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常州中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刘蒋巍)

合集下载

江苏省常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真题卷(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常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真题卷(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常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把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填在括号里。

(2分)鲁迅先生的这段文字一点不带笑声,竟.( )把一个喧嚣.( ) 而又充满杀lù( )的时代,描写得活灵活现。

文字的功力,还有老手的驾yù( )本领吸引着我,长大后我一定要买一部《鲁迅全集》随身xié( )带。

(黄永玉《无愁河边的浪荡汉子》)2.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 ( ) ( )A.《西游记》不仅奠定了现实主义小说的基础,拓宽了中国长篇小说的表现领域,而且是中国小说中极少见的描绘人与自然关系的作品。

B.孙语空一怒之下推倒了镇元大仙的人参果树,后来悟空三岛求方,终于用观音菩萨的净瓶水救活了人参果树。

C.鲁滨孙(即鲁滨逊)给野人起“星期五”这个名字,主要是自己在星期五这天救了他,这样既便于称呼,也可以纪念这个日子。

D.鲁滨孙把自己在荒岛遇到的情况,按坏处与好处加以比较并记载下来,这是他为了减轻独处荒岛的苦闷而采取的做法。

E.《无常》中那几张荒唐可笑的药方,使我们认识到旧社会的庸医装神弄鬼、草管人命的罪恶。

这篇散文表达了“我”对父亲深切的爱。

3.下面是漫画《等待》和《雨帘》,请选择其中一幅,简要概括其主题。

(2分)我选择的漫画是《》主题: 4.阅读唐朝诗人张旭的绝句,完成填空与简答。

(3分)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注释】石矶:河流中露出的石堆。

(1)这是借用东晋_ 的《桃花源记》意境而写的一首诗,我给这首诗拟定的题目是(2)这首诗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景的?5.阅读材料,探究“智慧社区”应该如何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合理需求。

(4分)常州市正全力打造智慧社区,与之配套的“一站式”受理平台2019年底将覆盖全市。

智慧社区,是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的一种创新模式,指的是以社区群众的幸福感为出发点,充分借助互联网,将网络通信新技术融入社区生活的各个环节当中,实现从家庭无线宽带覆盖、家居安防、社交服务、家居智能、家庭娱乐,到路网监控、云计算、电子商务等小区智能化管理联为一体的理想生活,从而加快和谐社区的建设,推动区域社会文明的进步。

2018年常州中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刘蒋巍)

2018年常州中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刘蒋巍)

2018年常州中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刘蒋巍(学思堂教育研究院,江苏常州,213000)1.考试内容及要求的变化2018年常州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在“总体要求”中增加了“学科关键能力”。

文言文阅读的考试内容,由“由课内、外内容整合而成,且以课内外内容为主”改成了“由课内、外内容整合而成,且以课外内容为主”。

2.考试题型示例的变化及分析漫画载体的语言运用题选用了2017年常州卷第3题,其分析如下:下面是漫画《网络推手》和《自得其乐》,请选择其中一幅,简要概括其主题。

(2分)我选择的漫画是《▲》主题:▲【答案】《网络推手》主题:讽刺不良推手为了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利用网络平台恶意炒作某些社会新闻(包装名人)。

希望净化网络环境,利用网络传播积极能量。

《自得其乐》主题:物质条件虽然艰苦,却能够自得其乐,这种精神是值得欣赏的。

鼓励淡化物质享受,追求精神进步的健康风气。

(答“盲目乐观,逃避困难,不思进取”的得1分)【分析】这是一道漫画载体的语言运用题,在读图和联系现实进行语言表达的过程中,综合考察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此题有选择余地,但是阅读这两幅漫画对语文综合素养的要求比较高,它能考察学生的变通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语言组织能力。

总分2分,均分1分,难度系数0.5。

第一幅漫画出现的典型错误有“有人通过网络侵犯未成年人”“网络诈骗”等,第二幅漫画出现的典型错误有“破碗奏乐不是优势”“讽刺敲打餐具破坏公物”“要活在自己的天地里,不管天外有天”等。

一是审题不清。

题干不仅告知了两幅漫画的标题,还明确提出了答题要求,但有些考生仅仅介绍画面内容,未曾触及主题。

也有些考生选择第一幅漫画,却不知道第一幅漫画的标题是“网络推手”,所以会把漫画中的两个小字“推手”误读为“傻子”等词语。

二是不明白漫画的功能。

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表现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

所以漫画可以不只是讽刺。

许多考生对这一点并不清楚,单一地认为揭示漫画寓意往往就是这幅漫画讽刺了什么,这就造成对第二幅漫画《自得其乐》的误读,其实这幅漫画并没有讽刺意味。

2018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8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江苏省常州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答案解析1.【答案】jìn g xiāo戮驭携【解析】“喧嚣”:声音杂乱,不清静。

“嚣”字只读“xiāo”,没有其它的读音。

可根据意思识记读音。

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

如“戮”“携”笔画比较多,平常就得多写几遍。

“戮”要注意与“戳”的区别。

【考点】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

2.【答案】A E【解析】A“描绘人与自然关系的作品”错。

《西游记》是长篇章回体浪漫主义神话小说。

E《无常》的主题是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

应将“《无常》”改为“《父亲的病》”。

【考点】3.【答案】示例一:等待主题:坐等机遇降临,终是一场空。

示例二:雨帘主题:主动出击,风雨过后是艳阳。

【解析】试题分析:首先根据自己的观察选一幅你最理解最有话说的漫画。

然后综合画面内容,把画作寄寓的感情或深刻含义表达出来。

要注意漫画标题的文字内容。

这些文字内容往往揭示漫画的主题。

如何概括漫画主题?可进行类比联想,探究画面寓意。

类比联想是在审读、想象的基础上,将画面信息跟现实生活相联系,深入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在类比中明晓漫画寓意的过程。

如第一幅可理解为坐等机遇,第二幅可理解为主动出击。

然后说清楚这两种行为的不同结果即可。

【考点】仿写的能力。

4.【答案】(1)陶渊明《桃花溪》(2)由远而近【解析】(1)起笔写远景:深山野谷,云烟缭绕;透过云烟望去,那横跨山溪之上的长桥,忽隐忽现,似有似无,恍若在虚空里飞腾。

下面画近景。

近处,水中露出嶙峋岩石,如岛如屿(石矶);那飘流着片片落花的溪上,有渔船在轻摇,景色清幽明丽。

所以这首诗是按照由远而近的顺序来写景的。

(2)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

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和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2018年江苏省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古诗词鉴赏

2018年江苏省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古诗词鉴赏

2018年江苏省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古诗词鉴赏【一、2018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4.阅读唐朝诗人张旭的绝句,完成填空与简答。

(3分)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注释】石矶:河流中露出的石堆。

(1)这是借用东晋_ 的《桃花源记》意境而写的一首诗,我给这首诗拟定的题目是【答案】4. (1)陶渊明《桃花溪》【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记文学常识,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

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

《桃花溪》是唐代书法家、诗人张旭借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意境而创作的写景诗。

此诗通过描写桃花溪幽美的景色和作者对渔人的询问,抒写一种向往世外桃源,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情。

诗由远外落笔,写山谷深幽,迷离恍惚,隔烟朦胧,其境若仙;然后镜头移近,写桃花流水,渔舟轻泛,问讯渔人,寻找桃源。

全诗构思婉曲,情韵悠长,创造了一个饶有画意、充满情趣的幽深境界。

这是借陶潜《桃花源记》的意境而写的写景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

此时唐朝已经由繁盛走向衰败。

张旭写这首诗时的心境颇似陶渊明写《桃花源记》的心境。

清代《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蘅塘退士(孙洙)评论这首诗说:“四句抵得上一篇《桃花源记》。

”【白话译文】一座高桥隔着云烟出现,在岩石的西畔询问渔船。

桃花整天随着流水流淌,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边?【考点解析】有关桃花源的诗句美好理想寄桃源,黄发垂髫享太平。

穷源易访桃源境入世难为世外人赞桃源和平宁静怜俗世狡诈贪婪最佳答案美好理想寄桃源,黄发垂髫享太平赞桃源和平宁静,怜俗世狡诈贪婪缘溪忘路行,芳草落英幽古境;取道规筹去,青山流水逝鸿泥。

穷源易访桃源境,入世难为世外人世外桃园终难觅人间仙境不复临上联:山重水复疑无路其实别有洞天下联:柳暗花明又一村果真神仙人家横批:化外遗民《桃花源诗》——晋·陶渊明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文言词义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文言词义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文言词义【一、2018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1)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2)持就火..炀之(3)则第二板已具.(4)长其尾而锐其剽...(5)以成文章..【答案】7. (1)蒙,盖(2)靠近火(3)准备好(4)使针尖变得锐利(5)花纹【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中高考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必考考点,它除专设选择题考查外,在文意理解和翻译中也有涉及。

这个考点包含三层意思:其一,“理解”一词体现文言文“阅读”方面的要求,告诉我们不考对词义的死记硬背,不在名词术语上做文章,而是着眼全篇,根据文意去感悟;其二,“常见”告诉我们,所考内容为文言文中使用频率较高或中学教材中经常涉及的实词,而不考那些生僻难懂的;其三,“文中”说明这些文言实词的含义是通过上下文体现出来的,不单纯是字典的释义,须结合语境作判别。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这个考点前提是源于我们平时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积累,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具体语境中对某一实词含义的推断分析能力。

因此要结合有关具体文言句、段,分析总结一些方法,让我们学生在积累的基础上,多一些思考的切入口。

(1)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用松脂、蜡混合纸灰之类的东西覆盖着。

蒙,盖(2)持就火炀之:(再)把它靠近火边烤,就火:靠近火。

(3)则第二板已具:那一块已经准备好。

具:准备好(4)长其尾而锐其剽:它的尾巴很长而末端很尖。

锐其剽:使针尖变得锐利(5)以成文章:从而制成花纹。

文章:花纹。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阅读准则,对于一眼不能识别的文言实词,我们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披文入理,推断出其意义。

具体的方法有:语境分析法;字形推断法;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联想推断法。

运用这几种方法时要结合语境,多角度思考,仔细推敲,相互验证,作出选择。

2018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8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语文试卷 第1页(共16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8页)绝密★启用前 江苏省常州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把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填在括号里。

(2分)鲁迅先生的这段文字一点不带笑声,竟.( )把一个喧嚣.( ) 而又充满杀l ù( )的时代,描写得活灵活现。

文字的功力,还有老手的驾y ù( )本领吸引着我,长大后我一定要买一部《鲁迅全集》随身xi é( )带。

(黄永玉《无愁河边的浪荡汉子》)2.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3分)A.《西游记》不仅奠定了现实主义小说的基础,拓宽了中国长篇小说的表现领域,而且是中国小说中极少见的描绘人与自然关系的作品。

B.孙语空一怒之下推倒了镇元大仙的人参果树,后来悟空三岛求方,终于用观音菩萨的净瓶水救活了人参果树。

C.鲁滨孙(即鲁滨逊)给野人起“星期五”这个名字,主要是自己在星期五这天救了他,这样既便于称呼,也可以纪念这个日子。

D.鲁滨孙把自己在荒岛遇到的情况,按坏处与好处加以比较并记载下来,这是他为了减轻独处荒岛的苦闷而采取的做法。

E.《无常》中那几张荒唐可笑的药方,使我们认识到旧社会的庸医装神弄鬼、草管人命的罪恶。

这篇散文表达了“我”对父亲深切的爱。

3.下面是漫画《等待》和《雨帘》,请选择其中一幅,简要概括其主题。

(2分)我选择的漫画是《_____________》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唐朝诗人张旭的绝句,完成填空与简答。

(3分)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注释】石矶:河流中露出的石堆。

(1)这是借用东晋_____________的《桃花源记》意境而写的一首诗,我给这首诗拟定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校word版)2018年江苏省中考语文试题考点汇编解析系列—文言词义

(精校word版)2018年江苏省中考语文试题考点汇编解析系列—文言词义

2018年江苏省中考语文真题考点解析--文言词义【一、 2018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1)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2)持就火..炀之(3)则第二板已具.(4)长其尾而锐其剽...(5)以成文章..【答案】 7. (1)蒙,盖 (2)靠近火 (3)准备好 (4)使针尖变得锐利 (5)花纹【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中高考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必考考点,它除专设选择题考查外,在文意理解和翻译中也有涉及。

这个考点包含三层意思:其一,“理解”一词体现文言文“阅读”方面的要求,告诉我们不考对词义的死记硬背,不在名词术语上做文章,而是着眼全篇,根据文意去感悟;其二,“常见”告诉我们,所考内容为文言文中使用频率较高或中学教材中经常涉及的实词,而不考那些生僻难懂的;其三,“文中”说明这些文言实词的含义是通过上下文体现出来的,不单纯是字典的释义,须结合语境作判别。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这个考点前提是源于我们平时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积累,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具体语境中对某一实词含义的推断分析能力。

因此要结合有关具体文言句、段,分析总结一些方法,让我们学生在积累的基础上,多一些思考的切入口。

(1)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用松脂、蜡混合纸灰之类的东西覆盖着。

蒙,盖(2)持就火炀之:(再)把它靠近火边烤,就火:靠近火。

(3)则第二板已具:那一块已经准备好。

具:准备好(4)长其尾而锐其剽:它的尾巴很长而末端很尖。

锐其剽:使针尖变得锐利(5)以成文章:从而制成花纹。

文章:花纹。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阅读准则,对于一眼不能识别的文言实词,我们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披文入理,推断出其意义。

具体的方法有:语境分析法;字形推断法;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联想推断法。

运用这几种方法时要结合语境,多角度思考,仔细推敲,相互验证,作出选择。

2018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详解)

2018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详解)

常州市201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考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7页,共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詈答颢一律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2分)把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填在括号里。

鲁迅先生的这段文字一点不带笑声,竟.把一个喧嚣.而又充满杀lù的时代,描写得活灵活现。

文字的功力,还有老手的驾yù本领吸引着我,长大后我一定要买一部《鲁迅全集》随身xié带。

(黄永玉《无愁河边的浪荡汉子》)2.(3分)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A.《西游记》不仅奠定了现实主义小说的基础,拓宽了中国长篇小说的表现领域,而且是中国小说中极少见的描绘人与自然关系的作品。

B.孙语空一怒之下推倒了镇元大仙的人参果树,后来悟空三岛求方,终于用观音菩萨的净瓶水救活了人参果树。

C.鲁滨孙(即鲁滨逊)给野人起“星期五”这个名字,主要是自己在星期五这天救了他,这样既便于称呼,也可以纪念这个日子。

D.鲁滨孙把自己在荒岛遇到的情况,按坏处与好处加以比较并记载下来,这是他为了减轻独处荒岛的苦闷而采取的做法。

E.《无常》中那几张荒唐可笑的药方,使我们认识到旧社会的庸医装神弄鬼、草菅人命的罪恶。

这篇散文表达了“我”对父亲深切的爱。

3.(2分)下面是漫画《等待》和《雨帘》,请选择其中一幅,简要概括其主题。

我选择的漫画是《》主题:4.(3分)阅读唐朝诗人张旭的绝句,完成填空与简答。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注释】石矶:河流中露出的石堆。

2018年江苏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卷及答案解析

2018年江苏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卷及答案解析

巾底下露出来,依然浓密厚实。
③“唉,”老汉叹口气,“日子可真不好过呵。”他煎熬着,饱尝困苦。起先,他犯了咳嗽毛病,好
(选自《荀子·赋》,有删改) 【注释】 ①生于山中:缝衣针用金属制成,而矿石在山中,所以说“生于山中”。②尾:线。③剽 (piao):针尖。④铦达:锐利挑达,畅通无队。⑤掉缭:摇曳而缠绕的样子.形容线的长。⑥尾收而事已: 线尾打结就新衣完工。⑦簪以为父:簪,大针。一般小针由这种大针磨细而成,所以说“簪以为父”。 ⑧管:存放针的圆管状工具。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 分)
上。(3 分)
设置铁板→
放铁范→

→按平板面
10、对甲、乙两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甲段“每字为一印”说明字是活的,“乃密布字印”说明板是活的,“每一字皆有数印”说明字
印数目是活的。
B.乙段从多方面介绍针,尤其是运用多种修辞,生动展示了小小缝衣针上下穿梭,默默无闻为人
(1)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2)持就.火.炀之
3
2018 年江苏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卷及答案解析
(3)则第二板已具. (4)长其尾而锐.其.剽. (5)以成文.章.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 分) (1)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2)夫始生巨,而成功者小。
9.甲段介绍活板的排版,先后有六个步骤,请把空缺的三个步骤填在横线
岛的苦闷而采取的做法。
E.《无常》中那几张荒唐可笑的药方,使我们认识到旧社会的庸医装神弄鬼、草管人命的罪恶。
这篇散文表达了“我”对父亲深切的爱。
3.下面是漫画《等待》和《雨帘》,请选择其中一幅,简要概括其主题。(2 分)
我选择的漫画是《

江苏省常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原卷版)

江苏省常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原卷版)

江苏省常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积累与运用1. 把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填在括号里。

鲁迅先生的这段文字一点不带笑声,竟.(______)把一个喧嚣.(______)而又充满杀lù(_______)的时代,描写得活灵活现。

文字的功力,还有老手的驾yù(______)本领吸引着我,长大后我一定要买一部《鲁迅全集》随身xié(______)带。

(黄永玉《无愁河边的浪荡汉子》)2. 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西游记》不仅奠定了现实主义小说的基础,拓宽了中国长篇小说的表现领域,而且是中国小说中极少见的描绘人与自然关系的作品。

B. 孙语空一怒之下推倒了镇元大仙的人参果树,后来悟空三岛求方,终于用观音菩萨的净瓶水救活了人参果树。

C. 鲁滨孙(即鲁滨逊)给野人起“星期五”这个名字,主要是自己在星期五这天救了他,这样既便于称呼,也可以纪念这个日子。

D. 鲁滨孙把自己在荒岛遇到的情况,按坏处与好处加以比较并记载下来,这是他为了减轻独处荒岛的苦闷而采取的做法。

E. 《无常》中那几张荒唐可笑的药方,使我们认识到旧社会的庸医装神弄鬼、草管人命的罪恶。

这篇散文表达了“我”对父亲深切的爱。

3. 下面是漫画《等待》和《雨帘》,请选择其中一幅,简要概括其主题。

我选择的漫画是《_____________》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阅读唐朝诗人张旭的绝句,完成填空与简答。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注释】石矶:河流中露出的石堆。

(1)这是借用东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桃花源记》意境而写的一首诗,我给这首诗拟定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阅读材料,探究“智慧社区”应该如何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合理需求。

统编人教版省常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

统编人教版省常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

统编人教版省常州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把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填在括号里。

(2分)鲁迅先生的这段文字一点不带笑声,竟(jìng )把一个喧嚣( xiāo ) 而又充满杀lù( 戮)的时代,描写得活灵活现。

文字的功力,还有老手的驾yù( 驭)本领吸引着我,长大后我一定要买一部《鲁迅全集》随身xié( 携)带。

(黄永玉《无愁河边的浪荡汉子》)2.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 ( A ) ( E )A.《西游记》不仅奠定了现实主义小说的基础,拓宽了中国长篇小说的表现领域,而且是中国小说中极少见的描绘人与自然关系的作品。

B.孙语空一怒之下推倒了镇元大仙的人参果树,后来悟空三岛求方,终于用观音菩萨的净瓶水救活了人参果树。

C.鲁滨孙(即鲁滨逊)给野人起“星期五”这个名字,主要是自己在星期五这天救了他,这样既便于称呼,也可以纪念这个日子。

D.鲁滨孙把自己在荒岛遇到的情况,按坏处与好处加以比较并记载下来,这是他为了减轻独处荒岛的苦闷而采取的做法。

E.《无常》中那几张荒唐可笑的药方,使我们认识到旧社会的庸医装神弄鬼、草管人命的罪恶。

这篇散文表达了“我”对父亲深切的爱。

3.下面是漫画《等待》和《雨帘》,请选择其中一幅,简要概括其主题。

(2分)我选择的漫画是《》答案: 示例一:等待主题:主题:坐等机遇降临,终是一场空。

示例二:雨帘主题:主动出击,风雨过后是艳阳。

4.阅读唐朝诗人张旭的绝句,完成填空与简答。

(3分)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注释】石矶:河流中露出的石堆。

(1)这是借用东晋_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意境而写的一首诗,我给这首诗拟定的题目是《桃花溪》(2)这首诗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景的?由远及近5.阅读材料,探究“智慧社区”应该如何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合理需求。

2018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8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8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1. 把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填在括号里。

鲁迅先生的这段文字一点不带笑声,竟________把一个喧嚣________ 而又充满杀lù________的时代,描写得活灵活现。

文字的功力,还有老手的驾yù________本领吸引着我,长大后我一定要买一部《鲁迅全集》随身xié________带。

(黄永玉《无愁河边的浪荡汉子》)2. 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A.《西游记》不仅奠定了现实主义小说的基础,拓宽了中国长篇小说的表现领域,而且是中国小说中极少见的描绘人与自然关系的作品。

B.孙语空一怒之下推倒了镇元大仙的人参果树,后来悟空三岛求方,终于用观音菩萨的净瓶水救活了人参果树。

C.鲁滨孙(即鲁滨逊)给野人起“星期五”这个名字,主要是自己在星期五这天救了他,这样既便于称呼,也可以纪念这个日子。

D.鲁滨孙把自己在荒岛遇到的情况,按坏处与好处加以比较并记载下来,这是他为了减轻独处荒岛的苦闷而采取的做法。

E.《无常》中那几张荒唐可笑的药方,使我们认识到旧社会的庸医装神弄鬼、草菅人命的罪恶。

这篇散文表达了“我”对父亲深切的爱。

3. 下面是漫画《等待》和《雨帘》,请选择其中一幅,简要概括其主题。

我选择的漫画是《________》主题:________4. 阅读唐朝诗人张旭的绝句,完成填空与简答。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注释】石矶:河流中露出的石堆。

(1)这是借用东晋________的《桃花源记》意境而写的一首诗,我给这首诗拟定的题目是________(2)这首诗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景的?5. 阅读材料,探究“智慧社区”应该如何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合理需求。

常州市正全力打造智慧社区,与之配套的“一站式”受理平台2019年底将覆盖全市。

智慧社区,是新形势下社会管理的一种创新模式,指的是以社区群众的幸福感为出发点,充分借助互联网,将网络通信新技术融入社区生活的各个环节当中,实现从家庭无线宽带覆盖、家居安防、社交服务、家居智能、家庭娱乐,到路网监控、云计算、电子商务等小区智能化管理联为一体的理想生活,从而加快和谐社区的建设,推动区域社会文明的进步。

刘蒋巍:常州市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的未来走向

刘蒋巍:常州市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的未来走向

常州市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的未来走向文/刘蒋巍常州市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在近十年中不断完善,基本己形成自己的风格。

但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的使用,以及国家对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令常州市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又要守正出新。

笔者结合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中文言文的编写理念和江苏省各地级市2020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的现状,对常州市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的未来走向做出以下推断:在选文上,常州市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将更加重视课外文言选文,以课外文言选文为主要试题材料;在试题内容上,重点考查学生的文言基础知识,同时强化文言思维品质的考查力度;在试题形式上,非选择题将继续在试题题型中占据主导地位。

一、以课外文言选文为主经过对近十年的常州市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的分析,我们发现,这十年中常州市中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的选文都包含两篇。

这两篇文言选文虽看似取材范围不同,但实际并非命题者随意选取,尤其是乙篇课外文言选文。

近十年的乙篇课外文言选文与甲篇课内文言选文的相关度都极高,基本称得上是甲篇课内文言选文的延伸和补充,但乙篇课外文言选文的篇幅却较甲篇课内文言选文的篇幅长。

在依据选文提出的问题的数量和所占的分值比重上,乙篇课外文言文的题目数量和所占分值比重也都更多、更重。

2017年秋学季,江苏省统一在七、八年级投入使用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在阅读提示上“强调要落实将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理念阅读。

”温儒敏在多个会议和期刊上也都强调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他认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不能只把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中,统编本初中语文教科书格外注重往课外阅读延伸,建议教师采取“1+X”的办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课外阅读的文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规定:“评价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即文言文的考查,不能只是注重考生对课内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考查他们基于课内文言文的学习,利用注释或工具书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常州中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
刘蒋巍
(学思堂教育研究院,江苏常州,213000)
1.考试内容及要求的变化
2018年常州中考语文考试说明,在“总体要求”中增加了“学科关键能力”。

文言文阅读的考试内容,由“由课内、外内容整合而成,且以课内外内容为主”改成了“由课内、外内容整合而成,且以课外内容为主”。

2.考试题型示例的变化及分析
漫画载体的语言运用题选用了2017年常州卷第3题,其分析如下:
下面是漫画《网络推手》和《自得其乐》,请选择其中一幅,简要概括其主题。

(2分)
我选择的漫画是《▲》
主题:▲
【答案】《网络推手》主题:讽刺不良推手为了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利用网络平台恶意炒作某些社会新闻(包装名人)。

希望净化网络环境,利用网络传播积极能量。

《自得其乐》主题:物质条件虽然艰苦,却能够自得其乐,这种精神是值得欣赏的。

鼓励淡化物质享受,追求精神进步的健康风气。

(答“盲目乐观,逃避困难,不思进取”的得1分)
【分析】这是一道漫画载体的语言运用题,在读图和联系现实进行语言表达的过程中,综合考察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此题有选择余地,但是阅读这两幅漫画对语文综合素养的要求比较高,它能考察学生的变通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语言组织能力。

总分2分,均分1分,难度系数0.5。

第一幅漫画出现的典型错误有“有人通过网络侵犯未成年人”“网络诈骗”等,第二幅漫画出现的典型错误有“破碗奏乐不是优势”“讽刺敲打餐具破坏公物”“要活在自己的天地里,不管天外有天”等。

一是审题不清。

题干不仅告知了两幅漫画的标题,还明确提出了答题要求,但有些考生仅仅介绍画面内容,未曾触及主题。

也有些考生选择第一幅漫画,却
不知道第一幅漫画的标题是“网络推手”,所以会把漫画中的两个小字“推手”误读为“傻子”等词语。

二是不明白漫画的功能。

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表现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

所以漫画可以不只是讽刺。

许多考生对这一点并不清楚,单一地认为揭示漫画寓意往往就是这幅漫画讽刺了什么,这就造成对第二幅漫画《自得其乐》的误读,其实这幅漫画并没有讽刺意味。

它的标题“自得其乐”上并没有加引号(表讽刺),也没有说“如此自得其乐”。

三是不会揭示漫画的比喻义或深层含意。

比如第一幅漫画,画图中的小人是网络推手簸弄的对象,与年龄与性别无关,然而很多考生都认为是孩子,是中学生,甚至是自己,这就造成了误读。

第二幅漫画中的破碗,它的比喻义是艰苦的物质条件或暂时的困境,然而许多考生不去联想而简单指认,破碗就是破碗,音符就是音符,甚至有考生认为是小蝌蚪、樱桃等,令人啼笑皆非。

在漫画题教学中要引领学生揭示漫画的比喻义、象征义及其深层含义,扎扎实实练好漫画阅读的基本功。

写作部分依然强调要“小题大作”,增加了2017年常州卷《围墙外边》的学生作文。

围墙,有形无形,各种各样。

开满鲜花的,引来朋友;钢筋水泥的,保护安全;无知的围墙,使人孤陋寡闻;冷脸的围墙,让你形单影只。

围墙的里边,有你有我;围墙的外边,故事无限。

走出围墙,可以领略世间沧桑的无限情怀。

请以“围墙外边”为题,写一篇文章。

说明:①要有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
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600字;
④请勿透露考生个人信息。

【评分标准】一类卷:54~60分,中心明确,记叙生动形象,议论有独到的见解,结构精当,语言流畅。

二类卷:48~53分,中心明确,内容具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42~47分,中心尚明确,内容尚具体,结构尚完整,语言尚通顺。

四类卷:36~41分,中心不够明确,内容不具体,结构欠完整,语言欠通顺。

五类卷:35分以下,无明确的中心,无具体的内容,结构混乱,文理不通。

关于作文书写加分:
文面较整洁(可以有规范的修改),字迹清晰,加1分;
文面较整洁,字迹端正,加2分;
文面较整洁,字迹优美(有书法基础),酌加3分。

围墙外边
家乡的围墙上总爬满了青藤,在围墙的外边,总坐着一群人。

记忆中最清晰的,便是围墙外的青藤,他们紧紧缠绕着彼此,紧紧缠绕着围墙,因为缠得紧,绕得密,更加贴近了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就像这围墙外的人,相濡以沫,一年又一年……
风吹起碎花般的流年,又匆匆掠起时光的裙角。

围墙外,总有邻里间谈笑的声音,那一群人或坐在围墙外嗑一盘花生,细数家常;或倚靠在围墙上,道人生无常。

没有人会嫌他们喧闹,因为身后的围墙,正细细聆听,听你道着欢愉与不悦……
夏夜里,蛙声一片,树影婆娑。

围墙里的那群人,又悉步走出,捧一只西瓜,端一张小凳,围成一团,细数家常。

有时也会有一些人空手而来,那也无妨,友好的邻里会将自家的西瓜摆放到中间去,你一勺,我一勺地分享。

每到这时,围墙外边的空气中便氤氲出温暖的滋味来,浸润着故乡人热忱的心。

冬阳下,日光微醺。

他们又会端一壶老酒,慢慢温着,待东邻西居的人都在时,便会打开酒壶。

忽而间,酒香弥漫,沿着围墙向四周荡漾,每个人都微闭着双眼,嘴角轻轻上扬,像是醉在酒香里了,又像是醉在邻里间相濡以沫的感情里了。

微风抚过脸颊,拈起记忆的花边。

眼前,依旧是那堵围墙,那堵温暖人心,有形似无形的围墙。

墙的外边,依旧坐了一群人,其中,一位老人白衣洒蓝花,一位老人红衣洒蓝花,坐在阳光里,打着毛线。

她们头上的银丝在清风中颤动,又被一只历经沧桑的手夹到耳后,脸上慈祥幸福的笑靥,诉说着她们内心的安乐。

“奶奶,外面风大,为什么不坐到里面去呢?”
“里面啊,太冷清,一个人孤孤单单的,还不如坐在围墙外边,大家在一起,多好!”
故乡的那一堵围墙,宽厚而敦实,却隔不开邻里间相濡以沫的感情;故乡的那一堵围墙,冷清无温,却包不住故乡人温暖人心的热情……
故乡的人哟,就像围墙外边的青藤,相濡以沫,一年又一年……
点评:本文切入点小,作者由“家乡的围墙上的青藤”入手,展示了家乡围墙边的故事,写出了故乡人温暖的人情,很好地诠释了主题。

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清晰,层次井井有条。

围墙外边诉说着邻里的温情,家常的细数,食物的分享,老酒的品尝……岁月的变迁,丝毫没有改变掉故乡人热忱的心和相濡以沫的感情。

作者用全景的视角,用短句的形式,描绘着围墙外边的故事。

而此时的围墙有了灵性,成为了倾听者,成为了故乡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文章最后作者将特写镜头落在的奶奶的身上,奶奶朴实的一句话“里面啊,太冷清,一个人孤孤单单的,还不如坐在围墙外边,大家在一起,多好!”道出了家乡人并没有因为
围墙,而使人与人交往的距离有所疏离。

简单故事背后启发着读者深思,在当下社会该如何越过墙的藩篱,去领略墙外的美好风景,让心灵不再变成荒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