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课件
内部交易成本:企业生产需要与有工业联 系的其他企业打交道,还需要与地方服务行业 (包括政府)打交道,以及生产组织、职工培 训等,都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企业的这些投入, 统称为内部交易成本。
投入产出相关产业
(工业联系)
服务行业
企业内部交易成本
生产组织
职工培训
二、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
①劳动力因素 ②市场因素 ③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a厂选择靠近日本的青岛; b厂选择具有巨大市场辐射力的中心城市-北京 c厂选择在政策优惠、交通方便的深圳
一、产业转移:
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 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分类:区域产业转移——国内的产业转移 国际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
3、原因:?
二、分析产业转移的原因
①劳动力因素 ②市场因素 ③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④其他:政策(调整地区产业结构、促进工业化城市化、防治环境污染 的需要)、原材料价格、 土地因素(地价、原生产地用地紧张) 、国 业转移方向:从发达地区转移至欠发达地区 产业转移产业: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
劳动力丰富、 廉价、素质高
内部交易成本低
市场广大
降低成本,追求最高利润
目的 吸引
企业生产转移
促使
国际 经济 形势 变化
原生产 用地紧 张昂贵
国家 环 政策 境 调整 污
染
三、产业转移的影响:
概念和分类
知识网络
劳动力因素
影响产业
产 业 转
转移 的因素
移
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市场因素 其他因素
对区域发 展的影响
转出地 转入地
概念和分类
知识网络
劳动力因素
影响产业
产业转移的名词解释
产业转移的名词解释产业转移是指生产力在地理上由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的过程。
这种转移通常发生在由于一系列原因,如成本、市场和政策等因素的改变导致了原地的产业无法继续保持竞争力的情况下。
产业转移是全球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于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产业转移是由于成本优势的变化而引起的。
由于人工、原材料、能源和土地等成本的差异,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会存在差异。
当某个地区的劳动力成本日益增加,而其他地区拥有更低的劳动力成本时,企业往往会选择将生产设施转移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竞争力。
市场需求和市场接近性也是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
当企业所在地的市场需求下降或市场饱和时,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企业可能会将生产设施转移到其他具有较高市场需求的地区。
此外,附近的市场接近性可以提高产品的运输效率和客户服务,因此对产业转移也起到重要的驱动作用。
政策因素是产业转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各国和地区的政府政策对经济活动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些国家为了吸引外来投资和促进产业发展,会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例如减税、降低进出口关税、提供土地、补贴等。
这些政策可以促使企业将生产设施转移到这些地区,从而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产业转移带来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
首先,产业转移可以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提高当地人民的收入水平。
其次,产业转移可以带来技术和知识的转移,从而提升当地的产业水平和竞争力。
然而,产业转移也可能导致一些问题,例如环境污染、资源过度开发、劳工权益等方面的挑战。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是一个重要的产业转移目的地。
过去几十年来,中国以其庞大的市场和相对较低的成本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外国企业。
这些企业在中国建立了生产设施,并享受了中国政府提供的一系列优惠政策。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和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一些企业也开始将生产设施转移到低成本的其他地区,如东南亚国家。
总之,产业转移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它影响着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环境。
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⑶工业集聚:①传统工业区:集聚原因:由于现代工业生产专业化程度高,企业之间的协作和竞争性很强,工业集中布置可产生集聚效应。
集聚意义: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不利:工业集聚导致企业间争地、争水、争动力、争公共设施;加剧环境污染。
②新兴工业区:高新技术产业在地区分布上常具有较为显著的地区集群特点的好处是:共用基础设施;加强信息联系和协作。
⑵工业的集聚和分散:a.工业集聚:·工业集聚的原因: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费和能耗,以扩大总体生产能力,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
·工业集聚的分类:①传统的大批量标准化产品生产—→形成专业化生产集聚区。
②有协作关系的新的小批量定制产品—→形成新兴工业区。
③90年代以来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集中在技术密集的专业化工业集聚区域内。
b.工业分散:①新兴电子工业形成分散,如电子元器件供应厂与装配厂。
②复杂产品的原料零部件多,为减少市场上交易费用,会形成跨国或跨地区的企业。
跨国公司根据市场、原料或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
汽车生产的全球化最为典型。
考点四:结合实例,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人教版)1.举例说明产业转移的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称为产业转移;国内的产业转移叫区域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叫国际产业转移;2.运用案例,分析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1)劳动力因素:案例:20世纪下半叶东亚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日本(50年代)→韩国、我国台湾香港等地(60—70年代)→我国东部沿海地区(80年代)→我国中西部地区(90年代后期);原因:不同地区,劳动力数量、价格差异较大,使得产品生产成本差异较大;转移规律: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劳动力因素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导致产业在空间上不断转移;(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案例:20世纪60年代的东亚出口加工区;原因:企业家总希望在内部交易成本最低的区位投资建厂;转移规律:发达国家社会消费水平较高,内部交易成本也很高;发展中国家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发展基础设施、提供优惠条件和服务、提供劳动力等),以减少企业生产内部交易成本,吸引发达国家投资;(3)市场因素:案例: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兴办汽车厂;原因:一方面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另一方面一个国家的产品销往另一个国家往往受到多方面限制,因此企业为避开限制,直接到市场广阔的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4)其他因素:国际产业转移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他还有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案例:我国沿海企业向内地转移;广东珠三角的产业转移;日本传统产业向海外转移等;3.产业转移对产业移入区和迁出区地理环境的影响:(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发达国家或地区,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可使国内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加快本国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工业化进程;(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国际产业转移使各国可以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发展相应产业,从而促进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什么是产业转移
什么是产业转移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这种现象叫做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有时会扩展到某类产品甚至某类产业.国内的产业转移叫做区域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叫国际产业转移.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很多(国家政策的调整. 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其中最重要的是:1.劳动力因素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3.市场因素产业转移的影响: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4.改变了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国际产业转移概念国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多种方式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过程。
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特点1.国际产业调整转移日益向高新科技化、服务化方向发展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产业结构调整转移的重心。
同时,发达国家的金融、保险、房地产、商务服务业等为生产服务的知识密集型新兴服务业和发展中国家的商业、酒店业、交通业和通讯业等传统服务业,成为各自服务业发展的主流。
2.国际产业间分工、国际产业内分工日益向国际产品内分工延伸,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转移日益体现为国际产品内工序环节的调整和转移根据工序分工理论,可将价值链增值环节划分为技术环节、生产环节和营销环节。
国际产品工序调整和转移表现为:在全球的价值链分工体系中,以发达国家为主体,由生产环节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转移;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在生产环节中由下游生产环节(终端的加工组装)向上游生产环节(关键零部件的生产)转移。
3.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日益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两大主要方向,发展中国家具备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已然发起向发达国家的逆向产业转移《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5年全球FDI流入为9160亿美元,其中流向发达国家为5420亿美元,占总量的59%,而且90%是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服务业。
产业转移
1、对转出地
(1)、有利
①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从而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②改善环境状况;
③加强区际联系,实现区域产业的分工与合作。
(2)、不利
市场萎缩,就业机会减少,失业人口增多
2、对转入地
(1)、有利
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②促进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
③增加就业机会;
④加强区际联系,实现区域产业的分工与合作;(2)、不利
加速资源消耗,加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五、影响因素
1、内部交易成本:工业联系、员工培训、生产组织;
2、劳动力因素:数量、素质、价格
3、市场因素:市场的变化、开拓市场、关税壁垒;
4、转入地与转出地:距离、环境状况、地价、政策等。
【地理】产业转移.
(2)“腾笼换鸟”对苏北某市产生
的有利影响( C )
①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
荣 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
动环境质量提高 ③促进产业 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 ④土 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第(2)题,经济较落后地区在产业转移中接收一 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企业,有利 于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工业化进程;但因资源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密集型工业有一定的污染,可能对环境质量有
一定的损害。
5 产业转移示意图的判读
◎考情分析:
产业转移是近几年高考中的命题热点,它主要以区域产 业转移图为载体,侧重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及影响。
图1 近8年来中国对美国投资总额分布示意图
图2 安徽省部分人口迁移及承接部分服装加工基地示意图
劳动力 密集型
欠发达 地区
3).明确产业转移带来的影响
a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b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c改变区域地理环境。 d改变劳动力就业空间分布。
热点联系:2014年两会后北京低端产业(高耗能,高 污染,占地广易造成交通拥挤的服装批发业将向周边 河北迁移。思考原因及影响?
练习:
下图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 意图。读图回答25~26题。(双选)
服装加工基地示意图
(2)据此说明产业转移对安徽省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
影响。(13分)
安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
向发达地区迁移的人口减少,其他地区人口迁入增加。省内农
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城镇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2010新课标(黑、吉、宁卷)文综)
表1示意我国沿海 某鞋业公司全球化发 展的历程。读表l, 完成6~8题。
产业转移
1.下图表示某种产业在世界上的迁移过程,回答有 关问题
(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A A.玩具制造 B.钢铁工业 C.石油化工业 D.制糖工业 (2)该产业部门属于 A A.劳动密集型工业 B.技术密集型工业 C.资金密集型工业 D.资源密集型工业 B (3)导致该产业迁移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交通运输 B.劳动力价格 C.原料 D.市场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Hale Waihona Puke 思考:从1945年到2000年,日本的主导产业部门发生了 哪些变化? 轻工业 重化工业 高科技工业。
上世纪80年代无锡的主导产业以纺织、机械、钢铁 等传统工业为主。
目前,外资投入逐步转移到电子通讯、精密机械 、现代服务业的新兴行业。总体看,逐步呈现由基础 产业向高端的产业链延伸的趋势。无锡形成了以机械 及汽车配套、电子信息及光电、精细化工及生物制药 、特色冶金及金属制品、高档织物及服装加工五大支 柱产业为主的现代工业体系,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重 要的制造业中心之一。
3.为什么一个国家或地区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对象国或地区转变成转移国或地区?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劳动力价格相应提高,劳动 密集型产业又会向劳动力价格较低的国家或地区转 移。
结论: 具有充足、高 素质且价格较低廉的劳动 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 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劳动力因素处于不断变化 之中,导致产业在空间上 不断转移。
什么是产业转移
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 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被称 为产业转移。
产 业 转 移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劳动力 市场 内部交易成本、 国际经济形式的变化、 国家政策的调整、 地价、 环境
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地方政府竞争与合作机制
税收优惠与财政补贴
吸引企业投资,促进地方产业发展。
土地供应与价格
影响企业投资成本和产业转移意愿。
环保及安全法规执行力度
决定企业选址和产业转移方向。
行业标准制定及监管力度
行业标准与国际接轨程度
影响企业产品市场准入和竞争力。
产品质量监管
土地资源供给与需求
土地资源供给有限,而需求不断增长,导致土地 价格上涨。
土地价格变动对企业成本的影响
土地价格上涨推高了企业用地成本,影响企业盈 利能力和竞争力。
3
土地政策对产业转移的影响
土地政策调整影响企业用地成本和用地行为,进 而推动产业转移。
税收优惠与政策支持
税收优惠政策
政府通过税收优惠政策鼓 励或限制某些产业发展, 引导产业转移方向。
01
品质与品牌意识增强
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的关注度提高,推动产业向高品质、高附
加值方向发展。
02
个性化与定制化需求增加
消费者追求个性化和定制化产品,促进产业向柔性化、定制化生产转型。
03
绿色消费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消费者越来越关注环保、健康、可持续等理念,推动产业向绿色、低碳、
循环方向发展。
企业文化融合与沟通障碍
02
将环保要求纳入产业转移的决策过程中,确保产业转移与环 境保护相协调。
03
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力度,推动产业转移向更加绿色、低碳 、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05 政策法规影响
国内外贸易政策调整
关税及非关税壁垒
影响跨国企业产业转移的成本和市场准入。
自由贸易协定
促进区域内产业转移和供应链整合。
产业转移理论发展
2023-11-10
目录
• 产业转移理论概述 • 产业转移的发展历程 • 产业转移的理论模型 • 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产业转移的未来趋势与挑战 • 案例研究:中国产业转移的发展与挑战
01
产业转移理论概述产业转移的来自义与类型产业转移定义产业转移是指由于资源供给或市场需求条件发生变化,产业从一个地区或国家 向另一个地区或国家转移的现象。
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中心-外围理论
该理论认为,经济发展会形成中 心区和外围区,中心区是产业发 达的地区,外围区是产业落后的 地区,产业会从中心区向外围区
转移。
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资源供给
市场需求
资源供给的变化会影响产业的布局和转移 ,如原材料、能源、劳动力等资源的短缺 或变化会导致产业向其他地区转移。
区域一体化
区域一体化将为产业转移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平台,如欧盟、东盟 等区域组织将加强内部合作,推动产业转移和优化配置资源。
跨国公司作用
跨国公司将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推动产 业转移和工业化进程,促进全球经济发展。
06
案例研究:中国产业转移 的发展与挑战
中国产业转移的发展历程
产业升级
产业转移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制 造业和服务业转型,提升产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新兴产业发展
新兴产业将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方向,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 等,这些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较高的增长潜力。
国际合作与区域一体化
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将成为产业转移的重要形式,各国将加强合作,共同开发 资源、技术和市场,实现互利共赢。
产业转移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产业转移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国际产业转移、区域产业 转移、横向产业转移等。
产业转移
所谓产业转移,是指由于资源供给、技术条件、市场需求或比较优势的变化,产业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过程,是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势,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是区域产业分工形成的重要原因。
产业转移是不同区域间生产要素的转移和聚集的过程,一般表现为产业从低要素报酬率区域向高要素报酬率区域转移、从低市场容量区域向高市场容量区域转移、从高成本区域向低成本区域转移。
产业转移包括:一、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的产业转移,主要呈现出以下五个趋势:产业转移的规模越来越大;转移的产业主要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转移的势头强劲;对资源能源依赖较强的上游产业转移趋势明显;来源地相对集中,大都来自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地;与东部地区相邻且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中西部省区,在吸引产业转移方面占据明显优势。
在今后一个时期里,东西部产业转移趋势还会继续加强并呈现新特点:产业转移的层次会逐步提高;产业转移从原来的单个项目、单个企业或者说是单个产业,转变为包括产业的整体性转移;产业转移的主导角色转变,从政府的主导作用向企业主导作用转变;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面临更大的挑战;从传统制造业向第三产业转移;从白领阶层向蓝领阶层转移。
随着国际国内产业的分工深度调整,产业转移的发展步伐变快,规模也越来越大。
我认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区域产业结构是否调,成为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
大多数的毕业生倾向于毕业后进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国有大中型企业,可是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所能吸纳的人才毕竟有限,无法为社会提供足够多的岗位,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不要把自己定位的过于高端,积极到民营中小企业就业,踏踏实实从底层职位做起,逐步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
大学生就业难的外部原因产业结构的影响。
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根本性制约因素。
是产业结构的调整。
我国制造业层次低,处于简单引进、承接和复制的阶段,尤其是高端产业发展严重不足,难以持续吸纳较多高端人才以及维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转移(课件)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转出地
有利:
转入地
有利: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减少资源消耗; 缓解环境污染;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 作
不利:失业人口增加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缓解就业压力;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 合作
不利:增加资源消耗; 加剧环境污染
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1)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
乡村——城市 2)产业转移的同时也伴随着环境污染 的转移和扩散 例如:高耗能企业由东部迁到西北
1. 图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2. 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 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 (
(
)
)
B.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C.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保护本国的民族汽车工业,对进口汽车设置关税壁
垒,故此。 • 2.我国鼓励汽车进入家庭对吸引国际产业转移有何 作用? 有利于推动汽车销售,使我国的汽车市场具有广阔 的潜力,对跨国汽车公司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4、影响产业转移的其他一些因素: 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 国家政策的调整; 原生产用地紧张、地价昂贵; 环境污染严重;
(2)不正确。珠三角、浙江能源、原材料 缺乏,没有发展重化工业的基础,今后应充 分发挥技术创新优势,加强传统工业基础的 技术改造,开拓高新技术工业,发展技术密 集型产业和高档消费品,使产品向高精尖方 向发展。
东北属老工业基地,工业以钢铁、机械、 石油化工为主导,今后工业发展方向应是促 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为把握正在兴起的沿海产业转移机遇,湖北省决定在三峡
产业转移
4、其他因素 、
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 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 都会促使企业进行产业的国际转移。
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原因: .原因: • 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创新和新产业往往在一个或少数国家最先发 生;在一个国家内部,经济增长往往率先从 某个区域发生。产业转移则使某产业从创新 地逐渐扩散到其他地区,成为带动整个地区 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 . ⑴概念:企业生产需要与有工业联系的其他企业打交 概念: 道,还需要与地方服务行业(包括政府)打交道,以及生 产组织、职工培训等,都要投入一定的资金。企业的 这些投入,统称为内部交易成本。 ⑵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及措施 ①总原则:企业家总希望在内部交易成本最低的区位 : 投资建厂。 ②发达国家社会内部交易成本很高 推动企业家 向国外转移产业 发展中国家通过改善投资环境以减少企业生产的内部 交易成本 吸引发达国家的投资
①无论是产业的发展阶段还是产品的生产环节, 无论是产业的发展阶段还是产品的生产环节, 产业转移都促进了区域或国际间的分工与合作。 产业转移都促进了区域或国际间的分工与合作。 ②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处于哪些发 展阶段的产业和产品的哪些生产环节。 展阶段的产业和产品的哪些生产环节。
⑶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 ②对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 接受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 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 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例如,韩国从1973年 开始重点发展重化工业,至80年代初,已基 本形成了以重化工为主的工业结构,比发达国 家同样工业化概述
1、概念: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 概念: 概念 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2、分类 分类 区域产业转移:国内的产业转移。 国际产业转移:跨国的产业转移。 其中东亚是国际产业转移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第10讲 产业转移
原因分析如下:
3.区域产业转移的原因
区域产业转移发生于区域内部,也存在由区域间资源优势差异而引起的产业
转移,但因区域之间存在经济总体水平的差异,发达地区的产业发展速度、产 业结构调整进程快,为使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部分
产业、资金或技术,带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一方面是国际产业转移所
(2)化学、造纸等工业的生产特点。
【思路点拨】 转出原因应从企业成本、地价、劳动力及 企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等方面去考虑。而转入地的选择要从 化学、造纸等行业的特点:运量大、环境污染严重,去分析
汕尾市和英德市哪一地区更具备承接此类产业的优势。
【答案】 主要原因:土地、劳动力等资源短缺;环境
污染较重等。汕尾市。理由:化工、造纸工业污染性较强, 且运输量较大;汕尾市相对于英德市环境承载力较大,水运 条件较好。
置,改变投入—产出比,最终获取较高的利润。
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主要因素 (1)劳动力:具有 充足、高素质且价格较低廉 的劳动力资源 的国家或地区,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2)内部交易成本
①发达国家:社会消费水平很高,内部交易成本 高,推动 企业家向 国外 转移产业。 ②发展中国家:通过改善投资环境 ,减少内部交易成本, 吸引产业转移。
【答案】
(1)经济发达;劳动力素质高;海陆交通便利;科 劳动力资源丰富;煤铁资源丰富;人
技发达;产业结构成熟 均耕地多
(2)①③⑤
②④
(3)促进能源资源开发;加快工业化进程;改善产业结构;提 供就业机会。
不具有的,如广东将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向粤北、粤西、粤南地区转移,就是为 了使广东省整体经济均衡发展。
(2012· 安徽文综)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第四章 产业转移
第三节 产业转出效应
一、产业转移对转入区域的影响
1、产业转移提高了产业规模和产出能力,优化转入区的产业结 构。 2、产业转移带动了技术扩散。 3、产业转移增加了就业机会。 弊端:
某些竞争力比较低的产业,从经济发达地区转入技术和管理先进的产 业,就会对本地原有产业产生排挤作用,进而产生垄断。如,美国的可
局部转移和整体转移
局部转移,是指一个产业的部分产业 链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 整体转移,是指一个产业的全部产业 链从一个区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
要素导向型转移、市场导向型转移和战略导向型转移
要素导向型转移,是指产业转移使根据要素 禀赋原则,以寻求廉价的生产要素、降低成 本为目而进行的产业转移。 市场导向型转移,是指企业为了克服某些地 区市场进入壁垒,扩大产品在市场上的销售 规模而进行的产业转移。 战略导向型转移,是指企业以提高竞争力为 目标,着眼于全球范围或全国范围资源的优 化配置,从而在全球范围或全国范围内对产 业进行合理布局。
跨区域并购是实现产业转移的一种理 想和可行的方式。因为通过跨区域并购,投
资者要投入现金,等于把企业的优质资产从一个区 域转移到另一个区域的目标企业上,并在并购成功 后对目标企业进行改造,投入更多的资金、技术、 人力资源等优质资产,并与目标公司的资源有效地 结合起来,从而实现生产中心的转移。
与新建投资相比: 优势:
劣势:
投资者无法完全把握投资项目地重大决策权,对投资项目盈利 前景和潜力难以发挥其决定性作用,容易产生合资双方地摩擦 和冲突。
在实践中,合资企业和独资企业的选择要考 虑内外部具体因素。 内部因素:
企业在技术、产品、管理和市场销售能力等方面占有的优势程 度; 企业产品战略; 财力和资源的充裕程度等。
产业转移与承接产讲解课件
产业转移的模式
整体迁移模式
合作共建模式
企业将整个生产系统从一个地区整体 迁移到另一个地区,包括设备、人员 和生产技术等。
企业与当地政府或企业合作,共同投 资建设新的生产基地,实现产业转移 和升级。
分离迁移模式
企业将部分生产线或生产环节从一个 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以降低成本 或获取资源优势。
产业转移的趋势
成本因素
劳动力成本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 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会选择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进行产 业转移。
土地成本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经济发展,土地价格不断上涨,企业 为降低生产成本,会选择土地成本较低的地区进行产业转移 。
市场因素
市场需求变化
随着消费者需求变化和市场竞争加剧,企业为拓展市场份额和满足消费者需求 ,会选择市场需求更大的地区进行产业转移。
中国产业转移概述
中国产业转移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区域经济发展 不平衡和资源禀赋差异等因素,导致不同地区间的产业布 局调整和优化。
中国产业转移的历程
中国产业转移经历了多次大规模的调整,其中以东部沿海 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 为典型案例。
中国产业转移的影响
中国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就业结构 优化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
国际产业转移的历程
国际产业转移经历了多次大规模的转移,其中以20世纪80年代的东亚“四小龙”承接西 方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为典型案例。
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
国际产业转移对全球经济格局、产业结构、贸易结构、就业结构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促进了全球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产业转移知识点总结
产业转移知识点总结一、产业转移的基本概念产业转移是指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企业选择将生产设施和生产活动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产业转移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之一,是由于全球化和市场化过程中的经济货物和服务的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使得全球范围内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而产业转移作为其中一个附带性的结果。
二、产业转移的原因1. 成本优势:产业转移的主要驱动力之一是成本优势,包括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税收政策等方面的优势。
比如,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普遍较低,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制造业转移至中国。
2. 市场需求:当一个地区的市场需求趋于饱和,企业为了拓展市场,会选择将生产设施迁移到市场需求旺盛的地区。
3. 资源优势:某些地区拥有独特的资源优势,比如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会吸引企业进行产业转移。
4. 政策环境:政府的优惠政策和相关扶持措施也会影响产业转移的方向和规模。
5.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可能会选择转移到具有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的地区。
三、产业转移的影响1. 对原产地的影响:产业转移可能导致原产地的资源外流和产业结构调整,一些传统产业可能会面临困境,从而导致就业问题和经济增长放缓。
2. 对目的地的影响:产业转移对目的地的影响也是双向的,一方面会带来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也会带来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的问题。
3. 对全球产业格局的影响:产业转移将改变全球产业链的格局,一些发展中国家可能因为产业转移而成为制造业中心,而一些发达国家可能会面临产业空心化和就业问题。
四、产业转移的趋势1. 产业迁移向东南亚地区转移:由于中国和印度等国家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一些制造业企业开始将业务迁移到东南亚地区,比如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
2. 高技术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一些高技术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也可能会选择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由于这些国家具有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市场需求的潜力。
3. 渐进式产业转移:产业转移不再是一蹴而就的行为,而是一个渐进过程。
高中地理课件-产业转移
31
自拟题目,写一篇小短文,说明丰城市 在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中应做好的工作和注 意的问题有哪些。
2.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加工区吸引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劳动力价格低 B、企业内部交易成本低 C、接近消费市场 D、生产技术先进和管理水平高
26
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世界上的转移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5题。
1.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A.软件制造 B.玩具制造
C.汽车工业 D.石化工业
市场因素
环境污染
产业转移是多种因1素6 综合作用的结果
影响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
1. 上海纺织厂转移到新疆。
劳动力、资源
2.在青岛经济开发区建有许多跨国公司的出口加工区。内部交易成本
3.宝洁公司在华经营已有10年,建立了11家独资、合
资企业,推出了飘柔、潘婷、海飞丝、舒肤佳等著
市场
名品牌。
4.20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沉重打击了东南亚国
改变劳动力 大量产业移入,就业机会增
就业空间分布
加缓解就业压力
24
产业转移分析思路
国
国
际
内
劳动力
内部交易成本 市场
其他:政策、 环境等
原因
分 类
产业 转移
影响
目 的
追求更高的利润
移出地 移入地
25
1.关于产业转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发达地区往往是落后产业的迁出地 B.发达地区往往是落后产业的接收地 C.向发达地区转移的往往是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 D.不发达地区接收的往往是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37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与区域地理环境编写:刘红审核:周娣考点要求:结合实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梳理:产业转移一、背景知识(一)产业的发展类型:(二)产业的发展阶段1.划分依据:根据典型产品在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三)产品的生产环节二、产业转移(一)定义:产业转移指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
产业转移有时会扩展到某类产品甚至某类产业。
(二)类型:(三)背景:经济全球化(四)本质/根本目的:寻求最佳区位,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以获取更高的利润。
(五)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1.主要因素/重要因素:①劳动力a.劳动力在国际范围的流动性很小。
特点: b.不同国家或地区,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和价格差异较大。
c.劳动力因素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a.劳动力的数量、价格、素质差异较大→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低廉的劳动力资影响: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
b.劳动力因素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空间上不断迁移。
a.“硅谷”企业在东南亚投资办厂。
(主要原因:东南亚具有充足、高素质且价格举例:低廉的劳动力资源。
)b.20世纪下半叶,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东亚的转移。
(主要原因:劳动力因素不断变化。
)②内部交易成本:定义:企业生产需要与有工业联系的其他企业打交道,还需要与地方服务行业 (包括政府)要交道,以及生产组织、职工培训等,都要投入一定的资金。
企业的这些投入统称为内部交易成本。
特点影响:由于内部交易成本的差异,许多发达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投资办厂。
产业的发展类型:劳动密集型产业举例:东亚的出口加工区主要影响因素:内部交易成本低③市场:a.贸易壁垒的存在。
原因:b.市场是在不断变化。
a.为了避开贸易壁垒,企业就直接到市场国家或地区投资建厂。
影响:b.市场的不断变化→企业的产业转移方向也会随之变化。
a.日本、韩国以及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到我国举办汽车厂。
(主要原因:我国拥有举例:庞大的汽车消费市场。
)b.20世纪90年以前,日本企业的投资重点地区在西欧、北美;20世纪末,日本企业的投资重点地区在东亚、东南亚(主要原因:市场在不断变化。
)2.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生产地用地紧张、地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等。
3.说明:①在现实中,国际产业转移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②在众多因素的作用下,当今世界产业转移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或地区将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污染严重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六)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促进区域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
①发达国家: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可使国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从而促进了产业升级。
②发展中国家: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2.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
①改变了区域的地理景观:如:产业转移使东亚的出口加工区由原来的乡村地区变成高度工业化地区。
②伴随着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发达国家环境污染状况得到改善;发展中国家环境污染加重。
③说明: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重化工业转移的同时,应充分估计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加强对废弃物排放的控制和综合治理。
4.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①表现:伴随产业转移,就业机会也由转移国或地区转移到转移对象国或地区。
②举例:发达国家国内的就业机会减少,失业人口增加;发展中国家大量吸引国家(七)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两次大规模产业转移1.第一次产业转移:①时间:20世纪70~80年代②具体表现: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污染严重的企业从香港、台湾等地转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区③影响: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影响: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加快了珠三角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促进了产业升级;但加重了环境污染。
对港、台影响:为产业结构的顺利调整创造了条件,促进了产业升级。
2.第二次产业转移:①时间:20世纪90年代。
②具体表现:部分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业由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移到粤东、粤北等次发达地区③影响:对珠三角的影响:同第一次中对港、台的影响。
对粤东、粤北的影响:同第一次中对珠三角的影响。
对广东省的影响:加快广东省社会经济的发展,缩了地区之间的差距。
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一、背景知识:(一)水资源的概念:《图册》P43通常说的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二)人们常用的水资源:人们常用的水资源主要有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其中河流水与人们的关系最为密切。
(三)衡量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四)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图册》P62表格1.数量特点: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少。
2.时间分布:特点:夏秋多水,冬春少水,且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
成因:受季风气候影响,夏秋多雨,冬春少雨,降水的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
措施:修建水库。
3.空间分布:①特点:②措施:跨流域调水。
二、南水北调(一)原因:1.原因: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2.表现:北方地区水资源供应量小于需求量,尤以黄河流域、淮河流域、海河、滦河流域缺为最为为严重。
3.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最为严重。
①原因:▲自然原因:水资源总量少且季节分配不均;水土资源配合欠佳(水少地多)。
▲人为原因:人口众多,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污染水、浪费水现象严重。
▲说明:a.造成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最主要的原因是水资源总量少。
b.华北地区春早最为严重的原因:春季降水少,水资源总量少;春季正值农作物播种季节农业用水量大;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②危害:严重制约了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
③措施: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其中跨流域调水是南水北调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根本措施。
(二)水源区和供水区:1.水源区:长江。
2.供水区:华北、西北。
(三)工程方案:1.总体方案: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各地发展的需要。
2.具体方案:《图册》P 137 ①东线工程:路线:从江苏扬州江都抽水站引长江水,基本沿京杭运河输水到华北地区。
起止点:起点扬州;终点天津。
经过的主要省区:自南向北依次为苏、鲁、冀、津。
连接的河流:自南向北依次为长江、淮河、黄河、海河。
水源区:长江下游;供水区/调入区:淮河下游地区、山东黄河下游地区、海河流域。
优点:有京杭运河可以利用,工程量小;调水量大。
缺点:黄河以南地势北高南低,需抽水北调(注:黄河以北自流供水);水质差。
备注:同时实施治污工程。
②中线工程:路线:从长江三峡水库引水,出丹江口水库,沿伏牛山,太行山东麓送水到北京。
起止点:起点为丹江水库;终点为北京。
经过的主要省区:鄂、豫、冀、京。
水源区:长江中游丹江口水库和三峡水库。
供水区:海河平原、京津地区、黄河下游。
优点:自流供水;水量稳定;水质较好;有丹江口水库可利用。
缺点:工程量较大。
③西线方案:路线: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
水源区:长江上游金沙江及其支流雅砻江大渡河。
供水区:西北干旱地区,华北部分地区。
优点:自流供水;水质好。
缺点:调水量小,工程巨大。
(四)必须坚持的原则:强化节水意识,在节水、治污的前提下调水。
(五)深远影响:1.积极意义/对调入区的影响:①从总体上看:南水北调工程,全面实施后,将有效缓解调入地区的水资源紧缺状况,促进其经济发展,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
②具体表现: 1°社会效益:▲改善调入区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资金,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缓解城乡争水、地区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
2°经济效益:缓解调入区的水资源紧缺状况,大大促进调入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3°生态效益:▲美化环境,改善城乡居民的卫生条件。
▲控制地面沉降。
2.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对调出区的影响(以东线工程为例)①长江径流量减少,海水上溯,河口盐度升高,水质下降。
②长江径流量减少,泥沙淤积加重,使航道淤塞。
③调水对江淮沿线地区的水生生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④东线工程范围内,调水后土壤容易发生盐碱化。
⑤长江下游及输水沿经地区,工业发达,大量污水排放会降低水质。
能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案例一:西气东输(一)起止点:1.起点:新疆塔里木盆地中的轮南油气田。
2.终点:长江三角洲的上海。
(注:上海是我国能源调入量最大的省份。
) (二)目标市场:长江三角洲(三)经过的省级行政区:自西北向东南依次为新、甘、宁、陕、晋、豫、皖、苏、沪(填简称),计9个省区。
(四)沿途经过的地形区: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
(五) 运输方式:管道运输(特点:运量大,运费低,连续性好,受自然条件影响小,占地少,安全可靠;但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六)影响西气东输主管道线延伸方向的主要因素是城市分布。
(七)西气东输线路中段发生弯曲的原因:为保证从供气的可靠性,途径陕甘宁气区。
(八)原因:1.原因:①我国能源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即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
②调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③今后,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
2.说明:我国能源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主要表现:▲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能源相对贪乏,制约经济的发展。
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西部地区: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对能源的需求量小,但能源丰富,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九)深远影响:1.从总体上看:实施西气东输,有利于调配我国能源资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状况优化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保持生态环境,促进东西部之间的协调发展。
2.具体表现:①对东部地区的影响:a.社会经济: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状况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缓解交通压力。
b.生态环境: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东部的大气环境状况。
②对西部地区的影响:a.社会经济:使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成为当地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改特点:特点:特点:善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机会,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b.生态环境: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
③对沿线地区的影响:a.社会经济:为沿线各省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促进沿线各省相关产业的发展,使沿线地区成为一条新的经济增长带。
b.生态环境: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在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可减少农民对薪柴的需求,从而缓解因破坏植被带来的环境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