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境界说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提出的“人生三大境界”包括:
1.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立寒秋,望江北去。
”这词句出自宋代
词人柳咏的《雨霖铃》,王国维将之作为“昨夜西风”境界的来源。
这是一种悲苦的境界,描述了一个人在孤独和痛苦中挣扎,面对着无尽的苦难和困境。
2.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是宋代词人柳永的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中的句子,王国维将其作为“衣带渐宽”境界的来源。
这是一种执着的境界,描述了一个人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或爱情而不断努力,尽管面临困难和挫折,但始终不放弃。
3.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是
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的句子,王国维将其作为“蓦然回首”
境界的来源。
这是一种顿悟的境界,描述了一个人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和寻找之后,突然发现了自己一直在寻找的东西,这是一种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
王国维的“人生三大境界”不仅是他个人的人生感悟,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哲学和心理学的深刻理解。
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感和生活,从而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
用王国维人生三境界总结工作
用王国维人生三境界总结工作
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提出的“三重境界说”借诗词寓意,阐释了人生与事业追求的三个递进层次。
若将此理论应用于总结工作过程,可以这样解读: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一境界对
应于工作之初或新的项目启动阶段。
此时工作者可能面临诸多困难和未
知,需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站在较高的视角审视全局,明确目标方向,即使环境艰苦也要勇于探索前行。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是工作的深入实
践阶段,意味着付出极大的努力与辛勤劳动,为了达成既定的目标,可能会遭遇各种挑战和压力,但始终保持坚定的决心和毅力,即便身心疲惫也毫不后悔,持续投入、刻苦钻研。
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
经历长时间的奋斗与积累后,达到工作成就的最高阶段。
这时往往会在不经意间,或者经过无数次的尝试、调整之后,突然发现困扰已久的问题迎刃而解,成果显现,犹如在灯火阑珊之处找到了一直在寻找的答案或理想状态,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满足感。
通过这三种境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完整的工作周期从设定愿景、克服困难到最终收获成果的过程。
王国维三境界
读书三境界,是清代文学家王国维提出的读书理论。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眼中的读书三境界读书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简述读书的三重境界,符合古学的小学,大学的通义。
古人治学讲究“厚积薄发”,所以第一阶段,重点在于“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看,要博览;其次的阶段就是要思考,论语中讲“学而不思则罔”。
看了那么多东西,就会互相比较,和自己的经历比较,就有所得,就外显“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然而,最终的成就要返璞归真,也是大学中说的“在明明德,在止于至善”、也是老子中的“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学习的最后是体悟自然的规律,顺应于这个规律“随心所欲不逾矩”。
初能望文生义,死记硬背,可小成。
进能变通运用,巧舌如簧,有一得。
终能深入浅出,知行合一,方大就。
王国维简介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
近代中国著名学者,杰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学、哲学家。
王国维少年时代心悦《汉书》等历史著作,不喜举子业和《十三经注疏》,但十八岁之前所接受的仍是传统的旧式教育。
甲午战争后,使他“始知世尚有所谓新学者”(《静安文集·自序》)。
二十二岁起,他至上海《时务报》馆会书记校。
利用公余,他到罗振玉办的“东文学社”学习外语,并在罗振玉资助下于1901年赴日本留学。
次年因病辍学回国,读康德哲学而爱之,又转研叔本华哲学。
后觉得哲学“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静安文集·自序》),便从哲学转向文学、史学、考古学和金石、音韵学方面。
王国维为学三种境界
王国维“为学”的三种境界:
1.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第一种境界讲的是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入门前表现出来的茫无头绪,不知所措,求学无门的疑惑、彷徨和痛苦。
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人消得人憔悴
第二种境界则讲的是他们孜孜不倦、坚持不懈,叩打学门时上下求索,攀登书山时以勤为径,泛舟学海时将苦作舟的勤奋、执著与坚韧。
而第三种境界讲的则是这些人功夫到家,灵犀相通,炉火纯青,畅游学海胜似闲庭信步,漫步书山能悟其中真谛的怡然自乐和欣喜恬适
3.众里寻她千百度,莫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三种境界不只是针对学术研究或艺术创造的历程,实际上也是对人生奋斗过程的综述与总括,
学习要安排一个简单可行的计划, 改善学习方法.同时也要适当参加学校的活动,全面发展.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多听(听课),多记(记重要的范文,记重要的题型结构,记概念,记公式),多看(看书),多做(做作业),多问(不懂就问),多动手(做实验),多复习,多总结.用记课堂笔记的方法集中上课注意力. 英语多看重要课文,熟悉词汇及用法.
为上高中考大学做准备. 初中是高中的基础,高中的竞争更为激烈.
其他时间中,一定要保证学习时间,保证各科的学习质量,不能偏科.
每天要保证足够的睡眠(8小时),保证学习效率.
安排适当的自由时间用于与家人和朋友的交往及其他活动.
通过不懈的努力,使成绩一步一步的提高和稳固.对考试尽力, 考试时一定要心细,最后冲刺时,一定要平常心.考试结束后要认真总结,以便于以后更好的学习. 眼下:放下包袱,平时:努力学习.考前:认真备战,考试时:不言放弃,考后:平常心.切记!
成功永远来自于不懈的努力,成功永远属于勤奋的人.祝你成功.。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解读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解读
人生三种境界论出自晚清学者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之二六,原文如下: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王国维的三重境界说,历来有诸多解读。
而实际上,王国维提出的三境界是有对象的: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也就是说他是指学业,事业攀登路径上的三重境界,是成就过程中的三个阶段。
所谓成大事业、大学问者,早就在事业、学问上已经超过一般人了。
所以起手第一境界便与众不同,句子出自晏殊的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独上高楼,说明求学问者达到了一定的认识高度的状态,已经远远甩开了普罗大众。
望尽天涯路,因为视角高出常人,发现了知识如海,产生了远大的理想与个人能力之间的矛盾,因而产生人生的迷茫。
这种迷茫是认识到知识、学问、人生可以达到的高度,却感觉无从下手,不知道要如何从这种无力感中解脱的疑惑。
这种迷茫是基于对世界、对自己的冷静认识。
在这一境界中,学者对如天地苍
茫般的学问充满了无力感。
而那些到处宣扬自己的才华,自得于半桶水学问的人是感受不到这种知识的压迫感的。
王国维治学三境界内容及含义
王国维治学三境界内容及含义
王国维治学三境界内容及含义如下:
第一种境界:“昨晚西风凋谢了。
独自登上高楼,纵览天涯之路。
”只有真正登高望远,居高临下,才能看到更美丽的风景,取得出色的成绩。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不用找朋友带你去,一个人,平静,慢慢变高,总有一天会到达顶点,再也不会被什么遮住眼睛。
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于无悔,为伊消憔悴。
”无论是爱还是对职业生涯的渴望,他都愿意为此“衣带渐宽”,愿意“消除憔悴”,但他必须“无悔”,持坚持态度,敢于为事业牺牲一切人生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必须坚持才能成功。
第三种境界:“大家都在找他,回头一看,那个人在,灯亮着。
”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魅力,既不能勉强改变,也不能改变,要做好自己的事,能做的就做好事。
“人生也有生命,但安可以叹息担心。
成功是一个量质变化的过程,无论是爱情,还是事业,只要不付出努力,就得不到水。
王国维治学三境界内容及含义
王国维治学三境界内容及含义
1、第一境界。
王国维认为治学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北宋晏殊的《蝶恋花》,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
2、第二境界。
王的治学第二境界是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蝶恋花》最后两句词,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
若把“伊”字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亦无不可。
王国维则别有用心,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3、第三境界。
王的治学第三境界是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是引用南宋辛弃疾《青玉案》词中的最后四句。
梁启超称此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
这是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已无交涉。
王国维已先自表明,“吾人可以无劳纠葛”。
他以此词最后的三句为“境界”之第三,即最终最高境界。
这虽不是辛弃疾的原意,但也可以引出悠悠的远意,做学问、成大事业者,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
自由王国。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说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说1、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不畏艰难目标高远.领悟2、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蝶恋花》)--坚定不移孜孜以求.追求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千锤百炼终成正果.贯通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里把读书分成了三个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这段话,我很早就知道了,可真正的理解确实花了不少的时间:第一层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语自宋朝晏殊的《蝶恋花》,全文如下: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描写的是凄苦的相思,王先生引的那句词译成现代白话文是:早晨起来,独自一个人登楼望远,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空阔,连远到天边的路也可以看到尽头,什么阻隔也没有。
于是才回想起昨晚的那个不眠之夜里听到的风声、落叶声,恍然悟出昨夜的西风肯定很厉害,一夜之间,竟然把树上的绿叶都吹尽了。
我的理解是,这段话讲的是领悟。
不管是读书做学问还是成就功名,第一个境界是领悟,不能领悟的话,书读了也白读,事情做得再多也是白费周章。
中国人很喜欢把事情玄化,领悟就是其中之一。
玄化到极致的,印象中,禅宗也许可以算是一个了。
禅宗有名言:禅是不能拿来讲的,禅宗是不立文字的。
可不能讲没有记载的禅怎么传下去呢?靠的就是领悟。
光看这个表述就挺玄的吧。
不管怎么说,我在这里也要不负责任一把了,关于这个第一层次靠自己领悟去吧。
第二层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语自宋朝柳永的《凤栖梧》,全文如下:伫倚危楼风细细。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理解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理解三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疲惫。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王国维指出治学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一棵。
楼记高楼,盼天下天涯路”,这词句出来晏殊的《蝶恋花》,原意就是说道,“我”上高楼远眺亲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在王国维此句中意译,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必须存有执著的崇尚,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晰目标与方向,介绍事物的概貌。
这自然就是借题发挥,以小见大。
那如果按原词求解,这几句就是情感沉积、杨开第期,就是对下文“盼天下天涯路”一种铺垫。
王国维的治学第二境界是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引用的是北宋柳永《蝶恋花》最后两句词,原词是表现作者对爱的艰辛和爱的无悔。
若把“伊”字理解为词人所追求的理想和毕生从事的事业,亦无不可。
王国维则别有用心,以此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
这当然又是王国维的高明之处。
王国维的治学第三境界就是说道:“众里找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就是提及南宋辛弃疾《青玉案》词中的最后四句。
梁启超表示此词“离愁幽独,伤心人别存有默默”。
这就是借词喻事,与文学赏析已并无商谈。
王国维已先自说明,“吾人可以无劳纠葛”。
他以此词最后的四句为“境界”之第三,即为最终最低境界。
王国维人生三重境界的解读
王国维人生三重境界的解读王国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杰出学者,他在学术研究、文学创作、美学理论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
他的《人间词话》中提出的“人生三重境界”理论,成为了中国文学理论中的经典之一。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解读王国维的人生三重境界,以期对读者有所启示。
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一境界代表了人生的初始阶段,即求学阶段。
此时,人们刚刚接触新知识,充满好奇和渴望。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保持一颗谦逊、勤奋的心,不断地学习、探索,以期达到知识的顶峰。
王国维将这一境界称之为“独上高楼”,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在求学过程中需要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这个阶段的人,需要摆脱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专心致志地追求知识,这样才能逐渐积累起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一境界代表了人们在事业或生活中遇到的困境和挑战。
此时,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或目标,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代价。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不畏艰难险阻,不断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王国维将这一境界称之为“为伊消得人憔悴”,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需要付出的代价和努力。
这个阶段的人,需要保持一颗坚韧不拔的心,不断地克服困难、战胜挫折,这样才能逐渐接近自己的梦想,实现自己的价值。
第三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一境界代表了人生的巅峰阶段。
此时,人们已经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和波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
在这个阶段,人们已经拥有了足够的实力和信心,能够从容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
王国维将这一境界称之为“蓦然回首”,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在经历过无数艰辛和挫折之后,最终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感悟。
这个阶段的人,已经不再是当初的年轻人,但是他们的心态已经变得更加成熟和稳重,能够从容面对人生中的各种变化和挑战。
在总结以上三重境界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和递进关系。
王国维论词的境界说
王国维论词的境界说境界说是古代文艺理论观点之一,为清代学者王国维所提出。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一书中指出:“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自有名句。
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由此看出,王国维所谓“境界”是品鉴词的高低优劣的最高水准。
那么,何谓境界呢?王国维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
”在这里主要强调了文学作品要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以及为抒发这种真挚的情感而对自然界各种景物的描绘,即要求做到情景交融,物我浑然一体,达到了这一步方可谓之有境界。
“境界”问题并不是王国维首创的。
在他以前就多次有人加以论述,只是所用的名称不同。
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中称之为“兴趣”,清代王渔洋称之为“神韵”,虽然说法各不相同,但内涵却基本一致,即都是指诗词中描写的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这种艺术境界,既包含着作者笔下栩栩如生的景物,又包含着诗人浓郁的感情色彩。
王国维正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境界说”,并详加论述。
关于境界说的美学特征的内涵,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有具体说明:首先,“境界”具有言外之味,弦外之响,体现出了“言有尽而义无穷”的美学特色。
其次,指出“境界”、“意境”具有真实自然之美,不仅要求内容方面的情景之真,而且要求艺术表现方面自然传神,造语甲淡,尽弃人为造作之痕迹。
惟其如此,作品方能具有“不隔”的自然真切之美。
另外,同是体现出自然真切之美的作品,王国维又从美学上根据作者主观介入程度的差异而区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并且概括说明两种境界的基本形态的美学特征是“一优美,一宏壮也”。
王国维继承和融会了钟嵘、司空图、严羽、王夫之、王渔洋等人的理论,同时接受了西方美学的影响,创造了境界说,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开始向现代转换,这是他对中国文学批评的一大贡献。
浅谈王国维的“境界”说内涵及其审美启示
浅谈王国维的“境界”说内涵及其审美启示“境界”说是王国维《人间词话》的理论核心,作者在探求历代词人创作得失的基础上,结合自己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的切身经验,提出了“境界”说,即:“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作者阐释说:“境非独谓景物也。
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
”“境界”说就是在意与境的创造层面上被推演为一种审美理念,被纳入哲学、美学范畴。
以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境界”美学作为理论依据,能给广大青年以人生的审美启示。
标签:王国维;“境界”说;内涵;审美启示王国维作为一位杰出的学者,是中国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启蒙思想和学术领域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1]他在从事美学和文学艺术研究的过程中,把西方的哲学和美学理论与中国古典的文化本源加以揉合、贯通和创新,提出或阐发了一系列既赋有鲜明的现代意蕴,又具备浓厚中国古典美学特性的理论和范畴,境界说便是其中重要之一。
一、“境界”说的内涵(一)”境界”是情与景的统一王国维曾在《文学小言》中说道:“文学中有二原质焉:曰景,曰情。
前者以描写自然及人生之事实为主,后者则吾人对此种事实之精神的态度也。
故前者客观的也,后者主观的也。
前者知识的也,后者感情的也。
……要之,文学者不外知识与感情交代之结果而已。
苟无锐敏之知识与深邃之感情者,不足与于文学之事。
”[2]218在《此君轩记》中王国维又借绘画阐述艺术创作中情景交融、物我冥合的特征曰:“如屈子之于香草,渊明之于菊,王子猷之于竹,玩赏之不足以咏叹之,咏叹之不足而斯物遂若为斯人之所专有,是岂徒有托而然哉!其于此数者,必有相契于意言之表也。
善画竹者亦然。
彼独有见于其原,而直以其胸中潇洒之致,劲直之气,一寄之于画,其所写者,即其所观;其所观者,即其所蓄者也。
物我无间,而道艺为一,与天冥合,而不知其所以然。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王国维强调境界的营造离不开情和景两大要素,同时他更强调情景二元质是一体的,情不仅仅是情,景也不单单是景,情和景要高度融合,力求做到“一切景语皆情语。
王国维人生三大境界引用的词句
王国维人生三大境界引用的词句
摘要:
一、引言
二、王国维的人生三大境界
三、第一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四、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五、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六、结论
正文:
一、引言
王国维,我国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和历史学家,在研究古代文学和美学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
他提出了人生三大境界,用诗词描绘了人们在人生旅途中可能经历的三种心境,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
二、王国维的人生三大境界
1.第一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一境界描绘了一个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独自面对困境,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
站在高楼之上,展望远方,无论前路多么艰难险阻,都义无反顾地前行。
2.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第二境界表现了一个人为了心中的理想和目标,持之以恒,不懈努力,即使付出极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这种为理想而奋斗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
承。
3.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第三境界意味着在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追求后,终于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发现了心中的理想和目标。
这种蓦然回首的惊喜和领悟,使人们更加珍惜和坚定自己的信念。
三、结论
王国维的人生三大境界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和把握人生经历的新视角。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都会面临不同的挑战和困境,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勇往直前,最终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王国维先生人生治学的三大境界说
说一说“学”
张庆勇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界也。
(北宋晏殊《蝶恋花》)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界也。
(北宋柳永《蝶恋花》》)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界也。
(南宋辛弃疾《青玉案》)”
三句情话,相思的佳句,王国维先生用以表现“悬思——苦索——顿悟”的治学三重境界,语言新颖,含义深刻,耐人寻味。
第一重境界是说,做学问者,要执着的追求,要目标明确,要了解事物的概貌,登高望远是也。
第二重境界是说,要达到理想的彼岸,要在所不惜,此“梅花香自苦寒来”是也。
第三重境界是说,经历多次磨砺,就逐渐成熟,最终达到豁然顿悟,明察秋毫之地步。
水到渠成是也。
对于强项实验学校的莘莘学子而言,“想学——能学——会学——学好”是应该弄明白的思想。
“想学”,即有学习的动机和愿望,有兴趣,有动力,有欲望。
“能学”,即可以学,循序渐进地学习,学起来,有学习的成功的体验。
“会学”,即按照各学科的特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按照学科规律来学习。
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好”,即学精,学懂。
由前面的三个阶段“想学——能学——会学”而发生质的变化与飞跃,即王国维先生所说的“第三境界”——顿悟也。
就现阶段而言,“想学——能学”尤为重要,真心希望同学们学起来吧!。
王国维“境界说”的具体内容及意义
王国维“境界说”的具体内容及
意义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这三个境界需要依次去经历,即先经历迷茫,再心怀无畏,最后执着前行。
那么,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终能豁然开朗。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为第一境,“西风凋碧树”,是一种烦躁的心情,诗人要观物,首先要摆脱现实的种种纷扰,“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这时,便入定,能去体会物之内在本质的美了。
王国维借时序的交替,景物的变化来感叹世事的变幻无常,也意在说明做学问和成大事业初期的迷茫。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为第二境,伊人”也可以指自己心中的志向或是理想,两者皆是令人念念不忘的东西。
借此说明一个人可以为了心中的理想而默默奋斗,不辞劳苦。
是对审美客体的审美把握,审美主体()有一种择一的、固执的、终身无悔的精神,在探索着事物的美。
虽然“衣带渐宽”,又是值得的,殉身无悔的。
表达了智慧的顿悟。
诗人在艰苦的寻求中,豁然开朗,灵感顿生,妙语连珠,境显现得光辉耀人,情表达得沁人心脾,这是极不容易获得的一种境界。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为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表达了“慧”的寻求的艰辛,“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表达了智慧的顿悟。
王国维巧妙地运用了该词的意境,表明人只要朝着明确的方向去努力,就会有出乎意外的收获。
王国维读书三种境界解读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这是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最出名的一段话。
学问三境界。
第一阶段,“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古人治学讲究“厚积薄发”,虽然此阶段对人生迷茫,孤独而不知前路几何,仍要博览,要积累;
其次就是要思考,论语中讲“学而不思则罔”。
看了那么多东西,就会互相比较,和自己的经历比较,就有所得,外显“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达到忘我奋斗的境界;
要达到第三境界,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下足功夫,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功到事成。
王国维(1877—1927)清代
王国维先生曾在北大、清华这两所中国最高的学府执教,曾为溥仪国文老师,被称一代国学大师。
历史烟云中的北大、清华,在清末至民国的大半个世纪中,可谓群贤毕至,大师云集,而王国维正是这其中最为闪耀的传奇人物之一。
王国维先生,学贯中西,纵观古今,对哲学、文学、考古、翻译、戏曲、教育等领域,都有非常高的建树,为后人留下许多极有研究价值的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王国维人生三境界(一)“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这是王国维《人间词话》第二十六条中一段广泛传颂的精妙文字。
王国维,浙江海宁人,是我国二十世纪非常杰出的人文科学大师,他创立的意境说美学体系,不仅在当时的中国独领风骚,也是领先于当时世界人文科学领域的伟大学术成果。
他的名着《人间词话》,至今仍是学习研究美学的经典读本。
王国维通过深入思索和仔细琢磨,悟出了每个人成就大事业都要经历的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混沌迷茫,不知前路在何方。
第二阶段是在上下而求索,历尽艰苦磨难而不悔,开始见到曦微的曙光。
第三阶段是豁然开朗,终于找到了事业成功的钥匙,顿时感到,答案原先以为远在天边,实则近在眼前。
这三个阶段,可以概括为迷惘―求索―顿悟,细细品味,真是人生事业成功无法逾越的三个阶段,从哲学角度讲,就是人生事业成功必然经历的客观规律。
找到这个规律是可贵的,但能寻到这个规律的人,世上不会只有王国维一人。
不少学者认为,外国人尼采在谈到通向智慧之路时,指出要经过三个阶段:合群时期、沙漠时期和创造时期。
具体语言不同,却与王国维之卓见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以为,王国维之过人之处,在于他洞悉了这个规律之后,未用自己的语言予以解析,而是极其自然并巧妙地运用了中国三篇古典诗词里脍炙人口的经典句子,非常生动形象地阐释了这三个阶段的不同特点。
谈到笫一阶段时,他引用了晏殊《蝶恋花》中的句子;第二阶段则引用柳永《蝶恋花》中的句子;第三阶段,引用的是辛弃疾《青玉案》中的句子。
这三段名句,被王国维信手拈来,赋予它们全新的含意,贴切生动地描绘了人们这三个阶段的思想感受与心路历程。
可见,王国维精通中国古典诗词,阅读过大量作品,并烂熟于心,故能准确地选用其中思维特征与艺术形象最恰当的传世名句,寥寥数语,就点透了三种境界,给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
人生三境界晚清大学问家王国维提出古今成大事业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第一种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绪:相关内容经历曲折搜集而成。
“昨夜”操作不当,行将整理完毕之时,“望尽”几小时奋战的辛苦付之东流,痛惜之余,誓要“不悔”今夜“憔悴”一翻,重整旗鼓进行梳理,希望“回首”间弄清“阑珊之处”的人生三种境界。
批:第一境“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关键词落在“望尽”风起叶落,何等凄清,何等心境,登高楼,极尽视线却不见伊人,何等怅惘---人生迷惘呀,不知往何处。
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关键词在"不悔、憔悴",思你、念你何等辛苦,人也瘦了、脸色也憔悴了,但始终不后悔,何等执着----人生找到目标,坚定追求。
第三境"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关键词"灯火阑珊处",寻寻觅觅,觅觅寻寻,你在哪呀,原来要寻找的你并不是在喧嚣闹市、众目睽睽之处,不经意猛的回头,发现你在那被人忽视的灯火摇曳的角落呀-----功名利禄皆是虚,万事到头终是空呀。
概而言之,人生第一境:迷惘;第二境:执着;第三境:反朴归真(暂定)。
不禁要问,第三阶段就是人生真谛?是否要追求第三境界?自己定位于哪个人生境界?若把人生分离成一个个片段,人生难道不是这三个境界的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吗?孔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一切顺应道,顺其自然.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日有日出日落,花有花开花落;年有四季更迭,潮有潮涨潮落,事业有起有落,爱情有欢有痛;贡献有大有小,报酬有高有低,-------看了等于没看,没看等于看了。
王国维在1908年发表的《人间词话》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王国维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句出晏殊的《蝶恋花》,原词是:“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原意是说,“我”上高楼眺望所见的更为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案书何达?在王国维此句中解成,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
这自然是借题发挥,以小见大。
那如果按原词解,这几句是情感堆积、酝酿期,是对下文“望尽天涯路”一种铺垫。
喝酒的这个境界,是寒暄之后,刚数杯下肚,酒气略微上升阶段。
此时,欢者更欢,愁者愈愁,不过,肚中纵有千番言语,表面上不大多“和风细雨”。
◆第二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段诗句,出自宋代的另一位词人柳永的《蝶恋花》。
原词是:“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王国维在这里,显然也已超出了原诗相思怀人的情绪了。
他想说明,对事业,对理想,要执着追求,忘我奋斗,为了达到成功的彼岸,一切都要在所不惜。
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第三境界,王国维则采用了宋代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的词句。
辛弃疾的原词是:“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用在此处,是指在经过多次周折、多年磨练之后,就会逐渐成熟起来,就能明察秋毫,豁然领悟。
王国维的三境界
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 第一境界: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凤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欲寄彩笼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此为晏殊写闺思的名篇。
词之上片运用移情于景的手法,选取眼前的景物,注入主人公的感情,点出离恨;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此词“昨夜西风”三句和欧阳修、辛弃疾的词句一起比作治学的三种境界,足见本词之负盛名。
全词深婉中见含蓄,广远中有蕴涵。
起句写秋晓庭圃中的景物。
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在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象在默默饮泣。
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喻色彩(象喻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感情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
“愁”、“泣”二字,刻画痕迹较显,与大晏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但在借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塑造主人公形象方面自有其作用。
次句“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写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这两种现象之间本不一定存在联系,但在充满哀愁、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中,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
这里,与其说是写燕子的感觉,不如说是写帘幕中人的感受,而且不只是在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在心理上也荡漾着因孤孑凄凄而引起的寒意。
燕的双飞,更反托出人的孤独。
这两句纯写客观物象,表情非常微婉含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国维的“境界”说内涵探析作者:刘峰来源:刘峰博客时间:2007年7月11日摘要:“境界”说是王国维文艺美学理论的核心。
然因其本人在论著中并未对“境界”作详尽阐释,导致后人误将“境界”等同于“意境”。
本文试从“意境”与“境界”的关联与区别,以及对王国维文艺美学观和《人间词话》的综合把握与观照,探究“境界”说的实质内涵。
关键词:境界;意境;内涵;人间词话“境界”说作为王国维文艺美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命题,向来受到学界的重视。
然而,因王国维本人并未对“境界”内涵作一明晰界定或详细阐释;同时,即使在提出“境界”说的名著《人间词话》中,“境界”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中也有不同的表义,从而导致众多论者因未细致考查,误将“境界”、“意境”混为一谈。
1945年,刘任萍在《人间世》第17期发表了《境界论及其称谓来源》一文,提出“…境界‟之含义,实合…意‟与…境‟二者而成”[1],首开将王国维“境界”解释为“意境”之滥觞。
此后,众多论者,如林雨华、张文勋、佛雏等,均将王国维的“境界”解释成“意境”,甚至干脆等同于“意境”。
北京大学李铎博士在其于2004年出版的《中国古代文论教程》一书中也提到:多数论者认为“由于托名樊志厚的《人间词乙稿序》中多次使用…意境‟这一术语,而且其…意境‟之所指亦近于《人间词话》中的境界,因而视…意境‟等同于…境界‟”[2]。
但我们必须注意的是,用“意境”解释王国维的“境界”,虽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行得通,但终归只能适用于摘章寻句的解释,只要通观《人间词话》全书,即可发现其局促与片面。
一、“境界”与“意境”有各自的内涵多数论者大抵从《人间词话》第六则“境非独谓景物也。
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一句,得到“境界”“实合…意‟与…境‟二者而成”、即是“意境”的结论。
然而他们忽略了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王国维虽对“境界”的内涵未作详细阐释,却通过《人间词话》中对各家词作的品评,隐约地表出了其实义,并将“境界”作为评价词的艺术美的基本原则(“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人间词话》第一则);同时,王国维以品评各家词作来暗表“境界”之内涵,是通过《人间词话》这一整部论著来达成的,如言“太白纯以气象胜”、“飞卿之词…深美闳约‟”、“李重光之词,神秀也”、“词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读东坡、稼轩词,须观其雅量高致”等语中的“气象”、“深美闳约”、“神秀”、“赤子之心”、“意境”、“雅量”等命题,实际上均为“境界”的表象。
如何探究“境界”的实质内涵,一方面要整体把握王国维的文艺美学观以及《人间词话》的综合表述,“以意逆志”探寻真义;另一方面,须从“意境”与“境界”的不同语源、各自的内涵以及之间的关联、区别入手。
(一)“意境”的语源及内涵“意境”首见于题名为王昌龄的《诗格》[3]。
李铎博士认为,“…意境‟不是连绵字,…意‟与…境‟是可以分训的”,“王昌龄的…意‟指向…心‟,…境‟则更多的是…物境‟”,“当…意境‟以并列结构的语义出现时,其所指也非常明了,即是…情‟与…景‟的合一。
”[4]这一论述是正确且精辟的。
“意境”作为“情”与“景”的合一,向来得到中国文论的认可并传承。
王国维在1907年托名樊志厚所作的《人间词乙稿序》中,也将“意境”看成是“意”(情)“境”(景)合一。
他写道:“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己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
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
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
原夫文学之所以有意境者,以其能观也。
出于观我者,意余于境;而出于观物者,境多于意。
然非物无以见我,而观我之时,又自有我在。
故二者常互相错综,能有所偏重,而不能有所偏废。
文学之工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其深浅而已。
”指出了“意境”不仅是“意”与“境”的合一,而且“意”与“境”是不可分割的,真正的“意境”是达到了“意境两忘,物我一体”的交融。
林雨华在其《也谈王国维“境界”说》一文中,虽错误地把王国维的“境界”等同于“意境”,但其对“意境”内涵的分析,是比较中肯恰当的。
他论道:“可以说,…意境‟或…境界‟,是艺术形象及其艺术环境在读者心中所引起的共鸣作用;…意境‟或…境界‟又是读者艺术欣赏时的心理状态。
”[5]之所以说该论述比较中肯,符合“意境”真义,是因为在其他人纷纷忽略文学形象产生的关键——读者这一维,而仅仅从作者创造的角度阐述“意境”内涵时(如“意境”真仅产生于作者,那么为何古今作品被评为真有“意境”的少之又少,即使已有“意境”审美自觉的王国维的词作,也非特有多少真正有“意境”的作品),他明晰地提出了上述观点,无疑是非常可贵的。
众所周知,从发生论的角度来看,文学形象的产生,离不开宇宙、作者、作品和读者这四个要素,而最重要的,只有形象与读者这两个要素。
正如赵炎秋在其《论文学形象意义的产生》一文中所指出的那样:“从来源上讲,这四个要素中的每一个都对文学形象的意义做出了贡献,但就意义的产生过程来看,起主要作用的则只有文学作品(也即文学形象)和读者两个要素。
这是因为,宇宙和作者(融入作品中的作者思想感情)等是流动的,体现在文学形象中的宇宙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最终还得通过形象本身来把握。
”[6]据此,笔者认为“意境”的内涵,实质上是指“情景交融、在审美观照的瞬时占据并充满了人的意识,使人…忘我‟同时又结合自身生活与所认识的世界,全身心投入到审美快乐的审美形式。
”例如我们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时,能不计身处南疆或北国,头脑中立即浮现千里戈壁或黄沙、一道孤烟、如练长河、金黄落日的画面,内心体验到一种“宏壮”的意象;而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时,即使身处闹市,头脑中也能浮现静谧的松林上有如水的月光照耀、凿凿石上有潺潺清泉流泻的“优美”意象。
(二)“境界”的语源及内涵1、“境界”的语源。
当前论者多认为王国维所“拈出”的“境界”一词是借用了佛经中的概念。
实际上,在佛学东渐之前,“境界”已作为连绵字而被周、秦人所使用。
正如李铎博士所证,在《列子?周穆王》中即有“西极之南隅有国焉,不知境界之所接,名古莽之国”之句,《后汉书?仲长统传》中有“当更置其境界,使远者不过二百里”之句,《三国志?吴书?陆逊传》中也有“又诸将备守各有境界。
”[7]但当时的“境界”仅指“土地的界限”,与《现代汉语词典》对“境界”的第一种解释相同。
佛学东渐以后,译经者将梵语“Visaya”译为“境界”,使“境界”内涵有所拓展,有了“自家势力所及之境土”、“我得之果报界域”,以及所见之物、视野(如《五灯会元》卷六中“问:…和尚自住此山,有何境界‟?师曰:…丫角女子白头丝‟),乃至个人的感受能力之所及、或精神上所能达到的境地(如《五灯会元》卷四中“曰:…华严云:菩萨摩诃萨以无碍无智慧,信一切世间境界,是如来境界。
‟”)。
发展到后来,本不关情感的“境界”,取代了佛经中的“景象”的意义,而且还与“情”联系起来。
[8]如布颜图《书画心学问答》中即有“情景者,境界也”之谓。
2、王国维的“境界”。
对于提出“境界”说,王国维自己是沾沾自喜的。
他在《人间词话》第九则写道:“但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本来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此语也可反映在王国维的心中,“意境”与“境界”是不同的,王国维于1907年作《人间词乙稿序》,曾就“意境”以及其内涵、作用,花大笔墨作了阐释与标榜,时隔仅一年,何须另“拈出”新语以“境界”论词?)。
李铎博士认为:“王国维选用…境界‟这一连绵字是为了使这一概念更准确、更具体。
”[9]然而如前所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并没有对“境界”的内涵作详细阐释,故而,探究“境界”实质内涵,还得从对王国维文艺美学观以及《人间词话》整体观照得来。
(1)王国维的文艺美学观。
王国维的文艺美学观深受叔本华的影响。
叔本华的一生,所主张的是“唯意志论”和人生悲观、虚无。
基于此,他认为艺术是人生暂时解脱痛苦的方式,人通过审美,可暂时泯灭意志,得到暂时的“休息”。
王国维的文艺美学观打着叔本华的深深烙印。
他在《红楼梦评论》一文中写道:“呜呼!宇宙一生活之欲而已。
而此生活之欲之罪过,即以生活之苦罚之:此宇宙之永远的正义也……美术之务,在描写人生之苦痛,与其解脱之道,而使吾侪冯生之徒,于此桎梏之世界中,离此生活之欲之争斗,而得其暂时之平和,此一切美术之目的也。
”可以说,“王国维对艺术的认识是基于人生是痛苦的,艺术可使人暂时…休息‟的基础上的。
”王国维强调“境界”是“须臾之物”(见《人间词话附录》第一六则),正是肯定“境界”可使人暂时“休息”和“平和”,是美的重要形式和审美标准。
(2)王国维所谓的“境界”。
1)“境界”在《人间词话》中的表述。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及删稿、附录(以通行本为准,有将《人间词话》分为正稿、未刊稿、删稿、附录的)中多次提及“境界”。
虽有时作“层次”解(如“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人间词话》第二六则),有时作“景”、“象”解(如“一切境界,无不为诗人所设”《人间词话附录》第十六则),然而更多的作“审美尺度”和“审美形象”解。
《人间词话》第一则云:“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开宗明义地将有无“境界”作为词作审美尺度;第二则指出“境界”有“造境”,有“写境”,且“造境”、“写境”是理想(即浪漫主义)与写实(即现实主义)“二派之所由分”;第四则继而将“无我之境”释为“优美”,“有我之境”释为“宏壮”,即指出“境界”是美的形式与审美形象;第六则又谓“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指出“境界”源于现实,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第七则以实例表述“境界”的生成,“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因十则以后,均为以“境界”为尺度品评各家词作,故而第七则乃解读“境界”的重要“文眼”。
李铎博士认为,“为什么著一…闹‟字境界便能全出呢?我们试着把…闹‟字换作别的字,如…出‟…足‟…溢‟…现‟…多‟……只会觉得眼前有红杏而无别的东西,它显得单调、呆板,调动不起来我们的情趣。
惟有这…闹‟字才能把春天的景象…全部呈现给了人的意识‟,使全句乃至全篇所描绘的景象在瞬间占据了我们的意识。
花弄影的…弄‟字也有同样的作用……”,[10]比较完备地说出了“境界”的功用,即“境界”能使人产生共鸣和得到强烈地审美享受。
2)“境界”有多种表象。
如前所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气象”、“深美闳约”、“神秀”、“赤子之心”、“意境”、“雅量”,均为“境界”在不同语境中的表象;同时,“气质”、“神韵”(“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