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doc

合集下载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检测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word版,含答案解析)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检测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word版,含答案解析)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共45分)
1. 如图所示是一个小球在相同时间间隔里运动情景的大致物理模型图,下列对这个小
球的运动情景描述正确的可能是
A. 小球从高处自由落下
B. 小球沿斜面上下运动
C. 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D. 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2. 如图是利用每秒闪光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从左向右运动的频闪
照片,其中哪幅照片的小球运动得越来越快
A. B.
C. D.
3. 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相等的时间通过的路程相等的运动
B. 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变的直线运动
C. 速度的大小始终保持不变的运动
D. 任意时刻的速度的数值都相同的运动
4. 甲、乙同时同地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图象分别如图所示。


过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A. 甲在乙前面米处
B. 乙在甲前面米处
C. 甲在乙前面米处
D. 乙在甲前面米处
5. 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
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下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能正确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
A. B.
C. D.
6.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的速度与时间图象。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两个物体所走的路程相同
B. 乙做加速直线运动
C. 第末,甲、乙速度相同
D. 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7. 如图是某物体运动的图象,则下列图中能相应表示出该物体运动的图
象的是
A. B.。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同步练习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原卷版+解析)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同步练习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原卷版+解析)

2.4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一、单选题1.在测量物体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不需要的实验器材是()A.小车B.停表C.弹簧测力计D.刻度尺2.关于平均速度,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B.平均速度表示的是物体在每时每刻的速度C.平均速度等于物体通过一段路程跟通过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D.平均速度是几个物体运动速度的平均值3.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当小车自斜面顶端滑下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

如图所示,此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是()A.10cm/s B.9cm/s C.8cm/s D.7cm/s4.无风的天气,小虹和同学一起用机械停表和刻度尺测量乒乓球下落的平均速度,他们让乒乓球从三楼由静止竖直落到地面。

对于实验有关的操作和分析,正确的是()A.该实验很简单,不必注意操作的安全B.选择量程为1米的刻度尺来测量路程C.使用停表前,要先观察停表是否调零D.所测速度表示乒乓球每一时刻的快慢5.关于测“平均速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中为便于测量时间,应保持斜面较缓的坡度B.用刻度尺和秒表一起测量出物体的速度,用到了等效替代法C.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D.用svt算出的平均速度,可以粗略表示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6.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

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C .前2s 内,小明跑得较快D .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7.小明在一次跑步中,前半段路程的速度为v 1,后半段路程的速度为v 2,那么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122v v+ B .12122v v v v + C .12122v v v v + D .1212v v v v +8.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图。

小车从A 点由静止释放,自由运动到达B 点。

初中八年级物理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初中八年级物理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课时提升作业(四)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30分钟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1.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是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其目的是( )A.为了理解所提出问题的意义B.为了提出自己的观点C.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D.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解析】选D。

本题考查科学探究的过程。

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首先是提出问题,再进行猜想、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然后是进行具体的实验和收集证据,目的就是为了证明提出的问题是否正确。

2.(2014·武汉二中月考)如图所示,下列各图是利用每秒闪光30次的照相机拍摄到的4个物体的频闪照片,图中箭头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其中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对速度变化情况的判断。

A、B选项物体在相等的时间里运动距离不同,所以速度在变化,不是匀速直线运动;C选项物体运动方向在不断变化,不是直线运动;D选项物体在相等的时间里运动距离相同,且运动方向不变,所以是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D。

3.某同学为测自己步行的平均速度,他在400m跑道的起点处从10:10开始计时,走到终点时,表针指到10:20,则该同学在此段的平均速度是( )A.12m/minB.20m/minC.60m/minD.40m/min【解析】选D。

本题考查平均速度的计算。

由题意可知,该同学步行距离s=400m,步行时间t=10min,代入平均速度公式v===40m/min,故选D。

4.(2014·长春联考)一个足球在草坪上沿直线运动,速度越来越慢,如图所示,测得AB的长度等于BC的长度。

它通过BC段所用时间为0.5s,BC段长度为3m,则该足球从A经B到C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A.7m/sB.6m/sC.4m/sD.无法确定【解析】选A。

本题考查估测平均速度。

由题意知:AB=BC=3m,足球由A运动到C,速度越来越慢,t BC=0.5s,所以t AB<t BC,t AB<0.5s,t AC=t BC+t AB=0.5s+t AB<0.5s+0.5s =1s,s=AB+BC=3m+3m=6m,从A到C的平均速度v==>=6m/s。

金州区九中八年级物理全册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教案新版沪科版5

金州区九中八年级物理全册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教案新版沪科版5

第四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本节内容为探究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是学生第一次进行科学探究活动。

其目的是使学生初步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会通过实验收集信息的一些基本方法。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将物体运动的时间或路程分解为若干段,测量不同阶段物体运动的速度;通过实验测量数据,会正确记录数据;初步经历科学探究过程,树立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以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

教材首先通过具体情景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第一个环节——提出问题。

然后是引导学生如何从科学的角度去验证个人的观点或看法是否正确,引出科学探究的另一个环节——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教师应强调收集证据时要操作规范、实事求是,养成严谨客观的科学态度。

最后提出了三个具体问题让学生有选择地去进行探究活动。

由于科学探究的环节较多,不可能让学生一次探究就全部掌握,所以教材只要求学生完成核心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方案,探究结论。

教师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如何提出问题,怎样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初步学会分析从实验中获得的数据并得出结论的方法。

由于学生是第一次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往往不知如何下手,该做哪些事情,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

探究活动最好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提倡学生根据前面所学内容,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和收集实验数据的表格,教师检查学生的实验方案是否可行,是否安全,再让学生进行探究性活动。

本节内容是探究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经历科学探究的一些过程。

这是同学们第一次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在学习过程中,要初步经历科学探究过程是怎样的,学会通过实验收集信息的一些基本方法,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

知识与技能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能将物体运动所经历的时间或路程分解为若干阶段,能测量不同阶段物体的运动速度。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测量数据,会正确记录数据;通过科学探究,领悟每个探究程序的要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个人见解的正确与否必须通过实践来证明。

树立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实事求是的科学思想。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二章 第四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教案 (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二章 第四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教案 (新版)沪科版

第四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会使用刻度尺和秒表进行平均速度的测量.2.学会正确的记录实验数据.3.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二、过程与方法1.亲身经历观察变速运动的物理过程,能够发现一些简单的问题,并设计解决简单问题的方案.2.会探究速度的变化,会将物体运动经历的时间和路程分为若干段.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物理实验,认识到要想做好一个实验必须有几位同学的密切配合,认识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并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会用刻度尺和秒表进行平均速度的测量.【教学难点】能够正确地测量各段路程所对应的时间.【教具准备】斜面、小球、秒表、刻度尺、金属片、夹子、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课时】1课时【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新课引入】师自然界的运动有多种多样,请同学们观看以下几段视频,在观察视频的过程中思考:博尔特的速度变化了吗?是如何变化的?学生积极思考,并做出猜想.猜想1:博尔特的速度越来越快;猜想2:博尔特的速度先越来越快,后又变慢;猜想3:博尔特的速度先越来越快,后来保持不变.【进行新课】百米赛跑过程中速度的变化师如何收集证据验证你们的猜想呢?怎样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需要的器材有哪些?实验中需要测量记录的物理量有哪些?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学生甲:可以测量出博尔特每10m所用的时间,由公式svt计算出每个10m的平均速度,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结论.学生乙:需要的器材有皮卷尺和秒表;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分段路程10m,即每个10m 所用的时间.老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肯定.例题1体育科学工作者,对著名的牙买加短跑运动员博尔特训练过程进行跟踪研究.下表是他在某一次百米跑训练中,通过不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记录.请仔细看表格,并回答下列问题.(1)博尔特在这次训练中,百米跑的成绩是______s.跑完100m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在m/s.(2)博尔特在这100m的运动中______(选择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你判断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博尔特在这次训练中,百米跑完所用的时间是9.74s,所以他的成绩是9.74s;跑完100m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st=100m/9.74s=10.27m/s.(2)博尔特跑第一个10m用的时间是1.88s;博尔特在10m到20m第二个10m中用的时间是2.96s-1.88s=1.08s;博尔特在20m到30m第三个10m中用的时间是3.87s-2.96s=0.91s;博尔特在30m到40m第四个10m 中用的时间是 4.76s-3.87s=0.89s;博尔特在40m到50m第五个10m中用的时间是5.59s-4.76s=0.83s;博尔特在50m到60m第六个10m中用的时间是6.43s-5.59s=0.84s;博尔特在60m到70m第七个10m中用的时间是7.26s-6.43s=0.83s;博尔特在70m到80m第八个10m中用的时间是8.09s-7.26s=0.83s;博尔特在80m到90m第九个10m中用的时间是8.85s-8.09s=0.76s;博尔特在90m到100m第十个10m中用的时间是9.74s-8.85s=0.89s;从以上计算可以看出博尔特在跑相同的距离10m时所用的时间是不同的,所以他不是匀速直线运动.答案:(1)9.74;10.27;(2)不是;他跑相同的距离10m所用的时间是不同的.【课堂训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小车平均速度的测量(1)科学探究一般环节师科学探究一般有哪些环节?学生:科学探究一般的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定实验与制定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师如果要探究“物体沿斜面下滑时,其速度是否变化?”请从桌面上提供的器材中选择哪些可以完成实验呢?学生观察桌面的器材,并思考,然后回答问题.(培养学生选择器材的能力)器材:斜面、小车、秒表、刻度尺、金属片.(2)师引导学生完成探究(利用多媒体展示斜面模型和实验表格,点拨学生如何设计实验步骤)1.提出问题:物体沿斜面滑下时,其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2.猜想与假设:(鼓励学生大胆猜想)3.设定实验与制定计划:①将一端垫高,略微倾斜,使小车能主动运动起来,但又不至于太快(便于计时);②在小车释放处,车前端做标记作为起点,在斜面下端卡上金属片作为终点,用刻度尺量出起点到终点距离就是路程s(如图所示);③释放小车时,用停表开始计时,车撞击金属片时停止计时,得到时间t;④由svt算出速度.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学生分组实验,老师巡视指导):A.调整斜面装置,保持较小的合适的倾角.B.将金属片卡放在底端,小车放在顶端.标好起点,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计入表格.C.释放小车同时用停表计时,到小车撞击金属片时停止计时,得到时间t1,记入表格.注意要提前做好分工协调(发令员、操作员、计时员、记录员).D.将金属片移到斜面中部,测量路程s2和时间t2,记入表格.E.由测出的数据,依据公式v=s/t算出各个速度,求出平均值,得到结果.F.整理回收器材.实验记录表格:5.分析与论证: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越来越快.6.评估(引导鼓励学生发表看法):问题1:该实验误差主要来自哪几个方面?(一是受工具精度所限;二是测量者反应速度和读数误差;三是装置光滑度不均匀带来误差.)问题2:要减小误差,应注意什么?(a.安装置时,斜面倾角要小一点,但不能过小,过小则小车不动,稍大就会使小车过快,计时不准.起止点距离适当大一点好.b.测同一组数据时保证起止点相同.c.测时间时释放小车与开始计时要尽量同步.d.对刻度尺和停表读数要规范准确.)7.交流与合作:交流与合作应贯穿整个实验过程.教师总结:(1)平均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近似处理、粗略描述,它描述的是“整段路程”或“整段时间”的整体情况,并不表示这段路程中某个位置或在这段时间内某个时刻的运动情况,也不反映这个物体“将来”或“将要”以何种情况运动下去.(2)在计算平均速度时,要注意物理量的对应,而绝不能认为平均速度是速度的平均值.例题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_(填“大”或“小”).(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 AB=______cm,t BC=______s,v AC=______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 AC偏______(填“大”或“小”).解析:(1)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计算公式为v=s/t.(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小.(3)由图示,s A=10.00cm,s B=5.00cm,s C=0cm,t A=15:35:20,t B=15:35:22,t C=15:35:23.所以s AB=s A-s B=10.00cm-5.00cm=5.00cm,t BC=t C-t B=1s,s AC=s A-s C=10.00cm-0=10.00cm,t AC= t C-t A=3s,v AC=s AC/t AC=10.00cm/3s=3.3cm/s=0.033m/s.答案:(1)v=s/t;(2)小;(3)5.00;1;0.033;(4)大.【课堂训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利用频闪探究速度的变化师边讲解边用多媒体展示:频闪照相法是一种常用照相技术,每间隔一定时间曝光一次,从而形成时间间隔相等的影像方法.在频闪照相中会用到频闪灯,它每隔相等时间闪光一次,例如每隔0.1s闪光一次,即每秒闪光10次.当物体运动时,利用频闪灯照明,照相机可以拍摄出该物体每隔相等时间所到达的位置,通过这种方法拍摄的照片称为频闪照片.如图所示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拍摄的小球沿斜面滚下的频闪照片,因此,运动物体的频闪照片既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信息,又记录了物体运动的路程信息.这样可以根据物体运动的时间和路程信息求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例题3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频闪摄影),拍下了小球下落过程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解:照相机拍照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在相等的间隔时间内,小球运动的距离不同,小球的路程逐渐变大,因此小球的运动速度逐渐变大.答案:C.【课堂训练】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用刻度尺、秒表来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还了解了“利用频闪探究速度的变化”.实际生活中经常需要测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因此,掌握一些测平均速度的方法,是我们把学习到的物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具体表现.在生活中测平均速度时,通常需要借助一些身边已知长度的物体测路程,如公路两旁的里程碑,平直公路旁电线杆间的距离等.课后请同学们交流一下还有哪些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后作业部分练习.1.本节课是实验探究课,要求学生掌握利用刻度尺和秒表测物体平均速度的基本方法.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手动脑,并积极参与实验.教师安排实验时让学生分组进行探究,通过团队间的协作,进行合理的方案设计,并对设计的方案从理论上的正确性、操作上的可行性进行交流讨论、质疑和完善.2.本节教师可以通过实验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平均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近似处理、粗略描述,它描述的是“整段路程”或“整段时间”的整体情况,并不表示这段路程中某个位置或在这段时间内某个时刻的运动情况,也不反映这个物体“将来”或“将要”以何种情况运动下去.3.教师在讲解“利用频闪探究速度的变化”时,可以让学生课后多搜集些资料,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课时练(含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课时练(含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课时练(含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是小亮在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时,拍摄的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每隔0.2s闪拍一次。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B.小球从B点运动到D点通过的路程为4.50cmC.小球从C点运动到E点的平均速度为0.15m/sD.小华在测量AF之间距离时,连续测量三次是为了避免偶然性,得出普遍规律2.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5s内,乙物体的平均速度为3m/s B.3~5s内,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第4s时,甲在乙前方5m处 D.第5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教室的室内高度约为1.8mB.公园里正在运行的摩天轮在做匀速直线运动C.50mL的酒精与50mL的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是100mLD.物理学家用特定的概念、数学工具和实验方法来描述与研究运动4.在实验中经常遇到现象或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我们需要对实验进行优化改进,下列采取的措施不合理的是()A.在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时,为了方便时间的测量,选用锥角较大的纸锥B.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选用完全相同的两个棋子是为了探究平面镜所成像的虚实C.在探究红外线的热效应时,为了使温度计液柱变化明显,应选择分度值小一些的温度计D.在探究光的反射折射实验时,为了看清光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路径,可在水面上方喷烟雾并向水中滴几滴牛奶5.如下左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B.小车通过整个斜面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C.小车AB段运动所用时间与BC段运动所用时间相等D.小车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6.把带有墨水装置的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纸带上,小车每隔相等的时间滴一滴墨水。

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导学案

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导学案

罗中五元教学导学案2.4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导学案(1)班级 组别学习目标1、能利用卷尺、秒表,测量不同阶段物体的运动速度;探究匀速直线、变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变化的规律2、 通过实验测量数据,会正确记录数据,处理数据。

3、 知道个人见解的正确与否必须通过实验来证明。

会应用速度公式及变形公式解决常见的运动问题 一、自主学习 看书回顾填写下列问题1、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运动的速度是 的,只能求出在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内的 。

2、认真看右下图分析思考完成下列填空(1)该实验的原理: 、实验对象: (2)待测物理量: ,(3)测量工具及运用方法:用刻度尺(卷尺)测量物体运动的 ,用停表(秒表)测量物体运动相应距离所需的 , 用 求出(速度)平均速度。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根据你的分析,请你设计实验的方案:(1)实验所需的器材: 、 、 、 、 。

(2)实验步骤:a.用方木块把带槽木条支成斜面,使小车从木条顶部滚下时,做变速直线运动。

b.用刻度尺测量木条的全长S AC 和由顶端至木条1/2处的长度S AB ,用铅笔在木条上标出字母A 、B 、C 。

c.挡板放在B 处测小车在AB 这段路程中运动的时间t AB 。

d.挡板移到C 处,按上述方法,测出小车由顶端A 向下一直运动到底端C 处,所需的时间 t AC ,则小车从B 处运动到C 处所用时间t bc = 。

e.将上述数据填入下表(设S AC =180cm 、t AB =3s t AC =5S )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处理数据总结: 平均速度只能说明运动物体在某段路程上或某段时间内运动的 情况。

二、合作探究:分小组讨论解答问题 1、如何测你在校前广场跑步的平均速度 (1)所需器材 、 。

(2)方法步骤:先用 测出广场东西长度为s ,然后用 测出从广场东端跑到西端所用时间设为t ,最后算出跑步的平均速度表达式: 。

2、一物体作直线运动,在前100米用了25秒,在后100米内用了20。

第二章 第四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第二章 第四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第四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探究课题〕学生50 m快速跑速度控制测评(学生分组实验)。

1.改变物理学科本位,探索物理与体育学科的教学整合。

把“测量物体平均速度”扩展成“50 m快速跑速度控制测评”,使单纯验证性实验提升为探索性实践活动,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改理念。

(注:实验教材提供了2个探究活动方案给参试老师选用,经实验区内兄弟学校及本校的实地试用,结果不甚理想:“斜面滚球”球速太快,来不及计时,更不说分段了,所测值不足为信,无法提供讨论和交流;“百米跑”路程太长,易疲劳,注意力易向外游离,同时也吃不准各人在跑动中的速度变化情况,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无法体现教学标准的要求。

)2.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兴趣。

在体验探索的过程中,也深化了对知识和技能的认识和理解。

3.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更大的发挥空间,并设法创造难得的相互协作的条件,把实验扩展到操场,把实验组扩充到10人。

有利于学生主动积极学习态度的形成,有利于学生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加深对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会应用速度规律来实测50m跑各段的平均速度。

2.能力目标:⑴.依据《体育达标》要求,比照学生50m快速跑的实况,对快速跑的速度控制进行实地评估。

⑵.体验探索实验的有关过程;学会使用停表计时。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三、实验原理:v=s/t(s——用卷尺可测,t——用停表可测)。

〔实验器材〕停表、卷尺、笔、记录表格、自制多媒体课件。

〔探究课时〕物理实验课一节,活动课一节(共2课时)。

〔教学准备〕1.事先选好实验场地,画好跑道,标出相应5个计时点的位置。

2.事先对各班实验组长进行实验全过程操作培训,以利学生实验稳妥顺利地开展。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实验目的的讲解,操作要点的引导体育教师:50m快速跑技术要领;50m快速跑速度控制指标。

八年级物理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小车”文档)共6张

八年级物理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小车”文档)共6张
测t:(1)记时开始与小车释放应该是同时的
(2)斜面的倾斜度应该小些,使小车运动的速度 更小
第4页,共6页。
步骤
演示
1.使斜面保持很小的 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 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 底端,测出小车将通过 的路程S1
2.测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
3.将金属片移至S1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 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
4.根据数据算出小车从中点滑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S3, 以及用的时间t3
第5页,共6页。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路程 (m)
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
全程 S1= 上半段 S2= 下半段 S3=
t1=
v1=
t2=
v2=
t3=
v3=
[分析与论证]
1.相等的S内,t的变化
2.计算出v,结论是什么
[评估] 误差可能产生的原因
[提出 小车沿斜坡下滑时,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问题] 吗?
[猜测] 小车在斜坡下滑时的速度可能 怎样测速度? 测出路程S和时间t
何 设 测任意的路程和
取相等的S,测出每段用的时间t
计 实
时间吗? 举例
取相等的t,测出每段走过的路程S

哪一种更方便? 取相等的S,测出每段用的时间t
八年级物理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第1页,共6页。
阅读书30页材料
怎样才能证明丁同学跑 步速度是越来越小还是 越来越大呢?
通常要验证观点是否正确,需要寻找证据来证明
如 何 1.可以通过调查研究,从公共信息源查
收 找有关的科学资料

证 据
2.通过实验收集数据
第2页,共6页。
实验探究:小车沿斜坡滚下速度的变化

8物理沪科版 第2章 运动的世界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8物理沪科版 第2章 运动的世界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夯实基础逐点练
7.小军用下列四种方法测定小球沿桌面滚动时的平均速度,其中你 认为最好的是( ) A.先选定一段较长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B.先选定一段较短的路程,测定小球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C.先选定一段较长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D.先选定一段较短的时间,测定小球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小明想探究自己骑自行车上学的速度变化情况,他肯 定不需要收集的数据是( D ) A.上学途中的各段路程的长短 B.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 C.小明通过各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D.小明的体重
夯实基础逐点练
4.【中考•深圳】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测量小车平均速 度”的情形,小车从位置A开始沿直线运动到位置B,所 用的时间为2 s,则小车从A到B通过的总路程为 ________cm,这段时间内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__m/s。
探究培优拓展练
12.【中考•河南】如图所示,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 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A点由静止开始下 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 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探究培优拓展练
(1)图中AB段的路程sAB=__4_0_._0_cm,如果测得时间tAB= 1.6 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____2_5___cm/s。
HK版 八年级上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
第四节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习题链接
1 2 3D 4 80.0;0.4 5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6
答案呈现
7A
8 120;40 9 2.00;60
10 是
习题链接
11 12
夯实基础逐点练
1.用刻度尺测出物体所通过的___路__程___,用钟表测出物 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__时__间____,利用公式__v_=__st___ 就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平均速度。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精品教案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精品教案

教学方案二、实验器材:小车、斜面、刻度尺、停表、木块、金属片。

三、实验步骤1.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由静止释放小车,用停表测量通过的时间t1,数据填入表格。

2. 将金属片放置在斜面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由静止释放小车,测出小车所用时间t2,填入表格。

3. 通过计算下半段路程s3、时间t3,算出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填入表格。

四、实验表格五、实验结论小车前半程运动慢,后半程运动快,全程在做加速直线运动。

【演示ppt9】回顾实验过程,进行分组交流评估: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1)为了方便计时,斜面的长度要足够长,坡度要小,注意坡度也不能过小,否则测出的平均速度大小会过于接近,且测量过程中不能改变斜面的坡度。

(2)金属片的作用是防止小车滑落,便于准确测量时间。

(3)测量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路程时,从开始计时的车头量到计时结束时的车头,而不是测斜面的长度,否则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4)要测量哪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就测量其对应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ppt10】组织学生解答例题通过习题,熟练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过程及相关注意事项、过程分析。

【ppt11】知识拓展:超声波测距【ppt12】进行小结。

【ppt13】布置作业。

听讲、思考、分组讨论、回答听讲、思考并解答通过交流评估,明确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熟练以后会使测量的结果更准确些。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实验的掌握。

板书设计第四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一、实验原理:tsv二、实验器材:小车、斜面、刻度尺、停表、木块、金属片。

三、实验步骤1. 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由静止释放小车,用停表测量通过的时间t1,数据填入表格。

2. 将金属片放置在斜面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由静止释放小车,测出小车所用时间t2,填入表格。

3. 通过计算下半段路程s3、时间t3,算出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填入表格。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2.4 速度的变化》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2.4 速度的变化》教案

第二章第四节速度的变化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预设复习引入速度及公式学生回忆,温故知新。

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可以回答一、新课教学例:甲同学参加百米赛跑,乙同学说他由于体能消耗速度是越来越慢的,甲同学却认为自己跑的越来越快斜面小球实验:提出问题:速度及公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室中进行讲解秒表使用讲解测量方法指导实验根据学生设计的实验计划给出评价,并指导正确实验方法分析、回答提出问题:到底是越来越快了还是越来越慢了有的说快有的说慢设计实验两人一组练习秒表使用用秒表测量本堂课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预设测量小球通过前半段路程需要的时间记录数据使学生认课题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授课人时间课时安排 1课标要求1、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会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2、通过实验会测量数据,会正确记录数据。

3、树立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以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

学情分析所上班级的学生基础都较差,只有极个别的学生能力稍强一些,所以在教学中特别注重基础的教学,尽量让学生理解一些基本常识。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将物体运动所经历的时间或路程分解为若干段,测量不同阶段物体的运动速度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测量数据,会正确记录数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道个人见解的正确与否必须通过实验来证明,树立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测量数据教学难点会正确记录数据分析数据教学方法实验探究、阅读、讲授法。

学习方法指引探究式教学教学资源及媒体多媒体、玩具车、秒表、刻度尺,斜面,小球等教学过程(第 1 学时)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测量小球通过全程的时间计算出小球通过后半段的时间利用公式计算前半段的速度,后半段的速度,全程的速度评价结论:全程的速度大于前半段的速度小于后半段的速度测量百米赛跑的速度:测量跑过前三十米的时间测量前六十米的时间测量全程的时间操场进行分配实验工作,讲解测量方法评价结论测量计算记录前半段路程,后半段路程及全程长度根据结果给出结论六人一组一人测长度,一人发令,一人跑,三人测量记录记录记录利用公式得出各段速度根据结果给出结论识到复杂的事物由简单事物构成的道理。

§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jiao)

§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jiao)

§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学习目标】1、 将物体运动所经历时间或路程分解为若干段,测量不同阶段物体的运动速度。

2、 通过实验测量数据,会正确记录数据。

3、 知道个人见解的正确与否必须通过实验(实践)来证明。

【课前知多少】1、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包括 、 、 、 、 、 、 。

2、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运动的速度是 的,只能求出在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内的 。

【知识解读】一、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变化1、 问题的提出: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如何变化的?2、猜想与假设:①可能越来越快;②可能越来越慢;③可能快慢不变3、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1)实验原理:(2)实验器材:刻度尺,停表,斜面,小球,金属片。

(3)实验方法:利用停表测出小车在某段路程上运动的时间,用刻度尺测出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利用ts v 求出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如图)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 (1)根据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并把收集的数据填入记录表。

3t 3s 2t 2s 1t 1s V2= t2=12s S2=0.3m V3=t3= S3= V1= t1=20s S1=0.6m 平均速度运动时间 路 程5、分析与论证:分析记录表中的数据,算出各段平均速度,填入表格。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大,说明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越来越快。

6、评估: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多做几次实验进行归纳推理得出的结论才可靠。

7、交流与合作:【典型例题】1、两个同学做“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变化的情况”实验,如图所示是小车滑下过程的示意图,实验时用测量物体运动的路程,用测量运动物体通过这段路程的时间.实验中,斜面应保持(镇“很小”“较大”或“很大”)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下表是他们未完成的实验记录:(l )请你将表填完整;( 2 )由表中数据可知小车速度变化的特点是什么?.【作业】1、A、B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A车通过450 m 用了30 s ,而B车通过9 km用了12 min,那么速度快的为车。

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备作业)(原卷版)

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备作业)(原卷版)

2.4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所用的测量工具除了停表,还需要用到的是A.天平B.量筒C.弹簧测力计D.刻度尺2.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

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A.10cm/s B.9cm/s C.8cm/s D.7cm/s3.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第1s内运动了1m,第2s内运动了2m,第3s内运动了3m,第4s内运动了4m,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这4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第1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第4s内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D.在这4s内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4.如图所示,为了探究运动员跑步时速度的变化,可以将运动员跑步的路程分为相等的三段,分别测出运动员跑过每段路程所需的时间,就可以判定运动员跑步时速度的变化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运动员跑步全程中的速度是()A.不变B.逐渐变大C.逐渐变小D.先增大后减小5.在某一东西走向的平直的路段上,两辆小汽车进行实验测试如图,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同B.在30s﹣39s时间内,乙始终在甲的西侧C.在30s﹣39s时间内,乙相对甲向西运动D.在0s﹣10s时间内,乙相对甲向西运动6.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测出小车从A点到达B点和C点经历的时间分别为1.4s和2s,下列关于实验操作和结果描述不正确...的是()A.为了测量时间方便,斜面倾斜度应该小一点B.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为45cm/sC.小车通过下半段平均速度为22.5cm/s D.小车在斜面上加速下滑7.如图是用照相机所拍摄的某小球在水中下落的一张频闪照片.已知水池壁上每块瓷砖的高度为a,闪光灯每隔△t时间闪亮一次(即拍摄一次).观察照片,关于小球的运动,以下判断可能的是()①小球从A位置到C位置的运动是匀速运动;②小球从B位置到D位置的运动是匀速运动;③小球从A位置到C位置的平均速度为32at∆;④小球通过D点时的速度为at∆.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③④8.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对上述实验,数据处理正确的是A.图中AB段的路程s AB=50.0cmB.如果测得AC段的时间t AC=2.5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 AC=32.0cm/sC.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大D.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 BC,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9.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下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能正确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A.B.C.D.10.小明和小华在平直公路上进行骑自行车比赛,他们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小明和小华在开赛后的4s内速度相同B.小明和小华都是由静止开始加速,后来速度相同C.开赛后4s内,小明和小华都在做加速直线运动,但按图示的速度,小华会输D.小明和小华后来都停止加速,但小华停止加速在先二、多选题11.关于“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中为便于测量时间,应保持斜面较大的坡度B .用刻度尺和停表一起测量小车的速度,用到了组合法C .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小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D .用v =st算出的平均速度,可以精确表示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12.某汽车从甲地到丙地途经乙地,从甲地到乙地的速度为1v ,所用时间为1t ,从乙地到丙地的速度为2v ,路程为2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汽车从甲地到丙地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12212v t s s t v ++B .若从甲到乙与从乙到丙的路程相等,则汽车从甲到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22v v + C .若从甲到乙与从乙到丙的时间相等,则汽车从甲地到丙地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2122v v v v +D .求汽车从甲地到丙地全程的平均速度的思路为1211121222s s s s v t sv s t t t t t v →=+→==→=+→=三、填空题13.百米赛跑时,小雨前30m以6m/s的平均速度加速跑,接着匀速跑到终点,到达终点的成绩是12s,最后70m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第6s末的速度为________m/s,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保留两位小数).14.下图是某个实验小组利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所得到的物体和刻度尺的频闪照片,黑点表示物体的像.由图可知,物体在AB段的路程为_____cm,平均速度为_____m/s.15.如图(秒表每格为1秒)测得s1=160cm,则全程的平均速度v1=_____m/s,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3=_____m/s.16.如图的装置,可用来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

《第二章第四节科学探究_速度的变化》学历案-初中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第二章第四节科学探究_速度的变化》学历案-初中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

《科学探究_速度的变化》学历案(第一课时)初中物理课程《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节课的学习主题为“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

我们将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理解速度的概念及其变化规律,培养同学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学习目标1. 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 掌握测量速度的方法,学会使用打点计时器和测量工具。

3.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速度变化的现象,学会描述和分析速度变化的规律。

4.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评价任务1. 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速度概念的理解程度。

2. 操作评价:通过学生操作打点计时器和测量工具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 探究评价:通过学生实验数据的记录、分析和实验报告的撰写,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之前学习的运动相关知识,引出速度的概念和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新课讲解:通过PPT、实物展示等方式,讲解速度的概念、测量方法和实验原理。

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使用打点计时器和测量工具测量小车在不同路段的运动时间、位移等数据。

4. 数据处理:学生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通过数据分析软件或手工计算,得出小车在不同路段的平均速度。

5. 结果分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速度变化的现象和规律,并撰写实验报告。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知识,强调速度概念的重要性和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五、检测与作业1. 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或课后作业,检测学生对速度概念的理解程度和实验操作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学生完成实验报告的撰写,包括实验目的、方法、数据记录与分析、结论等部分,并附加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反思与感悟。

六、学后反思1. 学生反思自己在实验操作中的不足之处,如操作不熟练、数据记录不准确等,并寻求改进方法。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及复习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及复习

第三讲: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及复习知识精讲一、科学探究的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二、合作探究活动一: 小车从斜面由静止下滑,在下滑过程中小车的速度是否发生改变呢?1.提出的问题:小车从斜面上滑下,速度是怎样变化的?2.猜想与假设:速度越来越大3.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我们要想研究小车在斜面上速度的变化,可以采用分段的方式把斜面分开,然后分别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再利用速度公式计算出小车的速度。

(1)实验原理:t s v /(2)实验器材:停表、刻度尺、斜面、小车、金属片(3)注意事项:测S:以小车的前缘到金属片的距离为准测t: ①以看到小车的前缘撞击金属片为准;②记时开始与小车释放应该是同时的③斜面的倾斜度应该小些,使小车运动的速度更小。

(4)实验步骤:①使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测出小车将通过的路程S 1②测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 1③将金属片移至S 1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 2④根据数据算出小车从中点滑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S 3,以及用的时间t 3(5)设计表格 路程 (m)运动时间(s) 平均速度(m/s) 全程 S1=t1= v1= 上半段 S2=t2= v2= 下半段 S3= t3= v3=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并将收集到的数据填入上面表格中。

5、分析与论证,由数据得出自己的结论。

6、评估7、交流与合作专题训练1.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求出某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便可知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B .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C .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以内的D .前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比后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小2.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m 用时6s ,后50m 用时7s ,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明前50m 的平均速度是7.14m/sB .小明后50m 的平均速度是8.33m/sC .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7.69m/sD .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是7.74m/s3.小刚家距学校1200米,上学时,前半段用了6分钟,后半段用了10分钟.问:小刚上学的平均速度为( )A .1.25米/秒B .2米/秒C .7.5米/秒D .0.83米/秒4.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从顶端匀速下滑至底端.在这过程中,物体的速度V 、通过的距离S 、机械能E 和动能EK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所示,则错误的是( )A.B .C .D .5.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如图所示,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A .10 cm/sB .9 cm/sC .8 cm/sD .7 cm/s 8题 9题6.如图是苹果下落过程中拍摄的频闪照片,相机每隔0.1s 曝光一次,由此可判断苹果的运动是 (匀速/变速);运动照片上A 与B 的间距,所对应的苹果的实际运动路程为48cm ,则苹果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 m/s .7.在研究气泡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小明每隔10s 记录的气泡位置如图所示,则气泡上升时速度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小明用刻度尺测出A 、B 间的距离s=80cm ,则气泡通过AB 段的平均速度v= cm/s .8.如图,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2)斜面的作用是;实验中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原因.(3)若图中表每格为1s,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m/s;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基础巩固1.通过下列场景中描述的运动状态,判断选择的参照物并填写在横线位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2.4一、教学目标1、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会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2、通过实验会测量数据,会正确记录数据。

3、树立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以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二、教学重点、难点1、会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2、实验方案的设计三、教学准备小球、斜面、钟表、刻度尺。

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活动目的:探究小球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活动器材:斜面、小球、钟表、刻度尺活动的过程和方法:a 。

提出问题:本小组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b 。

制定的计划:本小组探究计划的要点是______________。

强调:1、实验成功的关键:会测时间。

小车开始运动的同时开始计时,发生碰撞时马上停表。

必须专人操作。

所以正式实验前应该练习几次,熟练之后会使测量的数据更准确。

2、(1)为了使实验操作方便,斜坡的坡度不宜太大,即坡度要适中。

用木块将带槽的斜面支成坡面,测出斜面的长度s,使小球从斜面的顶部滑下,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s的时间t,把测得的结果填入表中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s1=t1=v1=s2=s-s1t2=t-t1v2=s=t=v全=(2)测出小球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1所用时间t1,算出小球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1。

(3)求出斜面后半段路程s2,及后一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2,算出后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将结果填入表中,比较v1、v2得结论。

c.实施计划。

d.探究结论;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半段路程小球的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练习:课本28页1或2选做一题。

思考思考听讲操作实验填写数据学生动手操作交流、讨论引起学生兴趣教师诱导,防止秩序混乱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同时可减少课堂中出现的不必要的麻烦,节约时间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得科学精神培养学生总结能力五、板书设计:第四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制定方案: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记录表格(略)探究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4一、教学目标1、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会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2、通过实验会测量数据,会正确记录数据。

3、树立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以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二、教学重点、难点1、会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2、实验方案的设计三、教学准备小球、斜面、钟表、刻度尺。

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活动目的:探究小球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活动器材:斜面、小球、钟表、刻度尺活动的过程和方法:a 。

提出问题:本小组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b 。

制定的计划:本小组探究计划的要点是______________。

强调:1、实验成功的关键:会测时间。

小车开始运动的同时开始计时,发生碰撞时马上停表。

必须专人操作。

所以正式实验前应该练习几次,熟练之后会使测量的数据更准确。

2、(1)为了使实验操作方便,斜坡的坡度不宜太大,即坡度要适中。

用木块将带槽的斜面支成坡面,测出斜面的长度s,使小球从斜面的顶部滑下,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s的时间t,把测得的结果填入表中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s1=t1=v1=s2=s-s1t2=t-t1v2=s=t=v全=(2)测出小球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1所用时间t1,算出小球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1。

(3)求出斜面后半段路程s2,及后一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2,算出后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将结果填入表中,比较v1、v2得结论。

c.实施计划。

d.探究结论;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半段路程小球的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练习:课本28页1或2选做一题。

思考思考听讲操作实验填写数据学生动手操作交流、讨论引起学生兴趣教师诱导,防止秩序混乱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同时可减少课堂中出现的不必要的麻烦,节约时间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得科学精神培养学生总结能力五、板书设计:第四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制定方案: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记录表格(略)探究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4一、教学目标1、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会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2、通过实验会测量数据,会正确记录数据。

3、树立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以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二、教学重点、难点1、会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2、实验方案的设计三、教学准备小球、斜面、钟表、刻度尺。

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活动目的:探究小球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活动器材:斜面、小球、钟表、刻度尺活动的过程和方法:a 。

提出问题:本小组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b 。

制定的计划:本小组探究计划的要点是______________。

强调:1、实验成功的关键:会测时间。

小车开始运动的同时开始计时,发生碰撞时马上停表。

必须专人操作。

所以正式实验前应该练习几次,熟练之后会使测量的数据更准确。

2、(1)为了使实验操作方便,斜坡的坡度不宜太大,即坡度要适中。

用木块将带槽的斜面支成坡面,测出斜面的长度s,使小球从斜面的顶部滑下,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s的时间t,把测得的结果填入表中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s1=t1=v1=s2=s-s1t2=t-t1v2=s=t=v全=(2)测出小球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1所用时间t1,算出小球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1。

(3)求出斜面后半段路程s2,及后一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2,算出后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将结果填入表中,比较v1、v2得结论。

c.实施计划。

d.探究结论;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半段路程小球的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练习:课本28页1或2选做一题。

思考思考听讲操作实验填写数据学生动手操作交流、讨论引起学生兴趣教师诱导,防止秩序混乱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同时可减少课堂中出现的不必要的麻烦,节约时间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得科学精神培养学生总结能力五、板书设计:第四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制定方案: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记录表格(略)探究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4一、教学目标1、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会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2、通过实验会测量数据,会正确记录数据。

3、树立不迷信权威,不迷信书本,以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思想二、教学重点、难点1、会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2、实验方案的设计三、教学准备小球、斜面、钟表、刻度尺。

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活动目的:探究小球沿斜面下滑的速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活动器材:斜面、小球、钟表、刻度尺活动的过程和方法:a 。

提出问题:本小组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b 。

制定的计划:本小组探究计划的要点是______________。

强调:1、实验成功的关键:会测时间。

小车开始运动的同时开始计时,发生碰撞时马上停表。

必须专人操作。

所以正式实验前应该练习几次,熟练之后会使测量的数据更准确。

2、(1)为了使实验操作方便,斜坡的坡度不宜太大,即坡度要适中。

用木块将带槽的斜面支成坡面,测出斜面的长度s,使小球从斜面的顶部滑下,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s的时间t,把测得的结果填入表中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s1=t1=v1=s2=s-s1t2=t-t1v2=s=t=v全=(2)测出小球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1所用时间t1,算出小球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1。

(3)求出斜面后半段路程s2,及后一段路程所用的时间t2,算出后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将结果填入表中,比较v1、v2得结论。

c.实施计划。

d.探究结论;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半段路程小球的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练习:课本28页1或2选做一题。

思考思考听讲操作实验填写数据学生动手操作交流、讨论引起学生兴趣教师诱导,防止秩序混乱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同时可减少课堂中出现的不必要的麻烦,节约时间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得科学精神培养学生总结能力五、板书设计:第四节科学探究:速度的变化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制定方案: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记录表格(略)探究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4一、教学目标1、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会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