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分析
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https://img.taocdn.com/s3/m/8ec8e018a216147916112804.png)
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金额 , 应当是未经折现的合 同现金流量。 企业可以但不 限于按下列时间段进行到期期限分析 : 一 ) ( 一
个月以内( 含本数 , 下同 ) ( ) ; 二 一个月至三个月以内; 三 ) ( 三 个月至一年 以内; 四 ) ( 一年至五年 以内; 五 ) ( 五年以上 。 第四十 一条 债权人可以选择收 回债权时间的 ,债务人
已发生减值 的金融 资产信息 , 以及判断该金融 资产 发生减值
所考虑 的因素 。 三 ) ( 企业持有 的 、 与各类金融 资产对应的担
保物和其他信用增级对应 的资产及其公允价值 。相关公允价 值确实难以估计 的 , 应当予 以说 明。 第三十八条 企业本期因债务人违约而处置担保物或其 第一章 第一条 总 则 他信用增级 对应的资产所取得 的金融资产或非金融资产满足
性分析 能够反 映风险变量之 间 ( 如利率 和汇率之 间等 ) 的关
联性 , 且企业 已采用该种方法管理财务风险的, 可不按照本准
第三十六条 最 能代表企业资产负债表 日最 大信用风 险
敞E 的金融资产金额 ,应 当是金融资产的账面余 额扣 除下列 l
则第四十三条的规定进行披露 , 当披露下列信息 : 一 ) 但应 ( 用 于该种敏感性分 析的方法 、选用的主要参数和假设 。 二 ) ( 所 使用方法的 目的 ,以及使用该种方法不能充分反映相关金融 资产和金融负债公允价值 的可能性。 第四十五条 按照本准则第 四十三条或第 四十四条对敏 感 性分 析的披露不能反映金融工具内在市场风险的 ,企业应
维普资讯
会 计 准贝 0・口 关的下列 信息 : 一 ) 不考虑 可利用 的担保物 或其 他信用 ( 在 增级 ( 如不符合相互抵销条件的净额结算协议等 ) 的情 况下 , 最能代表企业资产负债表 日最大信用风险敞 E的金额 ,以及 l 可利用担保 物或其 他信用增级 的信 息。 二 ) ( 尚未逾期 和发 生减值的金 融资产 的信 用质量 信息 。 三 ) 已逾期 或发 生 ( 原
《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二)》的通知》
![《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二)》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6d3f7997c850ad02df80417e.png)
《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二)》的通知》请欣赏:《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二)》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xx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有关中央管理企业:为了贯彻落实《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帮助企业深入理解现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现将《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中有何问题,请及时反馈我部。
202*年三月十七日附件: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二)财政部关于印发〈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的通知》(财会[202x]18号)发布实施以后,我们又陆续收到一些来信、来函,询问关于《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执行中的一些问题。
现解答如下:一、问。
新设立的企业是否可以直接执行《企业会计制度》。
答。
除小企业和金融企业以外,自202x年1月1日起,新设立的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并编制财务报告。
二、问。
已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是否应同时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和《企业会计准则——存货》。
答。
已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应同时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和《企业会计准则——存货》。
如果《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与《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或《企业会计准则——存货》的规定不一致,企业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或《企业会计准则——存货》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三、问。
企业集团是否必须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答:在对外提供会计报表时,下列企业集团必须编制合并会计报表:1.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管理的企业;2.股票上市的企业;3.需要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外贸企业;4.需要对外提供合并会计报表的其他企业。
除上述以外的企业集团是否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由企业管理当局自行确定,如果企业管理当局为管理目的需要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也可以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https://img.taocdn.com/s3/m/129f0ace767f5acfa0c7cd0c.png)
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财务报表列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是指企业第一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第三条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后发生的会计政策变更,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第二章确认和计量第四条在首次执行日,企业应当对所有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重新分类、确认和计量,并编制期初资产负债表。
编制期初资产负债表时,除按照本准则第五条至第十九条规定要求追溯调整的项目外,其他项目不应追溯调整。
第五条对于首次执行日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一)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属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长期股权投资,尚未摊销完毕的股权投资差额应全额冲销,并调整留存收益,以冲销股权投资差额后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作为首次执行日的认定成本。
(二)除上述(一)以外的其他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存在股权投资贷方差额的,应冲销贷方差额,调整留存收益,并以冲销贷方差额后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余额作为首次执行日的认定成本;存在股权投资借方差额的,应当将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作为首次执行日的认定成本。
第六条对于有确凿证据表明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在首次执行日可以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并将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调整留存收益。
第七条在首次执行日,对于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且该日之前尚未计入资产成本的弃置费用,应当增加该项资产成本,并确认相应的负债;同时,将应补提的折旧(折耗)调整留存收益。
第八条对于首次执行日存在的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计划,满足《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应当确认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补偿而产生的负债,并调整留存收益。
浅析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转换与衔接
![浅析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转换与衔接](https://img.taocdn.com/s3/m/60e7b021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f4.png)
浅析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转换与衔接企业会计准则是一套规范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和报告的原则和要求,是保障财务信息质量和透明度的重要依据。
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转换和衔接是企业在实施新会计准则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对企业财务报告和经营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转换背景、转换过程和衔接问题等方面进行浅析,以期为企业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转换背景1.1 企业会计准则的演变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1992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是我国第一部企业会计准则,该版本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主要受国际会计准则的启发,内容和体系仍然相对简单。
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实施了一些国际会计准则(IAS/IFRS),并采纳了一些国际会计准则的核心原则和要求。
2016年颁布的《小企业会计准则》则是专门为小型企业和非上市公司提供的适用于其特点和规模的会计准则。
这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使得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越来越趋向于国际化和规范化。
1.2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2018年,我国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这是一部全面接轨国际会计准则的新会计准则,该准则在内容和体系上与国际会计准则(IFRS)更加接近,充分考虑了国内外财务会计实践和监管要求,更加注重信息的质量和透明度。
在新准则的背景下,企业需要对财务报告的编制、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核算方法等方面做出相应调整,以保证财务报告的准确和可比性。
1.3 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转换和衔接首次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是指企业第一次按照新准则编制财务报表。
在此过程中,企业需要对过去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会计准则选择等方面做出调整和重述,并确保新旧会计准则的衔接和持续性。
首次执行新准则对企业而言是一个重大挑战,需要充分考虑新旧准则之间的差异和衔接问题,调整会计核算和报告体系,以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和可比性。
下面将就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转换和衔接进行浅析。
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https://img.taocdn.com/s3/m/64c445b319e8b8f67c1cb99e.png)
2020/8/6
30
二、采用追溯调整法有关项目的处理
项目 资产
账面 计税 对未来 价值 基础 纳税影
响
较大 较小 增加
暂时性 差异类 别
应纳税
递延所得税性质 递延所得税负债
资产 较小 较大 减少 可抵扣 递延所得税资产
负债 较大 较小 减少 可抵扣 递延所得税资产
的累计折旧是5(67×3/40)万元。
4、首次执行日(20×6年1月1日)的会计分 录:
借:固定资产 利润分配、盈余公积 贷:累计折旧 预计负债
67 15
5 77
2020/8/6
19
二、采用追溯调整法有关项目的处理
5、首次执行日(20×6年1月1日)期初资产负债 表中应确认的各项金额如下(万元):
2020/8/6
11
二、采用追溯调整法有关项目的处理
2、属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在首次执行日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若发生
减值,按计提减值准备后的金额确认,并调整期 初留成收益。将上述确认商誉在首次执行日的账 面价值作为认定成本,不再摊销而作减值测试。 若首次执行日发生减值:
借: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 贷:商誉减值准备
盈余公积
16
期初未分配利润 144
2020/8/6
14
二、采用追溯调整法有关项目的处理
(四)首次执行日的固定资产(预计资产弃置费) 在首次执行日,对于符合预计负债确认
条件且该日之前尚未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弃 置费,应当以该项预计负债折现后的金额增 加该项资产成本和负债;同时,将应补提的 折旧调整留存收益。
例如:交易性 金融资产
首次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衔接案例分析
![首次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衔接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68f01e3f8c75fbfc77db2a4.png)
坏账 准 备( I E t )
借: 无形资产 贷: 累计摊销
( 四) 合并的科 目
1 0 0 0 0 1 0 0 0 0
1 0 0 0
1 0 0 0
新准则将 “ 应付工资” 与“ 应付福利费” 合并为“ 应付
—●一
A
首次执行《 小企业会计准则》 衔接案例分析
石 家庄 信 息工程 职业 学院 张 永欣
【 摘 要 J 、 企业执4 - t - ( ( 小企业会计准则》 时, 如何顺利实现与《 小企业会计制度》 的衔接是每个小企业面临的问题。 文章
通过案例分析 , 归类汇总新 旧科 目之 间的衔接和账务处理 , 为加快 小企 业执行新 准则的步伐提供参考 。
单位 : 元
期末余额
账户名称 借 方金 额 现 金 银行存款 短期投 资——债 券投资 短期投 资减值 准备 6 0 0 0 3 8 6 0 0 0 1 1 0 0 0 贷方金额
账户 名称 借 方金 额 固定资产— —车 间机械设备 固定资产—— 厂部运输设备 固定资产—— 厂部管理 用具 1 0 0 0 累计折 旧—— 车 间生产用房 3 9 0 0 0 3 5 0 0 o O 8 9 0 0 1 0 0 0 0 贷方金额
1 . 为了使费用扣除的会计处理与税法规定保持一致 ,
尽量减少纳税调整事项 , 《 小企业会计准则》 第六条规定 析 , 查明该项无形资产原价 3 5 0 0 0元 , 则累计摊销额为
“ 资产按照成本计量 , 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 从而取消了 1 00 0 0元 。 “ 短期投资减值准备” 、 “ 坏账准备” 、 “ 存货跌价准备” 等科 目。以上科 目如有余额 。 在新旧制度转换时应予以转销,
2020年(财务报表管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会计准则执行情况分析
![2020年(财务报表管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会计准则执行情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e0111bf81c758f5f71f672c.png)
(财务报表管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会计准则执行情况分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会计准则执行情况分析企业会计准则在我国上市公司有效实施已有三年历史,会计准则实施的经济效果已经凸显,有效地促进了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统一了财务报告的格式和披露要求,提升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有效地促进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和发展。
财政部会计司2010年五月份发表《我国上市公司2009年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分析报告》,报告说,截至2010年4月30日,沪深两市共计1‚774家上市公司如期披露了2009年年报,除此之外,上市公司基本上能够较好地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了相关信息。
比如,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按照固定资产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了固定资产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固定资产构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折旧、处置情况、是否存在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方法和折旧年限的会计估计变更等相关信息。
财务报表中其他重要项目也都以附表形式在附注中作了充分披露。
财务报告中的数据均以企业会计准则执行为基础,并依照会计法规定由单位负责人签字盖章,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会计准则实施三年来,所有上市公司都按照会计准则统一规定的财务报告格式和要求向报告使用者公开披露了财务报告,2007年有1‚570家上市公司、2008年有1‚624家上市公司和以及2009年的1‚774家上市公司公布了汇总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财务报告使用者依据这些综合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现金流量的财务报告,评估企业价值和预测企业未来,据以做出相关决策。
投资者通过财务报告可以做出投资决策,债权人通过财务报告可以做出信贷决策,企业管理者通过财务报告可以做出管理和企业发展决策,政府部门通过财务报告可以做出宏观经济决策。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加强政府对市场监管、推进我国会计国际化的需要,财政部于2006年底正式颁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该准则体系由三部分内容构成:一是基本准则,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统驭作用和报告原则等。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证券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通知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证券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a46fb8f7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e3.png)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证券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06.11.27•【文号】证监会计字[2006]22号•【施行日期】2006.11.2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会计正文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证券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通知(证监会计字[2006]22号)各证券公司、相关会计师事务所:2006年2月,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要求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同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
为了提高证券行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强化证券公司风险管理意识,促进证券行业更好地发展,我会决定从2007年起在证券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范围内执行新会计准则。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关于公司2006年年度报告的编制事宜(一)公司应按照现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编制年度报告的相关规定要求编制2006年年度报告。
已上市公司除遵循上述要求外,尚需执行上市公司相关规定。
(二)公司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编制新旧会计准则的差异调节表,以反映执行新会计准则对公司2006年度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影响。
该调节表须由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阅并发表审阅意见后,报证监会会计部、机构部、风险办备案。
该调节表暂不列入公开披露范围。
(三)公司应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并结合自身业务情况,在2006年年度报告的“管理层报告”部分,分析和披露执行新会计准则后可能发生的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及其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二、关于公司2007年执行新会计准则的安排(一)为了使新会计准则施行工作高效、稳妥地进行,2007年6月30日之前作为过渡期,其间公司仍按现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规定报送有关报告,并报告新旧会计准则存在重大差异的事项及影响数。
执行会计准则情况报告
![执行会计准则情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4e7386733687e21af45a9cc.png)
执行会计准则情况报告根据省财政厅《关于执行会计准则企业做好年报工作的通知》,我市对县区企业执行会计准则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和电话咨询,现将市执行会计准则情况通报如下:一、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基本情况市大中小型企业123户,其中:中型5户,小型118户,其中: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8户,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67户,执行企业会计制度48户。
财政部于2月15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并规定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执行,省财政厅5号文件规定全省大中型企业起全面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
市执行企业会计准则8户,其中:大中型企业4户。
1、做好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新旧衔接。
已执行会计准则的8户企业,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及相关规定完成了新旧衔接转接工作,并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对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了确认,完成了年报工作。
2、企业会计年报已经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年报审计,对收入、支出、资产等事项进行了重点审计,并出具了审计报告。
3、已执行会计准则的企业,公允价值计量是会计准则实施的重点和难点,各执行准则企业已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对会计要素采用历史成本计量,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进行计量,保证了会计要素金额取得可靠计量。
4、对已执行会计准则的企业及其他企业,根据财政部等五部委的规定,要求所有企业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1)对所有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学习培训,(2)要求各企业制定内部控制目标、原则,全面提升了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二、执行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1、个别企业在执行会计准则时,还执行着原企业会计制度,已要求企业在严格执行省财政厅云财会11号文件。
2、市黑白水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对已投资的大东温泉山庄有限公司会计报表未纳入合并范围。
3、市汽车运输总站(中型企业),由于收文件较晚,未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自起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三、做好企业执行会计准则工作1、加强宣传。
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分析
![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5c08159daef5ef7ba0d3cf8.png)
PPT文档演模板
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分析
其他资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 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借: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贷:投资性房地产 其他资产转换为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 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
借:投资性房地产 贷:资本公积
PPT文档演模板
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分析
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购销业务 4)会计估计 5)减值准备—按新准则会计政策测试
PPT文档演模板
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分析
(三)首次执行日过渡衔接
1、货币资金,直接按账面余额过渡。 使用受限制的货币资金需要在现金流量表中
披露。
2、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直接按账面余额过渡。 应重新测试减值准备,按原准则测试减值准备 应作为会计差错追溯调整;按新准则测试减值 准备应按未来适用法处理(下同)。
未分配利润 贷:长期股权投资—股权投资差额 (或相反)
PPT文档演模板
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分析
7)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采用权益法 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存在股权投资 贷方差额的, 应冲减贷方差额,调整留存 收益,并以冲销贷方差额后的长期股权 投资账面余额作为首次执行日的认定成 本;存在股权投资借方差额的,应当将 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作为首次执行 日的认定成本。
(3)要求对有关金额进行重大估计的,且不可 能将提供有关交易发生时存在状况的证据和该 期间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信息与其 他信息客观地加以取分。
5)对追溯调整不切实可行的,在首次执行日, 除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外, 均应按该项投资原账面价值作为首次执行日的 认定成本。
PPT文档演模板
PPT文档演模板
《新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新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000cdb43e53a580216fcfed1.png)
《新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新会计准则体系基本实现了与国际财务准则的趋同。
以下是中国人才网小编整理的《新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仅供参考。
一、首次执行日采用追溯调整法有关项目的处理(一)预计的资产弃置费用根据本准则第七条,企业在预计首次执行日前尚未计入资产成本的弃置费用时,应当满足预计负债的确认条件,选择该项资产初始确认时适用的折现率,以该项预计负债折现后的金额增加资产成本,据此计算确认应补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或油气资产折耗),同时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折现率的选择应当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相关期间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
预计弃置费用的范围,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等限定的资产范围。
(二)可行权日在首次执行日或之后的股份支付根据本准则第十条规定,授予职工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按照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调整期初留存收益,相应增加资本公积;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权益工具在首次执行日的公允价值计量。
授予职工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按照权益工具在等待期内首次执行日之前各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调整期初留存收益,相应增加应付职工薪酬。
上述各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权益工具在首次执行日的公允价值计量。
授予其他方的股份支付,在首次执行日比照授予职工的股份支付处理。
(三)所得税根据本准则第十二条规定,在首次执行日,企业应当停止采用应付税款法或原纳税影响会计法,改按《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规定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所得税进行处理。
原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费用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调整后的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进行比较,确定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采用适用的税率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相应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原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费用的,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相关规定,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同时冲销递延税款余额,根据上述两项金额之间的差额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
![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https://img.taocdn.com/s3/m/228830444431b90d6c85c7ed.png)
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一节新旧准则衔接转换概述为做好新旧准则衔接转换工作,规范新旧衔接转换过程中的会计处理,实现平稳过渡,我们整理了这份衔接转换的讲解资料,供企业参考。
一、衔接转换的基础工作(假定以2009年1月 1日作为新准则首次执行日和衔接转换调账日)(一)企业2008年度财务决算仍然执行原企业会计制度、原会计准则及其相关规定,将当年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处理完毕,进行结账并编制决算财务报表。
(二)从2009年1月1日起,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修订后的集团公司会计核算办法。
(三)在首次执行日对按规定进行追溯调整的事项进行追溯调整,调整期初留存收益和其他相关项目的年初数。
(四)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账务处理系统)以编制新旧会计科目余额衔接转换对照表(见附表1与附表2),并以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账务处理系统)初始化的方式实现账务系统的衔接与转换。
二、衔接转换程序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账务处理系统)首次执行日衔接转换的具体步骤如下:(一)2008年度财务决算按原会计准则及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将2008年发生的经济业务全部处理完毕,进行结账并编制财务决算报表。
(二)以2008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编制新旧会计科目余额衔接对照表(见附表1),将旧科目余额按新准则要求简单分类为新科目余额。
(三)在新旧会计科目余额衔接对照表(附表1)的基础上,编制新旧会计科目余额转换调整对照表(见附表2)。
以新会计科目为归集对象,将旧科目重分类至新科目的余额分类汇总,并对新准则规定首次执行日需要重分类调整和追溯调整的事项进行调整,形成2009年1月1日新会计科目的初始化余额。
(四)对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账务处理系统)进行初始化在2008年结账后,按照新旧会计科目余额转换调整对照表中确定的新会计科目余额对财务管理信息系统(账务处理系统)进行初始化,将新会计科目的初始化余额录入系统,完成初始化建账工作。
《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
![《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569a71b59eef8c75fbfb317.png)
《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为了便于本准则的应用和操作,现就以下问题作出解释:(1)首次执行日的新旧会计科目余额对照表和期初资产负债表;(2)首次执行日采用追溯调整法有关项目的处理;(3)首次执行日采用未来适用法有关项目的处理;(4)首份中期财务报告和首份年度财务报表的列报。
一、首次执行日的新旧会计科目余额对照表和期初资产负债表在首次执行日,企业应当根据本准则第四条及其应用指南,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对首次执行日前的资产负债表及相关账目的各项余额进行分析,按照新准则规定重新分类、确认和计量,设置新旧会计科目余额对照表,结束旧账,建立新账,编制期初资产负债表,作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起点。
二、首次执行日采用追溯调整法有关项目的处理(一)首次执行日预计资产弃置费用的折现率根据本准则第七条规定,企业在预计首次执行日前尚未计入资产成本的弃置费用时,应当满足预计负债的确认条件,选择该项资产初始确认开始至首次执行日期间适用的折现率,以该项预计负债折现后的金额增加资产成本,据此计算确认应补提的资产折旧(或油气资产的折耗),同时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折现率的选择应当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相关期间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
预计弃置费用的资产范围,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及其应用指南的相关规定。
(二)可行权日在首次执行日或之后的股份支付的公允价值根据本准则第十条,授予职工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按照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调整期初留存收益,相应增加资本公积;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权益工具在首次执行日的公允价值计量。
授予职工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按照权益工具在等待期内首次执行日之前各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计量,减少期初留存收益,相应增加应付职工薪酬;上述各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权益工具在首次执行日的公允价值计量。
授予其他方的股份支付,在首次执行日,比照授予职工的股份支付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第38 号---首次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第38 号---首次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https://img.taocdn.com/s3/m/5e9b0b3369dc5022aaea00e1.png)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
25
2、需要追溯调整的事项:
B、原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 费用的,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 所得税》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 税资产的金额,同时冲销原来的递延税款 借项或递延税款贷项的金额,上述两项金 额之间的差额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26
2、需要追溯调整的事项:
(9)首次执行日前企业合并追溯调整事项:
第2步:2007年1月1日追溯调整分录
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05
贷:应付职工薪酬--股份支付 105
第3步:调整报表数(2006年管理费用增加95万元, 2006年年初未分配利润减少10万元)
22
2、需要追溯调整的事项:
(7)满足规定的重组义务: 在首次执行日,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
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的规定,将 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重组义务,确认 为负债,并调整留存收益。
9
2、追溯调整的事项主要分类
2)涉及预计负债的项目 资产弃置义务 辞退福利义务 重组义务 3)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 长期股权投资 企业合并部分项目 4)其他 所得税 股份支付
10
(二)第二章“确认和计量”
第38号准则指南解释(征)
首次执行日:按新准则规定列报比较信息的,首 次执行日是在首份年度财务报表中按照新准则全部 比较信息最早期间的期初。
19
2、需要追溯调整的事项:
浅析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转换与衔接
![浅析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转换与衔接](https://img.taocdn.com/s3/m/59054494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f9.png)
浅析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转换与衔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加,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转换与衔接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
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活动的不断增加,我国企业对外资金需求不断增长,而企业的会计准则对投资者和金融机构都具有很大的影响。
对企业会计准则的转换与衔接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于提高企业的信息透明度,增强市场信心,保护投资者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是国家规定的用于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
会计准则的制定,有利于维护公允、透明、可比的会计信息,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保护投资者利益,降低信息不对称,增强市场有效性,促进资本市场发展。
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不断完善和修订的过程中,对接国际会计准则体系,逐渐与国际接轨。
而企业会计准则的体系转换与衔接也成为了当前会计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转换与衔接需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理解新旧准则的不同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转换与衔接,在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理解新旧准则的不同之处。
企业实施新的会计准则需要对照新旧准则进行比较,找出在会计政策、会计处理方法、会计核算程序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只有全面理解新旧准则的不同,企业才能顺利地进行准则转换与衔接工作。
二、对财务报表进行调整与重编企业首次执行新的会计准则体系,需要对原有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与重编。
新旧准则体系的不同会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对财务报表进行重新编制,重新计算利润、净资产等重要财务指标,并对调整后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确保新准则下的财务报表符合准则要求。
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首次执行新的会计准则需要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下,企业的财务报告披露要求更加严格,需要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企业还需要加强内部人员的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会计专业知识,确保新准则的顺利实施。
关于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职工薪酬预计负债的思考
![关于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职工薪酬预计负债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71419424453610661ed9f46b.png)
长率 相关 一 致 的支 出项 目采 用 lt O S的年增 长 率递 增 ,与 最低 工资增 长 率无 关 的支 出项 目以 20 年底 实 际发生 额 08
为 以后 各年 的预计 值 ,无递增 。 2 折 现 率 的确 定 :折 现 率 的确 定 有 多种 选 择 ,如 一 .
为职 工 薪酬 预计 负债 : 1 企 业 已经 制 定 正式 的 解 除 劳 ( )
为 1%。因此 ,在 职 工 薪酬 的预计 支 出 中与最 低 工 资增 0
2职工薪酬预计 负债的确认 : 企业 会计准则第 9 . 《
号— — 职工 薪 酬 》指 出 ,企业 与职 工 之 间 因职工 提 供 服 务形 成 的关 系 ,大 多 数 构成 企业 的现 时义 务 ,将 导 致 企 业未来 经济利 益 的流 出 , 而形成 企业 的一项 负债 。因此 , 从 职 工薪 酬准 则 规定 ,辞退 福 利满 足 以 下条 件 的 ,应 确认
人员 方 面的历史 包 袱很 沉重 。根据 企业 会计 准则 的规定 , 在 首次 执行 该 准 则 时 ,可 以按 照会 计 准则 中关 于职 工 薪 酬 和预 计 负债 的确认 和 计 量办 法 ,对 公 司 的必 养 、暂养 人 员 的职工 薪 酬 预计 负债 部 分 予 以确 认 ,并 追溯 调 整年 初数 。这 对 国 有企 业卸 下 人 员 费用 的历 史 包 袱起 了很 大 的 推 进 作 用 。本 文 以上 海 纺 织 控 股 ( 团 )有 限公 司 集 20 0 9年首 次执 行 企业 会计 准 则 为例 ,探讨 执 行企 业会 计
动关 系计 划 或 提 出 自愿 裁减 建 议并 即将 实 施 ;( 2)企 业
年 期 人 民 币银 行基 准 存 款利 率 、贷 款 利率 、无风 险 报酬
执行“准则”应做好的工作及遇到的问题
![执行“准则”应做好的工作及遇到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ab0c4ce8524de518964b7de5.png)
二、 实施 新 准 则 遇 到 的 问题
度间的差异 , 同时培养一批执行新会 计准则 的业务骨 干 , 为新 会计准则的顺利实施提供 保障 。这是所有先 期实行新准则企
业的共 同经验。培训范 围, 既要包括各级企业财务、 审计人员 , 也要对 企业各级领导及相 关业务部 门人员开展 培训 。培训 内
( 关 于职 工薪酬。在 编制首次报表时 , 三) 由于新准则取消
了“ 付 工资 ” “ 付福 利 ” 目, 应 和 应 科 采用 了“ 应付 职工 薪酬 ” 。 2 0 年以前 的会计 报表是否重新列报 ,这样处理是否符合3 06 8
号 准 则 的追 溯 原 则 。
企业实 际 , 编写了《 企业会计科 目设置及使 用说 明》 《 、 企业会
计核算管理办法》 。为做好会 计科 目转换工作 , 企业财务部 门
应 以旧会计科 目为基础 , 对各科 目核算 内容进行分析 , 出新 作 旧会计科 目转换表。结合执行新会计准则要 求和切身实 际情 况, 及时梳理 和改造业务流程 , 整完善各 项 内部 控制政 策 、 调 程序及措施 ,尤其是补充完善新会计准则 规定的公允价值计 量、 金融工具核算 、 职工薪酬管理等内控管理制度。
明确 。同时 , 种费用与存货处置相关 , 何 在会计核算 中争议 比 较大 。 我们认为 , 应该 以变动费用为准 , 以均费率为准。2为 并 . 简化核算起见 , 存货是否存在减值 , 以货龄为判断标准。 . 应 3对
于长期资产可收 回金 的计算 , 在没有可 比的市价时 , 要计算
理等方 面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
型企业集 团公 司应对集 团公司及所属各单位执行 新会 计准则
浅析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转换与衔接
![浅析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转换与衔接](https://img.taocdn.com/s3/m/ce2f6de2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39.png)
浅析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转换与衔接随着我国财税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会计准则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企业会计准则是指为了规范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而制定的会计规范体系。
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核算的方法、程序和技巧等方面的规定以及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的要求等方面的规定统一起来,是企业会计核算的基础和前提。
企业财务报告对外部用户提供经济信息,在经济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我国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及时性仍存在诸多问题。
这主要是由于企业会计准则的使用不规范、应用不充分以及财务人员素质不高等原因导致的。
因此,实施企业会计准则的转换和衔接是提高企业财务报告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企业会计准则的转换是指将老会计准则转换为新会计准则,使财务报表符合新会计准则要求的过程。
企业会计准则的衔接则是指在转换过程中,保持企业原有的财务数据的完整性,以及企业新老会计制度间的过渡过程中财务报表公允性的持续维护与监控。
企业会计准则的转换和衔接过程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员素质的提高。
制定和实施企业会计准则需要专业的、高素质的人才支持。
因此,企业需要充分提升其会计人员的素质,以确保其能够全面理解和应用企业会计准则。
第二,积极推动信息化建设。
信息系统对于实施企业会计准则的转换和衔接非常关键。
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持,企业能够更好地管理和控制企业财务数据,并实现企业财务报表的自动生成和自动调整。
第三,制定合理的会计政策。
企业应该制定合理的会计政策,以使企业财务报表更准确地反映其经济活动。
同时,应该定期地评估和调整会计政策,以适应企业在不同市场环境下的经营情况。
第四,加强内部控制。
企业应该加强内部控制,确保企业会计准则的转换和衔接过程中财务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同时,企业应该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对可能影响企业财务稳定性的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和控制。
总之,企业会计准则的转换和衔接是提高企业财务报告质量的关键步骤。
通过充分重视人员素质的提高、信息化建设、制定合理的会计政策和加强内部控制等措施,可以有效推动企业会计准则的转换和衔接,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及时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已经实际发生的、没有明确期限的、 原来通过估计和判断在一年内分期承担的费用 (如固定资产修理费),按照新会计准则的精 神应该于发生时一次性核销处理。
因此首 次执行日“待摊费用”余额符合上述 含义的,可直接过渡,但如果不属于上述可列 入预付款项核算的内容,只能计入首次执行日 当期损益。
其他不归于上述流动资产项目的内容,应 列入其他流动资产项目。
•12
2)原采用后进先出法核算的存货改按其他方法 核算的,不追溯调整;自首次执行日后,按新 准则处理。
3)应重新测试减值准备。
4、交易性金融资产 1)对原在短期投资核算的股票、基金、权证及
债券项目,进行复核,依据企业持有意图,进 行重分类,对计划近期内出售的股票(获取差 价)、基金权证及债券项目划分至交易性金融 资产。 2)对原在表外披露的金融衔生工具,如远期外 汇合同等,符合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应 预以确认。
•11
(三)首次执行日过渡衔接
1、货币资金,直接按账面余额过渡。 使用受限制的货币资金需要在现金流量表中
披露。 2、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直接按账面余额过渡
。应重新测试减值准备,按原准则测试减值准 备应作为会计差错追溯调整;按新准则测试减 值准备应按未来适用法处理(下同)。 3、存货,直接按账面余额过渡。 1)需要跨期完工的存货,其借款费用资本化, 不追溯调整;自首次执行日后,按新准则处理 。
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分析
2020年8月1日星期六
一、企业在首次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准则 时,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首次执行日(如2009年1月1月),按 新准则要求进行会计账户体系的设置工作。 (2)首次执行日,按照新准则体系要求制 定各项会计政策。
•2
(3)在首次执行新准则的第一个完整的会 计年度(如2009年度),应完全按照新 准则体系的各项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因 此需制定新的会计核算办法。
•18
8、长期应收款,融资租赁产生的应收款项 、采用递延方式具有融资性质的销售商 品和提供劳务产生的应收款项及实质上 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等 。 对原应收账款进行分析,属于上述性 质的应收账款应划入长期应收款核算。
(7)按照新准则的要求,编制好首份中 期财务报告和首份年度财务报告,并收集和 重述在列报和披露方面的上年比较信息等。
•5
二、需要追溯调整的事项和未来适用事项 (一)在首次执行日,企业应当对所有资
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按照新会计准则 的规定进行重新分类、确认和计量,并 编制期初资产负债表。
•6
各初次执行新会计准则的企业需要 在向新准则过渡的首日编制按新准则规 定的资产负债表,这既是在新准则下企 业首次提供的可比较信息,同时也为便 于提供新旧准则对所有者权益变动提供 信息。例如,某公司从2009年起执行新 准则,那么它就需要重编2009年1月1日( 按新会计准则编制)资产负债表。
8)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9)企业合并---商誉及商誉减值 10)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 11)减值准备—按旧准则会计政策测试
2、首次执行日采用未来适用法的项目 1)存货 2)无形资产--正在开发和加工的无形资产 3)购销业务--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付款(或收
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购销业务 4)会计估计 5)减值准备—按新准则会计政策测试
•7
1、按照新会计准则体系的要求,对资产 、负债和权益组成项目进行重新分类和 列报。 2、按照新会计准则体系要求重新确认各 资产和负债项目。
3、采用新会计准则体系对所有巳确认的 资产、负责进行重新计量。
•8
(二)按新准则要求分析需要追溯调整的 事项和未来适用的事项 1、编制期初资产负债表时,下列事项 要求追溯调整(涉及损益的直接计入留存 收益) 。
•13
3)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 益(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应当在首次执行日 将其调整为按公允价值计量,并将账面价值与 公允价值的差额调整留存收益。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贷: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或相反)
5、其他流动资产,待摊费用中有预付性质的款 项,如预付保险费、预付租金等,可以列入预 付款项核算或列入其他流动资产核算。
•9
Hale Waihona Puke 1)长期股权投资—子公司投资 2)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 3)固定资产—预计弃置费用 4)职工薪酬---辞退福利 5)年金基金---公允价值计量 6)股份支付--首次执行日或之后可行权的
股份支付、首次执行日之前等待期的成 本费用 7)或有事项---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债 务义务
•10
•15
6、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对原在长短期投资核算 的股票、权证、基金及债券项目,进行复核, 依据企业持有意图,进行重分类,对持有意图 不明确的股票、权证、基金及债券项目或不具 重大影响的限定性股权项目应划分可供出售金 融资产。 1)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应当在首次 执行日将其调整为按公允价值计量,并将账面 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调整留存收益。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贷: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或相反)
•3
(4)针对新准则会计确认、计量及报告要 求,制定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特别是 针对公允价值运用、金融衍生工具运用 及减值准备计提等业务的内部控制,形 成规范的内控体系。
•4
(5) 建立确定公允价值的方法和系统, 对于活跃市场的报价进行信息收集、建立计 算机模型、聘请专业评估人员等。
(6) 建立系统来追踪金融衍生工具。建 立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模型,以评估减值损失 。
•16
2)不具重大影响的限定性股权项目划分为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应当在首次执行日将 其调整为按公允价值计量,并将账面价 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贷:资本公积
(或相反)
•17
7、持有至到期投资,对原在长期投资核算的债券项 目,进行复核,依据企业持有意图,进行重分类, 对有能力持有至到期收回本金和利息的债券项目应 划分至持有至到期投资。 在首次执行日按账面余值过渡。 应当自首次执行日起改按实际利率法,在随后 的会计期间采用摊余成本计量。 存在减值迹象时,应计提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 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