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欧美和日本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自我完善:意味着一个人的发展应 该是和谐的 (1) 和谐是针对全人类而非个人而言
(2) 和谐是针对人的身体和精神的统一 而言的
外国教育史
三. 1.
教学论 形式教学与实质教学
(1) 相辅相成(不可能截然分开)
(2) 二者有主次之分,形式目的应该 在教学中占首位,是最后的目的。
外国教育史
2.教学原则
返回
思考题
19世纪初,对德国各级学校进行整顿和
改革的是( ) A.黑格尔 B.洪堡 C.费希特 D.赫尔巴特
返回
外国教育史
思考题
德国的洪堡倡导把大学办成既是教学
中心,又是___中心。
返回
外国教育史
思考题
返回
外国教育史
第二节 19世纪的法国教育
一、教育发展概况
(一)中央集权的教育领导体制的确立
外国教育史
乌申斯基像
外国教育史
二、乌申斯基论教育 (一)教育的本质与目的
教育是一门艺术,而不是一门科学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个人
外国教育史
(二)教学观

主张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都是片面 的,要把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结合起来 强调实科课程 提倡教育要适应学生心理的特点,培养 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原则:自觉性与积极性原则、直观 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巩固性原则
(一)19世纪初的教育改革:制订了全国统一的 学校制度。
堂区学校(1年)——设在城乡的教堂中,为入县
立学校作准备。主要进行宗教教育和简单的读、写、 算。
县立学校(2年)——设在县城里。主要学习神学、
历史、地理、算术、几何等。
文科中学(4年)——设在省城。学习拉丁语、德语
哲学、矿物学、物理学等。
第二编 近代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
第十四章 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和日本的教育 教学目的:
掌握英、法、德、俄、美、日等国教育的
概况,重点是德国、日本的教育发展。
认识19世纪教育发展的趋势:教育大众化
和实用主义教育。
外国教育史
第一节 19世纪德国的教育
17、18世纪德国 教育的情形。
教学目的: 发展状况。
外国教育史
创建于1694年的德国哈勒大学
外国教育史
德国波恩大学
外国教育史
总结:德国教育特点
(一)教育的大众化
德国为何能较早的完 成教育普及?
19世纪初以后才真正大众化
19世纪洪堡为代表的普鲁士政府采取了
“教育服务于国民”的政策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第一次工业革命
的需要
洪堡的改革措施促进了初等、中等、高等教 育的发展。
(二)初等教育的发展 (三)中等教育:法国的中学分中央政府 办的国立中学和地方政府办的市立中学两 类。 (四)高等教育(专门学校和大学)
外国教育史
拿破仑像
外国教育史
法国巴黎大学
外国教育史
19世纪末,法国教育制度基本形成。
19世纪形成的法国学校教育制度是欧洲 大陆双轨制的典型。 一轨是:母育学校(2~6岁) 初等学 校(6~11岁) 初等学校高级班 后升入 艺徒学校和职业学校,或者就业。这是为劳 动人民的子女而设立的。
斯宾塞像
外国教育史
二、斯宾塞论教育 (一)论教育目的与课程
在外国教育史上,斯宾塞第一次明确地提
出了“教育预备说”。他指出,怎样生活是 我们的主要问题,
因此,怎样去过完满生活?这个既是我们需
要学的大事,当然也是教育中应当教的大事 。为我们的完满生活做准备是教育应尽的职 责;而评判一门教学科目的唯一合理办法就 是看它对这个职责尽到什么程度。 外国教育史
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
对于日本军国主义教育的形成要有所了
解。
掌握《学制令》这一基本概念。
外国教育史
第六节 19世纪的日本教育
一、教育发展概况
(一)教育管理体制的演进
(二)初等教育的发展 (三)中等教育的发展
(四)高等教育
(五)师范教育
日美学习外国教育之比较
外国教育史
20
1
1873 1893 1903 1910
外国教育史
(4) 重视师范教育
师范学校应设在小市镇或乡村,师范生一
律住校
师范生要有优秀的品质,掌握广泛的知识 见习期(1年)
外国教育史
乌申斯基的教育代表作是(
) A.《祖国语言》 B.《儿童世界》 C.《人是教育的对象》D.《人的教育》
外国教育史
第六节 19世纪的日本教育
主要掌握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在教育改革
外国教育史


(三)论道德教育
重视道德教育(比一般的发展儿童的智力
和用知识充实其头脑要重要的多)
内容:爱国主义、人道主义、爱劳动、追
求真理、公正、诚实、谦逊、尊重他人、信 仰上帝
外国教育史
(四)论教育学与师范教育
(1)教育学定义 ① 广义:教学者必需的或有用的知识的汇 ② 狭义:教育活动规则的汇集(对教育工 作者帮助不大甚至有害) (2)应该吸收一些为了达到目的所需要的知识 (教育学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首先必须从 一切方面去了解人) (3)建议成立教育系(目的是研究人和人性的一 切表现及其在教育艺术上的专门应用)
学习的效果相似:
外国教育史
补充:日美学习外国教育之相异之处
学习过程遭遇的困难程度不同
学习的模式不同 ………
外国教育史
福泽谕吉像
外国教育史
福泽谕吉像
外国教育史
福泽谕吉《劝学篇》
外国教育史
二、福泽谕吉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作用:知识富人、教育立国
“人,学则智,不学则愚,人的智慧
取决于教育如何。”
C.杜威
D.克伯屈
返回
外国教育史
美国的教育在学制上是____制。 在美国教育史上,富兰克林于____
年在费城首先创办了文实学校。
美国教育史上著名的《摩雷尔法》旨在
资 助 各 州 大 办 _ _ _ 学 院 。 A.民族 B.农工 C.商贸 D.社区
外国教育史
第五节 19世纪的俄国教育
一、教育发展概况
洪堡像
外国教育史
思考:德国普及教育的经验对 我国教育普及有何借鉴意义。
一、教育发展概况
学前和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
理解:德国的初等教育 打败了法国的铁骑
外国教育史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816 1846 1860 三维柱形图 1
德国初等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
全控制在教会的手中公共教育运动之后 ——
过去,认为免费学校是专为穷人设立的,富人
不屑也不愿送子女入免费学校“公共教育运动 之后,——
外国教育史
二、贺拉斯.曼论教育 (一)教育作用与目的 (二)教育内容
(三)师范教育
外国教育史
思考题
.被称为“美国公主学校之父”的是(
) A.贺拉斯.曼 B.帕克

三、赫胥黎论教育 (一)对传统教育的批判 (二)科学教育与自由教育
外国教育史
第四节 19世纪的美国教育
简要了解独立战争以后至20世纪初叶
的美国教育的变革情况
重点掌握公立学校运动、赠地学院的
创办及美国地方分权制教育体制的确 立
外国教育史
第四节 19世纪的美国教育 一、教育发展概况
(一)教育管理体制的变迁 (二)初等教育的发展:贺拉斯· 曼(美国公共教 育运动之父)建议由州政府建立公立学校。自19 世纪三、四十年代起,美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公 立学校运动。
外国教育史
(二)国家工业化带来教育事业的适应性
调整
中等教育:出现实科中学 高等教育:人数增长,内部结构的调
整,各类新型高等院校的出现
思考:19世纪的德国教育是 最优秀的,试举例说明。
外国教育史
费 希 特 像
外国教育史
费希特像
外国教育史
二、费希特论国民教育
外国教育史
三、第斯多慧论教育
一. 论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 1.天资:人本身能力和活动可能性的基础,既有相同
福泽重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但
对遗传和环境的因素也予以肯定。
通过教育提升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
外国教育史
(二)智育:修习学问,唯尚实学 (三)德育:培养国家观念与独立意识 (四)体育:造就健康国民
外国教育史
补充:19世纪英国教育普及的经验
一、教育普及是世俗的,公益性的,排除了宗 教因素,确立了国家主导。 二、教育普及的最终保障是推行法律上的教育 普及。 三、教育普及需要雄厚的经济基础。 四、各种进步教育思想与实践积极影响了英国 教育普及进程。 五、教育普及是一向浩大工程,需要调动各种 社会因素积极参与。 外国教育史
大学Fra Baidu bibliotek
外国教育史
(二)19世纪60年代的教育改革
(三)19世纪70年代的教育复辟
外国教育史
与同期的西欧、北美和日本的教育相比
较,近代俄国教育是十分落后的
1914年,学龄儿童入学率仅达20%,文盲
占全国成年居民的75%,中等教育和高等教 育只能为有产阶级所享受,需要进行根本 的改造,这是十月革命后苏联教育改革面 临的任务。
性、也有差异性 2.天资和激发(教育)
(1) 天资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是基础
(2) 激发(教育)使可能性变为现实,没有激发就 没有发展 3.天资、教育和人的自由自主 (1) 重视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掌握知识) (2) 教育必须遵循人的天资
外国教育史
二.
论教育的目的
1. 教育的最高目标或最终目的:激发 学生的主动性,培养独立性,使人达到自 我完善
科学知识最有价值 斯宾塞指出,在科学教育与古典教育之间 的争论中,首先要解决知识的比较价值问题。 在一切教育问题中,这是最关重要的问题。由 于学生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因此就更加需要 对知识的价值进行比较,从而把有限的学习时 间花在最有价值的知识学习上。

在《教育论》中,斯宾塞阐明了一种崭新 的观点,那就是,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一致的 答案就是科学。主张制定以科学知识为核心的 课程体系。 外国教育史
(三)中等教育的发展:文实中学、公立中学
(四)高等教育的发展:专门学院、州立大学 、 研究型大学、赠地学院的出现。
外国教育史
思考:公共教育运动的开创性意义
过去,办教育被看作是教会的职权,教育子女
是家长的职责,人们受教育看作是个人私事,政 府不加过问,公共教育运动之后——
过去,学校是教会的奴仆,学校的发展几乎完
外国教育史
补充: 德国教育普及的经验
德国对教育的重视是至上而下的,最高统
治者对教育的关注成为教育发展的主要动 力。
普及教育必须有立法保障,而立法能否兑
现,又是普及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
普及教育必须有经费保障,而政府的拨款
是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
德国对教师质量和教师地位的强化措施,
促进了普及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中等教育改革 (四)高等教育的发展
外国教育史
瓦特发明蒸汽机
外国教育史
19世纪英国实行贝尔、兰卡斯特导生制 外国教育史
19世纪英国教育普及的背景
一、产业革命为英国教育普及奠定了坚实的 物质基础 二、先进的教育思想为英国教育普及奠定了 丰厚的思想基础 三、社会教育运动的广泛兴起与持续高涨
四、国家逐步介入教育,加速了初等教育的 普及

另一轨是为有产阶级而设立的,即幼儿 园 中学预备班 国立中学或市立中学 大学或专门学院。

外国教育史
二、涂尔干论教育
(一)论教育功能
外国教育史
(二)论道德教育
外国教育史
(三)论教育学和社会学的关系
外国教育史
第三节
19世纪的英国教育
一、教育发展概况 (一)国家逐步干预教育
(二)初等教育的发展
明治时期义务教育就学率 外国教育史
早稻田大学
外国教育史
补充:日美学习外国教育之相似之处
学习背景相似:严重的民族危机,教育水平
极端落后
学习目的相似:促进本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
发展,福国强兵
学习途径相似:派遣留学生,聘请外国的学
者专家,翻译外国的报纸、书籍和杂志等。
学习的多源性:
学习的多元性:
了解19世纪德国初等、中等及高等教育的 重点把握19世纪初叶洪堡的教育变革、柏
林大学的创办。
外国教育史
第一节 19世纪德国的教育
19世纪初叶,德国教育发展十分迅速,尤其是 初等教育更是如此。 原因:
是经济方面的原因。 是政治方面的原因。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洪堡的教育变革。
外国教育史
四. 论教师:重视教师地位和作用,
竭力提倡形成尊重教师的社会风尚
对教师的要求:
1.自我教育(自我教育、自我培养、
自我完善)
2.有崇高的责任感 3.有良好的素养和教学技能
外国教育史
思考题
•被称为“德国教师的教师”的教育家 是( ) A.赫尔巴特 B.第斯多惠 C.福禄倍尔 D.洪堡
外国教育史
(1) 遵循自然原则(教学必须遵循自然或天性)
(2) 遵循文化原则

② ③
应该注意包罗万象的全部现代文化,特别 是当地特有的文化
考虑时代的精神文明以及民族的民族性
将遵循自然和遵循文化协调起来,遵循自 然是最高原则
(3) 连续性与彻底性原则
(4) 直观教学原则
(5) 循序渐进、启发式教学
外国教育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