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魏晋南北朝辞赋研究述论
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综述.(1)
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综述.(1)据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索引粗略统计,1996——1997年发表的有关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的约有670篇左右,涉及了诗赋、散文、小说、文论等各个方面。
兹择要予以概述。
一、总论这两年发表从宏观角度研究该时期文学的论文约35篇。
钱志熙《论中古文学生命主题的盛衰之变及其社会意识背景》论述了中古各时期社会意识中生命观念的交替变化对文学中生命主题的影响,认为中古汉魏六朝时代经历了三种文化类型,即两汉型、魏晋型和南朝型。
由两汉社会的以非理性生命观为主流倾向转为魏晋社会的以理性生命观为主流的倾向,促使了个体生命意识的自觉,引发体验自身生命境界的矛盾和激情,使魏晋成为“浓于生命色彩的一个时代”。
南朝时,佛教的非理性生命思想全面地被释放出来,并被文人群体普遍接受之后,魏晋式的生命情结被解开,文学中的生命情调因而淡化,甚至消失。
〔1〕傅刚《论汉魏六朝文体辨析观念的产生与发展》梳理了从汉到南朝文体辨析的历史发展,认为文体辨析的学术渊源出自《七略》、《汉志》,汉人已有文体辨析的意识,魏晋时期文体辨析更为明晰而自觉了,南朝时期对纯文学文体辨析的认识更加深刻,更接受了文学的本质。
〔2〕何新文《从〈诗赋略〉到〈文集录〉——论两汉魏晋南北朝目录的发展》,论述此期古代文学目录形成、发展状况,指出文学目录形式多样,成就突出,是综合性图书目录中的主要形式〔3〕“文学的自觉”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中长期讨论的一个话题,此期围绕该论题发表了一组文章。
张少康《论文学的独立和自觉非自魏晋始》不同意鲁迅的看法,认为从文学观念的发展演进、专业文人创作的出现和专业文人队伍的形成,多种文学体裁在汉代的发展和成熟,汉代文学理论批评发展的特点等方面看,文学的独立和自觉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它从战国后期开始初露端倪,到西汉中期已经相当明确。
〔4〕刘晟、〔韩〕金良美也撰文对“魏初文学自觉”说提出质疑,认为鲁迅的论说不足为据,张少康的看法也不确切,争论文学的自觉始于何时亦大可不必,“对中国文学史、文学批评史的描述应回到体的范畴上进行”。
魏末晋初辞赋研究
魏末晋初辞赋研究魏末晋初时期赋作虽然不及汉赋数量众多,但是也创作了诸多佳作。
此时期,辞赋创作以张华、傅玄、成公绥和孙楚等为代表作家,他们的赋作体现了当时辞赋创作的主要特点。
四位作家共创作了一百多篇赋作,这些赋作又以咏物赋为主。
此四位作家的赋作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在赋作的内容、思想和创作艺术上都有所创新。
本篇论文以他们创作的赋作为分析主体,通过分类研究他们的赋作,总结魏末晋初赋作创作的艺术特点和他们的创新。
本文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四家的赋作进行分类。
现在对于辞赋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对汉赋的研究,而对魏晋时期赋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陆机、潘岳等人的身上,对于魏末晋初时期的赋作研究较少,但是魏末晋初时期,辞赋的创作同样有所发展,同样出现了诸多佳作。
此四位赋家生活于魏晋之际,是魏末晋初时期辞赋创作的主要作家,总结他们创作的赋作,根据他们赋作的题材,将这些赋作分类,包括:植物赋、动物赋、自然天象赋、音乐杂技赋、生活器物赋、都邑赋和登览言情诸赋,本篇论文按照辞赋分类,对各类别的赋作进行分析,总结赋作的创作特点。
第二部分,分类研究魏末晋初时期赋作的创作特点。
此时期赋作创作的题材拓展,生活中和自然界中的诸多事物都出现在赋作中,赋作家的视野拓展,以新的事物为题,创作辞赋,如天地、宜男花、桑葚等都首次出现在赋作中。
他们创作的辞赋作也体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作家对赋作的主体描述更加的精细,他们观察细致,表述精准,创作艺术得到很大发展。
魏末晋初时期,社会思想多元化,体现在赋作中,既有体现儒家思想的作品,同时有表现玄学思想的作品。
赋作的多元化特点同时表现在有些赋作是作者的客观叙述,同时也有作品体现出作者的思想情感。
第三部分,四家的诗赋比较。
一代有一代之代表文学形式,魏末晋初时期,作家诗赋兼擅,他们的诗赋创作相互影响,体现在创作内容的同步并行和互为消长,相比于辞赋以咏物赋作为主,诗歌中呈现出更多的作家政治情感,作者事功的思想表现的更突出。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诗赋、骈文与散文
四,南北朝辞赋的创作情况 赋体的主要特点是"体物言志" 赋体的主要特点是"体物言志",讲究文采,韵 散相间,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汉以后,赋或向骈文方向发展,或进一步散文 化.接近于散文的为文赋,接近于骈文的为骈赋. 南北朝辞赋大多呈现出骈体化的趋向.宋代有 鲍照的《芜城赋》;齐,梁时代有江淹的《恨赋》 鲍照的《芜城赋》;齐,梁时代有江淹的《恨赋》 和《别赋》,庾信的《小园赋》和《哀江南赋》. 别赋》,庾信的《小园赋》 哀江南赋》
郦道元从少年时代起就爱好游览.他跟随 父亲在青州时候,曾经和友人游遍山东. 做官以后,到过许多地方,每到一个地方, 都要游览当地名胜古迹,留心勘察水流地 势,探溯源头,并且在余暇时间阅读了大 量地理方面的著作,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地 理学知识.他一生对我国的自然,地理作 了大量的调查,考证和研究工作,并且撰 写了地理巨著——《水经注》 写了地理巨著——《水经注》,为我国古 代的地理科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五,诗体赋与写景文
诗体赋是齐梁文章新变的成果,这是对赋 的抒情化或诗化的进一步尝试.如沈约 《愍衰草赋》. 愍衰草赋》 还有一些作家将五言与七言诗句式错杂地 用于赋体,如萧悫《春赋》 用于赋体,如萧悫《春赋》.其后庾信的 同题赋运用得更为娴熟. 写景文的成就也引人注目.如丘迟《 写景文的成就也引人注目.如丘迟《与陈 伯之书》,吴均《与宋元思书》 伯之书》,吴均《与宋元思书》,陶弘景 的《答谢中书书》. 答谢中书书》
郦道元认为,应该在对现有地理情况的考 察的基础上,印证古籍,然后把经常变化 的地理面貌尽量详细,准确地记载下来.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郦道元决心为《水经》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郦道元决心为《水经》 作注. 郦道元在给《水经》 郦道元在给《水经》作注过程中,十分注 重实地考察和调查研究,同时还博览了大 量前人著作,查看了不少精详细的地图. 据统计,郦道元写《水经注》 据统计,郦道元写《水经注》一共参阅了 四百三十七种书籍.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 郦道元终于完成了他的《水经注》 郦道元终于完成了他的《水经注》这一名 著.
魏晋南北朝论文:魏晋南北朝言志赋研究
魏晋南北朝论文:魏晋南北朝言志赋研究【中文摘要】诗言志,赋亦言志。
言志赋是中国古代赋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出现在东汉中后期。
崔篆的《慰志赋》被认为是言志赋的开端之作,继此之后,涌现出了一批作家,形成了赋的创作的新潮流。
至建安与魏晋时期,伴随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和儒家载道讽谏的正统文学观念对文学创作的束缚逐渐松弛,楚骚美学思想趁机扩大了影响,从而迎来了抒情写志赋的繁荣。
这些言志赋在题材内容、写作手法等方面,在继承了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在赋史上留下了许多久负盛名的言志之作。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内的赋学研究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对言志赋的专门研究不是很多,只是在赋学著作中作为一个章节,对某些作家的具体作品进行简单的分析,不够全面。
本文拟从多个角度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言志赋进行全面的考察和进一步的分析,略尽绵薄。
本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本论文的绪论部分,首先阐述了选择探究言志赋的主要和选题的意义所在,回顾了言志赋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其次简要介绍了魏晋南北朝赋在辞赋史上的地位。
第一章言志赋界说。
第一节阐述个人对言志赋范畴的理解与定位,以明确本论文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主要从文学继承的惯性作用和当时的政治环境,以及古代知识分子心中秉承的人生价值观念三个方面详细地分析言志赋兴起并不断发展的原因。
第二章魏晋南北朝言志赋创作概况。
第一节从宏观的角度对魏晋南北朝的言志赋情况进行了大致地勾勒。
第二节把魏晋南北朝的言志赋一一罗列出来,并在具体的篇章取舍方面进行自己的阐述,给出具体的理由,最终确定为言志赋的篇目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一目了然。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言志赋的分类。
这部分是本篇论文的核心,对六朝言志赋进行了类析。
首先,从大的方面将魏晋南北朝的言志赋分为壮志难酬的悲叹和建功报国的心声;其次,又将壮志难酬的悲叹以表现的手法的不同又细分为六个方面,在这一章中,托物言志的部分是本节的重点。
将建功报国的心声也从内容上细分为三个方面,以便在掌握具体作品中作家的思想和创作中表现出的某些特征。
第六章魏晋南北朝辞赋(简)
法 蓉交出接渌波的。惆秾怅纤哀得怨衷,,格修调短高合雅度,。感肩情若真削切成,,具腰有
❖较 如一高约、的素建。审安延美、颈价正秀值始项。,时对皓期神质的女呈辞容露赋貌,、芳情泽态无的加刻,画铅非华常
细 弗(致御一生。)云动王髻,粲峨前的峨所《,未登修有楼眉。赋联如》娟开。头丹一唇节外:朗,皓齿内 鲜(。二明)眸曹善植睐的,《辅洛靥神承赋权》。環姿艳逸,仪静体闲。 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 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 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
接归(着不一抒得)写创的王对作忧粲故缘思的乡起联《的系登思起楼念来赋之,》情揭,示把了眼当前时之南景北与欲 “壅隔内”容的政治背景。
最后进一步抒发时难未平、壮怀莫展的感慨。
《登楼赋》篇幅短小,语言精美,多用骈句, 写景与抒情结合紧密,是魏晋时期辞赋转变 阶段中的代表作之一。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耀秋菊,华茂春
南朝刘宋时期的辞赋同整个文坛一样,风气发生了
明显的变化第,即三变节平淡南为绮朝丽辞,赋变典雅为新奇,
语不单行、文益藻绘,色彩更为浓丽。
杰❖出一的、辞刘赋宋有时鲍期照的、辞谢赋惠连、谢庄
鲍(照一赋)今鲍存照十的篇《,芜《城芜赋城》赋》是其最负盛名的代表 作。
《芜城赋》是一篇慨叹历史兴衰变化的吊古之作。 芜城指广陵(今扬州),广陵在西汉时已成为繁 华都市。到刘宋时,连遭破坏。鲍照大约于大明 四年至广陵,见其荒凉破败,乃作此赋以抒发其 今昔盛衰之感,故以“芜城”命篇。
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综述
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综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时代背景,同时也成为了后世文学的重要遗产。
本文将从文学流派、代表作品和影响等方面,综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研究现状。
文学流派1.乐府文学乐府文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个重要流派。
这个时期的社会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许多人们对政治的失望和对劳动的困苦都反映在了这个流派的作品中。
乐府诗往往能够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对现实痛苦的抱怨表达得淋漓尽致。
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
2.洛阳派洛阳派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另一种文学流派。
此流派名字源自洛阳这个都市,而这个都市正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
洛阳派的作品往往以艳丽的文学风格和瞬息万变的表现手法,深刻陈述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这个流派的代表作品是《陶渊明集》和《王右丞相号》。
3.神仙学派神仙学派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
这个流派的代表作品常常描绘神仙们的生活、行为和情感等方面,可以说它们是一种神话创作的延伸和发展。
这个流派的作品往往给人一种神秘和仙境般的感觉。
其中最为代表的作品是《庄子》和《南华经》。
代表作品1.《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描绘中国古代地理、人物、神话、神仙、神话生物等的传说著作。
它的现代版本分为《海外三千里》、《大荒北经》、《大荒南经》、《中山经》四卷。
这部作品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和神秘文化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地理、历史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2.《荀子》《荀子》是中国道家哲学著作之一,它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荀子和荀况合著而成。
这部著作以道家的思想为基础,主张“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荀子》的影响可以追溯到宋朝以前的各个朝代,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3.《文选》《文选》是一部集中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文学作品的选集,由南朝宋时期的裴度编纂。
这部作品涉及到文学、历史、哲学等多个领域,包括散文、诗歌、演讲、书信、碑铭等文学形式。
7魏晋南北朝辞赋
赋体文——赋向其他文体伸展。 赋向其他文体伸展。 赋体文 赋向其他文体伸展
如阮籍《大人现实传》 孔稚圭《北山移文》 如阮籍《大人现实传》、孔稚圭《北山移文》 ;
杂言诗赋体——情韵与结构都以五、七言以及四言 情韵与结构都以五、 杂言诗赋体 情韵与结构都以五 为主体的诗体赋。 为主体的诗体赋。
如萧纲《对烛赋》 庾信《春赋》 如萧纲《对烛赋》、庾信《春赋》。
魏晋南北朝辞赋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辞赋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辞赋作家与作品
第二节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辞赋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辞赋,它是继汉以后又一个辞赋创 魏晋南北朝辞赋, 作繁荣时期, 作繁荣时期,它在汉代辞赋的基础上有新的变化和 发展: 发展: 题材内容更加广泛——抒情言志、体物两类均 题材内容更加广泛 抒情言志、体物两类均 抒情言志 有扩展,出现大量抒情与咏物小赋; 有扩展,出现大量抒情与咏物小赋; 赋体呈现多姿面貌——骈赋正式形成、短赋发 赋体呈现多姿面貌 骈赋正式形成 骈赋正式形成、短赋发 赋体文大量增加 杂言诗赋体出现。 大量增加、 诗赋体出现 展、赋体文大量增加、杂言诗赋体出现。
作品选析: I、《登楼赋》 作品选析: 、 登楼赋》 II、《芜城赋》 、 芜城赋》 阅读作品: 阅读作品:
I.《洛神赋》(曹植);II.《秋兴赋》(潘岳); . 洛神赋》 曹植) 《秋兴赋》 潘岳) III.《闲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陶渊明);Ⅳ.《别赋》(江淹); 《闲情赋》 陶渊明) 《别赋》 江淹) Ⅴ.《小园赋》(庾信) 《小园赋》 庾信)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辞赋作家与作品
代表作家与代表作品: 代表作家与代表作品:
曹植《 魏晋——曹植《洛神赋》、王粲《登楼赋》、祢衡《鹦鹉 魏晋 曹植 洛神赋》 王粲《登楼赋》 祢衡《 向秀《思旧赋》 潘岳《秋兴赋》 左思《三都赋》 赋》、向秀《思旧赋》、潘岳《秋兴赋》、左思《三都赋》、 陆机《文赋》 郭璞《江赋》 陶渊明《闲情赋》 陆机《文赋》、郭璞《江赋》、陶渊明《闲情赋》、孙绰 游天台山赋》 《游天台山赋》。 南北朝——鲍照《芜城赋》、谢惠连《雪赋》、谢庄《月 鲍照《芜城赋》 谢惠连《雪赋》 谢庄《 南北朝 鲍照 江淹《恨赋》《别赋》 萧绎《采莲赋》 庾信《 》《别赋 赋》、江淹《恨赋》《别赋》、萧绎《采莲赋》、庾信《哀 江南赋》《小园赋》 》《小园赋 江南赋》《小园赋》等。
从曹植《洛神赋》看辞赋在魏晋南北朝的演进之路
从曹植《洛神赋》看辞赋在魏晋南北朝的演进之路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动荡的时代,这一时期的文学,在文学史上并不是“显学”,往往被看作是为唐诗的出现做着各种准备而已。
然而事实上,六朝三百六十年的时间里,孕育着无限的创造力,文学的发展异彩纷呈,在很多方面甚至是空前绝后的。
在辞赋上,六朝文坛诗赋并存,相互影响,走向诗赋合流,又有各自发展的轨迹。
曹植最擅长辞赋和诗两种文体,写作辞赋的数量在六朝数一数二。
才高自负的谢灵运曾不惜赞美地评价曹植说,“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
《洛神赋》是曹值晚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千古传唱的辞赋精品,具有广泛的影响。
它创作于曹植进京朝见曹丕、返回封地时,一路上车困马乏,途经洛水之畔,曹植在失意徘徊中,仿佛见到了传说中的神女,这位美妙绝俗的洛神与曹植互诉衷肠、两情相悦,最终又因人神殊途而永别。
曹植借“人神爱恋”的主题有所兴发。
赋中的洛神是前代文人心中共同的女神形象,也是曹植理想信念的化身,是他苦闷和惆怅的精神寄托。
从名流千古的天才之作《洛神赋》中,可以看出辞赋在六朝的演进之路。
一、辞赋在六朝的地位辞赋产生时是介乎文字与音乐之间的一种形式,以文学感染力本身作为目标,类似古希腊“吟唱”的史诗。
朱光潜先生曾说,“赋,是放大了简短的大规模的描写诗,也可以说的富丽的韵文。
”六朝的辞赋在两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变化。
1.辞赋地位高,创作风气盛。
诗歌历来诗被看作是文学的正统,然而六朝时辞赋地位与诗并肩,居文苑主流。
主要表现在,辞赋作品总量多、创作人数多。
据统计,六朝辞赋作者有284人,作品存世095篇,是现存汉赋的六倍,辞赋创作可谓盛况空前。
时人傅玄,还曾鄙视过当时尚在形成中的七言诗,认为写七言诗不入流。
2.辞赋对六朝其他文体产生影响、给以能量。
胡适曾说,“六朝的文学可说是一切文体都受到了辞赋的笼罩”,六朝的文学有“辞赋化”的倾向。
赋,讲究义深辞美,需要有大量的阅读和知识储备,因此被认为“会须作赋,始成大才士”。
当代魏晋南北朝辞赋研究述论
用典修辞在魏晋南北朝辞赋中起到了凸显作品文化底蕴、丰富作品内涵、提 高作品审美价值的作用。同时,这种修辞手法也体现了当时文人对传统文化 和历史的热爱与尊重。
对偶修辞
总结词
魏晋南北朝辞赋中广泛运用对偶修辞手法,通过字词、句子乃至段落之间的对仗,使辞赋在视觉和听 觉上更具美感。
详细描述
对偶修辞在魏晋南北朝辞赋中的应用,不仅增强了辞赋的韵律感和节奏感,还突显了对称美和和谐美 的艺术追求。这种修辞手法在增强辞赋表现力的同时,也体现了当时文人的审美情趣。
02
魏晋南北朝辞赋的主题与 风格研究
政治主题辞赋
政治主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主题辞赋多以讽刺时 弊、抨击腐败为主,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统治 和世风日下的不满。
表现手法
政治主题辞赋通常采用象征、隐喻等手法,借物言 志,含蓄地表达作者对时局的看法和态度。
代表作品
如曹植的《洛神赋》、庾信的《哀江南赋》 等,其中包含了作者对当时政治状况的深刻 反思和批判。
象征修辞
总结词
魏晋南北朝辞赋中的象征修辞手法,通过赋予某一事物或人物以特定的象征意义,表达作者的思想感 情和价值观念。
详细描述
象征修辞在魏晋南北朝辞赋中的应用,使得辞赋在表现作者情感和观念的同时,更具深度和哲理性。 这种修辞手法也体现了当时文人对人生、命运以及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
铺陈修辞
文学思想研究
当代魏晋南北朝辞赋研究深入探讨了辞赋 的文学思想,包括审美观念、艺术追求等 方面。
文化背景研究
当代魏晋南北朝辞赋研究还关注了辞赋产 生的文化背景,探讨了地域文化、宗教信
仰等因素对辞赋创作的影响。
比较研究
当代魏晋南北朝辞赋研究还采用了比较研 究的方法,将魏晋南北朝辞赋与其他时期 的文学进行比较,以揭示其独特之处。
魏晋南北朝赋论对两汉赋论的新变——以曹丕、曹植及刘勰的赋论为中心的开题报告
魏晋南北朝赋论对两汉赋论的新变——以曹丕、曹植及刘勰的赋论为中心的开题报告引言: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一时期,文学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赋文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作为文学的一个流派,赋文从汉初开始风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具有了更为厚重的历史底蕴,同时也面临着深刻的变革。
本篇开题报告将从曹丕、曹植及刘勰的赋论入手,对魏晋南北朝时期赋文的新变进行探讨。
一、曹丕的赋论曹丕是魏国的开国皇帝,也是当时文学界的重要人物。
他的赋文颇具特色,在文学理论上也有着自己的见解。
曹丕在其《典论》中提到:“汉赋之法,则以七言为尊,至李广而已”,这是对于两汉赋文的一个总结。
而在自己的赋作中,则更加注重感情的表达,借助于描写自然景物来体现主题。
同时,曹丕也提出了“思旧怀古”之说,将赋文与古代先贤的文化传承联系起来,为赋篇增加了文化内涵。
二、曹植的赋论曹丕的儿子曹植同样是一位文学家,他的赋文则更加重视个性表达和艺术性的展现。
曹植在自己的赋作中,常常使用丰富的比喻,升华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力求赋文达到一种完美的艺术表现。
同时,曹植也提出了“夸志”之说,赋文应该表达作者的个性和感情,而非简单的描写。
三、刘勰的赋论刘勰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在其所著的《文心雕龙》中,也对赋文有着独到的见解。
刘勰认为,赋文应该借助修辞手法来表现主题,并且赋文的表达应该具有情感色彩。
此外,刘勰还提出了“形神兼备”之说,赋文不仅要在艺术上达到完美的表现,同时也应该贴近现实,引导读者对于现实的体验和思考。
结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赋文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文学表现和理论发展上也具有了自身的特色。
曹丕、曹植及刘勰的赋论体现了这些特色,他们对于赋文的发展和创新具有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和散文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和散⽂魏晋南北朝是我国辞赋发展的⼀个重要转变时期。
从先秦辞赋的抒情化转向了西汉以咏物为主的散体⼤赋,⾃东汉末年开始,以抒情咏物为主的⼩赋逐渐增多。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仍有散体⼤赋,但咏物抒情⼩赋占了较⼤的⽐重,成为这个时期辞赋的主流。
与东汉班固、张衡等赋家兼善散体⼤赋与骚体辞赋不同,这⼀时期的作家往往集诗⼈与⼩赋作者于⼀⾝,这也标志着诗赋交相影响的深化与合流的趋势。
赋体受诗的影响,语⾔趋向骈偶化。
骈偶作为⼀种增加语⾔对称美的修辞⼿法,被辞赋家们逐渐刻意追求和雕琢,于是骈⽂逐渐取代了辞赋,成为“⼀代之⽂学”。
骈⽂和散⽂是相对⽴⽽存在的。
散⽂是⼀种⽐语⾔精练⽽⼜不受形式约束的⾃由体⽂章。
由于⽂⼈⼤量地⾃觉运⽤骈偶这种修辞⼿法,因⽽南北朝的散⽂并不发达,只在史传、地理等学术著作中有些优秀作品,成就较⾼的是北魏郦道元的《⽔经注》和北魏杨之<洛阳伽蓝记》。
⼀、魏晋南北朝辞赋魏晋时赋的发展呈现出两种趋势。
在内容⽅⾯是咏物赋增多,⼤多取材于“草区禽族”,⽽在此外的⼀些作品中抒情成分增多,在形式⽅⾯则表现为除个别⼤赋外,作品的篇幅普遍短⼩,⾏⽂也⽇趋活泼,很⼤程度上摆脱了汉赋堆积名物辞藻的板重之习。
最能代表这⼀时期辞赋发展成就的,当推曹植、王粲、潘岳和左思等⼈。
曹植最著名、最能代表其艺术成就的是《洛神赋》。
赋序称“感宋⽟对楚王神⼥之事,遂作斯赋”,可知此赋的写作是受到宋⽟《神⼥赋》的启发。
它以浪漫⼿法,通过幻想境界,描写了⼀个神⼈相恋,⽽⼜⽆法结合,终于含恨分离的悲剧故事,充满着抒情⽓氛与神奇⾊彩。
作者将⼀位端庄秀丽的美⼥形象刻画得⼗分⽣动传神。
特别是写她将⾄的神情,更画出了⽔上⼥神的特点,给⼈以若真若幻的感觉,“体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尘,动⽆常则,若危若安,进⽌难期,若往若还”。
这种描写,其成就远⾮宋⽟《神⼥赋》可以⽐拟。
王粲在辞赋⽅⾯的成就远远超过他的诗歌。
曹丘在《典论·论⽂》中说:“王粲长于辞赋。
第三编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辞赋
第三编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及散文●提要文坛出现新格局,开拓出个性化与美文化多元发展前景;在各种文体中,辞赋创作的时代特征最为突出;讲究对偶、声律和藻饰之美成为风气,文章的句式结构发生变化;骈文出现并走向成熟;赋体受诗的影响,也趋于注重声律;文坛整体上受骈化影响,但仍有别具风格的散体名篇大放异彩。
第一节别开生面的魏晋文坛一、建安群才的共同特点:“气爽才丽”,“以情纬文,以文被质”气爽:“文以气为主”(曹丕《典论·论文》),“吐滂沛乎寸心”(陆机《文赋》),“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沈约《宋书·谢灵运传》)才丽:“俨乎若高山,勃乎若浮云,质素也如秋蓬,摛藻也如春葩”(曹植《前录自序》),“诗赋欲丽”(曹丕《典论·论文》)建安文章为后世确立了“以情纬文,以文被质”的典范。
二、曹操教令的特色及贡献特色:甚具异彩,饶有通脱之气。
思想无所顾忌,行文风格也不拘常例。
贡献:以率真之气给公文注入个人色彩,对公文性质的诏诰进行了文学性的改造。
三、曹丕兄弟书札的文学魅力1.内容:抒发当下的悲欢契阔之情2.特色:随境生趣,摇曳多姿;抒情如诗,写景如画;慷慨任气,文采焕然。
四、其他建安作家的书表作品1。
著名人物:、陈琳《为袁绍檄豫州》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繁钦《与魏文帝笺》吴质《答东阿王书》任璩《与侍郎曹长思书》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2.发展趋势从总的趋势上看,建安之文亦有从辞清志显到藻饰渐繁的过程,这也预示了此后美文的发展。
五、辞赋发展的新局面1。
抒情小赋的繁盛重要意义:标声着辞赋的发展出现了新局面;艺术特点:辞赋创作出现抒情化小品化的特色,诗赋交相影响深化;代表作品:王粲《登楼赋》2.体物写志小赋的涌现曹植《洛神赋》向秀《思旧赋》阮籍《猕猴赋》、《大人先生传》鲁褒《钱神论》刘伶《酒德颂》陶潜《归去来兮辞》3.大赋体式功能的拓展(1)在题材方面已不限于国家政事之一端,更多更重要的是个人生活中的大事。
魏晋南北朝时期诗词文学的学术研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诗词文学的学术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这一时期,诗词文学的研究开始逐渐走向学术化、专业化的方向。
这种趋势在隋唐时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本文将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诗词文学的学术研究。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诗词文学的特点魏晋南北朝时期,诗词文学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特点。
首先是主题的多样化。
在这一时期,诗词文学开始关注社会生活和个人情感的表达,有许多批判现实的作品。
其次是创作技巧的创新。
作家们开始运用新的技巧和手法,如夹漏、隐语等,使作品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此外,这一时期的诗词文学还具有灵秀、清丽、凝练的风格。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诗词文学的学术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词文学在学术研究方面也受到了重视。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是《文选》、《文心雕龙》和《世说新语》这三部著作。
《文选》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部文集,它收集了许多当时的文学作品,并对这些作品进行了评价和总结。
《文选》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文学与文论相统一的尝试。
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巨著。
它首次提出了文学“言志、发微、虚实、夹漏”等概念,并从文学的内在规律入手,对文学的创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剖析。
《文心雕龙》的出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次伟大创举,它对后来的文学研究和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世说新语》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部著名作品,它收集了许多名人名言、轶事和典故等,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流传广泛的佳作。
它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百科全书",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诗词文学与文化传承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词文学不仅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影响,而且在后世的文化传承中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不仅在文艺创作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而且在人文思想的表达方面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因此,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词文学是中国文化传承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辞赋概况
展/示/联/家/风/采骈文辞赋对联2019.E I 骈文辞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辞赋概况文丨李牧童虽然辞赋是有汉一代之文学,但学者赵逵夫认 为,若从艺术成就来看,汉魏南北朝才是辞赋发展最 为充分和成熟的辉煌时期。
这一时期的辞赋特色,首先是抒情化的回归,辞 赋的主流是风格清新的咏物抒情小赋。
其次,从语 言形式来看,辞赋的骈偶化很明显,出现了一种新的 赋体——骈赋。
从表现题材来看,纪游和两性情爱 主题的辞赋大量出现,并有不少同题赋作,诗赋合流 的现象也比较突出,一些赋作出现了五七言诗句揉 合的现象。
另外,这一时期也是辞赋理论的发展成 熟阶段,产生了像《文心雕龙•诠赋》这样系统化理论 化的学术著作。
究其成因,一则汉末以来的党锢之祸和黄巾起 义等造成社会动荡不安。
整个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 间,由于统治阶级内部残酷的权力斗争,政局极不稳 定,文人士大夫人人自危,大都避谈政治,厌世自 保。
儒家礼乐那一套已经分崩离析,代之而起的是 老庄及佛教思想的盛行。
《晋书》中描述当时的社会 风气道:“学者以老庄为宗,而黜《六经》;谈者以虚荡 为辨,而贱名检;行身者以放油为通,而狭节信;进仕 者以苟得为贵,而鄙居正;当官者以望空为高,而笑 勤恪。
”儒家重视群体,老庄强调个体,个性的觉醒造 就了文学的自觉,抒情化的冋归成为了大势所趋。
而两性关系本是人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食色性 也”,两性情爱题材成为表现主题之一,也自在情理 之中。
其次,魏晋时期汉语声律学得到系统发展,尤 其是南齐永明之际,周顒、沈约等人倡导“四声八病”之说,并将其应用到诗文创作之中,对辞赋的骈偶化 乃至律化影响颇大(骈赋和骈文虽然都是骈偶化的 文字,但其主要区别在于,骈赋是有韵之文,而骈文 则是无韵之文)。
李调元曾说道:“永明、天监之际,吴均、沈约诸人,音节谐和,属对密切,而古意渐远,庾子山沿其习,开隋唐之先躅。
古变为律,子山实开 其先。
”(《赋话》)这一时期的辞赋发展,又可以大致分为建安正 始、两晋、刘宋、齐梁陈隋等几个阶段(按:学者叶幼 明的分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辞赋概况
展/示/联/家/风/采骈文辞赋对联2019.E I 骈文辞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辞赋概况文丨李牧童虽然辞赋是有汉一代之文学,但学者赵逵夫认 为,若从艺术成就来看,汉魏南北朝才是辞赋发展最 为充分和成熟的辉煌时期。
这一时期的辞赋特色,首先是抒情化的回归,辞 赋的主流是风格清新的咏物抒情小赋。
其次,从语 言形式来看,辞赋的骈偶化很明显,出现了一种新的 赋体——骈赋。
从表现题材来看,纪游和两性情爱 主题的辞赋大量出现,并有不少同题赋作,诗赋合流 的现象也比较突出,一些赋作出现了五七言诗句揉 合的现象。
另外,这一时期也是辞赋理论的发展成 熟阶段,产生了像《文心雕龙•诠赋》这样系统化理论 化的学术著作。
究其成因,一则汉末以来的党锢之祸和黄巾起 义等造成社会动荡不安。
整个魏晋南北朝三百多年 间,由于统治阶级内部残酷的权力斗争,政局极不稳 定,文人士大夫人人自危,大都避谈政治,厌世自 保。
儒家礼乐那一套已经分崩离析,代之而起的是 老庄及佛教思想的盛行。
《晋书》中描述当时的社会 风气道:“学者以老庄为宗,而黜《六经》;谈者以虚荡 为辨,而贱名检;行身者以放油为通,而狭节信;进仕 者以苟得为贵,而鄙居正;当官者以望空为高,而笑 勤恪。
”儒家重视群体,老庄强调个体,个性的觉醒造 就了文学的自觉,抒情化的冋归成为了大势所趋。
而两性关系本是人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食色性 也”,两性情爱题材成为表现主题之一,也自在情理 之中。
其次,魏晋时期汉语声律学得到系统发展,尤 其是南齐永明之际,周顒、沈约等人倡导“四声八病”之说,并将其应用到诗文创作之中,对辞赋的骈偶化 乃至律化影响颇大(骈赋和骈文虽然都是骈偶化的 文字,但其主要区别在于,骈赋是有韵之文,而骈文 则是无韵之文)。
李调元曾说道:“永明、天监之际,吴均、沈约诸人,音节谐和,属对密切,而古意渐远,庾子山沿其习,开隋唐之先躅。
古变为律,子山实开 其先。
”(《赋话》)这一时期的辞赋发展,又可以大致分为建安正 始、两晋、刘宋、齐梁陈隋等几个阶段(按:学者叶幼 明的分法)。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
二、南朝美文
宋 美文衍变
齐梁
傅亮、元嘉三 大家 抒情小赋
议论文
诗体赋
写景文
(一)宋世文风
“讹而新”(《文心雕龙· 通变》) 诡诞而新奇 傅亮《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
谢灵运《岭表赋》《山居赋》;颜延 之 《 赭 白 马 赋 》《 陶 徵 士 诔 》 ; 鲍 照 《芜城赋》
“若夫藻扃黼帐,歌堂舞阁之基;璇渊 碧树,弋林钓渚之馆;吴蔡齐秦之声,鱼龙 爵马之玩;皆薰歇烬灭,光沉响绝。东都妙 姬,南国佳人,蕙心纨质,玉貌绛唇,莫不 埋魂幽石,委骨穷尘。岂忆同辇之愉乐,离 宫之苦辛哉?”(《芜城赋》)
(二)齐梁文风——新变
1.抒情小赋的勃兴 江淹《恨赋》《别赋》; 任昉《奏弹刘整》; 孔稚珪《北山移文》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下有芍药之诗,佳人之歌。桑中卫女,上 宫陈娥。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 伤如之何!至乃秋露如珠,秋月如珪,明月 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
(《别赋》)
3.诗体赋的创作实践
庾信《春赋》《哀江南赋》并序; 徐陵《玉台新咏》序
“日暮途远,人间何世?将军一去,大树飘零; 壮士不还,寒风萧瑟。荆璧睨柱,受连城而见欺; 载书横阶,捧珠盘而不定。钟仪君子,入就南冠 之囚;季孙行人,留守西河之馆。申包胥之顿地, 碎之以首;蔡威公之泪尽,加之以血。钓台移柳, 非玉关之可望;华亭鹤唳,岂河桥之可闻?”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 辞赋、骈文与散文
文风衍变的过程
渐趋骈俪
Hale Waihona Puke 魏晋—情文并备 南北朝南朝—新变 北朝—融合
一、魏晋文风
情文并备,华丽的共性与鲜明的个性并存
(一)应用文体:政令、章表、书信等 1.曹操:“尚通脱”思想无所顾忌,行文不拘常例 《求贤令》“唯才是举” 《举贤勿拘品行令》“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魏晋南北朝辞赋研究述论
赋作为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文体之一,源远流长,但赋学研究很长时间内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1949年以来,赋学研究蓬勃发展。
在研究主体上,大陆联合港台、海外的赋学研究者们,使“赋学”有了更广阔、多元的发展空间;在研究对象上,由汉扩展至魏晋南北朝及之后的各个朝代;在研究内容上,当代学者深化了辞赋的文学性研究与辞赋文献研究,对辞赋的历史、文体、题材、作家作品、赋学批评及编辑与校注、赋论的整理、存世文献的考证等都作了更深入的探索和阐释。
与此同时,学者开始以文化学的目光来审视中国古代辞赋,探讨赋体文学与性别、地理、宗教、哲学、诗歌、乐舞等方面的关联,以求全面系统地阐释赋的产生、发展与衍变。
在上述背景下,本文选择“辞赋转型”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当代魏晋南北朝辞赋研究的成果进行整理,从辞赋史研究等十三个角度,梳理了中国大陆、港台、欧美地区以魏晋南北朝辞赋为研究内容的学术成果,对其进行梳理、介绍、评论和总结,以求展现当代魏晋南北朝辞赋研究的概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