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学案

合集下载

《中国石拱桥》优秀教学设计(优秀5篇)

《中国石拱桥》优秀教学设计(优秀5篇)

《中国石拱桥》优秀教学设计(优秀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较优化。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为了加深您对于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的写作认知,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了5篇《中国石拱桥》优秀教学设计,欢迎您的阅读与参考。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前端分析(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确说明文中举例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

2、通过指导阅读,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特点。

3、在多角度的分析举例子这种说明方法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举例说明中所举例子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三)教学方法:设问阅读法(四)教学准备1、制定课本的教学目标,抄在小黑板上。

2、准备赵州桥及该桥二十八道拱圈剖面图和卢沟桥的幻灯片。

3、教师自制一个简易的桥梁演示模型。

(五)教学时间:2课时二、教学过程设计:一课时教学要点: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教学内容与步骤:(一)组织教学(略)(二)导入新授今天,我们学习《中国石拱桥》这篇说明文。

(出示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简单分析课文内容后,学生朗读课文,解决生词,理清课文结构层次。

A、求学网,给下边加粗字注音。

拱桥洨河和谐张鹜桥墩B、课文整体思路分析:一部分(第1—2自然段),概括介绍一般石拱桥的特点。

第二部分(第3-9自然段),具体说明我国石拱桥的建筑特点以及在历史上的光辉成就,并分析取得成就的原因,赞颂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一层(第3—8自然段),先概括介绍我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然后以赵州桥、卢沟桥这两座不同形式的石拱桥作为典型例子加以说明。

第二层(第9自然段),分析取得如此光辉成就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介绍解放后我国石拱桥建设技术的飞跃发展。

2、引导学生,找出课文列举了几个例子及为什么举这几个例子的问题。

我们讨论这篇说明文为什么举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个例子的问题。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3篇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3篇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⒈让学生明确说明文中举例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⒉通过指导阅读,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特点。

⒊在多角度的分析举例子这种说明方法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举例说明中所举例子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4张)、卢沟桥石狮子照片(①母子相抱②交头接耳③倾听水声)、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设问阅读法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㈠组织教学(略)㈡导入新授今天,我们学习《中国石拱桥》这篇说明文。

(出示教学目标)A、简单分析课文内容后,学生朗读课文,解决生词,理清课文结构层次,找出课文列举了几个例子及为什么举这几个例子的问题。

B、我们讨论了这篇说明文为什么举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个例子的问题。

大家认识到,因为赵州桥和卢沟桥既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又具有它们自身的特点,也就是具有代表性。

既然它们都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那么,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呢?请结合课文来说。

(学生看书讨论、交流)要点:(历史悠久,如:“石拱桥在中国桥梁史上出现比较早”;形式优美,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卧虹”、“飞虹”、“长虹卧波”;结构坚固,如:“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第三段开头说“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明确指出了这是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而课文前面这三段有的说石拱桥的特点,有的说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由于我国石拱桥是世界石拱桥的一部分,因此,世界石拱桥的特点,也是我国石拱桥的特点。

我们明确了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这三大特点之后,再看看赵州桥和卢沟桥是不是也具备这三大特点?请用原文来说明。

(学生看书回答)要点:⒈(①第四段中,赵州桥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

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1300多年了。

”——历史悠久②第五段中:a“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中国石拱桥》教案设计(优秀5篇)

《中国石拱桥》教案设计(优秀5篇)

《中国石拱桥》教案设计(优秀5篇)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文章结构2、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掌握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3、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教学重点: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文章结构教学难点:掌握说明事物要突出事物特征,准确选取事例的说明方法教学流程:一、导入(5分钟)让同学们列举一些自己所知道的桥,让后简单分下类,看下什么桥是石拱桥,这样首先对石拱桥有所了解。

然后今天我们学习《中国石拱桥》,看一看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是怎样介绍中国石拱桥的。

二、初读文章,整体把握(15分钟)1、初读课文,思考:本文介绍了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等,本文的说明对象究竟是什么?有哪些特点?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说明对象特点:历史悠久、结构坚固设计巧妙、形式优美艺术水平高2、说明对象既然是中国石拱桥,文章第1、第2小节介绍一般石拱桥似乎就有些多余,那么第1、第2小节能不能去掉?先从整体上介绍一般的石拱桥的共性,对石拱桥有大致的了解,后具体介绍中国石拱桥,既能够使读者了解石拱桥的一般特点,更能对中国石拱桥的特性有深刻的印象。

3、文章第几小节到第几小节主要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从整体上采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进行介绍说明?第3-8小节举例子赵州桥、卢沟桥4、文章结尾第9、第10小节分别介绍了什么?第9小节介绍中国石拱桥的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第10小节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现代发展三、比较阅读,大同小异(25分钟)1、文中说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那么作者为什么选取赵州桥、卢沟桥作为例子来介绍中国石拱桥?用这两个例子能否说清楚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赵州桥、卢沟桥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三大特点的?)赵州桥卢沟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2、既然都能体现中国石拱桥的三大特点,能否只选取其中一座桥来介绍?这样介绍不是更简洁吗?(可从造型结构和介绍侧重点两个方面进行思考)赵州桥卢沟桥造型结构拱上加拱联拱介绍侧重历史最悠久,设计很科学艺术价值高,历史意义大3、阅读4-6小节,思考:作者围绕赵州桥时说明顺序具体是怎样的?赵州桥:先总写赵州桥的整体情况,再分四个方面具体介绍赵州桥的特点4、介绍卢沟桥时与介绍赵州桥时的说明顺序有什么相同之处?卢沟桥:先总写卢沟桥的情况,再具体写桥的与众不同之处共同点:先简要介绍总体情况,后重点介绍主要特点5、小节:说明文中选取事例要既有代表性,能体现说明对象的共性,又能在说明对象的特征方面有所侧重,表现出独特的个性。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优秀3篇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优秀3篇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优秀3篇中国石拱桥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体会说明事物的特征,初步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

2、学习准确的说明语言。

【教学设想】1、教学重点:⑴说明事物的特征。

⑴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教学难点: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课时安排:两课时。

4、教学方法:⑴讨论、点拨、自读相结合。

⑴比较阅读法。

⑴运用多媒体配合教学。

【教学及步骤】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简介作者二、初读课文,领会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提示:同学们读课文时,请注意领会中国石拱桥有什么特点,读完后给课文的前添加一些修饰语,即什么什么样的石拱桥。

1、学生结合注释自由朗读课文5分钟,如仍有生疏字词,自词典。

2、检查学生朗读情况:屏幕显示:生字3、给课文前添加修饰语:提示:发言时请对所添加的稍作解释,并注意以课文为根据。

学生可能添加的修饰语的情况:⑴历史悠久的中国石拱桥文中多处写到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如“旅人桥”等。

⑴“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赵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⑴形式多样的中国石拱桥“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赵州桥是独拱石桥卢沟桥是联拱石桥,形式不一样。

⑴巧妙绝伦(制造奇特)的中国石拱桥“桥(赵州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奇观”等。

⑴坚固的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到现在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卢沟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坚固。

”⑴杰出的中国石拱桥……4、学生充分发言后,引导学生结合1、2、3、自然段归纳总结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三、再读课文,重点比较阅读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文字1、显示赵州桥、卢沟桥图片。

2、讨论填写赵州桥、卢沟桥概况表。

桥名位置历史和修建年月结构特点形式特点学生讨论中可能提出的问题:⑴“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如何理解?引导学生看赵州桥图片,理解“两肩”、“各有”。

中国石拱桥教案优秀4篇

中国石拱桥教案优秀4篇

中国石拱桥教案优秀4篇《中国石拱桥》优秀教案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及举典型例子说明事物特征是方法。

2、理清全文由概括到具体、由结果到原因的逻辑说明顺序。

3、初步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认识文中出现的几种说明方法。

4、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简明、生动。

5、初步运用说明文知识,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查字典、找资料,扫清字词障碍,理解课文。

2、通过感知作品,把握课文重点,理清作者思路,了解几种常用说明方法。

3、通过比较阅读、问题探讨、展示提升等方式掌握课文应体现的相关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切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及其光辉成就。

2、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难点】1、认识文中出现的几种说明方法,并把握其特点。

2、说明文相关知识的运用及学生丰富想象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1、结合教材第49页单元提示第二段“表达方式”这一话题,让学生回忆常见的五种表达方式的名称。

2、以师对一个苹果的如下表述,学生判断各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1)今天,我来这里给大家上课,顺便带来了一个大苹果,准备把它作为一个小小的礼物,送给本节课表现秀的同学。

(2)这是一个质量上等的好苹果。

(3)它圆圆的、大大的,通体黄里透红,表皮光滑细腻,像胖娃娃的脸。

(4)这个苹果太可爱了,我多么喜欢它啊!(5)这个苹果整体呈球形,如成人拳头大小,通身粉红色,上半部比下半部颜色略深,整个苹果重约300克,属红富士超大型果种。

3、学生把教材翻到第92页,以对作者相关文学常识的了解,师引出本课的说明文体裁,并板书课题。

二、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结合先前的预习,指出本课的学习目标。

三、预习交流1、寻访文朋字友。

各小组在各自板块上展示预习时自选的6个字或词,然后轮流给出展示理由。

2、学生就预习过程中把握的说明顺序、遣词用字、语言组织、谋篇布局、感情寄予、说明方法等不同方面,结合整理形成的问题及研讨情况进行交流,教师及时指导。

中国石拱桥教案8篇

中国石拱桥教案8篇

中国石拱桥教案8篇《中国石拱桥》优秀教案篇一一、复习导入1、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来说明的?2、课文主要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中国石拱桥的?明确:逻辑顺序二、赏析探究1、作者把中国石拱桥介绍得清楚明白,是因为用到了一些说明方法,接下来分小组找一找本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说说其作用。

明确(参考):(1)列数字: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通过确凿的数据,准确地说明了桥的规模,突出了赵州桥“雄伟”的特点。

)(2)打比方: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形象地说明了中国石拱桥形式上的基本特征。

)(3)引用:创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突出了赵州桥构造的奇特。

)(4)举例子: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用具体例子作证,显得真实可信,有说服力。

)(5)下定义: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使读者具体直观地认识到联拱石桥的形态特征。

)2、品味课文语言:下列各句中加粗的字能否去掉?为什么?(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的比较早。

(2)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3)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

(4)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明确:这些加粗的词不可以去掉,因为它们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然后再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语句,进一步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三、感悟抒情学了本文,你领悟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吗?你读了这篇课文有什么感受呢?明确:本文体现了作者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赞美和敬佩,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赞扬,(然后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从而让学生领会本文的中心)。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篇二本课时主要学习内容:1、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思路,理解说明顺序。

2、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一、连问速答,整体感知,梳理思路,理解说明顺序。

中国石拱桥优秀教学设计优秀3篇

中国石拱桥优秀教学设计优秀3篇

中国石拱桥优秀教学设计优秀3篇《中国石拱桥》教案篇一一、预习1.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2.,注音组词辨字形。

(预习提示中的字词练习及课文后练习七)二、掌握中国石拱桥的特征1.初步熟悉课文,检查预习1的完成情况。

(此步宜简捷完成,不多占时间,只需大致明了课文主要内容,对全文有个总体印象,以利对课文重点的深入学习。

)讨论明确:本文先概括介绍了一般石拱桥的特点,又进一步讲到中国石拱桥特点;然后具体介绍了许多惊人的杰作中的两个代表;在介绍特点的基础上阐明事理.指出我闲石拱桥为什么会有光辉成就的原因;最后又概述了我国石拱桥在解放后的飞跃发展,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2.讨论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①朗读第1、2段,找出点明石拱桥特点的词语。

(形式优美,结构坚固)②这两个特点的表述,作者用了不但……而且……,能不能省去关联;能不能将两个特点前6颠倒?(两个特点之间是递进关系,先写形式,写桥给人的直观印象,人们从它的外形,进一步了解它内在结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同时,文章第一段是写外形,第二段写结构坚固。

因此,从所写的内容到行文的顺序,不但……而且……都不能删去,两个特征的先后次序也不能颠倒。

)③我国石拱桥的特征还有什么?(历史悠久)④作者是怎样介绍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讨论明确:作者先从对石拱桥的概述中,抓住本质特征,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接着用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

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附近的泸沟桥。

引出典型介绍。

3.学习对赵州桥和卢沟桥的典型说明。

学习提示:文章对两个杰作的说明也同全文的表述一样,先总述,然后分述。

在说明过程中,既写了它俩与一般石拱桥所共有的特点,又说明了它们各自的特点。

①完成课文后练习二。

注意结构特点的概括。

②学习对赵州桥的说明。

指出赵州桥有一般石拱桥所共有的特点,以及它独有的特征。

讨论明确: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历史悠久雄姿非常雄伟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一形式优美,一直使用还保持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结构坚固。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优秀5篇】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优秀5篇】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优秀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优秀5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中国石拱桥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解选择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了解本文由一般到特殊、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以及时间从先到后说明事物的顺序和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学习运用准确语言的特点。

2、认识中国石拱桥在历史上的光辉成就和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3、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1、列举典型事例,说明事物的特点。

2、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准确说明事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1、理解根据特定的说明内容,合理安排科学的说明顺序。

2、理解根据说明的需要采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重点:学习用代表性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方法。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说明文吗?它跟记叙文有什么差别呢?我们学过了哪些说明文?请一位同学回答。

……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地解释“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由茅以升创作的《中国石拱桥》,了解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今天我们学习《中国石拱桥》一课(板书课题)。

作者茅以升(板书)是我国著名的' 桥梁专家。

他几十年致力于桥梁的设计、研究和教学工作。

30年代,他主持设计和修建了钱塘江大桥;50年代又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的设计工作。

他写过大量的介绍桥梁知识的书籍和文章,本文就是介绍我国石拱桥的说明文章。

二、检查预习1、请同学到黑板根据汉字写拼音,或依据拼音写汉字。

(教师出题)洨(Xiáo) 匀称(yún chèn) 鷟(zhuó) 佥(qiān) 河堤(dī)2.学生口头补充解词:古朴:朴素而有古代的风格。

《中国石拱桥》教案15篇

《中国石拱桥》教案15篇

《中国石拱桥》教案15篇《中国石拱桥》教案1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国石拱桥》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石拱桥》教案1课文研讨一、整体把握文章抓住中国石拱桥的主要特点,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文章先概括介绍一般石拱桥的特点:桥洞成弧形;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然后以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不同形式的石拱桥作为典型例子,来说明中国石拱桥取得的光辉成就。

介绍赵州桥时,先简单交代赵州桥的位置、建造时间及解放后对它进行的修整。

“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等语句突出说明了赵州桥历史悠久,坚固优美。

接着文章用具体数字说明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话赞美赵州桥设计施工的精巧,然后分四点对赵州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创性及艺术价值进行具体说明。

第一点是说大拱弧度小,便于车马上下。

第二、三两点是从桥拱设计的独创性方面进行说明,即“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和“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这样的设计使桥梁坚固耐用。

第四点说桥梁与周围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

文章介绍卢沟桥时采用的顺序与此基本相同。

在介绍完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之后,作者又分三点解释了我国石拱桥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

文中充满了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的深深敬佩之情。

说明文语言讲究准确、周密,这在本文中有所体现。

如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长、宽、拱长时,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这些数字,都是经过科学的测量得来的,准确地说明了两座桥的规模。

《中国石拱桥》教案(精选13篇)

《中国石拱桥》教案(精选13篇)

《中国石拱桥》教案(精选13篇)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下面店铺为你介绍《中国石拱桥》教案,仅供参考!《中国石拱桥》教案篇1教学目的一、理解本文说明事物特点的几种方法。

二、认识说明文中运用准确语言的重要性。

三、初步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与记叙文的区别。

教学设想一、安排二教时。

二、紧紧抓住"说明文的基本特征"的主要内容:说明事物特点,阐明事理,介绍知识,理解说明的方法;防止因旁征博引而出现教学内容多而杂的现象。

三、理解本文准确用词的特色。

第一教时教学要点一、掌握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层次,理解总和分的关系。

二、初步了解说明文的特点。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提问:课前预习,文字上有什么疑难需要解答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如学生无问题,不必多花时间。

)导言。

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三十年代曾成功地设计建造了有名的钱塘江大桥,五十年代又参加设计了规模更大的武汉长江大桥。

他对石拱桥是这样评价的:石拱桥是我国传统桥梁的基本形式之一,赵州桥和卢沟桥是我国"千万座石拱桥中杰出代表之作"。

这篇说明文《中国石拱桥》就具体地为我们介绍这两座著名的大桥以及有关的知识。

二、教读课文指名读课文第一、二、三、四段。

提问:预习时,要求制作"赵州桥、卢沟桥概况表",读课文以后,填写前两项("位置","历史和修建年月‘勺,填得怎样了?抽查,评价,出示小黑板,根据小黑板所填的前两项内容,共同订正。

指名读课文第五段,利用小黑板示范,引导填写赵州桥的第三项("结构特点")的内容。

分散读第六段,示范,5;导填写关于卢沟桥的第三项("结构特点’勺的内容。

提示:第五、第六段里,除了介绍两座石拱桥的结构似外,有哪些关于外形方面的介绍的句子?学生看课文回答,明确:第五段有"拱上加桥,……美观",有"全桥……饮涧";第六段有"每个柱头上……惟妙惟肾‘。

《中国石拱桥》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

《中国石拱桥》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

《中国石拱桥》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中国石拱桥》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积累‘雄伟、残损、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等词语,掌握读音和词义;2.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把握石拱桥的特征。

重点1.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2.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难点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教学过程一次备课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地解释“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由茅以升创作的《中国石拱桥》,了解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二、检查预习,解题。

1.注音:2.解释词义和字义:惟妙惟肖、和谐、匀称、古朴、巧妙绝伦以上两项可利用多媒体出示小或利用投影显示。

3.讨论课题。

(1)分析“中国石拱桥”的短语结构。

名词性偏正短语。

中心词—“桥”几个定语—“中国”(的)、“石”材(的)、“拱”形(的)连缀起来,是“中国的石材的拱形桥”。

(2)“拱”字释义。

拱形是一种什么形状?请用“拱”字组几个词。

――“拱”,本义是两手相合,上举以示敬意,如“拱手”,可组词:拱抱,拱卫,拱门,桥拱,斗拱等,取义引申“环绕”、“弧形”。

“拱桥”,也是这样。

三、点拨阅读(一)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为了把事物说清楚,说明文特别讲究说明的顺序,这一点,我们在初一学《大自然的语言》等课文时已有了一些了解。

现在同学们快速阅读,用三分钟时间找出各段讲的是什么事物,读时要用笔在课本上标注。

教师归纳。

板书:石拱桥:(1-2)中国石拱桥:古代状况(3-9)中国石拱桥:当代发展(10)1.石拱桥的特点。

找一位同学朗读第1、2段,其他同学找出说明石拱桥特点的词语。

教师归纳。

板书:出现—较早形式—优美结构—坚固作者怎样说明这些特点的?(可组织学生回答也可由教师点明,视时间而定)—神话把虹比作桥,诗人把桥比作虹。

八年级语文《中国石拱桥》教案(精选13篇)

八年级语文《中国石拱桥》教案(精选13篇)

八年级语文《中国石拱桥》教案(精选13篇)八年级语文《中国石拱桥》篇1教学目标:1. 理解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2. 体会课文选择典型事例说明事物的特征.3. 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性.设计理念:1. 通过初读、研读、美读、迁移运用等语文实践活动由浅入深的感知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分析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2. 投影、多媒体映示桥梁彩图,附上文字介绍,学生读文看图练说话,在视听效果具佳的氛围中学习课文,实现语文、美术、科技、品德诸学科的整合。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前准备:1. 教师从网上下载一些桥梁图片:梁桥、拱桥、吊桥,各选几幅。

2. 学生收集一些纸张桥梁图片,任意收集。

教学过程:一. 展示图片信息导入。

1. 教师让学生拿出收集的图片,并告诉同学们展示的桥名及其重要特点。

2. 教师用多媒体映示六幅桥梁图,2幅梁桥、2幅拱桥、2幅梁桥,适时介绍桥梁的基本型式:梁桥、拱桥、吊桥。

3. 课件播放赵州桥、卢沟桥的景色。

让学生边看边说观看的感受。

4. 揭示课题,交代文体,简介作者。

5. 启发设疑。

(学生可能会问:①中国石拱桥有那些著名的桥梁?②中国石拱桥有那些特点?③为什么要学习中国石拱桥,而不学中国现代化大桥④作者为什么要写中国石拱桥?⑤学习、了解中国石拱桥对我们中学生有何现代意义?)6. 小结提炼本学习目标。

①. 理解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②. 体会课文选择典型事例说明事物的特征.③. 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性.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分节指名读课文(代替检查预习)。

提出要求:①读者:读正确、读流利。

②听者:准备帮助读者正音。

③完成投影练习:根据初读印象填写下列句子。

石拱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桥。

中国石拱桥是____________________的桥。

赵州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桥。

卢沟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桥。

中国石拱桥教案1(5篇)

中国石拱桥教案1(5篇)

中国石拱桥教案1(5篇)第一篇:中国石拱桥教案1中国石拱桥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雄伟、残损、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等词语,掌握读音和词义。

2.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把握石拱桥的特征。

能力目标1.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整体感知文意,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

2.把握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理解作者对事物的思考方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3.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

德育目标了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聪明勤劳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把握石拱桥的特征,掌握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方法。

2.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教学难点以赵州桥、卢沟桥为重点说明中国石拱桥,理解作者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教学方法1.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

让学生自读自思,辅之以教师的点拨引导,化枯燥为生动,变死寂为灵动,提高说明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2.讨论法。

讨论法是民主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映,有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评论与争辩的能力。

通过讨论,使学生在学习中相互合作,敢于质疑,不断提高思维能力,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文字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引导学生辨析文体,把握说明文的文体特征;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了解说明对象,明确其特征;局部探究,赵州桥、卢沟桥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地解释“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由茅以升创作的《中国石拱桥》,了解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设计(二)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我们的祖先有不少杰出的发明创造,石拱桥的建设成就就令世人赞叹不已。

今天。

我们学习《中国石拱桥》,看看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是怎样向读者介绍“中国石拱桥”的。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3篇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3篇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说明文与记叙文的区别。

2.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

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4.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认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目标2、3教学难点:目标3设计理念:1.多媒体课件展示桥梁图,让学生读文、看图、练说话,在直观效果较好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

2.通过初读、精读、研读、迁移运用等语文实践活动由浅入深的感知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分析能力、写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3.问题设置分层次,教师参与问题讨论,在平等的气氛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及人文精神。

教学时间:2课时。

课前准备:1.教师从网上下载一些桥梁图片:梁桥、拱桥、吊桥,各选几幅,并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也可收集一些纸张桥梁图片(任意收集)。

教学过程:一、展示图片信息导入教师用多媒体映示桥梁图,介绍桥梁的基本型式(梁桥、拱桥、吊桥),导入本文。

二、揭示课题,交代文体,点出其与记叙文的区别,并简介作者本文是说明文。

说明文以介绍或解说事物与事理为目的,具有知识性和客观性的特点;记叙文主要是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表达某种情感。

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近代桥梁工程学的重要奠基人。

他主持设计了钱塘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人民大会堂等工程。

三、展示学习目标。

(投影展示)四、快速阅读全文,思考下列问题:1.本文题目是《中国石拱桥》,文章是否开篇就点题了呢?(从第几段写中国石拱桥的?它和前边的段落之间有什么关系?)明确:文章从第③自然段开始写中国石拱桥。

前两段写的是石拱桥,它们之间的顺序是由一般到特殊。

2.①、②段内容侧重点有什么不同?明确:第①自然段侧重写外形美观,第②自然段侧重写结构坚固。

3.第③段点出了中国石拱桥的什么特点?本段与后文是什么关系?明确:特点——历史悠久、分布广、形式多样、有许多惊人的杰作。

关系:概括──具体。

4.中国石拱桥的总体特点是什么?明确:(投影展示)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5.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举了哪几个例子?这些例子能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吗?明确:例子有赵州桥和卢沟桥。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精选7篇)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精选7篇)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精选7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理解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2、体会课文选择典型事例说明事物的特征、3、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性、设计理念:1、通过初读、研读、美读、迁移运用等语文实践活动由浅入深的感知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分析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合作意识。

2、投影、多媒体课件映示桥梁彩图,附上文字介绍,学生读文看图练说话,在视听效果具佳的氛围中学习课文,实现语文、美术、科技、品德诸学科的整合。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前准备:1、教师从网上下载一些桥梁图片:梁桥、拱桥、吊桥,各选几幅。

2、学生收集一些纸张桥梁图片,任意收集。

教学过程:一、展示图片信息导入。

1、教师让学生拿出收集的图片,并告诉同学们展示的桥名及其重要特点。

2、教师用多媒体映示六幅桥梁图,2幅梁桥、2幅拱桥、2幅梁桥,适时介绍桥梁的基本型式:梁桥、拱桥、吊桥。

3、课件播放赵州桥、卢沟桥的景色。

让学生边看边说观看的感受。

4、揭示课题,交代文体,简介作者。

5、启发设疑。

(学生可能会问:①中国石拱桥有那些著名的桥梁?②中国石拱桥有那些特点?③为什么要学习中国石拱桥,而不学中国现代化大桥④作者为什么要写中国石拱桥?⑤学习、了解中国石拱桥对我们中学生有何现代意义?)6、小结提炼本学习目标。

①、理解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②、体会课文选择典型事例说明事物的特征、③、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分节指名读课文(代替检查预习)提出要求:①读者:读正确、读流利。

②听者:准备帮助读者正音。

③完成投影练习:根据初读印象填写下列句子。

石拱桥是的桥。

中国石拱桥是的桥。

《中国石拱桥》教案

《中国石拱桥》教案

《中国石拱桥》教案【经典】《中国石拱桥》教案6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作者帮大家整理的《中国石拱桥》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石拱桥》教案1一、教学目标:1、理清本文说明顺序2、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3、学习常用的说明方法4、体味准确、生动的语言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六幅中国石拱桥的图画,你准备用哪一种体裁向读者介绍它们呢?--说明文(二)新授内容:1、检查预习情况:①了解作者②掌握下列字词(xiao)河匀称(chen):均匀,比例和谐推崇(chong)古朴:朴素而又有古代的风格巧妙绝纶:灵巧高妙,独一无二。

伦:同类,同等惟妙惟肖: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肖:相似。

2、讨论分析:A、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什么,在文章中的哪几个段落中介绍的?明确:①形式美②结构坚固③历史悠久→⑶知识迁移:1向大家介绍语文老师和班主任的特征2、介绍多媒体教室的特征B、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明确:①概括说明石拱桥的外形、结构功用②总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③分说赵州桥和卢沟桥④综述我国桥梁事业尤其是石拱桥的新发展C、看下列句子,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①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米,两端宽米,中部略窄,宽9米。

(列数字)②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打比方)③“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引用)④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举例子)知识迁移: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①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摹状貌)②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作比较)D、听老师读3、4段,找出漏掉或改变了哪几个词语,掌握说明文的语言。

明确:大约可能最几乎左右→准确、科学雄姿青春→生动知识迁移:请你试着找出几处能体现这些特点的句子。

中国石拱桥教案优秀8篇

中国石拱桥教案优秀8篇

中国石拱桥教案优秀8篇《中国石拱桥》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的一、在复习上单元“知识课文”《描写和说明》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描写和说明的区别,以及说明文的描写主要是起具体地说明事物的作用;二、初步懂得并学习抓住事物特点,举出代表性例子,按照一定顺序说明事物;三、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悠久历史、杰出成就和解放后的新创造、新发展,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劳动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精神和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四、除课文常规字词教学外,利用学过的“字法”知识分辨本课“思考和练习”四中举出的十组形近字(我们实验班学生在初中一年级时已学完我们自编的《字法教程》)。

课时安排根据学生水平,可用二至三课时。

一般地说,“预习见疑”可占用半课时;“质询研讨”可占用一课时;“巩固深化”可占用半课时。

(“预习见疑”和“巩固深化”可占用部分课外时间。

)但由于学生水平差异较大,所以教学内容可以有所增减,课时安排也应酌情加以改变。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主体部分──课堂教学:一、预习见疑1.复习上单元“知识短文”《描写和说明》,并用四句话,说出这篇“知识短文”的最主要的意思;然后利用学得的知识分析下面两段文字在写法上的异同:①究其实这还不是最深的春色。

且请看那一树,齐着华庭寺的廊檐一般高,油光碧绿的树叶中间托出千百朵重瓣的大花,那样红艳,每朵花都像一团烧得正旺的火焰。

这就是有名的茶花。

不见茶花,你是不容易懂得“春深似海”的妙处的。

(节选自《茶花赋》)②茶花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花木之一。

它的枝叶四季常绿,花形大,色彩鲜艳。

茶花的品种较多,全世界有一百多种。

它的开花期比一般花卉为长。

由于茶花是在天寒地冻时绽蕾吐艳的,所以它与耐寒的“迎春”“梅花”“水仙”一起,被称为“花中四友”。

每当辞旧迎新的日子,它植株矫健,枝叶繁茂,花团锦簇,鲜艳夺目,给人们带来无限的生机和盎然的春意,因而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节选自贺永清的《茶花》,可抄在一张大纸上向学生揭示。

)2.不看本课课文(已经看过的,思想上尽量摆脱本课课文的影响),而以“中国石拱桥”为题独立地打一篇说明文的“腹稿”,主要是“搭架子”,就是考虑好这篇说明文的组织结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中国石拱桥》教案【三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中国石拱桥》教案【三篇】

【导语】中国⽯拱桥具有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征,这是中国⽯拱桥的共性。

整理了⼈教版⼋年级上册语⽂《中国⽯拱桥》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中国⽯拱桥》教案⼀ 教学⽬标. 1、理清本⽂说明顺序,了解中国⽯拱桥的特点。

2、通过本⽂学习,了解我国桥梁发展的悠久历史。

3、体味本⽂准确的语⾔,学习⼏种说明⽅法。

4、让学⽣了解赵州桥和卢沟桥是⽯拱桥的杰作,认识我国劳动⼈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我国桥梁事业所取得的巨⼤成就,增强民族⾃豪感。

重点:1、按时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事物的写法. 2、运⽤准确语⾔说明事物特征。

难点:1、理解本⽂为了说明事物的需要综合采⽤多种说明顺序。

2、以代表性事例说明事物特征的写作⽅法和准确运⽤语⾔的特点 教学课时:⼆课时 教学过程 ⼀、导⼊新课 我们常常⽤桥梁来⽐喻友谊,因为是友谊就像桥⼀样把两个⼈连了起来。

可见桥是在没有路的地⽅搭起来的路。

下⾯我们把桥的范围缩⼩,局限于⽯拱桥。

按照上述抓特征的⽅法找找⽯拱桥的特征,看看⽯拱桥有什么共同点。

请同学们翻开课⽂《中国⽯拱桥》,我们来看看课⽂是如何介绍桥的。

⼆、作者简介 茅以升(1896--1989),字唐⾂,江苏镇江⼈,我国近代桥梁⼯程学的奠基⼈,的桥梁学专家,教育家,美国国家⼯程科学院外籍院⼠。

他主持修建了由中国⼈⾃⼰设计并建造的中国第⼀座现代化的⼤桥---钱塘江⼤桥,新中国成⽴后他⼜参加设计了规模更⼤的武汉长江⼤桥。

他为中国的桥梁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三、检查预习 1.⽣字: 洨(xiáo)匀称(yúnchèn)鷟(zhuó)河堤(dī) 2.解词: 古朴:朴素⽽有古代的风格。

惟妙惟肖:形容描绘或模仿得⽣动逼真。

惟,特别;肖,相似。

绝伦:独⼀⽆⼆,⽆可⽐拟。

推崇:很尊重。

四、整体感知课⽂ 1、提问:阅读说明⽂应从哪些⽅⾯⼊⼿? (说明对象,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法,说明⽂语⾔的真确性及说明结构等) 2、速读课⽂,理清⽂章的写作思路。

2023最新-八年级语文《中国石拱桥》教案(5篇)

2023最新-八年级语文《中国石拱桥》教案(5篇)

八年级语文《中国石拱桥》教案(5篇)在我的家乡,有一座石拱桥。

据我所知,已有三百年的历史了!尽管岁月无情地摧残,石缝间长满野草,石块有斑驳的痕迹,凹凸不平,但它依然雄伟地横跨在河面上。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5篇八年级语文《中国石拱桥》教案,希望可以帮助您更好的写作中国石拱桥。

中国石拱桥语文微课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理清本文说明顺序2、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3、学习常用的说明方法4、体味准确、生动的语言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六幅中国石拱桥的图画,你准备用哪一种体裁向读者介绍它们呢?--说明文(二)新授内容:1、检查预习情况:①了解作者②掌握下列字词(xiao)河匀称(chen):均匀,比例和谐推崇(chong)古朴:朴素而又有古代的风格巧妙绝纶:灵巧高妙,独一无二。

伦:同类,同等惟妙惟肖: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肖:相似。

2、讨论分析:A、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什么,在文章中的哪几个段落中介绍的?明确:①形式美②结构坚固③历史悠久→⑶知识迁移:1向大家介绍语文老师和班主任的特征2、介绍多媒体教室的特征B、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明确:①概括说明石拱桥的外形、结构功用②总体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③分说赵州桥和卢沟桥④综述我国桥梁事业尤其是石拱桥的新发展C、看下列句子,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①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列数字)②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打比方)③“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引用)④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举例子)知识迁移: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①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摹状貌)②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作比较)D、听老师读3、4段,找出漏掉或改变了哪几个词语,掌握说明文的语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石拱桥学案主备人孟蕾审核人:初二备课组时间:2013年10月22日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2、学习举例子、列数字、引资料的说明方法,了解其作用。

3、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自学指导一、作者简介茅以升(1896—1989),我国近代桥梁工程学的奠基人,著名的桥梁学专家。

1921年获美国加里基工学院博士学位。

1933年主持设计并领导建造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

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五十年代又参加设计了规模更大的武汉长江大桥。

1959年,在首都“十大建筑”的建设中,茅以升担任人民大会堂结构审查组组长。

1989年被美国科学院授予外籍院士称号。

他编写了《中国桥梁史》。

他为中国的桥梁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二、说明文知识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

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

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

1、说明顺序: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

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

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西南北等的位置和方向。

逻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一般包括从原因到结果、从主要到次要、从整体到局部、从总说到分说再到总说、从现象到本质、从特点到用途等几种类型。

2、说明语言说明文的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

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

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文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

3、说明方法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应的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等。

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和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

三、理解课文内容1、朗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弧形和谐匀称拱桥陡坡桥墩推崇河堤暴涨惟妙惟肖2、再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说出文章内容3、石拱桥有哪些特点4、你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赵州桥的特点吗5、介绍赵州桥时用了什么说明顺序6、卢沟桥与赵州桥有哪些异同7、为什么课文中单举赵州桥、卢沟桥这两个例子呢8、课文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课后检测1、生字注音。

弧形拱桥洨河陡坡和谐饮涧桥墩郦道元张匀称惟妙惟肖2、解释下面词语巧妙绝伦就地取材惟妙惟肖推崇古朴3、填空茅以升,江苏镇江人。

我国著名、、,被誉为。

主持建造了我国第一座有中国人自己建造的铁路两用桥——钱塘江大桥。

4、常见的说明顺序有、、。

5、常见的说明方法:、、、、、、、、、。

5、拓展阅读①风雨桥兴时于汉未唐代,这种历史悠丸、造型独特的木质古建筑,极富民族气质。

恩施州的风雨桥是与吊脚楼齐名的恩施州民族建筑中最具特色的民间建筑之一。

风雨桥又叫“凉桥”,因桥上建有廊、亭,可供行人乘凉、休憩、避风雨而得名。

恩施州山重水复,沟壑纵横,旧时不通公路,只有条条青石板路穿山越岭,爬坡过河。

而将条条青石板路在沟壑山涧连接起来的就是风雨桥。

利川市毛坝风雨桥②恩施州的风雨桥大多由桥墩、桥面、桥廊、桥亭和桥硕组成,除桥墩外,全用木料建造。

建桥时,不用一颗铁钉,只在柱子上凿通无数大小不一的孔眼,以榫衔接,斜穿直套,纵横交错,结构极为精密。

桥墩用生松木铺垫,用油灰沾合料石砌成菱形墩座,上铺放数层并排巨杉圆木,再铺木板作桥面;桥面两旁是桥廊,设有栏杆、长凳,形成长廊式走道。

桥顶盖有坚硬严实的黑瓦,建有数个高出桥身的数层飞檐翅角楼亭,凡外露的术质表面都涂有防腐桐油。

长廊和楼亭的瓦檐头雕龙绘凤,人物山水,飞禽走兽,形象诙谐洒脱,栩栩如生。

③恩施州的风雨桥,虽年代久远,但很多至夸仍然保存完好。

利川市境内的毛坝风雨桥,建于公元l808年,距夸已200余年。

桥全长32.5米,桥面宽3米,高40米。

该桥全用木料建成,至夸仍奇迹般屹立不倒,为行人和当地村民畅行于青山两岸而默默地遮风挡雨。

成丰县境内的十字路风雨桥,建于1916年。

桥身全长63.4米,宽4.2米,通高8.78米。

桥上是两层楼阁式的青色瓦面,脊梁的正中是一座宝塔式的亭阁,瓦檐重重,周围四条昂首欲飞的青龙仰望着东西南北,龙嘴里含着红色的宝珠,四条龙尾绕成塔顶,好似一台大轿行走在桥的中央。

桥面用木板铺就,下面由很多巨型圆木固定在桥墩上支撑,整个桥身结实、牢固,桥面平坦舒适。

桥廊l3间,亭廊相连,两边有漂亮的护栏,肾靠护栏的是条形长凳。

桥下有3座梭子形的桥墩,墩与墩之间净跨10米,都是由巨大的石头砌成,任凭河水冲刷,桥墩依然坚固如初。

一座座风格独特的风雨桥,横跨溪河,傲立苍穹,延二三百年而不损,其坚固程度不亚于铁、石桥。

④在恩施州,无论是村头还是山野,在溪河之上大都建有风雨桥。

村民们走亲访友,赶集逛街,耕田锄草,肩挑背扛,都要经过风雨桥。

踏着青石板路走进密林将映的风雨桥,坐在两廊边的长凳之上,就可听到桥下那流水清音,即使是匆匆过桥,也能听到那悠扬宛转的深山鸟语。

天上云卷云舒,山间凤来雨去,只有在风雨桥上才能真切地感受到。

走累了在桥上歇脚,天热了在桥上乘凉,口渴了在桥上喝茶,下雨了在桥上避雨,闲退时还可在桥上读书、聊天、话家常。

这类木质鲒构长廊式桥梁建筑,不仅具有普通桥梁的一般功能,而且具有“亭”的观赏价值,它不仅为行人和村民提供交通便利,同时也是当地人们说古道夸、休息娱乐的理想去处,具有很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⑤恩施州的风雨桥,是恩施州各族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恩施州民族建筑文化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木质建筑中的艺术珍品,是人类历史上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恩施州的风雨桥,文章主要介绍了风雨桥的哪些内容?2.第②段说明了恩施州的风雨桥的哪些特点?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3.第③段主要采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本段介绍十字路风雨桥采用的说明顺序是什么?4.阅读第④段,具体说说风雨桥为村民和行人提供了哪些便利?本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式?说“屏”学案主备人孟蕾审核人:初二语文组时间2013、10 27学习目标1、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了解“屏”的有关知识。

2、把握本文说明方法的运用,体会其作用。

3、品味文章诗情画意的说明语言。

4、以屏风为媒介,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

预习案:1、作者介绍:陈从周(1918—2000),古建筑、古园林专家,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昆曲。

在同济大学建筑系任教近50年,毕生致力于保护和弘扬中国古建筑尤其是园林建筑文化,成果瞩目。

著有《说园》《苏州园林》等学术专著,其中《说园》最为精辟,“谈景言情、论虚说实、文笔清丽”,影响力之大,其远及日、俄、英、美、法、意、西班牙等地。

2、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屏风纳凉帏幕缓冲造型伧俗雅俗之分因地制宜倚靠忒(太)3、多音字屏风()伧俗()屏气()寒伧()形近字wéi( )幕nà( )凉wéi( )护木nè( )4、再读课文回答问题.用文中的原话给屏下一个定义.文中介绍了关于“屏”的哪些知识?.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呢5、品析欣赏.本文是科学小品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合作探究本文在语言方面有哪些特点?试举例说明。

《牡丹亭》中“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放在屏风的定义后既补充了屏风的含义,又使语言生动有趣。

结尾两处引用古诗佳句,点出“屏”这种古代器具所具有的文化内涵,表达了作者希望人们更好地开发和使用屏风的愿望。

课文引用“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诗句有什么作用?课文引用“闲倚画屏”“抱膝看屏山”的句子,起什么作用?作者引用古诗词的用意课后检测一、给下列字注音屏风纳凉帏幕缓冲伧俗雅俗之分倚靠忒二、多音字屏风()伧俗()屏气()寒伧()形近字wéi( )幕nà( )凉wéi( )护木nè( )三、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1、一般人总以为,年龄稍大,记忆能力就一定要差,其实不然,请看实验结果:国际语言学会曾对9至18岁的青年与35岁以上的成年人学习世界语作过一个比较,发现前者就不如后者的记忆力好。

这是因为成年人的知识、经验比较丰富,容易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建立广泛的联系。

这种联系,心理学上称为“联想”。

人的记忆就是以联想为基础的,知识经验越丰富,越容易建立联想,记忆力就会相应提高。

马克思五十多岁时开始学俄文,六个月后,他就能津津有味地阅读著名诗人与作家普希金、果戈里和谢德林等人的原文著作了。

这是由于语言知识丰富,能够通晓很多现代和古代的语言的缘故。

()2、图书馆的藏书,按国别分,有中国的、外国的;按时代分,有古典的、现代的;按性质分,有科技的、文学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

()3、人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

()4、肥料是能供给养分使植物生长的物质。

()5、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6、工程技术的科学叫做应用科学,它是应用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来解决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的学问。

()7、涡旋转得最急时,非常危险,大小船只都无法驶过。

因此当地在水道两端都设有信号站,白天悬一个红球,夜间亮一盏红灯,表示水道不宜航行,若是两个红球或两盏红灯,则表示船支可完全通过。

1905年,瑞典一艘运载铁矿的船只“英雄”号,不顾水道前头信号站的警告,试图强行驶过大漩涡,结果被甩向岸边撞得粉身碎骨。

()8、林能遮荫、降温,也能蒸发大量水分。

树林通过改变太阳辐射和大气流通,直接影响空气的温度、风速、降雨量等自然因素。

有林区比无林区夏天温度低3℃一7℃,冬季要高O。

5℃一2℃:雨量可增加15%一20%;暴雨通过林带风速能降低20%一25%。

一棵树仅一个夏天,平均要向空中蒸腾2000公升水,故在森林的上空和附近,湿度要比没有森林的地区高15%一20%。

森林自己形成一个小循环。

使蒸腾的水蒸汽补充大气温度,凝结成雨云而肇水。

()10、人们把南极叫做“暴风雪之家”,或者称之为“风极”。

(11、就拿风来说吧,在世界其他地方,12级台风的风速也不过是32.6米每秒,但10级以上的大风就足以使墙倾屋毁,地动山摇,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使人类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的损失。

而在南极,风速却常常可以达到55.6米每秒,有时甚至可达三百多千米每小时!12、临街的窗如果装上这种玻璃,街上的声音为4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就只剩下12分贝了。

13我国名胜古迹十分多。

诸如泰山,黄河,故宫,孔府,普陀山,明孝陵,香格里拉等。

14、一般人总以为,年龄稍大,记忆能力就一定要差,其实不然,请看实验结果:国际语言学会曾对9至18岁的青年与35岁以上的成年人学习世界语作过一个比较,发现前者就不如后者的记忆力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