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生物》知识点
地球上的生物界
![地球上的生物界](https://img.taocdn.com/s3/m/aaa5e221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b1.png)
第七章地球上的生物界第一节生命的起源与进化一、生命的起源地球的年龄约为45亿年。
依据对化石生物的研究,地球上最早的生物诞生于距今32亿年前〔元古代—前震旦纪〕,为单细胞原核生物细菌。
18世纪往常,人们相信新的生命随时都能从非生命的物质中自发产生出来.目前存在两种推测:1〕地球上的生命来源于外星球2〕在地球形成初期特殊的原始大气环境下,非生命的有机分子通过长期的化学演化,逐渐形成最简单的生命形式。
原始的地球——在大约46亿年前形成,原始的大气:缺乏氧气,但含有大量复原性气体,H2、NH3、CH4、水蒸气、CO2、H2S,无臭氧层——地球上紫外线辐射强。
发觉的最早的生物化石存在于32亿年前南非的燧石层中——是一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蓝细菌。
可见,最早的原核生物在地球形成的早期就开始出现了,这些早期出现的生物还具有光合放氧的能力和抗紫外线辐射的能力。
它们所释放的氧气,最终形成了保卫地球的臭氧层概括地讲,生命起源需要有三个全然条件:原始大气;能源;原始海洋。
其中能源要紧是指紫外线、电离辐射、天空放电、原始地球凝聚过程中产生的热能和火山爆发释放的能量等等。
原始大气的成分有一个突出的特点,确实是基本没有氧气却有氢气。
因此被称作复原性大气。
这一特点关于最初有机物的形成和积存是特不有利的。
生命诞生于原始海洋,得到了原始海洋的保卫,免受宇宙射线的损害,同时,原始海洋中积存的丰富的有机物也为原始生命提供了营养来源。
二、化学演化原始地球环境能够产生组成生物体的糖、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等大分子结构单元,甚至到生物多分子体系,但还没有出现真正的生命,这一时期称为化学演化期或前生物期。
从化学演化期到产生最简单的生命形式包括4个时期:〔1〕氨基酸、核苷酸等有机单体分子的非生物合成和积存;〔2〕有机单体分子在非生物体系中聚合成多聚体;〔3〕多聚体整合为多分子体系颗粒〔原球体〕;〔4〕代谢与遗传体系的形成和进化最终产生出最简单的生命形式——原核细胞。
华东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地球上的生物知识点复习(含答案)
![华东师大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地球上的生物知识点复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5a36ac964bcf84b9d57bc9.png)
一、艳丽多姿的生物1.生物生活和居住的地方称为__________或__________。
2.土壤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大多数陆生植物的根具有__________的作用。
3.陆生植物的叶对环境的适应(1)植物的叶片大多呈__________色扁平状,能吸收__________进行光合作用,制造__________。
(2)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是对__________环境的适应;捕蝇草的捕虫叶是对__________环境的适应;阔叶树在冬天有的落叶有的不落叶,是对__________的适应。
4.陆生植物的茎对环境的适应(1) __________:茎直立且结实(大部分植物的茎)。
(2) __________:匍匐在地面上生长。
(3) __________:沿着其他物体呈螺旋状缠绕。
(4) __________:特有的结构攀援支持物上升。
5.陆生植物的花和果实对环境的适应(1)虫媒花:有些植物的花具有鲜艳的色彩和甜美的花蜜,柱头膨大,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
(2)风媒花:像小麦的花一样不鲜艳,花粉很小很轻,柱头羽毛状,这是为了__________。
(3)许多果实也有艳丽的色彩或诱人的香味,这是为了吸引鸟类__________;蒲公英的种子像降落伞,这是为了借助__________散播果实。
6.总结:陆生植物的叶、茎、花、果实的形态多种多样,这是为了与__________相适应。
7.陆生高等动物为了适应陆地环境,具有___________支撑身体和______________的身体表面。
8.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特征:身体呈__________,前肢变为_______,__________中空、牙齿退化。
9.骆驼适应干旱沙漠环境的特征:四肢底部有__________,驼峰内贮有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个胃。
地球生物知识点总结
![地球生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d18e122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2e.png)
地球生物知识点总结一、地球生物的起源地球上的生物大约产生于38亿年前,从最早的原始细胞开始,经过长期的演化,才逐渐形成了如今我们所知的种类繁多的生物。
据化石记录,最早的有机体是单细胞微生物,约在约35亿年前出现。
后来,出现了更为复杂的多细胞生物,包括藻类和真菌。
随着时间的推移,陆地植物和动物逐渐形成,最终演化成了现代地球上丰富多样的生物。
二、地球生物的分类地球上的生物根据其形态、生理特征和遗传关系,可以分为不同的分类单位,从高到低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生物的分类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并便于进行科学研究。
如今,已知的生物种类大约有180万种,而实际上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可能高达数千万种。
三、地球生物的生态环境地球上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其中包括陆地、淡水、海洋和空气中。
不同的生态环境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征,为各类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条件。
生态环境对生物的分布、生长和繁衍具有重要影响。
而目前,地球上的生态环境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威胁,包括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给地球生物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四、地球生物的保护保护地球上的生物是人类的责任,为此,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措施,以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此外,科研人员也通过调查和监测,及时了解地球上生物的动态和分布,为生物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人们还致力于推广生态友好的生活方式,以减缓生物种群的消失。
总的来说,地球生物的保护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最终的目标。
综上所述,地球生物知识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于人类认识自然界、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地球上的生物面临着诸多威胁,因此,我们应当更加重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并通过合作与创新推动地球生物知识的进一步发展。
希望本文所述内容对读者有所启发,进一步加强对地球生物的关注与保护。
八上秋季讲义:第2讲:地球上的生物(教师版)
![八上秋季讲义:第2讲:地球上的生物(教师版)](https://img.taocdn.com/s3/m/2de2726480eb6294dc886ca2.png)
第2讲地球上的生物一、艳丽多姿的生物地球上艳丽多姿的生物是和它们生存的环境相适应的。
我们把它们生活和居住的地方称为栖息地或生境。
陆地能为陆生生物提供充足的食物,但是陆地上的水分不充分,环境条件复杂,陆生生物的形态和生活习性多种多样。
1、观察陆生生物观察陆生生物,首先要抓住陆地环境的特点,即水分不充分、温度变化大,环境复杂,陆生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较大。
陆生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是从根、茎、叶、花、果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展开:根:将陆生植物固定在土壤中,有发达的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
叶:一般的叶:绿色扁平状,以利吸收光能,但在特定的环境中有的陆生植物的叶发生了适应的变化。
仙人掌:原产沙漠的仙人掌的叶演化成刺,以减少水分的散失,而茎则呈绿色,贮有水,并代替叶进行光合作用。
捕蝇草:原来生活在氮素缺乏土壤中的捕蝇草,叶片演化成两片,腹面有分泌消化液的腺体,叶片上的毛有感觉功能,对昆虫的触动能产生反应,即关闭两片叶,然后分泌消化液将昆虫消化,然后叶从消化后的液体中吸收营养物质,主要是氮。
而它所需要的糖类,还是依靠这种叶进行光合作用。
茎:一般的茎:是直立的,以支持叶捕获阳光;缠绕茎:牵牛花;攀缘茎:爬山虎;匍匐茎:草莓。
是获取生存空间的一种适应。
花:有风媒花和虫媒花,也是植物对环境的适应。
果:有鲜艳颜色和香甜的味道,能吸引动物捕食,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实验:a.怎样设置实验,选择种子的条件,种子的多少总结实验选种的原则:多选种,避免实验的偶然性b.分别改变阳光,水分,空气,温度,确定不不同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c.种子本身的条件:饱满与休眠或种子是否完整d.引导学成学会实验的设计和结论的总结2.陆生动物:有发达的附肢和防止水分散失的皮肤,适应陆地环境。
特化的陆生动物:鸟类:身体呈纺锤形,前肢变成了翼,适应空中飞行。
陆生动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绵羊:冬季到来之前长毛,夏季到来之前脱毛。
对沙漠环境的适应:骆驼:有3个胃,其中第一胃能贮水,驼峰中贮有脂肪,脂肪分解时也能产生水。
7.3.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检测(知识点+基础+能力提升)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7.3.1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检测(知识点+基础+能力提升)2020-2021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622cebd5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66.png)
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01知识管理1.研究生命起源的主要方法——科学推测要求:科学的推测需要__一定的证据__做基础,凭空想象往往是站不住脚的。
如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这一结论的获得就有许多__化石__证据的支持。
科学推测还需要有__严密的逻辑__,也需要丰富的__联想和想象__。
2.资料分析(1)资料一:原始地球概况①原始地球:地球大约形成于__46亿__年前,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
②原始大气来源:从__火山__中喷出的气体,包括__水蒸气__、氢气、氨、__甲烷__、__二氧化碳__、硫化氢等。
【注意】原始大气与现在大气的主要区别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2)资料二:证明生命起源的模拟实验米勒的模拟实验装置:原料:①__甲烷、氨、氢气、水蒸气__。
条件:②__火花放电__(模拟③__闪电__)。
产物:④__多种氨基酸__(冷凝器模拟⑤__地球温度下降__,含有机物的溶液模拟⑥__原始海洋__)。
实验结果及推测:米勒分析获得的液体时,发现其中含有构成蛋白质的多种⑦__氨基酸__。
在原始地球的环境条件下,原始地球上尽管没有形成⑧__原始生命__,但能产生构成生物体的⑨__有机物__(如氨基酸)。
【注意】米勒实验只能说明原始的地球上能形成有机物,而不是原始生命。
(3)资料三:“宇生说”证据:陨石中含有并非来自地球的__氨基酸__;在星际空间发现了__有机物__。
推测:有些科学家认为,地球上最早的生命或构成生命的有机物,来自其他__星球或星际尘埃__。
【注意】生命的起源问题处于推理阶段,还需要充分的证据。
3.生命起源的“海洋化学起源说”内容:“海洋化学起源说”认为从原始大气中的__无机物__到__有机物__、再到__原始生命__的出现这一漫长的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的。
02例题解读【例】下列关于生命的起源及实验探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原始生命诞生的场所是原始陆地B.原始大气与现代大气成分相比没有氧气C.米勒实验中火花放电模拟了原始地球的闪电D.米勒实验证明了无机物可以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解析】在原始地球大气中,无机物可以合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有机小分子物质随降雨进入原始海洋。
七年级科学 第1章 地球上的生物 1《艳丽多姿的生物》2 陆生动物习题 自然科学
![七年级科学 第1章 地球上的生物 1《艳丽多姿的生物》2 陆生动物习题 自然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45965feb0b4e767f5bcfcedc.png)
100 100 90 50 20 0 0 10 60 100 60 30 0 0 50 49 52 50 50 49 50
20.下列是通过想象绘出的四个哺乳动物的体形图,各部分的 比例是依据动物原型确定的。你认为哪一动物最宜生活在 寒冷的环境中( )
【点拨】生活在寒冷的环境中的动物,地处寒冷地区,空 气寒冷而干燥,与这个特点相适应,耳朵较小,毛也很多 ,有利于保持体温,能抵御寒冷的环境。而生活在炎热的 环境中的动物,地处炎热地区,耳朵较大,体型较大,尾 巴长,毛也很少,有利于散热,能抵御炎热的环境。因此 ,比较图示不难看出,只有图B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寒冷环境 相适应。故选B。【答案】B
活的影响”的唯一变量是光照,除光照不同外,其他条件 都应该相同且适宜,如蚯蚓数量、温度、土壤干湿度等。 所以实验方案需要修改的内容是D土壤,改为一层湿土。故 选D。 【答案】D
17.任何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环境与生物有着密切的关 系,自然界中每种生物都必须适应环境,否则就会被淘汰 分析以下生物的特性,可能会被环境淘汰的是( ) D A.根系发达的旱生植物 B.能用巧妙的方法把自己隐藏在环境中的变色龙 C.竹节虫的形状像竹节 D.生活在干燥环境中的蚯蚓
5.内蒙古草原上生活着的绵羊,在冬季到来之前皮肤上会长
出致密的毛,毛的含绒量很高,这是对下列哪一种环境的
适应( C) A.干旱缺水环境
B.多风多沙环境
C.寒冷干燥环境
D.草食生活环境
6.陆生动物对环境的变化有许多形式的适应,这是因
为( )
A.陆地有较多生物 B.陆地有较多动物
C.陆地食物短缺
D.陆地环境因素经常变化
A.身体呈纺锤形
B.前肢变为翼
地理生物中考知识点归纳
![地理生物中考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1bdc575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4e.png)
地理生物中考知识点归纳一、知识概述《地理生物中考知识点》①基本定义:- 地理:简单来说就是研究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的分布规律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学科。
像山川河流、城市乡村的分布等。
- 生物:这就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比如说小动物怎么生活,植物怎么生长之类的。
②重要程度:- 地理在中考里那可是重要板块。
它能让我们了解自己生活的地球,对理解资源分布、环境保护等社会议题有帮助。
比如知道哪些地方容易发生自然灾害,就可以提前预防。
- 生物也不能小瞧。
我们了解自己身体的构造、生物的进化等,像现在很多健康相关的知识就离不开生物的范畴。
③前置知识:- 地理要基本了解地球是个球体,以及方向(东西南北)这些基础概念。
- 生物需要知道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种基本概念。
④应用价值:- 地理方面,在旅游规划上实用。
比如说你想去海边玩,可以通过地理知识知道哪里的海滩比较好。
城市规划者也依据地理知识,知道哪里适合建住宅,哪里适合建工厂。
- 生物在医学、农业方面用处超多。
医生得了解人体生物知识才能治病救人,农民了解植物生物知识能让庄稼长得更好。
二、知识体系①知识图谱:- 地理知识涵盖自然地理(地形、气候等)和人文地理(人口、城市等)方面。
就像一个大拼图,这些小板块拼在一起才是完整的地球画卷。
- 生物包括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等分支。
就像生物的大家庭,每个小分支都是家庭成员。
②关联知识:- 地理里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互影响。
比如一个地方的地形和气候影响人口的分布和城市的形成。
- 在生物中,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存在相互依存关系。
比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供动物呼吸,动物排出的二氧化碳又供植物光合作用。
③重难点分析:- 地理的难点可能是气候类型的判断和地图的解读。
气候类型太多了,像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等,很容易混淆。
读地图要理解那些符号的含义。
- 生物里遗传规律的理解挺难的。
像孟德尔豌豆实验得出的遗传规律,花时间才能搞明白。
地理生物初中知识点总结
![地理生物初中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4baf49c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e8.png)
地理生物初中知识点总结一、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
(一)地球与地图。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2. 地球仪。
- 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实际不存在)。
- 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的是北极,另一点是南极。
- 纬线和纬度。
-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
- 纬度:以赤道为0°纬线,向北向南各分90°,赤道以北为北纬(N),赤道以南为南纬(S)。
低纬度(0° - 30°)、中纬度(30° - 60°)、高纬度(60° - 90°)。
- 经线和经度。
-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 经度: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向东向西各分180°,东经(E),西经(W)。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3. 地图。
- 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 方向:一般地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公式为比例尺 =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二)世界地理。
1. 陆地和海洋。
- 海陆分布: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 七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面积最大的是亚洲,面积最小的是大洋洲。
- 四大洋:太平洋(面积最大、最深)、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面积最小、最浅)。
- 大洲分界线:亚、欧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 - 乌拉尔河 - 里海 - 大高加索山脉- 黑海 - 土耳其海峡;亚、非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亚洲和北美洲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全书生物知识点归纳大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全书生物知识点归纳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4261850b52d380eb62946d20.png)
七年级上册全书生物知识点归纳大全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第一节认识生物1、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人可以通过出汗、呼出气体、排尿将废物排出体外;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1、调查的一般方法: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2、生物的分类(1)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3)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第二章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3、生态因素分为两类:(1)非生物因素——光、温、水等;(2)生物因素4、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
5、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只有一种条件不同,其它条件都保持相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中的变量。
像这样的实验就叫做对照实验。
6、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时,(1)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2)作出的假设是: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3)为什么要用多只鼠妇做实验?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
(4)为什么计算全班平均值?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7、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合作、寄生。
8、生物能适应环境(海豹皮下脂肪很厚),也能影响环境(蚯蚓可使土壤疏松)。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初中七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地球上的生物》(知识要点)附答
![初中七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地球上的生物》(知识要点)附答](https://img.taocdn.com/s3/m/7d399856b7360b4c2f3f6410.png)
第1章《地球上的生物》一、艳丽多姿的生物:(一)陆生植物:1、生物生活和居住的地方称为_______或______。
2、土壤是地球表面的疏松层,能为植物的生长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多数植物依靠它的_______固定在土壤中,而它的茎支撑着_____、_____伸向空中。
3、植物的叶片大多呈绿色_______状,它能吸收________,制造________。
4、仙人掌的叶已经退化成_____,多汁的茎具有叶的功能,既能进行___________,又能吸收和贮藏_______,这与____________的沙漠环境是相适应的。
5、捕蝇草叶分左右两片,每片外缘有一行______,叶表面布有_______和__________。
这些结构是为了适应__________的土壤环境。
6、树叶宽阔的树木称为_________;落叶阔叶树在冬季落叶,是为了适应_______________。
7、植物的茎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类型,牵牛花、菜豆、豇豆的茎属于________茎,爬山虎、葡萄、豌豆的茎属于_________茎,银杏的茎属于______茎,草莓、西瓜的茎属于________茎。
8、吸引昆虫来传播花粉的花称为_______花。
这种花的特点是:颜色______,有粘性,具有香味。
但有些花是依靠风力来传播花粉,这种花称为______花,它们的特点是:数量____,轻小。
艳丽可口的果实能够将散布到其他地方。
9、绿豆发芽时,先长出______,后长出_____;光照下,真叶呈____色_____状,无光照下,真叶呈____色,这是由于光能促使叶片中_______的形成。
10、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充足)一定的水分。
11、黑暗处发芽的绿豆胚芽是状,这种形状的意义是:(二)陆生动物:1、陆生动物在进化上起源于_________。
七年级科学 第1章 地球上的生物 1《艳丽多姿的生物》3 水生生物习题 自然科学
![七年级科学 第1章 地球上的生物 1《艳丽多姿的生物》3 水生生物习题 自然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ff1fd170a0116c175e0e48c7.png)
【点拨】生物科学研究中,在同时有活体和模型可供选用 的情况下,应首选活体作为实验材料。这样可以更直接、 准确反映生物的特征。所以丙与丁提出的实验方案相比较 ,丁提出的实验方案更可靠。由图中A、B可以看出,用细 线捆扎鱼的尾鳍、背鳍,可知探究的是尾鳍、背鳍在游泳 中的作用,它们都进行了特殊处理属于实验组。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C.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D.生物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点拨】材料中的“水葫芦”引种到昆明后,这种植物很 快在池中蔓延,表明“水葫芦”适应昆明池的环境,又没 有天敌控制,加上缺少消费者,因此大量繁殖疯长,挤占 了当地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灾害,其水面被水葫芦无情 地侵占,池中原生生物面临灭绝,这属于外来物种的入侵 威胁了生物的多样性,表明生物又能影响环境。故选B。 【答案】B
19.水蚤的身体呈半透明,制作装片后在低倍显微镜下可以观 察到其心脏的搏动情况。某班甲、乙、丙、丁四组学生, 分别用滴管从10 ℃、20 ℃、30 ℃的三种含有水蚤的培养 液中吸取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制成不同装片进行观察, 得到数据如下表。试回答:
平均心率/(次/分) 10 ℃ 20 ℃ (室温)
3.关于黑藻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属于多细胞藻类植物 B.有根、茎、叶的分化且叶挺出水面 C.身体沉于水中,但雌花开花时挺出水面 D.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
4.下列有关荷花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它没有发达的主根,但在茎节上会长出一些不定根 B.它的叶伸出水面,能从大气中充分获得氧气 C.支持荷花的叶、花、果实挺出水面的结构是它的茎 D.它的叶柄和茎中都有孔道,有利于氧气和二氧化碳 的输送
C.体形似鱼,体毛退化
七年级地球上的生物知识点
![七年级地球上的生物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c692dd4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a5.png)
七年级地球上的生物知识点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同学们需要认真学习地球上的生物知识点,才能更好地了解地球的生态系统,为我们的生活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一、生物分类生物按照形态、结构、功能、生活习性等方面进行分类,常见的生物分类有植物界、动物界、菌界、原生生物界和古菌界等。
生物分类的目的是为了科学认识生物,更好地了解生物之间的关系,为生物学的研究提供有效的分类依据。
二、生物的组成生物由细胞组成,细胞是生命体的基本单位。
细胞根据细胞核的有无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根据形态可以分为椭圆形细胞、长条形细胞、多边形细胞等。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本质,对生物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生物的特征生物有许多特征,包括自我调节功能、适应环境的能力、生殖能力等。
生物不仅可以自我调节身体内部的环境,还可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保持自身的平衡。
同时,生物的繁殖能力非常强,这是生物保存种类和传递基因的重要手段。
四、生物的生命周期生物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从出生到死亡,生命有一个完整的过程。
生命周期的长短因生物种类而异,有些生物寿命长达几百年,有些生物只能生存几天。
对于人类而言,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延长寿命,是非常重要的议题。
五、生物的交流生物之间通常通过化学物质、语言、视觉和触觉等多种手段进行交流。
生物的交流方式与生物之间的关系、生活方式和环境有很大关系。
人类与其他生物交流的方式也因种类而异,通过互动和交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保护其他生物。
六、生物的环境保护生物之间相互依存,要维系好生态系统,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环境保护是一项全球性的工作,需要我们行动起来,从小事做起,从个人做起,积极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减少污染和浪费,积极支持环境保护事业。
总之,生物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同学们应该掌握基本的生物知识点,并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为人类的生活和地球的未来做出贡献。
《地球上的生物、土壤和自然带》全解
![《地球上的生物、土壤和自然带》全解](https://img.taocdn.com/s3/m/915b55fc700abb68a982fb5f.png)
3.自然带的分布规律:
分布规律
成因
特点
纬以热量为基础,但又在这一热量带内水分条件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各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即与纬线大体平等伸展
经度地带性
主要是从沿海往内陆,水分条件的差异,即受水分条件影响较大,也在一定温度条件基础上形成的
自然带大体上与经线相平等伸展成条带状
垂直地带性
在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变化
在较低的纬度地带,相对高度大的山,垂直自然带最明显,种类也最多
非地带性
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的影响
非地带性分布
[复习指导]
本章的知识是作为自然地理向人文地理过渡的桥梁,是学习人文地理的基础,它是高中自然地理的总结和人文地理的开始。本章首先从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开始的,它着重说明生物对整个自然界形成发展的重大影响作用,以及地理环境对生物分布的制约关系,其次生物之间在一定的地理条件下共同生活,构成生态系统,而组成生态系统的各要素又是相互影响着的,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的变化势必引起生态系统内部的一系列连锁反应,甚至整个生物圈(最大生态系统)的变化,因此生态平衡的问题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但又十复杂的问题;人文地理学中的诸多问题的解决都要涉及生态学的内容,并将生态平衡作为讨论问题的起点,如:如何防治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建设的问题,最后,自然带是在前面各章自然地理知识基础上的总结,它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它需要运用各地地理要素窨分布规律的知识进行分析比较,从中得出综合性规律的结论,为转入人类对自然资源如自然条件的利用改造等人文地理知识的复习展开了空间上的"背景"。现将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的几点问题说明如下: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634c091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d0.png)
第1章生命的世界1、生物家族包括原生生物、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2、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生活在地球表面的⼀个“薄层”里,这个“薄层”叫做生物圈。
它以海平面为标准,向上10千米,向下11千米。
它包括大气圈的下层、岩石圈的上层和整个水圈。
3、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也叫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由生物和环境共同组成。
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常见的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个池塘、一块草地、一块农田、一条河、一个校园、一座城市等。
一棵桃树、一群鱼等不是一个生态系统。
4、生物的特征应激性:如朵朵葵花向太阳、一滴糖水会招来蚂蚁、含羞草的叶片受到触动时会下垂、吃话梅分泌唾液“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生长:一粒种子萌发长成幼苗、一株幼苗长成一棵大树繁殖:如蜻蜓点水、母鸡下蛋、孔雀开屏、植物开花结果新陈代谢(生物的最基本特征):如:植物光合作用、落叶、运动后出汗、呼吸、排尿等。
还有遗传和变异、适应性等。
5、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各种因素。
(1)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2)生物因素:同种生物间的关系:互助(如“企鹅喂食、蚂蚁共同搬运食物、鳄鱼与牙签鸟)斗争(如梅花鹿求偶争斗)不同种生物间的关系:互惠互利(如:海葵和蟹、白蚁和鞭毛虫、豆科植物和根瘤菌)捕食(如:兔子吃草、狮子捕食斑马)、寄生(如:蛔虫和人)、竞争(如:水稻和杂草、大小两种草履虫的竞争)6、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拟态(如:竹节虫、枯叶蝶)、保护色(如:蜥蜴和北极熊的体色)、警戒色(如:毒箭蛙、胡蜂、夹竹桃)7、生物适应环境的例子:鸟类有适于飞翔的翅膀、北极熊的皮下脂肪很厚、仙人掌的叶子特化成刺。
适应有相对性,如动物的保护色。
8、生物影响环境的例子:蚯蚓改良土壤;森林净化空气、调节气候;蝗虫啃食庄稼;蚊蝇传播疾病;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点:第一章地球上的生物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点:第一章地球上的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df933018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8b.png)
第一章地球上的生物第 1 节、明丽多姿的生物1、动物和植物都是生物,它们生活和居住的地方叫做栖息地或生境。
2、陆地环境复杂,水分不够充分,温度变化较大,陆生生物之间的互相依存、互相影响也较大,造就了适应多种环境的、形态和生活习惯各异的生物。
(1)陆生植物的生活离不开土壤,大部分陆生植物将根系固定在土壤中,茎支撑着枝、叶向空中伸展。
①叶片大部分为绿色扁平状,特别环境下的植物的叶片会发生适应环境的变化。
如荒漠中神仙掌的针状叶;②茎大部分为直立茎,为了适应生计空间,有的茎特化为爬行茎、环绕茎和攀附茎;③花大部分很娇艳,这是花对昆虫传粉环境的适应,很轻的花则适应于风力传粉;④果实形式多样,颜色娇艳的能引诱动物捕食,构造轻盈的有益于风力流传,比重轻的有益于水流流传等。
(2)陆生动物栖息地的环境不稳固,天气、土壤和生物环境常常变化,使陆生生物对环境的变化产生很多适应。
①发达的附肢支撑身体,能在陆地上运动,以捕食和避敌;②身体表面有防备水分别失的皮肤,以适应水分相对较少的陆地环境;③有的能长毛和脱毛,以适应环境气温的变化;④有的有“ 拟态”、保护色或戒备色,以躲避仇敌;⑤有的进行土壤穴居生活等。
(3)水环境比陆地环境稳固,营养物质比较简单获取,温度变化小,但氧气的含量较空气中低。
水生植物多种多样、形态万千。
水生动物的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惯也与其生计环境相适应。
第 2 节、生物的基本特色1、生物的共同特征是生物都能感觉、运动、生长,能从环境中摄入营养物质(食品)和氧气,并排出废物。
生物经过氧气的作用,从食品中获得能量。
生物都能进行生殖,产生像双亲的新个体。
2、生物能进行生命活动而非生物则不可以。
3、生物的基本特色是能进行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拥有应激性和运动能力,以及进行生殖和遗传。
【启示与拓展】例 1 以下动物对环境的适应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拟态的是()A、大刀螂B、黄蜂C、竹节虫D、避役剖析:不一样的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是不一样的。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科学《地球上的生物》知识点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科学《地球上的生物》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41f4f6cff00bed5b8f31d3f.png)
第五章地球上的生物1、地球上艳丽多姿的生物是和它们生存的环境相适应的。
我们把它们生活和居住的地方称为或。
陆地能为陆生生物提供充足的,但是陆地上的水分不充分,环境条件复杂,陆生生物的和多种多样。
2、土壤是地球表面的疏松层,能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和。
3、陆生植物一般有些什么结构:、、、、。
4、根的功能:。
适应环境的主要特征:。
5、茎的作用。
茎的形态:。
各种形态的茎都是对陆地生存(时间或空间)的适应。
请说说下列植物各属于哪种茎:草莓:牵牛花:爬山虎:6、叶的功能:。
仙人掌有叶吗?它用什么结构进行光合作用?仙人掌的这种结构适应怎样的生活环境?有,但退化成了叶刺。
用多汁的茎进行光合作用。
适应沙漠干旱的环境7、许多植物的花五彩缤纷,香气袭人,能吸引昆虫拜访,帮助植物。
这些花称为虫媒花。
小麦的花不鲜艳,花粉很小、很轻,依靠传播,这种花称为风媒花。
像小麦这种花的特征是植物对传播花粉的适应。
虫媒花通常花冠大而鲜艳,有花蜜或有芳香,花柱膨大有黏液。
风媒花通常花粉小、数量多,柱头分叉成羽毛状。
8、色彩鲜艳的果实能利用动物来传播种子。
色彩不鲜艳的果实借助风力来传播种子。
9、陆生高等动物生活在陆地上要有发达的附肢,主动,并,陆生高等动物具有发达的附肢和有防止的身体表面是它们对的适应。
10、鸟类虽然可以在空中飞行,但仍然要在陆地上、,它们是一类适应的特化陆动物。
11、生活在北方的绵羊,在冬季到来之前皮肤上会长出致密的毛,毛的很高,以,而在夏季到来之前,皮肤则脱去部分,以适应。
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四肢底部有,适于,驼峰内有,能分解产生,它有三个胃,第一个胃能,因此它善耐,适应,号称。
12、生物之间还有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他们常利用自身的体形和体色的变化来逃避敌人的攻击。
某些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同其它生物或非生物十分相似的外表形态或色泽斑纹,这种现象称为:如竹节虫象树枝。
动物为适应栖息地的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相适应的色彩,以免受到敌害的攻击,这在生物学上叫作,如蚱蜢在青草中是绿色,在桔草中为灰褐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地球上的生物
1、地球上艳丽多姿的生物是和它们生存的环境相适应的。
我们把它们生活和居住的地方称为或。
陆地能为陆生生物提供充足的,但是陆地上的水分不充分,环境条件复杂,陆生生物的和多种多样。
2、土壤是地球表面的疏松层,能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和。
3、陆生植物一般有些什么结构:、、、、。
4、根的功能:。
适应环境的主要特征:。
5、茎的作用。
茎的形态:。
各种形态的茎都是对陆地生存(时间或空间)的适应。
请说说下列植物各属于哪种茎:
草莓:牵牛花:爬山虎:
6、叶的功能:。
仙人掌有叶吗?它用什么结构进行光合作用?仙人掌的这种结构适应怎样的生活环境?
有,但退化成了叶刺。
用多汁的茎进行光合作用。
适应沙漠干旱的环境
7、许多植物的花五彩缤纷,香气袭人,能吸引昆虫拜访,帮助植物。
这些花称为虫媒花。
小麦的花不鲜艳,花粉很小、很轻,依靠传播,这种花称为风媒花。
像小麦这种花的特征是植物对传播花粉的适应。
虫媒花通常花冠大而鲜艳,有花蜜或有芳香,花柱膨大有黏液。
风媒花通常花粉小、数量多,柱头分叉成羽毛状。
8、色彩鲜艳的果实能利用动物来传播种子。
色彩不鲜艳的果实借助风力来传播种子。
9、陆生高等动物生活在陆地上要有发达的附肢,主动,并,
陆生高等动物具有发达的附肢和有防止的身体表面是它们对的适应。
10、鸟类虽然可以在空中飞行,但仍然要在陆地上、,它们是一类适应的
特化陆动物。
11、生活在北方的绵羊,在冬季到来之前皮肤上会长出致密的毛,毛的很高,
以,而在夏季到来之前,皮肤则脱去部分,以适应。
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四肢底部有,适于,驼峰内有,能分解产生,它有三个胃,第一个胃能,因此它善耐,适应,号称。
12、生物之间还有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他们常利用自身的体形和体色的变化来逃避敌人的攻击。
某些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同其它生物或非生物十分相似的外表形态或色泽斑纹,这种现象称为:如竹节虫象树枝。
动物为适应栖息地的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相适应的色彩,以免受到敌害的攻击,这在生物学上叫作,如蚱蜢在青草中是绿色,在桔草中为灰褐色。
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在身体上形成的鲜艳的色彩或斑纹,它可使敌害容易识别而不致受到攻击,这在生物学上称作,如蜜蜂的黑黄色彩。
13、在陆地上,还有一些动物生活在地下,如鼠,身体呈,常在地下打洞。
鼠夜间
活动,白天藏于中,对农业和人类危害大。
14、水环境比陆地环境得多,水中溶解有各种和以及,变
化比较小。
水生生物的结构比陆生生物。
15、水生低等植物
如单细胞和多细胞的绿色藻类,它们的特点是。
水生高等植物
如浮萍、荷花、芦苇是常见的水生高等植物,它们的特点是。
16、浮萍:它是一种浮水植物,形或形,上面都是绿色,有的仅生
一条根,没有明显的之分。
荷花:它的生长在池塘、湖泊的泥中,分节。
荷花没有发达的主根,只是从茎节上长出一些。
它的叶通过伸出水面,和茎中都有,通过它,荷花的水下部分可从水上的大气中获得。
黑藻:它的整个身体都,但开花时伸出水面,黑藻并不是藻类,而是。
17、水生动物:鱼类、哺乳类、两栖类
鱼类:身体呈纺锤形,用鳃呼吸
特殊的鱼类:身体扁平,眼长在身体头部上方,适应:海底的环境
哺乳类:体形似鱼,前肢鳍状、后肢消失,具有似鱼的“背鳍”和叉状“尾鳍”,体毛退化。
鼻孔位于头顶,边缘有瓣膜,需在水面呼吸,。
常见的哺乳类动物:鲸、海豚、白鳍豚、江豚
两栖类:幼体似鱼,用鳃呼吸;成体有后肢,用肺、皮肤呼吸
常见的两栖类动物:青蛙、蟾蜍、大鲵
18、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和动物的和都适应它们的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体现出生
物体和的统一。
19、生物能进行感觉、运动、摄取食物、吸收氧气、排出废物、生长和生殖等生命活动,非生物不能
自主地进行上述生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