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阻滞治疗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神经阻滞术PPT课件
![神经阻滞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f70dc575727a5e9856a61a0.png)
病变,如斜颈、梨状肌综合征 鉴别周围性与中枢性疼痛
5
治疗性阻滞
对于因恶性循环或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反射所致的慢 性疼痛提供特殊治疗
缓解疼痛以利于其他治疗的实施 改善局部微循环状态,利于血循环障碍性疾病的治
疗 赢得患者合作,提高对心理治疗的接纳程度,促成
整个康复计划的实施
6
并发症
毒性反应 全脊髓麻醉 神经损伤 局部及全身感染 出血或血肿
A. 小关节炎 B. 节段性不稳定 C. 腰椎滑脱 D. 退行性脊柱侧凸
42
腰椎小关节炎
43
节段性不稳定
44
腰椎滑脱
45
退行性腰椎侧凸
46
技术疗效不佳的原因分析
解剖
• 解剖变异
技术 • 穿针位置不佳
并发
症
• 腰肌肌力减弱
47
谢谢
48
2019/11/10
.
49
总之,症状无特异性
35
经皮脊神经背内侧支阻滞术
36
内侧支阻滞
37
Medial Branch Block
38
Medial Branch Block
39
Medial Branch Block
40
Medial Branch Block
41
适应症
腰椎小关节病引起的轴性腰痛,无或伴有下肢及臀部的牵 涉痛。
地塞米松: 作用强,几乎没有盐皮质激素样作用。其棕榈酸酯几乎无 组织刺激性,可应用于各种途径,缺点是局部作用时间短
29
复方倍他米松
得宝松:倍他米松磷酸钠2mg与氯倍他米松二丙酸酯 5mg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以下优点:临床效果好: 抗炎作用强、起效迅速、疗效持久。
5
治疗性阻滞
对于因恶性循环或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反射所致的慢 性疼痛提供特殊治疗
缓解疼痛以利于其他治疗的实施 改善局部微循环状态,利于血循环障碍性疾病的治
疗 赢得患者合作,提高对心理治疗的接纳程度,促成
整个康复计划的实施
6
并发症
毒性反应 全脊髓麻醉 神经损伤 局部及全身感染 出血或血肿
A. 小关节炎 B. 节段性不稳定 C. 腰椎滑脱 D. 退行性脊柱侧凸
42
腰椎小关节炎
43
节段性不稳定
44
腰椎滑脱
45
退行性腰椎侧凸
46
技术疗效不佳的原因分析
解剖
• 解剖变异
技术 • 穿针位置不佳
并发
症
• 腰肌肌力减弱
47
谢谢
48
2019/11/10
.
49
总之,症状无特异性
35
经皮脊神经背内侧支阻滞术
36
内侧支阻滞
37
Medial Branch Block
38
Medial Branch Block
39
Medial Branch Block
40
Medial Branch Block
41
适应症
腰椎小关节病引起的轴性腰痛,无或伴有下肢及臀部的牵 涉痛。
地塞米松: 作用强,几乎没有盐皮质激素样作用。其棕榈酸酯几乎无 组织刺激性,可应用于各种途径,缺点是局部作用时间短
29
复方倍他米松
得宝松:倍他米松磷酸钠2mg与氯倍他米松二丙酸酯 5mg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以下优点:临床效果好: 抗炎作用强、起效迅速、疗效持久。
神经阻滞麻醉.ppt1
![神经阻滞麻醉.ppt1](https://img.taocdn.com/s3/m/dd6e50dc26fff705cc170a5c.png)
适应证与禁忌证
• 适应证:取决于手术范围、手术时间以及 病人的精神状态及合作程度.只要阻滞的 区域和时间能满足手术的要求,神经阻滞 可单独应用或作为辅助手段. • 禁忌症:小儿或不合作的病人;穿刺部位 有感染、肿瘤、严重畸形;局麻药过敏者 。
注意事项
(1) 盲探性操作,要求病人清醒合作。 • (2)熟悉解剖定位的标志。 • (3)采用简便、安全和易于成功的穿刺径 路。 • (4)操作力求准确、轻巧.
局麻药中毒
膈神经阻滞 喉返N.阻滞
胸闷、呼吸困难、缺氧
CO2蓄积
霍纳综合征
血肿
●吸氧
●人工辅助通气
臂丛神经阻滞
臂丛的神经支配
C5~T1 部分C4 部分T2
臂 丛 的 神 经 走 行
腋窝 锁骨下
肌间沟
常用臂丛神经阻滞法
• • • 肌间沟阻滞法 锁骨上阻滞法 腋路阻滞法
肌间沟法
◆体位: 去枕平卧 头偏向对侧 手臂贴体旁
颈丛阻滞
适应症
颈部浅表和较深部的手术
禁忌症 难以保持上呼吸道通畅者 双侧深丛阻滞属相对禁忌
颈丛阻滞
颈浅丛阻滞
◆仰卧、去枕
头偏对侧 ◆注药于筋膜下 或颈阔肌表面 ◆1% 利多卡因
0.25%布比卡因 5~7ml
颈丛阻滞
1~1.5cm
C2
C3
C4
颈深丛阻滞
颈丛阻滞常见并发症
高位硬膜外
或全脊麻 进针偏内、偏后、偏深 误入血管或吸收过多
◆标志:
出现异感
2cm
触到横突
定位可靠
◆20~30ml
肌间沟阻滞法
优 点
◆易于掌握
◆小容量可阻滞肩部和上肢
◆气胸的发生率较低
神经阻滞疗法PPT
![神经阻滞疗法PPT](https://img.taocdn.com/s3/m/92a1f43d6bd97f192279e9ca.png)
(1)确定疼痛的解剖学部位及特殊的伤害感受传 导通路 (2)区分局部病变与所牵涉的体表疼痛 (3)鉴别体表性疼痛与内脏性疼痛 (4)确定与疼痛相关的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
(5)区别局部病变与发射性神经失调所致的肌 肉痉挛性病变如斜颈、梨状肌综合征 (6)鉴别末梢性与中枢性疼痛 (7)确认患者对消除疼痛的反应以及有心理因 素的慢性疼痛综合征的患者伤害性感受方面的 作用
九、注意事项
1、实施阻滞时应有助手在场,以协助治疗 和处理并发症
2、抢救用品应放置在方便的部位 3、治疗期间应测定血压、心率、呼吸,并
不断与患者交谈。以观察反应
4、应用较大剂量局麻药时准备静脉通 路,以备抢救
5、特殊穿刺时应取得合作,避免患者 突然移动身体而致折针、损伤或定位 不准
6、家属陪伴、无菌操作
作用强,几乎没有盐皮质激素样作用。其 棕榈酸酯几乎无组织刺激性,可应用于各 种途径,缺点是局部作用时间短
常用糖皮质激素的特点
应用副作用少,局部刺激作用较强 •甲 泼 尼 龙 ( 甲 强 龙 ,
Methylprednisolone): 作用较强而持久。注射剂配制后应避光
保存,其遇紫外线及荧光可分解
• 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 作用强而持久,适于关节腔注射,长期应
用可能引起关节损害。局部刺激作用较大, 可引起注射部位疼痛 • 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
一、定义
• 神经阻滞( Nerve block )是指采 用化学(包括局麻药、神经破坏药) 或物理(加热、加压、冷却)的方 法 作用于神经节、根、丛、干和末 梢的周围,使其传导功能被暂时或 永久的阻断的一种技术
二、分类
(一)按神经阻滞目的分为: • 麻醉 • 治疗性 • 诊断性 • 预后判定性
(5)区别局部病变与发射性神经失调所致的肌 肉痉挛性病变如斜颈、梨状肌综合征 (6)鉴别末梢性与中枢性疼痛 (7)确认患者对消除疼痛的反应以及有心理因 素的慢性疼痛综合征的患者伤害性感受方面的 作用
九、注意事项
1、实施阻滞时应有助手在场,以协助治疗 和处理并发症
2、抢救用品应放置在方便的部位 3、治疗期间应测定血压、心率、呼吸,并
不断与患者交谈。以观察反应
4、应用较大剂量局麻药时准备静脉通 路,以备抢救
5、特殊穿刺时应取得合作,避免患者 突然移动身体而致折针、损伤或定位 不准
6、家属陪伴、无菌操作
作用强,几乎没有盐皮质激素样作用。其 棕榈酸酯几乎无组织刺激性,可应用于各 种途径,缺点是局部作用时间短
常用糖皮质激素的特点
应用副作用少,局部刺激作用较强 •甲 泼 尼 龙 ( 甲 强 龙 ,
Methylprednisolone): 作用较强而持久。注射剂配制后应避光
保存,其遇紫外线及荧光可分解
• 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 作用强而持久,适于关节腔注射,长期应
用可能引起关节损害。局部刺激作用较大, 可引起注射部位疼痛 • 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
一、定义
• 神经阻滞( Nerve block )是指采 用化学(包括局麻药、神经破坏药) 或物理(加热、加压、冷却)的方 法 作用于神经节、根、丛、干和末 梢的周围,使其传导功能被暂时或 永久的阻断的一种技术
二、分类
(一)按神经阻滞目的分为: • 麻醉 • 治疗性 • 诊断性 • 预后判定性
神经阻滞在临床中的应用PPT医学课件
![神经阻滞在临床中的应用PPT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80ec502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a9.png)
22
(四)下颌神经阻滞
2、适应证 三叉神经第3支痛,或经颏神经及下牙 槽神经阻滞无效者。继发性神经痛及下颌、齿术 后痛。
3、并发症 (1)出血 刺破脑膜中动脉或蝶导静脉可引起出
血和颧弓至颞下颌关节肿胀。 (2)咽损伤 局麻药注入咽部可感口内苦味,波
及中耳可有眩晕,静息数小时后可缓解。 (3)面神经麻痹 局麻药阻滞面神经颞支可引起
2、操作方法(图) 3、适应证
三叉神经第1支疼痛,眼部痛;带状疱疹(后) 疼痛;此部的继发性神经痛(癌痛)。
11
返回1
返回2 返回3
12
3、并发症
(1)眼睑水肿(刺伤眶上动脉可出现血肿)。 (2)眼睑下垂 (阻滞了动眼神经上支)。 4、注意事项 操作时保护眼球,消毒液避免入眼, 穿刺点避免感染。
17
(三)上颌神经阻滞
操作方法:侧入路穿刺法。 病人仰卧位,头偏向健侧。 穿刺点在颧弓中点下方凹陷处,用7~8cm长,22G带芯
穿刺针,并带可移动标志。穿刺针垂直刺入约4~4.5cm, 达蝶骨翼突外板,此时将标志放置距皮肤1cm处。将针退 至皮下,改变穿刺针方向指向同侧瞳孔方向进针,针尖达 翼腭窝,即可得到向上牙龈部、上唇、颊部的异感或放散 痛,回抽无血后,注入1%利多卡因或0.25%布比卡因镇痛 液0.5~1ml。如作破坏性神经阻滞者,经15~20分钟证实有 效后,注入无水乙醇或7~10%酚甘油0.5ml。
用局部麻醉药。以免误入蛛网膜下腔时造成严重 后果。
骶管穿刺操作要领:
患者俯卧位,腹下垫枕,或者胸膝侧卧位,使尾 骨高起,在尾骨和骶管相连处有一凹陷,两侧有 骨性隆起,此处凹陷即为骶孔,先局部麻醉后, 用7号或9号针头,斜行向内下刺入,边进针边注 射,同时用拇指按压针尖区,如果在按压过程中, 仍然顺利的注入,表明针尖在骶管内,否则,针 尖未在骶管内。穿刺成功后即可缓慢注射药物, 边注射边回吸。
(四)下颌神经阻滞
2、适应证 三叉神经第3支痛,或经颏神经及下牙 槽神经阻滞无效者。继发性神经痛及下颌、齿术 后痛。
3、并发症 (1)出血 刺破脑膜中动脉或蝶导静脉可引起出
血和颧弓至颞下颌关节肿胀。 (2)咽损伤 局麻药注入咽部可感口内苦味,波
及中耳可有眩晕,静息数小时后可缓解。 (3)面神经麻痹 局麻药阻滞面神经颞支可引起
2、操作方法(图) 3、适应证
三叉神经第1支疼痛,眼部痛;带状疱疹(后) 疼痛;此部的继发性神经痛(癌痛)。
11
返回1
返回2 返回3
12
3、并发症
(1)眼睑水肿(刺伤眶上动脉可出现血肿)。 (2)眼睑下垂 (阻滞了动眼神经上支)。 4、注意事项 操作时保护眼球,消毒液避免入眼, 穿刺点避免感染。
17
(三)上颌神经阻滞
操作方法:侧入路穿刺法。 病人仰卧位,头偏向健侧。 穿刺点在颧弓中点下方凹陷处,用7~8cm长,22G带芯
穿刺针,并带可移动标志。穿刺针垂直刺入约4~4.5cm, 达蝶骨翼突外板,此时将标志放置距皮肤1cm处。将针退 至皮下,改变穿刺针方向指向同侧瞳孔方向进针,针尖达 翼腭窝,即可得到向上牙龈部、上唇、颊部的异感或放散 痛,回抽无血后,注入1%利多卡因或0.25%布比卡因镇痛 液0.5~1ml。如作破坏性神经阻滞者,经15~20分钟证实有 效后,注入无水乙醇或7~10%酚甘油0.5ml。
用局部麻醉药。以免误入蛛网膜下腔时造成严重 后果。
骶管穿刺操作要领:
患者俯卧位,腹下垫枕,或者胸膝侧卧位,使尾 骨高起,在尾骨和骶管相连处有一凹陷,两侧有 骨性隆起,此处凹陷即为骶孔,先局部麻醉后, 用7号或9号针头,斜行向内下刺入,边进针边注 射,同时用拇指按压针尖区,如果在按压过程中, 仍然顺利的注入,表明针尖在骶管内,否则,针 尖未在骶管内。穿刺成功后即可缓慢注射药物, 边注射边回吸。
《神经阻滞疗法》课件
![《神经阻滞疗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4e0e7d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15.png)
神经阻滞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适应症
神经阻滞疗法常用于骨科、妇产科、神经科等 手术和病症治疗,比如术后疼痛管理、分娩镇 痛等。
应用实例
临床中的应用实例包括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 腹股沟疝气手术中的局麻等,可有效提高手术 和治疗的效果。
结束语
神经阻滞疗法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神经阻滞疗法在减轻疼痛、提高手术效果方面具 有显著优势,未来将有更多新技术和应用进一步 推动其发展。
3
操作注意事项
确保麻醉药物注射准确,监测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神经阻滞疗法的禁忌症和并发症
禁忌症及注意事项
神经阻滞疗法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某些病人可能有禁忌症,如出血凝血障碍,感染等,医 生需慎重评估适应症。
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尽管神经阻滞疗法是相对安全的,但可能出现并发症,如注射部位感染、神经损伤等,医生 应及时处理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神经阻滞疗法》PPT课 件
神经阻滞疗法是一种用于麻醉和疼痛管理的有效治疗方法。它通过阻断神经 信号传递,帮助患者减轻疼痛和不适。
疗法介绍
1 什么是神经阻滞疗法?
神经阻滞疗法是一种通过注射药物或使用电流等方法,暂时性阻断神经传递的治疗技术。
2 神经阻滞疗法的作用和优点
神经阻滞疗法可减轻患者的疼痛和症状,提供长时间的疼痛缓解,并且相对较安全,避 免了使用药物的系统性副作用。Fra bibliotek谢谢收听
感谢您对《神经阻滞疗法》的关注。如有任何问 题,请随时向我们咨询。
3 神经阻滞疗法的类型
常见的神经阻滞疗法包括硬膜外阻滞、腰麻、尺神经阻滞等,每种类型都有其适应症和 特定的使用方式。
神经阻滞疗法的步骤
1
麻醉前准备
神经阻滞治疗ppt课件
![神经阻滞治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0ea186e01f69e3142329408.png)
95%~99%乙醇。95%~99%乙醇在38℃时的比重为0 .78~0.79,比脑脊液比重轻,常用于腹腔神经丛阻滞, 脑下垂体阻滞、肋间神经阻滞、蛛网膜下腔阻滞、交感神经 阻滞。 其他:美兰、石炭酸、阿霉素等 营养神经的药物: VB12: 促进核酸合成和糖代谢,是有效的神经营养药 甲钴胺: 促进培养大鼠组织中卵磷脂的合成和神经元髓鞘形成, 适用于周围神经病变。
二、神经阻滞的目的:
阻滞交感神经
使血管扩张、水肿减轻,缓解内脏和血管性疼痛
阻滞感觉神经
阻断疼痛的传导,治疗疼痛
阻断运动神经
使肌肉弛缓,或运动麻痹
三、神经阻滞的分类:
治疗性神经阻滞
破坏性神经阻滞(如乙醇、酚甘油、射频等):使高 浓度的局麻药或神经破坏药物进行神经阻滞,可长时间甚至 永久性地(不可逆性的)阻断神经传导功能,被称为神经破 换性阻滞
原因时,此神经通过末梢感觉神经、后根、脊髓后角、脊
髓丘脑路、丘脑、向中央回传递刺激感到疼痛。另一方面
产生的局部疼痛通过脊髓反射路径,引起支配障碍部的传 出神经(运动神经及交感神经)的兴奋,因此引起肌肉反 射性痉挛和血管收缩、导致局部缺血缺氧、代谢异常、即
引起疼痛的恶性循环。因而有效的神经阻滞可以阻挡恶 性循环,改善疼痛症状。
(6)鉴别末梢性与中枢性疼痛 (7)确认患者对消除疼痛的反应以及有心理因素的慢性疼 痛综合征的患者伤害性感受方面的作用
五、作用机制
1.阻断疼痛的传导通路:通过阻断感觉神经的交感神经, 可以阻断躯体痛和内脏血管性疼痛的神经传导通路,达到 直接缓解疼痛的目的。
2.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当躯体某一部位出现引起疼痛的
3. 改善血液循环:通过阻断交感神经,可以使支配区的血
神经阻滞镇痛术精品PPT课件
![神经阻滞镇痛术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da451cadd3383c4ba4cd22e.png)
Opioid receptors
•: supraspinal analgesia, sedation, euphoria, dependence, respiratory depression, miosis
•: spinal analgesia, sedation
•: spinal analgesia, sedation, euphoria, dependence, respiratory depression
Opiate (阿片剂)
• Morphine • Codeine • Papaverine (罂粟碱)
……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海洛因
•吗 啡
•OH •纳洛酮
Opioid (阿片样物质)
Endogenous opioid peptides:
Enkephalins Endorphins Dynorphins Orphanin
cholinoceptor-blocking drugs
angina pectoris induced by coronary artery spasm
trigeminal pain
vasodilator drugs (eg. Nitroglycerin)
Carbamazepine
Cortex
NSAIDs
•: dysphoria (烦躁不安), hallucination
Terminal
Ca2+
Postsynaptic
Ca2+
neuron
Dorsal horn
enkephalins
enkephalins
Spinal cord
疼痛的神经阻滞ppt课件
![疼痛的神经阻滞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9efcc5b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85.png)
3.适应证 原发或继发性舌咽神经痛。
*
4.并发症 口内法并发症较少。侧颈法进路与颈动、静脉、迷走神经、舌下神经、副神经、面神经等邻近,可发生出血和邻近神经麻痹。故不宜行神经毁损。 五、星状神经节阻滞 1.应用解剖 星状神经节由颈3~7和胸l神经节融合而成,有时包含胸2神经节和颈中神经节,其长1.2~ 2.5cm,宽0.5~1.2cm。其节前纤维始自Tl~10,节后纤维皮肤分布区为C3~T12,以C6~T5分布最多。
*
3.适应证 三叉神经第二支痛、该区域带状疱疹及带状 疱疹后神经痛及其它疼痛。 4.并发症 (1)面部水肿 严重者可早期施行星状神经节阻滞。 (2)皮下出血、血肿 ,重者3~5日方可恢复。 (3)乙醇神经炎:应尽早施行星状神经节阻滞。 (4)视力障碍:针尖刺入眶下管过深使药液渗入眶内, 或在眶下管内刺破血管后出血,使眶内压升高,出 现复视、眼球突出、视力障碍及眼球疼痛等。
*
(三)上颌神经阻滞
1、应用解剖 上颌神经由三叉神经前部经海绵窦外侧壁下部穿圆孔出颅,在翼腭窝内发出翼腭神经节支、颧神经支、眶下神经支和上牙槽后支。眶下沟的分支有上牙槽中支和前支。翼腭窝内发出神经节支与蝶腭神经节连接,加入神经节的眶支、鼻支和腭支。与上颌支相关的疼痛包括:下睑支,支配下睑皮肤黏膜。鼻外支,司鼻外侧后部皮肤。鼻内支,分布于鼻前厅皮肤。上唇支,分布于上唇及附近颊部黏膜。腭大神经,分布于上颌后部黏膜。
*
3.适应证 三叉神经第3支痛。 4.并发症 (1)出血;咬肌麻痹;味觉障碍:乙醇三叉神经炎; (2)三叉神经全支阻滞。
*
二、半月神经节阻滞 1、应用解剖 三叉神经发自桥脑,含运动和感觉两种纤维。主要司颜面部运动觉、位置觉、精细触觉和痛觉。小部分运动纤维来自桥脑三叉神经运动核,司咀嚼肌运动和咀嚼肌本体感觉。 2.操作方法 (1)侧入法:阻滞同下颌神经阻滞点下1cm。 (2)前入法:仰卧。穿刺点为口角外2.5~3cm处。用9~10cm长21G穿刺针,正面观针尖正对同侧瞳孔(的正后方),侧面观针尖正对同侧颧弓根部关节结节(针干沿穿刺点与关节结节形成的平面针尖指向瞳孔推进),
*
4.并发症 口内法并发症较少。侧颈法进路与颈动、静脉、迷走神经、舌下神经、副神经、面神经等邻近,可发生出血和邻近神经麻痹。故不宜行神经毁损。 五、星状神经节阻滞 1.应用解剖 星状神经节由颈3~7和胸l神经节融合而成,有时包含胸2神经节和颈中神经节,其长1.2~ 2.5cm,宽0.5~1.2cm。其节前纤维始自Tl~10,节后纤维皮肤分布区为C3~T12,以C6~T5分布最多。
*
3.适应证 三叉神经第二支痛、该区域带状疱疹及带状 疱疹后神经痛及其它疼痛。 4.并发症 (1)面部水肿 严重者可早期施行星状神经节阻滞。 (2)皮下出血、血肿 ,重者3~5日方可恢复。 (3)乙醇神经炎:应尽早施行星状神经节阻滞。 (4)视力障碍:针尖刺入眶下管过深使药液渗入眶内, 或在眶下管内刺破血管后出血,使眶内压升高,出 现复视、眼球突出、视力障碍及眼球疼痛等。
*
(三)上颌神经阻滞
1、应用解剖 上颌神经由三叉神经前部经海绵窦外侧壁下部穿圆孔出颅,在翼腭窝内发出翼腭神经节支、颧神经支、眶下神经支和上牙槽后支。眶下沟的分支有上牙槽中支和前支。翼腭窝内发出神经节支与蝶腭神经节连接,加入神经节的眶支、鼻支和腭支。与上颌支相关的疼痛包括:下睑支,支配下睑皮肤黏膜。鼻外支,司鼻外侧后部皮肤。鼻内支,分布于鼻前厅皮肤。上唇支,分布于上唇及附近颊部黏膜。腭大神经,分布于上颌后部黏膜。
*
3.适应证 三叉神经第3支痛。 4.并发症 (1)出血;咬肌麻痹;味觉障碍:乙醇三叉神经炎; (2)三叉神经全支阻滞。
*
二、半月神经节阻滞 1、应用解剖 三叉神经发自桥脑,含运动和感觉两种纤维。主要司颜面部运动觉、位置觉、精细触觉和痛觉。小部分运动纤维来自桥脑三叉神经运动核,司咀嚼肌运动和咀嚼肌本体感觉。 2.操作方法 (1)侧入法:阻滞同下颌神经阻滞点下1cm。 (2)前入法:仰卧。穿刺点为口角外2.5~3cm处。用9~10cm长21G穿刺针,正面观针尖正对同侧瞳孔(的正后方),侧面观针尖正对同侧颧弓根部关节结节(针干沿穿刺点与关节结节形成的平面针尖指向瞳孔推进),
疼痛治疗中的神经阻滞技术ppt课件
![疼痛治疗中的神经阻滞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86d955c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fd.png)
神经阻滞技术具有操作简便、起效迅速、副作用少等优点,是疼痛治疗中的重要手 段之一。
02
神经阻滞技术的基本原理
神经阻滞的分类
颈神经丛阻滞
硬膜疗颈部和上肢的 疼痛。
用于治疗腰部和下肢的 疼痛。
用于治疗肛门、会阴和 下肢的疼痛。
用于治疗内脏疼痛和血 管性疼痛。
神经阻滞的作用机制
阻断疼痛信号的传递
通过注射局部麻醉药物或激素,暂时 或永久性地阻断疼痛信号向中枢神经 系统的传递,从而缓解疼痛。
调节神经功能
通过注射某些药物,调节神经的功能 ,达到治疗疼痛的目的。
神经阻滞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适用于各种慢性疼痛、急性疼痛 以及癌性疼痛等。
禁忌症
局部感染、凝血功能障碍、严重 心肺疾病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神 经阻滞技术。
本课件旨在介绍神经阻滞技术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包括适 应症、操作方法、效果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内容,为临床医生 提供参考和指导。
神经阻滞技术的简介
神经阻滞技术是一种通过注射药物来暂时阻断神经传导,从而缓解疼痛的治疗方法 。
该技术主要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疼痛,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炎、带状疱疹 后遗神经痛等。
操作简便
神经阻滞技术操作简单,不需 要全身麻醉,患者痛苦小,恢 复快。
疗效持久
神经阻滞药物可以持续作用于 病变神经,达到长期缓解疼痛
的效果。
对于高龄或身体虚弱的患者, 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防止出
现不良反应。
04
神经阻滞技术在疼痛治疗中的 应用
神经阻滞在疼痛治疗中的优势
直接作用于病变神经
神经阻滞通过直接注射药物到 病变神经周围,能够迅速减轻
疼痛,改善症状。
副作用少
02
神经阻滞技术的基本原理
神经阻滞的分类
颈神经丛阻滞
硬膜疗颈部和上肢的 疼痛。
用于治疗腰部和下肢的 疼痛。
用于治疗肛门、会阴和 下肢的疼痛。
用于治疗内脏疼痛和血 管性疼痛。
神经阻滞的作用机制
阻断疼痛信号的传递
通过注射局部麻醉药物或激素,暂时 或永久性地阻断疼痛信号向中枢神经 系统的传递,从而缓解疼痛。
调节神经功能
通过注射某些药物,调节神经的功能 ,达到治疗疼痛的目的。
神经阻滞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适用于各种慢性疼痛、急性疼痛 以及癌性疼痛等。
禁忌症
局部感染、凝血功能障碍、严重 心肺疾病等患者应慎用或禁用神 经阻滞技术。
本课件旨在介绍神经阻滞技术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包括适 应症、操作方法、效果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内容,为临床医生 提供参考和指导。
神经阻滞技术的简介
神经阻滞技术是一种通过注射药物来暂时阻断神经传导,从而缓解疼痛的治疗方法 。
该技术主要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疼痛,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炎、带状疱疹 后遗神经痛等。
操作简便
神经阻滞技术操作简单,不需 要全身麻醉,患者痛苦小,恢 复快。
疗效持久
神经阻滞药物可以持续作用于 病变神经,达到长期缓解疼痛
的效果。
对于高龄或身体虚弱的患者, 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防止出
现不良反应。
04
神经阻滞技术在疼痛治疗中的 应用
神经阻滞在疼痛治疗中的优势
直接作用于病变神经
神经阻滞通过直接注射药物到 病变神经周围,能够迅速减轻
疼痛,改善症状。
副作用少
神经阻滞疗法ppt课件
![神经阻滞疗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715725d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f5.png)
在手术过程中,神经阻滞疗法能够阻 断手术区域的神经传导,使手术部位 失去痛觉,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
神经阻滞疗法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神经阻滞疗法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初,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 发展,神经阻滞疗法在理论和操作技术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
发展
目前,神经阻滞疗法已经从简单的疼痛治疗发展到了涉及多 个学科的综合性治疗方法,如介入神经放射学、超声引导技 术等,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治疗效果。
神经阻滞疗法的常用技术
周围神经阻滞
将药物注射至神经干、 神经丛或神经节周围,
阻断神经传导功能。
中枢神经阻滞
硬膜外阻滞
星状神经节阻滞
将药物注射至脊髓或脑 内,阻断疼痛信号的传
导通路。
将药物注射至硬膜外腔, 通过扩散作用达到阻断
神经传导的效果。
将药物注射至星状神经 节周围,阻断交感神经
传导功能。
神经阻滞疗法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特点
神经阻滞疗法具有起效快、副作 用少、操作简便等优点,广泛应 用于疼痛治疗、手术麻醉、神经 性疾病等领域。
神经阻滞疗法的重要性
疼痛治疗
对于各种疼痛性疾病,如颈椎病、腰 椎间盘突出、关节炎等,神经阻滞疗 法能够快速有效地缓解疼痛,提高患 者生活质量。
手术麻醉
神经性疾病治疗
对于一些神经性疾病,如神经痛、神 经炎等,神经阻滞疗法能够调节神经 功能,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神经阻滞疗法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神经阻滞疗法在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 展,包括新型药物的研发、治疗方法的改进以及 临床试验的开展等。这些研究为神经阻滞疗法的 应用提供了更科学和有效的依据。
神经阻滞疗法的疗效
研究表明,神经阻滞疗法对于缓解疼痛和改善神 经功能具有良好的疗效。通过阻断神经传导,可 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生活质量。
神经阻滞麻醉 ppt课件
![神经阻滞麻醉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83e20467ec102de3bd8914.png)
PPT课件
6
臂丛神经阻滞
PPT课件
7
臂丛解剖
臂丛的解剖可概括为“五根、三干、六股、三束、五支”。 (1) 五根:即臂丛神经由颈5~8和胸1 神经根的前支组成,位于斜角肌间 隙内。
(2) 三干:由颈5~6 合成上干,颈7 单独为中干,颈8 、胸1 合成下干,位于
锁骨之上和第一肋骨表面。 (3) 六股:上、中、下干各自分为前、后两股,位于锁骨后。 (4) 三束:上、中干前股组成外侧束,下干前股组成内侧束,三干的后股组 成后束
◆定位可靠、简便 ◆不引起气胸 ◆不阻滞膈N.、迷走N.等 ◆不会出现高位硬膜外或全脊麻
缺 点
◆局麻药中毒发生率高
◆不能阻滞肌皮神经和肋间臂神经,
不适合肘部以上的手术
PPT课件 26
臂丛阻滞常见并发症
气胸 出血或血肿 局麻药中毒 膈神经麻痹 喉返神经麻痹 高位硬膜外或全脊麻
PPT课件 27
存在的问题
超声扫描可精确定位神经 可提高操作成功率和麻醉质量 可缩短药物起效时间和降低局麻药用量 操作时病人更舒适、适应范围更广
• 克服解剖变异带来的穿刺困难 • 适用于小儿,意识不清,已经部分神经阻滞或全身麻 醉病人
PPT课件
39
超声引导的神经阻滞并发症更少
• •
•
目前无严重并发症报道 可以成像神经和血管、胸膜和其他组织,避免神经损 伤、误穿血管和胸膜造成局麻药中毒和气胸等严重并 发症。 注意 操作时可出现异感,应注意避开神经。
PPT课件
临床已少用
22
腋路法
◆体位: 平卧、头偏对侧 上肢外展90O 屈肘90O 手背贴床
呈“举手礼”状
◆定位:
腋动脉搏动最高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2
七、常用药
局麻药
利多卡因:3~5分钟起效,持续45~60分钟,用于神经 阻滞疗法,可治疗各种急慢性疼痛
布比卡因:5~10分钟起效,作用时间可达5~6小时, 常用于慢性疼痛的治疗,常用浓度为 0.125%~0.15%,一般 不超过0.25%
罗哌卡因:起效时间约为10分钟,作用维持时间为4~5 小时。感觉神经纤维的阻滞优于运动神经纤维,常用浓度为 0.2%
变如斜颈、梨状肌综合征
÷
÷7
(6)鉴别末梢性与中枢性疼痛 (7)确认患者对消除疼痛的反应以及有心理因素的慢性疼
痛综合征的患者伤害性感受方面的作用
÷
÷8
五、作用机制
1.阻断疼痛的传导通路:通过阻断感觉神经的交感神经, 可以阻断躯体痛和内脏血管性疼痛的神经传导通路,达到 直接缓解疼痛的目的。
2.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当躯体某一部位出现引起疼痛的 原因时,此神经通过末梢感觉神经、后根、脊髓后角、脊 髓丘脑路、丘脑、向中央回传递刺激感到疼痛。另一方面 产生的局部疼痛通过脊髓反射路径,引起支配障碍部的传 出神经(运动神经及交感神经)的兴奋,因此引起肌肉反 射性痉挛和血管收缩、导致局部缺血缺氧、代谢异常、即
糖皮质激素:主要是消炎、消肿、松驰组织粘连,从而起 到镇痛作用。
÷
÷13
糖皮质激素特点
泼尼松龙(强的松龙): 吸收代谢均减慢,作用时间延长,局部应用副作用少, 局部刺激作用较强
甲泼尼龙(甲强龙): 作用较强而持久。注射剂配制后应避光保存,其遇紫外 线及荧光可分解
÷
÷14
曲安奈德:
作用强而持久,适于关节腔注射,长期应用可能引起关 节损害。局部刺激作用较大,可引起注射部位疼痛
局麻药神经阻滞:主要采用局部麻醉药物阻断神经传 导功能,可用于手术中镇痛,,而更多的是用于疼痛治疗
诊断性神经阻滞
阻滞固有神经,或节段性神经节后,根据疼痛消失情 况进行诊断,称为诊断性神经阻滞
÷
÷4
四、适应症
(一) 治疗性神经阻滞 (1)对自限性疾病提供最佳的止痛效果,包括手术后疼痛、
外伤后疼痛、急性内脏性疾病等 (2)对于因恶性循环或中枢神经系统异常反射所致的慢性
地塞米松:
作用强,几乎没有盐皮质激素样作用。其棕榈酸酯几乎 无组织刺激性,可应用于各种途径,缺点是局部作用时间 短
÷
÷15
复方倍他米松 得宝松:倍他米松磷酸钠2mg与氯倍他米松二丙酸酯5mg
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以下优点:
1. 临床效果好:抗炎作用强、起效迅速、疗效持久 2. 病人依从性高:每3-4周只需使用1次 3. 副作用小:每日药量小、水盐代谢影响小、对HPA轴影响
疼痛提供特殊治疗 (3)缓解疼痛以利于其他治疗的实施,如牵引、推拿等 (4)解除疼痛以改善癌症患者术前的不良状态
÷
÷5
(5)改善末梢血液循环,利于血循环障碍性疾病的治疗 (6)赢得患者合作,提高对心理治疗的接纳程度,促成整
个康复计划的实施
÷
÷6
(二)诊断性神经阻滞 (1)确定疼痛的解剖学部位及特殊的伤害感受传导通路 (2)区分局部病变与所牵涉的体表疼痛 (3)鉴别体表性疼痛与内脏性疼痛 (4)确定与疼痛相关的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 (5)区别局部病变与发射性神经失调所致的肌肉痉挛性病
神经阻滞治疗
÷
÷1
一、概念:
在神经干、丛、节的周围注射局麻药而阻断神经传导
功能,使所支配的区域产生麻醉作用,称神经阻滞。神经
阻滞只需注射一处,即可获得较大的麻醉区域悉局部解剖,了解穿
刺针所要经过的组织,以及附近的血管、脏器和体腔等。
常用神经阻滞有助间、眶下、坐骨、指( 趾 ) 神经干阻
5%~10%酚甘油:7%酚甘油比重为1.25,比脑 脊液比重(1.006)重,常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椎旁体 神经阻滞、交感神经阻滞、末梢神经阻滞、脑下垂体阻 滞,偶尔用于硬膜外阻滞
÷
÷18
95%~99%乙醇。95%~99%乙醇在38℃时的比重为 0.78~0.79,比脑脊液比重轻,常用于腹腔神经丛阻滞, 脑下垂体阻滞、肋间神经阻滞、蛛网膜下腔阻滞、交感神经 阻滞。
滞,颈丛、臂神经丛阻滞,以及诊疗用的星状神经节和腰
交感神经节阻滞等。
÷
÷2
二、神经阻滞的目的:
阻滞交感神经 使血管扩张、水肿减轻,缓解内脏和血管性疼痛
阻滞感觉神经 阻断疼痛的传导,治疗疼痛
阻断运动神经 使肌肉弛缓,或运动麻痹
÷
÷3
三、神经阻滞的分类:
治疗性神经阻滞
破坏性神经阻滞(如乙醇、酚甘油、射频等):使高 浓度的局麻药或神经破坏药物进行神经阻滞,可长时间甚至 永久性地(不可逆性的)阻断神经传导功能,被称为神经破 换性阻滞
÷
÷9
引起疼痛的恶性循环。因而有效的神经阻滞可以阻挡恶 性循环,改善疼痛症状。
3.改善血液循环:通过阻断交感神经,可以使支配区的血 管扩张,血流增加,水肿减轻,缓解内脏和血管疼痛,同 时还可以缓解交感紧张状态。
4.营养神经:通过局部注射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可以减 轻神经水肿,使神经血供丰富,营养神经,恢复神经正常 功能。
÷
÷10
5.抗炎作用:近年来发现内因性抗生素是白细胞的微小蛋 白,此物质不佳时不能发挥作用,交感神经节阻滞后区域 血流量增加,因而使内因性抗生素增加,而发挥抗炎作用
÷
÷11
六、神经阻滞的特点
止痛效果明显可靠 对诊断疾病非常有用 治疗范围及时效可选择性强 较少需要特殊的器材和装置 不良反应小 操作技巧和疗效密切相关
小
÷
÷16
常用皮质激素对比(图)
糖皮质激素
短效 氢化可的松
可的松 强的松
中效
强的松龙
甲基强的松龙
曲安西龙 对氟米松
长效
地塞米松
倍他米松
抗炎特性
1 0.8
4 4 5 5
10 30 35
÷
盐皮质激素特性
1 0.8
0.25 0.25 +/+/-
+/+/+/-
÷17
神经破坏药
毁损神经结构,使神经细胞脱水、变性、坏死,导 致神经组织的传导功能中断,从而达到较长时间的感觉 和运动功能丧失的一类化学性药物。临床常用的神经破 坏药主要有两种,即乙醇和苯酚。
其他:美兰、石炭酸、阿霉素等 营养神经的药物: VB12:
促进核酸合成和糖代谢,是有效的神经营养药
甲钴胺:
促进培养大鼠组织中卵磷脂的合成和神经元髓鞘形成, 适用于周围神经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