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孟子与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异同及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孟子和荀子人性论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在孟子与荀子学说中,人性论都是他们各自思想体系的基础,同样是人性论,荀子与孟子却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
当我们仔细研读他们关于人性问题的表述,发现虽然结论不同,但在逻辑上并不相背,而且在理论使命上也是大致相同的,仿佛只是说法不同而已,如同从手心与手背两个方面来看同一只手一样。
孟子与荀子人学体系的基本结构相似。
他们学说的核心都致力于人学的体系化,而天人关系问题都是其全部学说的立论基础。
仅从各自的人学基本概念上看也有相似之处,他们各自都将人分解为心与性,并从性、心、天的角度来建构人学价值理论。
孟子与荀子都承认人的自然本性是客观存在的,人的欲望是不可去除的,因而都具有自然主义倾向。
孟子与荀子都主张对人性进行改造,体现在他们学说中的基本儒学价值观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
尽管如此,孟子与荀子关于人性论的学说显然是不同的,这尤其可以从他们关于人性论的主张推展开来的社会政治理论中能够地看出各自的差异。
一、人性论的概念内涵不一致荀子学说中所谓的性,指的是人的自然本性,而孟子所论的性,虽然也包涵口、目、耳、鼻之欲的自然本性,但他在自己的学说中却又明确要将这些自然本性排除出人性之外;相反,荀子竭力排除在性之外的,如仁、义、礼、智等称作伪的后天教化方面的内容却是孟子人性论的核心内涵。
“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
’曰:是不然。
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
”(《荀子·性恶》)孟子说:“人们之所以能学习,是因为他们的本性是善的。
”我说: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这是还没有能够了解人的本性,而且也没有弄明白人的先天本性和后天人为之间的区别的一种说法。
孟子在《尽心下》这一篇目中提出了人性的基本内涵,从中也能看出他与荀子在人性概念内涵方面的根本区别:“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
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浅谈孔子、孟子、墨子、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浅谈孔子、孟子、墨子、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文化繁盛,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比如孔子、孟子、墨子、荀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对中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教育思想至今仍有深远的影响。
作为我过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孟子、墨子、荀子的教育思想有着很多的相似和相同之处。
首先,他们的教育对象绝大多数属于平民阶层,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模式,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其次,在他们的思想体系中都特别强调教育者的素质和教育方法,认为教育者的自身素质能够对受教育者产生很多的影响。
第三,都提倡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注重人的个性化发展,强调人的自身的特长。
以上就是孔子、孟子、墨子、荀子在教育思想上的共同之处。
作为处于思想比较活跃、学术性比较强的时代的教育家来说,不同的人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是不尽相同的,他们都有着自己对教育的独特的看法和观点。
孔子作为中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提出了“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老实、谦虚、时常复习”等教育主张。
孔子在《论语》中就讲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教育思想,这些也就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
其教育思想不仅对我国乃至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儒家的另外一位代表人物、尊为“亚圣”孟子,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孔子的教育理念,但又提出了与不尽相同的观点。
孟子的教育思想可分成教育者施教的方法和指导接受者学习时应有的基本态度两方面。
第一,人须受教育,近於禽兽。
第二,教育内容在於明人伦。
第三,倘不注重教育,则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国家随时都可能会丧亡。
除此之外,孟子特别强调人伦教育,就是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哪些是应该做的事。
孟子在《滕文公上》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子认为:五伦使得人际关系有一个适当的方式来表达,社会因此而稳定发展,这就是教育的作用。
墨子作为墨家的创始人,在教育方面也有着独树一帜的思想理念。
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异同及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总第245期2013年6月(中)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Total.245June 2013(B )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异同及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徐维维(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南充637000)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3)17-0001-02作者简介:徐维维(1989—),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摘要同为先秦儒家大师的孟子和荀子在人性观上却有着截然相反的论断。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各有其合理之处也有其不足之处,二者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但总体而言,两人的观点对现代教育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不断深入地探求。
关键词性善论性恶论异同现代价值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Mencius and Xunzi Theory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Enlightenment to Modern Education //Xu WeiweiAbstract As master of the pre-qin Confucian mencius and xunzi on human nature have the opposite argument.Mencius's theory of virtue and xunzi's theory of evil human,each has its reasonable place also has its shortcomings,has both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But on the whole,two people's point of view of modern education still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worthy of our in-depth to explore unceasingly.Key words theory of goodness;theory of evil human nature;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the modern value性善论和性恶论是中国传统人性学中最具代表性的观点。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下)1、“性”所指不同。
孟子“性善论”中“性”主要指人的社会属性。
“性者,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
尽管他提到过一些人的自然属性,但却不承认这是本性中的性。
而荀子“性恶”论中的“性”则主要是指人先天遗传的自然属性。
“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正名》),荀子所讲的人性,是人的自然机能和性情。
2、对“性”本源的认识不同。
孟子将普通的道德属性加在了“天”上,把“天”看成是一种抽象的道德规范,天道、人性合一。
荀子提出了“天明人之分”的观点,“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并从理论上论证了要从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同时,他还用天人之分的观点去论证了“性伪之分”:“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荀子·性恶》)3、孟子强调先验的道德观,荀子强调后天的极伪而成。
孟子通过“四端”论,说明了人的本性已经具有仁义礼智的“善端”,道德观念即是善端的扩充。
同时,孟子还提出了良知良能来补充“四端”,同样“良能”也是生而就有的能力。
而荀子指出“人之学者其性善”,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
”因此,他反复强调道德观念是后天学习积累而成的。
从大方面说,孟子的性善论是站在历史事件已达到的静态成果角度,而荀子的性恶论则是站在动态的历史实践的追求过程角度。
1、人性追求目标同一为“善”。
孟子不仅认为人生来本善,而且也认识到后天教育环境的不同导致最重的人性差异。
基于此,他提出了追求善的人性目的论“明人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父,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样才会达到善的目的。
可见孟子是以善为人性追求的最终目标的。
荀子的性恶论虽然主张人性是生来为恶的,但他的性恶论追求的目标也是善而不是恶。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这里不难看出他不仅提出了人性善的问题,而且还有一种追求善的倾向。
他指出,“古之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重刑罚以禁之,是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
(完整word版)孔孟荀教育思想的比较
孔孟荀教育思想的比较孔子、孟子、荀子作为先秦早期儒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在教育方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为我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的教育思想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差异之处,下面试从几个方面来比较他们教育思想的异同,从而可略窥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擅变规律。
一、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无论是孔子、孟子,还是荀子,都是以其人性论作为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的。
在我国教育史上,孔子是较早提出人性问题的学者。
其在《论语·阳货》中谈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这一命题成为其人人应当受教育、人人有可能受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相同的,没有多大的差别,只是由于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影响作用才造成人的发展有重大差别。
为了使人具有社会生活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道德品质,就要重视教育的作用。
这一教育理论具有科学性,指出人的天赋素质是相近的,打破了官学时代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天赋高贵、优越的思想,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
孟子认为人性之善良,就好比水之本性是向下流淌一样;而人没有不善良的,水也没有不往下流的。
基于此,孟子提出了“性善论”,成为继孔子之后第一个具体回答人性问题的教育家。
“性善论”是孟子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孟子据此肯定了“人皆可以为尧舜”,并贯彻实施于其教育实践之中。
荀子在《荀子·性恶》中指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即人的本性是恶的,其善良则是后天人为培养的结果。
在荀子看来,“伪”主要是指教育的感化,礼义的引导,教育的作用在于改变本性的恶,树立人为的善,经过长期的考验而不再恢复到原来的本性。
孔孟言性善,追求的目标是至善,荀子言性恶并非追求恶,而是针对人有恶念、恶行,追求的目标同样是至善。
因此,他们只是出发点不同,在追求的教育理想上并没有本质上的矛盾,其着眼点都在于施教与为政及肯定人性的可塑性。
二、教育目的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维护周朝初年的社会制度而培养政治人才,这条人才路线被概括为“学而优则仕”,他所极力推崇的都是治国的政治人才,让接受过正规教育的学生入仕,以其人格力量完成政治目的,从而改变春秋末期混乱的局面。
比较孟子与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比较孟子与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孟子和荀子都是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着名代表人物,然而二者的教育思想既有共同之处,也存在很大的区别:(1)共同点首先,在教育作用问题上,孟子和荀子没有什么分歧,二者都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孟子认为教育对个人的作用在于把人天赋的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或把已经丧失的善端找回来,启发人们恢复天赋的善良本性,使之成为道德上的“完人。
”教育的社会作用则是“行仁政”、“得民心”。
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他认为好的政治既非完善的政治制度,也非高明的统治手段,而是教育。
教育通过讲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等“人伦”规范,普遍提高民众的仁义道德水平与智慧、能力,形成良好的社会习俗,天下也就“归仁”了。
荀子也是高度重视教育的作用。
他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
他指出凡人都可以通过“化性起伪”,改变自己的恶性,化恶为善,而成为君子甚至禹那样的高尚人物。
荀子主张的教育作用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是环境的作用,因而,化性起伪是环境、教育和个体努力的共同结果。
其次,在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上,而这也有相同的见解,即都认为培养统治人才是教育的最高目标,并且都强调道德教育的是教育内容中的重要方面。
孟子认为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所谓的“人伦”就是五对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决定了他的教育内容是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主体。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的基础就是“孝悌”。
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的教育,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
这一点,与荀子的要求教育培养推行理法的“贤能之士”的教育目标是不冲突的,而荀子整理“五经”为教育内容,与孟子“孝悌”的教育内容更是一脉相承。
(2)不同之处首先,在人性论上的分歧是二者最大的区别:孟子肯定“性善论”,认为人人都先天具有仁、义、礼、智四个“善端”。
浅析孟子与荀子教育思想的比较
孟子与荀子教育思想之比较孟子和荀子都是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们都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但他们也拥有自己的教育特色,并且其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甚大。
本文将就《孟子》和《荀子》中孟子和荀子的教育思想稍作比较,以分析其异同。
一.“性善论”和“性恶论”孟子主张“性善论”。
告子认为,人性本来就无所谓善恶,人为善便善,人为恶便恶,如急水一样,引它东流便东流,引它西流就西流。
而孟子却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所以,人性是人类所独有的,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人的必须,也是人的可能,但教育必须遵循人的内在依据“顺性”而因势利导。
另外,教育是扩充“善端”的过程,教育的全部作用在于经过人固有的善进而达到对国家的治理。
在“争于气力”的时代,孟子的“性善论”的确显得软弱无力,所以荀子认为“性恶论”更能够说明问题。
他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如果要发挥教育的作用,必须做到以下三点:首先,“性伪之分”。
“性”与“伪”是一个相对的范畴,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
”其次,“性伪合”。
“性与伪乃是区别对立的,但也是联系统一的。
性与伪就是素材与加工的关系,只要素材和加工的结合,“性伪合”,才能实现对人的改造,实现对社会的改造。
最后,“化性起伪”。
“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制法度。
”这样就达到了教化民众的作用。
孟子和荀子虽然在对人的本质是什么善或是恶上面有分歧,但是其理论的教育作用却是不谋而合,都是为了教化治民治国。
赵杏根老师说过,孟子主张“性善论”,其“性”包括仁义礼智,属于人的社会属性;而荀子道“性恶论”,其“性”则是指的动物属性,即自然属性。
孟子和荀子关于人性的争辩主要是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并无本质上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所以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他们的观点,并把他们的观点结合起来,以更好的认识人性及其对教育的作用。
孟子与荀子思想异同
同:儒家根本思想“仁义礼”一、天论方面(一)、孟子:具有形而上学和神秘主义色彩;“天”是义理之天①孟子继承了孔子将人的道德与“天”联系起来,唤起人们内在自觉性的方面。
将“天”的概念更具动态性与权威性,并增加形而上学色彩。
②孟子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一个人通过发展他的禀性就可以知“天”,而且同“天”。
“天”实际上起着一种象征性作用,它作为义理基础的权威代表,约束着人们的行为。
)(二)、荀子:批评准形而上学和神秘主义倾向,具有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倾向;“天”是自然之天①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天是自然宇宙中的天,是一种自然现象)②荀子曰:制天命而用之。
(人和天地万物是同等重要的存在,人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来创造自己的文化。
)总结:孟子:义理之天;准形而上学和神秘主义倾向;“天人相应”;天约束人的行为,具有权威性。
荀子:自然之天;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倾向;“天人相分”;天与人同等重要,人可以利用天。
二、人性论方面同:两人的直接判断一致:现实的人有作恶的倾向,但通过主观的内外努力可最大限度地增加为善的可能。
(一)、孟子:人性向善,不受外界影响自然扩充。
人性中本有善端,扩充之可为圣人孟子是由论点出发,找论据。
孔子提出行忠恕之道,孟子承接孔子提出人性善,回答了为什么要行忠恕之道的问题。
(二)、荀子:人性中本无善端,且有恶端。
通过教化,可以使人化性起伪,积善成善。
判断善恶的根本在于人如何通过自身与他人的交往关系使自己得到实现———“善”就是人与人之间适当关系之实现,而“恶”就是个人利益的实现妨碍或损害了他人利益的实现,使人与人的关系处在一种失当的状态。
三、道德哲学(一)、孟子:反功利。
不是不要个人功利,而是说道德不能出于功利目的。
(二)、荀子:功利主义。
“制天命而用之”;利欲是道德礼仪产生的基础“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孔孟荀教育思想的比较
孔孟荀教育思想的比较孔子、孟子、荀子作为先秦早期儒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在教育方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为我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们的教育思想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差异之处,下面试从几个方面来比较他们教育思想的异同,从而可略窥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擅变规律。
一、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无论是孔子、孟子,还是荀子,都是以其人性论作为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的。
在我国教育史上,孔子是较早提出人性问题的学者。
其在《论语·阳货》中谈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这一命题成为其人人应当受教育、人人有可能受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相同的,没有多大的差别,只是由于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影响作用才造成人的发展有重大差别。
为了使人具有社会生活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道德品质,就要重视教育的作用。
这一教育理论具有科学性,指出人的天赋素质是相近的,打破了官学时代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天赋高贵、优越的思想,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
孟子认为人性之善良,就好比水之本性是向下流淌一样;而人没有不善良的,水也没有不往下流的。
基于此,孟子提出了“性善论”,成为继孔子之后第一个具体回答人性问题的教育家。
“性善论”是孟子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孟子据此肯定了“人皆可以为尧舜”,并贯彻实施于其教育实践之中。
荀子在《荀子·性恶》中指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即人的本性是恶的,其善良则是后天人为培养的结果。
在荀子看来,“伪”主要是指教育的感化,礼义的引导,教育的作用在于改变本性的恶,树立人为的善,经过长期的考验而不再恢复到原来的本性。
孔孟言性善,追求的目标是至善,荀子言性恶并非追求恶,而是针对人有恶念、恶行,追求的目标同样是至善。
因此,他们只是出发点不同,在追求的教育理想上并没有本质上的矛盾,其着眼点都在于施教与为政及肯定人性的可塑性。
二、教育目的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维护周朝初年的社会制度而培养政治人才,这条人才路线被概括为“学而优则仕”,他所极力推崇的都是治国的政治人才,让接受过正规教育的学生入仕,以其人格力量完成政治目的,从而改变春秋末期混乱的局面。
比较孟子和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比较孟子和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孔子、孟子、荀子作为先秦早期儒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在教育方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为我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进一步探讨儒家教育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的作用,在文学视角下对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
一、文学与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无论是孔子、孟子,还是荀子,都是以其人性论作为其思想的理论基础的,孔子认为“诗以言志”,可见儒家是认同通过文学形式表达自己的人性需求的,因为郑国的诗歌多表达男女个人之间的爱情。
孔子主张“放郑声”,所谓“放郑声”只是主张祭祀不应使用郑国诗歌,孔子整理的诗经中并未删去郑国此类诗歌。
可窥见孔子人性观之一斑。
在我国教育史上,儒家学派的鼻祖、儒家教育理论的奠基人――孔子是较早提出人性问题的学者。
其在《论语・阳货》中谈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从而成为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提出这一命题的教育家。
这一命题也成为其人人应当受教育、人人有可能受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孔子的教育思想就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被尊称为“亚圣”的孟子认为,“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1]认为人性之善良,就好比水之本性是向下流淌一样;而人没有不善良的,水也没有不往下流的。
基于此,孟子提出了“性善论”,成为继孔子之后第一个具体回答人性问题的教育家。
“性善论”是孟子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孟子据此肯定了“人皆可以为尧舜”[1],并贯彻实施于其教育实践之中。
在批评“性善论”的基础上,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荀子认为,“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孟子教育思想与荀子教育思想之比较
孟子教育思想与荀子教育思想之比较【摘要】孟子和荀子都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人物,其教育思想呈现出不同之处。
本文主要围绕两者的教育理论基础、教育目的、教育作用、教学方法这几个方面,比较孟子和荀子在教育思想上的不同之处。
【关键词】孟子;荀子;教育思想一、描述孟子(前372―前289),战国中期鲁国人,曾受业于子思之门人,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
子思和孟子之学,被后世称为思孟学派。
孟子一生崇拜孔子,以“孔子之道”捍卫者自居,其经历也与孔子十分相似。
他一生聚徒讲学,曾周游列国,名列稷下学宫,虽得各国君主礼遇却始终不受重用,晚年著述讲学不辍。
孟子主张“仁政”,以“民本”为中心,利用教育手段得民心。
孟子亲自参与著述的《孟子》,是研究其教育思想的主要资料,其主张学习要深造自得、循序渐进、博约结合、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等。
本文将孟子的教育思想按照理论基础、教育目的、教育作用和教学方法来进行解释。
荀子(前313―前238),战国末期赵国人,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一位大师。
荀子青少年饱读诗书,曾周游列国。
他曾在稷下学宫长期执教,讲学“最为老师”,在学宫“三为祭酒”,被齐国君主授予“列大夫”头衔。
荀子曾著《荀子》一书,主张“仁义”,“明礼仪而化之”,重视教育的作用,提倡“学思行结合,知行合一”,“学以致专,贵在持之以恒”。
本文将荀子的教育思想按照理论基础、教育目的、教育作用和教学方法来进行解释,并与孟子的教育思想进行比较。
二、解释(一)孟子的教育思想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时局方面,诸侯争霸,生灵涂炭。
思潮方面,儒学衰微,法家兵家如日中升。
孟子痛感于当时诸侯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严酷,一方面是王公大人“庖有肥肉,厩有肥马”,一方面是“民有饥色,野有饿殍”的不公。
他主张施行“仁政”去求得天下的统一。
孟子教育理论的基础是“性善论”,他认为人人具有“良知”、“良能”,人性是先天所固有的,人之所以有别于动物,是因为人有善性。
孟子与荀子的思想比较
孟子与荀子的思想比较
主要方面: 1、人性论
2、政治思想
3、教育思想
孟子与荀子
孟子与荀子其人比较
其人 所处 童年 性格 所受 思想 思考
比较 时代 经历
思想 色彩 的角
影响度Βιβλιοθήκη 孟子 荀子战国 早期
战国 末期
幼时丧 激情 父、孟 豪迈
母三迁
正常 谨慎 理性
子思 等的 儒家 思想
儒、 墨、 道家 思想
孟子 政治思想 荀子
核心:仁政 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 ,君为轻。 提倡王道,通过保障人民的物 质生活,统治者再兴办学校, 用孝悌的道理进行教化,引导 他们向善,造成一种“亲亲” 、“长长”的良好道德风尚, 即"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 下平"。 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 的阶级地位,并且模仿周制拟 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 制度
荀子所认为的性基本指的是人的自然属 性 荀子主张“天人之分”——天人之间各 行其道。心、性、天是彼此分开的,这 是其人性论的理论基础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中并不存在仁义礼 智。人的性,主要是人的生理本能与对 物质生活的需求,感官欲望;好利;排 他性和嫉妒心;好荣恶辱,当这些本能 不加以节制,便走向了恶。
教育思想
孟子
荀子
深造自得 启发思维 循序渐进 专心有恒 因材施教
学思行结合 积"与 "锲而不舍" 隆师亲友
讲稿
讲稿 ,而克己复礼又是“礼”学的核心,在礼学方面,孟子继承的主要方面 善的。() 孟子性善论到荀子性恶论,所代表的儒学价值取向发生了 重的,而荀子的观点是利君至上,为了有利于君子才去看中民众的利益.2> 都在我心中,必须经过自己主动自觉地努力钻研,才能彻底领悟,达到 得、启发思维和荀子的“学思”相对应,不同之处是荀子还注重实践, ,还有教师应当熟悉教材的特点、重点与难点,正确理解和讲述儒家经 人改造本性,所以重点在教育者.所以荀子很肯定老师的作用以及益友的重
孔子孟子荀子思想异同_孔子的仁爱思想
孔子孟子荀子思想异同_孔子的仁爱思想儒家思想的根本“仁爱”思想,共同表现形式“礼乐制度”。
这方面孔子孟子与荀子是一样的,那他们思想上有什么不同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孔子孟子荀子思想异同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孟子与荀子思想的异同孟子和荀子思想的不同,首先表现在孟子提出了"性善说",而荀子提出了"性恶说",前者从性善论出发,大大的深化了孔子的修己,按人学说,如存心养性,反身而成,养浩然之气.而荀子站在儒家的立场上广泛的吸收先秦道法名阴阳等学派的思想成果,他吸收了道家的天道自然无为自然观"天行有常,部位尧存,不为桀亡".孟子和荀子在王道上具有相同点,,但是荀子不象孟子那样强调统治者要启发民众的道德自觉,强调的是要以社会行为规范-礼约束民众,并且他并不排斥在治民中使用刑罚.孟子的性善是为修己提供人性根据,而性恶说则为修己时要约之以礼"提供人性根据.荀子将人的生理本能称为"性",将人为的称为"伪".孟子将人天生具备的向善要求和可以为善的能力称为"性"[孟子强调内在修养的重要性,而荀子强调外在环境的重要性.并且有些学说认为孟子是"传道之儒"的代表,而荀子是"传经之儒"的代表,但这种区别不是绝对的.孟子强调"天命",主张"天人合一";荀子强调天道自然,主张"天人之分".孟子的"性善"和荀子的"性恶",在最终目的上是殊途同归的,都是为了引导人们在道德上加强修养,成为君子乃至"圣人".荀子的思想更适合当时社会的发展,其弟子韩非和李斯都从于法家,这与荀子的思想部分并不反对刑罚是有一定影响的.孔子与孟子思想的不同首先是两人的性格上。
对孟子、荀子教育哲学思想的对比
对孟子、荀子教育哲学思想的对比作者:丁天翼来源:《华夏地理中文版》2015年第06期摘要:作为先秦儒家重要的代表人物,孟子和荀子都较好的继承和发扬孔子的儒家学说思想,两者虽同门同宗,但在思想上有着典型的差异。
文章主要对比孟子、荀子的教育哲学思想。
关键词:孟子;荀子;教育哲学;思想研究孟子和荀子是同门同宗的儒家学说继承和发扬者,作为先秦儒家重要的代表人物,两人对于儒家学说的推广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两人在天道观、人性观、政治观以及教育哲学思想方面构建了一整套的思想体系。
一、孟子和荀子天道观对比在蒙昧的古代社会,人们对于天的图腾膜拜源自对王权的敬畏,所谓王权天授,是不能被随意动摇的。
可见,在古代社会中,“天”就神灵的代称,是充满神秘莫测的,同时可以决定人世间的一切,甚至每个人的生命。
不管是谁,只要触怒了“天”,都是要被惩罚的。
孔子在其思想中也多次强调“敬天命”、“畏天命”,从人文思想中感悟“天命”不可违的简单的天道与人道的逻辑关系,但是对于“天”却没有做出详细的叙述。
直到战国,孔子的学生孟子和荀子在对天道理论进行了较为完整的成体系的论述,并且完全继承了孔子的“天命”观理论,作为此后许多理论的观点本源。
孟子的天道观理论继承孔子的“天命”思想,同时借鉴了子思学派的相关思想,混合而成“思孟学派”。
荀子的“天道观”主要是论述自然的“天”,与人的信念不相干扰的客观自然现象。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之恶辽远也辍广。
”(《荀子·天论》)。
荀子在对天道的论述中,提倡“天”道与人道是两条并行不相交融的线,两者不具备相联系的逻辑。
他在论述中打破了师辈们的“天命”理论,宣扬“天命不足畏”,与孔子的天道理论相违背。
荀子这种颠覆性的观点并非心血来潮,他是根据现实社会中对“天人合一”的非理性论述的批评,在他的理论中,极力推出自然界的客观现象,在当时那个时代,对于“天命”难违的传统思想占据统治地位,提出这种相反的思想完全具有革命性的。
孟子、荀子教育思想异同探微来燕
孟子、荀子教育思想异同探微来燕发布时间:2023-07-30T04:20:00.315Z 来源:《中国教工》2023年8期作者:来燕[导读] 孟子,他最核心的教育思想是:深造自得,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和专心致志。
而荀子的教育思想和孟子不一样,他主张性恶论,认为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大儒”之人,培养德才兼备之人。
他认为教师作为“礼”的化身,是传授礼、实行礼的榜样。
两者在教育上的观点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
江西工程学院江西新余 338000摘要:孟子,他最核心的教育思想是:深造自得,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和专心致志。
而荀子的教育思想和孟子不一样,他主张性恶论,认为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大儒”之人,培养德才兼备之人。
他认为教师作为“礼”的化身,是传授礼、实行礼的榜样。
两者在教育上的观点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
关键词:孟子;荀子;教育;“仁”;“礼”首先,在教育作用问题上,孟子和荀子没有什么分歧,二者都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孟子认为教育对个人的作用在于把人天赋的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或把已经丧失的善端找回来,启发人们恢复天赋的善良本性,使之成为道德上的“完人。
”教育的社会作用则是“行仁政”、“得民心”。
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他认为好的政治既非完善的政治制度,也非高明的统治手段,而是教育。
教育通过讲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等“人伦”规范,普遍提高民众的仁义道德水平与智慧、能力,形成良好习俗,天下也就“归仁”了。
荀子也是高度重视教育的作用。
他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
他指出凡人都可以通过“化性起伪”,改变自己的恶性,化恶为善,而成为君子甚至禹那样的高尚人物。
荀子主张的教育作用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是环境的作用,因而,化性起伪是环境、教育和个体努力的共同结果。
其次,在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上,而这也有相同的见解,即都认为培养统治人才是教育的最高目标,并且都强调道德教育的是教育内容中的重要方面。
孟子与荀子的思想比较
• 荀子所认为的性基本指的是人的自然属 性
• 荀子主张“天人之分”——天人之间各 行其道。心、性、天是彼此分开的,这 是其人性论的理论基础
•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中并不存在仁义礼 智。人的性,主要是人的生理本能与对 物质生活的需求,感官欲望;好利;排 他性和嫉妒心;好荣恶辱,当这些本能 不加以节制,便走向了恶。
• 核心:礼法并用 • 君民一体论:将君民关系比作
舟水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主张先爱民利民而后使之。 君主越爱民利民,自己越强; 反之则亡。 • 提倡霸道:君人者,隆礼尊贤 而立重法爱民而霸。 • 提倡王制:认为人类社会应该 “明分使群 ”,将人根据职业 或钱财等分为高低、贵贱级别 。人类社会只能是“维齐非齐 ”,即不平等就是平等,等级 划分就是为了平等。
谢谢观赏!
度 理想 个人
人格
现实 社会 体制
人性论• Leabharlann 子• 荀子• 人性本善
• 人性本恶
• 孟子认为的性基本指的是人的社会属性
• 孟子学说中,尽心、知性、知天——即 心、性、天的三位一体是其人性论的理 论基础。
• 孟子认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 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 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 ;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 铄我也,我固有之也。所以人性是本善 的。
孟子
• 深造自得 • 启发思维 • 循序渐进 • 专心有恒 • 因材施教
教育思想
荀子 • 学思行结合 • 积"与 "锲而不舍" • 隆师亲友
讲稿
讲稿 思想的核心,而克己复礼又是“礼”学的核心,在礼学方面,孟子继承的主要方面在“克己” 崇人性是向善的。() 孟子性善论到荀子性恶论,所代表的儒学价值取向发生了重大变化, 的利益是最重的,而荀子的观点是利君至上,为了有利于君子才去看中民众的利益.2>孟子的“王 万物的道理都在我心中,必须经过自己主动自觉地努力钻研,才能彻底领悟,达到运用自如的 子的深造自得、启发思维和荀子的“学思”相对应,不同之处是荀子还注重实践,注重“行” ,循序渐进,还有教师应当熟悉教材的特点、重点与难点,正确理解和讲述儒家经典的微言大 教育就是帮人改造本性,所以重点在教育者.所以荀子很肯定老师的作用以及益友的重要性。教
孟子与荀子的教化思想对比
在孔子创立儒家思想后,儒分为八,孟子从子思学派接续儒家正统,在教化的问题上进一步深入、推进,继承孔子的衣钵强调“仁义”,并将此主张应用于国家社会治理层面。
而荀子作为儒家学派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在《荀子王制》《荀子正论》等篇章明确使用了“教化”,他在孔孟教化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观点,并最终完成了儒家教化思想从萌芽到产生并开始系统化的理论飞跃。
从孔子创立儒家学说开始对人民的教化是其一直在强调重要观点,孟子和荀子作为儒学的继承者,在关于教化方面的思想也有着各自独立的观点。
一、孟子教化理论基本观点孟子认为人的天赋是平等的,且人的本质是纯良的,如同一张白纸,因此孟子提出“人性本善”的观点。
孟子强调“仁义礼智根植于心”“人无有不善”,但是他认为人的道德观念以及一些道德品质受到后天所经历的教育和成长环境影响形成的,所以他认为人皆可以成为“圣人”,但是需要通过教化,教育的手段来扩大善端,从而使拥有善良本性的人升华到圣人的境界和品质。
孟子从性善论出发,强调通过后天教育,扩充“仁之端,义之端,礼之端,智之端”,四端使人成为品德高尚、达济天下的人。
所以孟子的教化理论是建立在“仁”的基础之上的。
他把教化的基点放在人心之上,主张不须外求,只需涵养本心即可。
作为其教化理论的一个基本特色,这种道德行自我涵养并不能凭空实现。
孟子所说的道德教化就是指通过领悟人人相与之道和处己之道,并涵容于心,形成德行,其着眼点就在于帮助人成为一个高尚、美好的自己,从而实现一种切实的涵养和形塑。
因此,孟子心性之学的主要目标在于加强自身的修养,促进道德自我的实现,使人们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孟子主张从仁政出发,重视教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他希望通过善教和善政来实现国家的和谐统一。
民众的教化又必须以贯彻善政为基础,而善教又能够保障善政的实施,两者互相推进,才能帮助民众提高道德修养,进而推动社会走向和谐与美善。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膝狗麁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孟子荀子思想区别
比较孟子与荀子思想的不同孟子和荀子都崇拜孔子,”仁”的是他们所共同遵循的。
孟子和荀子都希望人都向“善”这个目标努力,最终达到“人皆可为尧舜”的宏伟目标。
有人说孟子代表儒家的左翼,荀子代表儒家的右翼。
孟子的“性善”说,就是使人通过改造回复到善的方向。
荀子的“性恶”说,从性恶出发,用礼法在物质上多加调剂,避免人性向恶的方向发展,最终达到善。
孟子与荀子虽出发点不同,但最终都为了达到社会和谐共处、都肯定在道德上人人都是平等的。
在最终目的上可以说是“殊途同归”,所以都归属儒家。
虽然他们都归属儒家,但是思想上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孟子和荀子思想上最大的差别在于他们对于人性的不同看法,众所周知,孟子主张性善论,而荀子主张性恶论。
性善论孟子“性善论”中的“性”主要指人原本既有的属性、资质,趋向,可合称为“性向”。
他认为人性总的分来有两种:一即口之于味、目之于色之性,二是仁之于父子,义之于君臣之性。
孟子认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种心是每个人都有的,良心人人固有,“四心”即良心,是孟子“性善论”立论的基点。
但是,光有良心并不能说明人性便是善的,因为良心只是一种内在的东西,假若没有表现出来,便还无法断定性是善还是恶。
仁、义、礼、智被孟子简称为“四端”,人生而固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在人则成为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之“端”。
孟子把“四心”比为四德之端,因此由“四心”所产生的仁、义、礼、智四端也便是天生的,而不是后天所形成的。
孟子还认为修善”是性善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虽然每个人都具有四端,但这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性会向“善性”的方向发展,要真正拥有“善”还必须通过后天的努力扩展。
在后天的完善过程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主观方面,首先要有从善如流的主观愿望,要以尧舜的言行举动为行动准则。
要靠个人的不断努力。
二是环境的影响,孟子肯定了后天环境对道德,对善性的完备具有影响和作用。
生而同有的良心以及其所产生的仁、义、礼、智四端,再加上后天个人不断的“求知心”和环境对人的影响,便构成了孟子的性善学说。
孟子与荀子两位思想家的不同主张
孟子与荀子两位思想家的不同主张孟子和荀子都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他们对于人性、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看法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论述孟子与荀子的不同主张。
一、人性观点不同孟子认为,人性本善。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善良的本性,只是受到外在环境和社会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孟子主张要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发掘和培养人性中的善良,使每个人都能实现道德的完善。
而荀子则持有人性本恶的观点。
他认为,人性本身是有贪欲和邪恶的倾向的。
只有通过外在的规范和教育才能使人们控制和约束自己的欲望,达到道德的标准。
荀子主张要通过制度和规范来引导人们的行为,以维持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
二、政治观点不同在政治方面,孟子提出了仁政思想。
他认为君主应该行仁政,以关心民众的生活和福祉为出发点,推行和实施公正和善良的政策。
孟子主张君主应该倾听民众的声音,追求社会的平等和公正,以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反,荀子则持有贵族统治的观点。
他认为,君主应该是有贵族血统的,应该通过世袭而非选举产生。
荀子认为只有出身贵族的人才具备管理统治的能力,他们能够更好地保持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他主张实行厚葬轻战的政策,以维护社会的秩序。
三、教育观点不同在教育方面,孟子提出了“性善说”和“格物致知”的教育理念。
他认为教育应该从培养人性中的善良品质开始,通过培养个人的道德素养和人格修养,使人们能够明辨善恶,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孟子主张教育应该注重培养人的情感和思维能力,使其具备正确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
荀子则提出了“性恶说”和“教化说”的教育观点。
他认为教育应该从约束和规范的角度来培养人,通过外在的教育和约束来抑制人性中的恶的倾向,使人们能够遵循社会的规范和道德准则。
荀子主张教育应该培养人们的道德自觉和责任感,使其能够合乎规范地行为。
结语孟子和荀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有重要影响力的两位思想家,他们对于人性、政治和教育等方面的不同主张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孟子注重培养人性中的善良,主张通过教育和修养来实现人的道德完善;而荀子则强调外在的规范和约束,在政治和教育上更加注重社会的秩序和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和荀子都是我国古代儒家学派地著名代表人物,然而二者地教育思想既有共同之处,也存在很大地区别:
()共同点
首先,在教育作用问题上,孟子和荀子没有什么分歧,二者都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中地作用.
孟子认为教育对个人地作用在于把人天赋地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或把已经丧失地善端找回来,启发人们恢复天赋地善良本性,使之成为道德上地“完人.”教育地社会作用则是“行仁政”、“得民心”.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他认为好地政治既非完善地政治制度,也非高明地统治手段,而
是教育.教育通过讲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等“人伦”规范,普遍提高民众地仁义道德水平与智慧、能力,形成良好地社会习俗,天下也就“归仁”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荀子也是高度重视教育地作用.他认为教育在人地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地作用.他指出凡人都可以通过“化性起伪”,改变自己地恶性,化恶为善,而成为君子甚至禹那样地高尚人物.荀子主张地教育作用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地主观能动性,一方面是环境地作用,因而,化性起伪是环境、教育和个体努力地共同结果.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其次,在教育目地和教育内容上,而这也有相同地见解,即都认为培养统治人才是教育地最高目标,并且都强调道德教育地是教育内容中地重要方面.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孟子认为办教育地目地在于“明人伦”.所谓地“人伦”就是五对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明人伦”地教育目地决定了他地教育内容是以伦理道德
教育为主体.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地基础就是“孝悌”.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地教育,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教育地重要特点.这一点,与荀子地要求教育培养推行理法地“贤能之士”地教育目标是不冲突地,而荀子整理“五经”为教育内容,与孟子“孝悌”地教育内容更是一脉相承.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不同之处
首先,在人性论上地分歧是二者最大地区别:
孟子肯定“性善论”,认为人人都先天具有仁、义、礼、智四个“善端”.这四个“善端”是每个人与生俱来地,因而从理论上讲,人人皆可为尧舜.但是,仅有这些“善端”是不够地,必须加以扩充,使之达到完善地境地,就可以成为圣人.相反,由于受外界环境地影响,人们地“善端”受到破坏,心灵遭到“陷溺”,就会成为小人、恶人.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荀子学说中最突出地是与孟子“性善论”相对立地“性恶论”,他认为人性是人与生俱来地自然属性,它完全排除任何后天人为地因素.他说:“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
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这就是说,与生俱来地本能是“性”,
而后天习得者为“伪”.荀子指出孟子所说地人性善,实质上是“伪”而不是“性”,他认为人地本性是恶地,而人地善德是后天习得地.这一点较孟子地“良知”、“良能”具有更多地唯物主义色彩.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其次,由于哲学观和人性论上地区别,导致孟子和荀子在教学思想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孟子主张“内发”,而荀子更倾向于“外铄”.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在学与私地关系上,孟子比较强调“思”,主张深造自得,专心致志;而荀子更提倡“学”.孟子地这种观点是受其唯心主义思想影响,夸大“思”地作用而忽视“闻见”,过多强调理性认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另外,在教学过程上,孟子将其视为“存养”、“内省”、“自得”地过程,把它看成是发扬人天
上地善性过程,唯心主义地倾向较重;而荀子把教学过程看成是闻见、知、行三个环节,更可贵地是强调学是要落到实践上,充分反映其唯物主义地思想,具有较多地客观性.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以上就是孟子与荀子二者在教育思想上地相同与分歧地分析,应该说,二者都有值得我们吸收、发扬地可贵之处,对于他们各自地缺陷,我们应该取长补短,借鉴吸收.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