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下)练习题
(完整版)化工原理下册习题及章节总结(陈敏恒版).doc

第八章课堂练习:1、吸收操作的基本依据是什么?答:混合气体各组分溶解度不同2、吸收溶剂的选择性指的是什么:对被分离组分溶解度高,对其它组分溶解度低3、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系数 E 值很大,说明该气体为难溶气体。
4、易溶气体溶液上方的分压低,难溶气体溶液上方的分压高。
5、解吸时溶质由液相向气相传递;压力低,温度高,将有利于解吸的进行。
6、接近常压的低浓度气液平衡系统,当总压增加时,亨利常数 E 不变, H 不变,相平衡常数 m 减小1、①实验室用水吸收空气中的O2 ,过程属于( B )A 、气膜控制B、液膜控制C、两相扩散控制② 其气膜阻力(C)液膜阻力 A 、大于B、等于C、小于2、溶解度很大的气体,属于气膜控制3、当平衡线在所涉及的范围内是斜率为m 的直线时,则 1/Ky=1/ky+ m /kx4、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常数 E 值很大,则说明该气体为难溶气体5 、总传质系数与分传质系数之间的关系为l/KL=l/kL+1/HkG ,当(气膜阻力 1/HkG) 项可忽略时,表示该吸收过程为液膜控制。
1、低含量气体吸收的特点是L 、 G 、Ky 、 Kx 、T 可按常量处理2、传质单元高度HOG 分离任表征设备效能高低特性,传质单元数NOG 表征了(分离任务的难易)特性。
3、吸收因子 A 的定义式为 L/ ( Gm ),它的几何意义表示操作线斜率与平衡线斜率之比4、当 A<1 时,塔高 H= ∞,则气液两相将于塔底达到平衡5、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增大,吸收推动力增大,则操作线向(远离)平衡线的方向偏移。
6、液气比低于(L/G ) min 时,吸收操作能否进行?能此时将会出现吸收效果达不到要求现象。
7、在逆流操作的吸收塔中,若其他操作条件不变而系统温度增加,则塔的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 HOG 将↑,总传质单元数NOG将↓,操作线斜率(L/G )将不变。
8、若吸收剂入塔浓度 x2 降低,其它操作条件不变,吸收结果将使吸收率↑,出口气体浓度↓。
化工原理下册习题

化工原理下册习题第九章吸收1.已知在25℃时,100g水中含1g NH3,则此溶液上方氨的平衡蒸气压为986Pa,在此浓度以内亨利定律适用。
试求在1.013×105Pa(绝对压力)下,下列公式中的常数H和m (1)p*=c/H;(2)y*=mx2.1.013×105Pa、10℃时,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可用下式表示:p=3.27×104x式中p——氧在气相中的分压,Pa;x——氧在液相中的摩尔分率。
试求在此温度和压强下与空气充分接触后的水中,每立方米溶有多少克氧。
3.某混合气体中含2%(体积)CO2,其余为空气。
混合气体的温度为30℃,总压强为5×1.013×105Pa。
从手册中查得30℃时CO2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1.41×106mmHg。
试求溶解度系数H,kmol(m3·kPa)及相平衡常数m,并计算100g与该气体相平衡的水中溶有多少克CO2。
4.在1.013×105Pa、0℃下的O2下的O2与CO混合气体中发生稳定扩散过程。
已知相距0.2cm的两截面上O2的分压分别为100和50Pa,又知扩散系数为0.18cm2/s,试计算下列两种情形下O2的传递速率kmol/(m2·s):(1)O2与CO两种气体作等分子反向扩散;(2)CO气体为停滞组分。
5.一浅盘内存有2mm厚的水层,在20℃的恒定温度下靠分子扩散逐渐蒸发到大气中。
假定扩散始终是通过一层厚度为5mm的静止空气膜层,此空气膜层以外的水蒸气分压为零。
扩散系数为2.60×10-5m2/s,大气压强为1.013×105Pa。
求蒸干水层所需时间。
6.于1.013×105Pa、27℃下用水吸收混于空气中的甲醇蒸气。
甲醇在气、液两相中的浓度很低,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
已知H=1.955kmol/(m3·kPa),气膜吸收分系数k G=1.55×10-5kmol/(m2·s·kPa),液膜吸收分系数k L=2.08×10-5kmol/(m2·s·kmol·m-3)。
化工原理下册5套试卷带答案

12021 -- 2021 学年 1 学期时间110分钟化工原理课程 40 学时 2.5 学分考试形式:闭卷专业年级:化工、制药、应化11级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 %一、选择填空题(共40分)1、〔5分〕①在气体流量,气相进出口组成和液相进口组成不变时,假设减少吸收剂用量,那么传质推动力将_减少_,操作线将_靠近_平衡线,设备费用将_增加_。
②当温度增高时,溶质在气相中的分子扩散系数将_增加_,在液相中的分子扩散系数将_增加_。
③对一定操作条件下的填料吸收塔,如将塔料层增高一些,那么塔的HOG将_不变_,NOG将_增加_(增加,减少,不变)。
2、〔1分〕正常操作下的逆流吸收塔,假设因某种原因使液体量减少以至液气比小于原定的最小液气比时,以下哪些情况将发生?〔A〕出塔液体浓度增加,回收率增加〔B〕出塔气体浓度增加,但出塔液体浓度不变〔C〕出塔气体浓度与出塔液体浓度均增加〔D〕在塔下部将发生解吸现象3、〔3分〕假设维持操作中精馏塔的F、xf、q,D不变,而减少塔釜蒸发量V。
那么:xD_变小_,xw_变大_,L/V_变小_。
〔变大,变小,不变,不确定〕4、〔6分〕根据以下图所示的双塔吸收流程,在下方示意绘出与其相应的操作线〔OE为平衡线〕,并用图中所示浓度符号标明各操作线端点坐标。
(将示意图绘于答题纸再作答或将原图剪贴于答题纸上作答均可)组合1 组合2组合1 组合2组合1 组合25、〔1分〕进行萃取操作时应使:〔〕A 分配系数大于1B 分配系数小于1C 选择性系数大于1D 选择性系数小于16.〔1分〕萃取剂参加量应使原料和萃取剂的和点M位于〔〕。
Y2bY2aa bY1aX2bX1bX1aX2aY1bXYOEXYOEX1bY2bY2aa bY1aX2bX1aX2aY1bA 溶解度曲线之上方区B 溶解度曲线上C 溶解度曲线之下方区D 座标线上7.〔1分〕萃取是利用各组分间的〔 〕差异来别离液体混合物的。
化工原理下册 考试题及答案

在对角线与平衡线之间;
30在k1P2化0a, 9工温生度产•为中,291空要3K0提,.气(高在3分吸操干消)收作的范燥耗效围果内过量,,可N程,H以3设-H中但法2O提系,却高统吸的若使收平总衡增干传方质程大燥系为数y空推=,1.必气动须采出力取(口下A )的降湿。度( √H时) ,可减少
1. 气体的亨利系数E值越大,表明气体( B )。 A. 越易溶解; B. 越难溶解; C. 溶解度适中; D .不确定
2. 在化工生产中,要提高吸收的效果,可以设法提高吸收总 传质系数,必须采取( A )
A. 降低气膜和液膜厚度 B. 提高气膜和液膜厚度 C. 减少流体流动速度 D .BC均正确 3. 某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0.216, 则操作回流比为( C )。 ; ; C. 3 ; D .4 4.某连续精馏塔中,进料组成为,要求馏出液组成达到(以 上为摩尔分率),泡点进料,系统的平均相对挥发度α=,此 时的最小回流比为(B )。 ; D .2
• 6. 随着R的减小,精馏段操作线愈接近平衡线,达到 GC=G1(1-w1) 一定的分离要求所需理论板数越少。( × ) 已知空气初温为20℃,其饱和蒸汽压为,相对湿度为,该空气被预热到125℃后进入干燥器,要求出干燥器的空气湿度为绝干气。
每级萃取剂用量为S1=0.
气8Y.1体=厢K的式X亨1干利燥•系器数的7(E传值.热越方大精√式,是表馏)热明传气设导体。(计B时),。 若回流比R增加,则意味产品D减小。
L’=L+qF=RD+qF=3×50+100=250 kmol/h
塔②的塔釜蒸发量(kmol/h);
每级萃取剂用量为S1=0.
10.干燥过程中,若增大空气出口的湿度H时,可减少空气消耗量,但却使干燥推动力下降。
化工原理下册习题及答案

蒸馏是分离的答案:的一种方法,其分离依据是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的条件是。
均相液体混合物挥发性差异某连续精馏塔中,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的截距等于零,则回流比等于 ,馏出液流量等于 ,操作线方程为 答案: m对于饱和蒸汽进料,则有L ( ) L ,V () V 。
A 等于B 小于C 大于D 不确定答案: AB★习题:精馏塔中由塔顶向下的第n-1,n ,n+1 层塔板,其气相组成关系为()A y n+1>y n >y n-1B y n+1=y n =y n-1C y n+1 <y n <y n-1 D不确定答案: C★习题:若总吸收系数和分吸收系数间的关系可表示为1/K L=1/K L+H/K G,其中1/K L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当 ____________ 项可忽略时,表示该吸收过程为液膜控制。
答案:液膜阻力H/KG★习题在吸收过程中,由于吸收质不断进入液相,所以混合气体量由塔底至塔顶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计算塔径时一般应以 _________________ 的气量为依据。
答案:逐渐减少塔底★习题求传质单元数时,对于低浓度气体吸收,当平衡线为直线可用__________________ 法, 当平衡线为弯曲程度不大的曲线时可用法,当平衡线为任意形状曲线时可用法。
答案:解析法梯形图解图解积分★习题有利于吸收操作的条件() )(A)温度下降,总压上升(B)温度上升,总压下降(C)温度、总压均下降(D)温度、总压均上升绝干气。
在一定的温度和总压强下,以湿空气做干燥介质,当所用空气的湿度减少时,则湿物料的平衡水分相应 _______________ ,其自由水分相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恒定的干燥条件是指空气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均不变的过程。
化工原理下 考试大题

1、今有连续逆流操作的填料吸收塔,用清水吸收原料气中的甲醇。
已知处理惰性气体量为131000-⋅h m (操作状态),原料中每立方米惰性气体含甲醇g 100,吸收后水中含甲醇量等于与进料气体中相平衡时浓度的%67.设在常压、25℃下操作,吸收的平衡关系取为X Y 15.1=,甲醇回收率要求为%98,塔径为0。
84 m 13100--⋅⋅=h m kmol a K Y 。
试求:(1)水的用量为多少1-⋅h kg ?(2)传质单元高度OG H ;(3)传质单元数OG N ;(4)填料层高度。
1、解:(1)()19.40252732734.221000-⋅=+⨯=h kmol V B (1分) 0764.0252732734.221321010031=+⨯⨯=-Y (1分)()()00153.098.010764.0112=-⨯=-=ψY Y (1分)0445.015.10764.067.067.011=⨯=⨯=m Y X (2分) 1212181.689.400445.000153.00764.0-⋅=⨯-=⨯--=h kmol V X X Y Y L B S16.1238-⋅=h kg (2分)(2) ()m a K V H y BOG 7384.084.041009.402=⨯⨯=Ω=π(2分)(3) 00445.000153.00764.02121====X X Y Y ,,,00512.015.1*21*1===∴Y X Y ,()()()00845.000153.00252.0ln 00153.00512.00764.0ln*22*11*22*11=--=-----=∆∴Y Y Y Y Y YY Y Y m86.800845.000153.00764.021=-=∆-=∴m OG Y Y Y N (4分) 或用解析法求OG N 684.081.689.4015.1=⨯=L mV⎥⎦⎤⎢⎣⎡+⎪⎪⎭⎫ ⎝⎛--⎪⎭⎫ ⎝⎛--=∴L mV mX Y mX Y L mV LmV N OG 22211ln 11()86.8684.000153.00764.0684.01ln 684.011=⎥⎦⎤⎢⎣⎡+--=(4)m H N Z O G O G 54.67384.086.8=⨯=⋅= (2分)2、用一精馏塔分离二元理想混合物,塔顶为全凝器冷凝,泡点温度下回流,原料液中含轻组分0。
(完整版)化工原理试题库答案(下册,总)

化工原理试题库(下册)第一章蒸馏一、选择题1.当二组分液体混合物的相对挥发度为___C____时,不能用普通精馏方法分离。
A.3.0B.2.0C.1.0D.4.02.某精馏塔用来分离双组分液体混合物,进料量为100kmol/h,进料组成为0.6 ,要求塔顶产品浓度不小于0.9,以上组成均为摩尔分率,则塔顶产品最大产量为____B______。
A.60.5kmol/hB.66.7Kmol/hC.90.4Kmol/hD.不能确定3.在t-x-y相图中,液相与气相之间量的关系可按____D____求出。
A.拉乌尔定律B.道尔顿定律C.亨利定律D.杠杆规则4.q线方程一定通过X—y直角坐标上的点___B_____。
A.(Xw,Xw) B(XF,XF) C(XD,XD) D(0,XD/(R+1))5.二元溶液的连续精馏计算中,进料热状态参数q的变化将引起(B)的变化。
A.平衡线B.操作线与q线C.平衡线与操作线D.平衡线与q线6.精馏操作是用于分离(B)。
A.均相气体混合物B.均相液体混合物C.互不相溶的混合物D.气—液混合物7.混合液两组分的相对挥发度愈小,则表明用蒸馏方法分离该混合液愈__B___。
A容易;B困难;C完全;D不完全8.设计精馏塔时,若F、x F、xD、xW均为定值,将进料热状况从q=1变为q>1,但回流比取值相同,则所需理论塔板数将___B____,塔顶冷凝器热负荷___C___ ,塔釜再沸器热负荷___A___。
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一定9.连续精馏塔操作时,若减少塔釜加热蒸汽量,而保持馏出量D和进料状况(F, xF,q)不变时,则L/V___B___ ,L′/V′___A___,x D___B___ ,x W___A___ 。
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一定10.精馏塔操作时,若F、x F、q,加料板位置、D和R不变,而使操作压力减小,则x D___A___,x w___B___。
化工原理(下册)练习题--(含答案)

精馏练习一.选择题1.蒸馏是利用各组分()不同的特性实现分离的目的。
CA 溶解度;B 等规度;C 挥发度;D 调和度。
2.在二元混合液中,沸点低的组分称为()组分。
CA 可挥发;B 不挥发;C 易挥发;D 难挥发。
3.()是保证精馏过程连续稳定操作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AA 液相回流;B 进料;C 侧线抽出;D 产品提纯。
4.在()中溶液部分气化而产生上升蒸气,是精馏得以连续稳定操作的一个必不可少条件。
CA 冷凝器;B 蒸发器;C 再沸器;D 换热器。
5.再沸器的作用是提供一定量的()流。
DA 上升物料;B 上升组分;C 上升产品;D 上升蒸气。
6.冷凝器的作用是提供()产品及保证有适宜的液相回流。
BA 塔顶气相;B 塔顶液相;C 塔底气相;D 塔底液相。
7.冷凝器的作用是提供塔顶液相产品及保证有适宜的()回流。
BA 气相;B 液相;C 固相;D 混合相。
8.在精馏塔中,原料液进入的那层板称为()。
CA 浮阀板;B 喷射板;C 加料板;D 分离板。
9.在精馏塔中,加料板以下的塔段(包括加料板)称为( )。
BA 精馏段;B 提馏段;C 进料段;D 混合段。
10.某二元混合物,进料量为100 kmol/h ,x F = 0.6,要求塔顶x D 不小于0.9,则塔顶最大产量为( )。
BA 60 kmol/h ;B 66.7 kmol/h ;C 90 kmol/h ;D 100 kmol/h 。
11.精馏分离某二元混合物,规定分离要求为D x 、w x 。
如进料分别为1F x 、2F x 时,其相应的最小回流比分别为1min R 、2min R 。
当21F F x x >时,则 ( )。
AA .2min 1min R R <;B .2min 1min R R =;C .2min 1min R R >;D .min R 的大小无法确定12. 精馏的操作线为直线,主要是因为( )。
DA .理论板假定; C. 理想物系; B . 塔顶泡点回流; D. 恒摩尔流假定13. 某二元理想物系,其中A 为易挥发组分。
化工原理下 考试大题

1、今有连续逆流操作的填料吸收塔,用清水吸收原料气中的甲醇。
已知处理惰性气体量为131000-⋅h m (操作状态),原料中每立方米惰性气体含甲醇g 100,吸收后水中含甲醇量等于与进料气体中相平衡时浓度的%67。
设在常压、25℃下操作,吸收的平衡关系取为X Y 15.1=,甲醇回收率要求为%98,塔径为0.84 m 13100--⋅⋅=h mkmol a K Y 。
试求:(1)水的用量为多少1-⋅h kg ?(2)传质单元高度OG H ;(3)传质单元数OG N ;(4)填料层高度。
1、解:(1)()19.40252732734.221000-⋅=+⨯=h kmol V B (1分) 0764.0252732734.221321010031=+⨯⨯=-Y (1分)()()00153.098.010764.0112=-⨯=-=ψY Y (1分)0445.015.10764.067.067.011=⨯=⨯=m Y X (2分) 1212181.689.400445.000153.00764.0-⋅=⨯-=⨯--=h kmol V X X Y Y L B S16.1238-⋅=h kg (2分)(2) ()m a K V H y BOG 7384.084.041009.402=⨯⨯=Ω=π(2分)(3) 00445.000153.00764.02121====X X Y Y ,,,00512.015.1*21*1===∴Y X Y ,()()()00845.000153.00252.0ln 00153.00512.00764.0ln*22*11*22*11=--=-----=∆∴Y Y Y Y Y Y Y YY m86.800845.000153.00764.021=-=∆-=∴m OG Y Y Y N (4分) 或用解析法求OG N 684.081.689.4015.1=⨯=L mV Θ⎥⎦⎤⎢⎣⎡+⎪⎪⎭⎫⎝⎛--⎪⎭⎫ ⎝⎛--=∴L mV mX Y mX Y L mV LmV N OG 22211ln 11()86.8684.000153.00764.0684.01ln 684.011=⎥⎦⎤⎢⎣⎡+--=(4)m H N Z OG OG 54.67384.086.8=⨯=⋅= (2分)2、用一精馏塔分离二元理想混合物,塔顶为全凝器冷凝,泡点温度下回流,原料液中含轻组分0.5(摩尔分数,下同),操作回流比取最小回流比的1.4倍,所得塔顶产品组成为0.95,釜液组成为0.05,料液的处理量为100h kmol /,料液的平均相对挥发度为3,若进料时蒸气量占一半,试求: (1)提馏段上升蒸气量;(2)自塔顶第2层板上升的蒸气组成。
化工原理下册习题与解答

积分后,即可求出扩散速率 。
问:什么是吸收过程的机理,讨论吸收过程的机理的意义是什么?
答:吸收操作是气液两相间的对流传质过程。对于相际间的对流传质问题,其传质机理往往是非常复杂的。为使问题简化,通常对对流传质过程作一定的假定,即所谓的吸收过程的机理,亦称为传质模型。讨论吸收过程的机理的意义是把复杂的对流传质问题化成分子传质问题求解。
问:在推导用传质单元数法计算填料层高度的基本计算式时,为何采用微元填料层高度衡算,式2-76的右侧为何有负号?
答:填料塔是一种连续接触式设备,随着吸收的进行,沿填料层高度气液两相的组成均不断变化,传质推动力也相应地改变,塔内各截面上的吸收速率并不相同。因此,在推导填料层高度的基本计算式时,需要对微元填料层进行物料衡算。
答:从工程的角度讲,塔设备主要有三个参数作为其性能好坏的评价指标,即通量、分离效率和操作弹性。通量是指单位塔截面的生产能力,其表征塔设备的处理能力和允许的空塔气速。分离效率是指单位压力降的分离效果,板式塔以板效率表示,填料塔以等板高度表示。操作弹性即塔的适应能力,表现为对处理物料的适应性和对气液负荷波动的适应性。塔的通量大、分离效率高、操作弹性大,塔的性能就好。
化工原理(下)题

化工原理(下)练习题一、填空1. 精馏和普通蒸馏的根本区别在于塔内有回流的液体;平衡蒸馏(闪蒸)与简单蒸馏(微分蒸馏)的区别是简单蒸馏为非稳态过程,平衡蒸馏为稳态过程。
2. 双组分精馏,相对挥发度的定义为α=_V A/V B__,其值越大表明两组分越容易分离。
α=1时,则两组分不能用普通精馏分离。
3. 精馏的原理是根据汽液混合物挥发度的不同,经过多次的部分汽化和多次的部分冷凝,实现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是塔顶液相回流和塔底上升蒸汽流。
4. 精馏计算中,q值的含义是_进料热状况参数_,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q值越_大__表明精馏段理论塔板数越多,q线方程的斜率(一般)越小。
当泡点进料时,q= 1 ,q线方程的斜率=∞。
5. 最小回流比是指平衡线,提馏段操作线,精馏段操作线,以及q线方程的交点,适宜回流比通常取为 1.1―2.0 倍最小回流比。
6. 全回流操作条件下,精馏段、提馏段的操作线与对角线重叠。
此时传质推动力最大,所需理论塔板数最少。
7. 精馏塔进料可能有 5 种不同的热状况,对于泡点和露点进料,其进料热状况参数q 值分别为 1 和 0 。
8. 气液两相呈平衡状态时,气液两相温度相等,液相组成小于气相组成。
9. 精馏塔进料可能有 5 种不同的热状况,当进料为气液混合物且气液摩尔比为 2 : 3时,则进料热状况参数q值为 3/5 。
10. 对一定组成的二元体系,精馏压力越大,则相对挥发度越大,塔操作温度越低,从平衡角度分析对该分离过程越容易进行。
11.板式精馏塔的操作中,上升汽流的孔速对塔的稳定运行非常重要,适宜的孔速会使汽液两相充分混合,稳定地传质、传热;孔速偏离适宜范围则会导致塔的异常现象发生,其中当孔速过低时可导致__漏液_______,而孔速过高时又可能导致__液泛______。
12. 对于不饱和空气,表示该空气的三个温度,即:干球温度t, 湿球温度t w和露点t d间的关系为_t>t w > t d__________; 对饱和空气则有____t = t w = t d _ _____。
化工原理试题库下册及答案

化工原理试题库下册及答案一、选择题1. 在化工生产中,传热过程主要通过哪种方式进行?A. 对流B. 辐射C. 传导D. 蒸发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液体流动阻力的因素?A. 管道长度B. 管道直径C. 流体密度D. 流体粘度答案:C3. 在化工分离过程中,蒸馏操作主要用于分离哪些混合物?A. 固体与固体B. 液体与液体C. 气体与气体D. 液体与固体答案:B二、填空题4. 化工生产中,_______ 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
答案:热通量5.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为 \( PV = nRT \),其中 \( P \) 代表_______,\( V \) 代表_______,\( n \) 代表_______,\( R \) 代表_______,\( T \) 代表_______。
答案:压强;体积;摩尔数;气体常数;温度6. 渗透蒸发是一种利用_______ 的分离技术,常用于分离_______。
答案:半透膜;液体混合物三、简答题7. 简述板式塔与填料塔在工业应用中的主要区别。
答案:板式塔和填料塔是两种常见的气液传质设备。
板式塔由一系列平行的塔板组成,每块塔板上有开孔或堰,液体通过这些开口或堰流到下一块塔板上,而气体则通过塔板上升。
板式塔的优点是传质效率高,处理量大,但结构复杂,造价高。
填料塔则由各种形状的填料(如环形、鞍形、波纹形等)组成,气体和液体在填料的空隙中进行传质。
填料塔的优点是结构简单,造价低,适用于处理腐蚀性或高温物料,但传质效率相对较低。
8. 什么是雷诺数?它在化工管道设计中有何作用?答案:雷诺数(Reynolds Number)是一个无量纲数,用于描述流体流动的状态,即它是惯性力与粘性力之比。
在化工管道设计中,雷诺数用于区分流体流动的类型(层流或湍流),这对于预测管道中的压降、热传递和质量传递特性非常重要。
四、计算题9. 某化工企业需要设计一个换热器,已知热流体的进口温度为150℃,出口温度为120℃,冷流体的进口温度为30℃,出口温度为70℃。
化工原理(下册)试题1

化工原理(下册)试题1一、选择题1. 温度为t0湿度为H0,相对湿度为φ0的湿空气经过间壁蒸汽加热的预热器后,空气的温度为t1,湿度为H1,相对湿度为1则__B____。
A. H1>H0B. 0> 1C.H1<H0D. 0< 12. 物料的平衡水分一定是(C )A.非结合水分B.自由水分C.结合水分D.临界水分3. 已知湿空气的下列哪两个参数,利用H—I图可以查得其它未知参数(C )A. 水汽分压P,湿度HB.露点td,湿度HC.湿球温度tw,干球温度tD.焓I,湿球温度tw4. 空气的饱和湿度Hs是湿空气的如下参数的函数:( A ) 。
A. 总压及干球温度;B. 总压及湿球温度;C. 总压及露点;D. 湿球温度及焓。
5. 已知湿空气的下列哪两个参数,利用t-H图或H-I图,可以查得其他未知参数( AA. (tw ,t)B. (td ,H)C. (p ,H)D. (I ,tw)6. 对于一定干球温度的空气,当其相对湿度愈低时,其湿球温度:( A )。
A. 愈高B. 愈低C. 不变D. 不一定,尚与其它因素有关。
7. 物料中的水分超过X* 的那部分水分称为。
A 平衡水分B 结合水分C 非结合水分D 自由水分8. 在湿空气的H—I图上,已知湿空气的两个参数(B ),即可确定湿空气的状态点。
A、H和tdB、t和tWC、p和HD、I和tW9. 在等焓干燥过程中,湿空气的温度(C ),湿空气的湿度(A ),湿空气的相对湿度(A、增加B、不变C、降低D、无法判断10. 露点是指湿空气在(B )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A、等温增湿B、等湿降温C、等湿升温D、等温减湿11. 已知湿空气的如下两个参数,便可确定其它参数(C )。
A. H,pB. H,tdC. H,tD. I,tas12. 湿空气在预热过程中不变的参数是(D )。
A.焓B.相对湿度C.湿球温度D.露点13. 当空气的相对湿度φ=60%时,则其三个温度t干球温度、tw湿球温度、td点之间的关系为(B )。
化工原理下册-习题-及章节总结-(陈敏恒版)

第八章课堂练习:1、吸收操作的基本依据是什么?答:混合气体各组分溶解度不同2、吸收溶剂的选择性指的是什么:对被分离组分溶解度高,对其它组分溶解度低3、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值很大,说明该气体为难溶气体。
4、易溶气体溶液上方的分压低,难溶气体溶液上方的分压高。
5、解吸时溶质由液相向气相传递;压力低,温度高,将有利于解吸的进行。
6、接近常压的低浓度气液平衡系统,当总压增加时,亨利常数E不变,H 不变,相平衡常数m 减小1、①实验室用水吸收空气中的O2,过程属于(B )A、气膜控制B、液膜控制C、两相扩散控制②其气膜阻力(C)液膜阻力A、大于B、等于C、小于2、溶解度很大的气体,属于气膜控制3、当平衡线在所涉及的范围内是斜率为m的直线时,则1/Ky=1/ky+ m /kx4、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常数E值很大,则说明该气体为难溶气体5、总传质系数与分传质系数之间的关系为l/KL=l/kL+1/HkG,当(气膜阻力1/HkG) 项可忽略时,表示该吸收过程为液膜控制。
1、低含量气体吸收的特点是L 、G 、Ky 、Kx 、T 可按常量处理2、传质单元高度HOG分离任表征设备效能高低特性,传质单元数NOG表征了(分离任务的难易)特性。
3、吸收因子A的定义式为L/(Gm),它的几何意义表示操作线斜率与平衡线斜率之比4、当A<1时,塔高H=∞,则气液两相将于塔底达到平衡5、增加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增大,吸收推动力增大,则操作线向(远离)平衡线的方向偏移。
6、液气比低于(L/G)min时,吸收操作能否进行?能此时将会出现吸收效果达不到要求现象。
7、在逆流操作的吸收塔中,若其他操作条件不变而系统温度增加,则塔的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HOG将↑,总传质单元数NOG 将↓,操作线斜率(L/G)将不变。
8、若吸收剂入塔浓度x2降低,其它操作条件不变,吸收结果将使吸收率↑,出口气体浓度↓。
9、在逆流吸收塔中,吸收过程为气膜控制,若进塔液体组成x2增大,其它条件不变,则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将( A )。
化工原理(下)参考卷及答案

A 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在)(*LG G Ap p K N -=中,*L p 代表的是( C )。
A 、界面处被吸收组分的分压力;B 、气相主体中被吸收组分的分压力;C 、与液相主体浓度相平衡的气相分压力。
2、 吸收操作的作用是别离( A ) 。
A 、气体混合物;B 、液体均相混合物;C 、气液混合物。
3、全回流时,y 一x 图上精馏段和提馏段两操作线的位置〔 B 〕。
A 、在对角线与平衡线之间;B 、与对角线重合;C 、在对角线之下。
4、精馏塔中由塔顶向下的第n-1,n ,n+1层塔板上的液相组成〔摩尔分率〕关系为〔 C 〕 A 、x n+1 > x n > x n-1 ; B 、x n+1 = x n = x n-1 ; C 、x n+1 < x n < x n-1 。
5、对于不饱和的湿空气,其露点〔 C 〕湿球温度。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6、恒速枯燥阶段,物料外表的温度等于〔 A 〕。
A 、湿空气的湿球温度;B 、湿空气的干球温度;C 、湿空气的露点温度。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2分〕1、低浓度逆流吸收操作中,当吸收剂温度降低而其他条件不变时,相平衡常数m 变小。
〔 √ 〕2、吸收操作的最小液气比指的是使操作线上某一点与平衡线相遇的液气比。
〔 √ 〕3、当精馏操作的回流比减少至最小回流比时,所需理论板数为最小。
〔 × 〕4、精馏操作中过冷液体进料将使提馏段的汽流量和液流量都大于精馏段。
〔 √ 〕5、某种湿空气的温度t 越高,湿空气的相对湿度φ越低。
( √ )6、在气流枯燥过程,热空气的焓值必定减小。
〔 × 〕 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16分〕1、作示意图解释:吸收操作时,操作线愈靠近平衡线,是愈小。
答:如下图:操作线为AB ,平衡线为OE 。
在操作线上任取一点P ,从图上可知PQ 、PR 动力y -y ×和x ×-x 。
化工原理(下)习题

化工原理下册习题一、填空题1. 1. (2分) 在常压下,20℃时,氨在空气中的分压为15.2 kPa, 与之平衡的氨水浓度为15 kgNH3/100 kg H2O,此时m=__________。
2.(4分)将含SO2为10%(体积)的气体混合物与浓度为0.020 kmol/m3的SO2水溶液在一个大气压下相接触。
操作条件下两相的平衡关系为P A*=1.62C A(atm),则SO2将从__________相向__________相转移,以气相组成表示的传质总推动力为_________________atm。
3.(2分) 低浓度气体吸收中,已知平衡关系为y=1.5x,k x a=0.2 kmol/m3.s, k y a=2×10-5kmol/m3.s,, 则此体系属______________控制。
4.(2分) 吸收塔底部排液管成U形,目的是起______________作用。
操作中的吸收塔,若使用液气比小于设计时的最小液气比,则其操作结果是______________。
5.(2分)在气体流量,气相进出口组成和液相进口组成不变时。
若减少吸收剂用量,则传质推动力______________,操作线将靠近______________。
6.(4分) 将相对挥发度为2.47的某二元混合物在全回流操作的塔中进行精馏,现测得全凝器中冷凝液组成为0.98,塔内第二层塔板上升的汽相组成为0.969,则离开塔顶第一层塔板的液相浓度为______________,塔顶第一层板的汽相默弗里效率为______________。
7.(2分) 常压下乙醇-水溶液的y-x图上,有一点是平衡线与对角线的交点M, 此点溶液称为__________, 其两相的浓度__________。
8.(5分) 某精馏塔的设计任务为:已知原料量和组成分别为F, x F要求塔顶塔底组成分别为x D,x W设计时若选定的回流比R不变,加料状态由原来的饱和蒸汽加料改为饱和液体加料,则所需的理论板数N T________,提馏段上升蒸汽量________,提馏段下降液体量________,精馏段上升蒸汽量________,精馏段下降液体量________。
化工原理下册习题及答案

化⼯原理下册习题及答案第⼋章传质过程导论习题集⼀、填空题1.当压⼒不变时,温度提⾼1倍,溶质在⽓相中的扩散系数提⾼_________倍。
假设某液体黏度随温度的变化很⼩,绝对温度降低1倍,则溶质在该溶液中的扩散系数降低_________倍。
2.等摩尔相互扩散,扩散通量AJ _____传质通量N A ;单向扩散,扩散通量A J ______传质通量N A 。
3.在双膜理论中,传质过程的阻⼒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
4.⽓体分⼦A 在B 中扩散,则扩散系数D AB _________D BA 。
5.双组分理想⽓体进⾏单向扩散。
当总压增加时,若维持溶质A 在⽓相各组分分压不变,传⾄速率将__________;温度提⾼,则传质速率将__________;⽓相惰性组分摩尔分数减少,则传质速率将__________。
6.理想⽓体混合物的总摩尔浓度表达式为_______。
7. ⼀般来说,两组份的等摩尔相互扩散体现在 _______单元操作中,⽽A 组份通过B 组份的单相扩散体现在_______操作中。
8.在膜内,主要通过_________进⾏传质。
9.质量传递的最终状态_________,热量传递的最终状态_________。
⼆、选择题1.下列哪种单元操作不属于均相混合物的分离过程?()A.吸收B.蒸馏C.萃取D.沉降2.单向扩散中,扩散通量J A 和传质通量N A 的⼤⼩关系是?()A.⼤于B.⼩于C.等于D.不确定3.下列选项中扩散系数D 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代表单位浓度梯度下的扩散通量B.是物质的⼀种属性C.表达某个组分在介质中的扩散快慢D.其值随温度的变化不⼤4.⽓体A 分⼦在B 中扩散,B 的密集程度对A 的扩散系数有何影响?()A.B 分⼦越密集,扩散系数越⼤B.B分⼦越密集,扩散系数越⼩D.扩散系数的⼤⼩与温度T成正⽐,与压⼒P成反⽐5.传质过程的最终状态是?()。
A.⽓液两相浓度相等B.⽓相浓度⼤于液相浓度C.⽓相浓度⼩于液相浓度D.⽓液两相处于相平衡状态6.单向扩散,漂流因⼦()A.⼤于1B.⼩于1C.等于1D.不确定7. 分⼦扩散中,⽓相中的分⼦扩散系数D随温度升⾼⽽(),随压⼒增加⽽()。
化工原理(下)参考卷及答案

A 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在)(*L G G Ap p K N -=中,*L p 代表的是( C )。
A 、界面处被吸收组分的分压力; B 、气相主体中被吸收组分的分压力; C 、与液相主体浓度相平衡的气相分压力。
2、 吸收操作的作用是分离( A ) 。
A 、气体混合物;B 、液体均相混合物;C 、气液混合物。
3、全回流时,y 一x 图上精馏段和提馏段两操作线的位置( B )。
A 、在对角线与平衡线之间;B 、与对角线重合;C 、在对角线之下。
4、精馏塔中由塔顶向下的第n-1,n ,n+1层塔板上的液相组成(摩尔分率)关系为( C ) A 、x n+1 > x n > x n-1 ; B 、x n+1 = x n = x n-1 ; C 、x n+1 < x n < x n-1 。
5、对于不饱和的湿空气,其露点( C )湿球温度。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6、恒速干燥阶段,物料表面的温度等于( A )。
A 、湿空气的湿球温度;B 、湿空气的干球温度;C 、湿空气的露点温度。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低浓度逆流吸收操作中,当吸收剂温度降低而其他条件不变时,相平衡常数m 变小。
( √ )2、吸收操作的最小液气比指的是使操作线上某一点与平衡线相遇的液气比。
( √ )3、当精馏操作的回流比减少至最小回流比时,所需理论板数为最小。
( × )4、精馏操作中过冷液体进料将使提馏段的汽流量和液流量都大于精馏段。
( √ )5、某种湿空气的温度t 越高,湿空气的相对湿度φ越低。
( √ )6、在气流干燥过程,热空气的焓值必定减小。
( × )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还是愈小。
答:如图所示:操作线为AB ,平衡线为OE 。
在操作线上任取一点P ,从图上可知PQ 、PR 动力y -y ×和x ×-x 。
化工原理下册题库(选择填空判断)

化工原理(下)题库(1)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字母填入括号内)1、混合物中某组分的质量与混合物质量之比称为该组分的( A )。
A. 质量分数B. 摩尔分数C. 质量比2、关于精馏塔中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实际上不存在理论塔板B. 理论塔板仅作为衡量实际塔板效率的一个标准。
C. 理论塔板数比实际塔板数多3、在精馏塔中每一块塔板上( C )。
A. 只进行传质作用B. 只进行传热作用C. 同时进行传热传质作用4、气体吸收过程中,吸收速率与推动力成( A )。
A. 正比B. 反比C. 无关5、气体的溶解度很大时,溶质的吸收速率主要受气膜一方的阻力所控制,故称为( A )。
A. 气膜控制B. 液膜控制C. 双膜控制6、普通温度计的感温球露在空气中,所测得的温度为空气的( A )温度。
A. 干球B. 湿球C. 绝热饱和7、混合物中某组分的物质的量与混合物物质的量之比称为该组分的(B )。
A. 质量分数B. 摩尔分数C. 质量比8、在蒸馏过程中,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挥发性相差越大,越(B )进行分离。
A. 难B. 容易C. 不影响9、气体吸收过程中,吸收速率与吸收阻力成( B )。
A. 正比B. 反比C. 无关10、气体的溶解度很小时,溶质的吸收速率主要受液膜一方的阻力所控制,故称为( B )。
A. 气膜控制B. 液膜控制C. 双膜控制11、某二元混合物,进料量为100kmol/h,xF=0.6,要求得到塔顶xD不小于0.9,则塔顶最大产量为( B )A60kmol/h B66.7kmol/h C90kmol/h D不能定12、二元溶液连续精馏计算中,进料热状态的变化将引起以下线的变化( B )。
A平衡线 B 操作线与q线 C平衡线与操作线 D 平衡线与q线13、下列情况 ( D )不是诱发降液管液泛的原因。
A液、气负荷过大 B 过量雾沫夹带C塔板间距过小 D 过量漏液14、以下有关全回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C )。
化工原理(下)参考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传热方式在化工生产中应用最广泛?A. 对流传热B. 辐射传热C. 导热D. 蒸发传热2. 下列哪个设备不属于流体输送设备?A. 风机B. 泵C. 压缩机D. 蒸汽锅炉3. 在精馏操作中,下列哪种因素对分离效果影响最大?A. 塔板数B. 回流比C. 进料量D. 塔内压力4. 下列哪种干燥方式属于内部干燥?A. 真空干燥B. 热风干燥C. 辐射干燥D. 冷冻干燥5. 下列哪个过程不属于膜分离过程?A. 微滤B. 超滤C. 纳滤D. 反渗透6. 下列哪种萃取剂适用于萃取苯甲酸?A. 乙醇B. 乙酸乙酯C. 水D. 氯仿7. 下列哪个设备用于气体的吸收?A. 填料塔B. 泡罩塔C. 喷射泵D. 转子流量计8. 下列哪种因素对搅拌效果影响最大?A. 搅拌器类型B. 搅拌器直径C. 搅拌速度D. 容器形状9. 下列哪种设备用于固液分离?A. 滤布B. 沉淀池C. 离心机D. 膜分离设备10. 下列哪个过程属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A. 热量传递B. 功的传递C. 能量守恒D. 熵增原理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三大基本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2. 传热的基本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
3. 流体在管道中的流动状态分为______和______。
4. 精馏过程中,回流比的大小对______和______有直接影响。
5. 干燥过程中,湿空气的相对湿度越低,其______能力越强。
6. 膜分离过程中,膜的截留分子量越大,表示膜的______越强。
7. 萃取过程中,萃取剂的选择应考虑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因素。
8. 气体吸收过程中,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主要取决于______和______。
9. 搅拌过程中,搅拌器的______和______对搅拌效果有显著影响。
10. 固液分离过程中,离心分离的推动力是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原理(下)练习题一、填空1. 精馏和普通蒸馏的根本区别在于;平衡蒸馏(闪蒸)与简单蒸馏(微分蒸馏)的区别是。
2. 双组分精馏,相对挥发度的定义为α=___ ____,其值越表明两组分越。
α=1时,则两组分。
3.精馏的原理是,实现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是和。
4.精馏计算中,q值的含义是___ ______,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q值越_______表明精馏段理论塔板数越,q线方程的斜率(一般)越。
当泡点进料时,q=,q线方程的斜率=。
5.最小回流比是指,适宜回流比通常取为倍最小回流比。
6. ____ 操作条件下,精馏段、提馏段的操作线与对角线重叠。
此时传质推动力,所需理论塔板数。
7.精馏塔进料可能有种不同的热状况,对于泡点和露点进料,其进料热状况参数q值分别为和。
8. 气液两相呈平衡状态时,气液两相温度,液相组成气相组成。
9. 精馏塔进料可能有种不同的热状况,当进料为气液混合物且气液摩尔比为2 : 3时,则进料热状况参数q值为。
10. 对一定组成的二元体系,精馏压力越大,则相对挥发度,塔操作温度,从平衡角度分析对该分离过程。
11.板式精馏塔的操作中,上升汽流的孔速对塔的稳定运行非常重要,适宜的孔速会使汽液两相充分混合,稳定地传质、传热;孔速偏离适宜范围则会导致塔的异常现象发生,其中当孔速过低时可导致_________,而孔速过高时又可能导致________。
12. 对于不饱和空气,表示该空气的三个温度,即:干球温度t, 湿球温度t w和露点t d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 对饱和空气则有____ _____。
13. 用相对挥发度α表达的气液平衡方程可写为,根据α的大小,可以用来,若α=1,则表示。
14.吸收操作是依据,以达到分离混合物的目的。
15.若溶质在气相中的组成以分压p、液相中的组成以摩尔分数x表示,则亨利定律的表达式为,E称为,若E值很大,说明该气体为气体。
16.对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当总压降低时,亨利系数E将,相平衡常数m 将,溶解度系数H将。
在吸收过程中,K Y和k Y是以和为推动力的吸收系数,它们的单位是。
17含低浓度难溶气体的混合气,在逆流填料吸收塔内进行吸收操作,传质阻力主要存在于中;若增大液相湍动程度,则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K Y a值将;若增加吸收剂的用量,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气体出塔浓度Y2将,溶质A的吸收率将;若系统的总压强升高,则亨利系数E将,相平衡常数m 将。
18.亨利定律表达式p*=E x,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值很小,说明该气体为气体。
19.吸收过程中,若减小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吸收推动力。
20.双膜理论是将整个相际传质过程简化为。
21. 脱吸因数S可表示为,它在Y—X图上的几何意义是。
若分别以S1、S2,S3表示难溶、中等溶解度、易溶气体在吸收过程中的脱吸因数,吸收过程中操作条件相同,则应有S1 S2 S3。
22.不饱和湿空气预热可提高载湿的能力,此时H ,t ,φ,传热传质推动力。
23.对于一定干球温度的空气,当其相对湿度越时,其湿球温度越。
14. 干燥过程是和相结合的过程。
恒定的干燥条件是指空气的、和均不变的干燥过程。
在干燥操作中,常用来测量空气的湿度。
24. 恒速干燥阶段又称控制阶段,影响该阶段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降速干燥阶段又称控制阶段,影响该阶段干燥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在恒速干燥阶段,湿物料表面的温度近似等于热空气的温度,此阶段汽化的水分为水。
二、选择题1. 若要求双组分混合液分离成两个较纯的组分,则应采用________。
A. 平衡蒸馏B. 简单蒸馏C. 精馏2.精馏计算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再沸器算一块理论板B.全凝器算一块理论板C.加料板算一块理论板3.操作中的精馏塔,若增大回流比,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精馏段的液气比,塔顶馏出液组成。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不确定4. 某二元混合物,其中A为易挥发组分,液相组成x A=0.6相应的泡点为t1,与之相平衡的气相组成y A=0.7,相应的露点为t2,则。
A. t1=t2;B. t1<t2;C. t1>t2;D. 不能判断5. 精馏塔的操作线是直线,其原因是。
A. 理论板假设B. 理想物系C. 塔顶泡点回流D. 恒摩尔流假定6.两组分物系的相对挥发度越小,则表示分离该物系。
A. 容易B. 困难C. 完全D. 不完全7.操作中的精馏塔,若减小回流比,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精馏段的液气比,塔顶馏出液组成。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不确定8. 在精馏塔的图解计算中,若进料热状况变化,将使。
A. 平衡线发生变化B. 操作线与q线变化C. 平衡线和q线变化D. 平衡线和操作线变化9.用精馏塔完成分离任务所需理论板数N T为8(包括再沸器),若全塔效率E T为50%,则塔内实际板数为。
A. 16层B. 12层C. 14层D. 无法确定10. 对接近常压的低组成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当温度升高时,亨利系数E将,相平衡常数m将,溶解度系数H将。
A. 增大;B. 不变;C. 减小;D. 不确定11.若某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系数H非常大,则该气体为。
A. 易溶气体;B. 难溶气体;C. 中等溶解度气体;D.不确定12.在吸收操作中,以气相组成差表示的吸收塔某一截面上的总推动力为。
A. Y* —Y;B. Y —Y*;C. Y i—YD. Y —Y i13.在下列吸收过程中,属于气膜控制的过程是。
A. 水吸收氢;B. 水吸收硫化氢;C. 水吸收氨;D. 水吸收氧14.在吸收操作中,以液相组成差表示的吸收塔某一截面上的总推动力为。
A. X* —XB. X —X*C. X i—XD. X —X i15.在逆流操作的填料塔中,当吸收因数A<1,且填料层为无限高时,则气液相平衡出现在。
A. 塔顶B. 塔上部C. 塔底D. 塔下部16.在一定空气状态下,用对流干燥方法干燥湿物料时,能除去的水分为,不能除去的水分为。
A. 平衡水分B. 结合水分C. 非结合水分D. 自由水分17.在干燥实验中,随着空气流量的提高,恒定干燥速率,临界含水量将。
A. 不变B. 减少C. 增大D. 不一定18.湿物料的平衡水分一定是。
A. 非结合水B. 自由水分C. 结合水D. 临界水分19.已知湿空气的如下两个参数,便可确定其他参数。
A. H,pB. H,t dC. H,tD. I,t as20.同一物料,如恒速阶段的干燥速率加快,则该物料的临界含水量将。
A. 不变B. 减少C. 增大D. 不一定21.湿空气在预热过程中不变化的参数是。
A. 焓B. 相对湿度C. 湿球温度D. 露点22.在恒定干燥条件下,用热空气干燥某物料,当干燥速率将为零时,物料中剩余的水分是。
A.自由水分;B. 结合水;C. 非结合水;D. 平衡水分23. 对不饱和空气,干球温度、湿球温度及露点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对于饱和空气,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A. t>td>tw;B. t=tw =td;C.t>tw >td;D.不确定24. 在总压为101.33 kPa下,将不饱和空气由温度t1降温至温度t2,则该湿空气的湿度H将,相对湿度 将,露点td将。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D. 不确定25.空气的湿含量一定时,其温度愈高,则它的相对湿度____________。
A. 愈高B. 愈低C. 不变26.将不饱和空气在总压和湿度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湿空气的___________。
A. 湿球温度B. 绝热饱和温度C. 露点三、分析题1.一操作中精馏塔,若保持F、x F、q、V’(塔釜上升蒸汽量)不变,而增大回流比R,试分析x D、x W、D、W变化趋势。
并说明上述结果在实际生产中有何意义?2.已知常压(101.3kPa)下60℃及80℃的水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19.923及47.379kPa,据此说明作为干燥介质的湿空气在进入干燥室前先预热的重要性。
3.在一常压精馏塔中分离苯—甲苯混合液,原料液流量为100 kmol/h,组成为0.5 (苯摩尔分率,下同),泡点进料。
馏出液组成为0.9,釜残液组成为0.1。
操作回流比为2.0。
试求:(1)塔顶及塔底产品流量(kmol/h);(2)达到馏出液流量56 kmol/h是否可行?最大馏出液流量为多少?(3)若馏出液流量为54 kmol/h,x D要求不变,应采用什么措施(定性分析)?4.试分析湿空气的湿球温度与其绝热饱和温度有何区别和联系?5.试分析:(1) 湿空气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露点在什么情况下相等?什么情况下不等,大小关系如何?(2) 湿空气在进入干燥器前,往往进行预热,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四、计算题1. 戊烷与已烷的混合溶液中戊烷的摩尔分率为0.55。
常压下此溶液用连续精馏的方法进行分离。
若进料为泡点液体,塔顶采用全凝嚣,回流比取为1.2,要求塔顶溜出液中戊烷的浓度不得低于0.95,塔底釜液中戊烷的浓度不得高于0.05。
体系的平衡曲线见右图,求:① 在上述操作条件下所需要的理论塔扳数。
② 理论板加料位置。
③ 全塔效率67%时实际塔板数为多少?④ 运行中由于料液预热器温度过高导致进料部分汽化,试分析产品质量可能发生什么变化?2. 在连续精馏塔中分离某组成为0.5(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数,下同)的两组分理想溶液。
原料液于泡点下进入塔内。
塔顶采用分凝器和全凝器。
分凝器向塔内提供回流液,其组成为0.88,全凝器提供组成为0.95的合格产品。
塔顶馏出物中易挥发组分的回收率为96%。
若测得塔顶第一层板的液相组成为0.79,试求:(1)操作回流比和最小回流比;(2)若馏出液流量为100 kmol/h ,则原料液流量为多少?3. 在常压连续精馏塔中分离两组分理想溶液,塔顶采用全凝器。
该物系的平均相对挥发度为1.0 1.00.80.80.60.60.40.40.20.20液相中戊烷的摩尔分率x 汽相中戊烷的摩尔分率y P=101.3kPaD为40%,2.5。
原料液组成为0.35(易挥发组分摩尔分率,下同),饱和蒸气加料。
塔顶采出率F且已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75x+0.20,试求:(1)提馏段操作线方程;(2)若塔顶第一板下降的液相组成为0.7,求该板的气相默弗里效率E mv1。
4. 在一填料层高度为5 m的填料塔内,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中溶质组分。
当液气比为1.0时,溶质回收率可达90%。
在操作条件下气液平衡关系为Y=0.5X。
现改用另一种性能较好的填料,在相同的操作条件下,溶质回收率可提高到95%,试问此填料的体积吸收总系数为原填料的多少倍?5. 在101.33 kPa下用水吸收混于空气中的氨。
已知氨的摩尔分数为0.1,混合气于40℃下进入塔底,体积流量为0.556 m3/s,空塔气速为1.2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