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区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附答案)

合集下载

2015上海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5上海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1分)陆象山①少年时,常坐临安市肆②观棋,如是者累日。

棋工曰:“官人日日来看,必是高手,愿求教一局。

”象山曰:“未也。

”三日后却来,乃买棋局一副,归而悬之室中。

卧而仰视之者两日,忽悟曰:“此《河图》③数也。

”遂往与棋工对,棋工连负二局。

乃起谢曰:“某④是临安第一手棋,凡来着者,皆饶一先。

今官人之棋,反饶得某一先,天下无敌手矣。

”象山笑而去。

【注】①陆象山,南宋哲学家。

②肆:店铺。

③河图:介绍占卜等内容的书。

④某:我。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常坐临安市肆观棋11. 对陆象山棋艺进步的原因,理解错误的两项是:()()(4分)A常找高手过招B观摩他人下棋C善于知识迁移D善于思考领悟E坚信天下无敌12. 结尾“象山笑而去”,请写出“笑”的含义。

(4分)二、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7题(18分)①在世界美食文化的大餐桌上,有一种面食简单而平常,却风靡已久,这就是面条。

②若问面条的问世时间,科学的定论为时尚早。

有资料记载,1991年,考古学家在我国新疆一处两千年前的墓葬里.发现器皿中盛有又细又长的食物。

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面条。

墓葬的主人是早在2500年前就定居在新疆的古欧洲人,他们可能是最早制作面条的先人。

③面条横跨亚欧,它的普及与商贸密切相关。

我国宋代的开封曾有“面条天堂”的美誉,这与其繁华开放的国际商贸大都会的地位不无关系。

有文字记载,当时阿拉伯商队长途báshè穿越丝绸之路来到开封经商,能够保存6个月的干面条就是他们最喜爱的食品。

在经商途中,他们将干面条技术传播到了其他国家。

后来,面条又以开封为起点,传播到蒙古、韩国、日本等国。

商贸的繁荣客观上促进了面条的普及推广。

④传说中世纪初期,阿拉伯人征服了意大利的西西里,于是阿拉伯面条就随着伊斯兰文化传入西西里,促成了意大利面的诞生。

20世纪60年代,一批西藏喇嘛为传播中国文化来到不丹,不久,不丹人的餐桌上出现了一种新的面食——“面迟”。

2015上海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5上海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常坐临安市肆观棋11.对陆象山棋艺进步的原因,理解错误的两项是:()()(4分)A.常找高手过招B.观摩他人下棋C.善于知识迁移D.善于思考领悟E.坚信天下无敌12.结尾“象山笑而去”,请写出“笑”的含义。

(4分)二、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7题(18分)①在世界美食文化的大餐桌上,有一种面食简单而平常,却风靡已久,这就是面条。

②若问面条的问世时间,科学的定论为时尚早。

有资料记载,1991年,考古学家在我国新疆一处两千年前的墓葬里发现器皿中盛有又细又长的食物。

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面条。

墓葬的主人是早在2500年前就定居在新疆的古欧洲人,他们可能是最早制作面条的先人。

③面条横跨亚欧,它的普及与商贸密切相关。

我国宋代的开封曾有“面条天堂”的美誉,这与其繁华开放的国际商贸大都会的地位不无关系。

有文字记载,当时阿拉伯商队长途báshè穿越丝绸之路来到开封经商,能够保存6个月的干面条就是他们最喜爱的食品。

在经商途中,他们将干面条技术传播到了其他国家。

后来,面条又以开封为起点,传播到蒙古、韩国、日本等国。

商贸的繁荣客观上促进了面条的普及推广。

④传说中世纪初期,阿拉伯人征服了意大利的西西里,于是阿拉伯面条就随着伊斯兰文化传入西西里,促成了意大利面的诞生。

20世纪60年代,一批西藏喇嘛为传播中国文化来到不丹,不久,不丹人的餐桌上出现了一种新的面食——“面迟”。

有学者认为“面迟”是对中文词语“面条”的异读,也是两国文化交融的见证。

可见,面条的发展与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有关。

⑤面条细长易煮,可干食,可汤食,适合东西方不同的烹饪方法,因而能够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青睐,成为人见人爱的美食。

如今,全球50亿人口每年消费约100亿块现代版干面条——方便面,如果用这些方便面来搭建埃菲尔铁塔,结果会怎么样呢?这些方便面足以搭建327座埃菲铁塔!⑥在面条普及和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赋予它丰富的象征意义。

2015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2015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2015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 本试卷共26题。

2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夜来城外一尺雪,___。

(《卖炭翁》)2.___,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3.___,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4.衣带渐宽终不悔,___(《蝶恋花》)5.山水之乐,___。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第6-7题(4分)【甲】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乙】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6.以上三句诗均为诗词的末句,都抒写了作者心中的渴望,请分别写出渴望的内容。

(2分)甲句:渴望能直接抒发心中的忧愁乙句:___丙句:___7.下列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以上三句都在感情高潮时结束。

B以上三句或写现在或写将来。

C三句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

D三句都与标题有直接关系。

(三)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第8-9题(8分)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8.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

(6分)文学常识词语解释句子翻译大苏泛赤壁大苏指___(人名)水波不兴兴:___尝贻余核舟一译句___9.下列不能体现核舟雕刻技艺精巧的一项是(6分)A覆盖在船舱上的箬篷清晰可见。

B船舱有八扇窗,且都可启可闭。

C能用直径一寸的材料刻成核舟。

D左窗和右窗共刻有十六个文字。

2015上海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5上海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5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6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夜来城外一尺雪,。

(《卖炭翁》)2.,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3.,芳草萋萋鹦鹉洲。

(《黄鹤楼》)4.衣带渐宽终不悔,。

(《蝶恋花》)5.山水之乐,。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第6-7题(4分)【甲】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乙】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6.以上三句诗均为诗词的末句,都抒写了作者心中的渴望,请分别写出渴望的内容。

(2分)甲句:渴望能直接抒发心中的忧愁乙句:丙句:7.下列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三句诗都在感情高潮时结束全篇。

B三句诗的内容或写现在,或写将来。

C三句诗传递的情感与作者的经历相关。

D三句诗的内容都与题目有直接关联。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9题(8分)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8.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

(6分)文学常识词语解释句子翻译大苏泛赤壁水波不兴尝贻余核舟一大苏指(1)(人名)兴:(2)译句(3)9.下列不能体现核舟雕刻技艺精巧的一项是()(6分)A覆盖在船舱上的箬篷清晰可见。

B船舱有八扇窗,且都可启可闭。

C能用直径一寸的材料刻成核舟。

D左窗和右窗共刻有十六个文字。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1分)陆象山①少年时,常坐临安市肆②观棋,如是者累日。

2015上海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5上海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④传说中世纪初期,阿拉伯人征服了意大利的西西里,于是阿拉伯面条就随着伊斯兰文化传入西西里,促成了意大利面的诞生。

20世纪60年代,一批西藏喇嘛为传播中国文化来到不丹,不久,不丹人的餐桌上出现了一种新的面食——“面迟”。

有学者认为“面迟”是对中文词语“面条”的异读,也是两国文化交融的见证。

可见,面条的发展与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有关。

⑤面条细长易煮,可干食,可汤食,适合东西方不同的烹饪方法,因而能够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青睐,成为人见人爱的美食。

如今,全球50亿人口每年消费约100亿块现代版干面条——方便面,如果用这些方便面来搭建埃菲尔铁塔,结果会怎么样呢?这些方便面足以搭建327座埃菲铁塔!⑥在面条普及和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赋予它丰富的象征意义。

仅以亚洲为例:在日本,人们在农历七月初七吃素面象征着好运连连。

在泰国,人们在欢庆的日子里吃面条象征着喜事不绝。

在我们中国,生日吃面条的传统绵延千年,它象征着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细长的面条蕴含着人们对好运绵长、幸福持久的殷切希望。

⑦一碗小小的面条丰富着我们的饮食文化。

它是一种“美味粘合剂”,内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面条记录着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它在不同地域间传递文化,连接起全世界。

13. 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báshè()14. 第⑦段画线句在文中的意思是指15. 面条的普及与发展有哪些原因?请概括。

(6分)16. 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世界上最早的面条出现在新疆。

B阿拉伯人是最早发明干面条的。

C全球年消费方便面100亿块左右。

D人们经常在欢庆的日子里吃面条。

17. 下列这段文字可以放在本文哪一段末尾?请具体阐明理由。

(5分)在一幅欧洲中世纪时期的油画上,有一名妇女正在揉面,而另一名妇女正把又细又长的生面条挂在架子上准备晾干。

这表明距今1000年前,面条又神秘地出现在地球的另一端——欧洲。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8—22题(20分)评语①那年我上小学三年级。

2015上海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5上海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体。

板报栏目一弄堂游戏我介绍(4分)2015年上海中考语文参考答案: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晓驾炭车辗冰辙2、盈盈一水间3、晴川历历汉阳树4、为伊消得人憔悴5、得之心而寓于酒(二)诗歌阅读6、渴望建功立业;渴望登上泰山。

7、D(三)课内文言文8、(1)苏轼(2)起(3)(王叔远)曾经送给我一只用桃核雕成的小船。

9、C(四)课外文言文10、(陆象山)常坐在临安集市的店铺里看人下棋。

11、A E12、(赢棋后)得意;笑棋工自大二、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7题(18分)13、跋涉14、面条在不同地域间传递文化,连接起全世界。

15、与商贸密切相关与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相关与面条食用便捷的特点相关16、C17、第②末,这段文字写的是面条在欧洲问世的时间,与第②段面条“问世时间,科学的定论尚早”的说明中心一致,也与第③段首句照应。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8—22题(20分)18、(1)“我”因误读老师的评语受到鼓励,不断进步,一学期后得知了真相(2)“我”当了老师,用评语鼓励学生,也珍视学生给“我”的评语。

19、疑问疑惑高兴20、句中“挑”“丢”等动作描写,传神地写出了阿益对“我”所说话语的不满。

21、B22、用“评语”为题,有利于凸显教师鼓励性评语具有激励作用这一主旨,而“误读”则不能;“评语”能作为线索贯穿全文,而“误读”则不能。

三、综合运用(11分)23、特点:(1)集体完成(2)“道具”大多可自制(3)种类繁多(写出任意两点即可)益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培养竞争意识24、答案示例1:跳皮筋的女孩子如雏燕展翅,轻盈起跳,周围同学的脸上写满了快乐。

答案示例2:两个男孩如两头竖起犄角的小牛犊,展开角斗,旁观的同学欢呼叫好。

25、B F平时有价值的升学文章,像自招啊、校园开放日消息啊、历年中考分数线啊,那些文章我都放在公众号菜单栏那个按钮上的专题那里了,还有什么细化的升学问题,你们可以关注公众号给我留言,我看到会第一时间回复你们的——小编编^_^---上海中考专注于上海中考升学政策、名校招生信息分享,为家长、学生送上第一手中考小道消息。

上海市徐汇区初三语文一模综合试题含答案(1)

上海市徐汇区初三语文一模综合试题含答案(1)

上海市徐汇区初三语⽂⼀模综合试题含答案(1)初三语⽂第⼀期学习能⼒诊断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注意:1.本试卷共26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律不计分。

⼀、⽂⾔⽂(39分)(⼀)默写(15分)(⼆)阅读下⾯这⾸曲,完成第6—7题(4分)天净沙?秋思枯藤⽼树昏鸦,⼩桥流⽔⼈家,古道西风瘦马。

⼣阳西下,断肠⼈在天涯。

6.这⾸元曲的作者是。

(2分)7.对这⾸元曲的理解不正确⼀项是()(2分)A.“枯藤⽼树昏鸦”呈现出萧索枯败的冬⽇景象。

B.“⼩桥流⽔⼈家”的画⾯勾起旅⼈的向往之情。

C.“古道西风瘦马”写出游⼦漂泊⽆依的状态。

D.“断肠⼈在天涯”以游⼦思乡之苦收束全篇。

(三)阅读下⽂,完成第8—10题(8分)黔之驴柳宗元黔⽆驴,有好事者船载以⼊。

⾄则⽆可⽤,放之⼭下。

虎见之,庞然⼤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驴⼀鸣,虎⼤骇,远遁;以为且噬⼰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异能者,益习其声,⼜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技⽌此⽿!”因跳踉⼤?,断其喉,尽其⾁,乃去。

8.请写出⼀个出⾃本⽂的成语(2分)9.⽤现代汉语翻译下⾯的句⼦。

(3分)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10.下列选项中与本⽂主旨最接近的语句是()(3分)A.苛政猛于虎也。

B.出淤泥⽽不染。

C.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和。

D.⾦⽟其外,败絮其中。

(四)阅读下⾯语段,完成第11—13题(12分)宋孝宗时,张⼦韶在讲筵。

上尝问⽈:“何以见教?”张⽈:“⾂安敢当见教之语?抑不知陛下临朝对群⾂时,如何存⼼?”上⽈:“以⾄诚。

”⼜⽈:“⼊⽽对宦官、嫔御如何?”⽈:“亦⾄诚。

”⼜⽈:“⽆所接对静处时,如何?”上迟疑未应。

⼦韶⽈:“只这迟疑,已⾃不可。

”上极喜,握其⼿⽈:“卿问得极好。

”——选⾃【明】朱国祯《涌幢⼩品》11.解释⽂中加点的词。

(4分)(1)⾂安敢当见教之语⑵上极喜1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项是()(4分)A.皇上尝试问道:“(你)为什么来教导我?”B.皇上尝试问道:“(你)⽤什么来教导我?”C.皇上曾经问道:“(你)为什么来教导我?”D. 皇上曾经问道:“(你)⽤什么来教导我?”13.对宋孝宗称赞张⼦韶“问得极好”的原因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A. 张⼦韶不懂就问的精神令⼈感动。

鲁学士祝寿阅读答案

鲁学士祝寿阅读答案

鲁学士祝寿阅读答案【篇一: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参考答案合集】2015年1月2015年普陀区初三语文一模参考答案 (2)2015年长宁区初三语文一模参考答案 (3)2015年徐汇区初三语文一模参考答案 (3)2015年松江区初三语文一模参考答案 (5)2015年浦东区初三语文一模参考答案 (6)2015年金山区初三语文一模参考答案 (7)2015年虹口区初三语文一模参考答案 (8)2015年闸北区初三语文一模参考答案 (9)宝山区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评分参考 (10)2015年黄浦区初三语文一模参考答案 (11)2015年嘉定区初三语文一模参考答案 (13)2015年崇明区初三语文一模参考答案 (14)2015年静安(青浦)区初三语文一模参考答案 (15)2015年杨浦区初三语文一模参考答案 (16)2015年奉贤区初三语文一模参考答案 (17)2015年闵行区初三语文一模参考答案 (18)一、文言文(共39分}(-)默写(15分)1.身老沧洲2.人约黄昏后3.枯藤老树昏鸦4. 学而不思则罔5.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第6-7题(4分)6.(2分)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愁7.(2分)词人内心的痛苦与孤独(三)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第8-9题(8分)8. 黔之驴(1分)蒲松龄(1分)9. 见窥(“近”亦可,三选二)毙勇敢(机智)(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10. (1)离开(2分)(2)等到(2分)11.(2 分)c12.(3分)公在亳,已六请致仕,比至蔡逾年,复请13有自知之明(3分,淡泊名利得2分,重视声誉得2分,谦虚、自尊得1分)二、现代文(共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20分)14.(3 分)d15.(2分)忍让,能检验人生是否豁达16. (3分)是生活和谐的润滑剂17.(1)摆正自己的位置;(2分)换位思考;(2分)有时还需要放弃个人的利益(2分)(2)内心豁达(宽容、胸怀宽广)(2分)18. 第②段。

徐汇区初三语文一模(含答案)说课材料

徐汇区初三语文一模(含答案)说课材料

2014学年第一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初三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5.1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8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孟论学》)2.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3.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暮云平。

(《观猎》王维)4.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5.____________________,锦鳞游泳。

(《岳阳楼记》范仲淹)(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题(4分)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6.本首小令的作者是______。

(2分)7.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本首小令抒写了女子心中哀婉凄绝,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

B.小令中一个“拂”字表达了女子目送恋人身影远去的依依不舍。

C.作者用“杨花”、“斜”、“山”构成多种障碍,写出了难以见到恋人的绝望。

D.“一点相思几时绝”是全篇中心,强调了离别的缠绵之情。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8—10题(8分)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上海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扫描答案)

上海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扫描答案)

2015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 本试卷共26题。

2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 夜来城外一尺雪,___。

(《卖炭翁》)2. ___,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3. ___,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4. 衣带渐宽终不悔,___(《蝶恋花》)5. 山水之乐,___。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第6-7题(4分)【甲】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乙】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6. 以上三句诗均为诗词的末句,都抒写了作者心中的渴望,请分别写出渴望的内容。

(2分)甲句:渴望能直接抒发心中的忧愁乙句:___丙句:___7. 下列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以上三句都在感情高潮时结束。

B以上三句或写现在或写将来。

C三句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

D三句都与标题有直接关系。

(三)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第8-9题(8分)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8.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

(6分)文学常识词语解释句子翻译大苏泛赤壁大苏指___(人名)水波不兴兴:___尝贻余核舟一译句___9. 下列不能体现核舟雕刻技艺精巧的一项是(6分)A覆盖在船舱上的箬篷清晰可见。

B船舱有八扇窗,且都可启可闭。

C能用直径一寸的材料刻成核舟。

D左窗和右窗共刻有十六个文字。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1分)陆象山少年时,常坐临安市肆观棋,如是者累日。

上海市徐汇区中考一模(即期末)语文考试题及答案.doc

 上海市徐汇区中考一模(即期末)语文考试题及答案.doc

上海市徐汇区中考一模(即期末)语文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名句默写(共1题)评卷人得分1.默写(18分)1.当年万里觅封侯,____________(人名)。

(2分)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3分)一狼径去,其一犬坐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许百金 __________________ 13.以下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____(3分)A.打渔者(用船)载着他上了岸,就向(他)要十两金。

B.打渔者(用船)载着他上了岸,(他)就给了十两金。

C.打渔者载着他而抬高了各种价钱,就向(他)要十两金。

D.打渔者载着他而抬高了各种价钱,(他)就给了十两金。

14.贾人在求救时对渔者的承诺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2分)15.本文表现出贾人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3分)【答案】12.(4分)(1)大声喊叫(2)先前(原来、之前、过去、刚才)13.(3分) B14.(2分)(能救我,)予尔百金(多答“吾乃济阴之巨室也”扣1分)15.(3分)言而无信(不诚信)难度:中等知识点:人物传记类四、现代文阅读(共2题)1.阅读下文,完成第16—20题(20分)闲话膏方周端①膏方,又称膏滋、煎膏,是一种将中药饮片反复煎煮,去渣取汁,经蒸发浓缩,加蜂蜜等制成的半流体状剂型。

膏方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辨证论治为基础,强身与疗疾相结合,疗效明显,服用方便的中医特种保健品,乃我国传统医药学之瑰宝。

②膏方有着悠久历史。

我国现存最早医方书——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考古发现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膏方的记载,如肪膏、脂膏、彘膏等,所治病症多为外伤。

战国秦汉时期,《黄帝内经》中保存11个方,其中包括2个膏方。

2015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与答案(绝对权威)

2015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与答案(绝对权威)

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2015分钟)100分,考试时间150(满分考生注意:题。

26本试卷共1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2 分)39一、文言文(分)15(一)默写((《卖炭翁》)。

夜来城外一尺雪,1. (《迢迢牵牛星》),脉脉不得语。

2.3. (《黄鹤楼》),芳草萋萋鹦鹉洲。

(《蝶恋花》)。

衣带渐宽终不悔,4. (《醉翁亭记》)。

山水之乐,5. 6-7(二)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第分)4题((《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甲】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江城子〃密州出猎》)【乙】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望岳》)【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以上三句诗均为诗词的末句,都抒写了作者心中的渴望,请分别写出渴望的内容。

(6. 分)甲句:渴望能直接抒发心中的忧愁乙句:丙句:分)2)(下列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7. 三句诗都在感情高潮时结束全篇。

A三句诗的内容或写现在,或写将来。

B 三句诗传递的情感与作者的经历相关。

C 三句诗的内容都与题目有直接关联。

D 分)8题(8-9(三)阅读下文,完成第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分)6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

(8. 词语解释文学常识句子翻译尝贻余核舟一水波不兴大苏泛赤壁)(人名)1大苏指()3(译句)2兴:(分)6)(下列不能体现核舟雕刻技艺精巧的一项是(9. 船舱有八扇窗,且都可启可闭。

B 覆盖在船舱上的箬篷清晰可见。

A D 能用直径一寸的材料刻成核舟。

C 左窗和右窗共刻有十六个文字。

分)11题(12—10(四)阅读下文,完成第②①‚官人日日来看,必是高观棋,如是者累日。

2015年上海初三语文一模议论文汇编精选

2015年上海初三语文一模议论文汇编精选

2015一模议论文1普陀区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20分)○1生活中我们要多一些忍让。

②忍让,是人生豁达的试金石。

人要活得有内涵,没有必要和别人斤斤计较,没有必要和别人争强斗逞。

请记住:给别人让一条路,就是给自己留一条路。

历史上有成就的人,哪个不具备忍让的品格?③忍让,。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有容人之量,有让人之心,才有和谐的生活。

当今著名词作家乔羽偕夫人佟琦做客央视《夫妻剧场》,主持人问‚二老相濡以沫,白头偕老,有什么秘诀吗?乔老答:“一个字,忍。

”夫人佟琦抢答:“我是四个字,一忍再忍。

”生活难免有摩擦,需要忍让来润滑,二老诙谐中尽显相处之道。

④忍让,是事业发展的推注器。

人在事业上很难一帆风顺,有时甚至会陷入绝境。

宁折不弯,不退不然,事业很可能会就此终结。

而忍让,则会让你的人生之树在即将枯萎的时候焕发新的生机。

⑤牛根胜在创建蒙牛之前,在一家大企业任副总,尽管他尽心尽力、业绩卓著,但做事冲劲十足,为领导所不容,处处受到排挤。

这时,牛根生没有火冒三丈,而是选择了忍——递交了辞呈。

辞职后,他创建了蒙牛,创业过程也相当艰辛,受到同行的抵制,但他依然选择了忍让和克制。

一再的忍让使牛根生积蓄了磅礴的力量,终于换来了蒙牛的成功。

⑥真正做到忍让并不容易。

首先,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要认识到自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

否则,总把自己当场世界的中心,遇到别人冒犯,当然不容易大度起来。

此外,需要换位思考,为对方考虑;有时还需要放弃个人的利益。

⑦生活中多一些忍让,这样我们的心灵会多一些阳光,事业也会多几分顺利。

14、为第④段空格处选择恰当的关联词:________(3分)A、虽然B、尽管C、因为D、如果15、第②段划线句的具体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16、请在第③段空格出填补恰当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徐汇区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附答案)

徐汇区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附答案)

徐汇区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附答案)徐汇区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5.1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8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孟论学》)2. 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3. 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暮云平。

(《观猎》王维)4.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5. ____________________,锦鳞游泳。

(《岳阳楼记》范仲淹)(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题(4分)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6.本首小令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2分)7.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本首小令抒写了女子心中哀婉凄绝,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

B.小令中一个“拂”字表达了女子目送恋人身影远去的依依不舍。

C.作者用“杨花”、“斜”、“山”构成多种障碍,写出了难以见到恋人的绝望。

D.“一点相思几时绝”是全篇中心,强调了离别的缠绵之情。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8—10题(8分)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汇区2015年初三语文一模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015.1一、文言文(39分)(一)默写(15分)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孟论学》)2. 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辛弃疾)3. ____________________,千里暮云平。

(《观猎》王维)4.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5. ____________________,锦鳞游泳。

(《岳阳楼记》范仲淹)(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题(4分)四块玉﹒别情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

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6.本首小令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2分)7.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本首小令抒写了女子心中哀婉凄绝,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

B.小令中一个“拂”字表达了女子目送恋人身影远去的依依不舍。

C.作者用“杨花”、“斜”、“山”构成多种障碍,写出了难以见到恋人的绝望。

D.“一点相思几时绝”是全篇中心,强调了离别的缠绵之情。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8—10题(8分)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8.上文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朝的欧阳修。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分)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10.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朝而往,暮而归”写出了作者纵情山水,无心朝政的状态。

B.滁州四季变化无穷的山水之景让作者陶醉其中,感到无限地乐趣。

C.选文第二段的内容突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

D.本文与《小石潭记》都表现了作者被贬后寄情山水的心境。

(四)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11—14题(8分)柳开①少好任气②,大言凌物。

应举时,以文章投主司于帘前③,凡千轴,载以独轮车。

引试④日,衣襕自拥车入,欲以此骇众取名。

时张景能文有名,唯袖一书帘前献之。

主司说,大称赏,擢景优等。

时人为之语曰:“柳开,不如张景一书。

”[注释]①柳开:北宋人。

②任气:任性气盛。

③主司:主考官。

帘:指主考官办公的地方。

④引试:面试。

⑤襕(1án):古代的服装11.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1)柳开少好任气()(2)主司说()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欲以此骇众取名。

13.根据文意,在文末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使文意通顺。

(1分)柳开,不如张景一书14.文中柳开的任性气盛和张景的形成强烈的反差,具体表现在两人应举举动上的差异,柳开是“”,而张景是“”。

(4分)二、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8分)不要空喊读书①要读书,就应该拿起书来,一字一句地认真读下去,为什么会有空喊的呢?②空喊读书的,可能有几种人:第一种人因为自己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坐不住,安不下心,读不下去,但是又觉得读书很有必要,于是就成了空喊。

第二种人因为有一些误解,以为拿起书来从头到尾读下去,就会变成读死书,所以还不敢也不肯这么做,于是也变成了空喊。

第三种人因为太懒了,不愿意自己花时间去读书,只希望能找到什么秘诀,不必费很多力气,一下子就能吸收很多知识,所以成天叫喊要读书,实际上却没有读。

③对这三种人还要有所区别,采取不同的办法给以帮助。

④最难办的是懒病太深的人。

这怎么办呢?惟一的办法是要促使他痛下决心,勤学苦读。

虽然不必采取什么“以锥刺股”那样的办法,但是,也要有相当的发愤之心,否则是一事无成的。

而只要真的勤学苦读了。

那末,有时候才能可能达到“豁然开朗”的境界。

苏东坡读书过目不忘,然而他在翰林院读《阿旁宫赋》时,反复读到四更天。

旁人觉得他过于辛苦,他却不觉倦意。

乐在其中。

王羲之的书法名扬天下,这与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刻苦练习密不可分。

⑤(),按照懒人的想法,却很可能不从勤学苦读上着眼。

他也许会想到:那么,现在能不能请一位科学家,发明一种神奇的办法,比如对人脑用注射针之类,对人脑进行注射来代替读书呢?到那时候,打一针或者吃一服药,就能吸收多少部书。

这么一来,只消一个早上就能培养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和专门人才,岂不妙哉!⑥当然这只不过是痴人说梦而已。

⑦是不是一字一句从头到尾地读书,又会被批评为读死书呢?绝不会的。

我们主要反对读死书主要是指那种目的不正确的而言。

并非说:认真读书都是读死书。

其实,有许多人根本还没有读什么书,完全说不上什么读死书或者读活书的问题。

⑧有人老爱高谈阔论。

什么事也没有做起,先要谈论个不休。

有人成天在订计划,开书目,请人讲读书方法,在许多场合都很热心地泛论读书的重要性,如此这般耗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结果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倒不如把耗费的这些宝贵时间,放在老老实实的认真读书上面,也许可以得益不浅。

⑨一句话,读书不要空喊,到处叫嚷毫无用处。

你觉得自己最需要什么知识,就赶快到图书馆去找有关的书籍,抓住一天半天的时间,老老实实地从头到尾地一字一句地耐心读下去。

日积月累,就能读好多书,掌握好多知识。

舍此以外,别无路子可走。

(有删改)15.下面最适合填入第⑤段括号中的一项是()。

(2分)A、所以 B 、可是C、总之 D 、于是16.阅读第②段,作者针对、和,这三种人提出了“不要空喊读书”。

(6分)17.第④段中使用王羲之的事例是否恰当?阐明你的理由。

(3分)18、以下文字放在文章的第段和第段之间最合适,理由是(4分)至于那种坐不住的人,只要下定决心坐下来,很快就能养成习惯,这种人的毛病最轻,最好治。

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3分)(二)阅读下文,完成20—25题(22分)我是吴宓教授①每天早上七点半,《欧洲文学史》教授吴宓准时来到教室,开始在黑板上书写。

很快,讲义抄了满满一黑板,详细写着参考书、著者、出版社、出版年代等。

学生上前偷看,发现他所写的,竟全凭记忆。

②课堂上的吴教授,常穿一袭灰布长袍,一手拎布包袱,一手拄手杖,戴一顶土棉纱睡帽就走上讲台。

打扮虽然古板,讲的却是纯英文诗歌。

而且开讲时,笔记或纸片看都不看一眼,所有内容均脱口而出,讲到得意时,还要拿起手杖,随着诗的节律,一轻一重地敲着地面。

③课堂上这番潇洒,是吴宓花了苦功夫才换来的。

半夜时分,别人都睡下了,室友钱穆经常看见他埋头备课,抄写小纸条。

第二天一早,别人还没醒,他已经在“室外晨曦微露中”反复诵读。

④当他任教东南大学时,清华大学四年级学生梁实秋曾旁听他的课,回校后半是羡mù半是嫉妒地抱怨:内容丰富,井井有条,学校未能罗致,“宁非憾事哉”。

⑤他像一座钟。

他给学生批改作业,字迹工整,写下的外文字母及数字,笔画粗细,好像印刷的一样整齐。

一次,有个青年教师不小心把上课用的教科书丢了,吴宓要求他上课前必须找到。

当晚,宿舍熄灯睡觉,吴先生前来敲门,高声问:“教科书找到没有?”这名不耐烦的教师只好骗他:“找到了,吴先生,请放心吧。

”这才过关。

⑥这位老师,给学生们留下的印象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上课像划船的奴隶那样卖劲”。

这些学生中,许多人后来大名鼎鼎:钱钟书、曹禺、吕叔湘、李赋宁……与他们相比,老师吴宓一度不那么出名。

⑦比起课堂上的严谨,学生们更爱回忆吴宓课下的关爱。

一次,他和学生们一起走在街上,对面开来一辆汽车,他连忙举起手杖,一面挡住车,一面催着女学生们一字排站在人行道上,这才让开道路。

⑧类似的故事口耳相传,让古板的吴教授在后人记忆里鲜活起来。

在他曾任教的清华大学学生BBS 上,不久前一个女学生略带羡慕地提到,当年在清华课堂上,看见有女生站着听课,吴先生总是会跑出去替她们找来凳子坐。

又有人追忆起吴先生点名,点到“金丽珠”这个名字,情不自禁地说:“这个名字多美。

”全班大笑。

⑨这位教授经济并不宽裕,他身上的长衫年岁太久,磨损得布纽扣都要掉了,也舍不得换。

但他却很舍得请学生吃饭。

每次在小馆子里坐下,他都神情严肃地拿过菜单,用正楷在小纸片上写下要点的菜及价格,一笔一笔算清楚,估量口袋里的钱够用,这才交给跑堂的。

⑩学生李廷先最难以忘怀的,是与老师“月下湖畔、吟咏啸傲”的往事。

而钱钟书也把老师课堂上的风采学了几分。

正如学者江弱水所言,除了老师这个身份,怎么来描画吴宓其实都不到位。

从东南大学,到西南师院,数也数不清的讲堂上,作为“老师”的吴宓“划过了动荡不已的时代,也划过了他的一生”。

⑾可惜,到这一生要结束的时候,他已经不能当老师了。

1976年,因饱受折磨而身体虚弱的吴宓回到陕西老家①,听说一些中学因为没有外语老师而不开英语课,便急切地问:“他们为什么不请我啊?我还可以讲课。

”⑿没有人记得他的教授身份,除了他自己。

据说,弥留之际,他不停地喊着:“我是吴宓教授。

”(有删改)【注释】①彼时正值文革期间,吴宓成为了大罪人,受尽苦难。

病重有残疾,只得回家养病。

20、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羡mù( )21、根据文章内容,第③段加点词语“潇洒”在文中具体指(3分)22、文章第⑤段“他像一座钟”一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其表达作用是(4分)23、第⑧段中说“类似的故事口耳相传,让古板的吴教授在后人记忆里鲜活起来”,将“类似的故事”概括在下列横线上。

(6分)(1)(2)(3)24、文章第④⑥⑩段都整段写到学生对吴宓的回忆或评价,是否是多余?请说明理由。

(4分)25、联系全文,以下对第⑿段划线句子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吴宓弥留之际的呼喊表达了他内心对教育事业的渴望之情。

B、“据说”表明是传闻,用传闻留下悬念,暗示吴宓人生的多种可能性。

C、吴宓弥留之际反复强调“我是吴宓教授”体现了他对于无法从事教学的不甘。

D、作者用该句作文全文的结尾,表达了他对于吴宓的同情之心。

三、综合运用(11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26—27题(11分)本书简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中国首档汉字听写教育类电视节目,影响巨大。

本系列图书根据该节目撰写,约请国内著名汉字专家、文化学者担当顾问,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官方词库中,收录易读错、易写错、易理解错的常用词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