂后咳嗽大减,汗出明显
翘 10 g、柴胡 8 ~ 15 g、蝉蜕 10 ~ 12 g、僵蚕 5 ~ 10 g 减少,上方去防风、百部,加五爪龙 10 g,继服 3 剂
以疏散风热。而对于发热或咽部红肿的患儿,江老 而愈。
师常常 重 用 石 膏 20 ~ 30 g、滑 石 20 g、葛 根 10 ~ 20 g、土牛膝 15 ~ 20 g、岗梅根 15 ~ 20 g 以清泄肺 热、清热解毒。
然与华佗不同的是张仲景继承了阴阳学说,按 《素问·热论篇》的六经分证方法,将太阳、阳明、少 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作为辨证论治纲领。对六 经条块分解,一经一经地平列伤寒病的证候。如太 阳病的主证是发热恶寒、头项强痛,主脉是浮; 阳明 病的主证是胃家实; 少阳病的主证是口苦,咽干,目 眩; 太阴病的主证是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 少 阴病的主证是欲寐,主脉是脉微细; 厥阴病的主证是 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下之,利不止。
“华佗论治伤寒”篇中所说的伤寒症状是: 恶寒 发热,身 痛 头 疼,神 昏 谵 语,赤 者 病 势 稍 轻,五 死 一 生,黑者病势危重,十死一生。此外还论述有伤寒谵 语、伤寒发狂、伤寒结胸、伤寒发斑、伤寒中风、伤寒 食复近食积等近 30 种伤寒兼证,并对其中几种兼证 的症状表现进行描述,如“伤寒结胸者,谓热毒气结 聚于心胸也。此由病发于阳而早下热气乘虚而痞结 不散也。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是也”。用以羽翼 前述伤寒症状之不及。
然与华佗不同的是,张仲景《伤寒论》所说的伤 寒病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6 个典型
的症候群和脉象以辨别发病所在,也可以出现越经、 直中、兼病、并病或留在一经,入脏入腑,与限于天数 为病的华佗论治伤寒的方法不同。
华佗与张仲景对伤寒的发病过程的论述各不相 同,华佗不用六经平列证候,而是按由表及里、由浅 入深、自上而下的规律描述伤寒病的发病过程,自成 体系,丰富了热病的传变学说; 而其伤寒病六日入胃 乃发斑疹的理论,足以弥补张仲景之不足,为后世温 病学家所重视。但华佗六部传变的传变方式,把发 病日数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作为临床治疗的 依据,虽然有从整体上把握伤寒病情变化的优势,但 是与临 床 实 际 难 以 完 全 相 符。相 比 之 下,张 仲 景 《伤寒论》“伤寒三四日”“阳明病二三日”等或然之 词的应用,更能切合临床实际,更符合辨证论治的精 神[2]。 3 治疗方法
本草》卷上曰: “轻可以去实,麻黄、葛根之属是也。” 3 g、防风 8 g、毛冬青 15 g、僵蚕 10 g、太子参 15 g、麦
王肯堂《证治准绳 · 幼科》曰: “脏气清灵,随拨随 冬 12 g、五味子 4 g、射干 10 g、紫菀 10 g、款冬花
应。”故江老师常用小方,用药多在 9 ~ 12 味之间。 10 g、百部 10 g,共 3 剂。配合服用咽喉饮( 院内制
参考文献: [1]王 永 福. 华 佗 伤 寒 学 说 探 讨[J]. 安 徽 中 医 学 院 学 报,
1984,3( 1) : 28 - 30. [2]曹东义. 华佗“六部三法”伤寒学说历史意义[J]. 中华医
史杂志,2002,32( 3) : 159. [3]孙思邈. 备 急 千 金 要 方[M]. 北 京: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E-mai: wzd5169167@ 163. com
— 10 —
第 28 卷 第 3 期 2011 年 6 月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J. GANSU COLLEGE OF TCM
Vol. 28 No. 3 June 2011
了伤寒证治,取得了前无古人的成就。为了助于系 统地认识外感热病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全面地了 解华佗与张仲景伤寒学理论,现从伤寒病的症状、发 病过程、治疗方法等方面简述二者论治伤寒病证的 异同。 1 症状
华佗与张仲景从不同方面论述伤寒病的症状表 现,然而细察之,两者异中有同,即两者均认为伤寒 是以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属于《内经》 “热病”范畴。《素问·热论篇》有“今夫热病者,皆 伤寒之类也”及“人之伤于寒者,则为病热”的说法, 即热病的原因是伤于寒邪。张仲景把这类疾病统称 为“伤寒”,华 佗 在 其 著 作 之 中 只 云 伤 寒,而 不 称 热 病。由此也可推之两位医家的学术主张,应当都受 到《素问·热论篇》的影响。 2 发病过程
华佗治疗 伤 寒 的 方 法 可 以 概 括 为 汗、吐、下 三 法。他提出: 在皮“摩膏火灸”,在肤可“依法针”或 “服解肌散发汗”,在肌可“复发汗”,在胸可用吐法 或酌用针法,在腹、入胃可用下法。还提出: “发汗 法,冬及始春大寒时宜服神丹丸,亦可摩膏火灸; 若 春末及夏月始秋,此热月不宜火灸及重覆,宜服六物 青散,若崔文行度瘴散、赤散、雪煎亦善; 若无丸散及 煎 者,但 单 煮 柴 胡 数 两,伤 寒 时 行 亦 可 服 以 发 汗。”[3]这段论述不但反映了华佗因时制宜的思想, 而且对方剂的使用已有辛温、辛凉分别。神丹丸、六 物青散、度瘴散、赤散属辛温解表方,其药物组成均 含有乌头、附 子 类 药 物。 雪 煎 一 方,据《本 草 衍 义 》 记载属辛凉解表之祖方。伤寒“四日在胸”,华佗治 用吐法; 对于伤寒“胸有寒”之证,仲景亦用吐法治 之( 见《伤寒论》太阳下篇) 。华佗吐法有小豆瓜蒂 散,张 仲 景 吐 法 有 瓜 蒂 散,两 者 组 方 相 同。 华 佗 提 出: “在肤发汗不解至肌仍可‘复发汗’,但若复发汗 不解则不可再用汗法,当至四日至胸时吐解之。”[3] 而《伤寒论》太阳下篇有一条条文说: “病如桂枝证, 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坚,气上撞咽喉, 不得息者,此 胸 有 寒 也,宜 吐 之,瓜 蒂 散 方 …… ”这 条条文所述病位虽在胸,但实为伤寒表证未解内传 至胸所致,且寸脉微浮,故很像华佗所说的伤寒在肌 不解传至胸的证候,此时不可再用汗法治疗,而应用 吐法解之。由此可见,仲景用吐法治伤寒与华佗对 吐法的应用十分相似。对于下法,华佗认为使用时 必须掌握时机,不得早下,亦不得迟下。张仲景亦善 用下法,《伤寒论》中记载了许多误下以后引起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