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和一克镭》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课文14《居里夫人的三克镭》语文S版共25张PPT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件-课文14《居里夫人的三克镭》语文S版共25张PPT

解囊相助(jiě nánɡ xiānɡ zhù):解开口袋, 拿出财物来帮助别人。 弘扬(hónɡ yánɡ):发扬光大。 捐赠(juān zènɡ):赠送(物品给国家或集体)。 醉心(zuì xīn):对某一事物强烈爱好而一心专注。
一、找出三克镭的来历和用途 二、找出文中关于居里夫人困顿生活和本该 富有对比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
3.文中哪些事情展示了居里夫人对人类的巨大 贡献,哪些事情又显示出居里夫人经济的困顿?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并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 的提纯方法;在波兰创设了一所镭研究院,开展 治疗癌症工作等事迹展示了居里夫人的巨大贡献。 实验室异常简陋,买不起一克镭等又显示出居里 夫人经济十分困顿。这样写更加凸显出居里夫人 的伟大人格。
2.字词整合
léi
字义
镭 组词
部首:钅
辨字
造句
金属元素,符号Ra。银白色,质软 ,有放射性。
(镭元素)
(擂钵)(擂鼓)(自吹自擂) 镭元素是居里夫人发现的。
lòu

部首:阝
字义
组词 辨字 造句
①丑的,不文明的。②狭小。③少, 简略。
(丑陋)(简陋)(陋俗)(陋习)
(大陆)(陆军)(陆续)(陆地) 他在这个简陋的地方写出了许多伟 大的作品。
lánɡ

部首:阝
字义 ①文中指法郎,法国、瑞士等国的 本位货币。②旧时称别人的儿子。
组词 辨字 造句
(郎中)(货郎)(令郎)
(爽朗)(朗诵)(开朗)(明朗)
远处胡同里传来了货郎爽朗的叫卖 声。
juān

部首:扌
字义
组词 辨字 造句
①捐助。②舍弃,抛弃。③税收的 一种名称。

五下14居里夫人的三克镭说课

五下14居里夫人的三克镭说课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将本课的三维目标定位于下:
【三维目标】:
1、知能目标:通过学习,体会课文是怎样描写人物,表现人物精神的。
2、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反复读书,抓住居里夫人的言行,领会她的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3、情意目标:体会居里夫人一心为全人类作贡献、大公无私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居里夫人三克镭的故事。
【教学难点】:理解居里夫人在自传中说的一段话,进而理解她人格的伟大和精神的崇高。
二、说学情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已经拥有了初步的看法和见解。本课内容表面上浅显易懂,但实际上,对于文中所出现的两类人,学生们很容易产生一边倒现象,认可第二类,否认第一类。因此,对本课的教学,要引导学生,让他们知道,第二类人,是极其伟大的,但也应该肯定第一类人,他们也很伟大。
三、沿着思路悟情感:
(一)抽生分别朗读1-4自然段,了解第一克镭的故事:
说一说:
1、第一克镭是谁发现的?
2、为什么十八年后居里夫人却买不起一克镭?
3、出示重点语句,议一议:
从句中找出一对意思相反的词语。
从带点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居里夫人由于放弃了专利而买不起镭,有人却因此腰缠万贯,课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课文第一自然段也有一处类似的对比,请用你喜欢的符号勾画出来。
沿着思路悟情感:
根据情感明中心:
围绕中心学写法:
四、说学法
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就是用眼看,就是用心想,就是心脑结合的过程,是理解、揣摩的过程。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才称其为“读”。所以,“读”并不光表现在抑扬顿挫的声音,也有静思默想的默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有默读整体感知,也有齐读集体感悟;既有文字的欣赏,又有默默的品味。通过主体的“阅”,学生才能将文本的语言“翻译”成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思想,把别人的东西装进自己的“仓库”。

居里夫人和一克镭读后感300字

居里夫人和一克镭读后感300字

居里夫人和一克镭读后感300字居里夫人和一克镭读后感300字篇1居里夫人是历史上第一位获得两次诺贝尔奖的人,我怀着对她的崇拜,利用假期读了《居里夫人自传》这本书。

这部传记的作者是居里夫人的女儿写的,故事按照时间顺序把这一位可敬的科学家波澜壮阔的一生,描写的非常生动和形象。

居里夫人的童年是充满悲伤的,但这并没有影响到她追求学习的步伐直到二十四岁的时候有机会上大学。

1903年居里夫妇获得诺贝尔物理奖,1906年她的丈夫因车祸去世,她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艰难度日。

1911年,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第一次世界大战,她的X光照相技术用于救治伤员发挥了作用。

居里夫人一生都在勤劳工作,直到去世前夕还牵挂着工作。

我被居里夫人那种严被居里夫人身上那种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给折服了。

她让我懂得了,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会有丰厚的回报!在平时的学习上,我最怕的是数学应用题。

每当遇到难题我总想放弃,总想要别人来帮忙,不动脑筋思考。

现在回想起来很羞愧,你瞧居里夫人为了从9000千克沥青矿渣中提炼出镭,整整奋斗了45个月。

从这一刻开始我要改变我的学习态度,认认真真地学。

正如居里夫人所说“我的最高原则是:不论对任何困难都决不屈服!”是啊,困难挫折并不可怕,不要轻言放弃。

只要我们勇于战胜它们,每个人都是最棒的!居里夫人和一克镭读后感300字篇2这个假期,老师让我们自选一本人物传记,世界上有许多名人,但我最佩服的名人就是出生于波兰教师家庭的一位著名女科学家玛丽·居里,于是我读了关于她的名人传记。

居里夫人的一生有成功也有磨难,她出生于一个被沙俄占领的波兰家庭。

民族的压迫、社会的冷遇、生活的贫困,激发了她的爱国热情和发奋精神,她决心努力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

1891年,她靠自己当家庭教师积攒的钱,从华沙一直到法国巴黎大学求学。

经过刻苦努力,三年中她先后获得了物理学和数学学士学位,并取得了进研究室工作的机会。

1894年,她结识了比埃尔·居里先生。

居里夫妇与钋和镭的发现

居里夫妇与钋和镭的发现

居里夫人出生在俄国统治下的波兰华沙。

父亲是一位中学教员,有五个子女,她是最小的一个。

居里夫人少年时就表现聪颖不凡。

16岁中学毕业时获得金质奖章。

当时波兰大学不招收女生,要上大学,只有到国外去。

于是她先到乡村去当家庭教师,积攒一些钱,为出国升学作准备。

后来她到法国进入巴黎大学学习,两年后取得物理学硕士学位,又一年后取得数学硕士学位。

在独立从事研究工作时,与法国物理学家居里相识、结婚。

从此他俩一道踏上艰巨攀登科学高峰的征途。

居里夫人在试验收集到的矿物放射性时,发现沥青铀矿和辉铜矿的放射性比纯粹的铀的放射性更强烈。

她细心地重复检查自己的实验结果,都是一致的。

1898年4月12日,法国科学院发表了她的报告:“……两种铀矿,沥青铀矿和辉铜矿比纯铀的放射性强得多。

这种事实极为值得注意,使人相信,这些矿物中含有一种比铀的放射性强得多的元素。

”居里热情地注意到他妻子的实验获得迅速而卓有成效的进展,决定暂时停止自己在物质结晶方面的研究,和他的妻子共同寻找这个新元素。

为了分离出一定量的新元素,需要把几十公斤的矿石分为各个成分。

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但他们夫妇二人在困难的条件下完成了。

他们从铀矿中分离出含有这种放射性很强的元素集中在沉淀出来的硫化铋中。

1898年7月法国科学院发表了他们共同的报告:“我们相信,我们由沥青铀矿提取出的物质中含有一种尚未经人注意的金属,它的分解特性与铋相近,……我们提议把它叫做polonium(钋),纪念我们中之一的祖国。

”polonium这一词正是从斯克洛多芙斯卡·居里的祖国波兰Polonia一词而来。

它的元素符号因而订为Po。

要知道钋在沥青铀矿中的含量仅仅是一亿分之一,用一般的化学方法把它富集起来可以想像到如何艰巨。

辛勤不倦地劳动使他们很快又获得另一个惊人的结果。

他们从铀矿中分离出富集钋的铋的化合物后,又分离出具有强烈放射性的钡的化合物。

这就使他们认为在这种矿物中还含有和钡同时分离出来的第二种未知的放射性元素。

居里夫人发明镭的故事

居里夫人发明镭的故事

居里夫人发明镭的故事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亨利•贝克勒发现了元素放射线。

但是,他只是发现了这种光线的存在,至于它的真面目,还是个谜。

这引起了居里夫人极大的兴趣,她认为,这是个绝好的研究课题,就同丈夫彼埃尔商量。

“这个课题选得很好,”彼埃尔说,“贝克勒线前年才发现,我想可能还没有人研究。

如果发现这种射线的性质和来源,可以写出一篇出色的论文。

不过,这是件艰巨的事情,困难也很多。

”“我知道,”玛丽微笑着说,“不过不要紧,有你这样一位尊敬的老师合作,就一定会成功!”要研究放射性元素,需要一间宽敞的实验室。

彼埃尔东奔西跑,最后才在他原来工作过的理化学校借到一间又寒冷又潮湿的小工作间。

实验仪器很少,屋顶漏雨,墙壁透风,条件实在太糟了。

但是居里夫人毫不在乎,专心做她的实验。

在研究过程中,她发现,能放射出那奇怪光线的不只有铀,还有钍。

她把这些光线称为“放射线”。

居里夫人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可能还有一种物质能够放射光线。

这种光线要比铀放射的光线强得多。

她认为,这种新的物质,也就是还未被发现的新元素,只是极少量地存在于矿物之中。

她把它定名为“镭”,在拉丁文中,它的原意就是“放射”。

彼埃尔也同意这种见解,可是当时有很多科学家并不相信。

他们认为这可能是实验出了错误,有的人还说:“如果真有那种元素,请提取出来,让我们瞧瞧!”为了得到镭,居里夫妇必须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镭来。

他们怎样才能得到足够的沥青铀矿呢?这种矿很稀少,矿中铀的含量极少,价格又很昂贵,他们根本买不起。

后来,他们得到了奥地利政府赠送的一吨已提取过铀的沥青矿的残渣,开始了提取纯镭的实验。

在一间简陋的窝棚里,居里夫人要把上千公斤的沥青矿残渣,一锅锅地煮沸,还要用棍子在锅里不停地搅拌;要搬动很大的蒸馏瓶,把滚烫的溶液倒进倒出。

就这样,经过三年零九个月锲而不舍的工作,1902年,居里夫妇终于从矿渣中提炼出0.1克镭盐,接着又初步测定了镭的原子量。

1906年,彼埃尔•居里在一场意外的车祸中丧生。

五年级语文《居里夫人的三克镭》课文

五年级语文《居里夫人的三克镭》课文

五年级语文《居里夫人的三克镭》课文《居里夫人的三克镭》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有一次,我在上海大世界的露天剧场看杂技表演,节目很精彩,场内座无虚席。

坐在前几排的,全是来自异国的旅游者,优美的东方杂技,使他们入迷了。

他们和中国观众一起,为每一个节目喝[hè]彩鼓掌。

一位英俊的少年出场了。

在轻松优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摇摇晃晃,却总是掉不下来。

最后,是一组难度较大的动作——他骑在另一位演员身上,两个人一会儿站起,一会儿躺下,一会儿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躯。

骑在别人晃动着的身体上,很难再保持平衡,他头顶上的碗,摇晃得厉害起来。

在一个大幅度转身的刹那间,那一大叠碗突然从他上掉了下来!这意想不到的失误,使所有的观众都惊呆了。

有些青年大声吹起了口哨台上,并没有慌乱。

顶碗的少年歉疚(jiù)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一位姑娘走出来,扫起了地上的碎瓷片,然后又捧出一大叠碗,还是金边红花白瓷碗,十二只,一只不少。

于是,音乐又响起来,碗又高高地顶到了少年头上,一切都要重新开始。

少年很沉着,不慌不忙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

紧张不安的观众终于又陶醉在他的表演之中。

到最后关头了,又是两个人叠在一起,又是一个接一个艰难的转身,碗,又在他头顶厉害地摇晃起来。

观众们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头上的碗眼看身体已经转过来了,几个性急的外国观众忍不住拍响了巴掌。

那一叠碗却仿佛故意捣乱,突然跳起摇摆舞来。

少年急忙摆动脑袋保持平衡,可是来不及了。

碗,又掉了下来场子里一片喧哗。

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还是那一位姑娘,走出来扫去了地上的碎瓷片。

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地喊:“行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好多人也跟着喊起来。

一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下,他的手里,依然是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他走到少年面前,脸上微笑着,并无责怪的神色。

2021年五年级语文《居里夫人的三克镭》课文

2021年五年级语文《居里夫人的三克镭》课文

五年级语文《居里夫人的三克镭》课文五年级语文《居里 ___的三克镭》课文这是 ___多年前的事情了。

有一次,我在 ___大世界的露天剧场看杂技表演,节目很精彩,场内座无虚席。

坐在前几排的,全是异国的旅游者,优美的东方杂技,使他们入迷了。

他们和中国观众一起,为每一个节目喝[hè]彩鼓掌。

一位英俊的少年出场了。

在轻松优雅的乐曲声里,只见他头上顶着高高的一叠金边红花白瓷碗,柔软而又自然地舒展着肢体,做出各种各样令人惊羡的动作,忽而卧倒,忽而跃起……碗,在他的头顶摇摇晃晃,却总是掉不下来。

最后,是一组难度较大的动作——他骑在另一位演员身上,两个人一会儿站起,一会儿躺下,一会儿用各种姿态转动着身躯。

骑在别人晃动着的身体上,很难再保持平衡,他头顶上的碗,摇晃得厉害起来。

在一个大幅度转身的刹那间,那一大叠碗突然从他上掉了下来!这意想不到的失误,使所有的观众都惊呆了。

有些青年大声吹起了口哨……台上,并没有慌乱。

顶碗的少年歉疚(jiù)地微笑着,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

一位姑娘走出来,扫起了地上的碎瓷片,然后又捧出一大叠碗,还是金边红花白瓷碗,十二只,一只不少。

于是,音乐又响起来,碗又高高地顶到了少年头上,一切都要重新开始。

少年很沉着,不慌不忙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依然是那么轻松优美。

紧张不安的观众终于又陶醉在他的表演之中。

到最后关头了,又是两个人叠在一起,又是一个接一个艰难的转身,碗,又在他头顶厉害地摇晃起来。

观众们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头上的碗……眼看身体已经转过来了,几个性急的外国观众忍不住拍响了巴掌。

那一叠碗却仿佛故意捣乱,突然跳起摇摆舞来。

少年急忙摆动脑袋保持平衡,可是来不及了。

碗,又掉了下来……场子里一片喧哗。

台上,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脸上全是汗珠,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还是那一位姑娘,走出来扫去了地上的碎瓷片。

观众中有人在大声地喊:“行了,不要再来了,演下一个节目吧!”好多人也跟着喊起来。

初中课本居里夫人发现镭的课文题目

初中课本居里夫人发现镭的课文题目

初中课本居里夫人发现镭的课文题目
《居里夫人和一克镭》
1920年5月的一个早晨,一位叫麦隆内夫人的美国记者,几经周折终于在巴黎实验室里见到了镭的发现者。

端庄典雅的居里夫人与异常简陋的实验室,给这位美国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时,镭问世已经18年了,它当初的身价高达75万金法郎。

美国记者由此推断,仅凭专利技术,应该早使眼前这位夫人富甲一方了。

但事实上,居里夫妇也正是18年前就放弃了他们的权利,并毫无保留地公布镭的提纯方法。

居里夫人的解释异常的平淡:“没有人应该因镭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


麦隆内夫人困惑不解地问:“难道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你最想要的东西吗?“有,一克镭,以便我的研究。

可18年后的今天我买不起,它的价格太贵了。

”。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居里夫人和一克镭》课件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居里夫人和一克镭》课件

感知课文内容 独立完成
1、从文章的标题看文章写一件什么事儿 ? ( a 谁 b 做了什么事 )
2、谁能具体说说这件事?
( a 谁的提议 ? b 其他人怎么做的?c 过程隆 重吗?d 居里夫人是不是接受了馈赠?)
探究人物刻画 小组内互帮互学 一
读课文(1-----16)找出下面几个关键词语 , 通过这些词语看出居里夫人是怎样的人?
• 羞怯、忧郁、心不在焉、毫不设防、
• 雍容、坚韧、温良、选择、 柔和 (结合具体语境)
“心不在焉”并不是对人没有礼貌,心思在科研上
“毫不设防”对别人没有敌意和防备。 “柔和” 对自己的选择带来的后果心境平和、
无怨无悔。 “羞怯、忧郁、雍容、坚韧、温良”
这是一些描写神色、神态的词语
居里夫人是怎样一个人?小组总结
在成名的道路 上,流的不 是汗水而是 鲜血,他们 的名字不是 用笔而是用 生命写成的。
-----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和一克镭
华铭
学习目标:
一、掌握部分字词。 二、掌握有关的文学常识。 三、了解居里夫人并学习体会居里夫人
伟大的人格魅力。 四、熟读课文,学习文章塑造人物的
方法。
我了解的居里夫人
玛丽•居里(1867-1934),波兰裔法国女物 理学家、化学家,她出生在波兰,真正的名字 叫玛丽,因为嫁给了法国年轻的学者彼埃 尔·居里,后来被称为居里夫人。
坚韧 雍容 rèn yōng
心不在焉 诧异 羞 怯 喧嚣
yān cha xiū qiè xiao
这几个词的意思过去你知道吗?
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形容精力不 集 中。焉 代词,这里。
鱼贯而入:像鱼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 接连着进入。
聆听: 听。 喧嚣: 声音杂乱;不清净。叫嚣;喧嚷。 诧异: 惊讶;觉得奇怪

《居里夫人和一克镭》课件

《居里夫人和一克镭》课件

脉络梳理
居 里 夫 人 和 一 克 镭 起因:麦隆内夫人拜访居里夫人→对镭的需求 美国奢华的欢迎阵势 过程: 科学团体的欢迎仪式→对名利的排斥
美国总统正式的赠送仪式
结果:居里夫人拒绝成为镭的个人所用者→对 事业的追求,对科学的信仰
课文小结
本文记叙了居里夫人发现镭后美国政府 给予她的嘉奖和荣誉,可是居里夫人对巨额 财产毫不动心,体现了她不慕名利,潜心科 学研究,质朴、高尚的人格魅力。
终于有一天,玛丽和彼埃尔日思夜想的镭出现了。
那天晚上,他们回到家中后迟迟不能入睡。居里
夫人的心里尤其感到一种不安定,她便站起来拉着
丈夫说:“走,我们到那里去好吗?”
“那里”就是他们的实验室。他们趁着月色急 急地往实验室赶去,仿佛听见镭在轻轻呼唤他们。
夫妇两人沿着街道,走过工厂、空地,走过一
片住宅区,最后走进了他们的小小的实验室。
背景资料
居里夫人,即玛丽•居里, 1867年11月7日出 1903 年 12 月居里夫妇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生于波兰华沙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1894年以优 此后,皮埃尔•居里因车祸不幸丧生。居里夫人 异的成绩通过了巴黎学院的结业考试,并获得了 在强忍悲伤的同时,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事业 波兰留学生奖学金。 1895年与皮埃尔•居里结为夫 中,成为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 1911 年,居 妻。 1898年7月,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除发现了 里夫人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1934年7月4 日, 新元素外,同年 12月又发现了镭。1903年,居里 居里夫人由于过多接触放射性物质,患恶性贫
2.内容概括:
本文记叙了居里夫人接受美国人赠送一克镭的 经过,赞美了她对人类、对科学无私奉献、淡泊名
利的高贵品质。

居里夫人和一颗雷

居里夫人和一颗雷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一篇论文,虽然只 有35页,但却是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文献之一。这 就是狭义相对论。我们只有明白了解释这一理论 的所有数学知识,才能把相对论完全理解,而这 些数学知识又是非常高深的。相对论的一些理论 似乎令人难以置信,但是实验却表明它们是完全 正确的。狭义相对论是用来描述自然现象的一些 基本理论,是关于时间、空间、质量、运动和引 力的学说。 在他发表了有关狭义相对论的论文10年后, 爱因斯坦又发表了另外一篇论文——广义相对论, 提出了有关引力、物质与能量之间的关系的新论 点。
工作。
玛丽和她的丈夫全身心投入到了工作中。他们每
天穿着沾满灰土、染着各种液体的工作服,守着锅中
沸腾的矿物,不停地用手中的铁棍搅动。煤烟和有毒
的气体刺激着他们的眼睛和嗓子,使他们十分难受。
这种工作艰苦、单调。一年、两年、三年,镭还是没 有出现。
因为太艰苦,丈夫想暂时停止工作,可是居里夫
人说:“不,我决不会放弃,相信我们一定会成功 的!”他们想像着镭会有一种美丽的颜色,工作累了 他们就会坐在一起聊聊这种新元素镭,这让他们激动 而兴奋。
1.生字词
雍( )容 镭( ) 心不在焉( 诧( )异
坚韧( ) 羞怯( ) ) 惊骇( ) 心不在焉(yān) 诧(chà)异 促
坚韧(rèn) 羞怯(qiè) 惊骇(hài) 敦(dūn)
初读感知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文中勾 划描写居里夫人神态、心理、 语言的有关词语,并说说有何 作用。
1.“大自然把原子能禁锢着。我们有 权利把它释放出来,用它杀人吗?” 2.“这一千个太阳,没有给人世间带 来温暖和光明,却在世界上投下了一千个 阴影。”
课文总结
本文借原子弹的研制和使用的相关史实, 说明了爱因斯坦对原子弹的开发所引 起的间接作用,并以其良好初衷和事 实的巨大反差来告诫世人何平的重要 性,新式武器的研发应以造福人类为 最终目的。

202X语文S版语文五下《居里夫人的三克镭》ppt课件1

202X语文S版语文五下《居里夫人的三克镭》ppt课件1
• “毫无保留”表示居里夫妇将镭的 提纯方法全都公布于众,自己没有 留下一点儿秘密。
• 既不犹豫,又毫无保留,充 分体现了居里夫妇心中想着 全人类,丝毫不去考虑个人 得失。
• 镭问世十八年了,它当初的身价, 每克曾高达七十五万法郎。
• 这位美国记者由此推断,仅凭这项 专利技术,居里夫人早就应该富甲 一方了。
地理课件:/kejian/dili/
历史课件:/kejian/lish i/
惯(习惯)
宏(宏伟)
捐(捐款) 赠(赠送) 签(签名) 陋(简陋)
绢(手绢) 增(增加) 鉴(鉴定) 柄(把柄)
理解词语
端庄典雅:(举止、神情)端正庄重,优美不粗俗。 简陋:(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不完善。 富甲一方:在这一带地方最富有(的人)。 腰缠万贯:腰里捆着万贯钱财,形容人极富有。 解囊:打开钱包。 弘扬:发扬光大。 固执:坚持已见,不肯改变。 醉心:对某一事物强烈爱好而一心专注。 人格:本课指个人的道德品质。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21.4.2721.4.2712:58:5812:58:58April 27, 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1年4月 27日星 期二下 午12时 58分58秒12:58:5821.4.27
• 镭的提纯技术已使世界各 地的商人腰缠万贯,而镭 的发现者却如此困顿!
• 居里夫人的解释异常平淡:“没有人应该 因为镭致富,它是属于全人类的。”
• “异常平淡”表示居里夫人觉得他们这样做很平常,不 认为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将自己重大的科学研究成果 毫无保留地公布于众,是非常不平凡的举动。而居里夫 人自己却看得“异常平淡”,可见她的思想境界是多么 崇高。“没有人应该因为镭致富”,说明居里夫人不把 自己的科研成果作为谋利的资本,并且认为别人也不应 该这样做。可惜的是,并非所有人都像居里夫妇那样大 公无私,正如课文所写的,后来“镭的提纯技术使世界 各地的商人腰缠万贯”,这完全违背了居里夫妇的初衷。

居里夫人的三克镭

居里夫人的三克镭

由于居里夫妇的惊人发现,1903年12月,他们和贝克勒 尔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夫妇的科学功勋盖 世,然而他们却极端藐视名利,最厌烦那些无聊的应酬。 在镭提炼成功以后,有人劝他们向政府申请专利权,以 此发大财。居里夫人对此说:“那是违背科学精神的, 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应该公开发表,别人要研制,不应受 到任何限制”。“何况镭是对病人有好处的,我们不应 当借此来谋利”。居里夫妇还把得到的诺贝尔奖金,大 量地赠送别人。
事实上,居里夫妇十八年前 就放弃了他们的专利,并毫 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纯方 法。居里夫人的解释异常平 淡:“没有人应该因镭致富, 它是属于全人类的。”
从这里,大家可以看出什么?
我的回答:
-从中,我由居里夫人这句平淡的话看出了 她认为这件事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不认为 自己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并没有一 点张扬,而是继续为人类,甚至为整个 世界默默的奉献,居里夫人将镭的提取方 法毫无保留的公布于大众,充分表明居 里夫人心中全想的是为人类做点什么, 她这种无私奉献的爱的光芒会照遍人间 的每一个角落。
作者
居里夫人
1.刚研制——毅然 决然放弃专利
2.刚问世—— 75万法郎
3.十八年后——自 己研制,却买不起
4.大众捐献— —更是推进了 发展科学的脚 步
让 我 们 记 住 这 位 伟 大 的 女 性
14.
原名玛丽亚·斯可罗多夫·斯卡娅。法国物理 学家、化学家。国籍:波兰。与其丈夫比埃 尔·居里共同研究放射性现象。1903年发现放 射性元素镭,为此她曾两度荣获诺贝尔奖,被 誉为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女科学家。她有两个出 众的女儿。1937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著有 《居里夫人传》一书。
节 构 图 示
知道他们是怎样提炼镭的吗? (每次要把20公斤重的矿渣放 进一个大锅里,一连几个小时用 一根很沉的铁棒不停地搅动,还 要忍受刺鼻的气味和毒气的侵蚀。 一干就是四年。)

【名人故事】发明家居里夫人的故事

【名人故事】发明家居里夫人的故事

【名人故事】发明家居里夫人的故事癌,这个吞食人们生命的怪物,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曾几何时奔荡不羁,象战争的罪犯,给人们留下痛苦和死亡。

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寻找同它斗争的武器。

可是,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地过去了,直到二十世纪初,波兰伟大的科学家玛丽·居里--斯克洛道夫斯卡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发现了一种新的放射性元素--镭。

它可以破坏被病毒侵蚀了的细胞,然后构成新的、健康的细胞组织。

这样,镭就成了治癌的有力武器。

朋友,如果你被病魔久缠不愈,甚至面临死亡危险的时候,由于得到镭的放射性治疗而康复,要感谢居里夫人的话,那么,你就应该用实际行动去学习她那忘我的精神和不屈的斗志;如果你是一位白衣战士,有志攻克癌症这个顽固的堡垒,那么,追溯居里夫人一生走过的道路,你将会得到很大的启发和教益;如果你是一个科技工作者,下决心为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贡献出自己的一切,那么,你从居里夫人的身上,将会看到:志在攀登科学顶峰的人该怎样战斗和生活……最低原则一八七七年的波兰,还是一个千疮百孔、支离破碎的国家。

它被沙皇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侵占着。

在压制中出世,在铁蹄下长大的小玛丽,对世间出现的这一切困惑疑惑:为什么波兰的孩子不许学波兰话?为什么波兰的孩子不许看看波兰书?为什么波兰的孩子必须在沙俄监察员的监控下自学?放学回家的路上,玛丽反问她的小伙伴:“沙皇必须我们波兰干什么?他难道还比较富于吗?他的国土就是那么小。

”老师最介绍孩子们的心里。

当沙俄监察员无此的时候,秘密地讲授着波兰民族抵抗侵略者的历史;秘密地传授着波兰的文化和语言;秘密地培育孩子们热爱祖国的感情。

大玛丽返回家里,父亲和哥哥秘密地给她谈:“压制可以产生抵抗”、“科学知识就是力量”,唤醒她崇尚科学知识和提升学习成绩的猛烈心愿。

从此,大玛丽的心窝里,就种下了对祖国爱好、对侵略者憎恶的感情。

虽然她还只有十岁,不懂怎样回去抵抗侵略者,但那种决不屈服的性格却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冷却着;为祖国革命而自学的念头,在她的脑海里翻滚着。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二篇)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二篇)

《居里夫人传》读后感在暑假的最后时光,我阅读一本名叫《居里夫人传》的传记。

深受感慨。

居里夫人是有史以来唯一赢得两次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

原籍波兰,因研究放射性元素镭的发现,居里夫人可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研究。

为了从9000千克沥青,矿渣中提练出镭,居里夫人整整奋斗了45个月的艰苦劳动。

每天都不停止地搅拌,穿着沾满灰尘的工作服,烟熏得眼泪直流,而且是在一个十分简陋的实验室里。

作为一个妇女,着是一个多么繁重,多么艰难的劳动!她既是闻名世界的科学家,又是普通的工人,还是家庭主妇,两个孩子的母亲。

固然,居里夫人发现了镭,这是伟大的贡献。

但更伟大的,却是她放弃了专利所带来的财富,让镭提早为人类造福。

实验室是她的家,一克镭是居里夫人与丈夫的结晶。

她虽是著名的科学家,但仍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

她的精神是显而易见的,是伟大的,是人人都值得学习的!在居里夫人的传记里没有浪费的日子,只有严正的生活;没有享乐的怠忽,只有英勇的奋斗;没有奸诈的结构,只有和谐亲爱的空气;没有丑恶的画面,只有纯洁的灵魂--这是最枯燥的科学家的传记;同时,也是最动人的一个女英雄的故事。

《居里夫人传》使我体会到:要取得好成绩,是不容易的,必须付出百分之百的艰苦努力。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一定要时刻准备着!《居里夫人传》读后感(二)《居里夫人传》是一本讲述了科学家玛丽亚·居里(Marie Curie)一生的传记,作者是埃娃·曼诺(Eva Curie)。

这本书通过翔实的史料和生动的描述,向读者展现了一个伟大女性的奋斗、坚持和勇气,也让我深深地感悟到了生命的可贵和科学的伟大。

首先,玛丽亚·居里是一个非常坚强和勇敢的女性。

她出生在波兰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展现出对知识和科学的浓厚兴趣。

然而,在那个时代,女性的教育和职业都面临着巨大的限制。

但是,玛丽亚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她坚持自己的梦想,并且不断努力学习和探索。

第一克镭——居里夫人提炼出来第二克镭——美国公众捐赠第

第一克镭——居里夫人提炼出来第二克镭——美国公众捐赠第

“人类需要勇于实践的人,他们 能从工作中取得极大的收获,既不 忘记大众的福利,又能保障自己的 利益。但人类也需要梦想者 ,需要 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的人。”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在 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当中,玛丽·居里 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当堂检测
这点美丽的淡蓝色的荧光,融入了一个女 子美丽的生命和不屈的信念。在工作卓有成效 的同时,镭射线也在无声地侵蚀着她的肌体。 她美丽健康的容貌在悄悄地隐退,逐渐变得眼 花耳鸣,浑身乏力。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 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 新名词“放射线”,变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计 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条科学定律,她变 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
每次要把20公斤重的矿渣放进一 个大锅里,一连几个小时用一根很沉 的铁棒不停地搅动,还要忍受刺鼻的 气味和毒气的侵蚀。一干就是四年。
镭的提纯技术已使世界各 地的商人腰缠万贯,而镭的发 现者却如此困顿 !
医学研究发现,镭放出的射 线能破坏、杀死细胞和细菌,因 此常用来治疗癌症等。此外还可 以用来探测石油资源、岩石组成 等。是原子弹的材料之一。

答:这种“变”不是一般的变成,而是一 种人生价值的提升,生命境界的飞跃,四个“ 变成”概括了居里夫人奋斗的一生以及不朽的 功绩。
3.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干惊天动地事 做隐姓埋名人 林俊德
第一克镭——居里夫人提炼出来第二克镭——美国公众捐赠第
第一克镭——居里夫人提炼出来 第二克镭——美国公众捐赠 第三克镭——美国公众捐赠
பைடு நூலகம்
1.读懂课文,通过重点语句 体会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和崇高 的精神。
2.理解居里夫人在自传中说 的那段话的含义。
1.默读课文,划出文中描 写居里夫人的句子,并作出批 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居里夫人和一克镭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识写生字词。

掌握有关的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

2、学习品味文章精练的语言,并把这种语言技巧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去。

3、学习体会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
学习文章中运用细致的对话,表现细微的人物心理。

教学难点:
学习运用外貌描写及烘托的写作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人物的个性
品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两弹元勋邓嫁先的一些事例,体会了他那高尚的品质。

这节课让我们来体会并学习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上的一丝不苟和兢兢业业的精神,让我们领略这位充满了艰辛与荣誉的伟人的独特魅力。

二、预习检测
1、作者简介:华铭,
2、背景资料:
居里夫人,即玛丽·居里,1867年11月7日出生于波兰华沙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家境贫寒,1894年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巴黎学院的结业考试,并获得了波兰留学生奖学金。

1895年与皮埃尔·居里结为夫妻。

1898年7月,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除发现了新元素外,同年12月又发现了镭。

1903年,居里夫人通过了博士论文《放射性物质的研究》的答辩,奠定了在放射形研究方面的基础。

1903年12月居里夫妇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此后,皮埃尔·居里因车祸不幸丧生。

居里夫人在强忍悲伤的同时,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事业中,成为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

1911年,居里夫人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1934年7月4 日,居里夫人由于过多接触放射性物质,患恶性贫血症而去世。

3、生字词
A、给下列生字注音;
雍()容坚韧()镭()羞怯()心不在焉()惊骇()诧()异 2、B、解释下列词语;
慷慨倾倒狂热鱼贯而入喧嚣从容
三、自主学习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描写居里夫人神态、心地的有关词语,并说说开头接见记者部分的几个关键词的特定含义。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羞怯、心不在焉、毫不设防、毫不犹豫、柔和、克制、
害怕、很小心、立刻。

(此处的“心不在焉”并非是没有礼貌,因为她的表情还有羞怯、温良、毫不设防;它是指:主人公过于专心于自己的研究,仍沉浸在自己的内心感觉里。

“毫不设防”表明心地坦荡,单纯真诚、善良。

“柔和”表示主人公对自己的选择带来的后果心境平静、无怨无悔,也显出她雍容、淡泊名利的个性。


2、文章第一段讲了什么内容?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明确:时间(1920年5月的一天早晨)地点(居里夫人的镭学研究所)人物(居里夫人、麦隆内夫人)
3、文章第二段描写居里夫人神态的词语有那些?目的何在?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忧郁、雍容、心不在焉,目的是为了从侧面描写居里夫人兢兢业业的敬业精神。

4、文中第十段“平静”一词说明了什么?说明居里夫人不为财富而动心。

5、文中第十三段“毫不犹豫”一词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明确:说明居里夫人对金钱的态度,为了科学和人类放弃了申请专利。

6、文中第十七段麦隆内夫人想到一个伟大的计划是针对什么而言的?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明确:“伟大”是针对“一克镭”而言的。

7、文中第二十三段中三个“所有”充分表现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三个“所有”充分表现了美国人民对居里夫人访美的重
视。

8、文中第二十九段中的“重大的日子到了”是指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明确:是指送给居里夫人“一克镭”的日子。

9、文中第三十三段中的“居里夫人很小心的读完”,“很小心”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明确:说明居里夫人工作态度严谨、认真。

10、文中第三十五至三十八段“说明并体现了居里夫人什么样的品质”?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明确:说明居里夫人对任何事情都一丝不苟,并且体现了居里夫人不重视金钱的高尚品格。

四、合作探究与展示
1、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课文在写居里夫人时,多处运用了外貌描写,表现其兀兀穷年、呕心沥血的科学工作态度,塑造了一个为科学工作而忽略生活,忽略梳妆打扮的人物形象。

2、运用烘托手法突出任务个性品质。

3、运用细致的对话,表现细微的人物心理。

五、布置作业:
完成《学法大视野》1-3题
板书设计
居里夫人麦隆内夫人来访→拟定计划送镭对媒体采访不适应对美国人的热情友好感到疲倦拟定赠送一克镭而不拒为己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