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版: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合集下载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师生之间的沟通桥梁和精神支持,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以及增强大学生的职业素养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为构建一支品质较高、职业道德较好、能够满足高校学生需要的辅导员队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应运而生。

一、规定的背景和意义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和高校学生需求,着力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应运而生。

这是促进高等教育融合创新发展、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

通过制定此规定,可以对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目标、聘用标准、培训及考核、评价机制和职业发展路径等方面的规范管理,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保障师生的利益和工作质量,实现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和任务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目标是为了提高高校教育教学工作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确保高等教育质量和稳步提高。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任务主要包括:1.制定辅导员的从业标准、聘用标准和工作职责,详细规定辅导员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教育水平要求。

2.保障辅导员队伍的培训和考核,推动教育改革与实践创新,提高辅导员专业技能和心理辅导、职业规划、心理咨询等方面的能力。

3.完善辅导员群体的评价机制,建立个人工作档案,引导辅导员积极参与科研教学与能力培训等活动,提高工作效率。

4.建立职业发展路径机制,鼓励辅导员参与学术研究工作和承担教学任务,增强职业发展体系的连续性和开放性。

5.加强辅导员职业培训和交流合作,促进辅导员自身成长和发展。

三、聚焦细节,实现质量提升1. 从业标准与聘用标准高校辅导员从业标准和聘用标准应该明确规定,要注重辅导员从业经验、学历、职称等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方面的要求。

此外,还应明确辅导员的职责和工作内容,注重培养辅导员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的独立思考、自主创新和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

2. 培训与考核机制建立整体化的培训和考核机制,为辅导员提供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方面的长期支持和指导。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43号令与24号令的比较探析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43号令与24号令的比较探析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43号令与24号令的比较探析1. 引言1.1 介绍《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43号令与24号令《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43号令与24号令都是教育部颁布的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规定,旨在规范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辅导员队伍素质,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43号令和24号令在内容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通过比较分析这两个规定,可以更好地了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要求和管理措施,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提供参考和指导。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将对这两个规定的背景介绍、目的和要求、内容与条款、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比较探析,以期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2. 正文2.1 背景介绍《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43号令与24号令的比较探析正文辅导员在高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引导者和帮助者。

对于辅导员队伍的建设规定至关重要。

43号令和24号令都是涉及到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规定,但在制定背景和内容上仍有一些区别。

43号令的制定背景更加突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高校辅导员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他们具备更加专业化和精细化的工作能力。

而24号令则更注重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强调推动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发展。

43号令和24号令在内容和条款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43号令更加注重辅导员队伍的结构和构建,强调建立完善的选聘制度和培训机制。

而24号令则更着重于对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和评价,要求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措施。

43号令和24号令在背景和内容上存在一些差异,但都旨在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素质。

在深入比较分析之后,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两者的优势和不足,为今后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2.2 目的和要求比较《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43号令与24号令在目的和要求方面有一些共同之处,也有一些差异之处。

最新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最新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切实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高等学校应当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应当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高等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促进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三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第二章?要求与职责?第四条?辅导员工作的要求是:?(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履行教育职责,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不得有损害党和国家利益以及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二)敬业爱生。

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树立崇高职业理想,以献身教育事业、引领学生思想和服务学生成长为己任。

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公正对待学生。

不得损害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

在职责范围内,不得拒绝学生的合理要求;?(三)育人为本。

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规律,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尊重学生独立人格和个人隐私,保护学生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党和人民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四)终身学习。

坚持终身学习,勇于开拓创新,主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法及相关学科知识,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参与社会实践和挂职锻炼,不断拓展工作视野,努力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五)为人师表。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引领社会风尚,以高尚品行和人格魅力教育感染学生。

辅导员43号文件

辅导员43号文件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43号《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已于2017年8月31日经教育部2017年第32次部长办公会议修订通过。

现将修订后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公布,自2017年10月1 日起施行。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2017年9月21日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切实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依据《高等教育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

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第三条高等学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整体规划、统筹安排,不断提高队伍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保证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

第二章要求与职责第四条辅导员工作的要求是:恪守爱国守法、敬业爱生、育人为本、终身学习、为人师表的职业守则;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把握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成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五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一)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宣传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掌握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思想政治状况,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思想认识、价值取向、学习生活、择业交友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24号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24号令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24号令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切实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高等学校应当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应当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高等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促进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第二章要求与职责第四条辅导员工作的要求是:(一)认真做好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及服务育人工作,加强学生班级建设和管理;(二)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三)主动学习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论与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和水平;(四)定期开展相关工作调查和研究,分析工作对象和工作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五)注重运用各种新的工作载体,特别是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努力拓展工作途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第五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一)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在中国***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二)帮助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三)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化解矛盾冲突,参与处理有关突发事件,维护好校园安全和稳定;(四)落实好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有关工作,组织好高校学生勤工助学,积极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五)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六)以班级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班集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力量;(七)组织、协调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组织员等工作骨干共同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中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八)指导学生党支部和班委会建设,做好学生骨干培养工作,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43号令与24号令的比较探析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43号令与24号令的比较探析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43号令与24号令的比较探析1. 引言1.1 引言辅导员作为高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承担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生涯规划等重要任务。

为规范和完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其中包括了第43号令和第24号令两个重要法规。

辅导员的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43号令和24号令作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依据,对辅导员队伍的选拔、培训、考核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

通过对这两个规定的比较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异同之处,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将分析《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43号令和24号令的主要内容,并对这两个法规进行比较探析,以期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探讨这两个法规的实际效果,有助于更好地促进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2. 正文2.1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43号令的主要内容1.明确了高校辅导员的基本要求和资格条件,规定了辅导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同时要求辅导员需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心理素质。

2.规定了辅导员的岗位设置和管理制度,包括辅导员的聘任、考核、奖惩等方面的规定,以保障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和专业发展。

3.明确了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方法,要求辅导员要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积极参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个性发展指导,同时要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和工作态度。

4.强调了辅导员队伍的培训和发展,要求高校建立健全的辅导员培训机制,为辅导员提供持续的专业培训和发展机会,以提升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

2.2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24号令的主要内容1.明确辅导员队伍的基本任务和职责:规定辅导员队伍的主要任务是在学校组织实施德育、心理咨询、生涯规划等工作,培养学生成才和全面发展。

辅导员要履行学校委托的其他职责,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和指导。

新: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新: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切实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高等学校应当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应当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高等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促进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三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第二章要求与职责第四条辅导员工作的要求是:(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履行教育职责,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不得有损害党和国家利益以及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二)敬业爱生。

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树立崇高职业理想,以献身教育事业、引领学生思想和服务学生成长为己任。

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公正对待学生。

不得损害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

在职责范围内,不得拒绝学生的合理要求;(三)育人为本。

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规律,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尊重学生独立人格和个人隐私,保护学生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党和人民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四)终身学习。

坚持终身学习,勇于开拓创新,主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法及相关学科知识,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参与社会实践和挂职锻炼,不断拓展工作视野,努力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五)为人师表。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1章总则第1条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1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切实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特制定本规定。

第2条高等学校应当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应当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增进高等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增进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3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份,具有教师和干部的两重身份。

辅导员是展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气力,是高校学生平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行者和指点者。

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第2章要求与职责第4条辅导员工作的要求是:(1)爱国遵法。

酷爱祖国,酷爱人民,拥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戴中国特点社会主义制度。

遵照宪法和法律法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实行教育职责,保护校园和谐稳定。

不得有侵害党和国家利益和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2)敬业爱生。

酷爱党的教育事业,建立崇高职业理想,以献身教育事业、引领学生思想和服务学生成长为己任。

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公正对待学生。

不得侵害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

在职责范围内,不得谢绝学生的公道要求;(3)育人为本。

掌控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规律,引导学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尊重学生独立人格和个人隐私,保护学生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增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党和人民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4)毕生学习。

坚持毕生学习,勇于开辟创新,主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法及相干学科知识,积极展开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参与社会实践和挂职锻炼,不断拓展工作视野,努力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5)为人师表。

学为人师,行动世范。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切实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依据《高等教育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

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第三条高等学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整体规划、统筹安排,不断提高队伍的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保证辅导员工作有条件、干事有平台、待遇有保障、发展有空间。

第二章要求与职责第四条辅导员工作的要求是:恪守爱国守法、敬业爱生、育人为本、终身学习、为人师表的职业守则;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把握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成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五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一)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宣传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掌握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思想政治状况,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思想认识、价值取向、学习生活、择业交友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二)党团和班级建设。

开展学生骨干的遴选、培养、激励工作,开展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工作,开展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指导学生党支部和班团组织建设。

(三)学风建设。

学习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43号文件)心得-赵辉

学习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43号文件)心得-赵辉

学习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43号文件)心得《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辅导员的性质、定位、职责、选聘、考核、发展与表彰等进行系统的规定,可以说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最高“顶层设计”。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

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辅导员是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媒介、纽带、桥梁。

工作的内容比较杂,比较琐碎。

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辅导员工作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工作,而培养人、教育人的工作是有客观规律的,这个规律是可认知的,应该遵循的。

特别是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法制观念的教育,更有利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他们的学习生活过得更加充实,更加有意义,有利于避免一些本不应该发生的恶性事件。

据此,我觉得作为一名合格的辅导员,除了具备工作能力和技巧之外,还应具备对这项工作的热情,我把这种品质归结为“三心”,即对学生要有责任心,要有热心,还要有爱心。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育人工作的中心环节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在综合素质中居于重要地位,在教育活动中,要把对它的培养放在首位。

一、学生工作的核心原则首先,学生工作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辅导员并不是学生的全职保姆,要通过工作机制的形成和科学的组织工作逐渐的把辅导员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主要精力用来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而思想工作在管理和引导之间应该以引导促进管理,使思想工作更有长效性,让学生接受教育,在毕业后仍受益。

其次,完善辅导员队伍机制建设,搭建教辅工作的政策平台。

国家教育部对辅导员这支队伍越来越重视,辅导员工作将逐步走向专业化、系统化、科学化、高层次化。

使辅导员自觉并有组织的对自己的职业进行规划,把这份工作当成一份事业来做。

二、学习的收获1.对辅导员工作有了新的认识由于我对辅导员工作刚接手半年,存在的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还很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24号令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24号令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24号令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切实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高等学校应当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应当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高等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促进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第二章要求与职责第四条辅导员工作的要求是:(一)认真做好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及服务育人工作,加强学生班级建设和管理;(二)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三)主动学习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论与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和水平;(四)定期开展相关工作调查和研究,分析工作对象和工作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五)注重运用各种新的工作载体,特别是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努力拓展工作途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第五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一)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在中国***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二)帮助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三)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化解矛盾冲突,参与处理有关突发事件,维护好校园安全和稳定;(四)落实好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有关工作,组织好高校学生勤工助学,积极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五)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六)以班级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班集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力量;(七)组织、协调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组织员等工作骨干共同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中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八)指导学生党支部和班委会建设,做好学生骨干培养工作,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一般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化实行《中共中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生思想政治教化的看法》精神,切实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特制定本规定。

其次条高等学校应当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老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应当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高等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促进培育造就有志向、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老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老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

辅导员是开展高校生思想政治教化的骨干力气,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化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挚友。

其次章要求和职责第四条辅导员工作的要求是:(一)细致做好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化及服务育人工作,加强学生班级建设和管理;(二)遵循高校生思想政治教化规律,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创建性地开展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三)主动学习和驾驭高校生思想政治教化方面的理论和方法,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和水平;(四)定期开展相关工作调查和探讨,分析工作对象和工作条件的变更,刚好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五)留意运用各种新的工作载体,特别是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努力拓展工作途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加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第五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一)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共同志向和坚决信念。

主动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志向,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决信念;(二)帮助高校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德,增加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实力,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提高思想相识和精神境界;(三)了解和驾驭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针对学生关切的热点、焦点问题,刚好进行教化和引导,化解冲突冲突,参和处理有关突发事务,维护好校内平安和稳定;(四)落实好对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有关工作,组织好高校学生勤工助学,主动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五)主动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学生供应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六)以班级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班集体在高校生思想政治教化中的组织力气;(七)组织、协调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和组织员等工作骨干共同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中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化活动;(八)指导学生党支部和班委会建设,做好学生骨干培育工作,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主动性。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浅谈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浅谈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浅谈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摘要:教育部24号令明确规定了辅导员的要求与职责,但不少高职院校不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在辅导员的岗位设置上比较混乱,尚未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师资队伍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一)配备足够的辅导员足够的辅导员人数是做好学生工作的基本保证,高等院校应把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工作作为本校工作的一个重点来抓,认真制定辅导员发展规划,关心辅导员的成长,切实抓好辅导员队伍相关政策的落实,积极搭建辅导员能够发挥作用和施展抱负的有效平台,从而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辅导员队伍是高校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建设好这支队伍,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高职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维护学校的安全和稳定,推进学校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调查和具体分析,提出了切实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相应对策。

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已经占中国高等教育的50%左右。

但是,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办学时间短,很多高职院校是由原来的中专升格或几所中专合并而成的,国家对其在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不足,教育资源相对薄弱,部分院校尚未形成完善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普遍缺乏相应的工作机制和配套的工作队伍。

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是高校自身改革、发展与稳定的需要。

结合自己从事学生辅导员的工作实际,就高校辅导员队伍存在的问题,以及通过怎样的途径和措施来建设这支队伍等问题谈一点见解。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现状及存在问题(一)高校辅导员队伍人员不足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的实施,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增加。

但是,按照教育育部1:200的辅导员与学生人数配备标准,许多高职院校专职辅导员配备不足。

因此,学校的稳定问题、安全问题、学生问题突出。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修订版)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修订版)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修订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切实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高等学校应当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应当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高等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促进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三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第二章要求与职责第四条辅导员工作的要求是:(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履行教育职责,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不得有损害党和国家利益以及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二)敬业爱生。

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树立崇高职业理想,以献身教育事业、引领学生思想和服务学生成长为己任。

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公正对待学生。

不得损害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

在职责范围内,不得拒绝学生的合理要求;(三)育人为本。

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规律,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尊重学生独立人格和个人隐私,保护学生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党和人民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四)终身学习。

坚持终身学习,勇于开拓创新,主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法及相关学科知识,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参与社会实践和挂职锻炼,不断拓展工作视野,努力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五)为人师表。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管理规定(二篇)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管理规定(二篇)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的管理,提高辅导员队伍的素质,进一步推动学生工作的深入开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的管理、培训和评价等工作。

第三条辅导员是指在普通高校从事学生管理、指导教育工作的专职管理人员。

第四条辅导员应当具备高等专科以上学历,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较高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水平。

第五条辅导员的岗位设置应当与学生工作实际需求相适应,合理配置辅导员的数量和职责。

第六条辅导员应当定期接受为期不少于30学时的专业培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

第七条辅导员应当遵守学校的管理制度,履行岗位职责,为学生提供咨询、指导和支持。

第八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辅导员工作考核和激励机制,对辅导员的工作进行评价和奖惩。

第二章辅导员的管理第九条辅导员应当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学校的管理制度,维护国家和学校的声誉。

第十条辅导员应当秉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对待学生的问题和困难,倾听学生的心声,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

第十一条辅导员应当保守学生的个人信息和隐私,严禁泄露学生的个人资料。

第十二条辅导员应当定期与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解决情绪问题和心理困扰。

第十三条辅导员应当积极参与学生活动的组织和指导,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第十四条学校应当为辅导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培训机会,确保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

第十五条学校应当建立学生咨询中心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配备专职辅导员,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服务。

第三章辅导员的培训第十六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辅导员培训机制,定期组织辅导员进行培训和学习。

第十七条辅导员培训内容应当包括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发展指导、职业规划等相关知识和技能。

第十八条辅导员培训形式可以采用集中培训、在线学习、实践研讨等多种方式。

第十九条学校可以委托专业机构或者专业辅导员进行培训,提供专业指导和支持。

第二十条辅导员应当参加学校举办的培训活动,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素质。

高等学校辅导员管理规定

高等学校辅导员管理规定

高等学校辅导员管理规定根据国家有关教育法规和高等学校管理办法制定,具体规定如下:1. 辅导员职责:辅导员是高等学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学生培养、管理和服务工作。

辅导员要指导学生进行学业规划、生涯规划,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辅导员队伍建设:高等学校应建立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明确辅导员的任职资格和职责要求。

辅导员队伍应定期进行培训和学习,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服务能力。

3. 学生信息管理:高等学校要建立健全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学生档案、学籍记录等信息的管理和维护。

辅导员要负责学生信息采集、整理和更新工作,保障学生信息的准确性和保密性。

4. 学生辅导和服务:辅导员要根据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和学生需求,制定学生辅导和服务计划,并积极开展学生辅导和指导工作。

辅导员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5. 学生评价和奖惩:辅导员要参与学生评价工作,对学生学业成绩、行为表现等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评价,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

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辅导员要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对于有问题的学生,辅导员要积极帮助和引导。

6. 工作考核和激励机制:高等学校要建立健全辅导员工作考核和激励机制,根据辅导员的工作绩效和贡献给予相应的评价和奖励。

同时,对于不履行职责、违反规定的辅导员,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和问责。

7. 研究和交流:高等学校要鼓励辅导员参与学科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促进辅导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学校可以组织辅导员开展学术交流和经验分享活动,提高辅导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水平。

以上是高等学校辅导员管理的一些基本规定,具体的管理办法还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制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切实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高等学校应当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应当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高等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促进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三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

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第二章要求与职责第四条辅导员工作的要求是:(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法履行教育职责,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不得有损害党和国家利益以及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行;(二)敬业爱生。

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树立崇高职业理想,以献身教育事业、引领学生思想和服务学生成长为己任。

真心关爱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公正对待学生。

不得损害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

在职责范围内,不得拒绝学生的合理要求;(三)育人为本。

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大学生成长规律,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尊重学生独立人格和个人隐私,保护学生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党和人民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四)终身学习。

坚持终身学习,勇于开拓创新,主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法及相关学科知识,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参与社会实践和挂职锻炼,不断拓展工作视野,努力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五)为人师表。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引领社会风尚,以高尚品行和人格魅力教育感染学生。

不得有损害职业声誉的行为。

第五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一)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宣传教育,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积极引导学生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二)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综合运用教育教学、实践养成、文化熏陶、研究宣传等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学生日常管理服务各个环节,形成高校学生的日常行为准则,使高校学生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协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开展心理筛查,对学生进行初步心理排查和疏导,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四)积极学习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加强与学生的网上互动交流,围绕学生关注的重点、难点、热点进行有效舆论引导,丰富网上宣传内容,努力把握网络舆论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及时了解网络舆情信息,密切关注学生的网络动态,敏锐把握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问题;(五)了解和掌握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针对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化解矛盾冲突,参与处理有关突发事件,维护好校园安全和稳定;(六)做好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工作,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做好毕业生离校教育、管理与服务工作,组织好学生军训工作,有效开展助、贷、勤、减、补工作,做好学生奖励评优和奖学金评审工作,为学生日常事务提供基本咨询,指导学生开展宿舍文化建设;(七)积极开展学业指导,组织开展学风建设、课外学术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和学习热情;开展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八)指导学生党支部和班团组织建设,做好学生骨干的遴选、培养、激励工作,做好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工作,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指导开展主题党、团日等活动,参与学生业余党校、团校建设,讲授党课、团课;(九)组织、协调班主任、研究生导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组织员等工作骨干共同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学生中间开展形式多样、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十)努力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运用理论分析、调查研究等方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第三章配备与选聘第六条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

辅导员的配备应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每个院(系)的每个年级应当设专职辅导员,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全校专职辅导员数不得少于辅导员总数的70%。

每个班级都要配备一名兼职班主任。

第七条高等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按一定比例配备研究生辅导员,从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要担负首要责任人职责。

第八条辅导员选聘应当坚持如下标准:(一)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二)中国共产党党员,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潜心教书育人,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三)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宽口径知识储备,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教育引导能力、调查研究能力,接受过系统的上岗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四)注重在具有基层工作经验的青年人才中选拔辅导员。

第九条辅导员选聘工作要在高等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进行,由学生工作部门具体负责,组织、人事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

根据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和实际岗位需要,确定辅导员选拔条件,通过组织推荐和公开招聘相结合的方式,经过笔试、面试、公示等相关程序进行选拔。

第十条新聘任的青年专业教师,应该从事一定时间的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并与专业教师的职务(职称)评聘、相关考核挂钩。

专职辅导员可兼任学生党支部书记、院(系)团委(团总支)书记等相关职务,并可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

第四章培养与发展第十一条高等学校应结合实际,按各校统一的教师职务岗位结构比例合理设置专职辅导员的相应教师职务岗位。

专职辅导员可按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要求评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或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职务。

第十二条高等学校应根据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的要求,结合各校实际,制定专门的辅导员评聘教师职务的具体条件,单列指标,单独评审,突出其从事学生工作的特点。

辅导员评聘教师职务应坚持工作实绩、科学研究能力和研究成果相结合的原则,对于中级以下职务应侧重考察工作实绩。

第十三条高等学校应成立专职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委员会,具体负责本校专职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

高等学校专职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委员会一般应由有关校领导,学生工作、组织人事、教学科研部门负责人等相关人员组成。

第十四条高等学校可根据辅导员的任职年限及实际工作表现,确定相应级别的行政待遇,给予相应的倾斜政策。

第十五条辅导员的培养应纳入高等学校师资培训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享受专任教师培养同等待遇。

第十六条高等学校应当鼓励、支持辅导员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开展研究。

第十七条建立国家、省级和高校三级辅导员培训体系。

教育部继续依托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等单位开展全国高校辅导员示范培训。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应当设立辅导员培训专项经费,建立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承担所在区域内高等学校辅导员的岗前培训、日常培训和骨干培训,确保每一名专职辅导员每5年参加1次国家级或省级培训。

各高校负责对本校辅导员的系统培训,每年开展不少于4次的校级培训,积极选送辅导员参加校外培训。

加强辅导员培训专业化建设,积极吸收国内外研究最新成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益经验,建设贴近辅导员工作实际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建立全国性辅导员培训专家师资库。

第十八条高等学校要积极选拔优秀辅导员参加国内国际交流、考察和进修深造。

支持辅导员在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上攻读相关专业学位,鼓励和支持专职辅导员立足本职岗位,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专门人才。

第十九条高等学校要积极为辅导员的工作和生活创造便利条件,应根据辅导员的工作特点,在岗位津贴、办公条件、通讯经费等方面制定相关政策,为辅导员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必要保障。

第二十条高等学校应把辅导员队伍作为学校党政干部队伍的后备人才库,加强辅导员政治培养和基层实践锻炼,在保证学生工作队伍相对稳定、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向校内管理工作岗位选派或向地方组织部门推荐优秀辅导员。

第五章管理与考核第二十一条高等学校辅导员实行学校和院(系)双重领导。

高等学校要把辅导员队伍建设放在与学校教学、科研队伍建设同等重要位置,统筹规划,统一领导。

学生工作部门是学校管理辅导员队伍的职能部门,负责辅导员的招录、培养、培训和考核等工作,同时要与院(系)共同做好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

院(系)要对辅导员进行直接领导和管理。

第二十二条各高等学校要根据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制定辅导员工作考核的具体办法,健全辅导员队伍的考核体系。

对辅导员的考核应由学生工作部门牵头,组织人事部门、院(系)和学生共同参与。

考核结果要与辅导员的职务聘任、奖惩、晋级等挂钩。

第二十三条教育部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中对高校优秀辅导员进行表彰。

各地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将优秀辅导员表彰奖励纳入各级教师、教育工作者表彰奖励体系中。

第六章附则第二十四条本规定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其他类型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其他工作队伍建设可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各高等学校应根据本规定,结合实际制定相关实施细则,并报相应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六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其他有关文件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