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辐射生物学效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射频微波电磁辐射生物学效应

引言
电子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射频微波等电子产品应用日趋广泛,职业和公众受环境电磁辐射污染危害越来越严重。射频微波辐射,特别是高强度的辐射,引起机体致热效应,造成健康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但也有资料表明,人体在反复接触低强度微波照射后,体温虽无上升,但也能造成机体的健康危害,关于这一点目前国际上争论较多。我国的电磁辐射健康影响研究工作开始于六、七十年代,在七十年代即开展射频微波电磁辐射的健康影响调查工作,探讨了相关的安全卫生标准及防护技术,并取得了很大进展。流行病学调查认为,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健康影响比较广泛,能引起神经、生殖、心血管、免疫功能及眼睛等方面的改变。有实验室研究发现,长期低强度射频电磁辐射非致热效应,对动物神经内分泌,膜通透性、离子水平等都有影响,也有报告认为射频微波能引起DNA损伤、染色体畸变等。
 
中枢神经系统影响
中枢神经系统对射频微波电磁辐射比较敏感,因此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尤其是职业人群接触射频微波电磁辐射对神经系统影响的流行病学调查,在我国有很多报道。射频微波电磁辐射的健康危害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症候群,其症状主要有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抑郁、烦躁等[1-4]
。王少光等[2]
报道对293名脉冲微波职业接触人群进行调查,其接触微波频率为400-9400MHz,功率密度为0.07-0.18mW/cm2,神经衰弱症候群的发生率达40.3%;348名连续微波职业接触者,工作环境微波暴露频率为3400-8600MHz,功率密度为0.06-0.15mW/cm2,其神经衰弱症候群的发生率为37.1%,而对照组仅为5.1%,说明微波电磁辐射能使接触人群神经衰弱症候群症状患者明显增加,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神经衰弱症候群的发生率与工龄呈正相关。丁朝阳等[1,4]也有类似报道,并认为接触微波使睡眠质量降低。赵清波等[3]报道职业接触微波频率为3500-4200MHz,其场强小于0.050
mW/cm2(通常为0.010-0.030
mW/cm2)时,神经衰弱症候群的发生率为71.8%,即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6%,且与工龄呈正相关。冯养正等[5]报道的一组暴露于0.30
mW/cm2的职业人群,其头痛、脱发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人群。而头晕、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其他症状却无显著性差异。郭保科[6]等认为在脉冲微波场强1.75mW/cm2和连续波场强为0.05mW/cm2的职业接触者,主诉症状全身无力、头痛、头晕、失

眠、多梦等神经衰弱综合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对视力、眼晶状体损伤、眼部症状(如:干燥、易疲劳)有显著性影响。
射频微波对人体神经行为的影响近年也有不少报道[4,5,7,8]。冯养正等[5]对74名职业微波接触人群(平均场强:0.053
mW/cm2)进行核心行为测试,结果表明每日接触微波剂量在0.3mW.h/cm2的职业人群神经行为功能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影响。而朱启星等[7]对38名接触低场强微波者进行行为测试后认为,即使在微波电磁场暴露功率密度小于0.01
mW/cm2的环境中的作业人员也能出现情绪不稳定,注意力、反应速度、听记忆、视感知
运动速度和心理运动稳定性降低等神经行为影响,且与工龄呈负相关。龙云芳等[8]
对50名接触微波作业人员进行核心行为测试,发现在低强度微波(0.035mW/cm2)环境下,作业人员出现明显的情感状态特征改变,其中除有力
好动指标外,其余指标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数字跨度、简单反应时班后降低差值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其余各项无明显变化。
许多实验室研究认为,环境电磁辐射是属于低强度长期作用的非致热效应,这种效应已从动物实验得到了证实。刘尊永等[82]
报导微波辐射能使大鼠脑组织耗氧率减慢一倍,反应大鼠脑组织氧代谢能力减弱,耗氧能力下降。姚耿东等[9] 报道在微波频率为3
GHz电磁场强度为1mW/cm2和5mW/cm2的情况下,微波照射一个多月后,即能观察到小鼠下丘脑的超微结构改变,主要表现为线粒体结构受损。刘乔堡等[10]
以不同剂量微波辐射大鼠100天,发现小于1mW/cm2剂量辐射的单个大脑皮质细胞和全脑组织的RNA、DNA仅呈无意义的减少;当微波强度达5mW/cm2时则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作者认为在此剂量下连续暴露,可使脑细胞和组织受到损伤,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同时作者采用红外辐射做对照,在红外辐射使体温升高近似剂量5mW/cm2时并未造成损伤,因此,作者认为红外热作用与微波热效应的生物学作用性质截然不同。浦京遂等[11]等在3GHz,5mW/cm2的暴露条件下,将小白鼠每天照射一小时连续7天照射后发现,部分脑区脑电总量降低,脑电峰值能量明显下降。下丘脑海马琥珀酸脱氢酶含量明显下降,与姜槐等[12]报导用新生子鼠所作结果基本一致。而也有报告认为在功率密度低于2W/cm2(9370MHz)时不会造成脑及眼球损害。
陶松贞等[13] 用微波治疗仪在功率密度为20 mW/cm2 、10mW/cm2

、1mW/cm2的情况下一次性全身照射大鼠一小时,在电境下观察见到两组大鼠的大脑神经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线粒体变化明显。出现线粒体肿胀、融合和变形;嵴缺损、断裂及空化等,三个试验组普遍可见可核质稀疏、溶解等,作者认为低功率密度的微波对大鼠大脑皮质细胞的超微结构有一定影响。在频率为4GHz,功率密度为0.5-3mW/cm2,每天照射3小时,连续31天的情况下,小鼠全脑5-HT含量明显下降[14]。
微波对眼的影响
有关微波对眼部的损害,无论是职业接触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还是动物试验方面,国内均已有大量的报道。许多报道认为高强度微波辐照会产生白内障[770],动物实验也有同样报道[17,20-23],但低强度微波的慢性作用可否引起眼部损害(特别是晶状体混浊和白内障)尚无定论[15-18,20,24]。
微波的生物作用有致热效应和非致热效应,其对人体全身各系统均有损害,眼晶状体为主要靶器官[19]。一般认为,因晶状体本身无血管组织,故成为微波造成热损伤的敏感部位。但目前无公认的微波所致白内障的临床特异性形态学特征,所以确定临床上人眼的微波白内障存在很大争议[15,25]。
有资料报道,长期在一定强度微波环境中工作,可使眼晶状体混浊、致密、空泡变性,且与接触时间有关。晶状体混浊形态与部位无一定规律性,形态为点状、片状、条状、网状、锅巴状等,部位有后囊、后下皮质、后极、赤道及前皮质部[15-17,19,25-29,33]。另外,微波还对眼的其它部位如结膜、角膜、虹膜、眼底等造成损害,包括易疲劳[19,30,
31],视力下降[15,16,24,32,33],结膜充血[20,33],角膜损害[33],视网膜黄斑区出现灰褐色斑[21,29,34],黄斑区陈旧性病变[27],对光反应弱[20,33],眼底小血管痉挛、出血[17,26],视网膜细小出血点[19,21,33,34,]等。
戴淑芳等(1994年)报道对142名雷达作业人员进行调查,其接触微波功率密度为100-300 m
w/cm2。结果显示微波接触组晶状体混浊发生率(76.05%)明显高于对照组(48.78%),两组混浊程度亦有显著差异,混浊形态多为后束下点状、小片状,混浊的进展率(与6年前相比)亦有较大差异。眼底改变接触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未发现视盘、角膜、虹膜有异常改变[29]。
川医职防院(1982年)报道对296名职业接触者进行调查,微波功率密度为10-100 m
w/cm2,结果显示微波组视力降低发生率(32.65%)明显高于对照组(15.75%),发现晶状体后皮质、赤道部

、前皮质及后极部出现4个以上混浊颗粒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主要表现为细小尘状混浊,且双眼混浊程度相似[16]。
潘达颜等(1992年)报道了对33名微波机房工作人员接触微波功率密度为75-175m
w/cm2进行的健康影响调查发现,其结膜充血、眼底黄斑区反光减弱和晶状体混浊检出率(76.4%,21.1%,27.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8%,2.4%,9.8%),但未发现白内障[20]。
另外,也有一些报道认为低强度微波辐照对眼无明显影响,周从勤等(1981年)调查了舰艇部队中雷达人员251人,其接触微波功率密度为0-35
m w/cm2和77000m
w/cm2,结果显示,接触组视力、视野、晶状体、眼底均无明显变化[30]。李焕英等(1993年)调查了144名微波通讯人员,其接触微波的功率密度为10-450
m w/cm2,144人当中有不同程度晶状体混浊的14例(9.72%),对照组86人中有12例(6.97%),两组经c
2检验未见明显差异 [36]。
微波对眼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晶状体的损伤,但其对角膜及视网膜的损伤亦不容忽视。李昌吉等(1989年)用频率2450
mHz、功率密度300mw/cm2的微波辐照大白兔头部,每天4小时,共30天。在裂隙灯显微镜下未发现角膜异常,但光镜观察则呈现病理改变,表现为角膜上皮细胞广泛空网状变性,部分细胞浆嗜酸性变,细胞固缩,胞膜增厚伴细胞间隙加宽。表明亚白内障阈值的微波长期辐照即可引起角膜损伤。该剂量对视网膜尚未产生影响。采用270
mw/cm2的微波辐射2小时一次,即可明显的角膜混浊甚至穿孔和视网膜损害[22]。
李昌吉等(1995年)用不同强度连续波微波(频率2450
mHz,功率密度分别为10,50,100,200mw/cm2)急性辐照大白兔,各辐照组结膜和虹膜充血等显著高于对照组。光镜下观察,10,50
mw/cm2组角膜、虹膜、睫状体组织有轻度损伤;100 mw/cm2组出现睫状体上皮细胞环死;200
mw/cm2组角膜、虹膜、睫状体严重损伤。证明眼组织损伤与辐照强度呈剂量 反应关系 [37]。
目前认为,大强度微波对眼的损伤主要是致热效应[16,23],低强度微波致眼损伤的机理还不清楚,也可能是微波的长期蓄积作用、非致热作用或联合作用所致[29],也有学者认为微波使晶体渗透压改变,房水渗入晶体,抑制其核糖核酸合成而致晶体混浊[24]等,尚待进一步研究。
微波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低功率微波辐照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国内已有大量的报

道,且结果大致相同,主要表现为心悸、心前区疼痛、胸闷等症状及心电图异常率增加、窦性心动过缓加不齐、心脏束枝传导阻滞等,另外血压、血象、脑血流、微循环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20,24,31,32,36,38-41]。
姜槐(1982年)[31]对1664名微波接触人员(功率密度为<100m w/cm2~>1000m
w/cm2)的健康影响情况分析和王少光等(1984年)[38]对311人接触频率3400~8600mHz、功率密度12-29mw/cm2的连续波及204人接触频率400~9400mHz、功率密度20-400mw/cm2的脉冲波所引起的健康影响进行的调查结果均显示了微波接触组主诉心悸、心前后疼痛、胸闷者明显高于对照组,心电图异常率增加、窦性心动过缓(<60次/分)加心律不齐、心脏右束枝不完全传导阻滞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左室高电压、肥厚的发生率也有增高的趋势。微波接触人员血压、血细胞变化不明显,血小板轻度减少。
潘达颜等(1992年)[20]对微波机房接触微波功率密度为75-175m
w/cm2的33名工作人员进行了调查,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微波接触组心悸症状虽有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心电图异常率明显增高;血压偏低的检出率明显增高;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均值明显升高。
吴卫平等(1986年)[24]对135名接触微波功率密度为2-50mw/cm2的雷达工作人员,李焕等(1993年)[36]对157名接触微波频率为3891-4194
mHz、功率密度10-450m
w/cm2的微波通讯作业人员进行了健康影响调查,除发现心悸、心电图异常外,脑血流图亦出现异常。另外,刘文魁等(1985年)[39]也专门就微波对153名接触微波功率密度20-50m
w/cm2的微波工作人员脑血流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从上三篇报道均显示低强度的微波可引起脑血流图异常率增加,主要表现为两侧波幅不对称、差值升高[24,36,39],波形异常率增[36,39],流入时间处长[24,39],另外还有搏波异常率增加,男性低幅波发生率增加和转折高比值下降[39]。
有关微波辐照对心血管影响的动物试验国内也有报道。洪沂生等(1990年)曾报道了从频率2450
mHz、功率密度分别为5,10,30mw/cm2的微波分别辐照三组大鼠的腹部15分钟,三组动物的微血管发生不同程度迂曲、管径弛张、血液充盈、细静脉、动脉管径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30mw/cm2组毛细血管区域密度亦显著增加,10mw/cm2和30mw/cm2组动物发生微血管管袢顶部渗出,管壁轮廓模糊。另外30mw/cm2组还有心率缓慢,少数动物T波降低,提示心脏冠脉可能出现供血不足。研究还发现,三组动物腹部皮肤和直肠的温度辐

照前后均无显著性变化,说明受试动物微血管发生的异常现象,可能并非由于微波辐照产生热效应的结果,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35]。
微波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微波辐照引起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以副交感神经兴奋为主,即使在低场强的情况下,这种影响仍然存在。微波作业工人接受0.1-10
mw/cm2的辐射,心率明显改变,低血压发生率增加;长期接触0.01-10
mw/cm2微波辐射亦产生同样结果[20,24,31,36,38]。而微波对脑血流的影响说明其所形成的电磁场可影响脑部血循环及血管功能,脑部经微波照射后,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弹性血管管壁张力减低,血管紧张度增高,所以导致了脑血流图的一系列变化[24,39]。另外,微波对血象的影响尚不能肯定,对微循环影响的机理也不很清楚,均有待进一步探讨。
电磁辐射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机体免疫系统在抵御外部病原侵袭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与肿瘤的发生关系密切。近年来,随着微波的广泛应用,微波对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引起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一般认为微波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与微波频率、功率密度和暴露时间等因素有关,低强度短期照射有免疫刺激作用,长时间或大功率照射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常表现为抑制作用[42]。
有研究发现[43],用频率为2450MHz,功率密度为1mW/cm2的微波辐射小鼠,1小时/天,连续7天,能明显提高动物的免疫机能(P<0.01),辐照剂量为1mW/cm2以下时,小鼠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功能、B淋巴细胞对LPS的增殖能力和QHS反应均呈正的剂量-效应关系。邵斌杰等[44]将小鼠暴露于3GHz的脉冲波(重复率937Hz,脉宽1.2us)下,暴露强度为1、5、7、12mW/cm2,1小时/天,暴露第二天发现小鼠对绵羊红细胞刺激有不同程度的反应增强(HAT,血细胞凝集素效价增高),其中以7
mW/cm2组为最高,5、12 mW/cm2组次之,而1mW/cm2组仅有增高的趋势,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5
mW/cm2的照射,对不同时期的小鼠影响不同,以成年鼠HAT反应最强,青年鼠次之,对幼年鼠HAT无显著性影响。在7mW/cm2组,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增加,HAT反应增强,说明急性微波暴露对机体免疫功能有刺激作用。用同一频率,在功率密度为0.5、0.1和0.05mW/cm2时照射大鼠和小鼠发现,在照射11个月后,在照射强度为0.05mW/cm2时,小鼠淋巴细胞增高,而其它组和大鼠各组则无显著性变化。在暴露强度为5
mW/cm2,3小时/天,暴露37天时,小鼠外周血白细胞增加,呈现免疫机能增强

;但将小鼠微波暴露时间延长至3个月,其它条件不变,却发现小鼠的免疫反应被抑制,这种抑制随功率密度的增加而加深[44,45];另一项研究[46]也发现,频率为2450MHz的微波辐射小鼠,功率密度为1
mW/cm2和5
mW/cm2,1小时/天,连续45天,与对照组比较,暴露组免疫机能被显著抑制,表现为T、B淋巴细胞功能和巨噬细胞功能降低,但辐照剂量为0.2mW/cm2时,对免疫功能无显著影响。
邵斌杰[44]进一步研究了长期低强度微波暴露对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3GHz的脉冲波(重复率937Hz,脉宽1.2us),功率密度为0.05
mW/cm2,动物急性或亚急性暴露时,均不引起小鼠淋巴细胞和HAT反应改变,将暴露时间延长至11个月时,发现小鼠免疫机能增强,表现为WBC及淋巴细胞绝对值较对照组显著增高,HAT反应明显增强。但暴露于功率密度为0.1、1mW/cm2,5小时/天,11个月时大鼠的免疫功能却呈现抑制反应,噬中性粒细胞吞噬活性和HAT较对照显著降低,病理检查发现辐射组大鼠胸腺实质组织明显减少,脂肪组织增多以及胸腺细胞数量减少等。
上述研究表明,微波的免疫效应与功率密度和暴露时间有关,功率密度较大时,短期暴露可刺激机体的免疫机能,长期暴露则抑制免疫;功率密度较低时,产生免疫刺激则需较长时间的暴露。另外,微波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还表现出累积效应。
有人[44,45]将微波增强或抑制免疫反应的现象称为微波免疫效应的双相应答,认为这是机体对微波暴露产生的代偿-适应-代偿不全(免疫抑制)的不同表现。这种代偿学说可解释某些实验现象,但对另外一些矛盾的现象却无法解释。例如有些研究发现,微波对机体免疫的抑制作用,在暴露时间较短或暴露功率密度较低时也可发生。频率为2450MHz的微波辐射小鼠[43],功率密度为5mW/cm2时,1小时/天,7天即能产生免疫抑制的表现,如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及T、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减弱,QHS呈下降趋势等,而有些实验在功率密度为5mW/cm2时,连续暴露37天(3GHz脉冲波,3小时/天),仍能增强小鼠的免疫反应,代偿学说无法解释这一矛盾结果。另外还有研究发现[47],用频率为2450MHz的微波辐射小鼠,3小时/天,第3周暴露结束时,功率密度为108m
W/cm2组的体液免疫功能即受到抑制,表现为小鼠脾脏抗体形成细胞(AFC)比对照组明显下降,这也与代偿学说所能解释的现象相矛盾。关于微波免疫学效应的原理,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微波对人体的免疫效应研究较少,有人曾研究了雷达微波辐射对男性青年

的免疫效应[4],发现在13-42m
m/cm2功率密度下生活1年以上即可影响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另有一些流行病学调查[48]发现,在长期低强度微波暴露下,微波作业人员外周血WBC下降。但李瑞珍认为从事微波职业暴露,平均功率密度为67m
M/cm2,对暴露人群外周血T细胞总数无影响[49]。由于人群研究常缺乏必要的暴露参数,选用的免疫指标也不尽相同,研究结果不易进行比较和评价。
微波生殖学效应
生殖系统对微波电磁辐射比较敏感,致热效应微波所产生的生殖系统损害比较明显[50-53]。但国内也有许多非致热效应微波引起机体生殖系统危害的报道。
1形态学改变
微波对雄性生殖系统的影响国内研究结果较为一致,一般认为2450MHz微波辐照动物附睾或睾丸,使其温度升高并维持一段时间可引起生精上皮、附睾上皮、曲细精管周组织上皮、曲细精管上皮等呈现超微结构改变,破坏睾丸生精过程,并导致初级精母细胞、早期和晚期精子细胞形态学异常[51-58]等,停止微波暴露后一段时间,雄性生殖系统的上述改变可恢复正常。有些学者认为微波对雄性生殖系统的影响具有累积效应,但有研究发现一次暴露也能导致小鼠精子畸形率显著升高及其DNA含量显著降低[59,60,61]。
有研究发现[62],低强度微波辐照的非热效应也能影响精子细胞。2450MHz辐照体外人类精液1小时,功率密度分别为3、5、7、9mW/cm2,发现5
mW/cm2微波辐照对人精子的活动度、存活率及穿卵率影响显著,而功率密度为3、7、9
mW/cm2的微波辐照对上述指标则无明显影响,研究还发现7mW/cm2组的人精子染色体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各组。上述研究表明微波暴露对人类精子的影响似乎具有功率密度窗口效应,但未见其它研究证实。
国内关于微波对雄性生殖系统的影响研究,大都限于2450MHz频段,并多采用能引起致热效应的功率密度,对于其它频段以及2450MHz频段在较低功率密度暴露时能否引起生殖危害的研究尚不多见。
2激素与酶的改变
研究发现,微波辐照附睾或睾丸可导致雄性生殖细胞内多种酶活性的改变。2450MHz微波辐照家兔阴囊[56,63],使其温度升高至41-42°C并维持20分钟,15天后发现附睾管周组织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及附睾尾部主细胞内的NADP酶活性显著下降。微波辐照大鼠阴囊[64],可导致附睾上皮与氧氧化有关的酶(SDH,MFH,ATPase,G-6-Pase等)活性降低,而乳酸脱氢酶(LDH)、G-6-PD等非氧氧化酶则活性升高。但也有不同的

报道。有人[65]用2450MHz微波辐照大鼠睾丸,却发现胞质中琥珀酸脱氢酶(SDH)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都有显著下降,微波辐照人睾丸[66]也能引起精子LDH-X活性降低。上述研究中微波引起的酶活性改变,在停止微波暴露一段时间后,都可恢复正常。
有研究观察了微波照射男性志愿者睾丸对其性激素的影响,发现血清睾酮含量随照射时间的延长而显著降低,同时黄体生成素显著上升,提示微波可损害睾丸间质细胞合成睾丸酮的功能,另一项研究也发现雷达作业人员血清17羟-皮质醇和睾丸酮含量异常。但罗子强等用2450MHz微波局部辐照睾丸[67],每月一次,照射4次后发现血清睾酮含量正常,动物实验也未发现微波对血清睾丸酮含量的影响。
3 微波对胚胎/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胚胎/胎儿期是细胞分裂、分化和功能形成的关键时期,对环境因素的干扰较为敏感,国内许多研究探讨了微波对胚胎/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李健用[68]36.11GHz的连续微波辐照离体小鼠受精卵,发现功率密度为2、4mW/cm2的辐照可使受精卵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脱落,细胞表面形成囊泡,电镜下可见辐照受精卵细胞间隙扩大,线粒体膨胀、空化,同时卵胚细胞表面AKP、ATPase和5'-Nase活性降低。另外他还发现,孕期微波暴露可引起胎儿体重增长缓慢,囊胚形成数量下降,植入率降低等,但未发现胎鼠畸形。
刘文魁[69]以2450MHz连续微波在孕鼠的第6-16天隔日照射大鼠,1小时/次,功率密度分别为40、60、80、100mW/cm2,发现各剂量组吸收胎、死胎、胎鼠生长迟缓以及畸形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暴露组,且有随剂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作者认为这是由于微波的热效应所致。
但在辐照剂量不至于产生致热效应时,孕期微波暴露也可能对后代发育产生影响。姜槐等[12,70]用3GHz的脉冲微波(重复频率973Hz,脉宽1.2us)辐照受孕小鼠,功率密度8mW/cm2,SAR为3.0-3.5W/kg,1小时/天,未发现新生鼠行为发育异常,但发现孕期微波暴露可导致胎鼠下丘脑和肝脏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下降,作者认为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整个孕期都在迅速发育中,对微波辐射的敏感性较强,宫内胚胎期微波辐照,很可能影响出生后脑的功能。
赵志刚[71]进一步研究了非致热作用下宫内微波暴露对成年子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他用53GHz微波在小鼠孕期的6-15天进行辐照,功率密度为1、3、5、8mW/cm2,2小时/天,发现功率密度大于3mW/cm2时可导致成年子鼠学习、记忆功能明显降低,成年仔鼠海马区M-R的最大受体结合数(Bmax)明显升高,

成年仔鼠及足孕胚胎脑中多巴胺(DA)含量明显降低,辐照剂量大于5mW/cm2可导致成年仔鼠下丘脑中脑精氨酸加压素(AVP)含量明显降低,作者还发现53GHz微波辐照孕鼠导致胚胎损伤效应中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耿姚东等[72]研究了孕期微波辐射的功能性致畸效应。雌性小鼠受孕后接受功率密度为8mW/cm2的微波暴露(SAR约为3-3.5mW/g),5小时/天,出生后继续接受微波辐照的幼鼠,其下丘脑儿茶酚胺代谢功能的改变和单胺氧化酶活性的降低比单纯胚胎期辐照明显。
也有微波对人类生殖结局影响的报道。严雁翎[73]调查接触微波对女工妊娠结局的影响,发现暴露于功率密度为25m
W/cm2的微波2-5年女工月经紊乱发生率、异常妊娠率(其中以流产更为多见)都显著高于非暴露组,脱离微波环境后,女工生殖机能都恢复了正常,作者认为微波对生殖机能的危害是功能性的,低强度、长时间的接触微波对妊娠结局有影响。
微波的遗传学效应
关于微波能否造成遗传损伤的问题,国内也进行了一些研究。刘文魁[74]将小鼠暴露于2450MHz的微波,功率密度分别为20、40、60、80mW/cm2,1小时/天,2天后发现各暴露组小鼠骨髓微核细胞检出率显著高于非暴露组,而且微核细胞检出率有随暴露功率密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另外刘文魁还发现[75],微波频率为2450MHz,功率密度为5
mW/cm2,30分钟/次,间隔5-6小时,辐照两次后,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显著增加。陶松贞
[76]用2450MHz微波辐照小鼠,功率密度分别为10和20mW/cm2,1小时/天,辐照30天,未发现小鼠骨髓细胞染色单体交换(SCE)频率改变,但辐照时间增加至60天时,20
mW/cm2组小鼠的骨髓细胞SCE频率却比对照显著增高,提示2450MHz微波对小鼠骨髓细胞SCE频率的影响可能与辐照的功率密度有关,并可能具有累积效应。有人[77]用2450MHz的微波辐射小鼠睾丸20分钟,停止辐照45-60天后,未发现辐照组动物精原细胞DNA的远期损伤,但长期暴露对精原细胞DNA的远期损伤如何,未见报道。
微波对人类遗传物质的影响研究方面,报道不尽相同。有调查发现[78],微波功率密度为30-280m
W/cm2,每天暴露2-8小时,雷达作业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SCE平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暴露4年与暴露20年以上者并无差别。另一项调查也发现[79],2450MHz的微波,功率密度为10mW/cm2,每天暴露几十分钟,4年后暴露者外周血染色体畸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也有微波暴露对人体无遗传损伤的报道。吴良芳等发现[80]2450MHz的

微波照射睾丸30分钟,使阴囊表面温度升至40C,1次/月,一月组及1年组暴露者外周血淋巴细胞SCE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但作者认为更长时间暴露能否引起遗传损伤的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对接触功率密度为50-150m
W/cm2微波4个月-5年的男性进行的调查[81]也发现,尽管暴露组的淋巴细胞微核与非暴露组相比有增加,但仍属正常范围。
由于国内对微波遗传学效应的研究在暴露频率、功率密度和研究指标等方面较为局限,人群资料较少,因此对于长期微波暴露能否引起遗传损伤,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