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 笔记(中枢神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枢神经系统(CNS)

中枢神经系统是控制和调节其它系统活动的中枢.

脑:位于颅腔,包括端脑、间脑、小脑、脑干

脊髓

一、位置和外形

■位置:椎管内上2/3,枕骨大孔—第1腰椎体下缘(成人)

■外形

◇两个膨大:颈膨大(C4—T1) 腰骶膨大(L2—S3)

◇沟和裂:前正中裂后正中沟前外侧沟后外侧沟

二、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脊髓节段:C1—8 T1—12 L1—5 S1—5 C0

■脊髓平对椎骨的相应位置

骶尾腰一胸十二,定位诊断是依据。

名词解释:

马尾:腰、骶、尾神经前后根在未出相应的椎间孔之前,在椎管内垂直下行一段距离,围绕终丝集聚成束,形似马尾。

■脊髓解剖的临床应用:

临床上常选择第3、4或4、5腰椎棘突之间进行腰穿.

三、脊髓的内部结构

1、灰质前角

中间带:侧角(侧柱):存在于C8—L3脊髓节段

后角

: 灰质前、后连合

◇灰质的分层:脊髓灰质是由大量大小形态不同的多极神经元所组成。功能相同或相近的神经元往往排列在一起形成层或核,这些细胞在横切上分界明显,从立体角度看,它们是占据不同节段、长度不一的神经元柱。

灰质细胞构筑分层:Ⅰ--Ⅹ层

⑴前角(柱) (板层Ⅷ、Ⅸ)

含运动神经元(α、γ运动神经元),α神经元, 支配骨骼肌收缩,γ神经元, 调节肌张力。

核团性质为运动性核团;在颈、腰骶膨大处分为内、外侧群,分别支配躯干、四肢;脊髓全长都可见内侧群

前角主要接受脑部下行的纤维,其运动神经元发出的轴突参与脊神经前根形成,支配四肢、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⑵中间带(板层Ⅶ)

内侧有贯穿全长的中间内侧核;C8 / T1—L3节段形成侧角,内有中间外侧核;在S2—S4节段有骶副交感核。其中中间外侧核和骶副交感核发出轴突参与前根的形成。

⑶后角(板层Ⅰ—Ⅵ)

自背侧向腹侧依次有:后角边缘核Ⅰ、胶状质Ⅱ、后角固有核Ⅲ、Ⅳ、胸核Ⅶ(C8—L3)。

⑷中央灰质(板层Ⅹ)

灰质前、后连合

◇灰质板层与核团的对应关系

第I层---后角边缘核第Ⅱ层---胶状质第Ⅲ、Ⅳ层---后角固有核第Ⅴ层---网状核

第Ⅵ层---后角基部第Ⅶ层---中间内、外侧核胸核骶副交感核第Ⅷ层---前角底部

第Ⅸ层---前角运动细胞第Ⅹ层---中央灰质

2、白质前索

外侧索

后索

白质前连合

白质的传导束

⑴上行传导束(感觉传导束)

薄束与楔束

位置:脊髓后索

形成: 薄束位于后索内侧,楔束位于后索外侧(T4以上有薄束和楔束,T5以下仅有薄束)

定位: S、L、T、C(内→外)

功能:传导同侧躯干、四肢的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脊髓小脑前、后束

位置:外侧索的边缘

形成:

功能:传导非意识性本体感觉

脊髓丘脑束(前、侧束)

位置:外侧索前半和前索

形成:

定位: S、L、T、C(外→内)

功能:传导对侧躯干、四肢的痛觉、温度觉(侧束)和粗略触压觉(前束)。

⑵下行传导束(运动传导束)

皮质脊髓束

位置:位于脊髓外侧索、前索

形成:皮质脊髓侧束、皮质脊髓前束

定位:皮质脊髓侧束:S、L、T、C(外→内)

功能:控制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红核脊髓束:

起于中脑红核,在脊髓内位于侧索,皮质脊髓侧束的前方;兴奋屈肌运动神经元和调节肌张力。

前庭脊髓束:

位于前索;兴奋伸肌运动神经元,维持体位等

网状脊髓束:

位于前索及外侧索深部;主要来源于同侧脑干的网状结构,调节张力,协调骨骼肌的运动。

顶盖脊髓束:

位于前索;来源于中脑上丘,参与完成视觉和听觉防御反射。

位于前索;主要来源于两侧的前庭神经核,协同眼球、头、颈部的运动。

⑶固有束

是紧贴灰质周围的白质,由起于脊髓又止于脊髓各节段的联络纤维组成,是脊髓节内和节间反射弧的

五、脊髓损伤表现

⑴脊髓半横断

布朗-色夸综合征:伤侧平面以下深感觉丧失,同侧肢体硬瘫,对侧肢体浅感觉丧失。

⑵脊髓前角受损

脊髓灰质炎:伤侧平面以下同侧肢体的骨骼肌瘫痪,但感觉存在。

⑶脊髓全横断

脊髓休克:离断平面以下感觉和运动丧失

⑷中央灰质周围病变

脊髓空洞症:感觉分离

脑干

一、组成:延髓、桥脑、中脑

二、位置

三、外形

1、腹面观

与9对脑N相连:延髓:Ⅸ---Ⅻ,脑桥:Ⅴ---Ⅷ,中脑:Ⅲ

名词解释:

桥脑小脑三角(CP角):延髓、桥脑和小脑的交角处,前庭蜗神经和面神经根位于此处.

2、背面观

与1对脑N相连:中脑:Ⅳ

3、菱形窝(第四脑室底)

⑴位置及境界:延髓上部和脑桥的背面.

⑵结构特点

4、第四脑室

⑴位置:脑桥、延髓和小脑之间,底为菱形窝,顶朝向小脑

⑵交通: 下通中央管,上通中脑水管,并借助于三孔与蛛网膜下腔相通.

位置和交通

四、内部结构

内部结构的变化:

⑴延髓上部中央管向后敞开,形成菱形窝.

⑵纤维束在脑干内交叉传导,打乱了原有的灰、白质界限;灰质不再连续成柱,而成断续的核团,主要包括脑N核团和非脑N核团.

⑶出现了较大范围的网状结构.

灰质:脑神经核、非脑神经核、网状结构核团

白质:上、下行纤维束

网状结构

1、灰质

⑴脑神经核:由于中央管向后敞开形成菱形窝,中央管周围灰质则形成第四脑室底,脊髓灰质原有前角(运动性核团)、后角(感觉性核团)的腹背关系,变成了内、外侧关系,以界沟为界.

位置:靠近第四脑室底,运动性核团位于界沟以内,感觉性核团位于界沟以外;与内脏相关的靠近界沟,与躯体相关的远离界沟.

组成:7类核团排列成6个断续的纵行功能柱.

一般躯体运动核躯体运动柱

特殊内脏运动核特殊内脏运动柱

一般内脏运动核一般内脏运动柱

一般、特殊内脏感觉核内脏感觉柱

一般躯体感觉核一般躯体感觉柱

特殊躯体感觉核特殊躯体感觉柱

大多脑N根进出脑的部位相当于该脑N的起核、终核在脑干内存在的主要部位.

①一般躯体运动柱

动眼N核:5块眼外肌

滑车N核:上斜肌

展N核:外直肌

舌下N核:舌肌

②特殊内脏运动柱

三叉N运动核:咀嚼肌

面N核:表情肌

疑核:咽喉肌

副N核: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③一般内脏运动柱

动眼N副核:瞳孔括约肌、睫状肌

上泌涎核:泪腺、舌下腺、下颌下腺

下泌涎核:腮腺

迷走N背核:颈、胸、腹腔的大部分脏器和心脏

④内脏感觉柱

孤束核:一般、特殊(味觉)内脏感觉

⑤一般躯体感觉柱

三叉N感觉核(中脑核、脑桥核、脊束核):头面部皮肤和口鼻腔黏膜

⑥特殊躯体感觉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