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在水处理中的应用_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水微生物学(终稿)_PPT幻灯片

水微生物学(终稿)_PPT幻灯片

化学需氧量(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 用化学方法氧化分解废水水样中有机物过程中所消耗的氧 化剂量折合成氧量(O2)(mg/L)
常用的氧化剂主要是重铬酸钾(K2Cr2O7) 称CODCr 酸性条件下,硫酸银作为催化剂,氧化性最强;废水中还原 性物质同样被氧化;
实验原理: 化学需氧量是在强酸性溶液中用一定量过量的重铬酸钾氧
真菌
真菌生活在富含有机物质的环境中,尤其是多糖类有机 化合物。
真菌代谢强度高,可用于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处理,它能 分解诸如纤维素、果胶质等很复杂的有机化合物,甚至 还能破坏某些杀菌剂。
(5)酵母菌 酵母菌(yeast)是一个通俗名称,一般泛指能发酵糖 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 酵母菌一般以单细胞状态存在 能发酵糖类产能
菌胶团与污水活性污泥(AS)处理系统
污 水 初 沉 池
曝 气 池
二 沉 池 处 理 水
回 流 污 泥
剩 余 污 泥
污水活性污法的工艺流程
活性污泥(activated sludge): 一种绒絮状小泥粒,由细菌为主体的微型生物群以及胶
体、悬浮物等组成。
12
(2)放线菌
➢ 常存在于含水量低、有机物丰富呈碱性的土壤中。 ➢ 土壤的“泥腥味”由放线菌产生的。
无机氮源有氨、尿素、铵盐、硝酸盐等。
(3)矿物元素
矿质元素是微生物生长必不可少的一类营养物质,其主 要作用是构成细胞的组成成份、参与酶的组成、维持酶 的活性、调节和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平衡、控制细胞pH值 和氧化还原电位等。
大量元素有P、S、K、Mg、Ca、Na 等,没有它们微生 物就无法生长。
微量元素有Cu、Zn、Mn、Mo、Co等,主要是一些酶的辅 助因子。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一定要控制在正常 的浓度范围内。

微生物处理废水原理及应用32页PPT

微生物处理废水原理及应用32页PPT
a.推流式活性污泥法
优点: BOD5去除率可达90% 适于处理净化程度和稳定程度要 求较高的污水 对污水处理程度比较灵活
二、好氧处理的种类及特征
1、活性污泥法 (2)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方式
a.推流式活性污泥法
缺点: 溶解氧的供求矛盾
二、好氧处理的种类及特征
1、活性污泥法 (2)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方式
二、好氧处理的种类及特征
1、活性污泥法 (1)活性污泥的基本特性 微生物分布状态:
完合混合式曝气池:分布均匀 推流式曝气池:各区段之间存在种群和数量差异
二、好氧处理的种类及特征
1、活性污泥法
(1)活性污泥的基本特性 污泥中微生物的浓度
混合悬浮固体(MLSS): 1L活性污泥中含干固体的毫克数
一般的城市污水处理:2000~3000mg/L 工业废水处理:3000mg/L左右 高浓度的工业废水生物处理:3000~5000mg/L。
1、活性污泥法
1914年的在英国曼彻斯特
依靠曝气池中悬浮流动着的活性污泥来分解有机物
(1)活性污泥的基本特性
组成:
好氧微生物 兼性厌氧微生物 专性厌氧微生物
絮状体或绒粒
有机和无机的固体
二、好氧处理的种类及特征
1、活性污泥法 (1)活性污泥的基本特性
性质: 含水率99% 具沉降性; 具生物活性 絮体大小为0.02—0.2mm 具一定pH缓冲能力
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 1L活性污泥中含恒量、干的挥发性固体的毫克数
二、好氧处理的种类及特征
1、活性污泥法 (2)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方式
a.推流式活性污泥法
池首到池尾的动态变化
活性污泥增长速率 有机物的浓度 有机物的降解速率 需氧速率 溶氧浓度

水处理微生物PPT课件

水处理微生物PPT课件

第3页/共14页
水生植物
挺水植物 :荷花
漂浮植物:凤眼莲
漂浮植物:水葫芦
常见的沉水植物眼子菜
挺水植物:芦苇
第4页/共14页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
• 细菌是一类单细胞,个体小,结
构简单,没有真正的细胞核的原
核生物。

• 细胞的大小是几个纳米,一点水

里就有成千上个细菌。
• 细菌的形态:球菌、杆菌、螺旋 菌。
(变形虫、太阳虫、辐射变形虫) • (2)鞭毛类:一根或一根以上,运动器官 • 二、微型后生动物:多细胞无脊椎动物 • (1)轮虫 • (2)甲壳类动物(水蚤剑水蚤) • (3)其他小动物(线虫、昆虫及其幼虫)

线


动 物
水蚤
第11页/共14页
第12页/共14页
第四章 微生物的生理特性
• 微生物细胞的化学成分
• 细菌本身无色半透明状须进行染 色方可用显微镜观测……(革兰 氏染色)
• 革兰氏染色的步骤:结晶紫—碘 酒—酒精—蕃红。
杆菌
螺旋菌
第5页/共14页
鞭毛 菌毛
鞭毛:细长,多曲的附属物。 是细胞的运动细胞。 蛋白质较高,糖、脂类
量极少
直菌 、毛伞 数,毛 量其、 多特线 、点毛 蛋是、 白纤纤 质细毛 高、、 。中须
• 特点: 1、利用腐生性营养方式获取碳源 2、贮藏的养料量肝糖量而不是淀粉 3、如有细胞壁,产生的是几丁质 4、以产生大量无性或有性孢子方式来繁殖 5、陆生性较强
第8页/共14页
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比较:
项目
真核生物
细胞大小 若有壁,其主要成分 细胞器 鞭毛结构
细胞质
细胞核

水处理微生物PPT课件

水处理微生物PPT课件

有效pH值范围 1~14
5~14
1~12
弱碱性 0~7
可编辑课件PPT
9
离子交换平衡
选择系数大于1,说明该树脂对B+的亲合力大与对
A+的亲合力,即有利于进行离子交换反应。
一般常温低浓度下:
①原子价、电荷数越大的离子,对树脂的亲和力越大;
②对相同价数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水合离子的半径
越小,亲和力越大。
⑶ 进风口高于水面距离>25cm,伸入内壁,防止水溅入风口
⑷ 通风管有一定坡向水面的坡度
⑸ 防止出水管不通,使水漫入鼓风机
⑹ 设备防腐
可编辑课件PPT
36
固定床软化系统的设计计算
物料平衡关系式: Fh·q=QT·Ht
Q=ηqo = {ηr -(1-ηs)}qo
η:树脂实际利用率 ηr :树脂再生程度,再生度 ηs :树脂饱和程度,饱和度
比耗:n
mol / mol (再生剂 / 工作交换容量)
再生1mol所需质量:R=n·MB 再生剂摩尔质量
G=q·R=q·n·MB (g / L) q:树脂工作交换容量
每台离子交换器再生一次所需要再生剂的总量等于:
式中α——工业用酸或盐的浓度或纯度,%
可编辑课件PPT
32
除二氧化碳器 1 .原理:
因为PO43->SO42->NO3->Cl->F->HCO3->HSiO3-
2).生容易:NaOH,NaHCO3,Na2CO3,NH4OH都可,实 际值是理论值的1.2~1.4倍。
可编辑课件PPT
44
3).交换容量大
可做强碱阴床前的预处理
4).抗有机污染强,吸附后容易洗脱 可做强碱阴床前的预处理

2019水处理微生物课件第十章.ppt

2019水处理微生物课件第十章.ppt

附着生物体 液膜
好氧微生物(膜外层)
厌氧微生物(接触滤料) 附着水层
流动水层
膜内生物不停挖洞,膜多孔。 大量有机物在好氧区被分解。
滤 料
厌氧区增厚使膜脱落,新膜形成
4 生物滤池中的微生物
污水中含有生物膜所需的各种微生物。夏季 2~4周形成生物膜。冬季需2个月。
细菌:多数为G-,能形成菌胶团。无色杆菌、黄
2 好氧活性污泥的组成和性质


(1).组成
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 ( 兼有少量的厌氧微生 物)与其上吸附的有机的和无机的固体杂质组成。


(2).好氧活性污泥的性质
颜色以棕褐色为佳 黑色说明厌氧、白色说明无机物过多 含水率在99%左右 弱酸性(pH约为6.7)
的承受能力。 密度为1.002~1.006 比表面积为20~100cm2/ml之间 当进水改变时,对进水pH的变化有一定
(一) 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及参加的微生 物
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
在无氧的条件下,借多种厌氧微生
物的作用处理废水。又叫厌氧消化。
1881年法国报道了罗伊斯.莫拉斯(Louis
Mouras)发明的“自动净化器”。开始了利用 厌氧消化处理废水的历史。至今已100多年。
1979年布利安特(Bryant)等人提出厌氧
型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例如菌胶团本身为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提供附着场所;菌胶

为什么细菌会形成菌胶团?
? 团中的细菌可以去除毒物、自身作为动物食料。
b.


菌胶团的形成机理
粘性多糖的粘着作用

很多细菌荚膜相互间粘着时就会形成一个由许多细菌共有的大荚 膜,当细菌进入老龄后,细菌分泌的的粘稠多糖聚合物增多,更 加速了细菌大荚膜的增大,这样就形成了菌胶团的雏形。 活性污泥菌胶团外的纤维丝电镜照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活性污泥法水处理
• 活性污泥法是生物处理中效率最高的处理方法,由于能确 保良好的处理水,是世界上广泛普及的处理方法。
• 活性污泥法就是以废水中含有的有机污染物为培养基,在 有溶解氧的条件下,连续地培养活性污泥,再利用共吸附 凝聚和氧化分解作用净化废水中有机污染物。
• 普通活性污泥法处理系统由四部分组成:曝气系统、二沉 池、污泥回流系统、剩余污泥排放系统。
三、A2/O工艺中微生物群落结构
• A2/O工艺是厌氧-缺氧-好氧法,它在厌氧-好氧除磷工艺的 基础上加入缺氧池,并将好氧池流出的一部分混合液回流 至缺氧池,同时达到反硝化脱氮的目的。厌氧、缺氧、好 氧三种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不同种属微生物菌群的有机配合 ,具有去除有机物同时脱氮除磷的功能。
A2O脱氮除磷工艺性能特点:
同时脱氮除磷,反硝化过程为硝化提供碱度, 反硝化过程同时去除有机物,污泥沉降性能好
生物群落结构
• 随着好氧区、缺氧区、厌氧区的溶解氧质 量浓度越来越低,好氧菌总数逐渐减少,厌氧 菌明显增多。
• A2/O工艺中不同反应区的微生物群落演替 不明显,微生物群落结构较为稳定。
• A2/O工艺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群落非常丰 富,工艺中有多种微生物生长繁殖。
一、微生物处理法
• 1 微生物法除磷 • 2 微生物法除氮 • 3 微生物法除臭 • 4 微生物法去除重金属 • 5 微生物法处理含聚废水
微生物法除磷
• 污水生物除磷是通过微生物对磷的过量摄取作用完成的, 这是一种完全的生物摄取过程。其反应原理是,除磷菌在 厌氧条件下能分解细胞内的聚磷酸盐同时产生ATP,并利 用ATP 将废水中的脂肪酸等有机物摄入细胞,以PHB (聚-β- 羟基丁酸盐)及糖原等有机颗粒的形式贮存于细 胞内,同时还将分解聚磷酸盐所产生的磷酸排除胞外;这 时细胞内还会诱导产生相当量的聚磷酸盐激酶。聚磷酸盐 分解后的无机磷盐释放至积磷菌体外,此即观察到的积磷 细菌厌氧放磷现象。一旦进入好氧环境,这类除磷菌又可 利用聚-β- 羟基丁酸盐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来摄取污水 中的磷,并把所摄取的磷合成聚磷酸盐而贮存于细胞内。 一般来说,微生物增殖过程中,在耗氧环境下所摄取的磷 比在厌氧环境中所释放的磷多,污水生物除磷正是利用了 微生物的这一过程。
微机物(如蛋白质、氨基酸、尿 素、脂类、硝基化合物等)[ 3 ],在生物处理过程中被异 养型微生物氧化分解,转化为氨氮;然后由自养型硝化细 菌将其转化为NO3- ;最后再由反硝化细菌将NO3- 还原 转化为N2,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
• 生物脱氮过程见图1:
微生物法处理含聚废水
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
• 在活性污泥处理中微生物以絮凝物的形式存在,这是直径 为0.05—0.5 mm絮状化的微生物聚集体, 它是由大量 活细菌与其他微生物及吸附于其上的无生命物质构成。在 曝气过程中,这些絮状的活性污泥悬浮于废水中,吸附废 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曝气一旦停止,活性污泥即逐渐下沉 至底部,废水得以澄清。
微生物在活性污泥形成中的作用
• (1)促进细胞凝聚,提高污泥的沉降效率; • (2)微型动物,特别是固着型和匍匐型的微型动物迅速地
沉降,在其沉降过程中或卷带细菌,或使细菌附着在微型 动物的分泌物上提高细菌对有机物的去除率; • (3)由于微型动物捕食细菌, 分散性细菌大部分被去除; • (4)通过微型动物对细菌捕食的间接效果恢复细菌活性, 从而使细菌摄取可溶性有机物的能力增大; • (5)微型动物的分泌物可使细菌活化; • (6)微型动物自身也摄取可溶性有机物; • (7)由于微型动物的运动,提高了物质向活性污泥絮凝体 方向的移动; • (8)由于微型动物的呼吸,微生物量的产生量减少。
• 在有氧的条件及适宜的环境中,含油污水中的溶 解性有机物透过细菌的细胞壁被细菌所吸收,固 体和胶体等不溶性有机物先是附着在细菌体外, 由细菌所分泌的一种特殊酶分解成可溶性物质, 再渗入细胞体内,从而细菌通过自身的生命过 程———氧化、还原、合成等把复杂的有机物降 解成简单的无机物(H2O 和CO2 等),放出的 能量作为自身生存与繁殖的生命之源。在适宜的 条件(15~40℃)下微生物便以有机物为养,实 现生命的新陈代谢,达到净化废水的目的,对环 境没有二次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