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阅读题训练
初二物理科普阅读
八年级上册科普阅读题一、热现象【材料1】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
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
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
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3)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2】氮气泄露,夏现冬景本报讯:昨晚,南京市建宁路上一停车场内发生氮气泄露事故,现场周围“寒气”逼人,车厢挂起冰柱,地面结了厚厚一层冰。
昨晚10点左右,建宁路上一家名为“的士”的休闲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突然发现停车场里一辆大型槽罐车尾部不断冒出白烟,并且越来越大,当他走过去一看,被现场的情景吓了一跳,只见车尾部开始结冰,车厢下端已经有大约10厘米长的冰柱,而液体刚滴到地面上就开始结冰,不久地面上就是一层厚厚的冰。
原来,这辆属于南京气体产品公司的槽罐车满载液态氮气,车尾部冒出的白烟就是车罐内液态氮发生泄漏的表现。
据介绍,氮气具有快速制冷的效果,如果有足够多的氮,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周围气温降低到零下50℃,情况比较危险…….阅读了这则新闻后,利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请你能帮她完成下面的内容。
(1)由于氮常温常压下是气态,所以车罐内的液态氮是通过的方法实现液化的。
将气体液化,可以缩小体积,便于。
(2)液态氮发生泄漏时,会迅速变成气体,同时热量,使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而形成小水珠,出现“白烟”。
初中物理中考阅读理解专题练习
阅读理解专题练习(1)热管如图19是青藏铁路通过“千年冻土”区的照片,照片中插在路基两旁的一排碗口粗细的是热管(还有一部分埋在路基下面)这是为了解决“冻土”区路基在温度过高时会变得松软不牢固,采取的其中一种方法.热管是一根两端封闭的垒属管(如图20是管内物质物态变化的示意图),管内克有客易汽化的液体上方一端处在温度较低的地方,下方一端处在温度较高的地方,当它的下方一端受热时,里面的液体会吸热而汽化,蒸气跑到温度低的上方一端时放热而液化液化后的液体通过重力作用(或其它途径)叉回到受热的下方一端,如此循环往复.热管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图19 图20请回答下列问题:(1)热管里面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和(2)当热管“制冷”时,上方一端的温度下方一端的温度此时,热管把从高温处吸收的“搬到”低温处放出.当上方的温度和下方的温度相同时,热管(横线内选填以下其中一个数字序号:①停止“制冷”②开始“制冷’’③热量④温度⑤高于⑥低于)(2)近三四十年来,由于世界人口的急剧增加和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的消耗持续、急剧增加.根据研究人员估计,地球上的石油只能开采几十年,煤炭也只够开采二百多年,大量消耗石油、煤炭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也造成了当今世界的“能源危机”.因此,世界各国纷纷投巨资并发新的能源,我国政府也于近期制定了2020年以前“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政策规划”.衡阳市也将积极引进“油电混合动力”和“电池动力”公交车……发展新能源,将成为“绿色城市”的一个新亮点.(1)(2分)文中涉及的化石能源有__、__(2)(2分)文中涉及的可再生能源有__、__(3)(2分)结合“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两个方面,提出一条切合我市实际情况的合理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位于湘江中的橘子洲自古被称为小蓬莱,是世界城市中最长的内河绿洲,东临长沙城,西望岳麓山,四面环水,绵延十里.介名山城市间,浮袅袅凌波上.春来,波光粼粼,鸟声阵阵;盛夏,纳凉消暑,嬉戏水中;秋至,柚黄橘红,清香一片;深冬,凌寒剪冰,江风戏雪.是潇湘八景之一“江天暮雪”的所在地.上面的描述中有许多物理现象,请你从中举出两例并说出它们所包含的物理知识.物理现象物理知识示例波光粼粼光的反射12(4)2009年2月11日一颗美国商业通信卫星与一颗已被废弃多年的俄罗斯卫星发生碰撞。
初中七年级上册物理阅读理解及答案
初中七年级上册物理阅读理解及答案
阅读理解:
1. 为什么物体落到地面上,会发出“啪”的一声?
当物体从高处落下到地面上时,会受到阻力的作用,导致物体速度减慢,最终落到地面上,与地面碰撞产生声音。
2. 为什么大象比猫更难推动?
因为大象质量更大,需要克服更大的惯性力才能移动,而猫质量小,惯性力较小,容易移动。
3. 为什么在铁轨上行驶的火车比汽车行驶更稳定?
因为铁轨是一种固定不动的物体,可以提供更好的支撑和稳定性,而汽车需要克服地面时刻在变化的不平整路面上的阻力,行驶相对不稳定。
综上所述,物理学中的许多现象都有其科学的规律和解释,对于初学者而言,要始终注重培养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认识,才能更深入地掌握和理解物理学知识。
答案:
1. 当物体从高处落下到地面上时,会发出“啪”的一声,这是因为(受到了阻力并与地面碰撞)。
2. 大象比猫更难推动,是因为(大象质量更大,需要克服更大的惯性力才能移动)。
3. 在铁轨上行驶的火车比汽车行驶更稳定,是因为(铁轨是一种固定不动的物体,可以提供更好的支撑和稳定性)。
七年级初中物理阅读理解专题训练
七年级初中物理阅读理解专题训练1. 星期六晚上,王明的父母带着他去看曲艺表演,他看到表演者用一支长火柴粘住一小块圆形金属片,然后把火柴拉离金属片,金属片跟着火柴一起竖直上升,王明有些奇怪,问父亲原因是什么?父亲回答道东西之所以竖直上升是因为重力的作用,通过金属和火柴面不断的转化,使得金属片受力向上,达到了奇妙的视觉效果。
2. 中国古代时期,水上交通主要依靠龙船、帆船、划船等方式,在现代社会,汽车几乎遍布了全世界,但是汽车与帆船在运动原理上确有异曲同工之妙。
虽然汽车与帆船的结构有很大差异,但它们的动力确是共通的,即运用牛顿定律中的分解力和合成力的概念,当然二者在运动时体现的方式有所不同,龙船通过人力驱动,在水中滑行,汽车则通过内燃机和轮胎提供驱动力,在地面上行驶。
3.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工建筑中都能见到拱形,拱形最大的作用就在于它的稳定性。
比如喜马拉雅山脉上隆起的山丘就利用了这一原理,即靠着拱形稳定性,构造出整座山峰。
在人工建筑中,高大建筑往往也采用拱形设计。
比如古埃及的金字塔,能够经受住地震的摧残正正是因为它采取的拱形结构,为建筑提供了坚固的支撑。
4. 中国筷子的历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它既是一种餐具,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
在物理原理上,使用筷子与使用勺子是有所不同的。
既然筷子的两端距离很小,那么就需要手的巧妙运用,即通过手的柔韧性,让筷子对着能够吸附的食物夹起来。
这一过程实际上是我们利用杠杆原理的具体体现,即筷子两端为杠杆的两个支点,在夹东西的时候增大了支点与劲度臂之比,使夹的东西更容易成功。
5. 鲤鱼跳龙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著名的故事,其基本意思是指在一段时间内通过努力奋斗,从而实现了自我提升。
但是从物理学角度引申,鱼长跳而上的原理则在于及其斯底里式定律,鱼通过加速自己,使得自己的动量增加,从而在空气中获得更大的推力,从而完成鲤鱼跳龙门的壮举。
以上是七年级初中物理阅读理解专题训练。
初中物理阅读题训练
初中物理阅读题训练例题1.(解读P4)阅读的文章,回答问题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宇宙物质,千姿百态,变化无穷。
在本实际以前,人们只能从物质的宏观特征来认识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冰、水和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冰呈固体状态,当温度升高到0℃时,冰变成水。
常温下的水呈液体状态,当温度升高到100℃时,又变成水蒸气,成为气体状态。
为什么同一种物质会有三种不同状态呢?原来物质是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并且它们之间还存在相互作用。
在不同的温度、压强等外界环境下,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相互作用,物质呈现不同的物态。
在0℃以下,水分子的动能比较小,只能在固定的位置附近振动,这样外观上呈现出一定的形状,即固体。
当温度升高时,分子运动加快,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的程度时,分子可以自由地跑来跑去。
这时,冰就变成了液态的水。
由于液体分子能自由运动,所以容易流动,没有一定的形状。
水加热时,分子运动更加剧烈,有些分子横冲直撞,挣脱液体表面分子的吸引,跑到液体外面去,成为水蒸气。
当温度升高到本100℃时,这种现象最为显著,水变成为水蒸气。
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特别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气体能够充满可能到达的空间,因此气体既没有一定的体积,又没有一定的形状。
但是进入原子时代以来,物质内部微观世界的奥秘不断被揭示,从物质内部结构特征来考虑,物质就远不止三态了。
例如,有些固体,内部的分子或原子以规则、对称、周期性的结构状态出现,叫结晶态;许多有机物质,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与连续性,有具有警惕的一些光学特征,介于液态和晶态之间,故被称为液晶态;通过加热、放电等方式使气体电离,这这种电离气体正负离子相等,被成为等离子体状态;某些导体,在温度极低时电阻小时,这种状态称为超导态;还有密度是水密度的几万倍以上的固态物质,称为超固态等等。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并且它们之间还存在;(2)通常情况下,水的温度降低到℃时,就开始结冰;通常情况下,水的温度升高到℃时,就开始沸腾;(3)物质的状态除了常见的三态外,从物质的内部结构特征来考虑,物质存在的状态还有哪几种?(4)请列举一种液晶的应用。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阅读与简答(含答案)
1.轮船发生火灾后沉没,一艘救生艇上挤满了20名遇难者,虽然海面平静,但救生艇的舷在下降,有三位遇难者游过来,“让我们上去!”“不行了,若再有人上来,救生艇也会沉下去!”此时救生艇内的船同说:“请大家全部跳入海中,用一手抓住救生艇,那么23人都能生还.”“不!这样救生艇会沉下去!”如果想让23人都生还,船员说得有道理吗?怎样解释?答:船员说得有道理.救生艇在海面上受浮力和重力作用,如再上去三位遇难者,使得人和救生艇总重G总增大,如果F浮<G总,救生艇必定下沉;如果大家都下艇,并抓住艇,人和救生艇都为漂浮体,23人和救生艇总重不变,但增大了排开海水的体积,增大了总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这时受的总浮力F浮′>G总,不会下沉,23人借助救生艇就有生还的可能.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力传感器在电子秤中的应用电子秤所使用的测力装置是力传感器.常见的一种力传感器由弹簧钢和应变片组成,其结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弹簧钢右端固定,在其上、下表面各贴一个相同的应变片.若在弹簧钢的自由端施加向下的作用力F,则弹簧钢发生弯曲,上应变片被拉伸,下应变片被压缩.力越大,弹簧钢的弯曲程度越大.应变片结构如图乙所示,其中金属电阻丝的阻值对长度变化很敏感.给上、下金属电阻丝提供相等且大小不变的电流,上应变片两引线间电压为U1,下应变片两引线间电压为U2,传感器把这两个电压的差值U(U=U1-U2)输出,用来反映力F的大小.金属电阻丝的阻值随温度会发生变化,其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为消除气温变化对测量精度的影响,需分别在上、下应变片金属电阻丝与引线之间串联一只合适的电阻,进行温度补偿.串联合适的电阻后,测量结果不再受温度影响.(1)这种力传感器是将力的大小转换为 (电流/电压)的装置.(2)外力F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上、下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都增大B.上、下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都减小C.上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减小,下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增大D.上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增大,下应变片金属电阻丝电阻减小(3)传感器输出的电压U随外力F增大而.(4)进行温度补偿时,应给上金属电阻丝串联阻值随温度升高而的电阻,下金属电阻丝串联阻值随温度升高而的电阻.(5)如果未进行温度补偿,自由端受到相同的力F作用,该传感器下应变片两端的电压U2冬天比夏天(大/小).(1)电压(2)D(3)增大(4)减小;减小(5)小]3.小明同学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月亮,发现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如图甲所示.这是由于流星在太空中运行到靠近月球时,在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坠落到月面,与月面发生碰撞而形成的坑洞,叫做月坑.小盼同学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流星的质量、体积及下落的高度有关,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用一只铺满厚厚的细沙的盘子和几个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进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拟实验,如图乙所示,经过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1)由1、2、3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_______有关.(2)由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3)“月坑”的深度还与流星的体积有关,体积越大.“月坑”的深度_______.(4)请你结合小明的研究过程,就“影响月坑深度的因素”问题提出另外一个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下落高度(2)3;6;7(3)越小 (4)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月球表面的软硬程度有关。
中考物理光现象技巧 阅读训练策略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物理光现象技巧阅读训练策略及练习题(含答案)一、初中物理光现象1.图中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 手影的形成B. 豹子在水中的倒影C. 放大镜将字放大D. 水中的铅笔“弯折了”【答案】 B【解析】【解答】解:A、手影中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与题意不符;B、平静水面上豹子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C、用放大镜看字时,字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故与题意不符。
D、从水中铅笔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铅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与题意不符;故答案为:B。
【分析】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2.照镜子时,你会在镜子里看到另外一个“你”,镜子里的这个“你”就是你的像。
下列关于这个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 镜子里的像是虚像B. 像的大小与镜子的大小有关C. 镜子里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 人向镜子靠近0.3m,像将远离镜子0.3m 【答案】 A【解析】【解答】镜子中的像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A符合题意,像和物体大小相等,B不符合题意;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现象,C不符合题意;人向镜子靠近时,像也向镜子靠近,D不符合题意。
【分析】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 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B. 人在墙上形成的影子C. 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D. 观众看到荧幕上的图像【答案】D【解析】【解答】A、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B、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C、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是光的折射现象,C不符合题意;D、观众看到了银幕上的图像,是光在银幕上发生漫反射形成的,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生活中光的直线传播的实例有:手影、日食、月食等;光的反射的实例有:倒影、平面镜成像等;光的折射的实例有: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透镜成像、海市蜃楼等,注意平时的积累.4.自行车是一种轻便、利于环保的交通工具,从它的结构和使用来看,用到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为了减小摩擦,轮胎上制有花纹B. 为了骑行省力,链条与其连接的两个齿轮组成滑轮组C. 车把上的手闸刹车系统是应用了省力杠杆及摩擦的知识D. 晚上灯光照在自行车尾部,尾灯会发光这是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答案】C【解析】【解答】解:A、轮胎上制有花纹,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错误;B、后轮是主动轮,用链条带动前轮转动,前后齿轮不是滑轮组,也不是为了省力,故B 错误;C、刹车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同时也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杠杠增大了车闸和车圈之间的压力,增大了摩擦力.故C正确;D、自行车的尾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工作的,射向自行车尾灯的光线经尾灯反射后进入司机的眼睛,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故D错误.故选C.【分析】自行车上应用了很多的物理知识,刹车利用杠杠和摩擦;车把是轮轴;车把手、脚蹬板、轮胎上的花纹利用了摩擦力;车座比较软是利用了压强知识等.5.下列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A. 黄光B. 橙光C. 紫光D. 蓝光【答案】 D【解析】【解答】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画面,可以发现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因此红、绿、蓝被称为色光的三原色,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初中物理科普阅读题
初中物理科普阅读题
嘿,同学们!咱今天就来聊聊初中物理科普阅读题呀!这可真是个
有趣又有点小挑战的玩意儿呢!
你们想想看,那些科普文章就像一个个小窗口,带我们走进神奇的
物理世界。
读着读着,仿佛自己就变成了小小科学家,在探索那些奇
妙的物理现象呢!
做这类题的时候,可别着急,要像侦探一样,仔细分析每一个线索。
比如说,文章里提到的某个实验,那就是关键证据呀!咱得好好琢磨
琢磨,这个实验到底说明了啥物理原理。
有时候,还得结合咱平时学
的物理知识,把它们串起来,就像串珠子一样,一下子就把答案给串
出来啦!
就好比说,看到一篇关于光的折射的科普文章。
哎呀呀,那咱就得
赶紧想起课堂上学过的光折射的那些特点呀!然后对照文章里的描述,看看是不是都对上号了。
要是有个小问题问光折射会产生什么现象,
咱不就能轻松回答了嘛!
还有啊,有些题会问一些比较特别的问题,别慌张呀!静下心来,
好好想想,说不定答案就在文章的某个角落里藏着呢!这就像捉迷藏
一样,找到答案的那一刻,那可真是超有成就感呢!
而且呀,做这些题还能让我们对物理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呢!以前可能只是知道个大概,通过读这些科普文章,嘿,一下子就明白得透透的啦!这不是一举两得嘛!
有时候碰到一些难一点的题,别灰心呀!这正是我们提升自己的好机会呢!就像爬山一样,越难爬的山,登顶后看到的风景就越美呀!咱把难题攻克了,那对物理的理解不就更上一层楼啦!
总之呢,初中物理科普阅读题就是我们探索物理世界的好帮手呀!让我们在快乐阅读中学习物理,在解题过程中感受物理的魅力!同学们,加油呀,让我们一起在物理的海洋里畅游吧!。
物理阅读题复习(含答案)
1. 阅读题神奇的光伏高速公路全球首段承载式光伏高速公路2017年12月28日在山东济南通车,光伏路面全长1120米,路面顶层是类似毛玻璃的新型材料,摩擦系数高于传统沥青路面,保证轮胎不打滑的同时,还拥有较高的透光率,让阳光穿透它:使下面的太阳能把光能转换成电能,发电装机容量峰值功率为817.2kW.预计年发电量约100万千瓦,参与测试的一名中巴车司机说:“路面的感觉和平常高速一样,刹车距离和平常路面一样。
”在冬季,这段路面还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热能,消融冰雪,确保行车安全。
报道称,这光伏滑路面还预留了电磁感应线圈,随着电动汽车无线技术的配套,未来可实现电动车边跑边充电,预留的信息化端口还可接入各种信息采集设备:车辆信息、拥堵状况等信息将汇聚成交通大数据,构建大数据驱动的智慧云控平台,通过智能系统,车辆管控等措施,能更有效的提升高速公路的运行效率。
晒晒太阳就能发电,公路变成”充电宝”,自行融化路面积雪…,这就是智见公路的先行案例。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1)交章中有个物理量的单位有误,请你指出来并改正;(2)简要描述“新型材料”的特性;(3)光伏高速公路的设计应用了哪些物理知识?(回答三点即可)。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激光的应用1958年,人类在实验室里激发出一种自然界中没有的光,这就是激光。
激光束的平行度特别好,在传播很远的距离后仍能保持一定的强度。
激光的这个特点使它可以用来进行精确的测距。
对准目标发出一个极短的激光脉冲,测量发射脉冲和接收反射脉冲的时间间隔,就可以求出目标的距离。
激光测距雷达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由于平行度好,激光可以会聚到很小的一点上,让这一点照射到光盘上,就可以读出光盘上记录的信息,经处理后还原成声音和图像,由于会聚点很小,光盘记录信息密度很高。
激光还有一个特点是亮度高,也就是说,它可以在很小的空间和很短的时间内集中很大的能量,如果把强大的激光束会聚起来照射到物体上,可以使物体被照的部分迅速上升到极高的温度,最难熔化的物质在一瞬间也要汽化了。
初中物理阅读材料题
初中物理阅读材料题
材料:
太阳能是一种无限、清洁且可再生的能源。
它是通过捕捉太阳光,并将其转化为电能或热能来供应能源需求。
太阳能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题目:
什么是太阳能?它有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
太阳能是一种无限、清洁且可再生的能源。
它是通过捕捉太阳光,并将其转化为电能或热能来供应能源需求。
太阳能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无限性: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能量来源之一,每天都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相比之下,传统能源如化石燃料是有限的资源,而太阳能可以说是永无止境的。
2. 清洁性:太阳能的利用过程中不产生污染物,不释放温室气体,对环境没有负面影响。
这是它与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最大的区别,符合现代社会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 可再生性: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的典型代表,它不会因为使用而消耗殆尽。
太阳每天照射在地球上的能量远远超过人类的需求,因此我们可以持续不断地利用太阳能来满足能源需求。
4. 分布广泛:太阳能资源分布广泛,几乎覆盖全球各地。
只要有阳光照射的地方,都可以利用太阳能。
这使得太阳能的利用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可以满足不同地区的能源需求。
综上所述,太阳能作为一种无限、清洁且可再生的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可以为我们提供可持续、环保的能源解决方案。
初中物理高难材料阅读题
1.(10分)初中物理高难材料阅读题总分:60答题时间:120日期:班级:姓名:一、实验探究题(共5题,共50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变频空调机空调机中有被称为“冷媒”的物质,利用它的物态变化可以实现室内、室外热量的转移,如图所示是空调机制冷系统的原理图,其中压缩机的作用是对气态“冷媒”加压,并使“冷媒”在管内循环,压缩机的转速越大,“冷媒”的流量越大,空调机的制冷能力就越强。
压缩机的转速由供电频率决定,“变频空调”是与传统供电频率不变的“定频空调”相比较而产生的概念,与“定频空调”相比,变频空调机的变频器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供电频率,从而改变压缩机的转速,达到控制“冷媒”流量的目的。
变频空调机开始工作时,以最大功率进行制冷,当室内温度快速降至设定温度后,压缩机随机处于低速持续运转状态,维持室温基本不变。
表一表示某型号变频空调机的“冷媒”流量与变频器供电频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表二表示该型号变频空调机部分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制冷量是指单位时间内空调机从密闭区域内去除热量的总和;能效比是空调机在额定状态工作时,制冷量与输入功率之比。
表一:表二2.(10分)(1)空调机工作时,当液态“冷媒”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气态时,需要________热量。
(2)关于变频空调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变频空调的压缩机与定频空调一样,也是断断续续工作的B、空调机制冷时,图中钢管内流动的是气态“冷媒”C、空调压缩机是利用降温的方法使“冷媒”发生物态变化的D、变频器供电频率越小,空调机的制冷能力越强(3)根据表一中的数据,请在坐标系中画出“冷媒”流量与变频器供电频率之间的关系图线,当变频器供电频率为时,“冷媒”流量为________。
(4)表二中空调机制冷量为________,在额定状态下工作,可以使________的空气温度下降。
[取空气的比热容](5)夏天,上述空调机开始工作后,家中房间温度降至设定温度,随机空调机处于低速稳定运转状态,又工作,全过程共消耗电,则前内空调机消耗的电能是________,后空调机的电流是________。
【物理】中考物理声现象技巧阅读训练策略及练习题(含答案)
【物理】中考物理声现象技巧阅读训练策略及练习题 ( 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声现象1.请你想象一下,假如“声音在空气中流传的速度变为0.1m/s ”,小华看到前面小李正在不远处等他,于是一边奔跑一边对着小李大声喊道:“我来也。
”此时发生的状况是()A. 和正常时同样C. 小李什么也听不到B. 小华先追上小李,而后听到D. 小华先追上小李,而后听到“也来我”“我来也”【答案】 B【分析】【解答】因为声速小于小华追小李的速度,在小华追小李的过程中,他会听到自己的声音,但先听到的是后发出的声音,后听到的是先发出的声音,所以他听到的声音是“也来我”;小华追上小李后,小李停止行进,声音传到小李地点处,小李能够听到小华的声音,是“也来我”,故 B 切合, ACD 不切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剖析】依据人步行的速度约是 1.1m/s 大于声音的流传速度 0.1m/s ,运动同样的的行程,人步行需要的时间小于声音的流传时间,进行剖析即可。
2.如图中国科技馆二层“研究与发现”A厅“声音之韵”展区,“传声筒”这件展品,当一人在话筒管路一侧发声时,另一侧的人能够听到传输的声音.对于此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发声的物体不必定在振动C. 听到的声音是靠金属管传来的B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流传出去的D医.用听诊器和传声筒的原理不同【答案】B【分析】【解答】解:A、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B、声音的流传需要介质,在介质中声音以声波的形式流传,故A 不正确;B 正确;C、当一人在话筒管路一侧发声时,另一侧的人能够听到传输的声音,听到的声音是靠金属管和空气传来的,故 C 不正确;D、医生利用听诊器诊疗病情时,从身体到听诊器经过鼓片采集振动产生的声音,利用的是固体传声;而后经过橡皮管里空气传达到双耳听孔,利用的是气体传声.所以听诊器同时利用了固体随和体传声两种方式.传声筒的原理与此同样,也是利用的固体和空气传声,故 D 不正确.应选 B.【剖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全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流传需要介质,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或气体等介质中流传,在介质中是以声波形式流传的.3.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站在加快上涨的电梯里的人遇到电梯地板的支持力大于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B.丈量体温前,使劲向下甩体温计,是利用水银的惯性使它回到玻璃泡内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音叉发作声音的音调不同D.跳水运动员起跳后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变【答案】 B【分析】【解答】解: A、电梯地板对人的支持力和人对电梯地板的压力是一对互相作使劲,大小相等,故 A 错误;B、体温计在使用以前,需要先使劲向下甩,里面的水银跟着体温计一同向下运动,当体温计停下时,水银因为惯性持续向下运动,就回到玻璃泡内了,故 B 正确;C、用大小不同的力分别去拨动同一音叉时,力大时音叉振动的振幅比力小时的振幅大,两次发作声音的响度不同,故 C 错误;D、起跳后在空中运动时,做曲线运动,运动员的运动状态改变.故 D 错误.应选 B.【剖析】( 1 )互相作使劲: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在两个物体上;(2)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3)声音的特点是音色、音调解响度,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4)运动状态的改变包含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的改变;4.对于声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地面通讯时利用的是声波B. 声音在任何介质中的流传速度都是340m/sC. 只需物体在振动,我们就必定能听到声音D. 声音在真空中不可以流传【答案】D【分析】【解答】解:A、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地面通讯时利用的是电磁波,故 A 错误;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流传速度不同,在15℃空气中,流传速度为340m/s ,在液体和固体中流传速度更快,故 B 错误;C、物体振动,我们不必定就能听到声音,只有频次在人耳听觉范围内,且达到必定响度的声音人耳才能听到,故 C 错误;D 正确.D、声音的流传需要介质,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流传,故应选 D.【剖析】(1)导航利用的是电磁波;(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流传速度不同,在15℃空气中,流传速度为340m/s ;( 3 )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① 物体发生振动;② 介质向外传声;③ 优秀的听觉器官;④ 频次在人的听觉范围以内;⑤ 有足够的响度;(4)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5.对于同学们听到的考试哨声,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哨声在真空中流传的速度是340m/sB. 哨声是一种波C. 哨声不可以在教室墙壁上反射D. 哨声不可以传达能量【答案】B【分析】【解答】解:A、声音的流传需要介质,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流传,故 A 错误;B、哨声是一种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达,故 B 正确;C、声音碰到阻碍物时就会发生反射,所以哨声能在教室墙壁上反射,故 C 错误;D、哨声即能传达能量,也能传达信息,故 D 错误.应选 B.【剖析】( 1 )声音的流传需要介质,真空不可以传声;(2)声音以波的形式向外传达;(3)回声是声波被反射回来形成的;(4)声波能传达能量,也能传达信息.6.对于声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全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备噪声的产生C. 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响度太小 D.用声呐给鱼群定位是利用声音能够传达能量【答案】 A【分析】【解答】解:A、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 A 正确;B、城市路旁安装隔音板是在流传过程中减弱噪声,其实不可以防备噪声的产生.故 B 错误;C、人耳正常的听觉范围是20 赫兹到20000 赫兹,因为次声波的声音频次小于20 赫兹,所以人耳听不到.故 C 错误;D、声音能够传达信息,也能传达能量.用声呐给鱼群定位是利用声音能够传达信息.故D 错误.应选 A.【剖析】( 1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全部振动的物体都在发声;(2)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① 在声源处;② 在流传过程中;③ 在人耳处;( 3 )次声波是振动频率小于 20 赫兹的声波,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 赫兹到20000 赫兹;( 4)声音在生活中有好多应用,比方:声音能够传达信息与能量,超声波能够还能够测距或许定位等,声音还能够影响人的情绪.7.我国当前正在实行“嫦娥”登月工程.已知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磁场,低重力,若是你未来登上了月球做研究实验,如下图,以下实验现象仍会发生的是()A. ( a)图:羽毛和石块同时从同一高度自由着落,石块先落地B. ( b)图:用纸片覆盖盛满水的杯口而后倒置,纸片不会掉落 C. ( c)图:给向来导线通电,导线下方的小磁针发生偏转D. ( d)图:敲击右侧音叉,靠在左侧音叉上的小球被弹开【答案】 C【分析】【解答】解: A、月球上没有空气,羽毛和石块做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的加快度与质量没关,知在落地前的任一时辰,两物体拥有同样的速度和位移,故两个物体的运动状况完好同样,同时落地,故 A 正确;B、在地球上能达成“覆杯实验”是因为大气压强能支撑杯中水柱,月球上没有大气压强,纸片会掉落着落,故 B 错误;C、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放一根与磁针平行的导线,给导线通电时磁针将偏转,说了然通电导体四周存在磁场,这一现象不受气压和重力影响,在月球上能够达成,故 C 正确;D、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不可以流传,所以敲击右侧的音叉,左面音叉旁的小球不会弹起,故 D 错误.应选 C.【剖析】(1)自由落体运动的加快度与质量没关,都为g,同时着落,在落地前有同样的速度;( 2)地球上,大气压能够支持 10.3m 高的水柱;( 3)奥斯特实验: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放一根与磁针平行的导线,给导线通电时磁针将偏转,说了然通电导体四周存在磁场;( 4)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流传,真空不可以传声.8.小徐在教室里能分辨出教室外老师的说话声,主若是依照声音的()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以上三项都是【答案】 C【分析】【解答】解:在教室里能分辨出教室外老师的说话声,主若是依照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 ABD 错误、 C 正确.应选 C.【剖析】声音的三个特点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绘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次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自己决定的一个特征.9.小华在钢水管的一头敲一下,小珍在另一头却听到三下声音,这三下声音挨次由下述物质流传的次序是()A. 钢、空气、水B. 钢、水、空气C. 水、空气、钢D. 空气、水、钢【答案】B【分析】【解答】在钢水管的一头敲一下,小珍在另一头却听到三下声音,三次声音分别是钢管自己、水、空气流传而来的;因为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流传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在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所以最初听到的声音是由钢管传来的,最后听到的声音是空气流传来的。
初中物理声现象技巧 阅读训练策略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初中物理声现象技巧阅读训练策略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初中物理声现象1.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人说悄悄话时,声带是不振动的B. 超声波能击碎病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具有能量C. 考场周围禁止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 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答案】B【解析】【解答】解: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人说悄悄话时,声带也在振动,故A错误;B、利用超声波击碎病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故B正确;C、考场周围禁止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D、区分不同人的说话声是音色不同,故D错误.故选B.【分析】(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2)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3)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4)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2.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B. 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C. 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D. 在街道上安装的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减弱噪声的【答案】D【解析】【解答】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故A正确;B、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是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故B正确;C、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故C正确;D、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检测噪声等级的,不能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D.【分析】(1)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3)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另外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4)噪声监测器不断检测噪声等级,此时噪声显示装置上的示数就表示此时的噪声,其单位是分贝.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 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C. 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响度太小D. 用声呐给鱼群定位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答案】A【解析】【解答】解:A、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正确;B、城市路旁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并不能防止噪声的产生.故B错误;C、人耳正常的听觉范围是20赫兹到20000赫兹,因为次声波的声音频率小于20赫兹,所以人耳听不到.故C错误;D、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用声呐给鱼群定位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 错误.故选A.【分析】(1)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振动的物体都在发声;(2)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在人耳处;(3)次声波是振动频率小于20赫兹的声波,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赫兹到20000赫兹;(4)声音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与能量,超声波可以还可以测距或者定位等,声音还可以影响人的情绪.4.我国目前正在实施“嫦娥”登月工程.已知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磁场,低重力,假如你将来登上了月球做探究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实验现象仍会发生的是()A. (a)图:羽毛和石块同时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石块先落地B. (b)图:用纸片覆盖盛满水的杯口然后倒置,纸片不会掉落C. (c)图:给一直导线通电,导线下方的小磁针发生偏转D. (d)图:敲击右边音叉,靠在左边音叉上的小球被弹开【答案】C【解析】【解答】解:A、月球上没有空气,羽毛和石块做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与质量无关,知在落地前的任一时刻,两物体具有相同的速度和位移,故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同时落地,故A正确;B、在地球上能完成“覆杯实验”是因为大气压强能支撑杯中水柱,月球上没有大气压强,纸片会掉落下落,故B错误;C、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放一根与磁针平行的导线,给导线通电时磁针将偏转,说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这一现象不受气压和重力影响,在月球上可以完成,故C正确;D、月球上没有空气,声音不能传播,因此敲击右边的音叉,左面音叉旁的小球不会弹起,故D错误.故选C.【分析】(1)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与质量无关,都为g,同时下落,在落地前有相同的速度;(2)地球上,大气压可以支持10.3m高的水柱;(3)奥斯特实验: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放一根与磁针平行的导线,给导线通电时磁针将偏转,说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4)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5.小徐在教室里能分辨出教室外老师的说话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以上三项都是【答案】C【解析】【解答】解:在教室里能分辨出教室外老师的说话声,主要是依据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分析】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公路旁设置声音屏障,可以减少汽车行驶时噪声带来的影响B. 太阳能汽车的开发与推广,可逐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C. 人走向由平面镜制成的衣帽镜时,他在镜中的像变大D. 用遥控器遥控电视频道时,通常利用了红外传感器【答案】 C【解析】【解答】A、公路旁设置声音屏障,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可以减少汽车行驶时噪声带来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B、太阳能汽车的开发与推广,减少了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可逐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B不符合题意;C、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大小相等,人走向衣帽镜时,他在镜中的像不变,C符合题意为答案。
【物理】初中物理物态变化阅读训练策略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物理】初中物理物态变化阅读训练策略及练习题 ( 含答案 ) 及分析一、初中物理物态变化1.对考场内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数据最凑近实质的是()A. 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B橡.皮从课桌撑到地上用时约为5sC. 一张理化试卷的质量约为80g D考.场内的气温约50℃为【答案】A【分析】【解答】 A.教室内课桌的高度约80cm,A 切合题意;B.橡皮从课桌上掉下的时间不到1s,B 不切合题意;C.理化试卷的质量不足10g,C 不切合题意;D.考场内气温不高于40℃, D 不切合题意。
故答案为: A.【剖析】依据生活中常有的高度、时间、质量和温度解答。
2.以下估测切合事实的是()A. 家用电视机的电功率约为10WB. 人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为 5km/hC. 人感觉比较舒坦的温度是37℃D. 成年人的体积约为 0.06m 3。
【答案】 D【分析】【解答】 A、家用电视机的电功率约为130W ,10W 不切合实质;B、人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为5m/s=18km/h ,5km/h 不切合实质;C、人感觉比较舒坦的温度是25℃,37℃不切合实质;D、成年人的体积约为0.06m3,切合实质;应选 D.【剖析】依据生活经验及对生活知识的认识,逐个剖析各选项并作出判断.对各样物理量的估量:需要依靠生活经验、需要简单的计算;物理学中,对各样物理量的估量能力,是我们应当增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3.干旱的荒漠中,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到的获得水的方法.日落此后的几个小时, 甲壳虫的体温降低到四周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而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如下图),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 .水珠的形成属于以下物态变化中的哪一种?()A. 融化B液.化C汽.化D凝.华【答案】 B【分析】【解答】由题知甲壳虫的体温降低到四周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而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液滴,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水珠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 B 切合题意 .故答案为: B.【剖析】液化是指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水珠就会在甲壳虫背上形成水珠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联合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剖析.. .4.以下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 冬季湖面结冰C. 白炽灯用久了灯丝会变细B. 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D冰.箱冷冻室里的“白霜”【答案】B【分析】【解答】冬季湖面结冰,水由液态变为了固态,发生了凝结现象, A 不切合题意;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是壶嘴里冒出来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碰到四周温度较低的空气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 B 切合题意;白炽灯用久了灯丝会变细,钨丝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发生了升华现象, C 不切合题意;冰箱冷冻室里的“白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 D 不切合题意 .故答案为: B.【剖析】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的方式有遇冷或压缩体积.5.如下图的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A.汽车玻璃上出现了霜B.上午露水渐渐消逝C.清晨山林中出现了雾D.树枝上形成雾淞【答案】 B【分析】【解答】 A、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需要放热,不合题意;B、露水的消逝属于汽化现象,需要汲取热量,切合题意;C、雾的形成属于液化现象,需要放出热量,不合题意;D、雾淞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不合题意.故答案为: B .【剖析】 AD、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B、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C、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6.如下图的四个实验中,操作正确的选项是()A.刻度尺的使用B.弹簧测力计的使用C.量筒的读数D.温度计的读数【答案】 D【分析】【解答】解: A、图中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没有凑近被测物体.故 A 错误.B、图中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没有沿竖直方向.故 B 错误.C、量筒的读数时,视野与量筒液柱的上表面相平,量筒的故 C 错误.D、温度计的玻搁置以及读数时的视野都是正确的.故 D 正确.应选 D.【剖析】(1)使用刻度尺丈量物体长度时,在搁置刻度尺时,要用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贴近被测物体.( 2 )丈量时,拉弹簧测力计挂钩的力要和测力计的外壳平行.(3)使用量筒丈量液体体积时,要把量筒放在水平台上,读数时视野与液面相平.(4)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要让温度计的玻璃泡所有浸入被测液体中,而且不可以与容器底或容器壁接触.7.以下数据中,切合事实的是()A. 家用台灯正常工作时灯丝中的电流约为2AB. 夏季室内的最高气温可达60 ℃C. 一名一般小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D. 正常人 1min 的心跳约 70次【答案】 D【分析】【解答】 A、家用台灯的功率一般在40W 左右,依据电功率的公式变形可求出电流 I=0.2A;绝达不到 2A;故 A 错误;B、夏季室内的最高气温一般在40℃以下,不会达到 60℃;故 B 错误;C、一般小学生的质量(体重)一般小于100 斤即 50kg 左右;达不到 500kg;故 C 错误;D、人的脉搏在每分钟 60 次多一点,1min 跳动 70 次切合实质;故 D 正确;应选 D.【剖析】第一要对选项中波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认识,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依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变换,清除与生活实质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切合生活实质的答案.本题考察对生活中常有物理量的估测,联合对生活的认识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切合实质的选项即可.8.以下有关物理量的估量,切合实质的是(A. 人正常心跳一次的时间约2sC. 泰州地域冬季最低气温可达-25℃)B. 挂壁式空调的额定功率约D. 人的拇指宽度约为10cm1.2kW【答案】B【分析】【解答】A、人的正常心跳每分钟约70 次, A 不切合题意;B、挂壁式空调的额定功率约为 1.2kW, B 切合题意;C、泰州地域冬季最低气温远高于-25℃, C不切合题意;D、人的拇指宽度约为1cm, D 不切合题意.故答案为: B .【剖析】依据平常生活的经验和对长度单、时间、温度、功率单位的认识剖析解答.9.以下数值最凑近实质状况的(A. 两个鸡蛋的重约为1NC. 初中生跑50m 所需时间约为)4sB人.体感觉舒坦的环境温度约为35℃D一.支新的中华牌2B 铅笔的长度约为30cm【答案】 A【分析】【解答】 A、两个鸡蛋的质量 m=100g=0.1kg,重约为 G=mg=0.1kg×10N/kg=1N ,A切合题意;B、人体感觉舒坦的环境温度约为27℃, B 不切合题意;C、初中生跑50m 所需时间约为7s, C 不切合题意;D、一支新的中华牌2B 铅笔的长度约为20cm, D 不切合题意.故答案为: A.【剖析】两个鸡蛋的重力约1N,依据学生对平常生活中常有的参数的认识解答.10.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科学,培育学生正确使用仪器的技术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以下操作正确的选项是()A.用温度计丈量液体温度,应先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再读数B.用刻度尺丈量长度,能够不让零刻度线瞄准被测物体的一端C.用托盘天平丈量物体质量过程中,发现横梁不均衡时可调理均衡螺母D.用试电笔鉴别火线时,不用指尖抵住测电笔上端的金属帽【答案】 B【分析】【解答】解:A、温度计读数时,假如从液体中取出,其示数会遇到外界温度的影响,故 A 错误.B、使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物体的一端不必定要瞄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故 B 正确.C、称量物体质量时,若天平横梁不均衡,要增减砝码或挪动游码来使天平的横梁均衡,不可以调理均衡螺母.故 C 错误.D、使用测电笔鉴别火线时,手一定接触笔上端的金属帽,故 D 错误.应选 B.【剖析】( 1)在使用温度计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有:温度的玻璃泡要完整淹没在被测液体中;玻璃泡不可以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可以走开被测液体;视野要和温度计中液面相平.(2)使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被测物体的一端不必定要瞄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3)天平的横梁不均衡有两种状况:在称量物体的质量以前,要调理天平的均衡螺母使横梁均衡,均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挪动;在称量物体的过程中,要增减砝码或挪动游码来使天平的横梁均衡.(4)使用测电笔鉴别火线时,必定要用手涉及笔尾的金属部分,不然简单造成误判,以为带电体不带电是十分危险的11.小王喜爱物理,平常很关注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他采集的以下预计值中最凑近实质的是:()A. 成年人的体重约为50N B教.室中日光灯的功率约为200WC. 此刻九年级的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20cmD. 刷牙时比较舒坦的水温约为70℃【答案】C【分析】【解答】成年人的质量约为60kg,重约为600N, A 不切合题意;教室日光灯的功率约为 40W, B 不切合题意;此刻九年级的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 20cm, C 切合题意;刷牙时比较舒坦的水温约为 35℃, D 不切合题意 .故答案为: C.【剖析】成人体重约 600N 左右,日光灯功率 40W 左右,物理课本宽约 20cm,刷牙水的温度约35℃ .12.如下图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 随加热时间t 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C. 乙物质在BC 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 甲物质的熔点为210℃D.乙物质在BC 段温度不变,不吸热【答案】C【分析】【解答】解: A、甲从一开始就融化,没有固定的融化温度,即甲没有熔点,因此甲是非晶体.乙物质在融化过程中有温度不变的过程,即乙有必定的熔点,因此乙是晶体;故 A 错误;B、剖析图象可知,乙有必定的熔点,熔点为210℃,甲没有熔点,故B 错误;C、因为晶体有必定的熔点,在融化过程中是固液共存状态的,故乙物质在BC 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故 C 正确;D、乙物质在BC 段是晶体的融化过程,此时汲取热量,但温度不变,故 D 错误.应选 C.【剖析】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差异就是晶体有必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反应在融化图象上:晶体的融化图象有一水平线段,该水平线段对应的温度就是晶体的熔点;而非晶体的图象呈渐渐上涨趋向,没有水平线段.晶体在融化的过程中,是固液共存状态的;物质汲取热量、内能增添,但温度保持不变.13.以下四种生活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A. 湿衣服晾干了B加.冰块使饮料温度降低C. 放在衣柜中的樟脑片变小了D.夏季从冰箱内取出瓶装饮料后,瓶外壁常附着一层小水珠【答案】D【分析】【解答】 A.湿衣服变干水汽化为水蒸气, A 不切合题意;B.饮猜中加冰,冰会融化为水, B 不切合题意;C.衣柜内的樟脑丸变小,是樟脑丸升华了, C 不切合题意;D.冰箱中的饮料瓶取出来,瓶外有水珠,是水蒸气液化现象, D 切合题意。
初中物理:阅读题
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汽车防冻液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防冻液含量/% 30 40 50 60 70 80 90混合液的凝固点/℃-17 -28 -37 -49 -48 -46 -28混合液的沸点/℃103 104 107 111 117 124 141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比热容的减小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1)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这是因为水的较大.(2)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A.逐渐升高B.逐渐降低C.先升高后降低D.先降低后升高(3)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A.30% B.40% C.60% D.90%(4)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磁悬浮列车磁悬浮列车是由无接触的电磁悬浮、导向和驱动系统组成的新型交通工具,是高新技术的产物.上海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项目于2006年4月26日正式通过国家竣工验收.正线全长约30km,设计最高运行时速430km/h,单向运行时间7min20s.甲乙(1)上海磁悬浮列车的结构如图甲所示.要使列车悬浮起来,车身线圈的上端是_________极.若列车总质量是20t,磁悬浮列车行驶时,强大的磁力使列车上升10mm,那么上升过程中磁力对列车做功_________J.(2)如果列车在单向运行过程中,只停靠一站,那么,停靠时间约为_________s(设磁悬浮列车全程均以360km/h的速度行驶).(3)图乙是另一种磁悬浮列车的设计原理图,A是磁性稳定的电磁铁,安装在铁轨上,B是安装在车身上(紧靠铁轨上方)的电阻非常小的螺线管.B中电流方向如图乙所示,请在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极,螺线管B与电磁铁A之间相互_________ (选填“排斥”或“吸引”),从而使列车悬浮在铁轨上方.3.小铃为了鉴别一工艺品是否铜做的,做了以下实验:甲乙丙(a)称出工艺品的质量,如图甲所示.(b)A、B两量筒分别装上30mL的水.(c)把工艺品放入A量筒,如图26.(d)把与工艺品相同质量的实心铜块放入B量筒,如图丙.问:(1)工艺品的质量m=g.(2)实心铜块的体积V=cm3.图27中铜块所受浮力F=N.(3)由上述实验可知该工艺品的体积比铜块的体积、密度比铜的密度.(选填“大”、“小”).(4)小铃根据工艺品的密度与铜的密度不等而得出工艺品不是铜做的结论.此结论是否可靠?为什么?4.当滑雪者从雪山顶峰风驰电掣般下滑时,你是否想到为什么白雪轻飘飘、软绵绵的,却可以承托高速奔驰的滑雪者呢?白雪内有很多小孔,小孔内充满空气。
初中物理经典课外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初中物理经典课外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初中物理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学科之一。
除了研究课本内容外,进行课外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深化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科能力。
以下是一系列经典的物理课外阅读题目及答案,供初中生进行专项训练。
1. 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1.1 题目:按照牛顿的第一定律,以下情况哪种现象被称为惯性?A. 北京地铁刹车时,乘客向前倾斜B. 过山车快速下坡时,乘客感到重力加大C.汽车急刹车时,乘客倒向前方座椅D.停止运动的自行车突然启动时,骑行人向后倒1.2 答案:A. 北京地铁刹车时,乘客向前倾斜1.3 题目:按照牛顿的第二定律,力的大小与以下哪个物理量成正比?A. 质量B. 速度C. 加速度D. 长度1.4 答案:A. 质量1.5 题目:按照牛顿的第三定律,力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何关系?A. 方向相反,大小相等B. 方向相同,大小相等C. 方向相反,大小不相等D. 方向相同,大小不相等1.6 答案:A. 方向相反,大小相等2. 热传递与能量转化2.1 题目:在导热过程中,热是如何传递的?A. 纵向传递B. 横向传递C. 径向传递D. 斜向传递2.2 答案:B. 横向传递2.3 题目: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热传递方式之一?A. 对流B. 辐射C. 传导D. 摩擦2.4 答案:D. 摩擦2.5 题目:以下哪个能量转化过程中没有产生热?A. 音乐响起时,音响发热B. 电灯亮起时,灯泡发热C. 桌子静止在地上D. 手电筒亮起时,电池发热2.6 答案:C. 桌子静止在地上通过这些题目的学习,初中生可以进一步巩固对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和热传递与能量转化的理解。
希望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多进行这样的课外阅读,提高自己的物理水平。
初中物理七年级下册 说明文阅读(含答案)
初中物理七年级下册说明文阅读(含答案)第一篇:如何制作一束干花干花是指将鲜花的水分风干后得到的花卉,干花彩色鲜艳,独特的气味,常用于装饰家居环境。
如何制作干花呢?1. 鲜花的选择十分重要。
应该选择能保持鲜艳度的花,如玫瑰花、向日葵等,不应选择盛开不足的鲜花。
并选择花开后的半个小时内进行制作。
2. 去掉花瓣及不要的枝杈,将部分叶子留下来。
3. 把花束悬挂在室内通风过的地方,水分自然挥发即可。
答案:1.选择能保持鲜艳度的花。
2.去掉花瓣及不要的枝杈。
3.把花束悬挂在室内通风过的地方。
第二篇:压力杆秤的基本使用方法压力杆秤是一种用于测量大量物体质量的工具。
它的使用方法如下:1.调整后盖,确保盖子严密关闭后。
2.利用秤钩将物品挂在秤托下方。
3.竖直使用秤,观察刻度读数。
答案:1.调整后盖,确保盖子严密关闭后。
2.利用秤钩将物品挂在秤托下方。
3.竖直使用秤,观察刻度读数。
第三篇:简单的制作鲜柠檬水方法鲜柠檬水是一款营养美味的饮品,制作方法如下:1.准备一个新鲜的柠檬,并将其切成片。
2.将柠檬片和水放入搅拌机中,并混合到想要的浓度。
3.通过筛子过滤搅拌好的鲜柠檬水。
答案:1.将柠檬切片。
2.将柠檬片和水放入搅拌机中,并混合到想要的浓度。
3.通过筛子过滤搅拌好的鲜柠檬水。
第四篇:使用餐巾纸正确的姿势餐巾纸是保持卫生干净的必需品,以下是使用餐巾纸的正确方法:1.将餐巾纸摊平。
2.将餐巾纸对半折叠,再对半折叠。
3.将餐巾纸握在手中。
答案:1.将餐巾纸摊平。
2.将餐巾纸对半折叠,再对半折叠。
3.将餐巾纸握在手中。
第五篇:如何制作手工明信片手工明信片是一份具有特殊意义的礼物,这里有一个简单的制作方法:1.准备彩色卡纸、剪刀、蜡笔、胶水等工具。
2.将卡纸剪成需要的形状。
3.在卡纸上进行绘画和写作,例如写上祝福语,绘制图案等。
4.将制作好的手工明信片装进信封里。
答案:1.准备彩色卡纸、剪刀、蜡笔、胶水等工具。
2.将卡纸剪成需要的形状。
(初中物理)专题62 中考阅读与理解类问题(原卷版)
专题62 阅读与理解类问题一、阅读理解题中考物理“阅读理解题”,也叫做“信息给予题”,是近几年各地中考试卷中频繁出现的新题型.它是声、光、电、力、热等知识拓展和延伸.通过阅读、理解、思考和分析从中筛选出有关的信息,然后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决问题.二、解题方法技巧第一步:阅读信息.通过阅读,了解信息的主要内容,理解材料涉及的物理知识。
第二步:发挥联想.将背景中的信息,转化为熟悉的物理现象、物理知识,排除与问题无关的干扰信息。
第三步:提炼信息.结合问题,提炼出信息中的解题信息。
第四步:解决问题.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抓住关键词语,准确的利用物理知识解题。
【例题1】(2020苏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伽利略的温度计及热电阻16世纪,伽利略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制作过一种最早的温度计。
据他学生描述:伽利略取一个鸡蛋大小的玻璃泡,将其接到一根约半米长的细玻璃管一端,用手掌将玻璃泡握住,使之受热,然后倒转插入水中,松开手待玻璃泡冷却后,水会升高二三十厘米,用水柱上升的高度来表示手掌的温度,如图甲所示。
温度能明显影响金属导体和半导体的导电性能。
金属的导电性能会随温度增加而减弱,与金属不同,有些半导体的导电性能会随温度增加而增强。
如图乙所示是一种金属导体和一种半导体的电阻﹣温度特性图线。
根据这一特性,它们不仅可以用来测量温度,还能作为热传感器运用到自动控制电路中。
(1)伽利略的温度计测温物质是 (玻璃泡中的空气/玻璃管中的水),他在用温度计测量手掌温度时,玻璃管中的水柱越高,表明手掌的温度越 (高/低);(2)如图丙所示,是一款利用热传感器设计的高温报警器电路,启动报警器,当环境温度过高时,电铃会被接通发出报警声,通过断开开关S可关闭铃声。
电铃应接在电路中的 (a/b/c)位置,热传感器接在电路中的 (a/b/c)位置,热传感器应使用图乙中的 (金属导体/半导体)。
【例题2】(2020贵州黔西南)阅读下面的短文: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
【物理】物理物态变化 阅读训练策略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物理】物理物态变化阅读训练策略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初中物理物态变化1.请看下面这些物理现象:①夏天打开冰箱门,马上“跑出”一团“白汽”;②冬天窗户玻璃上结出冰花;③地面上的水慢慢消失;④结了冰的衣服在室外凉干;⑤春天来了,冰雪消融;⑥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
他们分别属于()A. 液化、凝华、汽化、升华、熔化、凝固B. 气化、凝华、汽化、升华、熔化、熔化C. 液化、凝华、汽化、升华、熔化、熔化D. 液化、凝华、升华、熔化、汽化、熔化【答案】 A【解析】【解答】解:①夏天打开冰箱门,马上“跑出”一团“白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②严冬的深夜,教室窗户玻璃上有一层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③地面上的水慢慢消失,是水汽化形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④结了冰的衣服也会干,即冰变成水蒸气,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⑤冰雪消融是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⑥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
故答案为:A。
【分析】关于物态变化的题目,关键要分析出物质原来的状态和现在的状态,然后利用物物态变化的定义确定答案.2.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 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B.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C. 人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45℃D. 初中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26cm【答案】D【解析】【解答】解: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故A错误;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故B错误;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C错误;D、初中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25﹣28cm,故D正确.故选:D.【分析】做这种题目,要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要有一定的估测能力,根据生活常识去判断题目的对错.3.下列估测符合事实的是()A. 家用电视机的电功率约为10WB. 人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为5km/hC. 人感觉比较舒适的温度是37℃D. 成年人的体积约为0.06m3。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技巧 阅读训练策略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初中物理机械运动技巧阅读训练策略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初中物理机械运动1.汽车以4m/s的速度匀速驶上长为60m的斜坡,到达坡顶后接着又以6m/s的速度从坡顶沿原路匀速返回,该汽车在上下坡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 4.8 m/sB. 5 m/sC. 4.25 m/sD. 2.75 m/s【答案】 A【解析】【解答】解:汽车上下坡通过的总路程:s=2×60m=120m;由v=得,上坡时所用的时间:t1===15s;下坡所用的时间:t2===10s;全程所用的总时间:t总=t1+t2=15s+10s=25s;则汽车在上下坡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v===4.8m/s。
故答案为:A【分析】利用速度计算公式v=进行计算即可,注意路程、时间的对应.2.某兴趣小组在探究“物体下落速度与横截面的关系”时,取三个质量相同,半径分别为3r、2r和r的小球甲、乙、丙,让它们从不同高度分别竖直落下,并以砖墙为背景,当进入砖墙的区域时,用照相机通过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的方法记录小球的运动过程,如图是其中一段的示意图.在图示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三个小球均做匀速直线运动B. 三个球受到的空气阻力相等C. 三个小球下落的速度之比是1:2:3D. 在阻力相同时,小球的下落速度与半径成反比【答案】C【解析】【解答】解:A、由照相机的照片可知:在相同的间隔时间内,甲球运动的距离是不变的,运动的轨迹是直线,说明甲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同样的道理,乙、丙也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故A正确;B、根据三个球做匀速直线运动,重力等于阻力,质量相等,故重力、阻力相等,故B正确;C、照相机等时间内曝光一次,而甲曝光了9次,乙曝光了6次,丙曝光了3次,所以时间之比为9:6:3,三球在相同路程中,所用时间之比为9:6:3,故速度之比为2:3:6;,故丙的速度为乙的2倍,为甲的3倍;故C错误;D、甲、乙、丙三个小球的半径分别为3r、2r和r,在阻力相同时,速度之比为2:3:6,由此可知,在阻力相同时,小球的速度与半径成反比,故D正确;故选C.【分析】(1)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曝光一次,得到一个像,由图可知,球甲在每一个曝光时间运动的距离是一块砖的厚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球乙在每一个曝光时间运动的距离是两块砖的厚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球丙在每一个曝光时间运动的距离是三块砖的厚度,做匀速直线运动;(2)根据甲、乙、丙三个小球在相同的曝光时间内运动距离的关系,得出小球的速度之比;(3)因为三个小球都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和自身的重力是相等的,空气阻力之比等于重力之比,等于质量之比;分析空气阻力之比和小球速度之比的关系,得出结论.3.如图所示为相距6米在同一水平面上同时开始沿一直线运动的甲、乙两辆小车的s﹣t 图象,则()A. 甲、乙运动的快慢相同B. 运动3秒甲通过的路程比乙大C. 运动3秒甲、乙可能相距5米D. 运动3秒甲、乙不可能相距13米【答案】C【解析】【解答】解:A、据图可知,甲的速度是:v甲= = =1m/s;乙的速度是:v乙== ≈1.3m/s;故两个物体的运动速度不同,故A错误;B、据图可知,甲3s运动的路程是3m,乙运动3s的路程4m,所以运动3秒乙通过的路程比甲大,故B错误;CD、若甲乙两物体像距6m,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甲追乙运动,故甲走路程是3m,乙走路程是4m,所以此时两个物体像距6m,故此时两个物体的距离是6m﹣3m+4m7=7m;若甲乙两物体像距6m,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乙追甲运动,故甲走路程是3m,乙走路程是4m,所以此时两个物体像距6m,故此时两个物体的距离是6m﹣4m+3m=5m;若甲乙两物体像距6m,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故甲走路程是3m,乙走路程是4m,所以此时两个物体像距6m,故此时两个物体的距离是6m+4m+3m=13m;故C正确,D错误;故选C.【分析】(1)通过该图象得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即可;(2)据图象得出物体运动的路程关系即可;(3)据甲乙两个物体可能的运动方向逐个分析即可判断.4.如图所示为“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即将对接时的模拟图.成功对接后,“天宫一号”内的航天员看到“神舟十号”纹丝不动,地球在缓慢转动,则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A. 太阳B. 地球C. “神舟十号”D. “天宫一号”【答案】D【解析】【解答】解:成功对接后,“天宫一号”和“神舟十号”的位置不变,“天宫一号”内的航天员看到“神舟十号”纹丝不动,航天员选择的参照物是“天宫一号”;“神舟十号”与太阳、地球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参照物不能选择被研究的物体本身,故D正确.故选D.【分析】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要先选择一个物体,假定该物体不动,这个物体是参照物;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5.图象法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如图所示的图象不能表示下列哪两个物理量间的关系()A. 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B. 某物质的质量与体积C. 某物质的密度与质量D. 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汽车的路程与时间【答案】C【解析】【解答】解:A、物体所受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故与图象中的变化规律相符;故A 错误;B、某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故与图象中的变化规律相符;故B错误;C、某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故密度与质量不成正比;故C 正确;D、匀速行驶汽车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故与图象中的变化规律相符;故D错误;故选C.【分析】根据图象中图线的形状,判断横纵坐标间的变化规律,此题中表达的是两个物理量间存在正比规律;由此选出符合图线变化规律的选项.6.下列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 物理课本的质量大约为25gB. 一盏日光灯工作时的电流约1AC. 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D. 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答案】C【解析】【解答】解:A、一个大苹果的质量在200g左右,物理课本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200g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日光灯的额定功率在40W左右,正常工作的电流在I= = ≈0.2A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中学生的身高在150cm左右,课桌的高度接近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75cm左右,故C 符合实际;D、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7.自行车是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如图所示,小明用卡取出自行车,行驶在上学途中,他说自己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 路旁的树木B. 小明骑的自行车C. 迎面走来的行人D. 从小明身边驶过的汽车【答案】B【解析】【解答】解:小明在上学的途中,以路旁的树木、迎面走来的行人、从小明旁边驶过的汽车为参照物,小明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小明是运动的,以小明骑的自行车为参照物,小明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小明是静止的;故选:B.【分析】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取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就看它与参照物的相对位置是否变化.8.在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中,我区各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古诗词诵读活动.下面是小欣同学对某些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A. “沉舟侧畔千帆过”﹣﹣﹣﹣﹣旁边的船是以沉船为参照物B.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暗香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C. “夜半钟声到客船”﹣﹣﹣﹣﹣客船上的人能听出是“钟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辨别的D. “潭清疑水浅”﹣﹣﹣﹣﹣“疑水浅”是光的反射现象【答案】A【解析】【解答】解:A、“沉舟侧畔千帆过”﹣旁边的船运动是以沉船为参照物的,故A正确;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暗香说明是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B错误;C、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判断出来的,故C错误;D、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在水面处发生光的折射而产生的现象,故D 错误.故选A.【分析】(1)判断运动是看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否有位置变化;(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3)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根据音色可以判断不同的声音;(4)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9.如图是北京市中考体育考试中的篮球绕杆测试场景.关于该项考试的器材规格及其设置,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 篮球质量约为2kgB. 篮球直径约为40cmC. 共设置了5排标志杆D. 相邻的两排标志杆相距1m【答案】C【解析】【解答】解:A、体育课上使用的篮球的质量在600g=0.6kg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一根筷子的长度约25cm,篮球的直径与此差不多,在25cm左右,不可能达到40cm.故B不符合实际;C、由图知,测试场地中共设置了5排标志杆.故C符合实际;D、篮球绕杆测试中杆距为3m.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C.【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10.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阅读题训练题1.(解读P4)阅读的文章,回答问题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宇宙物质,千姿百态,变化无穷。
在本实际以前,人们只能从物质的宏观特征来认识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冰、水和水蒸气是同一种物质,冰呈固体状态,当温度升高到0℃时,冰变成水。
常温下的水呈液体状态,当温度升高到100℃时,又变成水蒸气,成为气体状态。
为什么同一种物质会有三种不同状态呢?原来物质是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并且它们之间还存在相互作用。
在不同的温度、压强等外界环境下,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相互作用,物质呈现不同的物态。
在0℃以下,水分子的动能比较小,只能在固定的位置附近振动,这样外观上呈现出一定的形状,即固体。
当温度升高时,分子运动加快,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的程度时,分子可以自由地跑来跑去。
这时,冰就变成了液态的水。
由于液体分子能自由运动,所以容易流动,没有一定的形状。
水加热时,分子运动更加剧烈,有些分子横冲直撞,挣脱液体表面分子的吸引,跑到液体外面去,成为水蒸气。
当温度升高到本100℃时,这种现象最为显著,水变成为水蒸气。
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特别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气体能够充满可能到达的空间,因此气体既没有一定的体积,又没有一定的形状。
但是进入原子时代以来,物质内部微观世界的奥秘不断被揭示,从物质内部结构特征来考虑,物质就远不止三态了。
例如,有些固体,内部的分子或原子以规则、对称、周期性的结构状态出现,叫结晶态;许多有机物质,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与连续性,有具有警惕的一些光学特征,介于液态和晶态之间,故被称为液晶态;通过加热、放电等方式使气体电离,这这种电离气体正负离子相等,被成为等离子体状态;某些导体,在温度极低时电阻小时,这种状态称为超导态;还有密度是水密度的几万倍以上的固态物质,称为超固态等等。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并且它们之间还存在;(2)通常情况下,水的温度降低到℃时,就开始结冰;通常情况下,水的温度升高到℃时,就开始沸腾;(3)物质的状态除了常见的三态外,从物质的内部结构特征来考虑,物质存在的状态还有哪几种?(4)请列举一种液晶的应用。
题2.阅读资料,回答问题:电子秤是目前城市商店应用较为广泛的称量、计价工具。
它最大的优点是能够自动、快速、准确地称量和计价,另外,它还有累计顾客购买的不同货物金额、累计总金额、去皮等多种功能。
图3-3-4是一般电子秤的外形图,前面的三个数字显示窗口,最左边的为质量显示,中间的为商品单价显示,右边是计价显示。
右边的装置为指令键盘,上面的平板秤盘是放商品的地方。
当接通电源并开机后,单价显示窗口显示出“0.00”;如果商品单价是12.24元,就分别按数字键1、2、3、4,即可将商品单价自动输入。
把商品放在秤盘上,左边窗口就显示出商品的质量数,右边计价窗口就显示出商品的金额。
例如,如果质量为“0.195”,单价显示窗口的数字如果是“12.34”,那么计价窗口就显示出“2.41”如果该顾客同时还买了另一种商品,则需要重新输入该商品的单价,然后按一下“累计”键,把商品放在秤盘上,即可在金额显示窗口显示出累计金额值。
当给另一位顾客计价时,必须先按一下“清除”键,即清除前一位顾客的金额,才能开始新的金额计价。
如果要查看前一天的营业额,可以先按“功能”键,再按“累计”键,在金额显示窗口就会显示总金额累计值。
(1)电子秤的最大优点是什么?(2)它称量时,称出的是下面哪个物理量().A.长度B.温度C.体积D.质量(3)若某次买苹果时,质量显示窗口示数为“4.500”,单价显示窗口式数为“1.60”,那么计价窗口显示的数应为;(4)如果某顾客在买了苹果之后又要买梨,接下来售货员该如何操作?这时用到电子秤的什么功能?题3.能源问题日日渐严重,现在全世界都非常重视能源问题,一方面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努力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另一方面想方设法提高能源利用率,并重视节约能源。
尽管目前能源相当短缺,但是能源的开发前景是广阔的,首先地球上的水相当丰富,如果高效地把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世界的能源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第二,一旦可控核聚变能够实现,可以说将永远解决人类能源的需求。
聚变的核燃料,储量非常丰富(主要在海水中),假如地球上储量的1%被加以利用,找现在的能源消耗计算,可满足人类未来几亿年对能源的需求。
第三,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内部不断地进行核反应,一年中辐射到地面的总能量为1.47×1018KW·h;等于全世界一年生产的总能量之和的两万多倍。
由于太阳能太分散,现在太阳能的利用规模很小,在到达地面的能量中,被人类直接利用的只有万分子零点一,如果提高光电转换效率,我们将可以大规模直接利用太阳能发电。
太阳能开发潜力巨大;第四,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像发现何能一样,还会不断发现其他新能源并生产人造能源。
(1)解决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2)对于太阳能的使用,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哪些?(3)就人类现有技术和认识,结合本文章的介绍,你认为应该迫切开发和利用哪些新能源以环节能源危机?题.小明在学习了测量工具之后,想自己设计并制作一个水钟。
他找来一个带水龙头的水壶,一只量筒和适量的水。
(1)请你帮小明设计一下如何利用这些器材来测定时间。
(2)这种方法测定时间所产生的误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小明又想到利用家里的蚊香来计时,先测出1厘米长的蚊香可以燃烧多长的时间,再乘以整只蚊香的长度,就可以计时。
但是仍然发现计时结果与钟表的时间有不少的差距。
这又是为什么?答案题1.(1)无规则运动;相互作用;(解析: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并且分子之间还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0;100;(解析:在通常情况下,水的凝固点和熔点都是0℃,且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沸点是100℃;但是这两个基本点温度会随气压大小而改变;)(3)结晶态、液晶态、等离子态、超导态、超固态等(解析:从资料的第五段可以找到答案,同学们还可以自己上网找到更详细的资料,其它还有中子态等物质状态。
)(4)电子手表的液晶显示屏;(解析:在日常生活中液晶的应用主要有计算器、电子手表、电视机、电脑等的显示屏)题2.(1)开发利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解析:从资料中可以看出,解决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以替代日渐减少的煤和石油等化石能源。
其次还应该体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节约能源,以延长现有化石能源的使用时间。
)(2)太分散,受时间、天气限制;光电、光热转换效率低;(解析:根据文章介绍及实际生活经验克知,使用太阳能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除了资料中的介绍,还有利用太阳能的装置第一次投入较大等因素。
)(3)应充分利用海水资源,进一步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
(解析:水资源如此丰富,能够开发水资源无疑是很好的新能源。
核聚变技术如果能很好控制,能源问题就不愁了。
)题3.(1)在水壶中装适量的水,稍微开启水龙头,形成稳定水滴,再用量筒接着水滴,测出滴入1ml水所需要的时间t0,然后,可以根据滴入量筒中水的体积Vml,知道所经历的时间间隔t=Vt0;(解析:测定时间总是和稳定的运动相联系的,只有产生了稳定的运动,测定时间才准确。
用水钟‘滴漏’计时时,就是要形成时间间隔稳定不变的水滴,通过计下水滴的度量时间的长短。
)(2)这种测定时间的方法所产生的误差主要是:随着水壶水位的下降,水滴下滴速度越来越慢,可以采用补充水壶里的水的方法来减小误差。
(解析:随着水壶中水的减少,壶底的水受到的压强减小,速度会变慢,时间间隔会拉长,导致计时偏短。
)(3)蚊香在制作过程中,可能存在粗细不均匀,还会受有风和无风的影响。
(解析:火钟的误差主要是燃烧这种运动形式也会存在快慢不均匀的影响,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粗细,燃烧时的有风或无风,都会使速度改变。
)初中物理阅读题学生练习1、(2003年山东省烟台市)阅读材料:黑色的花为什么少见我们生活在姹紫嫣红的花的世界,但是我们看到的黑色的花却很少。
植物学家对四千多种花的颜色进行了统计,发现只有8种黑色的花,而且还不是纯正的黑色,只是偏紫色而已。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原来花的颜色与太阳光及花瓣反射、吸收光有关。
太阳光有七种色光,光的颜色不同,其热效应不同。
有色不透明物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吸收与他颜色不相同的光,黑色物体吸收各种颜色的光。
花瓣比较柔嫩,为了生存,避免受高温伤害,它们吸收热效应较弱的光,而反射热效应较强的光。
这就是我们看到红、橙、黄色的花多,而蓝、紫色花较少的缘故。
若吸收七种色光,受高温伤害就大,花也难以生存所以褐色花很少。
请回答:(1)红花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吸收什么颜色的光?(2)材料中提到:“光的颜色不同,其热效应不同”,请你比较阳光中红色光与蓝色光的热效应强弱。
(3)材料中没有提到白花,请你推断白花反射、吸收色光的情况。
2、(2003年福州市)光污染,来自靓丽的玻璃幕墙最近张小姐十分苦恼,因为她的房子正对着一座新大厦的玻璃幕墙。
有时在她家的窗前,看到对面玻璃幕墙就像平面镜一样,将同搂的居民购买力家的一举一动看得清清楚楚。
玻璃幕墙的反光也使她苦不堪言,只要是晴天,她的房子就被强烈的反射光线照得通亮,无法正常休息。
尤其是那种凹形的建筑物,其玻璃幕墙在客观上形成一种巨型聚光镜,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镜,其聚光功能是相当客观规律的能使局部温度升高,造成火灾隐患……回答:(1)从文中找出一个光学方面的物理知识填入横线:。
(2)文中有一处出现了科学性的错误,请在错误句子下面画上横线。
(3)从文中找出一个玻璃幕墙给居民生活带来的不便或危害的实例:。
(4)如何预防光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3、(2002年无锡市)材料: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
他首先观察鸢(老鹰)在空中飞动地上影子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跟鸢飞的方向一致。
然后在纸窗上开一个小孔,使窗外飞鸢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结果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
回答:阅读材料,你认为下面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所描述的现象是小孔成像;B:沈括观察到“鸢在空中飞动地上影子也跟着移动”是小孔成像;C:小孔成像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D:小孔成像时像移动的方向与物体相反。
4、阅读材料:气温影响空气密度,气温高,空气密度小,声速大。
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
由此出现声音不一定由声源沿直线传播的情况。
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传播较上层快,于是地面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会向上拐弯,弯到温度低、密度大的上方。
回答:(1)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爱走温度、密度的路径;(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的是:在清冷的深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因传播路径向拐弯而传到几里外的枫桥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