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 材料概括题教学案二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概括教案3篇

中考语文概括教案3篇

中考语文概括教案3篇中考语文概括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够结合注释解释全词大意,并能说出作者的观察顺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情感,提高对诗歌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诗的学习,学生能够增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激发用语言描述所见美景,强化将情感寄予景中来表达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结合注释解释全词大意,并能说出作者的观察顺序。

【教学难点】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及情感,提高对诗歌的审美和鉴赏能力。

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谈话法。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请学生背诵所学过的或者听说过的关于学的诗词,由此引入新课。

2.用多媒体出示_生平以及本词的写作背景:1936年2月,抗战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_登上海拔千米,冰雪皑皑的塬上,面对祖国北方壮丽雪景,心潮澎湃,过后便写下了这首词。

二、整体感知:1.字词:多音字:分、数、汗、还、朝。

难字:莽、娆、竞、_。

2.录音范读:让学生边听边想象本词所描绘的景象,初步领会本词所表达的情感。

三、深入研读1.学生齐读,边读边思考如下问题(1)上阕分几层?写法上有何特点?明确:分三层。

前三句概写,极目万里,动静结合;中间七句具体写,长城、大河、山原,气势磅礴,生机盎然;动静结合;后三句写想象中的景色,红白交映,多姿迷人。

(2)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运用了哪些写作技巧描写了景物的什么特点?明确: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是互文,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写也视野的辽阔。

“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

一静一动,动静结合,相映成趣。

(3)“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怎么会像白象在奔跑?明确:“望”字统领到“欲与天公试比高”。

“望”字以下是雄伟的景观。

“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

中考语文概括教案

中考语文概括教案

中考语文概括教案教案名称:中考语文概括教学目标:1.了解中考语文概括题的基本要求和解题技巧。

2.掌握概括题目的常见类型和解题方法。

3.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答题技巧,帮助他们在中考中取得理想成绩。

教学内容:1.什么是中考语文概括题:概括题是中考语文考试中的一类题型,要求根据所给的文章或图画,概括出主题、中心思想或要点。

2.概括题的基本要求:要能准确概括出文章或图画的主题、中心思想或要点,同时表达清晰、简明扼要。

3.概括题的解题技巧:a.首先阅读文章或观察图画,理解内容。

b.注意抓住关键信息,如主题词、核心词汇等。

c.进行思维整合,归纳总结出概括的内容。

d.精练语言表达,要求准确、简练。

e.检查检测,确保答案的准确性。

4.概括题的常见类型:a.概括短文的标题:根据短文的内容,概括出一个恰当的标题。

b.概括短文的中心思想:从短文的篇幅、内容出发,概括出一句能够概括短文中心思想的句子。

c.概括图画的主题:通过观察图画,概括出图画所表达的主题。

d.概括段落要点:根据段落的内容,概括出段落的要点或主题。

教学过程:1.复习概括题的基本要求和解题技巧。

2.布置概括题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换批改。

3.分析练习题解题思路和答案,讲解解题方法和技巧。

4.继续讲解概括题的常见类型和解题思路,进行例题分析和讲解。

5.练习题的批改和讲解。

6.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巩固性的训练。

7.布置相关作业并检查。

教学方法:1.探究式教学:通过分析练习题的解题思路和答案,引导学生发现概括题的规律和解题技巧。

2.演示教学:通过讲解例题和解题思路,指导学生正确解题。

3.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教学资源:1.中考语文真题和练习题。

2.教材和参考书籍。

评价方法:1.练习题的批改和讲解。

2.课堂讨论和回答问题的表现。

3.布置的作业完成情况。

4.学生中考成绩的提升情况。

拓展延伸:1.学生可通过做更多的概括题来提高自己的概括能力和解题技巧。

《语文中考”概括题“复习专题》导学案

《语文中考”概括题“复习专题》导学案

《语文中考“概括题”复习专题》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常见的“概括题”各类题型;探究解答中考“概括题”的几种基本方法,了解答题要求;运用正确方法答题,培养搜集和归纳文本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运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认真阅读、规范答题的学习习惯。

【重点和难点】探究解答中考“概括题”的几种基本方法。

【学习时间】一课时【学习过程】一、自主性学习——课前预习下列题型你见过吗?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可以从答题方法、答题语言要求等方面考虑)。

“综合性学习”中1、阅读下面的消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主要内容。

2、请用一句简洁的话表述你所读到的信息。

3、给下面这段材料加上标题。

4、阅读材料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你得出的结论。

“叙事类作品阅读”中: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6、根据提示写出相关的故事情节。

“说明文阅读”中:7、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米树”的三个突出特点。

8、阅读全文,说说数字时代给我们的大脑带来了哪些改变?“议论文阅读”中:9、阅读全文,概括本文的观点。

10、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怎样才能一辈子做好一件事。

……归纳:二、探究性学习(一)例题引路1、概括下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数字之妙远远不局限于数字王国本身。

它的概括力使人易于记忆,便于交谈。

“二十四史”“三十六计”“三好学生”“九大行星”“四项基本原则”……诸如此类的例子,委实不胜枚举。

更何况它在文化生活中还给人以无穷的乐趣。

例如,在灯谜中“99”(打一字),谜底:白,确实引人思考。

在对联中,古往今来令人拍案叫绝的“数字对”亦不乏其例:上下联中均嵌入诸多数字,一一相对,浑然天成。

答案:2、探究:此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答?(二)当堂训练——解答下列各题,并思考:可以运用什么方法解答?1、概括下段文字的主要内容吸烟对发育成长中的青少年的健康危害很大,对骨骼发育、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及生殖系统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九年级初三中考语文复习《内容概括》导学案(含答案)

九年级初三中考语文复习《内容概括》导学案(含答案)

九年级初三中考语文复习《内容概括》导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1.梳理文章结构;2.概括文章内容。

【学习重点】概括文章内容。

【学习难点】概括文章内容的技巧。

知识链接:(1)概括文章内容的技巧。

内容概括方法:①题目扩展法;②六要素归纳法③摘录关键句法④段意串连法(2)对作品主要内容的理解的知识储备。

语文知识:①主要内容的知识②主题的知识③联系生活实际的知识语文方法:①整体阅读法(整体上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题)②带题阅读法(结合题目进行阅读)语文能力:①概括归纳文章内容的能力②归纳文章主题的能力③结合文章核心事件,模仿地列举生活中类似的事例谈启示的能力④简洁准确表达的能力阅读《灯如红豆》一文,完成文后1-6题。

(2019年广东省中考卷)灯如红豆候志明①有句诗说“灯如红豆最相思”。

②夏日炎爽的夜晚,我经常会在夜深人静后,看城市迷人的灯光。

望着望着,有时会掉下眼泪来,不止一次。

③我总会想到童年、少年时陪伴我的那盏小油灯④那是一盏自制的、简单的煤油灯。

一进謄月,母亲就要夜夜坐在小油灯前,A或者浆洗旧衣。

白天辛苦一天,晚上还要干活到下半夜。

有一天,我睡醒一觉,发现母亲还在灯前纳鞋底做新鞋,腿上盖着被子,身上披着棉衣。

一手拿着鞋底,一手交替拿锥子和针线。

先用锥子扎,再用针穿线,再在膝盖上使劲地勒紧。

我看着看着,忽然看见她浑身一抖,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地攥住右手的食指,斜倚在了窗台吧,她又坐了起来,拿起没做完的活儿。

我想过去搂住她看看扎伤的手,想劝她去睡觉,但我一张口,说出的却是,“妈,我要尿尿。

”妈没有抬头,只是说“灯亮着呢,去吧。

”尿完尿,我回转身,站在那儿,盯着母亲,希望她看我一眼,等来的却是“冷,快去睡,感冒了过不好年。

”她仍没有抬头。

“那你怎么还不睡?“快完了,一会儿睡。

”在母亲的心里,为了孩子过年,这些活儿不但是定了量的,而且也是限了时的。

年年如此。

⑤直到今天,在我心中,那盏小小的油灯从没有熄灭。

中考语文概括教案

中考语文概括教案

中考语文概括教案教案标题:中考语文概括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概括的概念,掌握概括的基本技巧。

2. 学会运用概括技巧,提高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提高写作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概括的基本技巧,包括提取关键信息、排除次要信息等。

2.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将复杂信息归纳为简洁准确的表达。

教学难点:1. 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培养概括的深度和准确度。

2. 培养学生的写作和表达能力,将概括的结果进行简洁准确的表达。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教学课件、相关教学素材。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笔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图片等方式,引发学生对概括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2: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介绍概括的定义和作用,解释概括与摘要、总结的区别。

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概括的基本概念。

Step 3:概括技巧讲解(15分钟)教师详细讲解概括的基本技巧,包括提取关键信息、排除次要信息、概括的层次结构等。

通过示例演示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技巧。

Step 4:概括实践(25分钟)教师提供一篇中考语文阅读理解材料,让学生阅读并进行概括。

学生可以分小组进行合作,提取关键信息,归纳总结,然后进行概括的写作。

Step 5:概括评价与反馈(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概括进行评价与反馈,指出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给予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Step 6:拓展延伸(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拓展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更多的概括实践,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概括能力。

Step 7: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继续进行概括的练习。

教学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概括的本质和特点,培养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通过大量的实践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此外,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化的指导和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初中阅读概括题教案

初中阅读概括题教案

初中阅读概括题教案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二、教学内容1. 课文《XXX》的阅读与理解。

2. 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

3. 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独立阅读,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a.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b. 简介文章的作者及背景。

2. 阅读理解a. 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b.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阅读心得。

c.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

3. 概括主题思想a. 学生思考,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

b.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概括结果。

c.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概括能力。

4. 分析写作手法a. 学生思考,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

b.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分析结果。

c.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5. 总结与拓展a.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b.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篇类似的课文进行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c. 学生撰写读后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2. 学生概括能力的提高。

3. 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习惯的培养。

六、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不足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初中语文概括文章内容教案

初中语文概括文章内容教案

初中语文概括文章内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章概括的基本方法,能够准确、简洁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

3. 通过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章概括的概念和意义。

2. 文章概括的方法和技巧。

3. 文章概括的实践操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文章概括,概括文章内容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文章概括的概念和意义,阐述概括文章内容对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

介绍文章概括的方法和技巧,如抓住文章标题、开头和结尾、关键词等。

3. 实践:让学生阅读一篇篇文章,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概括。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指导,如概括的步骤、注意事项等。

4. 讨论: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自己的概括成果,讨论概括的准确性、简洁性等。

教师可以给予评价和指导。

5. 总结:让学生总结文章概括的方法和技巧,以及自己在实践中的体会和收获。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准确、简洁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文章概括。

3. 学生在讨论中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五、教学资源:1. 文章素材:提供一些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文章,供学生进行概括练习。

2. 指导手册:为学生提供概括文章内容的指导手册,包括方法和技巧等内容。

3. 评价表:为学生提供文章概括的评价表,包括准确性、简洁性等评价指标。

六、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并进行概括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2. 鼓励学生在讨论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掌握文章概括的方法和技巧。

4. 定期对学生的概括成果进行评价,及时给予反馈,促进学生的进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文章概括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九年级语文中考记叙文概括内容专题复习+导学案+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九年级语文中考记叙文概括内容专题复习+导学案+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九年级语文中考记叙文概括内容专题复习+导学案+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中考复习专题——概括内容》导学案学习目标:复习记叙文内容概括的答题方法,准确严谨回答问题。

一、回顾教材,寻找源点册数篇目考点探源七上《皇帝的新装》七下《老山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八上《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九下《变色龙》二、以文析法,归纳策略(一)阅读七上课本《散步》,完成题目: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总结解题思路:(二)阅读八上课本《藤野先生》,完成题目:概括“我"和藤野先生交往有哪几件事?总结解题思路:(三)阅读八下《社戏》,完成题目:通读全文,仿照示例,用四字短语概括本文所写的几件事。

平桥概况___ ______月夜行船赵庄看戏总结解题思路:三、以法析文,巩固策略(一)《走一步,再走一步》问题: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二)《一颗小桃树》问题:小桃树在生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磨难?(三)《孤独之旅》问题:根据文章内容填写表格。

时段情节杜小康心理行程最初辍学随父亲前往芦苇荡放鸭②到达放鸭地点①恐惧、孤独放鸭中期③从容、坚强八月的一天清晨④惊喜四、以文测法,内化能力1.阅读文章《往事温柔》,回答问题。

(2021年福州质检题)往事温柔管朝涛清晨,天空还没亮,恍惚中被大雨惊醒,我起身坐了一会。

窗外的雨水在腾起的雾气中渐渐小了,转而淅淅沥沥的。

初夏的雨总是这样没完没了,时而冷雨,时而闷雾。

我困意未消,闭上眼睛,半梦半醒的,似乎回到家乡。

记得九岁多的时候,也是这个季,凌晨五点左右,总是在睡梦中被叫醒,因为水稻秧苗在地里疯长,我们全家必须在五到六天里完成所有插种。

乡间的清晨一般是大雨滂沱,我总希望着它一直别停,这样可以拖到八九点出门。

因为那时候蚊子就不会再光顾我们柴火棒一般的腿上了。

乡间不知名的小黑蚊,在这个季节对你的裸露的部分总是毫不留情的,每次从地里回来,腿上被蚊子叮咬后,如黑芝麻撒在一只长条黄面包上一样,密密麻麻的小血包令你奇痒无比。

中考语文阅读复习 准确理解概括主旨教案 新人教版

中考语文阅读复习 准确理解概括主旨教案 新人教版

准确理解概括主旨考点感知并能概括文章(段)内容知识要点:准确感知和理解语言材料,概括文章(段)的主题。

考试说明:1、能判断对文章(段)内容的概括正确与否。

2、能准确概括出文章(段)的中心。

努力避免感知不准,理解不透,概括不准或不全等问题。

3、能找出最能体现文章(段)主题的语言材料或事件材料。

4、能结合自己的认识,联系自己的生活,就文章(段)主题谈一点体会。

考点例析:一、阅读下列散文,然后结合本考点的考试说明答题。

①她在自己的生活中积下了一个厚厚的茧。

②那是一种细细的,若有若无的丝织成的。

③她埋怨、气恼,然后就是焦急;甚至自己折磨自己。

她想用死来结果自己,同时用死来对这突不破的网表示抗议。

④但是,她终于被疲劳征服了,沉沉地睡过去。

她做了许多梦,那是关于花和草的梦,是关于风和水的梦,是关于阳光和彩虹的梦,还有爱的追逐以及生儿育女的梦……⑤在梦里,她得到了安定和欣慰,她得到了力量和热情,得到了关于生活的可贵。

⑥当她一觉醒来,她突然明白拯救自己的,只有自己。

于是,她便用牙齿把自己吐的丝一根根咬断,咬破自己积下的茧。

⑦果然,新的光芒向她投来,云隙间的阳光刺激着她的眼睛。

新的空气,像清新的酒,使她陶醉。

⑧她简直要跳起来了。

⑨她简直要飞起来了。

⑩一伸腰,果然飞起来了。

原来,在她沉睡的时刻,背上长出两片多粉的翅膀。

⑾从此,她便记住了这一切,她把这些告诉了子孙们,你结的茧,得你自己去咬破!⑿蚕,就是这样一代一代传下来。

1、选出符合本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内容的一个成语()A.自作自受B.作茧自缚C.自讨苦吃D.垂死挣扎2、请从文中找出两句既能体现主题,又富含哲理的话来。

3、联系本文的主题,联系你的学习和生活实例,谈一点体会,50字左右。

简析:第1题属于判断选择性的题目,要求在感知、理解第一至第三自然段的基础上选出能概括其大意的成语来,其答案是B。

第二题则要求考生在理解全文主题(即自己造成的失误或不幸得靠自己去解决)的基础上,从文中找出能体现主题,富含哲理的语言材料。

概括性试题解析教案(语文版九年级下册)

概括性试题解析教案(语文版九年级下册)

概括性试题解析教案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考点精析:《新课程标准》和《中考考试说明》对语言概括归纳能力的检测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1、能对文章表述出的重要信息准确的感知和提取。

2、能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文段的主要意思。

复习目标:1、能对相关语段进行压缩概括出主要信息。

2、掌握语段概括的一些技巧,并能规范的表达内容。

复习重点:1、新闻主要信息或标题的概括。

2、文段材料主要信息概括。

3、材料共性信息概括。

复习难点:1、提炼和掌握语言概括题的解析技巧。

复习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需要,语文逐步趋向与完全能力的考察,而在能力考察中,语言的筛选和概括能力的考察日益加重,以去年的中考语文来看,这种趋向更加明显,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复习一下语言概括性试题的解法。

讲授复习课:一、文段信息概括。

例: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出15字)最近,记者考察了某市最繁华的商业街,对这一条街的商业用字进行了调查,发现整个路段的747个招牌中,含有不规范字的招牌多达118个,约占总数的16%,在这118个招牌中共有326个不规范字,由此看出,商业用字的不规范的现象严重。

析:对该题,我们要紧紧的抓住事件的本身,找准关键性的字词或句子,通过删减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把答案组织出来。

而本题主要抓最后一句,该句本身就是一个总结性的句子。

故本题答案为:商业用字的不规范现象严重。

巩固性练习: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归纳出主要信息,并谈谈你的看法。

近年,许多国家爆发了SARS、禽流感,它们所带来的危害,显现了对全球化的挑战。

中国农业部副部长齐景发在曼谷的禽流感形势部长会议上指出,尽管疫情目前只在部分国家发生,但日益频繁的人员往来,不断扩大的禽蓄产品贸易,再加上候鸟的迁徙等因素,使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时刻面临着疫情的威胁和挑战。

经济全球化、地区一体化是当今世界发展潮流。

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一个国家与一个地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

随之,SARS、禽流感也如恐怖主义、毒品交易等跨国犯罪的威胁一样,已不再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问题,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演变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瞬间摧毁或破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信心。

中考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系列教学设计之《语段概括》

中考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系列教学设计之《语段概括》

教学目的:1、了解新闻概括题的一般题型2、明确新闻概括的基本要求3、明确概括新闻的方法教学重难点:掌握概括新闻题的思路和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当今社会飞速发展,日常生活丰富多彩,每天都有诸多新鲜事发生,而对这些新事物的及时报道就是“新闻”。

我们在课堂上已经学习过新闻的基本知识,那么与新闻知识相关的考查题型有那些呢?又该怎样解答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学习之。

二、回顾课本中相关知识新闻结构的五个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三、常见题型:(1)用一句话概括新闻;(2)概括新闻主要内容;(3)拟写标题(一句话新闻是概括主要信息;新闻标题是概括关键信息,更简练、醒目、有吸引力)四、解题技巧:1、解题思路:①反复审题,弄清具体要求;②辨明类型,明确概括角度;③划分层次,辨明主次,把握意图;④依照要求,整合信息;⑤作出正确表述。

简而言之:通读结构提取整合2、答题模式:答题模式:人(物)+事件+结果3、解题方法:A、摘录概括法;a、要求概括的内容有时在一段话中往往以中心句的形式出现,概括时只需将这类句子摘录出来,概括的任务就基本完成了。

例:根据下文的内容,拟一条“一句话新闻”。

北京市首次试行的春季高考21日封场,紧接其后,研究生全国统考22日正式开场。

所不同的是,后者的竞争比前者激烈得多。

22日,全国有60万考生参加2000年的研究生统考。

据了解,这是研究生考试报考人数最多的一次。

有关人士称,这是一次空前的考场“拼杀”。

(荆州市中考试题)解答:上则例句的核心内容是“22日,全国有60万考生参加2000年的研究生统考”,至于试行的春季高考、考场的激烈程度、考试人数的比较,都从属于这一信息主体。

江苏输容市中考语文复习 材料概括题教学案一-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教学案

江苏输容市中考语文复习 材料概括题教学案一-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教学案

专题复习:材料概括题基本目标:2.指导学生根据要求运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概括材料提升目标:指导学生根据要求运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概括材料。

教学重点:学生学会运用方法能从提供的材料中迅速捕捉到主要信息。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根据要求运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概括材料。

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学生做材料概括题容易失分的情况导入新课二、案例探讨与分析例1: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意思。

(不超过28字)近几年来,关于中国文化,主要是中国传统文化,或者是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东方文化,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性文化及21世纪将成为中国文化或东方文化的世纪的观点,十分流行。

西方一些学者也持有此类观点。

对此我则持怀疑态度。

答案: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将成为21世纪主导性文化的观点持怀疑态度。

思路导航:寻找关键语句(关键句是指那些起过渡作用的句子,或承上,或启下,或既承上又启下;前后照应的句子;文段的起始句或结束句。

关键词是指一些表语意转折、递进、总结、指代、解释的词语。

如果我们在解题时善于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战演练:(1)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出15字)最近,记者考察了某市最繁华的商业街,对这一条街的商业用字进行了调查,发现整个路段的747个招牌中,含有不规X字的招牌多达118个,约占总数的16%,在这118个招牌中共有326个不规X 字,由此看出,商业用字的不规X的现象严重。

(2)根据信息产业部在新闻发布会上所传出的信息的要点(包括价格变动状况),拟一条一句话新闻。

(3)今年2月28日上午,信息产业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传出信息:从3月1日起,在基本不增加用户负担的前提下,通话费每3分钟低于0.16元的,调整到0.16元;高于0.22元的,降到0.22元。

固定初装费指导性标准降为500元—1000元,移动入网费指导性标准降为500元—1500 元;住宅用户同址安装两部以上,从第二部起不再收取初装费。

中考语文概括教案

中考语文概括教案

中考语文概括教案教案概述课程名称:中考语文概括学段:初中课时数:1课时(40分钟)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中考语文概括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概括能力,为中考语文考试做好准备。

教学重点:掌握概括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教学难点:运用所学方法和技巧解答概括题教学方法:讲授结合练习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设备、笔记本、讲义等教学准备:根据教学资源准备课前练习题和教学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检查课前作业,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时的内容,了解概括题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步骤。

2.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中考语文概括”。

给学生展示一些中考语文概括题的例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讨论概括题的特点和要求。

二、详细讲解(25分钟)1.通过多个例题,讲解概括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a.阅读题目,确定关键词。

例如,一个概括题的题目是“下面哪一项正确认识了世界之最的概念?”要解答这个题目,就要关注关键词“世界之最”的概念,然后从选项中找出正确答案。

b.细读选项,快速排除错误答案。

通过对选项的细读,可以发现其中的一些错误答案,从而缩小答案的范围。

c.细读选项,找出正确答案。

将剩下的选项依次仔细阅读,找出正确答案,并解释为什么是正确答案。

2.提供大量练习题和试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解答。

逐步增加题目的难度,加强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随堂练习:给学生分发一份练习题,让他们在规定时间内解答。

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和简答题,涵盖了概括题的不同类型和难度。

2.收作业、检查答案:检查学生的答案,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反馈,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四、复习总结(5分钟)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概括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2.强调学生需要多做练习,提高概括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多积累背景知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从而更好地解答概括题。

五、课堂小结(5分钟)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确认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初三语文中考复习教案(精选10篇)

初三语文中考复习教案(精选10篇)

初三语文中考复习教案(精选10篇)初三语文中考复习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三语文中考复习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三语文中考复习教案1教学目标:理解观点和支撑观点的材料之间的关系。

(重点)学习围绕中心论点,逐层展开论述的论证思路。

(难点)感受作者的求异思维让自己有创造力。

(重点)教学内容:一、基础部分:1、作者信息:罗迦费因格(1948—),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是“创意思考顾问公司”的创立人与总裁。

“创意思考顾问公司”位于加州,专门提供激发创意与革新的方法。

他为全球各大企业提供演讲与专业课程,这些公司包括可口可乐、奇异公司、迪士尼、英特尔、MTV、微软公司、美国太空总署、苹果电脑、花旗集团与美国奥运协会。

他之前写作过两本创意思考的书籍:《当头棒喝》与《在屁股上踢一脚》,并推出广受欢迎的《创意大惊奇》卡片书。

2、词语及正音:汲(jí)取根深蒂(dì)固锲(qiè)而不舍孜(z)孜不倦汲取:吸取。

汲,从下往上打水。

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孜孜,勤勉、不懈怠。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喻,明白。

二、课文内容简析:一)概括每段内容:1段:以一个选择题为引子,引发下文的议论。

2段:说明选择题的答案不是的。

3段:由数学问题推而广之,说明“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4段:过渡段,承上启下。

上句总领前文;下句发问,引出对创造型思维必备条件的论述。

5段:论述创造性思维要有渊博的知识,因为知识的组合能形成新的创意。

6段:论述创造性思维要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以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的毅力。

7段:列举谷登堡发明印刷机和排版术的事例。

《中考概括题答题指导》教学设计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共3篇

《中考概括题答题指导》教学设计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共3篇

《中考概括题答题指导》教学设计(语文版九年级下册)共3篇《中考概括题答题指导》教学设计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1一、背景中考概括题是九年级语文考试中重要的一类题型,也是挑战较大的题型之一,因为它对考生的阅读理解和概括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此外,概括题还要求考生不能出现语病,要准确地表达出原文的核心含义。

因此,对于学生而言,如何做好中考概括题至关重要。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中考概括题的出题规律与考察重点;2、掌握中考概括题的解题技巧和策略;3、提高阅读理解和概括能力;4、培养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中考概括题出题规律分析:(1)通常出现在短文或者段落的结尾处;(2)要求考生概括出文章的核心内容或者中心思想;(3)内容的概括要准确,不可失真或遗漏;(4)同时会出现反话或摆事实,引起考生思考和误解。

2、中考概括题解题技巧:(1)针对文章进行整体理解,找到文章的中心思想;(2)注意文章的结构和局部重点,特别是文章的主题句;(3)根据题目的要求,确定答案的范围和关键词;(4)理清文章的逻辑关系,确保答案表达的准确性。

3、中考概括题解题策略:(1)根据所给的选项,排除不可能的答案,缩小答案的范围;(2)依据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题句,确定答案的方向;(3)运用概括能力,理清文章的主次关系,确定答案的准确性;(4)对于反话和摆事实等修辞手法,要仔细斟酌。

四、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讲解中考概括题的重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渲染教学氛围。

2、讲授法:通过讲解中考概括题的出题规律、解题技巧和策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演示法:通过老师演示实例,让学生了解中考概括题的真实面目,并引导学生掌握其解题方法。

4、练习法:通过多次练习,让学生加深对中考概括题的认识和掌握,提高阅读理解和概括能力。

五、教学建议1、重视积累词汇和提高概括能力。

2、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增强概括能力。

3、注重实战演练,了解中考概括题的真实面貌,熟悉各类出题规律,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河南专用)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概括说明对象及特征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教案

(河南专用)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概括说明对象及特征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教案

2016中考说明文阅读专项复习(概括说明对象及特征)一、复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要求:(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阅读说明性文章,能获取主要信息。

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2、中招考点:综合历届某某中考“说明文阅读”试题来看,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有:1、标题的含义及作用 2、信息筛选与整合3、概括说明对象及特征4、梳理文章的结构层次5、把握说明顺序6、辨析说明方法及作用7、赏析说明文语言8、语段的作用9、拓展探究。

3、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对说明文已有所了解,对说明文阅读的题型及答题的方法,及其如何运用方法去解决问题掌握不好。

二、复习目标: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说明对象及特征,总结答题方法,并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三、评价任务:针对复习目标设计一个活动:通过回顾练习,能准确概括出说明对象及特征,总结答题方法,并用这一方法解决此类问题。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五、当堂训练:1、(2012年某某中考)《高山上的守望者——岳桦》第14题第②-⑥段从五个方而介绍了岳桦,请将相关内容填写在下面空格处。

(3分) 第②段:岳桦的属性及地理分布第③段:______ 第④段:______ 第⑤段:______ 笫⑥段:岳桦林的生态功能答案:第③段:岳桦生长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第④段:岳桦在不同海拔地区的分布状态。

第⑤段:岳桦的外观及木质特点。

(意思对即可。

一空1分.共3分)2、新语思阅读64页《PM2.5的京城游记》:(1)本文的说明内容是什么?答案:PM2.5京城见闻。

(2)本文借助PM2.5说明了哪些知识?答案:PM2.5吸附力强,本身并不对人类造成危害,人为污染严重。

3、(2009某某)15题:(变式提问)根据第⑦段内容,写出下面说法的依据。

(3分) 买来的速冻食品最好是吃多少解冻多少,一旦解冻就最好不要再冻回去了。

中考语文复习材料概括题教学案二

中考语文复习材料概括题教学案二

专题复习:材料概括题基本目标:1.让学生能从提供的材料中迅速捕捉到主要信息2.指导学生根据要求运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概括材料提升目标:指导学生根据要求运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概括材料。

教学重点:学生学会运用方法能从提供的材料中迅速捕捉到主要信息。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根据要求运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概括材料。

教学课时: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学生做材料概括题方法导入新课。

二、案例探讨与分析例1:阅读下面的材料,试用一句话说明京剧是怎样形成的。

(连标点在内不超过30字)(3分)材料:京剧的前身是安徽的的徽剧。

清乾隆55年(1790)年,原来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剧戏班相继进入北京演出,它们吸收了汉调、秦腔、昆曲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使徽剧和这些剧种逐渐融合,演变成一种新的声腔,更为悦耳动听,称为“京调”。

清代末期民国初年,上海的戏院全部为京班所掌握,所演的戏称为“京戏”。

试用一句话说明京剧是怎样形成的。

(连标点在内不超过30个书写格)答案:徽剧经过与汉调、秦腔、昆曲融合最后演变成京剧京剧是由徽剧与汉调、秦腔、昆曲逐步融合,演变而成的思路点拨:组合法: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句子进行再概括形成要求的方法叫“组合法”。

例2:阅读下面的文字,给“防护林”下一个定义。

(25字以内)(3分)材料: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减小风的力量。

风遇到防护林,风速就减小70%—80%。

到距离防护林高度20倍的地方,风又恢复原来的速度。

所以防护林必须是并列排行的许多林带,两列之间的距离不要超过林木高度的20倍。

思路点拨:(1)组合法(2)运用下定义的固定格式答案:防护林是指减小风力,并行排列,距离不超过林木高度20倍的许多林带。

学以致用按下定义的原则,根据下面三段话的内容,为“小说的情节”下定义。

①如果说环境是人物诞生、成长和活动的背景,则小说的情节则是人物斗争和发展的过程。

②所谓情节,就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

《中考概括题答题指导》教学设计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

《中考概括题答题指导》教学设计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

《中考概括题答题指导》教学设计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中考“概括题”答题指导》教学设计第一个教学板块:怎样认识“概括题”(12分钟)阅读中的概括,就是用非常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阅读材料中某种内容的大意。

概括题是读写结合题最常用的形式之一,它能落实“对具体的语言材料进行概括”这一重要阅读能力的训练和测试,能落实对“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能力的训练和考查,也能落实对“找出关键性语句”能力的训练和考查,考题的设计角度丰富多彩。

概括题的特点:首先,要求对语言材料的主旨、大意、写法等等内容或者图形材料所显示的内涵进行归纳;其次,要求将归纳出来的意思另用语句进行“再表达”;第三,对“再表达”的语句有一定的字数或者一定的格式限制。

概括题设置灵活,覆盖面广泛,是中考语文常用的基本题型及基本考查方式之一。

其基本种类主要有:1.要求对材料进行”整体概括“。

(从全面的整体的角度)这是基本的、基础的角度,特点是题目直接提出答题指令,要求对材料进行概括。

诸如:“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文中结尾段的表达特点”、“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等等都是常用的题干。

有的时候,题干也可以直接表述为“这一段的中心意思是”、“写出这一段主要意思”等。

还有侧面的表述方法,如:将下面的文字材料改写为“一句话新闻”、“给下面这段材料加上标题”等等。

这种考查角度强调对文章、对文段内容的整体把握,如下面的题,答题的指令要求非常明确:例一、用10个以内字概括下面这段话的内容。

霍金的父母都毕业于牛津大学,霍金从小就显示出超群的智力和高傲的性格。

他每天只学习一小时,但成绩总是优秀。

也许是天妒英才,到了剑桥不久,他患了运动神经细胞萎缩症。

医生认为他只有两年可活,但霍金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霍金的思想能超乎常人,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自由翱翔,为人类打开了通向宇宙奥秘之门。

人们将他的《时间简史》与《圣经》相提并论,地球上平均每700人中就有一个人在购买他的书。

初中概括题教案

初中概括题教案

初中概括题教案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和分析,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学生提取信息、概括总结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

2. 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提取信息,概括总结。

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

2. 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有效地提取信息,概括总结。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篇适合初中生阅读的文学作品,要求学生预先阅读。

2. 教师准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提问,了解学生对课文的预习情况,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什么?”2. 学生独立思考,回答问题。

3. 教师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

三、概括总结(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你认为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什么?”,“文章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他们的性格特点是什么?”2.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提取信息,概括总结。

3.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分享小组的讨论结果。

四、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总结文章的主题思想,强调重点。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课堂讨论,写一篇关于文章主题思想的短文。

2. 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概括。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复习:材料概括题
基本目标:
1.让学生能从提供的材料中迅速捕捉到主要信息
2.指导学生根据要求运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概括材料
提升目标:指导学生根据要求运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概括材料。

教学重点:学生学会运用方法能从提供的材料中迅速捕捉到主要信息。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根据要求运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概括材料。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由学生做材料概括题方法导入新课。

二、案例探讨与分析
例1:阅读下面的材料,试用一句话说明京剧是怎样形成的。

(连标点在内不超过30字)(3分)材料:京剧的前身是安徽的的徽剧。

清乾隆55年(1790)年,原来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剧戏班相继进入北京演出,它们吸收了汉调、秦腔、昆曲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使徽剧和这些剧种逐渐融合,演变成一种新的声腔,更为悦耳动听,称为“京调”。

清代末期民国初年,上海的戏院全部为京班所掌握,所演的戏称为“京戏”。

试用一句话说明京剧是怎样形成的。

(连标点在内不超过30个书写格)
答案:徽剧经过与汉调、秦腔、昆曲融合最后演变成京剧
京剧是由徽剧与汉调、秦腔、昆曲逐步融合,演变而成的
思路点拨:组合法: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句子进行再概括形成要求的方法叫“组合法”。

例2:阅读下面的文字,给“防护林”下一个定义。

(25字以内)(3分)
材料: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减小风的力量。

风遇到防护林,风速就减小70%—80%。

到距离防护林高度20倍的地方,风又恢复原来的速度。

所以防护林必须是并列排行的许多林带,两列之间的距离不要超过林木高度的20倍。

思路点拨:(1)组合法
(2)运用下定义的固定格式
答案:防护林是指减小风力,并行排列,距离不超过林木高度20倍的许多林带。

学以致用
按下定义的原则,根据下面三段话的内容,为“小说的情节”下定义。

①如果说环境是人物诞生、成长和活动的背景,那么小说的情节则是人物斗争和发展的过程。

②所谓情节,就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

③也就是人在一定时间内的行动过程。

答案:小说的情节是能够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一系列有组织的表现人物斗争和发展过程的生活事件。

例3:在空格内给下面的短文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
“白帝碧波山水欢,千帆竞渡履平川”。

6月10日,奉节县100名诗人齐聚老县城依斗门,朗诵着自己的诗作,送别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古城门,这座古城门即将在山峡水库蓄水达135米水位时,永沉江底。

84岁的老诗人余敬之也参加了此次活动。

有“活杜甫”之称的他,至今创作出了3000多首诗歌。

看着不断上涨的江水,老诗人朗诵着自己的诗作,眼泪直往下掉。

他说,千百年来,
依斗门跟瞿塘峡、白帝城一样,是诗人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下午5点,依斗门被水淹没,标志着诗城遗址初步没入库底。

此时,诗人们才依依不舍离去。

思路点拨:
答案:奉节县百名诗人“诵”别古城门
学以致用
阅读下面的材料,为这则材料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
中国消费者协会披露,在各类食品和饮料中,我国目前糖精使用量较国际标准高出14倍,已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构成了危害。

中国消协公布了该会在全国范围内对近百种饮料含66%的饮料含各类人工合成甜味剂,其中含糖精类的饮料达55%,这印证了国家糖业管理部门关于糖精已挤占全国糖业市场份额62%的论断,也说明了每年超出国家内销限制额的7720吨糖精的具体去向。

对此问题,国家有关领导和部门已高度关注。

答案:我国食品饮料中糖精使用严重超标
例4:读下面的材料,在后面的空格处续写句子,要求句子简明、连贯,不要超过字数。

某部门向消费者进行调查,您认为下列哪些品牌的产品是国货。

调查结果如下表:
注:每一产品品牌的认同率,均指认同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

调查结果是有趣的。

右边三个外国品牌,,对于左边三个真正的中国品
牌,。

造成这种认同颠倒的原因,一言以蔽之,就是。

参考答案:人们认为是国货的比例比较高;认为是国货的比例反而偏低;中国货爱取洋名。

思路点拨:注意答案的提示语,第一层答案要求回答调查结果,要结合图表关于产品是否是国货这一主题来回答。

第二层前有“一言以蔽之”,则表明,答案应是一个观点。

三、布置作业
1.根据下段文字的内容给“沙尘暴”下定义。

3分
人类总是依据自身的利益评价外部事物,将之分成优劣好坏,而大自然则另有一套行为规范与准则。

现在人们闻之色变的沙尘暴,即由于强烈的风将大量沙尘卷起,造成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天气现象,其实古已有之。

它本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的一项工程,并且在全球生态平衡中占有一席之地。

答案:沙尘暴是由于风将大量沙尘卷起,使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天气现象。

2.根据下文提供的材料,用精练的语言给泥石流下一个正确、严密的定义。

(连标点在内,不能超过45字)3分
有一些山区的沟谷中,由于地表径流对山坡和沟床不断冲蚀掏挖,山体常常崩塌滑坡。

滑落大量的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被强大的水流挟带搅拌,变成粘稠的浆体,沿着斜坡或沟谷急速奔泻。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泥石流。

答案:泥石流是山坡上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经地表径流的冲蚀挟带沿着斜坡或沟谷奔泻的急流。

3.为下面的报道拟一条标题(不超过12字)2分
近日,新会市博物馆展出了一件特殊的文物“木美人”。

这是画在一幅木制门板上的油画,画的是两个与真人一般大小、身着汉武腰饰的两洋美女。

研究者初步认为,这幅“木美人”是我国最早的油画作品。

其艺术性不逊于意大利油画家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据传,这幅“木美人”门板,是明朝是一位新会籍人士从福建带回来的。

木门所属的屋子因为失火而烧毁。

画有关人的门板是屋子里唯一没有被烧毁的东西,踞今至少有5000多年的历史。

这幅画究竟是何人何时所作?为何画中女子身着汉人服装,面部却有明显的西洋人特征?这些问题至今还不清楚。

答案:东方的《蒙娜丽莎》、“木美人”之谜等。

4.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2)两题
调查问题:你喜欢看话剧吗?调查对象:中学生
调查时间:2002年10月调查方式:网络调查
参与人数:186人调查结果统计(见下表):
(1)调查结果所反映的问题是:①②
(2)如果学校要举行一个“话剧与中学生”专题座谈会,你作为与会者,请从“调查结果统计”材料中选取一个方面的问题提一条建设性意见。

(不超过10字)
答案:
(1)①喜欢与不喜欢话剧的学生近乎持平。

②在喜欢话剧的学生当中,因话剧内容和票价等因素
导致很少看或“久未看”的比例很大。

(2)票价降下来,观众走进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