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互补的意义及影响

合集下载

浅谈儒道互补

浅谈儒道互补

浅谈儒道互补
儒道互补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重要概念。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是中国文化传统的
两大支柱,它们在中国历史上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化精神。

儒道互
补对于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实现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

儒道互补可以使社会更加和谐。

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注重家庭、社会关
系的和谐。

儒家强调孝道、仁爱,提倡仁义道德作为社会行为准则。

而道家思想则强调与
自然的和谐共生,倡导无为而治、安静无为,追求个体内心的宁静与平衡。

儒家注重社会
伦理,道家注重自然伦理,二者相辅相成,可以达到社会和谐的目的。

儒道互补可以促进个体全面发展。

儒家思想注重人的修身养性,提倡追求厚德载物的
人生境界。

儒家强调个体的责任与义务,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追求全面人格的培养。

而道
家思想则注重个体的解脱与自由,追求个体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儒家注重外在的社会修养,道家注重内在的个体修炼,二者的结合可以使个体在精神和道德层面上得到全面的发展。

儒道互补可以推动社会进步。

儒家思想追求社会的和谐与秩序,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
天下的道德底线。

儒家的文化传统在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是中国社会进步和繁荣的重
要保障。

而道家思想则强调自由、平等、反对繁文缛节,追求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道家的思想为倡导社会变革和创新提供了思想基础。

儒道互补可以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
中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

浅谈儒道互补

浅谈儒道互补

浅谈儒道互补儒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两个重要的思想流派,它们在中国历史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儒家强调人伦关系、仁爱和治理,道家则注重自然、无为而治和追求长生不老。

尽管有一些差异,但儒家和道家之间存在着互补的关系。

儒道互补可以从思想上体现。

儒家注重道德修养和社会伦理,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儒家思想强调道德、止于至善。

道家强调无为而治,注重自然和非人为的力量。

儒道互补的思想关系,可以提供对人类行为和社会组织的全面思考。

儒家的关注点在于如何塑造良好的人伦关系,而道家则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这两个思想流派的互补,可以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加完整和丰富。

儒道互补可以在社会治理中得到体现。

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一直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强调道德的约束和秩序的维护。

在面对一些复杂的社会问题时,单纯的儒家思想可能不是最佳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道家的思想可以提供更为灵活的解决方案。

道家思想强调无为而治,即不要过度干预,而是让事物自然而然地发展。

在现代社会治理中,需要有一种平衡的态度,既要保持秩序,又要尊重个体的发展和个性的差异。

儒道互补的思想可以在社会治理中提供更多的选择和适应性。

儒道互补可以在生活方式和个人修养中得到体现。

儒家思想注重修身养性、培养德行。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单纯的儒家思想可能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道家的思想可以为人们提供求变与养生的方法。

道家思想强调自然和宇宙的变化,强调平衡和和谐。

儒道互补的思想关系,可以引导人们更好地适应和应对现代社会中的挑战。

儒道互补可以在文化传承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综合体系,其中既有儒家的伦理思想,也有道家的自然观念。

儒道互补的思想关系,可以使中国传统文化更加鲜活和富有活力。

在当代社会中,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它们可以为人们提供价值导向和生活方式的指引,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道德和伦理观念。

儒道互补的由来及其社会意义

儒道互补的由来及其社会意义

[ 作 者 简介 ]张 子 玉 , 山 东艺术 学 院 艺术 管理 学 院 2 0 1 3级硕 士 研 究 生 ,研 究方 向 为 艺术 美 学 。
2 8
文 化 传 承
会 的关 注 和 重 视 。
的游戏 ,而是有取 于具体游戏 中所呈现 出的 自由 活动 ,因而把它 升华 上去 ,以作 为精神状态得 到 自由解 放的象 征。不要求 政治上 的杰出成 就 ,也
不 要 求 事 业 上 的进 步 ,只 是 力 求 一 种 自然 无 为 , 世 外 桃 源 般 的 生 活 环 境 。从 某 种 角 度 上 说 ,也 具 有 了一 定 的 消极 避 世 的态 度 。 人 生 态度 是 人 生 观 的体 现 ,同 时 也 决 定 了人 的 处 世 方 式 。儒 家 强 调 实 践 理 性 ,提 出 以道 德 规
儒道互补是中国思想的主干和基本线索通过对中国古代思想传统和民族文化心理结构进行考察不难看出儒道互补是中国思想的主干和基本线索更确切地说正如李泽厚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所指出的儒家的确在中国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上起了主要作用墨子30老庄也从不同方面不同立场不同角度反映了原始氏族传统的某种因素或问题对后世有重要影响
2 . 共 同构成 的完 整人 生 观
范和指导人们 的 E t 常生活 ;而道家则强调 “ 逍遥 游” ,提出精神 自由,无拘无束 ,自然无为 ,超然 物外 的人生态度 。儒道两派在人生观上形成 了约 束和 自由 ,理性 和非理性 的鲜 明对 比。然而 ,到 底应该持有哪种态度 ,无论哪一方都存在片面性 , 任何一方也都无法独立存在 ,这也就必然存在儒
影 响最 大的是儒家学 派 ,道 家学 派则是起 到了补 充 的效果 ,两者 相辅 相成 ,共 同构成 了完整的人 生观 、价值 观以及 艺术观 ,与儒家一道 ,起到 了

儒道互补的理解

儒道互补的理解

儒道互补的理解儒家与道家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的两大流派,分别代表了不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儒家强调的是礼仪、道德、人伦关系、社会秩序等方面的规范,追求的是“仁爱”、“中庸”、“和谐”等理念;而道家则强调的是自然、天道、自由、无为等方面的思想,追求的是“道”的境界和“无为而治”的理想。

虽然两者在思想上存在差异,但是在实践中却有着互补的关系。

首先,儒家强调的是社会秩序和人伦关系的规范,而道家则强调的是自由和无为的境界。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社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人们的精神压力也越来越大。

此时,如果仅仅强调社会秩序和人伦关系的规范,会让人们感到束缚和压抑,而道家的自由和无为的境界则能够给人们带来心灵上的宁静和释放。

因此,在现代社会中,儒道互补的思想可以帮助人们在社会秩序和人伦关系的规范中找到自由和无为的境界,从而实现精神上的平衡和和谐。

其次,儒家强调的是道德和仁爱的理念,而道家则强调的是道的境界和自然规律。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

此时,如果仅仅强调道德和仁爱的理念,而忽视自然规律和道的境界,会让人类失去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敬重,从而加剧对自然的破坏。

而道家的自然规律和道的境界则能够帮助人们重新认识自然和生命的价值,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因此,在现代社会中,儒道互补的思想可以帮助人们在道德和仁爱的理念中找到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敬重,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最后,儒家和道家的互补思想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实现精神上的平衡和和谐,也可以帮助人们实现社会上的平衡和和谐。

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矛盾和冲突越来越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存在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冲突。

此时,如果仅仅强调儒家的社会秩序和人伦关系的规范,而忽视道家的自由和无为的境界,会让社会变得僵化和死板,从而难以实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而道家的自由和无为的境界则能够帮助人们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找到平衡和和谐,从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儒道互补的意义及影响

儒道互补的意义及影响

儒道互补的意义及影响摘要儒家和道家一直是两种矛盾的思想,一主张“入世”,另一个主张“出世”。

但是中国古代却有很多文人政客能够把这两种矛盾的思想统一并加以利用。

儒道互补的思想对当时的不少文人政客都产生的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儒道互补出世入世独尊儒术互补1.儒道互补的含义及内容“儒道互补”是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用三个最精炼的词语来概括:一个是天人合一,一个是内圣外王,还有一个是儒道互补。

这三个词语各自从不同的角度表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质。

中国哲学具有十大特点儒道互补正是中国文化中互为因果相互作用的两股力量。

儒家的精神和道家的智慧构成一种周延的哲学形态,即儒家以道家为因,道家以儒家为果,而儒道之间又分享着共同的一元、自因和时间性哲学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就其内容和结构来看,儒道两家的思想无疑是主体;就其特质来看,儒道两家思想的互补最具决定性和典型的意义。

在中国古代社会后期逐步确立的儒释道多元互补的稳定的文化结构中,儒道两家思想的交融互补居于首要的和基础的地位。

因而,了解儒道互补,对于把握中国文化的基本面貌和深层底蕴,都是至关重要的。

儒道之互补,是以两家学说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广泛而又明显的差异为前提的。

它们各有长短得失,且此家之长正为彼家之短,反之亦然,从而使得两家思想的互补成为必要和可能。

2.儒道互补的意义及影响儒道互补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不论古代帝王还是文人雅士都有收到儒道互补影响的人如汉武帝刘彻、文豪苏轼都受到儒道互补的影响。

从古至今,中国古代社会经历了多次文化整合。

而士人是一个具有文化特质的社会阶层,他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是社会的精英。

因此,在乱世或每一次社会变革与文化整合当中,士人阶层往往成为时代的先锋,社会与文化前进的推动者,亦或某种社会风气、时代思潮的倡导者。

然而在“道不行”、“邦无道”的国家动荡衰亡的乱世中,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士人们却往往成为政治集团间权力倾轧的牺牲品。

儒道互补的理解

儒道互补的理解

儒道互补的理解儒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个重要流派,儒家强调礼仪、道德和人伦关系,道家则注重自然、无为而治和内功修炼。

在中国的历史上,儒道两家互相影响、互相借鉴,形成了一种互补的关系。

本文将从历史、哲学、修身等方面,探讨儒道互补的理解。

一、历史上的儒道互补儒道两家的互补关系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强调礼仪、道德和人伦关系,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秩序。

而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则强调自然、无为而治和内功修炼,主张顺应自然、不争不抗,静止无为。

两家在思想上存在明显的区别,但也有一些共同点。

例如,儒家和道家都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都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不应该逆天而行。

在历史上,儒道两家的互补关系表现得尤为明显。

例如,在汉代,儒家思想得到了大力发展,但也受到了一些限制。

当时,道家思想的兴起为儒家思想提供了一些启示。

汉武帝时期,道家思想家张道陵提出了“天人合一”的观念,强调天地万物都是一个整体,人应该顺应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

这种观念对儒家思想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另一个例子是唐代,当时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受到了道家思想的挑战。

唐代道家思想家李思训提出了“道法自然”的观念,主张顺应自然、不争不抗。

这种观念对唐代的政治、文化和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二、哲学上的儒道互补儒道两家在哲学上也存在着互补的关系。

儒家思想注重人伦关系、道德修养和社会秩序,强调个体和社会的关系。

而道家思想注重自然、无为而治和内功修炼,强调个体和自然的关系。

两家思想的互补,可以使得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个体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刻。

例如,在儒家思想中,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秩序是至关重要的。

但如果只注重社会秩序而忽略了自然,就会导致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破坏自然生态平衡的后果。

而道家思想则提醒人们应该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避免人类对自然的破坏。

这种互补的关系可以使得人们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儒道互补

儒道互补

儒道思想诞生的时代背景
春秋时期,西周控制力日渐减弱,诸侯国 群雄并起,战乱纷争,礼崩乐坏。见于史书的 诸侯国128个,36名君主被弑杀,480多起战事 ,450余次诸侯会盟。诸侯国内部的矛盾凸显 出来,不少诸侯国的国政被国内公族、卿大夫 掌握,公族、卿大夫和国君之间矛盾尖锐,甚 至出现了国君被逼出逃、臣子弑君篡国的事情 。到了战国时期,周天子更是名存实亡。几个 实力强大的诸侯国都想通过战争吞并其他国家 ,统一天下,它们之间爆发战争规模更大,杀 人更多。

二十四、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鲁迅

二十五、梦是心灵的思想,是我们的秘密真情。——杜鲁门·卡波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十六、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白哲特

二十七、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三十六、梦想不抛弃苦心追求的人,只要不停止追求,你们会沐浴在梦想的光辉之中。——佚名

三十七、一块砖没有什么用,一堆砖也没有什么用,如果你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梦想,拥有天下所有的砖头也是一堆废物;但如果只有造房子的梦想,而没有砖头,梦想也没法实现。——俞敏洪

三十八、如意算盘,不一定符合事实。——奥地利

二、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才止;像种子在地下一样,一定要萌芽滋长,伸出地面来,寻找阳光。——林语堂

三、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毛泽东

四、拥有梦想的人是值得尊敬的,也让人羡慕。当大多数人碌碌而为为现实奔忙的时候,坚持下去,不用害怕与众不同,你该有怎么样的人生,是该你亲自去撰写的。加油!让我们一起捍卫最初的梦想。——柳岩

儒道互补的美学功能

儒道互补的美学功能

儒道互补的美学功能【摘要】儒道互补的美学功能是指儒家与道家哲学相互融合,在审美领域中产生的独特视角和理念。

在审美观念中,儒道互补展现出一种平衡和和谐的美学意义,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其美学价值观体现了传统的仁、礼、道、义等美德,并在文学艺术、传统建筑与园林等领域中得到了体现。

在现代社会,儒道互补的美学功能对于促进社会和谐、个体修养、以及建设人文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展望未来,儒道互补的发展将进一步丰富人类审美体验,推动社会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儒道互补的美学功能将持续影响着个体和社会,引领着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儒道互补、美学功能、审美观念、美学价值观、文学艺术、传统建筑、园林、现代应用、当代社会、个体与社会、未来发展。

1. 引言1.1 介绍儒道互补的美学功能儒道互补的美学功能是指儒家和道家两大传统思想在美学领域中相互融合、互相补充,共同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理念和风格。

儒家注重人伦道德、社会秩序和仪式礼节,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责任感;而道家则追求自然之道、无为而治、超脱世俗的境界。

两者虽然在思想理念上存在差异,但在美学观念中却能互相融合,形成一种综合而完整的审美体系。

儒道互补的美学功能在审美观念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智慧,还反映了人类对美的追求和思考。

儒家强调礼义之道,注重文化传统和社会规范,体现了人类对理性和秩序的追求;道家则强调自然和谐、无为而治,体现了人类对自然之道和超越物质世界的向往。

将儒道二家的美学观念相互融合,既能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也能开拓审美思维的新境界,为人类审美体验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和可能性。

2. 正文2.1 儒道互补在审美观念中的意义儒道互补提倡的和谐、平衡、中庸的思想,对于审美观念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传统儒家思想中,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注重个体的自我修养与社会责任的平衡,这种思想在审美领域中得以体现。

浅谈儒道互补

浅谈儒道互补

浅谈儒道互补儒家与道家是中国文化中的两个重要流派,它们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互补的关系。

儒家提倡仁爱、礼教和人文关怀,注重人类生活和社会治理,道家则更强调自我的修行和个人的自然状态。

儒道互补的思想早已被中国人民所接受,成为了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精神财富之一。

儒家思想追求人类利益,强调“君子修道,必先立志”,在社会关系中强调等级与秩序,主张家庭、社会、国家、天下的秩序和和谐。

而道家思想则主张个体自我修行,追求心灵上的自由和和谐,其代表人物老子曾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儒家和道家的观点表达了两种不同的生活哲学。

儒家和道家的优缺点之间存在很多互补关系。

儒家思想强调人类利益,强调秩序和和谐的社会关系,这在公有制下的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很大的意义。

在如今各种社会和个体的权益问题上,儒家的理念也依然有其生存的空间和影响力。

同时,道家思想强调个人的自由和修行,注重自我精神的独立和自我发展,这在当代物质和精神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更受到广泛的认同和接受。

例如,儒家重视家庭的治理,道家则重视个人的修行。

在当代家庭主义盛行、家族式企业家族化等问题面前,儒家、道家互补的思想能够带来更有价值的生活方式。

相比较于父辈严肃会议定式的家庭治理,在道家思想中,可以在维持基本秩序的同时,给予个体创造空间,更好的发展自我技能和人际关系,从而更好的离开家庭成为独立的个体。

儒道互补的思想已经深入到中国文化中每个方面之中,它显示了一种思考方式和生活哲学。

它们之间的互补不仅体现在个人和社会的方面,也在宗教和文化的层面上表现的淋漓尽致。

两种思想的结合,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化,还为后人探索其人性和治理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框架。

总之,儒家和道家两种思想之间的互补关系,为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儒道互补思想的倡导,让我们重新思考如何平衡个人和整个社会、如何在有序的制度和发展的过程之间达到良好的协调。

对这种思维方式的接纳和运用是中国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更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谈“儒道互补”

谈“儒道互补”

谈“儒道互补”由于种种原因,儒道两家思想,在后世成为中国影响最大的两种思想。

他们存在差异又相互制衡,为人生提供多样选择。

“儒道互补”是一种人生智慧,其妙处在于指导人们在现实与超越、前进与迂回之间取得恰当的平衡,从而保持自我,使生命有后续力。

“儒道互补”让人们儒道兼修,互补为用。

中国的知识分子往往以“儒道互补”作为自己的人生信仰,用以安身立命。

“儒道互补”也为现在和未来的人们提供一种积极入世又富有超越精神的人生哲学。

所谓互补,就是相互补充,它是以二者之间的差异为前提的。

儒道两家分别为我们树立了一种做人的准则,这种做人的准则在《论语》和《老子》中体现在两个人物形象上——“君子”“圣人”。

孔子和老子都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做人的楷模。

《论语》中为我们描述的君子,有德、有仁,能够克己复礼、奋发有为。

《老子》中为我们描述的圣人,无辩、无争,能够顺应自然规律、不去妄为。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经过长期休养生息发展了起来,而王室的力量却逐步衰微,渐渐丧失控制诸侯的能力。

强大了的诸侯,不再对周王室惟命是从了,他们有德蚕食周的土地,有的攻伐别的诸侯国。

儒道两家同样不满于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民不堪命的社会现实,他们拥有共同的理想:疗救社会,使之恢复正常的秩序。

面对这个混乱的时代,儒家的主张是做“加法”,要求人们加强自身休养,从而治国、平天下,强调一种积极进取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

而道家的主张是做“减法”,要求人们丢弃扰乱自然天性的东西,那么社会就没有纷争,天下就太平了,他强调一种宁静和谐与超越世俗的观念。

正是由于儒道两家对社会、人生问题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和解决方式,才能形成二者互动互补的关系。

在孔子、老子之后的2000多年中,儒道互补一直是中国思想文化演进的主要内容,正如林语堂所说:“道家及儒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

儒家入世,乐观积极,有一整套严格的规范,讲实用,追求功名;道家出世,消极退避,主张自然无雕琢,重养性,崇尚天然。

儒道互补的人生智慧

儒道互补的人生智慧

儒道互补的人生智慧儒家入世,方正为人,圆融处世。

道家养性,低调做人,高处成事。

儒家是追求入世、讲究做事,要求奋发进取、勇于担当、意志坚定。

道家是追求超世、讲究自然的,要求心明大道、眼观天地、冷眼看破。

儒道互补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既可以使人安身立命,又能活得积极而潇洒。

Vol.1儒家使人积极乐观向上在儒家的人生哲学中,所倡导和表现出的是一种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出自北宋理学家张载的《横渠语录》,当代哲学家冯友兰称作“横渠四句”,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恢宏的意境。

“为天地立心”天地没有心,但人有心。

以人之仁心去映射天地之心,以匡正万物之性命,此乃为天地立心也。

“为生民立命”“为生民,就是为老百姓,“立命”就是命运,人民要有一个好的命运;为民众谋福祉,让人民在物质上走向富强,在精神上走向独立,此乃为生民立命也。

“为往圣继绝学”“往圣”指尧、舜、禹、孔子、孟子等圣贤们,“绝学”是从尧舜开始的中华文明的精华沉淀,“为往圣继绝学”就是努力复兴中华文化,甚至是整个人类文明!在今天,我们要传承复兴的不仅仅是儒家先贤的思想,对于中华复兴有用的所有思想,我们都应该去继承,去复兴。

“为万世开太平”“太平”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和谐、和平、富裕、公正。

这是儒家的最高政治追求了。

我们要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为民族的复兴,为万世太平而努力。

横渠四句,是儒家的一种胸怀。

儒家要成就的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尊严、有社会责任与参与意识,有仁、智、勇独立人格的人。

向圣贤看齐,圣贤是最高目标,一般人做不到。

但是要做有德君子,不做缺德小人,这是—般人通过努力可以做到的。

Vol.2道学让人生活恬静内敛清净道家是内敛型的,是内收的哲学,恬淡通脱的哲学,使人在进取时不忘后退,在获得时不忘舍弃。

如果说儒家是进取的智慧,那么道家就是放弃的智慧。

放弃的智慧就是要学会放弃一些不必要的、不自然的欲望。

【教学课件】《儒道互补》课件

【教学课件】《儒道互补》课件

儒道互补的主要方面及实例
修身养性
儒道互补在修身养性方面有共同之处,如儒家提倡仁 爱、中庸,道家追求虚无、自然,两者都强调内心的 修养和自我完善。例如,《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 国平天下”与《道德经》中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 物而不争”都是强调修身养性的实例。
处世之道
儒道互补在处世之道方面也有相似之处,儒家主张积 极入世,强调对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处理;而道家则主 张避世,强调对个人内心世界的处理。两者相互补充 ,可以帮助人们在面对不同情境时采取更为合理的处 世态度和方法。例如,《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与《道德经》中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都是强调处世之道的实例。
引导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儒道互补的思想鼓励人们积极向上、乐观进取,对个人的成长和 人生价值的实现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意义与价值
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儒道互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和发展有助 于全面深入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精髓。
促进世界文化交流
儒道互补的思想和理念具有普遍性和世界性,有助于推动世界文 化交流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思想融合与创新
儒道互补的思想将逐渐与其他思想流派融合,产生新的思想体系 和创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全球化与国际化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国际交流的加强,儒道互补的思想将在更广泛 的范围内得到传播和应用,成为人类文明共享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儒道互补未来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加强教育普及
通过加强教育普及,提高人们对儒道互补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培养更多的文化传承者和发扬者。
02
儒道互补的主要内容
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仁爱
01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爱”,强调人类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

儒道互补及其对中国社会之影响

儒道互补及其对中国社会之影响

儒道互补及其对中国社会之影响儒道互补奠定了中国人的文化生命形态,铸造了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人的国民性,形成了中国人独有的阴阳互动、刚柔相济的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儒道都是“推天道以明人事”,只是两家的落脚点不同,儒家在中国社会中起到了动力机制作用,道家起到了平衡机制作用,儒道互补表现为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的对立与统一。

儒道均具有宗教的超越性,但与西方的宗教性不同,主要体现在“安身立命”、“终极关怀”和人格的“内在超越”等方面,其内在的根据是道德精神。

中西方不同的宗教性对科学、民主和社会政治的演化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标签:儒道互补;中国社会;影响作用在诸子百家中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和老子,对中国社会和中国人影响最深、既广且久的学派是儒道。

中国思想文化的基本特点是“阳儒阴道”、“外儒内道”、“儒中有道”、“道中有儒”,儒道互补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奠定了中国人的文化生命形态,形成了中国思想的阴阳互动、刚柔相济的特色,缔造了大一统的中华帝国,铸造了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人的国民性。

儒道在源头上就是互补的。

儒道思想源于中国古代夏、商、周“三代”文化,均产生于发达的农业文明和成熟的理性智慧,其共同的文化源头是《易经》。

《周易》前一部分是《易经》,包括六十四卦的卦名和卦画,周文王的卦辞和周公的爻辞,后半部分是《易传》。

《周易》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是揭示自然、社会和人的身心发展变化规律的一部经典,它以朴素的辩证思想揭示了包括时间、空间、物质三个范畴在内的日地关系同步运行的规律,囊括了包括时间(春夏秋冬年)、空间(东西南北中)、物质(金木水火土)在内的地球上一切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人的身心运行最普遍的变化规律。

《周易》中所讲的“太极”,是指太阳系中恒星和行星的两极,所说的“两仪”是指乾坤,亦即日地,所说的“四象”是指四季——也就是“元亨利贞”四德,与春夏秋冬(年),与木火金水土、仁义礼智(信)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依据天道讲人道的天人合一思想。

儒道互补的理解

儒道互补的理解

儒道互补的理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和道家是两个重要的哲学流派。

儒家注重礼仪、道德、教育和政治,强调个体责任和社会秩序;而道家则强调自然、无为、自由和内心的平和,主张追求道的本质和意义。

尽管两家思想在某些方面存在分歧,但它们互为补充,形成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儒道互补的理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儒家和道家的共同点首先,儒家和道家都强调人的本性和修养。

儒家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需要通过教育和礼仪来培养和完善;而道家则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然的,需要通过无为而治来达到内心的平和和自由。

这两种观点都认为,人应该不断修养,追求道德和精神上的提高。

其次,儒家和道家都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

儒家认为人应该尊重自然,和谐地与之相处;而道家则主张顺应自然,放弃功利和欲望,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这两种观点都表达了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以及人类应该如何与自然和睦相处的思想。

最后,儒家和道家都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儒家认为人应该尽力为社会作出贡献,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而道家则认为人应该发扬慈悲和同情心,关心他人的利益和幸福。

这两种观点都强调了人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以及人类应该如何在社会中发挥作用的思想。

二、儒道互补的意义儒道互补的意义在于,将两种不同的哲学思想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儒家思想注重个体责任和社会秩序,强调人的义务和责任,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而道家思想则注重内心的平和和自由,强调人的自由和权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另一种重要价值观。

两种思想的融合,使中国文化具有了更为丰富和多元的内涵,也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思想空间。

儒道互补的意义还在于,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儒家和道家都认为,人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和生命,不断追求内心的平和和自由。

这种和谐相处的思想,对于当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三、儒道互补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在当代社会,儒道互补的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谈谈儒道互补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谈谈儒道互补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谈儒道互补及其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摘要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百家争鸣。

在众多学派中又以“儒家”“墨家”在当时并称为两大显学,时人有“非儒即墨”之说。

儒道两家观点各有各的道理,二者无所谓优劣高下,见人见智,“仁爱”与“兼爱”双方都主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要以仁爱之心对人,都肯定人与人之间应当相爱,但儒墨两家学说也有区别。

1、儒道在理论上各有偏重。

2、价值观念不同。

3、治理主不同。

儒道互补正是中国文化中互为因果相互作用的两股力量,儒家的精神和道家的智慧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对儒墨两家的思想的核心即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比较其区别。

希望能够吸取其精髓,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关键字:儒家墨家儒道互补古代文化目录一、儒道思想的主要容及其根本区别 (3)1.1儒道思想的主要容及其 (3)1.2儒道思想的根本区别 (3)二、儒道思想的主要差异 (4)2.1、儒道在理论上各有偏重 (4)2.2、价值观念不同 (4)2.3、治理主不同 (4)三、儒道互补的含义及容 (4)四、儒道互补的意义及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5)五、结语 (5)参考文献:[1] 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人民1986[2] 宗桂.中国文化导论[M].:人民,2002[3] 林语堂.吾国吾民[M].:文艺,2010[4]易中天.先诸子百家争鸣[M].文艺,2009[5]周继旨著《先《论中国古代社会与传统哲学》人民1994年[6]吕思勉著《先学术概论》出版中心1996版谈儒道互补及其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思想极为活跃,各种学派著书立说,展开争鸣,较为著名的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

而在众多学派中又以“儒家”“墨家”在当时并称为两大显学,时人有“非儒即墨”之说。

然而有趣的是儒、墨两大思想流派思想核心都是关于爱护人,提倡人文关怀,但二者也存在尖锐的思想对立。

对儒道互补的评议

对儒道互补的评议

对儒道互补的评议
儒道互补,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个主要流派——儒教和道教之间的互相补充和互相调和关系。

儒教注重礼仪、道德、法律,强调人的社会角色和责任;而道教则强调自然、自由、无为、至真,追求超越世俗界限的灵性与神秘。

儒道互补的观念,指的是这两种文化的互相融合,相互补充,从而形成更为全面、更为深刻、更为有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儒教和道教的互补关系,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教和道教各自代表了一种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但是,它们之间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的关系。

儒家的礼仪、道德、法律等方面,可以弥补道家在这些方面的不足。

而道家的自然、自由、无为、至真等方面,则可以弥补儒家在这些方面的不足。

因此,在中国文化中,儒道互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观念。

儒教和道教的互补,不仅体现在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还体现在政治、社会等方面。

在中国历史上,儒教和道教的互补关系也体现在政治上。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而道家思想则强调“无为而治”,反对“权力中心集中”的政治体制。

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儒家和道家的互补,有时表现为一种“相互对立、相互融合”的关系,有时则表现为一种“相互容忍、相互促进”的关系。

总之,儒道互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在儒教和道教的互相补充、互相调和中,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方方面面。

它不仅体现了中国人对于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和追求,还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特点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谈谈儒道互补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谈谈儒道互补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谈儒道互补及其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摘要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百家争鸣。

在众多学派中又以“儒家”“墨家”在当时并称为两大显学,时人有“非儒即墨”之说。

儒道两家观点各有各的道理,二者无所谓优劣高下,见人见智,“仁爱”与“兼爱”双方都主X在处理人际关系上,要以仁爱之心对人,都肯定人与人之间应当相爱,但儒墨两家学说也有区别。

1、儒道在理论上各有偏重。

2、价值观念不同。

3、治理主X不同。

儒道互补正是中国文化中互为因果相互作用的两股力量,儒家的精神和道家的智慧构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对儒墨两家的思想的核心即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比较其区别。

希望能够吸取其精髓,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关键字:儒家墨家儒道互补古代文化目录一、儒道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根本区别 (3)1.1儒道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 (3)1.2儒道思想的根本区别 (3)二、儒道思想的主要差异 (4)2.1、儒道在理论上各有偏重 (4)2.2、价值观念不同 (4)2.3、治理主X不同 (4)三、儒道互补的含义及内容 (4)四、儒道互补的意义及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5)五、结语 (5)参考文献:[1]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人民1986[2] 李宗桂.中国文化导论[M].:XX人民,2002[3] 林语堂.吾国吾民[M].:XX文艺,2010[4]易中天.先秦诸子百家争鸣[M].XXXX文艺,2009[5]周继旨著《先《论中国古代社会与传统哲学》人民1994年[6]吕思勉著《先秦学术概论》东方出版中心1996版谈儒道互补及其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思想极为活跃,各种学派著书立说,展开争鸣,较为著名的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

而在众多学派中又以“儒家”“墨家”在当时并称为两大显学,时人有“非儒即墨”之说。

浅谈儒道互补

浅谈儒道互补

浅谈儒道互补儒道互补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的互补和相互渗透。

儒家和道家在古代中国文化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儒者强调礼法、教育、忠孝、正义等方面的规范,并且注重实践,强调为政者要怀有仁爱之心;道家强调修身养性、追求自由、自然、无为而治等方面的观念,强调“道法自然”,即自然法则是最高指导原则,不宜强行干涉。

这两种思想虽然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但都拥有自己的独特价值,并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贡献。

同时,儒道两家也在一定程度上互相借鉴和裨益,这种互补关系不仅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多样化和变革,而且对未来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本文将从历史、思想、实践等多个角度浅谈儒道互补。

历史上,儒道两家的传承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儒家主要是由孔子及其弟子们组成的学派,而道家则是由老子及其追随者们创建的。

这两种思想传播开来后,逐渐赢得了大量的追随者和支持者。

儒道两家在当时,已经成为了对抗墨家和法家等其他学派的代表。

儒道两家的共性之处是: 对于宇宙、人的本质、生命的意义等问题存在很多共同的观念和思考方式,比如“仁者爱人”、“一分为二”、“道可道,非常道”、“彼何人哉?志士也”。

儒家和道家都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有其规律,人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在思想层面上,儒道两家也具有互补性。

儒家重视人的本质,关注的是人的道德修养和教育,注重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的发展。

而道家则注重内心修养和心灵的自由,关注追求自由、自然和寂静,强调个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主张无为而治。

这两种思想互补关系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人的性情和天命的看法。

儒家认为,人的性情是可以被教育和改变的,而且人的人性本善,用道德礼法可以教化成为一个合格的人。

道家则认为,人应该追求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而且要顺应天命,与自然界和谐共生。

这两种看法相互之间内外取舍,使得中华文化的人文主义和自然主义两种风格得到了充分发挥。

道家与儒家思想的互补

道家与儒家思想的互补

论道家、儒思想的优势互补所有的思想和知识都是某个社会结构或历史进程的产物。

儒家道家之所以得到2000多年的延续,是两家的思想在闪烁着光芒,影响着后世。

儒家道家既有共同的追求,也有思想的差异。

儒道互补,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我们又可以从这个古老的话题中不断地引发出新的思考。

儒道互补有着两性文化上的内涵,儒道互补又有着美学上的功能。

道家思想的现实意义《道德经》一书,是值得反复研读的经典著作。

其深邃的精神与博大的感染力,可以使每一位拜读它的人心神清爽、心旷神怡。

书中沿袭了周王室典籍中政治思想、上古时代我国原始的宗教意识,老子对这些思想意思的思考,这就构成了一个被延续2000多年的中国道德伦理。

但如今,随着西方文化的引入以及我们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30年前的那些“真”“善”“美”,似乎在我们的头脑中被渐渐的淡忘。

但如今,我们正在积极的推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我们似乎有许多功课要补。

一、修身养性贵在意识贵在自觉:“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症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拜金主义者大都是“戚戚于富贵”的心态,却总是碌碌无为的结果,而我们在道德的修养上似乎有了欠缺。

平时良好的修养以及积极的心态,更有利于我们在关键的时刻抓住时机。

贵在自立:“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修身治国,始于修身。

成长的道路需要自己开拓,年轻一代长久的生长在温室里,社会的狂风暴雨无情的摧残下,他们还能立足吗?自立,是成长乃至成熟的必经之路,我们必须先自立才能有所作为。

社会应该给年轻人更多的机会而不只是溺爱,让他们放手去飞,自强自立。

贵在自拒:“知道易,信道难;信道易,行道难,行道易,得道难,得道易,守道难,守道不失,身长存也。

”当今的中国的社会被称为一个没有信仰的社会,我们只在危难的时候才会想起“临时抱佛脚”,其实,我们更需要的是一个坚定的意志力和品质。

政府官员,面对“钱财”“女色”“名利”的诱惑和侵蚀,如何能够把持自己?这时,我们现在更需要道德力量的支持。

(完整word版)浅论儒家和道家思想的互补及其现代意义

(完整word版)浅论儒家和道家思想的互补及其现代意义

毕业论文题目:浅谈儒家和道家思想的互补及其现代意义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完成日期:2013年4月3日中文摘要儒家思想在两千多年中居于社会思想文化的正宗和主导地位,是政治、教育和道德领域的指导思想;道家崇尚自然无为,与社会现实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具有隐士派和浪漫派的风格,但它对社会文化生活各个层面具有深远的影响。

林语堂说:“道家及儒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

”一直以来对于儒道思想的研究更多地倾向于独立地分析二者的意义与影响,本文侧重于探讨儒道思想之间的关系,研究儒道互补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在对文献和资料的分析整理过程中把握儒道互补的精髓,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理解,并思考二者互补的现代意义。

关键词:儒道互补人文化成返朴归真现代意义ABSTRACTThe social thought of Confucian thought in two thousand years culture of authentic and dominance, is a guiding ideology in the field of politics, education, and moral; Taoism advocate natural, keep a certain distance of the social reality, hermit and romantic style, but it have a profound effect on all aspects of social and cultural life. Lin yutang said: "both sides of the Taoism and Confucianism is a Chinese soul." Has always been to Confucianism thought research tend to be more independent analysis of both the meaning and effe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iscussion and Taoist though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udy of complementary Confucianism is the value of itself, in the process of analysis of literature and data sorting grasps the essence therapy-remainig complementary, mainly from three aspects to understand, and think about the modern significance of the two complement each other.Keywords: complementary Confucianism humanity into art in modern meaning目录一、儒家与道家思想的对比................................................5(一)儒家思想的基本特征...............................................5(二)道家思想的基本特征...............................................5(三)儒道思想的对比...................................................5二、儒道互补的历史渊源................................................5(一)战国时期.........................................................6(二)魏晋时期........................................................6(三)宋明时期.........................................................7三、儒道互补的深层剖析.................................................7(一)儒道互补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表现形式.............................8(二)儒道互补是中国人性格形成的深层基因...............................8四、儒道互补的现代意义.................................................8(一)有助于现代生态社会的真正建立.....................................8(二)唤醒现代中国人的民族国家意识.....................................9(三)解开现代人的精神困惑...........................................10五、参考文献.........................................................11六、致谢.............................................................12浅议儒家与道家思想的互补及其现代意义一、儒家与道家思想的对比(一)儒家思想的基本特征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逐步发展成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道互补的意义及影响
摘要儒家和道家一直是两种矛盾的思想,一主张“入世”,另一个主张“出世”。

但是中国古代却有很多文人政客能
够把这两种矛盾的思想统一并加以利用。

儒道互补的思想
对当时的不少文人政客都产生的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儒道互补出世入世独尊儒术互补
1.儒道互补的含义及内容
“儒道互补”是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用三个最精
炼的词语来概括:一个是天人合一,一个是内圣外王,还有一个是儒道互补。

这三个词语各自从不同的角度表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质。

中国哲学具有十大特点儒道互补正是中国文化中互为因果相互作用的两
股力量。

儒家的精神和道家的智慧构成一种周延的哲学形态,即儒家以道家
为因,道家以儒家为果,而儒道之间又分享着共同的一元、自因和时间性哲
学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就其内容和结构来看,儒道两家
的思想无疑是主体;就其特质来看,儒道两家思想的互补最具决定性和典
型的意义。

在中国古代社会后期逐步确立的儒释道多元互补的稳定的文化结
构中,儒道两家思想的交融互补居于首要的和基础的地位。

因而,了解儒道
互补,对于把握中国文化的基本面貌和深层底蕴,都是至关重要的。

儒道之互补,是以两家学说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广泛而又明显的差异为前
提的。

它们各有长短得失,且此家之长正为彼家之短,反之亦然,从而使
得两家思想的互补成为必要和可能。

2.儒道互补的意义及影响
儒道互补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不论古代帝王还是文人雅士
都有收到儒道互补影响的人如汉武帝刘彻、文豪苏轼都受到儒道互补的影响。

从古至今,中国古代社会经历了多次文化整合。

而士人是一个具有文化
特质的社会阶层,他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是社会的精英。

因此,在乱世或每一次社会变革与文化整合当中,士人阶层往往成为时代的
先锋,社会与文化前进的推动者,亦或某种社会风气、时代思潮的倡导者。

然而在“道不行”、“邦无道”的国家动荡衰亡的乱世中,作为社会中坚力
量的士人们却往往成为政治集团间权力倾轧的牺牲品。

于是,在仕途名利与
个体自由之间,在“出”与“入”之间,使得古代士人的人生理想出现激烈
的矛盾,造成人格冲突,使士人们形成了一种相互平衡调剂的双重人格——
儒道互补之双重人格,即“入世”及“出世”,正所谓得志之时轰轰烈烈干
一番事业,将个人抱负付诸实践;失意之时则独善其身,归隐山林,做个天地
任逍遥的隐士。

上面谈到的是儒道互补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影响,但是儒道互补也对中国
古代统治阶级有一定的影响。

其中道家思想包括黄老派和老庄派两大派别,黄老派主张依道生法依法治国、宁静无为休养生息,侧重于安邦治国,并成就了
汉唐盛世,所以民间有盛世道、乱世佛、由治到乱是儒家的说法。

但是由于黄
老派主张统治者要宁静淡泊,对统治者有一定的束缚,所以黄老思想只是社会
大乱之后的急救包,一旦繁荣来临,统治者就会丢弃这个束缚自己的政治思想,或者直接暴政,或者借儒家仁政的名义实施暴政(即外儒内法)。

尤其是从外
施仁义而内多欲的汉武帝开始,独尊儒术罢黜百家,黄老道家受到严厉打击,
人才凋零、著作多失,于是主张修身养性的老庄派反而成为了道家思想的正统,外圆内方儒道互补的人生观在政治高压下,也成为了知识分子的青睐和向往。

由此可见儒道互补不仅仅对中国古代的文人有影响,也对中国古代统治阶
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儒道互补的事例及分析
中国古代有很多文人乃至统治阶级都受到入道互补的影响,汉武帝刘彻无
疑是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一位。

武帝即位后便开始实行自己的政治方略:安排自己信任的人掌管朝中大权,如让舅舅田蚡做太尉,掌握军权。

同时,许多的儒生也被他重用。

为了更多地
选拔人才,武帝还下诏命令全国官吏向中央推荐人才,当时叫做"贤良方正"。

有名的董仲舒就是在这次推荐考试中得了第一名。

武帝召见他,探询治国的良策。

董仲舒便将自己的一整套经过发展的儒家治国思想说给武帝听,武帝非常
赞赏。

董仲舒的儒家思想对原来孔子的思想有了很大的发展,融进了法家和阴阳
家等其他学派的思想。

首先是思想上的统一,即独尊儒家的学说。

其他有宣扬
君主权利来自上天的赐予,使皇权神化,以及实施仁政,强调法制,即"德主刑辅",先对百姓进行教育,教育无效时再用刑罚来镇压,这是一种刚柔相济的治国方针,在被武帝采用之后,成为此后汉朝的法制指导思想。

原来以道家思想为中心的无为而治,汉武帝觉得已经不适应当时的社会发展,董仲舒以儒学为主体和外壳,杂揉各家思想,以阴阳五行学为哲学原理建
立起具有神学色彩的新儒学体系,用“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天
授”、“三纲五常”、“春秋大一统”等观点,将君主统治影射到天道上,天不变道亦不变,为帝王的统治提供了理论根据。

董仲舒的学说是从维护汉朝的大一统出发的,他援引“春秋大一统”之精义:“《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把封建的大一统说成是天经地义不容更改之事。

他认为应该损抑诸侯,尊王襄夷,一统乎天子,并使四海“来臣”。

为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法宪制度和封建社会的秩序结构”提供了初步模板、打下了牢固的基础,遂独尊儒术。

虽然看似儒家和道家是相矛盾的,但是矛盾中激发灵感,使得儒家和道家相互补足,并且能够很好的利用这种入道互补的思想,我觉得这是汉武帝刘彻能够取得举得成就的原因之一。

总结儒道互补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思想不仅仅影响了一类人,上至帝王将相下至文人骚客都有收到儒道互补思想影响的代表性人物。

入道互补的思想是中国古代人类智慧的结晶,可以应用到生活、管理、经济的各方各面,这是一种不会过时的具有永恒意义的重要思想
参考文献:[1]百度百科/view/2468315.htm(网页参考资料类格式)
[2]《秩序与自由:儒道互补初论》作者:安继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专著、教材类格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