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课 阿长与山海经 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单元课文都是叙事性作品,写的都是普通人。大多体现的都是关于“爱”的主题,让我们从课文中感悟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二、教材分析
《阿长与<山海经>》所追忆的保姆阿长,虽是一个粗人,然而质朴、善良、热心,鲁迅深情地抒写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真挚的怀念。
《老王》叙写了作者与车夫的交往,表现出车夫艰难困苦的生活和善良厚道的品格,含蓄地表达了对不幸者的关怀。
《台阶》以农民的儿子作为故事叙述者,叙述父亲为盖新屋而拼命苦干的一生,表现农民艰难困苦的生存状态和他们为改变现状而不懈努力的精神,作品兼有崇敬和怜悯双重感情色彩。
《卖油翁》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人外有人”的道理。
三、学情分析
学生的语文水平参差不齐。语文基础知识得分还可以,语文阅读及写作得分较少,或这是导致语文成绩差的主要原因。大部分学生不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语文能力也较差。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很大力度的监督。努力做到:1.培养学生自读课文的能力和勾画批注的读书习惯。2.学习围绕中心选材和裁剪材料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3.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1.熟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
四、教学措施方法
1.熟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
学习选取典型事例和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手法,分析并理解文中人物的形象。
3.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方面整体把握文章的重点。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文中的人物形象,自觉接受思想教育。
5.学会重点实词、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五、教学安排
第9课阿长与《山海经》 2课时
第10课老王 2课时
第11课台阶 1课时
第12课卖油翁 1课时
写作抓住细节 2课时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1课时
课外古诗词诵读 2课时
偃师市实验中学语文教学资源库(语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9课《《阿长与《山海经》》
第一部分教学目标分解
主要检测题型: A、填空题 B、判断题 C、选择题 D、简答题 E、阅读分析题 F、欣赏评价题
第二部分课堂教学设计
一、关于教材分析与处理
(一)教材内容分析
《阿长与《山海经》一文出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9课,体裁是叙事散文,主要通过写长妈妈的几件事,表达了对一个劳动妇女的深深的怀念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认识阿长的品格风貌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对重要语句深刻含义的理解和主题深度的把握。
(三)教材前后联系
学习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本文作者围绕中心选材,有详有略,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很好的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并且记叙时有一定的顺序,这也是本文的重点;在写人记事的过程中,本篇运用了许多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和句子,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把握语句中蕴涵的感情。
二、关于教学设计的建议
(一)学生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已经学习过散文,但具体的学习叙事散文还是第一次。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自学能力;在合作讨论等活动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方法设计
1.听说读写结合法。这是针对本文内容和语言上的特点,课堂教学中主要通过听说读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以本文所学进行作文片段练习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提示法。学生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陷入迷茫时,教师在一旁给予必要的引导、点拨,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3.赏识成功教育。学生在讨论合作,解决疑难问题过程中,适当的给予表扬鼓励,让其体会到合作与成功的喜悦,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语:
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了写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对,是长妈妈。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在鲁迅的童年生活中,长妈妈是一个很有影响的人物。在长妈妈去世三十年后,作者仍写此文来纪念她,可见作者对长妈妈的深厚感情。那么,长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请看课文:阿长与《山海经》(二)预习检测:
1.常识
本文选自散文集《》,作者鲁迅,原名,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5月,第一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2.整体感知
1.文章写了长妈妈哪些事情?A、交待“阿长”的来历;B、阿长喜欢切切察察和她夏天的睡态;C、她懂得许多规矩;D、讲“长毛”的故事;E、给“我”买《山海经》。
2.这些材料是按什么顺序来安排的?作者少年时代对长妈妈的感情为线索贯穿全文的,其变化过程是“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敬意–––新的敬意”。
(三)合作探究:
1.文章写长妈妈的事情哪些事是详写?哪些事是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2.全文中找出描写长妈妈品格风貌的句子,并体会所用的刻画人物的方法。
3.品味语言
A.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表鲁迅对长妈妈了感激、怀念、敬意。
B.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对长妈妈真挚的情感,表现了鲁迅对长妈妈的怀念之情。
(四)教师点拨:
1.详略得当,突出中心
文章略写了阿长的称呼的来历、“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讨厌的种种规矩、“长毛”的往事,详写了为“我”买《山海经》一事。略写的那些内容能使人对长妈妈有个初步了解,如她的外形特征,能真实地反映长妈妈的一些毛病,但这些并不能削弱对阿长妈妈的敬意;而详写买《山海经》一事,却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在作者看来“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我们可以想到幼小的鲁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2.人物刻画
A.细节:一是她在“向人低声絮说些什么事”的时候,还要“竖直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二是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长妈妈质朴、略带粗野的性格在这些细节中刻画得栩栩如生,收到了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B.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如元旦时,她教“我”说恭喜的话和吃福橘的情节,作者通过“伸出……按住……惶急……”“摇……笑……塞……”这些动作的“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充满欢欣和热情的语言写出了真诚的祈求,表现了她善良而迷信的一面。
C.心理描写,突出中心。如当长妈妈买回了《山海经》后“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个心理活动,写出了“我”的吃惊。正是这种吃惊,引起了另一心理活动––––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从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3.写作手法
A.先抑后扬。
B.对比、映衬法:
(五)课堂练习:
(六)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刻画出了一个真实、生动、鲜活的普通劳动妇女--长妈妈的形象。她饶舌多事、不拘小节,有许多繁文缛节,但为人诚恳、热情、乐于助人,有着淳朴、宽厚、善良、仁慈的美德文中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之情。其词恳切,其情真切,十分感人。她是一个连真正姓名都很少有人知道的下层劳动者,但却善良、真诚、热爱孩子。她思想、性格上有很多消极、落后的东西,那是封建思想毒害的结果,与其说是她的过错,不如说是她的不幸。
第三部分教学效果检测
一、课内检测
1.给加点字注音或写出汉字。
憎恶.()惧惮.()粗拙.()哀悼.()震悚.chuāng()疤孤shuāng( ) jié()问 pī( ) 雳2、本文选自散文集《》,作者鲁迅,原名,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5月,第一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3、填空,理出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发展的线索。
→→敬意逐渐淡薄直至完全消失→
4、在括号里选择最恰当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