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编制指南

合集下载

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

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

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与维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计算机应用、维护、维修和相关领域的工作。

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与维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 掌握计算机应用与维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等方面的知识;2. 掌握计算机应用与维修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常用软件的安装与使用等;3. 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解决实际问题;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具体要求如下:1. 计算机硬件: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硬件的选购、组装和维护技能;2. 操作系统:掌握操作系统的安装与配置,包括Windows和Linux等;3. 常用软件:掌握常用软件的安装与使用,包括办公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4. 网络: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组成,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维护技能。

四、课程实施与评价本课程的实施应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项目化教学、案例分析、实验实训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同时,应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评价方式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考试、作品评价、实践报告等。

工学一体化,促进教师职业能力提升

工学一体化,促进教师职业能力提升

评价分数 10-1

一体化课改概述
目录

一体化教学实施
三 一体化课程教学质量评价
四 一体化教学管理与资源建设
五 一体化课改案例
PART 01
一体化课改概述
✓ 课改推行进程与模式 ✓ 课改文件解读 ✓ 课改技术路径
课改推行进程与模式
(三批共32个专业(课程),100多所技工院校参与)
一体化课改进程
《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17个试点专业
●建筑施工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 ●电子商务 ●食品加工与检验
……
1-1课改推行模式
模式一:依据部颁标准及学材实施一体化课改
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 及一体化课程规范 (出版)
教学设计(自行编写)
编制依据: 1.《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统制指南》 2.《一体化课程规范开发技术规程》
3.学习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及工作的各项要素要求, 与人文素质养成或企业生产过程紧密相关。
4.学习资源。学习资源设计能体现学生在问题引导下的学习,学 习环境设计与社会生活或工作环境要求尽可能相一致。
5.学生投入。学习氛围良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对学习感兴 趣,能积极有效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编制依据: 1.《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编指南》 2.《一体化课程规范开发技术规程》
编制人员: 学校课改团队
实施步骤: 1.开展本专业的行业企业调研活动 2.召开访谈会提炼典型工作任务并编写描述表 3.一体化课程转换 4.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 5.编写教学设计 6.编写工作页 7.编写教案
工作页 教案
案例: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
独立解决非常规问题

中药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方案项目开发团队工作方案

中药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方案项目开发团队工作方案

中药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方案项目开发团队工作方案目录1. 引言1.1 背景和意义1.2 结构概述1.3 目的2. 正文2.1 中药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性2.2 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的必要性与优势2.3 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设置的需求分析3. 课程标准开发团队组成与工作内容3.1 团队组成与角色分工3.2 工作任务划分与进度安排3.3 团队协作与沟通机制建立4. 课程设置方案项目的流程与方法论4.1 项目生命周期和阶段划分4.2 需求调研和需求分析方法4.3 课程设计方法与评估指标制定5. 结论与展望5.1 成果总结与亮点突出5.2 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与展望5.3 后续工作规划1. 引言1.1 背景和意义中药作为我国特有的传统药学体系,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地位。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药的研究和应用。

而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中药专业技能人才,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由于中药专业涉及到多个领域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运用,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因此,思考如何将工学一体化理念引入到中药专业技能人才培养中,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项目旨在探索开发适合中药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的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方案,以促进中药专业教育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1.2 结构概述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课程标准开发团队组成与工作内容、课程设置方案项目的流程与方法论以及结论与展望五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介绍中药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背景和意义,并简要阐述本项目的目的和意义。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从中药专业技能人才培养重要性、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的必要性与优势以及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设置需求分析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讨论与分析。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课程标准开发团队的组成与工作内容,包括团队各成员角色划定和任务划分等内容。

《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开发技术规程

《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开发技术规程

《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开发技术规程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然而,当前技能人才培养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手段单一等,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

国家对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的制定应运而生,旨在通过统一标准化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培养符合国家发展需求的优秀技能人才,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转型升级。

二、技术规程的制定目的1. 适应产业需求:根据当前产业发展的需要,制定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适应和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2. 统一标准化:建立统一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标准,消除各地区、各学校之间的差异性,提高教学质量。

3. 推动技术创新:通过课程设置和内容更新,引导学生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技术人才。

4. 增强竞争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技术人才,提高我国技术人才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1. 课程设置: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发展需求,设置相应的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包括基础理论课程、基本工艺课程、通用技术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等。

2. 教学内容:确定各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包括课程知识结构、教学重点和难点、实践训练内容等,确保教学内容具有时效性和适用性。

3. 教学方法:探索和确定适合技能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问题导向教学、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4. 实习实训:规范实习实训环节的安排和实施,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加强实际技能的培养。

5. 课程评价:建立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包括考试、实习、综合评价等多种手段,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水平。

四、技术规程的实施和验收1. 制定实施细则:各地区和各学校要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的具体实施细则,包括课程具体设置、教学内容细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确定等。

人社部72个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会计

人社部72个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会计

人社部72个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会计
人社部72个专业是指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国家
职业资格证书办法中的职业技能目录,包括了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的技能要求和标准。

其中的会计专业也有相应的标准。

会计是一个重要的职业,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人社部发布的会计专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标准包括以下方面:
1. 会计基础知识:包括会计原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的掌握。

2. 会计实务能力:包括会计账簿的建立和维护、凭证的编制和审核、账目的调整和汇总、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等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3. 财务管理能力:包括预算编制和执行、资金管理、成本控制、经营分析等财务管理方面的技能的培养。

4. 税务法规和会计法规的理解和应用:包括掌握税法和会计法相关知识,能够准确地执行相关法规和规定。

此外,还可能包括涉及国际会计标准和经济法律等相关知识的培养。

这些标准旨在培养具备一定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会计人员,能够胜任相关工作,并具备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这些标准会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和更新,以适应行业的发展和变化。

1403-珠宝首饰设计与制作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设置方案(试用) 教案教学大纲教学标准

1403-珠宝首饰设计与制作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设置方案(试用) 教案教学大纲教学标准

药物分析与检验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设置方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个国带动社合保腾出版让(试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目录一、适用范围 (1)二、基本要求 (1)(一)课程类别 (1)(二)学时要求 (1)三、课程设置 (2)四、教学安排建议 (3)(一)中级技能层级课程表(初中起点三年) (3)(二)高级技能层级课程表(高中起点三年) (5)(三)高级技能层级课程表(初中起点五年) (6)(四)技师(预备技师)技能层级课程表(高中起点四年) (9)(五)技师(预备技师)技能层级课程表(初中起点六年) (11)药物分析与检验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设置方案(试用)一、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各技能人才培养层级,包括高中起点三年高级技能、初中起点五年高级技能、高中起点四年预备技师(技师)、初中起点六年预备技师(技师)等培养层级。

二、基本要求(一)课程类别本专业开设课程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工学一体化课程、选修课程构成。

其中,公共基础课程依据部颁《技工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2022 年)》开设,工学一体化课程依据部颁对应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开设。

(二)学时要求每学期教学时间一般为 20 周,每周学时一般为 30 学时。

各技工院校可根据所在地区行业企业发展特点和校企合作实际情况,对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工学一体化课程)设置进行适当调整,调整量不应超过 30%。

·1·三、课程设置药物分析与检验专业课程设置表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公共基础课程思想政治语文历史数学英语数字技术应用体育与健康美育劳动教育通用职业素质化学其他专业基础课程药用化学基础化学分析技术仪器分析技术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室管理药物化学药物制剂技术天然药物化学职业健康与安全药物分析技术微生物检验技术工学一体化课程药物性状检查药物限量和特性检查·2·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工学一体化课程药物含量化学分析测定药物生物检查药物含量电化学分析测定药物物理化学特性鉴别药物含量生物法测定药物元素杂质光谱检查药物含量 HPLC 测定药物残留溶剂和有关物质 GC 检查药物全项检查药物分析方法验证药物分析方法比对选修课程数理统计医学基础生物化学生物药物检测技术应急救护知识GMP 实务药理基础四、教学安排建议(一)中级技能层级课程表(初中起点三年)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参考学时学期第 1学期第2学期第3学期第4学期第5学期第6学期公共基础课程思想政治14436363636语文198725472·3·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参考学时学期第 1学期第2学期第3学期第4学期第5学期第6学期公共基础课程历史723636数学903654英语903654数字技术应用723636体育与健康1803636363636美育1818劳动教育48181866通用职业素质90363618化学3636其他18666专业基础课程药用化学基础1809090化学分析技术108108药物制剂技术7272微生物检验技术9090仪器分析技术9090无机化学7272有机化学108108实验室管理3636职业健康与安全3636工学一体化课程药物性状检查108108药物限量和特性检查108108药物含量化学分析测定144144药物生物检查144144药物含量电化学分析测定144144选修课程应急救护知识1818生物化学1818医学基础7272·4·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参考学时学期第1学期第2学期第3学期第4学期第5学期第6学期选修课程GMP实务1818生物药物检测技术3636机动3427272667260岗位实习√总学时 3 000600600600600600注:“√”表示建议相应课程开设的学期,后同。

1305-药物分析与检验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设置方案(试用) 教案教学大纲教学标准

1305-药物分析与检验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设置方案(试用) 教案教学大纲教学标准

药物分析与检验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设置方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个国带动社合保腾出版让(试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目录一、适用范围 (1)二、基本要求 (1)(一)课程类别 (1)(二)学时要求 (1)三、课程设置 (2)四、教学安排建议 (3)(一)中级技能层级课程表(初中起点三年) (3)(二)高级技能层级课程表(高中起点三年) (5)(三)高级技能层级课程表(初中起点五年) (6)(四)技师(预备技师)技能层级课程表(高中起点四年) (9)(五)技师(预备技师)技能层级课程表(初中起点六年) (11)药物分析与检验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设置方案(试用)一、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各技能人才培养层级,包括高中起点三年高级技能、初中起点五年高级技能、高中起点四年预备技师(技师)、初中起点六年预备技师(技师)等培养层级。

二、基本要求(一)课程类别本专业开设课程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工学一体化课程、选修课程构成。

其中,公共基础课程依据部颁《技工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2022 年)》开设,工学一体化课程依据部颁对应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开设。

(二)学时要求每学期教学时间一般为 20 周,每周学时一般为 30 学时。

各技工院校可根据所在地区行业企业发展特点和校企合作实际情况,对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工学一体化课程)设置进行适当调整,调整量不应超过 30%。

·1·三、课程设置药物分析与检验专业课程设置表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公共基础课程思想政治语文历史数学英语数字技术应用体育与健康美育劳动教育通用职业素质化学其他专业基础课程药用化学基础化学分析技术仪器分析技术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室管理药物化学药物制剂技术天然药物化学职业健康与安全药物分析技术微生物检验技术工学一体化课程药物性状检查药物限量和特性检查·2·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工学一体化课程药物含量化学分析测定药物生物检查药物含量电化学分析测定药物物理化学特性鉴别药物含量生物法测定药物元素杂质光谱检查药物含量 HPLC 测定药物残留溶剂和有关物质 GC 检查药物全项检查药物分析方法验证药物分析方法比对选修课程数理统计医学基础生物化学生物药物检测技术应急救护知识GMP 实务药理基础四、教学安排建议(一)中级技能层级课程表(初中起点三年)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参考学时学期第 1学期第2学期第3学期第4学期第5学期第6学期公共基础课程思想政治14436363636语文198725472·3·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参考学时学期第 1学期第2学期第3学期第4学期第5学期第6学期公共基础课程历史723636数学903654英语903654数字技术应用723636体育与健康1803636363636美育1818劳动教育48181866通用职业素质90363618化学3636其他18666专业基础课程药用化学基础1809090化学分析技术108108药物制剂技术7272微生物检验技术9090仪器分析技术9090无机化学7272有机化学108108实验室管理3636职业健康与安全3636工学一体化课程药物性状检查108108药物限量和特性检查108108药物含量化学分析测定144144药物生物检查144144药物含量电化学分析测定144144选修课程应急救护知识1818生物化学1818医学基础7272·4·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参考学时学期第1学期第2学期第3学期第4学期第5学期第6学期选修课程GMP实务1818生物药物检测技术3636机动3427272667260岗位实习√总学时 3 000600600600600600注:“√”表示建议相应课程开设的学期,后同。

人社部72个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会计

人社部72个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会计

人社部72个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会计
人社部72个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中包
括会计专业的培养标准。

会计专业是为了培养具备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能够胜任企事业单位记账、报账、核算和财务分析等工作的技术技能人才。

根据人社部的标准,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会计理论基础知识,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并能灵活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数字和统计分析能力,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财务软件和办公软件的使用。

3. 培养学生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财务问题的能力,能够准确地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成本分析和预测分析。

4.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沟通协调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并能够正确处理财务事务中的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等方面的问题。

在具体的课程设置方面,人社部也规定了会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

基础课程主要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税法等;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实习、实验和实际操作等。

总之,人社部72个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为会计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全面的培养体系,旨在使其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胜任会计工作的需求。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技术规程的通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技术规程的通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技术规程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日期】2012.08.09•【文号】人社厅发[2012]72号•【施行日期】2012.08.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技术规程的通知(人社厅发[2012]7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国务院有关部门(行业组织、集团公司)人事劳动保障工作机构:为做好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开发工作,加强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我部制定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技术规程》。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技术规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二○一二年八月九日附件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技术规程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简称技能标准)的结构内容、编写表述及格式要求,并给出了有关表述样式。

本规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所列职业的技能标准编写。

2.术语和定义2.1职业从业人员为获得主要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

2.2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在职业分类的基础上,根据职业的特性、技术工艺、设备材料以及生产方式等要求,对从业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提出的综合性水平规定。

它是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以及用人单位录用、使用人员的基本依据。

2.3职业分类按照职业的工作性质、活动方式等异同,对社会职业及其类别所进行的系统划分和归类。

2.4职业技能鉴定基于职业技能水平的考核活动,属于标准参照型考试。

是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对从业人员从事某种职业所应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做出客观的测量和评价,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3.总则3.1指导思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建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技能标准体系。

31个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方案目录

31个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方案目录

附件31个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方案目录1.《机床切削加工(车工)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试用)》和《机床切削加工(车工)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设置方案(试用)》2.《数控加工(数控车工)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试用)》和《数控加工(数控车工)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设置方案(试用)》3.《数控机床装配与维修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试用)》和《数控机床装配与维修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设置方案(试用)》4.《机械设备装配与自动控制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试用)》和《机械设备装配与自动控制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设置方案(试用)》5.《模具制造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试用)》和《模具制造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设置方案(试用)》6.《焊接加工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试用)》和《焊接加工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设置方案(试用)》7.《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试用)》和《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设置方案(试用)》8.《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试用)》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设置方案(试用)》9.《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试用)》和《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设置方案(试用)》10.《楼宇自动控制设备安装与维护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试用)》和《楼宇自动控制设备安装与维护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设置方案(试用)》11.《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试用)》和《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设置方案(试用)》12.《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试用)》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设置方案(试用)》13.《电梯工程技术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试用)》和《电梯工程技术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设置方案(试用)》14.《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试用)》和《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设置方案(试用)》15.《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试用)》和《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设置方案(试用)》16.《汽车维修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试用)》和《汽车维修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设置方案(试用)》17.《汽车钣金与涂装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试用)》和《汽车钣金与涂装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设置方案(试用)》18.《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试用)》和《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设置方案(试用)》19.《现代物流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试用)》和《现代物流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设置方案(试用)》20.《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试用)》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设置方案(试用)》21.《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试用)》和《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设置方案(试用)》22.《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试用)》和《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设置方案(试用)》23.《烹饪(中式烹调)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试用)》和《烹饪(中式烹调)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设置方案(试用)》24.《电子商务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试用)》和《电子商务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设置方案(试用)》25.《化工工艺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试用)》和《化工工艺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设置方案(试用)》26.《建筑施工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试用)》和《建筑施工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设置方案(试用)》27.《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试用)》和《服装设计与制作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设置方案(试用)》28.《食品加工与检验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试用)》和《食品加工与检验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设置方案(试用)》29.《工业设计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试用)》和《工业设计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设置方案(试用)》30.《平面设计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试用)》和《平面设计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设置方案(试用)》31.《环境保护与检测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试用)》和《环境保护与检测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设置方案(试用)》。

《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编制指南》与《一体化课程规范开发技术规.

《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编制指南》与《一体化课程规范开发技术规.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 设立科学完整的课程 标准;由课程的知识
点设立若干学习任务;
各任务均体现完整的 工作过程要求。
三、在《编制指南》的指导下进行一体化课程开发 2、开发流程
第三阶段 教师队伍建设
结合一体化课程体现 改革的理念与思想,
教师队伍建设
努力使教师集企业工
作者与教育工作者于 一体、集技术技能能 手与教育教学能手于 一体。
三、在《编制指南》的指导下进行一体化课程开发 2、开发流程
第一阶段
框架确立
企业调研,需求分析 工作过程分析 典型工作任务提取 方案制定
框架确立
第二阶段
制定课标 课程整体设计
方案制定
第三阶段
教学活动策划 学习任务设计 教师队伍建设 课程资源建设 教材编写
教师队伍建设
第四阶段
教案编写 学材开发,学习工作站建设
适用于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和相关职业培 训机构开发一体化教学改革课程。
三、在《编制指南》的指导下进行一体化课程开发 1、开发原则 以科学性、可操作性和规范性为原则,切合 《指南》的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培养模式、培 养条件和培养质量。
三、在《编制指南》的指导下进行一体化课程开发 1、开发原则 培养目标: 包含总体培养目标和层级培养目标两部分。 培养要求: 规定从事某一职业活动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包 含通用职业能力和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专 业能力。
规范的开发提供了依据。
《一体化课程规范开发技术规程》界定了一体化课程 内涵,确立开发一体化课程规范的技术路程,为一体化课 程教学资源的开发提供依据。
一、制定指南及规程的目的、目标
2、目标:
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 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的一体化课 程体系。

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编制指南

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编制指南

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编制指南本部分旨在规定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确保培养出符合用人单位需求和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编制要求包括就业导向、职业特征、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

3.2培养要求及编制要求3.2.1培养要求本部分规定了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包括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典型工作任务和代表性工作任务的要求,以及实践教学、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要求。

3.2.2编制要求编制要求包括科学性、操作性和规范性原则的遵循,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文字表述精炼准确,层次清晰。

3.3培养模式及编制要求3.3.1培养模式本部分规定了技能人才培养的模式,包括理论教育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徒制等多种培养模式。

3.3.2编制要求编制要求包括科学性、操作性和规范性原则的遵循,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文字表述精炼准确,层次清晰。

3.4培养条件及编制要求3.4.1培养条件本部分规定了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条件,包括师资队伍、教学设备、实践基地等方面的要求。

3.4.2编制要求编制要求包括科学性、操作性和规范性原则的遵循,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文字表述精炼准确,层次清晰。

3.5培养质量及编制要求3.5.1培养质量本部分规定了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包括培养质量监控、质量评估、质量保证等方面的要求。

3.5.2编制要求编制要求包括科学性、操作性和规范性原则的遵循,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文字表述精炼准确,层次清晰。

4编制程序本指南的编制程序包括确定编制工作组、制定编制计划、调研分析、起草编制方案、征求意见、修改方案、审定方案、发布和实施等环节。

其中,征求意见环节需广泛听取相关专家、用人单位和技能人才的意见和建议。

5附录本指南的附录包括相关术语和符号的解释、典型工作任务和代表性工作任务的详细说明、培养质量评估指标等内容。

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完善。

实践专家是指那些在职业院校研究过并且具备丰富一线工作经验的技术工人、技术骨干或基层管理人员。

数控加工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

数控加工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

数控加工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控加工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

数控加工专业的培养需要在技能和理论知识方面进行全面的训练和教育。

为了推进数控加工专业人才的培养,制定数控加工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一、数控加工专业培养的背景和意义1.1 背景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数控加工技术成为了工业领域内竞争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但是,由于我国数控加工专业人才数量不足、水平不高的现状,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1.2 意义制定数控加工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有助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使教学和学生实践更加贴合市场需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掌握核心技能水平,提高行业从业者的整体素质;有助于寻找高素质的核心人才,打造一批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二、数控加工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2.1 培养目标建立基本的数控加工知识和技能体系,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具备数控机床加工岗位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2.2 课程设置(1)数控加工基础课程包括数控加工原理、数学基础和CAD/CAM技术等基础课程。

培养学生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程序设计方法。

(2)数控加工操作课程包括数控机床编程、数控机床操作和数控编码等操作课程。

培养学生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技能和编程能力。

(3)数控机床实训课程包括数控机床应用实践、工艺实践和课程设计实践等实训课程。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2.3 课程特点(1)工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设计教学方案和实践课程,实现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行业应用程度高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紧密跟进市场需求,确保培养出符合行业要求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3)独立思考和创新强调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发掘自身潜力,提升自身实践水平。

三、总结通过数控加工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的制定,学生将能够更好的掌握关键技能和实践能力,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从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编制指南

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编制指南

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编制指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1 总则1.1目的本指南旨在进一步规范技能人才培养行为,形成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指导相关专业的专家编制《××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并为一体化课程规范的开发提供依据。

1.2适用范围依据本指南开发的《××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适用于以培养技能人才为主的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和相关职业培训机构。

1.3术语1.3.1技能人才掌握专门知识和技能,具有初级及以上职业资格,具备相应的实践(实习)工作经验,并在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中能够独立(或合作)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人员。

1.3.2技能人才培养标准针对各类技工院校和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制定的以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培养模式、培养条件及培养质量为主要内容的规范性文件。

1.3.3职业能力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整体化地解决综合性专业问题的能力,是人们从事一个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是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的综合。

1.3.4通用能力?从事相应职业所应具备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包括职业素养、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自我学习、解决问题、信息处理、数字应用、外语应用、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等。

1.3.5专业能力是人们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某一特定职业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工作标准的把握、工作方法的运用、劳动工具的使用、劳动材料的选择等。

1.3.6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实践专家访谈会确定的,具备完整的工作过程和工作要素的综合性任务,对从事一个职业岗位群具有典型意义,是职业院校课程开发的依据。

1.3.7代表性工作任务实践专家在职业成长过程中从事的有挑战性的、能促进职业能力发展的岗位具体任务。

1.4编制原则1.4.1科学性原则以就业为导向,遵循技能人才成长和职业能力发展规律,充分体现职业特征,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和技能人才职业生涯发展需要。

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课程

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课程

一、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适应日益复杂的生产工艺和技术需求,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课程的建设已成为当前国家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

二、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的制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的制定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

要根据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确定技能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和定位。

要分析当前技能人才培养的重点领域和热点问题,确定重点培养的技能人才类别和专业方向。

要结合国际先进经验和国内实际情况,建立一套科学合理、适用性强的课程标准体系。

三、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的组成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通识教育、专业技能培养和实践环节。

其中,通识教育主要是为了提高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包括语言、数学、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课程。

专业技能培养则是针对特定的行业和职业领域,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

实践环节则是为了让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进行实习和实训,提前适应和掌握相关岗位的工作要求。

四、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在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高校、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形成合力。

高校要根据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制定自己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并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创新实践。

企业则可以提供实习和实训机会,与高校合作开展课程项目,共同培养技能人才。

社会各界也可提供资源支持和意见建议,为课程建设和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五、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的优势与挑战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的建设有着诸多优势,如能够更好地满足产业发展需求,提高技能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协作机制不够完善,教学资源和实践基地不足等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六、结语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课程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各方协作配合,共同努力。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技术规程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技术规程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技术规程一、前言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编制是为了规范和提高我国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水平,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适应人才培养和就业需求,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国家技能竞争力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了保证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编制质量和效果,制定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技术规程,以便统一和规范标准的编制工作。

二、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技术规程的适用范围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技术规程适用于各级职业技能鉴定委员会、职业培训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相关单位和个人在编制职业技能标准过程中的有关工作,包括标准的立项、组织编制、征求意见、审批发布等各个环节。

三、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的基本原则1.突出实用性。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应当以适应市场需求、反映技术发展趋势和成果、促进职工就业和创业、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水平、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宗旨,坚持实用性原则。

2.突出科学性。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应当遵循科学规律,借鉴国内外有关标准化、职业教育、技能鉴定和职业培训的先进经验,确保标准的技术和科学水平。

3.突出权威性。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机构应当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标准制定过程中严格保证标准的公正、公开和透明。

4.突出参与性。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应当广泛征求行业专家、企事业单位、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机构以及劳动者的意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5.突出适应性。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应当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技术变革的趋势,及时更新和完善标准。

四、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的基本流程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编制的基本流程主要包括标准立项、组织编制、征求意见、审批发布等几个环节。

1.标准立项标准立项是指将一个标准的编制计划提议到有关主管部门或单位进行审批和批准的程序。

标准立项是标准工作的起始,也是标准制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标准的立项必须经主管部门或单位的批准,具备较强的说服力和可行性。

2.组织编制标准的组织编制是指在标准立项后,由权威的标准制定机构组织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等有关人员进行标准的编制工作。

中药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方案项目开发团队工作方案

中药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方案项目开发团队工作方案

中药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方案项目开发团队工作方案1. 引言1.1 概述本文将详细介绍中药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方案项目开发团队的工作方案。

随着中药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了培养更多优秀的中药技术人才,国家教育部决定制定该专业的课程标准和设置方案,以确保培养出的学生具备全面且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主要部分。

首先是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文章内容。

其次是中药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的定义、背景、内容及要求以及实施方案。

然后是中药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设置方案的目标和理念、设置原则与要求以及具体课程设置方案。

接着是项目开发团队的成员及职责分工、进度安排与任务分配以及沟通与协作机制。

最后是总结回顾主要内容,展望未来发展,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1.3 目的本文旨在阐明中药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方案项目开发团队的工作方案,为相关开发团队提供指导和参考。

通过制定与实施合理的课程标准和设置方案,旨在培养具备全面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中药技术人才,以满足中药行业的需求并推动其健康发展。

同时,本文还将回顾总结主要内容,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和对策,以促进该领域的不断进步与创新。

2. 中药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2.1 定义和背景中药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是为了培养具备中药专业相关技能的人才而制定的一项指导性文件。

中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医药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为提高中药专业教育水平,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建立和完善国家标准具有重要作用。

2.2 标准内容及要求(1)课程设置目标与需求:明确中药专业工学一体化课程的整体目标和对学生的要求,包括知识与理论基础、实践操作、创新思维等。

(2)核心课程:列出中药专业必修和主干课程,涵盖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草药栽培与采集、质量控制等核心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
编制指南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编制指南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
1 总则
1.1目的
本指南旨在进一步规范技能人才培养行为,形成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指导相关专业的专家编制《××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并为一体化课程规范的开发提供依据。

1.2适用范围
依据本指南开发的《××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适用于以培养技能人才为主的职业院校、技工院校和相关职业培训机构。

1.3术语
1.3.1技能人才
掌握专门知识和技能,具有初级及以上职业资格,具备相应的实践(实习)工作经验,并在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中能够独立(或合作)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人员。

1.3.2技能人才培养标准
针对各类技工院校和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制定的以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培养模式、培养条件及培养质量为主要内容的规范性文件。

1.3.3职业能力
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整体化地解决综合性专业问题的能力,是人们从事一个或若干相近职业所必备的本领,是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的综合。

1.3.4通用能力
从事相应职业所应具备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包括职业素养、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自我学习、解决问题、信息处理、数字应用、外语应用、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等。

1.3.5专业能力
是人们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某一特定职业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工作标准的把握、工作方法的运用、劳动工具的使用、劳动材料的选择等。

1.3.6典型工作任务
通过实践专家访谈会确定的,具备完整的工作过程和工作要素的综合性任务,对从事一个职业岗位群具有典型意义,是职业院校课程开发的依据。

1.3.7代表性工作任务
实践专家在职业成长过程中从事的有挑战性的、能促进职业能力发展的岗位具体任务。

1.4编制原则
1.4.1科学性原则
以就业为导向,遵循技能人才成长和职业能力发展规律,充分体现职业特征,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和技能人才职业生涯发展需要。

1.4.2操作性原则
各项要求应具体、明确、清晰、可实践、可检验。

1.4.3规范性原则
所用术语、符号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技术规范要求、文字表述精炼准确、层次清晰。

2 结构
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培养模式、培养条件、培养质量五方面内容,其结构见下图:
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结构图
3 内容及编制要求
3.1培养目标及编制要求
3.1.1培养目标
(1)培养目标应包含总体培养目标和层级培养目标两部分,其中层级培养目标包括中级技能人才培养目标、高级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及预备技师(技师),培养目标。

(2)培养目标编写体例为:培养面向××类型行业、企业就业,适应××职业及相关工种和岗位群工作,胜任××工作任务,具备××职业素养,达到××职业资格要求的技能人才。

3.1.2编制要求
(1)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编制通过职业与工作调研分析确定,其具体操作流程见下图:
职业与工作调研分析流程图
(2)职业与工作调研分析的工作步骤及要求见下表:
职业与工作调研分析的工作步骤及要求表
调研的企业须涵盖本职业(岗位群)所涉及的各类
企业
及相关行业协会。

调研的对象应涵盖企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各层
级技
能人才、技术主管、人力资源主管等。

调研的内容应包括行业、企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技
能人
才需求状况,以及岗位工作内容和要求等。

描述各层级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及职业素养。

对照国家职业标准,确定各层级技能人才应达到的
一般
性的职业资格要求。

培养目标应清晰界定各层级技能人才的能力特征。

中级技能人才应熟练掌握操作规范和工作流程,能
按照
工作要求及工作程序,独立或合作完成岗位工作任务。

高级技能人才应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在实
际工作中能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独立解决非常规性专业
问题,具有较强的职业适应力。

预备技师(技师)应掌握精湛的技艺,具有独立解
决复
杂性、关键性和创新性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工作设计
能力。

3.2培养要求及编制要求
3.2.1培养要求
(1)培养要求规定从事某一职业活动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包含通用能力和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专业能力。

(2)培养要求编写体例见下表:
××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要求表
(3)如需强化通用能力的培养,可提出有针对性的培养措施与建议。

3.2.2编制要求
(1)技能人才培养要求的编制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其具体操作流程见下图: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工作流程图
(2)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工作步骤及要求见下表: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工作步骤及要求表
实践专家应来自不同类型的代表性企业,包括各等
级技术工人、技术骨干或基层管理人员等。

实践专家具有职业院校学习经历,并应具有丰富
的一线工作经验,人数以10~15人为宜,其中
2/3有5~10年本职业工作经验,1 /3有10年以
上本职业工作经验。

(3)典型工作任务应按下表中要求描述:
典型工作任务描述表
3.3培养模式及编制要求
3.3.1培养模式
培养模式包括技能人才培养体制和运行机制两部分。

技能人才培养宜采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市场需求和促进就业为导向,充分发挥企业和学校两方面的人才培养优势,学校与对口行业、企业紧密合作培养技能人才。

3.3.2编制要求
(1)培养体制应描述校企合作的管理形式、操作方式以及双方的责、权、利。

( 2)运行机制应描述校企双方在招生就业、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场地设备等环节的具体合作方式。

3.4培养条件及编制要求
3.4.1培养条件
培养条件应包括师资、场地设备、教学资源、教学管理制度等要求。

3.4.1编制要求
(1)师资要求应描述师资队伍结构及其能力要求,其中一体化教师要求根据《一体化教师标准》制定。

(2)场地设备应满足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为一体的校内外教学环境的要求.
(3)教学资源应描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所必须的材料。

(4)教学管理制度应描述保证教学有效运行的制度文件,包括学籍管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实习制度、工作室(站)制度等。

3.5培养质量及编制要求
3.5.1培养质量
培养质量监控应采用职业技能鉴定、就业质量分析等方式。

3.5.2编制要求
对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实施有效的督导、评估和反馈.建立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形式多样、组织严密、科学合理的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

(1)职业技能鉴定主要描述学生按照国家规定采用课程认证或社会化等方式完成职业技能鉴定,取得相应等级职业资格证书的情况,以及所达到的职业技能水平.
(2)就业质量分析应描述毕业生就业后多长时间内通过何种方式评价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包括就业率、专业对口就业率、稳定就业率和就业后的待遇水平以及用人单位满意度等.
(3)可适当采取职业能力测评的方式,着重测试学生是否达到了培养目标,是否符合行业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

职业能力测评方案可参照国内外职业能力测评理论和技术编制。

4编制流程
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编制流程包括立项、编制、评审、颁布四个步骤,具体流程见下图:
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编制流程图
附件
1.企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历程自我分析表
2.典型工作任务列表
3.典型工作任务描述表
4.××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要求表
附件1
企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历程自我分析表
附件2
典型工作任务列表
附件3
典型工作任务描述表
附件4
××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要求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