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化项目的分层质量管理完整版
分层过程管理制度
分层过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的管理体系,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到过程管理的部门和岗位。
第三条本制度的宗旨是:合理规范、科学决策、协同管理、持续改进。
第四条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分层过程管理目标,并定期对分层过程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完善。
第五条各级管理岗位要遵守本制度,认真履行分层过程管理的职责,积极推进分层过程管理的实施。
第二章:分层过程管理原则第六条分层过程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全员参与。
各级员工都应参与到分层过程管理中,形成上下贯通的管理体系。
(二)顶层设计。
由公司高层制定过程管理目标和策略,各部门和岗位按照这一目标和策略执行。
(三)全员一致。
各级管理人员要统一思想,协调行动,形成一致的管理方向,真正把各项管理工作有机融入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
(四)层层传导。
管理目标和决策由高层传导至各级部门和下属单位,各级部门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具体的执行计划。
(五)及时反馈。
各级部门要对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及时反馈情况,并对不符合要求的情况进行整改和调整。
第三章:分层过程管理体系第七条公司采取分层过程管理体系,由公司高层决策层、中层管理层和基层员工三个层次组成。
第八条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公司的发展战略和目标,并向中层管理层传达公司战略和目标。
第九条中层管理层负责将公司战略和目标具体落实到各个部门和岗位,制定相应的管理计划,并向基层员工传达公司战略和目标。
第十条基层员工要根据公司战略和目标,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执行管理计划,并向中层管理层反馈执行情况。
第四章:层级职责第十一条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负责制定公司的发展战略和目标,决策公司整体发展方向,监督公司整体运营情况。
第十二条中层管理层负责将公司的战略和目标转化为部门和岗位的具体管理计划,协调各部门间的联系,推动公司战略和目标的实施。
第十三条基层员工要根据公司的管理计划,完成公司要求的具体工作,及时反馈问题和建议,协助中层管理层承担职责。
本地化项目管理证明
本地化项目管理证明本文档旨在证明我在本地化项目管理方面的专长和能力。
背景作为一名项目经理,我有多年的本地化项目管理经验。
本地化项目的目标是将产品、服务或内容进行适应特定地区或国家的调整,以满足当地用户的需求和文化差异。
技能和经验我在本地化项目管理方面具备以下技能和经验:1. 项目计划和执行:我拥有制定详细项目计划的能力,并能有效地管理项目进度、成本和资源。
我能够解析项目需求,并与跨国团队紧密合作,确保项目按时交付并满足质量要求。
2. 跨文化沟通:在本地化项目中,理解和解决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障碍至关重要。
我能够与全球团队合作,并使用适当的沟通工具和方法,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和理解。
3. 风险管理:在本地化项目中,存在各种风险和障碍,例如语言、法律、技术等方面的挑战。
我能够识别潜在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风险对项目进展的影响。
4. 质量保证:本地化项目需要确保翻译、本地化内容和产品的质量。
我具备评估和监控翻译质量的能力,并与翻译供应商合作,确保交付的内容满足预期的标准和要求。
5. 计划和预算管理:我能够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并对项目预算进行管理。
我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以确保项目在既定的时间和资源限制下成功完成。
成果和项目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地化项目管理中取得的一些成果和项目经验:1. 成功管理一个多语种软件本地化项目,确保所有语言版本按时发布,并获得用户正面反馈。
2. 领导一个跨文化团队,成功完成一个全球市场展开的本地化项目,为公司进入新市场提供战略和运营支持。
3. 与翻译供应商合作,建立了一套有效的质量评估流程和工具,提高了翻译质量并降低了回译率。
结论在本地化项目管理方面,我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有效地规划、执行和交付本地化项目。
我相信我的技能和经验能够为您的本地化项目带来成功。
如有需要,我可以提供更详细的项目经验和参考。
项目质量管理机制及措施
项目质量管理机制及措施1. 项目质量管理概述项目质量管理是确保项目按计划和要求完成的过程。
良好的项目质量管理能够提高项目交付的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减少项目风险,提高项目成功的可能性。
2. 项目质量管理目标项目质量管理的目标是保证项目交付的质量满足客户需求,并符合相关的行业标准和法规。
具体目标包括但不限于:- 合理的质量要求:确立与项目目标和任务相适应的质量要求,包括产品的功能、性能、可靠性、稳定性等指标。
- 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和完善适合项目特点的质量控制流程和机制,保证项目各个阶段的质量监控及问题解决,及时发现和消除潜在的质量风险。
- 有效的质量保证措施:制定有效的质量保证措施,包括质量安排、质量评价和质量检查等,确保项目交付的质量达到可接受的标准。
- 持续的质量改进:通过及时的质量问题反馈和评估,不断改进质量控制流程和方法,提高项目质量管理水平。
3. 项目质量管理流程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建议以下项目质量管理流程:3.1 需求分析阶段- 定义明确的需求:与客户进行充分沟通,了解且准确捕捉客户需求,确保产品功能和性能要求明确无误。
- 制定合理的需求验证计划:建立验证需求的计划,包括验证方法、测试环境和测试资源等,确保需求在设计和实现阶段被正确理解和验证。
3.2 设计与开发阶段- 设计评审:进行设计评审,确保设计方案符合需求,并具备可行性和合理性。
- 代码质量管理:通过编码规范、代码审查等手段,确保代码的质量和可维护性。
- 单元测试:开发人员进行单元测试,确认各个模块的功能正常运作。
3.3 测试阶段- 功能测试:对项目进行全面的功能测试,验证产品是否符合需求。
- 性能测试:对产品的性能进行评估和测试,保证产品在承受压力和负载的情况下能够正常运行。
- 安全测试:对项目进行安全性测试,确保项目达到信息安全的要求。
3.4 上线与交付阶段- 上线前评审:对项目进行上线前的评审,确保项目达到上线标准。
本地化项目的分层质量管理完整版
本地化项目的分层质量管理完整版本地化项目的分层质量管理崔启亮中国翻译协会本地化服务委员会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质量是赢得客户尊重和行业品牌的竞争力。
加强本地化项目质量管理是项目经理的主要工作内容,也是企业追求的生产目标。
随着本地化项目的复杂性增加,客户对项目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需要应用项目管理的理念与技术,实现项目的预期目标和客户期望。
1. 本地化与本地化项目管理本地化是“对产品或服务进行修改以适应不同市场中出现的差异的过程”(Arle,2007:14)。
本地化是企业全球化的主要部分,没有本地化,其它全球化努力也达不到预期效果,本地化必须与其它业务流程相结合才能实现高效率。
国际上本地化服务起源于 20 世纪 80 年代的计算机软件行业,我国本地化行业发端于 20 世纪 90 年代。
经过了若干年的发展,本地化已经成为语言服务业中最有活力、最富全球性的组成部分。
本地化常常仅被视为“高技术翻译”,但是此企业产品的本地化是以项目方式实施的,由具有不同专业技能和经验的人员组成项目团队,通过计划、实施和监控,实现本地化质量、进度、成本、风险、资源的最佳组合。
其中,质量管理是任何公司、任何项目经理都最为关注的指标之一,质量决定着客户满意度、公司的信誉和发展,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
由于本地化项目的对象、内容和要求千差万别,影响项目质量的因素众多,提高本地化项目质量是对项目团队(特别是本地化项目经理)的重大挑战。
从语言服务供应商(LSP)的角度看,本地化是语言技术、翻译技术、软件技术和管理技术紧密结合的服务。
以实施软件地化为例,本地化项目分为启动阶段、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收尾阶段,包含软件资源文件的抽取、格式转换、术语抽取与翻译、预处理、翻译、编辑、校对、后处理、生成软件本地化安装程序、软件本地化测试、修正本地化缺陷、软件用户说明书排版、最终本地化软件质量检查、修改和提交。
本地化项目流程和要求的复杂性,决定了仅控制翻译过程的质量,仅从语段和篇章上控制文本翻译的质量,无法保证项目的质量满足客户的要求。
项目质量管理制度
项目质量管理制度一、背景随着中国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项目质量管理在工程建设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项目质量,确保工程建设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制定和实施项目质量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二、目的三、原则1.参与全员:全体项目参与方都应参与项目质量管理,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2.预防为主:强调预防性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和风险,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和解决。
3.管理创新:引入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提高项目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4.连续改进: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改进,不断提升项目质量管理的水平。
5.法规合规: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项目质量和合规性。
四、制度内容1.责任分工:明确项目参与方在项目质量管理中的责任和职责,并设立质量管理团队。
2.资源保障:提供项目所需的质量管理资源,包括人员、设备、资金等。
3.质量策划:制定项目质量计划,明确项目质量目标、评估方法和标准。
4.过程控制:建立项目质量管理流程,包括设计、采购、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
5.检查和测试:建立质量检查和测试机制,确保项目过程和成果的合规性和质量。
6.确保文件:建立质量记录和文件管理制度,包括项目文件、质量报告、整改措施等。
7.问题解决:建立问题反馈和整改机制,及时处理项目中的质量问题和纠纷。
8.绩效评估:建立绩效评估机制,考核项目质量管理的成果和效果,并对团队进行认可和奖励。
五、监督与改进1.监督机构:明确项目质量管理的监督机构,并设立监督机构,负责监督和检查项目质量。
2.风险管理: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应对项目中的质量风险。
3.改进机制: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定期进行项目质量管理评估和改进。
六、沟通与培训1.沟通机制:建立项目质量沟通机制,确保项目参与方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沟通畅通。
2.培训计划:制定项目质量管理培训计划,提供相关培训和培训教材,提高项目参与方的质量管理能力。
七、执行与监督1.质量考核:建立项目质量考核制度,对项目参与方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估。
落实分级分层管理制度方案范文
落实分级分层管理制度方案范文落实分级分层管理制度方案一、背景与意义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组织规模迅速扩大,业务范围日益复杂,员工队伍不断壮大,管理难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落实分级分层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分级分层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组织管理方法,通过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的层级,明确各级的职责和权限,使上下层级之间形成有效的沟通与协作机制,进而实现企业目标的高效实施。
本方案的制定目的在于规范企业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能,建立健康稳定的工作环境。
二、方案实施步骤1. 制定管理架构依据企业规模、业务范围和管理需求,制定适合企业的分级分层管理架构。
一般来说,中小企业可以采取三级管理架构,大型企业可以采取五级或以上管理架构。
在架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岗位的职责和功能,确保各级能够有效履行自己的职责。
2. 设定层级职责根据管理架构,制定各级的职责范围和权限要求。
上级负责制定战略规划、目标设定和政策制定,中层负责具体业务的管理和执行,基层负责具体工作的安排和实施。
要明确各级之间的协作机制,确保各级的职责明确、互相衔接。
3. 建立沟通渠道建立快速高效的沟通渠道,使各级之间能够及时分享信息、交流意见。
可以通过定期开展部门例会、组织跨部门沟通交流活动等方式,促进信息共享和问题解决。
同时,要建立良好的协作机制,鼓励各级之间积极合作,共同完成目标任务。
4. 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对各级员工的绩效进行评估和激励。
要根据各级的职责和目标,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明确绩效考核的标准和权重。
同时,要建立激励机制,对在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员工进行奖励,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力。
5. 培训与提升加强对各级管理人员的培训与提升,提高其管理水平和专业能力。
可以通过定期组织管理培训班、邀请专业顾问进行辅导等方式,帮助管理人员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同时,鼓励管理人员自主学习和自我提高,不断完善个人能力。
项目分层实施管理制度
项目分层实施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实现项目的有序推进和高效完成,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各类项目,在项目的全过程中实施管理。
二、管理分层(一)项目总负责人1. 项目总负责人是项目的最高管理者,对项目的整体策划、组织、实施、监督和评估负总责。
2. 项目总负责人负责制定项目实施计划、组织项目工作、决策重大事项、协调项目资源等职责。
3. 项目总负责人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经验,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和决策能力。
4. 项目总负责人应及时向有关方面报告项目进展情况,及时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问题,确保项目的高效运行。
(二)项目主管部门1. 项目主管部门是项目的直接管理者,负责项目实施中的具体组织和协调工作。
2. 项目主管部门负责根据项目实施计划和任务分工,组织实施各项工作,并确保各项工作按计划顺利进行。
3. 项目主管部门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对项目实施中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并向项目总负责人汇报。
4. 项目主管部门应主动协调各相关单位和部门之间的合作,确保项目各项任务的实施顺利进行。
(三)项目执行团队1. 项目执行团队是项目实施中的具体执行者,负责执行项目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任务。
2. 项目执行团队应按照相关工作计划和任务分工,认真、细致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确保项目的高效实施。
3. 项目执行团队应加强协作,密切配合,做到信息畅通、资源共享,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4. 项目执行团队应及时向项目主管部门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项目主管部门要求及时调整工作方向和措施。
三、管理流程(一)项目启动阶段1. 制定项目方案:项目总负责人根据项目要求和目标,组织编制项目实施方案,明确项目的目标、任务、进度、资源配置等内容。
2. 确定项目组织结构:项目总负责人组织成立项目执行团队,并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工作任务。
3. 制定项目实施计划:项目总负责人制定项目实施计划,明确各项工作的时间表、流程、责任人等内容。
分阶段分层次全过程质量管控机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企业在竞争中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需要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以赢得市场和客户的信任。
而在产品生产或服务提供的过程中,如何确保质量的稳定和可靠就成为了企业关注的焦点。
建立一套完善的分阶段分层次全过程质量管控机制对于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二、阶段一:需求分析及制定质量目标在产品或服务开发的初期阶段,需求分析及制定质量目标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该阶段应包括以下工作:1. 收集市场需求和客户反馈:通过调研市场和收集客户反馈,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和期望,从而为产品或服务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依据。
2. 制定质量目标:依据市场和客户需求,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和能力,制定合理的质量目标,包括产品的性能指标、质量标准和服务的满意度目标等。
三、阶段二:设计与研发阶段的质量管控在产品或服务的设计与研发阶段,质量管控尤为关键。
为此,可采取1. 设立质量管理团队:由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组成的质量管理团队,负责制定质量方针、标准和流程,同时对产品设计和研发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
2. 引入质量设计工具:使用现代化的质量设计工具,如质量功能展开(QFD)、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等,对产品或服务进行全方位的质量设计和评估。
3. 进行质量设计评审:在产品设计的关键节点,组织质量设计评审会议,对设计方案进行全面评审,发现并解决潜在的质量问题。
四、阶段三:生产与制造阶段的质量管控在产品生产或服务提供的阶段,质量管控需要有条不紊地进行。
此时,可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符合ISO9001等国际标准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生产过程的全面监控和质量管理。
2. 强化过程管控:通过设立标准作业流程(SOP)、执行过程管制计划(PCP)等手段,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管控,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可靠。
3. 实施质量检验:定期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发现并及时纠正质量问题,确保产品的合格率。
优秀的分层管理办法范本
优秀的分层管理办法范本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企业要想实现高效运营和持续发展,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至关重要。
分层管理作为一种常见且有效的管理模式,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组织资源、明确职责、提高效率。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一种优秀的分层管理办法范本。
一、分层管理的概述分层管理,顾名思义,是将组织或系统按照不同的层次进行划分,每个层次承担特定的职责和任务,从而实现整体的协调运作。
这种管理模式基于组织的规模、业务的复杂性以及管理的需求,将人员、工作流程和决策权进行合理分配。
分层管理的优势在于能够提高管理的效率和精度。
通过明确各个层次的职责和权限,减少了决策的混乱和重复劳动,使组织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和内部需求。
二、分层管理的层次划分一般来说,分层管理可以分为三个主要层次: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和基层管理。
1、高层管理高层管理主要由企业的核心决策层组成,如董事长、总经理等。
他们负责制定企业的战略方向、重大决策和整体目标。
高层管理者需要具备广阔的视野、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卓越的领导力,能够引领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2、中层管理中层管理包括部门经理、项目经理等,他们是连接高层和基层的桥梁。
中层管理者需要将高层的战略目标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计划,并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确保目标的顺利实现。
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基层管理基层管理主要是指一线的主管、班组长等,他们直接管理基层员工的日常工作。
基层管理者需要熟悉具体的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能够有效地指导员工完成工作任务,并及时向上级反馈工作中的问题和情况。
三、各层次的职责和权限1、高层管理的职责和权限高层管理者负责制定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计划,确定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
他们拥有重大决策的最终决定权,如投资决策、组织架构调整、高层人员任免等。
同时,高层管理者还需要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为企业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
项目质量管理机制及措施
项目质量管理机制及措施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项目质量管理机制及措施,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和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
项目质量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关乎项目的成功与否,因此必须执行有效的质量管理机制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项目质量。
质量管理机制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项目开始阶段,我们将建立一个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项质量管理活动的责任和流程,确保所有参与方都清楚质量管理的要求。
2. 设立质量目标和指标:明确项目的质量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质量指标,以便对项目质量进行度量和评估。
3. 质量计划和评估: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制定详细的质量计划,包括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措施,并定期评估项目质量的达成情况。
4. 风险管理:项目中可能存在各种风险,质量管理机制应包含风险识别和风险应对的措施,以减少潜在的质量风险对项目产生的影响。
实施措施1. 质量培训和意识提升:定期进行质量培训,提高项目团队成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和能力,确保他们能够按照质量管理机制的要求进行工作。
2. 质量检查和审查: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和审查,对项目进展和成果进行评估,发现并纠正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
3. 持续改进:通过收集反馈意见和经验教训,持续改进质量管理机制和措施,以提高项目的整体质量水平。
结论项目质量管理是确保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档介绍了项目质量管理机制和相应的实施措施。
通过有效地执行这些机制和措施,我们能够提高项目的质量水平,达到项目的预期质量目标。
质量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全体项目人员的参与和合作,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项目能够取得优异的质量成果。
*请注意,本文档提供的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质量管理机制和措施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
项目层级管理制度
项目层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项目层级管理,保障项目顺利实施,提高项目管理效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项目实施管理过程中的层级管理。
第三条项目管理层级包括项目发起人、项目经理、项目组长及项目组员。
第四条项目组成员应遵守公司的相关规定和制度,服从项目管理层级的指挥和安排,保证项目的质量和进度。
第五条各层级之间应建立严密的沟通机制,保证信息传递的准确和及时。
第六条各层级的权利和责任应该明确,相互协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第七条项目层级管理应符合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和项目计划,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
第二章项目发起人第八条项目发起人是项目组织者,负责确定项目的目标、范围和时间等关键要素。
第九条项目发起人应制定项目的基本框架,确定项目的预算和资源,并为项目组提供支持和保障。
第十条项目发起人应明确项目的目标和要求,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第十一条项目发起人应定期对项目进行评估和检查,及时调整项目的方向和计划。
第三章项目经理十二条项目经理是项目的执行者,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和管理。
十三条项目经理应按照项目计划和预算,组织项目组成员开展工作,确保项目按时完工。
十四条项目经理应协调各个部门和人员,解决项目过程中的问题和难题,保障项目的进展顺利。
十五条项目经理应向项目发起人及时报告项目进展情况和项目风险,提出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
十六条项目经理应对项目组成员进行管理和考核,保证他们的积极性和效率。
第四章项目组长十七条项目组长是项目经理的助手,负责协助项目经理管理项目组成员。
十八条项目组长应负责分配工作任务和监督项目组成员的工作情况,保证项目按时完工。
十九条项目组长应协助项目经理解决项目过程中的问题和难题,提出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
第五章项目组员二十条项目组员是项目的参与者,负责根据项目计划和任务完成项目工作。
二十一条项目组员应按照项目经理和项目组长的指导和安排,认真负责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
二十二条项目组员应积极参与项目组的合作和协调,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培训公司本地化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本地化管理,提高培训服务质量,确保培训项目符合当地市场需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本地化管理的培训项目、人员及相关部门。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以下原则:1. 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2. 适应市场需求,提升培训质量;3. 保障公司利益,维护客户权益;4. 实施灵活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章本地化管理的范围第四条本地化管理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市场调研与需求分析;2. 课程内容本地化调整;3. 培训师资本地化选择;4. 培训场地及设施本地化安排;5. 培训宣传与推广;6. 培训效果评估与反馈。
第三章市场调研与需求分析第五条市场调研部门负责定期进行本地市场调研,收集和分析当地行业动态、客户需求、竞争对手信息等。
第六条基于调研结果,制定本地化培训计划,确保培训内容与当地市场紧密对接。
第四章课程内容本地化调整第七条课程开发部门根据本地化需求,对培训课程进行适当调整,包括但不限于:1. 结合当地文化背景,调整案例和案例讨论;2. 根据当地法律法规,更新相关内容;3. 融入当地成功经验和最佳实践。
第五章培训师资本地化选择第八条培训部门在师资选择上,优先考虑具备本地化背景和经验的讲师。
第九条对本地化讲师进行严格筛选和培训,确保其教学能力和专业知识符合要求。
第六章培训场地及设施本地化安排第十条培训部门根据培训内容和学员需求,选择适合的本地化培训场地和设施。
第十一条与本地培训机构或合作单位建立良好关系,确保培训场地和设施满足需求。
第七章培训宣传与推广第十二条市场营销部门负责制定本地化培训宣传策略,包括:1. 制定针对性的宣传材料;2. 利用本地媒体进行推广;3. 与本地企业、行业协会建立合作关系。
第八章培训效果评估与反馈第十三条培训结束后,进行效果评估,包括学员满意度、知识掌握程度等。
第十四条收集学员反馈意见,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式,持续改进培训质量。
实施方案的项目落地和质量管理
实施方案的项目落地和质量管理项目实施方案是指在项目启动后,为了实现项目目标和任务,组织实施人员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步骤,对项目进行规划、组织、实施和控制的文件。
一个好的实施方案不仅能够帮助项目团队顺利完成任务,还能够保证项目的质量。
本文将从项目落地和质量管理两个方面展开回答。
一、项目落地项目落地是指项目从规划阶段进入实施阶段的过程。
在项目落地中,有几个关键的要素需要考虑。
1.1 项目目标和任务的明确在项目落地之前,必须明确项目的目标和任务。
项目目标是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方向和指引,是评判项目成败的依据。
而任务则是项目组成员需要完成的具体工作,包括工作内容、工期和工作量等。
1.2 资源的合理配置项目落地需要进行资源配置,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等。
合理配置资源可以提高项目的执行效率和成果质量,并避免资源浪费。
1.3 组织人员的合理分工和协作项目实施需要一支高效的执行团队。
在项目落地过程中,需要合理分配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并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保证项目各项工作能够有序进行。
1.4 风险管理和问题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难免会面临各种风险和问题。
在项目落地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风险,并通过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
二、质量管理项目质量管理是指通过有效的方法和技术,控制项目的质量,并确保项目达到预期的效果。
2.1 质量目标的设定在项目实施前,需要明确项目的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是项目质量管理的依据,通过合理设定和明确质量目标,能够为项目质量提供明确的方向和要求。
2.2 质量计划的制定质量计划是项目质量管理的具体方案,包括质量控制的方法、质量检查的标准和频次,并明确质量目标的实现时间和责任人。
2.3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和控制,以确保项目质量能够满足质量计划的要求。
质量控制包括对项目过程的监控和对项目成果的检查。
2.4 验收和验收标准的制定项目实施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
分层管理如何实施方案
分层管理如何实施方案分层管理是一种组织管理结构,通过将组织划分为不同的层级,实现有效的管理和协调。
在实施分层管理方案时,需要考虑到组织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以及员工的需求和能力。
下面将介绍分层管理的实施方案,帮助组织更好地进行管理和运营。
首先,实施分层管理需要明确组织的层级结构。
在确定层级结构时,需要考虑到组织的规模、业务范围和管理需求。
一般来说,大型组织可以划分为多个层级,而小型组织可以简化层级结构,以提高管理效率。
在确定层级结构时,还需要考虑到各个层级之间的协作和沟通,以确保信息的畅通和决策的及时性。
其次,实施分层管理需要建立清晰的职责和权力分工。
每个层级的管理者和员工都应该清楚自己的职责和权力范围,以避免职责不清、权力冲突等问题的发生。
同时,还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流程,规范各个层级的管理行为,确保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另外,实施分层管理需要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发展。
在分层管理中,员工是组织的重要资源,他们的能力和素质直接影响着管理的效果和组织的发展。
因此,组织需要为员工提供相关的培训和发展机会,提高其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以适应分层管理的需求和要求。
此外,实施分层管理还需要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
通过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可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同时,还需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给予员工相应的奖励和激励,以激发其工作动力和创造力。
最后,实施分层管理需要不断进行监督和改进。
分层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进行监督和改进,以适应组织的发展和变化。
在实施分层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和障碍,不断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总之,实施分层管理是组织管理的重要环节,需要组织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只有建立科学的层级结构,明确职责和权力分工,注重员工的培训和发展,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不断进行监督和改进,才能实现分层管理的有效实施,提高组织的管理效率和运营水平。
项目运营分层方案
项目运营分层方案一、项目运营分层方案的背景和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必须采取更加有效的运营管理方式来提高竞争力和实现持续发展。
项目运营分层方案是企业实施战略的一部分,它旨在提高项目管理和运营效率,实现项目目标和利益最大化。
通过对项目运营的分层管理,可以有效地管理资源、人员和成本,提高项目的成功率和收益率,以及保证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项目运营分层方案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和优化项目管理体系,规范和标准化项目管理流程,实现项目目标的精细化管理和监控,提高项目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它还可以提高企业对项目运营的理解和把握,并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风险挑战,确保项目顺利完成,并实现持续增长。
二、项目运营分层方案的设计原则1. 依据项目规模和复杂程度进行分层管理。
根据项目的规模和复杂程度,确定不同的管理层级和管理职能,将项目运营分为战略层、管理层和执行层,以便更好地进行规划和决策、执行和监控。
2. 以价值链为基础进行分层管理。
以项目的价值链和核心流程为基础,设计项目运营的分层结构,以实现价值的传递和增值。
3. 强调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
强调不同层级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确保实现全面性和一体化的项目运营管理。
4. 结合战略目标和业务需求进行分层设计。
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业务需求,设计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项目运营分层方案,以实现项目目标和企业利益最大化。
5. 强调人员培训和团队建设。
强调不同层级的人员培训和团队建设,确保项目管理和运营人员具备专业技能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项目运营分层方案的实施步骤1. 制定项目运营分层计划。
根据企业的规模和项目的特点,制定项目运营分层的计划和时间表,包括分层结构、职责分工和管理流程等。
2. 确定分层管理的指导原则和标准。
明确项目运营分层的指导原则和标准,包括项目的管理层级、职责分工和管理流程等,确保各级管理人员和执行人员明确职责和权限。
3. 建立项目运营分层组织架构。
城市快速路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及措施20
城市快速路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及措施第一节:质量目标创优目标:分部分项交验合格率100%,确保省级市政金杯奖,争创国家市政金杯奖。
第二节:质量保证体系一、概述在本标段工程施工中我们将严格按照招标文件和现行规范标准的有关规定做好质量管理,并深入开展贯彻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把质量管理的每项工作具体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人,使质量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职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检查有落实,使全体职工都担负起质量责任。
针对本合同段工程特点,我们将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总工程师和各个职能部门主管参加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各施工队成立相应的机构,来加强对质量管理的领导。
形成三级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把关,分工负责,责任到人。
工程部设专职质检工程师3~4名,各工程队设2名专职质检工程师,班组设兼职质检员,对施工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及监督检查,并制定切实有效的质量保证措施,克服质量通病,确保优质精品工程。
同时我们将建立各级质量责任制,即按照企业法人工程质量终身制的原则建立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分管、项目领导及班组作业层质量责任制,建立各类单项工程质量责任卡,形成一个各级责权利相统一的运行约束机制。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详见第三节。
第三节:质量保证措施一、从组织机构上保证质量建立以集团为首的核心层,项目部为实施层的全面质量管理网络体系,成立各工种的QC小组,对本工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集团落实专职质量员,加强对本工程的质量进行全面的管理,督促和检查,对质量控制的重点部位设置质量管理点。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组织体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程师为副组长,质检工程师和试验工程师为组员的创优小组。
形成以项目总工程师为质量总负责、质检和试验工程师专职监察的内部质量检查和监理工程师的质量监控相统一的组织保证机构,落实各项施工工序、工艺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的质量责任制,做到上道工序不优,下道工序不开工,分层把关,层层负责(详见“质量检查组织机构框图”)。
(完整word版)本地化服务方案
(五)本地化服务方案为更好的做好XXXX询服务工作,我们经过严格的考察和筛选,充分结合各自的优势,安徽XXXXX激力于为本项目业主提供专业、高端的造价咨询服务,除为本项目提供基准的本地化服务外,同时拥有较多方面优势。
针对本项目的本地化优势:1、公司为本地注册企业,从事工程造价咨询服务已近 10 年,并跻身于省内行业前列。
公司拥有相应咨询、管理人才 100 余人,其中注册类人员占比40%以上。
公司经过多年业务发展,在本项目沿线均设有分支机构(如分公司等),可以随时接受公司调遣,为本项目实现人、财、物供给。
2、项目班子组成方案及优势针对本项目为XXXX询服务,项目战线长、专业涵盖范围广、要求高等特点,我公司精心选派 13 名资深专业人员服务本项目。
项目组成员均为国家注册造价类或会计类人员,绝大多数为相应专业工程师及以上职称,且项目组成员均为类似造价咨询服务项目提供过技术咨询,技术力量雄厚,专业经验丰富3、项目管理方案及优势3.1我公司对本项目均高度重视,项目一旦中标,即成立以我公司总经理及以上级别高管担任的项目领导小组,审批本项目详尽实施方案,对巨大事项做出及时合理决策,并参与本项目严重成果的讨论。
3.2我公司针对本项目特点,对本项目制定专门管理办法,统一工作标准和管理制度,并要求双方工作人员共同遵守。
3.3我公司对项目负责人授权,赋予项目经理对人员统一办公、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指挥、统一考核、统一奖惩“六个统一”权限。
3.4我公司已就本项目实施过程中使用的全部造价管理软件达成一致,已就可能存在的技术问题进行探讨并形成预案,项目成员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办公、工作。
3.5我公司已在其他项目实施中有过工作经验,对于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已拥有多种经验的处理办法。
4、人、财、物资源支持方案及优势4.1人力资源支持:针对本项目特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除标书承诺的项目组成员按时到位外,将根据项目实际需要,及时调配公司其他人力资源支持,“攻坚克难” ,确保项目按期实施完成。
分层项目实施方案
分层项目实施方案====================概述-----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分层项目的实施方案概述。
分层项目是一种管理方法,它将一个大型项目划分为多个较小的阶段或模块,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控制项目进展。
目标-----实施分层项目的目标包括:1. 更好地掌控项目进展和风险;2. 提高项目交付的质量和效率;3. 加强项目团队的协作和沟通;4. 提升项目的可管理性和易维护性。
实施步骤------第一步:需求分析和规划在这个阶段,项目团队应该:- 收集和理解项目需求;- 制定项目目标和范围;- 制定项目计划和时间表。
第二步:架构设计和模块划分在这个阶段,项目团队应该:- 设计项目的系统架构;- 将系统划分为各个模块或子系统;- 制定每个模块的详细设计规范。
第三步:模块开发和集成在这个阶段,项目团队应该:- 根据详细设计规范,开发每个模块的功能;- 进行单元测试和模块集成测试;- 确保模块之间的良好协作和无缺陷的集成。
第四步:系统测试和验收在这个阶段,项目团队应该:- 进行整体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测试;- 验证系统是否符合之前制定的需求和目标;- 确保系统稳定可靠,并符合用户期望。
第五步:项目上线和运维在这个阶段,项目团队应该:- 上线系统并实施必要的部署措施;- 监测系统性能和运行状况;- 进行系统维护和支持,及时解决问题和反馈。
风险管理-------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团队应该时刻关注和管理风险。
特别是在分层项目中,以下风险可能需要特别关注:1. 模块依赖和集成问题;2. 模块之间的界面兼容性问题;3. 原有系统和数据的兼容性问题。
为了降低风险,项目团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规划;- 建立紧密的团队协作和沟通机制;- 严格执行项目的变更管理和控制策略。
结论-----分层项目实施方案旨在提高项目的管理和控制能力,以及优化项目的风险和质量管理。
通过按照以上步骤进行项目实施,并合理管理项目风险,可以更好地实现项目目标和交付高质量的成果。
质量层级管理制度
质量层级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全面提高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提高客户满意度,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职责1、公司总经理负责全面领导和管理公司的质量工作,确定质量目标和政策,加强质量管理的组织领导和资源保障,推动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2、质量总监负责全面领导和协调质量部门的工作,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转。
3、生产部门负责产品的生产流程和质量管控,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要求得到满足。
4、品质部门负责产品质量的监控和评估,与生产部门协作,对产品进行检测、抽检和监督,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5、销售部门负责产品的市场反馈和客户满意度调查,及时收集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持续改进产品和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
6、采购部门负责原材料和供应商的质量管控,确保原材料的质量达到要求,并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7、质量管理代表负责各个部门内部的质量管理工作,推动质量管理体系的深化和完善,在各级管理层和员工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三、质量管理体系1、建立质量管理手册公司应建立和维护质量管理手册,包括质量政策、组织结构、职责和权限、程序文件等内容,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2、设立质量管理岗位公司应设立质量管理岗位,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和权限,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调整或修改产品的质量标准和工艺参数。
3、建立质量管理档案公司应建立并保存质量管理档案,包括各类检验记录、抽检报告、产品质量评估报告等,以备核查和追溯。
4、质量目标评估和改进公司应制定质量目标,并定期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改进措施。
5、持续改进公司应建立持续改进机制,按照PDCA循环原则进行持续改进,推动全员参与,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四、质量控制1、传统质量控制公司应建立完善的传统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原材料进厂检验、在制品抽检、成品检验等环节,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地化项目的分层质量管理崔启亮中国翻译协会本地化服务委员会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质量是赢得客户尊重和行业品牌的竞争力。
加强本地化项目质量管理是项目经理的主要工作内容,也是企业追求的生产目标。
随着本地化项目的复杂性增加,客户对项目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需要应用项目管理的理念与技术,实现项目的预期目标和客户期望。
1. 本地化与本地化项目管理本地化是“对产品或服务进行修改以适应不同市场中出现的差异的过程”(Arle,2007:14)。
本地化是企业全球化的主要部分,没有本地化,其它全球化努力也达不到预期效果,本地化必须与其它业务流程相结合才能实现高效率。
国际上本地化服务起源于20 世纪80 年代的计算机软件行业,我国本地化行业发端于20 世纪90 年代。
经过了若干年的发展,本地化已经成为语言服务业中最有活力、最富全球性的组成部分。
本地化常常仅被视为“高技术翻译”,但是此观点并没有抓住其重要性、复杂性以及在本地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实际情况。
从本地化的工作内容来看,翻译只是本地化工作的内容之一,本地化通常重点在于产品或服务的非文本部分。
实际上,尽管文本部分的翻译很重要,但它只是本地化的一个方面或者一个环节而已。
本地化对于企业的重要体现在,通过产品本地化解决语言转换问题、产品功能问题、商业文化问题、技术应用问题,使得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并且被不同国家的用户接受。
在企业全球化和产品本地化规模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以本地化服务为组成部分的语言服务业已经形成并且蓬勃发展,本地化服务的内涵和外延正在深化和扩展。
本地化不仅限于软件业,已经扩展到汽车、重型设备和消费品、零售业、媒体和娱乐业、法律、制药业、金融、政府和非盈利团体、食品服务业以及许多其它垂直行业中。
尽管软件本地化目前仍然是大部分本地化收入的重要来源,但现在的软件常常只是更大项目的一部分,其中可能包括硬件、文档、网站内容、多媒体的本地化以及产品内容的技术写作。
此外,游戏、产品手册、市场材料、电子学习材料都是本地化的处理对象。
企业产品的本地化是以项目方式实施的,由具有不同专业技能和经验的人员组成项目团队,通过计划、实施和监控,实现本地化质量、进度、成本、风险、资源的最佳组合。
其中,质量管理是任何公司、任何项目经理都最为关注的指标之一,质量决定着客户满意度、公司的信誉和发展,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
由于本地化项目的对象、内容和要求千差万别,影响项目质量的因素众多,提高本地化项目质量是对项目团队(特别是本地化项目经理)的重大挑战。
从语言服务供应商(LSP)的角度看,本地化是语言技术、翻译技术、软件技术和管理技术紧密结合的服务。
以实施软件地化为例,本地化项目分为启动阶段、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收尾阶段,包含软件资源文件的抽取、格式转换、术语抽取与翻译、预处理、翻译、编辑、校对、后处理、生成软件本地化安装程序、软件本地化测试、修正本地化缺陷、软件用户说明书排版、最终本地化软件质量检查、修改和提交。
本地化项目流程和要求的复杂性,决定了仅控制翻译过程的质量,仅从语段和篇章上控制文本翻译的质量,无法保证项目的质量满足客户的要求。
控制本地化项目的质量需要分析客户对项目质量的要求,确定影响项目质量的环境、过程、技术等因素,从整体上进行全程、全员、全面的质量控制。
2. 本地化项目的分层质量管理根据ISO9000:2000 的定义: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质量不仅包括产品质量,还包括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
质量是动态的指标,随着时间和环境而变化。
本地化项目质量是项目过程和结果满足客户要求的程度。
根据ISO 对质量的定义,我们认为本地化项目行业研究·81 ·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NO.2 2013·81 ·质量是客户对项目的满意程度,亦即客户对项目越满意,项目的质量越好。
经过对众多本地化客户的分析发现,客户对本地化项目的过程和最终交付物都比较关注,而项目的过程决定了项目最终交付。
为此,提高本地化项目的质量需要从项目过程和交付物两个方面,分别分析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入手。
质量影响因素是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表现的质量特征。
本地化项目质量具有多种影响因素,取决于项目的类型和项目的特定要求。
本地化项目管理中的质量管理是运用知识、技能、方法和技术对项目质量影响因素进行观察、采集、分析、控制的过程。
本地化项目的质量是项目执行过程中构建的,而不是事后检测和控制保证的。
因此,要保证本地化项目质量需要进行过程跟踪和控制,通过项目质量管理控制过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保证交付质量。
项目最终交付的质量与交付的正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等因素有关。
项目过程是在公司特定的环境下实施的一系列项目行为,本地化项目的过程质量以及项目的整体质量将受到企业组织结构和语言资产的影响。
2.1 本地化项目的分层质量模型从本地化公司角度分析,影响本地化项目质量的要素由多个不同指标组成,而且这些指标处于不同的层次,对项目质量的影响程度也不相同。
为此,我们提出本地化项目分层质量模型。
根据对项目质量影响的不同层次,质量影响因素分为三层:第一层是组织层,第二层为语言资产层,第三层为实施层。
组织层是指公司组织、理念、质量文化等方面对项目质量的影响语言资产层指通过翻译记忆库、术语库和本地化翻译风格等基础信息对项目质量的影响。
实施层是项目流程、实施团队、技术工具等方面对项目质量的影响。
(1)组织层项目的质量影响因素组织层的项目质量影响因素包括公司的经营理念、部门架构、质量政策、公司文化。
经营理念决定了是否具有持续发展的愿景,部门架构决定了业务组织层语言资产层实施层图1. 本地化项目的分层质量模型分工和人员配置,质量政策决定了公司对质量的重视程度,公司文化决定了员工工作的环境和心态。
经营理念组织架构质量政策企业文化质量图 2. 组织层项目质量模型毫无疑问,一家缺乏质量政策的公司,无论项目团队如何努力,都无法持续保证项目质量。
在此环境下,为了提高项目质量所做的任何努力,不会得到公司高层的重视和支持。
经营理念决定了公司对客户、对员工、对项目的基本态度,具有各方合作共赢理念的公司必然重视客户对质量的要求,并且创造条件满足客户的质量要求。
部门架构和公司文化决定是否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项目人才,并且努力工作获得良好回报。
(2)语言资产层的项目质量影响因素企业语言资产通常分为翻译记忆库、术语库、项目案例库、语言知识库、翻译风格规范、技术写作规范(崔启亮,2012 :65)。
语言资产层的项目质量影响因素包括术语库、翻译记忆库、翻译风格指南、质量评价模型与标准。
这是影响项目质量的基础性因素,提高项目质量需要从改进语言资产层的管理与应用入手。
翻译风格指南质量模型和标准翻译记忆库术语库质量图3. 语言资产层项目质量模型为了从语言资产层提高本地化项目的质量,需要从项目的启动和计划阶段开始,与客户方确定采用什么质量模型和标准对项目质量进行评价,即了解客户如何具体评估项目的质量,与客户达成项目质量评估中国翻译化公司内部采用的通用翻译风格指南,并且双方互相理解和遵守。
对于多人分工翻译的本地化翻译工作,翻译风格指南保证了翻译文风和行文的一致性,避免了因行文风格不同而造成的拼凑翻译的痕迹。
为了保证本地化公司和客户方译文审校人员保持相同的译文文风,需要在项目刚刚开始翻译阶段,提供所翻译的少量译文请客户方审校,并提出文风方面的问题,以适应客户对文风的偏好。
(3)实施层的项目质量影响因素实施层的项目质量影响因素包括项目流程、人员、技术和资源。
这些影响因素从不同程度直接影响项目的过程质量和交付对象质量,而且这些影响因素相互影响,共同影响本地化项的总体质量。
人员技术流程资源质量图4. 实施层项目质量模型如前所述流程是本地化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流程的合理与否不仅决定了项目的成本和效率,而且决定了最终交付对象的质量。
应该根据本地化项目的需求、资源和技术、工具、公司的组织架构等制定合适的项目流程,并且对每个流程确定具体的输入和输出,以及监控流程的具体质量指标(杜金林,2007 :50)。
业界通常把本地化翻译分为预处理、TEP(翻译、编辑、校对)和后处理三个流程。
在预处理阶段,保证译文质量的工作包括提取术语与确定译文,使用翻译记忆库对源文件预翻译,提取源文件中的重复句段进行翻译,确定和理解翻译风格指南,理解客户提出的项目具体要求。
翻译阶段保证译文质量的工作包括使用翻译记忆工具和术语管理工具进行翻译,译者对译文使用手工和工具的自我检查和修改,翻译后的译文再经过编辑人员、校对人员进行修改和润色,经过质量保证(QA)人员进行抽检和反馈。
后处理阶段的译文质量保证工作包括所在国语言专家审阅(In-country Review),译文一致性检查和格式检查,生成本地化软件安装程序,软件测试和缺陷修正等。
本地化是知识型与专业性相结合的工作,需要方法的共识。
本地化翻译质量模型中的重要指标是译文质量模型,根据LISA的调查数据,大约20%的产品本地化企业使用LISA QA Model(LISA 质量保证模型)评测本地化质量(LISA,2006:1)。
LISA QA Model将本地化翻译错误分类,每类错误具有不同的严重性级别,根据错误分类和严重性级别给具体的评分计算公式和是否通过的标准。
此外,我国已经发布了翻译译文国家标准《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GB/T19682-2005,给出了计算译文质量的公式。
如果客户提供了译文质量评价标准,可以在充分了解和学习后接受此标准,或提出补充修改意见,直到双方就质量评估方式达成一致。
如果客户没有提供或者无法提供译文质量评价标准,可以根据业界实践和项目特征向客户推荐相关质量评估模型和标准,作为今后项目质量评价的标准。
除了译文评价标准,还需要对项目的其他质量要求(例如排版、工程、测试、沟通等)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并且双方理解和遵守。
术语管理是影响译文专业性和一致性的关键因子,术语管理包括术语识别与提取,术语翻译与确认,术语更新与维护等内容。
在项目启动阶段需要制定术语管理策略,在项目计划阶段需要完成术语管理方法,在项目实施阶段需要提取、翻译和确认术语,并且做好术语修改和确认等维护工作,在项目收尾阶段,完成术语的归档和存储等工作。
业界有较多术语管理工具(例如SDL MultiTerm等),需要根据客户要求、项目特点、公司技术现状,确定适当的术语管理工具。
“翻译记忆”的英文全称为“Translation Memory”,缩写为“TM”,是计算机辅助翻译的核心内容。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记忆工具软件将自动储存新的译文到翻译记忆库;同时对于要翻译的内容,自动从翻译记忆库中搜索相同或相似的翻译资源(如单词、短语、句子、段落),给出参考译文(崔启亮,2005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