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与张仲景论伤寒之异同探讨

合集下载

医圣张仲景其人及其书《伤寒卒病论》

医圣张仲景其人及其书《伤寒卒病论》

医圣张仲景其人及其书《伤寒卒病论》张仲景为东汉末年的名医,但是《三国志》和《后汉书》等史书上对张仲景只字不提,同时代的华佗则有传记,所以关于张仲景的生平,几乎没有信史资料可供参考。

西晋名医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序中提过张仲景:“仲景见侍中王仲宣,时年二十余,谓曰∶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汤可免。

仲宣嫌其言忤,受汤而勿服。

居三日,见仲宣,谓曰∶服汤否?仲宣曰∶已服。

仲景曰:色候固非服汤之诊,君何轻命也!仲宣犹不言。

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终如其言。

此二事虽扁鹊、仓公无以加也。

华佗性恶矜技,终以戮死。

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

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选论甚精,指事可施用。

”王仲宣是建安七子之一,他不是眉落而死,而是死于建安二十二年的一场大瘟疫。

建安七子中的徐幹、王仲宣(王粲,仲宣是王粲的字)、刘桢、陈琳等四人同死于建安二十二年的大瘟疫,这是有信史记载的。

从这一点即可判断出,皇甫谧记载的张仲景诊王仲宣一事不大可靠。

后人编造张仲景判断王仲宣四十岁当眉落而死,后果应验一事,或许只不过是为神化张仲景的医术的夸大其词而已。

但张仲景与王仲宣为同时代人则是真的。

《伤寒卒病论序》中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

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这段文字,刘渡舟教授认为“建安”可能是“建宁”的误写,刘老的这一观点未必正确。

张仲景与建安七子的王仲宣为同时代人,所以“建安纪年以来”并无讹误。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东汉末年的桓帝、灵帝、献帝年间,瘟疫连续流行了很多年。

这些瘟疫究竟是不是由同一种病原体造成的?我们不得而知,但存在这种可能。

当时瘟疫连年不断,造成了十室九空的劫难。

汉末的瘟疫有时是全国性的,有时是局部爆发的,断断续续的闹了近百年,与明代末年相似。

张仲景一家自建安纪年以来,死亡了一百多口人是完全有可能的。

刘渡舟教授认为建安年间只有建安二十二年才有一场特大瘟疫,而张仲景序言中说“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刘老据此认为这段文字的意思是说在建安纪年的前十年,张仲景家族中就因为瘟疫死了这么多人不合情理,殊不知建安年间的一些局地爆发的瘟疫也很可怕。

华佗-张仲景简介

华佗-张仲景简介

华佗-张仲景简介华佗(约公元2世纪~3世纪初208),字元化,沛国谯(即今安徽省毫县)人。

他在年轻时,曾到徐州一带访师求学,“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

沛相陈圭推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请他去做官,都被他一一谢绝,遂专志于医药学和养生保健术。

他行医四方,足迹与声誉遍及安徽、江苏、山东、河南等省。

曹操闻听华佗医术精湛,征召他到许昌作自已的侍医。

曹操常犯头风眩晕病,经华佗针刺治疗而痊愈。

但华佗为人耿直,不愿侍奉在曹操身边,甚至认为作侍医是可耻的职业,于是就托词妻子有病,以及回家取方药为由,一去不再返回。

曹操多次写信催促华佗,又令当地郡县把华佗遣还,最后派人偷偷察看,才知华佗不愿为侍医,遂将华佗逮入狱中。

有人向曹操请求宽恕华佗,曹操不听劝说,竟残酷地杀害了华佗。

华佗生前著有医书,临死时拿出一卷交给狱吏,狱吏不敢接受,华佗将书焚毁。

此乃千古之憾事,历代托华佗之名而出的医书有数种,旧题华佗所著的《中藏经》中,相传记载有华佗的一些学术经验与方术及药剂。

曹操杀害了华佗后,常感到内疚后悔,特别是他的爱子仓舒(曹冲)病重时,更是非常后悔杀了华佗,令儿子的病得不到治疗。

早在三国时,华佗就被魏国列为著名医家,后世誉称他是“外科学鼻祖”。

华佗在医药学术上兼通各科,尤以外科为最负盛名。

《后汉书·华佗传》记载,华佗“精于方药,处剂不过数种,心识分铢,不假称量,针灸不过数处,若疾发结于内,针灸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破腹背,抽割聚积,若在肠胃,则断截湔洗,除去疾秽,既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缝合,傅以神膏,四五日创愈,一月之间皆平复。

”记载华佗的医案有数十则,皆具体地反映了华佗高明的诊疗医术,涉及到内、外、妇、产、儿、五官、针灸等科。

他因病制宜,采用各种不同的疗法。

他以手术治愈了肠痈、脾半腐的病,使病人转危为安。

当华佗成功地应用麻沸散麻醉病人而进行腹部手术时,世界其它国家的外科麻醉术尚处于摸索阶段。

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中医专论)

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中医专论)

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中医专论)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翟慕东: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四川省中医学会仲景专委会主任(《益生文化》2011年第三期专家专稿,请关注本刊,本刊信息、内容、主旨见置顶文章)张仲景,名机。

东汉时期南郡涅阳人(即河南南阳邓县),约于公元150—219年在世。

《名医录》云“南阳人,名机,仲景其字也。

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

始受术于同郡名医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

”张仲景生活的年代正值东汉末年(公元200年前后),三国鼎立,割据纷争,战争频起,灾疫连年,以致民不聊生,贫病交加。

《伤寒论·自序》中就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由此可知张仲景少年时即有才名,学习勤奋,钻研刻苦,又得名师指引,且当时疫病频繁,具备了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

加上举孝廉做官,亦为博采众方、信息的占有具备了有益的条件。

最终写成《伤寒杂病论》,指导、影响了后世中医的发展,成为极有成就的医学大家,后世尊为“医圣”。

《伤寒杂病论》是一部广泛谈论外感病和内伤杂病,从及外感如何传变为内伤杂病,它们之间的各种复杂表现、病机、法则、遣方用药等关系的书,由此总结出了有效的证治规律,使学习者有章法可循,成竹在胸,执简驭繁,有效地指导着历代的中国临床。

故此书被誉为“启万世之法承”的经典。

《伤寒杂病论》中的药物在《神农本草经》里面都曾论述,而《伤寒杂病论》中的汤方亦多取于伊尹的《汤液经法》。

皇甫谧《甲乙经·序》中说“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

……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

”伊尹是商朝的宰相,《吕氏春秋·当染》曾有“汤染于伊尹”之说。

中国最早的目录《汉书·艺文志》记有“《汤液经法》三十二卷”,未著作者姓名,可见汉代之前确有此书。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打印版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打印版
(二)千金本《伤寒论》
唐代孙思邈撰《备急千金要方》时,仅引证了《伤寒论》的少量内容,尚未将全貌收入。但从他“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的说法来看,《伤寒论》的确在民间广为流传,是“诸师”所有,而不是个别人所收,而且大家都将其视为秘典珍藏,不轻示人。孙氏晚年撰《千金翼方》时,收载了《伤寒论》全部内容,载于卷九、卷十之中,今人称之为千金本《伤寒论》,也有人称其为唐本《伤寒论》。
(六)成注本《注解伤寒论》
金·成无己在宋版《伤寒论》的基础上全面作注,著成《注解伤寒论》,金皇统四年(公元1144年)刊行,这是第一个系统注解《伤寒论》的版本,人称“成注本”或“成本”。该版本经明代汪济川校刊,又几经翻印,因其既有原文,又有注文,便于学习,流传颇广,以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们只知有成本,而不知有宋本。成注本在注解时,删去了宋本《伤寒论》的子目,对后8篇的原文也进行了删削,使人们已经看不到宋本《伤寒论》的原貌,但它对《伤寒论》主要内容的流传,有着不可磨灭韵贡献。
公元1065年,宋臣《伤寒论序》云:“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祖述大圣人之意乎?”这里是说仲景的工作是祖述大圣人之意,也就是秉承古代大圣人的精神或思想,显然不是说仲景本人就是圣人。
1144年,成无己刊印《注解伤寒论》。1156年成无己已经90岁,出版了《伤寒明理论》,在这两本书里,也只是说张仲景所做的工作是类似圣人所做的工作,这和宋臣的《伤寒论序》口径基本一致,还是没有直称仲景为“医圣”或“圣人”。
(八)张仲景的学生
宋·张杲《医说》有如下记载:“杜度,不知何许人也,仲景弟子,识见宏敏,器宇冲深,淡于骄矜,尚于救济,事仲景,多获禁方,遂为名医。”“卫汛,不知何郡人也,仲景弟子,知书疏,有小才,撰《四逆三部厥经》及《妇人胎脏经》、《小儿颅囟经方》三卷,皆其所制,知名当代。”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卷12子部,在《注解伤寒论》书名下案云:“以余考之,王叔和似是仲景亲授业弟子,故编定其师之书。”

张仲景“医圣”是谁封的,究竟起于何时?

张仲景“医圣”是谁封的,究竟起于何时?

张仲景“医圣”是谁封的,究竟起于何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张仲景在汉时受尊崇为“医圣”嘛?且说前四史《史记》《三国志》《汉书》《后汉书》关于医学人物的记载寥寥无几,完全可以用不见经传这个词来形容,也就是说,那时医学专业人才不登大雅之堂。

先秦之前医生更多有郎中,游方医生,巫医等称谓。

西汉末年黄巾军首领张角、张宝就是打着太平经,的旗号,广施符水为人治病;华佗是游方医生;从司马迁记载的《扁鹊仓公列传》看,先秦之前的医生更多是游方医生,扁鹊出现在很多地方,当然,现代人研究称,扁鹊更可能是一种医术水平高的尊称,而非单独指具体的一位人。

即便如此,我们通过史料记载的事迹看,那时的医者的地位并不高是真的。

比如,孔子也是如此,没有圣化之前地位不高的。

孔子称圣是后世人捧起来的,独尊儒术后,孔子名气也就大了,在春秋战国时,孔子也就诸子百家中的诸子之一而已。

是后世不断捧起来的圣化起来的。

孔子是汉平帝元始元年才开始被追封的,但当时只是封为公卿之类,被封为“褒成宣尼公”。

到了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孔子被追封为“文宣王”。

孔子升官了。

到了宋朝时,孔子更涨价了,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追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

到了元朝时孔子继续涨价,元成宗大德十一年追封其为“大成至圣文宣王”。

唐、宋、元朝以来孔子还只是独尊为文宣王。

而到了明朝孔子成了王者之师,明世宗嘉靖九年被追封为“至圣先师”。

到了清顺治二年被追封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

孔子是一路涨价,牛气冲天,牛市了近两千年不落,虽然适有改朝换代,先推到“文宣王”的牌位,但一到替天行道完成,新王朝建立,孔子随之就又被立起来,一跌一涨,每一次跌落,下一次反弹涨的更高。

由察举制到科举制的开创,尊称为大成至圣文宣王的孔子也就完全成了读书人烧香膜拜的神圣人物。

如孔子是后世不断被封起来的一样,西汉末年名不见经传的张仲景——“医圣”的名号也是后世不断被封起来。

张仲景雕塑,钻研中医的没有烧香的多后世是如何圣化张仲景的?与孔子所不同的是:一、孔子还有传记史料,《儒林列传》等记载的就是儒家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论事迹。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知识点:张仲景和华佗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知识点:张仲景和华佗

【初中历史】初中历史知识点:张仲景和华佗《伤寒论》:这是东汉晚期医学家张仲景的一部医学著作。

《伤寒杂病论》原名《伤寒杂病论》,主要研究人体感受风寒之邪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以及如何鉴别和治疗。

该书总结了前人在医学上的伟大成就,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系统阐述了各种外感疾病和杂病的鉴别和治疗。

它有一套完整的理论、方法、处方和药物。

它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被后世医家视为经典。

张仲景本人也被称为“医学圣人”。

五禽戏:它是由东汉医学家华佗模仿老虎、鹿、熊、猿和鸟的姿势创造的。

五禽戏是中国和世界上最流行的健身方法之一。

据说,华佗弟子吴璞因多年修炼此法而年满100岁。

两汉的医学成就:汉代“五行”的生理现象主要是用“五行”的辩证理论来解释的。

随着《黄帝明堂经》等系统针灸著作的出现,中国劳动人民创造的针灸疗法也在此时得到了发展。

张仲景和华佗是东汉两位著名的医生,对医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在西汉的病理学和治疗学的基础上奠定了中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并从辨证、立法、制定、用药等方面建立了一套医疗原则。

它奠定了中医药在中国的基础,标志着中医理论在中国的成熟。

华佗发明了麻痹散,使外科技术得以发展。

创造了“五禽戏”,这是世界上最长的养生方法之一。

华佗:华佗:华佗字元化,又名?,汉未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

华佗精心钻研医术不求仕途。

他医术全面,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

,行医足迹遍及河南、安徽、山东、江苏等地。

他曾用“麻沸散”使病人麻醉后施行剖腹手术,是世界医学史上应用全身麻醉进行手术治疗的最早记载。

又仿虎、鹿、熊、猿、鸟等禽兽的动态创作名为“五禽之戏”的体操,教导人们强身健体。

后因不服曹操征召被杀,所著医书《青囊书》已佚。

初中相关历史知识点:纸的发明与蔡伦对造纸术的改进蔡伦改进造纸术: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纸的国家。

华佗张仲景他们有什么共同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华佗张仲景他们有什么共同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华佗张仲景他们有什么共同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华佗张仲景他们有什么共同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不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贵,他们都会救助你,因为在他们眼中你是个病⼈,医⽣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此外他们还有⾼尚的精神,为了病⼈他们可以以⾝试药!⽤⾃⼰的家⼈试药,这种⽆私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勇于创新,⼼怀百姓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刻苦研究,解决问题。

⽣:不怕失败,敢于尝试。

师:华佗这种急病⼈所急,想病⼈所想的以及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优秀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期末论文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期末论文

中国古代十大名医期末论文——比较华佗和张仲景一、两人的生平概况华佗(约145?-208),东汉末医学家,字元化,一名旉,汉族,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

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张机)并称为“建安三神医”。

华佗是三国著名医学家,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

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

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外科尤为擅长,行医足迹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等地。

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称为医圣。

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

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

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

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我的看法:通过比较两人生平:两人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华佗不求仕途,精研医术,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作为中国外科的鼻祖,为后世留下了蔚为宝贵的医学财富;张仲景曾经做过太守的行政高官,此与华佗甚为不同,为官者,坐堂替人看病,开创了坐堂看病的先例,其也精通各项医术,尤其在方剂学上,其著作《伤寒杂病论》,更是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有效方剂,而其六经辨证的医学理论,更是创先地以辩证的观点看待病症,是其最重要的贡献之一。

二、两人的学医、行医的经历。

在华佗成长的过程中,除受到中原文化的熏陶外,盛产药材的家乡也给他以不少的影响。

谯县出产多种药材,如“亳芍”、“亳菊”,早已闻名天下。

再加水陆交通较为发达,所以谯县自古就是一个药材的集散中心。

幼年的华佗在攻读经史的同时,也留心医药,当地传说他曾在泥台店一带读书养性,学医识药。

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每人都有特异功能,让人惊叹

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每人都有特异功能,让人惊叹

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每⼈都有特异功能,让⼈惊叹⽂⼩叔说让中医更美更有趣更贴近⽣活扁鹊的透视功能春秋战国时期医家代表是扁鹊。

《史记扁鹊列传》记载,扁鹊是勃海郡郑地⼈,姓秦,名越⼈。

因为他医术⾼超,⼈们就⽤上古黄帝时期的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

他与三国时的华佗都被称为“神医”,有⾮常神奇的医术,可以隔墙看物、透视⼈体,并且能开⼑、做⼿术,就是因为他们是“神传医学”(“上帝”与黄帝所传)的正传弟⼦。

扁鹊扁鹊年轻的时候当过旅舍的管理者。

⾷客长桑君拜访过多⼈,唯独扁鹊认为他奇异不凡,平常恭敬地接待他,长桑君也知道扁鹊不是⼀个寻常的⼈。

来往了⼗多年后,长桑君才叫去扁鹊私下交谈,并“⼝传⼼授”医道之法。

长桑君还拿出他怀中的药交给扁鹊说:“⽤未沾到地⾯的⽔服⽤这药三⼗天,就能洞察隐微的事物了。

”说罢就全部取出了他的秘⽅书都送给了扁鹊,然后忽然不见了。

扁鹊按照他的话服了三⼗天药,能看见墙另⼀边的⼈。

这正是特异功能中的透视功能。

⽤这个功能看病,可以完全看见五脏疾病的症结。

从此,扁鹊长期在民间⾏医,⾛遍晋、齐、赵、卫、郑、秦诸国。

历史上流传着很多他治病的神迹。

⽐如“起死回⽣”、“换⼼术”、“讳疾忌医”等。

“起死回⽣”的案例发⽣在虢国。

当扁鹊到达虢国时,正赶上虢国太⼦死了。

扁鹊在询问了太⼦死亡的症状和时间后,表⽰⾃⼰可以让太⼦复活。

虢君听了报告出宫来到阙门下边迎见扁鹊,悲伤不已。

扁鹊告诉他,太⼦得的是“⼫厥”,并没有死。

扁鹊让弟⼦磨好针具,⽤针刺外三阳五会之⽳。

过了⼀会⼉,太⼦苏醒了过来。

扁鹊⼜让弟⼦运⽤能温⼊⼈体五分深浅的热敷之法,将⼋减的药剂混在⼀起煎熬,煎成后⽤来交替著热敷两胁下边,很快太⼦坐了起来。

扁鹊⼜调节了他的阴阳,只服了⼆⼗天汤药就恢复了健康,由此天下都认为扁鹊是能使死⼈复活的⼈。

《列⼦汤问》中记载了⼀次换⼼⼿术。

彼时有叫鲁公扈、赵齐婴的两个⼈有疾病,就⼀起请扁鹊治病。

扁鹊对公扈说:“你的⼼志刚强⾝体却很弱,有计谋却并不果断,齐婴你的⼼志柔弱⽽⾝体却很好,没有谋虑却过于执著。

郝万山讲伤寒论(电子稿)

郝万山讲伤寒论(电子稿)

郝万山讲伤寒论(电子稿)第01 郝万山讲伤寒论第02 讲《伤寒论》成书背景和流传第03讲《伤寒论》的内容和贡献第04讲关于六经辨证的若干问题第05讲学习《伤寒论》的方法和要求第06讲学习《伤寒论》的方法和要求第07讲太阳病提纲第08讲太阳病的分类提纲第09讲太阳病病程的时间规律第10讲太阳中风证治第11讲桂枝汤的适应证第12讲桂枝汤的禁忌证、桂枝汤的加减应用第13讲桂枝汤的加减应用(2)第14讲太阳伤寒与麻黄汤的适应证第15讲麻黄汤的适应证与禁忌证第16讲伤寒兼证(1)第17讲伤寒兼证(2)第18讲汉代的度量衡制第19讲表郁轻证、太阳蓄水证(1)第20讲太阳蓄水证(2)第21讲太阳蓄血证(1)第22讲太阳蓄血证(2)第23讲表里先后治则、虚烦证第24讲邪热壅肺证、协热下利证第25讲心阳虚证第26讲水气病第27讲脾虚证第28讲肾阳虚证第29讲阴阳两虚证第30讲结胸证第31讲结胸证(2)第32讲结胸证(3)、脏结证第33讲心下痞证(1)第34讲心下痞证(2)第35讲痞证及其类证第36讲痞证类证、火逆证、太阳病欲愈候第37讲太阳病类证、太阳病篇小结第38讲阳明病概说第39讲阳明病纲第40讲阳明热证第41讲阳明腑实证(1)第42讲阳明腑实证(2)第43讲阳明腑实证(3)、脾约证第44讲津亏便结证、下法辨证和禁例第45讲阳明湿热发黄证第46讲阳明发黄证、血热证、阳明病辨证第47讲少阳病概说第48讲少阳病纲要、小柴胡汤的适应证(1)第49讲小柴胡汤的适应证(2)第50讲小柴胡汤的适应证(3)第51讲少阳兼证(2)第52讲少阳兼证(3)第53讲热入血室证、少阳病篇小结第54讲辩太阴病证并治(1)第55讲辨太阴病证并治(2)第56讲少阴病概要、少阴病纲要第57讲少阴寒化证(1)第58讲少阴寒化证(2)第59讲少阴寒化证(3)第60讲少阴寒化证预后、少阴热化证、太少两化证第61讲少阴急下证、阴郁证、伤津动血证、少阴咽痛证第62讲少阴咽痛证(2)、少阴病篇小结、辨厥阴病证并治概说第63讲厥阴病第64讲厥阴上热下寒证(2)第65讲厥逆证第66讲辨下利、辨呕吐第67讲辨呕吐、辨预后、厥阴病篇小结第68讲辨霍乱病证并治第69讲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证并治(1)第70讲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证并治第01 讲《伤寒杂病论》的作者张仲景和曹操、刘备、华佗都是同时代的人物,这正是东汉末年。

张仲景学派与扁鹊华佗学派的对比研究

张仲景学派与扁鹊华佗学派的对比研究

张仲景学派与扁鹊华佗学派的对比研究李伯聪一、引言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今传本已析为《伤寒论》和《金遗要略》二书)。

该书几乎包括了当时临床医学的所有分支,张仲景因此而创立了一个临床医学的新学派。

卫讯。

王叔和传其学。

对于张仲景的学术思想(特别是其方剂)的来源。

西晋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序》中说:“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

”皇甫谧明确地指出张仲景的许多方剂源自伊尹《汤液》。

可是,在隋唐时期汉代的经方类着作(包括《汤液经法》在内)几乎全部失传。

所以许多古代中医名家又以《伤寒论》为“众方之祖”。

《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凡例》也说:“上古有法无方,自仲景始有法有方”,这就把《伤寒杂病论》的方剂都视为张仲景自创的新方了。

金代成无已首注《伤寒论》。

他认为《伤寒论》在学术上与《黄帝内经》是一脉相承的。

成无已没有论及《伤寒论》中的方剂是否还有更早来源的问题。

当代中医名家陆渊雷、章次公、赵锡痒、赵恩俭等认为:张仲景属于经方派而与医经派相左。

这种看法恐怕不妥。

因为在汉代。

医经是医学理论性著作的通称。

经方是临床方药或曰临床手册性著作的通称。

二者是学科领域的不同而不是学派的不同。

《汉书·艺文忘》在医经类图书中录黄帝、扁鹊、白氏的《内经》和《外经》。

这才是中医理论医字的三个不同的学派。

医史学家范行准在1962年提出张仲景是一个新学派的创始人。

而华佗属于另一个古老的学派——扁鹊学派。

他还指出:华佗年长于仲景,《伤寒杂病论》可能在华佗死后才成书;在六朝时期,社会上流行的是扁鹊学派的治伤寒之法[6]。

但范氏认为这两个学派没有什么影响关系。

这就未必正确了。

拙著《扁鹊和扁鹊学派研究》一书指出:扁鹊学派创立于春秋末年。

是中医史上的第一个学派;是战国、秦汉时期在社会上影响最大的学派;淳于意、华佗皆为扁鹊学派的医家;《难经》、《中藏经》皆为扁鹊学派的著作。

扁鹊学派既是一个理论医学学派又是一个临床医学学派。

伤寒论文的作者是张仲景,东汉末年南阳人

伤寒论文的作者是张仲景,东汉末年南阳人

伤寒论文的作者是张仲景,东汉末年南阳人
伤寒论文的作者是张仲景,东汉末年南阳人,曾任长沙郡长,又称张机,由于他生活在东汉三国时期,瘟疫经常发生,许多大人物死于瘟疫,建安的齐子走到第三位,曹植写道家家有尸的痛苦,房间有哭泣的迹象。

超过200人在南阳张民家族失去了其中的7个,医生根据流行情况撰写《伤寒论》,通过多次临床实验,发现了人体病邪之路,创立了六经辨证体系。

由于历史悠久,原著已遗失,对中医界中的六经顺序仍有争议,然而书中的经典方剂却绵延数千年,配伍严谨,药效强大,他仍然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有效工具。

《伤寒论》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千百位医家实践证明。

历史上的有名中医,没有一位是不对《伤寒论》研究的。

这也是古代名医集体公认《伤寒论》临床地位的根本原因。

一名临床合格乃至优秀的医生,如果能够真正懂这套思维体系,临床进退自如,大大减少误诊误治率(学验需要与时俱进。

华佗对仲景《伤寒杂病论》赞誉纯属附会之说

华佗对仲景《伤寒杂病论》赞誉纯属附会之说

华佗对仲景《伤寒杂病论》赞誉纯属附会之说华佗与张仲景同为汉末三国时人,年相近,道相若,但揆诸史籍,未见有二人谋面及学术上互相切磋之记载,但后世不少史籍咸谓,华佗读仲景《伤寒杂病论》而称誉曰:“此真活人书也。

”这纯属附会之说,与历史事实不符。

最早提出此说,始作俑于宋代治平年间,高保衡、孙奇、林亿等人为《金匮要略》所作的序言。

《金匮要略方论序》曰:“臣奇尝读《魏志·华佗传》云:出书一卷曰‘此书可以活人。

’每观华佗所疗病,多尚奇怪,不合圣人之经。

臣奇谓活人者,必仲景之书也。

”但孙奇仅是根据华佗诊疗方法的学术渊源作出推测,认为乃仲景之书也,并无确据,亦未作出华佗读过仲景之书的断论。

嗣后,宋大观元年朱肱承袭孙奇的说法,并将其研究《伤寒论》的著作,迳名之曰《伤寒类证活人书》。

大观五年张蒇为其书序曰:“华佗指张长沙《伤寒论》为活人书,昔人又以《金匮玉函》名之,其重于世如此。

”由此,华佗阅过仲景《伤寒论》,并誉之曰活人书,遂附会成真,人渐以为实。

如明·李濂《医史·张仲景补传》:“仲景……乃著《伤寒卒病论》十卷行于世,盖推本《素问·热论》之旨,兼演伊尹《汤液》而为之。

探赜索隐,功侔造化。

华佗读而善之,曰:此真活人书也。

”清·陆九芝《补<后汉书·张机传>》:“其书推本《素问》之旨,为诸方之祖。

华佗读而善之曰:此真活人书也。

”今人黄竹斋《医圣张仲景传》:“华佗读而喜曰:此真活人书也。

”此说并见于《襄阳府志》、《南阳县志》等方志中。

那么,华佗与仲景学术上是否有过交流和影响呢?孙奇等认为,“每观华佗所疗病,多尚奇怪,不合圣人之经。

臣奇谓活人者,必仲景之书也。

”似乎华佗之学渊源于仲景,但是,没有资料可以证明他们曾经相识,并有学术上的互相影响。

观《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书伤寒门中,华佗论伤寒之法,乃“六部传变”和用汗吐下三法治疗的学说,其认为“夫伤寒始得,一日在皮”,“二日在肤”,“三日在肌”,“四日在胸”,“五日在腹,六日入胃”。

神医华佗和“医圣”张仲景,谁的医术更高明?

神医华佗和“医圣”张仲景,谁的医术更高明?

神医华佗和“医圣”张仲景,谁的医术更高明?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动荡的时代,常年的战乱导致民不聊生,瘟疫肆虐。

但就在这乱世之中,诞生了三位中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医学家——华佗、张仲景和董奉。

这三人被后世称为“建安三神医”。

而董奉在华佗和张仲景死后才出生,与二人并无交集,所以今天主要讲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确立了“辨证论治”的中医临床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故而张仲景被后人尊为“医圣”。

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称之神医华佗称,现代多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赞誉医术高明的医生。

在民间故事中,华佗和张仲景的医术都达到了后人仰视的高度,说“惊为仙人”亦不为过,只要经二人之手的病症,大多能妙手回春,很多关于二人诊病起死回生的故事,不胜枚举,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华佗生于公元145年,卒于208年,而张仲景大约生于公元150-154年。

卒于215—219年,两人都活了六十多岁,只不过华佗要比张仲景年长5-10岁左右。

今天侃一下两位神医在一生治病救人过程中是否产生过交集?是否在医术上有过交流切磋?医术上的造诣谁更技高一筹?首先我们从时间上分析。

从时间上来讲,张仲景和华佗二人是同龄人,又都是行业内的翘楚,很有可能互相认识。

其次,我们再从地域上分析。

张仲景生于南阳涅阳县,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

而华佗的老家在安徽亳州,两人相距大概500公里,这距离如果是现在,高铁两个小时就到了。

但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马车牛车也要半月路程,想要相互走访,并非易事。

而且华佗年长张仲景十岁左右,在张仲景还在求学时期,华佗已经名动天下,常年行走江湖,行踪飘忽。

并且东汉末年诸侯割据,百姓颠沛流离,想要拜访常年不在家的华佗,恐非易事。

这么分析的话,二人应该没有见过面。

如果二人没见面交流过,那么在当时谁的名气更大?华佗最出名的当属在《三国演义》中的事迹。

华佗和张仲景

华佗和张仲景

张仲景与华佗学号201150226 姓名:庞俊锋摘要:华佗与张仲景同为我国古代著名的医生,都被誉为是神医。

虽然都是汉末名医,不过两人的生活背景,成长经历,已及行医过程都各不相同,本文通过这些环节的对比,了解他们的行医特点已及他们在行医过程中的医德。

关键词:生活背景成长经历行医1 生活背景张仲景生活在东汉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朝政腐败。

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兵祸绵延,到处都是战乱,百姓饱受战乱之灾加上疫病流行,很多人死于非命,真是“生灵涂炭,横尸遍野”,惨不忍睹。

而官府衙门不想办法解救,却在一味地争权夺势,发动战争,欺压百姓。

这使得他从小就厌恶官场,轻视仕途,怜悯百姓,萌发了学医救民的愿望。

华佗所处的时代也是东汉末年,当时朝政腐败,群雄并起,军阀混乱,再加上水灾不断,疫病流行,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华佗目睹过这些情况,因此非常痛恨作恶多端的封建豪强,十分同情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人民。

因此,他不做官,而是走上了行医之路。

他们属于同一时代,社会背景都是处于乱世,乱世的战争使得民众们都迫切需要医生的帮助解除痛苦。

这也是他们成名的一个翘板吧。

2成长经历张仲景出生在没落的官僚家庭,其父亲张宗汉是读书人,在朝廷做官。

由于家庭的特殊条件,使他从小有机会接触到许多典籍。

他也笃实好学,博览群书并且酷爱医学。

他从史书上看到扁鹊望诊齐桓公的故事,对扁鹊高超的医术非常钦佩。

“余每览越人人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从此他对医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当他10岁时拜郡张伯祖为师,张仲景跟他学医非常用心,无论是外出诊病、抄方抓药,还是上山采药、回家炮制,从不怕苦不怕累。

张伯祖非常喜欢这个学生,把自己毕生行医积累的丰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给他。

比张仲景年长的一个同乡何颙对他颇为了解,曾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

”意思是说张仲景才思过人,善思好学,聪明稳重,但是没有做官的气质和风采,不宜做官。

只要专心学医,将来一定能成为有名的医家。

伤寒论的前世今生(二)

伤寒论的前世今生(二)

伤寒论的前世今生(二)桂枝汤与五辛之禁学过《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都会接触到一张方子,乌梅白糖汤,治温病发热,效如桴鼓。

尤其是罗大伦博士推荐之后,更是广为人知。

那么,为什么《伤寒论》中没有这张方子呢?古伤寒用药分为两派,张仲景的辛甘发散派,阮河南的酸苦涌泄派。

我们现在普遍认为张仲景是与华佗齐名的名医,其实不然,最早挖掘张仲景的是晋代的王叔和,从他的《脉经》序:“华佗、王、阮、傅、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中可以看出,在王叔和眼中,华佗排第一,阮河南排第三,张仲景倒数第一名。

相较于张仲景争议不断的长沙太守之职,阮炳官至河南尹,人称阮河南,是载入历史的伤寒大家,老百姓的好医生。

从《外台秘要》中记录的一段话,可见其心怀百姓,“阮河南曰∶疗天行,凡除热解毒,无过苦醋之物,故多用苦参、青葙、艾、葶苈、苦酒、乌梅之属,此其要也……今诸疗多用辛甜姜桂人参之属,此皆贵价,难得常有”。

因为桂枝、甘草、人参、生姜等药物太贵,他常用“苦醋发汗法”,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善于用清热解毒的苦醋药来治疗热病。

其所用都是老百姓家中常见之物,如艾叶、苦参、大青叶、豆豉、乌梅、葱白(包括葱白、薤白、韭)、苦酒(就是醋)。

阮河南治疗伤寒发热,用小蒜加乌梅,加盐,显然不是我们熟知的收敛之功,与乌梅丸用药方向截然不同。

其理论依据是“酸苦涌泄为阴”,以攻邪为方向。

葛洪葛真人进一步发展了阮河南的学说,考虑到伤寒种类很多,许多医生不会辩证,他创制了伤寒简易方,葱豉汤,万一不愈,用葛根汤,升麻汤,最后实在是不发汗的用麻黄汤,与宋本伤寒一开始就用麻黄汤正好相反。

用乌梅、豆豉、葱白等简易方法治疗伤寒,虽然为《伤寒论》所不载,但因其简单易行,一直流传于民间。

一九五七年香港流感大爆发,名医陈存仁先生推荐的预防方就是大葱烧豆腐,酸辣豆腐汤。

出现鼻塞流涕,喉痒咳嗽等症状之后,葱白豆豉汤,姜葱片儿汤。

一直到痊愈之后的调理,始终在食疗层面指导用药,深受香港市民的喜爱。

华佗与仲景

华佗与仲景

华佗与仲景华佗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中医,妇孺皆知,但中医学子并无人读过华佗的书著;张仲景是中医界的“圣人”,中医学子们天天在读他的《伤寒杂病论》,但许多老百姓并不知张仲景为何许人也。

两者反差如此之大,为什么?我们或许从两人的诸方面比较中能得出答案。

(1)生活年代:华佗生活于145-208年,即东汉冲帝永熹元年至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张仲景生活于140-201年,即东汉顺帝永和五年至汉献帝建安六年,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

华佗享年63岁,张仲景享年61岁,的尽管仲景在世稍早于华佗,但他俩仍属同时代人,都在三国以前去世(三国起始于220年)。

(2)行医的地域:华佗活动在皖北、苏北和豫东,即后来的魏国地盘;仲景活动在豫西、鄂北和湘北,即后来的蜀国地盘,活动地域明显不同。

华佗活动地域东部偏北,张仲景活动地域西部偏南。

(3)医疗方法:华佗是针刺、灸法、药物、手术、麻醉、运动疗法、心理疗法、食疗法,多法并用。

张仲景主要是汤药疗法,方法比较单一。

(4)医疗特点:华佗在治疗上多法并用,以“动”为主;而张仲景在治疗中多以汤液为用,以“静”为主。

(5)行医类型:华佗属民间游医走街串巷;张仲景则是儒医坐堂。

(6)传承方式:华佗是师徒相传,有名有姓的徒弟有广陵的吴普、彭城的樊阿,后来还收了李当之;张仲景是靠著作传道,著有《伤寒杂病论》,但据传仲景也尚有弟子杜度和卫汛。

(7)个人性格:华佗是高傲自矜,视官禄如粪土,曾二度辞官;张仲景则温良入世,曾官至“长沙太守”,做医生只是他的兼职。

(8)史籍记载:晋代陈寿著《三国志》,其中就有“华佗传”,而晋以前却一直未见有关张仲景的编年体“传纪”记载。

只是到了现代,才有陕西黄竹斋的一篇《医圣张仲景传》,此“传”距仲景生活的年代已相去1700多年了。

(9)归宿:华佗尽管年长仲景两岁,但最终被曹操所害,晚年凄惨;张仲景则未听说有何坎坷,尽管活的年龄不如华佗大,但终能寿终正寝,安宿地下。

张仲景对伤寒辨证施治体系的贡献

张仲景对伤寒辨证施治体系的贡献

张仲景对伤寒辨证施治体系的贡献作者:丁树栋摘自:《第十三届国际络病学大会论文集》摘要张仲景的成就不止是对当时经验的简单总结,而是加以系统化与提高,他的工作使当时比较散乱、比较粗糙的伤寒理论及治疗经验,形成比较规范、比较完整,包括理、法、方、药相统一的辨证施治体系的伤寒学说。

从伤寒的病因病机、发展转化规律、证候诊断、治法方药各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秦汉及以前的'伤寒'概念几乎是温热病的同义语。

它在医学中所占的地位逐渐上升的,所包含的实际内容逐渐扩大,其理论系统也逐步趋向成熟。

东汉时期,伤寒的辨证施治体系达到了中医临床医学的高峰。

《伤寒杂病论》中的伤寒学说较之《内经》《难经》有了长足进展。

由于伤寒热病的猖厥流行,这使当时的医家必须重视时该病的研究。

淳于意、华佗等均有关于热病治疗的论述。

甘肃武威出土的汉代医简也记载有伤寒的病名及症状。

当时大都从外感风寒立论,治疗多行温法。

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诊籍”就明确提出“为之液汤,火齐,逐热。

一饮汗尽,再饮热去,三饮病已。

”可见此时中医临床确已使用汤药来治疗伤寒热病了,当时医家的探索与经验积累为张仲景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当然,张仲景的成就不止是对当时经验的简单总结,而是加以系统化与提高,他的工作使当时比较散乱、比较粗糙的伤寒理论及治疗经验,形成比较规范、比较完整,包括理、法、方、药相统一的辨证施治体系的伤寒学说。

从伤寒的病因病机、发展转化规律、证候诊断、治法方药各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由于《伤寒杂病论》由晋代王叔和编次,宋代林亿等校订之后,形成《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两本书。

其伤寒部分集中在我们今天所见的《伤寒论》中。

《伤寒论》中伤寒也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伤寒是对当时外感热生病的总称,包括有狭义伤寒、中风、中寒、风温、温病、奔豚、阴阳易、霍乱、痈脓等。

在六经辨证的原则下。

对每一病部提出了具体的理法方药。

《伤寒论》的学术渊源正如仲景本人所言:“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辩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简析伤寒论各个版本伤寒杂病论哪个版本好

简析伤寒论各个版本伤寒杂病论哪个版本好

简析伤寒论各个版本伤寒杂病论哪个版本好一、敦煌本伤寒论《敦煌本伤寒论》的发现,无疑地对研究和校勘《伤寒论》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这是因为《敦煌本伤寒论》的抄写年代较早.而且在一千余年中,也未再发现与《敦煌本伤寒论》相同的版本,因此可以说《敦煌本伤寒论》是一部独立的《伤寒论》版本,其价值不言而喻。

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封洞时间,多数学者考证认为在西夏时代,而他的发现距今仅一百年,且对《敦煌本伤寒论》的研究也仅仅是近五十年的事,真真研究并获得成果还是近二十年的事.因此元明清研究《伤寒论》的诸多名家均未见到《敦煌本伤寒沦》,所以研究《敦煌本伤寒论》可以澄清元明清诸多学者是似而非模糊的观点,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研究《伤寒论》较元明清学者多了一份史料,其观点又多了一份有力证据,当然论点也就较为明确了。

现将《教煌本伤寒论·辨脉法》残卷之一((S-202)与《金匮玉函经》、《注解伤寒论》、《宋本伤寒论》对照,可以发现有如下四条,是另外两者没有的。

即:①嗫嗫如吹榆英,名曰数。

②跌脉微涩,少阴反坚,微即下逆,(涩)则燥烦.少阴紧者,便即为难,汗出在头,谷气为下。

便难者,愈微溏,不令汗出,甚者遂不得便.烦逆奥鸣,上竭下虚,不得复通。

③脉虚而不吐、下、发汗,其面反有热,令色欲解,不能汗出,其身必痒。

④跌阳脉浮而微,浮则为虚,微则汗出。

二、金匮玉函经金匮著作。

八卷。

系东汉·张仲景所撰《伤寒杂病论》的古传本之一。

1066年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定,与宋本《伤寒论》同时刊行。

共内容与宋本基本相同,但体例编次不同。

其中卷一为证治总例;卷二-四为痓、湿、暍、辨脉、六经病、厥利、呕哕、霍乱、阴阳易、差后劳复等病证;卷五-六为汗、吐、下、灸刺、水等治法的“可”与“不可”及热病阴阳交并生死证;卷七-八共收载方剂115首。

作为一种较早的古传本,在校勘和研究《伤寒杂病论》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现存清刻本。

1949年后有影印本。

《金匮玉函经》就是《伤寒论》,同体而别名,是《伤寒论》的一个古本。

东汉张仲景以后没有一个医家不是靠自己经验而非自然科学治病

东汉张仲景以后没有一个医家不是靠自己经验而非自然科学治病

东汉张仲景以后没有一个医家不是靠自己经验而非自然科学治病从张仲景《伤寒论》一药之差精准靶向治疗疾病的自然科学性,可以推断出千余年流传,疗效确切,经久不衰之神奇。

<一>:治病准则:《伤寒论》16条“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267条“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二>:“脉”《内经》指皮、肉、脉、筋、骨统称为“脉”为五诊,故《脉经》以之为名,统诊全身。

“证”指疾病发作时的部位及表现出来的症状体征。

“逆”是指阴与阳、气与血不相顺接为“逆”,指症状的病变部位动、静脉血液交替运行出现异常,诊断明确后用相应的法则进行治疗。

<三>:治病依据:中药“性味”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热者寒之,寒者热之”。

<四>:“经方”一味之差治疗不同疾病示例。

1.茯苓桂枝大枣甘汤2.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3.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4.茯苓桂枝生姜甘草汤药物性味:茯苓(甘.平),桂枝(辛.温),甘草(甘.平),大枣(甘.平),白术(苦.温),五味(酸.温),生姜(辛.温)。

1.茯苓桂枝大枣甘草汤主之《伤寒论》第65条曰:“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获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症并治第八》2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伤寒论》第67条曰:“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获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则谓:“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

”3.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主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并治第十二·附方》曰:“青龙汤下已,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获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1 —
第 28 卷 第 3 期 2011 年 6 月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J. GANSU COLLEGE OF TCM
Vol. 28 No. 3 June 2011
证及不可下 证,亦 示 人 要 掌 握 下 法 时 机,不 可 乱 用 下法。
张仲景对伤寒病的治疗,一方面以六经为纲,另 一方面观 察 病 证 发 展 演 变,“观 其 脉 证,知 犯 何 逆, 随证治之 ”,既 有 原 则 性 又 有 灵 活 性。 对 于 每 一 个 具体的病证都根据其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 不同情况来决定治疗原则。如表证当汗、里证当下、 虚证用补、实证用泻、热证则清、寒证则温等,并按具 体病情随证加减用药。如太阳表证当汗,表实无汗 用麻黄汤发汗解表,表虚有汗用桂枝汤调和营卫; 阳 明病属于里证,有腑实用承气汤泻下,无腑实用白虎 汤清热,而泻下又有大、小和调胃承气汤的不同[4]。 可见张仲景治疗伤寒的法则、方药十分细密,绝非华 佗汗吐下三法中的几个药方所能概括的,他不同于 华佗那样按照伤寒病的发病日期分别使用汗吐下三 法,而是通过对患者的复杂症候进行综合分析,进而 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张仲景治疗伤寒的方法不愧 为中医辨证论治的典范。
4 结语 综上所述,华佗、张仲景对伤寒病的论治各有特
色,虽华佗对于伤寒病的认识和治疗不如张仲景全 面,但仍有不少方面足以弥补张仲景《伤寒论》之不 足。在外感热病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华佗的伤寒学 说是继《素问 · 热论》之后的第一次发展,对后世 《伤寒论》理 论 的 形 成 体 现 出 一 种 古 今 渊 源 的 学 术 继承关系。因此,在中医外感热病理论的发展史上, 华佗的伤寒学说具有一定的历史地位,值得进一步 深入研究。
本草》卷上曰: “轻可以去实,麻黄、葛根之属是也。” 3 g、防风 8 g、毛冬青 15 g、僵蚕 10 g、太子参 15 g、麦
王肯堂《证治准绳 · 幼科》曰: “脏气清灵,随拨随 冬 12 g、五味子 4 g、射干 10 g、紫菀 10 g、款冬花
应。”故江老师常用小方,用药多在 9 ~ 12 味之间。 10 g、百部 10 g,共 3 剂。配合服用咽喉饮( 院内制
然与华佗不同的是张仲景继承了阴阳学说,按 《素问·热论篇》的六经分证方法,将太阳、阳明、少 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作为辨证论治纲领。对六 经条块分解,一经一经地平列伤寒病的证候。如太 阳病的主证是发热恶寒、头项强痛,主脉是浮; 阳明 病的主证是胃家实; 少阳病的主证是口苦,咽干,目 眩; 太阴病的主证是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 少 阴病的主证是欲寐,主脉是脉微细; 厥阴病的主证是 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下之,利不止。
常用小剂量的炙麻黄 3 ~ 5 g、苏叶 5 ~ 10 g、辛夷 剂,功效为养阴清肺、利咽止痛、化痰散结) 1 瓶; 孟
6 ~ 8 g、香薷 10 ~ 12 g、苍耳子 10 ~ 12 g 以发散风 鲁司特 钠 咀 嚼 片,每 晚 1 片,服 3 d; 酮 替 芬 每 次
寒; 常选桑叶 8 ~ 10 g、菊花 8 ~ 10 g、金银花 10 g、连 1 mg,每日 2 次,服 3 d。3 剂后咳嗽大减,汗出明显
然与华佗不同的是,张仲景《伤寒论》所说的伤 寒病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6 个典型
的症候群和脉象以辨别发病所在,也可以出现越经、 直中、兼病、并病或留在一经,入脏入腑,与限于天数 为病的华佗论治伤寒的方法不同。
华佗与张仲景对伤寒的发病过程的论述各不相 同,华佗不用六经平列证候,而是按由表及里、由浅 入深、自上而下的规律描述伤寒病的发病过程,自成 体系,丰富了热病的传变学说; 而其伤寒病六日入胃 乃发斑疹的理论,足以弥补张仲景之不足,为后世温 病学家所重视。但华佗六部传变的传变方式,把发 病日数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作为临床治疗的 依据,虽然有从整体上把握伤寒病情变化的优势,但 是与临 床 实 际 难 以 完 全 相 符。相 比 之 下,张 仲 景 《伤寒论》“伤寒三四日”“阳明病二三日”等或然之 词的应用,更能切合临床实际,更符合辨证论治的精 神[2]。 3 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陈晓玲. 僵蚕致过敏反应 1 例[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
志,2000,20( 2) : 126 - 128.
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櫊
·学术探讨·
华佗与张仲景论伤寒之异同探讨
王蕴蕴1 ,王宗殿2 ,沈 斌1 ,韩金花1 ( 1. 安徽中医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8; 2. 安徽中医学院医药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
参考文献: [1]王 永 福. 华 佗 伤 寒 学 说 探 讨[J]. 安 徽 中 医 学 院 学 报,
1984,3( 1) : 28 - 30. [2]曹东义. 华佗“六部三法”伤寒学说历史意义[J]. 中华医
史杂志,2002,32( 3) : 159. [3]孙思邈. 备 急 千 金 要 方[M]. 北 京: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摘 要:从症状、发病过程、治疗方法 3 个方面比较华佗与张仲景两位医家对伤寒病论治的区别,从而有 助于系统地认识外感热病理论体系的发展过程,全面地了解华佗与张仲景伤寒学理论思想。
关键词:华佗; 张仲景; 伤寒 中图分类号:R254.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 8450(2011)03 - 0010 - 03 华佗,中医学的标志性人物。“在世华佗”“元 的学术见解。张仲景创立伤寒六经辨证体系,把伤 化重生”是老百姓对其的由衷赞美,在世人眼中华 寒的各种类型和不同病程阶段概括为太阳病、阳明 佗是一位医术高超、医技精湛的神医。华佗的活动 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 6 大症候群。每 年代大约在东汉末,同时期还有另一位医家张仲景, 个症候群又分列其主脉、主证,这样辨清主脉、主证 其著有《伤寒杂病论》,为伤寒学奠基者,后世称为 即可诊出病属何经,在此基础上再辨其属及以及传 医圣。东汉末年的这两位医学巨匠都对伤寒学说有 经途径从而定出治疗原则,这即是六经论伤寒。比 着深刻的见解。华佗独创“伤寒六部传变”和以汗 较两位医家对伤寒病的论述,不难看出两位伟大的 吐下三法治疗伤寒的学说,为我们留下了极为难得 医学家都对伤寒病的证治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发展
华佗治疗 伤 寒 的 方 法 可 以 概 括 为 汗、吐、下 三 法。他提出: 在皮“摩膏火灸”,在肤可“依法针”或 “服解肌散发汗”,在肌可“复发汗”,在胸可用吐法 或酌用针法,在腹、入胃可用下法。还提出: “发汗 法,冬及始春大寒时宜服神丹丸,亦可摩膏火灸; 若 春末及夏月始秋,此热月不宜火灸及重覆,宜服六物 青散,若崔文行度瘴散、赤散、雪煎亦善; 若无丸散及 煎 者,但 单 煮 柴 胡 数 两,伤 寒 时 行 亦 可 服 以 发 汗。”[3]这段论述不但反映了华佗因时制宜的思想, 而且对方剂的使用已有辛温、辛凉分别。神丹丸、六 物青散、度瘴散、赤散属辛温解表方,其药物组成均 含有乌头、附 子 类 药 物。 雪 煎 一 方,据《本 草 衍 义 》 记载属辛凉解表之祖方。伤寒“四日在胸”,华佗治 用吐法; 对于伤寒“胸有寒”之证,仲景亦用吐法治 之( 见《伤寒论》太阳下篇) 。华佗吐法有小豆瓜蒂 散,张 仲 景 吐 法 有 瓜 蒂 散,两 者 组 方 相 同。 华 佗 提 出: “在肤发汗不解至肌仍可‘复发汗’,但若复发汗 不解则不可再用汗法,当至四日至胸时吐解之。”[3] 而《伤寒论》太阳下篇有一条条文说: “病如桂枝证, 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坚,气上撞咽喉, 不得息者,此 胸 有 寒 也,宜 吐 之,瓜 蒂 散 方 …… ”这 条条文所述病位虽在胸,但实为伤寒表证未解内传 至胸所致,且寸脉微浮,故很像华佗所说的伤寒在肌 不解传至胸的证候,此时不可再用汗法治疗,而应用 吐法解之。由此可见,仲景用吐法治伤寒与华佗对 吐法的应用十分相似。对于下法,华佗认为使用时 必须掌握时机,不得早下,亦不得迟下。张仲景亦善 用下法,《伤寒论》中记载了许多误下以后引起的变
“华佗论治伤寒”篇中所说的伤寒症状是: 恶寒 发热,身 痛 头 疼,神 昏 谵 语,赤 者 病 势 稍 轻,五 死 一 生,黑者病势危重,十死一生。此外还论述有伤寒谵 语、伤寒发狂、伤寒结胸、伤寒发斑、伤寒中风、伤寒 食复近食积等近 30 种伤寒兼证,并对其中几种兼证 的症状表现进行描述,如“伤寒结胸者,谓热毒气结 聚于心胸也。此由病发于阳而早下热气乘虚而痞结 不散也。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是也”。用以羽翼 前述伤寒症状之不及。
翘 10 g、柴胡 8 ~ 15 g、蝉蜕 10 ~ 12 g、僵蚕 5 ~ 10 g 减少,上方去防风、百部,加五爪龙 10 g,继服 3 剂
以疏散风热。而对于发热或咽部红肿的患儿,江老 而愈。
师常常 重 用 石 膏 20 ~ 30 g、滑 石 20 g、葛 根 10 ~ 20 g、土牛膝 15 ~ 20 g、岗梅根 15 ~ 20 g 以清泄肺 热、清热解毒。
收稿日期:2011 - 01 - 03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资助项目( 2010SK260ZD) 、安徽中医学院资助项目( ZLGC) 。 作者简介:王蕴蕴( 1985 - ) ,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 中医诊断四诊客观化研究。 通讯作者:王宗殿( 1952 - ) ,男,教授,医学硕士。研究方向: 中医诊断四诊客观化研究。Tel: 13966661778
蚕、青果、木蝴蝶。遇有化脓性扁桃体炎者,可酌加 多,性情烦躁易激动,纳差,大便可,唇舌红、少苔。
鱼腥草、板蓝根、青天葵清热解毒利咽; 遇有咽中异 查体见咽红,扁桃体不大,肺部听诊无异常。诊断为
物感、痰难咳出者,加猫爪草、龙利叶化痰散结。
过敏性咳嗽,辨证为肺脾气阴两虚,肺气郁闭。治以
对于药量的轻重,江老师也很有讲究。《汤液 宣降肺 气、益 气 养 阴。处 方: 北 杏 仁 10 g、炙 麻 黄
E-mai: wzd5169167@ 163. co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