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蒙古草原上的人文地理

合集下载

蒙古人的生活方式游牧与农耕的转变

蒙古人的生活方式游牧与农耕的转变

蒙古人的生活方式游牧与农耕的转变蒙古人是一个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的民族。

他们长期以来依靠牧场经济和游牧文化维持生计。

然而,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蒙古人也曾经经历了从游牧到农耕的转变。

这种转变不仅仅是生活方式的改变,更代表了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

本文将详细探讨蒙古人的生活方式从游牧到农耕的转变及其影响。

一、蒙古游牧社会的特点蒙古游牧社会是一个以牧畜为经济支柱的社会形态。

蒙古人依靠广袤的草场和饲养牲畜来维持生活。

他们以家族为单位,居住在蒙古包中,遵循着传统的游牧生活方式。

蒙古人善于骑马,他们通过驯养马匹来进行牧畜、狩猎和战斗,形成了独特的游牧文化。

二、游牧与农耕的转变原因1. 气候和环境变化:蒙古地区的气候和环境条件多变,时常面临干旱和草原退化等问题。

这导致了游牧民族的牲畜数量减少,游牧生活遭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为了生存和繁衍后代,蒙古人开始思考寻找新的生活方式。

2. 社会经济发展:贸易与交流的发展为蒙古人提供了更多了解其他文明和生活方式的机会。

同时,农业的发展也为他们提供了改变生活方式的可能。

三、农耕文化的引入与接受1. 与邻国的接触:蒙古人通过与周边国家的交流接触,逐渐认识到农耕文化的重要性。

他们借鉴并吸收了邻国的农业经验,并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合自身环境的农耕技术。

2. 政策引导:为了促进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政府开始制定一系列政策来鼓励蒙古人从事农业生产。

政府提供了种子、耕牛等资源支持,为蒙古人的农耕转变提供了保障。

四、转变对蒙古人生活方式的影响1. 经济变化:农耕的引入为蒙古人带来了增加收入的机会,缓解了过度依赖牧场经济所带来的不稳定性。

农业生产的发展为他们提供了新的经济来源,提升了生活质量。

2. 社会结构调整:农耕社会注重土地的利用和分配,这促使蒙古人开始形成以村落为单位的居住组织,加强了社会集体意识和凝聚力。

3. 文化互动:农耕文化的引入促使蒙古人与其他文明有更多的交流和互动,促进了文化的交融和发展。

论中国北方草原地区古代游牧生计的几点认识

论中国北方草原地区古代游牧生计的几点认识

论中国北方草原地区古代游牧生计的几点认识对于游牧文化、游牧生计方式,长期以来存在着一种对“异文化”的“误读”,这与我们的学问体系和认知模式是亲密相关的。

我们古代的主要文明国家大多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基于农业文明的学问体系、价值观念、认知模式等始终占据着主流地位,占据着话语权,因此在各种历史文献、笔记小说的记载描述中,对游牧民族的记载描述几乎有着固定的、简洁化、格式化的词语。

在“我们的常识”中,在我们的历史文化的传承中,对游牧生活的熟悉存在着一种“他者”的想象,存在着基于不同文化学问背景的文化“误读”。

当然,这种“误读”或“曲解”是跨文化沟通中的一个普遍现象。

一、对游牧方式的熟悉游牧是我国北方草原地区古代各民族的最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

历史上我国北方草原地区不同时期有着很多民族,如匈奴、乌桓、鲜卑、丁零、柔然、突厥、回鹊、契丹、女真、蒙古等,他们族属各不相同,语言、文化也有差异,但由于生态环境的制约,其经济生产生活方式却基本相同,是一种“逐水草而居”、“转徙无常”、居无定处的游牧生活方式。

〔一〕游牧生活的移动性一一逐水草迁徙我国古代的各类历史文献中对于北方草原地区各民族的游牧生活方式留下了清晰的记载,如匈奴“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史记·匈奴列传》〕;匈奴“逐水草迁徙,无城郭常居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汉书·匈奴传》〕;乌桓“随水草放牧,居无常处”〔《后汉书·乌桓传》〕;鲜卑“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魏书·序纪一》〕;突厥“弯庐毡帐,随逐水草迁徙,以畜牧射猎为事,食肉饮酪,身衣裘褐”〔《J匕史·突厥传》〕;回给“居无恒所,随水草流移”〔《旧唐书·回给传》〕;契丹“逐寒暑,随水草畜牧”〔《北史·契丹传》〕;蒙古“自夏及冬,随地之宜,行逐水草”〔《元史·兵志三》〕等等。

这些记载虽然简略,却都明确表述了北方草原各民族生活的基本特点一一“逐水草迁徙”的游牧生活。

蒙古国-人文地理资料

蒙古国-人文地理资料





蒙古高原上从古到今有多个游牧民族和部族繁衍生息, 如匈奴, 柔然, 突厥等。 中国宋朝时期, 突厥实力 淡出该地区, 蒙古人迁入, 蒙古各部称属于金朝, 在13世纪初, 蒙古人的首领成吉思汗统一了这一地 区的所有蒙古部族, 建立了蒙古帝国。 气候忽必烈 建立的援朝包括现在的中国大部, 蒙古高原, 朝鲜 半岛等。 明朝时蒙古人退回塞外, 维持北元政权, 与明朝对 抗。 后来满族统治者与漠南蒙古-内蒙古诸部结盟, 进入中原, 建立清朝。
克鲁伦河美景
克鲁伦河是蒙古国东部一条大河,流经中央省和肯特省,与我国境内的呼伦湖相连。




待客 梦富足自古以来以性情直爽、热情好客著称, 对家 中来客, 不管常可还是陌生人, 都满腔热诚。 首先献上 香气沁人的奶茶, 端茶一盘盘洁白的奶皮奶酪。 饮过奶 茶, 主任对敬上醇美的奶酒,剩下世界还会请客人和马奶 酒。 唱歌蒙古名族的劝酒往往通过情真意切的歌唱表达出来, 唱歌与劝酒是同时进行的, 往往一人主唱之后, 大家举 杯合唱, 然后大姐一起干杯, 如此数遍, 酒意酣畅, 按 各种可分为长调短调潮日、叙事、歌酒令、 儿歌、 摇篮 曲, 宗教歌曲“博”、 歌舞曲“安代”、 “浩都格沁” 等。 选猎狗 蒙古族有猎狗的习俗, 因此, 他们非常重视选留 一只好猎狗“台格”, 也就是经阉割的短毛细狗。 尊老爱幼 蒙古人长幼有序。 敬老爱幼。 到蒙古包牧民家 做客,见到老人要问安。 不在老人面前通过, 不坐其位 上, 未经允许不要与老人同排而坐, 称呼老人要成 “您”, 不许以“你”相称或直呼其名。 鉴到牧民的孩 子不要大声斥责, 更不能打孩子。
路边小解
在草原上赶路,需要小解时,只能在路边进行,男士女士都一样。
转敖包

蒙古高原地缘结构

蒙古高原地缘结构

蒙古高原形成与地缘结构在中国历史当中,来自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一直都是东亚农耕民族的恶梦。

尽管现在蒙古高原对东亚的地缘压力,已经被东欧平原通过西伯得亚而暂时替代。

但即使是作为一个重要的缓冲地区,我们也有必要了解一下它的地缘结构。

从地理结构上来讲,蒙古高原东界为大兴安岭,西界阿尔泰山脉,北界萨彦岭、雅布洛诺夫山脉,南界阴山——燕山山脉。

整个高原的主体目前为蒙古国所占据,南部部分基本在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而西北部分行政上归属俄罗斯“图瓦共和国”。

这种行政上的划分结果,更多的是缘自于近代中俄两国的政治博弈。

当然,正如我们经常说到的,大部分的行政区划仍需遵循一定的地缘规律。

即需要考虑明显的地理特征,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族群差异。

就蒙古高原而言,这一规律仍然存在。

在欧洲人尚未凭借大航海时代获得新的地缘优势的时候,亚洲基本上还是依据自己轨迹行进在古典时期。

偶有与欧洲发生碰撞,也更多的是以亚洲部分的游牧民族向欧洲进行地缘扩张为主。

对于东亚核心区的古中国人来说,蒙古高原的地缘压力是无法根除的。

依靠农耕民族自己的力量固然无法做到整合蒙古高原,但并不代表二者之间没有机会形成一个整体。

在古典时期末期,与北亚游牧民族所有同等地缘优势以及机动性的东北渔猎民族——满族促成了双方在地缘上的结合。

这使得东北亚地区的三股地缘力量,即长城以南以农耕文化,东北平原的渔猎文化,蒙古高原的游牧文化有机会成为一个整体,从而结束千年的争斗。

当然,基本三方地缘上的差异以及外部力量的影响,这种结合在当时还远远算不上稳定。

最终的结果是东北平原接受了农耕文化,并完全融入了东亚核心区。

而蒙古高原的地理特点仍然不适合开展大规模农业活动。

这也让外部力量有机可趁,最终将蒙古高原的大部独立为一个缓冲国。

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在古典时期末,农业技术的提升可以使蒙古高原提供足够的耕地(象东北平原那样),那么长城以南的农民一定会迅速的将之填满,就象他们在东北平原所做的那样。

蒙古的地理特点与草原文化

蒙古的地理特点与草原文化

蒙古的地理特点与草原文化蒙古国位于亚洲中北部,毗邻俄罗斯和中国,拥有广袤的草原和壮美的自然景观。

蒙古的地理特点对其草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蒙古的地理特点以及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展示蒙古丰富多样的自然与人文景观。

一、地理特点蒙古国的地理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草原与高原蒙古国大部分地区被广袤的草原所覆盖,呈现出宽阔无垠的自然景观。

这里的草原以其多样性和丰富性而闻名,拥有各种不同类型的草地生态系统。

同时,在蒙古的南部,还有许多辽阔的高原地区,其中包括喀喇沁草原和阿尔泰山脉高原等。

草原和高原的存在为蒙古的农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成为蒙古人民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基础。

2. 河流和湖泊蒙古国拥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其中最著名的河流包括额尔齐斯河、图拉河和乌兰陶拉河等。

这些河流是蒙古国水资源的重要来源,也为当地人民的灌溉、渔业等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此外,蒙古国还拥有许多美丽的湖泊,如霍尔果斯湖和乌兰布通湖等,这些湖泊为蒙古的生态旅游业和休闲娱乐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

3. 高山与草原生态系统蒙古国西北部的阿尔泰山脉是蒙古国境内最高的山脉,也是亚洲的重要地理标志之一。

这里拥有壮丽的高山风光和独特的自然资源,如秀美的冰川、湖泊和森林等。

蒙古的草原生态系统也是其独特的地理特点之一,这里拥有独特的植被和动物物种,如蒙古马和草原鸟类等。

这些地理特点为蒙古国的生态旅游和自然保护事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二、草原文化蒙古的草原文化扎根于这片广袤的土地和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独特而富有特色的文化景观。

1. 游牧生活蒙古的草原文化以游牧生活为主要特点。

由于草原资源丰富,蒙古人通过游牧行军、放牧等方式在草原上生活和工作。

游牧文化不仅塑造了蒙古人民的经济生活方式,也深刻影响了他们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

蒙古人民普遍以勇敢、自由和尊重自然为信条,这些特点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草原文化中得到了展现。

内蒙古的人文地理风俗旅游

内蒙古的人文地理风俗旅游

内蒙古的人文地理风俗旅游内蒙古位于中国的北方,是一个拥有丰富人文地理风情的地区,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索。

本文将介绍内蒙古的人文地理特色和旅游景点,带您领略这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

一、地理特色内蒙古地理位置独特,西部与蒙古国接壤,北部与俄罗斯相邻,东北部与吉林省、辽宁省交界,南部与河北省、山西省毗邻。

作为中国的第二大省级行政区域,内蒙古地广人稀,拥有广阔的草原、沙漠以及众多湖泊、河流。

这种地理特色使得内蒙古的人文地理风俗与其他地区迥然不同。

二、人文风俗1. 蒙古族文化内蒙古是蒙古族的重要聚居地,这里保存着丰富的蒙古族传统文化。

蒙古族的民俗风情独特,其特色宴会、歌舞表演等文化活动吸引了无数游客的关注。

在内蒙古,游客可以亲身体验蒙古包的建造和蒙古族的传统服饰,感受那种独具魅力的民族氛围。

2. 牧民文化内蒙古拥有广袤的草原,许多牧民在这里居住和生活。

牧民文化是内蒙古独特的一部分,他们以养殖牛羊为生,过着简单而自然的生活。

游客可以与牧民一同生活,了解他们的生计方式和文化传统。

在草原上骑马、品尝传统奶茶、观赏牛羊奔跑的壮丽景象,都是难以忘怀的体验。

三、地理景点1. 锡林郭勒草原位于内蒙古中部的锡林郭勒盟,是中国最大的草原之一。

这片草原广袤无垠,草色如茵,风光壮丽。

游客可以在这里参与各种草原活动,如骑马、射箭、观赏民族舞蹈等。

此外,还可以体验蒙古包住宿,品尝正宗的蒙古族美食。

2. 呼伦贝尔草原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内蒙古东部,是内蒙古最具代表性的草原之一。

这里山清水秀,草原上牛羊成群,是追寻自然之美的绝佳去处。

在夏季,还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草原花海;而在冬季,则可以体验雪地滑雪和冰上驰骋的乐趣。

3. 阿拉善大地位于内蒙古西南部的阿拉善盟,是中国最后的一片草原。

这里风景优美,植被丰富,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此外,阿拉善盟还有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如敖鲁古雅国家森林公园和格根塔拉草原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探索。

四、旅游提示1. 自由行还是跟团游?内蒙古旅游可以选择自由行或跟团游,根据个人需求和喜好进行选择。

蒙古高原

蒙古高原
契丹人(8张)汉朝时期,东胡被匈奴的冒顿单于击败后,退居乌桓山和鲜卑山,分为乌桓和鲜卑二族。乌桓 在被曹操征伐之后衰落,鲜卑一族崛起,在西晋时期鲜卑主要分为段部、慕容部、拓拔部、柔然部等。柔然被突 厥系民族击败后,分为南北两支。柔然的南支逃到辽河上游,成为契丹人的祖先。北支逃到雅布洛诺夫山脉以东、 外兴安岭以南的地区,是室韦的祖先。
居民
那达慕大会蒙古高原主要居民是蒙古族人。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除蒙古国外,蒙古族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及临近省份以及俄罗斯联邦。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1000万人,语言为蒙古语。 其中,一半以上居住在中国境内。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
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至今仍使用 传统的蒙古文,蒙古国使用西里尔文字(新蒙文)。信奉萨满教,自17世纪起还信奉藏传佛教,以畜牧业为主, 兼营农业。穹庐顶的蒙古包是蒙古族的传统住房,蒙古包内的地面铺毡子和地毯。饮食主要有奶食,肉食。常以 手抓羊肉和清水煮全羊款待客人。 蒙古族的服饰主要分4个部分:首饰,长袍,腰带,靴子。葬式大体有野葬 (天葬),火葬,土葬(无坟丘)。节日主要有那达慕大会、敖包祭祀、小年贺大年。蒙古人传统上是游牧民族, 主要放养牲畜(以绵羊和山羊为主),但在20世纪已广泛发展牧场。虽然气候恶劣限制了农业发展,但高原上仍可 种植小麦、燕麦、其他谷物和蔬菜。内蒙古灌溉区还可种植甜菜和油菜籽。
年平均降水量约200毫米。由于蒙古高原北部受北冰洋水汽影响和东部受太平洋水汽的影响,其降水量在蒙 古国北部萨彦岭、肯特山脉以及内蒙古大兴安岭及其东部平原地区最多,年总量约为300~400 mm,并随着离海洋 的距离的增加,降水量由北向南和由东向西逐渐减小,在两个洋面水汽很难到达的西南部地区降水量最小,仅 100mm左右。气温的分布基本与降水量一致,北部和东部湿润地区温度相对低和西南干旱地区温度相对高的特 点。

人文地理现象的例子

人文地理现象的例子

人文地理现象的例子
1. 你看那沙漠中的绿洲,就像是绝境中的希望,这难道不是一种神奇的人文地理现象吗?比如在撒哈拉沙漠中就有这样令人惊叹的存在!
2. 海边的小渔村,人们世代靠海为生,那宁静的生活景象,不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卷吗?像地中海沿岸就有好多这样的小渔村呀!
3. 大城市的CBD,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这不正展现着人类的野心和活力吗?纽约的曼哈顿不就是个典型嘛!
4. 古老的山城,那蜿蜒的街道和错落有致的房屋,难道不是历史的见证者吗?咱中国的重庆就是这样别具特色的存在!
5. 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追随着水草不断迁徙,他们的生活方式是不是很独特呢?就像蒙古的牧民们那样!
6. 热带雨林中的原始部落,与世隔绝,他们保留着独特的文化,这多让人好奇啊!就像亚马逊雨林中的一些部落!
7. 江南水乡的古镇,小桥流水人家,那是多么的诗情画意啊!像周庄不就是让人向往的地方吗!
8. 雪山脚下的村庄,寒冷但却有着别样的宁静,这种感觉是不是很奇妙呢?比如喜马拉雅山脚下的一些村子呀!
结论:这些人文地理现象真的太丰富多彩了,它们让我们的世界变得如此多样和有趣!。

《清代伊克昭盟鄂托克旗人文地理研究》范文

《清代伊克昭盟鄂托克旗人文地理研究》范文

《清代伊克昭盟鄂托克旗人文地理研究》篇一一、引言伊克昭盟鄂托克旗,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是清代蒙古地区的重要区域之一。

该地区历史悠久,人文地理特色鲜明,自古以来就是多元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区域。

本文旨在通过对清代伊克昭盟鄂托克旗人文地理的深入研究,探讨该地区的历史文化、社会经济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的特点与变迁。

二、历史文化(一)历史背景伊克昭盟鄂托克旗地区自古为蒙古族聚居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自清代以来,该地区逐渐成为汉、蒙等多民族交融的区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二)文化特色该地区蒙古族传统文化保留完整,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例如,民间故事、音乐、舞蹈、宗教信仰等都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此外,鄂托克旗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如蒙古族刺绣、马具制作等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三)历史人物与事件该地区历史上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如鄂托克旗的鄂木布氏家族等。

此外,该地区还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如清朝对蒙古地区的治理、蒙古民族起义等。

三、社会经济(一)经济发展清代伊克昭盟鄂托克旗地区的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农业为辅。

随着历史的推进,该地区的经济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以畜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同时,随着汉文化的传入,农业也逐渐得到发展。

(二)人口与民族关系该地区人口以蒙古族为主,同时也有汉族、回族等其他民族。

各民族之间在长期的历史交往中形成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着地区的发展。

(三)城镇与交通清代伊克昭盟鄂托克旗地区的城镇建设逐渐兴起,形成了以鄂托克旗为中心的城镇体系。

交通方面,该地区拥有较为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自然环境与生态保护(一)自然环境伊克昭盟鄂托克旗地区地处内陆草原,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自然环境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二)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该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草原保护、实施退耕还草等政策。

同时,该地区还积极发展绿色产业,推动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

中国旅游地理第六章蒙宁旅游大区

中国旅游地理第六章蒙宁旅游大区

第六章塞北风光、游牧草原——蒙宁旅游大区第一节概述一、旅游地理环境(一)自然地理环境特征1、坦荡的高原和河套平原2、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二)人文地理环境特征1、浓郁的民族风情内蒙古大草原上生活着30多个少数民族,其中以蒙古族为主体,还包括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民族。

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和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丁绚丽多姿的少数民族风土人情。

2、边塞风情浓郁3、方兴未艾的沿边境开发、开放二、旅游资源类别1、温带草原景观2、“江南”好风光——河套平原3、灿烂的民族文化第二节内蒙古自治区一、概况——内蒙古有“东林西铁,南粮北牧,遍地矿藏”的美称。

内蒙古自治区是蒙古族的主要聚居地。

蒙古族信仰藏传喇嘛教,历史上“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造就了蒙古族人民苍劲雄健的民族气质和独具魅力的草原文化。

内蒙古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从东北向西南绵延3000多公里,可划分为呼伦贝尔高原、锡林郭勒高原、乌兰察布高原和巴彦淖尔、阿拉善及鄂尔多斯高原四部分。

内蒙古在我国最北部的高原地区,远离海洋,属典型的中温带季风气候,内蒙古的多数地区冬季长达5个半月,一月最冷,月平均气温从南向北由-10℃递减到-30℃。

最低气温一般在-25℃~-45℃之间。

农林牧是内蒙古最大的优势资源。

人均耕地居全国第一,人均耕地面积0.24公顷,是全国人均耕地的三倍;内蒙古的森林面积居全国之冠,以"祖国绿色宝库"大兴安岭为主的森林面积达1407万公顷。

内蒙古拥有奇特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名胜古迹有四大类别,即陵园古墓、古城遗址、寺庙古塔以及革命家、革命活动遗址。

内蒙古的自然景观有:呼伦贝尔大草原、锡林郭勒大草原、大兴安岭原始森林。

二、主要旅游景区1、呼和浩特市名胜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简称“青城”,因召庙云集,又称“召城”,是祖国北疆的历史文化名城。

呼和浩特市位于土默川平原东北端,京包铁路线上。

内蒙古的环境描写

内蒙古的环境描写

内蒙古的环境描写
内蒙古位于祖国北部边疆,东临渤海、黄海,西靠贺兰山、祁连山,南接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北部和东北与俄罗斯、朝鲜接壤。

内蒙古地域辽阔,土地总面积为405.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3.18%。

其中内蒙古自治区面积最大,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1.83%。

内蒙古地区处在东亚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候特点是:冬冷夏热,春秋短暂;夏季短促,雨热同期;冬季漫长而寒冷;春秋两季短而干燥。

内蒙古的地形主要分为三部分:东部为山地、丘陵和高原;中部是广阔的平原;西部是广阔的戈壁和沙漠。

内蒙古的地形特点是:以高原、山地为主,海拔较高,地势崎岖。

中部有许多条河流从东北向西南流经这片地区;东部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湖泊、沼泽、河流和湖泊,这些湖泊和沼泽把这片地区分为东北、西北两个部分。

内蒙古的土壤类型主要有:草原土、栗钙土、栗褐土和黑钙土等几种土壤类型。

内蒙古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种就有90多种。

主要矿产有煤、铁、铜、铅、锌等。

—— 1 —1 —。

论蒙古族科尔沁文化_巴_苏和

论蒙古族科尔沁文化_巴_苏和

[收稿日期]2005-04-18[作者简介]巴·苏和(1956-),男(蒙古族),内蒙古库伦旗人,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主编、编审,主要从事蒙古学研究。

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 2005年第6期(总第89期)文化人类学论蒙古族科尔沁文化巴·苏和(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内蒙古通辽028043)[摘 要]科尔沁文化是指蒙古族科尔沁地区的区域文化。

“科尔沁”既是蒙古族古老部族的概念,又是地域地理概念。

科尔沁文化作为蒙古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草原文化多元一体中的一个重要区系,有着自己独特的风韵,这主要取决于科尔沁的独特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

科尔沁文化内涵丰富,里面蕴含着“崇尚英雄”、“辅佐社稷”、“追求发展”、“热爱故乡”、“保护生态”、“坚忍不拔”等人文思想。

特别是科尔沁文化所折射出的“坚毅、包容、创新、进取“的人文精神,为我们今天建设先进文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其优良传统应当很好地继承,并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为科尔沁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智力支持。

[关键词]科尔沁文化;区域部族文化;人文精神[中图分类号]C9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22(2005)06-0100-05 一、科尔沁文化的含义科尔沁文化是指蒙古族科尔沁地区的区域文化。

科尔沁文化是由人文地理文化和自然地理文化所组成的区域文化。

所谓文化区域,就是指有着相似或相同文化特质的地理区域,又称文化地理区。

在同一个文化区域中,其居民的语言、宗教信仰、艺术形式、生活习惯、道德观念及心理、性格、行为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带有浓厚的区域文化特征。

作为文化特质的区域分类,文化区域与行政区域不属于同一个概念。

行政区域是一个行政管理区域单位,而文化区域则是不同文化特质的空间载体。

前者是人为划分的,而后者则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形成的[1]。

“科尔沁”既是蒙古族古老的部族概念,又是地域地理概念。

科尔沁人文地理文化是指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图·哈撒儿的后裔———嫩科尔沁蒙古人为主的、在科尔沁草原和科尔沁草原周围居住的蒙古族其他部族人共同创造的文化;科尔沁自然地理文化是指嫩科尔沁草原以及周围的草原所体现的自然地理文化。

大草原风情文化介绍

大草原风情文化介绍

大草原风情文化介绍一、草原地理特色大草原是一个广袤无垠的地理特色,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草原上的地貌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地势平坦辽阔,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

草原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适合游牧生活。

在草原上,人们可以感受到天地之间的宽广和空旷,享受着自然界的恩赐和宁静。

二、游牧生活习俗游牧生活是大草原上的主要生活方式,牧民们随着季节的变化,不断迁移和放牧。

在游牧生活中,牧民们形成了许多独特的习俗和传统。

例如,在蒙古族中,有“敖包相会”、“赛马”、“射箭”等传统活动,这些习俗不仅展示了牧民们的勇敢和智慧,也丰富了草原文化。

此外,游牧生活还培养了人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尊重自然的理念。

三、传统服饰与工艺品大草原上的传统服饰和工艺品独具特色,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蒙古族的传统服饰以长袍、马褂、头巾等为主,这些服饰的制作工艺精湛,图案别致,富有民族特色。

此外,草原上还有许多传统的工艺品,如蒙古族的马鞍、皮制品、刺绣等,这些工艺品以精美的手工制作和独特的风格赢得了世人的赞誉。

四、草原美食文化大草原上的美食文化独具特色,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草原上的食材以牛羊肉、奶制品、野生植物等为主,这些食材的烹饪方式多种多样,形成了许多独特的美食。

例如,蒙古族的烤全羊、手抓肉、羊肉火锅等都是极具代表性的美食。

此外,草原上还有许多传统的饮品,如奶茶、奶酒等,这些饮品口感独特,具有浓郁的草原风味。

五、音乐与舞蹈艺术大草原上的音乐与舞蹈艺术独具特色,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草原上的音乐以长调、短调、呼麦等为主,这些音乐的旋律悠扬宛转,节奏自由奔放,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此外,草原上还有许多传统的舞蹈,如蒙古族的“筷子舞”、“盅碗舞”等都是极具代表性的舞蹈。

这些舞蹈动作矫健有力,富有激情和感染力,是草原人民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

六、节日庆典活动大草原上的节日庆典活动丰富多彩,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蒙古自然地理地貌

内蒙古自然地理地貌

内蒙古自然地理地貌1.1 地理环境1.1.1 地理位置内蒙古自治区(以下简称内蒙古)地处祖国北部边疆。

自东北向西南呈弧状。

西起97º12´E,东至126º04´E,横跨经度28º52´,直线距离2400km;南起37º24´N,北至53º23´N,纵占纬度15º59´,直线距离1700km;全区总面积1.18×106km2,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2.3%,居全国第3位。

东、南、西依次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8省区毗邻,跨越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靠近京津;北部同蒙古国和俄罗斯接壤,国境线长4221km(图1.1)。

东部距海较近,西部则深居内陆。

从东向西干旱程度逐渐增加,由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到干旱,由冷到热的纬度地带性与由湿到干的经度地带性的纵横交织,相互作用,结合地貌条件,形成了内蒙古三大景观类型——草原景观、森林景观和荒漠景观。

三大景观类型中,以草原占优势,是我国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兴安岭林区,是内蒙古最冷最湿的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用材林基地。

西部荒漠地带辽阔,戈壁和沙漠分布很广,气候异常干旱。

图1.1 内蒙古自治区地势图内蒙古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海洋湿润气流难以深入,因此具有温带高原半干旱、干旱气候的特点。

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暂温热,春温骤升,秋温剧降。

冬春多大风,降水稀少;夏秋多雨;年、日温差大等。

内蒙古地区大小河流很多,较大的河流有黄河、额尔古纳河、嫩江、西辽河等,其余多为流量不大的山川沟溪和季节性河流。

黄河由宁夏的惠农进大内蒙古境内,经拉僧庙、磴口、包头、托克托至准格尔旗榆树湾出境,在内蒙古境内河流呈“几”字型。

额尔古纳河上游称海拉尔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侧的古利牙山山麓,河流自东而西横贯呼伦贝尔高原中部,且全部在内蒙古境内,至嵯岗西边折向东北流去,至大司洛夫卡河口这一段称为额尔古纳河。

中国西北地区(人文地理特征)

中国西北地区(人文地理特征)
新疆由于远离海洋,周围又有高大山脉环抱, 来自海洋的气流不易到达,所以新疆降水稀少,气 候干旱。在盆地边缘的山前平原和部分沿河地区, 分布着星星点点的绿洲,它们的水源主要来自山区 降水和冰雪融水。盆地内部因蒸发强烈,地表水难 以保存,大部分地区成为植被稀少的荒漠,人迹罕 至。
2.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 新疆有大小数千个绿洲,是最主要的农业生 产基地。这里夏季高温,光照充分,昼夜温差大, 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在水源丰富的绿洲地区, 人们修建引水渠、灌渠、坎儿井等水利设施,发展 了特色鲜明的灌溉农业。小麦、玉米、高粱等是这 里的主要农作物。 基于特有的光热条件,棉花、甜菜和多种瓜 果成为新疆绿洲的特色农产品。它们以产量丰富、 品质优良而闻名全国。发挥这些名优产品的市场竞 争优势,是新疆绿洲发展特色农业的希望所在。
灌溉农业、绿洲农业
①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塞上江南”):本区天然降水
少,难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但由于夏季气温高,在 有河水、高山融雪、地下水灌溉的平原地区,小麦、水稻 、棉花、瓜果、甜菜都生长良好。 ②河西走廊:利用祁连山融雪之水灌溉,是西北重要的小
麦、水稻、棉花、瓜果之乡。
③新疆的高山山麓绿洲地区:有冰川融水和地下水灌溉,
③资源配置-矿产资源丰富
以煤炭、石油、天然气,天然气储量丰富为 西北地区主要矿产 代表的能源资源和以稀土和镍为代表的有色金属极 3 克拉玛依 其丰富,进一步开发潜力很大,内陆湖泊盛产多种 霍林河 盐类。 塔里木 1
5
著名的矿产地:油田:克拉玛依、玉门、南 玉门4 疆。稀土:白云鄂博。有色金属:镍(金昌)。在 东天山又发现了超大型铜矿。新疆塔里木盆地蕴藏 6 丰富的油(塔中和塔北的石油)气(轮南天然气) 金昌 资源,是西气东输工程的主要气源。 水能资源丰富,仅次于西南地区、中南地区 居第三位——黄河上游水能资源丰富,但是水资源 不足。

蒙古民族生活的地域和环境不同

蒙古民族生活的地域和环境不同

由于蒙古民族生活的地域和环境不同;从事的经济活动不同;所追求的审美要求不同,便产生了蒙古包的五大基本特点。

蒙古包呈下圆上锥形状,圆形锥顶是蒙古包的一大特点。

原因有三;首先,独特的自然环境决定了蒙古包的圆形锥顶外形。

其次,蒙古包的“圆,锥”形状蕴含着蒙古民族对天地日月的认识和崇拜。

再次,蒙古包的“圆形”寄托着蒙古民族的美好愿望。

蒙古包呈白颜色,白色是蒙古包的又一个基本特点。

蒙古人认为白色象征着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纯洁和真诚,光明和希望,富有和高贵,所以蒙古民族以自己崇拜的白色作为蒙古包的基本颜色。

蒙古包的独特造型,具有了记时性功能,这是蒙古包与其他任何居室相区别的一大特点。

早期的蒙古包一般由四个哈那组成,每个哈那可安装14根乌尼,4个哈那工安装56根乌尼,再加上门框上安装4根乌尼,一个蒙古包一共就60根乌尼杆。

每个乌尼杆之间成6度角,围绕天窗的60根乌尼杆形成360度角。

蒙古包的这种角度分配与现代的钟表相一致。

日出到日落,阳光从天窗射入蒙古包内,每天的光线在包内顺时针饶一圈,牧民根据光线射在不同的位置,把一昼分为12——14个小时,而且给每个小时给予准确的命名,以便准确的安排生产和生活。

蒙古包在搭建和迁居过程中,具有不破坏周围生态环境和特点。

蒙古包具有完全符合游牧经济生活需要的特点。

蒙古包是蒙古游牧人民族传统的住房。

古称穹庐,又称毡帐、于游牧。

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

蒙古包是许多蒙古人的日常居住地,大多数的蒙古人终年赶着他们的山羊、绵羊、牦牛、马和骆驼寻找新的牧场。

蒙古包随牧经常搬迁。

冬营地设包房,一般要寻找山湾或洼地,这样一则牲畜的饮料易得,二则可避暴风雪侵袭,夏营地,要到高处和通风的地点设包。

这样可以防止牲畜受热,人住凉爽,少蚊蝇。

春、秋两季移场主要看水草情形而定。

蒙古包古代称作穹庐、“毡包”或“毡帐”。

据《黑鞑事略》记载:“穹庐有二样:燕京之制,用柳木为骨,正如南方罘思,可以卷舒,面前开门,上如伞骨,顶开一窍,谓之天窗,皆以毡为衣,马上可载。

蒙古族文化(精选5篇)

蒙古族文化(精选5篇)

蒙古族文化(精选5篇)第一篇:蒙古族文化蒙古高原及其周边地域,自古以来就是阿尔泰各民族生息繁衍的空间,历史上曾经涌现出大大小小数十个民族。

共同或相近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之间有着相同或相近的文化基因,从而使他们创造了以相同或相近的价值取向、审美尺度为基础的文化类型——以游牧为典型特征的草原文化。

并成为他们相互认同和交流的天然纽带,为他们奠定了相互之间文化交融和继承的基础。

从草原区域的历史发展进程看,草原文化的传承,在蒙古高原各民族间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完成的:一是相互间的文化传播。

一些曾经占统治地位的民族文化往往成为一个时代的主流文化,对于弱小、落后民族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匈奴人的制度文化在草原上延续数千年,柔然人发明的可汗称号,成为此后所有草原政权最高首脑的称谓,而突厥人的基督教信仰、回鹘人的摩尼教信仰在蒙古族文化中得到积淀,回鹘文字母成为蒙古文字模版……。

13世纪蒙古高原的统一,彻底打破了蒙古高原区域之间的封闭,打破了原有的民族、部族格局,结束了蒙古高原数千年民族、部族纷争的历史,同时也促进了草原文化的大融合,使整个草原文化的发展成为一个整体,使之发展趋于平衡。

这种融合虽然伴随着战争和民族压迫,但在客观上代表了一种历史发展的趋势。

在统一和睦的环境中生产生活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代表了广大民众的愿望。

蒙古族由最初的一个弱小部族,就像滚雪球一样,将大量不同氏族、部族和民族包容到共同体之中与此同时,也将草原各民族的文化融合为一体,吸收、消化了以往草原民族文化的全部精华,浓缩了草原文化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形态。

自蒙元王朝之后,蒙古高原在其后的封建时期内,没有再次出现完全的分裂,民族成份没有发生新的变化。

这一历史现象的出现,原因是十分复杂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13世纪所形成蒙古族文化吸纳整合了以往草原文化的全部历史积淀和精华并给草原文化未来的发展以明确的昭示,形成了较强的凝聚力。

草原文化的区域分布及其特点

草原文化的区域分布及其特点

草原文化的区域分布及其特点草原是构成地球生态系统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基本自然形态之一,广阔的亚欧草原、非洲草原、北美洲草原、南美洲草原、澳洲草原孕育了人类的草原文化。

草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起源与组成部分之一。

构成中华文明的草原文化,从广义的角度分析,包括亚洲北方草原、西域地区、青藏高原三大版块。

从狭义的角度分析,则专指亚洲北方草原,本文的分析以亚洲北方草原的内蒙古地区为研究对象。

依据自然地理特点、历史特点、民族文化特点三条基本标准,可以将内蒙古划分为三个各具特色的草原文化区域,即:东部的大兴安岭文化圈,中部的阴山文化圈,西部的阿拉善文化圈。

大兴安岭文化圈大兴安岭文化圈包括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

大兴安岭文化圈的自然地理特点是:以大兴安岭为南—北中轴线,北起黑龙江右岸漠河,南抵西拉木伦河谷地及燕山山脉东段北部,全长约1400公里;大兴安岭主脉西侧为黑龙江上游额尔古纳河流域的呼伦贝尔草原,东侧为嫩江平原;中部、南部为大兴安岭山地、丘陵地区与西辽河平原,以及燕山山脉东北部山地、丘陵地区。

受草原退化、沙化的影响,近年来形成了呼伦贝尔沙地、科尔沁沙地。

这一地区北部冬季严寒、漫长,冬季气温可达-50?C,南部较为温暖;大兴安岭东部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降雨量较多,气候较为湿润,西部由于受大兴安岭阻隔,气候较为干燥。

自古以来,大兴安岭及其周边地区孕育了古代的森林民族、草原民族、农耕民族,在这片广袤、富饶的大地上创造了灿烂的历史和文化。

呼伦贝尔草原是亚洲北方草原古人类的摇篮。

20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在扎赉诺尔露天煤矿相继发现16个个体的人头骨化石标本,为考古界所罕见,被命名为“扎赉诺尔人”,古人类学专家认为其具有蒙古人种的原始特征。

在满洲里、海拉尔、新巴尔虎左旗、鄂温克旗、额尔古纳市等地,也发现了多处石器时代的人类文化遗址。

因而这一地区被国外考古学家认为“是北方远古民族的摇篮之一”。

考古发现证明,距今8000~4000年前,赤峰地区就有中华民族的祖先辟草莱、植稼樯,过着以农耕为主、兼营渔猎和畜牧的生活。

蒙古族风土人情

蒙古族风土人情

嘎达梅林的故事
❖ 上世纪三十年代前后蒙古族传奇英雄嘎达梅 林,为了保护草原与牧民,争取自由与幸福, 奋起反抗达尔罕王公勾结腐朽的民国政府以 “放垦”为名出卖草原,勇敢进行武装起义, 最终为了草原牧民的幸福生活而献出了自己 年轻生命,化为一首永世流传的美丽歌曲 《嘎达梅林》……
嘎达梅林
不同歌唱家演唱的嘎达梅林对歌曲的 情绪处理
腾格尔
彭丽媛 齐峰悲壮豪Βιβλιοθήκη 的赞美 雄壮的 深情怀念的
的一项高贵礼节 。
马头琴图片
马头琴的来历
❖ 马头琴最早是由察哈尔草原一个叫苏和的小牧童做成的。苏 和与奶奶相依为命,在一个夜晚无意中发现小白马,就把它 带回家养着。小白马和苏和感情深厚,还为他保护羊群。一 次王爷以赛马嫁女。苏和赢得比赛,因其身份低贱,被要求 留下白马而取金钱。苏和不肯,被打伤而返。 王爷因白马而 设宴,骑白马,却被抛下而伤。王爷命部下射死白马。白马 受多处箭伤,跑回苏和家,死于苏和面前。苏和梦中闻白马 言,用其筋骨做琴而使主人不再寂寞。苏和醒后,以其骨、 筋、尾做琴。 每当他拉琴时,想起对王爷的仇恨时,琴声低 沉;回忆起乘马疾驰时,琴声优美。从此,马头琴便成了草 原上牧民的安慰,他们一听到这美妙的琴声,便会忘掉一天 的疲劳,久久不愿离去。
蒙古族风土人情
蒙古族现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主 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 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蒙古族自称“蒙古”。 蒙 古族有自已的语言文字。蒙古语有内蒙古、卫拉特、巴 尔虎布利亚特三种方言。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 生人 也要问好。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须敬重主人。进入蒙 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是主人 的居处,主人不上坐时不得随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 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 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献 哈达也是蒙古人

浅析蒙古草原本位政策及其对有元一代的影响

浅析蒙古草原本位政策及其对有元一代的影响
而利用多媒体进行模拟分解天体的运动规律直观立体动态地演示黄赤交角的形成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复杂过程使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视觉图像变难为易变枯燥为生动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氛围中领悟科学的真谛和学习的乐2充分运用多媒体设悬质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2008 年 9 月
浅析蒙古草原本位政策及其对有元一代的影响
四、 结语
美国视听教育家戴尔提出的 “经验之塔” 理论, 将人们获取的各 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吸收知识, 教师可以在更宽的界面上输送广泛的 将教学媒体与 知识内涵。 例如对于一些讲解理解性非常强的自然地理知识 (如高 种知识和经验的复杂关系浓缩到一个简单的塔图中, 教学课题最佳组合, 并有机结合来传递教育信息, 促进学生的经验 一上册中的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 “三圈环流” 多媒体可以免除老 )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充分研究戴尔理论, 将现代化的 师在黑板上画图所用的时间; 对于涉猎广泛的人文地理知识 (如高 升华为概念, 在地理教学中充分借助于 “经 一下册、 高二中的 “农业地域类型” “工业地域类型” “旅游景观的欣 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手段优势互补, , 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赏” 多媒体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幻灯片迅速直观的接收到 验之塔” 才能相得益彰, 等) 大量的相关资料, 通过视觉的刺激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在 《地球上的水循环》 一节课中, 运用多媒体技术,“水循环就是地 将
一、 草原本位政策的建立及其作用
辖 。而且, 分封主要限于草原, 新征服的大片农耕地区都作为家族
有大汗统一派官治理。 同时, 蒙古分封的范围又更为广泛, 除 在蒙古建国前后, 成吉思汗创建或完善了一系列以漠北草原为 公产, 后来发展起来了姻戚的分封, 一些主要功臣也得到 国家本位的国家制度。 这些制度带有浓厚的草原游牧帝国特征, 了子弟分封外, 对 了封地。 忽里台会议与多种宗教兼容。 忽里台是蒙古语 “聚会” 之意, 专 建立千户、 百户授封制度。在蒙古建国前, 成吉思汗已将其部 (皇帝) 绝对对外征伐等大事的诸王、 , 贵族大会。蒙古 队按照十户、 百户、 千户的十进制方式编组, 委任了各级那颜 (长官) 指拥利大汗 。 使蒙古首脑的公选向世袭制跨出了一大步, 此后蒙古国 蒙古国建立后, 进一步将所有的草原牧民都按千、 十户编制起 国的建立, 百、 蒙古国的巩固、 强盛和管理, 发挥了重大作用。 (亦称 “黄金家族” 的家产, ) 大汗只能从成吉思 来。这种千、 十户制度具有兵民合一的特点, 百、 既是军事组织, 家成为成吉思汗家族 也 是蒙古国统治草原的基本行政单位。 编组千户时, 其中一部分由贵 汗的子孙中产生。忽里台选君之制有利与推举出最有才能和威望 族功臣积聚本氏族成员结合而成, 但大部分是混合不同部落、 氏族 的最高统治者。蒙古人最初信仰的宗教是带有原始巫术性质的萨 蒙古统治者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 对于接触的各类宗教均能 的成员的。这样, 千户、 百户制度实际上取代了旧的部落、 氏族结 满教。 采取了 “三教九流, 莫不崇奉” 的兼容并蓄政策。他们认识到 构。千户百户制的实行, 使草原上的氏族共同体逐渐分解, 原有各 接受, 各种宗教在稳定社会秩序方面的精神武器, 有意识地加以扶持和利 部不再像以前游牧国家统治下的被征服部族那样保持自己组织的 用。 完整和相对独立, 它们与统治民族----蒙古趋与合一, 形成全新而有 持久生命力蒙古民族。 蒙古国是一个依靠军事力量维系的政治联合体, 这些国家制度 都是以保障最高统治者大汗的个人权力为前提的。 蒙古统 创建怯薛护卫军。 护卫军由被挑选出来的一部分贵族、 平民子 的建立, 治者在蒙古国建立后的相当长时间里, 仍采取了以漠北草原为国家 弟组成, 分四班轮番值宿, 称四怯薛。怯薛长由成吉思汗的亲信功 “视居庸 臣 “四杰” 博儿术、 博儿忽、 木华黎、 赤老温担任, 并世袭其职。怯薛 本位的统治政策。历代蒙古大汗坚持实行草原本位政策, 关以北为内地”, 只将汉地看着蒙古国的东南一隅, 从未考虑过针 护卫军在新的形势下起到了巩固、 强化汗权的作用。 怯薛作为大汗 的侍从近臣, 自然地参与了军政事务的策划、 管理。 对其特殊状况, 采用历代中原的典章制度进行正规管理。相反, 却 中原汉地长期处于混乱之中。 颁布法律与设置司法长官。 蒙古建国前后, 蒙古王公吧那些符 置汉地混乱局面于不顾, 合他们利益的规定写进法律中, 颁布一系列法律条文, “札撒” 称为 。 二、 草原本位政策对元汉化的迟滞 其中包括维护汗权、 维护游牧社会的等级制度, 保护牧业经济等基 元朝疆域,北逾阴山, “ 西极流沙, 东尽辽东, 南越海表……东南 本内容。作为封建法律, 它确立了蒙古汗对自己臣民的绝对权力, 所至不下汗、 而西北则过之。 然而元朝统治者集团始终不能摆 唐, ” 在法律上巩固了蒙古封建主的统治。设置掌管司法的官员大断事 脱草原本位政策影响, “祖述变通”为立国方针, 以 也就是说, 吸收 官, 蒙古称也可札鲁忽赤。 大断事官除审断刑狱、 词讼外, 同时负责 前代中原王朝制度要以保存若干蒙古旧制为前提, (下转第 59 页) 作者简介: 柴泽元,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近现代史 2007 级研究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蒙古草原上的人文地理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理学部12级资环姓名:XXX 学号:XX)
摘要
蒙古大草原的自然区域也并非仅限于内蒙古自治区内,内蒙古大草原在内蒙古自治区区内,这其实是一个误解。

从自然区域来看,内蒙古大草原在中国北方的延伸很广,就如同蒙古族的分布一样。

实际上,历史上内蒙古的行政区域范围很广,曾包括旧称察哈尔和热河的现在河北省北部、山西省北部和辽宁省西南部。

内蒙古大草原,鲜碧如画,一望无际,“蓝蓝的天下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动人歌声即是其生动写照。

尤其是以北部海拉尔为中心的大兴安岭西麓林缘草甸草场,更是目前中国最佳的天然牧场之一。

内蒙古大草原是蒙古族世代居住的地方。

关键词:蒙古大草原,蒙古族。

正文
一、内蒙古草原上的地理地貌
内蒙古高原东起大兴安岭和苏克斜鲁山,西至甘肃省河西走廊西北端的马鬃山,南沿长城,北接蒙古国。

海拔1000多米,地势起伏微缓,有明显的季相变化。

适宜禾本科、菊科的生长,从而造就了广袤无垠的内蒙古大草原。

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翦伯赞曾在其名著《内蒙访古》一文中指出,“一出居庸关,经过了一段崎岖的山路以后,便在我们面前敞开了一片广阔的原野,一片用望远镜都看不到边际的原野,这就是古之所谓塞外。

”可见内蒙古高原的自然延伸,使得中国北方许多地区都具有相类的地貌特征,这为内蒙古大草原的自然延伸奠定了地质基础。

二、草原娇子——蒙古族
蒙古人自称“蒙古”。

“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中国《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上的民族”。

蒙古人发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史称“蒙兀室韦”、“萌古”等。

蒙古族是东北亚主要民族之一,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

除蒙古国外,蒙古族人口主要集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及临近省份以及俄罗斯联邦。

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一千万人,语言为蒙古语。

其中,一半以上居住在中国境内。

蒙古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

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蒙古族人民一直游牧、生息于南起长城、北抵大漠、东达兴安岭、西越贺兰山的这片苍茫大地上。

由于我国民族的千年大融合,蒙古族在我国的分布很广。

除内蒙古自治区,
蒙古族还广泛分布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和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新疆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

除此之外,蒙古族在青海、北京、河南、四川等省市也广有分步。

所有这些地区的蒙古族人口共多达580多万。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也曾是我国最著名的游牧名族。

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

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三、蒙古草原上的文化习俗
衣:蒙古服饰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

但因地区不同在式样上也有所差异。

妇女袍子分三件,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为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钮扣;而青海地区的蒙古人穿的长袍与藏人的长袍较为相近。

男子服饰除青海以外各地差别不大。

春秋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棉袍或皮袍。

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喜欢用红、粉、绿、天蓝色。

腰带是蒙古族服饰重要的组成部分,用长三四米的绸缎或棉布制成。

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

蒙古族靴子分皮靴和布靴两种,蒙古靴做工精细,靴帮等处都有精美的图案。

佩挂首饰是蒙古人的习惯。

玛瑙、翡翠、珊瑚、珍珠、白银等珍贵原料使蒙古人的首饰富丽华贵。

食:吃的主要有烤全羊、手扒肉、烤羊腿等。

爱喝用砖茶泡制的奶茶,还爱喝马奶酒。

住:蒙古包是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

“包”是家、屋的意思。

是蒙古等民族传统的住房。

古称穹庐,又称毡帐、帐幕、毡包等。

蒙古语称格儿,满语为蒙古包或蒙古博。

游牧民族为适应游牧生活而创造的这种居所,易于拆装,便于游牧。

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

蒙古包呈圆形,四周侧壁分成数块,每块高130~160厘米、长230厘米左右,用条木编成网状,几块连接,围成圆形,上盖伞骨状圆顶,与侧壁连接。

帐顶及四壁覆盖或围以毛毡,用绳索固定。

行:蒙古人的传统交通运输工具主要有役畜和车辆两种。

役畜以马和骆驼为主,车辆为勒勒车。

四、主要节日——那达慕大会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人民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也是蒙古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

锡林郭勒盟的那达慕最具代表性。

“那达慕”是蒙古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

那达慕的前身是蒙古人的"祭敖包",是蒙古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
创造和流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色彩的竞技项目和游艺、体育项目。

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今天包括多种文化娱乐内容的盛大庆典活动和物资交流活动。

历史上的那达慕不受时间限制,通常在祭祀山水、军队出征、凯旋、帝王登基、正月以及大型庆典等场合举行。

今天的那达慕大会在每年农历六月初四举行,一般是看当年牧业的生产情况,小丰收小开,大丰收大开。

活动内容除了传统的“男子三竞技”,还有文艺演出、田径比赛和各类经济文化展览以及订货洽谈、物资交流等。

"那达慕"有久远的历史。

据铭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载,那达慕起源于蒙古汗国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他为检阅自己的部队、维护和分配草场,每年7~8月间举行“大忽力革台”(大聚会),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为表示团结友谊和祈庆丰收,都要举行那达慕。

起初只举行射箭、赛马或摔跤的某一项比赛。

到元明时,射箭、赛马、摔跤比赛结合一起,成为固定形式。

后来蒙古族人亦简称此三项运动为那达慕。

五、草原文化——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
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重要财富,因此我们必须继承优良传统,包容万象,继承并发扬古老文明的光芒,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百度《蒙古秘史》
2.罗卜藏丹津《蒙古黄金史》
3.萨囊彻辰《蒙古源流》
4.百度《崇尚自然践行开放恪守信义——论草原文化的核心理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