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swot分析--资料
中国移动通信swot分析

中国移动通信swot分析中国移动通信SWOT分析1. 引言中国移动通信公司是中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广泛的业务覆盖。
本文将对中国移动通信进行SWOT分析,以了解其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为公司制定战略提供参考。
2. 优势分析2.1 用户规模大:中国移动通信拥有数亿用户,是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之一。
2.2 品牌知名度高:中国移动通信具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信誉,享有良好的声誉。
2.3 国内市场占有率高:中国移动通信在国内市场具有垄断地位,市场占有率居于领先地位。
2.4 技术实力雄厚:中国移动通信在移动通信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和技术能力,可以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通信服务。
3. 劣势分析3.1 缺乏创新能力:中国移动通信在技术创新方面相对滞后,与一些互联网企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3.2 服务质量不稳定:由于用户规模庞大、网络负载大,中国移动通信在某些地区和时段可能出现服务质量不稳定的问题。
3.3 员工滞后培训:由于行业竞争激烈,中国移动通信的员工培训相对滞后,需要提升员工的技能和专业素养。
4. 机会分析4.1 5G技术的发展:随着5G技术的成熟和推广,中国移动通信可以加速网络升级,提供更快速、更稳定的通信服务。
4.2 云计算、大数据和:中国移动通信可以利用云计算、大数据和等新兴技术,提升用户体验、拓展智能化服务。
4.3 增值服务市场:除了传统的通信服务,中国移动通信还可以发展增值服务,如移动支付、移动电商等,开拓新的收入来源。
5. 威胁分析5.1 竞争压力加大:随着电信行业市场竞争加剧,中国移动通信面临来自其他移动通信运营商的竞争压力。
5.2 政策法规变化:政策和法规的改变可能对中国移动通信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5.3 新技术的崛起:新兴技术的快速崛起可能改变移动通信行业格局,对中国移动通信的市场地位构成威胁。
附件:- 中国移动通信财务报表-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调研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 SWOT分析:SWOT分析是一种评估组织或项目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方法,以制定战略和决策计划。
中国移动通信swot分析

2020/4/22
5
5、充分利用品牌和知名度的群优势去抓住FMC的机会。比如从移动的集团客 户提供IP专线,从而保障其综合通信需求;
6、利用成本、客户群等优势,抓住宽带化的机会。比如利用GPON等传输技 术的出现带来的“光进铜退”的机会,向新的商务楼宇、集团客户提供光纤 接入,一次可以收编很多集团客户。不知这个会不会给集团客户下指标—— 当年新建楼盘的光纤接入占有率,如果下了这个指标集团的同事们就要受苦 了;
WT 开拓新业务,由单一业务运营过渡 到综合业务运营 进行统一规划,提高管理效率 一定程度的调整价格,以有利的价 格赢得更多的客户
4
以得出的策略建议: 1、中国移动在这场竞争中的战略目标(OBJECT)、总体思路应该
是:整合资源、发挥优势、保障市场领导者的地位;如果按照OGSM 模型,那下面的建议属于S策略层面的: 2、充分利用优势,抓住移动化的机会,去替代竞争对手的核心收 入来源类的业务,从而应对电信的价格竞争。比如推出基于TD的3G 无线座机,并把价格设定到比电信的固话价格还低,发挥其杠杆效 应,向电信的主要收入来源发起进攻(这就好比官渡之战的“断其 粮道”),电信必然重兵防守,牵扯其精力; 3、利用国家支持民族技术TD的优势,来抵挡一些不必要的干扰。 比如带号转网等; 4、利用企业规模大,网络覆盖面大等优势,抓住互联网化、智能化 的机会。这一方面,电信已经推出了“互联网手机”的概念,明显 从STP概念上胜了一筹。但是我认为这个还没有抓住电信业智能化、 互联网化的根本趋势,如果说中国这20多年的电信史就是完成了 “电话——移动电话(手机)”的“移动化”的大趋势的话,那么 接下来的20年则将主要完成“PC——移动PC”的过程。电信的“互 联网手机”充其量只是在前一个趋势上的一个延伸,还是在手机时 代,我们的机会在于抓住后者这个大趋势。
(完整word版)中国移动swot分析

浅析中国移动公司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工商管理0702 陈俊摘要:中国加入WTO后,我国电信业的发展已经面临新的要求、机遇和挑战。
面对日趋复杂和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国移动通信公司面临的不确定因素也越来越多.中国移动作为我国通信业的支柱企业,及时准确的认清其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制定有效的竞争对策和发展方向,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本文对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采用SWOT分析法,简单的为移动通信的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战略,以适应市场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移动内外部环境五力分析SWOT一.中国移动概况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移动”)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经过10年的发展,中国移动通信已经建成覆盖范围广、通信质量高、业务品种丰富、服务水平一流的移动通信网络,在我国的移动通信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并在国际移动通信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网络规模和客户规模列全球第一,是全球五百强企业当中前一百位企业。
截至2009年12月,中国移动网络已经100% 覆盖全国县(市),客户总数超过5亿户,与237个国家和地区的381个运营公司开通了GSM 国际及台港澳地区漫游业务,与179国家和地区的252个运营商开通了GPRS 国际及台港澳地区漫游业务。
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发放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
中国移动宣布正式推出全新3G品牌标识“G3"和3G专属的188号段,并率先提供相关3G 服务。
毋庸置疑,企业综合实力是非常雄厚的.二.中国移动所处的环境企业环境可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企业的内部环境因有优势和弱势的存在,优势和弱势构成企业的内因;企业的外部环境亦有机会和风险的存在,机会和风险构成企业的外因。
将企业的内因和外因结合起来做环境分析,才能做出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决策.我们可以用1980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提出的“五力分析”模型,来对移动的内外部环境风险进行分析。
中国移动的SWOT分析

中国移动的SWOT分析一、从博弈的角度看,中国移动应该如何应对?双角博弈模型有著名的“囚徒困境”、“智猪博弈”等模型,三国鼎立的市场是典型的三角博弈,有个典型的模型“三个火枪手”,说的是ABC三个火枪手互射,命中概率分别是80%、60%、40%,如果同时开始则A的生存概率最小,因为大家最先射他,C的生存概率100%,因为没有人会射他。
也就是说中国移动危险性最大,中国联通危险性最小。
如果ABC依次开始,则似乎对A更有利一些,但不适合中国目前的情况。
由此可见:在即将到来的一场竞争中,电信、联通两家必将同时对准中国移动,中国移动千万不可掉以轻心!二、给中国移动一些什么样的策略建议?这里仅简单运用SWOT工具进行一个分析。
中国移动的SWOT如图所示:S O1、客户群优势2、成本优势3、资产优势4、员工优势5、品牌优势6、经验和能力优势7、民族技术1、FMC2、互联网化3、移动化4、宽带化GPON5、智能化6、国家鼓励大企业走向世界W T 1、核心技术研发能力(操作系统、浏览器、搜索、应用)2、互联网出口带宽3、传输网1、技术进步的威胁2、反垄断的威胁3、IM、操作系统、IPHONE一切策略的关键在于扬长避短,我们就简略从S-O层面看看可以得出的策略建议:1、中国移动在这场竞争中的战略目标(OBJECT)、总体思路应该是:整合资源、发挥优势、保障市场领导者的地位;如果按照OGSM模型,那下面的建议属于S策略层面的:2、充分利用成本优势,抓住移动化的机会,去替代竞争对手的核心收入来源类的业务,从而应对电信的价格竞争。
比如推出基于TD的3G无线座机,并把价格设定到比电信的固话价格还低,发挥其杠杆效应,向电信的主要收入来源发起进攻(这就好比官渡之战的“断其粮道”),电信必然重兵防守,牵扯其精力;3、利用国家支持民族技术TD的优势,来抵挡一些不必要的干扰。
比如带号转网等;4、利用成本、品牌等优势,抓住互联网化、智能化的机会。
中移动SWOT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SWOT分析
一、优势
1、公司性质为国有独资,国家支持其发展,具有特殊的优势。
2、具有良好的企业和品牌形象。
3、中国移动建成了一个覆盖范围广、通信质量高、业务品种丰富、服务水平一流的移动通
信网络。
4、中国移动是中国唯一专注于移动通信运营的运营商,拥有全球第一的网络和客户规模,是达沃丰(欧洲无线通信企业,全球第二大移动通信运营商)的合作伙伴。
二、劣势
1、相对而言,技术较落后,TD-SCDMA成熟度不够
2、管理不够先进,2010年李向东贪污案曝光。
3、中国电信人才流失较为严重。
国内外许多公司采用高薪、高福利等政策吸引中国电信人才,造成中国电信人才严重流失。
三、机会
1、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形成了潜力巨大的市场需求,为中国移动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2、中国政府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战略决策,为中国移动的发展创造了历史性的机会。
3、中国加入WTO后电信市场逐步对外开放,将加快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有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运作机制、人才培养与国际接轨
4、电信业法律法规不断健全完善,电信业将进入依法管理的新阶段,为中国电信的发展创造了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
四、威胁
1、电信市场竞争格局由局部转向全面、简单转向多元。
中电信、联通、网通等同企业带来巨大威胁。
2、信息时代的到来既带来了机会也带来了巨大的技术上的威胁。
3、消费者消费偏好的改变,没有一个企业能一直居第一。
SWOT分析案例-以中国移动通信为例

SWOT分析案例-以中国移动通信为例引言SWOT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战略分析工具,用于评估一个组织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本文将以中国移动通信作为案例,进行SWOT分析。
优势(Strengths)- 作为中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之一,中国移动通信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完善的网络覆盖。
- 公司在过去几年中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提供了先进的移动通信服务和产品。
- 中国移动通信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价格优势,能够提供相对较低的服务费用,吸引大量用户。
劣势(Weaknesses)- 与竞争对手相比,中国移动通信的运营成本较高,这给公司的利润率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 公司规模庞大,决策过程相对缓慢,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
- 在面对快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行业时,中国移动通信的市场反应和适应能力相对较弱。
机会(Opportunities)-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移动通信市场的需求持续增加,为中国移动通信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 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为中国移动通信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和增值服务的机会。
- 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行业监管的加强为中国移动通信提供了更稳定的市场环境。
威胁(Threats)- 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使得中国移动通信面临来自其他移动通信运营商的竞争压力。
- 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可能导致中国移动通信的某些服务和产品变得过时。
- 安全和隐私问题的增加可能影响用户对中国移动通信的信任和忠诚度。
结论通过SWOT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移动通信在市场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如用户基础和网络覆盖;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如竞争压力和技术变革。
为了保持竞争力并继续发展,中国移动通信应该利用机会,加强创新能力,并提高对用户需求的响应和满足度。
中国移动的SWOT市场策略分析

中国移动的SWOT市场策略分析SWOT市场策略分析SWOT分析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管理工具,用于评估一个组织或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劣势。
在中国移动的市场策略中,SWOT分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中国移动进行SWOT市场策略分析,揭示其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优势 (Strengths)中国移动作为中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拥有一系列的优势。
首先,它拥有广泛的网络覆盖,能够提供高质量和稳定的通信服务。
其次,中国移动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可以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并实现更多的经济规模。
再次,中国移动在技术创新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可以提供最新的通信技术和产品。
最后,中国移动在市场推广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能够吸引更多的用户。
劣势 (Weaknesses)然而,中国移动也存在一些劣势。
首先,它在政府监管方面受到限制,无法自由制定定价和经营策略。
其次,中国移动的组织结构相对庞大和繁杂,决策过程冗长,难以快速适应市场变化。
再次,中国移动的客户服务和售后支持相对滞后,需要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和反馈机制。
最后,中国移动在无线网络速度和覆盖范围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改进和提升。
机会 (Opportunities)在中国移动的市场策略中,也存在一些机会。
首先,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通信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中国移动可以通过推出更多的创新产品和服务,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
其次,中国移动可以从新兴技术和应用中寻找机会,如5G技术、物联网和云计算等。
再次,中国移动可以进一步扩大在农村和偏远地区的网络覆盖,开拓新的市场份额。
最后,中国移动可以加强与其他行业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威胁 (Threats)除了机会,中国移动也面临一些威胁。
首先,中国移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其他运营商不断涌入市场,争夺用户份额。
其次,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了诸多新兴的通信应用,可能对传统通信运营商造成冲击。
中国移动的SWOT市场策略分析

中国移动的SWOT市场策略分析叶庆荣SWOT模型分析是分析企业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
从应用上来说,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企业的内外部条件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从而对企业的市场发展做出指导,但对于中国移动来说,优劣势分析主要是着眼于移动自身发展的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和威胁分析是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对企业的可能影响上。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通过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分析,并依据企业本身的优势和劣势,从这四个特征所组合的四个象限中寻找出企业的市场战略(如图所示)。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和环境的威胁、机会组合成四个象限,从而形成四种可能。
以下从SWOT模型分析的需要对中国移动的市场策略进行分析:一、中国移动的市场竞争态势分析A:机会分析1、前景诱人移动通信是全球电信业务中最活跃、最具发展潜力的业务。
国际电信联盟的统计显示,最近两年,在全球新增电话用户中,有50%以上是移动电话用户,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更是高达75%。
西欧许多国家的移动电话普及率已超过了40%,其中德国的移动电话普及率已超过了56%。
英国Analysis公司在日前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00年的全球移动通信市场规模为59亿美元,预计到2011年,移动通信市场规模将达到1100亿美元。
2、发展速度快我国移动通信业自1987年以来,就以年均80%?50%的速度超常规发展。
截至2000年底,我国拥有移动通信用户8526万,市场规模约4000亿元,用户规模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市场容量相当于整个欧洲。
在2000年,仅移动通信这一行业就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
而到2000年9月,我国移动通信用户已达13091万户,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3、增长迅速,潜力大目前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仅为3%左右,要达到目前市话普及率的10%,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移动SWOT分析资料.

文化理念
中国移动企业文化理念体系由核心价值观、使命、愿景三部分构成。中国移动企 业文化理念体系的核心内涵是“责任”和“卓越”,体现了中国移动作为企业、 中国移动人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将以成为“负责任”和“最优秀”的企业和个人 作为自己的追求。
核心价值观——“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
企业责任秉持做优秀企业公民的诚意,以诚信实践承诺,以永不自满、不断创新 的进取心态,精益求精追求企业、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消费者愈发成熟理性
EFE矩阵分析
平均分2.5,总加权分数为3.00>2.5。中国移动通信公司能很好的利用现有的国家 扶持和市场 占有率这一优势,并能很好的把来自竞争对手和消费者的威胁的不利影响降到最小。
策略建议
结语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通信业支柱企业,应该全面分析其面临的 内、外部环境,才能更好的制定未来发展战略,及时调整发展战略,良好的经营 业绩和发展潜力来适应市场发展。走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成功之路,以实际的行 动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贡献力量。
经营范围
基于GSM/GPRS、TD-SCDMA规格的移动电话业务、旗下子公司中国铁 通经营的固定电话和有线宽带业务,拥有“全球通”、“神州行”、“动感 地带”等服务品牌,经营GSM(GPRS、EDGE)、TD-SCDMA、TD-LTE网络, 服务网号码为134(1349除外),135,136,137,138,139,147,150, 151,152,157,158,159,182,183,184,187,188。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是“责任”和“卓越”,即要以“正身之德” 而“厚民之生”,做兼济天下、善尽责任、不断进步的优秀企业公民。
企业使命:创无限通信世界, 做信息社会栋梁
中国移动SWOT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分析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是国家特大型企业,国家对中国移动实施打算和财政单列,信息产业部对其实行业务指导,公司的久远进展计划和年度打算别离纳入国家通信产业进展的整体计划和年度综合打算。
从企业实力上看,活着界通信产业中名居第18位。
已于72个国家和地域的142个运营商开通了自动漫游,其所拥有的“全世界通”“神州行”等闻名效劳品牌享有着很高的用户知名度。
从设备能力上看,拥有着世界上最大的GSM移动通信网络,其容量与规模前所未有。
CMCC 与国内外知名设备厂商成立了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并采纳他们提供的世界最先进移动通信设备,构造起能为用户提供高质量、高性能、高中意度效劳的移动通信网络。
在建设GSM 主网络的同时,中国移动建设了功能壮大的支撑网络:计费系统、网管系统、业务运营支撑系统等,以保证网络正常运营、业务顺利开展。
另外,为知足用户日趋增加的对除大体话音业务之外的新业务和数据业务的需求,构建了短消息平台、语音信箱、智能网、CMNET数据网、WAP平台、GPRS无线分组网等业务平台,使业务种类日趋丰硕,移动市场不断得以拓展。
中国移动业已建成了覆盖全国要紧城市的GPRS网络,能够向用户提供s~170kb/s的无线数据业务,使第二代的GSM系统向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演进迈进了一大步。
因此,中国移动与同行业相较,有着无与伦比的竞争优势,它难以被复制或替代,能知足客户日趋增加的业务需求,具有很强的核心竞争力。
(二)SWOT分析1.优势(S)(1)随着3G业务的扩大,中国移动的进展向各个经济领域渗透,各项新业务、新应用层出不穷,使移动用户慢慢摆脱了用户的单一角色,带给最终用户的是全新体验,带给整个移动通信业的那么是产业格局的从头塑造。
(2)中国移动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完善产品体系,面向集团客户/行业客户较早的推出了完备的集团标准化产品和行业应用,而且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推出不同的产品以知足客户的需求,这使得移动公司在市场已占有必然份额,具有必然的垄断性质。
中国移动通信swot分析

中国移动通信swot分析中国移动通信SWOT分析1.引言中国移动通信是中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之一,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强大的业务覆盖能力。
通过进行SWOT分析,可以评估该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和劣势,找到机会和威胁,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内部环境分析2.1 优势- 广泛的网络覆盖:中国移动拥有广泛的网络覆盖,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通信服务。
- 强大的客户基础:中国移动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具有良好的品牌认可度和忠诚度。
- 资金实力:中国移动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能够进行大规模的网络升级和技术创新。
2.2 劣势- 产品创新滞后: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中国移动在产品创新方面相对滞后。
- 管理层层级繁多:中国移动的管理层级较多,决策流程相对较长,对市场变化反应不够迅速。
2.3 机会- 5G技术发展: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移动可以抓住机会,推出更快速、更稳定的通信服务。
- 大数据应用:通过充分利用用户数据,中国移动可以提供更个性化、精准的服务,满足用户需求。
2.4 威胁- 竞争加剧:中国移动面临来自其他运营商、OTT服务提供商以及互联网巨头的激烈竞争。
- 政策限制:政策对电信行业的监管力度加大,可能对中国移动的经营形成不利影响。
3.外部环境分析3.1 政治环境分析- 权力分散:中国电信行业政策受到层面的多重监管和干预。
- 外交关系:国际外交关系的变化可能对中国移动的国际扩张和国际业务带来风险和机遇。
3.2 经济环境分析- GDP增长: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为中国移动业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可能导致成本上升,对中国移动的盈利能力造成压力。
3.3 社会环境分析- 移动互联网普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推动了用户对高速、便捷通信服务的需求增加。
- 新兴消费群体:新兴消费群体对通信服务的需求潜力巨大,中国移动可以通过差异化服务满足其需求。
3.4 技术环境分析- 5G技术发展.5G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极大提升通信速度和质量,为中国移动提供更多的商机。
中国移动五力模型分析以及SWOT分析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五力模型、SWOT模型分析(一)五力模型分析1.竞争对手分析在基础电信业务领域,目前电信市场上有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电信运营商参与竞争。
由于管制政策上仍然存在不对称,以及相关运营商的违规和恶性竞争,使移动通信市场竞争处在非常激烈的阶段。
2.潜在进入者的威胁一方面,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经过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一重组,已经逐步渗透到了大部分通信的主要业务,中国的通信行业,尤其是3G业务,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趋势。
另一方面,入世后发达国家的电信通讯公司也将陆续进入中国,成为中国电信业的潜在进入者。
发达国家在信息技术、管理技术以及服务质量方面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优势,因此也将成为中国移动发展的一个潜在的有力的竞争对手。
以上这些,将给中国移动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冲击。
3.替代品的威胁作为当今社会人们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通讯手段,移动通信业务在短时间内很难有完善的替代品。
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提高,未来诸如网络通信等通讯手段,很可能成为潜在的替代品,对现行的移动通信技术构成威胁。
此外,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也很有可能成为替代品,从而使中国移动无用武之地。
4.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由于中国政府的管制政策和中国特定的市场现状,供应商只能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等公司选择,所以这种相对集中的买家格局决定了中国移动的主导地位,卖方侃价空间非常有限。
5 消费者的讨价还价能力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素质的提高,更多的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意识行为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由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对通信业务的逐步渗透,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中国移动的垄断地位,消费者如今已经有了更多的选择,因此有了初步的侃价能力,并且在逐步提高。
(二)SWOT分析1.优势(1)随着3G业务的扩大,中国移动的发展向各个经济领域渗透,各项新业务、新应用层出不穷,使移动用户逐渐摆脱了电话用户的单一角色,带给最终用户的是全新体验,带给整个移动通信业的则是产业格局的重新塑造。
中国移动SWOT分析综述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移 动”)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是一家基于 GSM和TD-SCDMA制式网络的移动通信运 营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是根据国家 关于电信体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在原中 国电信移动通信资产总体剥离的基础上组 建的国有骨干企业。2000年5月16日正式挂 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全资拥有中国 移动(香港)集团有限公司,由其控股的 中国移动有限公司(简称“上市公司”) 在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 特别行政区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在香港和 纽约上市。
SO战略:
• 推行品牌战略,保持市场主导地位 • 以经营时间长,分销网点质量和规模上的 优势进行营销战略,争夺更多的客户和更 广的业务领域 • 通过网络质量、品牌、服务的综合优势吸 引更多的客户 • 扩大市场规模,扩大服务范围,发掘新的 服务市场,增加新客户,提高市场占有率
WO战略:
• 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业务创新,发展新业 务,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 完善通信网络建设,以优质网络服务,平 衡价格的不足
(二)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外部威胁
• • • • • • 入世后行业竞争加剧。 现有公司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消费不旺,消费群体日益挑剔。 政府鼓励电信经营者进入市场。 代替业务的威胁。 小灵通的迅速发展,分流业务。
运用SWOT矩阵设计中国 移动通信公司战略
• 优势-劣势-机会-威胁(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ies-threats matrix)矩阵,简称 SWOT矩阵。SWOT分析的核心在于“匹 配”,根据对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的优势、 劣势、机会、威胁的分析,将优势-劣势、 劣势-机会、优势-威胁、劣势-威胁相匹配 设计出SO、WO、ST、WT战略
•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 打电话、发短信等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 可少的联系方式。因此,中国移动通信公 司应该顺应市场的潮流,适时调整战略以 适应市场的发展。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的SWOT分析

经典管理案例解读作业——j10022229 万景凯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的SWOT分析:一、中移动的优势(S)。
利用优势,发挥优势。
(1)中国移动进入移动通信行业早,具有先入者优势。
(2)具有网络资源和规模优势,广泛的网络覆盖,成熟的GSM技术和2G网络。
(3)品牌优势,旗下的神州行,动感地带和全球通品牌概念深入人心。
(4)庞大的用户基数,中国移动有6.5亿的市场规模,而中国电信只有1,26亿,中国联通只有1.6亿,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
二、中移动的劣势(W)。
利用机会,克服弱点。
(1)各分公司发展水平不一,服务不到位,且缺乏创新,霸王条款较多,费用较高,3G技术不够成熟(相较于中国电信与联通),在技术方面输在了起跑线上,网速较慢是一个致命伤,网络没有做到无缝覆盖,暴露了打不通,常断线,声音不好,可视电话有马赛克等现象。
(2)全业务运营方面存在不足,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拥有的宽带接入资源,尤其是在城市核心区域的管线资源——这一具有垄断地位的战略资源和竞争对手根本无法相提并论,而宽带接入的用户上更有数量级的差距。
(3)互联网领域,无论是在传统互联网领域还是迅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领域,中国移动拥有的内容资源和业务出口资源也极度匮乏,缺乏熟悉互联网经营管理及技术支撑所需要的各个层次的人才(相较于腾讯等互联网企业)。
(4)终端设备相对较少,目前在全球支持CDMA2000/EVDO的手机终端有2050款,支持WCDMA/HSDPA的手机终端超过900款,而支持TD的手机终端只有40多款,这个差距使得TD的市场服务和业务范围受到很大局限。
三、中移动的发展机会(O)。
利用机会,促进发展。
(1)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国家信息产业持续高速增长,成为国家战略支柱产业,市场前景广阔。
(2)进入信息化社会,人民对电信业需求不断增多。
(3)开拓新市场,开发新客户。
中国移动每年新增客户在6500万左右,所以在新增客户方面还有潜力可挖。
中国移动swot分析

中国移动swot分析SWOT分析是企业战略管理中常用的工具,用于评估企业内外环境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本文将对中国移动进行SWOT分析,以揭示其在当前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
一、中国移动的优势中国移动作为中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拥有庞大的用户基数和强大的市场地位,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品牌优势:中国移动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通信品牌之一,其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高,能够吸引大量消费者选择其作为通信服务供应商。
2. 技术实力:中国移动在技术研发方面拥有雄厚的实力,不断投入资金和资源进行研究与创新,保持在移动通信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
3. 客户资源:中国移动拥有庞大的客户资源,能够通过客户关系管理和个性化营销等手段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4. 市场份额:中国移动在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占据着主导地位,拥有广泛的市场渗透率和较大的市场份额,这使其能够更好地控制市场价格和规模效应。
二、中国移动的劣势尽管中国移动具有众多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劣势,这些劣势可能会对其竞争地位和发展带来挑战:1. 价格压力:尽管中国移动具备市场竞争的优势,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其面临来自竞争对手的价格压力,降低了其盈利能力。
2. 服务体验:在大规模用户管理和服务提供方面,中国移动可能存在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方面的劣势。
这会导致用户投诉增加和用户流失。
3. 竞争压力:随着其他通信运营商的崛起,中国移动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包括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竞争对手之间的市场份额争夺和技术创新竞争。
4. 行业监管:中国通信市场的监管力度逐渐加强,中国移动需要遵守更多的法规和政策,这可能对其经营活动产生一定的限制和影响。
三、中国移动的机会除了当前的优势和劣势,中国移动还面临着一些机会,这些机会有助于其拓展市场、增加盈利和提高竞争力:1. 5G发展机遇:随着5G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商用化,中国移动可以利用其技术实力和市场份额,加快5G网络建设和推广,从而开拓新的市场和服务领域。
中国移动-PEST模型、五力模型、SWOT模型分析

中国移动通信公司PEST模型、五力模型、SWOT模型分析(一)PEST分析1.政治环境从20世纪末到现在,政府对通信行业一直实行适度、有序的竞争政策,在法制建设、互联互通、资费政策的执行、电信的普遍服务机制、网间结算政策的制定和尽快出台等方面,为我国电信行业的发展与竞争,提供了更加公平、公正的环境,同时也为政府监管提供了更加权威的依据。
政府一方面积极支持通信产业的发展,充分鼓励竞争,另一方面加大了宏观监控力度,主要通过政策、法规、规划、标准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
在完善市场准入制度,限制不正当竞争;确定互联互通规则,保证平等接入和信息流动的畅通安全;实行资源的集中统一调配和监督使用,促进网络资源共享;建立电信普遍服务的补偿机制和用户权益保障制度,监督管理企业的市场行为等方面,逐渐加大了力度。
特别是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政府以国办发75号文件和信部政453号文件,加大对运营商监管的执行力度和监管范围,涉及代理商、资费、合作伙伴、服务、业务流程、技术和设备标准、互联互通、码号资源等经营过程中的所有方面,使运营商的经营行为相对比较规范。
与此同时,政府为鼓励和扶持运营商后进入者的发展,在移动通信行业一直实行不对称管制,对中国移动的主要竞争对手一一中国联通给予政策上的扶持,促进了移动通信行业的健康成长。
2.经济环境在中国移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经济环境表现出三个主要特点:一是无形的市场经济规律作用逐渐加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买方市场和开放经济己经形成,在客观上要求中国移动等运营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包括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
二是我国经济继续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我国GDP年平均增长9%,电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呈上升趋势。
三是社会用于通信和信息技术方面的投资显著增加。
党的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信息化带给企业和人们的好处正在得到更加广泛的确认,因此,各家企业用于电信和信息技术方面的投资显著增加。
SWOT分析案例-以中国移动通信为例

SWOT分析案例-以中国移动通信为例引言本文将以中国移动通信作为案例,使用SWOT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析。
优势(Strengths)- 中国移动通信作为中国最大的移动通信运营商,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
- 公司已建立起成熟的通信网络和完善的业务体系,具备良好的运营能力。
- 中国移动通信在技术研发方面具有优势,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和服务。
劣势(Weaknesses)- 在市场竞争方面,中国移动通信面临着竞争对手不断增强的压力。
- 公司对消费者需求的反应较慢,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 中国移动通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需要加强国际化战略。
机会(Opportunities)-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市场的规模将继续扩大。
- 中国移动通信可以借助5G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提升网络速度和服务质量。
- 公司可以通过跨界合作扩大业务范围,如与互联网公司合作开展新业务。
威胁(Threats)- 移动通信行业面临着政策监管的不确定性,可能对公司的经营带来一定的影响。
- 竞争对手不断增强的技术实力和服务能力,可能对中国移动通信的市场份额造成威胁。
- 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可能导致中国移动通信需要不断调整产品和服务。
结论通过对中国移动通信进行SWOT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该公司在庞大的用户基础、成熟的通信网络和良好的运营能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然而,公司在市场竞争、服务质量和国际市场上还存在一些劣势。
在机遇方面,中国经济的发展和5G技术的应用将给公司带来更多机会。
然而,公司也需要面对政策监管和竞争对手的威胁。
综合来看,中国移动通信在继续发展中需要加强市场竞争力,提升服务质量,并积极把握市场机遇,应对威胁。
参考文献(请根据实际情况添加参考文献)。
SWOT综合分析中国移动通信集团

SWOT综合分析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企业核心能力分析中国移动主要经营移动话音,短信,IP电话和GPRS业务,并具有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单位经营权和国际出入口局业务经营权.提供多种增值业务,GSM移动电话开通了国际漫游业务,网络规模和客户规模列全球第一。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战略分析15课程作业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战略分析姓名行超学号04351147提供基本话音业务是中国移动的核心能力,他们不断将核心能力扩散运用到移动梦网,以及3G的发展中..中国移动利用其价格低和网络好占据了中国移动通信市场80%以上的份额,规模至少是联通的三倍以上,其全球通品牌更是囊括了中国手机用户中95%的高端用户。
中国移动手机号段占据从139到134外加159有7个段位,而中国联通则只有可怜的3个段位。
通讯市场增长迅速,年增量达到6000万户,市场潜力巨大,网络稳定是移动的最大优势。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战略分析15课程作业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战略分析姓名行超学移动通信业务极具活力,新业务层出不穷,在由第二代移动通信(2G)向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转移七、SWOT综合分析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内部战略要素权重等级加权分数加权分数÷对应权重优势S S1企业文化0.07 4.0 0.28S2资产负债水平0.06 3.0 0.18S3员工满意度和凝聚力0.09 4.0 0.36S4设备0.10 4.0 0.4S5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0.15 3.0 0.45S6消费者忠诚度0.11 4.0 0.44∑0.58 2.11 3.638劣势W W1产品性价比0.12 3.0 0.36W2成本控制机制0.09 2.5 0.225W3销售渠道0.10 2.0 0.2W4售后服务0.11 2.5 0.275∑0.42 1.06 2.524总计 1.00 3.17关键外部因素权重等级加权分数加权分数÷对应权重机会O 现有企业竞争强度O1市场份额0.1 5 0.5政策影响O2相关电信法规对企业的影响程度0.12 3.5 0.42规模经济程度O3营运成本以及投资大小0.18 4 0.72高进入障碍下的潜在进入者O4新进入者对利润的影响0.05 4 0.2 买方O5业务选择0.05 3 0.15消费者O6可开发新产品、技术0.1 3.5 0.35市场发展空间O7消费者占有价值能力0.15 4 0.6替代品威胁O8其他企业相似产品对利润的影响0.05 3.0 0.15∑0.85 3.09 3.64威胁T 产品差异化T1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0.1 2 0.2供应商T2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0.1 2 0.2∑0.2 0.4 2.0总计 1.00 3.49关键竞争要素关键环境要素优势(S)劣势(W)S1企业文化W1产品性价比S2资产负债水平W2成本控制机制S3员工满意度和凝聚力W3销售渠道S4设备W4售后服务S5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S6消费者忠诚度机会(O)O1市场份额S4:优良的设备使得用户具有很好的通信质量S5:新的不同的技术拥有更多的消费者S6:消费者的忠诚保证拥有高的市场份额W4:售后服务质量的提升有可能成为机会O2相关电信法规对企业的影响程度S4:法规使得会有更多获得优良设备的渠道W3:法规对渠道的影响很大O3营运成本以及投资大小S2:成本直接影响S4、S5:目前移动对设备和研发投资很大O4新进入者对利润的影响S4:由于对设备的要求很高所以新进入者很难分得利润S6:利用消费者忠诚度的优势来提高进入者的壁垒W1:提高性价比,提高竞争力W2:加强售后服务,提高竞争实力O5业务选择S5: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更新决定了业务多样O6可开发新产品、技术S1:移动的企业文化决定了对新产品的开发S5:能力也决定了能不能进行开发O7消费者占有价值能力S4:优良的设备有直接关系W2:技术的创新可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便可占有更大的市场O8其他企业相似产品对利润的影响S1、S2、S3、S4、S5、S6:所有的优势都可以成为对其他企业相似产品的对利润的追求的障碍W1:提高产品性价比才能获得更多的消费者W4:提高售后服务就会有更多的消费者,使得其他企业的利润减少威胁(T)T1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S3:服务水平也决定于员工的凝聚力S4:设备的先进可以为技术水平和服务提供一个更好的平台S5: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决定了质量W2:成本有了控制,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都会有很大的提升T2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S4:自主研发有利于降低成本(一)优势分析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战略分析15课程作业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战略分析姓名行超学号04351147 班级04工中国移动在3G时代拥有令竞争对手畏惧的种种优势。
中国移动的 SWOT 分析

中国移动的 SWOT 矩阵分析(1)在中国移动网上营业厅通信市场上是上层者,不管在用户市场仍然收益市场都稳居国内第1。
作为全世界用户规模最大的移动运营商,占领用户品牌口碑广泛散布的优势地位,到现在为止在全球移动通信企业的长幼次序榜上,中国移动雄踞首位。
(2)资力雄厚、管理规范,能萌生强有力现金流,蝉联3年入榜《福布斯》“全世界400家A级最佳大企业”,在国内国际各种公司评定比较中,都取得公众和投资者的信任与支持,企业信用使产品取得溢价。
(3)网络规模优势表面化。
中国移动领有世界规模最大的GSM无线网,在全国36个关紧城市中,网络遮盖率均匀值为99·86百分之百、网络接通率均匀为98·24百分之百。
截止2006年十二月底 ,中国移动与216个国度和地区的285个运营企业疏导了GSM国际随意游玩业务,并与135个国度和地区的126个运营商疏导了GPRS国际随意游玩,国际短信共明达104个国度和地区的206家运营商,手机彩信明达21个国度和地区的29家运营商,同时,中国移动还将不断扩张国际随意游玩明达范围。
(4)品规定价格值卓然。
如今“全世界通”、“动感区域”和“华夏行”三大品牌的构架,使中国移动的卓然的品牌战略获得成功实现,品牌区隔一天比一天清楚。
最不容易得到是中国移动凭假座户规模使其品牌理念在国内几乎妇幼皆知,品规定价格值颀长。
(5)从业务方面,中国移动一直着力于做业界的上层者,业务不断创新。
在短信雪崩式进展后,又趁早联手社会形态力气树立让人焕然一新的“移动梦网”,随即的手机银行、GPRS、随e行、手机彩信、彩铃等也取得累累硕大的果实。
新业务收益在总收益中的比重由2001年的23百分之百迅疾升涨到2006年的23.7百分之百,管用减轻了语音价钱竞争带来的ARPU减低发展方向,保障了收益的牢稳迅速的提高。
(6)中国移动网上营业厅继承“寻求客户满足服务”打理宗旨,经过近7年的尽力尽量如今已经变成通相信和佩服务行业的佼佼者。
中国移动swot分析--资料

中国移动SWOT分析1.优势(1)雄厚资金实力,高额盈利能力和成本优势从2012年业绩来看,●中国移动营收5604亿元,同比增长6.1%,净利润1293亿元,同比增长2.7%;●中国电信营收2831亿元,同比增长15.5%,净利润149亿元,同比下降9.5%;●中国联通营收2489亿元,同比增长19.0%,净利润71亿元,同比增长68.5%。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收入之和为5320亿元,比中国移动的5604亿元要少。
而在利润方面,中国移动的净利增幅创下近三年来的最低,可是还是占据绝对的霸主地位,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利润之和是220亿元,在三大运营商利润总和中占不到15%,中国移动一家占了85%以上。
(2)强大的用户规模及高ARPU值, 中国移动高端用户仍最多从用户数来看,截至2012年底,中国移动3G用户总量仍然最大,具体来说:●中国移动3G用户总数达8792.8万户,2012年增加3671.6万户,平均月增306万户,增长率为71.69%;用户总数达7.1亿户,新增6073万户,平均月增506万户,增长率为9.35%;3G渗透率为12.38%。
●中国电信3G用户累计达6905万户,新增3276万户,平均月增273万户,增长率为90.48%;移动用户总数达 1.6082亿,同比增长27.63%;3G渗透率达42.94%。
●中国联通3G用户累计达7645.6万,新增3643.7万户,增长率为91.05%。
从ARPU值来说,●中国移动今年一季度的平均每月每户移动服务收入(ARPU)为65元●中国电信该季度的ARPU值约为人民币51.7元●中国联通3G业务和2G业务ARPU值分别为93.9元和34.9元(3)品牌优势:企业品牌和全球通、动感地带、神州行、移动梦等业务品脾(4)人员整合优势:中国移动受重组影响最小.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将作为全资子公司独立运营,组织架构不变,人员整合问题相对简单(5)渠道优势基础设施现状●中国移动(优势):拥有自办渠道、社会渠道和村级代办、手机充值站等末梢渠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移动SWOT分析
1.优势
(1)雄厚资金实力,高额盈利能力和成本优势
从2012年业绩来看,
●中国移动营收5604亿元,同比增长6.1%,净利润1293亿元,同比
增长2.7%;
●中国电信营收2831亿元,同比增长15.5%,净利润149亿元,同比
下降9.5%;
●中国联通营收2489亿元,同比增长19.0%,净利润71亿元,同比增
长68.5%。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收入之和为5320亿元,比中国移动的5604亿元要少。
而在利润方面,中国移动的净利增幅创下近三年来的最低,可是还是占据绝对的霸主地位,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利润之和是220亿元,
在三大运营商利润总和中占不到15%,中国移动一家占了85%以上。
(2)强大的用户规模及高ARPU值, 中国移动高端用户仍最多
从用户数来看,截至2012年底,中国移动3G用户总量仍然最大,具体来说:
●中国移动3G用户总数达8792.8万户,2012年增加3671.6万户,平
均月增306万户,增长率为71.69%;用户总数达7.1亿户,新增6073
万户,平均月增506万户,增长率为9.35%;3G渗透率为12.38%。
●中国电信3G用户累计达6905万户,新增3276万户,平均月增273
万户,增长率为90.48%;移动用户总数达 1.6082亿,同比增长
27.63%;3G渗透率达42.94%。
●中国联通3G用户累计达7645.6万,新增3643.7万户,增长率为
91.05%。
从ARPU值来说,
●中国移动今年一季度的平均每月每户移动服务收入(ARPU)为65元
●中国电信该季度的ARPU值约为人民币51.7元
●中国联通3G业务和2G业务ARPU值分别为93.9元和34.9元
(3)品牌优势:企业品牌和全球通、动感地带、神州行、移动梦等业务品脾
(4)人员整合优势:中国移动受重组影响最小.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将作为全资子公司独立运营,组织架构不变,人员整合问题相对简单
(5)渠道优势
基础设施现状
●中国移动(优势):拥有自办渠道、社会渠道和村级代办、手机充值
站等末梢渠道。
目前,中国移动的基站总数超过60万个,客户总数
超过6亿户
●中国联通(弱势):主要依靠社会渠道
●中国电信:在个别大的乡镇设立电信支局,在偏远小乡镇建有电信所
2、劣势
(1)固网资源相对匮乏
●2012上半年,中国电信固网宽带用户数达到8370万户,比2011底净
增689万户,收入为333.69亿元。
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固网宽带用户总数超1.44亿户,两家分别占比58%和42%,收入占比约为63%和37%。
(2)3G网络尚不成熟
属于中国自主研发的3G网络技术,从研发到现在已经过了十多年的时间。
但是跟国际上的先进技术比较起来,缺陷仍十分明显。
技术不成熟,整
个产业链都不成熟,导致从机房,基站到手机中端都还存在相当多的问题。
而且传输速度慢且不稳定。
理论峰值速度384k/s
(3)
3、机会
(1)政府对自主创新3G和4G网络产业的扶持政策
中移动在3G上发展不力,两家竞争对手获得了宝贵的发展良机。
不过,中移动在TD-LTE上开始发力,尤其是近段时间,有了明显提速的迹象。
虽然年
初时工信部曾表示“4G牌照发放还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但是对于两家竞争
对手而言,也应早作布局,否则很可能重新陷入被动。
最近又有报道说,TD-LTE
(即4G网络)正步入商用化轨道,政府将推扶持政策。
(2)全力提高数据业务传输能力,将为中国移动赢取更广阔的市场
虽然在3G网络上已处于落后位置,但是中国移动也意识到了3G网络给其带来的新机遇,加大了4G网络的力度,提高了移动的数据传输能力。
(3)企业客户市场方面
合并了铁通,将大大提高移动大客户方面的竞争力,为竞争赢取机会(4)国家宏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去年,中国终于赶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国民收入稳步提高,将促进电信业务的发展
4、威胁
(1)另外两大运营商对中国移动现有业务的冲击
(2)互联同和移动环境趋于融合的特点带来挑战
以iPhone为代表智能移动终端的兴起,带动了网络的飞速发展,同时也催生了微信、米聊等一系列公共平台的软件,这些平台不仅占用大量的网络信令,
耗费大量移动互联网资源,而且正在逐步挤占中国移动的短信、彩信和语音通话
等传统业务的市场,导致中国移动的收入增速变慢,特别是短彩信业务,从三大
运营商的2012年年报中可知,去年运营商的数据流量处于爆发式增长状态。
数
据显示,中国电信手机上网总流量增长约两倍;中国联通全年移动数据流量同比
增长92.0%;中国移动的数据流量也比上年增长187.6%。
而与之相对的,是运
营商的语音、短信等传统业务的下滑。
中国联通指出,其GSM业务收入同比下
降6%,主要因为语音、短信等传统业务的下滑。
中国移动的短信及彩信去年的
占比已下降到了26.6%。
(3)非对称监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