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新教材: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导学案

合集下载

(导学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导学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课后练案
11.图说历史。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课后练案
(1)图1和图2中的两个人物分别是谁?这两个人物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贡献分别是什么?他们属于哪 一民族? 成吉思汗,忽必烈。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蒙古 政权;忽必烈建立元朝,统一全国。蒙古族。
感谢聆听
金牌导学案
第十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金牌导学案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1 …学…习……目…标..… 2 …课…前……学…案..… 3 …课…堂……导…案..… 4 …随…堂……训…练..… 5 …课…后……练…案..…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学习目标
达标检测,学习提升
1.(2019·青岛)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华民族 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历史。下面是某 同学用制表法梳理少数民族杰出人物时制作的表格,表格
中由上到下应依次填写的人物是( A )
A.孝文帝、阿骨打、铁木真、忽必烈 B.孝文帝、铁木真、阿骨打、忽必烈 C.阿骨打、孝文帝、忽必烈、铁木真 D.阿骨打、孝文帝、铁木真、忽必烈
2.某班历史兴趣小组要编排有关成吉思汗的课本
剧,设置了以下场景。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D )
A.铁木真被推为蒙古各部共同的大汗 B.蒙古军队传递军报时使用蒙古文字 C.成吉思汗登长城察看军情 D.营帐内挂着一幅元代疆域图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随堂检测
知识点二: 蒙古灭西夏与金
3.铁木真曾经是一个部落的首领,下郡县制的推行 B.科举制度的实行 C.三省六部制的施行 D.行省制度的建立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课后练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导学案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学习目标】1.了解铁木真统一蒙古的基本史实及建立蒙古政权的时间,知道蒙古灭西夏与金的史实。

2.识记元朝的建立与统一的相关史实。

3.理解忽必烈推行汉制的原因及影响,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重点难点】重点: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难点: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导入新课】【自主学习】1.蒙古兴起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原先活动在大兴安岭北段,后来向西迁徙,进人草原地区,过着的生活。

2.建立政权:年,________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____________。

3.灭西夏金:年西夏灭亡,________年,蒙古灭金。

4.建立元朝________年,________继承汗位, ________年,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

5 .统一全国________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

南宋大臣陆秀夫、________等人拥立南逃的宋宗室成员,继续展开抗元斗争。

________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

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6.历史意义:元朝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____________局面,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合作探究】“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文天祥的著名诗句。

既然肯定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为什么还要赞扬文天祥抗元?文天祥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当堂达标】1.有英国学者指出,在当今亚洲的男人中,有8亿多名男人其实只是11个父亲的血裔,在这11名“国父”中有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

成吉思汗所属民族为()A.鲜卑族 B.蒙古族 C.满族 D.藏族2.史书记载12世纪的蒙古“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

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结束这一局面,建立蒙古政权的历史人物是()A.铁木真B.忽必烈C.元昊D.阿保机3.有人说他是“世界征服者”;有人说他是“千年风云第一人”;有人说他是“世界历史上取得最伟大成功的人物,他开创了有史以来版图最大的帝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导学案(含答案)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的史实及蒙古政权建立的时间2、了解蒙古灭西夏和金的史实。

3、了解元朝统一的背景及统一的积极意义。

【学习重点】蒙古的统一和元朝的统一。

【学习难度】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民族融合。

【学习过程】一、知识点归纳(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1、蒙古族的兴起(1)蒙古族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原生活在大兴安岭地区,后来向西迁徙,进入草原地区。

(2)蒙古族善于骑射,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的生活。

2、蒙古草原的统一(1)背景:12世纪时,蒙古草原上分布着许多部落,部落之间相互争夺,战争频繁发,生灵涂炭。

人们盼望草原统一起来,结束战争。

(2)蒙古草原的统一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3)措施:建立了军事、行政和生产相结合的制度,组建护卫部队,建立司法机构,创建蒙古文字。

(4)意义:促进了蒙古族的发展壮大,为实现全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二)蒙古灭西夏与金1、1227年,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队消灭西夏。

2、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和南宋结盟,南北夹击,1234年,蒙古灭金。

3、金被灭后,南宋和蒙古对峙局面形成,蒙古军队南下攻南宋,双方持续征战40多年。

(三)元朝的建立和统一1、忽必烈继位: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1260年继承汗位。

2、“治国安民”方略忽必烈接受汉朝儒臣的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建议,实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

3、元朝建立的建立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于大都。

4、南宋的灭亡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临安,南宋灭亡,南宋大臣陆秀夫、文天祥等继续抗元。

5、元朝的统一(1)1279年元灭南宋残部,完成全国的统一。

(2)影响:元朝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导学案--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导学案--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学习目标】1.了解铁木真统一蒙古的基本史实及建立蒙古政权的时间,知道蒙古灭西夏与金的史实。

2.识记元朝的建立与统一的相关史实。

3.理解忽必烈推行汉制的原因及影响,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合作探究导学】知识点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基础梳理】1.背景(1)12世纪时,蒙古草原部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人们盼望草原统一,结束战争。

(2)________切身感悟到只有将草原上各部落统一起来,才能过上安定的生活。

2.概况(1)铁木真率部多次征讨,逐一打败草原上各个强大的势力。

(2)________年,铁木真完成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________,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________。

【合作探究】(12世纪的蒙古草原)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

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蒙古秘史》(1)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的什么局面?是谁改变了这种局面?(2)这位伟大人物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知识点二蒙古灭西夏与金【基础梳理】【合作探究】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元史》(1)结合教材知识,说说蒙古“平西夏”是在哪一年。

当时还存在哪些主要的民族政权?(2)“灭女真”指的是蒙古灭掉了哪个民族政权?为了“灭女真”,蒙古采取了什么军事策略?(3)对于蒙古为灭西夏与金而发动的这些扩张战争,你是怎样认识的?谈谈你的看法。

【探究归纳】蒙古族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民族。

12世纪时,蒙古草原上各部落之间混战不已,后来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结束了内部混战局面,建立蒙古政权。

【基础梳理】1.元朝的建立(1)背景:1260年,________继承汗位,改行汉制。

①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________”“不嗜杀”建议。

②施行“治国安民”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________。

③依照中原王朝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

(2)概况: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________,次年定都于________。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导学案(含答案)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导学案【学习目标】1.铁木真的主要贡献、元朝的建立。

2.理解: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

3.分析: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重点难点】重点:蒙古族的兴起、元朝建立。

难点: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自学学案】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

12世纪时,蒙古各部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

人们盼望草原统一起来,结束战争。

_______于_____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铁木真被尊称为________。

二、蒙古灭西夏与金1.蒙古军队于______年灭亡西夏。

2. 蒙古军队于______年灭金。

3.金朝灭亡后,南宋和蒙古______的局面形成。

蒙古军队南下进攻南宋,双方之间的战争前后持续了______多年。

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1.建立:1260年,___继承汗位,1271年,改国号为____,1272年定都于_____。

2.统治措施: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____”“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___”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____,注重____。

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建立_____。

3.统一:____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_____,南宋灭亡。

____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参考答案:一、铁木真1206年成吉思汗二、1、12272、12343、直接对峙40三、1、忽必烈元大都2、行汉法治国安民吏治农桑年号3、1276 临安1279【知识小结】【自学检测】1.毛泽东在《沁园春·春》一词中所说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属于( )A.契丹族B.蒙古族C.女真族D.党项族2.下列政权中,被蒙古和元朝灭亡的( )①辽②西夏③金④南宋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②③D.③④3. 蒙古政权建立后,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队先后灭掉一系列少数民族政权,其中1227年灭掉的是()A.辽B.西夏C.金D.南宋4.南宋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的标志是()A.蒙古政权建立B. 西夏灭亡C.金朝灭亡D.元朝建立5.电影《忽必烈传奇》曾获优秀电视剧金天使奖。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新教材: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新教材: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导学案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新教材: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导学案第一篇: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新教材: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导学案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新教材: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导学案【课标要求】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军灭亡夏、金和南宋;知道元朝的统一。

【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蒙古族的兴起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史实,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了解忽必烈建立元朝的过程,认识元朝的统一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过程与方法:识读有关成吉思汗、忽必烈两位历史人物的图像资料、文字史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尝试了解蒙古族兴起与元朝统一的历史;阅读《知识拓展》,正确评价文天祥的抗元行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元朝统一对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起到的作用。

【学习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学习难点】元朝的建立与统一是本课重点,也是本课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景,导学历史导入:播放德德玛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回答这首歌反映了哪个民族的生活。

生:蒙古族。

师:提到蒙古族,你脑海里的“蒙古印象”有哪些?生:成吉思汗、大草原、羊群、蒙古包、马头琴、骑兵、游牧、马靴、马鞭……多媒体滚动出示图片,暂停在《成吉思汗陵内供奉的马鞍具》这一张。

学生介绍,这个骑在马背上的民族从12世纪开始不断征战,最终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建立起强大的元朝。

由此导入新课。

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过渡:蒙古族是如何兴起、壮大并统一全国的呢?让我们通过对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的学习,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教师多媒体出示《金、南宋、西夏对峙图(1142年)》,请学生结合教材,在地图上找一找蒙古族兴起的区域,说一说蒙古族生活的环境特点,猜一猜蒙古族的民族习性。

之后,教师多媒体出示《课后活动》中的蒙古族历史文献《蒙古秘史》: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劫财物……师:这些文字反映了蒙古族的什么社会状况?生:蒙古诸部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导学案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1.了解蒙古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2.元朝的建立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3.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蒙古族的兴起;元朝的建立难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积极作用三、自主学习(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知识点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1.背景:12世纪时,蒙古各部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

人们盼望草原统一起来,结束战争。

2.统一蒙古:__________逐一打败草原上各个强大的势力,于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铁木真被尊称为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二、蒙古灭西夏与金1.西夏灭亡:________年西夏灭亡。

金的灭亡:________年,蒙古灭金。

2.攻宋:金朝灭亡后,南宋和蒙古____________的局面形成。

蒙古军队南下进攻南宋,双方之间的战争前后持续了______多年。

知识点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1.建立:1260年,____________继承汗位,1271年,改国号为______,1272年定都于________。

2.统治措施: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__________”“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____________”的方略,广开言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建立________。

3.统一:________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________,南宋灭亡。

________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

4.影响: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____________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目标检测(拾级而上,顺达成功的顶峰!)1、史书记载:12世纪的蒙古“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

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结束这一局面,建立蒙古国的历史人物是( ) A.成吉思汗B.元世祖C.唐太宗D.宋太祖2、“风从草原走过/吹散多少传说/留下的只有你的故事/被酒和奶茶酿成了歌……到处传扬你的恩德/在牧人心头铭刻。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导学案《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了解蒙古族的起源和兴起;2. 了解蒙古族的统一与建朝过程;3. 了解元朝的建立并了解其影响。

二、教学重点:1. 蒙古族的兴起与统一;2. 元朝的建立。

三、教学难点:元朝的建立过程与结果。

四、教学准备:教师:电子教材、PPT、多媒体设备、学生作业本。

学生:学习用书、笔记本、书写工具。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视频或短文引入话题,向学生介绍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并询问学生对蒙古族和元朝的了解。

第二步:输入新知(20分钟)1. 向学生简要介绍蒙古族的起源和兴起,重点强调成吉思汗的统一和征服过程。

2. 介绍元朝的建立过程,包括忽必烈继承成吉思汗衣钵、灭去南宋并取得辽阳的战争胜利、在汴京建立元朝的都城等。

第三步:合作探究(30分钟)1.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a. 成吉思汗是如何统一蒙古族的?b. 忽必烈是怎样建立元朝的?c. 元朝的兴起和建立对蒙古族和中国的影响是什么?2. 学生汇报小组讨论结果。

第四步:拓展延伸(20分钟)1. 通过PPT展示元朝的疆域和领土扩展情况,并让学生描述元朝的国土。

2. 向学生介绍元末明初的重要人物朱元璋,并讲述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的历史事件。

第五步:解答疑惑与归纳总结(10分钟)教师提出课堂问题并进行解答,系统总结本堂课的重点内容。

六、课堂作业: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做好课后练习题。

七、反思与改进:本节课整体设计合理,通过导入、输入新知、合作探究等环节,帮助学生了解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过程,并通过拓展延伸的部分,引导学生了解元朝的疆域和元末明初的历史事件。

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提高课堂互动性,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八、教学反馈:1.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对学生的理解情况进行反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学设计1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学设计1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是本册的第10课,主要讲述了蒙古族在13世纪时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元朝的统一与灭亡。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历史上的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等历史时期,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有一定的基础。

但蒙古族和元朝的历史较为复杂,学生对其了解可能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元朝的统一与灭亡等基本史实,认识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元朝的统一与灭亡。

2.教学难点:蒙古族兴起的原因,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过程,元朝的建立和统一过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源,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对本课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了解蒙古族和元朝的历史背景,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了解蒙古族和元朝的历史梗概,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蒙古族和元朝的宣传片,引导学生关注本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元朝的统一与灭亡等基本史实,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导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导学案【新课导入】你知道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的是谁吗?他是哪个民族的杰出首领?这个民族生活在我国的什么地方?与汉族的生活习惯有何不同?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谁写的?你能说说他的事迹吗?元朝是怎样建立的?元朝建立后,采取了哪些发展经济的措施?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元朝在政治上实行何种制度?我国56个民族中有一个是在元朝时形成的。

你能说出这个民族的名称吗?你知道它是如何形成的吗?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历史,感受一下蒙古族的兴衰及其为中国历史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66---70页内容完成学案题目,并在课本上做标记。

1、“一代天骄”统一蒙古:时间:,推举为大汗,尊称他为,蒙古国建立。

2、忽必烈建立元朝:时间:,即汗位,定国号为,次年定都。

年,元军占领临安,俘虏南宋皇帝,南宋灭亡。

抗战派大臣继续抗元,不久被俘,他坚贞不屈,表现出崇高的气节,最后被杀害。

他悲愤的写下流传千古的《》一诗,表达他宁死不屈的决心。

又写了浩气长存的《》。

3、忽必烈统治元朝的措施:从经济、政治、民族关系上分析。

元世祖重视发展为便利南粮北运,他令人开凿,还开辟了元朝商业,既是,又是1)经济上:也很频繁,意大利旅行家来华居住写的《》描述了大度的繁华景象。

2)政治上:元朝地域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地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地方设,简称。

成为正式的行政区;还加强对的管辖。

3)民族关系:民族融合的发展表现在:作用:【合作探索】1.元朝时,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一住就是17年。

他回国后著有《马可·波罗行纪》一书,向欧洲人展现了一个全新的东方世界。

据说,哥伦布就是读了这部游记,才对黄金遍地的东方大国产生了由衷的向往。

你知道元朝繁荣的原因有哪些吗?2.南宋灭亡后,文天祥继续领导抗元斗争,不幸兵败被俘,壮烈牺牲,实现了自己“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诺言。

人教部编版7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7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导学案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2.认识成吉思汗建设蒙古政权的举措;3.掌握元朝的建立;了解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二、学习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的建立与统一三、学习难点:元朝的建立与统一;评价文天祥【自学导读感知新课】A、1206年,B、1227年,C、1234年,D、1260年,E、____年,忽必烈改国号为_____,元朝建立F、1272年,元朝定都________,即今________G、1276年,H、____年,元统一全国【深入教材探究历史】探究一:从“铁木真”到“成吉思汗”材料一: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

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材料二: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掠财物。

有草皮的地翻转着,全部百姓反了,不卧自己被儿里,互相攻打。

思考:结合课文,上述材料反映了12世纪的蒙古草原什么样的情景?当时人们最大的心愿是什么?这一局面后来是由谁改变的?归纳:阅读教材《相关史事》,说说成吉思汗治理蒙古的措施及影响。

探究二、元朝建立后巩固统治的措施对完成大业的作用和影响材料一:儒士元好问和张德辉请求忽必烈接受“儒教大宗师”称号,忽必烈悦而受之。

忽必烈尊崇儒学,“圣度优宏,开白炳,好儒术,喜衣冠,崇礼让”。

材料二:“元世祖时,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质问,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元史·高智耀传》注释:本朝,指元朝;汉法,即汉族的制度、传统;汉地,为汉人居住之地。

材料三:人类远祖阿丹以来迄于今日世上从未见广有人民、土地、财货之强大君主。

——马可•波罗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出忽必烈巩固统治采取了哪些措施?2、结合课本知识,分析忽必烈采纳汉族儒臣推行中原地区各种制度与文化的建议,这对他完成统一大业有什么作用?3、读材料三,谈谈你对元朝统一全国有什么认识?【拓展延伸情感升华】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主要讲述了蒙古族在我国历史舞台上的重要地位。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军队的西征、元朝的建立以及元朝巩固统一措施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蒙古族的发展历程以及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历史的一些基础知识,如夏商周、春秋战国等。

但蒙古族和元朝的历史对于学生来说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了解。

同时,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人物关系等可能存在一定的困惑,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梳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蒙古族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军队的西征、元朝的建立以及元朝巩固统一措施等历史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2.元朝的建立及其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

3.元朝巩固统一措施的具体内容及其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进行深入剖析。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课件。

3.历史资料:关于蒙古族和元朝的历史资料。

4.视频资料: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蒙古族和元朝的历史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本课内容。

2.呈现(10分钟)介绍蒙古族的起源、发展历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导学案

2021-2022学年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导学案【知识与能力】1.了解蒙古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2.元朝的建立文天祥的抗元斗争。

3.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

【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资,结合自己是少数民族的身份,为学生创设情境,拉近历史,产生历史的前后对比,形成知识迁移,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

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起来的强大的政权。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蒙古族的兴起;元朝的建立。

教学难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积极作用。

知识点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1)蒙古族的兴起: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原先活动在 大兴安岭 北段,后来向西迁徙,进人草原地区,过着 游牧 的生活。

(2)蒙古族的统一: 铁木真 率部多次征讨,逐一打败草原上各个强大的势力,于 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知识点二:蒙古灭西夏与金(1)西夏灭亡:成吉思汗率军首先进攻西夏, 1227 年西夏灭亡。

(2)金灭亡:成吉思汗率军进攻西夏时,在六盘山去世。

此后,蒙古和南宋结盟,南北夹击金朝。

1234 年,蒙古灭金。

南宋与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

知识点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1)元朝的建立: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他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

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

(2)元朝的统一: 1276 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

南宋大臣陆秀夫、文天祥等人继续展开抗元斗争。

1279 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3)统一的作用:元朝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统编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导学案

统编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导学案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学习目标】1.掌握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灭西夏和金、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元灭南宋和元朝统一的基本史实。

2.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

3.了解文天祥抗元斗争的事迹,学习他崇高的民族气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习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学习难点】如何正确认识元朝统一的进步性和文天祥抗元的正义性这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学习过程】观看12世纪时的蒙古草原部落分布图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1、统一背景材料:《蒙古秘史》中这样写道:“星天旋转,诸国争战,……没有逃避的地方,只有冲锋打仗。

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这一描述反映了蒙古草原上的什么局面?人民渴望什么?这一局面后来是怎样改变的?2.蒙古族的统一与蒙古政权的建立简述蒙古政权建立的过程:问题思考:铁木真为什么能够统一蒙古?3.巩固政权结合相关史实部分,找出成吉思汗巩固政权的措施及取得的成果。

问题思考:成吉思汗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他最大的历史贡献是什么?二、蒙古灭西夏与金(自主学习)找出蒙古灭西夏、金的时间过程及灭亡金朝后出现的局面?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1.元朝的建立(1)建立背景:材料一:考察前代,北方民族入主华夏,必要推行汉法才能长久。

因此后魏、辽、金存在最长,其他不实行汉法的,都很快灭亡,史书记载,清楚可见。

现在国家仍保留草原习惯,国家处于现在的形势,非用汉法不可。

材料二:太祖征战西域的时候,仓库里没有一点粮食布帛,于是蒙古大臣进言,虽然征服了汉人,也没有什么用,不如都杀了,占了汉人的土地作为牧场。

根据材料结合课文分析,忽必烈采取了什么人的什么建议?采取了哪些治国措施?(2)元朝建立:建立时间:建立者:定都:问题思考:忽必烈采纳汉族儒臣的建议,推行中原地区的各种制度与文化,这对他完成统一大业有什么作用和影响?2.元朝的统一(1)找出元灭南宋及最终完成统一的时间(2)元朝统一的意义?通过材料了解元朝统一的意义材料一: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地区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导学案(无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导学案(无答案)1 / 1【学习目标】1.知道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和蒙古灭西夏与金的史实。

2.掌握元朝的建立与统一,了解文天祥的抗元斗争,理解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3.认识元朝统一的进步性和文天祥抗元的正义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学习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学习难点】认识元朝统一的进步性和文天祥抗元的正义性之间的辩证关系【自主导学】【合作探究】1. 元朝的统一有何意义?2. 我们既肯定元世祖忽必烈的统一,又肯定文天祥的抗元斗争,这两者是否有矛盾?为什么?【知识归纳】蒙古的兴起→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蒙古灭亡西夏和金→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6年南宋灭亡→1279年,元朝统一全国。

【达标测试】单项选择题1.成古思汗被毛泽东称为“一代天骄”,他最主要的功绩是()A.统一蒙古B.灭亡西夏C.建立元朝D.定都大都2.下列人物属于古代蒙古族的杰出统治者的是()①完颜阿骨打②元昊③铁木真④耶律阿保机⑤忽必烈A.①②③B.③④⑤C.③⑤D.②④3.下列政权由元朝灭亡的是()A.西夏 B.金C.北宋 D.南宋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全国性统一的封建政权是()A秦B隋C金D元5.蒙古史书中记载:“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最终改变这种局面的是以下哪位历史人物()A.忽必烈B.铁木真C.阿骨打D.阿保机6.下列对文天祥相关史实表述中,文天祥赢得人民的尊敬,主要是因为()A.他写过《过零丁洋》一诗B.他率军抗元,被捕后宁死不屈,是抗元英雄C.他率军多次打败元军的进攻D.他是北宋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7.学习历史,不可忽视教材附录中的“大事年表”。

查阅中国历史“大事年表”,1271年发生的重大事件应是()A.蒙古政权建立 B.元朝建立 C.定都大都D.灭亡南宋8.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反映了作者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其作者是( ) A.魏征B.岳飞 C.文天祥D.于谦【拓展提升】。

七下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学案

七下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学案

初中历史教学资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于元朝的建立【课标要求】知道蒙古族的崛起以及蒙古军灭亡夏、金、和南宋;知道元朝的统一。

【自主学习】1.蒙古族概况: 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原先活动在大兴安岭北段,后来向西迁徙,进入草原地区。

蒙古族善于骑射,逐水草而居,过着的生活。

2.统一蒙古( 1 )背景:12世纪时,蒙古草原上分布着许多部落,相互之间为争夺人口、草场、水源、牲畜而频繁发生战争,生灵涂炭。

人们盼望草原统一起来,结束战争。

(2 )经过:1206年,铁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

知识点2 蒙古灭西夏与金3.蒙古灭西夏: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队首先进攻西夏,西夏向金朝求援。

由于西夏曾和金交恶,所以金朝皇帝拒绝支援西夏。

在蒙古军队的进攻下, 年西夏灭亡。

4.蒙古灭金( 1)战略:蒙古和南宋结盟,南北夹击金朝。

(2)时间:1234年,蒙古灭金。

(3)影响:金朝灭亡后, 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

蒙古军队南下进攻南宋,双方之间的战争前后持续了40多年。

知识点3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5.背景( 1)忽必烈即位:1260年,忽必烈继承了汗位。

( 2)忽必烈建制:忽必烈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他依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

6.建立: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

7.统一( 1)南宋灭亡: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

南宋大臣陆秀夫、等人拥立南逃的宋宗室成员,继续展开抗元斗争。

( 2 )统一: 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 3)意义: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奠定了基础。

【合作学习与探究】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导学案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初中初中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课标要求】1.了解蒙古族的兴起和铁木真统一蒙古的史实;知道元朝的建立及陆秀夫、文天祥的抗元斗争;简述忽必烈“治国安民”的方略2.理解元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 【学习重点】两宋经济发展表现;经济重心南移 【学习过程】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你知道右图是历史上哪位著名人物吗?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有哪些?1.生活状况:蒙古族是中国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善于骑射,逐水草而居,过着游牧的生活。

2.统一:1206年,____________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____________。

二、蒙古灭西夏与金1.灭西夏:____________率领蒙古军队首先进攻西夏。

在蒙古军队的进攻下,1227年西夏灭亡。

2.灭金:蒙古和________结盟,南北夹击金朝。

________年,蒙古灭金。

3.对峙:金朝灭亡后,________和蒙古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

蒙古军队南下进攻南宋,双方之间的战争前后持续了40多年。

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右图中的人物是谁?他在历史上的地位如何?我们应该如何评价他? 1.建立(1)背景: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

施行“____________”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__________。

依照____________的统治方法,设立各种机构,建立年号。

(2)建立:________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

2.统一(1)灭宋:________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

南宋大臣陆秀夫、____________等人拥立南逃的宋宗室成员,继续展开抗元斗争。

(2)统一:________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

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3.意义:元朝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____________局面,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新教材: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导学案
【课标要求】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军灭亡夏、金和南宋;知道元朝的统一。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蒙古族的兴起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的史实,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了解忽必烈建立元朝的过程,认识元朝的统一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过程与方法:识读有关成吉思汗、忽必烈两位历史人物的图像资料、文字史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尝试了解蒙古族兴起与元朝统一的历史;阅读《知识拓展》,正确评价文天祥的抗元行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元朝统一对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起到的作用。

【学习重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学习难点】元朝的建立与统一是本课重点,也是本课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景,导学历史
导入:播放德德玛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回答这首歌反映了哪个民族的生活。

生:蒙古族。

师:提到蒙古族,你脑海里的“蒙古印象”有哪些?
生:成吉思汗、大草原、羊群、蒙古包、马头琴、骑兵、游牧、马靴、马鞭……
多媒体滚动出示图片,暂停在《成吉思汗陵内供奉的马鞍具》这一张。

学生介绍,这个骑在马背上的民族从12世纪开始不断征战,最终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建立起强大的元朝。

由此导入新课。

二.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过渡:蒙古族是如何兴起、壮大并统一全国的呢?让我们通过对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的学习,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教师多媒体出示《金、南宋、西夏对峙图(1142年)》,请学生结合教材,在地图上找一找蒙古族兴起的区域,说一说蒙古族生活的环境特点,猜一猜蒙古族的民族习性。

之后,教师多媒体出示《课后活动》中的蒙古族历史文献《蒙古秘史》: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劫财物……
师:这些文字反映了蒙古族的什么社会状况?
生:蒙古诸部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

过渡:这一局面,后来是怎样改变的呢?
教师再次多媒体出示《金、南宋、西夏对峙图(1142年)》,提问:从这幅地图中你收集到了什么重要信息?
生:蒙古草原统一了。

师:是谁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
生:铁木真(成吉思汗)
师:结合所学知识,你对成吉思汗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生:很会用兵、打仗;只住蒙古包;建立蒙古帝国;只识弯弓射大雕……
教师第三次多媒体出示《金、南宋、西夏对峙图(1142年)》和两个《相关史料》的文字材料。

学生清楚知道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后的政治发展和军事发展状况,对成吉思汗这个历史人物形成完整的认知。

三.探究材料,深化认知: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教师出示材料:
材料一:《元大都平面图》和忽必烈接受“儒教大宗师”称号的材料。

儒士元好问和张德辉请求忽必烈接受“儒教大宗师”的称号,忽必烈悦而受之。

忽必烈尊崇儒学,“圣度优宏,开白炳,好儒术,喜衣冠,崇礼让”。

材料二:人类远祖阿丹以来迄今于今日世上从未见广有人民、土地、财货之强大君主。

―――马可·波罗探究一:元大都平面图的建筑有什么特点?忽必烈采纳汉族儒臣的建议,推行中原地区的各种制度与文化,这对他完成统一大业有什么帮助?
探究二:结合马可·波罗对忽必烈的评价,你对元朝统一全国有什么认识?
元朝统一全国是大势所趋,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

四.辩证分析,化解难点:评价文天祥
指导学生阅读《知识拓展》,由学生讲述文天祥抗元的故事,教师补充点评,并展示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及讨论题:有人认为文天祥是愚忠,有人认为他不识时务。

假如你是当时的文天祥,你可能会怎么做?为什么?
五.学生小结课文(略)
【当堂检测】
世纪的蒙古草原的社会特点是()
A.部落之间逐渐走向联合
B.社会安宁,畜牧业快速发展
C.部落之间战争频繁,生灵涂炭
D.建立了统一的蒙古政权
2.被尊称为“成吉思汗”的铁木真是哪个民族的英雄人物()
A.女真族
B.契丹族
C.蒙古族
D.藏族
3.下列哪一项不是铁木真时期的措施()
A.将蒙古政权改国号为元年,统一蒙古草原各部
C.率领蒙古军队进攻西夏
D.建立了蒙古政权
4.下列哪些政权是被蒙古灭亡的()
A.西夏和金
B.金和辽
C.北宋和南宋
D.北宋和辽
5.元朝的建立者()
A.耶律阿保机
B.阿骨打
C.铁木真
D.忽必烈
6.下列历史事件不是忽必烈在位期间实行的一项是()
A.灭掉南宋,统一全国
B.统一蒙古草原
C.接受汉族儒家思想
D.推行重农政策
年,南宋灭亡的标志是()
A.辽攻占大都
B.元军占领临安
C.元军占领开封
D.金攻占临安
8.忽必烈接受汉族儒臣的建议,实行“治国安民”方略的目的是()
A.维护中原地区人民的利益
B.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完成统一大业
C.削弱蒙古贵族势力
D.实现蒙古草原的统一
9.右图为“北京文丞相祠”纪念的是著名英雄文天祥,文天祥的英雄事迹是()
A.抗击金朝的入侵
B.抗击西夏入侵
C.抗击元朝
D.抗击辽的入侵
10.下列历史人物在民族战争中不屈不挠,其反抗对象与文天祥相同的是( C )
A.寇准
B.岳飞
C.陆秀夫
D.阿骨打
能力提升
11.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蒙古族的历史文献《蒙古秘史》中,对12世纪的蒙古草原有这样的描述:
有星的天旋转着,
众百姓反了,
不进自己的卧内,
互相抢劫财物
……
材料二:考察前代,北方少数民族完全占据中原后,一定要推行汉法,才能统治长久,所以北魏、辽、金统治时间最长,其他不明汉法的少数民族政权都相继灭亡。

这种情况在史书上有详细记载,看得明明白白的元朝处在漠北时,还顾不得考虑这个问题。

而处在现在的形势,不用汉法就很不合时宜了。

――(元)许衡《鲁斋遗书》(译文)(1)读材料一,说说材料反映了蒙古草原上的什么局面?改变这一局面的人物是谁?
答:反映了蒙古诸部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的局面。

改变这一局面的人物是:铁木真(成吉思汗)
(2)材料二中所说的北魏、辽、金统治时间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推行汉法,借鉴汉族政权的制度等。

(3)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忽必烈仿效汉法有哪些做法?
答:如“行汉法”“行仁政”“不嗜shì杀”,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等。

附1 板书设计: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一、蒙古政权的建立与发展
1.背景:蒙古族的兴起
2.建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
3.发展:蒙古军先后灭西夏、金,形成与南宋政权的对峙之势
二、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1.背景:忽必烈继承汗位,推行中原制度与文化
2.建立;改国号为元,迁都大都(今北京)
3.统一:元军攻入临安,灭亡南宋,完成全国统一
4.意义: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附2 填空题:
(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1. 年,铁木真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政权,他被拥立为大汗,被尊称为。

(二)蒙古灭西夏与金
年,在蒙古军队的进攻下,灭亡。

2.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和结成联盟,南北夹击金朝,年,蒙古灭金。

3.金朝灭亡后,和直接对峙的局面形成。

(三)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1.忽必烈是的孙子,年,他继承了汗位。

忽必烈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shì杀”等建议,实行“”的方略。

2. 年,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

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南宋灭亡。

南宋大臣陆秀夫、等人继续展开抗元斗争。

4. 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

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