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第四五段学习教案新部编本
《荷塘月色》第四五段

朱自清
本பைடு நூலகம்课学习目标
1.品读赏析第4、5自然段,学习作者运 用语言的技巧。
2.尝试背诵第4、5自然段。
小组合作,完成下列任务
• 任务一:研读第4自然段
• 1.第4自然段描绘了哪些景物?各自有 什么特点?
• 2.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 3.给第4自然段加一个小标题
• 任务二:研读第5自然段
第五自然段:荷塘上的月色
语言特色
• 1.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 2.叠字的运用 • 3.动与静、整体与局部、点与面、远与近、
虚与实相结合
《荷塘月色》第四五段
4、5段背诵指导
• 1.第5自然段描绘了哪些景物? • 2.作者运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来描绘景
物,请找出,并说说这些动词对景物描 写的作用。 • 3.給第5自然段加一个小标题。
《荷塘月色》第四五段
第四自然段:月色下的荷塘
温馨提示:为更好地满足您的学习和使用需求,课件在下载后可以自由编辑,请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Thank you for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一、教学说明本次读写教学设计,主要以学习《荷塘月色》第四、五段为主。
二、教学目标1.品味朱自清典雅清丽、富有韵味的语言;2.学习文中通感、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对文章中优美语言的揣摩和鉴赏。
四、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本文四五段,运用所学到的修辞手法进行景物描写。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学习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归纳法七、教学过程:(一)诵读课文第四五段1.学生集体朗读;2.学生自由朗读或小组朗读。
(二)让学生用词语概括读完这两个段落之后的感受生:美师:是一种什么美?再详细概括。
生:清新、优雅、静谧、和谐、朦胧、柔和、清凉的美具体从哪里可以读出这样的美感?生:曲曲折折的荷塘……生:亭亭的舞女的裙……生: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生:放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生: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生:像笼着轻纱的梦…………(四)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美感?1.所写的景物本身很美文中所描绘的景物,如荷塘、荷花、月色、薄雾、荷叶、流水、淡云等都是柔和朦胧,又不失清新优雅的美景。
如果作者写的不是这样一片被月色笼罩的荷塘,而且一条被烈日炙烤的臭水沟,沟里都是些腐臭的死水和砖头破烂,恐怕就没有这样的美感了。
所以,这样的美景是文章给我们带来美感的基本条件。
但是,美景我们都看过不少,为什么不能把美景描绘的这么美呢?这恐怕和作者的写作有关了。
2.修饰性词语的使用师:现在,我们把文章里所有的修饰性词语(形容词、副词)去掉,然后再来朗读一遍。
你感觉和之前的阅读感受有什么不同吗?生:感觉没有之前美了,显得有些平淡而乏味。
师:对,这就是修饰词的文章中的用处,使得文章的语言更加丰富、更加有韵味。
这也是为什么同学们平的习作中,景物描写枯燥无味的原因。
所以,大家在以后的写作中用学会使用修饰词,给你们的文章增光添彩。
生:明白了。
师:现在大家把文章中的形容词找出来。
生:曲曲折折的、田田的、亭亭的、层层的、零星地、袅娜地、羞涩地、渺茫的、密密的、脉脉的、静静地、薄薄的、淡淡的、斑驳的、弯弯的、稀疏的、和谐的师:我们可以看到,朱自清选用的这些修饰词,也都是带着一种柔美和朦胧的感觉在里面。
《荷塘月色》的优秀教案设计

《荷塘月色》的优秀教案设计《荷塘月色》的优秀教案设计「篇一」教学重点:1、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
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内容与步骤:一、朗读课文2—6小节二、分析文中的景物描写。
1、课文第2小节写了什么地方的景色?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小路上的景色:小路(幽僻、寂寞)树(蓊翁郁郁)月光(淡淡的)“幽僻”、“寂寞”极言环境的寂寥,烘托人物心境的抑郁;“蓊翁郁郁”加强了浓重的夜晚气氛;“阴森森”虚写,渲染恐怖的氛围。
这些景是忧闷郁结的作者眼中之景。
写月光虽然是“淡淡的”,但却与作者此刻的感情相合,“今晚却很好”,可见作者心中淡淡的愁云。
2、课文第4小节写了什么?作者怎样写的?学生回答,老师补充:写了月下荷塘静态:叶:田田、亭亭花:零星点缀微开着的——袅娜(轻盈多姿)风打着朵的——羞涩(娇怯不语)形象过如明珠——洁白处如星星——绿叶白花色彩如美人——纤尘不染动态:花:花香,如歌声叶:凝碧的波痕:整齐而有节奏的波动3、课文第5小节写了什么景色?学生回答:写了塘上月色月光:如流水月影:如名曲作者是从几个方面写了月色?学生回答,教师补充:(1)正面:以流水作比(2)通过雾:薄薄的青雾(3)通过荷花与荷叶写月色的朦胧:像在牛乳中洗过,像笼着轻纱的梦。
(4)以树影写月色:画,浓淡适宜(5)通过光与影的和谐写月色:和谐的旋律4、讨论第6节学生自己分析,教师作适当点拨:这一节写荷塘的四周。
在这里,作者运用了绘画技巧来写荷塘的环境。
作者笔下的荷塘四周,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明暗结合,喧寂相间。
(1)四面的树(照应第2节)有远有近:杨柳最多——远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近(2)写树不忘写月色:阴阴的(3)路灯光把作者从幻想中召回,最后两句虽似写景,实则点明心境。
写树上的蝉声与水里有蛙声,由寂静到热闹,充满了生机,将荷塘和月色衬托得更加突出,并含蓄地表明作者虽完全沉醉在荷塘月色的宁静的境界中,但哀愁和苦闷还是笼罩在心头。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荷塘月色》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体悟本文写景形神兼备的特点。
2、引导学生理解景与情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2分钟)同学们,荷与月是中国传统文学中常见的两种意象,朱自清把这两种意象结合起来,为我们描绘了一片独特的风景,我们今天这节课就一起来赏析朱自清笔下的荷塘与月色之景。
(板书:荷塘月色朱自清景)二、美读(4分钟)问题:文章的题目是《荷塘月色》,那么全文集中描写荷塘与月色的是哪两段?明确:第四第五段请两位同学来配乐朗诵第四段第五段。
三、赏景(8分钟)1、问题:荷塘和月色的描写,整体上有什么特点?明确:宁静的、优美的、朦胧的、柔美的2、问题:这两段依次写了哪些景物?明确: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月色。
3、问题:请同学们找出自己喜欢的写景的句子,把你的赏析跟大家分享一下。
明确:在点评学生的赏析中,指出景物的特点,用了哪些手法等。
赏析不到位的,及时点拨。
举例如下:(1)荷叶写荷叶用了比喻,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有一种轻盈的、旋转的动态的美感。
(2)荷花在写荷花是用了拟人和博喻。
用袅娜、羞涩来形容荷花,让我们联想到它像是美丽的女子那样轻盈和娇羞的神态。
就像我们学过的一句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在写荷花时用了比喻,把荷叶比作明珠突出其明亮、比作是星星,突出其多,比作出浴的美人,表现其纯净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
(3)荷香在写荷香时用了通感,抓住了歌声特点,若有若无、断断续续的特点。
这也正是了香味的特点,只有在特别宁静的时候才能闻得到。
(4)流水在写流水时用的是拟人手法。
“脉脉”一词,好像饱含深情,实际上是写池水对荷塘的滋养与养护之情。
(5)月光月光本无形,但是把它比作流水,就有了流动的特点,泻下来,把月光从高处照满荷塘的景色写得很传神。
(6)月光借助叶子和花来写月光。
叶子和花在月光下像是梦,突出了月光的朦胧和柔和。
四、得法(10分钟)(一)以“荷叶”赏析为例,通过三个赏析的示例分析和升格后的优秀示例的分析,总结赏析景物的要领。
荷塘月色-4-6段教案

CHENLI
28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片叶子和花上。
CHENLI
29
•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
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CHENLI
30
“泻”“浮”二字的审美 情月光趣如流水一般,静静地___在这
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___ 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 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青纱的梦。
CHENLI
3
创作背景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白色恐怖笼罩中国
大地的时候。面对“这一年的变动”,朱自清觉得 是“人的意想所赶不上的”。他认为:“在旧时代 正在崩坏,新局面尚未到来的时候,衰颓与骚动使 得大家惶惶然……参加革命或反革命,不能或不愿 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一法……在 这三条路里,我将选择哪一条呢?这时朱自清思想 十分苦闷,他不满现实但又看不到出路,在中和主 义思想影响下,他感到“还是暂时超然的好。” “乐得暂时忘记,做些自己爱做的事业”(《那里 走》)。
(宋 苏轼《水调歌头》)
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CHENLI
37
作业 1、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多种比 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写 雾中柳树的抒情散文。(字数 200字以上) 2、背诵第4-6自然段!
CHENLI
38
CHENLI
21
作
者
是
如
何
描
写
荷
波
的?
CHENLI
22
叶子和花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 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CHENLI
23
作者是如何表现 荷水的?
CHENLI
《荷塘月色》朱自清教案(精选9篇)

《荷塘月色》朱自清教案《荷塘月色》朱自清教案(精选9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荷塘月色》朱自清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荷塘月色》朱自清教案篇1教学目标揣摩优美的艺术语言,赏析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理清作品的事物线索和感情线索,析文中之情,赏文中之景,披文以入情;结合具体的景物描写摹绘比喻、比拟、通感的修辞效果,同时寻踪文中的美点教学重点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了解作者对现实不满,寻求精神解脱和自由而又无法解脱的苦闷心情;通过品鉴景物的色调和情味,体会作者的喜悦和哀愁。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没进入这篇课文的学习之前,先让我们一起联想一下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荷花娇艳的盛开着,面对此等美景,我国宋代的著名诗人杨万里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而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描写同一事物却反差如此之大,这正印证了王国维先生的那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是为了抒情,抒什么样的情?抒的是作者自己的主观感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今天我们就让我们跟随朱自清先生的脚步,去看一看他给我们留下的这一篇优美的散文《荷塘月色》,看一看他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月色下的荷塘美景,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怀!二、简介作者和《荷塘月色》:1、首先给大家介绍的是本文的作者朱自清,提问:同学们对朱自清了解多少?以前我们学过他哪些文章?(要求学生各抒己见)明确: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对于他,大家应当记得他的四个令人羡慕的闪光点:(1)19岁考入北大哲学系;(2)27岁任清华大学教授;(3)毛泽东曾高度的赞扬朱自清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4)朱自清的散文秀丽朴素,独树一帜,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这源于他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对世情精细的观察和体验及朴实、忠厚、平淡、刚正的性格。
荷塘月色-4-6段教案

教学内容
荷塘月色的美景描述,包括荷 花的形态、颜色、香气以及月 光的柔美。
作者朱自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 了解其文学成就和影响。
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和效果。
教学方法
1 2
讲授法
教师讲授荷塘月色的美景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讨论法
学生分组讨论荷塘月色中的修辞手法和效果,并 进行交流。
3
练习法
学生仿写荷塘月色中的句子,运用比喻、拟人等 修辞手法。
课外拓展
推荐相关阅读材料、布置写作练习和组织 课外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和实践能
力。
课堂互动
通过提问、讨论和小组合作等形式,鼓励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他们的学习 兴趣和主动性。
评价与反思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测验、观察和反思 报告等,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价, 并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03
教学过程
导入
总结回顾
回顾前三段内容,引导学 生回忆荷塘月色的景象和 情感基调。
情境创设
通过展示荷塘月色的图片 或视频,引导学生进入课 文的情境,感受荷塘月色 的美。
提问引导
提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问 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 探究欲望。
课文讲解
重点讲解
讲解第四、五、六段中的重点词 句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
荷塘月色-4-6段教案
目录 CONTENT
• 教学目标 • 教学内容 • 教学过程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评价与反馈 • 教案总结
0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荷塘月色的基本 知识,如荷花、荷叶、 荷茎等形态特征和生 长环境。
了解朱自清的生平和 写作背景,理解荷塘 月色所表达的思想情 感。
荷塘月色经典教案(优秀6篇)

荷塘月色经典教案(优秀6篇)优质课《荷塘月色》教案设计篇一《荷塘月色》教学课例【教学思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
我多次公开执教这篇课文,我很清楚这篇经典之经典的课文的分量。
以往几次的教学都是把景物描写作为教学重点,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景物描写的手法和技巧,进而学会能够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我在课堂上,重点讲解4、5、6三小节,之后也引领学生探讨相关的情景交融的问题,但总觉得学生与文本、教者、作者之间存在隔膜,究其原因是学生对作者心理状态的把握还不够准确到位。
因而此次教学中我调整了教学思路,将文本教学与专题教学相结合,针对写景散文的特点,明确《荷塘月色》的学习目标为:(一)体味作者独有的内心情怀,理解感情是散文的灵魂;(二)欣赏荷塘月色的唯美画面,掌握写景的方法和技巧;(三)揣摩朴素典雅的诗味语言,感悟文字拥有的无限魅力。
三个目标计划在两课时内解决,一课时整体感知课文,重点学习前三小节,落实目标(一)的学习,穿插感悟目标(三)中“朴素”的语言风格;第二课时重在落实目标(二),并将目标(三)的学习与目标(二)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此案例是一课时。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思考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寻求将文本教学与学生的情感教育以及能力培养完美结合。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
明确学习目标师:同学们是否注意到必修二专题四的标题与前三个专题的标题在分类标准上有所不同?(学生讨论)师:专题一“珍爱生命”,专题二“和平的祈祷”,专题三“历史的回声”,这三个专题均有一个统一的话题,一个明确的中心,每个专题下分设的若干模块则是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专题的内涵,而专题四“慢慢走,欣赏啊”则是侧重于从学习方法的角度思考分类。
师:在本专题里我们将要“欣赏”的课文有哪些呢?一起来了解一下专题四的文章(引领学生翻阅目录以及课文)。
我们将要欣赏的文体有散文和小说,散文有《荷塘月色》《听听那冷雨》《金岳霖先生》《亡人逸事》,小说有《祝福》《边城》(节选)、《林黛玉进贾府》。
原创荷塘月色第四段教案设计

原创荷塘月色第四段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理解并运用本文段的主要语法结构和词汇;2.读懂并理解本文段的主要内容;3.增强对景物描写的感受和理解;4.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掌握本文段的主要语法结构;2.理解本文段的词汇和句子;3.培养对景物描写的感受和理解。
难点1.理解本文段的主要意思;2.运用所学语法结构进行语言表达。
三、教学准备1.教材:《荷塘月色》第四段;2.教具:黑板、课件。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1.进行课堂点名和简单的问候;2.引入新课主题:荷塘月色。
步骤二:预读课文段落1.让学生预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你们在荷塘边看到了什么?–作者对于月亮的描写有什么特点?2.随机抽取几位学生回答问题。
步骤三:讲解词汇和句子1.分析第四段词汇和句子的意义和用法;2.强调重点单词和短语的发音和拼写;3.通过示意图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词汇和句子的意思。
步骤四:阅读理解与分析1.将第四段分成若干小节,指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并理解课文;2.反复强调阅读技巧,如标记关键词、圈画生词等;3.逐段解读课文,让学生借助课堂讨论的方式一起解决问题。
步骤五:语言运用练习1.以第四段为基础,设计一些语言运用练习,包括填空、改错、翻译等;2.分组让学生互相检查答案,并展示自己的答案;3.师生共同讨论,并纠正错误。
步骤六: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1.对学生本节课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2.鼓励学生多读背诵课文段落,加深对词汇和句子的理解和记忆;3.布置以第四段为材料,写一篇短文的作业。
五、板书设计原创荷塘月色第四段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理解并运用本文段的主要语法结构和词汇;- 读懂并理解本文段的主要内容;- 增强对景物描写的感受和理解;-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本文段的主要语法结构;- 理解本文段的词汇和句子;- 培养对景物描写的感受和理解。
《荷塘月色》教案模板五篇

《荷塘月色》教案模板五篇第一篇:《荷塘月色》教案模板《荷塘月色》教案模板汇编6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荷塘月色》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荷塘月色》教案篇1一、导入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荷塘月色图,提问:请两位学生谈他们印象中的荷塘景色。
教师引入:我们学习散文重在鉴赏品味语言,理解散文的意境。
有人把朱自清先生的写景文称为“白话美术文”,这体现了他散文的什么特点?点拨:绘画美。
第4、5、6节体现了这个特点。
现在我们不妨把作者手中的笔看作是摄影机的镜头,看看他是从哪些角度来给荷塘拍照的?二、自主合作探究1.语言鉴赏:(1)朗读第4、5、6节,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安排镜头的?第4节:远→近,上→下,静→动;第5节:上→下,正面→侧面;第6节:外→内,远→近→远。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引导学生细心品味这三段文字,发挥想象力,把“文字看出一幅画来”(叶圣陶语),让学生说出感受最深的语句并作欣赏分析。
学生自由发言,畅谈自己的感受,要结合具体的句子谈。
师生共同探讨:整个画面景色素淡静谧和谐,有一种朦胧之美,明确是借景抒情,“宁静”之外境,显“颇不宁静”之内心;受用“宁静”之喜悦,向往自由之人生。
教师明确:作者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带给人多重的审美感受。
一是“通感”,二是“比拟”,三是叠音词,并结合课文中的例子向学生说明。
(3)让学生反复朗读背诵,充分体会文辞的优美。
2.文学层面鉴赏让学生背诵自己知道的有关描写荷花的名句,联系古代文人如李白、周敦颐、杨万里等人的咏荷诗文,明确荷花在文人笔下一直是高洁人格的象征,体会作者笔下荷花寄寓之意,体会荷月之美景与作者之品格的相通处。
三、探究:1.交流活动:根据你的理解为荷塘月色的画面配上适合情境的乐曲,并且轮流上台配乐朗诵4、5、6节,表达作者所要表达《荷塘月色》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1、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二、教学重点1、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2、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精选15篇)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精选1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文档、教学教案、企业文案、求职面试、实习范文、法律文书、演讲发言、范文模板、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job reports, work reports, resignation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es, lesson plan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荷塘月色》教学设计(精选15篇)导语导语荷花清曹寅一片秋云一点霞,十分荷叶五分花。
《荷塘月色》第四五段学习教案

《荷塘月色》第1课时:了解写作背景、作家作品、理清生字词《荷塘月色》第2课时:疏通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明、暗两条写作线索和作者的情感变化基调。
《荷塘月色》第3课时:赏析重点段落4、5自然段,品味语言,学习写作技巧。
《荷塘月色》第3课时教学设计(简案)教学目标:1.赏析第4、5自然段,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使用语言的技巧。
2.指导背诵4、5自然段。
教学重点:1.学习通感的修辞手法2.学习作者使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难点:3.学习作者使用语言的技巧。
1.指导背诵4、5自然段。
教学方法:阅读讲解、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具:电脑、微课视频、ppt课件教学准备:1.制作微课视频2.制作教学用ppt;3.根据班级人数(38人),将全班分成6组,由组长实行分工。
4.制作任务卡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旧知二、分组,抽取学习任务任务一:研读第4自然段1.第4自然段描绘了哪些景物?各自有什么特点?2.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给第4自然段加一个小标题任务二:研读第5自然段1.第5自然段描绘了哪些景物?2.作者使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来描绘景物,请找出这些动词,并说说这些动词对景物描写的作用。
3.給第5自然段加一个小标题。
三、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四、小组展示学习成果依据时间,抽取几个小组到讲台上展示本组学习成果。
五、老师订正、归纳、小结知识点。
任务一:第4自然段(月色下的荷塘)任务二:第5自然段(荷塘上的月色)六、老师和学生分别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七、背诵指导1.学生自己揣摩背诵方法2.老师提示背诵方法八、学生揣摩、背诵九、作业:1.背诵第4/5自然段2.按照本节课的方法,自学第6自然段,整理学习成果,下节课分享。
《荷塘月色》经典教案(通用11篇)

《荷塘月色》经典教案《荷塘月色》经典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荷塘月色》经典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荷塘月色》经典教案篇1【教学目标】1、把握作者情感的发展变化,了解作者不满黑暗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鉴赏散文的相关知识。
2、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3、(美点寻踪)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文章的美。
理清游踪。
4、引导学生体味第四段的语言美、画面美。
【教学过程】一、导入1、本单元学习散文。
散文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写景散文、哲理散文。
她就像一壶清茶,在炎热的夏季带给我们清凉的慰藉;在深秋的寒气中送来舒心的温暖。
散文重在抒情,但情有独钟,情有所系。
《文心雕龙》说:“人禀七情,应物而动。
物色三动,心亦摇焉。
”眼前的物象唤醒记忆中的表象,情感体验也一同苏醒,于是心物感应,情景相生,触景生情,缘情造景。
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郁达夫在论及现代散文时说:“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也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
”由此可见要热爱生活,用心体验生活就能写出好文章。
写景是为了抒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2、我们今天要心仪怎样一段感情、怎样一幅美景呢?请看画面,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
面对此等美景,杨万里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写出了荷花的艳丽的色彩。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写出了荷花的动态。
14-2《荷塘月色》教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造荷月之境,写宁静之心——《荷塘月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体会第4、5段中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2.通过诵读,领略荷塘与月色相融合的意境之美,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掌握比喻、通感、拟人等“造境写心”的技巧。
3.掌握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通过诵读,领略荷塘与月色相融合的意境之美,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掌握比喻、通感、拟人等景物描写的技巧;掌握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荷与月的融合将会为我们营造出一种怎样美妙的意境呢?让我们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
(二)把握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1.作者为何要欣赏“荷塘月色”?明确: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2.作者在欣赏荷塘月色的美景之时有没有摆脱内心的“不宁静”呢?请从文本中找出依据。
明确:摆脱了。
从第4、5段中写到“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塘月色好了”“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可以看出朱自清已经从“颇不宁静”到去踱小路想要去“寻找宁静”,之后在荷塘月色的美景中“暂时得到了宁静”。
3.概括此时作者的心情:“淡淡的喜悦”。
(三)朗读文本,领略荷塘与月色相融合的意境之美,把握“造境写心”的方法1、第四第五段主要写的是什么呢?明确: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
学习活动一:请在第4段中从修辞的角度找出你最喜欢的描写荷塘的句子,并说出原因。
明确:①叠词作用:将景物立体浮现,同时舒缓语气,富有音律美,轻声的语调与宁静的环境相照应②“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化静为动,富有动态美。
③“袅娜的开着”“羞涩的打着朵儿”,拟人,前者体态柔美,后者是情态娇羞。
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比喻。
【分析“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特点】补充:“多个喻体一个本体的修辞叫“博喻”,它可以多方面表现事物的特征。
⑤“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用了通感的修辞,此处将嗅觉转化为听觉,缕缕清香和渺茫歌声的相通之处在于断断续续,若有若无,获得双重美感。
荷塘月色语文教案(5篇)

荷塘月色语文教案(5篇)荷塘月色语文教案(5篇)教案中应规定相应的评价方式和指标,用于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评价方式可以包括课堂观察、作业评定、口头表达、阅读理解、写作等多个方面,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教学效果。
下面给大家分享荷塘月色语文教案,欢迎阅读!荷塘月色语文教案(篇1)[教学目标]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2、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品味精练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
[教学重点]1、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关于描写荷花的古诗文名句1、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2、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阅读提示(1)配乐朗读或自由朗读。
(2)给文章每个段落标号,找出文中表现作者心情的语句。
(3)抓住关键词语,理出作者游踪,探究作者情感路线。
2、分析结构教师启发指导:从作者行踪变化看,让学生概括每段内容。
观荷缘起:第1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
(心境:“颇不宁静”)去荷塘:第2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
(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观荷塘:第4段:月色下的荷塘。
第5段:河塘上的月色。
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离荷塘:第7、8、9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三、文本研习问题1: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夜深人静之时本应好好休息了,但许多事情剪不断,理还乱,就想到去荷塘散步,以此来排遣内心的烦恼!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它就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问题2:为排遣不宁静,作者散步的游踪是怎样的?游踪:家——小路——荷塘——家问题3:一夜畅游,朱自清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吗?学生可能回答“找到”或者“没有找到”到底找到没有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作者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荷塘月色第四段教案设计

荷塘月色第四段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理解并分析小说《荷塘月色》第四段的情节和主题;•掌握描述与描写的方式和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重点•分析小说《荷塘月色》第四段的情节和主题;•掌握描述与描写的方式和技巧。
3. 教学难点•分析小说《荷塘月色》第四段的情节和主题。
4. 教学准备•小说《荷塘月色》原文;•板书:描述与描写的方式和技巧;•教学课件或投影仪。
5.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互动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月光和夜晚的感知,引入课堂话题。
步骤二:预读(5分钟)•提醒学生关注作者所描写的背景和环境;•给学生几分钟时间预读《荷塘月色》第四段,了解大致情节。
步骤三:阅读和理解(20分钟)•学生阅读《荷塘月色》第四段,注意分析故事发展及环境描写等要素;•学生个体或小组讨论方式,理解并解读文中的语言、人物形象、情节安排等重要元素。
步骤四:集体讨论(10分钟)•学生回答导读问题,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老师引导学生展开集体讨论,就文中的情节、环境、人物进行深入探究,引导学生来分析故事中的主题。
步骤五:学习笔记(10分钟)•学生总结和归纳本次课程内容,完成学习笔记;•老师可以提供模板,协助学生整理笔记。
步骤六:写作训练(20分钟)•学生以《荷塘月色》第四段为素材,展开写作训练;•要求学生运用描述与描写的方式和技巧,编写一个短篇小故事;•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造自己的情节和主题。
步骤七:展示与分享(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故事;•学生互相评价和提出建议,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步骤八:课堂总结(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回答课堂的问题,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6. 课后作业•继续发挥创造力,修改自己的小故事;•继续阅读小说《荷塘月色》,思考和分析其他段落。
以上为《荷塘月色第四段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帮助您进行教学。
14.2《荷塘月色》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

《神秘园之歌》
视频朗诵《荷塘月色》
明确:选择配乐应舒缓唯美,因为文章抒发的感情是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
分析:找出文中表示情感变化的句子。
①心里颇不宁静
②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
③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④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⑤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⑥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问题二:这个宁静和自由只是暂时的,从哪里看出来?作者为什么联想到《采莲赋》和《西洲曲》?
明确:1.得宁静后又失去宁静(分析关键句子: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2.①以采莲的热闹衬托自己的孤寂。
②触景生情,表现作者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关键句: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③因回忆而勾起了乡思,含蓄地揭示了“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所在。深切而微妙地反映了作者万分苦恼的心情。
(资料补充:我的南方/我的南方/哪儿是山乡水乡/哪儿是醉乡梦乡/五年来的彷徨/羽毛般地飞扬——《我的南方》朱自清)
问题三: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由眼前景色想到了采莲的事情和《采莲赋》《西洲曲》,他是如何完成“时空穿越”的?请结合课文简要分析。
明确:①看到荷花,闻到荷香,由视觉和味觉打开记忆阀门,想到了之前采莲的事情。
任务活动五:仿写,学会迁移运用
在记者问答结束后,同学们深刻感悟到,人们生活在自然之中,而大自然也深深融入到人类的精神世界,成为人类心灵的寄托。史铁生笔下的地坛是作者慰藉自己灵魂的“精神家园”,是作者追求的“另一个世界”。陶渊明诗中的“东篱”“南山”是他对抗现实的另一个世界,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树一菩提,一叶一如来,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精神世界,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荷塘月色”。很多同学仿照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向大家推荐他们的心灵栖息地,推荐他们的“另一个世界”。如果你是清华大学的学生,请你也给大家写一段推荐文字吧。(300字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荷塘月色》第1课时:了解写作背景、作家作品、理清生字词
《荷塘月色》第2课时:疏通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明、暗两条写作线索和作者的情感变化基调。
《荷塘月色》第3课时:赏析重点段落4、5自然段,品味语言,学习写作技巧。
《荷塘月色》第3课时教学设计(简案)教学目标:
1.赏析第4、5自然段,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2.指导背诵4、5自然段。
教学重点:
1.学习通感的修辞手法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难点:
3.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1.指导背诵4、5自然段。
教学方法:阅读讲解、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教具:电脑、微课视频、ppt课件
教学准备:
1.制作微课视频
2.制作教学用ppt;
3.根据班级人数(38人),将全班分成6组,由组长进行分工。
4.制作任务卡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旧知
二、分组,抽取学习任务
任务一:研读第4自然段
1.第4自然段描绘了哪些景物?各自有什么特点?
2.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给第4自然段加一个小标题
任务二:研读第5自然段
1.第5自然段描绘了哪些景物?
2.作者运用了一些传神的动词来描绘景物,请找出这些动词,并说说这些动词对景物描写的作用。
3.給第5自然段加一个小标题。
三、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
四、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依据时间,抽取几个小组到讲台上展示本组学习成果。
五、老师订正、归纳、小结知识点。
任务一:第4自然段(月色下的荷塘)
任务二:第5自然段(荷塘上的月色)
六、老师和学生分别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七、背诵指导
1.学生自己揣摩背诵方法
2.老师提示背诵方法
八、学生揣摩、背诵
九、作业:
1.背诵第4/5自然段
2.按照本节课的方法,自学第6自然段,整理学习成果,下节课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